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战略功能(共8篇)
生态战略功能 篇1
近几年, 辽东山区的岫岩、抚顺、新宾、清原、本溪、桓仁、凤城、宽甸、西丰等9个林业重点县 (市) , 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水源安全付出巨大代价, 做出重要贡献, 丧失很多发展机遇, 生态保护取得较好成效。但同时, 辽东山区也承担着沉重的经济发展任务, 在发展中生态环境正面临遭到破坏的危险, 有效保护辽东山区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为此, 应以东部9县 (市) 为主体, 全面启动实施辽东生态功能区战略, 守住生态红线, 推动辽东山区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形成辽宁省第四大区域经济板块。
一、实施辽东生态功能区战略的重大意义
生态功能区是指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实施辽东生态功能区战略, 具有重要意义。
(一) 构建辽东生态功能区, 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部署的具体行动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的位置, 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习总书记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 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 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 基于国情、顺应民意而做出的重要部署, 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实施辽东生态功能区战略, 就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步骤, 也是符合辽宁发展实际的客观需要。
(二) 构建辽东生态功能区, 是辽宁省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补充
“十一五”以来, 辽宁省全面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 沿海经济带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沈阳经济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突破辽西北成效显著, 三大区域的发展活力和潜能竞相迸发。东部9县 (市) 虽然分属三大经济板块, 但由于地理区位局限性、资源基础特殊性, 接受区域经济中心辐射和牵动不明显, 经济发展滞后于省内其他区域。2013年, 东部9县 (市) 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仅占全省的6.21%、4.17%、4.19%、4.12%;占44个县 (市) 的比重也仅为13.34%、14.98%、9.27%、10.38%。实施辽东生态功能区战略, 加大力度扶持东部发展生态产业, 有利于形成辽宁省区域经济增长的“第四板块”, 弥补全省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不足, 完善全省区域发展战略, 形成均衡发展、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三) 构建辽东生态功能区, 是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迫切需要
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部署, 体现时代特征, 反映辽宁特色, 凝聚4300万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强辽东山区生态保护, 让百姓呼吸新鲜的空气、饮用清洁的水, 是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重要内容。而今, 百姓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 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近几年, 辽东山区的生态建设, 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关注, 希望保护好辽宁省“最后一方净土”。经过十年振兴, 辽宁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启动辽东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为此, 应按照中央部署, 结合辽宁实际, 顺应民意期盼, 尽快实施辽东生态功能区战略, 加快推进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建设。
(四) 构建辽东生态功能区, 是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水质安全的必然要求
东部山区作为辽宁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集中了全省84%的天然林, 60%的水资源, 每年涵养水源120亿立方米, 为中部城市群等地区提供超过70亿立方米的工农业用水, 为全省2300多万人提供饮用水。从一定意义上讲, 保护好东部山区的生态环境, 保护好东部山区的水源, 就能保证全省半数以上人民的饮水安全。加快构建辽东生态功能区, 从源头上加大生态建设力度, 引导东部山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实现更高层次的特色发展和梯度开发, 有利于水土资源保护、改良和永续利用, 为全省生态建设和饮水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做出重要贡献。
二、辽东山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现状
辽东山区9县 (市) 国土面积约3.58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325万, 分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铁岭五市。近年来, 东部9县 (市)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大力淘汰落后产能, 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 取得较好成效。
(一) 基本情况
1. 加强污染防治, 保证水源安全。
辽宁省东部的桓仁水库、大伙房水库、观音阁水库等大型水库承担着全省大部分地区的饮水安全重任。长期以来, 为保证提供优质水源, 水库周边和上游的抚顺县、新宾县、清原县, 以及大伙房水库调水源头的桓仁县, 关闭了一大批污染企业, 从严控制污染环境的项目开工, 在保护生态环境上付出巨大成本。其中, 清原县关停企业110户, 新宾县关停企业40户, 抚顺县关停6家采矿点。桓仁县在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实施以来, 共关闭林业企业190个。其他各县如本溪保护观音阁水库、西丰保护寇河流域 (清河水库上游) 、岫岩保护大洋河流域等, 都在全省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减少和控制污染源产生, 宽甸县成功开发出“硼酸废液提取硫酸镁”和“低品位菱镁矿石浮选矿提纯”等技术, 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实现了生产流程中的废物循环利用和污染零排放。凤城市针对黄金企业传统冶炼工艺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 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引进含砷金精矿生物氧化液综合回收利用项目, 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 避免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清原县建成一条年产有机肥1万吨、年处理加工鲜鸡粪5万吨的现代化环保型生产线, 联合研制开发了绿色食品生产专用系列肥料。
2. 抓好造林绿化, 增加森林植被。
9县 (市) 着力抓好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通过矿山生态治理、小开荒还林、超坡地还林、封山育林和公路两侧生态建设等措施, 改善和修复森林生态系统, 实现了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 目前, 有8个县 (市) 森林覆盖率超过70%。
新宾县全面实施以“八大工程”为主的青山工程, 获得辽宁省绿化模范县、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先进县等称号。抚顺县被省政府确定为青山工程示范县, 被评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清原县致力于水源涵养林保护工程建设, 为辽宁中部城市和辽北地区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西丰县实施“三退一围一补”模式 (“三退”即清退小开荒、超坡地、沙化蚕场, “一围”围栏封育, “一补”对公路两旁、林区空白点进行补植) , 其经验在全省推广。桓仁县每年投入5000多万元, 使造林绿化以10万亩/年的速度推进, 在造林的面积和质量上位居全省首位, 在辽宁主要林业县份森林覆盖率排名中, 以78.4%的森林覆盖率位居全省首位。
3. 开展综合治理, 提升环境质量。
为切实改善农村环境, 提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 9县 (市) 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整治, 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建设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等, 有效解决农村污水、垃圾处理难的问题, 并重点向农村居民推广普及沼气利用技术, 提升农民自觉珍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抚顺县投入资金4.3亿元, 建设垃圾收集处理和污水收集处理等设施, 成立由365人组成的管护队伍, 每年投入运行管理费用1900万元, 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分类处理、综合利用, 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全省农村垃圾运行管理试点县和省级生态县, 农村环境治理经验在全省推广。本溪县为防止高消耗和高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 推行工业小区和污染集中控制、村镇垃圾无害化处理, 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防治, 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新宾县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农村节柴改灶能源建设工程, 仅此一项每年减少木材消耗3万立方米, 同时大力推广户用沼气、生物质燃料等农村新能源, 使农村能源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全县共建有秸秆气化站17处, 户用沼气池10400户。
4. 坚持生态立县, 推进绿色发展。
东部9县 (市) 坚持把“生态立县 (市)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发展经济优先考虑生态效益, 把绿色、生态、环保作为项目开工的重要前提, 积极推进生态工业、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
生态工业初具规模。西丰的医药保健品产业集群、凤城的汽车增压器及配件产业集群、本溪的人参铁加工产业集群等已形成一定规模。桓仁的包装印刷产业集群、新宾的焊接材料产业集群、宽甸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等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凤城的硼铁资源综合利用、机械加工等产业集群已具较大规模, 天利金业的生物氧化提金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清原县鼓励企业研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输变电配件产业集群实现快速发展。西丰的辉山乳业全产业链项目已列入国家发改委“节能减排”项目。
现代农业形成特色。桓仁的冰葡萄、岫岩的食用菌、宽甸的人参已成为全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示范典型, 清原的龙胆草等中药材、抚顺的黑木耳等食用菌、本溪的林下参等中药材和新宾的香菇等产业, 也达到一定规模, 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凤城市形成了南部发展果菜、水产养殖, 中部发展五味子、烟草, 北部发展山野菜、人参、柞蚕的生态农业产业格局, 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7家,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已见雏形。西丰县引进建设生命健康产业项目, 重点打造世界梅花鹿产业中心、绿色健康食品基地等, 着力培育梅花鹿、柞蚕、中药材等产业, 年经销鹿茸占国际鹿茸产量的50%, 占全国经销量的80%, 被誉为“中国鹿乡”。本溪县积极推进中国药都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 全力打造“中国刺五加”第一县。
生态旅游方兴未艾。东部9县 (市) 旅游产业已逐步实现聚集发展, 同时带动交通运输、商贸、餐饮等服务业发展。本溪水洞、桓仁五女山、凤城凤凰山等传统著名景点健康发展, 一批各具特色的新旅游景区脱颖而出, 如抚顺的三块石、宽甸的天桥沟、凤城的大梨树、清原的红河谷漂流和金山石佛、西丰的冰砬山、本溪的老边沟等景区各具特色。宽甸县先后被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名县”、“中国十大休闲小城”等荣誉称号, 去年, 又被省政府确定为辽宁生态旅游实验区。
5. 依靠科技创新, 支撑产业发展。
东部9县 (市) 紧紧围绕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各县 (市) 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有效落实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措施制度, 鼓励各类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技术成果应用、专利申请的主要力量,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凤城市建立了农机具、玉米种业等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2个, 试验与检测中心6个、民营研究所5个, 企业发展基础和后劲进一步增强。桓仁县充分依托区位和资源等优势, 与沈阳药科大学、辽宁大学以及山东张裕等高校和企业合作, 建立了葡萄酒、冰酒等技术研发中心, 促进了产业发展。岫岩县建成6家省级和市级技术研究中心, 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开发, 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条。
一些有条件的地区, 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鼓励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产学研合作日益密切。如凤城市建立了辽宁省汽车发动机增压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联盟成员单位共同开发新产品500多项, 攻克技术难题12项, 获得专利和技术成果30多项, 一些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有的甚至填补了国际空白, 增压器企业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西丰县建立了鹿产品精深加工产学研联盟, 突破了鹿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瓶颈, 提升了鹿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水平。
(二) 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1. 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2013年, 9县 (市) 平均地区生产总值仅186.86亿元, 远低于44个县 (市) 平均286.62亿元的水平, 其中经济总量最高的凤城市地区生产总值456.08亿元, 不足瓦房店市的一半, 最低的西丰县地区生产总值仅80.34亿元, 相当于瓦房店市的7.6%;9县 (市)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平均15.47亿元, 也低于44个县 (市) 平均21.13亿元的水平, 财政收入最高的凤城市31.13亿元, 为瓦房店市的40.66%, 财政收入最低的西丰县6.93亿元, 仅为瓦房店市的9%。经济基础薄弱, 直接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科技支撑能力依然较弱, 人才和资金引进困难等。
2.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东部9县 (市) 承担着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 发展也主要是以培育生态产业为主, 为保护生态环境, 大多数县放弃了一些发展机会。而目前, 省对县的考核指标相同, 没有充分考虑辽东山区的特殊性, 以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为主要考核指标, 造成考核体系不科学, 致使东部9县 (市) 地方政府陷入“经济发展上项目、保护生态砍项目”的两难境地。如, 矿业经济在抚顺市各县财政所占比重较高, 新宾县占20%、清原县占40%、抚顺县占80%, 随着大伙房水源保护区的划定, 矿山关闭和探矿权退出给各县财政收入带来较大影响。
3. 政策支持不够。
东部山区承担着全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屏障的重任, 大面积的国土被划定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 工业项目受到更加严格控制, 但并没有获得相应的生态补偿。上级安排的专项均需要地方配套, 由于自身财力有限, 地方很难满足配套需求, 使各地陷入争取项目配套不起、不争取项目更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之中。尤其是东部山区9县 (市) 中有6个是民族自治县, 民族自治地方按规定可享受配套资金减免和税收减免等政策, 但实际中这些民族自治县没有充分享受到政策优惠。
4. 生态补偿标准低、方式单一。
目前, 生态补偿资金仅来源于国家及省级财政预算,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多元化补偿机制尚未形成。9县 (市) 纳入国家和省级生态补偿的林地面积总体较小, 补偿金额相对较低, 既无法满足生态公益林管护需要, 也不能充分弥补林农因禁伐带来的经营损失, 影响林农参与保护天然林的热情。从2014年开始, 辽宁省国家级公益林集体部分补偿标准由每亩每年10元提高到15元, 省级公益林集体部分补偿标准由每亩每年5元提高到7.5元, 两者补偿标准不一致。虽然补偿标准有所提高, 但北京、浙江、广东每年每亩的补偿金额已分别达到40元、19元、18元, 仍高于辽宁省的补偿标准。
三、辽东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原则和目标定位
(一) 基本原则
1. 政府主导、市场调节。
各级政府是推进辽东生态功能区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 制定相关扶持和引导政策, 加强对生态功能区的规划指导, 积极推进重大发展规划的实施。加快建立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体制机制, 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向生态功能区集聚。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打破区域与城乡壁垒, 促进辽东生态功能区资源空间优化配置。
2. 统筹规划、一体发展。
把辽东生态功能区作为一个整体, 对区域内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规划, 实现生态保护一体化、经济发展一体化、产业政策一体化、交通设施一体化、城镇建设一体化、旅游开发一体化、补偿机制一体化、考评制度一体化, 形成区域协调、共同发展的一体化格局。
3.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充分考虑辽东生态功能区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产业基础、配套条件、基础设施、市场设施等因素, 根据功能区内各地的不同特点和优势, 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居则居的要求, 搞好特色产业、特色城镇、特色旅游、特色商贸区布局, 集中力量发展各具特色、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鼓励资源禀赋相近的县 (市) 发展“多县一业”, 发挥整体优势, 形成规模效应。
4. 生态先行、绿色发展。
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辽东生态功能区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生态保护中发展生态产业, 在产业发展中优先考虑生态保护, 通过生态产业发展支撑生态环境建设, 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把发展生态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严格生态准入标准, 从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从严控制污染源头。
5. 完善法规、形成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辽东生态功能区建设, 要把法规制度建设作为重要内容, 逐步探索形成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 坚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 建立使用资源付费、污染环境付费、破坏生态付费、谁受益谁补偿的机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 战略定位
1. 全省优质水源涵养区。
加强东部山区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 沿水库、江河流域划定生态保护区, 从严控制污染源排放, 加大污水、粪便、垃圾治理力度, 确保水源质量, 为广大百姓提供安全、清洁的饮用水。
2. 生态文明建设实验区。
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逐步形成有效可行生态保护制度。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评价考核体系, 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集体林权、生态补偿等制度创新, 为全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
3. 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区。
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产业发展, 加快“绿色转型”,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工业和绿色服务业, 形成全省乃至国家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生命健康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矿产资源深加工基地。
4. 宜居城乡建设先行区。
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推进东部山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打造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美好家园, 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条件。
5. 特色生态旅游度假区。
充分发挥东部山区的资源优势, 依托山、水、林、泉、洞等自然禀赋和抗联等历史文化,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沟域旅游、温泉旅游, 推进休闲农业、养生度假产业发展, 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宜居宜游的旅游目的地。
(三) 规划目标
到2020年, 辽东生态功能区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污染防治能力、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得到普遍推行, 在有效保护生态的同时, 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形成辽宁第四大区域经济板块。
1. 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地表水水质明显改善, 主要河流径流量基本稳定并有所增加, 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区域内所有水库、河流的水质全部达到Ⅱ类以上, 重要流域水质达到Ⅰ类以上。
2. 森林植被进一步改善。
森林蓄积量增加, 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恢复和增加, 各县 (市) 的森林覆盖率再提高一个百分点。
3. 空气质量常年保持优良。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0%以上, 城乡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一级标准。
4. 基础设施健全完善。
县城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公共设施建设适度超前。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在村村通油路的基础上, 实现油路向自然屯延伸。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实现全覆盖。
5. 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不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得到发展,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 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度减少。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 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6. 居民收入显著提高。
不断拓宽居民增收渠道, 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超过全省平均增幅。
四、辽东生态功能区建设的保障措施
实施辽东生态功能区战略, 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体系、产业支撑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 以保证辽东生态功能区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一) 生态补偿体系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体系, 是实施辽东生态功能区战略的重要保障。
1. 加大公共财政生态补偿力度, 大幅度提高补偿标准。
当前, 根据辽宁省财力状况, 最直接、最迫切的是进一步提高对公益林的补偿标准, 并且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应统一标准。同时, 省级财政应适当提高对抚顺、清原、新宾、桓仁等水源涵养重点县的补偿标准。
2. 积极开展市场化补偿, 实现补偿方式和途径多样化。
积极探索区域间生态补偿方式, 可以借鉴浙江的做法, 选择在某个受益区划出一片土地, 交给受偿区开发, 税收归受偿区所有。探索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整治与城乡土地开发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在土地开发中积累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全面开征城镇污水处理费, 形成阶梯式的收费标准;着力培育资源市场, 建立和完善水资源取用权出让、转让和租赁的交易机制;探索建立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分配机制。
3. 建立“双向补偿”机制, 实现权利和义务对等。
实行“双向补偿”, 就是水源涵养地内水质未达标的地区将受到处罚, 对水质受上游影响的地区予以补偿, 对水质好于规定的地区给予奖励。如果上游地区出境的监测水质没有达标, 由上游地区按照低于水质目标值部分的补偿标准, 向省财政缴纳补偿资金, 再通过省财政对下游地区进行补偿;如果上游水质好于断面水质目标的则由下游地区按照好于水质目标值部分的补偿标准, 向省财政缴纳补偿资金, 通过省财政对上游地区进行补偿。
4.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为生态补偿提供制度保障。
以辽宁省现有的生态补偿政策为基础, 尽快出台专项法律法规, 进一步明确界定受偿地区和受益地区的责任和义务、补偿范围和对象、补偿标准和方式。同时, 还应制定专项生态补偿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或管理细则, 形成有利于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可操作的、完善的生态补偿法规制度体系。
(二) 产业支撑体系
产业发展是建设辽东生态功能区的重要依托, 是东部山区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完善的产业支撑体系, 要以发展生态经济、绿色产业为主攻方向。
1. 加快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做大做强现代农业。
在种植业上, 以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为重点, 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 发挥各地优势和特色, 形成“一县一业”、“多县一业”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在养殖业上, 加强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 实现梅花鹿、绒山羊、奶牛、生猪、肉鸡、野猪、山鸡、林蛙等规模化养殖, 支持养殖小区做好动物粪便循环利用、无污染处理;在不污染水质的前提下, 有效利用水库、河流等水面资源, 开展高效集约养殖和健康养殖, 重点发展青鱼、草鱼、鲢鱼、三文鱼等。在农产品加工业上, 围绕特色主导产业, 加大农产品深加工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 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产品营销, 按照现代物流理念, 扶持鼓励龙头企业到大中城市设立农产品直销店、连锁店和开设网店, 不断拓宽销售渠道。
2.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做大做强工业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各地特色资源优势,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重点扶持各县正在成长中的产业集群。如:抚顺的炭化木、清原的输变电、新宾的焊接材料、本溪的人参铁加工、桓仁的葡萄酒、凤城的硼铁深加工、宽甸的新型建材、岫岩的食用菌加工、西丰的生命健康等产业集群, 都已形成一定规模, 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应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尽快将这些产业集群培育成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3. 加快发展生态旅游, 做大做强绿色服务业。
辽宁省东部山区地处长白山余脉, 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同时, 高句丽、清王朝发祥地都处于东部山区, 桓仁五女山、新宾永陵都是世界文化遗产;杨靖宇等抗联英雄的足迹遍布东部山区;清王朝统治期间形成的封禁文化、狩猎文化等, 都为发展生态旅游增添了人文色彩, 拓宽了发展空间。因此, 建设辽东生态功能区, 要把生态旅游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 坚持走绿色路、打山水牌、做好生态旅游的大文章。要坚持整体规划, 形成东部山区生态旅游的大格局;加大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力度,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沟域旅游、温泉旅游, 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景区景点;加强整体包装和宣传, 形成辽东山区生态旅游品牌;不断改善道路交通条件,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大力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全面改善村屯环境;积极推进摄影基地、写生基地、影视基地建设, 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深入挖掘历史文化, 进一步拓宽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外延。
(三) 政策保障体系
完善的政策体系是辽东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可靠支撑。构建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 完善财政支持政策。
每年对东部山区各县 (市) 因保护生态环境而带来的损失进行科学测算, 并按照测算额度的一定比例由省财政给予转移支付。加大省级投资对东部山区生态建设、节能环保、水土保持、循环经济、污水垃圾粪便处理、水利工程、新能源等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特别是水源保护区内的所有项目, 不但在支持力度上要增强, 更应免除地方配套资金。制定财政补贴政策, 引导和支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和推广运用新技术。优先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 强化东部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
2. 完善税收支持政策。
逐步完善水、矿产、土地、森林、环境等各种资源税费的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加大各项资源税费使用中用于生态补偿的比重, 重点向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和自然保护区倾斜。省、市要加大对县级政府, 特别是民族自治县政府的资源税的返还力度, 全额返还或大部分返还给地方。对不同企业分期、分批开征差别税率的生态补偿税, 使治理污染的费用能够等额转入企业产品成本, 解决环境成本外部化问题, 强化企业保护生态意识。
3. 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设立贷款贴息资金, 对属于鼓励投资的重大产业项目、扶贫项目、生态环保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适当给予贷款贴息。设立政府引导基金, 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生态功能区内企业。以多种形式争取金融机构对辽东生态功能区的文化保护、生态保护等提供金融扶持, 争取贷款数量、期限和利率等方面的优惠, 加快生态补偿进程。
4. 加大用地管理改革力度。
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率, 明晰集体土地权属, 建立集体土地交易平台, 大力推进集体土地流转, 推动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 有效破解生态农业发展用地问题。将矿山治理纳入国土整治全盘考虑, 加强矿山的污水排放治理, 杜绝污染水质。推行征占和恢复挂钩的模式, 实现占恢平衡, 完善植被恢复体制, 促进资源良性循环。探索土地使用权资本化, 逐步建立起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理顺农村土地产权关系, 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引导社会资本进入, 大量释放农村劳动力, 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资金和劳动力保障。
(四) 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是被考核地区发展的风向标, 对被考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1. 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指标考核。
省、市对东部9县 (市) 的考核, 不再以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为主, 不再参与全省GDP排名, 让9县 (市) 从沉重的发展经济的压力下解放出来, 转而聚精会神、一心一意抓生态建设, 在有效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推动经济发展。
2. 增加生态指标考核。
在辽东生态功能区试行国民经济绿色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绩效考核机制, 并作为当地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选拔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考核指标应包括森林覆盖率、生态公益林保护、水质监测、农村能源建设、节能减排、城镇规划、基础设施、旧城改造、环境卫生等指标。
3. 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
坚持和完善各级人民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 逐级签订辽东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责任书, 实行年度目标管理, 定期进行考核, 并公布考核结果。对环保工作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保护生态环境不力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处分, 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浪费资源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
摘要:辽宁东部山区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随着经济发展, 辽东山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实施辽东生态功能区战略, 对守住辽东生态红线、完善辽宁区域发展战略、实现东部山区绿色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必须加快建立科学有效的生态补偿体系、产业支撑体系、政策保障体系、考核评价体系, 为辽东生态功能区建设提供保证。
关键词:东部山区,生态功能区,发展战略
生态理念引领设计战略 篇2
绿色设计的目的在于建立起有利于人——社会——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机制。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其延续出来的如可持续、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等概念早已深入人心。我们随时都能看到关于大型企业基于绿色设计的原则,不断开发或改进新型材料技术、能源技术或制造技术的新闻,也能时常听闻各类专家、学者、设计师发表前沿的、宏观的绿色设计理念。
然而在绿色设计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当下,反观我们身边的人们,则不难发现大多数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与绿色设计所传达的生活理念相距甚远。人——社会——环境三者发展得并不协调,绿色设计的理念被架空在人们的生活之上。不少人一方面抱怨着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却缺少创造绿色生活的途径,或者缺乏关于环保的自我警示。因此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依然频发,而大多数人对此做出的反应却往往只能是无奈甚至漠视。
因此,如何在人们之中营造起绿色的生活氛围,如何向人们传达绿色的理念并使其真正为之所动,是绿色设计浪潮之中不可缺失的环节。然而参考以往的历史,政府行为、企业行为或学者观点对人们的影响实在有限,或许人们更需要的并非是前沿的科技、新颖的材料或各种由文字传播的道理,而是一份从接近生活的设计中所能体验到的感动。当然,不难发现众多优秀的设计师和设计团体也正为之努力着,他们的作品不仅贴合人们的生活,“平易近人”,还能从人(自我)——社会——环境三方面直观地传达出绿色的理念。在此,本文将为大家精心列举出十款优秀的绿色设计案例,让大家看看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自我层面
关键词:约束&警示,启发&觉悟
我们总期盼每一个人能在生活中时刻保持着绿色的生活理念,例如时刻关注着资源是否被浪费、环境是否被污染,从而为彼此营造出更环保、更健康和更美好的生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则是一种不稳定的、随机的绿色生活方式。例如,我们有可能是这一刻关掉不需要开启的电灯,提醒自己节约用电,另一刻却没有及时关掉水龙头,浪费了水资源,更甚者,则以一种自私的、漠视环保的姿态生活着。
或许我们只有被持续不断地警示着和教育着,才能更好地保持全面的、绿色的生活理念。而设计师恰恰能为我们带来这些警示和教育。他们能通过设计活动,制止或约束我们不环保的行为,为防止我们破坏生态环境而提出警示,同时也能通过设计活动,让我们在绿色的生活模式中受到感动,使我们为设计所启发,因设计而觉悟。在此,本文为大家精心挑选出几款关于约束自我、警示自我、启发自我的绿色产品设计,以此了解优秀的设计师或设计固体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方形纸卷:阻碍的警示
REDESIGN
出处: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出现在《RE-DESIGN——二十一世纪日常用品再设计展》中的方形纸卷,无疑是一款极具针对性和警示性的作品。
简述:这款由日本闻名的建筑家坂茂设计的方形纸卷,其四角造型既能阻碍转动,让人们在拉扯时感到不便,又“填补”了圆形纸卷排列时彼此之间的间隙,从而便于运输和节省储藏空间。
意义:对于一般的纸卷来说,坂茂的设计无疑是另类的、高成本的。然而造型创新和成本控制并非作者的最终意图,作者所传达的是一种批判性反思,其目的是要伴随着每—次拉扯纸卷所感到阻力,将“节约资源”的念头重复烙印在人们的思想中。当然,该设计也体现了坂茂作为设计师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绿色摇椅:体验乐趣后的节能觉悟
MURAKAMI CHAIR
出处:MuRAKAMI CHAIR是一款由美国设计罗切斯·雅各布(ROCHus JACOB)设计的绿色摇椅。
简述:绿色摇椅组成部分包括摇椅、蓄能电池和OLED灯。使用者倚靠在椅子上休息时,可通过摇摆椅子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使之储存至电池当中,到了夜晚,则可供电至上方的OLED灯,将其点亮。
意义:这款绿色摇椅为人们创造了一次通过运动而产能的体验,使人们感受到自生产和自消费的乐趣。然而,体验乐趣并非是这款椅子最大价值,它的深层意义在于使人们因收获电能而获得感动,从而改变人们以往关于集中产能、集中供能和无节制耗能的认识,使人们对节能产生更深切的体会和理解。节能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设计师雅各布却使其变成一个简单的、有形的过程,以便人们通过简单的重复运动将节能的意识植根于心中。毫不夸张的说,这款绿色摇椅是一本能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绿色感悟的教科书。
可食用的咖啡杯:避免污染也是种选择
COOKIE CUP
出处:COOKIE CUP是由委内瑞拉设计师恩里克·沙迪(ENRIQUE LUIS SARDI)和意大利顶尖咖啡品牌拉瓦扎(LAVAZZA)合作推出的可食用咖啡杯。
简述:可食用咖啡杯的杯身由美味的曲奇饼干制作而成,内侧附有一层耐高温的特殊糖分,从而确保曲奇不会因热咖啡的高温而软化。
意义:美味的点心(杯身)和香浓的咖啡不仅能为品尝者带来惬意的享受,可食用咖啡杯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优秀的环保启示。与其它提供咖啡服务的品牌不一样,设计师恩里克的设计让人们远离了一次性纸杯,既免去环保意识较强的人处理纸杯的烦恼,也避免环保意识较弱的人因随意丢弃纸杯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可以这样说,该设计再一次为绿色的生活环境创造了突破口。要知道,创造绿色的生活环境,远离或回避污染也是不错的选择。
发芽铅笔:收获的期盼
SPROUT PENCIL
出处:发芽铅笔(5PROUT PENCIL)是一个由产品设计师、工程师等职业的人所组成的、名叫DEMOERATECH的团队在KICKSTARTER.COM上发起的项目。
简述:常见的铅笔末端不是装有橡皮差,就是空无一物,偶尔会出现一些小装饰,而DEMOCRATECH团队为我们带来的发芽铅笔却显得更有意义,其末端所装的是西红柿、萝卜、青椒、薄荷等植物的种子,种子外面包有一层遇水溶解的薄膜。每当铅笔用到无法再被削短的时候,只需要将装有种子的一头插入泥土,浇上水,一周左后就能长出绿芽。
nlc202309030654
意义:一旦将种植的念头捆绑在铅笔末端,无论对于儿童或是成年人,这种普通的文具都能摇身变成绿化教材,而且教育效果远比课本、海报或宣传片出色。因为它能在人们心中引起种关于收获的期盼,每当窝着发芽铅笔书写或绘画时,铅笔的末端就仿佛是摇摆着的信号发射器,时时刻刻向人们发出“收获惊喜”的信号。确实,能目睹自己种下的种子破土而出、健康发芽,又何尝不是一种惊喜。发芽铅笔的绿色潜力是巨大的,小则能强化一个人的绿化观念,大则甚至能引起全民的绿化潮流。我们拭目以待吧。
社会层面
关键词:传递、共享
无可否认,我们总是生活在群体之内,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体内部往往会产生一些集体共识,而我们的生活环境就是这些集体共识的产物(如大多数人认同阅读时不应受到打扰,于是营造了图书馆内安静的阅读环境)。因此,除了让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提升,也有一些设计师或设计团体时刻关注着绿色生活环境之下,群体内部的集体共识,即传递与共享。传递有利于延续,共享有利于协作,二者都将是打造绿色生活的支柱。
在此,本文为大家精心挑选出两款关传递和共享的绿色产品设计,以此了解优秀的设计师或设计团体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透明废品袋:唤起心中传递爱的声音
GOEDZAK
出处:若要问哪款产品能将传递爱心和节约资源二者完美结合,我们将不得不把目光聚焦在荷兰设计师西蒙邙可卡亚(SIMON AKKAYA)为人们所带来的透明废品袋(GOEDZAK)之上。
简述:透明废品袋的侧面不仅带有透明区域,还印黄色边条和醒目的品牌标识,以此作为与一般垃圾袋的区分。透明废品袋的设计既能让人们看到袋子里面的物品,以便有需要的人拿走,也提醒着环卫工人此处所装的并非纯粹的垃圾,而是各类依旧可以使用的物品。
意义:与其说荷兰设计师西蒙所设计的透明废品袋是一款产品,更不如说是一种行动,是一次爱的传递。面对那些自己不需要的、却又完好可用的物品,人们的观念不再单纯是“扔掉”这么简单,也不需要大费周章地寻找废品收购站将其卖掉。通过这一行动,使用者将得到替他人考虑的机会,甚至会在心里不由自主地向他人发出善意的声音:这里的东西是完好的、可以继续使用,你有需要就请拿走。如此有爱的行动难道会有人嫌少吗?
照明概念设计:共享光明
ENERGY SEED
出处:能量种子(ENERGY SEED)是由设计师朴星宇(SUNGWOO PARK)和金盛希(SUNHEE KIM)共同推出的照明概念设计。
简述:此照明概念设计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照明部分,下部分为电池回收桶,且根据市面常售的电池型号开设可大小不同的投放孔。由于LED灯珠仅需微弱的电量便可被驱动发亮,因此只需将废电池内尚未耗尽的电力集中起来,共同供电于装置上方负责照明的LED灯,便可照亮很多需要照明的角落。
意义:根据设计师的设想,此设计将取代部分路灯,通过人们提供的能源“种子”照亮街道。尽管该设计存在少量待克服的问题,如投放方向错误的电池该如何处理,然而其意义是巨大的。此概念设计所提倡的是一种结合协作、节能、减污的生活方式。美好的公共环境的打造不再仅仅是政府或企业的责任,更应该是每个人的责任。而通过此照明设计所带来的光明,将会是人们成功走出的第一步,而这样的小成功将有机会成为引爆点,在人群中引发各类关于环保的连锁反应。
传感器:亲切的卫士
LAPKA
出处:来自俄罗斯的LAPKA传感器是一款IPHONE外设,其口号是“个人环境监测”。
简述:传感器携有5款分别检测温度、湿度、电磁场、辐射和食物是否有机食品的传感器,且不带有电源、处理器、屏幕和电池,因为IPHONE已配备这些东西。温度和适度的检测能帮助人们量化什么条件能使自己休息或工作时感到最舒适,电磁场的的检测能帮助人们找出家中最低的电磁污染点,辐射的检测在受到核辐射污染威胁的地区用处比较大,有机食物的检测能测试食物是否到达有机标准。LAPKA还配备了相应的应用程序和云端服务,以便人们随时记录和翻阅。
意义:面对频频报道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健康威胁。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我们面对不可信的环境和食品往往只能选择忽视,甚至让步。这既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安全,也容易助长无良商家的气焰。LAPKA的出现是扭转这一局面的契机。虽说相关的检测工具市面早已有售,然而其价格往往过于昂贵,或者不易解读和跟踪数据。对比起它们而言,LAPKA的优秀之处在于它更精简,更直观,更便宜。这些因素都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使用意愿,因为所购得的并非是冰冷冷的检测仪器,而是一套平易近人的、安全的生活方式。
环境层面
关键词:检测、减量、循环、再生
设计师对于环境的关注,往往从检测、减量、循环和再生四方面入手,而这也是设计师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切入点。基于预防污染和自我保护的目的,我们需要设计师提供检测身边生活环境的措施与途径,基于降低能耗、节省资源、减少污染的目的,我们则需要设计师对产品进行减量、循环和再生方面的考虑。这是一种高难度的设计任务,然而不少优秀的设计师或设计团队仍能将其顺利完成。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看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折式办公用品:减缩的魅力
B.I.O.
出处:B.I.O.是现代绿色包装流程中的新概念,在包装、组装、运输和环保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
简述:B.I.O.是折式办公用品的缩写,设计师在金属铝被回收并制成铝板之后,将其进行激光切割加工,制成便于携带的平行袋。使用者只需按照切痕的提示对铝板进行折叠便可做出相应的办公用品。
意义:对于传统的办公用具设计,B.I.O.的设计理念无疑是一大革新。其形式精简到极致,功能的集约程度十分高。它为人们带来的已不仅仅是新颖的视觉感受或充满乐趣的制作体验,而是极简理念的冲击,让人们对于空间优化和材料节省的理解产生新的高度。
鱼缸花盆:共生的乐趣
ONE POT TWO LIVES
出处:鱼缸花盆是一款由设计师SHENG ZHE FENG和LING-YUAN CHOU共同打造的有趣作品。
简述:毫无疑问这是一款绿色设计,鱼缸和花盆以酷似太极的形式结合在一起,鱼缸中的水分被植物的根系所吸取,随后通过植物的根系进行过滤回落到鱼缸之中,鱼以植物残余的养料作为食物,其粪便则转化成植物所需的养分。如此一来,鱼缸和花盆便可相互依赖着,形成一个循环的小型生态系统。
意义:由于拥有着如此奇妙的循环系统,鱼缸花盆既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也为人们省去照料的麻烦。该设计仿佛在讲述这么一个道理,良好的循环系统既能极大程度地节省资源、避免浪费,同时还能极大程度地省去人工投入,让人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其它有意义的事情,可谓一举两得。
椅子:塑料瓶的二次生命
SIE43
出处:由波兰设计师帕维尔-格瑞恩特(PAWEL GRUNERT)所创作的SIE43椅子无疑是2009年米兰家具展的一大亮点。
简述:这款椅子灵感源自花朵,由数百个附在不锈钢支撑架的塑料瓶组合而成。该设计不仅能让人们便于更换当中任意的瓶子,还具备良好的支撑力。
意义:塑料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被广泛用于人们的生活中。然而,废弃塑料瓶的处理往往是一大难题,直接弃置野外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回收利用则要面临严格的净化处理标准和大量的人工投入。因此,将塑料瓶组合成椅子的概念便为人们开启了一盏新的明灯,激励着人们挖掘废弃生活用品的价值,给了大家名副其实的、平易近人的绿色生活的启示。其实,SIE43椅子的理念在国内的老一辈当中随处可见,我们时常能看到各类废旧生活用品经改造后,以同种方式或者另一种方式被继续使用着。只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变得丰富,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必将这种生活延续下去。然而资源的存量并不会因生产力的进步而增加,丰富的物质生活往往更容易加速资源的消耗。因此,对于设计师来说,如何运用恰当的形式、恰当的技术使废旧生活用品得以“再生”,意义十分重大,而这恰恰也是人们更应该拥有的生活品质。
生态战略功能 篇3
战略管理是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对企业全局的、长远的、重大的问题所进行的规划和管理。战略生态管理的实质就是企业要与利益相关者群体和外部环境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
与传统的战略管理相比, 生态战略管理的特点如下:
战略生态的目标既要考虑自身利益, 也要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战略生态不仅是传统意义上在本行业内部的风险共担, 旨在寻求生态协同, 有利于减少整体内耗和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
战略生态建设与投资范围已超越“企业是独立、自治的实体”, 它包括对核心生态系统和整个生态系统两方面的投资。为此, 企业在建立核心能力, 培育核心生态圈的同时, 还必须瞄准广阔的机会环境, 争取领导建立最有利的战略生态系统, 占优势的新的生态系统可能是由延伸到几个不同行业的组织网络所构成, 与相似的网络竞争, 并扩展到其他行业。
战略生态超越了在定义明确的产业中竞争的传统战略思维, 强调技术、产业边界发展与战略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 强调生态进化和生态演替, 建立与技术、环境的长期适应性。
战略生态管理理念要求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着眼于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大系统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要求企业的发展应基于自然和社会的承载力, 维护经济增长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一种环境合理、经济合算、行为合拍、系统和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战略生态管理下的业绩评价
对于企业的业绩评价, 过去大多集中在企业的财务业绩评价, 以企业的利润为核心,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使股东利润最大化。在这种指导思想的作用下, 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 无节制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 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在生态战略管理理念的指导下, 企业的行为基于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衡量企业业绩的角度发生了转变。在考察企业的业绩方面, 已经不再把企业经济绩效作为单一的衡量指标, 把企业的生产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纳入到了衡量指标之中, 并更倾向于研究生态因素。
环境业绩指标 (EPIs) 可被用来衡量企业资源耗费的效率与效果。也就是说, 环境业绩指标是用来评价企业的环境业绩的。环境业绩指标是生态效率指标的重要基础之一, 它通过衡量企业资源耗费的效率与效果, 以反映企业环境成本投入的环境产出。
从目前国家与社会对企业业绩的考核看, 企业存在环境、经济两类指标体系, 生态战略管理结合了企业的经济业绩和环境业绩两方面指标, 把对于企业的经济业绩和环境业绩的衡量指标综合起来, 作为考察企业业绩的更加全面和综合的指标体系。可以说, 对于把企业的生产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纳入到了衡量指标之中, 正是生态战略管理方式对于企业业绩评价的核心所在。
三、引入生态效率评价指标的战略生态管理
(一) 引入生态效率指标研究的意义
从目前国家与社会对企业业绩的考核看, 企业存在环境、经济两类指标体系, 并且偏重于对经济指标的考核, 而对环境业绩的考核有所偏弱。同时, 即便是现在的环境指标体系, 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其与经济事项脱钩, 只是单纯地揭示和反映环境领域的内容。这容易导致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忽视治理的经济效益, 不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生态战略管理理念所强调的核心在生态效率指标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把生态效率评价指标引入到生态战略管理中, 使得对于企业的生态战略管理更加科学, 更加完善。
生态效率即将成为一种革新和发展的巨大驱动力, 一种帮助其实现环境业绩与经济业绩双赢的工具。在生态战略管理涉及的环境业绩指标评价体系是评价环境成本投入效果的关键标志;而生态效率指标又在环境业绩评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处于业绩计量考核的重要评判地位。
(二) 生态效率的内涵及重要性
1992年,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委员会 (WBCSD) 最先从企业的角度对生态效率的概念做了界定:生态效率通过提供能满足人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竞争力的商品与服务, 同时使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态影响和资源强度逐渐降低到与生态承载力一致的水平。
Paul (2005) 认为, 生态效率作为一种企业行为, 它的变化会在企业管理系统发生变化或者增加减少污染和资源使用的投资才能实现。而促使企业追求生态效率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驱动力:减少资源的使用、废物排放和减少污染都可以节约各种成本;企业主动作出改变可以降低未来竞争风险, 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新的绿色产品会吸引消费者购买以及一个积极的环保形象可以提高企业声望。
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指标结合后的生态效率指标可以预测环境问题及其对未来财务业绩的影响, 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就一个拥有平均水平以上环境业绩的企业而言, 意味着该企业极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更持久的利润。较低的未来投资和更高的利润是提高企业价值的重要驱动因素, 可持续影响未来的现金流量, 从而对股东投资价值产生积极的影响。
生态效率与企业的财务价值估价相关联, 具体影响是:使企业获得更高的毛利;降低企业对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追加投资;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鉴于上述影响, 企业通过更多自由现金流量的获取, 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财务价值。同时, 环境效率也会降低企业债务负担, 因为更多的自由现金流量可以用于股利分配, 这显然是企业吸引投资者的一个标志。
(三) 生态效率对于企业的业绩评价方法———生态效率指标
生态效率指标是环境业绩变量与财务业绩变量的比率。它的基本内容是由两个独立的指标构成:生态效率指标=环境业绩指标/财务业绩指标, 如上式所示, 该指标计量单位价值的环境影响, 如每单位销售额或每单位增加值的污染物排放或资源消耗量。这与计算每单位GDP的能源强度类似。在这里, 环境效率变成了每单位产出或每单位GDP的环境强度 (或影响) 。一般来说, 所有致力于环境业绩指标研究的国际组织, 都使用类似的方法或计算类似的一套指标。能源、物质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与财务变量之比是最常用的。将财务变量作为分母的做法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 并通过其比率值反映单位经济投入的环境效果。目前, 已有的生态效率指标具体包应负担的二氧化碳排出量 (t/元) ;产品、服务的生产量 (t/t) 。
近年来, 有一些学者致力于把企业的生态效率指标量化分析, 更有利于对企业的生态效率定量评价。目前有一种方法主要是采用借助于企业的生态足迹而计算生态效率。以面就研究这种方法对于企业业绩的评价。
生态足迹可以用来衡量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占有、使用情况。生态效率这一概念用来衡量一个企业或国家 (地区) 在创造一定的价值时所付出的资源环境成本。
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其博士Wackernagel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组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 紧扣可持续发展理论, 是涉及系统性、公平性和发展的一个综合指标。生态足迹的思想恰好与企业的生态战略管理不谋而合, 战略生态管理的实质就是企业要与利益相关者群体和外部环境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核心都是强调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对于企业来讲就是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生态效率的计算模型:
企业的生态效率定义为占用单位生态足迹所创造的产值, 计算公式为:
式中, EE———企业的生态效率;B———企业的年产值;EF———企业的生态足迹。
由于6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产力是不同的, 为了将不同类型的生产性土地汇总为区域的生态生产力, 须将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生态生产能力转化为统一的生态生产性面积, 为此需对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乘以一个均衡因子。
以长沙市某企业为例, 基于生态效率的企业业绩评价。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 公司主营精密设备和精密模具的开发、生产及销售。公司现有员工总数为300人左右, 年产值11780万元。
根据模型, 将各个账户的生态足迹汇总, 求出企业总的生态足迹, 并计算出企业的生态效率。计算结果见表1。该企业年产值11780万元, 所以企业的生态效率为:117800000/230.66=510708元/hm2。
生态效率指标是实现财务业绩和环境业绩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方法, 也是生态效率评价是企业进行生态战略管理的重要方法。生态效率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指导性意义, 而可持续发展也是企业的生态战略管理的最核心的目标, 乃至整个社会的目标。生态足迹具有内涵刻、表述形象和计算简单的特点, 从以上实证分析可知, 研究企业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能够定量揭示企业的生态需求及其主要构成、影响要素, 为降低企业生态足迹, 提高企业生态效率, 创建生态企业提供科学的定量指标和方法。
由于本身结合了财务业绩和环境业绩两方面指标, 比起传统意义上的业绩评价, 生态效率评价有利于使企业业绩评价更加全面、合理, 因而更加具有优越性。尽管生态效率在量化指标体系上并不是很完善, 但通过目前的方法可以给企业提供一个对于企业朝着生态企业发展的有效
结果分析:由计算结果可知, 能源足迹占总足迹的比重最高, 其次为原料和水的足迹, 这3种成分的足迹之和占总生态足迹的93.5%。该企业的生态效率为510708元/hm2, 由于没有其他企业生态效率计算的资料, 无法在企业间进行比较。但和全球平均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态效率比较, 该企业的生态效率远远高于各国家及地区的平均水平。
因此, 在制订企业的战略生态管理模式时, 应该考虑降低该企业的生态足迹、提高生态效率的措施主要应针对能源、水和原材料制定。改善能源结构, 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原材料, 从而促进企业实现建设生态工业的目标。
战略生态管理克服了传统战略管理在企业业绩评价上的缺陷, 而把生态效率作为企业业绩的量化衡量方法, 把生态效率率作为企业制订战略生态管理模式的重要参考指标, 对于企业制订有效的战略生态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作用。参考, 随着研究的深入, 更为系统而完善的评价企业方法将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高前善.生态效率——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J].经济论坛, 2006 (7) .
[2]、朱环, 郑广宏, 乔俊莲等.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应用中热点问题及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 2006 (1) .
[4]、柴一新, 郭林, 祝宁.浅谈生态足迹在中国的研究进展情况[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 .
[5]、高成康, 王少平, 陆雍森等.生态足迹的修正及其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24) .
[6]、李明月.生态足迹分析模型假设条件的缺陷浅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2) .
战略网络的组织功能研究述评 篇4
1 战略网络组织的涵义
首先提出战略网络概念的是J.C.Jarillo(1988),他在《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题为《战略网络》的论文,正式提出“战略网络”概念,强调组织的网络及其关系网络在组织战略中的作用,并将战略网络定义为不同但相关的盈利机构间为了获得并维持相对于他们网络外部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而进行的长期的、有目的的安排[1]。Willey & Sons(1997)提出战略网络是为了最大化特定核心竞争力并提升关键业务过程以满足关键股东的一个包含中小组织、战略业务单元、功能和区域单元、供应商、受控组织、合作者在内的系统。Hans H.Hinterhuber & Andreas Hirsch(1998)将战略网络定义为:为了促进长期的合作而存在于合法的、正式的独立组织间的协调合作[2]。后来也有很多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对战略网络都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是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他们对于战略网络含义的理解存在共同点,主要表现在:(1)战略性。组织是站在战略的高度构建战略网络,通过网络整体竞争优势的构建,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2)竞合性。强调网络内部成员间的紧密合作与针对网络外部组织的竞争,通过网络整体竞争优势的构建提升组织的竞争力。(3)长期性。关注的是组织长期的合作利益,而非眼前利益。(4)整体性。管理的目标是整个网络,而非单个组织。(5)非对称性。战略网络是围绕着中心组织而构建的,中心组织与网络内部其他成员相比具有较强的实力,以管理者的姿态出现在网络关系的维护中。
笔者认为,战略网络是两个或者多个组织为了共同的愿景,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契约联结在一起的、以彼此间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为基础而构成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不断优化的经济合作网络组织。
2 战略网络形成的条件
任何网络组织的形成都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必然是有在一定环境下形成的。那么形成战略网络的条件如下:
2.1 效率和效能
效率和效能是组织获取利益的条件,也是网络达到稳定性的条件(Jarillo,1988:36)。从发张的长远性看来,对于经济型组织来说,没有效益和没有获利的组织是不可能存在的。这一点,对于战略网络这个组织也是同样适用的。有效益的网络组织中的成员会成功完成预期的目标。网络获取效益的基本条件是网络中部分成员组织获取的增益之和大于脱离网络组织时获取的效益总和。因此,效益和效能是战略网络存在的基本条件。
2.2 合作区域
战略网络存在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存在部分合作区域(Thorelli,1986:445-446)。如果组织间在正面竞争不能合作,那么可以在战略网络内,寻找其它的合作区域。然而,如果找不到不合作区域,那么就会出现网络分工和网络协同。总之,要形成战略网络并达到稳定,那么组织间就必须有合作区域。
2.3 时间
在战略网络中,组织之间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努力去建立、维持并且发展彼此间的关系(Mattson,1985:265)。这一点必须要注意到。因为网络中的任何投资都不会立即产生收益。
2.4 公平
战略网络中的每个组织都应该把平衡看待每个成员对于网络的贡献。因为,网络会创造持续的价值和利益,这些终归是有成员组织共同分享的。这就需要发展公平机制。
2.5 信任
信任是网络保持稳定性和维持效益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一个充满信任的大环境下,由于信息的自由交换,如果出现了问题,就会有更多的解决方案,因此,就会更加高效率的解决问题。
2.6 信息交换
在战略网络中,信息是组织间的共同财富。因此,IT在网络建立中的核心地位就很重要。尤其是在国际管理沟通中,频繁的信息和意见交流是非常关键。
3 战略网络的组织功能
组织功能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给组织创造机会,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组织的独特资源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到来,以及国际化竞争的日趋剧烈,使得单一的组织,即使是实力极为雄厚的跨国组织,也不具备足够的资源应对国际市场所有竞争对手,排他性地获取长期利益,因而组织之间基于合作、互利互惠的规则,通过与外界建立稳固的协作伙伴关系,即构建战略网络可以实现网络组织间市场、技术、信息、知识等资源的互补和共享,进而能创造自身的整体竞争优势并实现了持续发展。二是加快组织成长步伐;战略网络内部的资源共享和组织间的相互竞争,使组织时刻坚持探索和创新发展,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以及技术经验的借鉴,组织能及时学习新的技术和调整对其发展有利的方向。综合功能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点:
3.1 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资源互补是战略网络的基本特征。组织之间通过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共享及互补,提高了组织的生产效率和发展速度。其中,有形资源有信息、技术、人员、销售渠道、基本设施、生产设备、原材料以及合作伙伴等都是可以为网络内部组织创造新的价值;无形资源有网络组织规则、文化、制度要素、良好的组织关系、组织的商誉、信誉、商标和专利等等,同样在网络组织运行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资源互补性也决定了组织间的相互依赖性,主要是供应商、竞争者、客户和政府部门,或者任何与一个组织相关的外部实体。为了能获得有效资源,组织必须加强自身关键资源的能力,降低对其它组织的依赖程度,提高其它组织对自己的依赖程度。战略网络创造了这样的平台,组织之间相互合作,各取所需,并协同共发展。如组织既可以通过有效合作者来获取所需有效资源和共享销售渠道,增强自己的市场营销能力,还可以获取先进技术或稀缺资源来抵抗竞争者。例如在医药行业,小的科技型开发公司与大的制药公司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大公司可以获得小公司开发的最新医药产品,从而使大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而小公司可以从大公司处获取资金,并利用大公司的分销渠道。两方相互需要,而且优势互补。对于组织发展来说,稀缺的、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和难以替代的资源使组织能长期维持竞争优势。
3.2 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顾名思义,是组织持续发展与获益的前提条件,也是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很多学者对其定义都有所不同,但是却有共同点,即它是组织发展壮大的推动剂,信息、技术、员工、市场等等都可能会形成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合体、是隐形的存在于组织中的,这就决定了它的特性,即核心竞争力主要包含3个基本点:
(1)使组织进入多种类型的市场。
比如说,显示系统的竞争力,组织通过它可以涉及不同的业务,例计算机、微型电视机、监视器、笔记本电脑和汽车仪表板;
(2)对于竞争者来说难以模仿(Hamel and Prahalad,1990)。
由于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独有的一个复合体,因此,对于竞争者来书,不可能轻易被模仿。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但组织自身核心竞争力只能通过学习、创造和摸索去获得。
(3)为组织持续带来利益。
鉴于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不可模仿性、变动性以及它的持续性,就决定了组织的持续发展和长期获益。
由于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合体,是组织内部不同的部门、人员和资源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会受到组织结构、部门规模、人员素质和资源效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由于这些因素的都是动态变化的,那么就决定了核心竞争力也是变动的。图1是核心竞争力动态发展模型。
其中,审查是指对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检查,去除不利资源,挖掘有利资源;评估是指审查通过以后,结合组织内外各种资源,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启动组织内部有用资源;最后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并确定新的组织目标。
从战略网络的特征可以看出,战略网络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各结点的结点核心竞争力,后者是前者的一个子集,前者是所有后者的交集。
在战略网络组建之初,对网络结点的选择过程就是基于其核心竞争力和战略导向进行的,网络构建者会选择具有网络所需的并能够与其它结点形成互补统一体的核心竞争力的组织或组织纳入网络组织内。但也不是网内所有结点所有的核心竞争力都能被整合进网络核心竞争力中,只有为实现网络整体战略所需的那一部分,即结点核心竞争力才有贡献出来的必要。
结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战略网络核心竞争力升级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必要保证。战略网络核心竞争力在整个网络内部按照网络特定的生产运作模式实现和分配所得利润,将其中一部分创新投资,提升结点核心竞争力。继而通过对结点核心竞争力的筛选和融合,形成新的、更具有优势更适应市场需要的战略网络核心竞争力。
3.3 促进沟通,增加学习机会,促进持续发展
Hendriks(1999)认为,沟通是知识共享的基础。与商品不同,知识学习不是简单的交换行为,它需要吸收和组织重建。组织双方都必须拥有知识,且有学习与分享他人知识的欲望。知识分享主要包括:知识的拥有者外化知识,知识的需求者内化知识。影响知识共享的关键在于,知识拥有者自身的意愿和知识接受方的领会程度。
研究表明,组织通过沟通、合作与知识共享,加速了产品或者服务的创新,同时也能加速了发展。战略网络给组织之间创造了沟通的平台,促进了彼此间的知识共享,创造了沟通知识和学习技术、技能的机会,这种机会也成为单个组织及时获取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有效途径。
3.4 降低成本和风险
组织加入或者建立战略网络的动机有很多。简单讲,一个组织要在世界各个市场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物流网络和制造工厂以及研发组织,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和承担很大的风险(Hutt and Speh,1995)。因此,加入或建立网络的动机有以下几种:
(1)进入国外市场。
加入或者建立战略网络,可以帮助组织进军国外市场。其核心是通过动员网络内其它组织支持国际化的意图。对于想进入国际市场的组织而言,借鉴网络内部合作伙伴的经验,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根据工业网络的趋势,组织国际化意味着建立和发展国外市场的网络地位(Axelsson and Johanson,1992)。
(2)降低风险。
网络之间合作,可以降低组织承担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a.网络内部风险分散到两个或者多个组织;
b.产品组合的多样化;
c.快速投入,快速回报(Contractor and Lorange,1988:11)。
(3)降低成本。
组织间通过战略网络这个平台,在组织资源和能力方面能形成有效的互动,从而形成新的资源和能力,这就形成了网络的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通过长期的交流和合作,彼此间建立的相互信任将更加巩固,这就为及时了解彼此资源的互补性、信息有效性和信誉奠定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也大大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网络的信誉机制约束使得组织投机成本变得极为高昂。诚信形象的树立,对于一个组织来说,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形象的败坏,却在一瞬间。因此,战略网络的互信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组织的个体投机行为,也就避免和降低了某些特定交换关系的潜在成本。
由于网络的信任规则,组织之间在合作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甚至省略了监督成本。此外,组织在加入或者建立新的合作关系时,通常会选择已建立的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有能力和信誉的组织合作,或通过网络其他组织的推荐寻找新伙伴,从而减少了搜寻成本。
3.5 加快市场反应速度和提升组织市场知名度
加入或者建立战略网络,通过组织之间合作,可以提高组织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对于跨国组织而言,在国际化竞争大环境下,更是如此,可以选择与生产成本较低的组织合作,进而降低自身成本,增加收益;可以提高组织对市场的灵敏度,即响应市场的速度、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即与竞争对手竞争的能力。例如,苹果公司、IBM公司和摩托罗拉公司联合制造开发高性能的计算机芯片就是为了对抗英特尔公司在整个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总的来讲,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提高了行业进入壁垒,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增大了组织的市场份额;(2)提高了组织的政治影响力,或者影响当地政府和国际政府机构的能力;(3)提高组织在研发、生产、开拓市场的能力;
战略网络中组织间的合作与互信,同时也影响了组织的信誉,组织信誉对于其发展也至关重要。例如,当下竞争激烈的OEM生产代工组织,通过与有良好口碑和信誉的大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加速了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提升了知名度和声誉,更多的是获得了很多发展机会。同样,某些与大型IT公司合作的供应商,在扩展业务时,就比较容易获得对方的信任,有限获得资源和发展机会。在实践中,这种合作关系多而常见。
3.6 经济规模、合理化经济与协同效应
战略网络中,多个组织间通过制造、研发以及市场等各职能的联合,就可以达到一定规模的经济。合理化经济,可以这样理解,即:某些组件不再分别在不同的地区生产,整个生产可以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地区生产,达到了资源利用的合理化。网络协同效应,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通过战略网络,网络给n个组织带来的效益总和远远大于这些组织产生效益之和,即1+1+1+…+1>n。在战略网络中,网络协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销售协同。当使用相同的销售渠道、营销队伍或者仓储方式时,就有可能发生销售协同。例如对彼此相关的产品进行联合销售,销售队伍的生产效率就可以得到提高共同的广告宣传和产品促销活动形成良好的声誉和品牌都可以使每一个单位的投入产生更多的回报。例如麦当劳的快餐店内长期销售可口可乐,就达到了销售协同的效果。
(2)运营协同。效益来源于对人员和设备更充分的使用,对日常管理费用的分摊,学习发展周期的同步性以及大批量采购等方面。
(3)投资协同。效益来源于对厂房、机器设备、安装维修、原材料以及研究开发成果等资源进行共享的机会。
(4)管理协同。行业不同,组织管理以及运营等方面所要面对的问题也不同。但是,在管理上很多思想、经验具有通用性,例如研发管理、市场预测等,通过组织间合作,不同组织可以把自己的管理经验共享,以共同提高管理效率。
4 结束语
战略网络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是组织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通过对有关战略网络理论文献的研究表明,战略网络的组织功能的微观研究成果已经很丰富,笔者从宏观角度,对其进行了梳理。但是战略网络是一种组织形式,那么这种组织形式是通过怎样的规则和秩序来运行的,这也是笔者将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JARILLO J C.On Strategic Networks[J].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1988,9:31-41
[2]HINTERHUBER H H,HIRSCH A.Starting Up a Strategic Network[J].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Review,1998(3):185-208
[3]AXELSSON B,JOHANSON J.Foreing Market Entry-the Textbookvs.the Network View[M]//Axelsson B,Easton G.IndustrialNetworks-A New View of Reality,New York,1992:218-234
[4]HUTT D H,SPEH T W.Business Marketing Management-A Stra-tegic View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Markets[M].5th Ed,Dryden,1995
[5]CONTRACTOR F J,LORANGE P.Cooperative Strategie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Joint Ventures and Technology Partnerships be-tween Firms[M].Massachusetts:Lexington Books,1988
[6]GILGEOUS V,PARVEEN K.Core competency requirements formanufacturing effectivenes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D].2001:217±227
[7]GULATI R,NOHRIA N,ZAHEER A.Strategic Network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3:21
[8]祝业精.简述战略网络中的协调机制[J].经营与管理,2003(6):45-47
[9]陈研.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组织战略网络管理理论研究[D].新疆大学管理学院,2007
[10]李梅.基于战略网络的组织竞争优势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1):23-25
金融生态的系统再构与生态功能 篇5
金融生态研究的初始动机、研究人员自身的学科背景,使金融生态与“生态”概念所内在蕴含的系统整体性、和谐互动性、可持续发展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通过对自然生态与金融生态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金融生态的研究出现了一些确需完善的不足之处,金融生态的基本内涵仍有待进一步商榷。
二、现有金融生态理论的不足
1. 金融生态的总体结构不完整
不良贷款、金融风险及相关金融问题的深入分析,使人们意识到其原因远比直观感受到的要复杂得多,引发人们从金融体系之外探讨金融发展问题,尤其是借鉴生态学原理引入金融生态环境来谋求解决途径。金融生态环境论基于自然生态中物种的生存和活动环境,侧重“生物群落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强调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但绝不能忽视金融体系自身的因子条件在金融生态变迁中的作用。金融生态系统论在关注外部环境的同时,认为金融生态是一种开放复杂巨系统,侧重“生物群落”,强调金融生态主体的自主性和自然成长规律,因而比金融生态环境论具有更好地合理性。
2. 金融生态的生态主体不健全
研究金融生态的学者以金融领域尤其是银行界人士为主,自身的学科背景导致金融生态主体的构成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金融体系的主体不健全。金融活动既包括通过银行进行的间接金融交易,也包括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的直接金融交易。因此,金融生态首先应该以金融业为研究主体,研究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及其生态环境,它们是有机互补的整体,而不仅仅是单独的银行业。二是金融功能的主体不健全。金融的基本职能就是服务于企业的资金融通,企业是资金融通的一个最基本的主体要素,企业要素缺失将难以达成现实的金融交易和实现特定的金融生态功能。因此研究金融生态不仅要以金融机构为着眼点,还必须关注企业。
3. 金融生态的研究内容不深入
金融生态的理论基础是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培育各类金融生态主体、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和完善金融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研究的目的在于如何实现金融生态系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但现有研究仅引入了一些生态学基本概念。有的学者尝试探讨金融生态的能量和物质循环,很有借鉴意义,但囿于自身行业背景因素,仅强调金融体系自身的循环过程,从而使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金融资源,也就退化为局限在金融领域的单纯货币,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主体——企业,也就沦落为金融生态中的分解者。断裂了经济增长链路,也就谈不上金融生态各主体乃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如何运用生态学理论完善金融生态主体构成,把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主体而贯通经济增长循环链路,探讨金融生态的物质能量循环过程和生态演进规律。
三、金融生态的三维四元结构
1. 金融生态的三维四元结构模型
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理论,基于经济增长这个最终目标,遵循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循环链路,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系统首先包括金融生态环境和具有生命特征的金融生态主体两大部分;其次,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各类金融生态主体及其外部金融环境之间,通过信用流动和资金循环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并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金融生态主体进而依据其功能又可依次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调控者。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存、互利共生,其关系是立体的、多维的、交互的,通过剔除一些次要的枝蔓性因素,将其三维四元结构描述如图1。
2. 三维保障的生态环境
金融运行及金融生态和谐发展所依托的最为重要的生态环境要素是:
(1)经济基础(土壤)。土壤是生物生长发育和栖居的场所,是生物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也是生物种类和数量分布的制约因素。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发展的动力也主要来自于所依存的经济基础,因此,经济基础同样发挥着类似于土壤的生态作用,决定着能为金融生态主体提供“食物”的总量和结构,决定着金融资产的整体质量,也决定着金融生态主体的生存空间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金融生态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是源于金融部门的产品与服务可以吸收和转化家庭部门的储蓄,缓解生产部门的预算约束,满足其扩大投资和再生产的需要。
(2)诚信文化(太阳辐射)。地球上所有生命归根结底都是由太阳能驱动的,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不均匀分布会影响光合作用和温度,使动植物形成不同的生态习性。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诚信是金融活动之本,失去了诚信的金融活动就如同自然界失去了阳光的普照。我国目前金融生态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信用的缺失。因此,诚信文化同样发挥着类似于太阳辐射的生态作用。诚信文化涵盖金融资源生产、消费的各个领域,是金融主体“人身安全”内在保障,直接对金融生态主体的活动产生激励和约束作用。诚实守信是企业参与市场交易的基本条件,更是其进入融资市场的必要条件。正如破坏自然环境所影响的不只是某一类物种的生存,不诚信的行为不仅会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还会使企业融资的难度和成本大幅增加,整个经济金融发展将处于高风险的恶性循环之中。
(3)法律体系(温度调控)。地球表面温度随空间和时间而不同,由此产生不同的气候带,成为温度习性各不相同的生物地理分布的限制因素。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政治、经济、文化的许多特征是通过法律制度来体现和塑造的,因此,法律制度同样发挥着类似于温度调控的生态作用,是生态主体“生命活动”的行为准则和“人身安全”的根本保障。只有在完善的法律环境下,金融主体的产权才能得到有效保护。金融活动的良性发展既要求必须拥有完善且适宜的规范金融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也要求实行严格的执法以制裁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3. 四元主体的生态链网
完整且合理的金融生态食物链网结构,贯通了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循环链路,相应涉及如下四元生态主体:
(1)生产者。含银行、金融市场在内的各种金融机构作为生产者,凭借其金融信用从经济基础中吸收所需的资金原料(闲散货币、物化资金)并转化为有效资金(金融资源)。初级生产者直接在经济基础这个土壤中从居民、企业手中吸收暂时闲置的零散货币,将净吸纳的货币——沉淀的资金,转化为其他主体可长期投资使用的有效资金。复合生产者虽直接吸纳闲散货币,但主要间接地从其他生产者获取资金。催化性生产者是为了增强资金流动性、分散金融风险、提供专业化辅助服务或加强政策性引导,其本质是催化、促进前两种生产者的发展及功能。
(2)消费者。以企业为主的消费者则凭借其商业信用来运用这些金融资源实现自身乃至经济基础的扩张,并以收益回报带动金融机构共同成长。企业是金融资源最主要消费者,金融资源将以资本的形式转化为企业——这个经济领域“生物”机体的主要构成部分。如同自然生态中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必须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要合理回馈自然、注意水土保持一样,作为筹资者的企业即使从自身生存发展角度出发,也应自觉维护与金融资源生产者的和谐关系,并不断给以合理的投资回报。
(3)分解者。从自然生态的原始意义角度看,经营不善的企业、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评估、清算、法律等金融中介组织分解为资金原料并归还到原始投资者和经济基础中,从而被金融资源生产者再利用而实现金融生态循环。但随着金融市场和中介组织的发展,通过并购将经营不善或优势互补的企业重组为一个新的更具生命力企业,成为更为理想、更具经济效率的选择。良好的金融市场中介服务会使金融生态主体降低成本并提高金融生态系统的效率,此时凸显出转化者相对于分解者的灵活优势。
(4)调控者。生态系统中,关键物种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各类监管机构就是金融生态中的关键物种,其存在意义在于调控而非生产,通过金融调控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市场退出机制等,主动调控金融资源的生产和消费,以及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产生与成长、准入与退出。各类监管机构的监管是金融生态的自调节,主要通过利率机制、市场机制、竞争机制、吞并机制、演进机制、自律机制等途径进行。高效率的监管不仅为金融生态的良性循环掌舵护航,而且能够缩短金融生态自调节时间和提高金融生态自调节质量,还可以适度控制生态主体的总量、结构并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和演进秩序。
四、三维四元结构下的金融生态功能
金融生态通过有序转换和无限循环,把各个生态主体紧密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而实现我们切实所需的完整的生态经济功能。
1. 物质循环机制
在自然生态中,物质沿着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依次转化并无限循环。而在金融生态中,物质循环相应表现为资金循环。首先,经济基础中的闲散货币及物化的资金原料流入系统,然后以金融资产为媒介,经由生产者、消费者、中介组织所组成的营养级依次转化,从资金原料到各种生态主体可以利用的有效资金,再回到资金原料,构成一个循环流动的资金链网。资金流是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骨架,没有资金流,金融生态系统就会陷入瘫痪,同时,链路丰富的资金链网有助于形成稳定且多样化的资金服务,其作用和功能等同于自然生态的物质循环。但与自然生态不同的是,各主体之间不是捕食关系而是互利共生的关系,构成各主体自身机体的其成长所需的食物营养来自于其贡献的回报,每个营养级的主体也必须以收益来回报上一营养级的主体,因而金融体系支持企业成长,尤其是扶持企业以技术创新实现企业乃至相关生态主体快速发展,成为整个生态系统共同成长的重要源动力。此外,金融资源的生产者不是简单地将基础货币转化为资金,而是在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下成倍地创造存款货币,放大其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2. 能量流转机制
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推动了自然生态的物质循环。而在金融生态中,推动资金循环的动力则是信用。从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金融市场的资金运作,到企业间的商业信用,信用已经渗透到资金循环的每个环节,成为推动资金循环的基本动力,没有它系统就无法牵动和运转。但与自然生态不同的是,信用的来源不存在“太阳中心”而是分散的,是各主体在诚信文化中逐步培养并由法律体系通过惩戒来提供根本保障;信用的流动是双向交互的,任何一方的信用缺失都不可能达成现实的金融交易和实现资金的流动;单个主体的信用流动不是纵贯全程而是区间性的,是通过相关主体的“信用对接”推动资金的连续循环,随着营养级数的递增,资金的复利增殖同时伴随着显著的林德曼效应和巨大的风险积累。
3. 信息传递机制
生态系统中的有序运动是借助信息传递、控制过程来进行和完成的。金融生态的运动过程中同样充满了信息传递。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能给人们提供关于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的表述,是金融生态协调的基础之一,通过引导信用流动而实现资金的有序循环。金融生态的运行机制实际就是一个信息交换和调整的过程,通过各主体对信息的反馈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尽量简化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复杂性和运行成本,以复合型的金融体系和健全的中介服务体系搭建金融生态各主体之间的信息高速路,不仅促进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还能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信用能量流转中的衰减效应。
五、结论
生态战略功能 篇6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资源赋存状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涵盖了江西省内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总面积达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区域内名山耸立、名江横流、名人辈出,拥有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和丰富的动植物种群,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条件。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国家标准,可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资源赋存状况概括归纳如下:
资料来源:根据互联网资料不完全统计、综合整理而成。
总的来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品味较高,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得益彰,组合条件良好,具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1、优越的交通区位。
从全国范围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处于我国南北贯穿、东西联结的枢纽部位,由长三角城市群、海峡西岸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试验区等区域经济体拱卫合围其中,区位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其交通优势也十分显著,目前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尤其是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大动脉临湖而过,为其生态旅游的大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可进入性。
2、突出的产业地位。
政府支持是旅游产业得以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相关各级政府都对发展生态旅游业给予了足够重视,一方面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另一方面纷纷将产业政策向旅游倾斜,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并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这些举措将推动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的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快车道。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1、区域联动有待增强。
长期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相关的各县(市、区)在生态旅游业发展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行政割据、各自为政”的弊端,相互之间尚未建立起目标一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全方位合作机制。相反,由于资源与区位的相似性,在旅游市场上这些邻近的县(市、区)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直接竞争关系。因此,通过广泛地区域合作与联动发展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整体旅游竞争力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2、产品层次有待增多。
旅游者类型的多样化及其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旅游产品内容形式的多样化和层次化。从现实的情况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产品的供给主要停留在观光游览型的基础层次,如水上观光、森林观光、山岳观光等,而参与体验型的高层次旅游产品明显不足。所以,根据细分市场的不同需求不断进行旅游产品创新,从而丰富产品层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区域发展的政策性机遇。
自1999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江西省及时抢抓机遇,使鄱阳湖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中转作用,在相当大程度上带动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活力。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难得的政策性机遇,为该区域生态旅游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产业发展的趋势性机遇。
旅游业被誉为“朝阳产业”和“无烟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一直保持着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旅游人次数和旅游总收入不断增加。据世界旅游组织(WTO)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1位的旅游目的地国和第4位的旅游客源地国。同时,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近些年来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倍受旅游者青睐。这些趋势性机遇,更进一步表明生态旅游业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四)威胁分析(Threat)
1、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旅游业的高成长趋势也使得各个层面的市场竞争变得尤为激烈。从空间上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的发展面临“东西夹击”的挑战。东部沿海省份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拥有良好的接待设施和相对成熟的旅游产品,旅游竞争力强劲。而西部地区受益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倾斜,亦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以其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和神秘独特的旅游形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2、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为了契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江西省众多高校如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九江学院等都开办有旅游管理专业,具有一定的招生规模。但是从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走向上看却难如人意。一方面,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定向吸引力客观上造成日益普遍的“孔雀东南飞”现象;另一方面,许多旅游专业的毕业生最终选择跳转到其他行业,而能在县(市、区)中坚守基层旅游行业岗位的大学毕业生更是凤毛麟角。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
要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业突破性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把握形势,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具体地讲,就是要做好“五个加强”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整体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规划的指导。因此,当务之急是要结合湖区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委托专业机构科学地编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其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产业定位、发展目标、空间结构、重点项目等进行全面地部署。同时还要建立起切实有效的规划实施反馈机制和监控体系,避免区域内某些县(市、区)和旅游开发商由于利益驱动,在项目开发上随意越过规划的边界而使规划变成一纸空文。
(二)加强资金投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旅游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区域、产业、生态、社会的重新优化布局,需要动用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建设中。所以在资金来源上应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一方面要大力争取国家及省、市各级政府专项拨款,更重要的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旅游开发商前来投资建设;而且还要积极打造开放性的旅游投融资平台,提高区域内旅游企业的融资和筹资能力。
(三)加强产品开发。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发展的核心内容。要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独特的自然湿地风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开发出能够满足旅游者多元化需求、充分涵盖观光、体验、享乐、认知等各层面的系列生态旅游产品,目前可着重考虑建设观鸟生态旅游基地、休闲渔业旅游基地、观光农业旅游基地、湿地森林生态公园、水生生物博物馆、水上运动场等。在旅游线路设计上,则要突出“水陆”并进的设计风格,即要有水路、陆路和水陆交替线路供游客自主选择。
(四)加强营销推广。
尽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资源品味上乘,但“皇帝女儿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过去,营销推广活动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举足轻重。而营销推广的核心问题是旅游形象问题,因此必须深入挖掘鄱阳湖区域的文脉、地脉内涵,在本底分析的基础上塑造出完善的旅游形象系统,形成明确的旅游主题形象、辅助形象、旅游标志、旅游口号,并进行长时间、全方位、多手段地宣传促销,如有针对性地参加旅游展销会、博览会,制作多品种、多语种的旅游音像制品等。
(五)加强人才培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旅游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为旅游专业人才的竞争力。区域内各县(市、区)要进一步推进旅游人才教育培训,迅速培养出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过硬、能力突出、相对稳定的高层次旅游人才队伍。首先,要全面实行旅游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和考试制度,定期组织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岗轮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其次,要改革用人机制,改善人才结构,采取“栽桐引凤”的做法,通过良好的工作待遇、工作环境以及发展空间吸引急需的专业人才前来大展身手。
参考文献
[1]马勇,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3]孙冬英,王燕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J].生态经济,2010,(3).
实施生态城战略三要素(下) 篇7
英国作为现代城市规划学的发源地,率先公布了国家生态城的发展战略草案征求全社会的意见。尽管英国各地对此草案反映不一,但是这个纲要仍然非常值得我们参考。因为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对于生态城市规划到底包含什么内容,如何编制,英国人的思考是有借鉴意义的。
首先在交通方面要编制覆盖整个地区的交通规划。在交通规划中把步行和自行车、使用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作为整体的重点发展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住宅的规划和区位设置的标准具体为:十分钟以内的步行_距离能够抵达公共交通的发车点和地铁口;邻里社区的服务设施应该齐全,绝对不能出现依赖小汽车的规划模式和空间布局。生态城镇的规划设计目标必须是至少能够减少50%的小汽车出行,这是一个硬性指标,对我国很多城市都是重大的挑战。
二是在土地利用方面要求生态城市内部尽可能实现混合的综合商务和居住功能。只要没有噪音、污水、空气等的污染,各种产业与居住功能应该在空间上尽可能的混合,彻底消除1977年雅典宪章功能分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可能减少非可持续的钟摆式交通出行模式;而在服务设施上要建立可持续的社区,能够提供为居民的幸福、富裕、健康和愉快的生活有所帮助的设施。
三是在绿色基础设施方面要求生态城镇的绿色空间不低于总面积的40%。这40%中至少有50%是公共的、管理良好的、人人可以进入的高质量绿色开放空间,当然这40%中也包括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尽可能使生态城镇的绿色空间将更为广阔的乡村田园连在一起,这就能实现100多年前霍华德提出的城市内“田园之梦”。绿色空间要求多功能和多样化,例如可以是社区绿地、湿地、城镇广场等;可以用于游玩和娱乐,能够提供野生憩息功能等。
四是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要求生态城镇在节水方面具备更为长远的目标。特别是在那些严重缺水的城市如深圳要明确循环战略,要求生态城镇的开发建设不会对地表和地下水造成冲击,也就是推广低冲击的开发模式(LID)。通过建筑物、小区、社区街道透水路面和雨水蓄储系统,仿照自然界使雨水“层层截流吸收”,从而不形成城市道路积水内涝。不论是地下水、地表水,在城镇建设之前和之后都不应该对已有的水生态产生重大的影响。要求生态城镇必须实施“可持续的排水系统”(SUDS),不应该把雨水看成废物,而应该当成可利用的水资源,洗澡水、洗衣水等都应该进行简单处理后循环利用。
五是在防洪风险管理方面,要求生态城镇以合理的工程措施,更重要的是以非工程的措施来应对雨洪的威胁。所有的生态城市都应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学会与雨水和洪水和谐相处。古代的城镇并没有很高的防洪坝,古人建坝的目的首先就使洪水的冲击改道,避免直接对城镇造成威胁。当洪水高于预期水位,一年大概有一、二次,城市和城镇的主街道就成为洪水的通过地,市民们可利用一年两次的高水位来洗涤家具。这种人类与洪水和谐相处的方式现在几乎已经被遗忘了,以高高的防洪坝取而代之,数以十亿计投资建设的防洪坝把洪水挡住,而一旦洪水越过坝顶将造成城市内涝式的水灾,成为城市防洪的噩梦。所以我们应当思考在大工业式的城市模式到底有什么缺陷?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六是在城市设计方面。无论是街道、公园、公共场所、公共空间都要进行高水平的设计。基于“为生命进行建设的规范”和“街道设计原则”,把城市的建设作为一种文化的资源,使它得到永续发展,这种资源会不断地增值,现在的建设就会成为后代的财富,只有这样,城市的价值才会不断提升。无论是出租和出售的住房,无论是街道和社区的建筑,都必须通过高质量的建筑设计,不是要求标新立异、鹤立鸡群的效果,而是使建筑和城市景观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应当倡导绿色建筑,倡导对大自然干扰程度最小的建筑,倡导那种使人们感到感观舒畅的建筑、符合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基因的建筑。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能使城市建设留下不朽之作。同时,要在建筑的全过程制定严格的管理方法,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在研究了这些原则之后,需要把这些原则体现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之中,生态城市的规划才可以成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规划。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农耕文明历史的国度中,要推行生态文明和生态新城的规划建设,我们不用担心从上而下的影响。在这儿有光明新城的领导,也有深圳市的领导,王荣市长与我见面时,也讲了他对这方面工作的重视。我相信新市长有很多生态城理念是可实践的。党中央提出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就是要朝着生态文明的方向发展。人类从原始文明转向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现在我们主动提出向生态文明发展,世界上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才能做到主动把发展方向调整到生态文明。所以我们现在并不缺从上而下的重视和推动,缺乏的是从下而上的积极参与,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著名的美国社会学者约翰·奈斯比特曾认为:“风尚从上而下,创新从下而上”。生态文明是一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文明,生态文明的许多理念、行动准则、行动方案等与工业文明一一—这个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改变人类自身同时也改变地球的文明一一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应该打破工业文明时代的惯性思维,只有自下而上的创新才能改变我们整个文明的进程。在规划生态城方案时,不能只有一个纲领而没有具体的创新与丰富的实践。智慧来源于人民群众,如何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从而带来从下而上的创新浪潮,就成为考验每一种低碳生态城发展之路成功与否最主要的试金石。没有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和创新,没有企业界的主动努力,美好的生态城市规划只会是一张墙上挂挂的图纸而已,所以从下而上的创新就成为生态文明实践的重中之重。
三、生态城规划的实施要略一一全球四大“生态城市”之一德国弗莱堡的经验
有了好的规划还要注重实施,在这方面目前中国几乎没有什么经验,但是先行者的经验可资借鉴。目前全球有四个公认的“生态城市”,其中之一就是德国的弗莱堡。从弗莱堡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要实施生态规划,以下几方面工作尤为重要。
首先要建立适用的法规体系。弗莱堡1996年制定的目标是,2010年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5%。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交通和能源部门的排放得到明显的控制。更重要就是使能源供应公司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奖励基金,用于交通和房屋建设项目在气候保护方面的奖励。
二是领导人的意识。弗莱堡市长迪特·萨洛蒙博士指出,“绿色之都”的城标涵盖了很多理念,这些理念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冲突,完美地体现在地区环境和气候保护的政策中。与此同时要紧密结合科研和经济发展,共同致力于技术创新、推动高品质增长和创造具有发展前景的就业岗位。现在弗莱堡已经成为环保经济的先行者,虽然没有任何权威的命名,但弗莱堡作为“绿色之都”被世界各地许多城市和社区学习。这对弗莱堡本身而言是巨大的荣誉,而且能够激励他们不断开拓新思路,为既定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三是应该聚集一批合适的、先锋性的研究机构。没有先锋性的研究机构不可能产生先锋性的理念和先锋性的社区。比如,弗劳恩霍夫研究院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是弗莱堡从事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研究的核心机构,该机构通过分裂、派生形成上百个相关的企业、行业和各类组织,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在这种集群里各种组织具有紧密的分工和专业化特征,他们之间相互作用形成自我循环、自我增值、自我发展的自组织形态。正像哈佛大学波特教授说的那样,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发展,并不取决于若干个重要的宏观指标,而是取决于那些不起眼的“马赛克”。弗莱堡的可贵之处恰恰就在于形成了绿色产业的“马赛克”,这些绿色的“马赛克”并不起眼,但是它产生的理念、创造的就业岗位、培养的人才、产生的可实践的技术创新方案不可忽视。目前,弗莱堡的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出口转让和产品在全球范围的销售已经成龙配套。
四是交流学习的机制。因为每一个先试先行的先锋城市都必须要及时了解其他先行者和同行的意见。弗莱堡从2000年首次举办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以来,该博览会已经发展成为欧洲太阳能技术领域最重要的博览会,连续八年成果辉煌。后来该博览会升为国家级后迁出了弗莱堡。弗莱堡又举办了国际太阳能峰会和国际再生能源峰会,并把这两个峰会确定在弗莱堡持续举办下去。
除此以外,弗莱堡的吸引力在于她汇集了很多经典的项目,而这些项目以其创造性、灵活性,以及政策方面的先进性吸引了全球的访问者和学习者,形成了交流学习的基地。没有这样的交流基地,弗莱堡不可能汇集众多的智慧和新的知识,也不可能为“绿色之都”的先进性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五是市民参与运动。市民是生态城成功的关键,阿尔堡宪章于2004年通过,弗莱堡在2006年签署了该宪章并承担以下义务:与居民共同寻求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的发展模式;将气候保护与能源、交通、贸易、农林业的发展和垃圾处理等相结合;在城市规划中突出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增强对全球气候变化因果关系的意识,这种意识已在弗莱堡市民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许多社团和领导者都带头步行上班。在德国考察期间正值夏天,有一个德国的部长西装革履地骑着自行车赶过来做报告,到现场时滿脸通红,汗流满面,但他很高兴骑了5公里的路程到会场。在德国还有一些市长骑着特制的高大自行车招摇过市,让人们都知道这些是骑自行车的市长。这样做了以后,市民觉得原来骑自行车也可以这么高尚和时髦,结果越来越多人开始骑自行车。而在国内一些大城市,骑自行车会被认为是“老土”,从观念上阻碍了绿色交通的发展。
六是绿色产业经济形态。只有20多万人口的弗莱堡,目前有1万多人从事于环保和太阳能领域,两个领域一共有1500多家企业,每年创造产值5亿多欧元,并呈逐年快速增长的态势,生态城市和绿色能源的发展实现了相互促进。其中,太阳能领域有八十余家,就业人员达700人,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两项指标均高于德国平均水平。从1986年以来,弗莱堡市政府采取自立项目、拨款资助和规划用地等形式,积极扶持太阳能利用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像巴登诺瓦能源公司等地区能源供应企业,也积极参与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设立了水源与大气保护革新基金会,用于扶植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
七是保护城市的资源。弗莱堡制定了目标明确的自然与风景规划,明确了需严格保护的区域。经过科学的规划,使这些区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并且体现人类价值与自然存在的和谐统一。自然保护措施包括扩大有价值的保护区,并将市辖区的生态群落联结成网等。在对土地和风景名胜进行规划的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对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为未来弗莱堡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德国有两类城市,一类是在二战重建过程中维护已有历史建筑和城区的城市,如弗莱堡保持了中世纪以来建筑美学和规划优势等一些特质,使之成为不断增值、延绵不绝、永续发展的绿色资源。还有一类城市把原有的城市面貌进行了充分改造,现代化的大楼取代了原来的城市形态,经过50年的发展后,这类城市人口流失了30%以上,成为没落的城市。上述两类城市的成功与失败,完全取决于当时决策者和规划师们的思维。而在弗莱堡可以非常幸运地看到中世纪城市街道的布局、几百年以来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群体和小街小巷。这些优美的城市开放空间对弗莱堡具有文化、历史和美学等方面的认同价值,这些能传承历史文脉的传统街区已经成为该市可持续、不断升值的绿色资源。
八是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垃圾的分选处理在弗莱堡早已蔚然成风,经居民分选后的垃圾装入绿、黄、红、兰等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和垃圾箱中。垃圾分选处理的结果,是弗莱堡市居民每人扔弃的废物量明显低于所在州和德国全国水平。
九是交通规划。在弗莱堡到处可以看到专用的自行车道,这些车道穿过街区和公园,骑车环境很好。1982至1999年间,自行车交通占市内交通的比例由15%上升到28%,公交车交通占市内交通的比例从11%升至18%,这两项就占了交通出行的一半左右。而私人轿车的出行比例则从38%降至30%,这是显著的进步,而且这个过程还在继续优化之中。与德国其他城市相比,弗莱堡的私人汽车拥有比例是最低的,每千人只有400多辆,远低于德国的平均水平,这一结果得之不易。
十是城市园林。以绿色和舒适惬意著称的弗莱堡拥有众多的绿化带,其总面积达500公顷,从城郊一直延伸至市中心。我国一些城市已达到出门500米可以见到公园的水平,而在弗莱堡出门100米就可以见到公园,轨道四周也是绿茵一片。几十年来弗莱堡对城市绿化带的经营管理以最大限度控制人为影响为出发点,放弃使用农药,只种植本土乔木和灌木,将割草频率从每年12次左右降至2次。用在草地上放养牛羊代替机械式的割草机割草,形成了自然的除草机制,降低了绿地维护的二氧化碳排放。这样做了以后,草场、绿地、生态的多样性得以明显修复。
十一是能源更新规划。在所有城市项目建设之初都必须重点考虑低能耗建筑形式和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在弗莱堡很多小区主动采取被动式的建筑(Passive Building),充分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使建筑能耗降到非常低的程度,有的甚至达到了零排放的地步。在造价相同或造价升高率不超过10%的情况下,房主须以合同形式确认采用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的能源供应方式。弗莱堡新建的小区基本采用太阳能的供热和供电。冬季利用太阳能加热水,能够使得使用燃气、天然气采暖的比例降到10%甚至更低。
从上述十一条经验来看,德国弗莱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高效、勇于创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兼顾社会和谐发展等特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搞活经济,繁荣学术与科技,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和增强对未来的信念,这是其他城市可以借鉴的发展之路。如今弗莱堡这座绿色城市已经成为德国和欧洲的“环保橱窗”,成为众人赞誉与学习的榜样。
弗莱堡生态城能成功是因为能动员所有市民的主动创新意识来实践生态城规划。弗莱堡是德国绿党的发源地,这里有一个故事:上世纪70年代该市计划兴建核电站,但该市市民主动团结起来,形成了反对核电站建设的力量,主张弗莱堡不需要核电站,应该走绿色发展之路,结果取得了成功。核电站没有在弗莱堡附近兴建,而太阳能利用在弗莱堡从此蔚然成风。这种自下而上的创造生态文明历史的模式是每一个城市都应该仿效的。我相信如果把民众的力量调动起来,加上中国五千年农耕文化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文明所形成的文化基因和创造力的迸发,我们可以领先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主动走上生态文明之路。
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生态战略构建 篇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企业间的竞争方式和范围已经超越了产品、行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仅取决于其本身, 还受到它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 企业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站在宏观的角度, 以整个企业生态系统为中心, 研究企业之间、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竞争方式的转变对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企业的成功与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所从属的生态系统。因此, 企业在制定战略时, 不仅要分析自身的资源、能力, 更要从其所属的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 制定相应的战略。传统的战略理论在目前这样的动态竞争环境中显得捉襟见肘, 而基于生态理论的企业战略研究将会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崭新的视角。因此, 运用生态理论研究企业间相互关系, 有助于企业领导者正确制定企业成长战略,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 也有利于对未来产业发展等领域的问题进行预测, 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一、企业生态系统的要素
企业生态系统通过顾客需求将位于不同生态位的企业联合起来, 创造价值。众多的企业在技术、资金、运作方面相互协作, 形成一个价值共享的统一体。企业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空间, 它促使人们将设想通过技术进步加以实现。当市场中有了需求并被认可, 再加上核心企业的推动, 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这项事业中。
在企业生态系统中, 每个企业的角色是不同的。扬西蒂和莱维恩把公司分为网络核心型、坐收其利型、支配主宰型、缝隙型四种类型。他认为网络核心型企业能够推动企业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 网络核心型企业提供了关键的平台, 为生态系统创造价值并与其他成员共享价值;坐收其利型和支配主宰型通常不会促进系统的健康发展;而缝隙型企业数量众多, 主要是依附于网络核心型企业的企业。
核心企业与缝隙型企业在资金、技术、运作等方面相互协作, 共同创造价值。但是, 缝隙型企业与核心企业在生态系统内的作用是不同的。缝隙型企业需要依附于核心企业。缝隙型企业与核心企业的划分也是相对而言的, 在某一个局部, 某一个缝隙型企业也有可能处于核心地位。因此, 在企业生态系统内, 核心企业与缝隙型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网状结构, 共同满足市场需求。同时, 与传统观念不同的是, 在企业生态系统中, 顾客不再被当做企业之外的因素, 而成为了整个系统的一部分, 其结构图 (如下页图1所示) 。
二、生态系统视角的企业战略分析
莫尔的生态系统战略是在以前战略理论的基础上, 同时又结合了新的时代特点而产生的, 因此它与以前的理论联系密切, 同时又有不同之处。
第一, 它将制定战略所需考虑的环境扩大了。制定战略不是仅仅从企业自身来考虑, 而是从企业所在的企业生态系统的高度来考虑。企业所在的生态系统是否健康、竞争力如何、如何发展壮大在企业制定战略时显得更为重要。
第二, 战略从关注企业自身的成长转变为关注企业所在的企业生态系统的成长和企业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的变化。正所谓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企业的命运与之所处的生态系统的命运休戚相关。企业要想生存, 必须在生态系统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确保别的企业的触角不会伸向自己的领域;企业要想壮大, 则要努力成为生态系统中或者局部的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企业。
第三, 企业的绩效不仅仅取决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好坏和行业平均利润, 而是生态系统和其内部各成员关系的函数[1]。
第四, 企业间的竞争由直接变为间接;合作逐步取代竞争。以往的单个企业和单个企业的竞争转变为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竞争。这样, 竞争从直接的竞争转变为相对间接的竞争。而在企业生态系统的内部, 虽然各成员之间会竞争, 争夺核心企业的位置, 但是, 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合作。企业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而紧密地联系起来, 共同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五, 战略的制定从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竞争, 演变为在此基础上的标准与规则的竞争[2]。
第六, 从关注企业自身的资源到整合企业可以利用的资源。从古典战略理论学派直至资源学派, 都是关注企业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但是到了生态理论战略, 由于企业间组成了生态系统, 企业相互协作, 因此企业不但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 还能够整合生态系统内其他企业的资源, 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综上所述, 基于生态理论的战略与以往战略理论的不同 (如下表所示) 。
以上的不同也决定了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变化。企业生态系统比传统的组织更能够以顾客为导向。企业生态系统中顾客的喜好就好比是阳光。正如植物具有向阳性, 企业生态系统则跟着顾客的需求走[3]。传统的组织中, 零售商最先知道市场的情况, 然后传递给分销商, 再传递给制造商。当然由于市场的竞争, 会有竞争者取代反应滞后的公司, 但是这个过程漫长、无法直接传递到位。但是企业生态系统是一种扁平化的组织, 通过建立界面和平台把它的参与者和顾客集合在一起, 可以直接和顾客对话, 知道顾客需要什么, 什么应该被创造出来。同时, 企业生态系统具有源源不断的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企业生态系统和以前的组织形式不同, 还在于它是一个开放的组织。以往的组织, 战略联盟也好, 供应链也好, 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组织。公司之间通过长期的合作形成对于彼此的信任, 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 从而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组织。但是, 企业生态组织是开放的组织。它随时欢迎新的参与者加入, 它的大门随时向有志于从事这项事业的人或者组织打开。因此, 这保证了企业生态系统能不断地创新, 而价值正是来自于生态系统中不断的创新和进步。
三、基于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
以上对于生态系统战略的形成、结构、特点等进行了分析, 那么在实际中, 如何运用这种战略应对竞争?基于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分析框架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在加工、整理后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分析模型。此模型围绕四方面分析: (1) 分析现有的价值理念能否满足市场需求? (2) 评估系统风险, 包括依赖风险和整合风险。 (3) 创建价值创新和共享机制。企业的生态系统本质上来说也是一条由各个节点组成的价值链。 (4) 不断进行绩效评价, 审视价值理念、系统风险、竞争优势是否发生变化, 并根据变化情况重构生态系统或选择新的系统。模型 (如图2所示) 。
(一) 核心企业战略
基于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模型分为了上下两部分, 主要是因为核心企业和缝隙型企业在企业生态系统中的战略诉求是不同的。核心企业是企业生态系统的推动力量, 他主要负责建立整个系统的价值共享机制、价值创新、整合资源, 确保生态系统的竞争力和健康运行。而缝隙型企业则主要关注自己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并保持自己的相对优势, 参与价值创造的过程, 同时在生态系统无法有效运行时, 退出此生态系统, 转而投向更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生态系统。对于核心企业而言:
1.分析现有的价值理念能否满足市场需求。所谓价值理念也就是用简洁的、概括的语言对将来生活的一种设想或想象。价值理念的革新来自于新的思想或者新的科技。正是价值理念的革新创造了新的需求, 而新的需求是推动企业生态系统成长壮大的原始力量。当现有的价值理念没有改变, 同时现有的价值创造和共享机制依然有效时, 则可以巩固现有的生态系统, 否则就需要重组企业生态系统。
2.评估系统风险。罗恩·阿纳德指出, 一项技术在市场中能否成功, 不仅仅取决于这个项目或技术本身,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的条件。这个外部的条件包括依赖风险和整合风险[4]。在生态系统中寻找符合本企业特点和条件的生态位。所谓依赖风险是指与配套的产品创新者进行协调的不确定性。所谓整合风险是指创新在价值链的周期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也许你将本企业的开发周期缩短了, 但是价值链上的其他周期时间延长了, 也可能导致整体时间的延长, 从而使得预期的目标无法实现。
3.建立价值共享机制。新的价值理念可行, 同时系统风险也可以预测和控制, 那么就可以吸引参与者的加入, 但是能否留住这些参与者, 并建立起网络关系, 就需要靠价值共享机制。通过压榨其他企业的利益而攫取价值链上的大部分利益对企业来说是一个短视的行为。
(二) 缝隙型企业战略
对于缝隙型企业来说, 他们通过评价核心企业所建立的企业生态系统的竞争力, 同时结合自身的能力来确定是否加入到此生态系统中。如果加入, 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何种位置?选择何种生态位?建立什么样的网络关系?在此基础上, 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并执行战略目标。通过对绩效评价来进行反馈。如果生态系统依然有效, 但是企业的优势逐渐丧失或者生态位逐渐被侵占时, 企业则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 继续寻找合适的生态位。如果企业生态系统的活力或者价值渐渐丧失, 那么企业就应该决定是否退出此生态系统, 而转向更具有竞争力的生态系统。当然, 在这个过程中, 核心企业创建价值共享机制, 缝隙型企业也不是被动接受的, 他们也会参与到价值共享机制的创建和改善中去。
四、小结
竞争环境的变化正在对企业的竞争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而竞争方式的转变正在影响着企业的战略制定。从企业生态系统的视角分析战略正在拓展和超越传统的战略分析框架。本文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模型, 该模型围绕分析现有的价值理念能否满足市场需求;评估系统风险, 包括依赖风险和整合风险;创建价值创新和共享机制;不断进行绩效评价四方面进行分析, 并针对核心企业和缝隙型企业的不同战略诉求进行了区分。
参考文献
[1]A.D.Aveni, Veliyath, Rajaram.Hypercompetition:Managing the Dynamics of Strategic Maneuvering.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1) :291-294.
[2]李玉琼.网络环境下企业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探析[J].改革与战略, 2007, (8) :132-135.
[3]J.E Moore.Business Ecosystems and the View from the Firm.The Antirust Bulletin.Spring 2006, (1) :61-63.
[4]罗恩.阿德纳 (R.Adner) .创新的生态系统风险[J].商业评论, 2006, (8) :44-55.
【生态战略功能】推荐阅读:
生态战略10-19
生态创新战略07-16
生态建设战略06-26
战略生态管理01-08
商业生态圈战略07-22
生态立市战略10-26
生态文明发展战略11-07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01-01
大庆实施绿色生态战略的思考11-10
海原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调查分析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