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教育

2024-10-21

节能环保教育(共12篇)

节能环保教育 篇1

摘要:环境污染是当前世界突出问题, 环境污染长期困扰着人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环境不断地被破坏, 污染越来越严重, 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因此, 人类对环境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让每一位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形成“爱护环境, 人人有责”的良好风气。

关键词:生物教学,环境污染,环保教育,环保意识

环境污染是当前世界突出的问题, 已经困扰了人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随着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 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大事, 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 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保意识, 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

生物教育是环保教育的平台, 生物与环保是两个紧密相连的课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稿) 》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 构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可以看到, 实验教材中各单元的内容处处突出了各种生物在自然中的作用, 尤其注意突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生物圈的影响, 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再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形成关爱环境的态度, 真正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 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 我着重培养培养以下几个观点和意识。

1、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基本观点。

对环境污染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人类在历史上出现了不胜枚举的破坏环境的行为, “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点之一, 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具备这种基本观点是具体开展环保活动的重要前提。在初一学生入学之初我就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观点。在学习:“生物和生物圈”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对生物圈的整体认识。在整章学习之前, 我是这样设计新课程导入的:首先, 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地球的太空照片, 告诉学生:在太空中我们看到的地球是一颗表面有许多颜色的美丽星球, 如果我们能够到太阳系以外看我们的地球它只不过是一颗不起眼的小行星, 但我们这颗星球却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在地球上有着数以万计的生物, 正是这些生物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在这里生息繁衍, 地球表层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从今天开始, 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这个家园。如此导入第一单元自然顺畅, 而且让学生有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意识。

2、让学生了解人类面临的环保问题。

让学生具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人类在发展过程中, 由于对自然界认识不足, 过度放牧, 过度砍伐森林, 掠夺性开采资源, 随意捕杀野生动物, 不适当引入物种, 以及大量排放污水、废气、固体废物等, 使生态环境或生物圈遭到破坏。人类也遭受到了自然的严厉惩罚。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 我国科尔沁草原因为过度开荒变成沙漠, 近几年来的沙尘暴天气, 我国长江, 黄河中上游因为乱砍滥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许多野生动物因为人类的捕杀而灭绝, 我国引入的水葫芦造成过量生长, 太空中垃圾不断增多以及噪声、光污染, 等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 将这些人类自己制造的悲剧告诉学生, 可以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不加节制地从自然界中索取各种资源必将破坏生态平衡, 人类也最终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近年来我国环保方面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 在环保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但我国生态环境的局部改善, 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总体恶化的趋势。国民经济仍处于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阶段, 资源浪费惊人, 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森林面积大量减少, 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 水体污染使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大气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各种污染造成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 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把这些问题结合课堂内容告诉学生, 可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 使他们真正具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以及保护环境的紧迫感。

3、让学生具备关心环境动态的意识。

当今社会各种媒体非常先进, 差不多媒体都会有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报道, 如世界各国保护环境的新举措、当今社会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等方面的消息。应该提醒学生主动通过报刊或网络关注环保动态, 定期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这对学生来讲是很有必要的, 可以使他们了解发生在身边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大事。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对某些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 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出自己的建议。这都有利于环保意识的形成。

4、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点。

仅具备环保意识还是不够的。“保护环境”并不是一句空话, 也并不只是少数科学家或科研机构的专门工作, 而是所有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念和意识在日常生活像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不随意丢弃废物, 不随地吐痰, 公共场所不喧哗, 垃圾分类放置等, 这些行为不过是举手之劳, 就是在进行保护环境的工作。我们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 能够自觉地再行动上得以体现。只有这样, 我们的环保教育才是卓有成效的, 才真正落实到了实处, 对于学生个人将来一生的发展, 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环境与我们每一个地球公民的切身利益相关。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 从每一个行为出发, 真正保护生物圈, 保护我们所生活的环境。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应该采用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可以结合不同的教育内容, 采用不同的形式。

1、利用教材已有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教育, 而且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扩展。在教材中有不少环境污染的例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而且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在教材中有些内容与环保有关, 但并没有具体的例子, 而且篇幅也不够大, 我们可以做适当的拓展,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中“水域环境的保护”的内容。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 我除了讲清楚水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之外, 还列举了现在我国水资源的严重形势,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 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 如果按水资源总量考虑, 居世界第六位, 但是, 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在世界排110位, 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给学生以直观印象, 同时告诉学生如何节约用水, 如洗澡时尽量洗淋浴, 洗手时在打肥皂时应该将水龙头关掉, 用淘米水浇花, 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 等等。这样既使学生了解了目前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现状, 又使学生知道了应该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节约水资源。

2通过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做一些深究、调查、资料收集方面的作业, 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在讲到“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 我让学生回家收集有关人类活动被破坏生物圈的例子;在讲到动物部分内容时, 我让学生课后调查由于人类活动面临灭绝或数量急剧减少的稀有动物。这样的作业既能够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又能够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强化环保意识。以上是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环保教育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 使新一代的中学生能够真正具备环保意识, 为保护环境, 美化家园作出贡献。

节能环保教育 篇2

[论文摘要]加强中小学的节能降耗教育,把节能降耗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中小学学生自身优势特点.构建节能降耗教育体系,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论文关键词]节能降耗教育 中小学生 素质教育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地球。人类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在创业过程中,人们利用各种能源赖以生存,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资源短缺”已成为广大群众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现在不加以考虑对策,未来人类就没有出路,总有一天能源会被我们用尽,人类将无法生存。未来的中国,将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人与自然长久和谐。因此节能降耗不仅仅要求企业应当怎样做.对于教育部门,国务院在《节能降耗综合性工作方案》就明确要求:“组织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社区等开展经常性的节能环保宣传.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普宣传活动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教育是一切工作基础.我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有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如果这1/5的学生都参与到节能降耗活动中意义非常深远。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据调查表明.目前中小学相当部分学生的节能降耗意识相对于科学发展理念的要求而言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学生节能降耗意识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作者所在的中小学.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近90%的学生并不了解所谓的减排.仅有二成的学生能答一二,而且还是在中学(初中)时候所学这就是教育没到位.而原因之一是学校相关节能降耗的教材少之又少。由于同学们不了解节能降耗.造成为数不少的学生节能降耗意识淡薄,认识水平不高,不能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形成节能降耗的意识和自觉行动.一些学生没有把节能降耗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缺乏使命感和热情.在日常的生活中,损坏公共财物、破坏花草树木和浪费能源、浪费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的确令人担忧因此.节能降耗应从教育开始。将节能降耗教育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进行长期而深入的节能降耗教育.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参与节能降耗的自觉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平衡、和谐文明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节能降耗行为习惯.然后让这些学生去带动全社会的人这样我国的节能降耗工作,不但可以治标更可以治本,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加强节能降耗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加强中小学的节能降耗教育.把节能降耗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素质的概念的外延十分广泛,除了通常说的身体、文化、道德、心理等素质外.具有节能降耗意识也应成为中小学生的基本素质。这是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素质教育的内容不断拓展.它应包括可持续发展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等目前国际社会非常重视节能降耗教育,且从经济和社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节能降耗教育问题。我国也应出台政策逐步将节能降耗教育纳入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正规教育到非正规教育等各种形式教育体系中。不管是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个人的素质全面发展角度来说.加强节能降耗素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目前在读学生是将来社会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他们是否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发展观.是否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否具有节能降耗的基本素质.将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节能降耗教育应当成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发挥中小学学生自身优势特点.加强节能降耗教育

中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逐步成熟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必要的节能降耗教育.对学生养成正确的节能降耗观大有裨益这个时期是节能降耗教育的关键阶段,必须在学校开展并强化节能降耗教育。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优势特点是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高峰和迅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发展明显,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提高.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进一步增强在校期间接受节能降耗教育.对他们正确人生观、环境观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骨干力量.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将会成为不同层次的执行者、管理者、甚至决策者,是对社会有着极大影响力的群体。通过实施节能降耗教育,学生形成了正确节能降耗观念.具备节能降耗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时刻保持对节能降耗的敏感性.自觉地养成节能降耗的行为习惯。消费习惯,形成节能降耗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中小学的节能降耗教育.构建节能降耗教育体系

节能降耗教育体系可从知识、意识、技能、评价能力以及参与五个方面来构建。

1、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节能降耗的知识节能降耗知识的内容应包括节能降耗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拥有环境学、生态学、水文学、气象学、地理学、化学等基础知识,了解国家关于节能降耗的政策和法规。因此,当务之急是编制一部适合中小学相关节能降耗的教材.内容包含国策和专业知识.文理兼用普及型教材。

2、提高节能降耗的意识。积极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意识上、情感上尊重节能降耗、关心节能降耗、理解节能降耗。进而形成对待节能降耗的正确态度。把学生塑造成为既有节能降耗专业知识.又有高度节能降耗意识的新一代中小学生。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通过演示、操作与指导,带领学生到实地参观、亲身实践,使学生具备解决节能降耗问题能力.全面掌握节能降耗的技能及技巧。

4、让学生对节能降耗的认识能力、有效参与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处理节能降耗问题等能力定期做评价考核其中.自觉有效参与处理节能降耗问题的能力是最高层次.是真正具有节能降耗意识的表现。评价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间的相互评价.评价的形式通过考试或班级讨论会评出甲、乙、丙、丁若干等级。这是在运用节能降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

5、节能降耗的参与是广泛的,也可以说无时不在。因而.它是节能降耗教育的最终目的,学校应结合日常管理,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培养学生的节能降耗意识:

(1)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节能降耗教育列入学生形势教育课.安排专题讲座,开设节能课堂,每学期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及土地日等时机进行“节能降耗学校行动”主题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节能降耗的教育.使节能降耗的观念深入人心。

(2)与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相结合,节能降耗教育进宿舍。通过举办“绿色宿舍”评选活动。开展“绿色助学”活动。评选“节能降耗先进班集体”.营造一种学生之间节能降耗相比的良好氛围。

(3)与食堂文化建设相结合,节能降耗教育进食堂。在学生餐厅悬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警语.首先做好食堂工作人员的节能示范.再组织学生参观食堂的节能设施.并与同学们开展节能主题座谈会等。从而进一步倡导“勤俭节约”、“光盘行动”这一传统美德。

(4)与学生社团工作相结合.节能降耗教育进社团。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鼓励支持学生参与科技组织的活动.参与社会活动.课题研究接受相关的节能信息共享和技术支持。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节能降耗教育关键所在

对于学校来说.教师节能降耗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节能降耗的认知程度,前面的各种设想.要靠学校教师的推行和身体力行。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落实中小学节能降耗教育关键所在。要求教师组织开展以节能降耗为内容的学校主题教育和学生社会宣传活动。因为这是学校的常项可以组织各种活动,以及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比如科技竞赛,安排各种实践内容增加节能降耗意识。另外,营造节能降耗校园文化,特别是目前我们正在探索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方式。大家也知道教科书循环使用,教育部在前一段时间在一些地区做了试点,比如在西部地区结合农村义务教育试行免费教科书制度以后,学生可以免费得到教科书。但是现在也有一点问题,就是很多学生比较习惯在教科书上批批画画,基本一年下来,如果这本书如果面目全非话再传给下一级也是个问题,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方法值得探索。

节能环保教育 篇3

关键词:小学科学;节能环保教育;科学探究;模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1-0057-03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实施了“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的活动。所谓“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从科学教材中选择有节能环保素材的内容,结合自然、社会和生活中的现象,选择、确定主题进行研究,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认清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的迫切性,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取有关的节能环保知识,增强节能环保的意识。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以学生经历和体验为手段,以儿童周围常见的事物和现象为主要认识对象,把相关的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科学课的教学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的学习,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兴趣,陶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例如:生命世界中的生态平衡、把小动物送回家、认识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保护生物特别是珍稀濒危生物的重要性……物质世界中,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知道有的物质不可再生、意识到物质的利用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人对环境有责任……地球与宇宙中,欣赏美丽的天气、知道水域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可见,小学科学教材中包含了节能环保相关的最基础和最基本的内容,编排也是科学合理的。在科学学科教学中渗透节能环保教育,不仅是开展节能环保教育,培养小学生节能环保素质的需要,也是全面完成科学学科教学、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内在需要。

科学教育并不仅仅是记忆概念和定律,而应当积极倡导科学探究。新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探究式学习活动而非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明确了这一点,我们便可把科学探究定义为: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重在探索的过程,而非结果;重在收集证据,而非繁杂的计算;重在对结果的评价,而不迷信结果。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节能环保素材,以课题的形式,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向学生进行节能环保教育,开展“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的活动。

二、“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操作模式的阐述

“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研究性学习,也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围绕某一课题(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探究性学习。问题式和探究性是它的核心思想。通过学生的探究、实践,形成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积极主动地、科学地探究的基本素养。经过实践探求,在大量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问题、注重实践的操作模式。如图所示:

1.提出课题阶段。这是“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开展的前提。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来分析一个老问题,需要带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在这一阶段里,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提出研究的任务,诱发探究的动机。为了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应做到“三个结合”。

(1)活动研究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结合。活动内容设置的基础是与小学科学(常识)教材的紧密结合,它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学生在学习《塑料》一课时,对“塑料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塑料的应用”产生兴趣,教师就组织学生以这两个问题作为探究课题,让他们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活动。

(2)活动研究与日常生活问题结合。小学科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情况,让大自然与社会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大课堂,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存打好基础。因此,“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研究的课题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例如,夏季由于高温少雨,余姚市曾饱受过干旱之苦,用电严重短缺,严重影响了余姚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在体验缺水缺电之苦的时候,感到非常困惑。于是,我们以《余姚城区电资源的研究》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3)活动研究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科技教育是校园文化活动教育的内容之一,红红火火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活动平台,也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了实践创新的舞台。“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与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紧密结合,成为我校科技活动的特色。学校提出创建环保绿色学校,科学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节能环保课题调查活动,广大学生纷纷自立课题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有《姚江在呻吟》、《一次性筷子调查报告》等。

2.制定方案阶段。这是开展“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在此阶段,学生根据所研究的问题与任务进行组内分工、时间安排、资料准备等工作,并形成书面形式,指导学生做好方案的论证和设计工作,使学生对整个探究活动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了解,为开展课题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1)课题小组独立制定活动方案。我们引导学生搜集、吸收相关的有用信息,进行学习借鉴、迁移运用,为自己的活动研究制定一份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简要地说,我们要求学生在课题实施方案中写明三项内容:一是要研究什么?即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二是怎样研究?即研究过程的设计。包括研究的工作步骤、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时间安排、研究的方法等。三是预计最后的研究成果是什么?一般在这一阶段需要完成活动方案表,如下图:

(2)组织开展课题论证、展示活动。各小组提交课题活动方案,师生共同在课堂上讨论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因为不是每个课题都能实施研究,也不是每个课题都有研究的价值,所以要让学生阐明选题原因并展开充分讨论,一方面让学生明确自己课题的研究价值;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开阔,意识到自己的身边原来有那么多问题值得研究。在展示课题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尊重,学生的课题具有独创性,应该表扬;不具独创性,同样给予鼓励。通过展示和讨论,师生共同对所提交的课题进行筛选与合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好奇欲望、探究欲望、创造欲望和竞争欲望得到了充分地调动,为下一步具体实施研究计划奠定了基础。

3.实践体验阶段。这是“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中心环节。这个过程是学生学习、实践的最重要过程,也是学生最容易产生创新思想的过程。根据小学生实际,我们采用的实践体验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文献搜集法。文献搜集法主要指围绕一个主题,通过查阅有关的图书、报刊,或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搜集有关的资料加以分析、比较、综合,进行判断、推理,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资料的来源很多,有书籍的、生活中的、网络的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应用资料。例如,学生围绕“余姚水资源调查”这个主题,他们对余姚降雨量和家庭用水情况,设计了表格,通过观察和走访等获取资料。

(2)参观访问法。参观访问法是学生围绕研究主题,进行实地参观,访问有关人员,从而搜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资料,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方法打破课堂限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例如,学习动物一课后,学生确立了“余姚养鸽业调查活动”课题,他们通过参观养鸽场,采访农技人员等,了解提高鸽肉品质及预防鸽病等科学养鸽办法,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设想,与养殖员、农技人员交流。

(3)考察调查法。考察调查法就是围绕研究主题,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情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分析,然后写出调查报告。比如:学校周围小河里鱼虾减少的原因、学校周围污染环境行为的调查等。

(4)观察实验法。观察实验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获取处于自然界中的一些动植物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一些反应,针对这些反应借助一些资料作出准确的推理、解释。例如,一个学生为了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想了许多办法观察蚂蚁,有强迫法、引诱法等,多角度了解蚂蚁,并且坚持观察了半年,记录了大量的文字资料。

(5)实践操作法。实践操作法是指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提出尝试性的实践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加以实践操作,以此提出研究结论。例如《姚江的污染及治理》课题,学生为了解决污水问题,提出植物治污的设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养殖水葫芦治污实践活动。

(6)合理假想法。合理假想法是在主题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自己合理的想法、创意或金点子。如假设在人类居住的有利环境或不利环境的因素有所改变(或一成不变)的情况下,我们的生活环境在10年、20年之后将会怎样进行假想。人口剧增的隐患:20年后,纯净的淡水何处觅?……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自己对节能环保的理解,设计自己理想中的事物。如:理想中的住宅环境等。

4.研讨交流阶段。这是“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提高认识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必定有许多收获,有许多新的认识。在这里,学生主要把实践所得的事实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总结,形成一定的书面表达形式。但是,这些收获和新的认识比较零碎,不够全面,有的可能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分析归纳。一般采用讨论和辩论的办法,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活动研究的描述与记录的内容。根据学生共同交流情况,很多时候教师再次组织学生开展第二次的探究解决问题,然后再进行共同交流提炼。根据学生实际探究情况,如此循环研究,使这个主题研究不断深入。

5.成果展示阶段。展示课题成果能让学生充分体验“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快乐,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重要手段。在这一阶段,师生共同把交流所得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向全校或社会有关单位进行递交,加强宣传。展示课题成果的形式很多,有实物展示、版面展示、主题班队活动、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研究报告会等。

三、“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评价方法

1.实行多元性评价。打破学科教学中教师评价为主的模式,实行教师、学生、家长共同评价,尤其注重自我评价,让学生在反思中认识自我,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

2.重视过程性评价。由于“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来考虑,既重视“质”,又重视“量”。

(1)评价学生对“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认识程度和自觉程度,评价学生的节能与环保习惯养成程度。

(2)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如科学研究的兴趣、主动学习的品质、对问题发现和研究的关注等,以及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实践能力。

(3)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体验时是否专注,实验时是否投入,讨论中是否积极,汇报中是否认真等等。

(4)分析学生的劳动结果。如小制作、小论文、研究报告等等。

3.建立档案袋制度。“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所涉及的评价范围比较广,一次性定性是不可能的,为了考核学生是否达成目标,我们采取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档案袋的方法,把他平时的作品、报告等等都收录进去,展示其成长的足迹。

在实践中,我们的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节能与环保意识,养成节能与环保习惯,也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社会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挖掘了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参考资料:

[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刘德华.点击学校课程——走在十字路口的科学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2.

[3] 余姚市东风小学课题组.以〈节能与环保〉校本课程为突破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成果报告[M].2002,9.

渗透环保教育激发环保意识 篇4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 因材施教, 突出特色, 利用自然环境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比如, 可以在校园、活动室内制作“禁止吸烟”的警示牌, 在草坪旁设立“我和小草是好朋友”的标识牌, 还可以与幼儿一起利用废旧材料布置主题墙:“地球是我家”、“我是小巧手”等。这些环境的创设, 潜移默化地提醒幼儿关心环境的变化。实践证明, 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亲密接触中了解自然、亲近自然, 可以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渗透环保教育, 教育幼儿从自己做起, 从小事做起, 让环保成为一种行为习惯。教师要时时处处做有心人, 善于发现和捕捉环保教育的契机。如, 通过引导幼儿洗手的环节, 开展节约用水的教育。发现幼儿乱摘花、乱丢纸屑等现象, 教师就及时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引导幼儿讨论“这样做对吗?”组织幼儿定期开展“小园丁”的活动, 为草坪拔杂草、捡垃圾, 真切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 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喜悦。如, 可以以“我爱幼儿园”、“我们生活的地球”、“学做环保小卫士”等为主题, 精心选择或生成“树林是鸟的家”、“地球, 我们的家”、“垃圾回收与利用”等教育内容, 以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小实验等增强教育内容的趣味性, 形成较为固定的、有本园特色的园本环境教育课程, 有计划地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环保教育活动, 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利用环保纪念日开展环保主题教育活动

在植树节、爱鸟周、环境保护日等节日, 组织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简单的环保知识, 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例如, 在世界环境保护日, 开展“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的主题教育活动或组织环保小卫士评选、小巧手制作、环保绘画比赛等活动。各班创编了环保口号, 如“变废为宝, 保护环境”、“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等等。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 以环保小卫士的身份走上街头进行宣传活动, 幼儿们一边展示用废旧的报纸、塑料袋、纸盒等材料制作的环保服装秀, 一边高喊创编的环保口号, 一边分发环保宣传资料, 并主动带头捡路边的垃圾。

四、加强家园联系, 强化幼儿的环保行为

环保志愿者协会环保教育活动 篇5

环保志愿者协会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4月12日,环保志愿者协会的两支志愿者队,分别前往长沙市天心区金井小学和披塘小学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协会首次开展此类活动,获得了两所小学校方的大力支持,并取得热烈反响,环保教育活动将作为协会常规活动,在今后持续开展。

下午两点,两支志愿者队携带者自制的卡片和零食等奖品,分别前往金井小学和披塘小学,进行环保教育。整个活动分四个部分:首先,由志愿者们进行自我介绍并简要阐明此行目的。接着,志愿者们给同学们讲解环保小知识,加深同学们对环保的的理解,并从中学习环保和加强环保意思。第三部分就是进行一个有奖竞答比赛。志愿者们对同学们提问,答对的同学能够拿到由志愿者们自制的卡片。最后,志愿者们和同学们现场互动,玩游戏,表演。在回答问题、玩游戏和表演中,小学生热情高涨,他们的激情感染了每一个志愿者。

此次活动在老师的积极配合下进行的十分顺利,小学生们学到了更多的环保知识,也增强了环保的意识,同时也让我们能够体验到作为一名老师的艰辛。活动过后,许多小学生表示,他们非常期待我们下次的到来,上这么一节生动而有意义的课。

国外的环保教育 篇6

——编者

德国的森林幼儿园

德国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国家之一。这既归功于德国完备的环境立法,更应归功于德国对环境教育的重视。早先德国教育界认为,人们掌握了环境知识才会保护环境,后来才发现,人们热爱环境才会保护环境。人与环境如何建立感情呢?德国的森林幼儿园给出了答案。

德国大约有370多个森林幼儿园,孩子们全天候在森林或户外活动。人们称它们是“没有房顶和围墙的幼儿园”。

在卡塞尔的一所森林幼儿园里,有两个混龄小组,其中一个组包括下午放学的小学生。每组大约有20个孩子,配备两个专业教师、一个实习员,还有一些志愿者。上午9点钟,孩子们到幼儿园门口集合,相互问好、唱歌,然后开始向森林进发。他们在森林里玩耍,无拘无束,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的主要活动是观察植物和小动物,有时玩一些探险游戏。我们参观那天,教师让孩子们给我们做向导。5岁的路易斯拉着我的手,踩着厚厚的落叶走向密林深处,如同在自己家里那般熟悉。他带我认识了薄荷树,观察了满地的薄荷壳;领我探索了狐狸洞,通过观察洞口的落叶来判断有没有狐狸住在里面;教我寻找点火石,通过敲击两块石头来获得火种……我惊诧于孩子丰富的自然知识。

活动时,无论什么天气,孩子们都要穿防雨衣裤和靴子。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背包,里面装有防水垫子、保温瓶和饭盒。中午,大家围坐一圈,分享各自带来的食物,谈论各自在树林里的新发现。那天,饭后的集体活动是到树林里收集各种各样的自然物,如落叶、枯枝、青苔、石头等,并在空地上集体创作一幅拼图。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一方面自由地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秘,一方面尽情发挥想象力。当然,他们会遵守一些规则,如不去伤害周围的动植物。

这类幼儿园改变传统、封闭的教学环境,使孩子们完全投身于自然界,身临其境地感受风霜雨雪,观察春夏秋冬。在阳光和新鲜空气的沐浴下,孩子们无拘无束地亲近自然,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李约)

美国的环保生物课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弗雷斯诺市的一所高中,生物课的一项内容是培育树苗,并将培育好的树苗种到社区中。至今他们已在弗雷斯诺市种植了5000多棵树。在这种与环保有关的课上,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得到了实践机会,并且为城市带来了可观的环保收益,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动物园水族馆则面向学生招募志愿者,清洗养水獭的大玻璃池。报名者非常踊跃,多达3万人,每人每年只能轮到一次。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不仅了解生态环境的知识,也为保护环境做了贡献。

在华盛顿州的一所学校,全校的垃圾实行分类回收,每周汇总处理一次。整个过程中老师只给一些知识上的帮助,其余工作都由学生自己组织和完成。这项活动至今已坚持了二十多年。

(刘洁)

日本的儿童环保俱乐部

日本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开始接受环保教育。在东京都丰岛区一所幼儿园里,园长乾正子女士告诉记者,这里大班的小孩要学会分辨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为节约资源,园里每月省了多少水电、复印用纸是否两面使用这样的细节,都要向区政府报告,目的是监督幼儿园是否在工作中将环保意识渗透给小孩子。

幼儿园附近还有一个轮胎公园(游乐道具用废轮胎制作),是孩子们十分爱去的地方。在这里玩耍,他们无形中理解了“回收再利用”的环保观念。

日本社会也在为环保教育而努力。其中,儿童环保俱乐部最受孩子们欢迎。儿童环保俱乐部由环境省发起,由政府派遣指导员,鼓励民间自行组织儿童选择课题从事环保活动,如组织儿童到下水道工厂参观,调查学校游泳池里的微生物,到市郊收集垃圾,检测河流和自家排水中的成分等。这样既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又能加深他们对自然的认识。

(费少游)

【本栏编辑:陈彤】

新西兰的环保校服

新西兰一所学校的孩子们最近决定,为自己设计一身环保校服。这种校服从短裤到T恤,从外套到帽子,都是用孩子们从家中拿来的废旧塑料瓶循环再生制成的。这些塑料瓶被分类后,成分达标的经过粉碎和高温熔解成纤维,然后再与聚酯结合,生成环保面料。由于新校服面料轻柔,便于运动,又十分环保,因此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最重要的是,这是孩子们为保护环境做出的独特贡献,校服穿在身上,环保意识深入心中。

(马超宇)

英国的“反向社会化”

英国小学生越来越关心环保事业,他们从课堂上、书本中学到环保知识和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用实际行动教育父母。这种“反向社会化”的环保教育方式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英国《观察家报》记者迈克尔•奥德尔记录了他与5岁女儿罗莎的一段对话。“爸爸,你乘飞机去过多少次美国?”“大约40次。”“你种过几棵树?”“没种过。”“那我要告诉老师去!”

过去一年中,奥德尔发现女儿开始对可循环用品、节能和环保政策特别感兴趣。她要求家中用节能环保灯泡,坚持循环利用废水,刷牙时要关紧水龙头,购物时要带环保袋……

其实,在奥德尔的新家布里斯托尔雷兰德地区,这样严格的环保行为已不足为奇。英国2008年一项调查显示,这里是全英国最环保的地方,80%的居民自视为“环保狂热者”。

罗莎的环保意识来自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还来自媒体和书籍。英国广播公司的Pippin节目是她的最爱。这档节目由一只热爱循环废旧物品的“牧羊犬”主持。

小罗莎从畅销书《教奶奶发短信和其他改变世界的方法》中获得了不少环保理念。这本书倡导人人都可以实践环保理念,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一些改变,就可以改善人类环境,使地球上每个人受益。

罗莎有一本书《如何让你的父母变得环保》,教孩子如何影响父母,如果父母有不环保的行为,孩子可以收取罚款。书中说,冬季空调温度应设定在20摄氏度以下,每提高一度,孩子就可以向父母收取20便士的罚款;家长每用一个高耗能灯泡,孩子就可以收10便士罚款等。奥德尔说,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他每天要先把这本书的有关章节读给女儿听,然后等着罗莎“发起环保战争”,接受罚款。

罗莎的好朋友,8岁的罗斯•贝利也是一位“环保狂热者”。他曾不厌其烦地劝说哥哥放弃打掌上电子游戏,为此他几次被哥哥撂倒在沙发上。

(多明戈)

法国环保小天使蒂皮

10岁的法国女孩蒂皮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野孩子。连她自己都说:“所有我认识的孩子都是家养的,而我是个例外——我是野生的。我生活在非洲丛林,野生动物就像我的家人一样。”

蒂皮的父母都是法国野生动物摄影家,他们在非洲丛林与动物们打了7年交道以后,在那里生下了小蒂皮,而蒂皮就在非洲丛林和草原上长到10岁。蒂皮的爸爸阿兰•德格雷先生是一个善于用画面而不是用语言表达情感的摄影家。他说:“每个孩子生下来都爱动物,爱大自然,如果后来他们的认识发生了变化,那是教育的结果。”

在阿兰的照片上,我们看到一头硕大的公象小心翼翼地迈着它沉重的大脚,一个还不及象膝高的小女孩笑嘻嘻地走在它前头,象鼻子就在女孩头发上擦过。这个女孩儿就是蒂皮。从她学习走路的时候,她和它就经常这样一起出门散步。她管这头比她大20岁的象叫“阿布哥哥”。在我们看来这种只有童话里才可能有的故事,竟然真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阿兰•德格雷先生说:“只有她一个人可以爬上大象的背部,阿布不让其他人爬上去。每次蒂皮一招手,阿布就跪下来,用鼻子慢慢送她到头上,再慢慢站起来。”

蒂皮了不起,还在于她敢于与鳄鱼同游,同豹子游戏,跟世界上最大的变色龙一起玩耍。在很多人看来很恶心的癞蛤蟆,也是蒂皮的伙伴——一只非洲特有的大蛤蟆,被蒂皮抱在怀里,肚皮贴肚皮,从蒂皮眼里,看不到惧怕、嫌弃和鄙视。10岁的蒂皮在她的书中写道:“我的天赋就是与动物相处。我会跟动物说话,用眼睛跟动物交流。”

节能环保教育 篇7

星期一, 我为一种濒临灭绝的灰鹤捐了1马克的零用钱, 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星期二, 晚上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忘了关灯, 结果白白浪费了大量的电, 真不应该!

星期三, 上图画课时, 我因画得不够好而连撕了3张白纸, 其实我是完全可以画得再小心些的。老师说, 造一吨纸不仅要消耗木材, 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的水。想到这些, 我感到很惭愧。

星期四, 我发现妈妈只为了洗我的两件内衣就开动洗衣机, 不仅浪费水, 而且也浪费电。后来妈妈接受了我的建议, 以后不再每天都开洗衣机, 而是等把衣服积得多些后再洗。

星期五, 哥哥是个赛车手, 但当他得知开赛车会排放大量污染环境的有毒废气后, 他和几个也爱开赛车的朋友们竟然想出了一个弥补的办法———每年每人额外种20棵树!哥哥真聪明!他和他的朋友们真是好样的!

星期六, 爸爸带我上超市购物。原本他计划开车去, 后来听了我的话改坐公交车去, 这样既可节约开车需要的汽油, 也可减少汽车废气的排放量。

星期日, 轮到我去丢垃圾, 但我发现我家的垃圾袋里的垃圾还没有分类, 于是我不顾臭味, 耐心地将垃圾分类后再丢入垃圾箱, 为的是方便环卫工人处理。

一位小孩子在平常的生活中, 不但自己能时时处处考虑到环保而且能劝自己的爸爸妈妈参与环保, 真的让人钦佩。由此可见, 德国环保教育的实效性、全员性。在德国家庭中, 每户人家都有5个垃圾桶:一个放工厂要回收的包装, 一个放要回收的纸张, 一个放要回收的玻璃, 一个放要回收的植物垃圾, 另一个则用来放无法回收的垃圾。因此, 德国孩子从小就知道垃圾应该“各回各的家”, 尽可能回收再利用。相比之下, 我们的环保更令人汗颜, 家中的垃圾很少分类, 大街上的垃圾桶更没有分类, 不管何种垃圾均倒垃圾坑完事, 然后垃圾车统统拉到指定的地点便完了, 分类回收也只是捡垃圾的人捡捡废纸瓶子和塑料卖到回收站, 而像电池这类污染严重的垃圾却没有正规科学的回收渠道, 大量的废电池肆意的污染着土壤和水源, 同时也侵蚀着我们的健康。我觉得, 我们的政府应该加大对废旧电池之类污染严重的垃圾的监管和回收, 这样会让大众知道这类垃圾应如何处置。再让我们来看看日本的环保教育。

日本在二战后50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曾经历过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困惑和不幸, 而今日本山清水秀天蓝蓝, 这当中固然有原因, 但最主要的是日本国民强烈的环保意识, 这种环保意识的形成则来自锲而不舍的环保教育。日本环保教育分为学校环保教育、家庭环保教育、社会环保教育三个层面, 学校环保教育从小学到高中都有, 而且是必修课, 教材内容翔实, 理论实践结合。

家长联席会除了沟通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外, 还配合学校做好环保教育。每月都进行一次资源回收。在这一天, 让学生和家长把家里的旧纸、旧报纸、旧杂志、塑料罐、易拉罐等废弃物都带来回收, 一般是免费的。联席会把旧物资送进回收站, 所得款项再给学生添置玩具或学习用品。而社会中的良好环境风尚结合系统的环境制度也是教育下一代提高环保意识的有效方式。

日本各地均有一些专门实施学校体验教育、环境教育的设施。早在1966年, 古屋市教育部门就在远离市区的自然山区开设了户外教育中心专用教育基地。直到现在, 每年市内所有中学二年级学生都要轮番到这里来体验都市教育中体会不到的户外教育。同餐共寝的集体生活, 各种户外教育活动, 对学生的环保意识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比之下, 我们的环保教育还显得有些薄弱, 社会环保教育、家庭环保教育就更为滞后, 学校环保教育离不开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和配合, 这就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者的全力合作与沟通, 经常进行全社会参与的环保宣传、环保活动, 加强环保监督, 使人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紧迫性,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不再认为环保只是他人的事。

环保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应该从小在孩子心中耕种环保的种子, 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培育环保的幼苗, 使其茁壮成长。

摘要:当今的环保, 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环保, 已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敲响了警钟。环保, 迫在眉睫;环保, 任重道远。纵观全球的环保教育, 德国和日本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纵观两国环保教育, 各有特点, 但共同点却是相同的:从小注重幼儿的环保教育, 学校环保教育同家庭环保教育、社会环保教育三者形成一个严密有机的整体, 相辅相成, 使孩子从小养成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习惯, 环保已成为一种全社会认同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在中国, 环保教育就显得很薄弱, 所以, 借鉴德日环保经验, 加强幼儿环保教育就成为一个迫切又严峻的问题。

环保教育应优先于环保宣传 篇8

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是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而不断增强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各种环境危机频频危及人们的生存与安全,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政府在不同层面加强环保宣传与教育。然而,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目前依旧停留在觉醒的层面,大多数公民都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对环境的自然规律、环境保护的方式及其基本原理等基础性知识还是一知半解。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公民环保意识的形成是被动的,政府在对环保意识的培养方式上重宣传、轻教育。因此,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环保教育应优先于环保宣传。

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意识培养的任务决定了环保教育的主导地位。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产业结构的优化、生活方式的绿化等结构性调整都朝着生态和谐的方向发展,以生态文明为目标的改革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然而,各方主体对于环境产生的不同利益诉求的交织博弈,使得我国环境意识结构不合理、统一性不强。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环境意识的培养主要面对两方面的任务:一是环境工作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其目的在于解决环境利益的社会需求层面的问题;二是环境保护的通识培育,其目的在于解决环境利益的个体需求层面的问题。这两个任务的完成虽然离不开环保宣传,但必须以环保教育为主。

环境意识基础条件决定了环保意识的培养中环境教育应作为首要手段。目前,环境保护的立法、制度以及理论研究结合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中国的环境保护实践,已然是硕果累累。然而,环保社会意识受在此领域的文化传统基础薄弱、普及程度以及开放程度不强的影响,其认识水平与程度虽呈阶段性地加强,但整体水平较低。这就形成了一方面对于环保的关注度高、需求大,而另一方面环保意识的水平低下、主动性不足,又导致了环保践行的形式主义与肤浅。因此,树立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和改变环保意识结构的不合理,仅靠宣传不可能达到目的,首要手段必须是教育。

教育与宣传的功能、特点决定了环境意识的培养中环境教育应优先于环保宣传。环保教育与环保宣传无疑是环境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然而,结合目前我国环保社会意识基础条件和环保教育与宣传固有的功能与特点而言,我们更需要加强环保教育,环境宣传还无法作为环境教育的替代品。已故社会学家潘光旦曾连续撰文阐述教育与宣传的区别,他认为真正的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智慧,并且具有使用这种智慧应付环境、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相信宣传的人却认为智慧是少数人的专利,只有他们才有“改造社会、拯救人群的理想”和才能。正是基于这一假设,当宣传者把自认为重要的理论和见解编成一套简洁的说法以后,其他人就只能按部就班地学习和执行了。此观点尽管有偏颇的嫌疑,但揭示了教育与宣传的最大区别:教育注重启发,宣传依靠灌输。就环境意识的培养而言,环境教育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一种教育,是证明环境价值和澄清概念的一种过程,是培养人们具有理解和评价人、文化及其同环境之间关系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包括要人们遵循为保护环境所做的决策及行为准则的教育,其内容是系统、固定的。事实证明,环保理念及践行的有效性是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关系,就是说受教育程度越高,环保的主动性与有效性越高。因此,在当前的环境意识培养过程中,环保教育与宣传都是重要的手段,但在现有的物质与意识基础条件下,两者的功能特点决定了环保教育应该优先于环保宣传。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这为进一步强化环境教育在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及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加强环境教育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快环境教育立法步伐。环境教育立法是进一步增强全民环境意识、提升环境宣传教育水平的需要。环境教育立法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需要。因此,环境教育需要法制化,无论是地方层面,还是国家层面,都必须加快环境教育立法步伐。

二是扩大环境教育主体范围。学校教育是环境教育的关键,但不能仅仅把环境教育局限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只是每个公民人生的一个阶段,环境教育必须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因此,家庭、社会以及社会组织都应该承担起环境教育主体的职责。同时,要把每个公民既作为环境教育的对象,也作为环境教育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公民获取环境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是拓宽环境教育途径。环境教育首先应该是传统的通识理论教育,环境保护的实践教育更需要常态化与多元化。这就要求环境教育必须最大程度地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拓展课堂环境渗透教育、研究性学习、环保社会实践和环境宣教活动。

以环保教育为先导提供优质教育 篇9

一、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

学校从开展保护具体野生动物作为环保教育的起点,逐步使学生建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首先,我校确立了野生动物是人类朋友的环保理念;其次,我校将野生动物保护融入环保教育之中。例如,我校每年都会开展“爱鸟周”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爱鸟宣传活动和爱鸟知识竞赛每年组织学生学习生物入侵知识,在社区进行生物入侵的调查活动,防止外来“一枝黄”的蔓延等。

二、创建生态学校

我校把环保教育与创建绿色学校结合起来,开展创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生态学校活动。

1. 环保教育营造育人氛围

我校着力营造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环保校园氛围,带领学生由趣生情,由境入情地进入绿色世界。学校一年四季,花开不辍,构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氛围。教学楼两边的橱窗内张贴着妙趣横生的动、植物图片,激发了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图书馆中设置了内容丰富的环保教育书籍专栏,为学生们解开了许多大自然的奥秘;各班创设了独具特色的生物角,使学生懂得关心自然要从身边做起。学校还利用午间播放了富有教育意义的宣传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使学生及时了解学校环境保护的相关信息,内化保护环境的绿色行为。

2. 环保教育丰富育人载体

我校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卫生日、世界水日等环境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全校师生通过对环境纪念日的了解、学习、体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比如,植树节主题活动“绿色行动——爱绿、护绿”,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让地球清洁起来”等,使每一个学生受益匪浅。

同时,我校除了对学生进行日常环保知识教育外,还把环保教育与科技节活动整合起来,寓教于乐。比如,我校第五届科技节,以“水、生命、节约”为主题,以“爱水、惜水、节水”为行动方向,开展了绘画、儿歌、演讲、社区宣传等主题系列活动。这样,既增强了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又使他们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3. 社会实践育人活动

作为上海市保护野生动物的特色学校,我们有责任与义务献上自己的微薄之力。我校学生至今已在上海野生动物园认养了一对小白熊、一只大熊猫、一只小白虎;在闵行区鲁汇基地认养了一对孔雀;在长风大洋海底世界集体认养了一条娃娃鱼。学生的环保行动受到了家长、社会的高度赞扬。

4. 环保教育夯实育人渠道

课堂教学是学校环保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环保教育的主要载体。我校要求教师根据学科和教材特点,填写学科环保教育渗透表,精心设计教案,有机渗透环保知识。例如,针对语文学科一年级《小溪流生病了》《小海马》等课文,教师设置了环保教育目标,使学生知道水资源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从而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同时,为了深化学校环保教育的生态特色,我校将环保教育元素融入拓展型课程,让每一个学生在拓展课中体验环保教育的元素。比如,我校在一二年级开设了《拓拓版画》,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版画的各种表现形式,还在寓情于景中融入角色,潜移默化地接受生态教育。

浅谈幼儿教育的环保教育 篇10

一、寓环保教育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萌发幼儿环保意识, 增加幼儿环保知识

一是, 根据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和计划要求, 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如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及节约用水的方法, 培养幼儿用水后关紧水龙头的习惯。如故事《窗外的垃圾》, 教育幼儿环境美好, 人人有责。歌曲《小手娟》, 教幼儿爱清洁, 讲卫生。

二是, 环保教育应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 培养幼儿良好的环境行为。如教育幼儿不随地吐痰, 不乱扔果皮杂物;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说话、走路要轻;爱护图书, 爱护玩具;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和节约纸张的好习惯。平时, 多组织孩子收集废纸、易拉罐、玻璃瓶、果冻盒等废弃物品, 做成各种新颖、有趣、立体、直观的玩教具, 既可以节省材料, 又可以减少污染。

三是, 充分利用户外丰富的环境资源开展教育。幼儿喜欢大自然, 眷恋大自然, 自然界中鲜艳的花朵、飘动的云彩、飞舞的蝴蝶以及高大的树木、碧绿的小草等都会使孩子乐不思蜀, 流连忘返。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 心情自然是兴奋、愉快的, 保护环境的情感便会自然萌生。

二、增强教师的环保意识, 提高自身的环保素质

教师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教师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丰富的环保知识时, 才能影响并带动幼儿开展各种环保活动。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学习, 不断丰富自身的环保知识, 关心周围的环保状况, 了解国内外环保动态;另一方面, 还应注意自己的行为, 从一点一滴做起, 用自己美的言行去影响、教育孩子。如注意自己的着装整洁、手脸干净, 物品摆放有序;看见废物主动捡、看见破坏环境的行为主动管。这样, 孩子在耳熏目染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三、发动家长参与, 提高教育实效

浅谈幼儿教育的环保教育 篇11

关键词: 环保教育;幼儿;启蒙教育;活动;家庭

環保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它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幼儿园是幼儿环保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应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为依据,充分利用特有的环境资源和条件,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一、寓环保教育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萌发幼儿环保意识,增加幼儿环保知识

一是根据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和计划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主题教育活动和各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如在“6·15世界环境日”之际,开展“保护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带幼儿外出观察,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中色、形、声的美妙,产生对美好环境的情感。同时,通过讲故事、观看录像、欣赏图片、谈话讨论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相应的环保知识教育。针对四、五月份沙尘暴天气,让幼儿在切身感受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环境被破坏后,我们的生存条件会变得怎样?”并通过对比,知道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命的重要,从而,教育幼儿减少废物垃圾,保持环境整洁。如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及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幼儿用水后关紧水龙头的习惯。针对“地球上的水可以用完吗?”等问题,组织幼儿在观看录像“宝贵的水资源”后,找出地球仪和地图上有水的地带,知道海水和淡水,知道水来之不易,如果不节约用水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幼儿园还可在各科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注意将环保教育渗透其中,如故事《窗外的垃圾》教育幼儿环境美好,人人有责,歌曲《小手娟》,教幼儿爱清洁,讲卫生。

二、环保教育应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

将环保教育与生活习惯的培训紧密结合,是幼儿环保教育的特点之一。我们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教育幼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杂物;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说话、走路轻要轻;爱护图书,爱护玩具;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纸张的好习惯。平时,多组织孩子收集废纸,易拉罐,玻璃瓶,果冻盒等废弃物品,把它们再生利用,做成各种新颖、有趣、立体、直观的玩教具,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减少污染。这些既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是环保的基本要求。另外,我们还十分注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首先,创设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如桌椅、玩具摆放整齐,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同时,对活动室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布置,一边是题为“绿色世界”的植物园墙饰,一边又是“我为环保出份力”的主题墙画,窗台上,设置了养殖园、种植角,让小朋友亲自养殖各种动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在感受了付出时的艰辛,长大后的喜悦时,孩子们会更加自觉地去关心身边的动植物,从而唤起了他们保护环境的迫切愿望。

三、把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同幼儿观察、实践和行动结合起来

为了激发幼儿环保意识,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带领幼儿去实地调查,让幼儿听马路上的喧哗声、市场上的叫卖声和朗朗的儿歌声、优美的音乐声,通过比较、感受,明白好听的声音叫乐声,不好听的声音叫噪音,从而了解噪音污染对人们情绪及听觉的影响。另外,通过观察,增进幼儿对环境的了解。到马路边观看车水马龙的情景,让幼儿知道废气的来源,亲身感受到废气对空气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同时,注意引导幼儿把环保意识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组织幼儿拾落叶、扫垃圾、为花草树木浇水、整理图书、玩具等,这也正是他们保护环境的行动体现。

四、充分利用户外丰富的环境资源开展教育

孩子一出生,就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他们喜欢大自然,眷恋大自然,自然界中鲜艳的花朵、飘动的云彩、飞舞的蝴蝶以及高大的树木、碧绿的小草等都会使孩子乐不开支,流连忘返。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自然是兴奋的和愉快的,保护环境的情感便会自然萌生。

五、增强教师的环保意识,提高自身的环保素质

教师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教师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丰富的环保知识时,才能影响并带动幼儿开展各种环保活动。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环保知识,关心周围的环保状况,了解国内外环保动态;另一方面,还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美的言行去影响、教育孩子。如注意自己的着装整洁、手脸干净,物品摆放有序;看见废物主动捡、看见破坏环境的行为主动管。这样,孩子在耳熏目染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环保。

六、发动家长参与、提高教育实效

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应注意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让家长为孩子做出榜样,如在公共场所不吸烟,不乱扔瓜皮果壳;在家里,听音乐、看电视注意控制音量,不制造噪音影响他人的生活。幼儿园适时向家长发放环境教育意见征求信,虚心接受家长的环保建议,并结合植树节等节日、纪念日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植树种草,到大自然中游玩,让孩子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随时清扫废物,以此,带动所有的人都爱护环境,保护家园。

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篇12

1.巧设导入, 激发环保意识

有效的课堂导入是一节成功的音乐课必不可少的因素, 它能成为课堂的风向标, 指引着课堂前进的方向。如何将环保的理念巧妙地与音乐课进行链接, 课堂导入功不可没。

例如在教学“爱护地球环境”“热爱地球妈妈”这些单元时, 我会运用一些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网络图片或相关的电视公益广告宣传片作为一课的导入, 让学生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的现状, 去思考、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长此以往地球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 课堂闪烁着智慧的火花:“造成这样恶劣的环境, 有的是因为人类长期乱砍乱伐, 大量开采地球资源所造成的, 还有的是因为人类制造了大量的垃圾, 又没有很好地处理这些垃圾而造成的污染。如果一直这样下去, 我们人类可能会像那些已经消失的物种一样无法生存下去。”接下来, 我用事实告诉学生, 音像中出现的生活环境离我们并不遥远, 我们再也不能等待, 为了改变现状我们必须马上行动起来。让学生在了解地球环境现状中增强保护环境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这样适时而有目的的导入将课堂延伸向环保的领域, 通过大量直观、感性图片的呈现, 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了环境保护迫在眉睫。这样的唤醒是扎实而有效的。

2.依托教材, 渗透环保理念

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 从而使艺术美上升为人性美。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大量与环保有关的教材内容, 这些内容很好地将音乐教育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将自然之美融进流淌的音乐节奏之中。

在教学中, 我运用“教师讲授”与“学生体验”相结合的方法, 利用环保教育相关的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例如在听赏 《苗岭的早晨》《森林交响曲》 时, 我出示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精美挂图;在学生演唱 《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美丽的黄昏》 《大海啊, 故乡》 时, 让学生边唱边想象歌曲中美丽的景色, 然后让他们画出脑海中的景象,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接着提出问题:“创作这些歌曲的音乐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哪里呢?”学生回答:“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大自然。”我又提问:“这么美的景色你们忍心去破坏它吗?这么美的声音我们忍心让它们消失吗?”得到的是学生坚定的回答:“不忍心, 我们要保护它们, 让它们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音乐教学中, 通过我的讲授和学生的感受体验, 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得到激发, 学生真正意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明白时代所赋予他们的责任。通过以上的教学渗透, 学生逐步认识到艺术创作的美必须建立在自然美的基础之上, 没有大自然的美就没有音乐艺术的美。

3.鼓励创造, 变废为宝

“资源的循环利用”是环保内容中的重要课题。每个家庭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品, 比如空易拉罐、坏的塑料盆、报纸等, 这些东西是可以随手扔进垃圾桶的废物, 对它们来说好一点的“归宿”可能是垃圾回收品, 但是在音乐课上, 通过学生的创作、加工, 它们却能变废为宝, 成为带给学生无限快乐的乐器, 如沙球、鼓、头饰等。因为打击乐器较少, 我就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只空易拉罐, 在易拉罐里灌半瓶左右容量的沙子或米粒, 然后用胶布封住易拉罐口, 这样, 一个自制的沙球就完成了。在音乐课上, 我请他们把自制的沙球带过来, 运用一定的节奏为学唱的歌曲伴奏, 学生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除了易拉罐, 坏的塑料盆也能成为不错的打击乐器, 敲击塑料盆的声音能完美代替鼓声。在学唱 《大鼓和小鼓》 时, 学生就用手敲击它完成了为歌曲伴奏的节奏创编活动。各种报纸、广告纸也是音乐课上的宝贵材料, 通过合理裁剪, 它们可以成为学生表演时漂亮的头饰、身上的时装、舞台上的布景等。

4.课外拓展, 养成环保习惯

“小松树, 小柏树, 一排排来一行行, 跑到平原里, 跑到山岗上, 谁把他们领到世界来?我们少先队员把小树种在祖国的土地上……”这是 《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歌》。像这样的歌曲又一次在我校师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唱响, 学生在校外的社会实践基地表演着他们在音乐课上学习的与环保相关的歌曲节目, 以此来向周边群众宣传环保知识。低年级的学生可能还没有能力和机会参加植树造林的劳动, 但他们能在公园观赏、游玩的过程中, 自觉地不踩踏小草, 保护绿地;为了保持公园的洁净, 每名学生都会准备一个废品袋, 自觉地把由自己产生的垃圾装进废品袋, 做到“来这儿的时候是什么样, 离开这儿的时候还是什么样”。高年级的学生, 利用学校在校外的劳动基地, 在园林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分季节种下不同的树、花、草, 定时来为它们浇水、施肥、除虫。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加强环保教育的过程中, 音乐课上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们音乐教室的卫生情况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 所有学生都能做到不让垃圾出现在音乐教室, 如果谁不小心掉了一片纸屑或杂物, 只要看到, 他们都能主动随手捡起来, 放进垃圾桶, 所以他们每学期专门为音乐教室做卫生的次数不会超过四次, 自觉爱护身边环境成了这些“环保小卫士”的行为习惯。

上一篇:创意拍摄下一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