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与绿叶(共3篇)
鲜花与绿叶 篇1
电视作为视听传播媒介, 除了提供声、像外, 文字也是其中的传播符号之一。我们常说的“声画合一, 图文并茂”的文, 指的就是字幕。电视字幕是指根据节目内容的需要, 在节目后期制作时叠加到屏幕上去的文字。从广义来说, 它包含了纯粹的文字字幕与图形字幕两大类。电视制作中, 认识字幕的作用, 掌握字幕的运用技巧, 更好地发挥电视字幕的功能,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电视节目元素的认识, 充分了解电视节目各种元素间的合理搭配, 制作出更加精良的电视作品。
字幕的功能
1. 具有表意性, 准确传递信息
电视字幕是视觉语言的一种, 它以文字符号的形式直观地向观众传递着信息, 尤其在表意传情, 表达理念方面, 起到画面、声音的第二“解说”功能, 使观众获得完整的信息。
众所周知, 画面所传递的信息具有“表象性”, 而字幕与画面相比, 则有着更为清晰明确的表意功能, 它通过文字符号将一些画面语言中非形象化、或无法表达的内容予以说明补充、大大提高了节目内容的信息含量, 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
字幕表意的功能也体现在声音的配合中。声音所传送的信息有声无形, 转瞬即逝, 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当内容涉及到历史上的典故、传说以及训诂时, 单靠解说词表述, 难免使观众听得懵懵懂懂。加上字幕就可以弥补这种局限性, 观众一边听, 一边看字幕, 就能很好地接收声音传达的信息, 更好地理解节目的内容。
因此, 电视在传递信息方面, 除了画面, 声音, 字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途径。
2. 视听读三位一体, 加深信息记忆深度
有研究指出:“阅读文字大脑能记住10%, 收听语言能记住20%, 看图能记住30%, 边听边看能记住50%。”人类获取各种语言符号, 是一个编码式的信息输入过程, 能够从不同感官输入, 又同时有不同的“储存库”。多种符号指向同一传播内容时, 形成“视、听、读”三位一体的感知通道, 瞬间对大脑相关神经中枢进行冲击, 使受众产生立体化、全方位的感知, 必然加深记忆。
电视以“声画结合, 视听兼备”的双通道形式传播, 比报纸、广播的单通道传播, 在信息记忆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电视字幕观众增加了阅读文字的感知通道, 观众通过“视、听、读”三位一体, 可获得更多的内容。如新闻节目解读政策、法规和条例时, 在播音员解说的同时叠加字幕, 让观众边听、边看、边理解, 加深记忆。
3.美化画面, 增加视觉效果
字幕除内容表达外, 也是画面构成的元素之一。由于字幕是后期制作中对画面进行加工和完善的步骤, 所以当画面构图失去均衡感, 感觉左轻右重或下轻上重时, 可以在轻的一方添加字幕, 使画面视觉平衡。在色调调整上也如是, 当画面过于偏重某种色调时, 添加几个补色关系的字幕, 画面色调骤然均衡很多。
另外, 文字所具有的图形特征, 也为画面视觉增色不少。线条与形状是构建画面最基本的元素。研究发现, 不同的线条与形状带给人们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文字是灵活的图形组合元素, 利用其图形性特征, 合理安排其与图形等元素的搭配组合, 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电视字幕的运用
字幕是电视节目整体艺术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须经过精心设计和认真处理。字幕的调动和运用直接关系到节目艺术质量的高低, 字幕大方得体、清新活泼, 全片陡然增色;字幕刻板、单调、俗不可耐, 则会影响节目的整体效果。字数的多少、字型的设计、颜色的选择、分布在画面的什么位置、字幕如何进入屏幕等都须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斟酌。
1.选择适当的字体字型
字体和字型的选择非常重要, 为字幕选择字体要从画面出发, 使之和谐统一, 即要有艺术性, 同时又能引起观众注意。不同字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如黑, 宋, 圆, 楷体等端庄平稳, 易于辨认;而草、行书则笔画奔放, 变化万千;另外, 还有一些通过夸张、变形等艺术处理而形成的美术体, 如琥珀体, 少儿体等。在制作中, 字体需根据节目内容来确定。新闻节目的真实性、严肃性决定了字体需简洁、清晰, 让观众易读易认。如中央台的《新闻联播》用的是黑体, 凤凰卫视《时事直通车》则采用圆体, 都是方正规矩, 符合新闻节目风格。综艺节目轻松搞笑、画面色彩丰富, 字体则可大胆起用综艺、舒体, 或是广告体、手写体, 增加艺术效果。
2. 掌握色彩基调, 调准字幕颜色
在字幕制作中最能发挥制作者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是颜色的运用。不同的颜色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气氛:白色显得客观、真实、准确;红、橙、黄等暖色字幕给人以温暖、热烈的感觉, 显得情绪振奋、思维活跃;黑、蓝、灰等冷色则使人感到严肃、沉重;绿色可使人心绪平和, 宁静轻松……
在后期制作中, 新闻类节目一般以白底黑边字幕为主, 旨在强化内容的真实性和报道的公正性。娱乐类节目及广告的字幕可根据内容选择多种颜色, 或借助特技手段, 使颜色交替变化, 呈现梦幻、闪烁等效果, 体现内容的休闲娱乐和活泼轻松。无论使用何种基调, 必须掌握分寸, 切忌胡乱用色, 字幕不能脱离画面内容而单独存在, 字幕色彩的配置要与画面色调吻合, 以达到节目整体色彩的连续性、和谐性。
3. 确定字幕在画面所处的位置
字幕在屏幕的位置应视其与画面的关系及其作用而定。如片名、栏目名称, 字幕是画面的主体, 应占据视觉中心, 一般居中偏上为宜。因为人的视线有向心性, 视线的自然习惯是注意画面中心, 以便取得画面在人们视觉和心理上的平衡。太高了, 会让人产生漂浮的感觉;太低了, 又会使人有下坠感。如是电视节目的题花, 像台标、时间提示等则一般放在在屏幕的左右上角, 因为它挂的时间比较长。像中央台的台标, 它放在整个屏幕的左上角, 既不影响画面也不影响其他字幕的显示。新闻性标题字幕, 则一般置于屏幕的中下底部居中位置, 且通常不超过2行。语音字幕则多放在屏幕的最底部。
无论字幕放在屏幕的什么地方, 都应设置在屏幕的安全区内。因为电视屏幕分为安全区和有损区, 在安全区的字幕能为任何接收机完全显示, 而有损区的就不确定。所以, 为保证字幕的正常显示, 字幕位置的摆放一定要遵循这一技术要求。
4. 设置相宜的停留时间
字幕是无声的, 需要观众去主动阅读。所以字幕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一定要符合观众的视觉感知规律。字幕停留时间过短, 一闪而过, 其添加也就失去了意义;停留太长也是不足取的, 观众往往会产生厌烦的情绪, 甚至不会往下看。
一般情况下, 字幕显示的时间应以观众“看清看完”为基本标准, 即以让观众能够读完屏幕中的文字内容为标准, 字数越多, 字幕停留的时间应当越长。通常人们读解文字时的速度是每秒3—5个字。但由于电视观看行为是随机性、任意性的收视行为, 电视观看距离、电视信号亮度水平、电视字幕的颜色、大小运动等属性都会直接影响着观众对电视字幕的注意与理解, 有时, 电视字幕还配着解说词, 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情况, 因此, 电视字幕的停留时间可在这基础上适当延长, 以保证不同读解水平的人都能看清每个字。
结论
如把节目的画面比作鲜花, 字幕就当属绿叶了。较好的电视字幕设计不难能准确地传递信息, 表达节目内容, 还有助于建立节目的整体意境和基调, 增强视觉效果。只有全面认识电视字幕的功能和运用, 才能更好的制作出高质量的电视字幕以及电视节目。作为电视制作人员, 应在掌握字幕设计规律与技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探索, 为电视节目制作出更多精良的字幕效果, 丰富电视荧屏!
鲜花与绿叶 篇2
花丛中,生长着一朵高傲自大,常常看不起别人的鲜花。
这一天,鲜花摆弄着婀娜的身姿,又开始奚落起绿叶来了。“你敢和我比美吗?绿叶子。”鲜花傲慢的问。
“不敢,不敢,鲜花姐姐。”绿叶谦虚的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你这个丑陋的东西!”鲜花大声的说道。
“我的确很丑陋,但并不是没有用处。”叶子争辩道。“我可以用光合作用让你每天都能吸收更多的营养,保持鲜艳的色彩。而且我的丑陋不是更能衬托出你的美丽吗?……
“住嘴!”绿叶还没说完,鲜花就勃然大怒了。“你算什么东西!我离开了你,反而会常得更好,更加娇翠欲滴。”
绿叶听了鲜花的话,气乎乎的缩回了土里。
鲜花和绿叶的寓言故事 篇3
鲜花听了人们的赞美,得意忘形,骄傲地说:“绿叶子,人们都赞美我,没有一个赞美你,我是最美的,你在我美丽的花朵下面,等于就是绊脚石。”绿叶听了,笑着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就像曹植写的一样,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住嘴”鲜花愤怒地说:“你有什么资格敢和我相提并论,你快点走开,省得在我旁边碍眼。”
绿叶不作声,悄悄的走了。鲜花看见绿叶走了,心中暗喜,想:“哈哈,绿叶走了,我是最美的花了。”
过了几天,这朵花没有了绿叶的存托,失去了美丽的外表,也没有人再夸它了。鲜花这才知道自己错了,于是它对着花坛大喊:“绿叶,我知道错了,对不起,你快点出来吧!”
【鲜花与绿叶】推荐阅读:
鲜花和绿叶小学作文450字12-18
母亲与母爱演讲稿绿叶与根的情意01-22
《我爱绿叶》11-07
小绿叶蝉02-15
茶小绿叶蝉03-19
绿叶绿树绿作文06-18
绿叶情意叙事作文11-10
我爱绿叶作文400字07-03
1绿叶的梦 教案07-01
甘当绿叶演讲稿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