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异求同思维

2024-09-24

求异求同思维(精选5篇)

求异求同思维 篇1

求同思维又称定势思维,它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寻求信息之间的必然联系,使思维聚集、收敛,得到一个确定的最佳解决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求同思维表现为学生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利用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与当前问题的情境去联系,去识别,理解那些意义不明、特征不清、条件隐蔽的对象,从而为问题的解决做好准备。所以求同思维对同类问题的解决可起到积极作用,但如果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可能会产生一种惰性和呆板性,使人们囿于习惯性思维而陷入困境或出现错误,表现出消极影响,造成相反的效果。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发散思维,它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思维打破常规,寻求变异,广开思路,充分想象,探索多种解决方案或新途径的思维形式。可求异思维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充分理解前人千百年来所留传的结智慧晶基础之上,掌握了前人所创造出的思维方式及方法但却不依赖于前人思维方式的前提之下,通过发散的,突破纵向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新颖的思维方式,发现新的科学现象。 所以求异思维来源于求同思维,进而高于求同思维。

鉴于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求同思维的两面性, 采用适当的对策,使学生形成并发挥求同思维的积极作用,同时又要注意求异思维的培养,实现从求同思维到求异思维的飞跃。

首先,知识的接受过程就是求同思维的形成过程。以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为核心的基础知识,实际上就是一整套帮助学生形成求同思维的知识体系。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就是形成求同思维。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由生动的物理现象到抽象的物理模型,由观察实验到基础理论,都有着完整的学科体系和独特的物理方法。不断的了解,积累这一切,也就形成了求同思维。

其次,求同思维在应试教育中作用明显。一位高水平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可将一些章节的知识、技巧、方法以及题型规律总结得详尽、周全,通过大量的训练,让学生烂熟于心, 他可以使不怎么聪明、能力一般的学生也能考出好成绩。诚然,我们所要培养的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而来,它由独立思考开始,没有独立思考习惯的学生谈不上创新能力。而借鉴模仿又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或者说是第一步,一个又一个求同定势的形成,为学生汇聚了大量可供借鉴的案例,供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时模仿借鉴之用。这个模仿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重要能力,它又是创新的基础,所谓熟能生巧。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过度依赖“求同思维” 来进行思考的话,很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防御性,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思考习惯。尤其是当新旧问题外形相似,本质相异的时候“,求同思维”往往会使人步入误区。 要知道,“求同思维”在教会我们“熟能生巧”的同时,也会带来有悖于发展和进步的“墨守成规”。要发展,要进步,就要突破原有的经验和思维模式的桎梏,去伪存真,带来新鲜的思想内容,做到“求异、创新”。人类的文化就是在这种求异和创新活动中发展起来的。那么,如何在求同思维中来寻求突破,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呢?

第一、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新知识探索推导过程、新题型的解决过程要尽量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主动完成, 教师切莫包办代替,应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应用探索式学习、发现式学习、 研究式学习,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物理思维模式的自我形成,而不是教师的灌输过程。

第二、加强对研究过程的分析。若要有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必须强调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掌握每个过程的特点和每个过程所遵循的基本规律。譬如,对于学生不太容易把握的较快的物理过程,可以采用“慢镜头”方式来分析;对过程较复杂、物体个数较多的情况,可用作图的方法进行分析等。在这种分析过程中,研究物理变化的规律及各种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挖掘出潜在的解题条件,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素,从而迅速、准确地确立解题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和训练,能使我们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灵活性、概括性得到发展,同时也使自己的思维素质得到提高。

第三、培养促使“一”和“多”相互转化的能力。所谓“一” 和“多”相互转化即指:用同一规律去分析处理多种物理问题,使学生善于从同一信息源出发,向着不同的方向探求,尽可能衍生出更多的信息输出;或者用多个规律来处理同一物理问题。一般来说,物理现象并不是孤立的,描述物理现象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反映和描述物理现象的规律也有内在的联系。当我们解决问题时,由于观察问题或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所提供的信息就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满足其中多种不同的信息组合。因此,物理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思考和解答。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再思考,探讨和寻求更好更简便的解法,以形成知识的纵向和横向的立体结构,也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例如,对于外界对物体物体总功的求解,我们可以直接从功的定义用合力来求解,也可以求各力的功,还可以从动能定理根据物体动能的变化来求解。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变式”教学,尽可能地变化所引用的资源的内容和形式,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体现概念和规律的实质。

第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实践证明,开设探索性、开放性问题或实验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有益途径。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用,多途径地输入信息,让学生自由思考,自己总结规律。它的特点:一、没有已知的确定的答案;二、问题的答案一般都不是唯一的;三、一般都缺乏思考所必须的信息;四、没有确定思考程序和步骤。教师在传授知识中,应尽量地开阔思路,不要光停留在课本的水平上,那样就自然而然地会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僵化。

综上所述,“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这两种思维模式, 本不应是对抗关系,只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而如何将两者相溶,而不是彻底否定或抛弃其中的一种,才应当是我们最该去思考的。用“求同思维”生活,用“求异思维”使生活变得更好。如此不断反复,分清环境和问题的本质,选择恰当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和改变。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摘要:求同思维又称定势思维。求异思维又称发散发散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求同思维的两面性,采用适当的对策,使学生形成并发挥求同思维的积极作用,同时又要注意求异思维的培养,实现从求同思维到求异思维的飞跃。

关键词:求同思维,求异思维,两面性,飞跃

求异求同思维 篇2

课型:讨论课

课堂教学结构:块板式

第一块:求同思维训练(15分钟左右)

教师设疑: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这三个故事在文中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都是为了论证“事易时宜,变法宜矣”。

教师设疑:推而广之,这三个故事共同揭示出一条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做任何事都要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二块,求异思维训练(30分钟左右)

教师设疑:三个故事既可以同时说明一个道理,也可以分别引出许多道理。我们来讨论一下,看三个故事各可以引出哪些道理。

学生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推出不同的结论。

“循表夜涉”引出的道理:

①应在变中求成功,

②应在变中避免损失,

③不断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①要有应变意识,

⑤要细致,不要鲁莽。……

“刻舟求剑”引出的道理:

①思想方法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事情的成败,

②思维定势具有负效应,

③力避孤立地静止地考虑事情。

“引婴投江”引出的道理:

①认识上的荒谬必然导致行为上的恶果,

②技艺是不能遗传的。

〔评析〕

这个教例的设计很有艺术性。

从教学与训练的内容来看,教者进行了两种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并行训练,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特别是求异思维的这一块板,具有相当的难度,学生不易从故事中分别推出恰切的结论,理解力、表达力都能得到很有力度的训练。

从训练的取材与手法来看,教师巧妙地利用教材本身含有的.材料,运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大运动量的思维训练活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三种正效应:

第一,学生思维活跃;

第二,课堂场面活跃;

第三,加深了对课文的钻研、理解。

从教学过程中的隐形效果来看,教师的作法令人回味。第一,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暗示学生也要用变化的观点、运动的观点来理解,运用学习材料:第二,进行类似于材料作文提炼观点的训练,为未来的高考复习训练作了一步铺垫。

教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打开思路,想得开阔,想得新颖,想得长远,不仅要多角度地讲析课文,还要能够多角度地利用课文。

求异·求逆·求辩·求同 篇3

一、在材料中“求异”,找准求异思维的入口

求异思维也就是在思维中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思维习惯或以往的思维成果,通过思维创造性活动,不仅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新颖的、超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成果。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的供给会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同种材料的不同组合,有时会使学生的认识和眼前的材料产生冲突,造成思维矛盾,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积极地开展研究。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挖掘实验材料的价值,在材料中求异,寻找求异思维的切入点,让材料更好地引领着课堂探究,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如《滑轮组》教学片段

教师请学生汇报滑轮组的作用。

生:我们发现滑轮组的作用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师:大家都同意吗?那么这个滑轮组呢?(教师出示另一个不同组装的滑轮组,见图B)

我们仔细观察这个滑轮组和你们之前研究的有什么不一样?你有发现吗?

生:第一次组装的是绳子挂在定滑轮的钩上,而现在却是挂在动滑轮的钩上。

师:其他组是这样吗?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是不是滑轮组不同的组装方法,所起作用会不一样呢?接下去请大家展开研究,比较一下两种不同绕法的滑轮组的作用吧!

师:你们的研究有结果了吗?

生:我们发现第一种组装方法能改变用力方向,第二种组装方法,用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一样的,没有改变用力方向。

生:我们也同意第二种方法提升的方向没有变,不过从数据来看,第二种方法提升物体更加省力些。

师:其他小组同意吗?我们的研究发现第二种滑轮组的绕法确实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但是却能更加省力些。在生活中,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滑轮组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方便。

以上片段,滑轮组的作用得出后,笔者并没有马上停止,因为材料结构之间具有多种组合关系。为了留给学生发现新问题的恰当空间,让学生能围绕一个中心去寻找多种支配的途径,我采取的是引导学生对实验材料进行了求异处理,寻找求异的突破口:“滑轮组不同的组装方式,作用一样吗?”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摆弄和思考,在结构中求异,殊途同归,形成对滑轮组作用的正确认识,学生的思维又推向另一个高潮,从而提高探究实效。显然,这样的求异处理,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有创造性的问题深入到了学生的头脑。学生通过独立支配具有求异结构的材料,不但获得了通向科学概念需要的感性材料,而且不断产生新构思,寻求新方法,大大拓宽了学生求异思维的空间,有效提高了思维的深度。

二、在材料中“求逆”,开启逆向思维的闸门

培养逆向思维是指引导学生顺着正常思维方式相反的方向开展思考的思维方式,是从一个相反的角度去思考,去探究。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更要依据材料发展学生逆向思维,让学生尝试依据材料反其道而思之,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这就需要学生大胆使用逆向思维方式。当然,逆向思维并不是鼓励学生猎奇,不是任何情况都可以使用,它同样要求论之有理,述之有据,要有说服力。

如《电能从哪里来》教学片段

师:小电动机通电后,风叶会转动,(教师演示实验)此时,电能转化成什么能量?

生: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既然小电动机能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那么反过来小电动机能否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呢?

生:能。

师:给你一个电动机,你打算怎么做才能使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发出电来?

生:用手快速转动风叶,就能发出电来。

师:快速转动风叶,是机械能,我怎么知道它发出电来?

生:用导线连接一个小电珠,亮了就发出电了,没亮就没有发出电。

师:没亮就没有发出电?是这样吗?

生:不是的,如果小电珠没有亮,可能是发出的电量不够。

师:除了用小电珠来检测,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检测?

生:可以用小磁针,因为通电导线接近小磁针,磁针会发生偏转。

师:想得真周到,能够学以致用,那让我们一起试试吧!

该教学片段,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电动机通电使风叶转动起来后能量的转化,得出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然后紧扣核心材料——小电动机,让小电动机成为开启学生逆向思维的闸门。引导学生以小电动机为中心,逆向思考,大胆假设:小电动机能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吗?在学生假设的基础上,又引导学生充分讨论、交流,说出根据:怎么做才能让小电动机发出电?怎么证明小电动机发出电来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活跃,跃跃欲试,最后通过实验来验证,解决了心中的疑惑。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经历了科学探究,发展了逆向思维,从而更有效地建构了科学概念。

三、在材料中“求辩”,碰撞批判思维的火花

培养批判性思维就是鼓励学生以事实为根据,用事实说话,抓住事物的本质,用科学的态度和审视的眼光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并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同种材料蕴含的多种特点,激发学生的疑惑,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多种见解,多种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目的。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处理信息能力、理性思考能力,以及养成自主学习习惯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工具和机械》教学片段

师:剪刀是省力杠杆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是。因为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师:大家同意吗?(大部分学生同意)

生:不一定是。(众生笑)

师:哦?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生:普通的剪刀是省力的,但有的剪刀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乎差不多,或者还有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的。所以我觉得有的剪刀是不省力的。

生:我觉得就算同一把剪刀有时省力有时是费力的,要看剪东西时阻力点的位置来判断。

生:我也同意,阻力点离支点近就省力,阻力点在刀尖处,应该是费力的。

师:这样吧,老师这里有一把剪刀,有谁可以上台给大家演示并解释一下。

学生上台演示并说出根据。

“剪刀是省力杠杆”,很多学生的前概念中都是这样认为的。以上片段中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我对他们的想法表示欣赏,鼓励他们上台实验验证,说出自己的根据,结果证实他们的想法恰恰是合理的、正确的。学生对同种材料下所产生的不同见解,作为科学教师当报之以真诚的欣赏和赞扬,并引导学生开展探究。这样,学生大胆怀疑的精神,良好的批判思维品质的培养才不会成为一纸空谈。

四、在材料中“求同”,延伸创新思维的触角

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有结构的材料,往往和学生生活中的材料紧密联系在一起,有许多共同点,相通性,材料中蕴含着许多创新思维的因素。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从现有材料出发,设疑激思,启发诱导,引导学生寻找现有材料与生活材料之间的相互联系,鼓励学生利用材料的相通性大胆创新,尝试用生活材料代替实验室里的材料来探究科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参与、思考、探究,让思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如《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片段

师出示液体热胀冷缩检验装置。

师: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具有这样的性质呢?我们在课后也可以对其他的液体做一些研究。我们可以用生活中的哪些材料来制作一个液体热胀冷缩的检验装置,从而代替今天实验室中的材料?

生:用塑料吸管来代替玻璃管。

生:用花露水瓶来替代烧瓶。

生:用饮料瓶来代替烧瓶。

师:废物二次利用,很环保,低碳。不过饮料瓶有很多种,你要有所选择,找到最合适的。

生:用橡皮泥来代替橡皮塞,密封效果也很好的。

生:很多酒的瓶口也用了橡皮塞,我想密封效果也不错的。

师:想法不错。

生:用我妈妈喝的太太口服液中的吸管,效果会更好。(众生笑)

师:这你也知道啊!你很留意生活中的点滴发现,为什么你觉得这里面的吸管效果更佳呢?

生:它很细,热胀冷缩现象可能会更明显。

师:不错的选择,这根细吸管,还会出现美丽的“喷泉”呢!

教师利用水的热胀冷缩装置随机演示奇妙的“喷泉”。学生惊呼并鼓掌。

该教学片段,笔者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装置,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比较两类材料的相同点,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创新,并在关键点加以点拨、引导,启发学生用生活中的材料代替实验材料,如用吸管代替玻璃管,用花露水瓶代替烧瓶,用橡皮泥代替橡皮塞等。引导学生在材料中创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拓展了思维的广度,在互动交流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总之,教师要依据实验材料,认真挖掘材料中的价值,用“材”促“思维”,讲究用“材”之道,将材料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热情,引导学生用材料来经历活动,用活动来带动思维,用思维来改善活动,使探究活动层层推进,有序进行。

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比较,阅读

一、语文教学中的比较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讲读完几篇课文后, 通过比较分析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以一篇课文作范文讲读, 再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自读其它课文。在课时比较紧的时候, 比较阅读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在比较少的课时内, 完成大量阅读量的教学任务。比较阅读加强了课文之间、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无疑训练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在进行比较阅读时, 要注意抓要领, 抓住事物的本质, 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能确定事物间的异同, 而且能深入地解释这种异与同。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使比较不流于肤浅、达到对作品深入理解的目的。例如高中语文第三册中有许多篇目有可比性。像小说《母亲》、《夜》、《一碗阳春面》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就可以作为比较阅读的练习。《母亲》节选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同名小说, 《夜》出自中国作家叶圣陶之手, 而《一碗阳春面》则是日本作家栗良平创作的。三篇小说, 三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作家, 这似乎看不出其中有什么联系, 然而比较恰恰就是要在“异”中求“同”, 在“同”中求“异”。所以, 表面上的差别越大, 越要认真寻求其本质上的共同之处。经过细心阅读, 不难发现这三篇风格迥异的作品是有共同之处的。三篇小说的主要人物都是女性, 且均是以母亲的身份出现的。这三位不同国籍的母亲同是生活在贫困之中, 都具有善良、淳朴的品格;当身处困境时, 她们都表现出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无畏的气概。如果分析到此为止, 那只不过是把三部作品人物形象的共性罗列出来, 并未涉及作品的深层内涵, 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 远没有达到阅读要求。因此, 教师需要加以引导, 可以从分析人物形象共性产生的原因入手。这原因归结起来有两点:

1. 这种共性是人物所处的时代所在民族所赋予的。

从这一点看, 恰恰又应了同中有异这四个字, 即这三部作品因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共同的人物形象特征。《母亲》中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 她在经历与怯懦的斗争后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她的坚定、勇敢是那个时代造就的, 其中可以反映出当时俄国劳动人民的普遍觉醒和无产阶级革命高潮必将来临的社会趋势。《夜》中的老妇人也是普通的劳动妇女, 她不是一位革命战士, 也不完全理解女儿女婿的革命事业, 但是她坚信女儿女婿是好人, 好人无端被害令她对黑暗的现实憎恨不已, 悲愤使她战胜了恐惧, 承担起了再一次做母亲、抚养革命后代的责任。她的坚定、勇敢也是缘自被压迫人民的反抗, 同样鲜明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因当时中国正处在革命低潮,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大多尚未觉醒, 尚不能自觉参加革命, 所以老妇人没有像俄国母亲那样去散发传单。《一碗阳春面》中的女人与这两个人物形象均不一样, 她所处的时代小说没有过多的表现, 她的坚强勇敢来自民族精神。从她身上, 人们可以看到一种不向困难低头的韧性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正是由于上述分析, 才使人物形象同中有异:《母亲》中的母亲勇敢中带着自豪;《夜》中的老妇人勇敢中含着愤怒;《一碗阳春面》中的女人勇敢中不乏乐观。这样一分析, 学生便找到了形成共同特征的不同原因, 不仅对人物形象有了一定的理解, 而且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都有了深层的认识。再引申一些, 对于苏联、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及日本二战后的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都不难理解。

2. 这种共性是“母亲”这一女性的特殊身份所赋予的。

与“母亲”这个词联系最密切的就是“爱”。“母爱”历来被人们描绘成一种最神圣无私的感情。在这三篇小说中的“母亲”在危难中勇敢地抬起头的动力正是她们对子女无私的爱。俄国母亲爱巴威尔, 并且将这种爱转化为对革命的忠贞和坚定的信念;中国母亲爱女儿女婿, 他们的被害, 令她悲愤, 于是她在愤怒中鼓起抚养遗孤的勇气;日本母亲爱她的儿子, 她带领他们顽强不屈地与命运抗争。三种不同性质的勇敢, 都因她们是母亲。做母亲的责任感使他们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比较之后, 学生会对母亲这一特殊的女性身份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假如学生对自己的母亲重新认识, 那么比较阅读就更有意义了。总之, 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思维训练的机会, 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比较

我们所说的比较不应只局限于单一学科中, 能通过比较加强学科的联系,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感知力, 从而真正掌握学习方法, 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不妨利用与其他学科的比较, 开阔学生的视野, 解决疑难问题。请看下面两个句子:例1:今成皋、陕西大涧中, 立土动及百尺, 迥然耸立,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但此土彼石耳。 (《梦溪笔谈·雁荡山》) “文、史、哲不分家”, 这就是说这些科目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文科之间比较容易做到“异中求同”。而文、理之间是否就是天上地下毫不相干呢?并非如此。不妨就拿语文与数学做个比较。数学中有集合这个概念,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些表达式: (1) A B (集合A包含于集合B) ; (2) a∈A (元素a属于集合A) ; (3) A=B (集合A等于集合B) 其实, 汉语中许多语句恰恰是这些表达式最好的注释:“作家是文艺家”正符合A B, “鲁迅是作家”恰是a∈B、“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则是A=B。再如数学中的反证法与语文中的引申法, 均是“归谬法”, 都是利用驳倒反面观点的方法, 间接证明正面的观点。实际上文与理表面差异大, 但许多思维方法是一样的。人类思维的共同性, 帮助我们把各种学科联系在一起。比较不仅使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视点升高, 视野开阔。从整体上看待整个知识体系, 更能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奥妙, 从而也减轻了重理轻文的思想倾向。

当然, 这种跨学科的比较有一定的难度, 毕竟不能要求每一位教师做百科全书似的人物。但是, 如果教师予以适当地点拨, 那么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些学科, 学生每天都要接触, 学生比较熟悉。能力强的学生会自觉的利用比较, 将各科知识联系起来学习;即使是能力较差的学生也会受到一些启发。

求异求同思维 篇5

高职二年级学生已初具鉴赏诗歌的艺术水平,但针对诗歌艺术手法的鉴别与运用上还有一定的模糊性。高职语文课堂实践应向学生所得倾斜,向45分钟要效率。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是高职语文课的落脚点,关键是方法的掌握。同样是描写音乐的语段,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又各有千秋,求同求异,甄别借鉴,活学活用;以讲代练,讲练结合,以练促学,绽放语文课堂的思维火花。

二、教学目标

1.结合诗歌和小序,梳理并概括作品的主要情节。(知识与能力)

2.赏析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烘托等艺术手法描摹音乐的。(过程与方法)

3.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单元特点

本单元由四首唐诗和四首宋词组元,通过对这些作品真淳深挚的情感美、形神兼备的形象美和齿颊生香的语言美的涵咏品味,感悟唐诗宋词的艺术魅力。视听交融,动静结合的空静之美;悲凉身世和失意蛰居绾结的感人至情;境界阔达,孤高淡泊,丽语警人,柔情感人的至美是本单元的特点。

四、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作者描写琵琶女弹奏技艺的段落,通过比较音乐描写的手法,能够灵活运用。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式导入

音乐是流动的艺术,通过音符高低起伏与旋律的变化,诉诸人们的听觉器官,在弹者与听者之间构成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艺术空间。在以往已学的课文中,哪些篇目是描写音乐的?学生回忆,教师点拨。通过多媒体直接打出三篇文章的选段:《明湖居听书》《五月的鲜花》《琵琶行·并序》。

今天这次课我们一起来比较这三篇描写音乐的文章,从中是否能看出什么?(选段略)

(二)文本比较(选段)

1. 学会默读(“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唯见江心秋月白”)

2. 再读《明湖居听书》选段(“声音初不甚大”至“轰然雷动”)

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音乐赋予心灵的美,增添一份情感的激越与慰藉,在阅读中领会音乐的律动与文字背后的艺术魅力。教师顺势点拨,在音乐背后隐藏着作者深刻的人生际遇与悲喜,在作者情感张力的浸染中,进一步活学活用,掌握音乐描写的艺术表达。

3. 勾勒出两段文本中描写音乐的句子,试从修辞角度分析?

学生在初读文本的过程中简单勾勒相关的修辞手法,从修辞角度辨别短文各自的修辞技巧,音乐是流动的,能将流动的音符用文字形式凝固在纸张上,通常采用的方法可能就是修辞。语文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明确:比喻A“像”:像熨斗熨过、像吃了……、像一线钢丝……、像放烟火

B.“如……、恍如……”(登泰山的景象)

C“如”:……如急雨;……如私语;……如裂帛;

4. 找出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相结合的语句?

除修辞手法的运用之外,还可以使用其他手段描摹音乐,也是音乐描写的方法。流动的音符诉诸人的听觉器官,将听觉转换为视觉、触觉也是比较常见的方式,比如本单元的第一篇诗歌王维《山居秋暝》,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利用“最近发展区”原理,“温故知新”。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为切入点,启发学生自主思考。

A“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像放那东洋烟火”“像一条飞蛇……盘旋穿插”……

B“音乐的舒缓,正与视觉广阔相通”

C“莺语花底”“泉流冰下”“银瓶乍破”“铁骑突出”

作者以一连串精彩的比喻,如急雨、私语、珠落玉盘、莺语花底、泉流冰下、银瓶乍破、铁骑突出等等,将琵琶声律的急切、幽咽、清脆、流畅、滞涩、激扬、雄放形容的淋漓尽致、就在声声婉转的过程中,弹者与听者打通感官界限,实现了情感共鸣,用叙事写出了情事,最终感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5.“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在艺术上的表达作用?

明确:侧面烘托

诗句写听者沉浸于琵琶声的余韵之中,像被磁石吸附一般,衬托出音乐的艺术感染力,连周遭的自然景象都静止一样,停止了一切的喧嚣,江水忘记了流动,秋风忘记了瑟瑟地吹动枫叶秋花,月亮也忘记了升落,这一曲与大自然相融相和,回响在茫茫的水天之间。

追问:《明湖居听书》选段中能否找出一例?

明确:白妞演唱后,观众评论。

“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空中设想,余音怎样会得绕梁呢?又怎会三日不绝呢?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每次听他说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无论做什么事,总不入神,反觉得‘三日不绝’,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

6. 结合《五月的鲜花》《明湖居听书》《琵琶行·并序》三个选段,简单概括乐声的变化脉络,在文中画出关键语句。

A.声音初不甚大越唱越高(拔了一个尖)极高的地方回环转折

又高一层(节节高起)陡然一落愈唱愈低愈低愈细忽又扬起人弦俱寂

B.C大调下行音节1 76 55|06 54 32 1|1……

C.由抑到扬的过程三两生先有情(和缓低沉)大弦小弦(委婉清脆)

冷涩凝绝声暂歇银瓶乍破铁骑突出(高亢强烈)

从三篇选段音乐过程的描写来看,作者将音乐的律动赋予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比如《五月的鲜花》的作者李皖,一位音乐评论家,从音乐内部进行分析,将音乐与人融于一体,文本结构本身就赋予一定艺术气息,将作者带入音乐殿堂的人与乐,恰恰就是文章的主旨。再看《明湖居听书》,作者将登山的体验切入到音乐中,忽高忽低、此起彼伏,甚至音乐到了高潮有如放烟火的感觉。再比较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作者对音乐确有一定了解,但诉诸诗,将琵琶曲与身世凄苦融于一体,就需要文字艺术的表达与感染才能发挥到极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品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7. 举例分析作者巧用叠字、双声叠韵词,描绘乐声。

明确:“嘈嘈”“切切”“嘈嘈切切”;“间关”“幽咽”富于音乐感。

8. 小结。

综合来看,将流动的音乐用文字凝固下来,一定要综合使用几种手段,才能有绘声绘色的艺术效果,而比喻、通感、联想、想象甚至是个人的生活体验等几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倘若让你去写一篇关于音乐的语段,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正如有学者提出:作文就是生活,作文就是联想和想象。如果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或者阅历,想要将流动的音符捕捉到内心深处并非一日之功。

9. 设疑:一位演奏技艺如此高超的琵琶女,到底何许人也?(为下一次课铺垫)。

1 0. 作业布置(语段训练)。

结合本课所学知识,介绍一首你喜欢的歌曲,并作简要描写与评述。(200—300字)

六、教学反思

高职语文课的春天在哪里?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语文教学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他山之石未必可以攻玉。语文课堂应向学生所得倾斜,45分钟,哪怕只学会了一个知识点,那也是收获。《琵琶行·并序》一文,课堂节奏把握不到位,很容易造成一堂文学课的流弊。高职语文课不同于任何形式的课堂,它要兼顾多层次、多角度教学,既要学生吃得饱,又要学有所用,不是简单的听完了事。学与没学,听与没听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与归宿,通过作业布置来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用”相得益彰。

七、板书设计

摘要: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琵琶行·并序》一文的重点与难点是作者白居易描写音乐的语段,本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三篇同是描写音乐的篇章为纲,进行比较,求同求异,活学活用,以讲代练,以练促学,讲练结合,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知解。

关键词:音乐语段,描写方法,比较

参考文献

[1]江苏省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编写组.语文·教师用书(第四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2).

[2]李宝丽.《琵琶行》教学设计[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2(4).

上一篇:存在弊端下一篇:组织效果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