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功能提升

2024-08-28

生态功能提升(精选10篇)

生态功能提升 篇1

长汀县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 水土流失历史之长、面积之广、程度之重、危害之大, 居福建省之首, 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经过近20年来艰难有效的治理, 取得显著成效, 累计治理面积7.85万hm2, 治理区植被覆盖率由15%~35%提高到65%~91%, 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86年的59.8%提高到现在的79.4%。目前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区虽然植被覆盖率较高, 但总体森林质量不高, 树种结构单一, 林相简单, 马尾松林占绝对优势, 水源涵养能力低, 依然存在“远看绿油油, 近观水土流”的景象, 且随时面临火灾、病虫害的潜在危胁, 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脆弱, 生物多样性简单[1,2]。本文通过中国石油万亩水保生态示范林项目调查研究, 借鉴国内成功的生态修复经验, 结合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区树种结构单一、马尾松林占绝对优势的特点, 提出林分改造与树种结构调整的规划思路, 探讨其生态功能提升的技术途径。

1 研究区概况

1.1 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地点在长汀县河田镇, 位于长汀县中部, 地理位置东经116°16′~116°30′, 北纬25°35′~25°46′。河田曾是全国严重水土流失区, 素有“火焰山”之称, 在20世纪40年代初与陕西省长安市、甘肃省天水市被列为全国3个重点水土保持试验区。1983年普查河田镇水土流失面积1.282万hm2, 占山地总面积的55.4%, 流失面积之大、程度之严重居全国之首。规划区海拔300~500 m,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年均气温17.0~19.5℃, 历史上最高气温39.8℃, 最低气温-4.9℃, 年无霜期265 d, 年降雨量1 700 mm。土壤以花岗岩、片麻岩、花岗斑岩等母岩形成的红壤为主, 含砂量大, 肥力较低。水、光、气、热配备良好, 具有自然条件优势, 适宜各种亚热带、温带植物生长。交通通讯方便, 林分改造与树种结构调整基础条件较好。规划区河田镇露湖村总面积逾800 hm2, 涉及林地面积692.13 hm2, 其中生态公益林492.13 hm2, 占林地面积的71.1%;商品林地200 hm2, 占林地面积的28.9%。商品林中用材林101.93 hm2, 经济林97.07 hm2, 荒山荒地1 hm2。林分594.07 hm2 (含用材林101.93 hm2, 防护林492.13hm2) , 林分面积按优势树种分:杉木林1.8 hm2, 占林分面积的0.3%;马尾松林560.67 hm2, 占有林地面积的94.4%;阔叶林31.6 hm2, 占有林地面积的5.3%。林地按立地质量等级分, Ⅱ类地60 hm2, 占林地面积的8.7%;Ⅲ类地632.13 hm2, 占林地面积的91.3%。森林活立木蓄积量5 715 m3, 其中林分蓄积量5 715 m3, 占100%。

1.2 规划区林分结构现状与问题

项目区森林覆盖率虽然较高, 但生态恢复能力弱, 林分结构单一, 巩固难度大, 森林生态系统仍然十分脆弱。一是树种结构比例失调。呈针叶有余、阔叶不足;绿色有余、彩色不足等特点, 绿化树种单一, 景观效果差。针叶林面积562.47 hm2, 占林分面积的94.7%, 阔叶林面积31.6 hm2, 占有林地面积的5.3%。二是大面积的马尾松林面临着遭受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严重危害。马尾松林面积占林分面积的94.4%以上, 是一座没有设防的易燃品大仓库。据《中国森林火险调查与区划》, 长汀县是一级火险区, 防火形势十分严峻, 责任极为重大。同时马尾松林易引起松毛虫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 据统计, 长汀县1986—2010年间松毛虫累计发生年均2 066.67 hm2。三是林分生长类型较差, 林分总体质量差, 并严重导致为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破碎性和单一性的残次林。森林系统演替向针叶化、低龄化、稀疏化、单层化、中小径化逆向方向发展, 造成森林生物多样性破坏, 森林植被水源涵养能力下降, 地表径流加快, 地质和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多。因此, 调整树种结构、林分的层次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2 林分改造与树种结构调整的规划思路

2.1 指导思想

按照生态示范县建设的标准, 创建“绿色长汀、生态长汀、宜居长汀”, 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整体生态保护、改善人民生活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多策并举、多方筹资、多树并种”, 实现大举措、大投入产生大效果的目标。通过采用“封育、补植、改造”等措施, 建设多类型、多树种、多层次、多效益的生态示范林, 坚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新一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 为建设森林长汀做出应有的贡献。

2.2 规划原则

一是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以模拟自然的手法, 尊重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 尽量利用优良乡土植物营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坚持适地适树、绿化美化相结合的原则。利用不同植物的不同形态和色彩, 利用植物在不同季相的视觉体验, 利用点缀许多其他不同色彩的植物的方法等来体现植物的美。四是坚持统筹兼顾、与各专项规划相衔接的原则;将项目建设和休闲观光结合起来, 实现林木的直接经济、生态效益, 提升区位经济功能[3]。

2.3 总体布局

一是布局范围、规模与对象。长汀县河田镇露湖村, 规划林分修复、树种结构调整建设总面积为692.13 hm2 (图1) 。二是建设布局。林分修复、树种结构调整面积692.13 hm2, 其中:改造树种以香樟为主74.67 hm2, 以银杏为主94.27 hm2, 以木荷为主173.73 hm2, 以杨梅为主132.80 hm2, 以马褂木为主87.47 hm2, 以闽粤栲为主125.20 hm2, 生态园 (樱花园) 4.00 hm2。

3 生态功能提升的技术途径

3.1 树种结构调整

遵循乡土阔叶树种为主, 外来树种为辅的原则, 主要选择香樟、银杏、木荷、杨梅、马褂木、闽粤栲、樱花等7种优良乡土树种为主, 枫香、山乌桕、无患子、千年桐季相变化及彩叶树种为辅, 配种杜鹃、红叶石楠、紫薇等灌木观赏品种, 形成多类型、多树种、多层次、多效益的水保生态示范林, 提高水源涵养林的蓄水保水能力[4]。林分修复与树种结构调整造林类型面积见表1。

3.2 林下补植补造

一是整地方式和规格。在保护原有植被的情况下, 采取条带状、块状整地, 要求在穴周围1 m见方内除草松土, 乔木树种整地规格穴面60 cm×底50 cm×深50 cm以上, 灌木树种穴面40 cm见方, 穴底30 cm见方, 深30 cm以上, 挖明穴, 施钙镁磷肥500 g/穴, 回表土。二是造林密度。依树种、立地条件不同, 选择不同的造林密度。本项目营造以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的生态林, 可适当加大造林密度。按现有调查情况, 设计乔木树种补植900株/hm2, 灌木树种300株/hm2, 樱花405株/hm2。林中空地设计株行距为3 m×3 m, 林下补植依拟建林地、林木状况而定, 采用“见缝插针”布设。三是植树季节和方法。造林在当年1—3月, 应掌握在阴雨天气进行, 采取植苗方法。树木种植时, 带土球树木的栽植过程是在坑槽内将种植土填放至球底高, 土球放置在上面, 定向后再打开泥球包扎物, 取出包扎物后, 再从坑槽边缘向绿化树土球附近培土 (包括营养土) , 分层捣实, 培土高度达到土球2/3时做堰, 树干必须扶正。四是种苗。苗木供应由长汀县林业局统一采购, 苗木必须选用优良种源区、良种基地或良种繁育中心生产的良种所培育的苗木。要求枝叶茁壮、苗茎通直、顶芽饱满、根系发达的合格苗。乔木树种要求多年生合格苗, 地径3 cm以上, 苗高1.0 m以上, 袋装苗或土球直径20~30 cm (樱花苗要求胸径5 cm以上, 苗高1.5 m以上, 土球直径50 cm以上) 。灌木苗高50 cm以上。五是混交方式。依据立地类型、树种特性的不同, 采用条带状、块状、株间混交等[5]。六是幼林抚育。根据树木生长情况、林地植被状况和不同造林密度而定, 幼林抚育结合施肥进行。抚育方法:块状除草松 (培) 土, 块幅1.0 m见方。抚育次数:一般造林当年抚育1次, 连续抚育3年, 每年2次, 直至幼林郁闭。抚育时间:分别于4—5月和8—9月间进行。造林当年8—9月抚育时, 施复合肥300 g/穴;第2年3—4月结合扩穴松土施复合肥300 g/穴, 8—9月抚育1次, 结合扩穴松土施复合肥200 g/穴;第3年、第4年同第2年。

3.3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管理

为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保护森林资源, 必须认真搞好养护管理工作。一是加强护林防火, 防治病虫害。贯彻执行“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 做到有虫治虫、无虫防虫, 根据病虫防治对象和经营管理水平, 采取各种综合防治措施;二是严禁砍柴、割草、打枝等人为破坏活动, 在项目区范围内要设置专职护林员进行巡视管护, 切实保护造林成果。

4 结语

该项目以全国生态文明和现代林业示范县建设为载体, 以科技创新为手段, 以水土流失治理为目标, 以河田镇露湖村水土流失治理区692.13 hm2为中心, 采取“种、补、改”综合技术措施, 通过抚育施肥、林相改造等水保生态示范林的培育, 建成多类型、多树种、多层次、多效益的水保生态示范林, 提高水源涵养林的蓄水保水能力, 促进森林长汀、生态长汀的建设, 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通过科学的森林经营, 改善项目区树种结构, 增强生态效能, 建成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综合效益显著的森林生态系统, 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要全面提升其生态功能, 要不断总结和推广水土流失治理区林分改造、树种调整经营技术。项目为中国石油万亩水保生态示范林项目, 投入大, 造林技术要求高, 因此造林时必须严格按作业设计施工, 严把各个工序质量关;同时, 必须加强森林抚育和管护工作。为河田镇、长汀县乃至全市、全省水土流失治理区建设起辐射、示范带动作用, 为长汀县继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县建设服务。

摘要:借鉴国内成功的生态修复经验, 结合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恢复区树种结构单一、马尾松林占绝对优势的特点, 提出了林分改造与树种结构调整的规划思路, 探讨了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恢复区生态功能提升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水土流失治理恢复区,林分改造,生态功能提升,技术途径,福建长汀

参考文献

[1]张盛钟.汀江流域森林生态修复对策研究[J].防护林科技, 2010 (1) :51-53.

[2]齐实.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1999.

[3]李风, 陈法扬.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J].水土保持学报, 2004 (6) :188-190.

[4]全海.山区小流域生态恢复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4) :106-111.

[5]刘青.江河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 2007.

生态河岸的功能与运用 篇2

关键词:生态河岸;规划;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26-2

0 绪论

河岸带的定义首次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生态河岸(riparian ecosystem)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关于生态河岸的定义,目前主要从生态河岸的生态系统属性和过渡带属性两个方面进行理解。总的来说,生态河岸(riparian ecosystem)是以自然为主导的,在保证河岸带稳定和满足行洪要求的基础上,维持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协同发展,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地带。生态河岸是一个狭长的水陆生态交错带,既要研究其生态系统的特征,又要从水利工程方面

进行考虑。当前,生态河岸主要研究生态河岸的功能以及生态河岸功能实现的途径,生态河岸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外河道治理的重要措施。

1 生态河岸的功能

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对生态河岸的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Naiman及张建春等人在2001年将生态河岸功能概括为廊道功能、植物护岸功能和缓冲带功能。Miller于1998年指出生态河岸的功能可以概括为:生态河岸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对地表和地下水径流的保护功能;对开放的野生动植物生境以及其他特殊地和旅行通道的保护功能;可提供多用途的娱乐场所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还有一些学者把生态河岸的功能归纳为:自然保护功能、社会保护功能以及休闲娱乐功能。

2 生态河岸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生态河岸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生态河岸生态系统中生态平衡的维持。对于一个退化的河流生态系统来说,运用恢复生态学原理来修复生态系统,有利于生态河岸功能的实现。我们在分析公园河岸生态状况的基础上,探讨公园生态河岸建设的原则,采用工程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园生态河岸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并探讨公园生态河岸的综合评价。通过公园生态河岸规划和建设的研究,为本地区河流河岸带自然条件的生态修复积累实验成果,完善解决河道生态护岸中存在的诸多技术问题,使本地区的生态河岸研究有进一步的长足发展。

生态河岸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生态河岸生态系统中生态平衡的维持。对于一个退化的河流生态系统来说,运用恢复生态学原理来修复生态系统,有利于生态河岸功能的实现。河岸的治理在古代已经很广泛了。

20世纪60年代后期,德国及瑞士认识到传统的水利设计及管理思想是导致河流自然生态系统受损的根本原因,开始进行如何把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土木工程,修复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的试验研究。瑞士、德国等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自然型护岸”技术,并且在生态型护坡结构方面做了实践。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瑞士、日本等发达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混凝土河岸的生态修复实验研究,大规模改修了混凝土河岸,恢复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积累了大量的成功范例。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多自然型河道治理”技术。但是国外河流生态修复多以积累典型成功工程事例为主,缺乏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是如何自我调节的动态定量化证明研究,没有建立一套评价河流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的定量化指标体系。

近年来,我国的生态河岸专家已深刻认识到在河岸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始探讨生态河岸的运用与发展,并在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护岸研究,寻找生态河岸最理想的技术手段。目前,我国河道护岸工程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采用传统的规划设计思想和技术,即便是中小河流,河流护岸仍然只是考虑河道的安全性问题,以混凝土护岸为主,而没有考虑工程建筑对河流环境和生态系统及其动植物及微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我国城市段河流护岸多采用耐久性好的混凝土,破坏了河岸的生态系统,导致河流自我净化能力降低。以恢复城市受损河岸生态系统为目的,研究受损河岸生态修复材料(如芦苇(Phragmites com munis Trin.)、河柳(Salix matsudana Koidz.)、竹子(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de Lehaie)、意杨(Populus euramevicana cv.)、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DC.)、榆树(Ulmus pumila L.))的适应性,利用植物护岸,并把植物护岸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护岸技术研究,是实现生态河岸功能的重要途径。

植物在生态河岸恢复中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一种是单纯利用植物护岸,一种是植物护岸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护岸技术。下面为国内比较常用的几种植物护坡技术。

2.1 植草护坡技术

植草护坡技术常用于河道岸坡及道路护坡上。目前,国内很多生态河岸的治理都使用的是这一技术,我们在生态河岸的探讨中也经常使用。这一技术主要是利用植物地上部分形成堤防迎水坡面软覆盖,减少坡面的裸露面积,起到护坡的作用;利用植物的深根系,加强植物的护坡固土作用。还可以改善原有的驳岸没有流动性,单一性,使河道流速再高都不受影响。有些原有河道硬化破坏了河岸与河床之间在水文和生态上的联系,破坏了可以降低水温的植被,植草护坡后可以使其发挥截留雨水,稳固堤岸,过滤河岸地表径流,净化水质,减少河道沉积物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增加河岸生物的多样性。

2.2 三维植被网护岸

三维植被网技术多见于山坡及高速公路路坡的保护中,这一技术现在也开始被用于生态河岸的防护上。它主要是指利用活性植物并结合土工合成材料等工程材料,在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生长能力的防护系统,通过植物的生长对边坡进行加固的一门新技术。根据原有的边坡、地形进行处理,把三维植被网技术用于生态河岸的护坡上,通过植物的生长对边坡进行加固,根据边坡地形地貌、土质和区域气候的特点,在边坡表面覆盖一层土工合成材料,并按一定的组合与间距种植多种植物,将河岸的垂直堤岸护坡改造成种植池。

2.3 河岸防护林护岸

在生态河岸种植树木或竹子,形成河岸防护林,减小了水流对表土的冲击,减少了土壤流失。还可以在河岸边种植菖蒲,形成防风浪的障碍物,将原有泥石堤岸改造成用土做堤,降低河岸坡度,形成缓坡,在缓坡上种植草坪和乡土植物,形成游人可以接近水界面的低水位网格亲水步道。河岸防护林可以起到保持水土、固土护岸作用,

又可以提高河岸土壤肥力,改善河岸周边的生态环境。

3 生态河岸的规划与构建

以生态护岸为设计的亮点,主要以新的施工技术应用于驳岸施工。我们可以根据河流地形的高低,改造和减少混凝土和石砌挡土墻的硬质河岸,扩大适生植物的种植空间,建立亲水平台,构建层次丰富的岸线。先抛石,在常水位线以下用三围网固土,造缓坡草坪入水,在常水位以上种植物护坡,造景观。

河流生态恢复的目的之一就是促使河岸系统恢复到较为自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态河岸系统具有可持续性,并可提高生态系统价值和生物多样性。生态河岸规划所遵循的原则归纳有下列五项:尊重自然的原则,植物合理配置原则,避免生物入侵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协调统一的原则。

我们针对某一水域的地理环境为主提出生态河岸,旨在以生态原则提高水体的自洁能力,使该水体对保持城区水生态平衡,使城市与环境协调发展,人类、多种动植物和谐共处,达到一种自然平衡的状态,建设有特色的新型城市景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对该水域进行综合治理,加强该水域及周边的产业规划,进行产业调整。

4 生态河岸构建的技术推广体系

本文在研究生态河岸自然特征即河流主要生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河岸建设的基本原则,探索了对规划构建的生态河岸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和评价方法,总结出开展长江中游城市生态河岸建设的一些技术推广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大多数生态河岸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水体污染严重,原有驳岸破坏了生态平衡,植物多样性低,河岸异质性降低四个方面。

(2)生态河岸规划的原则,既要遵循尊重自然、植物合理配置、避免生物入侵、可持续发展以及协调统一的普遍性原则,又要基于公园原有河岸的自然特征和生态问题,对河岸进行技术改造,增加河岸的亲水空间,加强对河流的综合治理,把公园与周边的公园结合起来,形成有特色的滨水景观。

(3)在生态河岸的规划建设中,把工程措施和植物建植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植物设计以应用乡土树种为主,考虑四季景观,在不同的景区使用不同的植物来渲染意境。在河漫滩湿地(最低水位到常水位)点缀水生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芦苇( Phragmites com munis Trin.);在河堤疏树草地(常水位到最高水位)种植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DC.),林下种石蒜(Lycoris radiata)、鸢尾(Iris tectorum)和玉簪(Hosta plantaginea)等宿根花卉;在滨河疏林草地处,结合地形、铺装,配置竹林、乌桕(Sapium sebiferum Roxb.)、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

(4)根据公园的河岸线,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部分进行功能划分。上游可以设计为理水区,理水区保留了原有堤防基础,沿岸道路退后,将原来的垂直堤岸内侧护坡改造成种植池,并在堤脚面一侧设高水位亲水游船码头;中游设计为亲水区,亲水区保留原有水泥防洪堤基础,沿岸道路退后,在原来的垂直堤岸内侧护坡上堆土,形成种植区,并在堤脚铺设卵石,形成亲水界面,即中水位临水平台;下游设计为戏水区,戏水区的河岸边种植菖蒲,形成防风浪的障碍物,将原有泥石堤岸改造成用土做堤,降低河岸坡度,形成缓坡,在缓坡上种植草坪和乡土植物,形成游人可以接近水界面的低水位网格亲水步道。

(5)由于生态重建是一个跨越较长时间尺度的过程,因此,需要在长期对河流流域以及公园生态河岸监测的基础上,根据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要求,结合生态河岸规划建设情况,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结构稳定性、景观适宜性、生态健康、生态安全方面对河流生态河岸开展综合评价。

(6)生态河岸建设的关键技术体系表现在根据河流地形的高低,改造和减少混凝土和石砌挡土墙的硬质河岸,扩大适生植物的种植空间,建立亲水平台,构建层次丰富的岸线。

(7)应加强对规划构建的公园生态河岸生态系统的基础研究,重点研究河岸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稳定性,并应加强定量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Meeban W R,Swanson F J,Sedell J R.Influences of riparian vegetation on aquatic ecosystem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s tosalmonoid fishes and their food supplies [A].In:Johbson R R,Jons D A eds.Importance, Pre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Floodplain Wetlands and other Riparian Ecosystems[C].Washington:USDA Forest Service,1977,137-145.

[2] 夏繼红,严忠民.生态河岸带的概念及功能.水利水电技术,2006,5(37):156-189.

[3] Boon P J.宁远,沈承珠,谭炳卿,等译.河流保护与管理.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2-175.

金融生态的系统再构与生态功能 篇3

金融生态研究的初始动机、研究人员自身的学科背景,使金融生态与“生态”概念所内在蕴含的系统整体性、和谐互动性、可持续发展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通过对自然生态与金融生态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金融生态的研究出现了一些确需完善的不足之处,金融生态的基本内涵仍有待进一步商榷。

二、现有金融生态理论的不足

1. 金融生态的总体结构不完整

不良贷款、金融风险及相关金融问题的深入分析,使人们意识到其原因远比直观感受到的要复杂得多,引发人们从金融体系之外探讨金融发展问题,尤其是借鉴生态学原理引入金融生态环境来谋求解决途径。金融生态环境论基于自然生态中物种的生存和活动环境,侧重“生物群落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强调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但绝不能忽视金融体系自身的因子条件在金融生态变迁中的作用。金融生态系统论在关注外部环境的同时,认为金融生态是一种开放复杂巨系统,侧重“生物群落”,强调金融生态主体的自主性和自然成长规律,因而比金融生态环境论具有更好地合理性。

2. 金融生态的生态主体不健全

研究金融生态的学者以金融领域尤其是银行界人士为主,自身的学科背景导致金融生态主体的构成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金融体系的主体不健全。金融活动既包括通过银行进行的间接金融交易,也包括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的直接金融交易。因此,金融生态首先应该以金融业为研究主体,研究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及其生态环境,它们是有机互补的整体,而不仅仅是单独的银行业。二是金融功能的主体不健全。金融的基本职能就是服务于企业的资金融通,企业是资金融通的一个最基本的主体要素,企业要素缺失将难以达成现实的金融交易和实现特定的金融生态功能。因此研究金融生态不仅要以金融机构为着眼点,还必须关注企业。

3. 金融生态的研究内容不深入

金融生态的理论基础是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培育各类金融生态主体、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和完善金融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研究的目的在于如何实现金融生态系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但现有研究仅引入了一些生态学基本概念。有的学者尝试探讨金融生态的能量和物质循环,很有借鉴意义,但囿于自身行业背景因素,仅强调金融体系自身的循环过程,从而使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金融资源,也就退化为局限在金融领域的单纯货币,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主体——企业,也就沦落为金融生态中的分解者。断裂了经济增长链路,也就谈不上金融生态各主体乃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如何运用生态学理论完善金融生态主体构成,把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主体而贯通经济增长循环链路,探讨金融生态的物质能量循环过程和生态演进规律。

三、金融生态的三维四元结构

1. 金融生态的三维四元结构模型

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理论,基于经济增长这个最终目标,遵循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循环链路,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系统首先包括金融生态环境和具有生命特征的金融生态主体两大部分;其次,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各类金融生态主体及其外部金融环境之间,通过信用流动和资金循环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并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金融生态主体进而依据其功能又可依次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调控者。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存、互利共生,其关系是立体的、多维的、交互的,通过剔除一些次要的枝蔓性因素,将其三维四元结构描述如图1。

2. 三维保障的生态环境

金融运行及金融生态和谐发展所依托的最为重要的生态环境要素是:

(1)经济基础(土壤)。土壤是生物生长发育和栖居的场所,是生物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也是生物种类和数量分布的制约因素。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发展的动力也主要来自于所依存的经济基础,因此,经济基础同样发挥着类似于土壤的生态作用,决定着能为金融生态主体提供“食物”的总量和结构,决定着金融资产的整体质量,也决定着金融生态主体的生存空间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金融生态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是源于金融部门的产品与服务可以吸收和转化家庭部门的储蓄,缓解生产部门的预算约束,满足其扩大投资和再生产的需要。

(2)诚信文化(太阳辐射)。地球上所有生命归根结底都是由太阳能驱动的,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不均匀分布会影响光合作用和温度,使动植物形成不同的生态习性。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诚信是金融活动之本,失去了诚信的金融活动就如同自然界失去了阳光的普照。我国目前金融生态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信用的缺失。因此,诚信文化同样发挥着类似于太阳辐射的生态作用。诚信文化涵盖金融资源生产、消费的各个领域,是金融主体“人身安全”内在保障,直接对金融生态主体的活动产生激励和约束作用。诚实守信是企业参与市场交易的基本条件,更是其进入融资市场的必要条件。正如破坏自然环境所影响的不只是某一类物种的生存,不诚信的行为不仅会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还会使企业融资的难度和成本大幅增加,整个经济金融发展将处于高风险的恶性循环之中。

(3)法律体系(温度调控)。地球表面温度随空间和时间而不同,由此产生不同的气候带,成为温度习性各不相同的生物地理分布的限制因素。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政治、经济、文化的许多特征是通过法律制度来体现和塑造的,因此,法律制度同样发挥着类似于温度调控的生态作用,是生态主体“生命活动”的行为准则和“人身安全”的根本保障。只有在完善的法律环境下,金融主体的产权才能得到有效保护。金融活动的良性发展既要求必须拥有完善且适宜的规范金融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也要求实行严格的执法以制裁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3. 四元主体的生态链网

完整且合理的金融生态食物链网结构,贯通了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循环链路,相应涉及如下四元生态主体:

(1)生产者。含银行、金融市场在内的各种金融机构作为生产者,凭借其金融信用从经济基础中吸收所需的资金原料(闲散货币、物化资金)并转化为有效资金(金融资源)。初级生产者直接在经济基础这个土壤中从居民、企业手中吸收暂时闲置的零散货币,将净吸纳的货币——沉淀的资金,转化为其他主体可长期投资使用的有效资金。复合生产者虽直接吸纳闲散货币,但主要间接地从其他生产者获取资金。催化性生产者是为了增强资金流动性、分散金融风险、提供专业化辅助服务或加强政策性引导,其本质是催化、促进前两种生产者的发展及功能。

(2)消费者。以企业为主的消费者则凭借其商业信用来运用这些金融资源实现自身乃至经济基础的扩张,并以收益回报带动金融机构共同成长。企业是金融资源最主要消费者,金融资源将以资本的形式转化为企业——这个经济领域“生物”机体的主要构成部分。如同自然生态中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必须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要合理回馈自然、注意水土保持一样,作为筹资者的企业即使从自身生存发展角度出发,也应自觉维护与金融资源生产者的和谐关系,并不断给以合理的投资回报。

(3)分解者。从自然生态的原始意义角度看,经营不善的企业、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评估、清算、法律等金融中介组织分解为资金原料并归还到原始投资者和经济基础中,从而被金融资源生产者再利用而实现金融生态循环。但随着金融市场和中介组织的发展,通过并购将经营不善或优势互补的企业重组为一个新的更具生命力企业,成为更为理想、更具经济效率的选择。良好的金融市场中介服务会使金融生态主体降低成本并提高金融生态系统的效率,此时凸显出转化者相对于分解者的灵活优势。

(4)调控者。生态系统中,关键物种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各类监管机构就是金融生态中的关键物种,其存在意义在于调控而非生产,通过金融调控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市场退出机制等,主动调控金融资源的生产和消费,以及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产生与成长、准入与退出。各类监管机构的监管是金融生态的自调节,主要通过利率机制、市场机制、竞争机制、吞并机制、演进机制、自律机制等途径进行。高效率的监管不仅为金融生态的良性循环掌舵护航,而且能够缩短金融生态自调节时间和提高金融生态自调节质量,还可以适度控制生态主体的总量、结构并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和演进秩序。

四、三维四元结构下的金融生态功能

金融生态通过有序转换和无限循环,把各个生态主体紧密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而实现我们切实所需的完整的生态经济功能。

1. 物质循环机制

在自然生态中,物质沿着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依次转化并无限循环。而在金融生态中,物质循环相应表现为资金循环。首先,经济基础中的闲散货币及物化的资金原料流入系统,然后以金融资产为媒介,经由生产者、消费者、中介组织所组成的营养级依次转化,从资金原料到各种生态主体可以利用的有效资金,再回到资金原料,构成一个循环流动的资金链网。资金流是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骨架,没有资金流,金融生态系统就会陷入瘫痪,同时,链路丰富的资金链网有助于形成稳定且多样化的资金服务,其作用和功能等同于自然生态的物质循环。但与自然生态不同的是,各主体之间不是捕食关系而是互利共生的关系,构成各主体自身机体的其成长所需的食物营养来自于其贡献的回报,每个营养级的主体也必须以收益来回报上一营养级的主体,因而金融体系支持企业成长,尤其是扶持企业以技术创新实现企业乃至相关生态主体快速发展,成为整个生态系统共同成长的重要源动力。此外,金融资源的生产者不是简单地将基础货币转化为资金,而是在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下成倍地创造存款货币,放大其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2. 能量流转机制

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推动了自然生态的物质循环。而在金融生态中,推动资金循环的动力则是信用。从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金融市场的资金运作,到企业间的商业信用,信用已经渗透到资金循环的每个环节,成为推动资金循环的基本动力,没有它系统就无法牵动和运转。但与自然生态不同的是,信用的来源不存在“太阳中心”而是分散的,是各主体在诚信文化中逐步培养并由法律体系通过惩戒来提供根本保障;信用的流动是双向交互的,任何一方的信用缺失都不可能达成现实的金融交易和实现资金的流动;单个主体的信用流动不是纵贯全程而是区间性的,是通过相关主体的“信用对接”推动资金的连续循环,随着营养级数的递增,资金的复利增殖同时伴随着显著的林德曼效应和巨大的风险积累。

3. 信息传递机制

生态系统中的有序运动是借助信息传递、控制过程来进行和完成的。金融生态的运动过程中同样充满了信息传递。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能给人们提供关于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的表述,是金融生态协调的基础之一,通过引导信用流动而实现资金的有序循环。金融生态的运行机制实际就是一个信息交换和调整的过程,通过各主体对信息的反馈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尽量简化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复杂性和运行成本,以复合型的金融体系和健全的中介服务体系搭建金融生态各主体之间的信息高速路,不仅促进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还能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信用能量流转中的衰减效应。

五、结论

园林绿化生态功能的初步研究 篇4

【关键词】园林;绿化;生态功能;碳氧平衡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花卉的生态效益是通过其生态功能来实现的,主要表现在调节碳氧平衡、降温增湿、杀菌效应、减污效应、减噪效应、监测环境等方面。下面我将对园林花卉的生态功能进行分析论述。

1 碳氧平衡

同地球上分布的大量森林相比,城市园林花卉的绿量是相当有限的。城市人群的呼吸耗氧量和城市各种化石燃料燃烧的耗氧量,以及城市各種有害气体的排放,目前大部分市区的二氧化碳含量已超过自然界大气中二氧化碳正常含量 300ppm 的指标。城市园林花卉通过光合作用固碳释氧的功能,除去在城市低空范围内从总量上调节和改善城区碳氧平衡状况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外,在城市中就地缓解或消除局部缺氧、改善局部地区空气质量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园林花卉与其他园林植物的这种功能,也是在城市环境这种特定的条件下其他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2 降温增湿效应

城市具有密集的建筑群和铺装街道,交通拥挤,人口集中,热的释放量大大增加,并由于城区建筑物的遮挡使通风不良,不利于热量的扩散,因此气温常比郊区为高;由于城市自然降雨大部分为建筑物和铺装道路所拦截流入地下水道而丧失,自然降雨通过非铺装土面上植被的蒸腾向大气补偿水分的数量大为减少,又使城市过热和过干的恶性循环得以继续,这种状况在北方城市尤为明显。城市园林花卉作为城市中宝贵的绿色资源之一,通过其叶片大量蒸腾水分而消耗城市中的辐射热,以及通过枝叶形成的浓荫阻挡太阳的直接辐射热和来自路面、墙面和相邻物体的反射热而产生的降温增湿效益,对缓解城市的热岛,减少居民由于干热环境所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带来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舒适度和生活质量的效益,在城市这一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特殊的和重要的意义。

3 杀菌效应

园林花卉对细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不同花卉种类在杀菌能力方面有显著差异性。在城市的环境条件下,园林花卉通过其枝叶的吸滞、过滤作用减少粉尘而减少城市空气中细菌含量。许多绿色植物能释放芳香化合物,有杀死大气中病毒、细菌的作用,从而保护人体健康。紫藤金银花、美人蕉、菊花、石竹、鸡冠花、仙人掌、凤仙花、水仙、虎耳草等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专家试验发现含有挥发芳香油“杀菌素”的数目达 340 多种,有的能引起细菌溶解,有的可破坏或抑制病原菌的代谢和繁殖,并有改善心肌缺血、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它可以稳定情绪,使人安静、解除焦虑、促进睡眠;人吸入绿色植物释放的植物杀菌素、负氧离子可使人体增强抵御潜伏细菌的能力,清除致病隐患,获得大气中的维生素以及有益健身的气体元素。

4 减污效应

城市中由于工业生产、汽车尾气以及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氯、氟化物、臭氧、氮氢化物等,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园林花卉及其它植物在其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呼吸作用对许多有毒气体具有吸收的功能,将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的物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园林花卉种类的不同,在减污能力上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万寿菊可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害气体。美人蕉能吸收二氧化硫、氯化氢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石竹可吸收二氧化硫和氯气。一串红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对硫、氯的吸收能力均较强,鸡冠花也是抗污染植物,现代科学实验证实,鸡冠花抗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有毒气体的能力很强。可见园林绿化的净化作用,作为综合治理措施中的一项有效的生物措施,尤其在减少和改善局部地区污染状况中可发挥其积极作用而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5 减噪效应

园林花卉的减噪效应往往受到噪音源和一定空间距离的局限,更多地表现为局部效应。高大的花卉具有很强的隔音效果,枝叶表面的气孔和绒毛可削弱声波的强度,并有吸收声波的作用,可有效减轻噪音污染。园林花卉具有的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作用能力的大小与植被的种类、稀疏稠密度有关。

6 监测环境

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要比人类敏感得多。在环境污染的情况下,污染物质对植物的毒害也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植物的这种反应就是环境污染的“信号”,人们可以根据植物所发出的“信号”来分析鉴别环境污染程度。美人蕉的叶面对空气污染的反应很敏感,在净化空气的同时,还可作环境监测器。有些花卉对有害气体十分敏感,可作为某种毒气的指示植物,如唐菖蒲、萱草、郁金香对氟化氢敏感,桃对氯化氢敏感,秋海棠对氮化物、氧化物敏感,丁香对臭氧敏感。

生态功能提升 篇5

农田生态系统是农田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间能量和物质交换及其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与其它生态系统相比, 农田生态系统受人类控制明显, 是一种半自然的人工生态系统, 具有目的性、开放性、高效性、易变性和脆弱性等特点。长期以来, 人们过多重视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生产功能, 扩大灌溉面积, 加大农药、化肥等使用剂量, 以至造成一系列农田环境问题。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危机认识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 关于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健康方面的研究广泛开展。这不仅可以了解农田生态系统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也为可持续利用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因此, 本文综述了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其生态健康的主要研究进展, 以期为营造多功能的农田生态系统提供参考, 使农田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效用。

1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常指生态系统与其生态过程形成的能够维持的人类生存的物质生产和服务。农田的非生物环境、生物特征、生态过程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的内在机制。同时, 人类活动构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驱动力。目前关于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1 产品生产功能

农产品的生产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首要功能。借助人工辅助的投入和管理, 农田生态系统进行较高效的物质能量循环, 为人类提供维持生命活动的食物 (如粮食、蔬菜、水果等) 、经济作物 (如饲料、花卉、药材等) , 以及为轻工业提供原料 (如纤维、木材、橡胶等) 。除此, 近些年来以生物能源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能产业发展, 增加了农田生产功能的内容。农田生态系统产品生产功能评价通常利用直接的市场价值法进行, 多采用播种面积、农副产品年生产量等指标。

1.2 调节气体功能

农田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动态平衡。在气体调节功能中, 农田土壤也会排放甲烷, 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 对全球变暖有着重要影响。尽管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远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 也会由于土壤的湿度, 种植的作物种类而有所差别, 但是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播种作物的制度、农作物的水分类型、秸秆还田等方法增加农田土壤的碳汇量。农田生态系统气候调节功能的评价通常采用各气体的排放通量等指标。

1.3 水土保持功能

尽管长期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 但从另外一侧面农业活动对于水土保持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各地农业在实践中摸索出多种水土保持措施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法, 这对于防止土壤侵蚀等发挥较大的作用。研究显示, 地表的农作物秸秆不同覆盖和实施水土保持措施下农田生态系统每年可保持土壤101.9×108t, 特别是在我国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农田水土保持功能尤为明显。农田生态系统保持水土功能的评价通常可以从减少土壤侵蚀量和蓄积水分方面评价。

1.4 净化功能

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下, 农田生态系统承担了重要的环境净化功能。生活垃圾, 如人畜粪便等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即可作为有机肥料施入农田, 不仅节省了垃圾处理和填埋费用, 也可维持农田养分的平衡, 起到净化环境的功能。在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净化功能相对较强。农田生态系统净化功能的评价通常采用净化废弃量来评价。

1.5 社会保障功能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来讲, 农田生态系统生产的农产品不但是城市居民生活资料的来源, 更是农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和收入来源, 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对于那些进城务工人员, 一旦在城市里失去原有的工作还可以回到农村务农维持生计。

1.6 生态美学功能

农田也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人类实践活动改造出来, 在适当的时节和地点会成为一种观赏的景观, 例如南方的水田景观, 梯田景观等等。不同地区的农田有不同的形态, 这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同时也能反映这个地区的乡土风情。因此, 农田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研究价值。不同时期的农田作物形态对于相应领域的人具有研究价值。

2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 生态系统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关注。1942年新西兰出版的《Soil and Health》提出了“健康土地-健康食品-健康人”的研究主题, 这标志着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开始。

2.1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涵义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一般指在自然和人为干预下系统随着时间的推进有活力并且能维持它的组织结构和自主性, 在外界迫使下可恢复其原来状态。因此, 健康的农田生态系统至少包括: (1) 健康的农业生物, 具有优良的农作物品种, 高产、稳产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2) 良好的农田环境, 农田土壤、水环境健康。农田生物与环境相配合, 具有“零”污染农田生产过程; (3) 生态系统结构合理, 具有合理的物种空间和时间配置, 生物多样性适度等特点; (4) 良好的系统生产力, 具有较高的物质、能量流动速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5) 强持续力, 即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外界干扰能力。能够抵御外界胁迫的能力, 保证农田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功能正常; (6) 科学管理, 在人类的科学管理下, 达到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

2.2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才可为人类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能力, 其健康与否主要体现在其生产力的高低以及抵抗外界干扰能力的强弱。科学评价农田生态系统健康需要结合化学、物理和生物等方法, 选取能够反映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群结构、农田环境质量、生产力、持续力和管理等方面的指标。一般采用通用方法和国家标准来划分5级, 即很健康、健康、较健康、病态、疾病。

2.3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的选择, 多数人一般选择一套对系统变化敏感的生物或者理化指标, 检测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并以此判断系统健康与否 (见表1) 。

3 结语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其健康与否密切关系到人类的健康。不同地区、不同尺度的农田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主导因子, 环境、政策、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都在不同变化。因此对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体系也应是动态的、可调整的。

摘要: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它的各功能对于人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仅是提供粮食的必要保证, 而且能够提供可供观赏的美景, 在一定情况下, 农田生态系统还能够改善生态环境, 改变小气候, 增加湿度, 产生降水等。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危机认识, 农田生态健康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综述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健康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营造健康的多功能的农田生态系统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健康评价

参考文献

[1]孙新章, 周海林, 谢高地.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经济价值[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17 (4) :55-60.

[2]欧阳志云, 王如松, 赵景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 1999, 10 (5) :635-640.

[3]周兴, 聂军, 杨增平.绿肥对稻田土壤质量和水稻生产影响的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 2012 (8) :55-58.

[4]杨志新, 鲁春霞.北京郊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J].自然学报, 2004, 19 (5) :617-623.

[5]傅伯杰, 刘世梁, 马克明.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内容与方法[J].生态学报, 2001, 21 (11) :1885-1892.

[6]章家恩, 骆世明.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内涵及其评价指标[J].应用学报, 2004, 15 (8) :1473-1476.

[7]袁兴中, 刘红, 陆健.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概念和指标选择[J].应用生态学报, 2001, 12 (4) :627-629.

[8]李春阳, 秦红灵, 高旺盛.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武川县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 (2) :347-350.

浅析德育的生态性功能 篇6

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认识大多局限于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协调方面, 这其中并不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 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地扩展, 随之出现的是人口、能源、环境、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性危机。为了解决这种生存危机, 除了要调整科技、经济发展战略, 加深对自然系统全面的科学认识, 还必须要树立一种积极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观念, 通过道德观念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 寻求“自然道德”“生态良心”。而马克思、恩格斯也早就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道德观念应反映的现实关系之一, 指出:“这些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是关于他们同自然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自己肉体组织的概念。”[1]学校德育必须在生态危机面前扩展其功能领域, 重视其生态性功能的发挥, 培养和塑造具有人与人、人与自然规范的“完善伦理”的下一代, 这是生态危机对德育提出的新课题。

德育生态性功能的表现

1. 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 形成新的人生观、自然观

面对着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 德育首先要使受教育者在思想上树立起新的人生观、自然观, 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要使人们加深对自然的认识, 顺从自然规律, 取消以往成为自然界主宰的思想, 形成新的生态观, 即充分认识到世界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有规律、有秩序地联系在一起的。“当这种联系各组成部分的规律、秩序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事物运动的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2]同时还要“帮助社会群体和个人获得有关环境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情感, 并形成积极参与环境的改善和保护的动机”, 即认识并承认自然环境的价值。“只有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价值和环境问题的危害性, 才能激发人们解决和预防环境问题的良好愿望。”[3]环境价值包括供人类栖息价值、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等方面, 德育强调环境价值旨在引导人们认识和体验环境对人类的多方面价值, 学会珍惜自然, 热爱自然, 承担起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所以人对自然资源的态度应是取之有道, 既要维护生态平衡, 也要强调人类利益, 既不能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 也不能肆意贬低人的地位, 自觉树立生存平等, 发展平等的人与自然平等观, 同时还要维护生物多样性, 学会欣赏自然并积极美化自然, 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共同利益的原则, 进而将人们的“人类中心”思想转变为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观念。

2. 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 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善与恶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促进自然完美后会获得一种自豪感, 拯救一只动物后又会收获一份幸福、一份愉悦, 而对滥杀动物, 滥砍滥伐等行为则会感到愤怒、内疚。在我们所感受的这些自豪、幸福正是人们对自然环境产生的一种生态道德情感, 这种生态道德情感是“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交往行为、方式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是人对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共鸣, 也是人对维系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道德理想、道德建构的向往之情”。[4]德育不是仅仅使人们从思想上认识自然、了解自然, 更是要让人们从情感上对自然做一次内心的体验, 明确自己在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上是与生态道德基本原则相符或相违背, 即是善或恶。

“人们懂得在与自然交往之中的是非与善恶, 从而得以对个人及社会行为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自觉按照一定的善恶标准来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 并将这种道德认识与判断内化为个体人格的一部分, 提高人类精神文明的水准和境界, 使得人们在与自然交往中超越自我和浅近的视野, 从人类世世代代生存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出发, 从对人类生存的根本利益出发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当前和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5]

3. 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 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

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 即生态道德交往, 是“人为着自己的生存必然与自然发生关系但保持道德性的活动, 把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当成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6]德育的生态性功能就是要通过各种活动, 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使人们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人与自然的道德交往行为与其他道德行为一样, 都要经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这样一个发展逻辑, 没有了对自然的正确态度与行为, 人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就不会得到积极的改善。因此, 德育工作还有一个重要功能, 就是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 并最终转化为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 利用真实情景的熏陶, 使人们将所学的自然知识与自然现象的真实表现结合起来, 实地考察, 强化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 并通过内心真实的切身体验, 唤起自然道德, 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 从而采取尊重自然, 保护生态的自觉行为。

德育生态性功能的发挥

德育生态性功能的发挥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出发, 充分挖掘各自的育德优势, 要认识到“学校的教育是重要的, 家庭的熏陶是不可忽视的, 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社会的锻炼是最终得以成就的关键。”[7]首先因为儿童的可塑性大, 家庭教育对于形成儿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观念具有极大的作用, 所以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其次要利用好学校教育这个主渠道, 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知识教育和生态道德的培养;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构建人文环境。最后运用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广大公民进行全方位的生态教育活动,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舆论工具, 大力宣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宣传控制人口增长, 珍惜节约资源, 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长远利益的重要意义”。[8]激发广大民众参与生态资源保护的热情和责任心, 转变长期以来与自然对立的态度和行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2][3]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4]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5]鲁洁, 王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6]朱家安.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教育探索, 2006 (10) .

[7]朱家安.论德育生态性功能的发挥.教育评论, 2006 (4) .

苏州市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篇7

关键词:苏州市,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一、背景与意义

1.理论支撑

传统的城市建设片面追求城镇化率的提高与城市经济效应的发挥,割裂了居民生产生活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现代城市生态学站在全局观的角度上,将城市视为由城市居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理论要求城市建设者在城市规划与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摒弃传统的以城镇产业规模增长、城镇用地面积增大与城镇居民数量增多为标尺的评价体系,逐步重视对城市生态功能的培养,在规划和建设中划分专门的生态维护区域,在城市生态系统的范围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实践验证

苏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南部,西南滨临太湖、东北倚靠长江、京杭大运河南北纵贯,自然生态条件优越,精耕农业发达,自古被称为鱼米之乡,孕育出人与自然相映成趣的园林景观与古城文化。然而,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初期,苏州市大量引进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企业,经营方式相对粗放。大量肥沃耕地被挪作工业与城镇用地,长江与太湖也随之受到严重污染。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城镇外围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严重阻碍了苏州城市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能量物质输入与污染废物排出过程,不利于城镇生态平衡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生态文明城市首先必须是一个健康平衡的城市生态系统,要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物质消耗与再生的平衡、能量输入与输出的平衡。为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苏州市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进行生态功能分区实践,通过合理划分并建设生态功能区,有侧重地保护重点环境资源、治理首要污染问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观光产业,在发展中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力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

苏州市以“国家创新基地、历史文化名城、最佳人居环境、现代江南水乡”为城市发展目标。依据城市本身依江倚湖的自然环境特征与农耕古城的社会文化传统合理划分生态功能区。以城市生态经济区为发展核心、以生态农业与观光产业区为环境保护屏障、以长江/ 太湖水保护区为环境治理重点,形成各有侧重的三道环状生态功能区划。

三、分区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1.区域异质性不明显

分区是指以地域分异规律为基础,将一定的地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单元,以明确不同区域在要素特征上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从而为人类活动提供区分依据的过程。生态功能分区是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人类活动影响程度等地域分异规律进行地理空间分区,从而明确各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并为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

从苏州生态功能分区的现状来看,各一级分区的区域异质性并不十分明显,北部沿江农业与城镇生态经济区和太湖水域周边的农业经济地带、中部城市生态经济区与工业园区内大量工厂企业、南部太湖水环境保护功能区与中部大量湖泊湿地的差异性区分并不显著。

2.配套措施相对落后

生态功能分区是否能达到良好的环境涵养与保护效果,关键在于相应配套措施是否能及时跟进。苏州生态功能分区规划出台后,市政府虽然已经初步确定了禁止或者限制开发的范围,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总面积达到3000余平方公里,然而完全禁止开发的区域面积仅有68平方公里,可见限制力度并不够大。

在划分禁止与限制开发区域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 政府应当针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尽量减少当地农民因禁止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遭受的损失。以此与生态功能分区本身相配合,生态治理的成效才能更加显著。

四、解决措施与建议

1.保护生态功能分区的生态异质性

必须充分保护各生态功能分区的生态异质性,努力维护不同区域的生态特征,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生态优势,不同区域的多样性与异质性提升苏州市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例如中部湖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是苏州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撑,也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优势区域。应当充分维持其湖泊湿地特征,增强其生态支撑作用。

2.制定有针对性的环保措施

明确各生态功能分区生态要素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突出各区域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做到因地制宜,各有侧重。例如,在就中部湖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而言,湿地对改善和调节人居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被称为“自然之肾”,既能调节江河湖泊的水位,也能提供多种动植物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生态价值多种生态服务和社会经济价值。依据生态功能分区原则要大力保护湿地,提高湿地研究的水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湿地监测系统,全方位多途径地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

3.合理安排经济活动

依据各生态功能区域内的资源和环境特点,对农业、 工业与服务业的生产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既使区域内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又不至于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持续地发挥区域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服务支持功能。

4.分区规划建议

依据《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大纲2009-2020》所载规划,苏州全市按照生态环境基质的差异性与生态区划的相对完整性统一划分为5个一级生态功能区(如图)

———北部沿江生态农业与城镇生态经济区:主要是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与昆山市非沿江部分。本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要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合理配制公共绿地,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适度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的开发,发展生态农业。

———中部城市生态经济区:主要是吴中区、姑苏区、 虎丘区与工业园区的一部分。苏州市的主城区位于本区。 因此,本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要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合理配制公共绿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工业和旅游服务业,适度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 限制人口发展规模。

———中部湖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主要是相城区、吴江市与工业园区的一部分。本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要加大湖泊及湿地的环境保护力度, 农业及养殖业的发展必须做好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切实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发展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服务业。

———南部太湖水环境保护功能区:主要是属于苏州的太湖水域本区位于苏州市南部,主要为太湖水体及湖心岛分布区。本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加强湖泊生态建设,实现太湖水的实时监测与污染防治。

五、结论

浅析屋顶花园的生态功能 篇8

1 降低能源消耗,响应低碳潮流

全球变暖、能源危机、大气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摆在世人面前,若不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其恶化程度还将会日益加剧,因此人们普遍倡导“低碳产品”、“低碳生活”、“低碳建筑”等口号来鼓励世人降低能源消耗,遏制恶性循环。屋顶绿化在这方面的效果主要是夏季保冷隔热、冬季保暖隔冷的作用。对于低层建筑物来说,尤其是工业厂房,由于屋顶面积比墙面面积大,在夏季从屋面进入室内空间的热负荷往往占建筑总围护面的70%以上[2]。若把这些屋面进行绿化,不仅屋顶的外表面降温20℃以上,从屋面传入室内的热量减少75%,而且还可使建筑物周围环境的湿度和温度都有所改善,减少了室内空调、电扇、采暖等电器的数量,达到节约电等其它能源和响应低碳潮流的宗旨。

2 缓解“热岛”效应,降低城市温度

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由于大量沥青道路、铺装广场、建筑的墙体和屋面等硬质所构成的下垫面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热能,使气温升高,这种市区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3]。屋顶绿化在缓解这一现象时可以从2个方面发挥效能:一方面是直接效果,即利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将水分散发到空气中,同时带走一定量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效果;另一方面是间接效果,即通过屋顶绿化的隔热效果使建筑顶层室内的热负荷下降,进而减少制冷空调的数量和空调排放的热量,以此达到缓解热岛现象的目的。

3 有效治理雨水系统,滋润都市躯体

面对城市雨水系统的恶性循环而造成的气候干燥、洪涝灾害、水质下降等现实问题。屋顶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现象,在具体的效应上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3.1 雨水的储存效果

这方面主要取决于土壤的保水性能,它的保水量可以用p F水分曲线(其中p F是performance factor的缩写形式,用来表示土壤缝隙保持水分能力的单位)来说明[3]。在普通的建筑屋面上几乎95%的雨水经过落水管流入地下排水管道,而绿化后的屋面约50%的雨水滞留在屋顶上,储存于种植基层和塑料排蓄水盘中,然后再通过水分的直接蒸发及植物的蒸腾作用扩散到大气中去,从而调节屋顶上方空气的湿度[4]。同时削减大量的雨水下泄,缓解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的负荷,减少洪水泛滥的发生。

3.2 雨水流出的延迟效果

短时间的集中排水是城市洪涝灾难的主要原因,做过绿化的屋顶每逢降雨时土壤表面滞留的雨水就会逐渐下渗,随后从排水口流出,从而增加了屋面雨水地表径流的时间及降低径流峰值,这就是延迟雨水流出的效果。在日本,山田宏之就是通过利用小型绿化基质对雨水的延迟效果进行研究,在两块基地中基质都是采用厚度为6cm的改良黑土,其中一块是光秃的土表面,另一块是铺有朝鲜草皮,经过对比发现当全部降雨量一半所用的时间这一项与水泥屋面相比,光秃的土壤需时约3min,而铺有朝鲜草皮的土壤则用时约6min[3]。

3.3 雨水的净化效果

雨水不仅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更是区域水资源补偿的主要来源。因此,在绿化后的屋顶上,大气中的尘埃及其污染物伴随雨水降落下来,在经过土壤的缓冲作用,截留于土壤,从而有效改善附近水域的水质。

4 改善屋顶的物理性能,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建筑屋顶构造的破坏仅少部分影响源于承重物件,主要原因是在于建筑屋面结构材料的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能引起。由于昼夜、季节有着巨大的温度极值变化引起屋顶构造的膨胀和收缩,这种日复一日的伸缩现象若不加以改善,就会导致屋面材料快速老化、出现裂缝、雨水渗漏、从而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面对以上问题,屋顶绿化可以有效地调节极值的变化范围,抑制屋面裂纹的发生,避免顶面与胸墙结合部位防水层的损伤。另外,屋顶绿化还可以通过土壤的缓冲能发生“中和反应”来调节其中的酸碱性能、遮挡太阳光对屋面直接照射,屏蔽紫外线及电磁波,防止火灾和机械性的破坏,从而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5 使建筑保温隔热,创造宜人的生活空间

一般的无机隔热材料都是由热阻值和厚度决定其性能,而屋顶绿化却不能以此性能作为评价标准。屋顶绿化常被业界人士看作一种“外部隔热材料”,利用“潜能”效应使向下的热量大部分给土壤加热,真正能够达到结构板的几乎为零。一方面,屋顶绿化在夏季就像一台“自然式的空调”,利用植物吸收阳光的辐射热量、水分的蒸发、基质层的隔离等有效地阻止屋顶表明温度的升高,降低顶层室内温度;另一方面,在冬季就像一个“暖气罩”保护着建筑物,使顶层室内的温度不易外部扩散,从而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屋顶绿化的保温隔热效果受基质层的厚度、土壤的密度及绿化植物种类的影响,并且温差值与叶片的厚度和面积大小、栽培基质的厚度和含水量成正比。由此可见,如果基质厚度适宜,有充足的蓄水量,适合于种植蒸腾作用旺盛的阔叶植物效果更为显著。

6 增加C O2固化效果,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一方面,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CO2的释放量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自然土地不断地被大量的高楼大厦、街道、广场等硬质铺装吞噬,从而严重破坏了将CO2转化为氧气的植物条件。屋顶绿化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和释放氧气这一机理来达到维护空气中CO2与氧气的平衡的目标,同时屋顶花园中的植物能够固化、降解大气中的烟尘、氮氧化物、重金属元素等有害物质,达到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的目的[4]。

7 增加绿色空间结构,保护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市区范围的不断扩张,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关系,从而致使不少当地固有物种日趋减少甚至有的物种濒临灭绝。屋顶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系统中的新型绿化形式,不仅可以作为生态环境的节点与保持生态廊道的贯通,更是维持市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对昆虫、鸟类等小型动物更是如此。瑞士Wadenswil在2003年应用科技大学的Brenneisen在瑞士巴塞尔17个植被屋面上的调查发现了78种蜘蛛和254种昆虫,其中有11%的甲壳虫和18%的蜘蛛是濒危物种或稀有物种[4]。通过该研究可以得知,良好设计的植被屋面可以成为濒危物种的补偿栖息地。

8 结论

综上所述,屋顶绿化作为园艺和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奇葩,被誉为城市环境的“空气过滤器”的美称。屋顶绿化对有效对利用雨水循环系统和减少市区洪水灾难、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以及增强建筑降温降燥性能等重要的生态意义。屋顶绿化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在今后的城市绿化发展中将会形成一个新兴产业。

摘要:以屋顶绿化为研究对象,探讨屋顶绿化的生态功能。屋顶绿化具有降低能源消耗、缓解“热岛”效应、雨水收集、改善屋顶的物理性能、降温降燥、增加CO2固化效果、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屋顶绿化生态效益明显,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将会成为本世纪的重要产业之一。

关键词:屋顶绿化,热岛效应,物理性能,生物多样性

参考文献

[1]骆高远.城市“屋顶花园”对城市气候影响方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7)

[2]李金娜.城市花园与屋顶绿化[J].山西建筑.2002(4)

[3]NIKEIAR C H ITEC TU R E编,胡连荣译.最新屋顶绿化设计、施工与管理实例[R].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生态功能提升 篇9

关键词:生态茶园;教学基地;规划;建设

长安教学基地位于长沙县干杉乡长安村,坐落在黄花国际机场东南方,离黄花国际机场3公里,距我校20公里,交通便利。整个基地占地216.8亩。“长安茶园”位于该教学基地内(N28°09'441",E113°13'558,-N28°09'526",E113°13'724"),茶场土壤属第四纪红壤,占地面积29220平方米。在湖南农业大学1998年征用该基地以前,就主要种植茶叶和进行茶叶初加工,故称之为“长安茶场”。经过十多年的规范化建设,已将长安基地建设成为以植科类专业的生产实习基地,而且已经显示出了其在教学科研、科技推广中的优越性,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科技示范作用。

为了进一步实践科学发展观,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宽博知识面、富有创造性和较强的适应性、具有良好协作精神和敬业奉献精神、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包括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社会交流活动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21世纪人才,根据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我们结合长安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长安生态茶园多功能生态系统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一、长安常规茶园向生态茶园转化的规划

(一)长安常规茶园向生态茶园转化的规划依据

在茶叶生产上,古今中外早就有生态茶园的雏形。如湖北、江西、安徽,在茶园中种植棕榈、乌桕、油桐;湖南安化在茶园中栽种梨果,有的还间种粮豆和其他经济植物;广东在茶园中普遍种植遮荫树和绿肥。在云南普文,最先实行了橡胶茶叶的间作,然后在勐满、盈江、芒市、瑞丽等农场推广。惠民农场有果茶(芒果)、药茶(金鸡纳)间作;凤庆、临沧、保山、腾冲等地在茶园中种植桤木,西双版纳勐海除了混林茶外,有大规模的樟树,这些都是根据茶树对特殊生境的要求及提高对阳光、地力等空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充实生态位原理建设而成。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所建立了胶茶人工群落的典型生态茶园;海南省的林-胶-茶新型生态茶园,为生态茶园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因此生态茶园是基于茶树与其系统发育环境的传承性,与其他生命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特性,实行生命系统的多样性,让茶树回到它完成系统发育的、含有人为意志的森林怀抱中去重演系统发育;能充分利用各种生物在茶园所占领地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物质能量摄取的时间、空间、种类、数量、质量、层次的差异性和相生、相养、相克关系,充分满足主体物种茶树的生态需求,达到茶树个体、群体的最大增长,获得生产的最佳效果;实现了对太阳能和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使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得到相互促进,茶园不衰,环境不败,从而使经济收益持续稳定,使三大效益圆满统一;同园艺与园林配合,与周围环境组成秀美的园林化茶园生态系统。

(二)长安生态茶园教学基地的基本情况调查

目前生态茶园当地的配伍植物主要有类茶植物、水果、药材、香料等经济作物,桤木、绿肥,粮豆,蔬菜等共7大类30余种,有些植物还兼具蜜源和色彩构图的特点。近几年来,特别是学校对长安教学基地的功能和布局进行重新定位和规划后,给长安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学校分批投入资金690多万用于基地的建设,先后修建了157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645平方米的制茶车间、880平方米的包装车间与教工宿舍、348平方米的食堂,并逐步完善了水、电、路等各项基础设施。完成了基地的绿化、美化以及亮化工作,长安基地已初步建设成为一个集教学、科研、生产、素质教育、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农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与此同时积极协助园艺园林学院、农学院、食科院落实果树基地、旱粮作物园和类茶植物园的建设立项工作,加快了基地的站园建设进程。目前基地已拥有良种示范园、丰产示范园、品种基因库、花卉苗木园、手工茶车间、名茶车间和普通绿茶制造车间。2003年长安基地一共承担教学实习288人周,生产实习576人周,毕业实习560人周,科研课题5项,年生产手工名茶500斤,普通绿茶30担,并且经常接待校内外领导和来宾参观指导,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三)长安生态茶园基地的规划

1.生态茶园的规划原则。①根据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原理,植物种类(杂草除外)安排在4~10種以上。②根据种间相互关系原理,在多种植物配置中,用植物引来功能性动物、微生物5~10种以上,营造天敌的居住生活条件;并充分考虑与茶树有正相互用的植物种,同时引进茶树主要害虫的负相互作用种。③生态茶园收集太阳的能量要求达到最大值。④土地营养物应富集于土壤耕作层,保持土壤养分平衡,消除营养或生理限制因素。⑤保持适当长度的食物链和一定复杂性的食物网营养结构。⑥避免周边、区内的各种污染源和拒绝一切毒物或不能降解的有毒物质进入系统,使土地、水源、大气、茶叶及其他作物、天敌以及劳动者消费者受到污染损害。

2.长安生态茶园基地的规划蓝图。根据长安基地的实际社会、经济、生态条件,使其充分发挥教学实践功能、科研示范功能、社会素质教育功能、生态旅游功能,我们将长安基地建设成植物生产类教学科研为主,集教学、科研、生产、素质教育、科技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农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规划建设长安有机生态茶园多功能生态系统。其中有机生态茶园试验实习园(80亩)、类茶植物试验实习园(15亩),茶叶加工厂(10亩),“一区”即名特优生态有机茶展示和品尝综合管理服务区(26.8亩)。通过科学建设与管理,长安基地将全面展示出我校的办学特色和建校水平,满足学校多学科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需要,成为现代农业基地的样板和学校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二、长安生态茶园的建设

(一)长安生态茶园的建设内容

生态茶园是茶树栽培学的创新与技术革命。它不是原来意义的单一茶树和平面结构的茶园,它具有植物组成多成分、多层次的立体复合结构,除了茶树、植物外,动物成分也多样化了。除了茶叶以外,还有其他经济植物的收益,对水土保持、对气候改造,对茶园小气候乃至地区气候形成均有特殊功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各种鸟类会飞来安家,各种天敌(包括引进放养)可来休息、觅食,病虫害会大为减少。自成一个系统,能抵抗不良环境,维持长久的平衡。

1.对生命成分进行选定,包括茶树品种、上层、林网网络、水土保持、色彩、蜜源等不同生态作用的植物种。我们可以按生产要求与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定利用绿肥植物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增加物种多样性和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2.空间结构安排:对所选定的植物种,种在什么地方,如何排列,种多少,如林网植物分几行,外层、中层、内层种什么,茶园道路旁种什么,上层种什么,一般选经济价值高的物种,道旁5~10米1株,茶园上层每亩10~15株。

3.种群安排:采用什么茶种,每亩种多少株,如何排列,行距、株距一般以3000~5000株为宜。

4.苗木准备:建立苗圃或购进苗木,收集各种拟种植物的种子、种苗、引进天敌生物的联系定货等。

5.规划与园、厂设计:丈量土地,设计分区、分片串以道路、排灌系统,将林网、网格茶园、网格植物、碎部植物等生态茶园部件绘制成综合规划示意图和若干具体的布置详图,并请专业人员绘制工厂概图与工艺流程、设备配置图。

一切规划设计均已做好后,就组织劳动力进行开垦。开垦的第一步就是把道路网规划好,排灌系统规划开挖好,种各种植物的沟或塘挖好;第二步开茶园:开茶园与一般茶园相同,测好等高线,线上打好桩,由下往上逐梯开挖。植茶沟深50Cm,宽60~80Cm,表土回沟。开完后整理台面,施好基肥(每亩钙镁磷或磷矿粉100㎏,农家肥1000~3000㎏),与土拌匀,上盖心土5~8Cm,待雨季来到定植。

(二)长安生态茶园多功能生态系统的管理

1.基地站园的管理。站园是校内教学科研基地的基本单位,长安教学基地将根据学校学科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基地的定位和功能规划,进行产业调整与布局,建立结构布局合理、高起点、现代化的茶园、果园、旱粮作物园、类茶植物园、生活服务区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的站园结构体系。各站园作为相对独立的农业产业单位(实体),实行目标管理,独立核算,自主经营。按照岗位目标责任制,将任务层层落实到人。学校将对各站园的管理进行宏观控制,严格考核,同时积极主动地为各站园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认真做好基地站园的服务工作。

2.基地服务设施的管理。按照高水平管理的要求,对基地服务设施的管理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则,以服务教学科研为宗旨,以科学有效开展基地资源资产运行,最大限度提高基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实行市场运作,开放经营,建立目标责任制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并与管理者达成了目标管理协议,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同时,我们采取边研究、边实施、边总结、边改进的方法,制定了《长安基地餐厅管理制度》《长安基地餐厅运行管理制度》《长安基地宿舍管理制度》《长安基地门卫管理制度》《长安基地住宿须知》以及《基地多媒体设备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达到了规范化管理,优质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运湘,曾希柏,张杨珠,林志灵,孙楠,王道龙.湖南省丘岗茶园土壤的酸化特征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0,41(3):633-638.

[2]王曉平.茶园土壤地力退化现状及其防治途径[J].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0:335-361.

[3]程正芳,宋木兰,童云娟,等.苏南低产茶园土壤障碍因素研究[J].茶叶,1994,20(1):18-22.

[4]陆建良,梁月荣.茶树根系特性与茶园管理[J].茶叶科学简报,1994,1:1-5.

[5]张觉晚.茶园杂草的发生及无公害防治[J].茶业通报,2004,(2):67~68.

[6]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4册[M].1972年.

[7]张觉晚.宝山茶场茶园病虫及天敌与杂草调查[J].茶叶通迅,2001,(1):39~40.

[8]吴志丹,翁伯琦.中国有机茶发展动态与若干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46-249.

[9]田永辉.生态位理论在贵州茶园建设中的应用[J].广东茶叶,2000,(3):25-28.

[10]彭萍,李品武,侯渝嘉.不同生态茶园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J].植物保护,2006,32(4):67-70.

花坪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 篇10

1 森林调节温度的作用

1.1 森林调节气温的作用

对花坪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的观测研究, 各类型森林内年极端最高气温比草坡裸地低0.5℃~2.8℃;而极端最低气温比草坡裸地高0.1℃~0.9℃;平均最高气温比草坡裸地低0.5℃~1.9℃;平均最低气温比草坡裸地高0.2℃~0.3℃;年平均气温比草坡裸地低0.1℃~0.6℃, 年较差和日较差分别比草坡裸地低0.1℃~0.6℃和0.7℃~2.1℃。说明花坪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调节林内气温、降低林内年较差和日较差, 使林内气温变化缓和的效应较为明显。

各森林类型内年中气温的季节变化, 夏季 (6~8月) 的平均气温比草坡裸地低0.6℃~2.3℃;而冬季 (12~2月) 则比草坡裸地高0.3℃~0.4℃。表明森林在热季的缓热降温与在冷季的缓冷保温作用比较显著, 又同时显示出缓热降温大于缓冷保温作用的特点。这是由于森林冠层在白天或夏季能有效地阻挡太阳辐射, 使到达林内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减少, 使林内温度比裸地低;又由于森林冠层在夜间或冬季能有效地阻挡地面辐射, 使地面有效辐射通量密度减少, 使林内温度比裸地高等综合因素影响所致。

1.2 森林调节土温的作用

观测结果表明, 各森林类型内地面极端最高温度比草坡裸地低1.9℃~2.8℃;而极端最低温度则比草坡裸地高0.1℃~1.9℃;平均最高温度比草坡裸地低0.5℃~1.5℃;平均最低温度比草坡裸地高0.2℃~0.3℃;年平均地面温度比草坡裸地低0.1℃~0.6℃;地温年、日较差分别比草坡裸地低0.1℃~0.4℃和0.7℃~1.8℃。充分说明了森林对地面温度的缓热降温与缓冷保温作用比气温更为显著。这是由于森林植物群体的作用, 此外还与林地枯枝落叶层的隔热保温作用等有关。

至于土壤5~20 cm深度的温度变化, 也与地面温度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各森林类型内土壤不同深度的年平均温度均比草坡裸地低2.0℃~3.0℃;其中夏季低2.7℃~4.9℃, 冬季低0.9℃~1.9℃, 显示出森林土壤浅层的降温幅度比地面大得多。

2 森林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

2.1 森林对水气压的影响

不同森林类型内年最大水气压, 除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比草坡裸地略低外, 其他类型的均比草坡裸地高1.3~2.6 hpa, 最小水气压比草坡裸地也高0.4~1.5 hpa, 各森林内的年平均水气压比草坡裸地也略高或相等。这是由于森林蒸散量较大的缘故。

2.2 森林对相对湿度的影响

由此还可以看出各森林内的年最小相对湿度均比草坡裸地高2%~5% (相对湿度值) 。这是由于森林内温度较低, 风速与气流作用微弱所致。表明其增湿作用较显著。

3 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

3.1 林冠层对降水截留作用

观测结果表明, 不同海拔高度, 降水量随高度的升高而呈现递增趋势。不同植被类型年均林冠截留量变动在121.3~202.0 mm之间, 占大气降水量 (即林外降水量) 的8.6%~12.1%, 而到达林冠下的降水量仅占88.6%~91.4%, 林冠层对大气降水的截留作用较为明显。

根据森林资源考察结果, 该保护区森林总面积为15 133.33 hm2, 其中针叶林面积为530.20 hm2, 占35%;阔叶林面积为11 685 hm2, 占77.2%;竹林面积为2 220.7 hm2, 占14.7%。年均林冠截留量可达2 436.36×104m3, 平均为1 687.7 m3/hm2, 表明林冠截留是森林水源涵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林下灌草层对降水的截留作用

不同森林类型林下灌草植物年均截留降水量变动在56.9~60mm范围内, 占大气降水量的3.2%~5.1%。林下具有一定比例的灌草植物对降雨的平均截留量可达661.93 m3/hm3, 说明林下具有一定比例的灌草植物, 其截留降水量的效果是不可忽视的, 它是森林水源涵养的重要水文层之一。

3.3 林地枯枝落叶层吸水能力

森林枯枝落叶层的最大吸水能力为它本身干重的3~5倍, 由测定值来看, 各森林类型中以天然常绿阔叶林为最好, 枯枝落叶层的最大吸水能力达121.63 t/hm2, 整个自然保护区植被枯枝落叶层对一次降雨最大吸水能力为147.42×104t。

枯枝落叶层不仅具有良好的吸水功能, 同时能够有效地截持降水, 阻挡雨滴击溅地表而保护林地, 阻延地面径流, 减少土壤水份蒸发, 而且能提高地表粗糙度, 增加土壤有机质, 增强土壤渗透性, 保持水土, 发挥蓄水保土的综合效能。

3.4 林地土壤层贮水效果

土壤对降水的最大储存量或储水深计算公式为:每公顷土壤最大储水量 (t) =10.000 m2×土层厚度 (m) ×土壤非毛管孔隙度 (%) ×水容量 (t/m3) 或土壤最大储水深 (mm) =0.1×土壤非毛管孔隙度 (%) ×土层厚度 (cm) 。

根据实际考察测定的林地的土壤非毛管孔隙度, 各森林类型土层的平均厚度和上述土壤储水量计算公式, 分别计算各森林类型土壤平均最大储水量值, 然后分别乘以各森林类型土壤面积即得各类型森林土壤总储水能力, 各类型之和即为花坪自然保护区林地土壤总储水能力。

数据按保护区林地平均土层厚100 cm计算。

综上所述, 花坪保护区森林涵养水源总量为7 604×104m3相当于100×104t库容的小型水库76座 (对一次降雨最大贮存量而言) , 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绿色水库”。

4 森林水资源的生态效益分析

降落到森林中的雨水, 首先通过林冠作用被分为林冠截留雨量和通过林冠雨量, 据测定花坪森林林冠截留量约为总降水量的18%左右。林冠和林下灌木草本植物截留雨量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截留的雨量通过蒸发或蒸腾作用, 被部分保存在森林群落内, 保证了林内空气和土壤有效高而稳定的湿度, 有利于耐湿和喜湿的植物生长发育;

2) 防止和减轻了雨滴的重力对土壤的直接打击, 以及雨水对地面细微物质的冲洗, 保护土壤免遭侵蚀破坏;

3) 减少地表径流量, 在大暴雨期间有防止和延缓洪水发生的作用;

4) 延缓雨水到达地面的时间, 减轻雨水到达地面的强度, 延长雨水往土壤下渗的时间, 从而增加下渗的水量。

5 结语

森林的枯枝落叶层和土壤表面的腐殖质以及拥有大量非毛管隙的森林土壤, 像海绵一样吸蓄着大量的雨水, 花坪自然保护区枯枝落叶的吸水能力为它本身干重的3~5倍, 对一次降水的最大吸水量为186.22×104万吨。通过它们的共同作用, 在降雨时涵蓄大量水分, 从而减少地表径流量, 削减洪峰, 防御洪水发生, 减轻洪水灾害;同时, 将涵蓄的水量转化为地下水, 在降雨之后和枯水季节缓慢而稳定地补充河流, 保持河流枯水期的正常径流量防止干枯或断流, 起着防御干旱, 减轻旱灾的作用。

摘要:根据保护区年均降雨量2 312.0 mm推算, 保护区内年降雨总量为34 987.50×104 m3, 扣除各项影响因素的消耗, 保护区中森林水文效应的实际计量值为13 470.20×104 m3, 相当于135座100万m3的水库贮量。所以花坪保护区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大水库”。

关键词:森林生态功能,调节,涵养,效益

参考文献

[1]黄承标.广西热带主要森林植被气候及水文生态功能规律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 1995 (6) .

[2]马学尼.水文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3]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 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九万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R].2004.3.

[4]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R].湖南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矿山地质探矿工程下一篇:创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