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

2024-05-21

三学(共12篇)

三学 篇1

1.亮标导学。“亮标导学”是指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导和引领下,完成新课的学习任务。教学步骤:情景创设,导入新课;出示目标,统领新课;检查预习,了解学情;师生质疑,过渡到下一个环节。这是真实的课堂,只要“标”一亮出,课堂立刻鸦雀无声,学生们仔细思考,专心演算,等老师一宣布展示自学成果,同学们的手立刻如雨后春笋般举起,有的甚至直接跑到讲台上,滔滔不绝地演说起来。

2.解疑助学。“解疑助学”是指师生在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中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学步骤:自主合作,探究新知;知识迁移,应用新知;举一反三,拓展新知;目标回扣,提升新知。这是活跃的课堂,学生开始探究课文中、练习中、应用中、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他们争先恐后地提出语境构想,提出解题思路,提出答案,教师或纠正,或补充,或拓展,或归纳,或不失时机地鼓励,或给合作小组加星。

3.测评促学。“测评促学”是指教师通过精选当堂检测题来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精选课后训练题来巩固所学。教学步骤:当堂检测,认识自我;适时评价,激励自我;课后巩固,完善自我。这是有效的课堂,测试题一登场,学生们默读、思考、演算,环环相扣,而检测反馈时教师的点评、学生的互评,促进着教学目标的达成,也让学生成为不服输的学习小能手。

“三学”过程中,学校强调教师既要“入模”———教学要有规矩,克服随意性;也要能“出模”———教学要讲实情,克服教条主义;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授课类型和学情灵活安排教学步骤,如调整、取舍等。

三学 篇2

潘建伟和陆朝阳手捧获奖证书在人民大会堂前留影

宋尔卫作为获奖代表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奖代表颁奖。九三学社52名社员主持或参与完成的42个项目获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1人,国家技术发明奖4人,国家科技进步奖37人。

九三学社2名社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们是: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主持研究,九三学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作为第4完成人参与研究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

九三学社2名社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他们是:九三学社社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翟长海作为第2完成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胡进军作为第9完成人参与研究的“建筑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及应用”项目。

九三学社9名社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们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支社社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陈衍景独立完成的“大陆碰撞成矿的理论创建及应用”项目;九三学

社中科院第三支社社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超导实验室主任周兴江主持研究的“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对高温超导极力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项目;九三学社清华大学委员会副主委、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副主任李景虹主持研究的“石墨烯的电分析化学和生物分析化学研究项目;九三学社中科院委员会副主委、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室主任万卫星主持研究的“电离层变化性的驱动过程”项目;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副主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宋尔卫主持研究,九三学社中山大学北校区支社社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姚和瑞作为第3完成人参与研究的“乳腺癌转移的调控机制及靶向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九三学社厦门市委常委、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吕鑫作为第4完成人参与研究的“新型富勒烯的合成”项目;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实验室王振新作为第5完

成人参与研究的“生物分子识别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项目;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闵乃本作为第5完成人参与研究的“声子晶体等人工带隙材料的设计、制备和若干新效应的研究”项目。

九三学社4名社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他们是: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执行院长刘元安主持研究的“天线多频技术及在多模移动终端的应用”项目;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储能技术研究部部长李先锋作为第3完成人参与研究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及应用”项目;九三学社社员、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副教授任亮作为第4完成人参与研究的“大型结构光纤传感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同步采集装备”项目;九三学社社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冯大政参与研究的某保密项目。

九三学社35名社员获得国家科技

人物描写“三学”写作法 篇3

关键词: 《我的母亲》 写作结构 写作内容 写作技巧

每每教完老舍作品《我的母亲》,我便要求学生写作文《我的母亲》,学生的反应不外乎两类:要么安静地开始动笔写,要么告知我这篇文章小学写、初中写,现在还写,多次写过的作文题已经没有什么意义,甚至还有些学生不想写这篇作文。学生为何不爱写作?学生为何害怕写作?在做《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时,我先让学生学习文章结构,其次让学生学习文章内容,接着让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通过三学写作法,让学生明确写作结构、写作内容、写作技巧(出神的人物刻画),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手把手地指导学生怎么写。

一、学习《我的母亲》中的结构

语文教材就是最好的写作教材,写好作文就要读好课文分析好课文,要写好文章结构就要多读。“写必须靠读,读必须靠写,因为不写的话就读不深,读不透”。要读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但读不是单纯地读一读,而是要通过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这便是学生非常值得向老舍先生学习的一点,这是避免学生文章结构混乱、行文脉络模糊的学习点之一。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从“母亲的娘家是在北平德胜门外”讲起,学生读深读透的过程是我们对文章行文结构从朦朦胧胧到清清楚楚的过程,学生清晰明了地概括提炼出老舍《我的母亲》的结构:全文按时间顺序,讲述母亲的一生,母亲的家庭背景→母亲出生、出嫁、生我→母亲的勤俭、朴实、热情好客→母亲最会吃亏,却并不软弱→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理解→儿子对母亲的思念→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引导学生在读深的基础上继续读透,学生可以精炼地概括出文章结构:母亲高尚的品德和母亲对我的影响。由此,学生学习老舍先生《我的母亲》的文章结构,明确《我的母亲》的文章结构,第一部分:介绍母亲的出生、出嫁,第二部分:母亲的品格,第三部分: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通过学习,学生逐渐明白自己的文章为什么会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完全没有章法可言的原因,学生自己的文章结构已清晰明了,学生开始懂得怎样谋篇布局。

二、学习《我的母亲》的写作内容

通过分析《我的母亲》的文章结构,要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样的结构需要什么样的写作内容,而不是随意地将写作内容胡乱地堆砌。引导学生合理确定写作内容,并根据写作内容选择素材、归纳素材,培养学生根据行文的需要恰当选择写作素材的能力。老舍先生通过典型的事件写母亲高尚的品德,比如为了展现母亲软而硬的个性,采用三件事写母亲坚强,第一件事: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第二件事: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第三件事: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通过引导学习,学生为展现母亲对子女浓浓的爱意,学生心中自己和母亲见爱的故事已倾泻而出——如学生甲也记述了母亲的三件事:第一件事:善良的母亲照顾家人帮助邻居;第二件事:得了白血病的母亲毅然外出打工;第三件事:病重的母亲依然倾其所有地为我付出。学生的讲述无不动情,无不感人。

三、学习《我的母亲》中出神的人物刻画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学习,文章结构混乱、内容空洞的难题逐步得到解决,学生可以逐步确定文章的结构,根据文章结构确定写作内容,合理选择写作素材,但是从课中口头作文看,一些学生刻画母亲的方法十分单一,语言干瘪,缺乏生动性,很难活灵活现地展现母亲的性格和对子女深深的爱意。学生描写母亲的人物刻画方法是个难题,依然需要解决。通过师生问答可以确定学生知道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但学生在写作中使用人物描写方法仍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描写得真实生动,我分两步走:第一步,以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老舍使用了那些人物描写方法展现母亲含蓄深沉的爱——作者使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展现深深母子情。第二步,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中,引导学生品味几个关键词的深意。如: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当听说“我”还要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然后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这简简单单的话语中,老舍先生只用了简单的一“笑”一“叹”一“愣”三个动作描写展现了母亲复杂丰富的心理活动。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愣”一“叹”又将母亲听说儿子又要回去时的失落的心情表现得入木三分,这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反复咀嚼,令人感动。这动作描写中又隐藏着语言描写。母亲说了声“去吧,小子”,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仔细品味这语言描写,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有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令人潸然泪下。通过这样清晰明了的两步走分析,学生已有自己的体会。如学生甲所写:“回望家乡熟悉的柳树林,回想起病逝的母亲,回想起母亲背我走过的那条很短而又很长的街,我心里的某个地方好像成了空白,好像风雨交加,好像心如刀割,好像心里真的滴出了血。母亲,你可知道,女儿很想很想您。”借鉴老舍先生的刻画母亲的写作方法,学生做到了叶圣陶所言的“所谓实际作文,皆有所为而发”,将真实可感的母爱故事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娓娓道来,生动展现母亲的性格及母亲对子女无声的爱,将浓浓的亲情渗透在字里行间,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在学习《我的母亲》的过程中,通过“三学”,让学生深入学习的同时也能深入学习写作,通过“三学”,把阅读与写作与教学打成一片,通过这样的学习训练达到做中学、学中悟、悟中写,这样的教学训练做到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对接,这样的教学训练让效果更显著。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三学”,为了“真学” 篇4

一、说到“真学”,实际上蕴含着一个背景——当前中小学教学确实存在着“假学”或“伪学”情形,就此请大家谈谈各自所遭遇到的相关情形。

何季军(南通市教科院初中物理教研员):去年下半年,我去学校听课,一位老师教八年级“光的色彩”,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光的色散,二是光的颜色,三是光具有能量。前两部分通过实验活动,由学生动手、动脑,探究得出:太阳光不是一个单色光,由七种颜色光混合而成;将红、绿、蓝三种颜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会产生任何颜色的光;物体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除此之外还安排了一些次要知识,即认识光源。光源是本身发光的物体,有人造和天然两类,如灯是人造的,太阳是天然的。对此,教师先是安排学生自学相应内容,完成学案,然后组内交流,接下来就是全班学习,各组展示学习成果,再请小组成员讨论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光源,并举例说明,最后通过课件将上述内容又强调一遍,并请学生再次思考、交流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整个过程花费17分钟,貌似有个人、小组、全班等多层次学习,但我认为这就是个伪学习:本来两三分钟可以解决的问题,却要花费数倍时间,这一方面主要是教师没有了解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相关要求,以及编者意图,也没有明晰教材的知识结构,并且进行“学材再建构”,更主要的是没有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另一方面,对“学法三结合”内涵也没有理解清楚,片面认为学生的自建构一定要有三种学法融合才行。机械、僵化地进行“三结合”,往往会让学习浮于表面、浮于表层,无法进行有一定深度的思考。

包春华(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校长):我每天都听一节课,听完后跟执教者交流,并且把心得体会写在微信公众号上。我深感农村学校薄弱在课堂上,“假学”现象到处都有。譬如小组议论,有的老师为了课堂热闹,安排数次讨论,往往在问题抛出之后,不让学生个别思考,马上进入讨论程序。还有一种现象,初三教学任务重,评讲试卷时,一堂课讲十几二十几道题,刚开始学生还有点兴趣,到一半时,后排学生昏昏欲睡,最后只有几个好学生在附和,这也是无效的、虚假的学习。

李凤(南通市教科院初中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要让学习真正发生,就应该真正了解学生。教师的第一专业是研究学生。“三学”就是基于儿童需要的关注。现在有一种说法,“有一种冷,叫妈妈以为我冷;有一种不会,叫老师认为我不会”。不了解孩子,又怎能生成“真学”?比方说,今天上午有老师说课,她所讲的好些知识,孩子们在小学都已经掌握,可我们还在不断重复。还有,课堂上“睡神”很多,从初一开始就有孩子在睡,睡了三年,有的最终连中考资格都没有,三年中他们当然没有发生真正的学习,原因是我们把他们给放弃、抛弃了,令人扼腕。再有,对教学内容选择不当,也不可能引发“真学”。有一个老师教《郑人买履》,要学生回答,现代文和文言文有什么不同,你比较喜欢哪一种风格。这让学生多么“为难”啊,又岂止是伪学习,而简直是有害的学习。我希望,真教真学从研究儿童开始。

冯卫东:我曾把有关“假学”的问题概括为四个方面,它们并不全面,但比较典型:一是内容指向偏移,价值导向偏误;二是碎问迷人心眼,闪存(快存快失)惰性知识;三是形似立竿见影,实则淹没体验;四是追求行云流水,制造“三表”(表面、表层、表演)繁荣。

二、“假学”泛滥,“真学”必须抬头,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斗争。我们要在与“假学”斗争中,让“真学”蔚然成风,成为一种常态。现在请大家说说你心目中的“真学”是怎样的?

康敏(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中学政治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我眼中的“真学”是有意义地去学。教育心理学把学习归结为机械性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我以为,有意义学习就是“真学”,因为它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命世界的意义联系,让我们的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个体意识,乐观热情的学习态度,还有合作共赢的交往期待,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倾向,也就是,端正态度自觉地学,培养习惯勤快地学,明确目标主动地学,讲究方法充实地学。换句话讲,观念上想学,情感上乐学,行动上会学。在我看来,有意义的学习要有五种积极性,即向上的积极性、自信的积极性、兴趣的积极性、注意力的积极性和毅力的积极性;三种能力,即阅读表达能力、操作接受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当学生带着热情、自信、责任,全身心投入学习中,这种学习是“真学”。比如去年“李庾南实验学校”课堂视频大赛,一位选手设计了“你美丽,我发现”主题探究活动,他把教师想教的内容化成学生想学的内容,在学生入境、明理、动情的过程中,展开对“面子的故事”和“功利的水罐子”这两个例子的合作探究。例子比较贴近学生生活需求,孩子们敢于表达,乐于寻找事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他们积极主动、热烈发言的场面,更有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声,还看到他们的人格、能力、素养同步提高,心智得到和谐促进。

冯卫东:康敏老师实际上谈到了非智力性因素的“加盟”问题,也就是说,情感发生了,“真学”才能发生。其实,不止于情感,我们还要促成学生“发生思维”,努力进行深度学习,让孩子们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当孩子们真正到了思维深处,“真学”一定能发生。

曹力城(南通市教科院英语教研员):在“三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本身,更要学会怎样学习,最终达到“学力有提升”。李老师提倡的“三学”,和英语的课程理念、课程要求、课程方法也有相同相通之处。以词汇教学为例,单词fat(胖),exercise(锻炼),如果老师为教而教,一般来说把单词在PPT上呈现,后面给出中文意思,一看就知道。如果为学而教,就应在一定语境中呈现。通过语境呈现生词,让学生在语境中悟出生词的意思,是更高要求。学生了解词汇意思以后,经常看到老师领读生词,我认为,这时应该让学生根据音标自己读出生词,这也是一种自学。当然有的词汇发音比较困难,如exercise,可以让水平较高的学生来示范,如果实在有困难,老师再通过一定办法帮助全体学生。学生之间互学,就形成了小组学习或全班学习。然后,提倡让学生自己发现词汇的用法,再去应用这个词,可以布置一个任务,用学到的词汇来模仿造句,生成自己的表达。这种生成有可能是直觉的,也有可能有误差,此时不忙着纠正学生,而是让他们翻开词典,自学单词解释,词典作为学习资源得以开发,引入课堂,这也是“学材再建构”的一个部分。词汇学习同样可以体现“三结合”的思想,做到“真学”,达成目标。

冯卫东:我把曹老师关于英语词汇的“真学”建议概括为五学:“境学”,在情境中发生学习;“力学”,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和努力发生学习;“互学”,学生之间的落差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教是最好的学”;“用学”,把学到的用起来,知道和理解得才会更深刻;“拓学”,今天学会的单词和其他更多的语言知识、现象(包括文化意境)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不仅学会这个词,还学会它的用法、文化意蕴,等等。

李庾南:什么是“真学”,我们要对此下一个定义。首先,学生积极主动,开动脑筋,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眼、耳、口、手等,参与所有的学习实践活动,而且在实践活动以及与人交往过程中,习得知识,习得经验,习得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才叫发生了“真学”。“真学”有两个条件:首先是要学,其次是会学。让学生要学,教师首先要转变一个观念,即学生都是从零开始的。学习“平行四边形”,我们可以问学生,好多物质的结构都是平行四边形,你们知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可能有的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没有稳定性。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地研究一下。这样就能调动学生对未知的好奇、渴求、渴望。有的老师不是这样,一开始直接在黑板上把课题拿出来,学生没兴趣;有的老师注重开始的引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但这兴趣有一种是偶发性的,过去之后还能继续保持吗?课堂要始终让学生对未知有一种渴求。怎么做呢?要好好研究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的结构、新知识的生长,使学生不断拓展、生长。我们提出“学材再建构”,不能总是机械呈现,一是定义,二是性质,三是案例,而要研究它们内在的联系。数学学习就是要不断地“化归”。至于怎么使学生会学,我们要给予他们必要的启示、点拨、设疑、解惑,甚至讲解。衡量该不该讲有两个标准:第一,学生这时是不是需要讲,是不是处在一个心里“愤悱”的状态;第二,讲什么,不能就事论事,要对后续学习有帮助。所以我们提出“学程重生成”,不仅要让学生生成知识和技能,更主要的是生成活动经验、方法,有利于今后的学习走向真正学习。

冯卫东:李老师谈到“真学”的两个条件,一是要学,二是会学。“要学”说的是情感问题,“会学”说的是方法问题。李老师的观点还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一是厌学不能真学;二是未知才有真学;三是优导促成真学。

三、在许多老师心中,“三学”的最终旨归是“真学”,我们也努力地践行“三学”,也就是“真学”。下面请各位嘉宾就“三学”与“真学”的关系谈谈个人的理解和认识。

康敏:李老师的“三学”是“真学”,是反对功利追逐地去学,是价值引领地去学。“三学”和“真学”真正地实现了从概念性知识向方法性知识再向价值性知识的转变。我们现在的学生有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而更重要的却是要有价值性知识。无论是“三学”,还是“真学”,都要让学生在自我意识基础上能学,在内在动力下想学,在一定基础上会学,在意志品质下坚持学。在这个意义上,“三学”和“真学”都追求:知识是基础,方法是关键,情感是灵魂。只有让孩子想学、能学、会学、坚持学,才能让学习真正地发生。我特别希望政史地老师,认真领会“三学”理论,坚持学生立场,让时代的亮点、焦点点燃政史地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喜爱、愿意主动参与和敢于展示的课堂。我特别希望看到孩子们带着激情、带着责任、带着自信全身心投入学习。

冯卫东:康敏老师把现象概括为理性认识。我个人认为,这也是成人社会中的“真学”。对教学经验做一些理性化思考,让它逐渐理论化,这是教师作为成人不断参与学习、终身学习过程中“真学”的发生。

包春华:要让“真学”发生,“学材再建构”非常重要,是一个基础,只有把这个环节做好,才能使“真学”真正地发生。以化学为例,“酸碱盐”内容比较难学,其中有个章节关于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什么,书本知识是冷冰冰的,学生乃至教师都觉得这个知识离我们有点儿远。如果照教材安排按部就班地讲,学生学习积极性肯定调动不起来。怎么办呢?这就要对学材进行再建构。化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酸和碱”的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平时吃皮蛋,就含有碱性物质;又例如,为了让皮蛋更加美味可口,往往要蘸点醋,醋其实就是酸。“学材再建构”,把生活里的东西纳入教学之中,让孩子们去回忆皮蛋蘸醋的吃法,由此引入教学,学生就会感兴趣。基于此,我以为,“学材再建构”是“真学”发生的基础。

何季军:物理教学中好多老师设计学案,让概念、规律等机械性知识成为填空。学生不需要自我思考、摸索就能从书本中找到答案,这个显然不是“真学”。我们要把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处理成学生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如九年级有认识磁铁的内容,有些老师巧妙地把这些内容通过活动形式来展开,让学生在经历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如“找朋友”,磁铁能吸引哪些物品;比强弱,磁铁吸引大头针会发生什么现象;看方向,小磁针放在支架上,会指向哪里;试作用,磁铁的一端靠近磁极两端会有什么发生,由此你发现了什么,有没有什么新的疑问。这些是开放性问题,它容易形成自学活动中最高层次的活动,即创新性活动。一位老师发现,有学生不小心把磁铁掉在地上,变成两段,每段磁铁都有两个磁极,这是备课时没有预料到的,这个创新性的东西就是“学程重生成”的表现,也是“真学”的结果。

冯卫东:没有创新性的学,就没有高品质的学。我把“真学”分为两类,一类是“低阶真学”,一类是“高阶真学”。应该更多地追求“高阶真学”,当然也允许“低阶真学”的存在,只有当这两者和谐相处时,才能收获在不同层次上学生都有“真学”、在不同方向上“真学”都有发生的可喜局面。

李凤:研究儿童是教师的第一专业,第二专业则是学科本身的研究。比如上午模拟上课,有位老师非常巧妙地找到楚王最后评价晏子的话,“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如果把最后一句抓住,再往上追溯,你就能找到哪些地方表现晏子才具高超,哪些地方表现晏子品德高尚,作者又是怎样把他圣人的形象立起来的。如果我们“倒嚼甘蔗”,从课文最后入手,引领学生由“圣人”一词溯源而上,思考探索,这样,文言文教学就不再是传统的朗读、对照注释翻译,然后讲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等等那一套僵化的程序。好多老师教《小石潭记》,最后一节“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忽略不讲,其实这个尾巴大有学问,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回去研究一下。

冯卫东:在我看来,“三学”是围绕儿童学习的“真学”,也是为了促进儿童的“真学”而建构起来的一种方向性策略,还可以视为一种教学哲学。其中,“学材再建构”是“三学”的逻辑起点,“学法三结合”是“三学”的发生平台,“学程重生成”是“三学”的过程性目标,它们都与“真学”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四、今天的论坛活动,大家献智献策,你来我往,言语之中有很多智慧的闪光,下面请台上各位嘉宾用一句话来总结、概括你对论坛主题的理解。

曹力城:“三学”为“真学”指明一个路径,学生走向这条大道时,还需要教师的引导、指导,所以我们要着眼于“真学”,践行“三学”,杜绝“假学”,实现“会学”。

康敏:“让学习真正发生”,我们已经走在路上。我期待不远的将来,在初中政史地课上,我们能让学生带着激情,带着自信,带着责任,全身心投入学习,做“真学”的主人。

李凤:“真学”要用真爱去做,有真爱才有“真学”。

李庾南:“真学”的老师才能够培养出“真学”的学生。

包春华: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我想说,教,要在学生需要教的地方发生,也只有这样,“真学”才能真正地发生。

何季军:“真学”课堂是学生主体意识真正回归的课堂,我希望物理同仁进行“三学”,创设真情境,引发真问题,生成真智慧,产生真情感,获得真学力……

三学心得体会 篇5

在区委区政府的号召下,全区党员干部开展“三学”活动。向刘庆年学习,学习他临危受命、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学习他改革创新、努力拼搏的进取态度。学习他服务群众、回馈社会的奉献情怀。学习他克己奉公、勤廉自律的高贵品格。向钱信松学习,学习他扎根基层、奉献岗位的思想境界,学习他心系群众、亲民为民的百姓情怀。学习他恪尽职守、勇于担当的可贵品质。学习他肯动脑筋、善于创新的钻研精神。向唐明清学习,学习他情系百姓、永葆忠诚的政治本色。学习他心怀大爱、热心助人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的崇高品质。学习他创新创优、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刚进入基层后,琐碎的群众工作千头万绪,问题复杂难解。有时遇到辖区群众出现纠纷因为总也不敢上前调解,社区出现信访问题会觉得有书记主任在,和我没多大关系,辖区内拆迁工作我总觉得自己是女同志年龄小不想参与,遇到事情会有些畏难的情绪。然而看到钱信松书记他们的事迹,我感受到了他们扎根基层的笃定;感受到他们穿梭在东街西巷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不畏繁琐、勇于吃苦的艰辛;感受到他们为给自己辖区的贫困户争取救助时倒出的那种饱含深情的解释,感受到他们真正的把人民群众的疾苦放在了心上。和他们同行,我体会到了奔走于千家万户被百姓熟知后的慰藉。

我想既然我选择了基层,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为基层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句老话说得好“只要信念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浅谈“三学三探”教学模式 篇6

“三学三探”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自学、组内互学、班内共学与质疑探究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自探自学:这是第一步,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导学案(形成文本),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

这一环节主要涉及三个步骤: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二是设置具体自探问题。根据学科特点,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再补充问题。三是学生自探。这里的自探是学生完全独立意义上的自探。自探前,教师一般要适当进行方法的提示、信心的鼓励和时间的要求。自探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热切关注和期望。无论关注的形式怎样变,有一个底线不能变,那就是不能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这一环节即为预习,教师教给方法后,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合探互学:是指通过小组内检查自学自探情况,将各自导学案综合,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

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二是讨论。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教师在学生自探的过程中巡视发现的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也要参与该小组的讨论,帮助其解决问题。讨论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自探的基础上进行,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三是讲解。如果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则予以讲解。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探疑共学:这是最后一步,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異创新的目。

如果开始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完成情况进行示范引领性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待学生养成习惯之后,教师考虑更多的应是如何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而不是再给学生预设问题。

此环节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教师拟题训练运用。教师首先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情况。检查反馈的原则是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学困生本人说出错误的原因并纠正。基础性习题解决之后,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质的习题。检查反馈原则是中等生展示,中、优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答错者本人说说错误的原因并纠正。二是学生拟题训练运用。如果学生所编习题达不到学习目标的要求,教师则进行必要的补充。三是反思和归纳,具体操作是学生先说,教师后评。

“三学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公民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渗透“三学”, 提升数学学习力 篇7

一、抓住“趣学”, 激发学习源动力

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与生俱来的, 激发学习动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 也是学习的动力源。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 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 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

1. 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就是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 要使学生在学习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时产生兴趣, 往往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 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认识11~20”一课时, 笔者以目前十分受小朋友们欢迎的动画人物“喜羊羊”为切入点, 创设“数字王国”的情境, 让学生和小羊们一起走进数字王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快速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紧接着在“认识12”时, 创设问题情境:“小朋友们, 不好了, 灰太狼又要来抓小羊了, 小羊们快跑啊!害得懒羊羊慌慌张张地把小棒都掉到了地上。有什么办法才能知道懒羊羊到底掉了多少根小棒呢?”由于问题提出有情节、有意境, 切合学生的实际, 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尝到了探索奥妙的乐趣, 从而萌发了对数学知识的渴求, 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极大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2. 联系生活, 引发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日用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 让学生乐学活用, 在生活中挖掘数学, 在数学中联系生活, 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3. 组织游戏, 培养学习兴趣。

古往今来数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可以证明游戏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极大的价值。对此, 马丁·加德纳曾经作了相当正确的评价:“唤醒学生的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 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教学中, 笔者常常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来学习数学知识, 促进他们数学学习兴趣与能力的提高, 在玩中学习数学, 同时转化为学生继续学习的一种神秘动力。

二、培养“惯学”, 磨练学习强毅力

人没有了目标, 就等于一艘没有舵的船。孩子都有远大的理想, 而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是实现理想、通往成功的基石。因此, 学生学业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毅力的强弱。那么我们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毅力呢?“少成则若性也, 习惯若自然也”。提升学习毅力, 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毅力是习惯的结果, 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 学生磨练了自己的学习毅力, 从而提升了数学学习力。

1. 制订计划、有始有终的习惯。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做什么事有了计划就容易取得成效, 而毫无计划的学习是散漫疏懒的, 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所以, 我们要培养学生定计划、按计划学习的习惯。学习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过程, 我们要督促孩子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 计划可以调整, 但不可放弃。半途而废, 不仅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还会打击自信心, 让自己习惯“失信”于自己。所以在实施计划时, 我们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和倦怠。有一种理论叫做“21天习惯养成”, 在每一个21天里, 只要你兢兢业业, 坚持下来, 你就慢慢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也磨练了学习毅力。

2. 专时专用、讲求效率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 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才会成功。”提高学习效率能够有效地利用时间,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养成了专时专用、讲求效率的习惯, 你才会合理地利用时间, 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然而, 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而是需要长久的坚持。因此, 提高学习效率必须时时注意磨练意志, 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去战胜惰性。

3. 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

不少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 不假思索, 求助别人, 而家长往往会马上给予帮助, 这不利于孩子学习毅力的培养。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自我努力、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当孩子请求帮助时, 应适当地拒绝或延期提供学习帮助, 让其排除干扰, 持之以恒, 克服惰性, 养成独立钻研的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 孩子对许多事总爱刨根问底, 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 我们应多鼓励、多支持, 培养孩子务求甚解的好习惯。那么, 学生在坚持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亲身体验中, 不仅磨练了自己的意志行为, 还增强了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把坚韧性、持久性和自制力融入学习活动中, 磨练了自身的学习毅力。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 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中, 学生逐步形成了顽强的学习毅力, 从而提升了数学学习力。

三、尝试“先学”, 提高学习恒能力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一直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我们不断摸索着前进, 高效课堂“五项策略”中的“预习先行, 先学后教”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 应从抓学生的预习做起, 有效预习是高效课堂的第一步。为此,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 要指导学生进行课程的有效预习, 让学生知道预习不是粗略的阅读, 也不是简单的了解知识概况, 而是要做到心中有数或者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在课堂中解决问题, 力争达到“识得庐山真貌”。

1. 预习是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序曲。

课前预习是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也是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过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多边形”一课时, 笔者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本内容。在课上, 学生大胆提出了问题:“我们之前学过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是不是四边形?”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我们进行了讨论, 再加上学生在预习中获得的知识, 我们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同时也逐步形成“要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 可以数一数它有几条边”的认识。由此可见, 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更爱动脑筋、提问题, 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 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各种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因此, 预习不仅体现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 预习是活跃学生课堂氛围的前奏。

提前进行预习的学生, 对课堂上教学的新知识会有一定的认识, 并且带着困惑和收获走进课堂。因此, 教师在授课时, 预习过的学生会集中注意力听讲, 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同时提出自己在预习时产生的困惑。在课堂上, 师生共同讨论预习时产生的问题,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收获会更多, 学得的知识也会更加牢固。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 使预习者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3. 预习是锻炼学生自学能力的舞台。

在实际生活中, 经常预习的学生, 对学习比较感兴趣, 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很强, 学习效果也非常好。预习时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教材、理解教材, 并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如在教学三年级“轴对称图形”一课时, 当抛出问题: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因为有些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也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 于是他们就动手剪一剪、折一折, 进一步证实各自的想法, 在头脑中形成潜意识的理性认识。这样, 学生经历了在“玩”中学数学、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知事理, 不仅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也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 从而能主动地“做数学”。

一导三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探索 篇8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倡导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语文教育思想,目的也是立足“以生为本”,突出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善导”,实现学生“会学”;着眼训练过程, 提升学生素养。

据此,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一导三学”的教学范式,即在教学活动的全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学生开展“独学”“互学”“研学”的学习活动方式。

一、引导学生个体“独学”

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这一环节一般放在上课之初(或课前)进行。

阅读教学的文本(教材)是确定的,是教科书编者经过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想让学生和教师、 教科书编者、文本进行有效对话,教师必须予以引领。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历本色裸读、学科悟读、 教学导读三重境界,以对学生独学进行合理、有效的阅读引导。本色裸读即教师不借助任何材料对要教学的文本进行阅读,获取文本中的相关信息,形成教师个人的阅读感受和思考;学科悟读即教师借助语文学科的知识背景及与文本相关的材料,再次阅读文本,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感受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教学导读即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阅历、个性差异和文本内容等制订阅读教学的目标,确立文本阅读的重点,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根据自己的“三重”阅读与阅读教学的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在上课之初(或课前),将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编制成导学案(或从教材上筛选的“探究·练习”),以问题、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独立阅读,初步理解文本,使个体独学学有任务、学有方向、学有目的。这些问题与练习可以是识记类的,也可以是理解类的、应用类的。

识记类的问题与练习包括重点而又常用的生字词、文体知识、文化文学常识、语法修辞知识、课标要求背诵的诗文及名句等,如小说的基本要素,古今中外著名的作家作品,沈从文的《端午日》、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鲁迅的《社戏》 等作品中所描绘的民俗文化,《论语》《左传》《战国策》《史记》《西游记》《水浒传》《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中的文学常识,这些都是语文学科学习所必备的文化文学素养。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梳理,为学生独学提供引导。

理解类的问题与练习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结构层次、行文手法、词句运用、情感思想等,如朱自清的《春》所勾画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 春早五幅图景;布丰的《松鼠》总分的结构层次; 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环境的渲染;鲁迅《孔乙己》一文中“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等句中,“排”“摸”词语的选用;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中“狼的耐心真是可怕。人的耐心也同样可怕”等蕴含的深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高远志趣和旷达胸襟;白居易《观刈麦》所描写的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及作者的同情等,这些都是需要在老师引领下,让学生明确独立阅读时要理解的重点内容。

应用类的问题与练习包括阅读方法的使用、 文本阅读的切入、审美情趣的体验、表达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等。如阅读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让学生采用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圈点出总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句子、介绍苏州园林共同特点的句子,用批注评点法记录自己阅读文本时的点滴感悟。在阅读小说时,从人物、结构、情景、细节等方面切入,如阅读川端康成《父母的心》,感受淡淡的哀怨中透溢着浓浓的爱心,体验优厚的条件也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之美;又如阅读沈从文《端午日》,让同学们学习文中“捉鸭子”的场面描写方法,描写学校举行拔河比赛的情景;再如阅读蒲松龄的《狼》,让学生阅读了文本、理解了文意、 明白了故事的寓意后,以“老狼”的身份编写一个故事,向自己的晚辈们介绍自己当年的事情。通过这些阅读引导,学生的独学将更有效。

导学案的设计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程序,符合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设计内容要整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联系生活实际,彰显个体独学的层次。精选题目,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题目数量要适当,防止“习题化”倾向。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在独学时先解决识记类的问题与练习,理解类的学习任务尽量完成,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完成应用类的学习任务。

二、指导学生合作“互学”

即在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下,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小组一般为6~8人) 内结对互学、组内互学、组间互学。合作互学是一节课的核心环节。

组内的结对互学是合作互学的初级阶段, 要解决对子(小组内2人组成)能力范围内的问题,主要学习形式是相互检查、背诵、默写识记类的内容,如生字词及其在文中的含义,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苏轼、范仲淹、欧阳修、 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高尔基、莎士比亚、莫泊桑、契诃夫等作家作品信息,新闻的结构及特点等文体常识,等等。已经解决的问题与练习可以相互交流评判;没有解决的问题可相互启发研讨,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录,准备在组内或组间解决。

组内互学是合作互学的中级阶段。由组员或对子将学习成果在组内汇报,目的一是让全组同学分享个人学习成果,二是向本组其他组员寻求个人困惑或对子互学没能解决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完成理解类的学习内容。如在学习当代作家黄传会的《三个太阳》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有效阅读这篇通讯,教师设计了“一位的女画家”“一个的南极世界”“一群的南极人”“一幅的壁画”的阅读提纲,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来了解人物形象,品赏南极风光,感受南极精神,引发无尽的遐想。又如学习 《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在小组内分皇帝、大臣、 骗子、小孩、百姓等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及性格心理的揣摩……对子互学、组内互学时,教师要通过广泛巡视,深入到学生中间, 汇集各组互学过程中呈现的成果和问题,以把握学情,为确定组间互学时展示的内容、时间、形式等做好准备。

组间互学是合作互学的高级阶段,由每个小组推荐一人代表小组向全班展示汇报,朗读类的内容也可以全组集体展示。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全班同学分享小组学习成果,二是向其他组寻求本组共同困惑的问题的解决办法,三是通过班级展示提炼和生成新的成果。本阶段要解决应用类的问题。教师在小组展示过程中要准确把控小组展示的走向及节点,适时点拨,要明确完成展示的时间,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自我修正和补充,便于师生进行对比与矫正。组间互学时,教师一定要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展示汇报的内容要突出语文学科特点,体现学生语文学习的思维过程、学习状态和情感交融。学生不能照本宣科,要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地呈现对问题的理解,不仅要说出“是什么”,更要说出“为什么”“怎么样”,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用诵读欣赏的方法朗读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朱自清的《春》,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感情。教师引领学生明确节奏为什么要这样划分,重音为什么是这几个词语,学生展示朗读时感情就自然深刻了。阅读鲁迅的《故乡》时,引领学生比较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发生的变化,探讨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学生就容易理解文中“多子,饥荒, 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的深刻内涵与作用了。

汇报展示的形式也要不断优化,减少形式主义。学习环节由学生主动完成,教师的指导性、组织性语言要精要。无论哪个教学环节,都要体现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组织教学的策略以及课堂引导的艺术。教师对展示情况要及时总结、归纳、补充、质疑、点评,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互动交流、自由争论等学习形式,让各种思维展示、释放、碰撞、吸纳、融合。尽力将课堂的一切因素都变成教育的资源,形成各种资源互补,求同存异,让各具差异的学生在这个活动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收获,生成或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

三、“主导”学生集体“研学”

即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研讨互学阶段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及学生在独学、互学阶段生成的新的问题,或者是对文本内容理解存在的困惑、盲区。这是学习的提升阶段。

教科书上的文本绝大多数是成人或前人的作品,由于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生活阅历、知识经验、性格习惯等因素,难免对文本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课堂上,教师、学生、作者、教科书编者如何有效形成阅读共同体,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领点拨。否则,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可能会产生偏差。教师发现学生合作互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疑惑,也需要进行引领点拨,对学习难点要辅导精讲,对学习中出现的偏差要指导修正。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在合作互学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疑惑会多种多样,教师要善于捕捉那些有价值、有共同性、学科特征明显的问题,带领学生共同研讨,以期教学相长。

如阅读《孔乙己》一文,文章结尾写到:“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看似矛盾, 学生对此存在疑惑。教师可以发问:“文中没有交待孔乙己的死,那么孔乙己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让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教师再进行启发:“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学生便可认识到根源在于当时的科举制度及社会的世态炎凉。指导学生阅读 《范进中举》一文,教师可提出问题:“胡屠户对范进由‘倨傲’到‘敬畏恭维’,除了范进中举后地位变了,还说明了什么?”以此启迪学生明白:胡屠户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完全是被功名利禄所扭曲。科举制度扭曲的不仅是读书人,还有那些“邻居”及市侩。创设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理解对比手法所起到的讽刺效果,思维更深入一步,更能启发学生的想象,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给学生一个思辨的空间。又如,阅读 《国宝———大熊猫》一文时,有学生提出大熊猫为什么又叫“猫熊”。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文本,了解“熊猫”这一名称的由来,明确大熊猫本属于食肉目,由于环境的变化,养成了食竹的习惯,从而更加全面、科学地认识国宝———大熊猫。 研学内容还可以是学生在独学与互学时存在的盲区,即学生没有意识到、没能生成疑惑,而对于合理有效阅读文本、激活学生思维有着探究价值的问题。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从我的父母盼于勒归来写起,而不从于勒怎么不争气,怎么败坏家产写起?”这样就把文章中人性的缺失、亲情的冷漠、关爱的缺少这一主题突出得更加明显。又如学习《多收了三五斗》一文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丰收了,旧毡帽朋友却愤懑不平?”以此促使学生深化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三学课堂:走向生本教学的探索 篇9

关键词:生本语文课堂,自主预学,问题导学,多元评学

谈到课堂教学, 我们不禁想起了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的一句话, “小立课程, 大作功夫”。[1]转换为当下的语境, 即教师传授的知识要精要, 教学要拿出尽量多的时间和精力组织学生活动。可见, 古人早已深刻认识到“学”的重要性, “教”必须皈依于“学”。当前, 我们的语文教学现状仍不尽人意, 费时多、见效慢、效果差。“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 他们就会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以拒绝学习而告终。”[2]如何使课堂具有吸引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我们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一、自主“预学”, 转变备课重心

(一) 设置前置性作业, 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生本教育的倡导者郭思乐教授认为设置前置性学习的作业很重要。我们依据郭教授提出的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原则来设置前置性作业。以文言文教学为例, 我们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 并根据课文注释, 借助古汉语词典, 不依靠教参资料裸读课文。教师编制好预学作业, 内容包括文中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词、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重要句子翻译等文言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对此进行自我检测。并设计一个主观性作业:写出你预学后有困惑的问题。对于现代文, 我们借鉴曹勇军老师的经验, 要求学生采用五步自主学习法:概括每一段意思, 梳理清楚文章的思路;记叙类文章概括文章的中心, 议论类文章写出观点;写出你认为的文章写作上最主要的特点;选择你认为的最有特色的一两段进行赏析;写出阅读中感到有疑难的内容或要质疑的地方。五步自主学习用书面作业形式, 在新课学习前三天布置, 学生完成后上交老师批阅。通过设置此类前置性预学作业,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二) 梳理预学习疑惑, 搭准课堂教学脉搏

通过批阅前置性作业, 教师才能清楚了解哪些是学生学习困难的, 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 哪些是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掌握的, 哪些是学生学习中有困惑且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准确把握学情, 那么教学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以教学师陀的小说《说书人》为例, 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首先让学生谈谈阅读《孔乙己》的体会, 激发阅读兴趣;其次让学生比较孔乙己之死与说书人之死, 讨论人物形象的异同;再次让学生就“长衫”“铜钱”两个重要道具, 讨论人物的悲剧命运;最后进行学法指导, 强调认识“道具”在小说阅读中的意义。教师的设计富有新意, 意图让学生从“长衫”“铜钱”两个重要的道具入手, 分析落魄知识分子在世态炎凉的社会中不可抗拒的悲剧命运, 但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却很冷淡, 思维比较被动。原因在于这一设计只是教师基于自己解读文本后的设计, 而学生阅读中其实并没有注意“长衫”“铜钱”, 他们甚至对“长衫”“铜钱”十分陌生, 学生需要补充相关背景资料才会理解。[3]该教学设计远离了学生的“学”, 出现课堂的冷场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 我们只有梳理清楚学生预学习中的疑惑问题, 根据文本价值、单元价值、学生学情, 来发现符合教育规律、有价值的教学问题。只有搭准课堂教学脉搏, 才能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 寻找教学切入点, 研制最佳教学方案

这里说的教学切入点, 不仅是指教师解读文本后为教而寻找的突破口, 而且更是指教师根据文本价值、单元价值、学生学情, 发现有教学价值的问题后思考学生应当学什么、教师应当教什么、应当如何进行教学, 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效突破口。比如傅海峰老师在教《长亭送别》时, 通过汇总学生的问题, 发现学生对这篇文章不太感兴趣, 主要原因是文章“啰哩啰嗦”, “离别”得太烦琐, 情节“一点也不生动”。学生所认为的“啰哩啰嗦”, 其实就是文章的最大魅力所在———抒情, 可学生对文章的抒情并不买账。傅老师从学生的问题中发现了教学的契机, 找到了帮助学生激活文本的最大兴奋点, 用“泪”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欣赏一个关于“秋天·离人·眼泪”的故事———《长亭送别》。文章直接描写眼泪的语句不少于7处 (PPT展示相关语句) , 将眼泪写得如此多姿多彩的作品还真不多见, 你特别欣赏哪一句呢?在顺利完成课堂兴奋点激活这一重要步骤后, 傅老师又通过“泪”的赏析、“泪”的理解两个教学环节, 使学生保持兴奋点, 最后通过引领探讨, 引领写作, 深化学生的兴奋点。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4]该案例启示我们, 如果我们找到了巧妙的教学切入点, 研制出最佳教学方案, 就能激发学生兴奋点,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这样设计教学, 既能突出实效性, 又能显示艺术性, 让课堂生发活力。

二、问题“导学”, 重塑教学关系

以教为本的课堂, 教学关系是连动式的, 老师是大齿轮, 学生是小齿轮, 教师转动, 学生跟动。以生为本的课堂, 教学关系是触发式的, 教师是汽车钥匙, 学生则是动力系统, 一旦启动, 学生就会迸发向前的强大动力。教师如何点燃学生思维引擎, 把准前进方向, 我们设计了有思维张力的问题, 驱动、引导学生进入求知学习状态, 重塑和谐的教学关系。

(一) 呈现预学问题, 引发学生专注学习

如何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呢?我们要巧设问题, 用问题引领学生, 让学生动起来。有效的课堂教学问题, 应是从教学实际出发, 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涵, 教材重点及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 尤其要重视源自前置性作业中暴露的问题, 源自学生预学后提出的疑难问题。比如我们在教《沁园春·长沙》时, 要求学生熟读诗歌后, 根据上下两阙的内容, 完成一副对联。批阅学生作业后, 我们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梳理, 选出两类典型问题用PPT在课堂上呈现, 并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类, 上阕:绘景, 描绘橘子洲头秋色图;下阕:抒情, 感慨峥嵘岁月春色图。第二类, 上阕:独立洲头看湘江秋景引深沉思索。下阕:忆同学少年抒豪情壮志作鸿鹄大志。课堂上, 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兴趣浓厚, 思维活跃, 发言积极, 很快发现了问题:第一类问题, 内容表述不合逻辑;词性不一, 上下不工。第二类问题, 词性不一, 字数不等, 不符合对联要求。学生们从问题中探究出了撰写对联的注意点:上下联字数相同, 词性相对, 结构相称;要内容相关, 善于联想想象;要避免重复, 语意通顺, 符合逻辑。我们在学生自我总结的基础上, 再补充有关对联平仄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对联的知识。从课后练习反馈来看, 学生掌握了如何写好对联的基本要求。正因为课堂教学中呈现了来自学生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 学习专注度、课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二) 展现疑难问题,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就是释疑解难, 教师要组织好对疑难问题的教学, 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使生生之间有合作碰撞, 师生之间有交流质疑。比如我们在教《劝学》一文时, 发现许多同学都把“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译成“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 筋骨的强壮。”面对学生翻译中的疑难, 如何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定语后置句式呢?我们并没有简单地灌输知识, 而是设计一系列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师生一起交流: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锋利”“强壮”是什么词性?它们前面都有一个“的”字, “的”字是什么标志呢?定语修饰什么?把“之”看成在主谓之间, 符合句法要求吗?如把语序换一换, 试试看翻译是否通顺了?这个句子的结构形式有什么特点?请翻译两句来自初中教材中的文言句子“郑人有欲买履者”“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过学生合作讨论, 师生互动交流, 同学们明白了文言文的定语后置, 记住了一些标志, 如“之”“者”“之……者……”, 课堂教学中, 只有尽量让学生自主体悟, 让学生讨论交流, 让学生归类总结, 他们才能习得知识, 吸收内化, 他们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三) 追加生成问题, 引领学生深入探究

观察当下的课堂, 师问生答成为常态, 但学生的主体性未必真正得到充分体现。在互动交流中, 教师要敏锐捕捉学生思维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适时点拨和追问, 激活学生思维, 解决问题, 生成新的认识。我们在教《留侯论》时, 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文章第三节写荆轲、聂政, 与写张良有何关系?”有学生马上回答:“起对比作用。”我们没有轻易放过这一错误答案, 没有批评这位学生, 更没有另换其他学生来回答, 而是继续提问这一学生:“什么是对比手法呢?”该学生想了想, 说:“要有正反放在一起, 才叫对比。”紧接追问:“文中荆轲、聂政与张良有正反吗?”学生马上认识到自己理解错了, 他调整思考方向, 重新回答:“用了反衬手法, 突出张良年轻气盛, 鲁莽无知。”在肯定答案并表扬该生后, 又追加了一个问题:“文中第三段写张良不会忍, 第四段写张良能忍, 用了什么手法?”该生随即回答用了对比。我们再问:“你能说说对比与反衬有什么区别吗?”通过教师不断质疑追问, 学生对对比与衬托的理解由混沌逐渐变得清晰:对比的两个事物是并列的比较关系, 不分主次;衬托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 有主次之分。在课堂中, 学生正确的回答往往会得到老师的肯定, 精彩的回答往往会得到老师的表扬, 但在对话交流中出现的错误往往会被一些老师忽视, 甚至遭到批评指责, 这样不但会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而且会错失引领学生深入探究的良机。教师要善于通过追问引导, 纠正学生认识上的误区, 弥补学生知识上的漏洞, 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提高学生辨识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多元“评学”, 引领个性成长

教育一词, 英语为“education”, 由拉丁文“educare”而来, 意为引出。由此可见, 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激发, 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迪。生本课堂的教学过程, 应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 是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的过程, 是学生学习乐趣得到激发、个性得到张扬的过程, 是爱好得到发展、才能得到展示、成就感得到满足的过程。我们以学生主动、学会、成长作为评价视角, 多元“评学”, 回归教育引领学生不断成长的本质。

(一) 积极主动参与, 发挥自我主体作用

平时往往会听到有的教师这样评价一节课:这堂课学生没配合好。此话差矣!课堂, 不是教师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 教师不是课堂主角,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表现如何, 看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如何, 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 看学生的练习状况如何, 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 看学生发言、思考问题是否积极, 看课堂上学生的参与面是否广、参与人次是否多, 看各类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 看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是否融通, 看课堂学习气氛是否浓厚, 看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好, 看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一句话, 看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而非诱导者, 不能一步步将学生引入自己精心设计的预设中。课堂教学绝不能以损害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代价, 要给学生真正的话语权, 唯有如此, 学生才能主动学习, 才能自由发展, 健康成长。

(二) 形成能力方法, 学会建构知识体系

“教育以学为本, 而且我们所谓教的行动, 不过是为学设置而已;教的目的, 教的过程的核心, 教的实际价值的体现, 全在于学。教学的本质是学, 教要转化为学。”[5]生本课堂, 极易陷入两类误区, 影响“学”的效果。比如:师生互动是生本课堂常见的, 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形式, 但观察平时的语文课堂, 教师满堂问的现象比较普遍, 但问题缺少思维含量, 一望便知, 看似热热闹闹, 实际是追求一种表面的浮华和喧闹, 学生在热闹过后什么收获都没有。再如:生本课堂讨论是常规, 但在实际教学中, 合作学习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不管问题是否具有探讨的价值, 动辄就采用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二是讨论过程中没有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深思熟虑, 有时讨论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 纯粹为了形式而讨论, 没有真正让学生融入讨论, 学生各说各的, 各做各的, 甚至有些学生置身事外, 看似热烈讨论, 实则一盘散沙;三是教师完全脱离于讨论之外, 没有给学生必要的辅导指点。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任务, 设计一些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让学生深入思考;设计一些创造性问题, 让学生深入探究;把握讨论的时机, 组织好讨论形式, 让学生形成能力方法, 学会建构知识体系。总之, 互动也好, 讨论也罢, 丰富的形式要产生积极的效果, 要能训练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能力, 要注重学生学会, 要把知识建构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三) 产生内在需求, 完善健康生命个性

叶澜教授认为一节好课, 对学生学习来讲, 有三级意义:初级意义———学到东西;中级意义———锻炼了能力;高级意义———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学生的生命个性张扬, 继续学习的内在需求, 需要我们以文本为抓手, 进行一些思辨性阅读。比如我们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 该文描绘了一个敢于进谏, 而且善于进谏的邹忌形象。教完课文后, 我们问学生喜欢邹忌吗?学生异口同声说喜欢, 因为他真诚、睿智, 阳光。我们指出课文选自《战国策》, 其中还记载着邹忌另外的故事, 请同学们去读一读, 去发现邹忌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勾了起来, 产生了强烈的学习需求。他们读了《战国策》中邹忌设局陷害田忌的故事后, 了解到邹忌阴险、卑鄙的一面。通过阅读, 学生明白了人往往有两面性, 人性之善恶, 常常并存于一体。知人识人, 应多一分客观真实。再比如教《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 学生读到的杨荫榆是鲁迅笔下“可恶的人”。我们进一步告诉学生, 杨荫榆是我们无锡人, 杨绛的姑姑, 她是否真是一个“可恶的人”, 让学生阅读杨绛先生的《回忆我的姑母》, 自己找答案。学生迫不及待读完《回忆我的姑母》后, 果真读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杨荫榆。杨荫榆的遭遇、人格、品质让学生为之动容。以生为本的语文教育, 主张以读引读, 主张大阅读。不管是思辨性阅读, 还是主题单元阅读, 或是同一作家作品阅读, 我们都应该通过具体的文本阅读, 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强烈需求, 促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认知水平、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领学生生命个性的健康成长。

第斯多惠说:“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6]“当教学设计只对教师教好负责, 而不对学生学好负责时, 我们的教学思路、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就会与‘学习’愈行愈远。”[3]只有以生为本, 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有效, 走向高效, 彰显教与学的和谐生态, 回归教育本质。当然, 重视学并不是弱化教, 唯有以学定教, 以教导学, 转变课前备课的重心, 转换课中教师的角色, 转变课堂教学的评价, 才会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才能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教皈依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3.

[3][7]陆锋磊.教学设计, 请离学习近一点[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6, (5) .

[4]傅海峰.追寻语文课堂教学的兴奋点[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5, (8) .

[5]郭思乐.以生为本的教学观:教皈依学[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12) .

新课程数学第三学段教材的特色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特色

依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标准》) , 配合《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由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而成的《数学》实验教科书 (以下简称新教材) 已全面推行使用。就7~9年级数学而言, 新教材与原来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相比, 有许多鲜明的特色, 更加符合时代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只有深入研究新教材的特色, 才能把握新课程的理念, 体验编者和课程改革的良苦用心, 也才能把新课程教学推向深入。结合教学实践, 笔者就对新教材的特色谈几点体会。

一、拓展知识广度和深度, 但适当降低知识难度

以往的数学教材由于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逻辑性和系统性, 造成内容偏多、偏难, 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新教材按照《标准》的“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要求, 精心选取了作为数学学科中最基础的和必备的知识, 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谋求学生的发展。对一些传统的知识, 如“十字相乘法”、“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等, 尽可能地放低了要求, 并删减了过于复杂、不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 同时也加入了如概率基础、统计初步等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内容。

二、重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关注学生个体经验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教材在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层面也做出了更多的努力, 提供了许多用来表达各种数学规律的模型, 如代数式、方程、函数、不等式等。通过这些教学资源, 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 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使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 从而学会学习, 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案例1:完成下列计算:

1+3=?;

1+3+5=?;

1+3+5+7=?;

1+3+5+7+9=?;

根据计算结果, 探索规律。

教学中, 首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从上面这些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历观察 (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 、比较 (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 、归纳 (可能具有的规律) 、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时, 不仅要注重学生是否找到了规律, 更应关注学生是否进行了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再相互合作交流, 进一步探索, 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如列出如下点阵, 以使学生从数与形的联系中发现规律:

进而鼓励学生推测出1+3+5+7+9+……+19=10 2。

此后,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把这个问题进一步推广到一般的情形, 推出1+3+5+7+9+……+ (2n-1) =n2。当然应该认识到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有待进一步证明。

案例2: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用硬纸片制作一个角;把这个角放在白纸上, 描出∠AOB (如下图) ;再把硬纸片绕着点O旋转180°, 并画出∠A’OB’;探索从这个过程中,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三、紧密联系生活, 重视让“数学回归生活世界”

“寓教于乐”, 把源于社会生活的问题搬进课堂, 在愉快教育的同时, 学生既获得了能力培养, 又掌握现实生活中的多种操作技能,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处处要用到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激发他们对日常生活问题探讨的兴趣, 真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加强与自然、社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张奠宙先生曾指出“数学是人做出来的, 必然有人的思想、情感、感觉, 社会文化、历史文化在起作用, 无论数学、科学和人文科学, 创造性的思维源泉往往是相通的”。张先生同时还谈到“揭示数学思想的本质当然是第一位的, 除此之外, 我们也可以增加一些人文的、文学的、美学的色彩, 使人容易接近, 尤其是在思想意境上能够比较接近, 毕竟数学和其他学科是人创造的, 彼此一定能够互相沟通”。新教材所选择的素材尽量做到了来源于自然、社会与科学中的现象和问题, 反映了一定的数学价值。

例如, 对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 教材在编写时提供了足够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实例。素材有的来源于报刊杂志、电视广告、计算机网络等, 有的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中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如对学校周围道路交通状况 (运输量、车辆数、堵塞情况、交通事故等) 的调查、对本地资源与环境的调查、对自己所喜爱的体育比赛的研究、讨论歌手大赛中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讨论有奖销售等问题。这样的素材能引导学生更多地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 理解概念的实际意义, 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更好地认识了现实世界。

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提倡发散思维

新教材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差异。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尽可能地做到了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思考, 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 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 丰富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提高了思维水平。同时提倡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去分析问题, 利用多种方法解题, 训练发散思维。

六、更新教学内容, 引进大量富有现代气息的内容

教材内容的现代化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 这是因为原有的教学内容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价值的体现,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人们的目标取向和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们对数学的要求也发生了转变, 对一些富有现代气息的内容充满渴望, 所以新教材应该要反映科学技术的进步, 应当吸纳有重要价值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为了改变以往教材中内容缺乏现代气息的状况, 新教材大量加入了新内容, 如统计、概率、三视图等, 同时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软件来画图, 也体现了新教材处理教学内容手段的先进性, 成为新课程教材亮点之一。

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扩展学习思维空间

当今世界是信息爆满的世界, 文字教材已不可能承载全部的教学任务,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 正在作为教育的工具和物质的实体进入课堂。这次新教材的编写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使计算器成为数学学习的必备工具, 有条件的地区在教学中还使用了计算机和电脑软件, 让那种仅靠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就可以教学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参考文献

[1]赵小云.中美数学问题解决案例比较[J].课程·教材·教法, 2007, (5) .

[2]张奠宙.微积分教学:从冰冷的美丽到火热的思考 (续) [J].高等数学研究, 2006, (5) .

三学两做,让自学导航更有效 篇11

关键词:自学导航;数学;初学;细学;质量

一、初学

有目标才有前进的方向,想要学好一个内容,首先必须明确学习目标。知道了学习目标,主要途径是“用好书”。课本是自学的依据,书上的内容,尤其是例题,不能走马观花,要注重理解,详看例题的分析过程,思考例题的解题方法,可以边读边做记号,画出重点和难点。遇到概念性的数学知识,比如五年级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这一课,可以把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用“ ”画下来。遇到解决问题类的知识,比如“找规律”这一课,把平移的方法,重点用“0”圈起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遇到课本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打上“?”,留待解决。

二、细学

在对学习内容有了粗略了解之后,要消化这些知识。把书上的内容逐字逐句理解,尤其是公式、概念性的知识,学通透,再把书上的例题填写完整,并完成相应的书上的练习题。

在此基础上,完善自学导航的“我已知道”和“我会探索”部分。“我已知道”部分是对旧知的梳理,学生能很轻松地完成。“我会探索”部分,把新课问题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同时也对自学导航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把例2及探索部分设置为这样几个问题:

(1)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涂色表示它的■。

(2)继续对折,找出一个和■相等的分数是___________。

(3)我还能找出与■相等的分数,分别是____________。猜猜看与■相等的分数有多少个?____________。

(4)它们的分子、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我发现了__________。

(6)根据“我的发现”,写出一组相等的分数。

(7)我能用以前的知识解释“我的发现”!

“细学”直接关系到“自学导航”的完成质量,习惯的养成需要有一个规范的过程,这里需要教师钻研教材,把学习目标落实到每一个问题中,使问题能切中新知的要害,再加强教师对学生的“自学导航”的用法指导,90%的学生能有效完成,不是难事!

三、再学

如何能把新知更好地掌握,并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在经过“细学”之后,还需要经历“再学”,查漏补缺,拓展提高。

书上打“?”的地方,可以再通过看书,仔细思考,联系“自学导航”中的小问题,尝试解决。完成自学导航“我会练习“部分,练习是检验学生预习效果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更有难度的练习题,体验学习的挑战性,这部分要求教师设置的练习有坡度、有适当难度,可以是开放性的问题。结合掌握的知识,完成“思维导图”,可以是初步框架,也可以有适度的新知内容,使得学习内容完美呈现。

“自学导航”的完成,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土壤。对学生“三学”的有效方法指导,使得学生完成的质量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仍需做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了解完成质量

教师的友善评价是学生进步的源泉,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促使学生进步。这样的目标需要教师用心才能达成。自学导航的完成情况,可以在课前,教师就收齐批阅,但这不是单纯地打对错,而是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给学生的自学加★,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自信,最多五颗星。要允许学生的错误存在,并对这个错误做到心中有数,在课上交流时,才不至于慌了手脚。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师的友善评价中不断调整,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以期达到更好的发展。

2.完善评价体系

有效的评价不仅仅表现在教师方面,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很重要,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在自学导航上体现,让学生对自我的学习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评价,小组自学导航完成得好的小组,在小组评价中及时加分,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几种形式交叉进行,学生的情感需要达到共鸣,知识形成水到渠成,创新意识也得到了有效发展,真正做到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实践,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以“三学”为主料,辅以两项作料,何愁“自学导航”完成质量得不到提高。“自由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愈高”,让学生的自学成为一种习惯,相伴终生!有自学导航存在的课堂,学生更为自信。自学导航的高效参与,使学生的学习更是如鱼得水。

参考文献:

[1]Christine Ward.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05.

[2]Laura Erlauer.不可不知的用脑教学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07.

[3]刘红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9.

例谈小学语文第三学段阅读题命题 篇12

纵观五、六年级的人教版教科书, 其内容安排凸显了“阅读教学”的特点。以五年级下册为例, 第五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 让学生在改编的名著中感受蔺相如、诸葛亮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感悟写人的方法;第七组安排“作家笔下的人”一组课文, 其意图也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这是本组教学的重点, 也是教学的难点。

基于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安排, 命题时应加强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言语特点、表达形式、篇章结构, 还应全力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关于阅读题的命题方法很多, 怎样才能做到科学、优化, 实现检测阅读习惯培养、促进阅读方法运用的目的呢?这是命题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课内阅读, 夯实基础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选择的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 文中优美的词句、精彩的语段、优秀的诗文都是课内阅读的经典范例, 因此, “阅读”的命题首先应立足课内。

例如:《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内容略, 五年级) 题目:

(1) 这个片段主要写了的情景。摔跤前, 嘎子和小胖墩势均力敌;摔跤时, 起初, 嘎子仿佛

;比赛中, 嘎子跟小胖墩揪在了一起;最后嘎

子。

(2) “起初, 小嘎子抖擞精神, 欺负对手傻大黑粗, 动转不灵, 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 总想使巧招, 下冷绊子, 仿佛很占了上风。”这个句子是对嘎子的、

、描写, 通过作者的描写, 我们认识了一

个的嘎子。

(3) “下冷绊子”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文中说的“”, 现实生活中常常比喻。

(4) 本文的语言表达非常有特色, 如“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等运用了修辞手法, 把嘎子比做了, 我感受到了嘎子的特点。我还会找出一句来好好体会:。

这个片段选自《人物描写一组》, 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要求感受嘎子、王熙凤、严监生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第一题, 让学生从整体感知本文写了什么, 按什么顺序写的, 嘎子在每个环节的表现如何, 通过概括全文的内容、概括每个层次的内容, 考查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及概括能力, 又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 实际上也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第二题, 考查学生对几种人物描写方法的掌握情况, 其实是提示学生人物的形象就是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心理、行动等进行描写来塑造的;第三题, 关注文本的语言特色, 灵活体会其表达效果;第四题, 先引导学生感受本文语言表达的魅力, 再让学生从文中另找一个句子加以品读、体会, 由扶到放。

二、课外阅读, 学以致用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要求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阅读的考查如果结合学生的课外阅读, 不仅是对课外阅读的一种检测, 也能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的积累。

例如:《对一朵花的微笑》 (内容略, 六年级) 题目:

(1) 第一眼看到《对一朵花的微笑》这个题目时, 我最想提的一个问题是。

(2) 仔细读了一两遍后, 我大致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 阅读第6-8自然段, 我一边读一边思考:到底是什么让作者“忘了对一朵花微笑, 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呢?

(4) 读完全文, 我对“对一朵花的微笑”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在这篇短文的试题设计中, 较为突出的是题目描述。以“我”的在场设计题目, 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过程指导性。我们常常关注设计中的题目内容, 却很少关注表现这个内容的题目形式, 这样的阅读题表述, 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感受到一种阅读方法的提示, 阅读路径的指导。这些热情而充满鼓励的语言使得学生感觉到命题者和他站在一起, 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

上一篇:行政案卷下一篇:消费主义对传媒的影响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