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立市

2024-07-06

文化立市(精选11篇)

文化立市 篇1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 推动文化与城市经济、社会、政治和谐发展, 使其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最活跃要素, 文化活动产业已经由区域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长沙是历史文化名城,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为长沙市文化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共生、互动关系, 纵观国际国内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 文化活动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及其所产生的巨大效应, 越来越显现其重要地位。文化活动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影响整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这里通过对长沙市文化活动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 探讨其发展途径与对策, 对实现长沙市文化活动产业的发展目标, 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 笔者特提出长沙实施“文化立市”的战略构想。

一、在世界文化发展潮流中把握发展机遇

文化产业已被国际上公认为朝阳产业, 在许多发达国家, 文化产业已经由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国际上的文化产业强国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 其文化产业都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为各国的竞争力提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国际趋势是, 文化内容产业浮出水面, 标志着国际性的产业升级运动开始新一轮洗牌。文化内容产业横跨通讯、传媒、计算机诸产业, 是新兴的综合产业, 这一新兴产业链条的上游产业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与海量文化内容的上载, 下游是消费类信息技术产品的普及和信息文化娱乐产品的大规模市场推广, 以及大众流行文化艺术符号在传统产业中的普遍应用。

文化产业的另一国际趋势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当今世界, 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出220亿美元的价值, 并以5%的速度递增, 美国达到了14%, 英国达到了12%。纵览全球, 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创意服务、创意营销和创意产业模式, 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 构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发展浪潮, 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未来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国都是创意产业的先进国家, 他们都有其发展特色, 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国际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给长沙提升文化软实力带来了极好的机遇, 是长沙现代服务业的新突破点, 也是长沙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业、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文化活动创新, 提升城市经济文化实力

1. 发挥优势, 迎来了经济文化腾飞

时代。发展城市经济文化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原有文化传统和文化优势。长沙市形成600年以来, 城市文化底蕴深厚, 是近代工商业、近代军事、近代教育等著名发祥地, 具有极好的文化、教育、娱乐等基础设施;由于地处中部, 城市文化区位优势明显, 辐射腹地广阔, 遍及三湘;长沙开埠以后客观上迎来了文化开放的时代, 形成了城市兼收并蓄、中西杂糅的文化风格;长沙市民尚文、尚武、尚商、尚新, 创新氛围浓厚, 城市建筑风格多样, 政治文化事件层出不穷, 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中心城市。

2. 抓住机遇, 提升长沙经济文化实

力。根据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长沙市的实际情况, 长沙文化活动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文化活动产业保持高速增长,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经过10~15年的努力, 将长沙建设成为文化创新能力强、文化传播范围广、文化产业化程度高、文化消费市场活跃、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文化中心, 使文化活动产业成为长沙的支柱产业。省政府“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战略为长沙发展文化产业注入了活力, 亚洲最大文化产业园区落户长沙星沙新区, 将在未来十年内形成文化活动产品生产、交换、服务、创新的基地, 将极大地促进长沙经济文化实力的提升。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城市发展的步伐, 促进了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九五”以来, 长沙在文化活动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投入超过45亿元, 建成了一大批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文化设施和会展场馆。

三、长沙市文化活动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1. 文化精品名牌战略掀起了长沙

文化娱乐热潮。目前, 长沙市已初步形成由媒体传播、文化旅游、出版发行、娱乐文化、文博会展、文化体育、卡通动画等为主导的文化活动产业体系, 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1个、国家级卡通基地2个、国家级数字传媒基地1个, 正在建设长沙文化产业园, 基本形成了“一带”、“五园”、“七片”、“多点”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在文化活动产业发展过程中, 精品名牌战略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永久落户长沙的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 已连续举办七届, 以金鹰电视艺术节为代表的系列文化活动掀起了长沙文化娱乐热潮。以“金色年华”、“钻石钱柜”、“魅力四射”为代表的酒吧、歌厅, 以田汉大剧院、琴岛歌厅为代表的演艺场所, 以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和长沙广电集团为代表的传媒产业, 以长沙出版物交易中心为代表的出版业等长沙文化产业的知名品牌, 都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树立了标榜, 成为享誉湖南省乃至全国的品牌。以长沙为中心的“湖南电视现象”、“出版湘军现象”、“《体坛周报》现象”、“动漫湘军现象”、“超女现象”等异军突起, 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文化强省战略促进文化活动产业

快速发展, 文化已成为支柱产业。为贯彻落实湖南省委、省政府“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 推进长沙市文化活动进程, 早在2001年, 长沙市政府就着手制定《长沙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并投资上百万元向全国征集规划方案;2006年又制定了“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确立了文化产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 提出了大力实施优秀文化带动战略, 把文化活动发展摆到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高度。“十五”以来, 长沙市文化活动得到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已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文化产业总产值437.95亿元, 比上年增长48.3%, 占长沙市GDP的比重为6.58%, 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8.6%。目前长沙市文化活动产业的发展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为适应区域竞争目标, 仍需要加快长沙市文化活动业发展步伐, 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 核心文化企业成长迅猛, 带动

了旅游、餐饮、交通、房地产等行业发展。近年来, 长沙市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2005年底, 长沙市产值过千万元的文化企业有58家, 过5000万元的28家, 过亿元的12家, 过10亿元的2家。长沙晚报报业集团、长沙广电集团成为媒体传播的龙头, 田汉大剧院、港岛、魅力四射等成为演艺休闲的龙头, 出版物交易中心、鸿发印务、万卷、弘道等成为民营出版发行业的龙头, 三辰影库、宏梦卡通等成为卡通动漫的龙头。在这些龙头企业带动下, 一批有发展前景、产业特色和市场潜力的中小型文化企业迅速壮大, 初步形成了大中小文化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文化活动具有投入少、产值高、增幅大、带动力强的特点, 有很强的关联性, 能形成各种文化延伸市场。如美国百老汇的演艺业, 每年吸引了1800多万人次的“文化旅游者”, 对纽约的旅店业、餐饮业、停车场业等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据了解, 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是1:9, 体育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是1:12。长沙市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 直接扩大了印刷、制造、加工、中介等其他相关行业的产品需求, 带动了旅游、餐饮、交通、房地产等行业。如2007年长沙市共举办各类主要会展活动项目298个, 据测算会展直接收入3.9亿元, 带动会展相关行业收入30亿元;会展活动签订的合同或意向金额突破800亿元, 拉动相关产业经济增加近180亿元。

4. 优化“三产”结构, 扩大就业机

会。按照国际标准,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 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 在经济结构上的比重应该达到40%;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 第三产业应该占到55%。1998年长沙人均GDP己突破1000美元大关, 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3.0:43.3:43.7,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约为5%左右, 成为当地支柱产业;2005年, 长沙市人均GDP为2926美元,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已达到97%, 三次产业的比例为7.4:43.1:49.5, 文化产业已成为第三产业中一个重要增长点。文化活动既可以用高科技的生产手段成批复制文化产品, 又可以通过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的、大众式的方式进行文化生产经营。这种行业特点, 不仅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也需要大量的普通劳动者。因此, 文化活动的发展十分有利于扩大就业。2007年仅长沙“酒吧一条街”就提供了近3800个就业岗位, 让许多下岗人员重新就业。

总之, 文化活动产业作为文化硬实力的主要构成, 近年从城市战略的边缘变为核心, 根据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和科技引领发展的潮流, 文化内容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文化产业链的顶端, 文化资源也相应地进入新一轮洗牌的过程。围绕上述趋势, 长沙应尽快出台文化产业专项发展战略、文化资源优化整合战略、文化创新战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战略等, 推动长沙城市经济文化实力的加速提升。

文化立市 篇2

麻城信息港讯(记者谢正武、实习生戴鸣)7月27日,市委宣传部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就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的调查报告材料,征求意见,完善报告,麻城完善关于文化立市战略的调查报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义阶出席座谈会。王义阶指出,“文化立市”战略调查报告材料,不仅是工作总结,更是经验推广,同时也对今后的工作是一个指导,材料专班要进一步完善“文化立市”的总体定位,启示与思考要有前瞻性、战略性,要将文化与我市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民生改善相结合,与市民素养提升相结合,积极挖掘我市文化内涵,提高我市的文化品味,实现我市文化的持续发展。王义阶要求,市文联等相关单位和专家学者要深入思考,认真总结我市“文化立市”的经验,进一步征求意见,完善材料,把我市的优秀文化宣传推广到全省。与会的我市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随后将充实到调查报告材料当中。是件好事。但是更想知道的是要推广的经验有哪些?实现的路经是怎样的?麻城已经打造红色旅游、杜鹃旅游文化节,还可打造移民文化、于成龙故居、杏花村、麻姑仙洞等文化品牌,形成麻城文化立市的拳头产品。期待详解请在家了解详情的举人详解。四川日报7月25日电(记者陈四四)7月25日,为期两天的“明清移民与社会变迁麻城孝感乡现象”学术研讨会落下帷幕。50多名专家学者经过研讨,提出新的看法:麻城孝感乡是四川移民的始发地和中转站。“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四川历史上曾有6次大规模移民,而明清时期移民是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被称为“湖广填四川”。据麻城当地介绍,每年到麻城寻根的四川人络绎不绝。但是,在如今的行政区划中,四川人念念不忘的“麻城孝感乡”并不存在。经过相关专家多方寻找线索和考证,目前,已经找到孝感乡建置的文字记录。此外,专家们也提出,除麻城本地人向四川迁徙外,历史上“江西填湖广”这一移民运动,也为麻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移民人口,移民在此居住一段时间后,又向四川迁徙。所以麻城既是四川移民的始发地,也是移民的中转站。500多年来,麻城孝感乡已经成为一种移民文化符号。此次研讨会由湖北省社科院、四川省社科院、武汉大学和麻城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新华网武汉7月25日电(记者孙寅)我国八大古移民地之一的湖北麻城,23日至25日举办“明清移民与社会变迁-麻城孝感乡现象学术研讨会”,来自四川、江西、湖北、重庆、上海五省市的专家和学者,围绕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历史移民现象进行演讲和讨论。四川省社科院客家研究中心主任陈世松从“想象性记忆”概念出发,分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系统梳理了有关麻城孝感乡的文本史料,并将其置于原有语境中进行解读,深入考察了隐藏文本背后的文化标志意义,借以揭示与“麻城孝感乡”现象相伴而行的巴蜀地域文化认同的构建过程与本质,调查报告《麻城完善关于文化立市战略的调查报告》。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许怀林侧重论述“江西填湖广”的事实,从背景、事实依据和思考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借以观照“麻城孝感乡”现象。武汉大学教授王美英则从人文的角度,研究了明清移民对两湖地区风俗的影响,认为移民带动两湖地区山区的经商之风,丰富民间信仰,影响了社会秩序。四川省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周友苏说,“麻城孝感乡现象”开创了我国东西向移民的先河,为长江中上游带来了新的文化因素,促进了民族融合和交流。会上,数十位学者、专家就此发表看法,并进行了分组讨论。另据了解,在学术研讨会举行期间,麻城市移民博物馆正式开馆迎客,从家族谱系、元明清时期的移民历史等多个纬度展示“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的历史现象。人民网湖北麻城7月18日电7月以来,麻城市各基层党组织、党员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重要精神,并以此为思想指针、工作动力。党员干部争当“星级达人”,以服务群众为“主旋律”,从“指挥”到“领唱”再到“大合唱”,唱响“红色古城三部曲”。“指挥”布局合理。党建是核心,发展是根本,规划是引领,领头人是“指挥棒”。全市现党员43809人,他们熟悉民情、村情、镇情、市情、国情,有思想、懂技术、善经营,他们是科学发展的策划者,产业壮大的领头人,在实践中创先争优。麻城红色“达人”在大量分析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突出“双八工程”建设重点,围绕“一带一区一园”布局。创新绿色崛起模式、多元投资模式、增减用地模式、扩权强镇机制、创区域合作模式、“零号”创业机制、竞争激励机制和“五型五强”党建模式;掀起建设杏花历史文化民村、彭店产业型新农村、西城市域经济增长新区、新型社会管理创新社区、小河头工业集中区、湖北龟山旅游名镇、乘顺红色文化项目区和三乡特色农业板块的热潮。“领唱”激情昂扬。在武汉市的“菜篮子”基地彭店村,有一个智囊团,5名成员全部是“60”后党员,都是村民集体选出来的精英。该村从2000年开始抓蔬菜产业,他们一代传一代,把群众致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从产业定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谋划村级发展。智囊团的“小组唱”,让过去的“荒河滩”变成如今鄂东最大的蔬菜基地。“站在比群众高一点的位置,才能通盘考虑、长远谋划。”智囊团团长、村支书胡长春说。现在,村里实现90%的耕地种蔬菜,90%的村民忙蔬菜,90%的收入来源于蔬菜。主要蔬菜品种有反季节辣椒、番茄、黄瓜等12个品种,年产量达到13000多吨,总产值达26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6600元。今年,他们加快了生态观光园建设步伐,将传统蔬菜种植业向旅游观光业转型,争当省级产业型示范村。“大合唱”气势磅礴。在麻城,各乡镇创办的服务载体,如宋埠镇的“蔬菜技术服务中心”、铁门岗乡的“畜牧专业合作社”等是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党群唱响“大合唱”,搭建了党员与群众沟通交流的平台,让群众参与决定、参与管理,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开启麻城跨越发展的美好明天。(汪建民、罗萍)就是一切目标围绕中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扛起文化建设大旗,建设大别山经济示范区。

运用价格杠杆 服务生态立市 篇3

一、促进生态发展和资源节约取得的成效

以促进生态发展、实现节能减排为落脚点,采取落实价格政策、争取价格补贴、加强价格管理、完善价格机制等措施,积极服务生态产业发展、生态宜居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生态文化建设。

(一)运用价格补贴,推进清洁能源综合利用

一是帮助企业向省局积极申报落实电价补贴,促进可再生新能源企业落户黄石。如为黄石峰烈山沼气发电申报落实了0.25元/度的沼气发电电价补贴,15年预计补贴约562.5万元,为创冠环保黄石有限公司争取了0.1元/度的省级垃圾焚烧发电电价补贴,2012年度已补贴400余万元。二是制定优惠热价补贴用热企业,推广热能源在黄石的利用。2011年以来,在省局制定的供热价格基础上,两次调整了市供热销售价格,以低于省局价格25—14元的优惠热价补贴关停燃煤锅炉并使用集中供热的企业,帮助企业淘汰小锅炉,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热能较广泛利用。我们还积极协调疏导供热企业和用热企业之间的价格矛盾。三是运用车用天然气价格补贴,促进绿色出行。2011年创新性提出车用天然气加价收入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实施,有效地追缴了历年来存放在天然气公司的加价收入4000余万元,并且每年还新征加价收入1200余万元,为黄石市直接争取了一笔较大的财政收入。该项工作也得到了省物价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黄石经验。甚至江苏泰州、浙江温州等城市都联系来黄石学习取经。车用天然气加价收入主要用于补贴千余台公交车、出租车“油改气”工作以及维持公交低票价,提高了黄石市公交体系清洁能源利用率,降低了环境污染,提升了民生净福利水平。公交公司今年新增百台公交车使用液化天然气,鸿泰公司今年又增加30余台公交车进行“油改气”工作,打造“绿色公交”的同时确保了市部分公交线路1元一票制的低票价运营,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保障。

(二)深化水电价格改革,促进水电资源节约利用

一是积极推行居民电价改革,实施阶梯电价,实现节约用电,促进节能减排。目前居民按照每户每月分档电量缴纳电费,第一档电量为0—180度,每度电价0.57元,第二档电量为181—400度,每度电价比第一档提高0.05元,第三档电量为401度及以上的电量,每度电价比第一档提高0.3元。自2012年7月1日起实施居民阶梯电价以来,全市多收电费约452万元,资金用于城市夜景“亮化”工程,较好地美化了城市景观,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二是合理定位特种行业用水价格水平,引导特种行业合理有效用水。早在2006年,市物价局就注重特种行业用水价格水平的确定,制定了全省较高的用水价格4元/吨,在新一轮水价的调整开始之际,我们提出特种行业水价为8元/吨,经市政府和省物价局同意,即将实施,以引导特种行业的节水意识,安装节水器具,实现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染排放。

(三)完善环境价格体系,促进生态宜居环境建设

一是积极推行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由于医疗废弃物有极高的污染性,为了完善医疗废物环境管理,黄石市紧随武汉全省第二家推行了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市物价局主要采取以下三个举措推进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工作。首先,及时向省局争取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收费标准,帮助企业落户黄石,保障了医疗废弃物处置正常运转;其次,为了提高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收费开征率,我们多次与卫生、医保、各医疗机构协调沟通,解决收费纳入医保问题,并帮助企业拓展业务范围;再次,为了解决企业资金困难,帮助企业利用收费权向银行进行质押融资,积极探索融资新路。目前执行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收费324家,其中一级以上医疗机构97家,个体诊所227家,覆盖了黄石市、大冶城区和阳新部分地区,黄石城区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收费开征率达100%,黄石中油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医疗废弃物年处理量1022吨。二是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加大污水处理力度。2003—2007年4次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由2003年的0.35元/吨调整至2007年的0.80元/吨。市区已建成的5座污水处理厂2012年处理污水5805万吨,污水处理率80%,2012年征收污水处理费3694万元,主要用于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污水收集系统升级改造、支付监管经费、代征手续费和还贷费用等五方面。为了更好地促进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将适时再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以保障污水处理系统运营,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三是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实行无害化处置和收费制度。自2017年起三次调整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常住居民每户由4元/月调整到8元/月,并随水费征收。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实施后,全市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收率已由最初的34%增长到了7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社区卫生明显好转,环卫工人待遇得到改善,同时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降低生活垃圾处理成本,推进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进程。目前黄石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年处理垃圾量可达23万吨。四是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制约污染物排放。2007年根据《湖北省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形成了“环保核定,地税征收,银行入库,财政统管”的征管模式,由原来低收费标准向补偿治理成本收费转变。2012年全市排污收费收入2747.14万元,增速降低约10%,显现了节能减排成效。

(四)落实差别电价,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等6个高耗能产业中限制类、淘汰类企业,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并逐年提高差别电价的加价标准,从2004年的限制类和淘汰类企业用电价格在正常电价的基础上每千瓦时分别加价2分钱和5分钱,上涨到2010年的限制类和淘汰类企业用电价格在正常电价的基础上每千瓦时分别加价1角钱和3角钱。2010年以来,全市分2批对43家企业实行了差别电价政策,促使22家企业当年关停,13家企业被淘汰,促进8家企业技术改造升级。近4年收缴进入地方国库的差别电价收入共计164.72万元用于支持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且在每年度电价专项检查中,市价格监督检查局将差别电价落实情况作为重点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该项政策落实到位。endprint

(五)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扶持生态农业发展

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指示,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扶持大冶市龙凤山农业开发公司等建设生态温室大棚标准园,使用生态技术,生产无公害蔬菜,促进了全市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2013年1月至8月,黄石市价调基金征收205万元,扶持生态种养殖项目120万元,有效带动农户致富和剩余劳动力就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出台倾斜性政策支持生态修复治理

为支持大冶铁矿国家矿山公园利用废弃矿石、渣石对废弃矿山进行生态复垦,对矿山公园景区及博物馆门票实施价格倾斜政策,制定了50元/人的票价,而邻近的东方山景区票价仅10元/人,通过收取较高票价筹集资金大面积种植槐树,建设绿色长廊,以“景”养“治”,加快了全市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步伐。

二、树立生态理念,服务“生态立市”

绿水青山是最好的金山银山,是最大的公共产品、最大的公平。为了促进黄石市经济社会可持续科学发展,黄石市物价局将认真履行价格职能,树立生态理念,按照全省物价工作会议关于价格改革的部署和要求,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服务生态城市建设。

(一)加快完善价格约束机制

通过深化水价改革,尽快推出阶梯水价,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2013年10月16日黄石市召开了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听证会,依据大部分居民每月用水量合理制定阶梯水价用水量分档,形成节水型价格机制,在保障市民基本生活用水的基础上,降低浪费用水现象的发生率。据统计,2012年81%的居民用户每月用水量在10吨以内,11%的居民用户每月用水量在11—15吨,3.79%的居民用户每月用水量在16—20吨,1.44%的居民用户每月用水量在20—25吨,每月用水量25吨以上的居民用户仅为2.77%。如果将阶梯水价用水量初始分档定在每月25吨,并不影响大多数市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同时还考虑将特种行业用水价格与居民用水价格适当拉开距离,节制特种行业用水,引导树立节水意识,加强节水技术改造,实现节约用水,减少污染排放。在落实差别电价政策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差别水价、差别天然气价格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资源环境损耗。

(二)努力健全价格补偿机制

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黄石实际情况,科学测算、合理制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基金的征收标准,坚持“谁污染,谁付费”的环保理念,在资源开发使用的同时合理进行生态环境补偿,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减少资源开采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损失等问题的发生。同时,推进排污权交易价格制度改革,竞价转让污染许可证,实行水污染物和二氧化硫等排放总量的初始有偿分配和使用机制,将排污指标“价格化”,限制企业排污,促使企业主动维护环境生态。

(三)逐步建立价格激励机制

一是在政府定价的项目价格管理中认真贯彻市委“生态立市”的战略意图,从价格上支持节能环保的公益性项目,对使用清洁能源的节能环保公交车和出租车在车用天然气加价收入里适当予以补贴,对使用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用户给予适当价格政策扶持。二是积极为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企业向上级价格主管部门争取优惠政策以及有利于产业链招商的政策。正威集团是市物价局引进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物价局积极向省局争取该公司大工业用电优惠政策,若政策到位,电价将降低0.34元/度左右。三是加大价格调节基金使用力度,扶持生态农业发展。对利用生态技术开展种养殖项目的生产基地,市物价局将运用价调基金帮助基地进行基础建设、农超对接的平价商店建设,鼓励生产基地进行循环生态农业建设。四是建立污水处理费征收返还机制。对建有污水处理设施的企业处理的污水,经环保部门检测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实行污水处理费先征后返的激励政策,调动企业治理污水的积极性。五是推进清洁能源生产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对光伏发电、地热发电、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沼气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生产在价格政策上给予充分扶持。

(四)不断完善价格工作机制

一是强化价格监督,完善价格监管机制。针对阶梯水电价、差别电价的落实情况组织开展经常性专项监督检查,对有关资金的使用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并组织相关部门对资金项目使用进行评估和验收,确保相关价格政策执行到位以及资金的专款专用。二是加强价格监测,完善价格预警机制。实行价格监测报告制度,优化价格监测定点单位布局,扩大价格监测覆盖面,科学设置价格监测品种。充分利用价格监测数据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为党委、政府准确判断价格形势、科学调控市场提供可靠资料。密切监测市场价格动态,对市场价格异动情况,及时掌握,迅速反应,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加强成本监审,完善定价机制。在制定调整环境资源价格时,认真实施成本监审,剔除经营者虚报的不合法、不合理成本,为制定科学合理价格提供决策依据,并促使经营者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另外,通过开展定期成本监审,可以掌握各行业历年的成本水平,得出行业社会平均成本,控制经营者成本恶意上升。四是树立服务理念,建立价格公共服务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完善价格监督网络建设,进一步推进价格公示制度,倡导价格诚信,制止价格垄断,引导企业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市物价局将继续围绕市委“生态立市”的战略部署,逐步形成环境使用、环境损害补偿、环境恢复、环境改善和环境服务“五位一体”的环境价格体系,不断增强环境保护的经济约束力,有效遏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趋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文化立市 篇4

(一)文化建设对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具有标志性作用。

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没有自己的文化建设,没有自己的文化品牌,往往就像一个人混迹于人群之中,难以被人识别。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文化就是一个城市形象的标志。

(二)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个城市的建设不仅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也包括文化发展。一个城市的居民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经济生活,而且随着经济物质生活的满足,对于精神层面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当地党委、政府注重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给老百姓提供日益丰富的精神粮食。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进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文化建设关系着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长治久安,关系着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问题,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繁荣,必须要从战略上予以重视。

(三)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一个城市的全面发展。

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文化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统一的。阿勒泰市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必须依赖于文化的建设,形成全民文化产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同时在政治、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中进一步提高文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四)阿勒泰市有着不同于其它城市的特有的历史文化特点。

可以把阿勒泰市打造成全国哈萨克族文化的橱窗,树立“哈萨克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和“冰雪圣地”的城市品牌,阿勒泰市具有以旅游业为抓手,通过人气的集聚,推动全方位发展的条件。

二、阿勒泰市“文化立市”发展战略的优势

(一)人民生活水平已经达到对文化产品的渴求日益突出的程度。

阿勒泰市虽然地处偏远,但经过“十二五”的发展,其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人们的物质消费比重在减少,与此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在逐渐增大。这也是各国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

(二)阿勒泰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自然基础。

长期以来,阿勒泰市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基础的城市,没有太多重工业的污染,天永远是蓝的,水永远是清的,空气永远是新鲜的,用张春贤书记的话来说:“阿勒泰就是新疆的会客厅”。这是发展文化旅游产品的最好基础。与此同时,阿勒泰市地处祖国西北边陲,与其它地市相距甚远,这也就造就了阿勒泰市独特的地理景观,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阿勒泰市具有丰富的玉石、奇石资源,为了全方位展示其魅力,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力发展奇石彩玉产业,将其打造成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市政府建成了额河奇石一条街,给广大游客提供集中了解、观赏、采购奇石彩玉的平台。同时,阿勒泰市自古就是人类滑雪的起源地,自1999年举办首届国际冰雪节以来,就逐渐地把“冷资源”转化成“热经济”。

(三)阿勒泰市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独特人文社会基础。

虽然新疆现今存在“三股势力”的破坏,我们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但相对来说,阿勒泰市整体环境是和谐稳定的。同时又是阿勒泰地委行署所在地,是阿勒泰地区的政治中心。阿勒泰市各民族和谐生活在一起。

三、阿勒泰市“文化立市”发展战略的现状

(一)哈萨克文化是阿勒泰市文化的核心,其他民族文化是阿勒泰市民族文化的支撑。

在阿勒泰生活着汉、维吾尔、回、哈萨克、蒙古等三十六个民族,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空间。哈萨克民族是阿勒泰市的主体民族,哈萨克文化理应成为阿勒泰市民族文化的核心。源远流长的哈萨克文化硕果累累:哈萨克文学从小毡房走向大世界;哈萨克民歌优美动听、草原气息浓厚;哈萨克医药救死扶伤、药到病除;哈萨克刺绣花纹精美、独具特色;哈萨克族饮食原汁原味、注重传统;哈萨克服饰美观实用、讲究但不奢侈。有6个项目的阿勒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分别为:哈萨克族桦树皮工艺品制作技艺、哈萨克族库热斯(摔跤)、哈萨克族库热克热买、哈萨克族卧塔什正骨术、哈萨克族诺茹孜节、哈萨克族乳制品加工技艺。虽然阿勒泰市是个多民族地区,但是在一些居住的地方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是比较明显。其他民族文化是阿勒泰市民族文化的支撑。例如汗德尕特乡,是乌梁海蒙古族主要聚居地。在这个乡,蒙古族成为主体民族,保留了比较传统的蒙古族文化,他们的着装、饮食,特别是群众文化表现形式比较独特。汗德尕特蒙古族乡于2004年被命名为蒙古长调、喉迷、托布秀尔“自治区级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又于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蒙古族楚吾尔“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成为了蒙古族楚吾尔的发祥地和文化遗产保护区。新疆人民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过《楚吾尔和托布秀尔词曲选》,其中大部分楚吾尔曲子就是由该乡的著名“楚吾尔”民间艺人玛英达尔和泰本台老人提供和演奏的。

(二)公共文化是阿勒泰市文化的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先进文化都是以一定公共文化为基础、作支撑的。因此,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切实抓好体现阿勒泰形象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和重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尽快形成完善的社区文化服务网络。包括加快博物馆、图书馆、游泳馆、影剧院等在内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阿勒泰市乡镇文化站建设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完成农家书屋建设54个,占全市行政村的55.6%,受惠群众达12.3万人,计划于2012年底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切实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配套设施,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景观文化是阿勒泰市文化的亮点。

阿勒泰市具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全市有国家A级景区13处,其中:A级2处、2A级7处,3A级4处(五指泉、桦林公园、金山葡萄园、金山森林公园)。并且于2005年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额河奇石主产地”、“金山银水”、“喀纳斯旅游集散中心”、“哈萨克民俗文化集中表现地”、“中国滑雪之都”、“千里岩画长廊”等旅游品牌。

(四)群团文化是阿勒泰市文化的补充。

群众团体的力量不容忽视。阿勒泰市近年来先后成立了克兰河业余艺术团、额尔齐斯河艺术团、波孜达克艺术团、叶各孜陶艺术团、阿克阿拉尔力艺术团、阿勒泰市艺术协会。它们的成立,将阿勒泰市在民间的各民族优秀艺人集中起来,发挥其集体的力量。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2011年这些业余艺术协会发展会员100余人,先后演出30余场次,观看群众5,000余人。

四、阿勒泰市“文化立市”战略发展的举措

(一)树立大文化观念,以文化建设、文化发展为龙头,来提升旅游城市的整体层次和品味。

阿勒泰市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各种自然景观、各种旅游景点是非常丰富的。但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没有把文化和旅游真正结合在一起,不仅违背了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客观规律而且也反映了我们对于旅游深层次的挖掘是不够的。对于观光者来说,如果仅有旅游产品而没有附于其上的文化深意和文化产品,是很难让他在心灵深处得以触动和震憾的。如此以来,就很难获得好的评价,进而影响到阿勒泰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各种旅游产品的开发,其更大程度上起到一个平台的作用,我们只有用大文化的观念去不断地提升它,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与经济、商贸、人员、信息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进而促进阿勒泰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员、技术等各方面与其它城市之间的交流、交往,进而建设更大的平台,促进发展。

(二)发挥好文化作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文化、宜居的魅力。

阿勒泰市在“文化立市”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在完善城市功能的过程中体现文化品味。一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按照统一规划,更多体现哈萨克民族的文化特点。包括城市的雕塑、城市建筑风格等方面均体现了哈萨克民族的风情特点。二是通过各种阿肯弹唱会、各种节日汇演、各种主题演出等诸多活动,让老百姓们在积极参与中既陶治了情操又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三是以社区为平台,通过趣味运动会、各种双语演讲比赛、五好家庭评选、各种法治、健康讲座等,使大家能够有更多交流沟通的机会,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三)创新文化体制机制。

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一是涉及到政府职能的转变,只有政府职能转变,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二是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必须要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三是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既要把政府管理和行业自律结合起来,又要把文化的公益性与产业性统一起来。大胆探索统管分营的经营模式,组建统一营销体系,规范各种营销行为,共同打造“哈萨克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和“冰雪圣地”的城市品牌。

(四)要打造民族特色文化精品,繁荣文艺。

近些年来,阿勒泰市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偿试。如上万人共跳《加尔,加尔》与庆祝建党90周年相结合,活动创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大型四幕剧《迁徙之路》获得各界好评;加强申遗和保护力度,投入120万元,建成哈萨克民俗展馆,展出展品1,000余件。今后这些方面还要加强,还要深入挖掘,突出精品。

(五)要突出特色、打造旅游精品。

阿勒泰市冰雪资源非常丰富,所以打造以冰雪为特色的旅游项目,是阿勒泰市旅游文化的重点和亮点。在具体打造过程中,坚持起点要高,规划要长远,力争把阿勒泰市打造成冰雪旅游的品牌。同时要借助阿勒泰市的山水景观,把阿勒泰市打造成休闲旅游城市。对于克兰大峡谷、托勒海特—禾木沿线、塘巴湖和盐浴等风景旅游区开发建设项目,应连片开发、环线开发,充实夏季休闲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马英霞.强化本土优势提升阿勒泰市文化内涵[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4,3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EB/OL].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ww.360doc.com,2015

[3]王智丽,缪济临.浮光漾影阿勒泰---在阿勒泰的时光碎片[J].河北画报,2014,9

[4]中国边境县市---新疆甘肃篇一梭烟雨[EB/OL].网络,http://blog.sina.com,2012

玉溪生态立市建设美好家园 篇5

抚仙湖、哀牢山、抗浪鱼„„独绝的自然环境和物产构筑了玉溪生态品牌;聂耳、古滇国、花灯„„赋予了玉溪深厚的文化魅力;红塔山、玉钢„„为玉溪注入了炽热的发展动力。玉溪是一个有故事、美丽的生态之城,玉溪也是一方充满魅力和希望的乐土。

素有“云烟之乡”、“花灯之乡”、“聂耳故乡”美誉的玉溪地处滇中腹地,土地面积

1.53万平方公里,辖1区8县,总人口214万人。玉溪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生态优势,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等高原湖泊毗连成群,孕育了风景秀美的高原水乡。面对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两大任务,玉溪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的“生态立市、烟草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战略和“三优一特”经济发展思路,通过多年的努力,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生态建设谱新篇

玉溪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按照争当全省生态文明排头兵的要求,出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深入推进“七彩云南玉溪保护行动”,以三湖一海保护治理为重点,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和抚仙湖环湖文明走廊等工程,加大环境保护治理力度,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湖一海”治理见实效

2007年12月26日,源自抚仙湖的湖水,经星云湖沿着23公里长的明渠暗道,通过九溪湿地净化后,奔腾流进玉溪市区,在出水口生态公园形成一道气势磅礴的大瀑布。“两湖大瀑布,十里柿花树”已经成了玉溪人闲时常去并自豪地向外推介的城市生态品牌。这条投资3.7亿元,全长23.45公里的出流改道工程,使星云湖劣Ⅴ类污水从此不再流进抚仙湖,截断了抚仙湖的一大污染源;而抚仙湖水倒流进星云湖,为加快星云湖生态的恢复提供了优质水源。两湖之水迂回穿行,浩荡流进玉溪市区,再回归南盘江,为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和支柱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这一改道,绕出了上千平方公里的生态循环大系统,惠及百万亩土地、百万城乡群众,也改出了玉溪“三湖一海”保护整治的崭新思路和环保活力。按照“在生态环境上多给子孙后代留好处,确保抚仙湖Ⅰ类水质,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水质明显好转”的奋斗目标,玉溪市确立了“因湖立策、治湖为先、治湖为本、湖清民富”的生态发展理念。修改完善并颁布实施了“三湖”保护条例,编制了抚仙湖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抚仙湖—星云湖流域产业结构调整等规划。“十一五”期间,玉溪市共投入资金9亿多元,组织实施了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杞麓湖调蓄水隧道、小流域治理及环境综合整治等水污染综合防治项目62个,确保了抚仙湖Ⅰ类水质,星云湖水质明显好转,为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的快速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杞麓湖水质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阳宗海水质不断改善。

环境治理从意识抓起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玉溪就得享“三个半”。但在过去,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制约,玉溪有水难用,万亩沃土靠天等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面对“三湖一海”日趋严重的环境和水资源污染形势,玉溪市开始拟定实施“三湖一海”的相关保护管理条例。在坚决封船、关矿、拆房,严格禁控、监管的同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也逐步确立了上下统一的坚定的生态环保优先意识。“三湖一海”的蓄水量占了云南总蓄水量的78%,可以说水资源保护的重任玉溪也占了78%。“发展建设难免会有失误,难免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但搞环保只会造福千秋后世。保护好三湖一海,就是保护了玉溪乃至云南的发展之源。”2003年,玉溪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确立“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保护抚仙湖,治理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的政策和措施,一个个重要环保工程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在“三湖一海”的治理保护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从源头治理,点源、面源、内源齐抓共治,为“三湖一海”建起了一道道生态屏障。

现在,环保理念在玉溪已经深入人心,环保行为已经成为玉溪人的行为常态,环保经济正在成为玉溪经济发展的标志。

工业治污从规划抓起

工业是一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标杆,“工业要发展,但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按照宏观调控政策,玉溪市在工业建设项目上把环保当做第一要素,不盲目上马,不分散建设,在严格环保考评的基础上以集中化工业园区为规划,立足于引进高新技术,坚决关闭淘汰落后产能。2009年,累计完成工业能源审计102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132户,拆除年生产能力10万吨的水泥立窑生产线1条、13万吨和11万吨的炼铁高炉2座,对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的“五小”企业进行了有序的整治和关停。不少企业已经把节能减排、循环利用作为自觉的生产和发展模式,大力投入开发新工艺、新技术,花园式厂区在玉溪的大小企业中屡见不鲜。同时,玉溪市不断加强执法力度,对重点企业实行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共投入资金35379万元,对282户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专项整治。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逐年降低,环境质量和空气质量显著改善,超额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被省政府授予节能突出贡献奖。

农村治理抓住环保源头

新型化工业在玉溪迅速发展,而加强农业面污染治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的农村生态建设工程也成效显著。

玉溪市坚持不懈地抓好城乡清洁工程和环湖文明走廊工程建设,组织开展了“清洁村庄、清洁田园、清洁河道”创建及抚仙湖保护日等系列活动,全面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十一五”以来,通过大力实施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对临近湖滨缓冲带的52个村落和重点污染防控区的37个村落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建成生物净化公厕45座、垃圾收集坑59个、沤肥池

1.6万口,建成人工湿地及湖滨带15块、面积达1500多亩,实施退塘2388亩;在星云湖、杞麓湖流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100万亩,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成效明显,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珠江防护林保护工程,“十一五”以来,完成工程造林3.6万亩、封山育林7.4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25万亩。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4.2平方公里,抚仙湖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完成治理面积53平方公里。大力实施“退二进三”、“调一促三”,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三湖”地区重点发展无污染的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严禁新上污染环境的项目,重点建设项目环评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

2007年以来,玉溪市通过抚仙湖周边建立起抗浪鱼保护基地、开展濒危鱼种人工养殖技术研究、组织放流抗浪鱼苗等举措,以抚仙湖抗浪鱼为代表的珍稀濒危土著鱼类种群数量正在不断增加,久违的抗浪鱼汛和青鱼阵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生态城乡换新颜

以生态建设为切入点,玉溪以中心城区生态城市为龙头,按照山、湖、线、点“三湖”生态城市群建设发展思路,以生态和快速干道为连线,着力推进“三湖四片区”生态城市群建设,抓好各县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全市城镇化水平从2002年的29.4%提高到2009年的37%。

中心城区初显生态魅力

“出流改道”是玉溪三湖生态城市群建设的灵魂工程,是推进玉溪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动力,是玉溪生态建设的神来之笔。抓住出流改道工程建成通水的历史性机遇,按照“两山两河、南北分工”的生态城市框架,加快了以水为特色、文化为灵魂的生态城市建设步伐。着力实施以改善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质量的“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宁静工程”、“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开展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中心城市20平方公里的生态市建设初具雏形。建成了气势磅礴的出水口瀑布和美轮美奂的聂耳音乐广场,玉溪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碧玉清溪的玉溪大河穿城而过,出水口公园等人造景观给玉溪平添了许多城市魅力。目前,城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了35.5%和40.2%,公共绿地面积达204.4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公共绿地14.6平方米,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玉溪连续荣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和“中国十佳和谐发展城市”称号,已跻身全国城市百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空气质量居全国113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第9位。

生态县乡建设各具特色

在抓好中心城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同时,市委、市政府把县城、重点集镇和小城镇建设与“三湖”生态城市群建设紧密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势,加大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的力度,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在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完善城市功能,搞好服务配套,形成规模结构合理、辐射带动能力强、特色突出的城镇发展格局。积极开展生态县、乡、村创建活动,在3个县、20个乡镇、100个村委会启动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通海县建成了云南省第一家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江川县、易门县、华宁县被批准为全国生态示范区试点区。易门县突出水资源特色,“滇中水城”建设雏形初具;华宁县实施引水入城工程,着力打造“中国泉乡”品牌;江川县被命名为“中国绿色名县”;通海县被命名为“中国楹联文化县”;新平县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依托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成功走出了一条以镇带村、以工哺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子。经过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全市1/3的县区被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区,1/3的乡镇被评为云南省生态乡镇,红塔区大营街镇入选2007年国家园林城镇。随着农村经济不断的发展,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观,有3个村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称号,有37个村荣获省级文明村称号。生态改善促发展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以来,经过玉溪各族人民的辛勤耕耘,生产总值保持两位数增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重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翻番。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现在的玉溪不但是一座美丽、宜居的城市,也正建设成一座更具发展前景和吸引力的魅力之城。

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

全市生产总值由2002年278.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44.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28245元,居全省第二位;财政总收入由2002年的105.6亿元增加到260.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2003年的22.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3.6亿元,居全省第二位。经济发展在全省处于前列。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

三次产业比重由2002年的11.5:58.9:29.6调整为2009年的10.4:61:28.6,一、二、三产业发展更加协调。烟草产业进一步巩固、矿电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产业稳步发展,2009年卷烟及配套产业完成产值321.2亿元,增加值271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72.5%;矿电产业完成产值435亿元,增加值88.22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23.6%;实现旅游总收入33.9亿元,比上年增长40.7%。县区特色经济快速发展,八个县区地方财政收入过2亿元,其中:红塔区达7.9亿元、新平县达4.4亿元。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的7314元提高到2009年的147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2493元提高到2009年的5119元,增长一倍多。城乡居民拥有财富不断增加,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2002年底的126.8亿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318.5亿元,增长了1.5倍。城乡居民生活消费逐步从“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玉溪较大的消费潜力仅次于大连市,位居“中国城市汽车消费潜力榜”第二位。

社会进步促和谐

玉溪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为人民,建好生态人民享,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关注民生,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经过多年的建设,玉溪不但建设成一座美丽的生态之城,也打造成滇中文化之城。玉溪大力弘扬聂耳时代精神,打造聂耳文化品牌,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实施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建成农家书屋304个。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三免”全覆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绩突出,职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达1︰

1。加大投入,切实抓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13个乡镇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个社区卫生“双百”项目建设,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报销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03%,人均年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健全重大疫情处置和预防体系,有效应对各种重大疫情的发生。同时,社保体系不断完善,2009年,全市新增就业2.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的人数达106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生态为本谋未来

玉溪生态建设谱写了崭新的华章,实现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双赢。但生态建设任务艰巨、任重道远,在未来的玉溪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建设必将成为最大优势、最大潜力、最大发展动力。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优化农业布局,以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和观光农业等现代生态为发展方向,以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加工为主导,积极开展中低产田改造,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和推进农业废弃物资资源化、无害化利用为手段,构建与玉溪生态功能定位相协调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村环境改善。切实抓好烤烟生产,加快油菜产业发展步伐,积极发展蔬菜、甘蔗、花卉、生物药原料、水产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搞好农产品加工流通,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没有工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城市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也就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因此,玉溪在确定“生态立市”战略的同时,提出了“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在工业发展上,依靠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进行结构调整,按照有利于生态发展的要求,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坚决关闭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过剩产能和“两高一资”产业发展。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和消耗管理力度,把培育生态环保型企业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依托生态优势,加快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依托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和产品,促进工业经济向高科技、环保型方向发展,着力发展有市场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积极发展现代旅游业

按照打基础、创品牌、树形象的要求,发挥玉溪的比较优势,拓宽旅游发展思路。以“生态立市”为切入点,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加快抚仙湖—星云湖旅游改革综合试验区项目建设步伐,以建设国际湖泊、康体、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为目标,以发展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为内容,强化基础设施、景区景点、度假社区、娱乐设施、旅游乡镇等建设为重点,努力把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建成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国际湖泊型康体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继续加大环保和治理力度

文化立市 篇6

“三项举措”,即完善 “服企信息库”,加强内部协作,该院对依托检察局域网站建立的服务企业发展信息库进行了全面完善;用足用活新媒介,加强外部辐射,对心连心網站进行完善;多部门联调联动,加强横向合力,该院牵头建立了与工业和信息化局、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监察局优化办、纪委效能办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会议理清企业涉企案事件信息。

“三项服务”,即落实“一表一卡周回访”,对新建在建企业开展“110快速服务”,及时掌握和解决企业在落地过程中的涉法涉诉问题,问效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在企业项目审批过程中的工作质量及效能;推行“一处一员十问效”,对全市重点企业开展“贴身服务”,积极为其解决发展难题;扎根“一区两园三行业”,在产业集聚区开展“阵地服务”,该院依托固定“阵地”,常态化开展工作。

“三个环境”,即加大“打击力”,为企业营造和谐稳定的周边环境;强化“帮扶力”,为企业营造规范有序的内部环境;提高“监督力”,为企业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

生态立市与苏州生态文明建设 篇7

一、苏州实施的“生态立市”政策, 是对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一) “天人合一”:东方水城千年发展的传统理念

东方传统宇宙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家思想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和基础,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25章) [1]也就是说, 宇宙万物的生成根源于自然, 演化的动力来源于自然。老子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人是宇宙中的一分子, 要无为而治, 要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欲求, 不能一味地追求自我的欲望的满足而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儒家则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类, 人对自然应当友善、顺从, 以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最终目标。“天人合一”,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 尊重自然即是尊重自己, 珍爱其他生物的生命, 即是爱惜自己的生命。儒家非常重视山林即自然的价值, 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告子上》) [2]也明确指出保护自然,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 则斧斤不入山林, 不夭其生, 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四者不失其时, 故五谷不绝, 而百姓有余食也” (《荀子·王制》) [3]。儒家的这些主张客观上要求顺应自然界运行规律, 使生物得以保护和永续利用, 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互利共赢。

在东方传统和谐文化影响下, 苏州顺应自然规律, 形成了江南水乡的人文底蕴、历史风貌以及千年古城的城市形态和生态特征。二千五百年的古老苏州以“鱼米之乡”、“枕河人家”、“丝绸之府”、“园林之城”展示了东方水城的美韵, 其灿若群星的文物古迹, 巧夺天工的私家园林, 技艺精湛的工艺美术和吴门画派, 具有浓郁特色的昆曲和苏州评弹, 南北物流畅通的京杭大运河, 呈现的是天人合一和谐统一的优美画卷。

(二) 马克思主义“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苏州生态立市的现代理论参照

进入新世纪, 苏州作出了2020年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决策, 提出“把苏州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 成为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 在‘第二个率先’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的“三区三城”建设目标[1]。但苏州却面临着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不和谐的多重困境。首先是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最为突出。苏州人多地少, 8 488平方公里土地近半是水面, 人口压力非常巨大, 据苏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研究处人员介绍:目前苏州地区的总人口约1 200多万, 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的比例接近1∶1。苏州人口密度已达到1 245人/km2 (按照陆地面积计算) , 相当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10倍。这样的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 已超过了欧美都市圈中的里昂、伯明翰、波士顿等大城市[2]。其次是水质性缺水的水污染的状况。太湖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0.38%, 却承担着全国10%的工农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 出现了一些河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再次是环保基础设施有待完善。苏州地区有扬子化工园区、沙钢钢铁基地, 还有大量的电子厂、造纸厂等, 这些重化工业的污染都非常严重。苏州产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第二产业能耗是服务业的3倍, 化工业万元产值COD排放强度是全市其他工业排放量的3倍[1]。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提出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近似生态文明的科学论断, 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演变的产物, 人与外部世界的生存环境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自然界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地球表面有限的土壤、空气和水等自然资源, 是无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理论, 在面临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脆弱的情况下, 苏州的生态立市将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作为转变发展观念的必然选择。

(三) “生态中心论”:苏州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对策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人和全部社会生活条件构成相互作用, 具有内在联系而且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系统性有机整体。我们坚持以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谐共生为内容的生态中心论的指导, 形成生态和谐的文化价值观、循环经济生产观、绿色消费观。 (1) 生态文明文化价值观认为人类的生态实践不能仅仅以自身的利益为最终目标, 人类的利益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 其需要不断协调人口再生产和物质环境再生产之间的矛盾, 平衡环境容量的占有和对环境质量的自觉养护的关系, 使单纯片面的“人类中心”和“极端生态中心”的发展模式向可持续的“生态中心”的生态文明模式转变。生态文明的文化价值观使人类主体地位建立在人与自然利益共同体基础上, 转变原有的社会生活、道德规范、政府管理等观念, 使以人为本的人际尺度和生态尺度达到统一。苏州以“生态立市”思想为指导, 在发展生态经济的过程中努力“将生态环境问题与制度创新紧密地结合起来, 将生态环境问题纳入制度设计的全过程考察, 构建有助于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使生态问题的治理法治化、人民群众参与环境治理常态化、政府环境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可持续化。”[1]苏州是最早提出创建“全国生态市”的城市, 1999年张家港在原国家环保局指导下率先提出进行生态市创建活动, 探索了文明城市和新农村建设的双轮驱动发展机制, 努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以城市的标准规划农村, 以社区的标准建设村庄, 以市民的标准培育农民”, 张家港第一批获得“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殊荣。在“张家港精神”推动下, 全国首批11个县以上生态园林城市中, 苏州独占4个。 (2) 生态文明生产观认为社会生产应该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倡导绿色科学技术、环境协调技术, 实现良性的生态循环, 以最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废物、污染物最少排放, 对人和环境最低危害为前提,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循环经济就是把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运行模式, 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苏州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 现有循环经济试点企业531家, 环境友好型企业有国家级6家, 省级11家, 市级100家, 建立了张家港扬子冶炼工业园等4家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二、苏州生态立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的经验

(一) 以生态环境法规的制定和加强监管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五”以来, 苏州制定了《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苏州市新能源产业提升发展计划》、《苏州市饮用水源突发安全事件预警和应急预案》等法规体系,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计划, 确立了新能源、医药及生物技术、新型平板显示和智能电网等跨越发展工程, 培育了40多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 形成了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光伏生产设备制造等五大板块。[2]始终把环境安全监管作为环保工作的第一要务, 以数字化、信息化手段, 形成环境诸指标的信息采集、存储管理、污染控制和环境决策指挥一体化。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化, 利用专家、环保部门、群众的意见来推进投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 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试产审核、竣工验收“三个关口”。2006年以来, 全市累计劝阻、拒批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规定或选址不当的拟建项目1 640个, 总投资额超过340亿元。

(二) 以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一体化来规划和建设生态旅游市

苏州政府依托古典园林、民居建筑和文化古迹,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古城区和周边新城的建设, 编制和调整城市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旅游市规划。古城区着力控制人口数量和经济活动规模, 将学校、医院、工厂等不断地外迁, 对七里山塘、平江路、桃花坞、古城墙等进行改造和维修加固, 注重历史文化传承, 重点发展旅游商业等第三产业, 使古城区在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中找到了恰当的平衡。着力发展东西两翼, 形成70平方公里的工业住宅聚集的工业园区和以工业、居住和生态旅游为主的高新区, 加快建设地下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主干道体系, 减少古城区交通拥堵节点, 在建成内环快速路和绕城高速的基础上, 正在建设中环快速路, 保持各功能区合理配置。

苏州利用山水景观资源富饶的有利条件, 大做水面湿地文章, 围绕境内大小323个湖泊, 2万多条河道, 已建成常熟尚湖等3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太湖国家度假区湖滨湿地公园等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等5个省级湿地公园, 正努力建成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群”。

(三) 加大环保投入, 加强综合防治水和大气污染, 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苏州市突出饮用水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两大主题,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实施大气、水、噪声、固体污染物等防治责任制和奖罚制度, 形成比较健全的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估体系。首先是节能减排。多年来苏州不断创新思路, 加大投入, 将节能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坚持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相结合, 着力推进减排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 全市净削减COD2.77万吨, SO29.43万吨, 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其次是水环境治理, 以“碧水”工程为目标, 苏州出台了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开展水源地集中整治, 修编实施太湖蓝藻防治应对预案, 实现几大自来水管线全市联网, 确保供水安全。最后是大气环境治理, 启动“蓝天”工程。截至2010年底, 全市已淘汰燃煤设施756台, 拆除城区烟囟45根, 清洁能源使用率近93%, 禁燃区面积扩展到650平方公里。整治冒黑烟公交车, 对高污染排放汽车实行限行、淘汰、转出、报废3万多辆。2010年苏州市环境空气优良以上天数达到了29天, 比2009年多9天。

苏州市把握住了生态文明发展的新契机, 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共同进步。

摘要:论证苏州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生态立市的重大决策。生态立市是生态文明文化价值观和生产观的内在统一, 对苏州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大的指引作用。

关键词:生态立市,循环经济,苏州,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方世南.生态现代化:苏州基本现代化的重要价值追求[J].东吴学术, 2011, (1) :112.

[2]李云.强化人口的生态化建设须“三明”——以苏州为例[J].江南论坛, 2008, (9) :23.

文化立市 篇8

科教立市, 其内涵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科学;二是教育。也就是要以狠抓科学和教育发展来振兴城市, 促进城市的腾飞。笔者认为, 科教立市, 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就是大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以下就科学技术普及在唐山科教立市中的意义、活动和发展策略进行一些介绍和探讨。

科学技术普及是将科学技术大众化, 让广大公众对科学技术加以理解和掌握, 并亲身参与到科学技术应用的实践活动中去。科学技术普及包括了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技术手段的传播, 还包括对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科学技术普及可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 加强公众掌握现代科技的能力, 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发展能力。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思想, 是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根本方针, 也是指导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落实科学发展观, 除了要有党的正确领导外, 离不开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亲身实践, 需要扎扎实实地贯彻到全民的社会主义建设活动中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 包括在指导思想上遵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也包括在具体工作内容上以科学技术为动力, 大力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 以此来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这就需要全党、全民都提高科学素质, 自觉地以科学发展的观点、方法来指导工作的开展, 并运用科学技术来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因此, 必须大力提高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水平, 并向全民普及科学知识和技术, 让科学技术成为全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武器。因此, 科学技术普及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如前所述, 科教立市包括了科学和教育两方面的工作, 而科学技术普及正是一项兼具科学与教育双重使命的工作。它的工作内容是科学技术, 而工作方法是教育, 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 促进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和掌握, 从而提高生产力, 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认识,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创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因此, 科学普及在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科教立市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科学普及能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提高城市居民的科学素质, 有助于创建和谐、文明的城市生活。通过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 让广大农民相信科学, 开展科学种田、科学致富, 并逐步戒除各种封建陋习。通过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 培养了一代新人, 为将来的民族强盛打下基础。

2、科学技术普及能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 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每一次大的科学技术发展, 都会大大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技术发展引起了工业革命, 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科学技术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但是, 这是以其被广泛应用为前提的。所以, 要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需要有意识地促进它被人们广泛认识和掌握, 这就需要大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3、科学普及能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源于对科技的掌握。科学普及能有力地提高人们认识和掌握科技的能力, 从而有助于促进科技创新。

4、科学普及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作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是以科学利用社会各种资源为前提的。科学社会各种资源涉及到各行各业, 因此要求全社会都能以科学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和解决社会的生产、消费以及相关各种问题, 因此需要全体社会成员都有较好的科学素养, 都能较好地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这就离不开科普工作的支持。

唐山市是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的重工业城市。按照现在的市管县行政体制, 唐山市还管辖14个县 (市、农场、开发区) 。所以, 唐山除城区外, 还拥有广大的农村。可以说, 工人、农民是唐山的主要人口构成成分, 让广大工农群众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不可或缺的任务。因此, 在唐山开展针对全民的尤其是以工人、农民为主要对象的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是关系到能不能实施好科教立市战略的重要工作。

唐山市多年来一直重视科普工作。市县两级科协作为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科普工作, 成立了多种科普组织, 建立了遍及城乡的科普网络。自实施科教立市战略以来, 更加大了科普工作力度, 动员多方力量、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工作。以2009年为例, 较大的活动有: (1) 广泛开展了“四创一争” (创建县级标准化科普惠农中心, 创建乡镇、街道优秀科普服务站, 创建科普示范村、社区, 创建科普示范基地、协会, 争当科普带头人) 活动。 (2) 开展了多种主题科普活动。如组织开展了“迎国庆、迎论坛, 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开展了“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开展了大力普及天文科普知识的活动。 (3) 开展了多种多样的青少年科普活动。如开展了唐山市第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活动。承办了河北省第二十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参加了由教育部、中国科协等五部委共同主办的“节约纸张、保护环境———2009年青少年主题科学调查体验活动”。 (4) 集中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利用冬春农闲季节, 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目标, 集中开展了全市性科技下乡活动。 (5) 开展大学生志愿者科普活动。2009年有200多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到农村, 建立科普宣传栏, 举办科普讲座, 发放科普资料, 开展科技咨询服务。通过这些活动, 唐山城乡科普工作朝气蓬勃地开展起来, 有力地推进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行动, 有利地辅助了科教立市战略的实施。

相信随着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唐山的科普工作会更上一层楼。在此也对唐山科普今后的发展提出若干策略以供参考。

1、内容上应紧扣当前科技发展热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们发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越来越重要。人们已经摒弃了过去那些“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等豪言壮语, 更多地认真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更注重在科学规律的指引下文明地生产和生活。节约能源、注重环保、追求低碳生活、食用绿色食品、保护森林和动物等等, 都逐渐成了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因此, 科学技术普及不仅活动要不断创新, 内容上也要紧扣当前科技发展的热点问题, 不断推陈出新。

2、大力加强科技馆、科技站建设。科学技术的展示、宣传都离不开场馆、设施。对科技馆、科技站的建设是做好科普的基础工作。应把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建设规划, 兴建一批科学基础设施, 成为普及科学知识的阵地。唐山市目前正积极筹划新科技馆的建设工作。除此之外, 各县区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建设适当规模的科技站 (馆) , 作为本区域的科普活动基地。

3、继续广泛动员多方面力量参与科普, 加强专兼职结合的科普队伍建设。唐山市在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中, 注重发挥专家学者、大学生、工程技术人员、民主党派等多方面力量的作用, 取得了显著效果。今后还应动员更广泛的力量加入。

4、注意各类人群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针对青少年, 重在对科学知识的宣传;针对领导干部, 重在对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的宣传;对城市居民, 重在与城市建设、城市生活相关的科普宣传;对农民, 重在对科学种田、农村生活相关的科普宣传和开展技术普及工作。

5、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开展生动活泼的科普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 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如以人民群众关心的环保、健康、能源、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热门话题为主题, 开展集中的主题科普活动。结合每个时期的世界或国内重大科技事件开展专题性的科普活动。建立遍及城乡的科普宣传栏, 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看到科学知识, 通过耳濡目染, 自然地提高了科学素质。建立各级农业科技推广站, 送技术到农村, 更是大受农民欢迎的科普工作。还有送科普图书下乡等其他多样的科普形式, 都应大力提倡, 让其广泛发挥作用。

文化立市 篇9

一、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 小平同志就指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他通过到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实地考察发现, 这几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当他坐上日本新干线的列车时, 有人问他感觉如何, 他说:“就是感觉到快, 有催人跑的意思, 对于我们现在来说正合适”, 他的这番话饱含着对中国加快发展的热切希望。所以, 他回国后就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经过十年动乱, 我们真的落后了, 现在如果不加快发展, 把过去耽误的时间赶回来, 中国就有被开除地球村的危险。

我国国门打开以后, 人们逐渐看到了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水平, 逐步认识到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发展, 小困难, 小发展, 大困难, 不发展, 更困难”成为大家的共识。于是全国各地你追我赶, 快马加鞭, 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景象。改革开放成为我国发展的强大动力, 经过30多年的发展, 我国已从温饱走向小康, 从商品短缺走向商品过剩, 从贫穷走向富强, 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国家实力逐步提高, 中国在世界上逐步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大国形象。

二、粗放式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伴随着中国特色发展模式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其弊端也逐步显现出来。这就是我国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存在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 人们一味地为了增加GDP, 为了增加商品数量, 不管投入、不计代价、不问成本, 产量上去了, 数量增加了, 速度提高了, 可质量却出了问题, 效益也没有提高上来, 国民经济发展愈来愈不协调。

当然, 没有数量就谈不上质量, 没有粗放式的发展就不会走上集约式发展的道路, 这是发展的必然。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遇到过同样的问题, 这是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所不能绕开的一步, 关键是我们如何跨越这一步、把这一步走好。因此, 在我国的发展道路上既不能长期停留在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上, 也不能为了转变发展模式而明显放慢了发展的速度。进入21世纪第一个10年, 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 这条路就是牢固树立“发展是主题、转变是主线、质量是根本”的发展理念, 以质为本在发展中谋转变, 在转变中求发展。

三、科学发展就是以质取胜谋发展

质量是指事物、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有量才有质, 有质必有量, 没有质, 量就是空的, 有了质, 才能产生一定的效益, 没有质量的速度, 没有任何意义, 没有质量的效益, 难以持续提升, 有了质量, 发展才有实际意义, 有了质量, 民生才能落到实处, 所以说“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围绕质量谋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质量问题是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这个“好”字里面就包含了质量、效益、环境、安全等内涵。因为发展没有了质量, 就谈不上“好”, 发展再“快”也就没有了意义。再者,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要以人为本就要求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来展开, 只有我们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关心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医教保等民生问题, 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升, 那才叫以人为本, 所以落实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 也在提升发展质量的范畴。说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核心要义也在提升发展质量。如果我们的经济有生产没利润、有产品无质量、有产值无效益, 经济增长了而环境遭到破坏, 经济指标很高而社会事业没有同步发展, 就实现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所以, 我们只有紧紧抓住质量这个“牛鼻子”, 才能从根本上破解转变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质”与“量”的双重跨越。漯河市作为我国首家食品名城, 食品产业在全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食品安全攸关全局, 实施质量立市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为, 只有通过质量立市, 才能推动全市经济大发展, 在壮大经济总量的同时, 促进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只有通过质量立市, 才能全面提升食品产业发展质量, 打响漯河“安全放心食品”品牌;只有通过质量立市, 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才能使生态宜居名城名副其实;只有通过质量立市, 才能切实提高工作效能, 转变工作作风, 优化发展环境;只有通过质量立市, 才能健全完善诚信体系, 打造诚信漯河。

20世纪下半叶, 世界质量管理大师约瑟夫·朱兰指出:“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前欧共体主席雅克·戴勒有句振聋发聩的名言:“我们必须为质量而战!”我们今天也走到了这一步。怎样以质取胜?具体到漯河市经济工作, 笔者认为, 要以质量立市战略为统领, 着力提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发展这三项重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招商引资要由粗放招商向专业招商、政策招商向服务招商、资源招商向产业招商、由数量招商向效益招商转变, 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增收潜力大的好项目, 要更加注重招商选资, 严把项目质量关, 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入驻, 对已经引进和签约的项目要加强跟踪问效, 促其尽快落地生根、产生效益;项目建设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提高投资强度和投入产出比例, 增强项目对财政增收和社会就业的贡献率;按照“企业 (项目) 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要求, 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 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走出一条产业集中、发展集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新路子。

文化立市 篇10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和秦皇岛旅游立市背景下, 如何使秦皇岛旅游业转变传统的经营方式, 实现信息技术与旅游业的完美整合, 旅游网站在其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网络获取信息, 旅游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已经成为一部分游客出行前必要的选择和参考, 在旅游业竞争激烈的时代, 如何使得旅游网站发挥应有的作用, 吸引潜在的游客和对即将到来的游客宣传秦皇岛的形象和提供便利的服务是秦皇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研究对秦皇岛市现有的旅游网站进行抽样调研, 对其功能定位、页面设计、内容选择、交互功能和辅助服务功能等多个方面进行调研, 发现其在秦皇岛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旅游网站的服务功能和旅游电子商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借鉴国内外旅游网站建设的成功经验, 从秦皇岛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和更好地为旅客提供便利服务的角度思考如何建立高质量的旅游网站, 为秦皇岛旅游网站建设提出全面系统的改进方案。使得旅游网站与旅游发展真正实现优势互补, 互相促进, 实现双赢的跨越式发展。

二、秦皇岛旅游网站现状调研

文章基于旅游网站的常见类型比如综合资讯网站、旅行社网站、目的地网站、个人网站对秦皇岛旅游网站进行了抽样调查, 重点抽查出以下几个有代表性的旅游网站进行综合研究, 比如有综合资讯网站类网站:秦皇岛旅游网, 欣欣旅游, 秦皇岛旅游行业信息平台:爱程网;旅行社网站:秦皇岛市海燕国际旅游有限公司下设的秦皇岛旅游资讯网;中国.秦皇岛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旅游目的地网站:北戴河旅游信息网;等六个有代表性的网站通过对游客在网络上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 通过对调查所得到的资料总结得知秦皇岛目前旅游网站种类较多, 旅游网站上的资源也比较丰富, 有些旅游网站的设计也具有特色, 比如“中国.秦皇岛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本旅游网站的首界面呈现长城的图案很新颖。但是大部分旅游网站存在内容简单重复等一些问题, 各类型旅游网站各自为政, 缺乏综合性很强的旅游门户网站, 调研得知游客无法从一个网站中对秦皇岛旅游城市的整体形象有深入的认识。秦皇岛旅游网站总体存在定位不明确, 特色不明显.对秦皇岛的旅游形象宣传不到位等问题, 具体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 网站设计特色不明显。秦皇岛作为一个旅游城市, 长城、滨

海、生态具有代表性, 大部分秦皇岛旅游网站在界面设计方面没有体现出秦皇岛的特色, 比如“爱程网”等大部分旅游网站界面设计特色不明显不能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网站内容重复简单、表现形式单一。

在网站内容建设方面, 各大旅游网站存在信息量小, 信息内容简单重复的现象。另外对秦皇岛特色美食和特色商品介绍很少。而且网站中对景点特征的描述主要以文字描述为主, 图片为辅, 没有体现旅游网站的多媒体的特点, 例如缺乏视频和虚拟现实技术方面的应用, 存在对景点宣传不到位, 缺乏吸引力等特点。

3. 网站以中文为主, 缺乏英文或者是俄文版本。

秦皇岛了旅游网站的建设以中文版为主, 很少有旅游网站有英文和其它语言版本, 这对国外游客使用网站是非常不便的, 即使有的网站有英文或者其它语言版本的但是其网站内容及其简单, 只是对网站的简单描述, 缺乏实质的内容。

4. 网站辅助服务功能偏少, 使用不便。

已有的大部分秦皇岛旅游网站查询功能欠缺, 不能进行站内检索, 即使有个别的网站能进行站内检索但是可检索到的资料非常少, 可见其网站信息不够丰富;另外景点门票和旅馆的在线预订功能欠缺, 及时进行了在线预订, 也都需要现场确认交钱才能成交。总之秦皇岛旅游网站的技术含量整体偏低, 大部分的网站都是静态网站, 动态网站偏少。

5. 缺乏综合性强的秦皇岛旅游门户网站。

在秦皇岛乃至中国, 都还是比较缺少这样像携程和E龙专业性强的旅游网站, 但由于涉及面广, 技术要求高, 所以建立起来也的确具有一定的难度。秦皇岛同样缺乏旅游门户网站, 秦皇岛旅游网站以娱乐为主的纯景观介绍型和综合性很强的门户类网站缺乏。比如综合资讯类网站“秦皇岛旅游网”对旅馆酒店信息和旅行路线介绍比较多, 但是对旅游景点信息介绍很少, 其资源的丰富程度不够。

6. 互动功能较差。

调查发现秦皇岛旅游网站互动功能整体较差, 大部分旅游网站没有互动的或者是供旅客留言的空间。据权威调查显示, 游客对于网站中他人的留言或者建议是非常关注在意的, 如果网站能够开通论坛功能, 或者利用现有的平台开展在线交流, 不但便于游客之间的交流, 而且也是吸引网站客流量的关键所在。

7. 对新型旅游形式缺乏支持, 用户体验性不高。

随着人们的旅游个性化需求的增加, 旅行社组织的集体旅游的方式很难满足人们的旅游个性化的需求, 一些新兴的旅游方式比如自助游、互助游受到了推崇。但是秦皇岛已有的旅游网站没缺乏对这些新型的旅游方式的支持, 用户体现性不高。

三、秦皇岛旅游网站建设的改进策略研究

鉴于以上问题, 同时借鉴国内的知名网站和其它省市旅游网站建设成功经验, 文章认为秦皇岛旅游网站的建设应在秦皇岛旅游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对秦皇岛旅游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建设秦皇岛旅游门户网站, 通过门户网站设置超级链接将相关的优秀的秦皇岛旅游网站链接在上面, 并且对各大旅游网站合理规划明确定位, 设置有特色的模块, 增强其技术含量,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网站设计特色化。

一个网站的视觉效果是非常重要, 秦皇岛的大部分旅游网站很少有自己的风格定位, 比较凌乱, 极大地影响了游客的浏览和使用。因此秦皇岛旅游网站的界面设计和logo设计必须体现秦皇岛特色, 网页设计要美观要有特色, 注意网站的整体布局和颜色搭配。因此, 明确网站风格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景区网站, 最好能有与旅游目的地相匹配的统一界面, 比如“北戴河”和“老龙头”等秦皇岛的知名景点网站建设可以以借鉴大海和长城造型进行统一的界面设计。

2. 旅游景点介绍全面化、呈现形式多样化。

针对秦皇岛旅游网站已有的现状, 对旅游景点的介绍内容简单, 旅游网站对旅游景点的介绍很难吸引潜在的顾客来秦皇岛旅游的问题, 网站提供的信息也必须丰富多彩, 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实用性, 旅游景点的介绍可以通过图片也可以通过虚拟旅游和现场实录视频来展现。例如可以增加一些景区的旅游视频资料使游客提前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情况, 增加游客的信任, 并且这些内容要及时更新, 才能够长久地吸引顾客。网页中加入Flash、三维实景演示增加网站的吸引力。比如“虚拟旅游”就是个极富新意的选择。如果能在虚拟界面里将景区的优美风光呈现出来, 在虚拟游戏过程中让游客切身体验旅游地的自然气息和文化氛围, 在游戏的乐趣中激发游客对景区的兴趣, 将对游客的旅游意愿带来很大的刺激。另外也要注意处理好网页美观度和网站打开速度之间的矛盾, 添加的视频最好采用流媒体的方式传输, 采用便于网络流式传输的格式。

3. 各种类型的旅游网站建设特色化。

不同类型的旅游网站建设侧重点应各不相同。比如官方性质的综合性旅游网站, 就应侧重整合信息, 将秦皇岛市内的主要旅游资源归纳分类加以链接, 并实时更新政府及各部门有关旅游的政策信息。一些主要介绍景区特色的网站, 应将重点放在“景点或目的地概况”等游客们最为关注的内容上。而其他一些民间网站以及旅游论坛, 重点应放在与旅游相关的一些趣味信息和互动信息方面。

4. 完善电子商务功能。

秦皇岛旅游网站应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功能, 借鉴淘宝、当当、卓越和京东等网上自付功能开展旅游在线预订功能和旅游产品的销售。旅游网站应加强与银行合作, 大力发展网上支付、手机支付、邮局支付等多种支付手段, 丰富旅游网站的支付手段, 并且要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 比如财付通、支付宝等。只有完善支付环节, 使其也形成网络化、电子化, 才能从根本上方便游客, 才能发挥出旅游网站区别于传统旅行社的优势。

5. 增强网站交互选择功能。

调查显示, 游客对于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非常关注, 比如淘宝网或者是京东网对某一个商品的评论对于其它人的购买欲望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如果旅游网站能够借鉴这些商业网站的做法为游客开辟一个论坛社区, 让他们交流旅游心得和感悟, 或是互相推荐, 不管对旅游网站还是旅游企业来说都是最好的宣传和促销。另外旅游网站设置的交互栏目应有明确的分类, 有专人负责回复。此外, 论坛的版主还可以经常号召并组织社区的旅游爱好者参加一些旅游活动, 这样不仅宣传了旅游网站, 也宣传了旅游线路。

6. 完善服务和管理功能。

(1) 完善检索功能和网站地图。要提高秦皇岛旅游网站的技术含量, 查询和搜索是各类型旅游网站必须完善的首要功能, 需要丰富网站内容, 完善数据库系统, 对于游客广泛关注的在线查询功能包括 (食、住、行、游、娱、购物信息齐全) 逐步进行完善, 方便游客的同时也是对秦皇岛旅游城市特色的宣传。另外对于一些大型网站最好设置旅游地图方便游客查询使用。

(2) 建设网站的英文和俄文版。通过浏览秦皇岛市各种类型的旅游网站发现目前只有中文版, 英文版的网站不完善或者没有。秦皇岛作为一个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来此旅游, 所以英文版旅游网站建设是很必要的;另外由于秦皇岛旅游城市的特殊性, 越来越多的俄国朋友也喜欢来秦皇岛旅游, 所以也建议网站开设俄文版本, 多种语言版本的旅游网站方便了外国的朋友通过网站获取有用的信息, 促进秦皇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3) 完善网站的多样服务功能。通过浏览秦皇岛旅游网站发现, 秦皇岛大部分的旅游网站对自助游、互助游这些越来越受到游客欢迎和关注的旅游形式缺乏支持, 在提供最佳旅游线路方面信息比较少, 所以秦皇岛旅游网站建设应重点完善这些功能, 加强其服务功能。

7. 完善推广宣传功能。

(1) 扩大在各大旅游门户网站上的影响度和表现力。建立有特色的种类齐全、链接全面的秦皇岛旅游门户网站。整合多方资源, 建立秦皇岛市旅游门户网站;依托国家级旅游门户网站和与其它旅游网站建立友情链接加强对秦皇岛旅游形象的推广。

(2) 鼓励专业企业带动秦皇岛旅游网站发展。政府作为秦皇岛旅游业、软件业、网络业发展的倡导者, 理应在网站的发展, 尤其在旅游网站的发展上, 给予支持和鼓励。就秦皇岛缺乏专业的旅游网站企业这一现状而言, 政府应制定一些积极的政策, 鼓励成熟的旅游网站公司落户秦皇岛, 带动秦皇岛的旅游网站的发展。

再者, 对于企业自身而言, 应多学习借鉴同程、携程的发展经验, 加强与成熟的旅游网络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从而提高旅游网站自身的实力和企业知名度。

摘要:文章抽样对秦皇岛旅游网站现状进行调研, 发现主要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各大旅游网站对旅游景点的介绍简单, 缺乏吸引力;各类型的旅游网站各自为营, 定位不明确, 特色不明显, 缺乏统一的长期的发展目标;整合多方旅游资源的秦皇岛市旅游门户网站缺乏;同时还存在网站界面设计特色不明显;网站的互动功能和辅助服务功能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文章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旅游网站建设的经验之上, 从秦皇岛旅游网站内容、界面、服务、交互以及电子商务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策略, 以期促进秦皇岛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同时也期对国内其他城市的旅游网站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秦皇岛旅游网站,现状调研,存在问题,改进策略

参考文献

[1]练红宇.旅游网站建设现状与构建要素设计.商业时代, 2007年27期.

[2]何秀芬, 杜艳艳.浅谈旅游网站设计.中国市场, 2010年第18期.

文化立市 篇11

成就篇

环境保护既是为了今天的繁荣, 更是为了明天的发展

2008年张家港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之后, 2009年率先编制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并确立了加快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实现“污染物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理念牢固树立”的目标。

通过实践与探索, 张家港市委、市政府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上逐步形成了“三点共识”, 即生态环境不仅是一种资源, 更是一种资本;环境质量不仅是“率先发展”的重要目标, 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环境保护既是为了今天的繁荣, 更是为了明天的发展, 必须把生态作为生产力来培育, 把生态环境作为投资环境来保护。张家港每年都要召开全市性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创建专题会议, 强调“三点共识”, 部署具体工作, 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确立了“三个决不能”原则, 即不管发展压力多大, 决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换取经济的增长;不管竞争态势多激烈, 决不能以牺牲长远利益换取眼前的发展;不管形势如何变化, 决不能以牺牲后代的生存资本换取当代的荣耀政绩。基于这些共识和原则, 虽然张家港领导几经交替, 但班子重视环保工作的态度始终没有改变, 在发展中优化生态的意识始终没有动摇, 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接力棒”在一任接一任的传递下去。

张家港市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联合国人居奖等一百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并成为了全国县级市中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仅在2010年, 实现工业总产值4700亿元, 财政收入336.42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4万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44万元, 城市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 (市) 前三甲。

回顾篇

倡导“绿色GDP”,

严格实行经济和环境指标“双重考核”

张家港成为优秀生态城市的发展过程, 经历了五个孵化阶段:

一是八十年代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 张家港市较早地在各乡镇配备了专职环保员, 让环保管理网络触及全市城镇和乡村。开展了“苏南乡镇工业水污染防治和研究”课题的专项调查, 并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 为我市环保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二是九十年代初以污染治理为突破的提高阶段。这一时期, 张家港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 创造了环境保护“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环保第一审批权”、“评先创优环保一票否决”的“三个一”经验, 并在全国推广。三是九十年代中后期以环保创模为载体的深化阶段。这一时期, 张家港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急剧增大, 城市环境压力日趋凸现。张家港以城市环境基础建设为突破口, 大力实施综合整治, 部分重污染企业相继搬出市区, 城市环境面貌得到改善。1995年, 国家环保局在张家港召开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对张家港市的环境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1996年, 张家港市被原国家环保局授予全国首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四是进入新世纪以生态优先为内涵的双赢阶段。这一时期, 张家港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国家生态市”的目标, 把污染防治由原来的以“工业污染”防治为主向“工业、生活和农业污染”综合防治转变, 把工作重点由“污染防治”向“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同步推进提升, 把创建范围由“城区”向“整个城乡”扩展。2003年, 张家港市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 2006年6月被授予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市”。五是十七大以来的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阶段。2008年5月, 张家港市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 同年9月, 完成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的编制, 并由吴晓青副部长主持通过了专家评审。2009年4月, 在全国第一家编制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并通过万本太总工主持的专家评审。同月, 在张家港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作为一个优秀生态文明城市样本, 张家港的生态建设做法有四个方面:一是强化绿色行政, 全面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考核机制。二是发展低碳经济, 加快形成集约高效的生态产业体系。三是构建宜居城市, 全力打造统筹协调的城乡人居环境。四是突出绿色人文, 着力提升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首先, 张家港实行绿色行政理念。城市在九十年代就率先提出“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 创造了环境保护一把手亲自抓、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和评先创优环保“一票否决制”的“三个一”经验。进入新世纪, 确立了“抓生态就是抓经济、抓生态就是保民生、抓生态就是促和谐”的理念。同时不断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对建设项目审批实行“总量指标”和“容量许可”双重控制标准, 杜绝新污染源增生。先后否决或劝阻项目近600个, 其中包括投资上百亿元的超大项目。严格“绿色GDP”考核。实行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双重考核”, 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双山岛等确定为“不开发区”, “只考核COD, 不考核GDP”, 并对基本农田、生态湿地、水源地、生态公益林等实施财政资金补偿。聘请中国环科院等专业机构, 专门编制生态市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张家港市先后出台《生态市创建实施方案》、《2003-2005年生态建设八项重点工程》、《生态文明建设2009-2011三年工作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加强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工作机制的意见》。

同时成立以张家港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 各相关职能部门、各镇 (区) 一把手为成员的专门领导小组, 并聘请金鉴明院士、陈吉宁教授等知名学者担任顾问, 形成了齐抓共管、科学决策的有利局面。多元投入机制。实行“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多元投入”, 市政府制定了《生态市建设奖励 (补助) 办法》。如对各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地埋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市财政按建设资金的30%给予配套;对市区“禁煤区”内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的每蒸吨补助2万元。同时, 积极吸引社会资金, 通过BOO、BOT等模式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低碳节约”是张家港生态产业的发展原则, 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所在。近年来, 张家港坚持源头控制、结构优化方针,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推进生态低碳、集约节约和高效文明发展。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新兴产业。严格落实环保倒逼机制, 逐步淘汰传统污染行业, 关停化工生产企业235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现代、都市、生态、景观”为主题, 建成50个多功能农业示范点, 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占比近80%。二是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全面构建企业内部“小循环”、园区工业“中循环”和经济社会“大循环”的循环经济空间布局。以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张家港保税区为代表的工业园区, 积极引导企业按照“3R”原则, 实施机制、技术、管理“三创新”和源头、过程、末端“三控制”, 自2006年以来, 张家港市连续实施两轮环保“333”工程 (第一轮: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化工行业三年专项整治、乡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三年规划, 第二轮:第二轮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第二轮化工行业三年专项整治、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 大力推行“绿色招商、补链引资”, 成功引进杜邦、雪佛龙、陶氏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 打造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园区半数以上企业进入循环经济圈。建成日处理4万吨的国内第一个园区水循环综合利用工程。“十一五”期间, 全市COD和SO2分别削减25.7%和23.7%, 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污染减排目标。累计投入60多亿元, 全市电力、玻璃行业全部完成脱硫治理, 钢铁行业烧结脱硫稳步推进。拆除燃煤锅炉495台、砖制烟囱154根, 关停砖瓦窑30座, 市区二环路以内建成全国首家“清洁能源使用区”。122家重点水污染企业完成提标升级, 81家企业完成中水回用工程。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8家, 日处理能力达17.4万吨, 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74座, 新增污水管网240.83公里。

在发展低碳经济同时, 张家港市全力打造统筹协调的城乡人居环境, 坚持以“城乡一体化”为抓手, 共建共享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果。在规划上, 坚持综合开发理念, 统筹考虑城乡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土地利用模式、综合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集中居住, 建设具有浓郁苏南特色、节地节水节能的组团式水乡村居。在建设上, 张家港市坚持“自然不足人工补, 先天不足后天补”, 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力求“让清水贯通城乡、让鲜花开满港城”, 不断在生态修复重建、人居环境改善上探索创新:把废弃的窑洼地建成山水相依的张家港公园;把高速公路集中取土的低洼地建成占地4.25平方公里的暨阳湖生态园区;把市中心的梁丰生态园建成生物多样性森林公园;把百里沿江湿地建成天然生态屏障。管理上, 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工程, 建成区绿地率达37.5%、绿化覆盖率达41.9%。突出村容村貌整治、生活污水处理、拆坝建桥, 全力打造城市水循环体系, 着力提升城乡生态环境。建成总库容25万立方米的工业固废填埋场、年处置能力1.2万吨的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中心和日处理能力6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

在生态城市的硬件设施修建完善的条件下, 张家港市还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使得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公民低碳生活的方法包括:一是大力普及生态教育。坚持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抓起, 着力打造“生态课堂”。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生态教育基地。深入开展绿色系列创建, 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创建成绿色学校, 绿色社区比例达到85%以上。二是大力推进全民节约。建立健全政府绿色采购机制, 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 开展节水、节电、节能等节约行动, 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三是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在江苏省率先批量使用LNG清洁能源公交车;建成投运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 首批投入使用的2000辆公共自行车, 每辆车日均使用5.2次, 每天替代公共交通173辆次, 经测算可减少碳排放17吨。

未来篇

人人是生态、人人为生态

在全面开启“十二五”发展新征程的历史新起点上, 张家港市将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 以率先创建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为主抓手, 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 全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区和样板区。

一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围绕打造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产业强市,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 (含再制造) 、新医药四大新兴产业集群, 积极发展智能电网等其它新兴产业, “十二五”末新兴产业销售规模超4000亿元,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落实节能减排倒逼机制, 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改造, 着力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产业加速向高端和绿色方向发展, 2015年清洁生产审核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抢抓过江通道、轨道交通枢纽建设的历史机遇, 大力发展服务业, 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十二五”末,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5%左右。农业向“现代化、高效化、规模化”的都市型农业加速转型。

二是着力提升环境承载能力。优化集中供热布局, 重点开展钢铁行业脱硫治理、扬尘污染和机动车排气污染综合整治, 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十二五”期间投入60亿元, 加快实施生态水体工程, “十二五”期末力争建成独立的长江水循环体系, 市域主要河道都能“下河游泳”。严格保护香山、凤凰山等山林资源, 加强长江滩涂湿地和内陆水域生态保护与涵养, 长江沿岸自然岸线保持在25公里 (含双山) 以上。积极推进沿江、沿河、沿路生态林网、经济林网建设, 加强城镇和村庄绿化建设, 加快构建布局合理, 综合功能优化的市域绿地生态系统, 不断强化城市生态屏障。

三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围绕打造全国最优美的宜居城市, 丰富城市内涵, 彰显城市个性, 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在“一城五区”的总体框架下, 依托轨道交通新优势, 进一步拓展中心城区, 按照“城东文化新城、城南商务新城、城西生态新城、城北科技新城”的功能定位, 以组团式开发模式, 打造一批城市新地标、新名片。加快推进老城改造, 综合整治老住宅小区、背街小巷, 加速小城河改造, 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以“发展新市镇、繁荣新街道、建设新社区”为思路, 采取“9+11+x”的镇村布局模式, 加快农村集中居住。“十二五”末, 农民集中居住度达60%以上。建设具有浓郁苏南特色的水乡村居, 使农村既富有优美田园风光, 又彰显现代城市文明。

四是全面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牢固确立“绿色GDP”理念, 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坚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一起考核, 增加生态文明建设在千分考核中的权重和分值。建立健全生态文明领导责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将生态文明教育进一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 进一步形成“人人是生态、人人为生态”的生动局面。大力开展公共场所和家庭节水、节电活动, 健全政府绿色采购机制。积极倡导绿色交通和绿色出行, 重点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和公共自行车系统, 2年内LNG清洁能源公交车增加到150辆以上, 并开通2条纯电动车公交试行线路。试点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 有效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文化立市】推荐阅读:

上一篇:分子光谱法下一篇:社会企业概述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