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

2024-10-28

《华商报》(精选12篇)

《华商报》 篇1

香港《华商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爱国民主报纸, 它的出版分为两个时期, 创刊期是1941年, 复刊期是1946年至1949年。

《华商报》求团结、求民主的基因并没有因为太平洋战争后、日本入侵香港后而中断。1946年, 复刊后的《华商报》向港澳文化教育界、工商企业界以及其他各界人士和海外爱国侨胞, 进行了三年零九个月的宣传报道, 使他们及时了解时局, 影响他们支持或者走向民主革命道路。

一、基调:办得“灰”一点, 不太“红”

《华商报》的时事宣传, 特别是社论, 在国际问题上, 主要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展开, 站在反德、日、意法西斯侵略战争立场;在国内问题上, 主要围绕抗战展开, 站在团结、民主的立场。[1]这和当时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所办的革命报纸在办报的方针和政策上有明显的差别。

抗日战争胜利后, 全国人民对和平、民主的呼声高涨。在关于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宣传报道上, 《华商报》抓住了全民关心的问题, 对时局进行了分析和论述。1946年1月5日、11日、12日, 《华商报》分别发表了《民主政治的考验》《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等社论, 指出会议成败在于蒋介石能否改变两面作风, 做到真诚坦白, 表里如一。

内战初期宣传以反内战、反独裁为基调, 争取和平, 而不是完全站在中共的立场上。1946年初, 《华商报》以显著的位置, 刊登了由李济深、何香凝倡导的在香港的民主进步人士联名向国共美三方领导人发出的呼吁和平的电报。[1]随着全面内战的展开, 蒋管区受压迫的民主进步人士纷纷转移到香港, 《华商报》不仅为这些民主人士提供了发表文章的园地, 而且在遇到国内国际上重要的事件时, 倡导和组织民主人士和其他知名人士举行座谈会, 并在报纸上进行报道。

二、重点:重视国内外时事的报道和评论

由于《华商报》坚持团结、抗战、进步的方针。因此, 报纸则不同于香港一般的报纸, 因为香港大多数报纸都会刊登黄色小说。而《华商报》时刻不忘对时政进行报道。据杨奇回忆, 《华商报》的言论始终密切配合国内外的政治、军事形势, 同国内外反动派作争锋相对的斗争。

1946年1月10日, 也就是《华商报》正式复刊之后的第6天, 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同日, 联合国第一届大会在伦敦开幕。《华商报》结合国内外的时事变化, 发表《和平的曙光》为题的社论, 祝贺联大开幕。[1]1946年1月初, 连续发表社论, 对政协会议进行充分报道。

时局瞬息万变, 丘吉尔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 提出“冷战”。《华商报》针对丘吉尔演说发表了《丘吉尔演词读后》的社论, 剖析了丘吉尔演说的目的和背景, 指出了这将“遭到全世界公正舆论的指斥。”[1]蒋介石撕碎“双十协定”后, 《华商报》陆续发表了社论《从国际干涉说起》 (1946年8月13日) 、《论国际干涉和非干涉》 (1946年8月29日) , 对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进行了批评。

而在内战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 针对美国的干预, 《华商报》发表了一系列社论以及报道, 有《送美国特使马歇尔》《美国政局的大变》《杜鲁门反对三巨头会议》等等。《华商报》特别开辟了《一周战局》的军事评论专栏和有关军事及战局的社论、评论, 揭露了美国从一开始的隐蔽干预的角色到赤裸裸干预并支持国民党反动派的行径, 给中国人民和海外侨胞传递最新变化的国际局势。

三、特色:宣传远东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中共对于战后形势的微妙变化有非常清醒的认识, 认为“美国反苏已在减弱, 连范登堡也转移目光到东方了。”因此, 宣传远东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十分必要。这也是《华商报》发挥其关注国际大局, 给在东南亚的爱国同胞和海外侨胞传递时事动态的作用。

在宣传报道中, 越南和印尼的报道和评论较多。以越南为例, 当时报道过的法国分化、分裂越南民族的阴谋, 西贡当局剥夺人民自由的恐怖统治、法军坚持侵略越南战争, 以及入越受降的国民党军人挑起华侨和越盟的冲突、法国军队登陆我国领土西沙群岛等等事件, 刊登过的社论就有:《何故自毁中越民族的友谊》 (1946年12月21日) , 《武力能使越南屈服吗?》 (1947年1月7日) , 《帝国主义梦应该醒了》 (1947年1月29日) 等等。

在印尼的报道中, 则有《支援印尼人民》 (1947年2月23日) 《目前的印荷战局》 (1947年7月31日) 和《不要又作美帝的应声虫》 (1947年8月4日) 等等报道, 这些报道的主题是督促蒋介石政府在安理会上的代表要支持印尼人民。

复刊后的香港《华商报》宣传了中共的政策, 战略上配合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开展, 促进了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对中共的理解。它的时事宣传从一开始就站在团结和民主的角度, 可谓是政治协商的办报典范。

摘要:香港《华商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爱国民主报纸, 其复刊期是1946年至1949年。1946年, 复刊后的《华商报》向港澳文化教育界、工商企业界以及其他各界人士和海外爱国侨胞, 进行了三年零九个月的宣传报道, 使他们及时了解时局, 影响他们支持或者走向民主革命道路。

关键词:香港,《华商报》,时事宣传,特点

参考文献

[1]钟紫.香港报业春秋[M].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1:120, 165, 167-168.

[2]李家园.香港报业杂谈[M].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1989.

[3]张友渔.报人生涯三十年[M].重庆出版社, 1982.

[4]周恩来.周恩来书信选集[M].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8.

《华商报》 篇2

1月16日,阿里研究院和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农村网商发展研究报告2016》。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超过3160亿元,季度环比增长 13.48%,增速高出城市四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网商提高农村家庭平均年收入2.05万元,提高农村家庭财富21.3万元。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16日称,“数据显示,网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未来两三年,互联网给中国乡村带来的变化将更加广泛而深刻。”

去年淘宝村数量增长近七成

报告指出,农村网络零售额在全国网络零售额的占比持续提升,20上半年已经达到14.14%。

目前,农村网络销售表现出“双高”特点。一是农村网络零售额增速高,2016 年第二季度高出城市网络零售环比增速4个百分点;二是淘宝村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全国淘宝村数量为780个,2016年已达到1311个,增幅达68.1%。

报告强化了“网商密度”的概念,即农村当地网商数量占家庭数量的比重。在高增长的`背后,以道路数量、物流资源丰富程度、宽带建设和金融服务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网商发展的“地基”;特色产业可为网商发展锦上添花;人文环境则是网商发展的“软动力”。

此外,数据还显示,大学生村官可以提升农村网商密度 0.56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大学生村官已成为农村网商的重要“代言人”。

网商发展提升村民收入及“幸福感”

网商密度与农村当地经济发展究竟有何种关联?甘犁指出,“随着网商密度的增大,农村地区的家庭总资产、净资产以及收入整体上都呈上升趋势。”

报告显示,在家庭特征类似的条件下,与无网商农村家庭比较,去年网商提高家庭平均收入2.05万元,提高家庭财富21.3万元。除了真金白银的收入外,网商发达的农村,村民的幸福感也更高。

甘犁认为,由于农村地区的网商发展,当地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配套也应势而生,使得农村民生环境得到改善,返乡农民更多,亲人团聚机会增多,农民生活满意度也大大提升。

报告显示,去年全国网商排名前5%的地区,村民的交通满意度、义务教育满意度和医疗满意度分别达到56.58%、69.10%和56.21%,均高于城市居民。

农村互联网建设仍待普及推进

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盛振中认为,未来两三年,农村网民增速仍将高于城镇网民增速。据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分析预测,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将达2.4亿,农村网购使用率(即农村网购用户占农村网民比例)将超过60%,城乡之间网购使用率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但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仍待普及。“宽带中国”地图显示我国大部分省市宽带普及率仅为 31%-46%。除宽带外,物流和金融基础设施对网商而言同样重要。在人文环境方面,专家建议,农村地区要加大培训力度,引进人才;同时积极宣传成功项目,优化治安环境,推动农村网商的发展。

华商投资宠物经济 篇3

记者家里也养了只小宠物狗贝贝。别看贝贝不到三公斤,花费可不少。每月就得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有人开玩笑说,拉动内需的“三驾马车”分别是女人、小孩和宠物,宠物行业显然成为目前最赚钱的一个新兴行业!有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宠物数量达到1.5亿只,宠物经济市场潜力达到400亿元人民币。宠物经济包含两个方面,除了指“宠物赚钱”,即宠物买卖、出租、配种以及繁殖等交易,更大的领域在“赚宠物的钱”,即伴随着宠物需求所产生的相关市场,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等。

宠物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每个环节都蕴含着商机,因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将投资目光聚集到这块“大蛋糕”上,其中不乏华人华侨的青睐。他们放弃了国外稳定的生活和工作,选择来国内投资建厂,扬州爱理服装制造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艾瑞克便是其中一名。

艾瑞克祖籍福建泉州,是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华人。父亲让他从小接受中文教育,阅读中国的《人民画报》,连玩具都是中国制造的。艾瑞克普通话甚至泉州方言都说的不错,骨子里也透露出一股中国情结。艾瑞克告诉记者,他是学自动化的,之前是工程师,对宠物行业一窍不通。2007年的10月份,他弟弟的朋友手中有一笔几百万元的宠物服装的订单,希望一起合作,但条件是要在三个月内建起工厂。艾瑞克从小接受父亲的爱国教育,也一直有来中国投资的愿望。面对这个机会,他毅然放弃了在马来西亚的高薪及稳定的生活,开始在中国进行艰辛的市场考察。从北到南调研了几个城市之后,艾瑞克被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城市环境、高效的政府协助以及优厚的投资政策所吸引,加上江浙地区上下游产业链比较完善,他最终决定在扬州广陵产业园内投资建厂。2008年初那场大雪让艾瑞克记忆犹新。他说,就在那些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他们奋斗了三个月,工厂建成了,3月中旬便投入到了生产中。

有市场需求,有订单来源,与很多出口企业一样,爱理公司也是从做代工(OEM)起步。公司最大的客户是沃尔玛超市,其80%的产品供给全世界各地的沃尔玛。2008年,爱理公司就成为中国最大的宠物服装出口商。公司的展示厅里陈列着形形色色的宠物服装,就像一个婴儿服装店。艾瑞克说,宠物服装产品的细分程度不亚于人穿的服装,有带帽防寒服、防水皮夹克、休闲外套、吉祥如意唐装、学生装等等;款式也有休闲的,古典的,淑女的,耍酷的。

除了代工,爱理公司也有自主设计的产品。对于将来是否會创建自己的品牌,艾瑞克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创建自主品牌当然好,但从中国目前的市场竞争环境来看,时机还不成熟。奢侈品牌香奈儿、爱马仕、拉夫劳伦等也开发宠物产品,但到了中国,会很快被抄袭。”

艾瑞克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棍棒式教育,父亲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在企业管理方面,他强调人性化和自觉管理。记者在参观车间的时候发现,每一个车间都装有一个音箱,播放着音乐。车间里除了机器的声音,没有员工间嬉戏、说闲话的声音。客户至上、责任感、尊敬、诚信、开明,是爱理公司的企业文化。艾瑞克说优秀的企业文化关系到企业的道路能走多远,也体现了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承诺和默契。

《华商报》 篇4

一、选择人物报道对象及关注倾向

新闻报道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培养人文精神的使命与责任, 对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改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人物报道在这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人物报道对象的选择是构成人物报道的首要前提, 没有对象当然也就做不了人物报道, 它是人物报道的灵魂, 具有重要的特殊地位。近几年, 面向社会大众、关注人民生活的都市报, 在采编人物报道方面做出了一定的业绩, 表现不俗。

翻开2006年至今的报纸来看, 《华商报》的人物报道从形式上看, 多采用图文并茂的采写手法;多有核心提示和引题句来表达主题的中心思想, 吸引眼球, 渲染情感, 传播价值;正文分多个小标题进行叙述, 表现主要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人物报道中人物通讯所占分量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 当然, 人物通讯是最能多角度表现人物, 较全面地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思想的报道体裁。刘明华等人所著的《新闻写作教程》中对人物通讯下的定义是:人物通讯就是以人为对象, 专门写人的通讯。具体说, 就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 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活, 再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 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 警示社会的目的的通讯。

都市报如何选择人物报道对象, 体现了它在报道人物中有所倾向于哪些人、关注哪些人、想要传达哪些信息和价值观念, 以至于能影响到哪些人, 对社会以启迪。这就是它的目的, 当然也体现了一份报纸的理念与方向。笔者从《华商报》有关的人物报道中提取“主题内容+关键词”, 采用这样的手法以窥探出它在人物报道中主要的关注对象。如:《78岁“孝星”忙碌的一天》 (老人孝星) 、《残奥小分队飞翔的梦》 (残疾人体育运动员奥运梦想) 、《无脚农家女的美丽人生》 (残疾女山村乐观) 、《退休老干部乡村里找到“事业第二春”》 (退休老人农村家乡变化) 、《女大学生“拯救”性教育的执著与惶恐》 (女大学生性教育) 、《披着“公安副局长”外衣的黑帮老大》 (公安副局长高利贷抢劫案黑社会) 、《仵德厚一个抗日老兵的风雨人生》 (老人老兵历史人物) 、《印象谢亚龙一个曾经不错的人》 (足协陕西体育贪官) 、《一个“80后”女孩的悲怆青春》 (未成年人辍学) 、《方舟子:科学的态度就该得理不饶人》 (名人打假科学教育) ……从中可以看出, 这些人物报道的主要关注对象聚焦于女性、老人、大学生、名人、残疾人、农民、弱势群体等。当然, 都市报在新闻报道中的特色都有一定的趋同性, 而人物报道方面也不例外。主要都是关注人, 关注人的命运, 关注底层普通人的命运。

二、人物报道对象构成及价值体现

从人物报道分析, 其对象构成无外乎逃脱不了以下这五类, 而笔者以《华商报》为例, 对人物报道内容作以分析, 来探析都市报在人物报道方面的价值取向。

(一) 先进模范人物———典型人物

典型人物指那些具有鲜明特点的个性, 同时又能反映出特定社会生活的普遍性, 揭示出社会关系发展的某些规律性和本质方面的人物形象。典型人物虽然是社会的一分子, 但他相对于其他个体, 更丰富, 更理想, 代表着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价值取向, 预示着整体事物的发展方向。[1]典型人物报道主要以先进模范人物为主, 在写作方面注意挖掘典型人物个性化的一面, 在注重表现其社会角色的同时, 注重表现普通人的成长经历和内心世界, 把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充分表现出来, 展现典型人物作为普通人不平凡的一面。通过强化人文理念, 注入人文情怀, 让人觉得典型人物也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可亲可近。[2]

《78岁“孝星”忙碌的一天》这篇报道描写了78岁的“西安市十大孝星”段焕章, 在护理年届八旬的老伴的同时还照顾着年近百岁的母亲的感人事迹, 文中将这位孝星几十年如一日的日子就集中浓缩于“这一天”的忙碌来展现, 超越时空界限。他的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光辉形象显然树立在读者眼前, 具有典型性, 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模范榜样。

都市报不乏有这样的典型人物, 主要是引领社会风尚, 表现积极健康向上的一面, 同时也起到积极引导舆论的作用。都市类报纸作为时代的记录者, 理应和着伟大时代的回声, 伴随着社会前行的脚步, 唱响主旋律, 让典型人物以更为丰满厚重的形象出现, 以感人至深的精神境界打动人、鼓舞人, 并藉此进一步提升报纸的品格和气度。[3]

(二) 新闻人物

与事件有关的新闻人物往往是人物报道的焦点, 这样的人物选材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比如2010年9月14日刊登的《世博奶奶应妙芳》, 这篇文章把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与宣传奥运结合起来, 与时代贴近, 使得人与当代社会找到契合点。

新闻人物中除了对普通人物的精神弘扬外, 还有一部分精英人物, 当然这些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 而他们却被大众区别开来, 是由于他们已经在自己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了不普通的业绩而变得不那么普通, 当然比我们所说的普通人群更有话语权, 进而受到大众的关注。比如2010年9月25日刊登的人物专访《方舟子:科学的态度就该得理不饶人》, 其与事件有关的背景是前段时间的遇袭案告破, 正是这个“打假斗士”处于风口浪尖、面对如潮争议的时候, 华商报社随之对其进行了专访, 使得新闻性得以延续。

可见, 都市报紧跟新闻事件发展中涉及的焦点人物有针对性地进行报道, 突出新闻的时效性和主题的鲜明性, 更充分地表现变动事态中时代人物本身凸显的价值意义, 满足了受众的获知欲和心理需求。

(三) “凡人奇事, 奇人凡事”

顾名思义, “凡人奇事”指平凡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奇人凡事”指不平凡的人做出了平凡的事, 这样都可以构成新闻。当然, 这样的报道都符合新闻的价值要素, 具有一定的新鲜性。2007年4月27日的这篇文章《残奥小分队飞翔的梦》, 描述了一个特殊群体———残疾人, 从事着常人能做的正常的体育运动, 表现了他们的坚强意志和不懈勇气, 投身体育使他们感受到欢乐与振奋、焕发出无穷的活力。对于像他们一样的残疾人和健全的正常人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启迪意义, 赋予体育人文气息, 让其感悟生命的律动。

当然, 大众媒体不能总是聚焦那些耀眼的“明星”、“精英”和“成功人士”, 还应更多地关注工人、农民、普通知识分子等平凡人物。“凡人奇事”报道中, 选择的人物通常是平凡生活中的“草根代表”, 与社会大众也有一定的贴近性。《华商报》在“西安癌症女兜兜捐献遗体的事迹”的报道中, 首先是因人物的精神价值体现的不凡意义, 选择报道进而发挥了其作为强势媒体的广泛社会效应。从8月底开始着手报道一直到“兜兜”10月份的离世, 这样的跟踪报道在社会中形成了一股合力, 凝聚人心。一经《华商报》对“兜兜的故事”的报道, 使得其影响范围传遍了西安, 传向全国, 传向了社会大众每个人的心里, 让人感动。同时影响了一群人, 其中有普通民众、慈善团体、公司企业、奥运冠军、书法家、画家、诗人、作家、央视主持人等, 他们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的爱心, 有爱心市民自发祈愿的, 有名人捐款义拍的等等。随之, 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也加入到对此事件的报道中, 以系列报道、集中报道的方式形成宣传强势, 实现了报道的多样化, 这样在社会中形成并弘扬了一种时代主旋律。而其价值意义还体现在“兜兜的故事”表达与诉说着人间的真情与真爱, 主人公个人的达观人生态度与高尚精神境界给了人们学习的榜样;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展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和心灵的提升和发展, 以及高尚道德精神的传承, 是一种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作为媒体能够广泛报道与宣传, 可见其注重对人物生命意义的关注, 体现人文关怀, 关注人的生存状况、生存价值和人生命运, 把人作为观察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

都市报中写普通人做出不平凡的事或不平凡的特殊人做出平凡的事, 都是将事与人联系起来, 通过记叙事件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当然主要是选取正面人物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进行传播报道, 凸显人物自身散发的闪光点, 以对读者受众产生广泛的辐射作用, 进而传播富有深层意义的精神和思想。

(四) “冰点”人物

处于事件中的新闻人物往往被作为热点人物而被广泛地报道出来, 那么与之对应的“冰点”人物能够被媒体报道, 当然是由于本身存在的新闻价值要素在现时被显性体现出来了。如《仵德厚一个抗日老兵的风雨人生》这篇文章的引爆点就是在他特殊身份的历史存在下因病情的恶化而被《华商报》作为人物报道加以报道。他是台儿庄战役幸存者, 一名军人, 抗日老兵, 报道反映了处于那个世代的人物命运的社会历史现状, 探寻人活着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 将人本身上升到国家的高度, 把人与国家联系起来, 展现国家历史与体现民族责任感。

2010年10月13日的《一个“80后”女孩的悲怆青春》也是描述“冰点”人物的文章, 这是一篇深度报道。文章主人公唐志会经历了失去亲人、失去工作、上访不成的遭遇, 这样的变故不仅是在诉说她个人的悲苦命运, 更多的是唤起人们无限的关爱与扶助和政府的救济关怀。而结果是她一个人的弱小力量始终战胜不了强大的群体联合, 当然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媒体的报道, 呼吁对底层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注, 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现世命运, 揭露当地政府医院的不正规操作关系和对无力人士的压制, 突出体现了社会制度的不健全和社会的黑暗面, 具有一定的警惕作用。

可以看出, “冰点”人物往往被浮躁的社会所淹没而不被媒体关注, 他们属于那些被忽略的边缘人, 有的被历史遗忘在某个角落, 有的身处底层而不被重视, 但是他们身上都具有某种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反映社会现实的影子, 人物的命运与时代、与社会息息相关, 由于自身身处事件中突发引爆而被人关注, 这样, 媒体就更应该深入来挖掘其背后的现实意义。人的故事、人的命运、人在自身所处的境遇下所能发挥的精神能量, 应该也一定会成为读者关心的题材。[4]

(五) 批评或揭露性报道中的反面人物

反面人物报道主要是对腐败堕落的贪官和行凶杀人的罪犯以及其他违法犯罪的坏人的报道。2006年10月27日的《披着“公安副局长”外衣的黑帮老大》就是一例, 这篇文章属于新闻调查性质, 以事件为线索展现了公安局副局长为何沦为阶下囚走上犯罪的道路的, 揭露反面人物言行指出引人深思的问题 (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人, 为什么能横行多年?) , 给人以警醒和启示作用, 予以社会关注与思考。

但是,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作为反面人物加以报道的人物, 虽然大体上对其是持以批评或谴责的态度, 但是往往也表现了人性的复杂性、矛盾性和内心的变化, 使得反面人物也能体现人物报道丰富性的一面。如《印象谢亚龙一个曾经不错的人》, 作者在批评谢亚龙的同时, 仍然肯定着一个观点———贪污不仅仅是个人道德腐化堕落的问题, 还有个人选择的必然性即制度的不健全、肮脏的大环境等, 从中可以看出, 他走入歧途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 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客观分析。

媒体对反面人物加以报道, 能够使社会大众充分认识到其在舆论监督中的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 报道中还要正确处理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反面人物报道的关系;坚持新闻客观真实的原则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必要时对反面人物要进行后续报道;要努力发挥反面人物报道的正面引导作用。

人物报道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 就是在价值取向上要体现社会“核心价值观”。这样的人物, 是引领时代风尚的“标杆人物”。宣扬他们的事迹, 所要告诉读者的、向社会公众传达的, 就是新时期新阶段为全社会所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人物报道对象的感人事迹, 其中影响深远的他们的品格、情操、意志和精神与思想, 无不体现着他们的价值取向, 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 能够帮助人们实现思想观念的飞跃, 促进社会文明的升华。

三、人物报道采写特点及报道趋势

(一) 采写特点

人物报道要写活, 选择人物对象及能够具体彰显他们身上的价值意义是非常关键的, 从以上根据《华商报》刊登的人物报道具体事例的具体分析, 可以归纳以下人物报道的采写特点:选择新闻人物要贴近时代, 贴近社会生活;凸显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 展示其思想发展的过程;通过讲述和再现人的行为, 表现人物个性;在社会生活的矛盾中表现人物。2007年3月27日的《周秀珍一个优秀女教师的挣扎与沦落》在表现人物矛盾性方面特别突出, 主人公周秀珍顶着这么多光环头衔 (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励志大师女徐霞客) 却与多起色诱绑架案有关联, 构成了与自己身份不符的矛盾;她作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 想办实验小学并受到各界肯定, 还呼吁对山区教育的关注, 与她又怎么走上犯罪的道路构成一对矛盾;她好的想法与错的行为的矛盾;最后犯了案与她心里还一直关心学校教育的矛盾;等等, 这些无不表现出人自身的矛盾与人在事情发展变化中的矛盾, 在我们面前树立了一个人性复杂多面立体的形象, 显得人物形象丰满。文章不仅把所报道的新闻人物的概况、结果交代了出来, 还用生动、具体的事实, 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 详细地表现了新闻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展示了它的起因、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以人物经历揭示矛盾现象和回答问题, 是人物报道的又一功能或说是特点。

(二) 报道趋势

纵横分析, 都市报的人物报道对象从对高、大、全式的英雄和模范人物的报道, 逐渐地过渡到了对普通存在的人群的关注。以展现普通人在时代变迁中的曲折命运, 反思普遍问题, 直击新闻事件。除了人物报道对象的明显变化, 人物报道理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这个转变就是向人的回归-注重人、人性、人文关怀, 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 体现某种人生价值。《华商报》的办报宗旨历来就是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 近年又提出新的办报理念:民本为魂, 民生立报;平民情怀, 大报风范;新锐、理性、善意、建设性。这本就是一种报道趋势, 这样的宗旨和理念决定着报纸的方向。

四、结语

人物报道离开不了以人为核心, 从政坛人物到体育娱乐明星, 从学术泰斗到普通百姓, 以事写人, 展现人的灵魂。人始终是媒体、大众、社会所关注的对象和焦点, 当然摆脱不了人与事、人与物、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话题等之间的关系。而报纸人物报道特别是作为都市报来说, 更多作为消遣来提供给受众关注社会百态、了解世间人物动向和共鸣普通民众生命价值的信息和意义, 所以始终要以人为中心, 体现人的价值, 才能吸引和影响受众, 引领社会导向, 进而提高报纸质量, 扩大规模和发行量。当然, 它在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为价值取向, 在提供生活信息、满足大众娱乐、抚慰情感需求等方面确实具有明显优势。[5]而在对外开放、社会转型、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 人们通常在价值选择上也存在误区, 所以我们需要排除落后的意识干扰, 引领一个积极向上的主流意识, 最终建立一个正确的、理性的、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 而都市报人物报道在价值取向的引导方面的责任应该是义不容辞的。

参考文献

[1]陈宽瑜, 郑福汉.典型人物报道的关键环节[J].新闻前哨, 2008 (1) .[1]陈宽瑜, 郑福汉.典型人物报道的关键环节[J].新闻前哨, 2008 (1) .

[2]米厚民.典型人物从“高大全”向“平民化”走来[J].新闻采编, 2006 (2) .[2]米厚民.典型人物从“高大全”向“平民化”走来[J].新闻采编, 2006 (2) .

[3][5]陈力峰, 胡瑛.都市报对主旋律人物报道创新的三个向度——以《楚天金报》时代先锋系列报道为例[J].今传媒, 2009 (5) .[3][5]陈力峰, 胡瑛.都市报对主旋律人物报道创新的三个向度——以《楚天金报》时代先锋系列报道为例[J].今传媒, 2009 (5) .

商报商业计划书 篇5

第一部分 项目序言

第二部分 报业市场现状及《 商报》(周报)的理由

第三部分 《 商报》的基本定位

第四部分 经营策略

第五部分 财务预算

第六部分 运作模式

第七部分 结束语

项目全称:

项目负责人: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第一部分:项目序言

《 商报》是一群燃烧着新闻理想的XX报人锐意打造的,一份面向社会主流人群、以时政、财经和文化的深度报道为主打的媒体。她发轫于XX这块正在崛起的中部热土,在发现、探索、思辨、建设中全面记录转型期变革中的中国。

发现:寻找那些还不为人所知的有价值的新闻,发现表象背后的真相。

探索:探索新闻改革的路径,探索中国报业理想,探索XX发展、中国前进的方向。

思辨:冷静思考,理性分析。给新闻足够的事实,给事实足够的观点,给观点足够的理由,让新闻与观点共同成长。

建设: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加快XX崛起进程为己任,关注社会,参与社会,改造社会。

《 商报》,新闻与思想并重,以凝重的风格,以新闻的力量,影响XX的主流人群。

第二部分: 报业市场现状及《 商报》(周报)的理由

目前,XX的主要竞争媒体均在南昌办报,聚集在南昌地区的主要报纸有:《XX日报》、《江南都市报》、《信息日报》、《南昌晚报》、《都市消费报》、《XX法制报》、《经济晚报》和《XX广播电视报》等。《江南都市报》目前号称发行量和经营收入最大,属第一梯队;《信息日报》、《南昌晚报》形成第二梯队,其余次之。

就目前的市场形态看,《XX日报》属省委机关报,全省发行量大,但报纸可读性、服务性较差;《江南都市报》市场份额大,但没有抓住时机提升自己的品牌,经营决策受体制影响严重,版面结构有陈旧的倾向,“领头羊”地位受到同质化媒体的严重挑战;《信息日报》由于近年经营队伍不稳定,办报思路在经济和社会新闻之间摇摆,原有优势正在不断的媒体冲突中减损;《南昌晚报》采取硬打硬拼的手法,与强势媒体大打消耗战,虽成功将对手拖入“胶着战”状态,却没有让自己从困境中突围。《都市消费报》、《XX法制报》和《经济晚报》在人力和财力都匮乏的情况下,几乎都采取低成本的维持策略,在新闻定位、品牌经营、队伍建设上,都缺乏对市场的深度见解和实效运作机能,报纸经营不得要领,一段时期内难有作为。

近几年来,XX经济表现出强劲的上升态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正在全面、全力调整XX经济发展的思路,“工业化”第一次成为经济发展主调,大开放成为主战略,新经济影响力已然勃兴,XX经济总量全面进入放量增长的进程。省委省政府“做大做强南昌”的思路确立之后,南昌找到城市发展的新方向,正在打造“制造业基地”。伴随着南昌市花园城市建设的深度治理和改造,南昌城区面积扩容,人口将在扩容至500万,是目前城区人口的一倍。

但经济却缺乏与经济发展地位相匹配的主流政经报纸,这不仅是XX报业的尴尬,也是XX优秀报人的隐痛。省委书记孟建柱履新之初,就急切地希望XX的报纸在时政、经济报道方面有出色的表现。

在此背景下,一个相对高端的读者群已基本形成,现有媒体无法满足这一人群的阅读需求,因此,创办一份适应XX经济发展、服务XX经济建设的主流政经媒体,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XX商报》籍此历史契机,凭借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完全的市场运作机制,必将聚集一批报业专业优秀人士,使《XX商报》迅速成为XX报业乃至中国报业中的强势媒体。

第三部分:《 商报》的基本定位

针对南昌各日报纸媒在同一低质层面进行恶性拼抢的现状,《XX商报》主动跳出同质化竞争的“低氧空间”,以开放的心态、优质的新闻、专业的服务、智慧的经营,策应中国已然成型的财经媒体上升态势和XX经济的复兴,定位于政经新闻,朝XX标志性媒体前进。

《XX商报》追求“最有力量的新闻”,在对新闻作出快速反应的同时,更强调新闻的深度和厚度;

《XX商报》追求宏大叙事,注重在政经、财经、产经的相互关联和条分缕析中宏观中国、微观XX;

《XX商报》是中国和XX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法制文明建设与实践的先锋媒体。

第四部分:经营策略

a、版面安排

根据目前报社的实力,报纸的最低版面应该是24版,基本版面应该在32版,其中广告和为广告服务的资讯占1/3左右,为10-12版,新闻版应该在20块左右,这样可以基本保证报纸的品质。理想状态应该为48版,分3叠。

版面基本安排如下:

(1)每期24版(过渡方案):

a01封面

a02时政

a03时政

a04壹周:原来“动向”和“声音”的合并,如果没有这块版面,我们作为周刊的权威性将大受影响,很多东西没有反映。其实大部分新闻周刊都有这方面内容。

a05广告

a06天下(国内和国际的,备选版面)

a07经济(调查)

a08对话(赣商)

a09广告

a10财经

a11公司

a12社会(背影或者市井)

a13故事

a14法眼

a15视觉

a16广告

a叠广告版面如果超过3块版左右,根据质量安排撤版。

b17生活(概念)

b18阅读

b19 段子

b20地理

b21资讯(地产)

b22数字

b23汽车

b24广告

b叠广告如果有2块版面,撤地理。

(2)每期32版(基本方案):

a叠版面安排不变。

b17生活(概念)

b18段子

b19阅读

b20娱乐

b21体育

b22职场

b23彩票

b24地理

b25资讯(地产)

b26地产

b27地产

b28汽车

b29汽车

b30数字

b31健康

b32广告

(3)每期48版(优选方案):

a叠16版,主打时政、经济新闻。

b叠16版,关注文化娱乐和社会生活。

c叠16版,为资讯类,包括地产、汽车及各方面的服务信息。

发行安排:

《XX商报》目标读者群体定位:

1、层次定位:具有一定文化经济支配能力的核心阶层;

2、年龄定位:25-55岁具有经济支配能力的核心阶层;

3、领域定位:商务机构白领阶层、政府部门的公务人员、社会各界精英人士以及大学毕业生这一准白领阶层;

4、价格定位:每份1元,5、年订阅价50元(因为假日因素,6、全年大概出50期)。

目标群的定位符合《XX商报》的媒体功能定位,作为主流政经媒体,其媒体功能应该对社会中层及高层产生影响,并获得独有的发展领域。

作为新闻创办的政经类报纸,发行一开始就锁定目标群,确立核心受众,采用数据库营销策略,对动力阶层实行超强覆盖,1万份赠送XX省各级党政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迅速介入主流群体,2万份进入符合报纸定位的主要流通领域。

周报极强的新闻期待,是零售市场销售持续增长的奥秘。做足发行终端秀,强化服务与沟通,《XX商报》引入全新市场化营销理念,在每一个环节彰显高雅脱俗品格。

广告安排:

2004年XX报业广告市场经营总额实际接近2亿元,与两年前的1.4亿元相比,市场增长达40%以上,房地产业方兴未艾、汽车销售持续看好,近年XX报业广告市场总额还将持续增长。

报业格局的改变,向着新型主流权威财经媒体的有利因素越来越多。《XX商报》新闻定位的原则,是基于对XX广告资源的深刻分析之后作出的。《XX商报》广告客户群体主要确定在以下领域:

房地产、汽车、通信及国际、国内、省内知名品牌。

这些广告品牌对媒体品质要求高,是《XX商报》实现品牌经营的忠实基础。

《XX商报》经营先行,不断为报媒产品造势。以大开大合的市场战略眼光,指导深具战略意义的大型媒体推广公关活动,形成《XX商报》事业生态协作网,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纵深、贴近服务为手段的新型“媒体—企业”协作体系。

参照相关媒体,《XX商报》广告价格参考表:

彩色整版:15000元/版(封底18000元/版);

套红整版:12000元/版(封底18000元/版);

黑白整版:10000元/版。

多元化经营:

《XX商报》在报媒产品经营稳定之后,将适机介入影视、出版、网络等多类型媒体再造领域,不断拓展《XX商报》的事业空间。

第五部分:财务预算

当年财务支出:615.5万元

1、其中,2、人员工资144万

3、元(40人×3000元/人·月×12月=144万

4、元)

5、办公场地租金及水电费:24万

6、元;

7、固定资产投入:90万

8、元;

①、新闻采访车4部:40万元,②、办公自动化设备:40万元,③、摄影器材:10万元。

9、办公经费支出:185万

10、元;

①、通讯费:12万元,②、交通费:12万元,③、差旅费:24万元,④、稿费:45万元,⑤、杂费:12万元,⑥、广告宣传:80万元。

11、发行投入:172.5万

12、元。

①、纸张印刷成本支出:120万元(3万份/期×0.8元/份×50期=120万元

②、发行费(参考邮政费率):52.5万元(50元/份×3万份×35%=52.5万元

当年财务收入:616万元

13、其中,14、发行收入:100万

15、元(2万

16、份×50元/份=100万

17、元)

注:3万份创刊量,1万份赠送高端读者群,2万份进入发行销售领域,年订阅价为50元/份·年。

18、广告收入:480万

19、元(8版/期×平均1.2万20、元/版×50期=480万

21、元)

注:《XX商报》品牌初创期主要是品牌建设,经营目标更务实,每期广告承载量为报纸总版面的25%(标准媒体为30%)。

22、活动等其他收入:36万

23、元(3万

24、元/月×12月=36万

25、元)

当年投资产出基本持平。

注:总收入616万元-总投入615.5万元=0.5万元。

以后投入的固定资产部分可以大大减少,可是广告的收入却迅速增加,效益可向而知。

经营战略分析:

26、当年投资当年收益。《XX商报》经营先行的理念和实际可行的操作经验,27、一改报纸先做新闻、再做品牌、最后出效益的惯性思维,28、一开始就从品牌经营的需要入手,29、进行符合市场战略的产品设计、队伍30、建设,31、确立经营思路,32、把报纸纳入到产品经营中。

33、投资创办第二至第三年,34、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35、报媒产品经营稳固增长,36、实现资本的高效回报,37、进行自有资本的积累。

38、投资报刊第四年,39、报纸产品进行实效扩张,40、版面数进行理性增扩。继续加大对品牌广告的吸纳,41、多元化经营格局进一步稳固、成型,42、形成经济增长支柱,43、增强长效发展的后劲。

44、投资第五年以后,45、由品牌扩张期进入资本扩张期,46、出版期数理性扩张,47、由周报变为周五报,48、通过多元化经营的成果,49、实现资产规模的扩充,50、与资本市场的完全对接。

第六部分:运作模式

《XX商报》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动作机制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行报媒经营与内容供应的全面剥离,拟由创办机构和社会资本及《XX商报》主要骨干共同组建文化传播公司,通过介入报纸分销和广告经营,实现报媒经营收益。

该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拥有《XX商报》的发行、广告等全部经营权,同时承担《XX商报》纸媒产品的成本支出。

创办机构,作为投资的社会团体不参与报社经营,对财务有知情权,按股本结构比例分红。

公司运营期限:20年;注册资本金:600万元,每股资本金6万元;本项目投资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经营架构:实现报媒经营与报纸内容供应的规范化动作,报纸产品化后,作为可经营的具象,纳入整体经营运作计划中。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董事会由股东会推荐产生,董事会聘请社务委员会及编辑委员会成员,社委会、编委会同时对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社委会以经营为主,编委会以出版为主。

社委会作为经营主体,制定经营计划并落实执行,每年两次向董事会报告经营情况。编委会作为出版主体,制定出版计划并落实执行,每月一次向社委会汇报、每年两次向董事会汇报。

第七部分:结束语

《XX商报》的横空出世,是顺势而为,更是立足现实、追寻理想的积极选择。

对《XX商报》报人而言,《XX商报》是实践其新闻主张、发出自身强大声音的广阔舞台;对广大受众而言,《XX商报》是一扇洞察现实、观照世界的窗口;对投资者而言,《XX商报》是提升企业文化品位、介入新兴市场、获取高额的投资回报的商业运作;对中国经济、XX发展而言,《XX商报》是一台加速改革进程、具备澎湃动力的推进器。

《印度尼西亚商报》 篇6

创办的背景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许多个小岛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素称为“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是东盟中的大国,是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家。现有人口2.3亿多,居世界第4位。印尼的华族华裔1600多万人,属印尼第三大族,是中国以外华人最多的国家。自1966年苏哈托上台后,推行一系列反华排华政策,右派军人集团推行强迫同化政策,颁布一系列排华法令,封闭所有华人社团,关闭全国约1800所华文学校,禁止使用华文华语,不准开展涉及中华文化和习俗的活动。这一禁绝长达32年,使印尼两代华裔无缘接受华文教育和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熏陶。1999年瓦希德执政后,华文教育解禁,印尼华文媒体也枯木逢春。在这一形势下,印尼华文报纸、杂志、广播及华语电视栏目曾一度高达二十多家。印尼华文媒体,也成为印尼华人母语文化的传承者及中华文化与印尼华人联系的纽带。

《印度尼西亚商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涌现出来的,它是一家以工商经济新闻为主的报纸,也是一家重视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经贸关系,促进两国商家交流的报纸。商报每天出版20大版,除报道国内外工商经济新闻之外,也报道国际新闻,专版报道中国与亚太地区新闻,国内及国际动态。商报副刊也丰富多采,有娱乐、时事论坛、体育、旅游、时尚科技、民俗、书香、新视野及学苑等。

《印度尼西亚商报》的办报方针是“加强全民团结、促进经济繁荣”。商报作为一份华文报刊,肩负发扬华人文化,加强本地华人社会交流,提升华文、华语地位的使命。《印度尼西亚商报》的销路遍及印尼各大城市,如雅加达、万隆、三宝垄、泗水、棉兰、巨港、巴干巴鲁、锡江、巴淡岛及坤甸等。其读者群的年龄在35岁至65岁之间,读者遍布商家、文化界、教育界等。商报的订户也有来自中国、新、马等地企业驻印尼的高级职员与技术人员。目前,商报每日的发行量约为35000份,读者群有7万人左右,其中57%为男性,43%为女性读者。

创刊人:苏甘达尼

《印度尼西亚商报》的创刊人兼董事长是苏甘达尼(Sukamdani Sahid Gitosardjono)博士。苏甘达尼是印尼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也是印尼工商会名誉主席、印中社会、文化与经济协会主席。苏甘达尼,出生在印尼中爪哇梭罗河畔的农民家庭,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已在诸多领域创出了非凡业绩,他几乎是白手起家,最后建立了自己庞大的企业“王国”——萨希德(Sahid)集团,集团属下的企业包括印尼最大的连锁酒店(分布于全国各大小城市)、Sahid旅游专科大学、医院、旅行社等。同时,苏甘达尼是目前最受全印尼华裔企业家尊敬的原住民,他自10年前就发起要求解禁华文的运动。作为印尼-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合作协会总主席,苏甘达尼立志于通过印中经济交流,加强了两国之间的经贸发展和友谊。他穿针引线,搭建印中友好关系的桥梁,是促成印尼与中国恢复邦交的幕后功臣之一。

2002年中期,印尼的Cahaya Pelangi Persada集团购买了商报75%股权,2003年初正式接管商报的业务运作。企业家谢瀚贤正式领导商报,并聘请曾任马来西亚资深报人的吴仲达先生为执行总编辑。自此以来,商报脱胎换骨、面貌一新,从商业性报刊变成了综合性的华文日报。目前商报的领导人是社长谢翰贤,副社长Sjarifuddin,编辑委员会高级顾问陈大江、汪友山、周伯达。编务顾问刘正昌、陈立志、林吉元,执行总编辑吴仲达(中文),Cyrillus I.Kerong(印尼文),执行编辑张汉英、陈克诚。

克服困难,日渐发展

《印度尼西亚商报》始终遵循印尼政府坚守的“一个中国“政策,严守据实报道新闻的原则。印尼商报十分关注印尼华社族群的活动,致力于加强印中两国人民的友好和团结。这与经营该报刊的核心人物的政治立场、领导理念、市场定位是分不开的。

虽然华文报刊在印尼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但是发展道路却十分坎坷与曲折。早在1823年就有西方传教士在巴达维亚(雅加达)出版了华文报刊《特选撮要每月纪传》。在印尼由华人自办的华文报刊也可以追溯到1908年,即在泗水创刊的《泗滨日报》。随后,其他印尼华文报纸也陆续出现,如《新报》、《侨声日报》、《工商时报》、《南洋画报》等等,总共有二十几家报刊在印尼独立前发行。其中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首推《新报》,它以“消息灵通、记载翔实、评论公正”著称。可惜,在日本军队占领印尼之后,大部分华文传媒被迫停刊。1945年印尼独立后,华文传媒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但在这一阶段,印尼华文报业深受中国政治影响,主要分为拥护新中国和亲台湾及标榜中立三类报刊。其中以拥护新中国的《新报》及《生活报》影响最大,发行量均高达5万份。

《华商报》 篇7

一、反映与反馈:《华商报》新闻热线的运作机制

以“民生”立本的《华商报》凭借着良好的公信力和知名度积累了大量的忠实读者, “有事找《华商报》”也成为了普通民众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方法。新闻热线的开通不仅给《华商报》和读者之间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 同时也为有困难急需帮助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渠道。接下来, 我们将探讨新闻热线部的基本运作模式以及其与其他部门的协作过程。

图1是笔者在《华商报》实习期间根据在新闻热线部的亲身实践所勾勒出来的简单的新闻热线运作流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一条热线新闻的产生是由新闻线人、接线员、热线平台、记者、政府以及受众这几个能动因素互相作用而产生的。

首先, 新闻线人打进热线, 接线员以新闻写作中最基本的“5W1H”为准则将时间简要记录下来, 一般不超过100字。热线接线员这个岗位是需要一定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才能担当起来的。当有问题需要反映的群众打进热线, 接线员首先用平易近人的语气说:“您好, 华商热线, 请讲!”这样有助于与对方进行良好的沟通, 同时也要及时理清对方所反映问题的核心和实质, 并用电脑快速记录下该问题的新闻五要素, 有时还需为打热线者的各种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其次, 接线员将记录的新闻按照不同的部门分类 (包括民生新闻部、地市新闻部、时政新闻部、国际新闻部、评报部等) 存储到报社内部的热线平台上, 并按照紧急、一般、重大三种事件级别将该条线索分类。另外, 在记录突发紧急事件时, 为了让记者第一时间看到线索并赶往事发地点, 接线员则需及时通过飞信平台告知记者。这里的三个事件等级虽说有相应的评判标准, 但最主要的还是考验接线员本身的新闻敏感度, 这也是新闻热线接线员区别于普通电话客服的最重要的素养。

再次, 报社内部有专门的新闻编辑对热线平台里海量信息进行筛选, 其中一些不具新闻价值的信息在热线平台上会显示为“退回”, 而其他的信息则会显示为“已处理”。这里的“已处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公共设施损坏、小区噪声污染、大街占道经营这类可以通过政府有关部门解决的投诉类问题。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做法是, 热线部工作人员会给负责处理此类问题的政府机构传真发函, 进行事件告知。而另一类则是除去第一类以外的需要记者进行甄别和再次筛选的线索。记者会根据新闻价值、事件真伪以及宣传政策对这些庞杂的信息进行判断, 并选择最具价值的信息去进行采访报道。

最后, 就是热线新闻被报道出来后一系列反馈的过程。首先, 读者会拨打新闻热线对报纸进行纠错或提出建议, 接线员会记录下这些反馈意见并呈报给评报部。其次, 已处理相关问题的政府机关会向报社进行传真回函, 并同时拨打新闻热线进行告知。然而政府虽回函告知事件处理情况, 但是热线部的工作人员仍需对反映相关问题的市民进行回访确认。另外, 也是新闻热线反馈中最重要的一步, 那就是向提供线索并最终见报的新闻线人进行电话回访, 在这个过程中接线员不仅要感谢对方所提供的线索、记录对方的详细情况 (兴趣爱好等) , 有时还会与有意愿的群众建立长期的联系, 以便培养长期线人。同时报社热线部还会根据新闻的重要程度对线人进行一定程度的物质奖励。

二、权力与权利:《华商报》新闻热线的内容分析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下在一个月内《华商报》新闻热线的主要内容都有哪些, 笔者采用7月20日———8月20日共一个月的新闻热线数据进行统计, 所得出的结论也只表明了这一个月的大致情况。根据统计, 在这一个月里, 热线平台所记录的新闻热线共11772条。这其中有一些被重复记录和补充已有线索的信息, 为了更加精确地统计和分析, 笔者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筛选, 并以11772为热线总数, 从中随机抽取了10000条记录作为最终统计样本。

如图2所示, 笔者将《华商报》新闻热线的主要内容分为10类, 并依据不同的类型进行统计。需要指出的是, 环境问题包括噪声污染、占道经营、空气污染、道路污染、水源污染这些关系到居民正常生活的问题;监督举报则主要是指群众举报官员贪腐或是监督政府这类热线;安全事故是指生产责任事故、食品安全等与群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问题;其他则包括政府的回函。根据笔者统计, 在一个月内, 关于环境问题的热线电话最多, 共2513条, 其次是房产物业和征地拆迁, 各为1647条和1434条。另外, 有关安全事故的热线也较多, 共有1307条。

根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出, 这10类问题无非就是围绕着权力和权利这两种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而进行。一方面, 当群众的权益遭到他人的侵犯时, 或者其自身需要社会和政府帮助时, 他们就会动用自己手中的权利来维护自身利益。当协商不一致或发生冲突时, 大多数人会选择拨打新闻热线或是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反映, 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即第四权力来引起权力方的注意, 使问题得到解决。在图2中环境问题、房产物业纠纷、家庭纠纷、社会治安、道路交通这些都是个人或集体利益受到威胁或危害时, 目击者或是当事人的反映。可以看出在一个月内, 环境问题、房产物业、安全事故都是民众反映的热点。

另一方面, 当权力被滥用或是得不到约束侵害到民众利益时, 他们也会通过媒体对有关部门、有关责任人进行监督和举报。这样的例子在征地拆迁和监督举报这两类里特别突出。随着西安乃至整个陕西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展, 一些农民因土地赔偿和自身安置问题经常与政府发生摩擦, 因而这类问题是新闻热线中经常被反映的问题。另外, 当政府有关部门不作为或是没有及时解决民众反映问题时, 会遭到群众的监督举报。常见的被举报的有法院、检察院、交警大队、派出所等, 原因常常是群众诉求没有得到公平和及时的解决。

从上述分析也不难看出, 新闻热线所涉及的这些问题不仅体现出《华商报》民生新闻的基本定位及其良好的媒体公信力, 同时也体现出现阶段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所遇到的普遍问题。许多民众利益被侵害时首先选择的不是报警或找相关政府机构解决问题, 而是选择向媒体求助和爆料。这种普遍的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媒体会根据事件的重要程度给予新闻线人相应的奖励;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部分民众对于政府丧失了信任, 认为他们根本不会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媒体的曝光有关部门才会重视, 这种缺乏法律意识的行为也是值得每一个人反思和警惕的。

三、困境与突围:新媒体时代新闻热线的转型之道

(一) 新媒体时代:新闻热线遭遇的困境

网络时代信息的传递渠道更加多元化, 受众可以从各个途径获得海量的资讯, 无论是官方发布还是小道消息。尤其是微博诞生之后, 140字内的内容使得媒体传递的信息量越来越大, 但是逻辑性和严谨性却令人担忧, 整个媒体行业也呈现出一种“速食文化”, 这对于时效性本身就是弱势的平面媒体来说无疑又是一种打击。更值得注意的是, 互联网交互性和匿名性的特点使得公民新闻开始崛起, 发布一条新闻不再是媒体的特权、更无需承担风险, 主流话语体系和内容因此不断遭到解构和颠覆, 新闻专业主义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传统媒体的新闻热线也遭遇到了相同的困境。在人人都能发声的新媒体时代, 由于传统媒体的审查与自我审查机制繁琐而漫长, 时效性和互动性也不能与之相比, 传统媒介的公信力和传播力不断下降。人们不再视报纸电视的新闻热线为解决或是反映问题最快最有效的平台, 因为一条微博、一个帖子可以瞬间让几亿网民同时看到, 并呈几何倍数的速度转发并同时得到反馈。很多情况下, 一个事件在微博得到广泛传播和讨论之后才被媒体报道, 传统媒体靠新闻热线获得独家新闻的几率正在降低。

(二) 绝处逢生:新闻热线的转型对策

然而, 正如吴飞教授所言:“新媒体的出现, 社交网络的发达, 不但不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终结者, 而且是更有力的维护者, 只要人类对新闻需求的目标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只要我们还希望通过新闻这种方式来探测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 新闻专业主义仍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理论资源与实践纲领......”[3]

因此, 纵观当今媒体发展现状, 传统媒体已经开始做出了一些改变和尝试。在中国, “报网融合”、“手机APP”的尝试正在不断进行, 同时各大传统媒体也开通了微博和微信平台, 有助于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华商报》也适时开发出APP应用程序, 在手机上读报可以完全免费, 并实时更新新闻讯息与读者互动, 将报纸、网站和读者反馈集于一身。

为了绝处逢生、转危为机, 《华商报》新闻热线也在转型之中。首先, 为了扩展正不断萎缩的新闻资源, 《华商报》新闻热线开通了微博、微信、电子邮箱、短信、QQ五大爆料平台。由此可以看出, 对于网络社交媒体和其他网络技术的利用可以鼓励更多不愿透露个人信息和热衷使用新媒体的民众加入到爆料队伍之中, 从而使得新闻线索的获取渠道不断拓展、热线内容也不断丰富。

其次, 除了开通爆料平台供民众监督举报、反映问题外, 面对新媒体时代下海量庞杂的信息, 由于记者和编辑不可能通过网络监测及时发现所有有价值的线索, 因而新闻热线部还肩负网监检测的职能。这些线索包括民众直接通过《华商报》的网络爆料平台的反映, 也有一些是对其他媒体线索的转发和记录。在新闻热线部有专门负责监控网站、论坛和微博的负责人, 同时每个接线员如果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也可以将这些网络线索记录到热线平台上。

在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和强力冲击下, 传统媒体尤其是平面媒体的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报纸消亡论”已经在学术界争论了很久, 虽说未来的媒体竞争仍然围绕“以内容为王”而展开, 并且报纸可能最终也只是平台的转变, 然而不得不承认新技术确实改变了传统媒体的采编方式和内容表达方式。在注意力稀缺的新媒体时代, 越来越碎片化和肤浅化的阅读方式使得以深度报道和连续报道为优势的平面媒体处境艰难。然而, 无论如何, 纸媒在困境中不断寻求着突围的方式, 不断探索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之道。《华商报》新闻热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面对爆料渠道的日益多元化, 报社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 开通了网络爆料平台并实行网络监测, 虽还只是初步探索, 但是这种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一家纸媒在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时所做的努力和创新。虽然辛苦, 但仍在坚持, 这样的行为和情境又怎能让人愿意相信报纸会消失呢?

摘要:在媒体竞争越发激烈、公民新闻不断冲击的情况下, 新闻热线依旧是传统媒体拓展新闻资源、挖掘独家新闻的重要来源。本文以《华商报》为例, 着重探讨和分析了新闻热线的运行机制和主要内容, 以及在新媒体冲击下该报热线部所遭遇的困境以及其为转型所做的尝试。

关键词:新闻热线,运行机制,新媒体,转型

注释

1[1]叶志卫.论新闻热线对新闻资源的开拓[D].武汉:武汉大学, 2005.

2[2]韩岩.对新闻热线的思考[J].新闻知识, 2013 (1) :112.

《华商报》 篇8

关键词:《华商报》,《南方都市报》,海地地震,媒体风格

一、引言

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 (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 , 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 这是海地自1984年发生里氏6.7级地震以来最大的地震, 也是加勒比地区遭遇的最强地震。这次强烈地震造成太子港的一些教堂、超市、饭店、医院倒塌, 海地总统府和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总部建筑损毁严重, 交通、通讯中断, 太子港的机场已经关闭, 海地总统称地震恐致数千人死亡, 海地总统府损毁严重。

这起国际重大灾难引起各路媒体的高度关注, 一段时间内成为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本研究的中心议题是通过比较两份报纸的不同的报道视角, 具体来说, 由图片、排版、标题这一形式上的差异, 以及内容的不同侧重, 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 分析两者不同媒体风格形成的原因, 其目的在于揭示报业同质化趋势下的两报的不同之处, 借此推出他们立足报业的竞争点和支撑点。

二、分析步骤

(一) 媒体选择

《华商报》与《南方都市报》作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纸媒, 虽然同为都市类报纸, 仍然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作为一种精神价值观念的体现, 它们不可能脱离承载它的物质主体而独自存在。[1]由侨联主办的报纸———《华商报》, 特殊的地方在于不隶属于党报旗下的都市报, 它有较为宽松的新闻自由, 不甘于平庸, 有着自己的新闻理念;《南方都市报》作为南方报业集团的一员, 不同于一般的都市类报纸, 以其开放和大胆直言的特性吸引了我国的大批读者, 并且如一些评论人士所说, 测试了中国官方媒体的极限。

(二) 时段界定与分析单位

以2010年1月14日到1月19日两家报纸连续六天对海地地震的大篇幅报道分析文本, 作为一个事件连续大规模报道的一部分, 六天的报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选取每份报纸的图片、新闻标题、主要内容为分析单位。

三、报道分析及相关讨论

(一) 视觉感受:《南方都市报》对色彩表达情感的精准把握

在“读图时代”, 图片不仅吸引眼球, 更具有视觉冲击的作用。这是现代都市报的鲜明特征。

从两家报纸对色彩与新闻的组合, 可以看出其报纸的品味。《华商报》的色彩向来以鲜艳夸张著称, 这不免会有媚俗之感;《南方都市报》虽然头版也是彩色版, 但对颜色与新闻图片的和谐恰当处理, 严肃认真。14日, 两家报纸都将海地地震作为当日的头版头条。在视觉感受上, 《华商报》依然秉承较为夸张的引人注目的色彩, 用三分之一的版面来安排海地地震 (其中报纸的二分之一为广告) , 虽然标题背景用的是黑色, 但作为一则悲剧性事件, 总体没有严肃庄重的感觉;《南方都市报》虽然头版也是彩色, 也是黑背景黄字体, 再加上两条其他的新闻, 但并没有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 所配的照片总体给人以干净凝重深沉, 很符合这则新闻的特点。版面严肃而得体, 显示了作为都市报却具有的大报风格。在16日的头版《南方都市报》对海地地震中中国救援人员的报道配以大图片, 以“中国八被埋者都是警界精英”为大标题做了几乎整个的版面, 同时用清新醒目的蓝色作为背景色, 暂时没有了忧郁深沉的暗色, 而用这种鲜亮的冷色调来讴歌这些在海地的维和人员做出的牺牲。这里不难看出《南方都市报》在头版报道新闻的同时, 对于新闻意义的把握及对于色彩的敏感。

广告作为报纸的四大要素之一, 无可厚非。《华商报》惯于在头版大幅做广告, 但在海地地震中, 面对灰色的图片, 悲惨的新闻, 依旧用一种喜庆的红色并且占据二分之一的版面来做广告似乎有些不太合事宜。《南方都市报》头版没有广告, 这有助于在视觉上形成一个严肃认真的报纸印象、媒体形象。

(二) 头版安排:在关注国际重大新闻的同时, 《华商报》更关注本地新闻

作为都市报, 在关注国际国内大事的同时, 同城小事也是其报道的一个重点, 但两家报纸各有侧重。在头版安排上, 《南方都市报》除了国外大事, 国内的新闻也是其头版考虑的因素, 而对同一条比较重要的国内新闻, 《华商报》会相对低调处理, 而将本地新闻做得比较醒目, 让见怪不显的事情重新产生新闻性。[2]14日的头版, 《南方都市报》除了海地地震外, 将“Google退出中国?”同时作为当日的头条新闻, 而《华商报》除了海地地震的新闻外, 稍稍显著的小头条是本地的一则新闻“行人闯红灯今起罚十元”。可见, 二者在对新闻的安排上的不同, 同为都市报, 在关注国际大事的同时, 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对同城新闻做以不同的编排。在这方面, 西安的《华商报》更加关注当地的新闻, 虽然也刊登了谷歌方面的消息, 但从版面来看, 没有《南方都市报》显著。对当地新闻的不同处理, 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作为全面覆盖珠三角地区的《南方都市报》的更宽广的视野。

在15日的头版, 《华商报》以“海地强震自救困难各国紧急救援”做标题, 对海地地震在头版并没有大做文章, 而以“我省表彰57名道德模范”、“7月1日起医保可跨省转移”等为当天的头版, 半个版面依旧是广告。这也印证了立足西安的《华商报》对本地新闻的重视;《南方都市报》在当天的封面要闻中, 依然以三分之二版面, 大标题“遇难者可能超10万”、巨幅图片报道海地的最新进展。且不论两报在其他版面的详细报道, 如果只从头版来获取关于海地地震方面的信息, 《南方都市报》明显具有绝对优势。当然《南方都市报》并没有忘记其都市报本职, 除了海地地震的图片新闻外, “21日开售实名制火车票”、“广东发布大扩内需37条战略决定”也作为本省的重要新闻放在头版。

同样, 在16日, 《华商报》的头版只在报眉处刊有新闻性广告, 正文正版没有出现广告。以“我8被埋人员身份公布”为题对海地地震进行图片新闻报道, 同时从“伤亡、现场、救援、治安”等方面加以补充, 但相对来说, “太阳变成月牙了!”这则新闻在头版更吸引眼球, 毕竟读者以北方为主, 在西安这一日环食气象景观有一定的新闻价值。而在广东关, 于日环食现象, 只是个“传说”, 并不能观测到日食, 故《南方都市报》在头版也只是以“南粤无缘日环食”为题进行简单的新闻图片处理。

上述现象只是几天来对两家报纸新闻成品的观察, 但从中亦可见一斑了。《华商报》立足西安或陕西, 辐射全国, 但本阜新闻依旧是其关注的重点, 这与所在地域关系密切, 《华商报》的读者区域更多的是陕西本地, 读者群有这方面的需求与期待, 报纸首先应该满足当地读者的信息需求。《南方都市报》已全面覆盖珠三角, 故其头版需要更广阔的视野包容这个广大的地区, 满足更广范围上的读者群。

(三) 编排方式:对海地地震新闻的灵活编排显示了《南方都市报》的不拘一格, 避免落入同质化

这是一则引起媒体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事件, 对这一新闻及后续的报道, 两报也有不同的编排方式, 而对它的编排直观地反映了《南方都市报》对国际重大新闻的重视。17日, 《华商报》以“我8被埋人员两人已遇难”为标题, 用二分之一的版面对海地地震中维和人员的状况做了图片新闻, 其他半版都是省内新闻, 突显了作为都市报的特色, 全版没有广告。整版没有鲜亮杂乱的色彩, 这次对海地地震的图片处理, 比较严肃。《南方都市报》依然是三分之二的版面关注此次动态, 与《华商报》的信息不同的是, 《南方都市报》的新闻标题是“海地震区中国救援队不舍昼夜挖出三具战友遗体”, 同时, 两家报纸用了同一图片, 但后者多用了一副图片在头版, 加重了新闻的分量,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闻的同质化。

18日, 《华商报》的头版用二分之一的版面报道海地地震中的遇难人员, 标题是“我8遇难人员遗体昨日22:36起运回国”, 并配以遇难人员的相片及简介, 黑白两色为主色, 肃穆低沉, 其他二分之一的版面为广告。《南方都市报》当日对遇难人员的报道依然不惜三分之二的版面, 对遇难人员的相片没有用千篇一律的横排, 而是纵横排列。除此, 在版面右侧, 加了三根昏黄的蜡烛火焰, 加上亲切的标题“我们回家”, 整版除了安静严肃之外, 一种关切之意流露在字里图间, 这种版面风格相比呆板的前者更具人情味。

(四) 关注内容:不同的报道角度和侧重点

这场自1770年以来最严重的大地震, 使这个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全国多家媒体都不吝版面对其给予大量多角度的报道。《华商报》和《南方都市报》分别做“海地7.3级地震”和“海地大地震”专题, 整版特别跟踪报道海地地震以来的每一步艰难的历程。对于这一事件不同的报道详见下表[3,4]:

《华商报》对海地的报道在细节上更加准确, 比如震级方面, 但在篇幅上不及《南方都市报》, 后者不仅对地震这一突发性事件进行报道, 由于是地震后的第一天, 没有更多的动态新闻, 它更加大了对背景新闻的报道, 用图表、图示、数字等图片进行更为直观的处理, 通过报道地震前后的总统府、周边国家的震感等这些更广范围的信息, 使读者对当时的海地有更加清晰而全面的认识。

在后续报道中, 两报都开辟专版, 对这一事件进行详细的大篇幅的报道。从对两家的报道对比来看, 《华商报》更侧重于从大的视野大的方面或者从更宏观的角度再现海地地震的各个方面, 包括国际国内各方面的救援, 以及灾后的混乱场面, 对这些的报道大都以“集体”出现, 较少从海地地震中的个人角度, 个体在海地地震中的处境报道, 无论是缺粮少水的混乱, 还是人道主义的医疗救助都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报道, 全面却稍缺温情;而《南方都市报》却是从另外的角度着手, 它更加侧重在大地震中个体的生存现状, 通过个体生存的艰难处境, 来反映当时海地整个的面貌, 更加关注人在这场灾难中的不幸, 从细微处着手突显报纸的人文情怀。这是两家报纸在海地地震中比较明显的报道角度的不同。

对于海地中的我国人员的报道, 《南方都市报》抓住了一条线索, 即中兴员工当时的现状, 并通过他们之所见所闻所感回忆当时海地发生地震时的惊魂梦靥;《华商报》在中兴员工这个报道点上只在15日的新闻中一笔带过。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两家报纸不同的关注点。

值得关注的一个显著差异是, 在19日的头版中, 《华商报》已经将海地地震的新闻放到了报眉位置, 头版取而代之为本地新闻, 而且取消了对于海地地震报道开设的专版;《南方都市报》依旧在19、20日的报纸中将这一事件作为头版新闻, 并继续专版报道。报道涉及国际上对中国救援队的评价、海地疫情等方面。反映出两家报纸在对新闻报道上的不同编辑理念。

四、结论及启示:差异化媒体风格和受众定位赢得市场

《华商报》与《南方都市报》, 或广阔或细微, 或远景或特写, 没有孰优孰劣, 只是不同的报道角度、不同的报道视野而已, 他们用各自不同的声音和画面再现了那惊天动地的一幕幕场景。只因为各自的差异, 各自的风格, 才或多或少地避免了报纸的同质化趋向。

行文至此, 两家报纸的媒体风格亦不言自明。《华商报》在关注新闻的同时, 由于色彩等因素的渲染, 总体上缺乏一种严肃的精神, 有时对新闻的报道不免流于媚俗, 但仍然瑕不掩瑜, 始终恪守自己的新闻理念, 并为此一直努力, “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南方都市报》以“新锐、人文、激情、理性”的品牌特质走上了主流媒体的行列, 并不断完善自己, 成为覆盖珠三角辐射全国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报纸, 同时也树立了其“新主流媒体”[5]的品牌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 两家报纸关注点的差异也与各自所在的地域文化有着微妙的关系:《华商报》在更加关注本地新闻的背后或许是受深沉保守的秦中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南方都市报》则更是代表了一种海派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华商报》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出发, 向我们展示了海地的方方面面, 有时也不乏细致的报道;《南方都市报》将理性与人文结合, 用置身事内的视角, [6]更加彰显报纸的人性光辉。在海地地震报道中, 他们都通过各自的付出与努力, 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海地。

媒介有其自身特点, 有其目标受众, 满足受众静态需求或长期形成的定势需求是其天然的职责。但在时下,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新传播方式的不断涌现, 对传统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 媒体亦应适时地扩大其视野, 挖掘受众的动态需求, 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在报业发展举步维艰、生存之境陷入危机的当下, 都市类报纸应首先满足地方需求, 实施本土化战略, 针对本地的风土人情, 找准定位, 在立足本地的前提下, 辐射更宽范围、更广领域。

参考文献

[1]许超众.两种叙事框架中的“纸馅包子”事件[J].新闻记者, 2007, (11) :64.

[2]张丛笑.《华商报》的民本意识[J].今传媒, 2006, (3) :35.

[3]http://hsb.hsw.cn/2010-01/24/node_833.htm[N/OL].

[4]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10-01/17/node_523.htm[N/OL].

[5]李翀.《南方都市报》的传播点[J].国际公共, 2009, (1) :68.

中物华商的2013年战略 篇9

经济低迷,积极应对

在上轮危机过后,许多专家、学者、企业家对未来走势有不同的看法。但中物华商对未来的经济形势一直持谨慎甚至是一定程度的悲观判断,这样才能使企业不盲目冒进,不轻举妄动。公司的应对措施包括二个层面:战略应对和战术应对。战略应对主要是通过对世界经济结构、中国经济结构的发展和调整作出一些物流产业应如何发展的规律性的判断。比如说当人均GDP达到或超过8000美元时,标志着经济结构会发生重大变化,消费领域会得到较大发展,因此对生活资料应予以足够重视。近两年,中物华商已将相当大的精力转入了消费领域。战术应对是战略应对的具体实施,在业务层面上,我们加大了对粮食、食品、酒类、日用化工产品等物流领域的开发;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加大了网络布局的力度,在境内外增设了分支机构;实现低成本的实体扩张,投资或整合一系列的物流资源。

“十八大”过后,作为企业管理者首先不要将换届效应看得过重。其实中国的GDP未来数值,除了内在的经济规律影响之外,还是一系列要素、一系列利益、一系列目标的均衡和博弈过程。但我相信,过去的超高速发展阶段短期内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再出现,过低的发展速度也不能出现,所以只能是中速发展。其实换届效应最直接的就是投资,因此我判断,在2~3年内,工程物流会有一定程度增长,要应抓住这一机会。

中物华商在未来的五年内,战略重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成为现代物流企业的一个典范;二是强化资本运作,争取在2016年之前实现上市;三是完善网络布局,国际业务、国内业务同步发展,有机互动;四是搭建一系列平台,包括实体平台和虚拟平台;五是组建国内一流的物流团队,将企业价值和团队价值、个人价值同步做大;六是优化业务结构。做到现行业务与未来业务兼顾,国内、国际平衡发展,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并重。

企业创新模式

要做到创新,应该有创新的文化、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机制、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投入。机制是企业创新的保障体制;方法非常重要,没有方法肯定不能创新,只能是展望或妄想;投入是硬实力,企业必须投入一定的财力,才能组织有效的研发力量。

企业目前创新的重点应是企业的服务模式而不是企业的管理。就像下围棋,企业管理是定式,在定式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业务出现若干种变型。世界上成功的企业已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定式。企业管理更重要的是练内功、强体魄、塑文化、重执行。

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 篇10

项目执行>信诺传播

项目背景:

世界华商大会 (Word Chinese Entrepreneurs Convention—WCEC) 由新加坡中华总商会、香港中华总商会和泰国中华总商会参与酝酿, 于1991年首先发起倡议, 以“在商言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宗旨, 每两年举办一次, 是全球最具规模和代表性的华人商界盛会。

经国务院批准同意, 由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主办, 四川省成都市承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于2013年9月24-26日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举办。

项目调研:

世界华商大会自20世纪末期开始举办, 跨越世纪。华人已几乎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 从小规模商业实体到全球商业王国, 华人企业家的实干与力量享誉全球。语言共通而心系家国天下, 智慧聚合而衍生无穷商机。以相同的血脉之根传承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以博大的商业视野发扬精诚勤恳的中华精神。“中国发展、华商机遇”, 同心、同德、同志、同向, 世界华商大会是加强经济合作、促进相互了解的盛会, 其所带来的潜能是无限的, 终将建立一个可行的经济合作网络。

项目策划:

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策划与创意遵循体现“成都特点、中国气派、国际表达”的原则, 达成了高端、大气、整合、优美、高质、安全的现场效果。

主视觉采用主要元素加辅助元素的策划思路, 以三千年古蜀遗迹“太阳神鸟”为第一主要元素, 以历史悠久的中国蜀绣“芙蓉锦鲤”为第二主要元素, 以蜀锦“喜相逢”、子母熊猫、翠竹、盖碗为辅助元素, 以国际大会通行的商务蓝为主色调, 辅之以大方沉稳的白色和灰色, 并配以中国红点缀。

开幕式与主论坛遵循国际会议、政府会议庄重、大方、整齐、典雅的风格, 主舞台采用巨幅三联屏幕、三面环绕台阶。充分考虑场馆空旷巨大、声音回响严重等自身缺陷, 采取两侧、双层、四个落地腰幕设计, 高清、高真视频音频播放设备并形成环绕立体声结构。布置国际专业级灯光设备, 满足大会不同环节的照明与装饰需要。严格安排、部署首长最佳进出路线。采取剧院式布局, 划分V VIP、VIP、与会嘉宾三级坐席, 确保来宾秩序出入。以商务蓝为主色调, 两边侧屏与中央主屏形成统一、呼应的长幅画面, 以成都市标志元素“太阳神鸟”和代表元素“芙蓉锦鲤”为装饰元素, 中屏保持主形象不变, 侧屏实时呈现现场画面。同时在主场馆中后部悬挂极具中国风格的印有“太阳神鸟”的灯笼组合, 形成世界华商相融共聚的情感氛围。

闭幕式以中国红为主色调, 保持大会的空间布局不变, 为演出增加、增强灯光、视频与音频效果, 布置VVIP长桌式晚宴以体现国际大会的规格, 遵循传统中式晚宴风格、采取红白相间的10人嘉宾宴会座席。点亮红灯笼、侧屏加入熊猫元素, 在灯光中调入红、蓝、绿、紫等多彩颜色, 为不同演出环节适量调节音响设备以达成舒畅的听觉效果。统筹安排印尼团演出与成都市的闭幕晚宴伴餐演出, 使印尼歌舞与川剧变脸、熊猫杂技和谐共生, 印尼歌手一曲高亢的“青藏高原”响彻主会场, 华丽的川剧变脸、惊艳的水袖表演将演出推向高潮。

项目执行:

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以规格之高、范围之大、影响之广堪称是继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之后影响中国、影响世界的城市营销大事件。从策划顾问管理服务到主视觉创意设计服务、再到大会主体管理服务以及增值活动策划服务, 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整体项目运营历时十个月。

经多方调研、印证、甄选后, 确定将会址选在中国成都世纪城综合区内, 世纪城位置优越, 集9个展馆、数十个会议厅、国际五星级与四星级酒店、餐饮娱乐于一体, 是满足大会综合需求的最佳场所。但挑战也随之而生, 在体量巨大、墙体裸露、地面粗糙的展馆举办世界级会议始无前例。基于解决透光、吸音、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项目组不断考察现场、多次测量和测试场地, 确保场馆满足国际性会议需求。

大会安全保障, 是会务组织实施重点环节, 针对会议代表规模大、层次高、活动涉及场馆点多面广、日程活动多样紧凑、时间节点流程严密等特点, 制定了周密详细的组织实施方案, 确保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与高效沟通, 有效保障了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主会场占用世纪城公共区域、馆前区域、4个展馆共计近达10万平米, 在主会场内历时2天须完成2次安检、开幕式与主论坛、1次自助午餐、万余平米政府及商业展览展示、闭幕式与闭幕晚宴及演出等多个重大事项, 在工期、材质、工艺、消防、安监、警卫等方面有严格标准, 要求服务方必须具备高超的统筹协调与即时应变能力, 项目组夜以继日地修改图纸、检验材料、核准数量、检查质量、审核内容, 以极高的专业水准、极优的职业素养和极佳的服务态度确保了大会的顺利召开并赢得了政府领导的当场赞誉。

开幕式与闭幕式相隔不到2天在同一会场举办, 并且在风格、内容与流程上不尽相同, 以巨幅LED屏幕作为主舞台背景画面及大会内容展示介质是经过推敲后确定的唯一最佳方式, 数以百计的块状电子屏整体、无缝拼接, 并承载实时同传呈现国家领导人致辞演讲画面、展示政府形象宣传片、赞助商广告与文艺演出等功用, 万分之一黑屏的几率都是不可补救的败笔, 项目组在无数次的调试与验证后交出的是最满意的答卷, 全程没有点滴漏洞。

项目评估:

2013年9月24日至26日, 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在中国四川成都世纪城新会展中心与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本届华商大会共有来自10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名中外代表参会, 246名、71家境内外媒体注册参会。其覆盖国家、地区和代表人数创历届华商大会之最, 谢国民、许荣茂、刘锦庭、蔡其生、蔡冠深、纪辉琦等知名侨商和100余个海外侨商组织的侨商代表莅会。

华商回流避风 篇11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海外华商深陷其中,如何化解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与此同时,走回母国的脚步渐也已成风。

各地显示回流踪影

6月5-6日在昆明举办的第七届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暨亚太华商论坛上,传来振奋当地人心的消息,项目引资成果丰硕,共簽署了8项重大投资协议,总投资额达110亿元。

据统计,前六届东盟华商会共有来自东盟国家和中国港澳地区的华商1300余人次参会,西南六省区市800余户企业参会,累计签署25个正式合同,总投资额为16.7亿美元,目前实际到位4.7亿美元。而今年第七届,协议投资就接近超前六届总和。

第七届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30多位海外侨领和华商参会。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本届活动创造了“出席华商国别最多、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关注点最集中”四个第一,是历届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规格最高的一次。

签署的项目涉及医药、传媒、城市开发建设、食品、教育以及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具体包括泰国TCC集团投资2.5亿元,进行玉林泉酒厂二期扩建项目;德国亨德森外国语学校在云南省嵩明县投资4亿元,建设亨德森外国语培训学院项目;北欧中联投资集团投资1亿元,进行云南省大理市第一污水厂并购项目;香港(北京)中联亚有限公司投资100亿元,参与云南呈贡新城地产建设项目;澳大利亚百灵集团投资1亿元,建设丽江赛马特超市等8个项目。

不仅是云南。近期,中国大陆各个地方,到处都是海外华商寻觅商机的踪影。

5月6日,中华海外联谊会海外知名人士湖南行在长沙启动,来自美国、日本、西班牙、泰国、澳大利亚等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八十余位海外重要侨领、华裔代表人士和成功企业家聚首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区位优势明显,极具发展潜力,此行湖南希望能从中找到商机,参与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美国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共同主席、美国万宝路公司董事长梁冠军说。

美国美孚国际集团董事长陈清泉十多年前来过湖南,此行的所见所闻让他感叹“街道变宽了,城市变美了”。他在武汉、福建等地均有投资,此行最大目的是寻找投资项目。“中部崛起、‘两型社会’建设等政策和机遇让我更加看好湖南。”陈清泉说。

5月中旬,数十位海外华商考察重庆,在13日的华商投资重庆恳谈会上,华商代表称,看好金融危机下的重庆投资机会,认为重庆是投资的避风港。

华商们表示,经过考察,已有成员觅到商机,决定与重庆有关部门和企业进一步接触,洽谈合作事项。其中,新西兰迈肯斯集团对巴南区跳石镇规划5000亩的农业产业园区项目很有兴趣,打算投资2亿元左右开发集农业休闲地产、种子培育研发和观光农业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美国隆盛集团是一家食品企业采购商,希望在重庆设立美食采购基地,带动重庆产美食出口海外。

另据报道,今年9月,中国侨联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主办“二00九年海外华商合作开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活动”。广西华商会会长肖开宁表示,今年以来,广西不少华商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遭受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海外资产大幅度缩水,经济指标有所下滑。广西华商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带领广西华商企业共度难关。积极协办本次活动,将能进一步拓宽广西华商企业发展渠道,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合作商机。

理性看待华商回流

华商回流力度的加大,在一定程度上,无疑是金融危机中的自保之举。

大陆南方媒体于今年4月曾描绘了一幅“海外华商‘撤退’不完全地图”: “眼下,如果有人想制作一幅准确的海外华商分布图,最好每周甚至每日更新一次,否则趁早死心。自2008下半年开始,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小华商行踪变动剧烈而频繁。”

其中,全球充满告别的地方前四位是刚果(金)、尼日利亚、迪拜和俄罗斯。数以万计的华商正从这四个国家集体出走,回到中国。

中国新闻社发布的《2008年世界华商发展报告》指出,2008年世界华商企业的总资产缩水约三分之一,相当于蒸发掉近三十场北京奥运会。“这是史无前例的。”研究组一成员说。

该报告描述欧洲状况时以意大利重要进出口港热那亚为例,“2008年下半年开始,200多家华人企业中,30%的企业目前入不敷出,60%的企业尚可维持,盈利的企业还不到10%。”

法国《欧洲时报》称,大多数海外华商首选中国作为“避风的港湾”,他们的回归是经济全球化下一种正常的表现,既是对自我的救赎,也同样是新一轮“进攻”的开始,无关所谓“在海外混不下去了才返回中国”的狭隘心理。

即使抛开民族情感,单从经济角度讲,在当前金融危机下,中国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复苏的国家之一。而中国政府为应对危机提出的一系列刺激经济、扩大内需计划,更创造出无数投资机会,为国际资本所瞩目,海外华商自然也有参与其中的权利和机会。

即使没有金融危机,未来海外华商回归中国也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海外华商经济正呈现出多元化、科技化和资本密集型等发展趋势。这也与中国政府正着力倡导的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强环境保护、推进自主创新等重大命题相吻合。

西班牙《欧华报》评论指出,对于每一个海外华商而言,是选择坚守海外,还是选择回国发展,只要是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的理性判断,都应该为外界所理解。

但是,现实中的华商回国发展之路,远不是顺风顺水的,早在许多年前,一些已经积累了不菲身家的华商,就开始了回国创业的铺垫,遗憾的是,除了极少数华商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之外,大多数华商的国内投资,都变成了代价昂贵的“学费”。

究其所以,有专家指出,海外华人回国投资,缺少对国内经济的深刻认识,这一现象普遍表现在对市场的未知,对时态的曲解等。说到实处,对这种状态把握的多寡和优劣,才是华商投资取胜的关键所在。

从《商报》看陈布雷的新闻思想 篇12

一、报刊功能观

(一) “为民发声”的舆论监督功能

陈布雷在主持《商报》时主张以言论为武器, 呼吁革命救国。在1926年《商报》五周年时, 陈布雷在《本报之回顾与前瞻》中提到:“新闻报纸之责任, 要在洞察四周, 细擦方来, 补目前之缺失, 规永久之利益对于国权必维护, 宁被人指为排外;对于民智必助长, 对于军阀与官治必措击, 宁被人误解为褊激;对于产业界, 必针泛其缺失而纳之于正轨, 宁被种种之责望怨俳而无悔。”[1]同时, 陈布雷极力为人民争取利益, 其在《商报》1926年4月8日的《都市贫民居住问题》一文中, 深切表达了对贫民居住问题的关心和重视, 在《军阀问题与环境》一文中, 直陈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楚。

(二) “文章报国”的宣传引导功能

陈布雷继承了孙中山的媒介宣传观、宋教仁关于报纸“宣传革命”等论说, 主张把新闻作为治疗社会痼疾、宣传政治思想的工具。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商报》:我们有些报纸, “虽属党员办的报纸, 可是为党宣传最得力的成绩, 远不及《商报》, 《商报》只是几个同志在那里撑持, 可称为忠实的党报。”[2]对于宣传策略, 陈布雷也有着深入的见解。《宣传之原则》一文详尽论述了宣传工作应遵循的三点原则:一是“将使之服, 必先使之悦”, 宣传应尊重和谐之原则;二是应注重“经济”之原则, 戒重复、泛滥、枝蔓、不必要等;三是应注意“积极”之原则, 应“以公开方式, 与之辩正, 指其疏误, 矫其迷惑, 俾正反两说, 胥得呈现于普通读者之目前, 而启其正轨之认识”。

(三) “报馆如学馆”的教育功能

陈布雷谈起报纸的教育功能时认为:“教学相长, 在报社做学相长, 并无不同之处, 如记者入报社后, 不努力吸取新知识, 自己落伍, 报纸也不会进步。”陈过在《我的父亲陈布雷》中也提到过, 父亲“自谓新闻事业犹社会大学校, 见多识广, 学无止境, 足以促人奋发上进也”。而陈布雷在回答《民立报》宋教仁问其到报馆做记者的原因时说:“以为求学问长见闻而来, 自信较入大学为有益也”。陈布雷认为, 做新闻就要不断充实、提升自己。在新闻事业上做出了辉煌成绩的同时, 新闻事业本身也成就了“名记者陈布雷”。

二、新闻记者观

(一) 应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

在《商报》做评论期间, 陈布雷的言论总是对社会动向能做到清醒分析和明确的政治判断。他在1921年12月20日《翻云雨之政局》一文中说:“故中国之坏, 坏在人民坐观成败, 而未尝出其自身固有之能力, 由自己防卫而进于自己建设, 徒抱消极的态度相与俯仰一世耳。此种虐根性未除, 则翻云覆雨之政局方兴未艾, 而国际共管亦终必有实现之一日。”

(二) 应具有思辨的思想和深刻的见解

陈布雷曾说过, 作评论需加强文字修炼, 力求下笔千言。著名报人张季鸾在与陈布雷多次论证后, 发表短评:“余在报界十年, 感寂寞与痛苦久矣。最近商报与本报之辩论, 其主张且不论, 然其攻击之猛, 笔锋之锐, 令为读之先自感一种愉快, 甚喜我报界之有进步也。”

陈布雷认为, 评论还应注重修炼思想, 提高“识”的能力。陈布雷在《商报》1922年1月23日《借债还债之理财政策》一文中指出:“九千万盐税公债, 前途尚未可知, 而三万万关税借款又盛传一时, 无论为公债、为借款, 其以国家收入为抵押也同, 其供当局私人挥霍也同以前, 应绝不许卖国政府以国家资产东押西抵, 藉借款以维持其残之生命。盖此种不生不死之政局延长一日, 即国民多受苦痛一日也。”从此言论中可以看出陈布雷深刻的评论思想。陈布雷曾说, 记者应该“能看三四国外国文, 然后对于所处时代怎么样, 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三) 应具有犀利敢言的文风

民国时期, “敢言”品质一度成为衡量记者是否优质的标准, 陈布雷对此也是极有共鸣的, 他认为“不吃官司的主笔, 不是好主笔”。民国史上就“曹锟贿选”一事, 陈布雷勇于揭露, 带动《商报》对此讨伐, 报道引起舆论哗然。陈布雷认为记者要做的就是“极严重之工作, 非有必死之心, 不能有苟全之望”。陈布雷在《中山逝世之周年祭》一文中认为:“吾人苟忠诚观察其毕生之言行, 敢言并世政家之最重视步骤者无过于中山;最能尊重‘此时此地’之原则, 不避与现实社会相接触者, 亦无过于中山。”陈布雷做新闻记者的时间尽管只有短暂的11年, 却是他思想和人格最独立的一段时间。

生活在世纪之交的陈布雷, 尽管受到西学的熏陶, 但儒学对他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西学。其个性中存在革命性与保守性并存的局面, 到《商报》后期, 其日益凸显保守甚至反动的一面。但陈布雷在短暂的11年的新闻实践中所表现出敏锐的政治嗅觉、长期的新闻实践和对新闻事业的深度思考使其新闻思想系统而深刻, 嘉惠后人。

摘要:陈布雷是中国报刊编辑、政论家, 同时兼具政客和教育者的身份。尽管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备受争议, 但投身报界的陈布雷却用如椽大笔力抨时代, 在主持《商报》期间撰写了大量政论文章, 并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 在新闻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邹韬奋在《生活周刊》上称陈布雷是“我国现今第一流政论家”。[1]本文试图全面论述陈布雷《商报》时期的新闻思想。

关键词:陈布雷,《商报》,报刊功能观,新闻记者观,新闻自由观

参考文献

[1]蒋介石首席秘书陈布雷[M].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4:341, 190-191.

上一篇:形成动因下一篇:当代小说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