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发展战略(通用8篇)
生态文明发展战略 篇1
发展生态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
编辑:admin 时间:2011-1-31 21:19:00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贯彻落实这一精神,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是发展生态经济的根本举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始终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一核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为此,应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大力开发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一方面,加强节能、低碳、环保技术的攻关和突破。从政府层面来说,应制定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科技规划,加强领导和指导,加大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组织科研力量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自主创新,努力在重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特别是要根据现阶段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在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发和循环利用技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技术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另一方面,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引导企业引进和采用国内外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并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装备。抓住落后产能相对集中的重点行业,依法坚决淘汰那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生产条件不达标的企业,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注重总结推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的先进经验。
促进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能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能源资源决定着经济发展的类型和性质,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布局。比如,建立在煤炭、石油等化石资源基础上的经济是工业经济,建立在土地资源基础上的经济是农业经济,建立在太阳能、氢能等资源基础上的经济是生态经济。从能源资源的视角来看,经济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其主要特点是资源不可再生、环境污染严重;二是以太阳能、氢能为代表的新型能源经济,其主要特点是资源可再生、污染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逐步实现由以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经济向以太阳能、氢能为主的新型能源经济或低碳经济转变。与此同时,还应重视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急剧增多。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垃圾历年累积堆存量达60多亿吨,有200多座城市饱受垃圾问题的困扰,而许多城市现在仍然采取填埋、堆肥、焚烧等不科学的方法来处理垃圾。这不仅严重浪费可再生资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应改变以往把垃圾等废物视为包袱和灾害的观念与做法,将其视为再生资源和巨大财富,通过加快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手段,努力防止垃圾造成的“二次污染”,并充分挖掘其巨大的资源潜力,实现“二次利用”。
重视利用荒野这一宝贵资源。所谓荒野,是指未受人类活动干扰或者人工改造较少的自然环境。在传统观念中,荒野是没有多少价值的。然而,在生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荒野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有价值。荒野是一种具有原生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的自然系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休闲价值、审
美价值。应进一步转变对荒野的认识,深入研究荒野资源的价值,在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的前提下不断创新荒野资源利用的方式,科学利用和合理开发荒野资源,努力做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来源:人民网
生态文明发展战略 篇2
生态审计的另一个理论基础为产业生态学。即回答了我们如何作为审计的内涵和对象看待生态这个概念。产业生态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R.Frosch等人模拟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和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过程所开展的“工业代谢”研究。即组织作为一个生物体需要和外部环境开展能量交换, 吸收能量的同时排出废物残渣。产业生态学涉及三个层次, 分别体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上, 这与我们后续所讨论的审计主体安排是相一致的。宏观上, 考虑产业生态学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基础, 即围绕产业发展升级, 科学的将生态学的理论与原则融入国家法律、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的制定当中, 以促进国家及全球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繁荣。在这个层面上需要政府审计的参与, 以保证相关的制度和程序能够在这一层面上积极落实。中观上, 它是部门和地区生产能力建设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重要方法论基础, 通过生态产业的发展, 科学的将区域国土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融为一体, 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社会和谐的结合。各地区审计部门通过开展配套审计工作帮助贯彻执行。微观上, 则为作为经济细胞的企业提供具体产品和工艺的生态评价、生态设计、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方法, 涉及企业的战略定位, 竞争能力、管理体制、行动方针乃至企业文化的建设。具体而言包括企业的“绿色核算体系”, “生态产品规格与标准”等, 作为企业职能部门之一的内部审计部门需要积极参与进来。
国外对生态审计的研究起步比国内早, 也最先提出了具体的生态审计概念。Linda S.Spedding等 (1993) 在《生态管理与生态审计:经营中的环境问题》一书中, 介绍了生态审计及其发展趋势。欧共体国家环境部长会议早在1991年曾提出了两项重要的草案“生态审计 (Eco-audit) ”和“生态认证 (E-co-labeling) ”, 鼓励成员国和成员组织在“自愿”的基础上接受审计。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1就是企业生态审计研究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国外政府和企业在开展生态审计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 如瑞典松兹瓦尔开展的生态审计制度包括了环境监测、市政设施的内部审计, 并采取了内部组织探讨和研讨会等方法;奥地利的“维也纳生态经济建设规划”规划为企业提供的环境保护计划有五个, 分别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企业生态审计、温室气体削减、ISO14001、旅游环境标志计划等, 通过实施该计划, 维也纳市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Christa Leidtke通过对俄罗斯堪察加半岛的一个中型家具厂的材料流核算进行生态审计, 进而对企业发展提出了适于资源管理、材料流管理、产品管理的产品生态设计。
中国出台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 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内蒙古赤峰市等地相继出台了生态审计制度, 海南省、浙江省也计划推行生态审计制度, 可见中国各级政府对生态审计的重视。但是一些地方政府推行的生态审计制度仅停留在生态环境的评价上, 且大多数表现在对生态环境状况的定性分析上缺乏定量的标准为准确评价带来了障碍。而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相对于生态审计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大多数的环境信息披露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环境状况而披露的治理环境的费用、由于环境因素变化造成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绿色产品”和“绿色经营”带来的收益等。因此构建生态审计体系, 明确生态审计发展是确保生态文明和建设的基石。
二、生态审计的指标体系构建
(一) 生态审计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我们认为, 生态审计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经济绩效指标、生态绩效指标和社会绩效指标。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指标设定的相关原则:
1. 系统性原则。
任何产业都是一项复杂大系统, 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地反映该产业对于自然资产与资源利用和消耗、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具有涵盖面广、系统性强的特点。所以, 产业系统生态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遵从系统性原则。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系统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 过分的困于细节将使得评价的可行性大大降低。
2. 可比性原则。
每个产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但与其关联行业还存在有很多共性的地方, 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 将有利于行业间的横向比较, 找出彼此之间的差距与问题, 能够促进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加快本产业的发展进程和评价指标体系的不断改进。
3. 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 评价体系本身有合理的层次结构。评价的数据来源要准确、处理方法要科学并有理论依据。具体指标能够反映出所考察的产业的真实情况。
4. 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充分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它既要能全面反映所处行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发展水平, 又能尽可能地利用统计资料和有关规范标准。
(二) 生态审计:评价指标设计
1. 生态指标。
生态审计的研究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的, 生态指标的选定当然是重中之重。从当前各地政府制定的生态审计制度可以看出, 环境污染、资源和能源消耗、耕地保护、天然林保护等是生态审计的重点内容, 涉及的指标有能源利用率、原材料消耗量、废弃物排放、大气和水体质量等。
2. 经济指标。
企业经济绩效指标的选用包括盈利能力;流动能力;长期风险和股东回报这四个方面。具体而言包括“营业收入”、“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收入”、“销售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的综合表现。值得提出的是我们要将非财务指标纳入到经济指标评定中来与非财务指标做出对照从而更加使得我们的经济指标有效和真实。
3. 社会指标。
社会指标的选取应反映该项目或企业带来的社会福利的改善。如“职工年均工资”、“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占有教育经费”、“每千人拥有病床”、“每千人拥有医务人员”、“人均占有科研经费”六个指标来反映医疗福利的现状。“职工年均工资”和“人均住房面积”两项指标可以反映产业职工的收入和生活条件;“人均占有教育经费”、“每千人拥有病床”、“每千人拥有医务人员”、“人均占有科研经费”则用来衡量产业内教育、卫生、科研投入条件。将投入与产出指标相对比即可得到效率指标。我们可以通过平衡记分卡来构建上述评价框架。卡普兰和诺顿提出的“平衡记分卡” (Balance Scorecard) 能综合、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绩效, 有效地实现了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的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结合、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结合, 并且已经在全球企业包括中国企业中得到了重要应用。在此我们可以将它的理论和方法借用到生态绩效管理中来, 建立单位绩效评价的平衡记分卡。平衡记分卡从财务、顾客、组织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四个维度来评价组织的管理业绩。财务维度考察的是服务价值的提高与服务成本的降低两方面。不同类型的行业企业根据各自的关键性指标设计不同的平衡记分卡, 各指标的权重也不一样。关键性指标一般分为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 结果性指标和驱动性指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其中内部指标、驱动性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越来越重要。随着企业业务发展的多元化, 平衡记分卡的设计也将呈多元化趋势。平衡记分卡是比较灵活的用于指导行业的内部评价管理的工具, 不同时期企业的特点不同, 关键指标不同。
三、不同审计主体下生态审计的开展
(一) 政府审计:开展干部离任生态审计, 并逐渐向事前推进
多年以来中国政府审计的主体内容是财政收支审计, 即对于政府财政收支的经济效果给予监督和审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 中国政府审计引入了绩效审计成果, 即注重对于资金使用的效率性, 效果性考察。从审计的历史来看审计对象为经济活动, 但鉴于中国实际文化与制度背景, 近些年来中国借鉴国外的问责制度, 全面开展了干部离任审计。离任审计的开展有效地制约了干部在任期间的短视行为, 强化了对于干部权利的制约和监督。而传统上对干部进行离任审计主体内容包括财务审计、管理审计和相关的法纪责任。而我们认为将生态考察加入到对于干部的离任考察当中来开展离任生态审计是政府审计有效开展生态审计的重要突破口。
1. 生态环境的保护事关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共同和谐持续的发展, 是一项长远永续的工作。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将生态考核加入到干部离任审计的内容中来是必要的。这是与绿色GDP的概念相一致。实施生态离任审计, 既是在自然机理上保护自然环境, 也是在社会意义上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开展离任生态审计能反映出政府对于生态保护的决心与信心, 从而在思想上给予即将上任的党政干部以生态保护的强烈信号, 希望他们在任期间能够有效保护环境。
2. 在中国经济发展极度不均衡, 生态保护的情况亦差异很大。
在早期得到飞速发展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人均GDP已经赶超了中等发达国家。但太湖蓝藻事件和“垃圾镇”、“癌症镇”相继被曝光让很多人怵目惊心。而在西部的欠发达地区为了赶超东部发达地区, 实现所谓的跨越式发展, 不遗余力的招商引资。上项目、办企业只看重投资规模而非考虑资源消耗、产业附加值, 甚至以破坏资源和环境换取招商成绩的现象。出现了东部地区由于受到生态破坏的影响已经开始保护生态, 从而使得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被迫迁移至西部而这竟然正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的下怀。生态教训已然很深刻, 已经不能再一次被重复!所以开展离任生态审计真当时。从干部离任抓起全面监督生态破坏的蔓延和迁移性问题。
3. 需要指出的是, 通对干部进行离任生态审计, 是要从根
本上消除干部急功近利的倾向, 控制其短视的行为。强化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同时离任生态审计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 也是对于干部进行了保护。靠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发展必定是不得群众之心的, 在短暂的经济发展之后必定在后续有报复性的代价, 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付出更为惨痛的教训。
干部离任生态审计将生态作为一套考核干部的指标, 从思想上杜绝近视发展, 政绩工程的不良为官思路;对于官员在任期间踏踏实实做好生态保护工作, 创造出绿色GDP, 造福后代子孙提供了可视的评价和褒奖。
(二) 企业内审:生态审计降低环境成本
企业的发展已经告别了零环境成本的时代。随着环境保护法规的日渐完善, 企业意识到如果治理污染, 环境成本就会压垮企业。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自发地制定一些审计计划与程序, 以便及时检查出可能触犯环境法律的相关管理缺失, 及时消除环境与法律的风险, 而具体执行相关审计任务的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此同时在竞争的市场上, 为了迎合消费者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同时取得竞争优势, 企业也自觉地顺应社会环保潮流与愿望, 开展内部环境审计;另外, 内部环境审计的开展还来源于资本市场给企业的融资约束:不注重环保会大大增加企业破产风险, 导致企业付出更高的代价来获取资金, 从而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生态审计迫于上诉压力之外, 亦存在开展的基础。近几年来环境会计的大力发展给予生态审计的开展带来了可能性。传统理念认为开展生态审计最大的困难是相关的因素不可定量性。不可定量即没有统一的可比的硬性的标准, 没有标准则无法复核与确认从而给出相关的意见。坏境会计或称环境管理会计初步解决了相关问题, 是的 (“使得”) 企业中发生的相关环境成本变得可以被计量和归类, 我们同时参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即可得出初步的比较意见并给出改进意见。从这个角度上说内部审计更应该去做的是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使用的, 符合本企业特征的生态审计制度, 对于公司的治理层面利益相关者即董事会、股东会和高管大力宣传和沟通生态知识, 谋求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对于管理层, 将生态保护理念, 生态审计相关规定广泛传达从而树立生态保护的意识, 督促和监督管理执行层从日常管理经营活动做起, 不断降低生态环境成本。
(三) 民间审计:广阔市场前景的生态审计服务
就现阶段而言, 民间审计以提供审计, 即鉴证和咨询服务为主, 而其内涵主体主要为财务与管理活动。生态审计服务尚未形成, 也未能有独立的审计机构提供和开展相关服务。但我们需要指出的是生态审计将成为民间审计的未来经济增长点。究其原因:
1. 由上文所提到的, 政府和企业作为宏观和微观的两类
审计对象已经开始大力发展生态审计, 这很有可能面临审计资源短缺的问题, 他们需要社会上的审计力量来帮助他们有效地开展审计。这就为民间审计开展生态审计业务带来了机会。政府审计与民间审计合作,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和合作在财务审计领域已经屡见不鲜, 相信专业性要求更高的生态审计势必将有更为广阔的业务合作空间。
2. 就目前民间审计市场来看, 存在大量的审计人员从事
着传统的财务审计业务导致传统的审计业务利润率十分稀薄。会计师事务所急需高回报的业务来提升自身的利润空间, 生态审计业务的开展与开拓将给有能力从事生态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一片蓝海。目前生态审计业务仍是一片空白, 且生态审计业务存在技术性壁垒所以先进入者将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会计师事务所也就存在动力。大力开发生态审计业务争取早日抢占该领域的制高点。
3.“碳关税”的出现将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概念由书本变为了现实, 这意味着生态和环境都有了交易的价值和价格。
由于受到配额的限制, 势必会存在市场让高污染的企业去购买“污染权”。价格将成为市场存在的关键, 需要存在独立的第三方来对生态、环境的交易价格做出评估。毫无疑问, 会计师事务所将是最好的当仁不让的选择。作为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 或合理规避, 中小企业或机构自己没有这方面的专门人员, 而大型企业或机构可能有这方面的专家, 但这些专家受雇于自己, 不具有独立性的地位, 他们的评估意见尤其在交易时不具有法律效率, 而国家环保机关、审计机关毕竟资源和能力有限无法全面覆盖这方面的职能。因此, 社会迫切需要专业从事这方面的中介服务———向来以独立性著称的注册会计师, 生态审计中介服务就应运而生了。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 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已经自然地承担起这一职能, 不断的为此配备本方面的专门人才, 制定相应的环境审计规范, 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审计需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民间审计为主导的生态审计将会成为生态审计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中坚力量。
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顺利进入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保障之一。作为系统工程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多方面的体制保障。从保护生态出发提出开展和强化区别于传统绩效审计概念的生态审计, 探讨了生态审计的来源以及其在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以及独立审计不同主体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生态平衡,审计,生态审计,绩效审计
参考文献
[1]陈正兴.环境审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1.
[2]胡春元.风险基础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3]郑俊敏.市场条件下的生态审计发展模式分析[J].特区经济, 2006, (7) .
[4]廖仲毛.生态审计:为生态建设保驾护航[J].中国绿色时报, 2003-08-12.
[5]张君明.干部要过“生态审计”关[N].光明日报, 2005-09-13.
[6]王光远.内部审计思想[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1.
[7]陈忍雄.环境审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8.
[8]林兢.环境审计研究[J].中国发展, 2005, (3) .
生态文明发展战略 篇3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在贵阳隆重召开,根据中国科协的安排和贵阳学院的邀请,2013年5月26日下午,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九届、十届副主任,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季昆森研究员到贵阳学院作《生态文明是永续发展的文明》报告。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副书记、贵阳市委书记李军亲自安排,贵阳市发改委、经信委、农委等部门100多位干部到贵阳学院听报告,贵州省环保厅副厅长瞿丽雅、贵阳市副市长高卫东亲临报告会,贵阳学院师生共近400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贵阳学院党委书记蒙秋明教授主持。
季昆森以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依据,从七个方面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他在报告中指出: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飞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突出地位,这是党中央基于对当今世界出现的能源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气候变化异常、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的科学分析,制定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战略对策。对内,这一决策能够赢得全国人民的拥护,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对外,这一决策能够把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紧密连接在一起,增强“地球一村”的意识,共同保护地球生态系统。这是从根本上、源头上治理全球一系列恶性循环问题,实现永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转变发展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在经济发展中如果达到这“四个更”,就比较理想。因此,“四个更”是循环经济原理的精神实质,是推行循环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推行循环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群众、造福群众”,“保护地球、造福人类”。如何将循环经济理念变为现实,需要找出具体的实现途径。季昆森提出了“四个入手”、“九大产业”。即从污染治理入手,把污染治理与加快发展结合起来,变单纯的赔钱为既要花钱又要赚钱;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入手,突出减量化原则,在“节省”二字上下苦功夫,从省中求好,省中求快,省中求多,实现多快好省的辩证统一;从生态修复入手,变单纯的恢复治理生态环境为经营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从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入手,这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举措。“九大产业”即环境产业、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节能降耗产业、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健康产业、服务经济、创意经济、低碳经济、甲醇经济。
提高资源产出率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突破口。讲了“一个位置,八个关系”,指出“提高资源产出率”是牛鼻子工程,不仅是科学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而且是一个指挥棒。可以用这个指挥棒来引领和指挥各行各业、各个方面,朝着提高资源产出率这个方向去努力,去攻坚。此举必将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绿色转型,必将在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能源资源产出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必将为破解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找到突破陈规的新思路,必将为建设“两型社会”作出新贡献。
经营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创意创新之路。不仅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资本,对中等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好、开发好,对比较差的甚至有些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可在治理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利用,也可以成为生态环境资本,用好了就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出“经营生态环境”的新创意。“经营生态环境”的理论很管用,为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创意创新之路。
依靠内生动力建设生态文明更有生命力。要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各地基础与经济发展情况差别大,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生态文明,建好美丽中国,不可能完全依赖国家投入,要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这也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力量之源泉。
加强制度建设是推动生态文明进程的重要保障。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十八大报告提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和八个方面的制度,非常全面,非常周密,非常重要。不仅要将制度细化、实化,变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更要真正贯彻实施,落到实处。
季昆森用大量的、生动的实例和自身的实践体会,在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见解。特别是他在十几年前从实际调查研究中提出“生态环境是重要资本”“经营生态环境”的新创意,对实际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季昆森报告的2个小时中,整个会场秩序井然。报告结束时,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接着进行了半个小时的互动,与会者就贵州茶产业的发展、磷石膏等废弃物的再生利用、限塑令的解禁、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循环农业等问题与季昆森进行了现场交流,会场气氛非常活跃。
生态文明发展战略 篇4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农业文明理念。
(2)错
true
党的十八大同意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对
true
党的十八大后,将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发展,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1)对
true
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要求,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1)对
true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治理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2)错
true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规模化。
(2)错
true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民众需求和与民生相关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2)错
true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
(1)对
true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1)对
true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切文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的。
(1)对
true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1)对
true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从这个角度上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对
true
工业文明中的是追求物质利益狭隘的经济人,生态文明社会要求我们从经济人向生态人转变。
(2)错
true
工业文明时期,生产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垃圾做烧毁、掩埋等处理,至今没产生相应的环境问题。
(2)错
true
根据十八大报告的要求,要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1)对
true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生态文明在生产方式上依然会重点关注经济增长问题。
(2)错
true
生态文明是一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世界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
(1)对
true
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成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志。
(1)对
true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
(1)对
true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要求,要从过程上大力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2)错
true
劳动价值论计算一个物品的价值时使用的是必要劳动时间,从这个角度上讲,资源本身的价值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2)错
true
20世纪中叶,生态破坏首次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
(1)对
true
原始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人类对大自然是崇拜和依赖的。
(1)对
true
发展循环经济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
(1)对
true
人类中心主义使得原本充满灵性的有机自然界沉沦为机械的、僵死的被征服与掠夺的对象。
(1)对
true
生态文明产生的社会基础是人与自然关系秩序的需求。
(1)对
true
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价值有了明确的认识,自然被赋予了道德地位。
(2)错
true
生态文明要求人们追求的不再是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存方式。
(1)对
true
生态文明是一种自然主义,可以说是人类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也可以说是消极地向田园式生活的自然回归。
(2)错
true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1)对
true
从世界范围看来,生态问题正在演变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
(1)对
true
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1)对
true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大中国企的能源供应,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2)错
true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作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式。
(1)对
true
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精神,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经济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生态经济建设新格局。
(2)错
true
生态文明要以生态技术为基础,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生产方式。
(1)对
true
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体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
(2)错
true
文明形态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生态文明的基础是生态化的生产方式。
(1)对
true
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再生资源角度来考虑,垃圾也可以是再利用的宝贵的资源。
(1)对
true
生态文明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成果。
(1)对
true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3)生态文明
true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加以珍惜。
(1)国土
true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这里的国情是指()。
(3)资源和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true
原始文明对自然的态度是()。
(4)依赖自然
true
对农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4)环境问题没有得到重视
true
生态文明遵循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尊重和维护()为主旨。
(4)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
true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1)农业发展格局
true
1972年,联合国在()召开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
(3)斯德哥尔摩
true
拟在住宅区、学校、机关、医院等环境敏感区域设立可能产生油烟、恶臭、噪声、振动、热污染或者其他污染建设项目时,建设单位应当()。
(4)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有效保护周边环境的措施
true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要求,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增空间结构。
(3)效益
true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美丽中国
true
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和维护()为出发点。
(1)生态环境
true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要求,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集约高效,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
(2)生产空间
true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2)预防为主
true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推动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产能力
true
()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4)《我们共同的未来》
true
工业文明的核心思想是()。
(3)以人类为中心
true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4)制度
true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针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趋势,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指()。
(1)实用性原则
true
低碳经济,是指在()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4)可持续发展理念
true
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2)6月5日
true
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2)天然气
true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在“四位一体”的基础上,提出将()纳入其中,变为“五位一体”。
(3)生态文明
true
关于工业文明时期解决环境问题的态度,说法正确的是()。
(3)环境保护
true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
(2)生态经济
true
生态文明就是要使()在产业结构当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主要的源泉。
(3)生态产业
true
()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2)节约资源
true
生态文化既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前提与保障。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的文化。
(4)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true
发展(),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1)循环经济
true
建立()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2)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true
()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体现,只有社会主义才会自觉承担起改善与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责任。
(3)生态文明
true
生态文明的着眼点是()。
(2)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
true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形态。
(1)文化伦理
true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还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4)调整经济结构
true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的背景下产生的。
(2)气候变化
true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2)汽车尾气排放
true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4)各自能力原则
true
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
(1)国家意志
true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酸雨的重要成分,目前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主要来源是()。
(2)燃煤电厂
true
()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4)良好的生态环境
true
利用生态规律来生产工业产品,要做到()。
(1)有效的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
(2)消费的导向是注重产品的质量
(3)资源能够循环使用
(4)注重开采物的利用率
true
生态文明作为新型的文明形态,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的可持续发展。
(1)经济
(3)社会
(4)自然环境
true
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当中。
(1)法律制度
(2)思想意识
(3)生活方式
(4)行为方式
true
根据十八大报告的要求,要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各方面和全过程。
(1)经济建设
(2)政治建设
(3)文化建设
(4)社会建设
true
生态文明的运行规律,是从过去的对立的、征服的、污染的、破坏的状态,变为()的生态轨迹。
(1)和睦的(2)协调的(3)恢复的(4)建设型的
true
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要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过程,坚持()的方针。
(2)节约优先
(3)保护优先
(4)自然恢复为主
true
建设生态文明,要从思想意识上实现()理念的转变。
(1)从传统的征服自然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从过度消费资源到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3)从重物轻人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true
与传统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相比,现代国家安全问题又赋予了时代的内涵,主要包括()。
(1)生态的安全
(2)资源的安全
(3)环境的安全
true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
(2)城市化格局
(3)农业发展格局
(4)生态安全格局
true
工业化的生产过程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并且主要是在工厂中进行的。
(1)劳动对象是无生命的东西
(4)劳动生产以科学技术为手段
true
生态危机是指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以下属于生态危机的是()。
(1)全球气候变暖
(2)土地沙漠化
(3)臭氧层破坏
(4)生物多样性锐减
true
从理论上讲,生态文明力图用整体协调的原则,来重新调节()。
(1)社会生产关系
(2)生活方式
(3)生态观念
(4)生态秩序
true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在()方面区别于工业文明。
(1)文化价值观
(2)生产方式
(3)生活方式
(4)社会结构
true
生态文明始终强调()的协调发展。
(1)人与自然
(2)人与人
(3)经济与社会
true
生态文明要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为基本原则。
(2)生活富裕
(3)生产发展
(4)生态良好
true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节约资源,着力推进(),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1)绿色发展
(2)循环发展
(4)低碳发展
true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树立符合自然生态价值的()。
(1)价值需求
(2)价值规范
(3)价值目标
true
生产绿色的生态产品,是以()为特征的生产或生活活动的综合。
(3)最小的消耗
(4)最大的产出
true
通过(),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的良性循环。
(1)资源的综合利用
(2)短缺资源代用
(3)二次资源利用
(4)节能、节料、节水
true
循环经济是一种()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
(1)低消耗
(2)低排放
生态文明引领可持续发展 篇5
2015-04-22 14:28:00 来源:《时事报告》2015年04期
[打印] [关闭]
孟 伟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 3月6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的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表了一系列深刻而精辟的重要讲话。3月24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抓紧抓好。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理论创新
习近平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新时期的奋斗旗帜和奋进目标。我国将会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高人民福祉是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一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相一致。要解决牺牲环境求发展、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问题,急需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因此,生态文明理念必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未来2030年,生态文明建设是“双百”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小康的集中体现,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新旗帜。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根本宗旨在新时期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为人民服务”又被我党赋予新的内涵与要求,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新内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日益严重,成为影响民生的重大问题之一。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增长、民生改善的汇聚点,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更宜居的殷切期望,提高人民福祉具有巨大的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是创新中国未来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崛起的关键时期,面临全球气候变化、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很多问题,要实现中华民族崛起就必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改变当前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欧美国家的发展道路建立在丰富的全球资源基础上,并把整个世界作为其发展空间,有其一定的历史条件。这一发展道路已经不适合当前全球形势下的中国。独特的文化历史国情,注定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正是我国实现民富国强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党和政府执政方式的转变与提升
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发表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清新朴实的论述,生动诠释了他独特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发展理念的深化,也进一步促进党和政府执政方式的转变与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拓展了民生内涵。习近平2013年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生态保护与民生的关系,既阐明了生态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更发展了民生的基本内涵。建设生态文明,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基础和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丰富提升了发展观。习近平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不仅仅是过去单纯追求经济的发展,而是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同时要求我们在重视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同时,也要重视自然资本。长期以来,我们在政策制定和商业决策过程中,没能很好地考虑到自然资本的作用,将自然资本的作用和贡献纳入政策制定和商业决策之中,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这个理念将我们过去对发展的认识从单纯的经济发展层面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丰富了发展的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快机制体制改革步伐。总书记执政以来,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机制体制问题正是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机制体制改革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又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成功与否的指示器。因此,中央成立了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小组,将经济改革与生态文明改革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在制度层面积极推进改革和法制建设,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治国理念,适时修改环境保护法。同时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积极筹备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出台“大气十条”“水十条”等最严格的污染治理标准,响亮提出向环境污染宣战。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立从严的责任追究机制。习近平强调,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我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新考验。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强化了政府责任,明确了对政府主要负责人的惩处措施与追责制度,加大了对企业等违法者的惩处力度。《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系列举措,有利于推动各级党政机关牢固树立抓生态就是抓民生、改善生态就是改善民生的生态执政理念。
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保护优先,科学划定并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保护优先方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污染治理的老思路,由原来以污染治理为重点向以优先保护生态环境良好地区为重点转变,在继续治理严重污染地区的同时,逐步加大对生态良好地区的保护,扶持这些地区走可持续生态文明发展新路;实施“反降级”的刚性约束,不再允许为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质量,在无法满足要求的地区,有必要将其经济发展速度降下来,在环境质量降级的地区,必须对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部门问责;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维持其性质不变、功能不降、面积不减,完善生态补偿、政绩考核等配套制度建设,实现生态红线区域的长效管理。
二是坚持法治思维,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保障。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严峻环境形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乱象造成的。强化生态文明法治保障,应将公民环境权写入宪法,研究制定“生态文明促进法”,确立生态文明的法律地位;推动现有各种法律“生态化”调整和修订,包括与环境保护法相关的行政法、经济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等法律都要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常态化提供法律保障。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对生态文明的立法、监督问责职能,政府定期向人大提交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报告,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醉驾入刑”立竿见影的效果为治理有法不依的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扭转环保领域有法不依的乱象,必须立峻法、用重典,让违法的企业或个人付出沉重的代价。
三是创新驱动,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支撑。习近平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转到质量和效益上来,下大力气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科技专项,通过科技手段找出当前突出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途径;继续大力推进环境基准研究,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环境基准和标准体系,制定与我国环境基准相适应的自主环境标准体系,形成以环境标准为核心的环境法规体系,以环境标准引领产业创新发展,优化经济社会发展;以强化污染末端治理为契机,加快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政府购买环保服务力度,带动社会风险投资等多元化社会融资,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有效拉动绿色消费需求,使之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四是坚持系统思维,完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顶层设计。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他指出,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完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顶层设计,需要全面理顺政府生态、资源、环境监管职能,建立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的行政部门,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和“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监管体系;改革环境保护派出机构职能,探索省级以下环保机构的垂直化管理。
五是坚持民众为本,倡导兴起全民生态文明新文化运动。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民共同参与,坚持走群策群力、群防群控的群众路线。倡导兴起全民生态文明新文化运动,培育具有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公民,造就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打造担当公共责任的服务型政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构建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全民共建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
建设生态文明有赖于伦理精神和道德规范的引导和约束作用,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将生态伦理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倡导兴起全民生态新生活运动,引导企业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探索基层政府环保公众评议制度,建立公众参与的环境后督察和后评估机制,提升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篇6
热点链接
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2013年5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召开,会议提出并通过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并且要求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此次会议有19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其中仅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超过100人。《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即将到期,本次会议持续到12月18日,主要任务是确定全球第二承诺期(2012年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中国在至关重要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夕宣布量化减排目标,显示了中国继续加大力度、减少经济发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坚定决心。中方希望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并切实坚持和兑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史实链接
一、中国古代、近现代史: 1.古代中国资源利用与农耕经济
原始农业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用石器砍伐树木,然后晒干焚烧,再翻土播种,对自然环境有一定影响。许多王朝在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时,放火烧山,开垦山地以及围湖造田现象很普遍,过度开垦导致环境遭到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古代农耕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古代社会中充分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的活动又促进了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如四川都江堰的无坝引水生态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天人关系观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在天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天论》中这样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调自然不因政治的清明与否而变化,但人类可以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3.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大跃进”运动,在农业领域推行“以粮为纲”,提出“向自然界开战”的口号,在全国范围内出现毁林、弃牧、填湖及开荒种粮现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工业领域推行“以钢为纲”,全国数千万人上山炼钢,大搞“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不仅浪费了资源,也严重污染了环境,工业结构污染密集的重工业化趋势加剧,从而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世界近现代史:
1.工业革命与科技的迅猛发展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再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物质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西方国家最早享受工业化带来的成果,也最早品尝工业化带来的苦果。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无休止的掠夺,使全球环境遭到了空前破坏与污染,相继出现“温室效应”等众多全球性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与文明的持续发展。
2.罗斯福新政与强沙尘暴治理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大平原南部频繁发生的强沙尘暴震惊世界。罗斯福新政许多措施对沙尘暴治理起到了有效作用。如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植树造林。1933年国会通过《国民造林保护队救济法》,由联邦政府拨款,吸收18~25岁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而失业的青年从事植树造林、土壤保持等工作,从而使国家环境保护工作有了一支可靠的生力军。国会还通过《农业调整法》,规定每个农场主必须把他全部耕作的15%退出生产,由政府负责退耕补助。后来又制定《土壤保护与国内耕种面积分配法》,提倡保持土壤与科学耕作相结合的办法,对耕种定额土地,并按照土壤保持方法进行耕种的农户予以补贴。从而解决了农产品过剩危机,又保持了土壤环境。
3.苏联社会主义农业改革时期
赫鲁晓夫上台后,大力推行农业改革,他认为通过大规模种植玉米发展畜牧业,就能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在农业方面进行大规模垦荒和种植玉米运动,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和粗放耕作,垦荒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许多地方变得寸草不生。种植玉米忽略了玉米生长所需的自然环境,不顾苏联各地具体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违背了自然规律。他还提出几年内苏联人均畜产品产量赶上美国,造成苏联农业出现危机,使改革失败。
4.全球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与挑战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经济危机等全球问题日益突出。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将污染比较严重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严重影响和威胁这些国家人民的生命安全。如1984年印度发生博帕尔惨案,就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一家大型化工厂发生毒气严重泄露造成的。
5.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召开,会议提出并通过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并且要求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策。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热点演练 一.选择题
1.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灵渠
B.郑国渠
C.都江堰
D.芍陂
2.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这在下列哪些唐诗中得到反映
A、云烟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
4.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这首理解正确的是
A.新中国一五计划钢铁建设的巨大成就
B.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 C.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D.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下图(机器时代的“享受”)主要反映了:
“十九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A、轮船的发明推动了水上运输事业的发展
B、英国有钱人生活奢华、追求时尚
C、工业革命破坏了自然环境
D、工业革命的成果丰富了民众的生活 6.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蒸汽机广泛应用
②化工业兴起发展
③太阳能开发利用
④电子产品普遍使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1962年,美国的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歌唱”,“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可是只不过二十来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历史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证明
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B.耸人听闻,札人忧天 C.唯有依靠科技人类才能克服环境污染
D.环境问题始于美国
8、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低碳生活成为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为此,各国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是
A、经济全球化战略
B、经济区域合作战略
C、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9.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基础四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这说明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①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 ②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 ③区域集团化程度加快 ④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②③④
二.材料题:
10.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理念和道路模式的重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31年至1832年,英国爆发霍乱,造成约2.2万人死亡。1848年霍乱再次发生,死亡人数超过7.2万„„新工业带来新的污水,而城市却为工业利益集团所支配,这个集团既不懂得如何处理污水„„在工厂中也不安装任何保护环境的设备,形成的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里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方式。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二 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南部大平原被毁的草地达到35%„„罗斯福总统授意成立大平原干旱地区委员会进行系统综合防治。推广先进耕作技术,使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提高„„1933年颁布的《农业调整法》,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对愿意参加生产削减计划的农场主给予补贴,强调减少生产和保护土地相结合。在南部大平原地区,85%以上的农场主都参与了该项计划„„大平原委员会提出:必须对文化观念加以改造,破除征服自然、自然资源永不枯竭、个人有权任意支配自己的财产等错误观念„„经过十多年的多层面的综合治理,到了40年代,沙尘暴从南部大平原渐渐消失,而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材料三 由于赫鲁晓夫个人的坚持,1954年苏共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全国的谷物生产和关于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的决议》„„据统计,仅垦荒头几年,就有100多万志愿者参加了垦荒工作。从1954年到1958年,苏联国家对垦荒的投资共达307亿卢布,约占这几年全部农业投资的20%。最初规定的开荒数字是1 300万公顷,后来提高到2 800万至3 000万公顷„„开荒地区从50年代末开始,便出现大面积风蚀现象。——摘编自高国荣、周钢《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荒漠化与沙尘暴的治理》
——摘编自李华《20世纪50年代苏联全民垦荒运动》
材料四 在工业领域,大办“五小”工业,建成了简陋的炼铁、炼钢炉60多万个„„在农业领域,推行片面的“以粮为纲”政策,在急于求成的思想和“向自然界开战”口号的激励下,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毁林、弃牧、填湖开荒种粮的现象。(1)据材料一分析造成当时英国疾病流行、环境污染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在环境的“系统综合防治”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3)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垦荒运动和“大跃进”在发动者的主观动机、发动方式及消极后果三方面的相似之处,并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总结其历史教训。
答案
1.C 2.A3.D4.B5.C6.D7.A8.D9.B 10.(1)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利益集团追求利润,工业污水随意排放;环保意识薄弱、技术落后。
(2)经验:充分发挥国家干预的作用;调动人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环境立法;转变观念和加强环保教育;发挥科技作用;综合治理与预防相结合。
(3)相似之处:快速发展经济;采取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方式;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高等教育发展的“生态文明” 篇7
结合对高等教育的深入思考,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根本的、基础性的战略,多元质量观是高等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分类管理、各就其位、特色办学是高等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
一、生态文明的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
人类文明经历了黄色的农业文明、黑色的工业文明,现在已进入到创造绿色的工业文明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似乎也是人类文明的缩影。高等教育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传播着哲学、宗教的一种简单的、纯粹的文明。建于的11世纪初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就是在宗教的庇护和宠爱下诞生的。他们和其他近千年历史的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进入黑色工业文明的引领者却是19世纪初的德国的柏林大学,科研与教学并重,推进了工业文明,也使得德国很快成为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而美国的《摩尔法案》催生了一批以服务社会为使命的“赠地”大学,“威斯康辛思想”进一步将高等教育世俗化演绎到极致。今天,中国率先提出了高等教育的文化引领职能,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这一基本治国方略不仅引导人们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中确立生态理念、强化生态意识、倡行生态行为,而且给予国人一种共生意识,一种行为方式,一种思维模式。早在2010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中,就突破以往孤立讨论高等教育发展的思维方式,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支撑区域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以及现实中高校趋同发展的矛盾,深入践行2008年初提出的“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建立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1]。把高等教育的发展放在与社会的大系统互动中来考虑,这不仅仅是一种发展视角的转换,更是一种基于生态学的发展观的创生。在全球高等教育多元质量观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应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生态发展、生态文明,让每一所高校都能立足长远、科学定位、多元发展,而不盲目攀高、趋同建设。
“生态”(eco-)一词源于希腊文中的词根“oikos”(“住所、栖息地”之意),寓意是家庭成员能够彼此和谐相爱、彼此负责任。“生态学”(ecology)则是“oikos”与“logos”(“学问”之意)的合成词,其本意是研究生物住所和环境的学问[2]。1866年,德国人海格尔(E.H.Haeckel)首次提出生态学概念,认为“生态学”是探讨生物有机体之间,以及生物有机体与其生存的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这一概念逐步延展到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
时隔100年后的1966年,美国高等教育学家阿什比(Eric Ashby)首次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的概念[3],提出应该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考虑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特别要把握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生态平衡、生态位态、协同进化的原理与机制,建立了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德雷克·博克在《超越象牙塔》中热情呼吁,现代大学不能囿于象牙塔,而应超越象牙塔,推倒阻隔与社会交往的大学围墙篱笆,服务社会,引领社会。这可以说是现代大学放弃“农业文明”、走出“工业文明”、实践“生态文明”的昭示。但在传统的精英式高等教育中,在供给与需求巨大的落差中,“生态”思想只能束之高阁,被人们藏匿于意识深处。然而,当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步入大众化甚至普及化的进程时,我们就必须在需求与供给之间进行认真的审视和度量,既要考虑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也要考虑社会需求;既要审视高等教育的内部结构,也要审视社会大系统里对高等教育多元需求结构的变化。只有在高等教育与社会环境之间找到适切适需的相互协调模式,找到一种互为依存、互为促进、协调共生的“生态模式”,高等教育才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换言之,高等教育的生态文明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必由路径,更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题中之义。生态的寓意是“结构”,是“体系”,是内外在的相互关系。因此,高等教育的生态文明,首先要考虑高等教育体系的结构特征,从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分工和多元化发展审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同时,还需要廓清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也就是其生态学意义上的发展策略。
二、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结构特征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稳固,催生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宏观层面上的一整套改制制度纷至沓来。这不仅响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需求,更是对高等教育全球化改革浪潮的一种呼应。由此而来的现代高等教育系统日益复杂,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应大众化需求而生发的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在办学主体上由“政府直接办学”转变为“政府引导与监督办学”;在政府统筹管理上由“中央政府为主”转变为“省级政府为主”;在高等教育外部管理上,由“计划为主,统一管理”转变为“分权分层,引导服务”;在内部管理体制上也出现了淡化行政权力、强化学术权力、充分发挥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实践。对大学“可能的未来”,杜德斯塔(J J.Duderstadt)说:“2000年后,大学的教育远景是大学未来将要经历巨大的转变,它们包括世界性大学、多样性大学、创造性大学、不分科大学、虚拟大学、成人大学、大学学院、终身大学、无所不在的大学、实验室大学等”[4]278。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也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态势,多样化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更是21世纪大学的主流特征。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办学历史演进昭示我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就是将传统的精英式本科教育转变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由“象牙塔”里的高等教育转变为面向社会的服务型高等教育。作为美国新建高等院校“赠地学院”的代表———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它的“州的边界就是大学的边界”的办学理念很好地诠释了大学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费依屈克(H.A Foechek)对高等本科教育曾做过预言,他认为,未来的大学本科教育不再是传统的“大一统”式的精英人才培养,而是会出现明显的分化,仅就学士学位获得者来看,就会至少出现科学类学士、工程科学类学士、工程类学士和工程技术类学士四种[5]。这一预言已经在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办学历史中得到了验证。
应该说,对高等教育系统变革的思考,一般只是基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的角度,少有考虑高等教育系统本身对变革的驱动与制约。针对这种情况,伯顿·R·克拉克试图从组织的观点,阐明高等教育“系统本身是怎样决定行动和变革的”[6]2,寻找高等教育运作的“内在逻辑”,并认为必须准确把握并遵循这种“内在逻辑”才能认识高等教育问题、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由此可见,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一种必然选择,是高等教育系统对社会大系统的耦合与响应,是高等教育内部资源配置的变革。因此,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系统内的软硬资源支持。
(一)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分工———结构张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在多元质量观照下的适需教育,就是一个在结构上充满活力与结构张力的高等教育。衡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并不是仅仅看这个国家在世界一流大学群中所占的比重。在全球高尖端学术领域的话语权,还必须表现在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上。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还远远没有达到期望的水平,没有达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层面。造成这一现象的显著原因就是对高等学校的科学定位和分类引导不够,造成事实上的同质竞争、雷同发展。更有甚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众多高等学校倾心于规模的扩张以及简单的量的增加,造成在学科门类、专业布点、科研项目等方面的重复建设,致使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出现结构性扭曲,高等学校因重复建设、雷同设置而衍生的功能上相互僭越,造成了某些功能的恶性膨胀,使得系统内部呈现结构性过剩的局面。
高等教育系统是由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机构构成的,而这些机构在类型、层次、形式上应由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决定。时下,虽然大学的逻辑起点依然是“传播高深知识”,但其操作定义已不再囿于简单的人力资本的开发。社会对大学功用的期待发生了显而易见的扭转,开始把发现知识、加工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同时列入高等教育的功用[3]40。培养人才的规格是适用于哪一种知识型态?拥有不同知识型态的人才在人才总体中所占比例?其决定权不应属于大学内部,而取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客观需求。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中,人才需求应呈现一种类似塔形结构,研究型人才需求处于塔尖,而技能型人才需求则是坚实而广阔的塔基。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产生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从中利用高等教育系统内的结构张力,找准自身位置,在属于自己的生态位上,谋求自身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多元化———内生动力
从系统论角度来看,一个良性生态系统应该是一个具有多元的生态结构的系统,具有在不同生态位上协调共生的生态系统才会产生自发的内生变革动力,而使系统具有不断创生的时空。伯顿·R·克拉克提出,高等教育系统本身“单一的结构阻碍变革,唯有多元化的结构才能促进变革”[5]219,从而使得系统在多元化结构所营造的时空型态里焕发生命力。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高教30条”),明确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出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关键环节。构建具有活力的高等教育系统,必须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体制机制上寻找突破口。高等学校必须各就其位,合理定位;政府部门必须分类指导、科学管理,才能避免“千校一面”的一元化系统和单一机制。面对业已上路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如此庞大的系统陷入“一元化”的泥淖,一旦决策上有稍许移位偏差,对于系统整体的打击就是毁灭性的。而庞大系统的多元化可以有效降低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危机。因为,一个多元结构的庞大系统,其内部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任何一个部分出现偏差或失误,其他部分随即就可以自发给予补偿或修正,使得整个系统本身保持稳定。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产生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虽然在建设初期出现一味追求“量”上的变化,在规模上做文章,在外延上谋增加的现象,但它们在庞大的高等教育组织系统中可以利用自身的内生动力进行“自净”,从而着眼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在我国高等教育大系统中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合理定位,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三、高等教育生态学发展方略
生态学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种方法论。依据生态学理论,任何物种都会以自己特定的生态形式生活在特定的时空,该时空就是生物的“生态位”。自然界利用空间错位形式使生物各得其所。即使某些物种在统一“生态位”上出现,也会具备不同的生存方式。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一时间,人类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等应运而生。教育学家也开始用生态学的视角和方法考察高等教育问题。阿什比(Eric Ashby)指出,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在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进程中,高校自身应该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寻求适需的“生态”形式和适切的发展空间。高等教育按照生态学的观点进行改革,把高等教育系统看作是整个经济社会系统的一个形态,把不同类型的高校看作是高等教育系统本身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形态。“子形态”只有服从于整体组织系统“母形态”发展链的需求和定位,才能促进其自身发展。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应运而生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本科办学经验不足、办学资源紧缺、社会认同度不高及社会支持不足等,更应缜密分析内外部环境,在生态学视野里规划学校的发展。
首先,要充分考虑学校的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的制约因素。高等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认真盘点学校办学资源,从办学资源承载力角度考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与其同时,还要学会用生态学视觉去看待学校发展的环境承载力。高等教育的环境承载力是高等教育系统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所提供的发展空间和能力[7]。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从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等角度,准确定位,错位竞争,在“本科层次”、“应用类型”上做文章,立体、多元规划学校发展。
其次,要从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性定位自身的发展。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多样性高等教育生态链中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克服规模与质量、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等生态失衡问题,在高等教育的生态链上,觅求自己富有生命力的发展轨迹。
第三,“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稳生”是生态调控的基本法则[7]35,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和维护高等教育发展的“生态文明”自然是基本的发展条件。当下,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资源不足、与社会需求结构性错位仍是影响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的两个主要问题。正视和着手解决这对矛盾问题是处理好高等教育系统与经济社会需求,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功能失调冲突和矛盾的有效手段。因此,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抓住“危”中之“机”,利用后发优势,及时转身,准确定位,合理使用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与整合,保持高等教育组织系统的生态平衡,进而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的生态学发展要求高等教育进入多样化时代。不同类型的本科院校应秉持契合自己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质量观,在自己的生态位上规划自身发展,拓展发展空间,争创不同生态位上的“一流”。只有让不同的高校承担不同的任务,在各自的生态位上谋求发展,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才能体现高等学校的特色发展,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的“循环共生”。
(柳友荣,池州学院副院长、教授,安徽池州
247000)
摘要: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不仅从认识论上提升了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视界,更从方法论上拓展了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张力和内生动力出发,充分考虑学校的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的制约因素,以及教育系统的多样性定位高等教育的发展,利用生态调控原则规划高等教育,推动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徽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主要做法与思考[EB/OL].http://jwc.ahmu.edu.cn/jxyj.asp?id=988.
[2]生态学的由来及其发展[EB/OL].http://www.bbioo.com/lifesciences/46-19692-1.html.
[3]Eric Ashby.Universities:British,Indian,African;A Study inthe Ec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M].London:TheWeldenfeld and Nicilson Press,1966.
[4]James J Dudersdadt.A University for the 21st Century[M].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0.
[5]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3(01).
[6]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意蕴 篇8
摘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分析了生态文明的内涵,指出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论。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学发展;和谐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09)01000705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生态文明,其本身有着深刻的科学发展内涵,“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论。
一、 生态文明的涵义
十七大党代会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引起了理论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文明,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1],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生态,指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况。生态文明并不是指自然生态自身的“文明”状态,而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人类的经济社会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地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具体地说,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泛指人类在改造、适应环境的实践中所创造的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方式、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伦理道德和社会风尚以及资源开发和环境影响方式等方面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
当生态文明因子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社会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自然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手段、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它强调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必须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力图用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因而其运行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的生态轨迹。如果从维系人与自然的共生能力出发,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际和代际之间的公平性、共生性的原则出发,从文明的延续、转型和价值重铸的角度来认识,生态文明必将超越和取代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正如有识之士所言,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二、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升华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发展观问题至关重要。它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和进步的水平。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逐步形成的。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也就会引导和推动发展的实践朝着一定的方向前进。因此,发展观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确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建设生态文明,将生态建设放到一个文明的高度,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升华,是一个创举,表明了在全社会、在管理阶层逐步形成了既重视经济发展又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意识,以生态建设促进生产发展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过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确实促进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环境问题上,比如水污染,大气层污染,还有对地表的污染等。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这是发展经济过程中人与自然不和谐现象的表现。近年来,虽然中国政府在提倡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倡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环境问题的压力依然越来越大。正如专家指出:就环境论环境的简单、孤立的方法已经不能很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国家生存的大视野下,用发展的眼光、联系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建设生态文明” 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
三、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内涵
从科学发展观视域审视生态文明,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价值观;二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生产观;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生态文明要求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有深刻的科学发展内涵。从近年来常说的改善生态环境到正式提出的生态文明,都是我国环保战略的历史性转变,显示出党中央将环保从行为实践提升到政治和伦理高度的发展理念。
(1)人类要尊重自然,经济社会发展要遵循生态发展规律。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过去的那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和行为转化为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人不能选择脱离自然的道路。在人的主观能力空前提高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协调统一。生态文明的基本观点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正如生态中心主义者的一贯主张,在承认人类权利的同时,也要承认生物的、甚至一切自然物的权利。看似没有感觉的树木、花草、河流、海洋,都有自己的需要和生存权利。它们的价值和权利不是根据对人类有无用处而确定的,而是一种自然界的平衡链中所固有的。自然生物同人的基本需要是相类似的,都需要水分、氧气和营养。因此,人类不应凌驾于自然之上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互依存。如果一味地只想主宰、统治自然,势必会亲手破坏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瓦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导致人类与生态环境遭受灭顶之灾,后果不堪设想。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万物之灵长”之智能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一方面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另一方面生态文明要求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约束自己的行为。
因此,我们的发展目标必须以尊重自然为前提,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发展规律,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2)生态文明的伦理价值观基础。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观与客观合一”,即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即所谓的“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正如《中庸》里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2]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其伦理价值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和谐观与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也说明了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而是二者和谐互补。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自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但是,功利与幸福及其程度的界定又是由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生态文明是人类价值观必然的选择。
(3)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路径是自律与他律的结合。长期以来,为了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制定必要的法律规章成为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如国际社会对生态系统诸如自然森林、重要天然湿地等实行保护,施行生态补偿政策、开征环境税、资源税等,都是人类对生态环境实施的有效保护措施。比如美国温特斯普林斯市一项耗资8亿美元的大型建筑工程,因为一个白头鹰巢,被迫停工。根据当地的相关法律规定,鹰巢600英尺(183m)以内不得有任何大型的建筑工程。再如不久前,德国德累斯顿一座635m长的钢铁大桥,让一种4cm长的珍稀蝙蝠给弄下了马。
但是,单靠法律是不够的。法律仅仅是具有外在约束作用的行为规范,它与内化的、个人的道德有着根本的不同,内化的道德是行为主体的内在品质,合乎内在道德的行为是主体的自觉行为或习惯。只有当保护大气层、海洋、生物多样性,防止环境污染,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生态系统的良好状态成为一种以自律为特征的道德准则时,也就是说人类其他的一切行为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时,生态文明观念才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显然,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观念一旦形成,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果,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4)创新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模式。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尤其是开发各种新的环保能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模式。我国资源与环境的严峻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摒弃过去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暂时繁荣的不文明、不科学、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将资源与环境问题紧密相连。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约束条件,环境友好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还需要政府、企业以及个人具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良好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生产与生活中节约,促进环境友好。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完善政府的政策保障机制,制定相关评价标准与规范,尤其是构建由资源与环境关键因子组成的预警系统,才能更好地对人类的行为活动如大型工程以及重点项目的实施作出即时预警,避免浪费资源与产生环境灾难,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生生不息,与自然和谐。
据有关专家分析,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论述,虽然语言不多,却已形成了一个“建设生态文明”比较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的生态模式”、“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活方式的生态模式”这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生活方式的生态模式”,可以使人们摆脱无止境的物质欲望追求,引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不仅不会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有利于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应大力加强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宣传,培养公众节约型消费的意识,建立长效节约与节能宣传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约、科学消费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提倡绿色消费、文明消费,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党从十二大到十五大一直强调的主旋律,到十六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随着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胡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545.
[2]颜炳罡.四书五经:现代版 [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41 お
【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推荐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08-31
以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05-09
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07-06
徐立伟—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05-24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战略意义08-19
【参考】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09-29
科学发展保青山绿水 创先争优建生态文明村10-19
生态文明与生态设计09-13
生态文明和生态自觉09-23
生态文明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