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

2024-06-12

悟性(共12篇)

悟性 篇1

我们提倡的主要依靠学的教育, 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人的悟的本能, 即所谓悟性。在本篇中, 我们想要来探讨人的悟性的产生和安全性, 并特别地以中文为例感受一下我们使用的符号系统对人的悟性的影响。顺便得到的一个重要的想法是, 拥有中文这样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文化遗产, 还应是文化资源或资产, 因为它现在仍像大河一样奔流着, 那样富有活力———实在是我们的极大幸运。

从简单的一个例子说起。我们常被名句打动而产生别样心情。读李白的诗句“秋色老梧桐”, 也许连什么是“秋色老梧桐”尚未清晰, 我们就莫名其妙地喜欢它了。怪怪的, 形容词“老”, 居然变成了主动或是被动动词。而同样是动词的“老”, 嵌在“前天某人老了”, 指的是另一种意思。类似的有如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第一个老字, 是动词, 表示“像对待老人该做之所为”, 把它放在现代文句中就是“你得像对待老人一样地老他”。孟子的文句中后两个老字是名词。有趣的是, 在俄语里也有这样的变化, 但它却要依靠词形的变化, 并被叫做“形动词”或“动名词”。而在中文中用原字就简单干净地实现了词性的转化。为什么如此简洁?靠它所处的语境, 字汇变成依语言环境变化而变化意义的变色龙。为什么我们会感知语境呢?靠悟性。更严格地说, 是靠中文方式培养出来的独特的中国式悟性。这就有问题可以讨论了。

进一步, “秋色老梧桐”是什么意思呢?也许是“秋色把梧桐变老了”, 也许是“秋色因梧桐而变老了”。按照诗律, 这两种理解还可参照前面对仗句“人烟寒橘柚”作相应推导:人烟给橘柚带来了寒意, 或者, 人烟因橘柚而显得寒冷了。类似的例子, 杜甫的诗“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什么是“失吞吴”?是遗恨没有在彝陵之战战胜吴国吗?是遗恨破坏了“联吴抗曹”的想要灭掉吴国的那个战略措施吗?是遗恨先主吞吴的战术措施, 例如不该七百里连营吗?是遗恨为自己最终没能吞吴以实现扶汉兴刘的政治理想吗?可能对于诗人和读者, 一切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遗恨的朦胧感, 无尽感, 同江流一起奔腾着,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的那种感觉。

这些例子, 都说明:

第一, 我们喜爱的句子, 未必是意思清晰的, 而可能是朦胧的。我们常常欣赏不已的, 反倒是那些多义的朦胧的句子或诗篇。例如李商隐的诗, 又例如黄仲则的“如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第二, 我们喜爱多义的、朦胧的句子或诗篇, 是因为它给我们一种欣赏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可以说, 但说不准, 说不完, 言有尽而意无穷, 从而最充分地调动了我们审美的积极性, 推动我们走向更美的境界。其实, 何止朦胧诗句, 所有的诗句的特征都是不尽其意, 留给读者补充。而不尽之意, 实际上就是诗意。我们的天性喜爱这种境界, 那是我们思维的天使飞翔在现实世界之上啊。

第三, 我们对诗人和名句名篇的欣赏, 最终归结为对人性和人的潜能的享受。我们从中赞美作者也就赞美了能与之起舞的自己。人性包含了成长和发挥的快乐, 无论你年少或年长, 正是因为人我的共鸣, 才最充分地酿造了情愫, 更多地开发了我们的精神领域。

第四, 上述都是说到了诗句, 但理性的思维又怎么样?其实所有的理性思考都离不开悟。我们从基本概念出发的所有理性思考, 其根基都是对基本概念的约定。比如我们从有限到无限, 由常量到变量的拓展, 比如一位小学教师教学生2×30之后, 觉得不需要再教2×40, 不用逐个逐个地教。因为什么?也许他没有想过, 但是他知道。其实这无一不依靠悟来实现飞跃。我们在这种理性的悟中, 同样感到悟之愉悦。

顺便, 在悟的话题下, 我们可理解唐诗何以成为唐代的文学标志 (“招牌菜”) , 而宋诗不能成为宋代的文学标志, 尽管宋代也有众多诗人。我们的判断是, 唐人唐诗年代早、行为大气、思想宽广。表现在形式上, 唐诗比后代的诗更多地占据了抽象的话语空间, 因而给读者以巨大的悟的余地。例如“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看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河等的图案化、抽象化、几何化、数学化!那样的空灵, 那样的寥廓, 那样的简洁, 给了我们以自行补充、自行具体化———即自悟的机会, 使人产生了极其美丽的悟的境界。我甚至疑心, 今天的日本画仍然保持着一种静谧的抽象风格, 是因为它的文化特别地受了唐代的影响, 吸取了唐代的这种大气和抽象的文化精神。而宋人在诗言志中, 处于“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灏题诗在上头”的境地, 自然就要另辟蹊径, 转向更加细腻的词作了。

如果你驾车, 你会感到汽车、公路和人的高度一致性, 从而获得极大的驾车乐趣。驾车是你自身的能力, 但与之配合的外部条件则大大地帮助了你。也就是说, 我们的活动方式或疆域, 在适合的外界的帮助下得到扩展和延伸。在对10年来成千上万中小学生的令人十分惊喜的成功的中文教育中, 我联想到中文也许是我们的思维活动的最好的助力。借助它, 中华民族不是以人种的优越性, 而是以宝贵的文化资产为基础, 推动了自身的悟性和智慧的独特的形成。而这种悟性之形成和发展, 又使享有者受到极大的智慧享受。于是, 中文为整个中华民族以及世界所热爱。事例千千万万, 方方面面。最有趣的, 是写汉语诗的最热心者, 或是产量最多的人, 竞非汉人, 而居然是清朝的乾隆皇帝, 他摘下了写汉语诗最多的桂冠。陆游活了85岁, 留下诗作近万首, 平均3天写一首诗。可是, 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记载, 清朝的乾隆皇帝当时已写诗39340首, 这还不包括甲辰以后写的诗。另据郑鹤声《中国文献学概要》载, 乾隆“御制诗至十余万首, 所作之多, 为陆放翁 (即陆游) 所不及”。乾隆活了88岁, 以其寿龄计算, 平均每天写诗3首多。看来乾隆可算中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人了。我到沈阳故宫, 看到乾隆在祖庙所题“神圣相承恍睹开国宏猷一心一德, 子孙是守长怀绍庭永祚卜世卜年”, 虽然是应景文章, 但也表现了乾隆对汉学之爱并略显精湛。

我们不仅在上述观察中, 更在为期近10年的生本教育实践对数万名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学习的观察中, 对中文为人所热爱, 为使用者的悟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并伴随其发展而激动不已。前几天, 我在北京, 在节日前的天安门广场徜徉。望着雄伟宽广的城楼, 我甚至想, 拥有这样的以中文的渊源为基础的大智慧的中华民族, 想要不强大起来都难。中文在若干方面都是我们的先祖留给我们的最好的资源。它好学、利悟, 所产生的永恒的能量, 使我们的先祖就像大自然伯伯, 留下了能量资源, 永远地滋养着它的子民一样滋养后代。

中文的第一个特点是便于学习。我记得在拙著《教育走向生本》中说了一个故事。在俄国, 人们认为中文之难, 到了可以以“命你学中文”来罚酒的地步。我们却深深感到, 中文之易学, 在于它在五千年来形成了一种和谐, 已经犹同百年来的汽车、公路和规则已经特别适于驾驶一样, 特别适于使用者。它的以简驭繁, 言简意赅, 以字组词进而成文达意等特征, 加上输入简便, 而迅速跨上了信息时代的列车。我们想, 那些成功地解决了中文输入问题的学者, 体察中文之另类精彩内涵, 使中文得以在新时代愈益发扬光大, 是怎样褒扬都不为过的。

中文之好学, 首先是因为它的结构是一种最有效的最经济的结构。中文的常用字集合是整个文字集合的最小独立完全集。也就是说, 它可以完整地构造整个语文体系。比如, 福楼拜指导莫泊桑时指出, 总可以找到一个字, 来表达某一个情景。我不知道在法文中如何, 但我们知道经岁月和实践千锤百炼出来的常用汉字, 是肯定可以不负所望的。比如, 大家熟知的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 以及王安石的被苏轼极口赞为“此老狐狸精”的诗句“柳叶鸣莺绿暗, 荷花映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头想见江南”, 都可以读到文字新异而恰到好处的用法。也就是说, 中文的常用字必要、足够而不重复地存在着。况且中文的体系不用假手于字母:它不像字母式的文字, 不需要有字母这个环节, 而是直接用字本身构成词章。儿童学习了800字, 就可以读90%的儿童读物, 学习了2000字, 就可阅读96%的儿童读物。类似的, 也就可以写出相应的文章。这已经在我们的实验中千百次地展现过了。

中文之好学, 还因为它言简意赅。中文以少胜多, 一以当十。现今网络语言层出不穷, 而且网络的垃圾文字也越来越多。人们对文字的敬惜大不如前, 就像我们对数码相机所照的大量彩照远远不及对当年普通相机所照的黑白照片的热情一样。原因只有一个, 它太容易制作了, 而制作出来的东西也太多了。物多而贱。然而中文的制作在开始的时候是十分艰难的, 走过了甲骨文、刻竹成册等过程。刻一个字, 叫刊, 刻也好, 刊也好, 它的偏旁都是“刀”。要刊出一篇文章来, 必须一刀一刀地刻, 不像今天的人发文章的电子稿, 洋洋万言, 一打而就。古时文字刊制艰难, 这就要求尽可能多义。字不多, 义多。像电视广告说的, “买一样, 补五样”。刊了一个字, 就顶许多个字。一个字顶几个字, 就要求人有悟性。例如,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第一个“君”字, 是应然的对待君的动作行为, 它又被名词的“君”所规定。它的含义至深, 难以言喻。上德不德, 我们上面已经领教过了。悟是说不出来的, 理还乱的。所有这些, 我们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中文的悟, 还同我们在上面说到的《清明上河图》一样, 有散点透视的性质。这幅图很长, 它不可能像西方绘法一样, 只考虑从二个定点出发去画画, 在图中来表现透视, 而是画成这样:你站在任何一个点上都可以看到定点透视的效果, 如果视点移动了, 又形成了新的定点透视。回到中文。它的“散点透视”表现为在不同的情境下, 同一文字显示出不同意义。简单的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如果是在同一话语系统中, 意义是有矛盾的:既然无类了, 为什么有不同的材, 这不也是一种类而与上述无类矛盾吗?可见, 这两句必须在不同的语境中讲。这样, 除了一字多义的定态情形外, 还有对不同情境的感知和相应的字的意义变化的动态情形。这就使得中文的启悟的功能更加强大。

此外, 中文还有认了字就可以读书的特点。出生在梅州的清末诗人黄遵宪先生说, (大意如此) 西方之所以强大, 是因为语言和文字是一致的:这样说, 就这样写。而我们客家地方也有这样的特点, 樵夫农妇, 可以口创山歌, 甚至叫花子也作歌曰:“一天只得十二时, 一时只走两三家, 一家只得两三钱, 苍天苍天真可怜”。我们说, 其实, 不仅是客家话, 即使是各个地方方言, 学生用普通话认了字, 也是可以读书的。原因是, 儿童的这些母语方言, 是中华民族发展中的支系, 本身就渊源相通。例如, 广东的潮州语系, 土话中说人很棒, 道是“翘楚”, 这已经是十分奢侈的半文言了。而且, 当地人的你我他, 分别说是“汝”“吾”“伊”, 显然是古代文语。又如, 用这些方言来吟诗, 其平仄音韵, 大体各地都相合。我们想一个更扎实的原因是, 我们这些方言, 都是为秦始皇所统一过的。一个明显的例子是, 农历正月, 无论北方方言还是粤语都读作当地的“征月”音, 而客家地方读作“钲月”, 都避开了“正月”, 原因是秦始皇名字是政, 避他的讳。

由于中文是以字为基本意义单位的结构, 还带来了中文提高的方向, 就是从“篇水平”发展为“字水平”。贾平凹的文章《我的老师》中对3岁的孙涵泊有一段描写:

我在他家书写条幅, 许多人围着看, 一片叫好, 他也挤了过来, 头歪着, 一手掏耳屎。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

我们所想, 有时还不如这位孩子直接。记录我们的语言的所谓符号, 除了音符, 就是字符, 也就是字。我们整个语文教学, 一是认字, 二是用字。用字做什么?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没有字, 思想感情也是存在的, 但表达得没有那么深刻, 也无法进行深刻的交流。比如婴儿没有完整的语言符号, 只是一声啼哭, 于是鲁迅先生说, 婴儿的第一声啼哭, 绝不是一首好诗。但也不可小看。他吃饱睡着, 醒过来, 捏拳舒腿, 咿呀学语, 这未必不是那声啼哭的余波, 是一种深刻的东西, 只是我们不知道, 一声啼哭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回到用字。对学生来说, 思想感情是既有的, 自身在发展着的, 在教育中会进一步发展, 这些都不成问题, 问题在于如何表达。表达的工具就是字符。对字有深切的了解, 就能最好地表达, 而把握字, 需要有不断的用字的实践。阅读、讨论、思想碰撞、写作, 等等, 直到把字熟习得入木三分。对字的认识水平, 就是语文素养的深处。我们称之为“字水平”。你借此可以读所有的中文写的新词、新文, 可以自如地表达自己, 只要对方和自己使用的是正确的中文, 就无论何时都能清晰地彻底地理解, 不必借助词典或外界的诠释。现在的问题在于, 为了学习用字, 我们不能离开篇, 因为只有篇才是含有整体意义的。字不离篇。但学习篇, 又不仅是为了篇, 因为篇可能会给人以人文的知识或素养, 但它不能代替学生的思想。学生需要的是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因此, 如上说的, 我们需要把握字。打一个比方, 我们需要研究生物体或物体, 但如果仅仅是“体水平”, 并不能回答更多的体的问题。只有把体的问题归结到分子或原子水平之后, 才能对事物作出根本解释并运用自如。如得知物体的温度, 乃是物体分子运动速度的表达。所以对物体的“分子水平”的把握比“体水平”更高级。语文同样, 要把学习的篇水平上升到字水平, 才能得到这种深刻的语文素养。而学习字, 必须在字的各种情态中去感受它。所以古人说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好, 说文字工夫, 而少说文章工夫, 不知然否?这就要多读书, 多思考, 读书万卷, 腹有诗书, 而不是由老师多组织大家分析课文, “深挖洞”。这恰好就找到了一种依靠学生学的语文教学方法:发挥课堂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阅读和思考。

我们花了很多笔墨来谈中文的启悟的功能, 是因为它可以具体地并更深刻地说明, 对以汉语言文化为背景的教育来说, 要从主要依靠教转向主要依靠学, 即依靠学生的悟, 有着极好的基础条件。实践还表明, 中文在生本教育的框架下更易学而且发生了更大的促悟功能, 因而更好地发挥中文的优越性。我们认为, 它将更强烈地反映出, 作为学习语言的教育, 可以依托既有的语文海洋和人内在的语文本能, 通过最大限度地接触原生态的语文和相应学科的实践, 去自己获得语文素养 (或学科语言) 和学科的素养。这就是所谓“学文化”, 不仅是学文的知识, 更是在学文化过程中发展自己。在下面的篇目里, 我们将会继续来探讨悟, 以及相应的教育教学和“学文化”的问题。

(选自《谛听教育的春天》安徽教育出版社)

悟性 篇2

李启明《治学需要悟性》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李启明《治学需要悟性》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李启明《治学需要悟性》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治学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既需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守,也需要“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悟性。对于悟性,字典里的解释是:人 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许多事实证明,善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性认识,从而不断提高悟性,是治学的必然要求。增强对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是提高悟性的基础,也是治学的第一步。如果对研究对象缺乏基本了解和感受,连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 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就无法“悟”,学术研究也就很难进行下去。倘 若勉强为之,结果只能是胡拼乱凑、穷于应付,以至误人害己。增强对研究对象的理性认识是提高悟性的关键。感受到了的东西常常 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感性认识 是对事物的表面认识,只有理性认识才能解决本质问题,让人恍然大 悟。当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要经历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正所 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增强理 性认识角度提高学术研究的悟性,需要强化几种意识。见微知著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 一个问题更重要。有时候,解决问题仅仅需要运用已有的方法和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悟 性与创造性。具有问题意识,注重细心观察,善于见微知著,是一种 重要的悟性。这种悟性有利于提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由表及里的挖掘意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是“悟”的重要路径。做 学问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而应不断向深处挖掘。一位哲人曾经说 过:人不但有外在的眼睛,而且有内在的眼睛;外在的眼睛看现象,内在的眼睛看本质。这启示我们,提高学术研究的悟性,不但要运用 外在的眼睛去观察,而且要运用内在的眼睛去探析,不断增强由表及 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挖掘意识和能力。打破常规的创新意识。创新是治学的灵魂,也是悟性的集中体现。只 会按常理和一般的游戏规则“出牌”,只能做出一般化的东西,出不 了精品力作。只有勇于和善于打破常规,注重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 维等非常规思维,既遵循已有规则,又创造新的模式,才能做出大学 问,取得大成就。举一反三的贯通意识。所谓贯通,就是巧妙地将一种理论,一种原则 或者一种思路灵活地运用到相关联的不同实践中去。孔子说过:“吾 道一以贯之”;“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说明,世上万 事万物虽然千差万别,但相互联系;同一种理论、原则和思路,常常 可以用来解决具有关联性的不同问题。因此,做学问也应强化贯通意 识,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收 事半功倍之效。

22、找出本文的论点,并简述你的判断依据。(2

24、说说你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内涵的理解。(3 参考答案:

22、治学需要悟性(善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不断提高 悟性,是治学的必然要求。);判断依据略。??点此查看完整答案(答 页)??

25、用了道理论证,有力论证了做学问也应强化贯通意识,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 收事半功倍之效,进而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26、略 李启明《治学需要悟性》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题,议论文阅读题,我的老师阅读题答案,妈妈的手阅读题答案,阅读题的答题技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野菊花阅读题答案,阅读题 篇三:悟性阅读答案

阅读议论文《治学需要悟性》(22分)治学需要悟性李启明治学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既需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守,也需要“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悟性。对于悟性,字典里的解释是: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许多事实证明,善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不断提高悟性,是治学的必然要求。增强对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是提高悟性的基础,也是治学的第一步。如果对研究对象缺乏基本了解和感受,连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就无法“悟”,学术研究也就很难进行下去。倘若勉强为之,结果只能是胡拼乱凑、穷于应付,以至误人害己。增强对研究对象的理性认识是提高悟性的关键。感受到了的东西常常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表面认识,只有理性认识才能解决本质问题,让人恍然大悟。当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要经历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增强理性认识角度提高学术研究的悟性,需要强化几种意识。见微知著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时候,解决问题仅仅需要运用已有的方法和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悟性与创造性。具有问题意识,注重细心观察,善于见微知著,是一种重要的悟性。这种悟性有利于提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由表及里的挖掘意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是“悟”的重要路径。做学问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而应不断向深处挖掘。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不但有外在的眼睛,而且有内在的眼睛;外在的眼睛看现象,内在的眼睛看本质。这启示我们,提高学术研究的悟性,不但要运用外在的眼睛去观察,而且要运用内在的眼睛去探析,不断增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挖掘意识和能力。打破常规的创新意识。创新是治学的灵魂,也是悟性的集中体现。只会按常理和一般的游戏规则“出牌”,只能做出一般化的东西,出不了精品力作。只有勇于和善于打破常规,注重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非常规思维,既遵循已有规则,又创造新的模式,才能做出大学问,取得大成就。举一反三的贯通意识。所谓贯通,就是巧妙地将一种理论,一种原则或者一种思路灵活地运用到相关联的不同实践中去。孔子说过:“吾道一以贯之”;“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说明,世上万事万物虽然千差万别,但相互联系;同一种理论、原则和思路,常常可以用来解决具有关联性的不同问题。因此,做学问也应强化贯通意识,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小题1】找出本文的论点,并简述你的判断依据。(2分)【小题2】文章是从哪几方面对论点进行证明的?(2分)【小题3】说说你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内涵的理解。(3分)【小题4】联系上下文,说说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小题5】请给本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答案【小题1】治学需要悟性(善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不断提高悟性,是治学的必然要求。);判断依据略。【小题2】⑪增强对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是提高悟性的基础。⑫增强对研究对象的理性认识是提高悟性的关键。【小题3】强调提出问题需要悟性和创造性,问题意识很重要。【小题4】用了道理论证,有力论证了做学问也应强化贯通意识,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收事半功倍之效,进而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小题5】略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常出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等位置。中心论点通常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此题可以直接引用题目或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这样判断的依据是第二自然段的论述“增强对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是提高悟性的基础,也是治学的第一步”,第三自然段的论述“增强对研究对象的理性认识是提高悟性的关键”4——7段都是围绕悟性展开的,因此全文都是围绕“治学需要悟性”展开的。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2】试题分析:这是考查文章的论证思路的问题。答题指向基本可以确定在“分析问题”部分,具体操作如下:(1)抓中心句,一般情况是在段首。有时中心句会出现在段尾。(2)抓设问句、关联词语、标志性词语、过渡句。(3)如果段落没有中心句,就要从结构上把握。此题在段首有中心句,相对比较容易。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3】试题分析:这道题先确定答题范围,这句话出自第四自然段,所以要联系第四段的内容来阐发对这句话的理解,如:“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悟性与创造性”“见微知著的问题意识”,都对理解这句话起关键性的作用。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4】试题分析:因为是议论文,所以引用孔子的名言属于道理论证,就从这一角度阐明作用即可。道理(引用)论证: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5】试题分析:补充论据:(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句式应该是: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3)事例必须是真实的、典型。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篇四:悟性阅读答案 篇五:悟性阅读答案

悟性 灵性 人格 篇3

面对这样的学生作文,我们也不能只是责难学生,教师自己更要从深层次反省,该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清波荡漾”。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的作文“春风拂面”,我们必须从本质上理清“人”与“文”的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和人格,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主动选择,从而使“人”入“文”,以“文”扬“人”。

一、培养学生的悟性

所谓“悟性”,即对事物理解、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是一种在包罗万象的事物中具有本真体悟的能力。悟性从写作的生成过程看,它是人感官的、情感的、精神的整体回归。官能感觉到的“表象”是“悟”的前提,人的独特情感是“悟”的酵母,而心灵世界的自我观照是“悟”的契机。实际上,它是一种敏感细腻的习惯,一种满怀兴趣的态度,一种含英咀华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怡然自得的境界。写作本质上的主观性、形象性、人文性,决定了学习写作必然是品味的、揣摩的、感悟的,需要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自我挖掘的习惯。而传统写作教育偏重功利性、实用性、技术性,造成学生忽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观察,由此形成的学生心灵封闭,对自我心灵盲目无知已成为普遍现象。 虽置身于喧嚣的世界,但感受到的却是一潭死水,写作时仍是无米下炊。

因此,悟性的培育在于解放学生封闭的心灵,开启学生的心智,让学生面对缤纷多彩的世界能焕发出一种感悟的生命活力。一位哲人说过,比大地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一旦拥有了面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并能“把握住生命中的每一次律动”, 既可以和奔腾的生活激流汇合,也可以激活看似平静的生活之水。心灵的敏感等于给了作者摄取外界有用信息的金钥匙,以灵敏的眼光观照外物,大自然皆成为有情之物,学生就能感受到星空的深邃,大地的广博,溪流的潺潺,小鸟的啁啾,野花的芳香。他们会为生活中的美而欢呼、激动、跳跃,也会为生活中的美而揪心、伤感、落泪。所谓“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内”,用自己的心去召唤情感、陶冶心灵,净化人格。到那时,何愁作文落笔不新、文笔不惊呢?因而,作文教学中塑造一个个丰富、美好的体悟的心灵,学生的作文绿洲中就会芳草萋萋、绿茵繁茂。这应该是作文教学的要义。

二、培育学生的灵性

灵性是个体天赋的聪明才智,是一种才情,是人的气质的外化。灵性在作文中呈现为生机勃勃的创新表现和精神生态,并具有个体生动的、独特的表达方式。作文教学是把学生教得聪明,还是把学生教得愚笨,关键取决于其对学生灵性是培育、激发,还是漠视、扼杀。培养灵性,即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培养学生写作的思维个性,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的思想,提倡学生言语表达的独创性。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灵性,重视培养学生言语的独创性表达,积极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把学生的心灵从言语的“套子”中解放出来。首先,必须把想象和创造的乐趣还给学生。鲁迅曾惊叹于儿童的想象力,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因此,无拘无束地放飞想象和创造,本是学生作文的“专利”。想象的窗户一旦打开,学生心中就会涌动各种现实或浪漫的意象群。每一次这样的作文,他们的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释放,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其次,要给学生一定的文学、艺术滋养。“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生命需要源源不断的能量供应,写作则需要文化、艺术的滋养。学生有某种兴趣爱好,如文学、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武术等,可以拓展知识面,陶冶性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文学功底和精神底蕴,同时,当学生对一门艺术有了深刻的了解,甚至产生强烈的感触后,常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创作冲动,使他们在写作中拥有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洞察力,并能将其化作强烈的感受,用舞动的笔触准确生动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他们对“一般的人性”“变化了的人性”的精致细密的体认,就会冲破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焕发出生机勃勃的创新表现和精神生态——灵性。另外,培养灵性,还要注意呵护学生作文中灵性的表达。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一个人创造能力和创造才能的发挥。写作是十分个性化的能动创造,而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感性受到约束,“灵性”被遏制,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教师应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情感化的习作氛围,尽力拓宽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教师要特别注意呵护学生作文中一些看似不合逻辑、不通文法的表达方式,诸如“我的童年很长,一头系在妈妈的发上,一头醉入初升的太阳”,“冰雪化了,化成了春天”,“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这些语丝无疑是富有灵性的表达,呵护它们,就是呵护学生生命中富有创造力的灵性。这样学生才会把表达当作一种追求,乐意去追求,就会有成功的体验。这样,写作就会产生强大的磁力,使学生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和使用语言文字的活动中,他们就会感受到智力活动的愉快和酣畅,固有的灵性就会得到张扬。

三、塑造学生的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句话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建构,也就是健全人格的培养。所谓人格,从人的本性来看,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有着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如人们的责任心、自信心、宽容心、独立性、坚韧性、合作性、进取性等。人格的这种规定性,完全是后天形成的,而教育中一个很本质的东西就是建构高迈的人格大厦。作文过程是大脑独立思维的过程,思维的形式和内容对学生人格有着推动作用,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作文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我们若希望学生写出品位高雅、言之有物的作文,应着力在激扬文字中铸塑学生的人格。怎样才能在作文教学中促进人格的建构呢?首先,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努力使作文过程成为学生在生活中求真、扬善、立美的舞台。热爱生活是一切善行的基石,更是人生拼搏进取的源泉,让学生扑向生活的百花园,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心灵的汩汩暖流,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七彩阳光,发现生活的美,追寻生活的美,传达生活的美,因而也会使他们的心灵得到美的洗礼、净化和升华。也只有热爱生活,才会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才会热爱并且敬畏生命,才会怀有对整个人类(包括自然界)的理解和悲悯。这些恰恰是写作的动力,也是作文具有深刻思想性的重要条件。其二,让学生敞亮心扉,抒写性灵。具体地说就是写我自得之见,抒我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当然,抒写性灵并不是学生作文中所钟情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沧桑、“小喜小怒、小怨小哀”的呻吟、“和风细雨、浪漫满屋”之类的温柔。学生一旦走出咀嚼个人得失悲欢的小圈子,转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生与命运,他们写作的题材将得以拓展,人生境界也随之升华。“情动于衷而形于文”,心中涌动的所思、所感、所愿真实地流淌于笔端,并能在每一次的写作中经历思考、反省甚至痛苦的解剖,在写作中历练文笔,升华灵魂。这样,学生在成长中写作,在写作中成长,激情勃发,文思泉涌。其三,确立“求真立诚”的人生准则。追求真诚,把心掏给读者,是巴金创作生涯一贯恪守的准则。巴金提倡说真话、抒真情,形成“我手写我口”的风格,他的作品《小狗包弟》便是这样一篇“说真话、抒真情”的作品,全文从内心流淌出来的自然的话语,读者所看到的是作者痛苦的、真诚的、没有任何矫饰的心灵原生态。朱光潜把写作上的“求诚”,看作是对写作主体的一个最根本的要求。他说:“练习写作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必须牢记在心,就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让学生们在作文中说真话,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显示自己的心路历程,让心在作品中自由翱翔, 真正达到“人融入文,文高扬人”人文协和的境界。这也是作文教学要追求的真理之境。

学生作文悟性和灵性的培养,是开启心智、提高作文能力的关键要素,更是塑造人格的重要因素,为健全人格的建构提供了智力支持和能力支撑,健全的人格不仅是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培养悟性、培育灵性、塑造人格是作文教学由低到高的三个境界,是学生作文素质发展的三个阶梯,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写作与悟性 篇4

什么是悟性呢?悟性就是领悟事物的本质、规律、道理的能力。它属于认识范畴, 但跟一般认识活动很不相同。一般认识是有意识地进行, 须经过一番分析推理、归纳概括才得出结果。悟性的认识却是在不知不觉中一下子领悟到事物的本质, 尤其可贵的是, 这认识还有创新特点。所以悟性是无意识的一种创造性认识能力。

这么说有些抽象, 举个例来看吧。如有篇题为《心灵的和谐》的作文, 说有一天“路过上海美术展览馆, 见门前贴着免费摄影展的广告”, “我” (作者) 就和爸爸走了进去。在二楼展厅里, 除了稀稀拉拉几个观众, 只有一个戴眼镜的工作人员在看报纸。“我”正被阿拉斯加的雪景所陶醉, 突然后边的灯熄了, 一个工作人员跑上楼来嚷道:“时间到了, 下午再来!”“我”不理, 继续观赏。那个看报的工作人员小声对他说:“再延迟一会儿吧!”于是后边的灯又亮了, 我又徜徉于艺术的海洋中。文章着重写了鉴赏一张记录某大学校庆活动的照片:

校长在作报告, 学生们在下面虔诚而恭敬地听着。这是一张俯视的照片, 拍下了许多人, 但并不使人觉得有什么多余, 因为每个人的神情都一样的专注、庄重。我一下子明白了, 这就是和谐——心灵的和谐。我想, 人们之间, 心灵的共鸣胜于表面的契合。这样, 我们才可能有真正的沟通。

这儿的“我一下子明白了, 这就是和谐——心灵的和谐”, 这是全文的“眼”, 有了这个“文眼”, 整个文章就活起来了。参观结束——

我们快步走到门前, 那个看报的工作人员微微抬头, 冲着我们笑了一下。此时, 这个真挚而宽容的微笑使我的心里一下涌上了一份感动和感激。我再次体会到了那种心灵的和谐。我要把它珍藏在心底, 并将时时以此提醒自己寻找与他人心灵的统一, 付出我能付出的, 让周围的人们因为我而有所收获。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目标, 怎样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呢?作者从一张照片“一下子明白了”:人们之间有了“心灵的共鸣”就达到了“心灵的和谐”;有了“心灵的和谐”人们之间就能“有真正的沟通”, 这样就可以实现社会和谐。所以,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 人们之间心灵的共鸣胜于表面的契合。这深刻而富有新意的认识是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涌现出来的, 并没有经过分析思考就得到了, 所以是无意识的悟性表现, 文章表达了作者“寻找与他人心灵的统一”的愿望, 并决心为此“付出我能付出的”, 让别人“因为我而有所收获”——这个主题就建立在“一下子明白”的“心灵和谐”的道理之上。所以这篇文章是悟性的产物;没有悟性, 参观影展这件事就不能成为题材, 就没有这篇文章。

悟性的表现有多种形式, 主要有直觉、顿悟、灵感三种类型。直觉的“直”, 表明这种认识的结果是不经过分析思考而直接得到;顿悟的“顿”, 表明获得认识的速度之快, 瞬间 (顿时) 即得;灵感则着眼于思维活动的特殊性, 它没有思维的具体过程而能得到思维成果。三者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悟性的特点, 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对事物的本质、规律、道理的突然悟得、直接把握。

不但学生的好作文多半都是悟性的产物, 大作家的创作也同样如此, 甚至尤其如此。戏剧大师曹禺说, 他的作品常常是“被一个人或一件事”引发创作灵感, 使他受到“震动”, “在心里激起一种想写的欲望”, 从而满怀激情地完成了作品的创作。郭沫若回忆《凤凰涅槃》一诗的创作时说:“上半天在学校课堂里听讲的时候, 突然有诗意袭来, 便在抄本上东鳞西爪地写了那诗的前半部。在晚上即将就寝的时候, 诗的后半部的意趣又袭上来了, 伏在枕头上用铅笔只是火速地写”……作品就是这样在灵感中完成的。

悟性对哲学家、科学家的发明、发现、创造也同样是头等重要的。牛顿从苹果坠地, 突然悟到地心吸引力, 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从壶中水开蒸汽推开壶盖悟到蒸气发动机的原理而发明了蒸汽机, 开创了人类历史的工业时代。爱因斯坦总结自己科学经历时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杰出的物理学家玻恩也强调指出:“实验物理学的全部发现都来源一些人的直觉”。

由学生写作的悟性谈到文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 (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思想已成为哲学的重要部分) 的悟性, 是不是扯远了呢?不。我想说的是, 大文学家、大科学家和大哲学家的发明创造来自悟性, 与学生写文章来自悟性是同一个道理、同一回事。因此, 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悟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当前写好作文的需要, 而且直接关系到学生成为创新人才、为国家建功立业、创造辉煌人生的头等大事;未来的大文学家、大科学家、大哲学家正是这样在学校里成长起来的!

带哲理悟性好句子 篇5

你用一百分的努力和成功做交换,没有不成交的。带哲理好句子有哪些?

1、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才能赏出真味道。我们应该从失败中从成功中从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

2、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3、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绚丽多彩、

4、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

5、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6、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生活,就是用心灵之剪,在人生之路上裁出叶绿的枝头;生活,就是面对困惑或黑暗时,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且微笑的灯展。

7、人生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是它的高低,而在于灵秀;人生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是它的大小,而在于及时。

8、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9、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10、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弹奏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飞马牌大钟,上紧发条,便会使人获得浓缩的生命。

11、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

12、选择自信,就是选择豁达坦然,就是选择在名利面前岿然不动,就是选择在势力面前昂首挺胸,撑开自信的帆破流向前,展示搏击的风采。

13、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

14、耐力,是一种不显山石露水的执着;是一种不惧风不畏雨的坚忍;是一种不图名不图利的忠诚。

15、大厦巍然屹立,是因为有坚强的支柱,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大厦的支柱;航船破浪前行,是因为有指示 方向的罗盘,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航船的罗盘;列车奔驰千里,是因为有引导它的铁轨,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列车上的铁轨。

16、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17、信念之于人,犹翅膀之于鸟,信念是飞翔的翅膀、

18、有了执著,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有了执著,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有了执著,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圆的鲜花、

19、在浩翰的大海中航行,迷失方向,水手将葬身海底;在茫茫的戈壁中跋涉,迷失方向,旅者将暴尸荒野;在无边的探索中寻找希望之光,迷失方向,你将会与成功擦肩而过,抱憾终生、

20、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生。

21、只有傻瓜才用双脚去试河水的深浅。

22、炫耀是需要观众的,而炫耀恰恰让我们失去观众。

23、理论是一码事,实际又是一码事。

24、有人在光明中注视着阴影,有人在阴影中眺望着光明。

25、解决最复杂的事情往往需要最简单的方法。

26、时光就像一辆畜力车,它的速度取决于我们手中的鞭子。

27、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

28、时间是个常数,但也是个变数。勤奋的人无穷多,懒惰的人无穷少。

29、没有退路的时候,正是潜力发挥最大的时候。

30、思路决定出路,气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

31、没有糟糕的事情,只有糟糕的`心情。

32、我们总在关注我们得到的东西是否值钱,而往往忽略放弃的东西是否可惜。

33、没有什么比顺其自然更有超凡的力量。没有什么比顺乎本性更具有迷人的魔力。

34、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35、最热烈的火焰,冰封在最沉默的火山深处。

36、漫无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没有指南针。

37、当伟人真正站在你面前,你会觉得他比你矮。

38、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39、不如意的时候不要尽往悲伤里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

40、我们不行,往往不是因为我们不行,而是因为别人说了我们不行。

41、当你看到一个没有右手的人,就不会抱怨你右手上的哪个胎记了。

42、能使我们感觉快乐的,不是环境,而是态度。

43、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生存下去的人。

44、懒惰是意志薄弱者的隐藏所。

45、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46、告诉你一个宝藏的地点,它就在你的生命里。

47、懒惰受到的惩罚不仅仅是自己的失败,还有别人的成功。

48、时间是最公开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份,勤劳者能叫时间留给串串的果实,懒惰者时间给予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49、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50、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51、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

大学语文悟性培养略论 篇6

大学语文教育从教育实施到学生培养,其围绕的核心在于效果,作为追求人文终极价值的大学语文因其目标的内在性、精神性而难以量化,导致了大学语文教育的丰富多彩,也从负面造成语文教育的难以把握。作为由中学到大学的人文素养接续性基础课常常遭遇课程体系的尴尬,诸如语文价值功能错位,师资队伍建设的参差不齐,学科定位的模糊含混等等,这些都导致了大学语文回归本体研究的呼声越来越高涨。

大学语文能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者如何建构其独立性、自足性的成型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学界讨论已久的话题。伴随着学科教学发展的深入,语文教育的社会功利性逐渐淡在,以及突出强调文化传承性、优良品质的承继性、审美价值生发性的教育转向,给高校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大学语文虽然源自于中文学科,但又不同于中文学科,其语文接受对象面对的是非中文专业的大学低年级学生。大学语文的开设正是由大学生由中学应试型向大学人文素质型转型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对于语文的传统认知在大学阶段需要进行系统化的更新,这就急需高校语文教师的及时点拨,这既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也是引导语文学科向纵深发展的基础。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更需要突出“大”的所在,即大视野、大境界、大胸怀、大气魄,这些无不是大学语文课程中透射出来的人文境界和价值旨归。尽管语文不属于专业类课程,对于将来学生的职业技能没有直接性帮助,但却可以辅助在其在未来的人生生涯中更好的适应社会,感悟人生,泄导人情,提高未来生活的幸福指数,增进人生的阅历。这些人文素养常常是作为一种潜在的文化结构渗透在语文篇章之中,在领略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佳篇名作后,学生可以更好的通古今之变,更加热爱醇厚的乡土,对未来充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多一份达观,对于个人人格修养多一重审美的观照和审视。不过这些人文价值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学生的悉心参悟。

语文知识传授与能力修养的关键在于“悟”,从“语”与“悟”字形的同源性上,我们约略可以感知到语文之“语”在于言说“吾”之感知、感受、感想,亦即语言文学就是一种发乎主体情愫的语言表达。但要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也就要寻根溯源持“心”达“吾”,也就是从“悟”中达到学习语言文学的真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语文悟性,就成为了教师关注的焦点。悟性的激发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学生脑海中形塑起生动、立体、可感的画面,并且使学生在诸如意境、情状、情节的感知中体悟到社会的哲理意义和人生况味。这个过程也就是“言-象-意”逐层递进,通达心灵的过程。教育者的语文意识引导重在于方式方法,而接受者的受教过程则重在于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感悟,这往往被学界称之为语文教育中的存在论现象。如潘庆玉指出:“从交往-实践的立场把握语文教育,意味着不仅要超越主客体对立的认识论立场,而且还要超越脱离了社会实践基础而只在精神层面超越主客体对立思维方式的在场-不在场的语文教育存在论方式,把语文教育中的认识功能、诗意体验置入到人的交往实践过程中去把握。”由此可见,对于语文悟性的把握不只是强调先天基因的实践本质效应,而且也在突出对于主体能动性的激活,以及对于学生参与度的肯定。

“悟”字在《说文解字》中曰:“觉也,从心,吾声”,实际上是客观对象激发而产生的对于情状的能动性体验与理解。因此,考查悟的发生学过程,也就是由客观到主观,再到主客体交融体验的审美观形成,悟的结果是主客体情感体验的能动性价值,是人的审美本质力量的呈现。在语文之悟的效果中,不仅能因语言文学激发出大学生对于意境呈现的品评赏鉴,也能从生命存在的本质导引出对人生价值的体味和领悟,进而加深对社会规律的认知,加强生命体验的交互作用,引导学生对人生哲理操守、审美境界的提升。可见,语文之“悟”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直达学生心灵的开放式、探究式、寓教于乐的传导机制。

语文之悟当以情感为进入的路径。赵敬立言:“大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点应当是解决好语言情感的问题。”而语言情感的介入,需要大学生心灵的积极参与,达到对于经典篇章的情感认同、情绪体验和认识领悟,这是切近人文教育本质的必经阶段。“人文教育就是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注重知识的内化和渗透,通过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使学生受到文化熏陶和情感教育,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所以,无论从“悟”的源起还是悟的终极效果来看,都是达成语文教育目标的最佳方式。

不可否认,大学语文学科自身存在的矛盾性,始终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困惑和难题。语文意义的丰富性,与摆脱中学语文单纯应试功利性后的教育旨归模糊性、文学本身的审美无功利性,以及参与者的主观功利性之间常常产生抵牾,乃至在大学语文施教过程中出现了标准多元、目标模糊、考核无方的窘况。而从悟性出发,进行考评不失为一剂良方,其重点在审美感知、文学创作悟性、语言表达能力上设计考核方案,可以更好地考查出学生的语文悟性。

大学生需要具有更高层次的认知结构,才能培养出接受包罗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佳作的大学语文能力。然而对于刚刚从中学语文应试思维中走出来的大学新生,在大学低年级阶段接触到《大学语文》时,往往有一种失去理性支配的茫然。如果没有一种良好的教育引导,就很容易将《大学语文》简单定义为拿学分的公共课,使其滑向工具性的尴尬境地。因此,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必要在课程设计上做出理性引导,在教学环节中也要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时拓展知识,培养悟性,引导学生将大学语文作为一扇通往文学天地乃至世俗社会的窗,培养出大学生学会感受语言,感悟文学的能力。

具体而言,可以从知、情、意、言、行五个角度做出规范和引导。知,即在知识层面,明确语文知识的多元性和潜在性,尤其将语文与生活、学习的内在关联性揭示出来,处处留心皆学问,以课堂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建构起对于日常生活的审美情感。在全媒体时代,指导大学生合理利用手机、网络等平台广泛涉猎语文知识,开阔语文知识视野。情,也就是情感,情感是文学生命力的所在,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散文小说,都是情感充沛寓于其中的,需要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带领学生充分调动情感,对于人世间的生离死别、爱恨情仇做出情感上的体悟。意,是涵容默会阶段,是对知识认知和情感认同交融而形成的真知灼见和生命体验。言,既是语文知识学习的起点,也是语文素养呈现和考核的主要途径,通过课程考核方案的设计对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行考查,也可以借助于新媒体发表平台激发学生参与网络文学创作的积极性。行,即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设立诸如写作、交际、表达和应变能力的训练目标,以及诸如人文素养、道德修养、心智素养的素质目标。以课堂学习为基点,注重课堂知识的拓展,改变知识单向度传授的传统模式,变学生被动为主动,通过诸如演讲辩论赛、课堂校园剧、户外采风等教学实践活动,增加语文知识迁移运用的契机,同时也包括运用口语表达文字书写和借助媒体发表文学作品的冲动和能力。

总之,大学语文是一门可知、可感、可亲、可敬的人文学科,其教育过程要充分掌握学生的认知结构、心智结构和知识储备,然后调动学生多元参与到语文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来。通过在各个环节对学生语文悟性的培养,打通从知识学习到审美感知的路径,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的立体化、综合化,最终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人文素养,以健全的人格和乐观向上人生态度迎接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新乡变迁与转型中的空间场域文化形态研究”(2015ZD028)阶段性成果;河南科技学院科研创新培育项目“新时期文学场域建构与文艺科层制度镜像互动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

注释:

[1]张福贵.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4,(1).

[2]苏喜庆.改革创新中的大学语文[J].西北大学学报,2009,(3).

[3]潘庆玉.试论语文教育的存在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8,(1).

[4]赵敬立.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J].现代大学教育,2010,(1).

[5]孙晓梅.大学语文的人文化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2008,(6)

培养悟性是作文训练的关键 篇7

一、“悟”从生活中来, 培养学生敏锐的信息意识。

1、极尽人的眼、耳、鼻、舌、身五官之能事, 最大限度地张开捕捉客观世界信息的罗网。

“眼”可一饱春日“无边光景一时新”的眼福, “舌”可让人“三月不知肉味”, “鼻”可使人人“鲍鱼之肆”辨其香臭, “耳”能让人欣赏到月夜里“大弦嘈嘈如急雨”的美妙琵琶。因此, 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养成眼观其色、耳辨其声、鼻嗅其气、舌舔其味、体察其形的习惯, 充分地捕捉信息和感知事物。

2、生活永远宠爱那些具有活泼宽广童心的人。

童心好奇, 它能引导人们打破旧的模式, 另辟蹊径, 或在已知中发现未知。拥有童心的人即使长期浸泡在“鲍鱼之肆”, 也会“闻”出特别新奇的香臭来。他们的口袋里总是装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岁月的阴晴圆缺。诗圣杜甫, 尽管颠沛流离, 却总是情系社稷心忧黎民。无论“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还是“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无不在他感知时烙下深深的印迹。因此, 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好奇而活泼的童心。

3、处处留心皆学问, 有意观察与无意观察相结合。

“有意观察”是指按既定意图而进行的周密系统的观察, “无意观察”是指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不自觉地进行的观察。古今中外, 许多作家带着收集材料的目的去体验生活, 结果却写不出像样的东西来。而另一些作家并未有意去观察生活却写出动人的作品。从鲁迅到高尔基, 从狄更斯到杰克·伦敦, 他们无心当作家的那段生活却恰恰变成他们最好的作品的内容。我们是普通人, 生活当然是很平凡的, 这就更需要“无意观察”, 有了它就犹如路过海滩, 顺手拈来地拾取点什么, 不能心存专采“骊珠”的奢望。因此, 面对生活要处处留心, 时时在意, 做到“有意”与“无意”结合。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激发学生拥抱生活的热情。

朱光潜说:“人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情趣丰富, 一种是情趣枯竭。后者是俗人, 前者是艺术家。”我们虽然很难成为艺术家, 但也该脱离“俗人”圈。然而, 许多学生因终日苦读, 忽视了生活的精彩, 感受不到生命的韵味, 于是, 渐渐地漠视生活, 在他们看来生活是枯燥的, 社会是灰暗的。因此, 我们的教学必须从端正学生“要作文先做人”的态度入手, 激发他们拥抱生活的热情。

5、思考是概括和提炼生活得之于心的关键。

作文的悟性仅停留在感觉体验上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任何事物里, 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 因为人们用眼观看事物的时候, 只习惯于回忆起前人对这事物的想法。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点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要发掘未被发现的东西, 就必须思考, 从中悟出别人还未悟及的东西。惟有多思善思, 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只有多思善思, 才能使人勤于使用真正属于自己的“眼光”去捕捉, 绚丽多彩的客观世界才会不因为感知的千篇一律而黯淡, 才会令人耳目一新。

二、“悟”从书本上来, 教会学生从阅读中寻找作文的灵感。

1、从阅读中弥补生活些许的空白, 充实自己的生活。

人不能事事直接体验, 许多知识都是从书本中来的。可以说, 没有一个作家不为了写作常进图书馆和阅览室。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 参考了700多种历史著作。因此,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提升作文的“悟”。有了这种本领, 江南学子可以从“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中感受草原的辽阔, 塞北的学生可以从“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中感知水乡的柔情和明丽。根本不必亲临其境亲历其地, 只要细读其书渐入其境, 就能够如愿以偿。

2、博览群书, 在书海中掠取一朵朵生活小浪花, 丰赡生活的底蕴。

会读书的人, 多读积淀一定丰厚, 触及生活的敏感一定更强, 领悟生活真意的本领一定更高。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作者博览群书暂不说, 单就《三国演义》就看过十几遍, 难怪一见到诚信的话题, 就能触及他对生活的强烈感受, 采用文白相间的语言, 情文并茂地演绎出一段动人的故事。

三、“悟”从写作中来, 恰当的作文技巧是充分地表情达意的必备条件。

1、让联想为思路插上羽翼。

有些学生有了好的立意, 行文起来就是紊乱说不清, 这除了文字功底不好外, 最根本的就是文思不清。作文实际是思维的艺术。构思时思路是否开阔与畅达, 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联想与想象。有了联想, 内容就丰富, 思路就畅达。杨朔从辛勤劳作的农民联想到辛勤酿蜜的小蜜蜂, 构思成优美的散文《荔枝蜜》。所以, 作文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

2、作文材料的多层选择及价值取向。

材料的积累自然是多多益善, 然而, 在使用时必须进行选择。首先, 根据自己的个性与习惯来选择。然后, 为了“炼意”要舍得忍痛割爱。否则, 你就会无从构思, 无从下笔。

3、锤炼语言, 妙笔生辉。

作文要养成斟词酌句的习惯, 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喜欢平白如话, 还是华丽工巧, 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具体的行文中要讲究语言的锤炼, 何处该轻描淡写, 何处该浓墨重彩, 何处来一组排比, 何处来一个设问等, 都应该挥笔在手, 领悟在心。

阅读教学中的悟性培养 篇8

一、整体感知是“悟性”培养的“源头”

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是阅读的基本要求。所谓“整体把握”, 即着眼于对全文的内容与形式的把握, 着眼于对全文的粗线条的分析与综合。因为, 文章的主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

如苏教版六年级 (上册) 《轮椅上的霍金》, 初读课文, 让学生说出集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生 (1) :霍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生 (2) :霍金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生 (3) :霍金不仅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 更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显而易见, 生 (3) 回答比较全面。既然如此, 为什么说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又为什么说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在学生展开讨论之后, 要求学生捕捉语言的主要信息, 用最精要的语言来表达。“他是物理天才, 更是生活强者。”然后引导学生揣摩语意的侧重点, 并且以朗读的方法, 悟出“更”字的表达作用。当学生对主旨产生“悟性”之时, 再通过调整句序的方法, 作一番比较, 并说出语意上的变化。从而, 让学生“悟”出这些内容:物理天才, 世界上并非独一无二。但霍金在残酷的生命之神的折磨下, 竟然能创造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奇迹, 才可谓“非他莫属”。作者之所以突出说明霍金是一位“生活的强者”, 是因为霍金以非凡的毅力战胜了不可想象的困难而获得了奇迹般的成功。这样, 经过以上从感知到感悟再到感受三个阶段, 学生就不会仅仅停留于“是什么”的肤浅认识上, 从而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达到“循路识斯真”的理想境界。

二、语言是“悟性”培养的“载体”

阅读中语言理解是教学上的难点。因此, 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言语感悟能力的培养。尤其对文章意蕴丰富的句子, 更要引导学生细细揣摩。或从语气、语调以及朗读节奏、重音等方面将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口语, 或通过对句子中词语的增删调补与原句作比较感知语言的表达技巧, 感悟语言的表达效果。从而, 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 在学习语言中培养学生的“悟性”。

如苏教版六年级 (上册) 中的《詹天佑》, 文章开宗明义,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对于这一统领全文的起始句, 可以通过换词比较的方法, 让学生领悟詹天佑作为工程师的杰出才能和爱国情怀。例: (1) 詹天佑是我国的工程师。 (2)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 (3)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而, 让学生明确此三句语意是各有千秋的, 句3中的“爱国”是指他的思想情怀, “杰出”是指他的才能与才智。由此学生产生了一种潜意识:一个人不仅要有爱国之志, 而且要有报国之才, 詹天佑就是我们的楷模。作者为了突出表现詹天佑的“杰出”才华, 既写他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又写他具有躬行实践的求实精神。为此, 文中写道“ (1)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不能有一点马虎, ‘大概’, ‘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2)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 扛着标杆, 背着经纬仪, 在峭壁上定点, 测量……白天, 他攀山越岭, 勘测线路, 晚上, 他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 他常常请教当地农民。在揣摩句 (1) 时, 先让学生读一读, 既要注意重音的变化, 把握语言的逻辑顺序, 体会詹天佑对待工作的严谨的科学态度。然后再通过换词的方法, 与原句做比较, 体会词语表达的准确性。经过深钻细研, 学生感悟到作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不仅具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而且具有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同时, 通过对语言的感悟明确锤词炼句的重要性。实践证明, 只有通过语言实践, 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 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

三、联想与想象是培养“悟性”的“双翼”

联想与想象, 在数学教学中, 是培养悟性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 更是培养“悟性”的“双翼”。从某种意义上说, 没有联想与想象, 就不可能有“悟性”。如, 读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就会联想到春回大地、草长莺飞的勃勃景象。而联想与想象的基础是对生活的感受, 对知识的积累。如果没有对春天的感性认识, 那么, 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诗中“绿”字的内在含义与表达作用。因此, 培养“悟性”, 离不开联想与想象, 联想与想象离不开生活和知识的厚积薄发。

如苏教版六年级 (下册) 中的《孔子游春》, 为了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孔子论水的一番话的含义, 根据其内容与层次, 制作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目睹水的奔流不息的壮阔画面, 联想生生不息的芸芸众生;目睹水的顺其自然, 联想到人的和顺温柔;目睹水的滴水穿石, 联想到人的始终如一……由水的特点, 悟出为人的道理。这种由此及彼的联想, 如一条射线, 不断向前延伸。这是一条“信息高速”, 是一条绵延的“河床”。从而, 在“此”与“彼”之间, 在“表”与“里”之间, 形成思维的链接点。这个思维的链接点就是甲乙事物间的“相似点”。

论声乐学习中“天赋”与“悟性” 篇9

一、声乐教学中的“天赋”与“悟性”

1. 声乐学习需要有“天赋”

一个比较成功的歌唱者, 导致其成功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 除了刻苦努力学习、有名师的指导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外, 个人较好的发声条件、音乐的天赋和悟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智商的高低反映着智力水平的高低。智商主要反映人多方面能力。如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音乐能力等。有些人的高智力水平是多方位显现的, 表现出多方面的能力都很突出。 (比如达芬奇) 有些人的智力水平则展示在个别的方面, 如语言、音乐、数字、计算等。如果从智商的角度决定个人能力的偏向来看, 我们可以把“音乐天赋”视为一种特别音乐智能, 是一个人在音乐方面的特别能力。由于智商的高低基本取决于遗传, 音乐天赋的差异也就主要来自于先天。

研究表明音乐智能在人类个体天赋中是最早出现的, 也就是说音乐天赋在少年时期就会显示出来, 历史上我们耳熟能详的音乐家:贝多芬、舒曼、海顿、李斯特等无一不是在10岁之前就举办过个人音乐会或发表过音乐作品了。这些伟大音乐家们都证明了在音乐领域里“天赋”的重要性。而声乐的天赋又具体体现在音调感知能力、节奏模拟能力、旋律记忆能力以及声音表现能力上, 在声乐的学习中如果你拥有这些能力那么无疑你可以更直观地感受音乐, 而这些能力大多来自先天, 后天很难通过训练得到, 就好比学习声乐必须要拥有好的嗓子和呼吸系统, 这是必要的身体条件, 如果天生嗓子不好, 中气不足, 那么即使对音乐的理解力感知能力再出色也无法唱出来。所以, “天赋”是学习声乐的基础。

2. 声乐学习需要有“悟性”

声乐是一门抽象的课程, 因为人体的各发声器官在歌唱时的运动状态和它们间的相互协调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主要是依靠声乐老师把自己歌唱发声的感受、体验、歌唱的经验和方法, 通过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 学生再通过自己的感觉和体会逐步调节、校正发声机体, 使之找到正确的歌唱方法。

音乐天赋只是学习声乐的一种潜能, 潜能的能否激活和充分发挥主要还是要看音乐悟性的高低, 音乐悟性是保证音乐天赋向高层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声音不是具体的物质, 必须通过抽象的理解去体会发声的位置, 去修正声音的音色, 所以声乐“悟性”高低极大地影响着声乐“天赋”的发挥, 并在一定的情形下决定了音乐天赋潜能的发展, “悟性”对于学习声乐来说一点也不比“天赋”次要。打个比方, 如果有一副好嗓子却找不到正确的发声位置, 那不但唱不了歌还有可能把原本条件好的嗓子唱坏。

从声乐学习者的成长过程来看, 音乐天赋相近的学生在相同的环境里学习, 因悟性发展的情况不一样, 学习状况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有些学生渐渐落后了, 有些学生则走向成功。所以我认为“天赋”只是学习声乐的前提条件, 而“悟性”的高低往往更为深切的影响着我们学习声乐的道路。

3.“天赋”与“悟性”的关系

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在某些方面有天赋的人都多少有些无师自通的本领, 这些本领是在没有被教导的情况下自己领悟出来的, 而反之往往在生活中那些能引起我们兴趣的事, 在我们尝试去做时会发现我们相比他人擅长这个。

声乐中的“天赋”与“悟性”是相互影响, 互为促进的。在学习声乐中的天赋是我们天生的音乐智能和嗓音条件, 而悟性则是通过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从而得到的一种心理醒悟现象, 一种在主观上产生的认知, 我们的声乐演唱中这种认知将决定着我们如何运用自身的嗓音去歌唱。所以声乐里天赋是“感性”的, 悟性则是“理性”的。如果说, 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是“钻进去”, 那么从理性到感性的过程就是“跳出来”。说透了, 声乐演唱实际上是一个人音乐素质与歌唱技巧的综合反映。歌唱的“感知”与“领悟”就是歌唱心理的重要方面, 因而研究歌唱的“感知”与“领悟”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 对于指导声乐学习、提高演唱效果,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歌唱中的“感知”与“领悟”主要指人们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 它是一种感性认识的过程, 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于一个声乐学习者来说, 没有感知能力就没有一切。声乐发声完全靠人的听觉和肌体的感觉来进行声音的调整和修饰, 因此, 声乐学习者必须不断培养自己的感知能力其实人们会本能的对自己擅长的事产生兴趣, 天赋好意开始就进步的同学很容易对声乐演唱充满积极, 不断去了解渴望得到更大的进步, 其实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的声乐“悟性”已经在不断累积了, 在声乐教学中做的就是尽量引导同学们进入这样的状态中。

二、从心理层面论声乐“悟性”的提高方法

单靠天赋, 缺乏一定程度的声乐悟性, 很难把握住作品的内涵, 那么反过来说, 是不是只要提升一个人的内涵就能使声乐“悟性”得到提高呢?研究成功歌唱家们的经历让我发现, 声乐“悟性”的高低与他生长的环境和从小身处的声乐氛围以及家庭教育对声乐的重视程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这就说明了声乐“悟性”是可以培养的, 而培养和提高声乐悟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将伴随着声乐学习的始终。

1. 音乐想象力

提高声乐“悟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各种艺术表演都离不开创造性的想象力, 尤其是在声乐表演中艺术想象力更站在首当其冲的位置, 因为声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 一切都需要我们有丰富的想象力。

学习声乐歌曲需要的想象力包括:对旋律的意境想象, 对歌词的画面想象, 对声乐作品故事背景的想象。可以说, 音乐想象力是帮助欣赏者理解音乐形象的更为具体的手段, 是使欣赏者把音乐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中间环节。举个例子比如在唱歌曲《我爱你中国》时, 在唱到歌词“百灵鸟从蓝天飞过”时, 如果只是把节奏和音符唱准确, 那么这首歌虽然完成了, 却没有生命力, 演唱时要用歌声在眼前描绘出一副百灵鸟飞过蓝天的景象, 不仅如此还要去想象这幅画面是怎样的意境?是伤感还是平静, 是喜悦还是豪迈, 是激昂还是悲壮, 并把情绪的领悟唱到歌曲里, 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 好的歌者不止能体会歌曲的喜怒哀乐还能让歌者自身也进入到歌曲的喜怒哀乐中, 使作品形象在演唱中活过来。这就是对歌词的画面想象力。只有在演唱时持续连贯的想象才能在歌曲中始终投入, 并使歌曲生动鲜活。而这样的演唱能使学生对声乐得到更多的领悟。

2. 音乐表现欲

实践证明, 积极的表现欲是一种促人奋进的内在动力。对于提高声乐“悟性”来说, 增强自己积极的表现欲尤为重要。在声乐的课堂中积极的表现欲是很好的心理素质, 它给人自信, 给人激情, 给人力量, 也会给人带来巨大的进步。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拥有积极的音乐表现欲的, 因为在现在的社会中, 很多人对表现欲是存在偏见的。认为那是“爱出风头”“不稳重”的表现, 往往会有一些学生因为缺乏当众展示自己的勇气, 在课堂上遇到了需要参与的教学活动便退避三舍。这些现象从反面告诉我们, 学生缺乏音乐表现欲是一种缺憾, 积极的表现欲应该成为学习声乐, 提高声乐“悟性”的必备心理。懂得它的作用和价值, 并努力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欲是十分必要的。

表现欲是一种强烈渴望展现自我并得到认可的情绪, 换言之这种表现欲源于对声乐这门艺术的热爱, 而这正是我们学习事物的动力来源,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表现欲的重要性。培养表现欲首先可以使学生在上课中的思想处于相对积极的状态, 学习声乐一般都是一对一的教学, 这就是为了能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充分的参与进来。参与者的心态体现着接受主体的心理素质, 又影响着音乐表现能力的发挥水平和效果。从理论上说, 表现欲不是音乐能力, 更不是智力, 但它却可以让人们在学习声乐, 演唱声乐作品的时候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模式里, 而这种模式无疑可以大大促进声乐悟性的提高, 让声乐课堂的教学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此外课堂中音乐氛围的营造也是提高表现欲的关键, 比如在演唱一些悲伤的音乐作品时, 就可以利用钢琴伴奏的旋律营造歌曲的伤感氛围, 这样学生很容易就可以进入到这首歌曲悲伤的意境中, 并渴望把心中对歌曲的理解用声乐演唱表现出来。培养音乐表现欲不但有助于歌曲的情感传达, 还能让我们在台上表演歌曲演唱时不怯场, 更加自信的去变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并享受其中。

3. 音乐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类生命体内自我更新、自我进化的自然天性。创新是人类心理特有的天性。创新是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创新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创新是人类与自然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声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 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对同一件事的本质, 人们在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理解。也就是说随着思想的不断升华, 就会产生新的理解, 从而指导你在新的层面上学习、实践声乐理论和技巧。在声乐学习和表演时对作品的感受和想象、心态的控制、情感的投入、与观众的思想交流等等, 都能体现出音乐悟性的水平。由此可见, 得到人们赞赏的成功声乐演唱, 往往取决于歌唱者对作品内涵的感悟。在声乐学习中, 初学者唱一支曲, 他对作品的感悟往往是出自听这首歌时的感受, 而这样的感受是来自原唱者自身对歌曲的想象和表现。一开始我们演唱歌曲都是出于模仿的阶段, 可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会发现对歌曲的感受出现了一个麻木期, 因为一味的模仿并不能让我们感同身受, 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会自己去想象歌曲并把这种想象形成属于自己的演唱风格。

创新意识恰恰是音乐想象力与音乐表现欲的结合, 要敢于以自己的视角去体会歌曲去思考歌曲才能得到新的感悟。声乐的演唱形式与方法一直在不断的更新不断的完善, 这些都是创新的结果, 因为固守成规只能画地为牢, 或许并非每次创新都等于成功, 但我们的每一次进步确实都建立在创新上。如此不断实践, 他们的悟性水平就会得到长足的提高。音乐创新意识能使学生走进音乐中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 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充分挖掘自身悟性的潜力。

综上所述, 在学习声乐中“天赋”和“悟性”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音乐“天赋”是学习声乐的重要基础, 音乐“悟性”则是促使音乐天赋向高层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两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刘荣弟.音乐听觉悟性评价与视唱练耳教学.交响, 1998, 1.

[2]袁晓红.声乐人才培养中“天赋”与“悟性”.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11, 4.

悟性是开启写作灵感的钥匙 篇10

关键词:写作悟性,观察力,生活感悟,阅读感悟,序列化作文

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首先提升写作的悟性。写作的悟性就是载着处于世俗纷扰之中的“武陵人”到达世外桃源的舟楫。作为语文老师, 我认为启迪悟性, 唤醒个性, 是开发学生灵性的根本。这就要培养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这种能力来自对生活的感受并从中悟出人生的真谛, 它就是人们常说的感悟能力。“感悟”之“感”, 正揭示出“悟”的获得不是依靠理性分析、逻辑推理, 而是必须通过一种诗性方式, 从审美的感性活动中生发并以审美的感性形式体现出来的。

一、作文训练注意序列化, 刻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逐步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序列化作文体系, 能让学生有的放矢, 在不断拓展视野、训练能力的过程中写作悟性得到充分的提升。一学期以来我依次写的作文是“家庭小人物”——“家乡小人物”——“大题小做”的记事——“小中见大”的记事——病例改写。

我先通过“家庭小人物”系列作文, 告诉学生, 素材来自于我们身边的生活中熟悉的人。提前一周让学生去观察, 然后写作。效果很明显。如陈培星同学的《家有慈父》:

虽然是父女, 老爸却总和我谈哥们义气。老爸好抽烟, 偶尔也喜欢喝两口。以前不懂还总帮他藏着掖着, 试图瞒天过海, 却也没几次能逃过老妈的法眼。后来, 为了老爸的健康, 就和老妈统一战线了。严格要求老爸, 每天固定抽几根烟, 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喝酒。搞得现在的客人请烟, 他都要瞄上一眼我和老妈的反应才敢点上。偶尔心血来潮想喝上几口。就找我, 试图走后门, 还和我说有好处。搭着我的肩膀说:“咱们父女关系这么好, 看我多护着你, 就一次, 行不?”我不同意, 老爸就只好一脸失望, 闷闷地灌了一大杯茶, 聊以“借茶消愁”罢了。

然后引导学生拓展视野, 关注社会, 了解民生。“家乡小人物”要求学生去写家乡那些普通的, 甚至我们认为是低下层的人物。接下来我觉得应该是通过写事来训练提炼主题, 培养感悟生活的能力的问题了, 所以, 我安排了两个写事的系列“大题小做”和“小中见大”。主题是得到了锻炼。我要求学生思考在以送月饼为内容的前提下, 能否有更好的主题。如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亲情的传递等等。如张婉仪同学的文章就很好地表达对情感的认识:扑面而来的风是如此轻柔, 阳光如此温情。我想, 并不是物质可以代表一切, 它们只是形式的表达而已, 真正的礼物, 是那心灵深处的一缕温暖。

二、以课文为范例, 培养学生用审美直觉对生活作深层理解

以“悟”为中心, 去理解、挖掘生活细节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教师以课文为例子给学生剖析这种感悟, 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培养其创造思维的能力。

《老王》是杨绛写于1984年的一篇散文, 在选入中学课本后, 引起界内人士的极大关注。关注焦点是大家公认的作品文眼:“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细加体会, 我们不难明白杨绛先生的作品强烈地体现作者的“观察者”姿态, 采用的是一种“走出事态之外的冷静的审视”, 细细品读文章, 能让我们感受到作家杨绛的道德良知, 这也是我们阅读这篇文章的人, 应该从作者身上学习的珍贵品质。鲁迅先生在《风筝》一文中感叹:“现在, 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 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 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这种悲哀是源自对兄弟的愧怍, 源自无法换回弟弟天真的童年, 源自兄弟俩深深的亲情。这些都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可以说, 感悟就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层理解。

三、阅读是促进学生写作悟性形成的重要途径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它不仅为写作提供了借鉴的范例, 还提供了多种样式和技巧的选择。只有具备对别人作品的感悟能力, 才能运用此感悟能力将细微的感受和领悟写入自己的作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 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即常常说的“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

(一) 需要教师舍得给时间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是我们都熟知的道理;宋代大学士苏轼的“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也即是说写作吸纳的材料要多要广, 积累的材料要充分而丰富。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 没有阅读时间的保证, 就谈不上“博取”, 也就是不能最大可能的通过泛读进行“面”的拓展。我们语文老师可以利用阅读课或者是自习课强迫学生静心下来博览群书。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课外, 毕竟自觉阅读积累的学生不是很多。

(二) 教师要有效地指导

泛读是基础, 但需要通过精读进行深刻的体会, 精读是形成悟性的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教师在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过程中,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欣赏水平, 历练和丰富学生的思想, 又可以在阅读中相机进行写作方法和写作知识的指导。例如如何抓住人和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怎样有条理的说明事物, 怎样进行作文的选材剪裁, 怎样构建文章……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阅读名著《西游记》, 可以开展“大话西游人物”演讲比赛;可以评选“读书之星”;也可以进行“手抄报展览”等等。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 自然会广积写作的“粮草”。

散文教学中悟性的培养 篇11

其实,散文真正精髓的东西,远不是那点操作技术。真正优秀的散文是一种艺术,是需要用心去感悟的。因此散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悟性。

要培养学生的悟性,首先要引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散文进行“再创造”。对真正好的文学作品的欣赏,实际上应该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只有在这种再创作式的欣赏中,才能够真正培养好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想象不仅对于作者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我们在阅读散文时,只有充分地调动我们的想象力,将语言符号还原成作者着力描绘的画面、场景与人物,进入到作者建构的艺术世界中去,才能真正感悟到文学作品的美。我们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须融心入景、如临其境,才能真正被如梦似幻的“荷塘月色”所陶醉,感受那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欣赏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也须展开想象的翅膀,跟着作者一起听雨、看雨、体味雨,才能深切地领会到那形象密集、描写瑰丽、情深意浓的境界。我们在读鲁迅的《雪》的时候,便会很自然地同那“滋润美艳”的雪,“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罄口的蜡梅花”,以及“冷绿的杂草”……融合在一起,于是,我们许多关于雪的经验,尤其是儿时故乡的雪景,便会牵连不断地闪现、叠印出来。学生通过想象,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正确地把握住了作者的艺术构思,理解了作品的深层含义。在散文教学中,要利用文章中描绘的情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画面,浮现场景。学生身临其境地去阅读了,必然大有收获。散文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作者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作者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文章的客观世界中去,并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读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我们的情感会很自然地跟随先生,一起去重温那段伤心的岁月,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遗产,被一车车、一队队载入了“异国他乡”,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跟作者一起去骂去恨那位愚味贪财的王道士,痛恨满清官员及政府的腐败无能,我们的心与作者一样“伤口在流血”。学生只有进入角色地去朗读,去想象,去体悟,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才能真正领悟到一篇文章的精髓所在。

培养学生的悟性,其次就是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习惯于把文章化整为零,一段一段地讲解,这样做固然能够把文章遣词造句,结构谋篇的细节讲解深入,却早已失去了散文整体的艺术效果,这无疑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一次观摩课,听一位老师讲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单单就“月光下的荷塘”一段就分析了一节课,讲得过于具体细致,从字词句方面设计了好多题目,把原本妙不可言、一气呵成的语段,讲解得支离破碎,失去了整体美感。美的语言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去体悟,而不是过多的解剖分析。归有光的《寒花葬志》,通篇百一十字,三段,若要从结构谋篇去计较,简直无话可说。但是,细细体味,年届垂暮,抚今思昔,却是时空交织,情真意切。字里行间,既没有高明的修辞典故,又不见精巧的惊人之语,娓娓道来,却字字饱蘸浓情。像这样的文章,要学,就应该让学生细细地感觉,自己独立发挥,自行诠释,从整体上去把握。散文教学要真正地做到“精”讲,教师只是起到引路人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悟性,还要教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由“感”入“悟”。作者在散文中表达思想感情,通常不是直露无遗的,而是通过一系列写景、状物来完成的。因此,我们在品味散文作者的情感时,一方面要“披文以入情”,通过解读语言文字来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是由“感”入“悟”;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作者自身的方方面面,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若不去深入地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就很难准确感悟到深藏于作品中的那“悠悠的态度和颓唐的情调”。落蕊寒蝉,凉风秋雨,不惟北国独占,江南也有。但在古都,寒蝉的残声处处可闻,槐树的落蕊满街都是——不胜浓郁的悲凉!作者将个人的不幸遭际、动荡的现实及腐败的当局都融入到故都的秋姿、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中去了,我们从“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中读到了郁达夫“清、静、悲凉”的心境之“秋”。欣赏散文,只有真正进入到作者的境界中去,不断地去“感”,去“悟”,与作者同欢喜,共忧患,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感受作者的情怀,才是真正的欣赏。从了解作者的生平入手,去体会作者的思想倾向,再通过读文章本身的体会进一步感受作者的精神境界,是提高散文感知能力的有效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悟性,一定要打破教学中的“标准答案”的束缚。实际上,一篇优秀的散文,除了作者的生平经历、大致思想倾向、创作背景等历史性的内容需要作为常识介绍之外,对文章的理解,大可不必拘泥于现成的定论,更不必给定什么“标准答案”,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事实上,很多优秀的散文,往往都是大师们兴之所至、信手拈来的神来之笔,如果非要去分析出个“一二三四五”来,只能是牵强附会,把一篇好好的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如果看看《中国优秀古典散文集》就不难发现,里面收录的短如《诫子书》《读孟尝君传》《寒花葬志》,长如《李将军列传》《前出师表》《滕王阁序》,可谓林林总总,悉心体味,不难为作者精神所感动,好在何处却是见仁见智。而且同一篇文章,初读和再读感觉也颇有不同。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产生的感悟自然不同,也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感悟,才是文章可以深入人心的妙处。

当然,散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悟性,关键还是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而归根结底是跳出应试的圈子。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仍然带有很浓厚的应试特点。应试是关系学生前程的大事,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仍然大行其道。散文教学中也不例外。因此,要真正地做好散文教学,就必须跳出应试的圈子,只有用尊重散文的眼光,引导学生慢慢去欣赏、去体味,才能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深入,理解透彻,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应该说,学生真正提升了能力,考试本就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才对。因此,散文的教学,应很好地引导学生重视读书,而不是重视做卷子,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积淀,做再多的卷子也没有用,尤其要重视经典文本的阅读。当然,在目前的情况下,语文能力方面对于散文的考核,也需要进行必要的探索和改革。如果语文考试对于散文的要求本身就是感悟能力,那么,可以想象,散文的“技术”教学时代,自然就结束了,新的教学时代也将随之到来。

悟性 篇12

在基层管理层中, 常用的是一般行政管理能力。这些能力, 在工商管理系的专业基础平台课里, 虽然有《管理学》这门课程, 但《管理学》强调的是管理的总体能力, 从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控方面学习, 这要求有大量的工作能力的积累, 才会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及实践能力, 学生不可能在学完专业课就很好地拥有这些管理能力。

现实中的案例很多, 09级工商管理专业的一个学生因对这种日常化事务的管理工作不会做辞去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10级某学生在国企工作因对事情的轻重缓急不懂如何处理, 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紧急的事做不完而受领导的批评, 这些都是缺乏工作悟性的典型表现。

按11级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们反馈, 除了《秘书实务》这课程, 其他没有一门课程能让他们能这么真实的学到切合实际的基层管理工作知识。所以在能力的培养方面, 建议如下: 一是学好文秘知识, 练好文秘基本功, 打好秘书底;二是夯实专业技能知识, 积累和掌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运作情况, 熟悉岗位要求的知识结构; 三是多参与如社团组织等其他的管理活动和策划;四是《秘书实务》这门课程, 建议在工商管理系里大力推广。

二、能力要求

秘书是个“高起点”的职业, 位处领导中枢, 定位“领导的左膀右臂”, 辅助性参与领导的工作, 围绕领导决策提供大量的有关的信息的收集、整理、筛选、传递工作, 准确理解领导的意图及方针政策,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准确传递传达领导意图及向下级宣导贯彻落实方针政策, 了解基层存在问题, 及时沟通及汇报, 帮领导从繁杂的事务工作中脱离出来, 从而让领导得以处理一些重要的及总体性的大方向的问题。

这里就涉及以下几个重要的悟性能力的提高:

1. 细致缜密。心思缜密, 常想哪里会出问题, 哪会出差错, 如何处理和防范。于细微中见精神, 做事稳妥, “言之有据, 行之有序, 动之有规”, 这是秘书在做大量的事务管理中防止出错出问题出漏洞的最好把关。

2. 沟通协调。要求秘书要有一般的经营管理思想及能力, 很多时候, 秘书所说的, 是代表他所服务的领导说的; 他所做的, 代表领导的意图及观点立场。所以要求他在综合协调时候, 须要“有坚定的政治头脑”, 审时度势, 有大局观, 把握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于大处着眼, 这没在领导身边工作一定年限, 没一定的工作经验及资历, 没领导的点拨, 一般管理岗位是很难快速学习到的。

3. 对政策的解读。学会解读政策, 才能把握好未来发展的态势, 走在行业的前面, 工作才会顺藤摸瓜, 顺理成章的提前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有前瞻性的或战略性的建议与策略。

以下谈谈悟性能力培养实训心得:

1. 细致缜密的培养。通过对一些应用文挑错的练习, 来培养秘书从业人员的细心习惯。可以在学习完秘书的三大实务“办会、办事、办文”后利用秘书考证视频来进一步进行综合实训, 以挑错为题目来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习惯及各技能的运用。

2. 政策解读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宏观政策的理解, 可通过查阅政策及资料一些行业规划, 分析判断, 小组研讨, 课堂交流, 来培养学生对政策的灵敏度, 培养敏锐的触角。

3. 上传下达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秘书的基本功, 通过对《请示》《批复》《报告》《总结》《通知》《嘉奖令》函等文件的拟写及转发、印发文件的流程, 来提高学生对公文的写作能力及公文处理能力。但写作能力需要学生出于自身文学的喜爱与持之以恒的读写积累, 才可以文思泉涌, 胸中有丘壑, 下笔如有神。

4. 领导意图的准确把握。这是起草讲话及拟文的关键, 也是处理各项工作力度的把握, 要求学生把握好领导的站位, “正确领会领导的意图, 工作才会少走弯路, 才会办出让领导满意的工作”。

对领导意图的准确把握, 基本要领: 一要从把握领导工作的热点上领会领导意图;二要从把握领导思想的闪光点上领会领导意图; 三要从上头文件及基层实际情况来领会领导意图; 四要从把握领导个性特点中领会领导意图;五要从把握领导意图的实质上领会领导意图。但在实训方面很有难度, 毕竟这方面在很多期刊或学习资料方面都比较小, 仅以“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一言概之, 所以在教学方面需要继续探索研究。

5. 综合协调能力的培养。协调不是靠热心、热情就够的, 还要懂得方法和技巧、艺术。协调的关键一在于有大局观、全局观和统率意识; 二在于把握好领导授权原则、可行性原则; 三是要主动商量, 不急不躁, 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 有理有节, 营造良好且高效的工作氛围。

沟通协调的学习, 可通过情景模拟及案例演练来提升学生的左右沟通、综合协调的能力, 这方面的案例很多, 在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6. 通过拟写调研报告来学习了解基层情况。“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 “调查研究的过程, 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 ( 摘自习近平撰文谈调查研究: “身入”层更要“心到”基层) 。通过调研深入基层, 理清思路, 才可以在解决问题上更能有的放矢。

调研的关键在于调研课题的确定, 调查问卷的精心设定, 从被访者的角度换位思考, 才可以再保调研过程中能获得真实的资料。这在我们的实训里进行明确的要求。

7.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轻重缓急的判断能力。通过罗列一系列的工作项目来让学生判断事情的轻重, 来提高学生对事情处理的把握。判断轻重的原则在于要判断事件的目标、性质、后果及预测事件过程需要能否受掌控或在掌控中。这个实训可以参考人力资源管理公文筐的处理或公务员考试的一些试题做参考。但这对老师的管理经验、工作背景、管理理念、能力素质有很高的要求。

三、秘书的未来发展方向

以悟性工作, 定会四两拨千斤, 有活力有灵性。在“知人善任”下, 由秘书这些一般管理人员到办公室主任或其他领导岗位的跳跃, 指日可待。所以, 秘书的工作能力, 张弛有度;秘书的工作悟性, 要求很高; 秘书的职业未来, 前景无限广阔。

摘要:秘书工作悟性的研究文章很多, 但秘书工作悟性能力提升培养方面的教学应用不多。本文主要通过对秘书工作悟性能力的要求及培养作为研究对象, 深入探讨, 对促进秘书人才工作及工商管理专业方面工作能力培养具有教学研究意义, 并建议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里增加《秘书实务》这一课程。

关键词:秘书,工作悟性,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罗素平.社会需求型秘书人才培养探析.办公自动化杂志, 2011, (2) .

[2]王育.秘书实务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客观结构化考核下一篇:改性沥青的乳化技术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