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精选12篇)
《嫉妒》 篇1
随手翻到一篇培根写的关于“嫉妒”的文章, 他所给的答案清晰理性又令人信服, 让我思索良久。
“嫉妒者往往是自己既没有优点, 又看不到别人的优点的, 因此他只能用败坏别人的幸福的方法来安慰自己。嫉妒者一定是好打听闲话的, 并非因为事情与他们的切身利害有关, 而是通过发现别人的不愉快, 来使自己得到一种赏心悦目的愉快。”如此看来, 嫉妒者很可恶, 因为他习惯将自身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 并且深陷于嫉妒的深渊而不自觉。可我更觉得如果在社会, 生活中始终扮演着这样一个角色, 是可悲的。嫉妒心人人皆有, 但若任由其像气球一样日夜膨胀, 最后受重伤的其实是自己。
就比如你嫉妒他人的姣好容貌, 高挑身材和好像永远都不会断的异性缘, 于是你泼了人家姑娘一脸硫酸。没错, 硫酸的确让你曾经嫉妒的对象失去了那让你羡慕嫉妒恨得牙痒痒的优势, 但你要丑陋还是那么丑陋, 要痴肥还是那么痴肥。永远找别人的岔子, 而忽视自身的缺点, 还不采取合理的措施去应对补救, 这嫉妒也太不值了。换句话说, 嫉妒也并不完全是魔鬼。它就像别人给你的轻蔑眼神, 关键看自身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和承受这一切。嫉妒有度, 把这种嫉妒变成由自省走向自我完善的途径, 这样的嫉妒才叫做有意义。
再仔细分析为什么人会产生嫉妒, 无非是认为他人拥有着我没有但又是我长时间渴求的东西。比如对于明星, 人们对于他们的物质生活总是有着那种嫉妒的情绪, 所以对明星的私生活总抱有强烈的偷窥欲望和围观心态, 一旦有负面消息曝光开来, 曾经在表面上对你笑得多灿烂, 爱得多热烈的人们马上就幸灾乐祸了。这种在人群中处于风口浪尖式的人物往往是最招人嫉妒的, 所以学聪明点, 宁可给别人的嫉妒心留点余地, 我让你在这件事上占占上风得了, 反正这事对我无关紧要。
而另一种嫉妒则是更可怕的。培根说:“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 却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因为别人的上升足以造成一种错觉, 使人觉得自己仿佛被降低了。就这一点, 我觉得我感受挺深。每个人都有一两点让自己骄傲并以此获得自信的优势, 也因此, 人总会有点倨傲, 认为自己在这件事上一定要比别人做得好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以消除在其他事情上自己比别人弱的心理挫败感。所以面对自己了解的身边人, 当其某一次在自己的强项上超越了自己, 这简直让人难以容忍, 于是就产生了嫉妒。
而我处理这种嫉妒的方法就是控制它, 不让它疯长, 最好让它成为我下一次发力, 迎头赶上的动力。我觉得对于彼此了解的朋友是最不该产生嫉妒的。彼此羡慕一下就很好, 让彼此都看到自己受他人欣赏的闪光点。就算嫉妒了, 也不要让它演化成伤人的利器, 利用它进行自我完善, 这也算是朋友带给自己的礼物吧。
《嫉妒》 篇2
――题记
刚开始,我和其他小草没什么两样,我只知道,我是一棵小草。左拥右挤的找到自己的座位时,才发现我落到了一株百合旁边。百合?!我很厌恶她,便努力的扎根,生长,想要超越她,其他小草也是一样。我们和她争养料,抢雨露。终于,小草们以铺天盖地之势淹没了她,她却一直在让步。她很小,很细,我有点可怜她了,但仍然不让步,继续努力的生长着。她也一直瘦弱着,叶片黄黄的,显得与众不同。
正值夏季,烈日当空。我们都挺不住了,弯下了腰。百合却努力地撑起腰身,虽然还是瘦弱,却更显出了与众不同。我们都清楚的知道,秋天来了,小草就会枯萎,必须在夏季里疯长。所以,烈日啊,你是多么残酷啊。可怜的百合,一次次倒下去,又一次次颤巍巍的爬起来,从她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终于,一场大雨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我们又鼓足了勇气,生长下去。
可是,这场雨后我变了。叶片明显宽了,头也变大变圆,开始有花瓣张开,和周围的小草很不一样了,他们都开始疏远我。我心里很慌,怎么,难道我不是一株小草吗?我也和那株百合一样,属于另类吗?我生病了吗?所以变了模样?
可怕的一天终于来了。两个戴着草帽的工人把我的许多同伴连根拔起,扔到石头地上,任由太阳曝晒!我和百合都闭上了眼睛。我颤抖着,听见了无数同伴的叫喊声,心提到了嗓子眼,末日来了……终于,那两个人的脚步声渐行渐远。
当我再睁开眼时,一大片山坡上就只剩下了我和百合。光秃秃的山显得格外冷清,同时也夹杂着庆幸。
我问百合,他们为什么不连我也拔掉?百合笑眯眯的说:“你不是草,看看你的头上!”我抬头时,心里一颤――我头上顶着许多种子,每一个都自带降落伞,我不是草,我是一颗蒲公英!望着百合,她笑了,我也笑了。一直嫉妒着她,殊不知我也是个另类。在懵懂中,我们都长大了。
秋天到了,我和百合都倒在了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上,而我的孩子们却要飞向四面八方了。临行前,我嘱咐他们,不要嫉妒,真诚待人,努力接受阳光和水分,再小也会长大。
我留在了土地里,默默地想着: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才能再次乘着嫉妒的翅膀飞翔?
嫉妒心理评价 篇3
嫉妒心理强烈型你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你相当敏感,稍感被歧视或不如别人时,就会产生较强的嫉妒心理。你即使处于优越的地位,也会担心别人随时夺去这个位置。你常疑神疑鬼,胡乱猜测。当你有了嫉妒心理,往往会有强烈外泄倾向,常有不快的心情,你会不合群,心胸不够开阔。因此你得到的并不少,但失去的更多。
嫉妒心理振荡型你具有一般人容易产生的嫉妒心理,但不会轻易产生,通常也不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和生活。在特定的事件和一定环境中,你会产生强烈的嫉妒心理。处理得好时,嫉妒会成为你上进的动力,让你获得成功;处理不好时,你往往会以狂风暴雨式的姿态不择手段地发泄。但你有较强的反省力和较大的勇气主动认错,因而不会怨恨在心,还会主动与人和好。
嫉妒心理适度型你常有自我满足感,平时很少让别人觉察到你的嫉妒心理。你会在某些场合产生嫉妒心理,但你能够克制忍耐,情绪绝不外露,并能用其他事情来冲散抵消。你不仅能自我控制,而且富有理智,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因此你往往能把嫉妒心理化为上进的力量。但你也有处理不好嫉妒的时候,使自己和别人都不愉快,幸好这种局面只是暂时的。
让学生和嫉妒说“再见” 篇4
特别是同宿舍的同学小张,学习没有小王好,人却长得漂亮,再加上为人平和,因此备受男生瞩目。于是,小王便千方百计地在暗地里排斥小张,引起小张和其他舍友的不满,从而导致小王跟舍友关系的僵化。为了能长得像小张那样苗条,小王开始控制食量,吃减肥药,最终因营养不足、精神恍惚而导致学习成绩不断下降。为此,小王非常烦恼。
小王的心态是教师在日常管理和教学中可以见到的,这是中学生嫉妒心理的典型表现。宋朝王安石曾经说过:“嫉生于不胜。”嫉妒心就是当自我与他人比较时,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怒、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中学生充满青春活力,喜欢争强好胜,不服输,不甘落后,这可以成为进步的一个动因。遗憾的是,许多中学生往往自我感觉良好,一旦遭受挫折就容易因主观愿望在客观现实中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忌妒心理。如在学习上,过于争强好胜反而屡屡受挫,嫉妒之心便会油然而生;在人际交往上,若别人超过了自己,嫉妒之情就难以按捺,伺机而发;在生理条件上,容貌欠佳,身体不理想,也会对天生丽质者产生无名的嫉妒之火。如果嫉妒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调节、转化,就会给中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容易对人对事持否定或排斥态度,以偏概全、由小及大、怀疑一切,甚至会阻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交往等,并产生一种恶性循环。
上文中的小王,本来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对美的过分苛求和嫉妒,却使小王跟舍友关系处得十分紧张,并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是很不值得的。正如一位哲人所言:“嫉妒心强的人以恨人开始,以害己告终。”因此,帮助立志成才的中学生驱走心灵深处嫉妒的阴影,争取早日和嫉妒说“再见”,对于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一种责任。
忌妒心理属于心理上出现的障碍,它并非生来就有,而是在后天一定环境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因此,作为班主任、教师和家长,我们应该主动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嫉妒心理的起因和危害,并通过不断努力,教学生学会在感情的激流中驾驭理智的风帆,心胸豁达,待人以诚,从而逐渐消除心理障碍。具体地说,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嫉妒心理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建议。
帮助学生客观分析和评价自己。嫉妒心理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嫉妒者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因此,要消除中学生的嫉妒心理,教师首先要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学会发挥自己的优势。人贵有自知之明,然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学生有时还不能清醒、正确地分析自我和认识自我。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把自己看得过高,要针对自己的条件和能力来确定自己是高飞还是低旋,不要好高骛远地去做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这样才能减少争强好胜对他们的刺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各有所长,“万事超人前,样样不服输”是不现实的。我们要让学生相信自己虽然在某些方面不如人,但可以在其他方面做得更好。争取不断进步,就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注意补己之短,扬己之长,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开拓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例如当学生因看到别人演讲比赛取得好成绩而自己愤愤不平时,可以让他进行自我暗示说:“没关系,我篮球比他打得好。另外,我也可以向他学习演讲技巧。”这样,嫉妒心理就能逐渐克服,学生的潜能也能得到发挥。
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目的,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嫉妒心理不是一种单独的心理活动,它受人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个性倾向性的制约。因此,消除嫉妒心理还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其明确人生目的。人生最要紧的是选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并坚持不懈地通过努力奋斗去实现既定的目标。社会是广阔的、多元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以,目标的选择应因人而异,贯彻“扬长避短,突破一点”的原则。培根曾经说过:“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功夫去嫉妒别人的,能享受它的只能是闲人。”因此教师要帮助中学生选定积极的目标,然后引导学生向着目标努力学习、工作,不断开拓成才的道路,以真才实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赢得别人的尊重。如在对嫉妒长得比自己漂亮的中学生进行辅导时,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这样的观念:“内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我要争取在学习上比她好。”这样中学生的注意力就能集中到学习上来,而不会嫉妒别人的容貌。
当然,克服嫉妒心理并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成功的,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坚持下去,这样嫉妒心理才能逐渐消除,最终完全消失。
培养学生宽容、平和的心态,少一份嫉妒心。嫉妒心理的形成同中学生自身的性格也大有关系。一般说来,虚荣心强、好出风头的人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因此,要帮助学生消除嫉妒心理还要培养中学生宽容的性格,使他们能够胸怀大度,宽以待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学生应当克服私心杂念,把别人的进步和成绩当作是“自己”的一种高兴,与人同乐,并把别人的这种“进步”和“成绩”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使之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比如,教师在辅导因他人期中考试比自己好而嫉妒的中学生时,要激励他们以更大的干劲迎接这种挑战,把嫉妒变成同学间的一种思想、学习上的合理竞争。
嫉妒作文 篇5
那么,嫉妒能否使人上进吗?让我们先举一个事实来说明。大家知道戴维和法拉第的故事吗?戴维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他曾把印刷徒工法拉第培养成为一个科学家,受到人们的称赞。然而,后来由于法拉第在电磁学和化学上屡建奇功,被提名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身为会长的戴维却亲自出马反对。他是由于嫉妒而反对法拉第,生怕法拉第会超过他。这种嫉妒难道是促人上进吗?当然不能。
再拿我们的学习尖子韩景丽来说吧?同学们都佩服她,都想从她那儿学点学习方法。于是,大家便经常提起她。一天,我和张在一起聊天,又提到了韩景丽。张愤愤地说:韩景丽的学习真那么好吗?哼!就靠考试打小抄,作弊,有时甚至把复习材料拿到桌上来抄,却让老师看不见。要说本事,还真高明,哼听了这话,我可真奇怪:我就坐在韩景丽的附近,我怎么没看见呢?韩景丽学习用功,方法对头,成绩好那是当然的,也没必要抄呀!显然张嫉妒她,才说出那些伤人的话来。以后每当考试成绩一公布,张就整天气哼哼的,总说韩景丽的人品怎么不好,说得越来越出圈。
张的嫉妒心越来越强了,可学习成绩不仅没有长进,反倒下降了,我看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心思都放在诋毁别人上面了,在学习上没下真功夫,怎么能进步呢?从这两个例子完全可以看出嫉妒不会成为前进的动力。
也许,有些人还会争辨: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一个人学习好,另外一个人产生嫉妒,自然就会想:他能取得好成绩,我为什么不能呢?于是努力学习或钻研。这样,你追我赶,学习成绩不就会上去了吗?这种争辨乍一听仿佛有一些道理,但是仔细想想,却发现一个极大的错误。
简单地说,就是他们把自强心与嫉妒混为一谈。自强心就是自己有努力向上的思想,嫉妒就是怨恨。如果看到别人成绩好,自己穷则思变,这正说明这个人有自强心,这根本不叫嫉妒!
女儿嫉妒心太强 篇6
我女儿六岁半了,上一年级。她各方面都不错,就是听不得别人比她好,一说让她向别的小朋友学习,她就哭。前天带她第一次去见钢琴老师,在那里遇到了一个她熟悉的同龄女孩,叫莉莉。这孩子学钢琴已经有半年多了,据说弹得不错。我就对女儿说,莉莉比你学得早,弹得可好听了,咱们请她弹首曲子听听吧,以后好向她学习。想不到我的话音还没落地,女儿就撇起了小嘴,跟着就泪流满面了。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为了给她树立榜样,我经常引导她向别的小朋友学习,可是几乎每次的结局都是她在一边撅着小嘴流泪,我和她爸在旁边连哄带劝。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觉得要对女儿进行挫折教育,不能太顺着她,要让她知道自己的差距在什么地方。谁知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没让她增强抗挫折能力,学到别人的优点,反而让她越来越脆弱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流水人家
咨询师:看得出你是一位很用心的妈妈,对女儿的要求也比较高,遇到这样的问题,你的心情可以理解。只是不知道你是否能理解女儿的感受。
孩子从母亲的子宫降临到这个世界时,由于生存环境突然而巨大的改变,由于自身非常弱小,由于对自身和这个世界的无知,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在生命的早期,除了保证孩子的身体发育,最重要的养育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克服内心的恐惧,建立安全感。而安全感的建立除了在婴儿时期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料和陪伴,还来源于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和爱。
如果一个孩子能感觉到,无论自己表现如何,爸爸妈妈都会接纳自己,爱自己,就不必担心会被父母抛弃(这对孩子是灭顶之灾),会感到安全。而安全的需要一旦被满足,孩子就会主动地探索这个世界,会不断地发展自己。
如果我们总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较,尤其是拿自家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孩子的优点比较,会让孩子感到挫败,感到自己不被父母接纳。这可不是“挫折教育”,挫折教育不是为了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此时的孩子逻辑思维还没有形成,他们不能理解父母的用心,只会觉得父母根本就不爱自己。心中的滋味肯定很难受。即使是成年人,试想一下,如果你的丈夫为了给你树立一个好榜样,总是跟你说,你看看人家的媳妇,又温柔体贴,又能干,还会打扮自己,你心里什么滋味?你觉得丈夫还爱你吗?你还想改变自己吗?孩子的感觉和成人没什么两样,只是更敏锐而已。
每一个人(包括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无可替代,所以人与人之间没有可比性。孩子还不能理解自己的独特性和自我价值,他们需要父母对他们不断地肯定,才能确认自己的价值。他们还不知道应该怎么看待自己,而你们怎么看待她,她也会怎么看待自己。建议你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女儿,千万不要和别家的孩子去比较,多多地、具体地去肯定女儿已经做出的努力,让她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你们用欣赏的目光看她、鼓励她,会让她的自我价值感不断提升,只有这样,她才有能量和信心去欣赏别人,向别人学习。
帮助学生走出嫉妒的误区 篇7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不同的经历或者修养, 造就了品德和素质不同的学生个体, 随着年龄的渐长、竞争的加剧、各种品质和才能的展示, 一些学生容易对品质、才能超越自己的人产生嫉妒, 心理上由潜意识逐渐表露直至明显地表现出来, 行为上则对超越者逐渐由注意、羡慕到挑剔、甚至憎恨, 从而产生病态心理。作为老师, 要特别重视矫治这一不良心理, 帮助学生走出嫉妒的误区。
做好这一工作,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和影响学生正确认识估量和对待自己
首先, 教育学生全面看待自己。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对待复杂事物的发展变化, 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 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 又要看到那一面。俗话说“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长处和不足, 现实中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正确地认识自己, 就要实事求是,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地估量和对待自己, 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如果一叶障目, 只看到自己的成绩和长处, 就会陶醉于一得一利而不思进取;如果以偏概全, 只看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影响自己的发展和进步。因此, 敢于面对自己的认识和行为, 反思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对自身的状况有正确认识, 是人生的重要课题, 也是有效抵御各种不良心理的重要防线。
其次, 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 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同时要正确发展和完美自身。人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己与别人的成长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每个人的成长都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会到会、由常出错到不出错的过程。人在发展中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但只要是发展, 就都要树立良好的竞争道德, 克服不良情绪, 使自己在得胜时充满信心、再接再厉, 失败时汲取教训、东山再起, 在生机盎然的竞争中取得成功。
再次, 全面正确评价自己。作为学生, 用怎样的态度认识和评价自己是无法回避的。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要客观地分析周围的人和事, 也要把自己作为一个客观对象来认识。因此, 要学会客观地从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中了解自己的优劣, 反思自己同周围的人和事物的关系, “吾日三省其身”, 并虚心而诚恳地征求和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意见, 才能对自身的状况有正确的评价, 积极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挫折, 产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1. 教育学生明确自信和自尊是鼓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动力, 是使人自爱自强的源泉。自己缺乏自信, 没有赶上或超过强者的勇气, 容易对那些比自己进步快、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人产生嫉妒心理。所以, 在注意培养学生拥有健康心理的过程中, 要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 从源头上消除嫉妒产生的思想根源, 克服自卑心理。
2. 教育和影响学生积极面对现实。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增强自身奋发向上的进取心, 不断产生心理品质的良性循环, 树立自信心。还要教育和影响学生认识自己的巨大潜能, 着眼于发挥自己的长处, 不断突破已有知识的范围, 开阔视野, 以使自己思维更敏捷, 知识更丰富, 对学习生活更加充满信心和热情, 从容面对人生的抉择和竞争的挑战。
3. 教育和影响学生要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以及坚强的信念。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和信念直面人生, 不断地学习和扩充知识、发展能力, 使其有广博的知识为基础, 在具体学习生活中, 扬己之长, 避己之短, 逐渐摆脱自卑心理。
三、自我心理平衡, 保持良好心态
1. 虚心为学, 正确竞争, 欣赏并接纳他人。虚心好学的人会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 而嫉妒心强的人则只盯着别人的短处。学生在尽可能列出自己的成功和优点的同时, 还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在接受别人赞赏的同时, 也诚恳地对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进行赞赏;在与自己的过去比较的同时, 也与同学在相同条件下比较, 以增加自己的才学, 共同促进和提高。
年终奖的羡慕嫉妒恨 篇8
说到年终奖,我们每个人当然都希望多多益善,只要取之有道不偷不抢,谁也不会跟钱有仇。现在网上晒出来的那些,其实都属普通工薪阶层,跟那些动辄百万千万的高管阶层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这些年终奖数据更具底层可比性,面对诸如27个月工资的高额年终奖,更容易让人羡慕嫉妒恨。
当然,我们也许不该那么“狭隘”,对别人的高额年终奖可以羡慕可以嫉妒,但是要说恨,只能恨自己入错了行,或者在心底悄悄地诅咒一下老板。但是,像一汽大众这种自称“其他企业罕有”的年终奖毕竟不一样,因为一汽是国有特大型汽车企业,那么,它下属的一汽大众对员工越慷慨,国企利润必然越少,受损的将是全民股东利益。
事实上,汽车行业2011年整体销售情况并不理想,民营车企比亚迪甚至没有年终奖,国资背景的一汽大众的年终奖却高得让人羡慕嫉妒恨——国企与民企员工福利待遇悬殊。其实,这早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也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所在。但是,悬殊的年终奖证明,这个问题不是越来越小了,而是越来越大了。
实体经济萎靡不振,银行利润却一枝独秀,连银行行长都不好意思;同样,一汽大众似乎也有点“为富不仁”的感觉,所以特别强调,“此次分红,成都、长春地区的企业罕有,希望大家对此表示低调,避免引发不必要的问题”。可惜,现在低调是肯定低调不成了,所谓“不必要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有关部门还真得好好查查。
学生嫉妒心理的形成原因及矫正 篇9
随着时代的进步, 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心理品质和知识能力同样重要。而当下的现状不容乐观, 现代教育往往注重于孩子的成绩与技能, 忽视淡漠了心理品质的培养。由此导致在中学生的心理品质中嫉妒心理日益显得突出。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我们会经常遇到这些现象:因为嫉妒, 打小报告, 散布流言;某同学的作文被老师表扬了, 就说是抄袭的;别人的分数考的好了, 就说是作弊等等。嫉妒心理正越来越严重地侵蚀着孩子的心灵, 成为他们成长的绊脚石。
从心理学角度讲, 嫉妒是恐惧或担心他人优于自己的心理状态, 是在他人比自己占优势之后, 试图削弱或排挤对方的一种带有攻击性的消极个性品质。
一、嫉妒心理的产生原因
从家庭方面来讲, 这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又对子女施加的心理压力有关。从学校教育方面来说, 这与教师的表扬批评不当有关。也与学校理想教育和目的性教育不够有关。从学生自身方面来看, 则与其心胸狭隘, 缺乏自信, 心理不够成熟有关。
二、嫉妒心理的表现
从起因上来看, 嫉妒的表现主要有:因竞争受挫而产生的嫉妒心理;因教师对他人的表扬而产生的嫉妒心理;因自己的容貌欠美身材欠佳而产生的嫉妒心理;因自己家境贫寒而产生的嫉妒心理。
从程度上看可以有以下表现:不承认别人的成绩或进步, 贬低别人的成绩或进步。贬低的方式常见的是:把别人的成绩进步说成是偶然的, 投机的, 有时候也以明褒暗贬的方式出现。对成绩进步比自己大的人表现出整体的怨恨, 也就是说对嫉妒对象的所有行为表示怨恨。
此时, 嫉妒者的理智已被嫉妒所占据, 造谣中伤, 幸灾乐祸, 挑拨离间, 公开侮辱等极其错误的行为都有可能发生。其后果是破坏性的, 必须引起教师和家长的注意。
三、嫉妒心理矫正方法
嫉妒的心理不仅有碍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更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嫉妒实质上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变态心理。必须加以矫正, 我们在引导学生嫉妒心理矫正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 努力竞争法。
即帮助学生正确剖析嫉妒心理产生的根源, 化嫉妒心理为竞争意识。一般来说, 嫉妒之心许多人都有, 它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绪。不服气, 不认输, 并非坏事。因此, 青少年产生一定程度的嫉妒心理也是很正常的, 这就需要为师者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所产生的嫉妒心理, 并举例说明其危害性, 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别人的进步, 把强手视为对手, 见贤思齐, 正确估计自己的优缺点, 把嫉妒心理变成一种行为的驱动力, 来推动自己产生更大的进取心。
2. 正确比较法。
即教育学生面对现实, 树立克服嫉妒心理的信心和决心。克服和预防嫉妒心理产生的最理想方法, 就是要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在各个方面都超过别人是不可取的。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一个人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不可能万事都如意, 事事都领先。要正确分析自己的具体情况, 确定适当的目标, 期望值不要过高。
3. 自我安慰法。
即教育学生学会自我安慰, 永不言败。青少年要学会以平静客观的态度审视事态的发展, 既不可因有一技之长而狂妄自大, 也不可因他人胜过自己而滋生妒心。蓄意贬损别人, 只能败坏自己的心情和声誉, 于己于人毫无益处。
4. 自我反省法。
嫉妒心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误解所引起的, 即人家取得了成就就误以为是对自己的否定。其实, 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 更要靠别人的帮助, 荣誉既是他的也是大家的, 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这一点, 让他们学会自我反省。
5. 自我驱逐法。
嫉妒是一种突出自我的表现。无论什么事, 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得失, 因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若出现嫉妒苗头时, 即行自我约束, 摆正自身位置, 要让孩子懂得,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一时一事的得失, 而是积极的参与和快乐的心境。努力驱逐嫉妒心态, 可能就会变得无私和宽容了。
大学生嫉妒心理的调查分析 篇10
关键词:嫉妒心理,大学生,性别,专业
嫉妒一词源于希腊语“zelos”, 意为争胜、热情和强烈的情感。嫉妒心理是在与别人比较, 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时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嫉妒心理具有普遍性, 也存在于大学生中, 并有可能成为影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研究表明, 嫉妒心理对人既有积极作用, 也有消极作用, 嫉妒情绪过多可以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甚至引起攻击性行为。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预防、调适和矫正嫉妒心理, 对于高校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和洛阳师范学院本科生, 分别抽取各校两个文科班和两个理科班, 各班随机抽取30名被试, 共360人。回收有效问卷268份, 有效率74.44%。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学生嫉妒心理诊断量表》, 该量表具良好的效度和信度, 主要测量个体在生活情境中的一般嫉妒心理体验和可能的行为反应。量表包含8道题目, 采用ABCD四级计分, 依据总得分的高低, 可以将嫉妒划分为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的嫉妒心理强度不同, 从高到低依次为, Ⅰ型:强烈型, Ⅱ型:时发型, Ⅲ型:克制型, Ⅳ型:平和型。
采用统一测试指导语,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将所有背景资料不完整及超过半数题目未作答的量表剔除, 然后将所有有效数据录入计算机, 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数据显示大学生普遍具有嫉妒心理, 但水平较低。不同性别、不同专业, 来自城乡的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之间的嫉妒水平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女生的嫉妒水平略高于男生, 但差异并不显著。理科生比文科生嫉妒水平更高, 且差异显著。
1. 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分布情况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96.3%的学生得分在23分以下, 一般为Ⅲ型或Ⅳ型, 即平和型或克制型, 仍处于较低水平, 属于较适度范围。这说明大学生虽然普遍具有嫉妒心理, 但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有3.7%的学生有强烈的嫉妒心, 有2人得分高于32分, 属于Ⅰ型范围即强烈型, 该嫉妒类型的人在稍微感到自己受到歧视时或者看到别人比自己某方面优秀时, 更容易产生较为强烈的嫉妒心理。有8人得分高于24分, 属于Ⅱ型范围, 即时发型, 这种嫉妒类型的人比起I型产生强烈嫉妒心理的机会较少, 但是比普通人要更容易一些, 属于需要调节的一类人。
2. 大学生嫉妒心理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 女生的嫉妒水平略高于男生, 但嫉妒心理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 即男生和女生的嫉妒心理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也就是说, 女生并不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首先, 较多文学作品的渲染或传统文化的影响使人们对女生的嫉妒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偏见;其次, 现代女大学生在经济上和人格上更加独立, 思想得到解放和进步, 从而使嫉妒心理减弱;第三, 男大学生的嫉妒水平可能本来比较高, 只是社会角色通常要求男生要胸怀广阔, 使他们的嫉妒心被隐藏起来了。
从各项目的具体得分看, 第1题是“你的同学穿件过时的服装, 却又得意扬扬, 问你‘这件衣服漂亮吗’, 那么你的回答是?”女生在该题目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该结果显示了女生更容易对外在形象、衣着打扮等产生嫉妒心理。而其他项目的结果表明, 能力、学识、名誉等更容易引起男生的嫉妒心。第6题是关于大学生恋爱嫉妒心理的测试, 数据显示男女生在该题得分普遍高于其他各题, 差异显著, 女生在该题得分高于男生, 显示了男女大学生都有较强的恋爱嫉妒心理, 并且对恋爱嫉妒的水平要高于对其他的嫉妒;相对于男生, 女生对于恋爱具有更强的嫉妒心。
3. 大学生嫉妒心理的专业差异
数据显示, 理科生的嫉妒心理水平显著高于文科生, 但差异并不显著。只有第7题针对大学生学习成绩嫉妒心理的测试, 理科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文科生, 说明理科生竞争激烈, 学习紧、压力大, 更看重学习成绩。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理科学生学习内容相对比较单调、枯燥, 作业更多、功课难度更大、竞争更强, 闲暇时间更少, 情绪更容易紧张和焦虑;而且理科生逻辑思维能力强, 但他们对人文、社科方面的接触较少, 对人的了解、认识更容易产生偏见。
三建议
嫉妒是一柄双刃剑, 既具有破坏性又具有动力性, 即嫉妒对人类的影响有负面的破坏性和正面的动力作用。应当有效利用其积极的动力作用, 而尽量将其负面效应降到最低, 减少过分嫉妒造成的损失和伤害。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到, 大学生普遍具有嫉妒心理, 且处于较低水平, 属于比较合理的范围。但是, 学校教育者并不能放松警惕, 因为仍有部分大学生有较强的嫉妒心理, 这部分嫉妒心强的大学生如果不能得到帮助和引导, 不仅影响其自身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也可能对其他同学造成一定的伤害, 破坏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因此, 对于大学生嫉妒心理应给予重视, 及早发现, 积极引导。
首先, 大学生嫉妒心理水平普遍较低, 应当正确引导大学生将嫉妒心理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鼓励大学生将嫉妒转化为竞争意识, 互相促进、共同进步。这也符合当前积极心理学的要求,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 强调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 寻找其规律, 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 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高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剧等活动的开展, 来发掘嫉妒心理的积极方面, 有选择地控制一些心理机制如不适应、过分嫉妒、竞争性选择等, 而激活另一些心理机制如友谊、悦纳、合作性联盟等, 以增加人们的快乐体验, 将嫉妒心理转化为动力, 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情绪和健康心理。
其次, 组织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大学校园中形形色色的活动虽然比较多, 但是形式、内容还相对比较单调, 往往参加活动的总是那些有特长、活跃的学生, 这些学生毕竟是极少数, 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表现自己, 久而久之, 差距越来越大, 嫉妒之心容易滋生。因此, 组织策划活动时应该全方面综合考虑, 开展更加丰富的活动, 使更多的学生有参与、获得成功的机会。另外,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也要顾及文理不同, 应该组织适合各科学生的活动, 使理科学生有调整放松的机会, 也要鼓励文理不同学科的学生多多交流, 使理科生增加人文修养, 提高感性情怀。总之, 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情况, 积极为更多的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第三, 必要的心理教育和治疗不可缺少。嫉妒尤其是很强烈的嫉妒是一种心理疾病, 对于有严重嫉妒心理的人, 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在高校, 可以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来改善强烈的妒忌心理。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是个别进行:即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单独的咨询辅导予以缓解, 这种方法效率低, 效果差。有心理专家指出,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朝着以团体训练为主, 个别辅导为辅助的方向发展。团体的心理辅导, 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更加充分的安全感, 能够在更宽松的环境中被治疗, 并且在有着类似心理问题的群体中, 在科学有效的心里团体辅导的作用下, 还能够体验到被接纳、被理解、被关心, 更容易舒解自己强烈的嫉妒心理。
参考文献
[1]孟昭兰主编.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走出嫉妒城 篇11
人们不肯告诉我这座小城叫什么,等熟悉了这里的情况,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嫉妒城”。但愿你们在听完我讲的故事后,不会觉得这太荒唐。
在这座小城里,就连小草都会嫉妒大树,它们会说:“不管大树怎么生长,都不会有我们小草矮。”
我还观察到,小城里的市民居然连穿过小城的水渠都要嫉妒,他们觉得它太清澈了,就朝里面倒污水和垃圾,直弄得水渠脏兮兮的,他们心里才舒服。市民们还嫉妒电扇会吹风,嫉妒电视能演动画片,嫉妒冰箱能够保鲜……当然了,像小鸟这种自由的生命,他们更嫉妒,声称小鸟是因为犯了“自由罪”,才一生都在空空荡荡的天上飞。
我搞不清楚,市民的嫉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蔓延的,他们又是怎么生活下去的?他们的鼻孔总是撑得圆圆的,还呼呼地冒着小火苗;他们的脸都拉得老长,脸色阴沉沉的,好像随时都可以下雨,就算在白天,也要开着灯才能看清他们的表情。
他们还很少喝水,因为他们讨厌水,居然占到人体重量的70%啊,这多么令人嫉妒!这也使得他们经常处于口渴的状态。
我刚来到“嫉妒城”时,口渴得厉害,可是一直找不到买矿泉水的商店。这里的商店都没有招 牌,我一连问了几个人,他们都说不知道哪里可以买水。我觉得我就像在梦里的迷宫中寻找宝物一样困难重重。好不容易,一个老奶奶给我指了指方向,却不肯说一个字。
我急忙朝那个方向跑去,却来到了一家面包店,难道找错了地方?我只好问面包店老板:“您这儿有矿泉水买吗?”对方面无表情,只顾忙自己的。我接着又说:“我实在太渴了,再不喝水的话,我身上的头发和指甲,一定都会呼啦啦着起火来的。”
老板终于笑了笑,说:“这里最不受欢迎的就是水,矿泉水就更糟了,几乎没有卖的。你真的是渴得要着火吗?来,买我几块面包,我来教你怎么拧出水来!”
面包店老板像扭麻花那样,在面包里拧出了一滴水。我低下腰,艰难地扭动脖子,终于喝到了那滴水,然后我的眼睛里冒出了两滴眼泪。
后来我才知道,这里的人们不挂招牌,是害怕自己生意过好惹同行不高兴。人们也因为嫉妒泉水甘甜得不像话,而拒绝其进入市场。也只有那些胆大的人才会偷着卖,但也不敢明目张胆。
比如说一家表面上卖服装的店,你要一直朝店铺里面走,直到已口渴得十分厉害,并且你的样子看起来是安全的,老板才会卖给你一瓶矿泉水。当然你买的是高价水,那价格可以高得叫你一边喝水,一边流眼泪。
在“嫉妒城”里呆上半天,我就想逃走了。可是,我很快察觉我越急着离开,就越像陷在烂泥巴里一样无法自拔。
我向这里的市民们问出城的路,可不管是走得匆忙的,还是架着拐杖蹒跚而行的,都不愿意理睬我。也许前者嫉妒我的悠闲,后者嫉妒我的灵便,以至所有的问话总是消失在人们的沉默里。
而当我好不容易问到一个愿意指路的人,旁边的人却又嫉妒他指得太正确、太清晰,或者太好走,而故意打断我的脚步,混淆我的方向,将刚才指路人的话全部否定、推翻,最后再指给我一个模糊、混乱甚至错误的路线。
我走得又累又渴,感觉魔鬼在掐着我的喉咙,拖着我的后腿,让我永远也走不出“嫉妒城”。
我害怕极了,只好看着天空,只见云朵一朵接一朵地涌过来,因为嫉妒太阳而遮挡住它的光芒;太阳很不高兴,就跟云朵争斗起来,一下子发出了超乎平常的热量。地面仿佛突然就凹陷下去,变成一个巨大的热锅,我则成了热锅中一只迷路的小蚂蚁。
终于,有一个衣着时髦的姑娘,暗示我跟着准备离开小城的客车,就可以走出“嫉妒城”。我激动极了,但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客车之间也是相互嫉妒的。
比如这辆被我盯住的客车,他为了比另一辆客车多载几个人,就故意把车速放得异常慢,在小城里绕圈子拉客。司机每看到一个行人都要问一句:“你坐车吗?”
我跟着这辆车一直转啊转,累得腿抽筋、眼发花,也没有走出城中心。我垂头丧气地瘫坐到路边,感到出城的希望一片渺茫。
这时候,另一辆客车又慢慢吞吞开了过来,看来这辆车的车主嫉妒心更强,他将车厢扩展到原来的三倍大,想以此搭载更多乘客。不过它的车轮还是原来的数量,我也是趴到地面上才看清楚这一点。因此这辆客车如同一个“无脚”的扁体怪物在东摇西晃地飘移,简直像从噩梦中驶出来一样,随时都会发生危险。
“扁体怪物”里挤满了乘客。奇怪的是,乘客们的脸虽然还是拉得老长,但表情却有些洋洋得意,因为他们都背着氧气瓶,这可不是一般人享受得起的,不是明摆着叫人嫉妒吗?
我数了数,这个“扁体怪物”仅仅围着小城绕了十次就开走了;而我最先盯着的那辆客车,一直从中午绕到黄昏,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嫉妒城”。
我已经没有力气再去追赶任何一辆客车了,只能瘫倒在路边浑浑噩噩,半死不活。虽然在“嫉妒城”里,我见识了在别处永远看不到的奇怪情景,但是我绝没有一丝留恋之情。我宁愿像蛇一样蜕去一层皮,也要爬着离开这里。我想出城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刻找到一汪泉水喝到肚儿圆,然后痛痛快快地流一次眼泪。
在我觉得自己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一只不知从哪儿来的流浪猫突然窜了出来,我急忙跟着它朝前跑。老天保佑,我居然终于走出了“嫉妒城”!还跟着流浪猫一起喝了无比甘甜的山泉水。直到今天,我还无比感激这只流浪猫呢!
《嫉妒》 篇12
关键词:消除,嫉妒心理,身心健康
当今的独生子女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环境, 大多数孩子都享受着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 同时也得到家长的悉心呵护和关爱。然而, 孩子的成长世界总是复杂多样的, 童年有无限快乐, 也有不少烦恼, 有时还被一种叫做“嫉妒”的心理影响着。
科学家经过研究表明, 嫉妒属于人的本性之一, 在婴儿时期, 嫉妒就已经在人的心里产生了,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嫉妒是一种病态心理。当看到别人在某些方面高于自己 (有时候仅是一种似乎的感觉) 或顺利时, 于是产生一种由羡慕转为恼怒忌恨的情感状态。嫉妒破坏友谊、损害团结, 给他人带来损失和痛苦, 既贻害自己的心灵又殃及自己的身体健康。因此, 必须坚决地彻底地与嫉妒心理告别。那么作为教师,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和解决学生的嫉妒心理呢?
1 嫉妒使学生行为“出格”
案例1:新学期开始, 为了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我在班内开展了一个活动:要求大家多练习钢笔字, 如果写得好的话, 便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加盖一枚小红花;如果小红花多了, 这位同学的本子就将作为展品全班展览。全班同学都积极响应, 要强的小明更是为获得小红花而下了很多的功夫去练字。但好多天过去了, 小明的作业本上, 小红花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一天下午放学, 班里的同学都回家了, 负责值日的小明看着那些被老师当作范本的作业本, 心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嫉妒心理, 他不但把那些盖有小红花的作业本悄悄地撕掉一些, 还把我遗忘在讲桌上的印章悄悄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
案例2:小红, 她的学习成绩一直排在全班前三名, 但心里却有解不开的疙瘩, 只要抢不到第一, 她始终不高兴, 还又哭又闹。甚至周围有谁成绩超过她, 就非常希望那个人倒霉。为此, 她几乎在学校里没什么朋友, 也不明白自己为何会这样。
2 小学生妒忌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 我们可以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分析。小学生年龄小, 知识较少, 认知水平较低, 喜欢表现自己, 而自我控制能力又不足。在生活和学习中, 他们希望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比别人好, 希望得到家长、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因此当看到别的同学得到表扬或超过自己时, 内心就会一时失衡, 但又不能理性的对待, 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于是便产生了妒忌。
其次, 可以从家长、教师对孩子的要求和教育方法来分析。家长和教师错误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也是触发孩子妒忌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如教师过分强调分数, 在班级中按分数排队, 把学生的“升降进退”与其他同学对比, 使学生感到其他同学对自己是一种威胁等。
第三, 从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分析, 也有妒忌心理产生的温床。现在的学生由于社会交往日益扩大, 置身于一种充满竞争的学校或社会环境, 于是个别差异在相互交往和学习生活中被突出了。一部分学生在家庭中是“小皇帝”、“小公主”, 是一个家庭的核心, 爷爷、奶奶, 爸爸、妈妈都围着他转, 但在学校他就失去了这种优越的地位, 他只是一个大集体的普通一员。在这样的心理变化下, 某些学生产生了一种包含着厌恶与羡慕、恼怒与怨恨、猜疑与失望、自惭与虚荣, 以及伤心与悲痛, 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感情, 也就是妒忌。
第四, 与成人的妒忌心理不同, 小学生的妒忌心理有其明显的特征。需要的排他性:只许自己拥有, 不许别人占有;只能自己取胜, 不许别人成功。对象的选择性:一般选择与自己条件大体相当的人作为妒忌对象, 也就是可比性越大越容易被妒忌。例如男孩很少妒忌女孩, 低年级学生很少妒忌高年级学生, 这是因为他们的可比性小。方式的多样性:或冷淡疏远, 或嘲讽轻蔑, 或曲折隐蔽等。心理的不稳定性:今天妒忌你, 明天妒忌他。
第五, 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 而妒忌是阻碍学生健康成长的一块绊脚石。首先它有碍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憎恨或怨恨能干的人, 必然在言行上有所表现, 或耍态度, 讽刺打击;或制造尴尬, 疏远冷淡;或造谣中伤, 诋毁对方。所有这些都会严重破坏同学间的友谊。其次妒忌直接影响人的情绪, 会分散精力, 大大降低学习的效率。所以妒忌心理应该予以避免。但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看任何问题都要进行仔细分析, 及时把握教育机会。从过程和结果来看, 妒忌确实是一种极其不良的心理和行为, 但从它产生的原因来看, 也包含某些积极的因素。因为它是源于希望自己超过别人的争强好胜心理, 只是由于在初期缺乏正确的引导, 而走向了另一面。如果积极引导, 正确对待, 则会转变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
3 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绪
(1) 应该承认, 嫉妒之心, 人皆有之。但是怎样正确地疏导这种负面情绪, 怎样正确地对待竞争, 是亟待关注也必须面对的问题。要想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首先对孩子的要求或者说期望值不能过高, 要做到只求尽力不求最好, 从根本上给学生减压。其次, 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 应使学生正确地认识竞争。要明白对手不是仇人, 而要看成是促使自己进步的动力。要善于取他人之长, 补自己之短。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 每个人要在竞争气氛中客观地对待自己, 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去与别人的短处比较, 而要注意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并能为其他同学的点滴进步而感到高兴。嫉妒也不是要强, 进而使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成功,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一时一事的得失, 而是积极地参与和快乐的心境。
(2) 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绪。当发现孩子有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时, 教师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只有让学生的负面情绪得到及时有效地宣泄, 才会让心理的重压与痛苦远离他们。比如案例1提到的那件事, 后来被小明父亲发现了, 除对他进行了十分严厉的批评教育外, 还把这件事反映给我, 要求老师关注小明的品行。我没有在全班过多宣扬这件事, 只是对学生们解释说, 作业本因为老师的不小心给掉到水里了。然后在班里点名表扬了几个写字有进步的同学, 并且解释说:这些同学的作业最近都有了一定进步, 只是进步地比较慢一些, 没有得到奖赏, 希望这些同学继续努力。这些被表扬的学生里, 就有小明同学。从那以后, 他的作业有了很大进步, 也变得更加热爱班集体, 为班里做了许多的好事。很显然, 小明同学的自尊心得到了有效地保护。
(3) 像案例2中的小红, 她这年纪的女孩, 希望自己各方面都好, 都优秀, 大家喜欢她, 接受她, 这是普遍的心态;另外像她这样的女孩尽管有很好的期望, 但不管付出多大努力, 她现有能力能作到的是有限的。在成人的意识里, 我们清楚很多事情我们再努力也做不到, 比如我们不可能永远是第一。而儿童的意识是什么呢?我已经努力了。那我为什么不能当第一呢?一种无奈就出来了, 自己解决不了, 就把它投射到别人身上, 咒别人摔一个跟头, 得个什么病, 成绩不就下去了?但这样的联想又与小红的道德观念相冲突, 我可是好人, 怎么要盼人倒霉呢?她的苦恼就来了。另外, 当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取得些许成绩时, 老师和家长也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这样, 才能使他们重新点燃自尊的火种, 获得克服缺点、发奋进取的勇气和自信, 促使他们走向成功。美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 及时地发现充分地肯定一个人所取得的成绩, 就能使他产生“最佳情绪体验”, 即“感到强烈的喜悦、欣慰、幸福”, 平日里诸多的疑虑、恐惧、软弱、局促不安都消失了, 此时, 他会比平时更有决断力, 更坚强, 更专心致志, 更能经受得住别人的反对, 对自己更有把握。
4 如何解决学生产生的嫉妒心理
当学生产生嫉妒心理时不必紧张, 我们只要弄清病根对症下药, 是不难解决的, 笔者从教多年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多与学生谈心, 取得信任。亲其师才能信其教。作为老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 了解其内心的真实心态与想法。然后对症下药, 因人施教, 跟他们交朋友、做知己, 跟他们谈兴趣、谈学习, 在潜移默化中教他们如何帮助同学, 怎样做诚实的孩子。
(2) 多给予指导帮助。在取得学生的充分信任后, 还应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 使其在困难时能得到及时的引导, 不至于产生无助之感而灰心丧气, 进而诱发不正常的心态。
(3) 开展多种活动找回自信。学校、班级要举行丰富多采的课余活动,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其特长, 在活动中拥有成就感, 树立自信心, 使其看到自身的长处。
(4) 家长要当好榜样, 以身作则。坏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生活在充满妒忌家庭的孩子, 也往往妒忌心较强。因而作为家长须留意自己的言行, 家庭成员之间不能相互猜疑或当着孩子的面去议论别人、贬低别人, 对邻里、同事等人取得成绩和财富时更不能横加指责, 甚至恶语中伤。
(5) 正确评价孩子。不能因疼爱和喜欢就对孩子的品德、能力过分赞赏;也不能因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不如别人, 就经常埋怨、指责孩子, 而应当帮助孩子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当孩子犯错时, 也不能大发雷霆, 而要帮助孩子认识错误, 教育孩子勇于改错。
(6) 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家长要经常和孩子谈话, 随时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孩子取得成绩时如此, 遭受挫折时更应如此, 帮助孩子找到挫折的原因, 进行心理交流和情感交流。
5 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克服嫉妒心理
嫉妒心魔力量是可怕的, 嫉妒心理的预防和克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它有待于教育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才能还孩子纯净的心灵天空。我们不妨尝试运用以下方法:
(1) 正确认识法:嫉妒心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误解所引起的, 即人家取得了成就, 便误以为是对自己的否定。其实, 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 更要靠别人的帮助, 荣誉既是他的也是大家的, 人们给予他赞美、荣誉, 并没有损害你。
(2) 攻击嫉妒法:嫉妒心一经产生, 就要立即把它打消掉, 以免其作祟。这种方法, 需要靠积极进取, 使生活充实起来, 以期取得成功。
(3) 正确比较法:一般而言, 嫉妒心理较多地产生于周围熟悉的年龄相仿、生活背景大致相同的人群中。因此, 只有采取正确的比较方法, 将人之长比己之短, 而不是以己之长比人之短。
【《嫉妒》】推荐阅读:
幼儿的嫉妒心理11-17
嫉妒不如行动作文11-29
要自信不要嫉妒作文07-10
以嫉妒为话题的作文07-21
嫉妒带来的后果初一作文10-19
嫉妒的名人名言摘抄11-24
嫉妒优秀作文350字12-03
年终奖的羡慕嫉妒恨10-22
嫉妒她,不如学习她杂文随笔05-14
《克服嫉妒心理,学会尊重他人》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