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立市战略

2024-10-26

生态立市战略(通用6篇)

生态立市战略 篇1

阜新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 阜新要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 必须实施包括生态立市在内的五大战略。这种把生态建设提升至立市之本高度的战略决策, 意味着阜新将由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型。那么, 应该如何理解和实施生态立市这一重大战略呢?我们认为, 有以下问题需要作深入的探讨。

一、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客观依据

(一) 作出这一战略决策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建国以来, 阜新长期存在着煤炭资源过度开采和地处科尔沁南缘沙地侵袭双重生态环境问题。在城市的百里矿区, 阜新煤炭工业的发展成果是以牺牲城市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 由此造成城区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在阜、彰两县地处内蒙边界的15个乡镇, 土地沙漠化危害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为彻底改变城乡恶劣的生态环境, 阜新人民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世纪50年代, 阜新开展了营造防护林活动, 同时固沙造林研究开始起步。60年代, 阜新开展了以营造国营林为主的绿化荒山、荒地、荒坡活动。阜蒙县创造的“三沟经验”, 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的充分肯定, 并指示在辽宁和全国推广。70年代, 阜新营造坑木林掀起高潮。阜新矿务局营造坑木林的经验, 受到国家计委、农林部和煤炭部的表彰。90年代, 阜新开展的声势浩大的市郊绿化工程和“森林城”建设, 受到全国绿化委员会、林业部和辽宁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从70年代末至2000年末, 阜新先后开展了“三北”防护林一期、二期和三期工程建设。到2000年末, 阜新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的3.1%增加到21.7%。

(二) 作出这一战略决策有较好的现实基础

从2001年国务院批准阜新为全国首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以来, 阜新坚持经济转型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的方针, 在生态环境建设上, 赋予林业首要地位。阜新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林业二次创业的决定, 国家和辽宁省在阜新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三项重点工程, 阜新结合自身实际, 相继实施了环城绿化带工程、北部防沙治沙工程、农田林网建设工程、矿区生态修复工程等子工程, 阜新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重视矿区环境整治, 完成了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和新邱东、西排土场等矿区矸石山复垦治理工程。同时, 阜新在城市环境建设、群众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10年末, 阜新森林覆盖率达到32.1%,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5%。全市生态环境出现了“整体改善, 局部优化”的可喜局面。2003年, 阜新市被辽宁省政府评为“全省林业建设先进市”;2006年, 阜新市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2007年, 阜新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环境治理优秀城市”;2009年, 阜新海州矿国家矿山公园被批准为全国首家“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阜新还在发展低碳、生态产业上实现了重大突破。短短几年内, 相继引进了包括华能、华润、国电龙源、中国风电、中国水利水电、中广核、大唐和辽宁能源投资等一批国内知名大集团、大公司来阜投资风电项目, 使阜新风电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到2010年末, 阜新全市风电装机容量已达100万千瓦。期间, 阜新市还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循环经济试点市”和“资源型城市生态恢复试点市”。

(三) 作出这一战略决策符合当今世界潮流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迅速升温。1972年, 联合国发表《人类环境宣言》;90年代以来,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一系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文件相继问世, 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球共识。我们党和政府也一向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七大上, 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和新党章中。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到确立科学发展观, 再到制定《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充分表明了我们党执政和发展理念的升华, 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渐深化。从1999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作出建设生态省决定以来, 截至目前, 全国包括辽宁在内已有14个省作出建设生态省的决定, 或确定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同时, 国内一些市、地 (州) 、县也相续作出了生态立市、生态立州、生态立县的决策, 全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气候已经形成。综上所述,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说20世纪是全球创造工业文明的时代, 那么21世纪则是人类创建生态文明的时代。阜新市委确立生态立市战略正是顺应当今这一世界潮流的集中体现。

二、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工作重点

“十二五”期间, 阜新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

(一) 统一对生态立市内涵的认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从国内一些市、地 (州) 、县作出的生态立市决定或规划来看, 对生态立市内涵存在着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认识。一种是把生态立市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植树造林和森林资源保护, 强调生态立市的主攻方向是搞好以森林建设为核心的自然生态建设。另一种是把生态立市的主攻方向定位在控制城市工业污染上, 强调要坚持工业污染防治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推进城市的清洁生产。这些认识尽管都有其合理因素, 但都是片面的, 都有碍于生态立市战略的正确实施。

笔者认为,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它涉及面广, 内涵丰富。就其主要内容而言, 大体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改善生态环境。没有生态环境的改善, 生态立市就无从谈起。二是发展低炭、生态产业。这是生态立市的经济基础。三是打造适宜人居环境。使人居环境成为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最佳场所。四是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人类自觉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觉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五是建设生态文化。树立生态文化意识, 培养生态道德观念, 用生态文化统领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生态立市, 其根本是生态文明立市。从人类发展历程看,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新的文明形态, 是人类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重大进步, 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目前, 人类已迈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升对生态立市战略的认识。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笔者理解, 阜新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过程, 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生态学为基本原理, 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过程;就是把建设生态文明与阜新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总体谋划, 全方位、有序推进的过程。我们应当依据生态立市的科学内涵去全面实施这一重大战略。

(二) 加强城乡生态建设

“十二五”期间, 阜新要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生态恢复试点市”的政策优势, 重点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 从源头上扭转阜新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推进“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 加快“辽宁阜新生态示范区”建设。实施西北区沙化和荒漠化治理工程, 加大荒漠化综合治理力度, 进一步为阜新城区和以沈阳为中心的沈阳经济区构建生态屏障。生态立市体现在城市建设上, 就是宜居。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城市, 实现城市建筑与生态景观相映生辉, 城市生活与市郊风情相得益彰。严格城市建设规范、建筑风格, 保护平缓开阔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完善城市服务设施, 增强城市的居住功能、生产功能和休闲功能, 努力营造舒适安宁、亲近自然、体现人性的生态住宅小区。深入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活动, 优化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城市绿化要以绿为主题, 以美为标准, 以质为根本, 确保绿化成活、成景, 努力打造绿化精品, 把阜新建成“绿色、低碳、精美、宜居”的城市。

(三) 认真做好水的文章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 是阜新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提高全民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 提升水利对阜新转型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阜新水源工程建设, 推进“引白二期”和闹德海供水复线工程建设, 积极配合辽宁省实施的“辽西北供水工程”。加强阜新城市水系建设, 实施“细河二期治理工程”和玉龙河、新开河、高林台河等重点河流的整治建设, 努力打造环城水系。加强阜新农村水源工程建设, 完善小型水利设施, 重视治理农业污染。高度重视阜新城乡水安全, 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

(四) 大力发展低碳、生态产业

生态立市, “立”字的重点在产业, 难点在产业, 潜力也在产业。推进阜新由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型, 必须坚持生态建设与发展低碳、生态产业两手抓。

阜新素称“煤电之城”, 高碳产业一直占很大的比重。今后, 阜新在发展二产方面, 要在坚持高碳产业低碳化, 工业项目集群化、园区化的同时, 把发展低碳、生态产业, 尤其是把发展新能源产业摆在突出位置。阜新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一是区位优势明显。阜新毗邻内蒙, 地处科尔沁沙地的南缘, 在北半球北支急流影响区域内。二是风能资源丰富。人们称阜新“一年刮两次风, 一次刮六个月”。据来阜投资风电产业的专家讲, 从风速、风频和风力资源可利用度等主要指标看, 阜新是辽宁风力资源最富足的地区。三是太阳能资源丰富。阜新同辽宁省其他多数城市相比, 不仅常年气温高、太阳生理辐射量大, 而且日照时间长, 具有发展太阳能产业的优势。四是发展新能源产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实施经济转型以来, 阜新风电产业的发展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到2010年末, 全市风电装机容量已占到全省风电装机总量的40%以上。同时, “十一五”期间, 阜新生物质能发电、煤层气发电、地热发电等其他新能源产业已开始起步。最近, 一个装机容量达30万千瓦, 总投资60亿元的光热发电项目已在阜新太平区落户, 即将开工建设。据有关专家测算, 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 到“十二五”期末, 阜新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煤层气发电、地热发电等其他新能源装机容量将接近传统火电的装机容量, 发电量有望达到全市能源总量的40%以上。到“十三五”时期, 阜新的新能源产业将在装机容量、发电量上超过传统能源产业。届时, 阜新的能源结构将会发生根本性转变, 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会得到极大增强。

在发展一产方面, 阜新要把发展生态农业, 尤其是把发展绿色农产品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主攻方向。充分利用阜新农村土地资源优势突出, 人均占地居辽宁之首, 光照条件好, 地下、地表水工业性污染小等有利条件,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不断提高绿色农产品在农业中的比重, 努力把阜新建设成省内乃至东北地区最大的绿色农产品基地。

在发展三产方面, 阜新要在发展生态旅游业上实现突破。重点打好“三张牌”:一是“矿山生态旅游牌”。利用海州矿国家矿山公园获批全国首家“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的有利契机, 把阜新矿山生态旅游打造成国家级、世界级品牌。二是“固沙生态旅游牌”。利用章古台国家级沙地森林公园、后新秋巨龙湖风景区和四合城那木斯莱花泡等景点, 进一步弘扬“大漠风流”精神, 充分展示阜新固沙造林成就。三是“东藏生态旅游牌”。利用海棠山国家森林公园、乌兰木图山风景区、老鹰山自然保护区和塔子沟风景区等景点, 打造集藏传佛教文化, 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品种, 各景点内的独特风景为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区。

(五)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十二五”期间, 阜新要充分利用被国家确定为“循环经济试点市”的有利契机, 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 加强规划指导、财税和金融等政策支持, 完善法律法规, 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加快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煤、电、化、建循环经济。以本地及蒙东外运煤炭资源为基础, 依托矿区和电厂废弃的大量矿产资源, 建设阜新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加快构建以废旧金属, 废旧生产、生活用品等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设备再制造, 以及煤—电—粉煤灰—新型建材 (水泥、墙材) , 煤—电—煤矸石—新型建材 (烧结砖) 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同时, 围绕新农村建设, 推进农村能源的循环再利用, 调整优化农村能源结构, 鼓励发展沼气、秸杆发电等农林废弃物再利用产业, 从而形成企业迴圈生产、产业迴圈组合和城乡迴圈发展的阜新循环经济体系。

(六) 注重生态文化建设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要求我们以生态文化的视角重新审视阜新的产业、企业和产品的发展方向;以生态文化理念推介阜新、宣传阜新;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指导阜新的转型与发展, 指导阜新的城乡建设与管理, 并将生态文化融入到阜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践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 大力繁荣森林文化、花文化、野生动植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生态文化。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绿色、节能、环保、循环理念,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公众参与机制。大力推进文明生态乡 (镇) 、文明生态村、文明生态街道、文明生态社区和文明生态城市建设, 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居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建立全民生态意识与生态法制教育体系, 大力开展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法律、法规普及活动。制定相互配套政策, 树立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的消费观念, 告别一切与生态文明不协调的行为习惯, 努力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让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三、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重大意义

阜新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推动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型, 有以下三方面的重大意义。

(一) 省内意义

阜新由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型, 在辽宁有两重意义:一是对推动辽宁省同类城市由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型能起到引领作用。二是对以沈阳为中心的沈阳经济区的发展, 将会起到持续的生态保障作用。

(二) 国内意义

全国资源型城市共计118座, 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其中, 辽、吉、黑三省有资源型城市30座, 占全国资源型城市总数的25.4%;有煤炭城市63座, 占全国资源型城市总数的53.9%。阜新由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型, 对全国资源型城市, 尤其是对东北三省的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全国煤炭类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将会起到直接的示范作用。

(三) 国际意义

到目前为止, 国际公认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比较成功的城市, 有德国鲁尔、法国洛林、英国西密德兰、美国底特律和日本九州等。但上述城市转型的成功, 主要是在产业转型上实现了突破。在世界范围内, 提出在资源型城市中实现生态转型, 阜新尚属第一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 设在阜新市彰武县章古台的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创造的一系列固沙造林经验, 曾享誉海内外。建所以来, 已有包括马里总统穆萨·特拉奥雷在内的36个国家和地区300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来固沙所学习考察。我们相信, 阜新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型, 很有可能在破解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这个世界性难题上创造一个奇迹。

摘要:“十二五”时期, 阜新为实现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的奋斗目标, 将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这意味阜新由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型。本文全面阐述了阜新市委实施这一战略决策的客观依据、工作重点和重大意义, 所提出的观点和意见对阜新, 对省内、国内乃至世界同类城市都有重要的指导或借鉴意义。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阜新,生态立市战略

生态立市战略 篇2

黄志文 邓杰

林业生态建设是提高生态承载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提出“生态立市”战略目标,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着力构建持续经营、相互协调、良性互动的现代林业,在林业资源培育、林业资源管护、林业产业发展、林业体制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着力构建现代林业生态体系 一是调整造林绿化工作思路。以灾后生态恢复和“三边”造林绿化为重点,以林业重点项目建设为依托,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全力推进生态建设,实现由采伐迹地更新和荒山荒地造林为主向突出“三边”造林和城区周边山头绿化转变。提出以改观林相、改造树种结构、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为重点的林业生态建设思路,加强以城区周边山头、公路沿线及水域两岸为主的“三边”造林,注重森林生态性与景观性相结合,建设多树种、多林种、多层次、多功能、多色彩、多效益的森林生态系统。二是依托项目建设大力造林。实施了退耕还林、长防林、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管护、湘南植物园建设、湿地公园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石漠化治理等林业生态项目工程,开展了以采伐迹地更新、封山育林、低产低效林改造、义务植树和“三边”造林等为重点的造林绿化工作,森林资源呈良好发展态势,森林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林种树种结构日趋合理。2008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1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低产林改造10万亩,义务植树421万株,完成城区周边山头造林绿化1700多亩,管护15000亩,公路干线造林116公里,重点景区河道、道路绿化10多公里,活立木总蓄积从2008年初的848万立方米提高到2011年的1039万立方米。三是依托产业发展带动造林。做好以工业原料林加工为主的创兴人造板公司、以杉木加工为主的华兴木制品厂、以油茶加工为主的金浩茶油等林产龙头企业的服务,提高企业加工能力,扩大原材料需求。支持企业发展原材料基地,其中创兴板业建立了5万亩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华兴木制品厂建立了2万亩的杉木基地、金浩茶油新建立了2000亩改造了2万亩的油茶基地、裕农公司建立了1万亩的桉树杨树基地。四是依托林业科技科学育林。加大林业科技的投入,实施测土配方、无节良材、优材更替等科学育林的措施,做到适地适树,合理施肥,努力培养树干通直、无节疤的优良木材,通过改造和定向培育将一些劣质林逐步更替为树质优良、林种树种合理、生态功能良好的优质林分。

二、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着力构建现代林业保护体系 一是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坚持政府全面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做到防范与扑救并举,早部署、强宣传,严措施、抓源头,森林火灾的防范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全民防火意识进一步提升,近两年来全市无大的森林火灾发生。二2

是加强森林采伐管理。实行从紧的林业采伐政策,执行从紧的林业采伐政策,逐年减少林业采伐指标,推进林业休养生息。坚持规范审批与提高效率、强化管理与优化服务相结合,推行木材生产计划管理阳光行动,将木材采伐计划分配公示制度纳入了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为民办实事的内容,确保集体林商品材采伐指标的入村到户率、公示率、及时率达到100%。科学合理分配采伐指标,优先分配联户一同申请的林木采伐指标。三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坚持标本兼顾、联防联治,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络体系,全面提高了森林病虫害防控水平。重点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监测,坚持无公害防治和预防林业有害生物,做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监控,严密防范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四是加大打击毁林犯罪力度。对毁林犯罪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今年5月,我市全面部署了为期四个月的保护森林资源打击毁林犯罪的专项行动,按照“解决重点问题,打击重点区域”的原则,着力解决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问题,严厉打击毁林犯罪人员。已查处森林刑事案件4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5人,其中刑事拘留15人,逮捕、移送起诉30人,已判刑3人。查处林业行政案件146起。

三、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着力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一是着力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抓

二、促

一、带三”的发展思路,促进一、二、三产业平衡发展。第一产业优先发展速生丰产林,推广杉、桉、桤、枫等速生树种,建立速生丰产用

材林基地,缩短木材生产周期;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业,抓好名优稀特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第二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以木竹人造板、单板、竹材加工利用为主的林产加工业,提高剩余物利用,增加林产附加值。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构建以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代表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体系。二是着力促进林业产业集群发展。实现由小规模低效益的粗加工分散式发展向龙头企业带动、科技含量较高的精深加工集群式发展转变,以江北工业园为中心,辐射带动延伸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林木生产加工产业链条。现有林产企业18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形成以创兴人造板、华兴木业、润佳木业、鑫兴木业为龙头的林产企业集群。2008年、2009年全市林业总产值分别为17亿元和19亿元,2010年完成林业总产值22亿元。三是着力促进国有森工企业平稳发展。积极支持和引导国有林场和森工企业改革取得新突破,国有林场和苗圃职工全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全力实施好国有林场棚户区改造、林区公路建设、安全饮水等事关民生的项目建设。

四、加快林业体制改革,着力构建现代林业支持体系 一是大力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全市完成集体林明晰产权现场核实率99.8%、林权发证率99.8%、山林纠纷调处率94.66%,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各项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林业行政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解决了林业干部职工“吃皇粮”问题。设立了1个市级林权交易中心、26个乡镇林权交易所,完4

成森林、林木、林地流转980宗、40.8万亩,森林资源资产评估1332宗、24.6万亩,评估总价值达2.15亿元,实现交易额1.2亿元。共办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52起,抵押面积4.42万亩,抵押宗地数400宗,发放抵押贷款2932万元。林业潜在经济价值得到发掘,林农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各种社会主体和林农投入林业生产与开发的热情高涨,一些木竹加工企业纷纷参与流转交易,创办基地,把生产车间延伸到山头。二是完善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合作林场、股份制林场等林业合作组织,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提高林业经营效益,鼓励林木所有者以转让、互换、入股等形式有序流转,变分散经营为集约经营。着力完善商品林、公益林分类经营管理的办法,放活经营商品林,对森林资源流转行为进行规范,打造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流转平台,建立完善的林木交易要素市场。管好98.08万亩生态公益林,实行国家级、省级、市级公益林三级联动管理,计划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将城区周边山头、东江湖等水系沿岸、资五公路、省道322沿线等地段纳入市级公益林进行管护,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224万亩,不低于林地面积的70%。三是挖掘森林生态文化。充分挖掘具有资兴特色的寿佛文化、山水文化、兰花文化和竹文化的深厚底蕴,提炼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湘南植物园生态文化内涵,突出特色,提升品位。建立各部门分工协 5

长沙“文化立市”的战略构想 篇3

一、在世界文化发展潮流中把握发展机遇

文化产业已被国际上公认为朝阳产业, 在许多发达国家, 文化产业已经由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国际上的文化产业强国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 其文化产业都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为各国的竞争力提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国际趋势是, 文化内容产业浮出水面, 标志着国际性的产业升级运动开始新一轮洗牌。文化内容产业横跨通讯、传媒、计算机诸产业, 是新兴的综合产业, 这一新兴产业链条的上游产业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与海量文化内容的上载, 下游是消费类信息技术产品的普及和信息文化娱乐产品的大规模市场推广, 以及大众流行文化艺术符号在传统产业中的普遍应用。

文化产业的另一国际趋势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当今世界, 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出220亿美元的价值, 并以5%的速度递增, 美国达到了14%, 英国达到了12%。纵览全球, 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创意服务、创意营销和创意产业模式, 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 构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发展浪潮, 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未来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国都是创意产业的先进国家, 他们都有其发展特色, 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国际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给长沙提升文化软实力带来了极好的机遇, 是长沙现代服务业的新突破点, 也是长沙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业、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文化活动创新, 提升城市经济文化实力

1. 发挥优势, 迎来了经济文化腾飞

时代。发展城市经济文化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原有文化传统和文化优势。长沙市形成600年以来, 城市文化底蕴深厚, 是近代工商业、近代军事、近代教育等著名发祥地, 具有极好的文化、教育、娱乐等基础设施;由于地处中部, 城市文化区位优势明显, 辐射腹地广阔, 遍及三湘;长沙开埠以后客观上迎来了文化开放的时代, 形成了城市兼收并蓄、中西杂糅的文化风格;长沙市民尚文、尚武、尚商、尚新, 创新氛围浓厚, 城市建筑风格多样, 政治文化事件层出不穷, 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中心城市。

2. 抓住机遇, 提升长沙经济文化实

力。根据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长沙市的实际情况, 长沙文化活动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文化活动产业保持高速增长,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经过10~15年的努力, 将长沙建设成为文化创新能力强、文化传播范围广、文化产业化程度高、文化消费市场活跃、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文化中心, 使文化活动产业成为长沙的支柱产业。省政府“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战略为长沙发展文化产业注入了活力, 亚洲最大文化产业园区落户长沙星沙新区, 将在未来十年内形成文化活动产品生产、交换、服务、创新的基地, 将极大地促进长沙经济文化实力的提升。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城市发展的步伐, 促进了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九五”以来, 长沙在文化活动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投入超过45亿元, 建成了一大批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文化设施和会展场馆。

三、长沙市文化活动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1. 文化精品名牌战略掀起了长沙

文化娱乐热潮。目前, 长沙市已初步形成由媒体传播、文化旅游、出版发行、娱乐文化、文博会展、文化体育、卡通动画等为主导的文化活动产业体系, 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1个、国家级卡通基地2个、国家级数字传媒基地1个, 正在建设长沙文化产业园, 基本形成了“一带”、“五园”、“七片”、“多点”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在文化活动产业发展过程中, 精品名牌战略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永久落户长沙的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 已连续举办七届, 以金鹰电视艺术节为代表的系列文化活动掀起了长沙文化娱乐热潮。以“金色年华”、“钻石钱柜”、“魅力四射”为代表的酒吧、歌厅, 以田汉大剧院、琴岛歌厅为代表的演艺场所, 以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和长沙广电集团为代表的传媒产业, 以长沙出版物交易中心为代表的出版业等长沙文化产业的知名品牌, 都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树立了标榜, 成为享誉湖南省乃至全国的品牌。以长沙为中心的“湖南电视现象”、“出版湘军现象”、“《体坛周报》现象”、“动漫湘军现象”、“超女现象”等异军突起, 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文化强省战略促进文化活动产业

快速发展, 文化已成为支柱产业。为贯彻落实湖南省委、省政府“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 推进长沙市文化活动进程, 早在2001年, 长沙市政府就着手制定《长沙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并投资上百万元向全国征集规划方案;2006年又制定了“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确立了文化产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 提出了大力实施优秀文化带动战略, 把文化活动发展摆到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高度。“十五”以来, 长沙市文化活动得到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已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文化产业总产值437.95亿元, 比上年增长48.3%, 占长沙市GDP的比重为6.58%, 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8.6%。目前长沙市文化活动产业的发展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为适应区域竞争目标, 仍需要加快长沙市文化活动业发展步伐, 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 核心文化企业成长迅猛, 带动

了旅游、餐饮、交通、房地产等行业发展。近年来, 长沙市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2005年底, 长沙市产值过千万元的文化企业有58家, 过5000万元的28家, 过亿元的12家, 过10亿元的2家。长沙晚报报业集团、长沙广电集团成为媒体传播的龙头, 田汉大剧院、港岛、魅力四射等成为演艺休闲的龙头, 出版物交易中心、鸿发印务、万卷、弘道等成为民营出版发行业的龙头, 三辰影库、宏梦卡通等成为卡通动漫的龙头。在这些龙头企业带动下, 一批有发展前景、产业特色和市场潜力的中小型文化企业迅速壮大, 初步形成了大中小文化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文化活动具有投入少、产值高、增幅大、带动力强的特点, 有很强的关联性, 能形成各种文化延伸市场。如美国百老汇的演艺业, 每年吸引了1800多万人次的“文化旅游者”, 对纽约的旅店业、餐饮业、停车场业等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据了解, 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是1:9, 体育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是1:12。长沙市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 直接扩大了印刷、制造、加工、中介等其他相关行业的产品需求, 带动了旅游、餐饮、交通、房地产等行业。如2007年长沙市共举办各类主要会展活动项目298个, 据测算会展直接收入3.9亿元, 带动会展相关行业收入30亿元;会展活动签订的合同或意向金额突破800亿元, 拉动相关产业经济增加近180亿元。

4. 优化“三产”结构, 扩大就业机

会。按照国际标准,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 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 在经济结构上的比重应该达到40%;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 第三产业应该占到55%。1998年长沙人均GDP己突破1000美元大关, 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3.0:43.3:43.7,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约为5%左右, 成为当地支柱产业;2005年, 长沙市人均GDP为2926美元,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已达到97%, 三次产业的比例为7.4:43.1:49.5, 文化产业已成为第三产业中一个重要增长点。文化活动既可以用高科技的生产手段成批复制文化产品, 又可以通过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的、大众式的方式进行文化生产经营。这种行业特点, 不仅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也需要大量的普通劳动者。因此, 文化活动的发展十分有利于扩大就业。2007年仅长沙“酒吧一条街”就提供了近3800个就业岗位, 让许多下岗人员重新就业。

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经验材料 篇4

近年来,根据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大州”的要求,**市确立了“文化立市”战略,着力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做到党委重视,政府组织,部门形成合力,加大投入,实现了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管理、开发和利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了**知名度,促进了**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领导重视,高起点确立文化建设总体思路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大力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在文化建设中坚持做到“三个一”: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每半年开展一次文化调研;市委常委会坚持一年听取一次文化工作情况汇报;市委、政府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市文化工作会,出台和完善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高起点谋划**市文化建设工作。XX年来,**市围绕“文化立市”目标,着力构建以民族风情文化为基点、人文生态文化为亮点,城市品牌文化为支点的三位一体的市域特色文化发展格局,确立了“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即:打造一个品牌,以“女儿会”为龙头,打造系列民族文化品牌;开展两大研究,即巴文化和**民间文艺研究;搞好三大开发,一是新区开发,统筹规划城市文化建设,塑造鲜明的城市民族文化形象。二是老城区开发,3至5年内完成两街、“四个城门” 和一“岩”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三是对现有文化景点,包括武圣宫、文昌祠、连珠塔、叶挺囚居旧址、柳州城、西瓜碑等进行一线串珠式的开发利用;实施四大工程,一是充分利用广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二是实施文学艺术作品精品工程;三是实施都市文化品牌工程;四是实施文化产业化工程。

二、强化措施,加大民族文化的保护、抢救力度

**市委政府始终把民族文化建设工作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加大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力度。一是出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将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与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确了保护范围,划定了保护带;二是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纳入《**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规划区内的30多个文物保护单位、名人故居、古街巷、古民居,划出红线标注。特别是根据历史文化名城的总体功能和定位,完成了“十一五”文物规划编制工作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三是层层签订责任状,构建文物安全网络。四是多方筹资,对文化遗址进行修复、保护。XX年,市政府筹资100余万元实施了对连珠塔、文昌祠、叶挺将军囚居旧址的维修、修复和新建,形成了文物开放旅游的雏形。XX年,投资529万元,实施三大文物工程的维修和迁建,即搬迁武圣宫内外住户23家,维修武圣宫戏楼、看楼、大殿和回廊,新建停车场、旱桥;修复了中共鄂西特委旧址,举办原貌实物及照片陈列,新修专线柏油公路2公里;迁建了何功伟、刘惠馨烈士墓,整修公路及周边环境。XX年以来市政府筹资880万元启动龙洞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施州城墙西、南城门城楼的维修和问月亭等一批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和开发工作。同时组织专班拍摄《历史文化名城 湖北 **》电视专题片,进一步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整理和宣传。

三、加大投入,强化文化设施建设力度

按照“文化立市”要求,注重文化投入,市级财政对文化建设的实际投入不低于本级财政可支配支出的1%,特别是近几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民族文化建设投入大幅增长。先后投巨资建成了市民族体育场、西岸广场、硒都广场、市政府广场和滨江亲水走廊等休闲和运动设施。凤凰风雨桥与清江风情园的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在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依托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将古代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结合,彰显了**市独特的文化魅力。如在亲水走廊建设过程中,把**土家族、苗族的历史发展、风土人情、风云人物和地道的**药材及珍稀植物以花岗岩浮雕栏杆形式反映出来,同时恢复了沿河**XX原貌,堤顶优化配套布置绿化带,灯饰及园林小品和石材浮雕栏杆,目前已形成了一条2公里长的历史文化长廊和2.2公里具有山水特色的亲水走廊,共有浮雕333块,其中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浮雕66块,历史人物浮雕88块,**特有植物浮雕179块。在建的风雨桥和清江风情园充分吸纳民族和古建筑风格,体现了民族文化特色。亲水走廊、体育场和各大广场的建成,使市民有了休闲运动的场所,每天清晨和傍晚,各大广场歌舞升平,亲水走廊游人如织,成了**州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四、打造品牌,加大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

市委书记吴希宁同志强调指出:“文化建设就是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一首歌,一个剧目,它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有时难以估量。”为此,**市在民族文化的抢救、挖掘、整理、发展和宣传上狠下功夫,唱民族歌,跳民族舞,演民族戏,合力打造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大力提升**民族文化的知名度。一是打造土家特色民俗文化精品“女儿会”。“女儿会”是**市具有悠久民族文化传统的节日,也是**州四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为挖掘丰富提升“女儿会”的内涵,我市全力打造、开发这个民族文化的瑰宝,组织专班多次深入调研,如XX年底召开了州市专家参加的“女儿会”、“傩戏”研讨会,专家们通过深入研讨,使“女儿会”从内容到形式有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和内涵,把“女儿会”打造成了舞台精品剧目。首届中国魔芋节暨XX年**土家女儿会和XX中国富硒茶文化节期间,“女儿会”舞台剧的精彩表演赢得了中外观众的一致好评。今年6月,市政府与湖北澳卫文化传播公司签约投资近100万元,组织拍摄了大型 音乐风光片《土家女儿会》,弘扬了**民族文化。二是推广传唱民歌《清江河》。《清江河》是一首在**市流传了60余年的民歌,为了提升《清江河》的知名度,**市采取系列措施推广传唱《清江河》。组织编排了清江河舞蹈,该节目已在湖北电视台展播;在《**日报》上发表了《清江河》专题宣传文章;将《清江河》的音乐作为硒都网站的主题音乐在网上开通。三是进一步加大清江舞的普及推广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自觉跳清江舞,要求城区文化休闲广场每晚至少放一次清江舞的音乐、跳一次清江舞;市教育局已安排全市所有的中小学必须教跳清江舞。四是研究利用傩戏、灯戏。XX年3月在福州举行的全国第五届“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命名大会上,**市三岔乡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XX年春节期间,**市选送的傩戏《打土地》,连续三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反响较好。

六、服务中心,加大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整合力度

生态立市战略 篇5

一、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 小平同志就指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他通过到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实地考察发现, 这几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当他坐上日本新干线的列车时, 有人问他感觉如何, 他说:“就是感觉到快, 有催人跑的意思, 对于我们现在来说正合适”, 他的这番话饱含着对中国加快发展的热切希望。所以, 他回国后就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经过十年动乱, 我们真的落后了, 现在如果不加快发展, 把过去耽误的时间赶回来, 中国就有被开除地球村的危险。

我国国门打开以后, 人们逐渐看到了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水平, 逐步认识到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发展, 小困难, 小发展, 大困难, 不发展, 更困难”成为大家的共识。于是全国各地你追我赶, 快马加鞭, 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景象。改革开放成为我国发展的强大动力, 经过30多年的发展, 我国已从温饱走向小康, 从商品短缺走向商品过剩, 从贫穷走向富强, 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国家实力逐步提高, 中国在世界上逐步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大国形象。

二、粗放式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伴随着中国特色发展模式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其弊端也逐步显现出来。这就是我国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存在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 人们一味地为了增加GDP, 为了增加商品数量, 不管投入、不计代价、不问成本, 产量上去了, 数量增加了, 速度提高了, 可质量却出了问题, 效益也没有提高上来, 国民经济发展愈来愈不协调。

当然, 没有数量就谈不上质量, 没有粗放式的发展就不会走上集约式发展的道路, 这是发展的必然。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遇到过同样的问题, 这是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所不能绕开的一步, 关键是我们如何跨越这一步、把这一步走好。因此, 在我国的发展道路上既不能长期停留在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上, 也不能为了转变发展模式而明显放慢了发展的速度。进入21世纪第一个10年, 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 这条路就是牢固树立“发展是主题、转变是主线、质量是根本”的发展理念, 以质为本在发展中谋转变, 在转变中求发展。

三、科学发展就是以质取胜谋发展

质量是指事物、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有量才有质, 有质必有量, 没有质, 量就是空的, 有了质, 才能产生一定的效益, 没有质量的速度, 没有任何意义, 没有质量的效益, 难以持续提升, 有了质量, 发展才有实际意义, 有了质量, 民生才能落到实处, 所以说“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围绕质量谋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质量问题是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这个“好”字里面就包含了质量、效益、环境、安全等内涵。因为发展没有了质量, 就谈不上“好”, 发展再“快”也就没有了意义。再者,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要以人为本就要求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来展开, 只有我们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关心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医教保等民生问题, 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升, 那才叫以人为本, 所以落实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 也在提升发展质量的范畴。说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核心要义也在提升发展质量。如果我们的经济有生产没利润、有产品无质量、有产值无效益, 经济增长了而环境遭到破坏, 经济指标很高而社会事业没有同步发展, 就实现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所以, 我们只有紧紧抓住质量这个“牛鼻子”, 才能从根本上破解转变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质”与“量”的双重跨越。漯河市作为我国首家食品名城, 食品产业在全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食品安全攸关全局, 实施质量立市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为, 只有通过质量立市, 才能推动全市经济大发展, 在壮大经济总量的同时, 促进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只有通过质量立市, 才能全面提升食品产业发展质量, 打响漯河“安全放心食品”品牌;只有通过质量立市, 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才能使生态宜居名城名副其实;只有通过质量立市, 才能切实提高工作效能, 转变工作作风, 优化发展环境;只有通过质量立市, 才能健全完善诚信体系, 打造诚信漯河。

20世纪下半叶, 世界质量管理大师约瑟夫·朱兰指出:“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前欧共体主席雅克·戴勒有句振聋发聩的名言:“我们必须为质量而战!”我们今天也走到了这一步。怎样以质取胜?具体到漯河市经济工作, 笔者认为, 要以质量立市战略为统领, 着力提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发展这三项重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招商引资要由粗放招商向专业招商、政策招商向服务招商、资源招商向产业招商、由数量招商向效益招商转变, 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增收潜力大的好项目, 要更加注重招商选资, 严把项目质量关, 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入驻, 对已经引进和签约的项目要加强跟踪问效, 促其尽快落地生根、产生效益;项目建设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提高投资强度和投入产出比例, 增强项目对财政增收和社会就业的贡献率;按照“企业 (项目) 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要求, 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 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走出一条产业集中、发展集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新路子。

生态立市战略 篇6

成就篇

环境保护既是为了今天的繁荣, 更是为了明天的发展

2008年张家港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之后, 2009年率先编制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并确立了加快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实现“污染物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理念牢固树立”的目标。

通过实践与探索, 张家港市委、市政府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上逐步形成了“三点共识”, 即生态环境不仅是一种资源, 更是一种资本;环境质量不仅是“率先发展”的重要目标, 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环境保护既是为了今天的繁荣, 更是为了明天的发展, 必须把生态作为生产力来培育, 把生态环境作为投资环境来保护。张家港每年都要召开全市性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创建专题会议, 强调“三点共识”, 部署具体工作, 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确立了“三个决不能”原则, 即不管发展压力多大, 决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换取经济的增长;不管竞争态势多激烈, 决不能以牺牲长远利益换取眼前的发展;不管形势如何变化, 决不能以牺牲后代的生存资本换取当代的荣耀政绩。基于这些共识和原则, 虽然张家港领导几经交替, 但班子重视环保工作的态度始终没有改变, 在发展中优化生态的意识始终没有动摇, 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接力棒”在一任接一任的传递下去。

张家港市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联合国人居奖等一百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并成为了全国县级市中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仅在2010年, 实现工业总产值4700亿元, 财政收入336.42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4万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44万元, 城市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 (市) 前三甲。

回顾篇

倡导“绿色GDP”,

严格实行经济和环境指标“双重考核”

张家港成为优秀生态城市的发展过程, 经历了五个孵化阶段:

一是八十年代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 张家港市较早地在各乡镇配备了专职环保员, 让环保管理网络触及全市城镇和乡村。开展了“苏南乡镇工业水污染防治和研究”课题的专项调查, 并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 为我市环保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二是九十年代初以污染治理为突破的提高阶段。这一时期, 张家港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 创造了环境保护“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环保第一审批权”、“评先创优环保一票否决”的“三个一”经验, 并在全国推广。三是九十年代中后期以环保创模为载体的深化阶段。这一时期, 张家港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急剧增大, 城市环境压力日趋凸现。张家港以城市环境基础建设为突破口, 大力实施综合整治, 部分重污染企业相继搬出市区, 城市环境面貌得到改善。1995年, 国家环保局在张家港召开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对张家港市的环境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1996年, 张家港市被原国家环保局授予全国首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四是进入新世纪以生态优先为内涵的双赢阶段。这一时期, 张家港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国家生态市”的目标, 把污染防治由原来的以“工业污染”防治为主向“工业、生活和农业污染”综合防治转变, 把工作重点由“污染防治”向“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同步推进提升, 把创建范围由“城区”向“整个城乡”扩展。2003年, 张家港市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 2006年6月被授予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市”。五是十七大以来的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阶段。2008年5月, 张家港市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 同年9月, 完成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的编制, 并由吴晓青副部长主持通过了专家评审。2009年4月, 在全国第一家编制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并通过万本太总工主持的专家评审。同月, 在张家港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作为一个优秀生态文明城市样本, 张家港的生态建设做法有四个方面:一是强化绿色行政, 全面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考核机制。二是发展低碳经济, 加快形成集约高效的生态产业体系。三是构建宜居城市, 全力打造统筹协调的城乡人居环境。四是突出绿色人文, 着力提升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首先, 张家港实行绿色行政理念。城市在九十年代就率先提出“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 创造了环境保护一把手亲自抓、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和评先创优环保“一票否决制”的“三个一”经验。进入新世纪, 确立了“抓生态就是抓经济、抓生态就是保民生、抓生态就是促和谐”的理念。同时不断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对建设项目审批实行“总量指标”和“容量许可”双重控制标准, 杜绝新污染源增生。先后否决或劝阻项目近600个, 其中包括投资上百亿元的超大项目。严格“绿色GDP”考核。实行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双重考核”, 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双山岛等确定为“不开发区”, “只考核COD, 不考核GDP”, 并对基本农田、生态湿地、水源地、生态公益林等实施财政资金补偿。聘请中国环科院等专业机构, 专门编制生态市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张家港市先后出台《生态市创建实施方案》、《2003-2005年生态建设八项重点工程》、《生态文明建设2009-2011三年工作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加强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工作机制的意见》。

同时成立以张家港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 各相关职能部门、各镇 (区) 一把手为成员的专门领导小组, 并聘请金鉴明院士、陈吉宁教授等知名学者担任顾问, 形成了齐抓共管、科学决策的有利局面。多元投入机制。实行“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多元投入”, 市政府制定了《生态市建设奖励 (补助) 办法》。如对各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地埋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市财政按建设资金的30%给予配套;对市区“禁煤区”内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的每蒸吨补助2万元。同时, 积极吸引社会资金, 通过BOO、BOT等模式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低碳节约”是张家港生态产业的发展原则, 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所在。近年来, 张家港坚持源头控制、结构优化方针,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推进生态低碳、集约节约和高效文明发展。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新兴产业。严格落实环保倒逼机制, 逐步淘汰传统污染行业, 关停化工生产企业235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现代、都市、生态、景观”为主题, 建成50个多功能农业示范点, 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占比近80%。二是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全面构建企业内部“小循环”、园区工业“中循环”和经济社会“大循环”的循环经济空间布局。以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张家港保税区为代表的工业园区, 积极引导企业按照“3R”原则, 实施机制、技术、管理“三创新”和源头、过程、末端“三控制”, 自2006年以来, 张家港市连续实施两轮环保“333”工程 (第一轮: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化工行业三年专项整治、乡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三年规划, 第二轮:第二轮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第二轮化工行业三年专项整治、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 大力推行“绿色招商、补链引资”, 成功引进杜邦、雪佛龙、陶氏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 打造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园区半数以上企业进入循环经济圈。建成日处理4万吨的国内第一个园区水循环综合利用工程。“十一五”期间, 全市COD和SO2分别削减25.7%和23.7%, 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污染减排目标。累计投入60多亿元, 全市电力、玻璃行业全部完成脱硫治理, 钢铁行业烧结脱硫稳步推进。拆除燃煤锅炉495台、砖制烟囱154根, 关停砖瓦窑30座, 市区二环路以内建成全国首家“清洁能源使用区”。122家重点水污染企业完成提标升级, 81家企业完成中水回用工程。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8家, 日处理能力达17.4万吨, 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74座, 新增污水管网240.83公里。

在发展低碳经济同时, 张家港市全力打造统筹协调的城乡人居环境, 坚持以“城乡一体化”为抓手, 共建共享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果。在规划上, 坚持综合开发理念, 统筹考虑城乡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土地利用模式、综合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集中居住, 建设具有浓郁苏南特色、节地节水节能的组团式水乡村居。在建设上, 张家港市坚持“自然不足人工补, 先天不足后天补”, 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力求“让清水贯通城乡、让鲜花开满港城”, 不断在生态修复重建、人居环境改善上探索创新:把废弃的窑洼地建成山水相依的张家港公园;把高速公路集中取土的低洼地建成占地4.25平方公里的暨阳湖生态园区;把市中心的梁丰生态园建成生物多样性森林公园;把百里沿江湿地建成天然生态屏障。管理上, 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工程, 建成区绿地率达37.5%、绿化覆盖率达41.9%。突出村容村貌整治、生活污水处理、拆坝建桥, 全力打造城市水循环体系, 着力提升城乡生态环境。建成总库容25万立方米的工业固废填埋场、年处置能力1.2万吨的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中心和日处理能力6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

在生态城市的硬件设施修建完善的条件下, 张家港市还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使得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公民低碳生活的方法包括:一是大力普及生态教育。坚持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抓起, 着力打造“生态课堂”。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生态教育基地。深入开展绿色系列创建, 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创建成绿色学校, 绿色社区比例达到85%以上。二是大力推进全民节约。建立健全政府绿色采购机制, 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 开展节水、节电、节能等节约行动, 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三是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在江苏省率先批量使用LNG清洁能源公交车;建成投运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 首批投入使用的2000辆公共自行车, 每辆车日均使用5.2次, 每天替代公共交通173辆次, 经测算可减少碳排放17吨。

未来篇

人人是生态、人人为生态

在全面开启“十二五”发展新征程的历史新起点上, 张家港市将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 以率先创建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为主抓手, 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 全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区和样板区。

一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围绕打造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产业强市,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 (含再制造) 、新医药四大新兴产业集群, 积极发展智能电网等其它新兴产业, “十二五”末新兴产业销售规模超4000亿元,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落实节能减排倒逼机制, 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改造, 着力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产业加速向高端和绿色方向发展, 2015年清洁生产审核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抢抓过江通道、轨道交通枢纽建设的历史机遇, 大力发展服务业, 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十二五”末,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5%左右。农业向“现代化、高效化、规模化”的都市型农业加速转型。

二是着力提升环境承载能力。优化集中供热布局, 重点开展钢铁行业脱硫治理、扬尘污染和机动车排气污染综合整治, 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十二五”期间投入60亿元, 加快实施生态水体工程, “十二五”期末力争建成独立的长江水循环体系, 市域主要河道都能“下河游泳”。严格保护香山、凤凰山等山林资源, 加强长江滩涂湿地和内陆水域生态保护与涵养, 长江沿岸自然岸线保持在25公里 (含双山) 以上。积极推进沿江、沿河、沿路生态林网、经济林网建设, 加强城镇和村庄绿化建设, 加快构建布局合理, 综合功能优化的市域绿地生态系统, 不断强化城市生态屏障。

三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围绕打造全国最优美的宜居城市, 丰富城市内涵, 彰显城市个性, 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在“一城五区”的总体框架下, 依托轨道交通新优势, 进一步拓展中心城区, 按照“城东文化新城、城南商务新城、城西生态新城、城北科技新城”的功能定位, 以组团式开发模式, 打造一批城市新地标、新名片。加快推进老城改造, 综合整治老住宅小区、背街小巷, 加速小城河改造, 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以“发展新市镇、繁荣新街道、建设新社区”为思路, 采取“9+11+x”的镇村布局模式, 加快农村集中居住。“十二五”末, 农民集中居住度达60%以上。建设具有浓郁苏南特色的水乡村居, 使农村既富有优美田园风光, 又彰显现代城市文明。

四是全面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牢固确立“绿色GDP”理念, 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坚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一起考核, 增加生态文明建设在千分考核中的权重和分值。建立健全生态文明领导责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将生态文明教育进一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 进一步形成“人人是生态、人人为生态”的生动局面。大力开展公共场所和家庭节水、节电活动, 健全政府绿色采购机制。积极倡导绿色交通和绿色出行, 重点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和公共自行车系统, 2年内LNG清洁能源公交车增加到150辆以上, 并开通2条纯电动车公交试行线路。试点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 有效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上一篇:教学和演奏下一篇:征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