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思维

2024-10-19

超越思维(精选7篇)

超越思维 篇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学习数学离不开思维, 没有数学思维, 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现在的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缺乏一定的思考能力, 只是老师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没有自己的想法, 也不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 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的习惯, 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 从而启迪他们的数学思维。

为了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 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习题设计中都考虑到了这一点, 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思维挑战, 从度性走向超越。

一、创设挑战机会

人的大脑就像是一台机器, 如果不使用它, 不让它工作, 就会“生锈”。学生在求学阶段就是要让他们处在思考问题的氛围中, 不能都照着数学书本依样画葫芦地学一遍, 而不对他们进行基本的思维训练。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使用教学方法, 给学生创设思维挑战的机会。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进位) ”时, 由于前面已经学过几课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学生觉得列竖式计算没有一点难度, 以为乘法计算就是简单的列竖式, 学习上有些松懈。对于学生的这种情况我并没有多说什么, 而是抛给他们一道题目, 让他们尝试着做。

在□里填合适的数字。

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学生挑战, 不但能纠正他们学习上的陋习, 而且也能有效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如新授“长、正方形周长计算”一课, 我并没有根据教材上的编排进行教学, 而是利用一张长方形纸完成了整节课的教学。首先, 学生根据手中的长方形纸计算出它的周长;然后通过折一折、剪一剪变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小长方形, 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最后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小长方形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 并计算出其中一个图形的周长。整节课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兴奋状态之中, 人人有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维的机会, 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 积极探索得出结论, 教学效果很好。

不同的知识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达到的是同样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但是光给学生创造思维挑战机会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让学生亲自参与挑战的过程, 在不同的练习中训练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二、引领挑战过程

每个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不同, 已有的数学思维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 要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引领学生畅游在学习的海洋中, 获取知识, 发展思维。

1.引领学生经历不同的思维挑战。每个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异, 对新知的接受能力各有不同。考虑到这些, 教授不同的知识时注重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领他们经历不同的思维, 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使数学思维深入他们心中。

第一, 数学语言的训练, 促进思维发展。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方式, 学生借助语言思考问题, 表达思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语言是师生、生生间情感交流、数学思维的工具。鉴于此, 我十分注重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如教材中出现的“观察上表, 你有什么发现?”“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等这些带有思考性、较为开放的问题, 我会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 意在训练他们用确切的、完整的、简练的、清晰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思维的结果。

第二, 习题练习, 发展数学思维。针对学生平时的练习情况, 精心设计每周一练。每周一练上的题目都是学生易错的题, 是一些基础知识, 全班学生都需要掌握的。另外还设计了一道拓展题,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得。对于练习题的训练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 读一读。任何数学题目的解答, 必须先通过读题来了解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和条件, 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因此, 我要求学生在做题时先把题目认认真真读一遍, 了解题目的基本信息, 做到心中有数。 (2) 找一找。找出题目中最能体现解题范围或解题方法的关键词。 (3) 想一想。题目提供给了我们哪些知识的信息, 从这个信息中你想到了可以用哪个学过的知识点来解决?这只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都有一种习惯趋势, 遇到问题时往往会按照以前固定的思路去思考, 这就是思维定势。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依照以往的方法去思考问题, 有时会困难重重。但当我们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 从问题的反面去剖析、理解、推理、设想问题时, 问题会简单化, 这就是逆向思维。

第三, 培养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在解决数学问题中, 常常会遇到, 因此, 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但在训练中发现学生思考问题时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固有的思想 (照本宣科书上的知识) , 不会灵活变通。同类型的题目老师讲过后会解, 但是变换一种说法或问法, 他们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运用题量训练时还要注重方式方法, 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 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 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2.引导学生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用什么, 会迁移, 但不会类推;思维较为狭窄, 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稍有变化, 就不知所云。老师可通过开放性习题引起学生思维的发散, 由封闭走向开放。如:黑兔12 只, 白兔3 只, 一共有多少只兔?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黑兔的只数、白兔的只数, 题目中都直接给出, 我们称这两个条件是直接条件, 所以一步计算:12+3=15 (只) 。如果题中第一个条件黑兔12 只不变, 那么第二个条件白兔3 只与黑兔12 只有什么关系? (学生会说:白兔3 只比黑兔少9 只……) 如果题中“白兔3 只”这个条件不直接给出, 根据与黑兔的关系说出来, 该怎样叙述题中的第二个条件? (学生可以答出:白兔比黑兔少9 只……) 解决问题需要知道白兔和黑兔的只数, 白兔这个条件需要我们通过与黑兔的关系先算出来, 白兔这个条件没有直接给出, 这叫间接条件。谁还能把这个条件再变换一下说法, 使它变成间接条件? (学生回答:黑兔比白兔多9只, 黑兔是白兔的4 倍……) 学生思维活跃了, 想方设法说出更新颖的条件。这样他们在积极思维中理解了什么是间接条件, 间接条件与已知条件、问题的关系等。理解了也就自然会运算了。接着, 我又让学生将第一个条件变成间接条件, 第二个条件、问题都不变, 或问题随着其中的一个条件同时改变, 目的仍是巩固练习两步应用题, 教给学生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使学生掌握了解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解放了思考方式, 发散了数学思维。

在独立解题中, 学生的思维还没得到完全发展, 想象力较差, 所以光注重训练还不够, 还必须在实际运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经验。

三、提升挑战的经验

数学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 主动进行分析、吸收, 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 创设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境, 促进其思维发展。

问题是放飞思维和想象的钥匙, 问题的出现能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 产生一种对解决问题的渴求, 所以教师要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能激发思维的问题, 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练习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直接的教学手段。因此, 课后还要精心设计习题, 让学生通过解题使不同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挥。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 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 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 从而使其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超越思维 篇2

——《创新与超越性思维》课后感

上周,有幸参加了集团组织的中高级干部创新管理研修班。课上同济大学的专家从宏观经济到行业发展,从转型升级到管理心理,从思维超越到团队管理。一堂堂精彩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最有感触的是王健教授的《创新与超越性思维》,这与我所从事的安全管理行业的所面临的问题与展望非常契合。下面谈谈我的感受: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部门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各类管理措施不断出台,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也非常重视,但是,重特大事故仍然每年都发生不少。而集团成立以来,党政班子领导也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各项规章制度也不断完善,但现场还是有很多安全文明施工隐患得不到妥善解决。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思维深处的障碍(王建老师课件),具体表现在如几个方面:

1、定势思维

现在的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有个特点:一线工人大字不识几个,今天种地明天就在工地上干活了,主要靠师傅传徒弟的口口相传,而一线管理人员大多是大学毕业生,学识很丰富,现场实际经验很少,做事主要靠标准规范。很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前年集团请毛志宏老师讲的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技术人员编方案只管标准和法律要求,而现场工人只按当年学徒时候师傅教的,大家各管各,方案按流程报,现场工人只管自己搭。这种情况施工现场非常普遍,有些技术人员实际操作经验不丰富,照抄照搬情况很突出,造成编的专项方案不符现场实际,而现场工人觉得自己一直这么干,一辈子没出过事,不听指挥也时有发生。

2、偏见思维 偏见思维主要是经验偏见和利益偏见。经验偏见主要发生在操作层,很多班组长都是“小包工头”,在现场干了几十年,自觉资格老、经验丰富,带着手下蛮干,不把制度规章和项目部指令放在眼里。利益偏见主要发生在管理层和领导层,项目部重进度、轻安全,安全管理吃力不讨好,项目经理做“随手掌柜”的多;领导层重经营、轻现场,管好安全要投入,没产出,做好安全的积极性不高。

针对上述问题,我觉得要打破安全管理中的思维障碍,必须要有超越性思维才能改变安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1、要树立安全管理出效益的观念

根据王建老师所述的反木桶理论,一个单位要在行业内立足的捷径就是特色凸显,而安全管理恰恰是一个容易以低成本换高收益的一个方面。首先,行业内真正重视安全文明施工的企业不多,容易打出品牌。第二,成本相对低廉,相对进度、质量而言,做好安全的成本相对代价较小。第三,对行业主管单位、甲方和同行而言,安全文明施工好的工地很直观,视觉冲击大,更能留下深刻印象,留下较好的口碑。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其他管理工作的开展,事半功倍。

2、要树立优秀人才要在一线磨练的观念

我记得很我们同辈或者年长一些的业内领导和专家很多都是经过多年一线实践后走上管理岗位、领导层,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让人叹服。所以,我们一些刚出校门的的年轻同志要扎扎实实在一线丰富自己,通过几年多吃点苦,多磨历一些,不仅以后能让公司收益,对个人而言,更会取得更大的成就。这个非常符合王教授所讲的优势富集的本性,在工作的起点上干的扎实一些,以后的成就会通过级数放大。这样也会改变我们项目管理人员“水土不服”的现象。

3、要树立农民工是可以教育的观念

随着时代的变迁,80后、90后走上社会的舞台,逐渐代替50后、60后成为务工市场的主力。他们接受教育的程度相对于他们的前辈要高,思想更为活跃,个性更加突出,以前建筑业家长式的管理模式越来越行不通,这就要我们要改变原有命令式的培训、教育模式,而变成互动的、更人性化、多样化的教育模式,与时俱进。只有更快的改变单纯依靠“师傅带徒弟”非常有局限的传承模式,一线安全管理才会有很大的飞跃。

海尔:“思维”与“行为”的超越 篇3

以海尔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企业,已经完成了早期的自我超越,并正在致力于更高层次的自我超越。对于海尔来说,自我超越就是创新的根本和真谛。张瑞敏不止一次地引用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一句话:“我们唯一害怕的就是我们自己”。张瑞敏还说:“谁也救不了我们,只能靠我们自己,只有不断战胜自我,才会强大起来”。

海尔的自我超越可以归结为两方面:思维方式的超越和行为方式的超越。海尔正因为坚持了这两方面的超越,才赢得了企业日新月异的变革和持续快速的发展。

◆ 思维方式的超越

企业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企业的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形成习惯就是企业的性格。中国企业思维方式超越的关键,是由非理性或理性不足走向理性化。

在中国,无论从家庭物品摆放、厨房烹饪、家政安排,还是从公共交通中的红绿灯、斑马线,都能随时随地看到许多不严谨和随意性的现象。杨沛霆教授指出:“这种随意文化在中国泛滥,完全背离了先进文化的要求。其结果是制造出了一个落后文化。”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社会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就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美国社会学家George Ritzer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理性化的四个特点: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可控制。这些也可看作是构成理性系统的基本要素。

海尔超越了传统思维方式的局限性。海尔的管理模式,从OEC到流程再造的市场链和SBU,都体现出一种理性精神。有观点认为,海尔的管理太严格了,太不讲人情了。其实这正是理性化的表现。海尔的成功就在于理性化。可以说,理性,证明了海尔的成熟。

“人情/关系导向”→“事实导向”

研究中外经济合作的西方学者,把中方的思维方式归结为“人情/关系导向”;相应地,把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称为“事实导向”。

“人情/关系导向”,就是宁可“不做事”、“做错事”甚至“误事”,也不搞坏人情和关系。人们花在人际关系上的精力太多,太累,累在心上。海尔超越了中国人传统的人情、关系的思维定势,形成了类似“事实导向”的风格。在此基础上,海尔才有了管理上的“公平、公正、公开”和“赛马机制”。

海尔不是基于血缘、人情和关系的那种旧时代意义上的“家庭”。海尔不讲没有原则的“一团和气”,它是一个赛马场、一个奥林匹克竞赛场,讲的是游戏规则。这样,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才得以释放出来,才有今天海尔的万马奔腾、全员SBU的可喜局面。海尔人工作紧张是公认的,但是他们一心干事业,不用顾及那么多的人情、关系。海尔员工的升迁、待遇凭的是自己的能力和表现,不用考虑对领导的阿谀奉承和请客送礼。制度的执行,尤其是考核,也摆脱了人情、关系的干扰,体现出了一种制度的理性。尽管有的人对此不能理解。

“形式主义”→“务实实用”

职业生活与私人生活中的形式主义,既折磨人又降低了效率。在海尔,通过市场机制大大消除了形式主义。海尔目前的市场链管理,就是这种超越的具体措施。很多没有实际意义的部门被合并或撤销了。占用资源而不创造价值者,不仅得不到工资,还要为占用资源带来的损失买单。

《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文章说,形式主义的本质是颠倒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主要特征是重口号轻行动、重场面轻效果、重规模轻效益、重开头轻结尾、重眼前轻长远,其要害是只图虚名、不求实效。

海尔人是一个自信而务实的团队。在谈及海尔与德国OBI公司顺利达成合作时,德方领导人说:“我们在企业文化上也非常契合。用句通俗的话说,大家都不是在捣糨糊,而是在做实事。”张瑞敏说过:“在一个管理良好的企业里面,没有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一切都在静悄悄中有序运转。”这是对务实精神的一个生动比喻。

“保守”→“创新”

克服保守,建立创新文化,是海尔发展的原动力。很多因循守旧的企业,就是在不思进取中“安乐死”的。海尔积极主动地对低级平衡进行创造性的破坏,才使得人人不守旧、人人有压力、人人求进取,因而企业就变成了一条流动的河,而不是一潭死水。

没有对旧有平衡的突破,就没有创新。海尔认为,创新就是破坏所有阻碍创造有价值订单的枷锁。海尔有一座文化建筑——“时空飞碟”(见图):张瑞敏著文阐释了它的寓意:“非均衡的建筑格局,寓意着有序的非平衡之组织结构。于信息的非平衡中求有序,于市场的万变中操胜券,使涅于创造性破坏的企业,走向有序——混沌——有序。”

“好好主义”→“批判精神”

西方有着成熟的批判主义传统。马克思有一个座右铭:“怀疑一切”。正是在批判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他才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传统文化明显缺乏批判精神。这也体现在我国很多企业的文化中。

海尔文化有一系列重要的理念:“看不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能不能‘实事求是’是水平问题,敢不敢‘实事求是’是思想境界问题”。这些都体现了一种批判精神。海尔每次开干部会议,总是要找问题。如果谁找不到问题,他本身就有问题。这种基于忧患意识的“问题管理”,也是批判精神的又一体现。海尔要求全体员工不断地找“最短板”。海尔的“日清日高”要求每位员工每天都要找出“当日问题”或称“今日瓶颈”,这是“日清表”的重要栏目。对于海尔员工,你指出问题,他会感谢你,因为这样才能进步。这对于“你好我好他也好”的“好好主义”,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飞跃。

◆ 行为方式的超越

海尔早期的主要合作伙伴是德国利勃海尔和日本三菱重工,因此海尔文化吸收了德国风格和日本风格的精华。

日本产品体现了日本人的精细文化,他们能够在最小面积内做出最精的效果。日本人非常注重工作细节,细节表现出了他们的职业精神。记得在海尔东来顺饭店吃火锅时,餐巾的一角有一个纽扣的扣眼,于是餐巾便可以别在上衣的纽扣上,以保护衣服的清洁。那么多的专业餐饮机构都没有注意的这个细节,家电出身的海尔却做到了。再联想到海尔生产的厨具,柜体上每一个螺丝钉的孔洞,都专门配有精美的小扣板封闭,让人感觉十分完美。

张瑞敏考察日本企业时,看到一位日本女工干着天天都在干的贴标签的工作,却是那么地认真。回来后张瑞敏就在很多场合上说:“什么叫不简单?把简单的事干千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容易?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张瑞敏还明确地说过,海尔吸收了日本管理中的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这些,我们都可以在海尔的管理实践中得到印证。

德国产品具有三大特征:安全、可靠、耐用。这是德国人工作性格所决定的。德国人典型的工作性格为:彻底、完美、秩序、精确。

德国人有一个谚语:“犯错误都要犯得十全十美”。他们做什么都要彻底到位,不论是否有人监督;事情做不完美、有瑕疵,自己就不自在。当初,张瑞敏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意义就在于确立一种追求“彻底、完美”的文化。在海尔,没有一等品、二等品的分类,只有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德国人还有一个谚语:“秩序是生命的一半”。德国人讲究空间上的秩序和时间上的秩序。德国的交通秩序、生产秩序、办公秩序,以及工作日程表的精密安排,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秩序在海尔则体现为“两个基本方法”:日清工作法,按时间坐标展开;区域工作法,按空间坐标展开。海尔的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在建立一种秩序文化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人们参观海尔工业园的时候,感觉就像是到了欧洲,车辆、行人、物品摆放以及工作运行,一切井然有序。

德国人讲究精确,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们日常很少像中国人那样爱说“也许”、“可能”、“大概”、“差不多”等词汇。德国人讲究规范,做事严谨,人显得很机械,但是德国的机械产品却是最好的。海尔做出了超越“老师”(当初的利勃海尔)的冰箱,关键之一就在于超越了中国人不讲严谨的“随意文化”。

2003年2月14日,由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举办的“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揭晓,张瑞敏当选。主持人问张瑞敏:“谈到成就感的时候我第一个感觉就是数字,比如说海外营业额从原来的零到现在的十亿美元,对于您个人来说这种成就感除了数字还有什么?” 张瑞敏回答道:“得到一种尊敬。当时我们引进德国设备的时候,我们认为设备太贵了。德国人说了一句话,对我刺激很大。他说,我们就是这个价钱,一分钱都不降,因为我们是日耳曼民族,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好的民族,日耳曼民族能生产出世界最好的产品。因为质量非常好,我们就是这个价钱。当时我想,中华民族也是最优秀的民族,所以立下一个誓言:要么不干,要干就一定要争第一!现在,我们的冰箱在世界上已经成为第一了。”

超越思维 篇4

“龙商笔会”是由龙商网&超市周刊&《今日零售》杂志牵头组织的一个由国内行业知名专家教授与知名零售商业专栏作者和财经专栏作者组成的交流、联谊、创作组织,每年不定期在国内举办多期零售专栏和财经专栏作者之间的交流、学术讨论活动,商讨行业发展的应对战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转型发展与管理经营等咨询服务。

“龙商笔会”主张以文会友、以笔为媒的理念,强化媒体与作者、专家和企业的互动;增强媒体、作者、专家对企业的服务功能;旨在推动零售业、商业经济、财经领域的各种交流与讨论,加强对零售商业行业发展的前瞻与把握;客观、公正、全面、理性看待行业发展伴生的热点与问题,并形成与之相呼应的讨论、分析、应对;本着客观、公平、公正、平等的姿态推动媒体与作者的密切合作。

超越思维 篇5

一个新的世界观的产生,必然伴随着思维方式的改变,马克思创立新世界观的`过程,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这可以从他超越费尔巴哈的三个步骤中清楚地看到.首先,他在从青年黑格尔派转向费尔巴哈派时,就以看待世界的不同角度开始孕育对费尔巴哈的超越;第二,新世界观的雏型包含在异化劳动理论中,受到旧思维方式的束缚;第三,最终冲破旧有思维模式的束缚,彻底清算与旧哲学体系的一切联系,一个全新的世界观脱颖而出.

作 者:傅小凡 吴卫东 作者单位:傅小凡(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吴卫东(天水师范学院,马列教学部,甘肃,天水,741001)

超越思维 篇6

我们今天中国孩子学的外语, 其实就是“鱼牛”, 我们的孩子缺乏真实环境, 建构起来的语言缺乏真实性。但在现在这个时代, 网络是一个天然的交流工具, 那么怎样运用网络技术来改革外语教学, 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

一、互联网重塑教学形态

我们国家在今年3月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 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 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如今, 工业已到了4.0时代, 教育还停留在2.0时代, 可以说我们的教育已远远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全球化、数字化、知识创新时代需要具备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具有有效沟通与协作能力的人才。

这个时候, 我们需要思考:学校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产生没有?信息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教会我们的孩子什么?什么能力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如何教?技术如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与发展能力?

信息时代教育的大变革已经来临,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社会转型:第三次教育革命; (2) 技术创新:学校流程再造学校结构性变革; (3) 认知行为:下一代学习。

美国教育变革的路径为: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推动教育系统变革;其发生的条件是:技术促进学校的结构性变革, 提高学校生产力。

下面我将通过两个案例来介绍教学形态的创新。

案例1:翻转课堂

美国的基金公司分析员萨尔曼·可汗 (Salman Khan) 通过自己制作的微课件为表妹补课的模式获得巨大成功。目前美国每天有上百万中学生在家观看Khan学院的数学教学视频, 第二天则跟同学一起在教室做作业, 遇到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种教学模式跟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 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 被称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理念: (1) 知识传授:在教室外, 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 (2) 知识内化:在教室内, 便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翻转课堂的本质是应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优化传统教学过程, 由传统的“教—学”发展到“网络支持的主动学习 (先学) ———协作建构”。

案例2: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

MOOC是通过社会化网络学习环境向参与者提供围绕某个主题的分布式开放教育资源和教学活动, 允许参与者在领域专家指导下通过自组织学习方式参与课程资源建设与分享、建构个人学习与概念网络, 形成个性化意义与观念的关联式课程。

MOOC通过网络整合开放教育资源, 实现内容开放、教师开放、学生开放。知识全球化、人类知识分享与学习行为的改变、互联网资本推动MOOC的发展;MOOC加剧高等教育的竞争, 推动高等教育网络化、国际化、平民化;MOOC推动传统教育系统要素的调整与重构, 催生新型的教育模式。

互联网思维的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封闭式教学—半开放式/连接式教学 (Connected Teaching) —社会化自组织 (开放式) 教学;课堂教学—翻转课堂—MOOC课程。技术:媒体替代—流程重造—结构性变革。

我们应用互联网思维思考教育问题:驱动当今社会变革的是无所不在的网络, 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平等、自由特征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相结合, 形成对学习者、课程、学校、教育政策、机制体制等教育因素的定位及作用的新的思考方式。

二、在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

网络重塑教学形态, 使各种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在线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涌现: (1) 基础教育:翻转课堂、自组织学习; (2) 高等教育:视频公开课、MOOCs (Cousera, edx, Udacity) ; (3) 继续教育:混合学习、云课堂、MOOC。这些模式与传统学校教育模式兼容吗?是破坏者, 是创新者, 还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与学校教育对抗, 还是走向融合?

在线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途径: (1) 课前备课:网络教研、备授课系统; (2) 课堂教学:智慧型教学环境、翻转课堂; (3) 课后辅导:名师课堂网络直播; (4) 教学评估:学习过程数据分析、评测分析; (5) 家校互动:基于手机的APP应用。

在线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基础: (1) 智慧教育环境:基于互联网、传感器、云计算新一代智慧教学环境为课堂行为的智能感知与分析提供基础;师生复杂能力的感知与评价。 (2) 教育大数据:建立可流动、可获取、可应用的大规模非结构化数据, 帮助学生理解教育系统整体;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自我导向式学习、智慧学习。

我们应学习用数据科学解决教育问题, 学习数据科学 (Date Science) , 学习分析技术应用。

网络时代需要学校重构教育系统, 融合在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势, 创新教育教学方式。

融合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 (翻转模式) 、个性化学习 (网络课堂) 、网络学习分析等。

推进学校改革需要从教育政策、学校文化、教师态度、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等多个角度考虑。

三、外语课堂的重构与创新

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学实践有以下三种:

(1) 优化传统课堂:多媒体教学环境下, 服务于课程教学, 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变革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环境下, 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应用网络再造教学流程。

(3) 重构课程体系:应用开放的教育资源与网络环境, 重构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

这里主要提一下翻转课堂模式。它的教学策略是群体教学与个别学习的融合, 理论依据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 (精熟教学法) 策略的实质是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与个别的矫正性的帮助。

翻转课堂的积极意义:班级授课制框架的课堂教学引入网络学习的新思维, 拓宽课堂的时空, 重新定义课堂;实现群体教学与个别学习的有效融合;在线教学的理念与传统课堂如何进一步有效整合, 实现在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 需要进一步探索。

外语课堂教学的大变革需要发挥网络技术突破课堂教学时空的优势, 探索互联式教学, 利用网络重构课堂。大量国际化开放课程资源为构建信息时代的互动式、开放性、富媒体新型外语课程提供了基础。网络环境下教学内容创新与语言交流环境的拓展将推动新型外语课程的重构, 形成超越传统外语课堂的教学模式。

四、外语教学资源与工具

网络资源是天然的外语教学工具, 外语教师要提升各种网络教学资源收集与整合的能力。微课资源制作方式:PPT讲解录制、录屏工具制作、快速课件工具制作、视频拍摄等。合理应用网络化教育教学资源与工具, 可以优化课程结构, 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注释

超越思维 篇7

一、形成基础学力的两条路径与课堂教学

为了阐述三维目标的整体性, 钟启泉教授引用了日本学者梶田叡一的“四层冰山模型”来说明“基础学力”的整体构成: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部分是显性学力——“知识与技能”“理解与记忆”, 藏在水面下的三层则依次是隐性学力——“思考力和问题解决力”“兴趣与意欲”以及“体验与实感”……为了实现指向“基础学力”的“扎实的教学”, 我们必须把握“基础学力”形成的两条运动路径, 这就是: (1) 从下层向上层推进的学力形成路径…… (2) 从上层向下层延伸的学力形成路径……据两条路径起始位置的不同, 我们将上面第一条途径演变来的教学路径称为“皮亚杰路径”, 将第二条路径称为“维果茨基路径”,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

皮亚杰路径, 可称之为“由下往上”路径:即通过学生与客体间直接的相互作用来产生知识, 通过亲身体验、领悟生成知识, 同时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由于符合激进建构主义的主张, 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比如从实验探究、研究性学习开始设计学习活动。然而, 在部分实践中这条路径有的演变成了极端的探究倾向: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任由学生随意建构知识, 没有将探究的问题和结果上升到“社会知识”的层面。在上世纪60年代布鲁纳所引领的美国八年课程改革运动, 就是由于过于强调学生的独立发现与探究, 导致教育质量下滑, “发现教学法”也受到奥苏贝尔的批评。德国基尔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赖因德思·杜伊特对这条路线教学研究得出结论说:“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以及与他们的对话, 我们发现学生的实验通常不会很有效……我们应该从建构主义角度, 谨慎地看待实验在知识获得过程中的作用”。

维果茨基路径, 称之为“由上往下”路径, 经由社会文化的传播作用于个体,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进行同化学习, 奥苏贝尔认为这应该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应用这条路径进行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经验储备。不顾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而强行“宣讲”, 就是这条路线的极端典型:教师成了客观知识或权威知识的发布者, 这时的课堂讲授实际上已经不是“传道”, 而成了宗教式的“布道”, 这时个体所获得的知识, 怀特海称之为“呆滞”的知识, 成了“不干胶”似贴在主体认知结构的外面, 知识真正成了“符号”的东西。正如杜威所说, “如果所沟通的知识不能组织到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去, 这种知识就变成了纯粹言词, 即纯粹感觉刺激, 没有什么意义”。

二、形成基础学力的第三条课堂教学路径

实际上, 如果我们固着一端, 采用线性思维直接应用心理学上的研究成果建模教学, 无论采用上述的哪条路径, 要确保个体内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融合, 形成基础学力, 都存在一定的难度。从第一条路径开始, 学生会缺少社会知识的引领;从第二条路径开始, 学生会缺少相应经验的支撑。如果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通过教学论的转置, 应用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目的》中论述教学的节奏时所提出的教学三阶段论的指导, 可以建构出第三条基础学力的形成路径。经教学实践应用表明, 将能更好地融合和发挥心理学两条路径的价值。

怀特海根据智力发展的周期性提出了教学的三阶段论: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应用。怀特海说, “教育应该是这些周期的持续不断的重复。从小的方面来说, 每一堂课都应当构成一个有其自身的从属过程的漩涡周期。越是长的周期越是要确保有明确的收获, 以形成新一轮循环的起点。”

根据怀特海的教学整体观和螺旋渐近发展的思想, 对基于新内容的教学, 可以作如下的路径规划, 该路径可以简称为“怀特海路径”:

第一步:创设情景, 悬置问题。问题是学习的起点, 将问题嵌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才能产生意义。

第二步:阅读材料, 整体感知。通过阅读课本及其它材料, 对学习的问题和任务获得整体感, 并初步建立起学习内容初步的、宏观的框架。在学生自主学习感受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与同伴间互动, 让学生在小范围内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见解。

第三步:序列展开, 精确落实。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是一个网络, 只要在初步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实际上从哪一个点开始切入, 从点的哪个方向开展教学, 都是可以的, 应视其教学的核心知识来予以调整。如果经由第一条路径循序展开, 则不因缺少相关背景知识而盲目探究, 增加了探究的可行性。如果学生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则经由第二条路径展开, 学生对对话的内容有备而来, 则不因缺少相关信息而导致对话失落。这时, 师生间、生生间在初步建立的知识框架内“渐进分化”, 将个体知识不断进行重组提升, 达成精确的理解, 因为知识就是一种互动的组织。

第四步:学以致用, 综合贯通。怀特海认为, 知识是有用的, 学会了就应该立即应用, 以达成透彻的理解。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能有效地激活和精致已经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 (认知结构) :通过对知识的检索, 能完成知识结构的重新标识和巩固;通过在不同情境间的迁移, 增加认知结构的弹性。

第三条路径主要针对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以上的教学而设。因教学的目标不同, 比如小学的科学课程, 完全可以采用“路径一”进行教学, 因为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追求认识的结果在其次;如果是一门课程的起始阶段, 也许需要教师从示范开始, 先扩展表象和经验, 而不是先“整体感知”。

总之, 陶行知说, “接知如接枝”, 如何“接”才能保证“枝”的成活, 确实需要我们超越线性思维, 以扎实推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摘要:“三维目标”是基础学力的一种具体表述, 本文先就形成基础学力的两条路径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然后在怀特海教学思想的指导下, 构建了第三条教学路径, 以推进基础学力的形成。

关键词:三维目标,基础学力,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著.教育研究[J].2011, (9) :62-67.

[2][美]D.P.奥苏贝尔等著, 佘南星译.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646.27.

[3][美]莱斯利·P·斯特弗, 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16-217.

[4]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课程变革的知识基础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76.

上一篇: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研究下一篇:区域性小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