跨文化敏感研究回顾

2024-07-11

跨文化敏感研究回顾(精选3篇)

跨文化敏感研究回顾 篇1

自1978年世界著名生物物理学家Toyoichi Tanaka发现凝胶具有体积相变现象以来,凝胶立刻吸引了研究人员极大的兴趣。随研究的深入,一系列受外界因素(如温度、pH值、光、电磁场、压力和离子强度等)刺激体积、孔隙度、粘弹性、密度和折光指数等发生变化的智能凝胶不断被报道[1],其中温度敏感凝胶的研究最早也最为深入和广泛。1967年Scarpa J.S首先报道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温敏凝胶的低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为31℃[2]。1978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Pelton R.H课题组的Chibante首次制备得到温敏性的PNIPAm微凝胶。1987年,尚大荘等[3]在中国知网上首次发表了题为《用温度敏感凝胶浓缩受染鸡胚尿囊中的流感病毒》的译文。1988年余锡胜等[4]观察到非离子性的聚(N-正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聚哌啶基丙烯酰胺水凝胶和聚(N-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具有热敏性相转变现象,并发表了国内最早关于温敏凝胶的文献报道。目前温敏凝胶已成为功能高分子材料的一大研究热点,相关文献数量逐年增加。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温敏凝胶的研究现状和研究队伍,掌握其发展趋势,便于研究人员、初学者和企业人员等有针对性地从事相关工作,本课题组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进行温敏凝胶相关中文文献的检索,对检索结果进行了详细的筛选、查重、汇总,分析了温敏凝胶研究增长趋势,总结了温敏凝胶的研究团队和学者,归纳了温敏凝胶的改性单体和仪器表征方法,以及应用领域和控释药物种类,并对温敏凝胶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和展望。

1 温敏凝胶研究现状

1.1 温敏凝胶文献发表趋势

CNKI数据库检索结果表明,1988-2000年所发表的关于温敏凝胶的中文文献数量较少,年发表论文量均在5篇以内,这表明温敏凝胶进入中国的10余年间未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因此这里仅统计2000- 2012年发表的与温敏凝胶相关的中文文献,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与温敏凝胶相关的中文文献数量随年份基本呈上升趋势。其中2005—2008年温敏凝胶相关中文文献增长速度达到最快。

据此,可把温敏凝胶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2000—2003 年为初级阶段,该阶段曲线平缓,波动不大,温敏凝胶文献数量相对较稳定,年发表论文量在10篇以内;2004—2009年为快速发展阶段,该阶段曲线斜率最大,温敏凝胶文献数量快速增长,年发表论文量在10~40篇,这表明温敏凝胶开始引起我国越来越多科研人员的关注,正在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2010—2012年为成熟阶段,该阶段曲线略有波动,特别是2012年略有下降,但年发表论文量在30篇以上,该阶段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温敏凝胶的应用方面,这表明温敏凝胶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形成体系,并开始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根据曲线变化趋势,随着各学科间的不断交叉融合,温敏凝胶的年发表论文量仍会呈逐年增加趋势。

1.2 温敏凝胶研究团队和学者

发文量是作者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由于考虑到通讯作者一般是文章的负责人和联系人,因此这里只统计了通讯作者的情况,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表1仅列出了与温敏凝胶相关科研论文产出的部分高产作者,如卓仁禧(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自20世纪80年代即开展生物高分子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团队中的张先正已发表SCI论文200多篇,且部分专利已转让。除表1列出的部分专家外,沈阳药科大学的潘卫三、北京大学的瞿茂林、华南理工大学的童真、东华大学的查刘生、朱美芳和马敬红、郑州大学的何素芹、上海大学的杨黎明及陕西师范大学的房喻等也都开展了温敏凝胶的研究工作。比较分析表1中作者的研究方向,可发现多涉及智能材料或生物医用材料。这表明,温敏凝胶作为一种智能材料已在医学领域受到广泛研究,并有望开发出生物医学类的凝胶产品,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通讯作者中以陈莉为首的创新团队自2000年即在天津工业大学开展了温敏凝胶的研究工作,陈莉师从日本北海道大学长田义仁,回国后将智能凝胶与膜和生物相结合,形成了温敏凝胶膜和组织工程用温敏凝胶两大特色研究方向。团队中教师们将自己的研究领域如手性药物、荧光成像、液晶分子、分子催化、生态纺织、微生物与智能凝胶相结合,开创了各自的研究方向,建立了凝胶研究平台,在国内外凝胶研究中独树一帜。

1.3温敏凝胶的改性

温敏凝胶通常由一种或多种单体聚合、交联得到,也可直接由线性聚合物交联制备,前者通常在交联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自由基聚合,或通过高能辐射、化学、酶等反应得到化学交联温敏凝胶;后者多通过离子相互作用、结晶、氢键等得到物理交联温敏凝胶[5]。常见的温敏凝胶多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反应单体,但由此聚合得到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凝胶存在响应速率慢、响应性单一和力学性能差等缺点,因而对PNIPAm凝胶改性使之应用于传感器、药物控释、组织工程和分离等领域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表2[]为NIPAm的改性单体,如亲水性的丙烯酰胺类单体、具有pH敏感性的丙烯酸类单体、具有不同亲疏水性的酯类单体等,以及具有其他特性的改性单体,如聚乙二醇(PEG)[31]、丙烯腈(AN)[15]、N-丙烯酰氧基丁二酰亚胺[32]、聚乙烯醇(PVA)[33]、K-型卡拉胶(KC)[34]、丁烯二酸单酯化β-环糊精单体(MAH-β-CD)[35]、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36]、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辛基溴化铵(ADMO-AB)[37]、2-乙烯基吡啶[38]、苯乙烯(St)[39]和衣康酸(IA)[40]等。

上述单体与NIPAm的共聚或共混不仅可以有效调控温敏凝胶的体积相转变温度(VPTT),还可赋予PNIPAm以pH敏感性、光敏性、磁敏性等,并具有优良的力学和生物相容性。李艳红等[41]以NIPAm为温敏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为pH敏感单体,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得具有特殊层次结构的多功能化微凝胶,该凝胶具有良好的pH敏感性,且随温度变化呈现两级体积相转变。李丽霞等[42]将合成的4-(4- ((4-乙氧基苯基)偶氮)苯氧基)-N-(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N,N-二甲基丁烷-1-溴化铵(DMAE-EAPB)和NIPAm共聚,制得温度/光双重敏感共聚物凝胶,该共聚物凝胶的光响应速度非常快,综合性能得到显著提升。胡晓兵等[43]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得葡聚糖接枝聚己内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Dex-PCL-HEMA/PNIPAm)温敏水凝胶,发现该凝胶不仅保持了良好的温敏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动物实验的材料。单廷等[44]利用电子束为辐射源对改性单体丁烯二酸单酯化β-环糊精(MAH- β-CD)和NIPAm的混合溶液进行辐照,制得Poly(NIPAm- co-MAH-β-CD)水凝胶,发现该凝胶同时具有温度敏感性、 pH敏感性及离子强度敏感性,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1.4 温敏凝胶的表征

温敏凝胶的表征方法种类繁多,选取一种合适的表征方法会极大简化实验过程,且测试数据更为有用可靠,因此如何根据需要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表征方法是相关研究人员面临的核心问题。目前表征温敏凝胶化学组成、聚集态结构、形貌与性能常用的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法(IR)、核磁共振(NM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等,将其按成分与结构分析、形貌分析和性能分析分为3大类,如表3[10,45-53]所示。

仪器设备与技术水平对温敏凝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要加大对新仪器的开发力度,另一方面要重视对现有仪器设备的创新性开发利用,特别是仪器的综合使用和分凝胶外观和温敏性析。林友文等[54]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超分子微凝胶中N-(4-二甲氨基苯甲基)壳聚糖(MBCS)与葫芦[8] 脲(Q[8])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状交联结构,发现Q[8]的空腔体积相对较大,在超分子微凝胶的制备过程中起到了物理交联剂的作用。吕丹崖等[55]将浊度法与动态光散射法相结合研究了羟丙基纤维素(HPC)微凝胶的温度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该微凝胶具有非常明显的温敏性。胡炜等[56]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的共聚微凝胶P(NIPAM-co-MAA),以其为模板,利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在碱性条件的水解缩合反应,制得氨基修饰的P(NIPAM-co-MAA)/SiO2复合微凝胶,并用冷热台偏光显微镜(POM)观察复合微凝胶的体积随温度变化情况,发现该微凝胶体积相变温度为34℃左右,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杨韶平等[49]对不同接枝率的温敏水凝胶进行了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揭示了接枝率对凝胶的热焓及玻璃化转变温度所产生的影响,发现接枝率越高,网络微孔直径越大,从而使热焓、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降低。苗博龙等[57]将透射电镜(TEM)、核磁共振谱图及荧光探针技术相结合,证实了具有不同聚乙二醇(PEG)和聚己内酯(PCL)嵌段长度的PCL-PEG-PCL三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

1.5 温敏凝胶的应用

温敏凝胶作为重要的智能材料之一,已在药物控释、分离和萃取、组织工程载体和传感器等领域得到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根据文献将温敏凝胶的应用领域比例总结至图2。

如图2所示,通过控制环境温度可控制温敏凝胶的相转变行为,进而可达到控制药物释放的目的,因此温敏凝胶在药物释放体系中应用最为广泛,相关文献占总发表论文量的61.58%;其次是在物质分离和萃取方面的应用,相关文献比例为12.99%,最常见的是对环境污染元素的分离研究,这对污水、废气的净化及能源的循环再利用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温敏凝胶在记忆开关、细胞培养、酶的载体等方面的发表论文量分别为3.95%、5.65%和7.34%。随着凝胶研究的深入,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特别是民用领域,本课题组先后开发了凝胶床垫、凝胶面膜、凝胶鞋垫和各类凝胶卫生用品。

如上所述,温敏凝胶在药物释放体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智能给药系统中主要的载体之一。文献中所报道的药物种类繁多,可将其归纳为解热消炎镇痛类、抗菌抑菌类和治疗类等,如表4[9,10,21,58-95]所示,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控制、延缓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度,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降低用药频率,维持血液内部药物浓度的稳定,以便提高药物治疗效率。由于温敏凝胶能对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做出响应,故通过控制身体局部的温度变化,可使温敏凝胶根据要求对药物进行靶向释放。

2 温敏凝胶的研究热点和展望

作为一种独特的智能材料,温敏凝胶因其优良的环境温度响应性、广泛的适用性以及在医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使得研究人员从多个方向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探索,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如下几方面:

(1)结构和功能设计。以应用为导向,通过点击化学、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和动态共价键等有针对性地设计新型功能单体,探索新型聚合方法,改进反应工艺,制备多功能、多重响应性、近似生物特性的智能凝胶。

(2)提高凝胶温度响应速率。快速的温度响应性是温敏凝胶应用的核心,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降低凝胶尺寸制备粒径更小的微凝胶、添加致孔剂(如PEG)改变凝胶孔洞数量及大小、设计新型功能大分子单体、采用新型合成技术(如相分离)等。各类新方法层出不穷,但响应速率终有极限,且实际应用中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因此提高响应速率及研究响应速率与其他因素之间的作用规律将仍然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3)改善力学性能。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是温敏凝胶应用的前提,如添加无机纳米粒子(如锂皂石、硅酸镁锂、二氧化硅、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循环冷冻法、辐射处理等,文献中所报道的凝胶力学强度已达兆帕级,但离塑料、纤维和金属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力学性能的提高仍有非常大的研究空间。

(4)凝胶弹性理论和热敏机理。对温敏凝胶的相关理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其热敏机理,掌握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温敏凝胶的结构、行为进行模拟,科学合理地运用弹性理论,针对不同用途调节凝胶弹性,从而更好地预测其理化性质。

(5)凝胶产业化。虽然温敏凝胶在生物医药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深入研究,并在家居和日用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开发和应用,但仍未形成产业化优势,其开发度离日韩美等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集聚相关研究人员,规划开发方向,加大研发和推广力度仍是重中之重。

3 结语

作为软湿凝胶材料的重要一类,我国温度敏感凝胶的研究自2000年来快速发展,发表论文量年均超过30篇,发表的SCI/EI检索中文论文占总论文量的26%,现已形成武汉、 北京、上海、天津和广州等研究团体。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改性单体可分为丙烯酰胺类、丙烯酸类、酯类和生物相容性类等,一方面赋予温敏凝胶其他功能特性,另一方面实现温度的可控性。表征仪器按成分与结构分析、形貌分析和性能分析分为3大类,新仪器的开发和现有仪器的综合利用是温敏凝胶研究的重点之一。温敏凝胶目前主要应用于药物控释和化学分离等领域,所载药物有解热消炎镇痛类、抗菌抑菌类和治疗类等,以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和靶向释放。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结构和功能设计、提高温度响应速率、 改善力学性能、凝胶弹性理论和热敏机理,以及凝胶产业化方面。虽然我国温度敏感凝胶整体研究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论文发文量和影响力、温敏凝胶性能和产业化程度等方面,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凝胶研究人员的整合、团队化协作、科研单位与企业的结合将有助于我国软湿凝胶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壮大。

跨文化敏感研究回顾 篇2

语言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由于传统英语教学中忽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种种语用失误现象,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传授,并且为了培养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敏感性、适应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引导学生将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共性与差异.

作 者:吴祝霞  作者单位: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04 刊 名:安徽文学(评论研究) 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 年,卷(期):2007 “”(12) 分类号:H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语用失误   文化   语言与文化  

★ 开幕式致辞

★ 冬奥会开幕式致辞

★ 乒乓球赛开幕式致辞

★ 开幕式领导致辞

★ 运动会开幕式致辞

★ 大赛开幕式致辞

★ 比赛开幕式致辞

★ 旅游节开幕式致辞

★ 辩论赛开幕式致辞

高校网络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篇3

关键词:高校;网络文化;回顾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9-0157-02

伴随校园网络在我国高校的普及,校园的传统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进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即校园网络文化。研究我国高校网络文化现状,展望发展趋势,有利于增强高校网络文化的引导与教育作用。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高校网络文化的特点和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等基本问题,以及校园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图书馆建设的关系研究方面。

(一)高校网络文化的基本问题研究

1、高校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的融合体

研究者基本认同高校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物,校园网及其相关栏目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师生是参与主体,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如校园BBS、专题网等学习行为方式、道德规范并由此形成一定的校园风气。

2、高校网络文化具有虚拟、开放、多元性与高时效性的特点

高校网络文化是校园网络化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网络化、虚拟化。

(1)虚拟性、开放性和资源共享受性

网络交流表现为主体和对象都不必显现真实身份,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所应当承担的责任。网络的开放性,使网络文化跨越时空,具有多元性与最大的自由性,网民可以尽情抒发感受、表达观点、发泄情绪。

(2)多元性与两面性

高校网络文化整合了不同文化背景与底蕴的思想、观点,更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但也充斥着色情、暴力、迷信和邪教等不良信息,网上民意的放大和失真现象严重,这些已成为威胁校园文化安全的新公害。

(3)高时效性

网络传播技术不断改进,信息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网民数量持续攀升,多对多的网络关联格局已形成,信息来源广、更新及时,搜集信息便捷、及时、迅速。

3、高校网络文化通过网络传递校园主流文化,吸引学生学习与展示自我

网络文化信息传递及时、覆盖范围广、资料重访率高、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吸引力和感染力很强。教育者可以把网络作为宣传阵地,及时传播先进文化。网络教育具有科学性、人文性、技术性、情感性、创新性的多维整合特点,网络传播文化的形式多样,网络使用者具有充分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因而,网络文化有很强的吸引力,能调动学生学习与展示自我的积极性,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载体。

4、高校网络文化发挥作用的性质有赖于使用的恰当程度

高校网络文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使用网络基本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它提供了及时交流的平台,为教育者及时发现与解决学生的问题、监督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提供了极大便利;网络信息的及时性、开放性、广泛性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范围,促使学生深入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网络信息的自主交换性和交往的虚拟性,使大学生敢于通过网络进行真实的思想与情感交流,促使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塑造自律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网络中呈现了多元的价值观念,网络交往的虚拟性与网络监管的缺失使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能使世界观、人生观尚不稳定、缺乏考验与辨别力的大学生误入歧途;使自制力弱的学生道德意识弱化;使自制力低、沉溺网络的学生传统的人际交往减少,人交往能力退化。

(二)校园网络文化的兴起给德育工作带来挑战与机遇

网络文化使高校德育面临的社会环境更为复杂,促使德育工作者正视这一挑战,改变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以增强教育功效,变挑战为机遇。

更新教育观念,健全制度,培养网络文化服务队伍,加强对校园网络文化的管理监督,保证网络信息所传递思想的主流性与可信性;从学生实际出发,普及道德知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经常性地进行网络使用培训,将网络道德教育融入日常德育,加强对学生上网意识和行为的引导与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辨别、选择与“慎独”,以增强其道德批判与选择的能力。

(三)增强图书馆内涵建设,发挥引导作用

图书馆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地,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将会使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拥有坚强的后盾。因而,需要坚持“综合化”的网站设计理念进行图书馆建设,构建网站内容时充分尊重用户习惯,突出图书馆网络文化的个性化服务功能,扩大服务领域和受众群体,扩大数字图书馆的辐射范围。

发挥图书馆特有的职能,丰富网上内容。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知识优势,可以通过对特定网络信息进行智能整合、网页导航、努力扩充网上馆藏资源,主动、积极地向学生,甚至社会提供经过系统开发的有价值信息。通过自建特色数据库和随书光盘,主动推荐热门图书和经典图书,丰富自助知识讲座内容,开办校园读书网站等方式增强图书馆网络文化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二、探寻已有研究不足,展望研究未来

(一)现有研究的不足

1、研究内容过于集中,覆盖面不够

从重要学术网络和普通网络搜集的资料来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网络文化的基本理论、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及思政工作的关系等方面,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学校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教师管理、学生职业素养和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养成、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背景下学校管理者与教职工的关系处理、网络影响的性别差异等方面的研究非常缺乏。

2、理论性探讨宽泛,实践调研性研究缺乏,推广价值不明

现有研究成果主要从网络文化的正负面影响及对策的探讨着手,研究成果相似程度非常高。实践研究成果发表的仅有几篇,调查范围仅限于少数院校,成果有一定的借鉴性,但是推广程度仍然有限。

3、研究对象宽泛,缺乏分类分层研究

多数研究者把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具体类别研究很少,比如对高职网络文化建设研究论文仅有3篇。

(二)研究展望

据相关统计显示,近几年高考考生数量呈迅速下滑之势,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加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某些不利因素,大学生就业的竞争条件趋于多元化,各级各类高校争抢生源的竞争也悄悄升级。提高教育质量,树立良好学校形象,已经成为高校争夺生源的重要因素。适应时代特点,调整教育模式,拓展教育途径则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增强高校竞争力。在网络普及的今天,校园网络文化对增强高校竞争力的作用也在逐渐增强。

然而,从2007年教育部提出进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以来,相关研究进展较慢,仅在一定程度上使研究者对高校网络文化的含义、特点、影响等基本构成及内容产生共识。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需继续丰富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式。

扩展并细化研究内容。要紧密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研究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学校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教师管理、学生职业素养和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养成、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背景下学校管理者与教职工的关系处理、网络影响的性别差异等问题,使研究内容涵盖与网络文化相关的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使研究成果能够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进行全面指导。

由理论探讨为主转向理论指导下的实证研究为主。理论研究为实践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提供导向;实践研究成果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丰富理论。需要通过调查获得一手资料,分析不同类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不同性别的学生对海量网络信息的应对模式、筛选信息的标准与原则、辨别信息优劣的能力、网络使用习惯及态度;探讨师生的信息需求心理及需求内容的性质与类别,以便为提供吸引师生的网络知识作出指导。

对高校类型作出细分,增强研究的针对性。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文化与管理传统、培养目标、师生心理和思想特点等进行细化研究,为同类型院校的网络文化建设提供系统指导,保持其可持续发展。

总之,科学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指导实践,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工作规范,提高实践的经济社会效益。我们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研究也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针对高校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目标,才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凤瑛,陈玉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2,(12).

[2]王淑芳,王洪欣.网络灰化对高核德育的负面影响众对策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3]衡均.关于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定位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1,(7).

[4]李明,杨欢,彭小波.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3,(5).

[5]唐加祥.浅谈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7,(9).

[6]孙桂荣.高校校园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1,(31).

[7]李亚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的风险问题策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5,(1).

[8]李英,郭双利,王春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9]时伟.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其教育对策[D].电子科技大学,2005.

[10]谭富强.论网络文化对我国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D].武汉大学,2005.

[11]鲍丙刚.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工作[D].合肥工业大学,2006.

上一篇:电力设备模型下一篇:高校贷款风险及其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