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思维(共11篇)
悟性思维 篇1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目标是:“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我们要在不断的经历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悟性思维是人特有的, 也是一切思维形式的本质、源泉、能量发挥之所在。我们知道, 畅想、幻想是无限制的, 可以不受任何空间、时间、时空的限制。因此, 其悟性思维也同理, 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具有完全彻底地穿透、穿越时间、空间、时空的特性, 并能完全渗入到其中的任何一丝一毫的部分中去。人们常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恍然大悟, 就是悟性思维最通俗的概括。
一、注重悟性思维的跳跃性特点
跳跃性思维是高层次的发散性思维, 在日常学习中, 悟性思维就会表现为跳跃性的特点, 若在问题拓展方面合理地使用跳跃性思维, 可以开阔思维空间, 增加成功的机率。在写作活动中, 若在成文时合理地使用跳跃性思维, 可以增加文章的容量和跨度, 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若不能合理使用, 则会导致文思不畅。在发展语言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培养悟性思维, 需要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但是目前, 孩子们在中国的教育环境里很难做到思维发散。有些学校, 老师兢兢业业, 讲解得非常精辟, 但是他们鼓励学生拼命去挣高分, 不给学生去思考时间和空间, 久而久之, 学生就失去了思考的习惯, 逐渐丧失了思考的能力。然而, 悟性中的这种“跳跃”, 有一种特殊的功能, 它跨越时间的限制, 冲破空间的阻隔, 跳出个别事物的束缚, 摆脱类别的界限,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近的、相似的、相关的或相对的、相反的, 甚至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事物, 加以联结、沟通或组合, 使之演化成另一种新事物。
二、语文阅读理解中的思维拓展
语文阅读是一种思维拓展的艺术。然而, 学生在阅读中经常浅尝辄止, 甚至鲜有自己的思维。如果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注重学生的思维拓展, 将有利于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不善思考的问题。如果学生对作品有一定深度的鉴赏与品味, 就要把鉴赏眼光深入到课文深处, 细细咀嚼、慢慢钻研, 力求发现其深刻奇美之处。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不断地去探究各种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大胆实践, 勇于拓展, 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思维拓展能力, 他在阅读时, 才能读得深、读得透。
阅读中的思维拓展不仅是由此及彼的水平迁移, 更是一种纵向的开掘, 它不仅仅注重内容的拓展和语言的延伸, 更注重思维训练的内涵, 在拓展过程中, 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 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 提高学生思维的强度。在拓展过程中, 教师要观察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 准确判断, 避免学生思维在同一层面踏步不前。当然, 拓展的手段很多, 其中多媒体技术使拓展内容更加直观, 给课外学习资源引入语文课堂开辟了广阔前景。
三、抓住阅读亮点, 激活思维悟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感悟承载了阅读教学中的首要职责。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 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显然, 感悟是学生走进文本的一个支撑点。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笔者在迷茫中发现可以用创设情境、链接生活、激活积累、强化阅读、放飞想象等教学方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提高其感悟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学习与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 生活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记得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 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让课堂回归孩子的世界, 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以鲜明的形象和知觉来滋养学生的意识, 进而提高学生对阅读的感悟能力。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教师可抓住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点、发散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点、情感价值观的熏陶点、学习方法的点拨点, 通过文本平台进行拓展, 这样的拓展就有明确的针对性, 拓展就会因不盲从而有效。
生活是课程资源的源泉,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利用好我们的生活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唤醒学生的生活感悟, 激发学习兴趣提供了有利保障。学生的感悟和自己的知识背景密切相关, 在一定程度上阅读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其语文的积累程度, “不积跬步, 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河。”教师有意的导向为感悟文本搭建了一个平台, 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的积累促进了思维, 在平常教学中我们如能恰到好处地挖掘课文语言的亮点, 凭借这些极具内涵的亮点, 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拓宽学生心灵的空间, 彰显学生个性的亮点, 就会使学生享受到阅读和人生交汇的美好意境, 也会使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开掘。
决心、恒心与悟性 篇2
我在学练健身气功之前身体状况很差,患有心脏瓣膜钙化,心电图“左、右”传导阻滞,周身血液循环差,伴有头晕,疲乏无力,颈、肩、腰、腿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毛病。因腰椎间盘突出,腰疼走路挺不直;颈椎疼,头抬不起来;肩周疼胳膊举不直;腿关节炎更造成走路不便。为治病,我曾先后买过两台治疗仪器,结果在治疗中还把肩烫伤了,腰部起了大水泡,膝关节跪在震动机上把皮也磨破了,病未治好反而雪上加霜,疼痛难忍,不得已只好停止了治疗。
后来我到北京女儿那里住了两年。正是在那段时间,我看到社区举办健身气功·八段锦培训班,出于好奇,我要求参加了培训。在教练的指导下,通过刻苦学习,基本掌握了功法要领并每天开始坚持晨练。不久海淀区举办健身气功竞赛大会,社区挑选了20人组队参赛,我有幸参加到其中。那次比赛规模壮观,参赛的功法有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参赛的人员大多是6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他们人人精神焕发,个个动作娴熟,姿势优美。我在其中受到极大地鼓舞和感召,从此我下定决心要练好健身气功。
寒来暑往,雨雪风霜。回到新疆后,我对健身气功·八段锦的锻炼从未间断。在户外不能练就在家中练,当时有太极拳队的朋友看我每天坚持练功,要求教他(她)们。我便把口诀书写后复印出来人手一份,每天早上带领他们锻炼。后来在巴州健身气功辅导站的指导和培训下,在南铁气功分站领导的重视下,又先后学会了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导养生十二法、易筋经、六字诀、五禽戏等。这些功法应用导引形体、呼吸吐纳,对疏通经络,通畅气血,具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对于我来说,要真正达到功法的要求还存在三大难点:一是年岁大了,记忆差了,对口诀套路和各种动作记不住;二是因身体状况,基本功差,有的功法动作难度大,练功时做不到位;三是对手型、身型、眼神、呼吸吐纳配合不好。为解决这些难点,我暗暗给自己较劲,要求自己首先是用心学。每学一套功法,要认真按教练的要求做,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同时买了教学光盘,在电视上放,领会每套功法的内在涵义,并把口诀套路写在纸上,带在身上,有空就学,有时就练。其次是刻苦练。在教练的指导下,要不厌其烦的刻苦练,熟才能生巧。为了把动作做到位,我每天早晚强化有关基本功锻炼,通过基本功的锻炼,为气功练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再次是收心聚神练内功。要把手型、身型、眼神、呼吸吐纳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练功时一定要把心收回来,要聚精会神,不能三心二意,要放松身体,集中意念,以意引气,意到才能气到。对每套功法,每个动作要深刻领悟,认真体会,你就会感到五脏六腑气血在蠕动。
10多年的健身气功锻炼,我现在腰、腿彻底好了,颈、肩基本不疼了,干活、练功不受影响,过去满身是病,现在全身有劲。气功站的朋友们说:“你通过练功,精神状态好了,腰板挺直了,腿能打直了,身体强健了。”总结我的练功经验,我深感有三条必须做到:
首先,练好健身气功要有决心。决心是一个人意志的体现,在气功锻炼中最不能缺的就是决心,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了决心,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就能练好气功。记得有一年冬季,老年活动大厅因故不开门,我每天早晨7时到9时,照样坚持在户外练功,一些小困难、小插曲都没有动摇我练功的决心。
其次,练好健身气功要有恒心。恒心是一个人毅力的体现,气功锻炼时要有坚强的毅力和恒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做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一个家庭每天有许多事要做,为了练好气功全靠自己合理安排。我家有个正上小学的小外孙,家中只有我一个人,为了不耽误他上学,我每天不到7时就起床,到户外去练功,8时回来叫他起床,做早餐送他上学,做到了管孩子上学和练功两不误。
其三,练好健身气功要有悟性。悟性是一个人学习钻研精神的体现。在练功时,要用心感悟,反复琢磨,做到收心安神,集中意念,应用好呼吸吐纳。对每套功法的每个动作做到松柔舒缓,呼吸匀细柔长。只有在练功中认真体会,反复领悟,就会感到体内气血在涌动,周身感到非常愉悦,精力充沛,练功不累。
教练引进门,练功健身在个人。只要在练功中有决心、有恒心、有悟性,就一定能练好健身气功,达到疏通经络,调整阴阳,通畅气血,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良好效果。
悟性思维 篇3
一、充分发挥悟性思维的跳跃性优势
人们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 一般呈现为线型思维。人们的思维方式总是按照逻辑顺序从高到低或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下来, 按部就班, 循序渐进;而悟性思维是跳跃性思维, 就是从一到三, 从五到九, 跳来跳去, 可以上下几千年, 纵横几万里。培养好的悟性, 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教育本来就是教学生去悟东西的, 但是有的教师把知识讲解得精辟且反反复复, 总是拿大量习题、试卷等把学生包围起来, 对学生进行无休止的灌输, 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跳跃, 使学生走进了思维的怪圈。
语文阅读是一种延伸的艺术, 是对文字再表达的艺术。学生拼命去挣高分, 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虽然他们得到了高分, 却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语文教学要创造条件, 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 让学生的思维穿越时空, 冲破已有的思维定式, 摆脱类别的界限, 把相关的甚至毫不相干的事物, 加以联结和沟通, 使之演化成另一种新事物, 为语文阅读教学引入“源头活水”, 使课堂生趣盎然。也只有这样才有学生情感、心智的积极投注, 并提出一定的阅读目标、阅读要求和相应的参考阅读建议, 以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更充分发挥对写作的导引作用。
二、强化语文阅读理解中的思维拓展
语文阅读是人与文本的理性交流, 是知识与心灵的对话。语文悟性是指对语言文字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 是对语言和话语的悉心会意和敏锐直觉。对语文课文有一定深度的赏析与品味, 文章精美的手法、丰美的意蕴, 都显现于你的面前。要把鉴赏眼光深入到课文的深处, 细细咀嚼, 力求发现其深刻奇美之处。在课文内容深厚、意蕴隽永的地方要开拓学生的悟性思维, 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 把发展思维摆在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的位置。语文是文化载体, 没有文化作为内涵和背景, 没有一定的文化积累, 语文阅读水平能力的提高便没有根基。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给我们展现了优美的写作技巧。从表达作用看, 承上启下、前呼后应;从内容组合看, 景中有人, 人在景中;从描写笔法看, 景色铺照, 熙熙攘攘;从行文布局看, 朝暮四季, 层层递进;从氛围表达看, 空寂静美, 欢愉动听;从质感描绘看, 前“色”后“声”, 过渡自然;从表现手法看, 前景后动色, 对比鲜明;从句式特点看, 一句一景, 一句一事;从情感表达看, 寓情于景, 叙中抒情;用影视知识来看, 长短相接, 内容充沛;用美术知识来看, 美丽风景, 生动习画;用绘画技法来赏析, 简练写意, 细致工笔;用美学知识来看, 美中有乐, 乐中有美;从句法知识来看, 骄散相间, 文笔多姿;用音韵知识来看, 音调优美, 一唱三叹。情景交融, 流连忘返。思维空间很大, 跳跃很快。
三、抓住阅读亮点, 激活思维悟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理解、体验和感悟。”感悟是学生走进文本的第一个支撑点, 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 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语文悟性与语感相通, 以语感为基础, 但又超越语感。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语感, 提升素养;在语言品味中链接生活, 放飞想象;让激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提高感悟能力。让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 产生星火燎原之势, 让智慧闪耀光芒。语文教学要在调动学生情感方面狠下功夫, 充分利用好生活资源的优势,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唤醒学生生活的感悟。
生活是课程资源的源泉。学生阅读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其语文知识的积累程度。常言道:“不积跬步, 无以致千里。”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的积累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挖掘语言的亮点, 放飞学生的联想, 拓宽心灵的空间, 彰显个性的魅力, 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美好意境, 使学生的生命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善于用语文中的文学形象和道德情感去充盈、唤醒学生的人性良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 获得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思维, 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地学习。
也谈逻辑与悟性 篇4
中西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中国文化重在悟性体验,个体差异大,传承不易,难以构成一以贯之的科学体系;西方文化则重在逻辑推演,据此积累知识,广为传播,而继往开来.借鉴历史的.思维教训,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紧密结合,实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追求真理的终极目标,也是中国文化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 者:颜华东 作者单位:甘肃省委党校,甘肃,兰州,730070 刊 名:甘肃理论学刊 英文刊名:GANSU THEORY RESEARCH 年,卷(期): “”(5) 分类号:B81 关键词:逻辑 悟性 思维方式
漫谈学书法的悟性 篇5
悟性者,乃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笔者在20余年的学习书法中。深刻地感到:悟性是我们学好书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帮助学书法者提高学习效率。凡学习任何技艺,都必须认真地分析,深刻地理解,进而抓住其特点,掌握其规律,才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学习书法更须如此。譬如,学习有横捺(即走之旁)的字,我们只知道写横捺要“一波三折”,但组成字(如远、建、运等),第三捺要在什么地方起折呢?经再三揣摩,我发现在横捺上部字的右边缘起折,方为恰当,偏左或偏右均欠妥。以此类推,写其他的字也是有章可循的。学习书法者如果能这样悟其理、明其法,必节省不少的摸索时间,收效也会更佳。
二、可以提高学书法者的审美能力。众所周知,学书者首先必须潜心地学习古人或名家的字帖及书法作品,从中汲取营养,以丰富自己的书法知识,提高书法水平,培养书法审美情趣。笔者学书法是从临摹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的小楷字帖入手的。我对其小楷进行了反复的观察、深入的研究、刻苦的练写,深受其书法艺术的熏陶。他的书法有如下“三美”:
苍劲美。古人云:“书法必须力透纸背。”沈先生的字可謂是这种境界的典范。他的字刚柔相济,绵里藏针,既有银钩铁骨的苍劲,又不失清丽圆润之美。
挺拔美。细观沈先生的小楷字,字字珠圆玉润,气度不凡。从单个字看,有的如武士佩剑,形态威武;有的似苍鹰翱翔,悠然自若;还有的若神采飘逸的小生,俊雅潇洒。从整幅字来看,竖有行,横有列,其字的布局,如士兵排成的方阵,整齐严谨,肃穆灵动。
风韵美。沈先生的小楷字不仅以其洒脱疏朗的结体见长,更以其温文尔雅的神采而感染人。因而,笔者在学习沈先生的小楷字帖时,一方面努力学其形,尽量做到形似;另一方面,则绞尽脑汁,捕捉其字的神韵,千方百计达到神似。
三、可以提高学书法者的书写水平。笔者认为,书法的落脚点在书写。要写好,既需要继承书法的优良传统,又要有创意。为此,学书法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多分析。试以笔者学书法为例。为了使字写得刚劲、雄健,我认真地研究大书法家启功先生的用笔方法。其用笔有两大特点:一是瘦。他有的字细如纤丝,却刚劲挺拔。二是粗。他有的字凝重有力,粗细搭配,浑然一体。我遂从中研究运笔的技法,进行不懈的练习,且边练习边摸索边总结,初步得到了书写的一些要领,即握笔要紧,下笔要稳,行笔要挺,收笔要回锋。
求变化。变化是书法的灵魂,只有变化,才能渐入佳境。如何变化呢?方法很多,仅以书写行书中堂为例。笔者的做法是:首尾两字须雄健,中间变化应多样,大小粗细必参差,跌宕多姿神采扬。
重实践。笔者的做法是:苦练书法基本功,神韵为上记心中。挥毫泼墨目标明,形神皆美展新容。
那么,怎样提高悟性呢?这个问题实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做法不同,但殊途同归。笔者在此提出几点看法,与各位同仁互相切磋和探讨。
精思。写每一幅书法作品前,最好要对书写方法、结体的难易和整体布局的艺术性等,有全盘的考虑、精心的设计,并通过反复比较,选出最佳方案,方能成竹在胸,妙笔生花。
博览。凡学书法者,在苦学古人或名人一种字帖后,达到融会贯通、书写自如的境界,则应博览群帖,反复钻研,并择重点而练之。其次多参观古庙、古祠和古屋门楣上古人所书的字迹,对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亦大有裨益。
创新。毫不夸张地说,创新是书法的生命。故学书法者必须独辟蹊径,创自己的风格,走自己的路。须切记:书法传统积淀深,创新须向此中寻。
以上几点,学书法者如能切实奉行,其悟性将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一家之言,粗漏难免,望各位朋友批评指正,共同进步。
责编/海燕
中文、悟性和悟性享受 篇6
从简单的一个例子说起。我们常被名句打动而产生别样心情。读李白的诗句“秋色老梧桐”, 也许连什么是“秋色老梧桐”尚未清晰, 我们就莫名其妙地喜欢它了。怪怪的, 形容词“老”, 居然变成了主动或是被动动词。而同样是动词的“老”, 嵌在“前天某人老了”, 指的是另一种意思。类似的有如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第一个老字, 是动词, 表示“像对待老人该做之所为”, 把它放在现代文句中就是“你得像对待老人一样地老他”。孟子的文句中后两个老字是名词。有趣的是, 在俄语里也有这样的变化, 但它却要依靠词形的变化, 并被叫做“形动词”或“动名词”。而在中文中用原字就简单干净地实现了词性的转化。为什么如此简洁?靠它所处的语境, 字汇变成依语言环境变化而变化意义的变色龙。为什么我们会感知语境呢?靠悟性。更严格地说, 是靠中文方式培养出来的独特的中国式悟性。这就有问题可以讨论了。
进一步, “秋色老梧桐”是什么意思呢?也许是“秋色把梧桐变老了”, 也许是“秋色因梧桐而变老了”。按照诗律, 这两种理解还可参照前面对仗句“人烟寒橘柚”作相应推导:人烟给橘柚带来了寒意, 或者, 人烟因橘柚而显得寒冷了。类似的例子, 杜甫的诗“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什么是“失吞吴”?是遗恨没有在彝陵之战战胜吴国吗?是遗恨破坏了“联吴抗曹”的想要灭掉吴国的那个战略措施吗?是遗恨先主吞吴的战术措施, 例如不该七百里连营吗?是遗恨为自己最终没能吞吴以实现扶汉兴刘的政治理想吗?可能对于诗人和读者, 一切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遗恨的朦胧感, 无尽感, 同江流一起奔腾着,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的那种感觉。
这些例子, 都说明:
第一, 我们喜爱的句子, 未必是意思清晰的, 而可能是朦胧的。我们常常欣赏不已的, 反倒是那些多义的朦胧的句子或诗篇。例如李商隐的诗, 又例如黄仲则的“如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第二, 我们喜爱多义的、朦胧的句子或诗篇, 是因为它给我们一种欣赏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可以说, 但说不准, 说不完, 言有尽而意无穷, 从而最充分地调动了我们审美的积极性, 推动我们走向更美的境界。其实, 何止朦胧诗句, 所有的诗句的特征都是不尽其意, 留给读者补充。而不尽之意, 实际上就是诗意。我们的天性喜爱这种境界, 那是我们思维的天使飞翔在现实世界之上啊。
第三, 我们对诗人和名句名篇的欣赏, 最终归结为对人性和人的潜能的享受。我们从中赞美作者也就赞美了能与之起舞的自己。人性包含了成长和发挥的快乐, 无论你年少或年长, 正是因为人我的共鸣, 才最充分地酿造了情愫, 更多地开发了我们的精神领域。
第四, 上述都是说到了诗句, 但理性的思维又怎么样?其实所有的理性思考都离不开悟。我们从基本概念出发的所有理性思考, 其根基都是对基本概念的约定。比如我们从有限到无限, 由常量到变量的拓展, 比如一位小学教师教学生2×30之后, 觉得不需要再教2×40, 不用逐个逐个地教。因为什么?也许他没有想过, 但是他知道。其实这无一不依靠悟来实现飞跃。我们在这种理性的悟中, 同样感到悟之愉悦。
顺便, 在悟的话题下, 我们可理解唐诗何以成为唐代的文学标志 (“招牌菜”) , 而宋诗不能成为宋代的文学标志, 尽管宋代也有众多诗人。我们的判断是, 唐人唐诗年代早、行为大气、思想宽广。表现在形式上, 唐诗比后代的诗更多地占据了抽象的话语空间, 因而给读者以巨大的悟的余地。例如“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看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河等的图案化、抽象化、几何化、数学化!那样的空灵, 那样的寥廓, 那样的简洁, 给了我们以自行补充、自行具体化———即自悟的机会, 使人产生了极其美丽的悟的境界。我甚至疑心, 今天的日本画仍然保持着一种静谧的抽象风格, 是因为它的文化特别地受了唐代的影响, 吸取了唐代的这种大气和抽象的文化精神。而宋人在诗言志中, 处于“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灏题诗在上头”的境地, 自然就要另辟蹊径, 转向更加细腻的词作了。
如果你驾车, 你会感到汽车、公路和人的高度一致性, 从而获得极大的驾车乐趣。驾车是你自身的能力, 但与之配合的外部条件则大大地帮助了你。也就是说, 我们的活动方式或疆域, 在适合的外界的帮助下得到扩展和延伸。在对10年来成千上万中小学生的令人十分惊喜的成功的中文教育中, 我联想到中文也许是我们的思维活动的最好的助力。借助它, 中华民族不是以人种的优越性, 而是以宝贵的文化资产为基础, 推动了自身的悟性和智慧的独特的形成。而这种悟性之形成和发展, 又使享有者受到极大的智慧享受。于是, 中文为整个中华民族以及世界所热爱。事例千千万万, 方方面面。最有趣的, 是写汉语诗的最热心者, 或是产量最多的人, 竞非汉人, 而居然是清朝的乾隆皇帝, 他摘下了写汉语诗最多的桂冠。陆游活了85岁, 留下诗作近万首, 平均3天写一首诗。可是, 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记载, 清朝的乾隆皇帝当时已写诗39340首, 这还不包括甲辰以后写的诗。另据郑鹤声《中国文献学概要》载, 乾隆“御制诗至十余万首, 所作之多, 为陆放翁 (即陆游) 所不及”。乾隆活了88岁, 以其寿龄计算, 平均每天写诗3首多。看来乾隆可算中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人了。我到沈阳故宫, 看到乾隆在祖庙所题“神圣相承恍睹开国宏猷一心一德, 子孙是守长怀绍庭永祚卜世卜年”, 虽然是应景文章, 但也表现了乾隆对汉学之爱并略显精湛。
我们不仅在上述观察中, 更在为期近10年的生本教育实践对数万名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学习的观察中, 对中文为人所热爱, 为使用者的悟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并伴随其发展而激动不已。前几天, 我在北京, 在节日前的天安门广场徜徉。望着雄伟宽广的城楼, 我甚至想, 拥有这样的以中文的渊源为基础的大智慧的中华民族, 想要不强大起来都难。中文在若干方面都是我们的先祖留给我们的最好的资源。它好学、利悟, 所产生的永恒的能量, 使我们的先祖就像大自然伯伯, 留下了能量资源, 永远地滋养着它的子民一样滋养后代。
中文的第一个特点是便于学习。我记得在拙著《教育走向生本》中说了一个故事。在俄国, 人们认为中文之难, 到了可以以“命你学中文”来罚酒的地步。我们却深深感到, 中文之易学, 在于它在五千年来形成了一种和谐, 已经犹同百年来的汽车、公路和规则已经特别适于驾驶一样, 特别适于使用者。它的以简驭繁, 言简意赅, 以字组词进而成文达意等特征, 加上输入简便, 而迅速跨上了信息时代的列车。我们想, 那些成功地解决了中文输入问题的学者, 体察中文之另类精彩内涵, 使中文得以在新时代愈益发扬光大, 是怎样褒扬都不为过的。
中文之好学, 首先是因为它的结构是一种最有效的最经济的结构。中文的常用字集合是整个文字集合的最小独立完全集。也就是说, 它可以完整地构造整个语文体系。比如, 福楼拜指导莫泊桑时指出, 总可以找到一个字, 来表达某一个情景。我不知道在法文中如何, 但我们知道经岁月和实践千锤百炼出来的常用汉字, 是肯定可以不负所望的。比如, 大家熟知的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 以及王安石的被苏轼极口赞为“此老狐狸精”的诗句“柳叶鸣莺绿暗, 荷花映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头想见江南”, 都可以读到文字新异而恰到好处的用法。也就是说, 中文的常用字必要、足够而不重复地存在着。况且中文的体系不用假手于字母:它不像字母式的文字, 不需要有字母这个环节, 而是直接用字本身构成词章。儿童学习了800字, 就可以读90%的儿童读物, 学习了2000字, 就可阅读96%的儿童读物。类似的, 也就可以写出相应的文章。这已经在我们的实验中千百次地展现过了。
中文之好学, 还因为它言简意赅。中文以少胜多, 一以当十。现今网络语言层出不穷, 而且网络的垃圾文字也越来越多。人们对文字的敬惜大不如前, 就像我们对数码相机所照的大量彩照远远不及对当年普通相机所照的黑白照片的热情一样。原因只有一个, 它太容易制作了, 而制作出来的东西也太多了。物多而贱。然而中文的制作在开始的时候是十分艰难的, 走过了甲骨文、刻竹成册等过程。刻一个字, 叫刊, 刻也好, 刊也好, 它的偏旁都是“刀”。要刊出一篇文章来, 必须一刀一刀地刻, 不像今天的人发文章的电子稿, 洋洋万言, 一打而就。古时文字刊制艰难, 这就要求尽可能多义。字不多, 义多。像电视广告说的, “买一样, 补五样”。刊了一个字, 就顶许多个字。一个字顶几个字, 就要求人有悟性。例如,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第一个“君”字, 是应然的对待君的动作行为, 它又被名词的“君”所规定。它的含义至深, 难以言喻。上德不德, 我们上面已经领教过了。悟是说不出来的, 理还乱的。所有这些, 我们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中文的悟, 还同我们在上面说到的《清明上河图》一样, 有散点透视的性质。这幅图很长, 它不可能像西方绘法一样, 只考虑从二个定点出发去画画, 在图中来表现透视, 而是画成这样:你站在任何一个点上都可以看到定点透视的效果, 如果视点移动了, 又形成了新的定点透视。回到中文。它的“散点透视”表现为在不同的情境下, 同一文字显示出不同意义。简单的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如果是在同一话语系统中, 意义是有矛盾的:既然无类了, 为什么有不同的材, 这不也是一种类而与上述无类矛盾吗?可见, 这两句必须在不同的语境中讲。这样, 除了一字多义的定态情形外, 还有对不同情境的感知和相应的字的意义变化的动态情形。这就使得中文的启悟的功能更加强大。
此外, 中文还有认了字就可以读书的特点。出生在梅州的清末诗人黄遵宪先生说, (大意如此) 西方之所以强大, 是因为语言和文字是一致的:这样说, 就这样写。而我们客家地方也有这样的特点, 樵夫农妇, 可以口创山歌, 甚至叫花子也作歌曰:“一天只得十二时, 一时只走两三家, 一家只得两三钱, 苍天苍天真可怜”。我们说, 其实, 不仅是客家话, 即使是各个地方方言, 学生用普通话认了字, 也是可以读书的。原因是, 儿童的这些母语方言, 是中华民族发展中的支系, 本身就渊源相通。例如, 广东的潮州语系, 土话中说人很棒, 道是“翘楚”, 这已经是十分奢侈的半文言了。而且, 当地人的你我他, 分别说是“汝”“吾”“伊”, 显然是古代文语。又如, 用这些方言来吟诗, 其平仄音韵, 大体各地都相合。我们想一个更扎实的原因是, 我们这些方言, 都是为秦始皇所统一过的。一个明显的例子是, 农历正月, 无论北方方言还是粤语都读作当地的“征月”音, 而客家地方读作“钲月”, 都避开了“正月”, 原因是秦始皇名字是政, 避他的讳。
由于中文是以字为基本意义单位的结构, 还带来了中文提高的方向, 就是从“篇水平”发展为“字水平”。贾平凹的文章《我的老师》中对3岁的孙涵泊有一段描写:
我在他家书写条幅, 许多人围着看, 一片叫好, 他也挤了过来, 头歪着, 一手掏耳屎。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
我们所想, 有时还不如这位孩子直接。记录我们的语言的所谓符号, 除了音符, 就是字符, 也就是字。我们整个语文教学, 一是认字, 二是用字。用字做什么?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没有字, 思想感情也是存在的, 但表达得没有那么深刻, 也无法进行深刻的交流。比如婴儿没有完整的语言符号, 只是一声啼哭, 于是鲁迅先生说, 婴儿的第一声啼哭, 绝不是一首好诗。但也不可小看。他吃饱睡着, 醒过来, 捏拳舒腿, 咿呀学语, 这未必不是那声啼哭的余波, 是一种深刻的东西, 只是我们不知道, 一声啼哭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回到用字。对学生来说, 思想感情是既有的, 自身在发展着的, 在教育中会进一步发展, 这些都不成问题, 问题在于如何表达。表达的工具就是字符。对字有深切的了解, 就能最好地表达, 而把握字, 需要有不断的用字的实践。阅读、讨论、思想碰撞、写作, 等等, 直到把字熟习得入木三分。对字的认识水平, 就是语文素养的深处。我们称之为“字水平”。你借此可以读所有的中文写的新词、新文, 可以自如地表达自己, 只要对方和自己使用的是正确的中文, 就无论何时都能清晰地彻底地理解, 不必借助词典或外界的诠释。现在的问题在于, 为了学习用字, 我们不能离开篇, 因为只有篇才是含有整体意义的。字不离篇。但学习篇, 又不仅是为了篇, 因为篇可能会给人以人文的知识或素养, 但它不能代替学生的思想。学生需要的是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因此, 如上说的, 我们需要把握字。打一个比方, 我们需要研究生物体或物体, 但如果仅仅是“体水平”, 并不能回答更多的体的问题。只有把体的问题归结到分子或原子水平之后, 才能对事物作出根本解释并运用自如。如得知物体的温度, 乃是物体分子运动速度的表达。所以对物体的“分子水平”的把握比“体水平”更高级。语文同样, 要把学习的篇水平上升到字水平, 才能得到这种深刻的语文素养。而学习字, 必须在字的各种情态中去感受它。所以古人说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好, 说文字工夫, 而少说文章工夫, 不知然否?这就要多读书, 多思考, 读书万卷, 腹有诗书, 而不是由老师多组织大家分析课文, “深挖洞”。这恰好就找到了一种依靠学生学的语文教学方法:发挥课堂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阅读和思考。
我们花了很多笔墨来谈中文的启悟的功能, 是因为它可以具体地并更深刻地说明, 对以汉语言文化为背景的教育来说, 要从主要依靠教转向主要依靠学, 即依靠学生的悟, 有着极好的基础条件。实践还表明, 中文在生本教育的框架下更易学而且发生了更大的促悟功能, 因而更好地发挥中文的优越性。我们认为, 它将更强烈地反映出, 作为学习语言的教育, 可以依托既有的语文海洋和人内在的语文本能, 通过最大限度地接触原生态的语文和相应学科的实践, 去自己获得语文素养 (或学科语言) 和学科的素养。这就是所谓“学文化”, 不仅是学文的知识, 更是在学文化过程中发展自己。在下面的篇目里, 我们将会继续来探讨悟, 以及相应的教育教学和“学文化”的问题。
写作与悟性 篇7
什么是悟性呢?悟性就是领悟事物的本质、规律、道理的能力。它属于认识范畴, 但跟一般认识活动很不相同。一般认识是有意识地进行, 须经过一番分析推理、归纳概括才得出结果。悟性的认识却是在不知不觉中一下子领悟到事物的本质, 尤其可贵的是, 这认识还有创新特点。所以悟性是无意识的一种创造性认识能力。
这么说有些抽象, 举个例来看吧。如有篇题为《心灵的和谐》的作文, 说有一天“路过上海美术展览馆, 见门前贴着免费摄影展的广告”, “我” (作者) 就和爸爸走了进去。在二楼展厅里, 除了稀稀拉拉几个观众, 只有一个戴眼镜的工作人员在看报纸。“我”正被阿拉斯加的雪景所陶醉, 突然后边的灯熄了, 一个工作人员跑上楼来嚷道:“时间到了, 下午再来!”“我”不理, 继续观赏。那个看报的工作人员小声对他说:“再延迟一会儿吧!”于是后边的灯又亮了, 我又徜徉于艺术的海洋中。文章着重写了鉴赏一张记录某大学校庆活动的照片:
校长在作报告, 学生们在下面虔诚而恭敬地听着。这是一张俯视的照片, 拍下了许多人, 但并不使人觉得有什么多余, 因为每个人的神情都一样的专注、庄重。我一下子明白了, 这就是和谐——心灵的和谐。我想, 人们之间, 心灵的共鸣胜于表面的契合。这样, 我们才可能有真正的沟通。
这儿的“我一下子明白了, 这就是和谐——心灵的和谐”, 这是全文的“眼”, 有了这个“文眼”, 整个文章就活起来了。参观结束——
我们快步走到门前, 那个看报的工作人员微微抬头, 冲着我们笑了一下。此时, 这个真挚而宽容的微笑使我的心里一下涌上了一份感动和感激。我再次体会到了那种心灵的和谐。我要把它珍藏在心底, 并将时时以此提醒自己寻找与他人心灵的统一, 付出我能付出的, 让周围的人们因为我而有所收获。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目标, 怎样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呢?作者从一张照片“一下子明白了”:人们之间有了“心灵的共鸣”就达到了“心灵的和谐”;有了“心灵的和谐”人们之间就能“有真正的沟通”, 这样就可以实现社会和谐。所以,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 人们之间心灵的共鸣胜于表面的契合。这深刻而富有新意的认识是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涌现出来的, 并没有经过分析思考就得到了, 所以是无意识的悟性表现, 文章表达了作者“寻找与他人心灵的统一”的愿望, 并决心为此“付出我能付出的”, 让别人“因为我而有所收获”——这个主题就建立在“一下子明白”的“心灵和谐”的道理之上。所以这篇文章是悟性的产物;没有悟性, 参观影展这件事就不能成为题材, 就没有这篇文章。
悟性的表现有多种形式, 主要有直觉、顿悟、灵感三种类型。直觉的“直”, 表明这种认识的结果是不经过分析思考而直接得到;顿悟的“顿”, 表明获得认识的速度之快, 瞬间 (顿时) 即得;灵感则着眼于思维活动的特殊性, 它没有思维的具体过程而能得到思维成果。三者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悟性的特点, 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对事物的本质、规律、道理的突然悟得、直接把握。
不但学生的好作文多半都是悟性的产物, 大作家的创作也同样如此, 甚至尤其如此。戏剧大师曹禺说, 他的作品常常是“被一个人或一件事”引发创作灵感, 使他受到“震动”, “在心里激起一种想写的欲望”, 从而满怀激情地完成了作品的创作。郭沫若回忆《凤凰涅槃》一诗的创作时说:“上半天在学校课堂里听讲的时候, 突然有诗意袭来, 便在抄本上东鳞西爪地写了那诗的前半部。在晚上即将就寝的时候, 诗的后半部的意趣又袭上来了, 伏在枕头上用铅笔只是火速地写”……作品就是这样在灵感中完成的。
悟性对哲学家、科学家的发明、发现、创造也同样是头等重要的。牛顿从苹果坠地, 突然悟到地心吸引力, 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从壶中水开蒸汽推开壶盖悟到蒸气发动机的原理而发明了蒸汽机, 开创了人类历史的工业时代。爱因斯坦总结自己科学经历时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杰出的物理学家玻恩也强调指出:“实验物理学的全部发现都来源一些人的直觉”。
由学生写作的悟性谈到文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 (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思想已成为哲学的重要部分) 的悟性, 是不是扯远了呢?不。我想说的是, 大文学家、大科学家和大哲学家的发明创造来自悟性, 与学生写文章来自悟性是同一个道理、同一回事。因此, 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悟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当前写好作文的需要, 而且直接关系到学生成为创新人才、为国家建功立业、创造辉煌人生的头等大事;未来的大文学家、大科学家、大哲学家正是这样在学校里成长起来的!
培养悟性是作文训练的关键 篇8
一、“悟”从生活中来, 培养学生敏锐的信息意识。
1、极尽人的眼、耳、鼻、舌、身五官之能事, 最大限度地张开捕捉客观世界信息的罗网。
“眼”可一饱春日“无边光景一时新”的眼福, “舌”可让人“三月不知肉味”, “鼻”可使人人“鲍鱼之肆”辨其香臭, “耳”能让人欣赏到月夜里“大弦嘈嘈如急雨”的美妙琵琶。因此, 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养成眼观其色、耳辨其声、鼻嗅其气、舌舔其味、体察其形的习惯, 充分地捕捉信息和感知事物。
2、生活永远宠爱那些具有活泼宽广童心的人。
童心好奇, 它能引导人们打破旧的模式, 另辟蹊径, 或在已知中发现未知。拥有童心的人即使长期浸泡在“鲍鱼之肆”, 也会“闻”出特别新奇的香臭来。他们的口袋里总是装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岁月的阴晴圆缺。诗圣杜甫, 尽管颠沛流离, 却总是情系社稷心忧黎民。无论“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还是“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无不在他感知时烙下深深的印迹。因此, 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好奇而活泼的童心。
3、处处留心皆学问, 有意观察与无意观察相结合。
“有意观察”是指按既定意图而进行的周密系统的观察, “无意观察”是指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不自觉地进行的观察。古今中外, 许多作家带着收集材料的目的去体验生活, 结果却写不出像样的东西来。而另一些作家并未有意去观察生活却写出动人的作品。从鲁迅到高尔基, 从狄更斯到杰克·伦敦, 他们无心当作家的那段生活却恰恰变成他们最好的作品的内容。我们是普通人, 生活当然是很平凡的, 这就更需要“无意观察”, 有了它就犹如路过海滩, 顺手拈来地拾取点什么, 不能心存专采“骊珠”的奢望。因此, 面对生活要处处留心, 时时在意, 做到“有意”与“无意”结合。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激发学生拥抱生活的热情。
朱光潜说:“人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情趣丰富, 一种是情趣枯竭。后者是俗人, 前者是艺术家。”我们虽然很难成为艺术家, 但也该脱离“俗人”圈。然而, 许多学生因终日苦读, 忽视了生活的精彩, 感受不到生命的韵味, 于是, 渐渐地漠视生活, 在他们看来生活是枯燥的, 社会是灰暗的。因此, 我们的教学必须从端正学生“要作文先做人”的态度入手, 激发他们拥抱生活的热情。
5、思考是概括和提炼生活得之于心的关键。
作文的悟性仅停留在感觉体验上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任何事物里, 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 因为人们用眼观看事物的时候, 只习惯于回忆起前人对这事物的想法。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点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要发掘未被发现的东西, 就必须思考, 从中悟出别人还未悟及的东西。惟有多思善思, 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只有多思善思, 才能使人勤于使用真正属于自己的“眼光”去捕捉, 绚丽多彩的客观世界才会不因为感知的千篇一律而黯淡, 才会令人耳目一新。
二、“悟”从书本上来, 教会学生从阅读中寻找作文的灵感。
1、从阅读中弥补生活些许的空白, 充实自己的生活。
人不能事事直接体验, 许多知识都是从书本中来的。可以说, 没有一个作家不为了写作常进图书馆和阅览室。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 参考了700多种历史著作。因此,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提升作文的“悟”。有了这种本领, 江南学子可以从“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中感受草原的辽阔, 塞北的学生可以从“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中感知水乡的柔情和明丽。根本不必亲临其境亲历其地, 只要细读其书渐入其境, 就能够如愿以偿。
2、博览群书, 在书海中掠取一朵朵生活小浪花, 丰赡生活的底蕴。
会读书的人, 多读积淀一定丰厚, 触及生活的敏感一定更强, 领悟生活真意的本领一定更高。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作者博览群书暂不说, 单就《三国演义》就看过十几遍, 难怪一见到诚信的话题, 就能触及他对生活的强烈感受, 采用文白相间的语言, 情文并茂地演绎出一段动人的故事。
三、“悟”从写作中来, 恰当的作文技巧是充分地表情达意的必备条件。
1、让联想为思路插上羽翼。
有些学生有了好的立意, 行文起来就是紊乱说不清, 这除了文字功底不好外, 最根本的就是文思不清。作文实际是思维的艺术。构思时思路是否开阔与畅达, 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联想与想象。有了联想, 内容就丰富, 思路就畅达。杨朔从辛勤劳作的农民联想到辛勤酿蜜的小蜜蜂, 构思成优美的散文《荔枝蜜》。所以, 作文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
2、作文材料的多层选择及价值取向。
材料的积累自然是多多益善, 然而, 在使用时必须进行选择。首先, 根据自己的个性与习惯来选择。然后, 为了“炼意”要舍得忍痛割爱。否则, 你就会无从构思, 无从下笔。
3、锤炼语言, 妙笔生辉。
作文要养成斟词酌句的习惯, 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喜欢平白如话, 还是华丽工巧, 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具体的行文中要讲究语言的锤炼, 何处该轻描淡写, 何处该浓墨重彩, 何处来一组排比, 何处来一个设问等, 都应该挥笔在手, 领悟在心。
阅读教学中的悟性培养 篇9
一、整体感知是“悟性”培养的“源头”
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是阅读的基本要求。所谓“整体把握”, 即着眼于对全文的内容与形式的把握, 着眼于对全文的粗线条的分析与综合。因为, 文章的主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
如苏教版六年级 (上册) 《轮椅上的霍金》, 初读课文, 让学生说出集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生 (1) :霍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生 (2) :霍金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生 (3) :霍金不仅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 更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显而易见, 生 (3) 回答比较全面。既然如此, 为什么说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又为什么说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在学生展开讨论之后, 要求学生捕捉语言的主要信息, 用最精要的语言来表达。“他是物理天才, 更是生活强者。”然后引导学生揣摩语意的侧重点, 并且以朗读的方法, 悟出“更”字的表达作用。当学生对主旨产生“悟性”之时, 再通过调整句序的方法, 作一番比较, 并说出语意上的变化。从而, 让学生“悟”出这些内容:物理天才, 世界上并非独一无二。但霍金在残酷的生命之神的折磨下, 竟然能创造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奇迹, 才可谓“非他莫属”。作者之所以突出说明霍金是一位“生活的强者”, 是因为霍金以非凡的毅力战胜了不可想象的困难而获得了奇迹般的成功。这样, 经过以上从感知到感悟再到感受三个阶段, 学生就不会仅仅停留于“是什么”的肤浅认识上, 从而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达到“循路识斯真”的理想境界。
二、语言是“悟性”培养的“载体”
阅读中语言理解是教学上的难点。因此, 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言语感悟能力的培养。尤其对文章意蕴丰富的句子, 更要引导学生细细揣摩。或从语气、语调以及朗读节奏、重音等方面将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口语, 或通过对句子中词语的增删调补与原句作比较感知语言的表达技巧, 感悟语言的表达效果。从而, 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 在学习语言中培养学生的“悟性”。
如苏教版六年级 (上册) 中的《詹天佑》, 文章开宗明义,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对于这一统领全文的起始句, 可以通过换词比较的方法, 让学生领悟詹天佑作为工程师的杰出才能和爱国情怀。例: (1) 詹天佑是我国的工程师。 (2)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 (3)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而, 让学生明确此三句语意是各有千秋的, 句3中的“爱国”是指他的思想情怀, “杰出”是指他的才能与才智。由此学生产生了一种潜意识:一个人不仅要有爱国之志, 而且要有报国之才, 詹天佑就是我们的楷模。作者为了突出表现詹天佑的“杰出”才华, 既写他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又写他具有躬行实践的求实精神。为此, 文中写道“ (1)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不能有一点马虎, ‘大概’, ‘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2)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 扛着标杆, 背着经纬仪, 在峭壁上定点, 测量……白天, 他攀山越岭, 勘测线路, 晚上, 他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 他常常请教当地农民。在揣摩句 (1) 时, 先让学生读一读, 既要注意重音的变化, 把握语言的逻辑顺序, 体会詹天佑对待工作的严谨的科学态度。然后再通过换词的方法, 与原句做比较, 体会词语表达的准确性。经过深钻细研, 学生感悟到作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不仅具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而且具有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同时, 通过对语言的感悟明确锤词炼句的重要性。实践证明, 只有通过语言实践, 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 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
三、联想与想象是培养“悟性”的“双翼”
联想与想象, 在数学教学中, 是培养悟性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 更是培养“悟性”的“双翼”。从某种意义上说, 没有联想与想象, 就不可能有“悟性”。如, 读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就会联想到春回大地、草长莺飞的勃勃景象。而联想与想象的基础是对生活的感受, 对知识的积累。如果没有对春天的感性认识, 那么, 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诗中“绿”字的内在含义与表达作用。因此, 培养“悟性”, 离不开联想与想象, 联想与想象离不开生活和知识的厚积薄发。
如苏教版六年级 (下册) 中的《孔子游春》, 为了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孔子论水的一番话的含义, 根据其内容与层次, 制作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目睹水的奔流不息的壮阔画面, 联想生生不息的芸芸众生;目睹水的顺其自然, 联想到人的和顺温柔;目睹水的滴水穿石, 联想到人的始终如一……由水的特点, 悟出为人的道理。这种由此及彼的联想, 如一条射线, 不断向前延伸。这是一条“信息高速”, 是一条绵延的“河床”。从而, 在“此”与“彼”之间, 在“表”与“里”之间, 形成思维的链接点。这个思维的链接点就是甲乙事物间的“相似点”。
对“物性与悟性”的阐释 篇10
水质-含摄万物
木质-表里如一
铁质-锐钝共存
灰尘-无所不在
镜面-冷静反射
水晶-明析透彻
影子-虚实交界
绿竹-竹影飘逸
上述这些物质原本就只是单纯的物性而已,然而当人们的心意识投注其上时,物已不再只是“物”, 此时的物性转述了观看者心念的想法与感受。亦即,人们因物性的种种现象特征和性质,引发内在诸多的觉受与感悟。
2004年,我创作了“颓废与神圣”,当创作理念成系统时,创作是可以随处进行的。“颓废与神圣”是从我所居住的环境开始的,生活于工业海港城市的高雄,钢铁厂、拆船厂、废铁场,到处可见。“铁”对我而言,只是个直觉的代号,我不断寻找并挖取深埋土中,已二、三十年的废弃锈铁,在钝化的厚厚铁锈上,重新加以局部打磨,打磨过后的部份依旧光亮锐利。铁的物质属性,厚重、钝化、容易氧化生锈,然而几经单纯的琢磨之后,却是无比耀眼灿烂。
“铁”这种物质,因其处理条件方式的不同,而同时存在着极端的两面性,神圣与颓废、光亮与腐锈。如此极端的差异性质却同时并存于同一件物质之上,甚是有趣。人性中的种种的矛盾对立,正如同“铁”的性质一般,自性的光亮与累劫的尘垢,同时并存在同一肉体灵魂之内。人的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沦,就在当下瞬间的决定过程。
论声乐学习中“天赋”与“悟性” 篇11
一、声乐教学中的“天赋”与“悟性”
1. 声乐学习需要有“天赋”
一个比较成功的歌唱者, 导致其成功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 除了刻苦努力学习、有名师的指导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外, 个人较好的发声条件、音乐的天赋和悟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智商的高低反映着智力水平的高低。智商主要反映人多方面能力。如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音乐能力等。有些人的高智力水平是多方位显现的, 表现出多方面的能力都很突出。 (比如达芬奇) 有些人的智力水平则展示在个别的方面, 如语言、音乐、数字、计算等。如果从智商的角度决定个人能力的偏向来看, 我们可以把“音乐天赋”视为一种特别音乐智能, 是一个人在音乐方面的特别能力。由于智商的高低基本取决于遗传, 音乐天赋的差异也就主要来自于先天。
研究表明音乐智能在人类个体天赋中是最早出现的, 也就是说音乐天赋在少年时期就会显示出来, 历史上我们耳熟能详的音乐家:贝多芬、舒曼、海顿、李斯特等无一不是在10岁之前就举办过个人音乐会或发表过音乐作品了。这些伟大音乐家们都证明了在音乐领域里“天赋”的重要性。而声乐的天赋又具体体现在音调感知能力、节奏模拟能力、旋律记忆能力以及声音表现能力上, 在声乐的学习中如果你拥有这些能力那么无疑你可以更直观地感受音乐, 而这些能力大多来自先天, 后天很难通过训练得到, 就好比学习声乐必须要拥有好的嗓子和呼吸系统, 这是必要的身体条件, 如果天生嗓子不好, 中气不足, 那么即使对音乐的理解力感知能力再出色也无法唱出来。所以, “天赋”是学习声乐的基础。
2. 声乐学习需要有“悟性”
声乐是一门抽象的课程, 因为人体的各发声器官在歌唱时的运动状态和它们间的相互协调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主要是依靠声乐老师把自己歌唱发声的感受、体验、歌唱的经验和方法, 通过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 学生再通过自己的感觉和体会逐步调节、校正发声机体, 使之找到正确的歌唱方法。
音乐天赋只是学习声乐的一种潜能, 潜能的能否激活和充分发挥主要还是要看音乐悟性的高低, 音乐悟性是保证音乐天赋向高层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声音不是具体的物质, 必须通过抽象的理解去体会发声的位置, 去修正声音的音色, 所以声乐“悟性”高低极大地影响着声乐“天赋”的发挥, 并在一定的情形下决定了音乐天赋潜能的发展, “悟性”对于学习声乐来说一点也不比“天赋”次要。打个比方, 如果有一副好嗓子却找不到正确的发声位置, 那不但唱不了歌还有可能把原本条件好的嗓子唱坏。
从声乐学习者的成长过程来看, 音乐天赋相近的学生在相同的环境里学习, 因悟性发展的情况不一样, 学习状况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有些学生渐渐落后了, 有些学生则走向成功。所以我认为“天赋”只是学习声乐的前提条件, 而“悟性”的高低往往更为深切的影响着我们学习声乐的道路。
3.“天赋”与“悟性”的关系
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在某些方面有天赋的人都多少有些无师自通的本领, 这些本领是在没有被教导的情况下自己领悟出来的, 而反之往往在生活中那些能引起我们兴趣的事, 在我们尝试去做时会发现我们相比他人擅长这个。
声乐中的“天赋”与“悟性”是相互影响, 互为促进的。在学习声乐中的天赋是我们天生的音乐智能和嗓音条件, 而悟性则是通过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从而得到的一种心理醒悟现象, 一种在主观上产生的认知, 我们的声乐演唱中这种认知将决定着我们如何运用自身的嗓音去歌唱。所以声乐里天赋是“感性”的, 悟性则是“理性”的。如果说, 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是“钻进去”, 那么从理性到感性的过程就是“跳出来”。说透了, 声乐演唱实际上是一个人音乐素质与歌唱技巧的综合反映。歌唱的“感知”与“领悟”就是歌唱心理的重要方面, 因而研究歌唱的“感知”与“领悟”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 对于指导声乐学习、提高演唱效果,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歌唱中的“感知”与“领悟”主要指人们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 它是一种感性认识的过程, 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于一个声乐学习者来说, 没有感知能力就没有一切。声乐发声完全靠人的听觉和肌体的感觉来进行声音的调整和修饰, 因此, 声乐学习者必须不断培养自己的感知能力其实人们会本能的对自己擅长的事产生兴趣, 天赋好意开始就进步的同学很容易对声乐演唱充满积极, 不断去了解渴望得到更大的进步, 其实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的声乐“悟性”已经在不断累积了, 在声乐教学中做的就是尽量引导同学们进入这样的状态中。
二、从心理层面论声乐“悟性”的提高方法
单靠天赋, 缺乏一定程度的声乐悟性, 很难把握住作品的内涵, 那么反过来说, 是不是只要提升一个人的内涵就能使声乐“悟性”得到提高呢?研究成功歌唱家们的经历让我发现, 声乐“悟性”的高低与他生长的环境和从小身处的声乐氛围以及家庭教育对声乐的重视程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这就说明了声乐“悟性”是可以培养的, 而培养和提高声乐悟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将伴随着声乐学习的始终。
1. 音乐想象力
提高声乐“悟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各种艺术表演都离不开创造性的想象力, 尤其是在声乐表演中艺术想象力更站在首当其冲的位置, 因为声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 一切都需要我们有丰富的想象力。
学习声乐歌曲需要的想象力包括:对旋律的意境想象, 对歌词的画面想象, 对声乐作品故事背景的想象。可以说, 音乐想象力是帮助欣赏者理解音乐形象的更为具体的手段, 是使欣赏者把音乐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中间环节。举个例子比如在唱歌曲《我爱你中国》时, 在唱到歌词“百灵鸟从蓝天飞过”时, 如果只是把节奏和音符唱准确, 那么这首歌虽然完成了, 却没有生命力, 演唱时要用歌声在眼前描绘出一副百灵鸟飞过蓝天的景象, 不仅如此还要去想象这幅画面是怎样的意境?是伤感还是平静, 是喜悦还是豪迈, 是激昂还是悲壮, 并把情绪的领悟唱到歌曲里, 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 好的歌者不止能体会歌曲的喜怒哀乐还能让歌者自身也进入到歌曲的喜怒哀乐中, 使作品形象在演唱中活过来。这就是对歌词的画面想象力。只有在演唱时持续连贯的想象才能在歌曲中始终投入, 并使歌曲生动鲜活。而这样的演唱能使学生对声乐得到更多的领悟。
2. 音乐表现欲
实践证明, 积极的表现欲是一种促人奋进的内在动力。对于提高声乐“悟性”来说, 增强自己积极的表现欲尤为重要。在声乐的课堂中积极的表现欲是很好的心理素质, 它给人自信, 给人激情, 给人力量, 也会给人带来巨大的进步。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拥有积极的音乐表现欲的, 因为在现在的社会中, 很多人对表现欲是存在偏见的。认为那是“爱出风头”“不稳重”的表现, 往往会有一些学生因为缺乏当众展示自己的勇气, 在课堂上遇到了需要参与的教学活动便退避三舍。这些现象从反面告诉我们, 学生缺乏音乐表现欲是一种缺憾, 积极的表现欲应该成为学习声乐, 提高声乐“悟性”的必备心理。懂得它的作用和价值, 并努力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欲是十分必要的。
表现欲是一种强烈渴望展现自我并得到认可的情绪, 换言之这种表现欲源于对声乐这门艺术的热爱, 而这正是我们学习事物的动力来源,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表现欲的重要性。培养表现欲首先可以使学生在上课中的思想处于相对积极的状态, 学习声乐一般都是一对一的教学, 这就是为了能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充分的参与进来。参与者的心态体现着接受主体的心理素质, 又影响着音乐表现能力的发挥水平和效果。从理论上说, 表现欲不是音乐能力, 更不是智力, 但它却可以让人们在学习声乐, 演唱声乐作品的时候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模式里, 而这种模式无疑可以大大促进声乐悟性的提高, 让声乐课堂的教学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此外课堂中音乐氛围的营造也是提高表现欲的关键, 比如在演唱一些悲伤的音乐作品时, 就可以利用钢琴伴奏的旋律营造歌曲的伤感氛围, 这样学生很容易就可以进入到这首歌曲悲伤的意境中, 并渴望把心中对歌曲的理解用声乐演唱表现出来。培养音乐表现欲不但有助于歌曲的情感传达, 还能让我们在台上表演歌曲演唱时不怯场, 更加自信的去变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并享受其中。
3. 音乐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类生命体内自我更新、自我进化的自然天性。创新是人类心理特有的天性。创新是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创新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创新是人类与自然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声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 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对同一件事的本质, 人们在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理解。也就是说随着思想的不断升华, 就会产生新的理解, 从而指导你在新的层面上学习、实践声乐理论和技巧。在声乐学习和表演时对作品的感受和想象、心态的控制、情感的投入、与观众的思想交流等等, 都能体现出音乐悟性的水平。由此可见, 得到人们赞赏的成功声乐演唱, 往往取决于歌唱者对作品内涵的感悟。在声乐学习中, 初学者唱一支曲, 他对作品的感悟往往是出自听这首歌时的感受, 而这样的感受是来自原唱者自身对歌曲的想象和表现。一开始我们演唱歌曲都是出于模仿的阶段, 可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会发现对歌曲的感受出现了一个麻木期, 因为一味的模仿并不能让我们感同身受, 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会自己去想象歌曲并把这种想象形成属于自己的演唱风格。
创新意识恰恰是音乐想象力与音乐表现欲的结合, 要敢于以自己的视角去体会歌曲去思考歌曲才能得到新的感悟。声乐的演唱形式与方法一直在不断的更新不断的完善, 这些都是创新的结果, 因为固守成规只能画地为牢, 或许并非每次创新都等于成功, 但我们的每一次进步确实都建立在创新上。如此不断实践, 他们的悟性水平就会得到长足的提高。音乐创新意识能使学生走进音乐中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 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充分挖掘自身悟性的潜力。
综上所述, 在学习声乐中“天赋”和“悟性”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音乐“天赋”是学习声乐的重要基础, 音乐“悟性”则是促使音乐天赋向高层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两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刘荣弟.音乐听觉悟性评价与视唱练耳教学.交响, 1998, 1.
[2]袁晓红.声乐人才培养中“天赋”与“悟性”.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11, 4.
【悟性思维】推荐阅读:
悟性06-12
数学悟性12-01
悟性怎么造句07-21
散文教学中悟性培养05-10
小学生语文悟性培养10-18
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08-09
创新思维之自由思维08-22
互联网思维之用户思维06-26
发散思维的思维方法如何培养10-04
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有什么差异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