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

2024-07-09

纽约时报(精选12篇)

纽约时报 篇1

前言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赢在新闻。对一家传媒公司而言,在数字时代面临的众多挑战中,制作一流的新闻产品是最艰难的。我们的日常报道深沉厚重、议题广泛、富有智慧且引人入胜,我们在与同行的竞争中遥遥领先。但同时,我们在第二个关键领域,即把我们的新闻产品送达读者的艺术和技术方面,却落后了。我们总是关心我们新闻产品的影响范围,但是要在数字时代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这正是我们的竞争对手领先我们的地方。《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已宣布,在最近几个月会采取积极行动,重塑自己以适应这个时代。第一眼传媒和沃克斯传媒正在创建适应数字世界的编辑部门。《卫报》和《今日美国报》采用了正在兴起的最佳手段来扩大读者群。《赫芬顿邮报》和飞丽博(译注:Flipboard,一款移动阅读应用程序)通过《纽约时报》的新闻获得的流量要比我们自己多。

相比之下,去年时报的读者数量大幅下降。不仅是我们的网站读者,智能手机客户端用户也在下降。在这样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平台上,这是一个极其令人担忧的信号。

生产世界上最优质的新闻产品依然是我们的核心任务。但是随着技术、读者习惯和整个商业模式的不断巨变,时报需要寻求机智灵活的新战略来拓展我们的受众。紧迫感只会越来越强,因为数字媒体层出不穷,它们获得了更好的资金支持,并且更具革新精神。

本报告的第一部分详细探讨了编辑部门率先吸引更多读者花更长时间来阅读我们更多新闻产品的必要性。这部分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具体战略和技巧。这个目标也称为“受众开发”。但是,仅仅提出关于改进我们的新闻产品送达读者方式的意见是不够的。在受众开发方面,我们面临的困难是,我们需要成为一个更灵活、聚焦于数字化的编辑部门,从而能在不断变化的媒体世界发展壮大。

本报告的第二部分是审视那些我们认为将帮助编辑部门在数字时代增强实力的具体建议。那意味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评估环境并制定路线图,重新思考以报纸为中心的传统,用实践和数据来做出决定,招募合适的数字人才并授权给他们,以及与经营层面以读者为中心的部门合作。这些需求是相互深度关联的,任何一项的改善都会对其他几项有益。

我们信心十足,有能力抓住这个时机。

几年前编辑部门中充斥着的焦虑已经消散。在我们越来越以数字化为中心的时候,付费墙的成功使我们的财务状况保持稳定。《波士顿环球报》等其他资产的出售使时报公司领导层有机会集中精力于《纽约时报》的革新。马克·汤普森和吉尔·艾布拉姆森都愿意也渴望把公司推向一个新的、偶尔会令人不安的方向。(译注:马克·汤普森是纽约时报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尔·艾布拉姆森在本报告发布时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已于2014年5月14日被解除职务。)

的确,编辑部门在本报告所讨论的一些关键领域——核心业务的数字化推广、市场前景良好的产品计划、移动指令以及与经营部门的有效合作——中表现出来的势头令我们所有人震惊。主编最近开始接受数据分析手段,并且正在筹建一个旨在帮助编辑部门利用数据做出决定的小组——这本来也是我们的主要建议之一。

这股势头已经让公司上下感受到了开放和机会的氛围。“成长战略”、“速度与灵活”、“释放数据的力量”,以及“一体化的纽约时报”,我们公司的这些目标充分说明了问题。曾经拒绝变革的编辑部门也被最近取得的成功所鼓舞,并渴望解决疑难问题,尝试新事物。随着人才储备的日渐扩充以及为读者服务理念的提升,经营部门也渴望由采编部门引领这一趋势。

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帮助主编保持这股势头,并利用那种开放的氛围。为完成这份报告,基于数百次访谈、对我们现行运营进行的深入调查和对竞争环境的密切关注,并利用我们在新闻业内最为宝贵的特权,也就是后退一步用来思考的时间,我们整合了有关信息和观点,旨在帮助你们实现目标。

这些建议中有一些似乎是不言自明的,其他一些乍一看或许会引起争议。但所有建议都建立在充分坚守时报的价值观,并理解我们几乎没有额外资源这一现状的基础上做出。

我们建议新设少量新岗位,这并非致力于产出新的新闻产品,而是要从我们正生产的新闻产品中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希望帮助编辑部门更高效地拉动引擎。

需要明确陈述的是,报告中没有单一的转型理念。在我们目前的环境下, “转型”会是个危险的词汇,因为这个词暗示着从一个固定状态转向另一个,也意味着存在一个终点。与此相反,虽然我们一直在研究网络,但我们已经关注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迅速增长。虽然我们还在重新设计我们的网站首页,但我们已经留意到大量读者转移到了社交媒体。

每一次新的转变都会带来新的难题。很有可能,在余下的职业生涯里,我们还将与这些问题做斗争。有其他公司的某位高层称这个时代为“摸索前进的时代”。

我们采访过的数百位人士中,没有一位曾暗示,我们可以敷衍令《纽约时报》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新闻机构的那些新闻价值观和操守。但是,我们也必须快速变革才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保住这个地位。

我们的简短建议

第一章:拓展我们的受众

●把开发受众作为急切核心目标

开发受众的艰苦任务前所未有地交予编辑部门。纷繁芜杂的互联网和移动世界要求我们付出更多努力来把我们的新闻产品送达读者。这项工作要求创造力、编辑的判断力,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确保我们的新闻产品具备更大的影响力。

编辑部门应当有一位资深领导来负责受众开发工作,但这也应该是每一个人的工作。我们考察了几个我们认为可以令我们稳定增加受众的领域:发现(如何包装和传播我们的新闻产品)、推广(如何让我们的新闻产品被注意到)以及沟通(如何与读者建立一种双向的关系以提高他们的忠实度)。不论是在数字新闻领域还是传统新闻领域的竞争中,这些功能现在都被认为是编辑部门的责任所在。

第二章:强化我们的编辑部门

●与关注用户体验的经营部门合作

这一转变实际上会在一夜之间为编辑部门提供一些必要的技巧和见识,以将我们的数字化报道提升到更高水平。包括设计、技术、消费者洞察组、研发和产品部门在内,我们有一些部门和单位很明显是专注于读者体验的,其中大多数被认为是经营部门的一部分。

这些功能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进行更优质整合的契机。包括NYT Now(译注:《纽约时报》今年4月在苹果iTunes商店推出的全新应用,传递由编辑精选并整合的《纽约时报》精华内容)在内,近期的一些项目已经展示了跨部门合作的益处。我们不是在建言整体性的机构重组。但我们确实相信,仅仅颁行新政策,即鼓励并期待与我们关注于读者体验的同事合作,就将发出强烈的信号,并将释放巨大的创新能量和丰富洞见。

●创建一个编辑部门战略小组

编辑部门的许多负责人太过专注于日常报道的需要,以至于没有时间退一步思考长期问题。当我们仅仅是一份报纸的时候,这种单一的关注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我们必须同时兼顾印刷版报纸、网络、应用产品、新闻简报、新闻提醒、社交媒体、国际版《纽约时报》、视频以及一系列独立运营的产品。

我们建议成立一个小型战略小组,其核心任务是向主编提出建议。该小组将保证编辑部门负责人获悉竞争对手的战略、日新月异的技术和变动不居的读者行为。它将帮助追踪影响我们数字化报道的时报公司项目,帮助主编确定并评估工作重点,也有助于进行不定期的深入调查以解决具体问题。该小组将推动进行部门级别的试验并将结果反馈给编辑部门,从而确保我们正在探索新的领域并从我们的工作中获益。

●制定战略,把编辑部门真正变成“数字优先”的机构

我们的报道在一天的晚些时候才会发到报社,这是典型做法。我们的移动应用由印刷版报纸的板块来决定其内容架构。各部门精心呈现其板块,但对社交战略思考甚少。在招募新人和提拔人才时,传统的报道技巧是最优先考虑的素质。当我们向数字出版转型时,这些一个半世纪以来形成的报纸出版习惯和传统是强大而保守的力量,头版尤其如此。

试验中的最佳实践

如果你去问编辑部门里的大部分人《纽约时报》是如何试验的,他们可能会谈到诸如《雪崩》这样一种全新报道模式,或者最近如系列报道《花钱花到疼为止》这样的众包工作。但“试验”远不只是简单地尝试新事物。(译注:“花钱花到疼为止”(Paying Till It Hurts)是《纽约时报》记者历时一年时间完成的关于美国高昂医疗费用的一个系列报道,2013年6月刊发第一篇。)

真正的试验是采用一种严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新的概念,并且不断调整使之尽可能成功。这是包括谷歌和亚马逊在内的每一家重要的数字领域革新企业现在在做的。

与印刷版报纸(经过润色修饰达到近乎完美,且一天发行一次)不同,一项数字试验应该是迅速发布,并通过“表现评估-结果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一个持续改进的循环过程来加以精练优化。比如,边界(译注:The Verge,美国科技资讯类网站)在两年内对其主页重新设计了53次。我们必须克制我们的完美主义冲动。虽然我们的新闻产品总是需要润色的,但当我们寻求抓住读者的新方式时,我们其他方面的工作会有一些瑕疵。

进行中的主要试验:

NYT Now:我们第一次特别针对移动用户的新闻包装尝试。

NY Today:这是一项评估读者对内情新闻喜好的持续试验。

美食:这是一项为充分利用存档报道而开发的世界级服务类新闻手机应用试验。

Watching:在我们的首页创建动态信息。

试验中的最佳实践列表:

●迅速发表,然后重复。我们常常毙掉一些稿子,我们应该那样做,因为那些报道还没有达到发表的水准。尽管超出了我们的新闻业务范围,但我们可以采用“最低可行性产品”模式,该模式提倡用一种更基本的形式发表文章,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用户那里得到反馈并随时间推移不断加以改进。

●设立目标并追踪进展。每一个新的项目在启动之时都应设定具体目标和绩效考核标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产出高质量的新闻产品。但通常阅读量和参与度也是很重要的。所有管理者都应清楚,一项新的项目要完成什么目标。负责试验的编辑应实时追踪项目的进展。

●奖励试验。眼下在时报,失败的风险在价值上远远超出成功后的奖励。我们必须奖励那些表现出首创精神的人,哪怕试验最终失败。不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应加以分享。

●清楚地阐发我们的数字化目标,并分享我们所知的最佳实践以实现那些目标,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做得更好。在没有总结我们学到了什么之前,任何一个项目都不能被宣称为成功或被停止运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广泛地应用那些见解。

●放弃庸常的工作。为释放资源用于新项目,我们需要更迅速灵活地将资源从那些不起作用的地方撤回。而且,我们必须以透明公开的方式来做,以便人们明白决策背后的原因,这样他们就乐意再次试验。

●为2.0和更高级别版本未雨绸缪。新项目的资源计划往往在启动后就停了。当我们从读者那获悉什么有用什么没用之际,我们必须继续努力,以优化和开发我们的新方案。

●让启动一项试验变得比阻碍它更容易。在很多公司,只要有中层级别的许可,人们就能对一小部分用户的想法进行测试。在其他地方,为阻止一项试验,你必须写一份备忘录来说明为什么不应做这个试验。我们的新闻标准总是需要捍卫的,但传统不应成为阻碍试验的正当理由。

纽约时报 篇2

《纽约时报》计划推出每周电视新闻

《纽约时报》以“每日新闻”(The Daily)的方式征服了播客世界。现在它想用一个每周新闻节目来冲击电视。据一份招聘启事显示,《纽约时报》正在寻找该系列节目的执行制片人。该报社负责新数字计划的Sam Dolnick说,纽约时报公司正在与流媒体服务和高端有线电视频道进行谈判,以达成一项潜在的分销协议。“我们希望这一无题系列节目能够成为《纽约时报》最具野心的视觉新闻展示平台,” Dolnick说。一家名为“左/右”的制作公司已经登陆,并且已经创建了几段节目,作为测试。这份招聘启事提到了“左/右”,并提供了一些其他的迹象,表明这是时报公司一项雄心勃勃的尝试。该公司表示,该系列“将包括突破性的调查报道、实地报道、议程设置性采访和有待设计出来的种种新格式。”Dolnick说,时报的编辑们正在讨论一个一周一次的节目,大约30分钟,尽管长度可能会有所不同。该系列节目将以《纽约时报》记者的工作和现场报道为主。他说: “《纽约时报》有庞大的专家群体,所以,我们要把他们展示出来。”这一系列节目将为该新闻机构带来新的收入来源。 时报公司正越来越多地寻求以订阅方式来弥补其广告业务的下滑。尽管Dolnick拒绝对任何具体的分销谈判发表评论,但流媒体服务或有线电视频道将为获得该系列的播放权支付费用。其他没有电视业务的新闻机构也在寻找类似的机会。Vox Media一直在向发行商出售节目。BuzzFeed一直在努力与制作公司达成协议。Vice在HBO电视台有两个新闻节目和纪录片节目。《纽约时报》的`想法有些不同,部分原因是,它来自一个平面新闻编辑部。这个系列的设想是,通过时报记者的视角来看重要新闻。该系列的“编辑/执行制片人”的招聘启事明确指出,制片人“将能够涉足我们机构中的每个角落”。 这和一年前推出的20分钟长的播客 “每日新闻” 的理念是一样的。这个节目由迈克尔?巴巴罗(Michael Barbaro)主持,每个工作日的早晨上线,提供一个对于某一新闻事件的独特视角。Dolnick负责聘用了《纽约时报》音频部门的负责人。他当时就说:“我们认为,这将为我们未来的许多工作描绘蓝图。”

纽约时报 篇3

但凡每年年底,都是进行年终盘点的时候。《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近日隆重出炉全球古典音乐“最佳”和“最差”。百岁作曲家埃利奥特·卡特和青年才俊古斯塔夫·杜达梅尔荣登最佳榜首;歌剧《苍蝇》为“最差”垫底。当然,古典最差事件中还有席卷全球的全球经济危机。因为,这种持续不景气的经济下滑的趋势,势必会影响到来年原本就不赚钱的文化艺术行业。

最佳

1、埃利奥特·卡特(Elliott Carter centenary)百年纪念。

美国著名作曲家阿隆·科普兰认为:“在任何领域,埃利奥特都是美国最为杰出和富于创见性的艺术家之一。”卡特是位态度严肃、技法严谨的作曲家,音乐语言非常个性化。他在音乐技术上的探索比如节拍转调、多层次的复合节奏、乐器个性化、音程与力度的序列化等手法,对现代音乐技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他历来把音乐作品看作是能反映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复杂内涵和哲理思想的载体。他创作的《第二弦乐四重奏》应该说是对美国所谓“个人主义年代”中个性扩张及个性泛滥这一重要社会现象的精确影射,揭示了当代西方社会的时代特征及人们的精神风貌。该作品获得了1960年度美国文艺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今年12月,包括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音乐学院等在内的相关机构,都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纪念活动,来纪念这位用音乐表达美国精神的、还健在的百岁作曲家。

2、纽约爱乐出访平壤

2月,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率领纽约爱乐乐团以艺术大使的身份出访朝鲜平壤,并在平壤举行的为期48小时的音乐外交中,成功推进了美朝之间的对话与理解。纽约爱乐的此次音乐外交事件,也成为全球颇为关注的政治艺术事件。

3、“甘地”亮相大都会歌剧院

4月,纽约爱乐成功推出了新歌剧《Satyagraha》。这是一部表现印度圣雄甘地倡导的以不合作主义非暴力抵抗政策,来推进印度政治改革的歌剧。被誉为“亚洲觉醒”的先驱领袖甘地、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三次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极右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9岁。罗曼·罗兰认为,甘地是一位唤醒三亿人的反抗精神,动摇了英帝国的基础,将2000年强大的宗教动力引入人类政治的人。由美国作曲家非利浦·格拉斯(Philip Glass)创作的这部表现印度政治英雄的歌剧,首次亮相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就以高质量的艺术表现和成功的商业运作,成为大都会歌剧院最为叫座的一部首演歌剧。

4、《喜剧》获年度最佳歌剧

今年参加荷兰夏季音乐节的歌剧《喜剧》,是根据电影《神圣的喜剧》(The Divine Comedy)而改编的歌剧。歌剧由路易斯·安德雷森(Louis Andriessen)用非常富有创意性和音乐性的手法展开叙事,并经电影导演海尔·哈特利(Hal Hartley)神奇之手的指导,从而获得了年度最佳歌剧的称号。

5、管风琴套曲为梅西安奏“寿曲”

今年是法国作曲大师梅西安诞辰100周年,全球音乐界都在以各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管风琴家盖尔·阿切和约翰·斯考特在圣·托马斯教堂举行了梅西安管风琴系列音乐会。20世纪法国音乐巨匠梅西安不但是伟大的作曲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键盘乐演奏家和虔诚信徒。他自1931年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后至生命最终,一直在巴黎历史悠久的圣三一教堂担任管风琴师,当时,教堂常常挤满了专程来聆听他充满灵性演奏的人们。梅西安创作中包括大量钢琴及管风琴作品。

6、最佳音乐家

现年27岁的委内瑞拉指挥家古斯塔夫·杜达梅尔,近几年因他过人的才艺和激情四射的指挥,迎来了评论界的广泛赞誉,人气激增。特别是因为他今年指挥洛杉矶爱乐乐团以及以色列爱乐的非凡表现,荣登2008最佳音乐家榜首。与其一同入选最佳音乐家的还有小提琴家希拉里·哈恩(Hilary Hahn)和当代作曲家布鲁诺·曼托瓦尼Bruno Mantovani)。

今年由DG公司出品的希拉里·哈恩的勋伯格和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专辑中,希拉里·哈恩以全新的方式,激情演绎了勋伯格这部还没有得到乐迷们充分认可的协奏曲;布鲁诺·曼托瓦尼是一位颇有创造性天赋的当代作曲家。2007年Kairos录制了他的作品专辑(La Sette Chiese)。指挥家苏珊娜·麦凯指挥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乐团演奏了这部作曲家根据中国印象创作的室内乐作品。两位青年音乐家的唱片专辑都荣登了2008十佳唱片之首。

最差

1、杰拉德·莫泰尔挥别纽约城市歌剧院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给音乐界带来的重创,在歌剧行业表现得尤为惨重。在纽约,纽约城市歌剧院的总监杰拉德·莫泰尔(Gerard Mortie)在11月宣布辞职。由于歌剧院董事会不能兑现给歌剧院的6千万美元的歌剧制作费用,歌剧乐迷们盼望已久的新歌剧制作计划也随之泡汤。无奈之下,杰拉德·莫泰尔只能辞职走人。无独有偶,乔治·斯提尔也在10月份离开了达拉斯歌剧院。

此外,美国其他歌剧院也都因为资金紧缺而砍掉了原有的新剧演出计划。包括大都会歌剧院在内的颇有号召力的歌剧院也被迫缩减了2009-2010音乐季演出计划。当然,让乐迷最为感到痛惜的是约翰·科瑞利亚诺的歌剧《凡尔赛的幽灵》不能如期上演。

2、《苍蝇》当选“最差”

根据大卫·克隆尼伯格(David Cronenberg)的电影《苍蝇》改编的同名歌剧《苍蝇》,今年由洛杉矶歌剧院搬上舞台。这部颇具科幻色彩的电影中有不少令人反胃的场景也被搬上了舞台。然而,这部歌剧的确丝毫没有讨得乐迷的欢喜。这部由洛杉矶歌剧院委约作曲家霍华德·肖(Howard Shore)最终以票房惨败而收场。歌剧中心最终不得不说服观众去为歌剧的缺点验明正身而销售门票。该歌剧也在古典“最差”中,以垫底收场。

纽约时报 篇4

据国内媒体消息, 《纽约时报》年底之前公布了2011年度十大好书。其中, 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品各五部。虚构类作品包括查得·哈尔巴赫的《棒球的艺术》、斯蒂芬·金的《63年11月22日》、卡伦·罗素的《沼泽地》、埃莉诺·亨德森的《一万名圣人》、缇·奥布雷赫特的《虎妻》;非虚构类作品包括克里斯托弗·希钦斯的《可以证明》、伊恩·布朗的《月亮上的男孩:一位父亲理解他与众不同的儿子的历程》、曼宁·马伯的《马尔科姆·艾克斯传》、丹尼尔·卡尼曼的《快与慢的思维》、阿曼达·福尔曼的《起火的世界:英国在美国内战中的关键作用》。其中《虎妻》是一位26岁女作家的小说处女作, 该书在2011年年初获得了英国橘子文学奖。

《纽约纽约》经典台词 篇5

电影《纽约纽约》将于4月15日上映。

纽约纽约基本信息

中文名:纽约纽约

其它译名:纽约童话

出品公司:华谊兄弟

发行公司:华谊兄弟

制片地区:中国大陆

拍摄地点:纽约、上海

拍摄日期:.12.02-.02.16

导 演:罗冬

编 剧:路内

类 型:爱情/商战

主 演:阮经天,杜鹃,苗侨伟,叶童,袁文康

上映时间: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华谊兄弟出品,由新锐导演罗冬执导,关锦鹏监制的电影《纽约纽约》(原名《纽约童话》)12月在纽约正式开机。

纽约纽约剧情简介

在20华谊H计划的片单中,一批年轻导演的新片吸引了媒体的大量关注。其中由摄影师出身的罗冬导演的处女座《纽约童话》近日在纽约正式开机,并更名为《纽约纽约》。该片幕后阵容强大,由香港著名电影人关锦鹏担当监制,王家卫御用美术执导张叔平也受邀加盟。据片方透露,台湾金马影帝阮经天将与因《中国合伙人》苏梅一角而备受赞誉的杜鹃担当男女主角,香港老牌戏骨苗侨伟则将在片中化身神秘大佬,全新的卡司组合让人眼前一亮。

据悉,《纽约纽约》讲述了上世纪末,发生在上海和纽约的一段双城故事,男主角路途(阮经天饰)将和杜鹃和苗侨伟一起,上演一段惊心动魄,爱欲纠缠的动人故事。罗冬作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以精致唯美的影像风格获得著名导演关锦鹏的大力提携,亲自担任监制为《纽约纽约》保驾护航,而电影美术大师张叔平也亲自操刀,重现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的纸醉金迷。阮经天昨日化身为片中人物发布微博:“纽约 我是路途,我来了!一段上世纪末连接两座城市14500公里的故事,一个由欲望所控制的骗局…”苗侨伟转发鼓励道:“纽约欢迎你,拍摄一定顺利,我们一起加油。”

纽约纽约经典台词

《纽约时报》的《创新报告》 篇6

“编辑部偏向印刷版”是这篇报告评议的重点:网络版发稿要延到印刷版截稿;大型制作要延到星期天见报,因为星期天的报纸可单独发行,读者最多,线上读者却最少;移动版仍用印刷版的结构;传统的报道方式仍作为雇用与升迁的标准;名字一旦出现在A1版,就被誉为金牌记者。从这些评议重点来看,《纽约时报》素来给人“数字优先”的印象,但事实正好相反。

编辑部筑有很高的“围墙”,甚至像蚕茧,完稿之后就抛出“墙外”,让设计与生产部门进行后续处理。制作一个资料库,一篇报道的相关链接,对读者行为的研究,都依靠设计部门,不属于编辑部的工作。相反,编辑部的人要找“墙外”的人帮忙,也要悄悄地不能声张,因为编辑部不允许外人踏进一步。

《纽约时报》制作过许多让人称道的高水准报道,但欠缺数字工具,使报道的追踪与连续落后于竞争对手。以BuzzFeed为例,编辑用多种数字互动工具,制作的报道也许不是顶级的,但有高度的重复性与连续性,这对读者才是最重要的。反观《纽约时报》,还没有使用已经成熟的标记(Tagging)分类技术,以致无法快速整理资料,不能自动出售图片,同时降低了搜索的功效,限制了根据地区进行的内容分类。

《创新报告》说,编辑部深信新闻本身就足以吸引读者,对报道鲜做即时推销,以致高品质的内容因拖延冲淡了价值。英国《卫报》、美国《赫芬顿邮报》、美国《大西洋月刊》的撰稿人,都要亲自下标题,借鲜明的标题增加分享的机会。《赫芬顿邮报》更有严格的规定,一篇文稿除非至少附一张照片、含可搜索关键字的标题、一篇推文、一则Facebook贴文,否则不予发表。

缺乏创意、解决财务困境,是《创新报告》的另一个评议重点。《纽约时报》年营收来自印刷版的为14亿美元,来自网络版的仅有3亿2000万美元,印刷版占广告总营收的75%,占总发行营收的82%。當然,这个差距目前还没有人知道怎么拉近,但不断扩大网络空间只会使广告点阅率下降。

著名实业家Mark Andreessen曾建议《纽约时报》扩大读者基础面,发展低价位的产品。这原是一个好的建议,但《创新报告》说已经太迟了,网络新秀Upworthy、Business Insider、Huffington Post早就在进行,超越了我们的“灰色老夫人”(Old Gray Lady)(《纽约时报》的多年昵称)。

上面不过是报告中的几段,但不难看出来问题症结是文化,也就是印刷编辑文化与数字新闻文化的差距。报告一再强调,传统的编辑优势正在萎缩。一篇报道一旦印到纸上,故事就结束了,但一篇报道被贴上网络,故事才刚刚开始。

至于《纽约时报》发行人(Arthur Sulzberger Jr.) 会不会听儿子 (A.G.Sulzberger) 的建议,业界认为首先可能要除掉心理障碍,因为《创新报告》把160多年的权威报纸与新兴的网络相提并论,确实让人难堪。其次,即使要认真推进报告里的建议,仍有多项挑战要一一克服。

纽约时报 篇7

1851年, 《纽约时报》在美国纽约创刊, 秉承“刊载一切适于发表的新闻”的报训, 时报砥柱中流, 在时代的浪潮中愈发强大, 日益彰显风范。如今, 它不仅是美国家喻户晓的报刊, 同时在西方, 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占有相当的席位, 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世界各大新闻舆论走向, 备受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

2 综述时报的研究现状

不可否认, 鉴于时报的影响力, 国内外有不少学者纷纷对《纽约时报》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和解读。纵观时报的研究现状, 从语言学角度对新闻篇章进行文本的剖析是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同时, 《纽约时报》与其他媒体报纸的对比分析也是研究的热点。欣喜的是, 近几年, 有学者开始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解读时报的新闻报道, 即便如此, 也鲜有研究者追溯其媒体自身享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根源。 (魏晓冰, 2013:7)

为了弥补上述的缺失, 该文试图从西方修辞学视角出发, 探讨时报树立其权威地位和机构威信的修辞根源, 究其如何“感人以威”。

3 探寻西方修辞学

在西方, 修辞已然成为一个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学科。学者们纷纷从修辞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建构人们对从公共领域到学术领域的各种话语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 西方修辞与当代中国话语中流通的“修辞”不同。在中国, “修辞”常常被称作“修辞手段”或“修辞方法”, 指的是通过修饰、润色或调整词语和语句, 从而达到提升言语表达效果的方式和方法, 而西方修辞学除了致力于追求更精练、更准确的话语和表达之外, 它还囊括了更多更广的范畴和概念。

3.1 定义西方修辞

早在公元前5世纪, 早期的修辞学家, 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昆提利安等, 就开始通过日常的教学或话语实践活动, 提出了西方修辞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为西方修辞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西方修辞学发展至今, 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出于不同视角和目的的学者给修辞下了不胜枚举的定义。究竟什么是西方所理解和实践的“修辞”, 学者们各执一词, 莫衷一是, 始终没有统一的定论。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在他的《修辞学》一书中提出, 修辞是一门真正的艺术, 是修辞者在修辞活动或话语实践过程中善于发现可用的劝说手段的能力。 (Herrick, 2001:75) 昆提利安 (Quintilian) 认为, 修辞是“[使人]善于言辞的知识和技能, 而这个能力是成为理想政治家、演说家的必要前提”。 (Gage, 2007) 培根 (Francis Bacon) 认为修辞协调着“理智”、“想象”和“意志”这三大人类功能, 在理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 从而促发人类情感, 改变意志, 最终影响行为。 (Gage, 2007) 伯克 (Kenneth Burke) 作为当代修辞学的领军人物, 提出了“认同” (identification) 这一重要思想。对于伯克而言, 人从本质上来说是善用“符号”的动物。 (Foss, 2002:212) “人们通过对话语的运用促使他人产生认同, 达成共识, 从而形成一定的态度或采取某种行动”。 (刘亚猛, 2004:220)

在不可胜数的西方修辞理论和定义中, 该文不妨将修辞看作“通过象征手段 (symbolic means) 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态度、行为的一门实践”。 (刘亚猛, 2004:2) 以该定义为基础, 文章将由浅入深地探讨《纽约时报》如何借助“象征手段”构筑起修辞人格和机构威信。在此, 象征手段 (symbolic means or symbols) 指的是任何可用来表达或传递信息和想法的符号、标志、记号、手势、物体, 甚至声音等等。

3.2 解析修辞人格

西方修辞理论认为, 说话者或话语实践者诉诸于自身良好的公信力和品质, 即是在践行修辞人格在话语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因此, 一个人良好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以及道德品质构筑起修辞人格。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修辞学》中提出, 修辞作为一门劝说的艺术, 主要通过三种手段实现说服:诉诸修辞者人格 (ethos) 、诉诸受众情感 (pathos) 以及诉诸道理 (logos) 。他对修辞人格做了两大经典论述:一是在三大说服手段中, 修辞人格发挥了支配性的作用;二是与修辞者自身拥有的人格不同, 修辞人格是一种全新的构建。 (李克, 刘新芳, 2011:202) 亚里士多德强调, 说话者首先必须直接或间接地向听众展示自己的某种美德, 表现出较好的人格特征;与此同时, 修辞人格的构建也是一种交际活动, 基于整个修辞活动的过程——修辞发明、谋篇布局、文体风格、记忆和演讲技巧。在此过程中, 说话者技巧性地表达观点, 受众对说话者人品的感知至关重要。

西塞罗和昆提利安也认为, 一个人要成为一名合格修辞者的前提是拥有善良、正直、诚实的品质和美德, 而修辞人格作为说话者观点、态度、感情、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促使受众做出行动。

随着西方修辞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英国修辞学家坎贝尔 (Campbell) 在其《修辞原理》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这一著作中指出, 修辞人格涵盖了身份和品质这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西方修辞理论中的“权威”这一概念与修辞人格密不可分。 (Campbell, 1963) 由此可见, 为了实现成功的、有效的劝说, 除了良好的品质, 修辞者还应适时展示出与其身份地位匹配的修辞权威。倘若一个人有较高的修辞权威, 那么他所说的话则容易被受众信服、易被观众接受, 人们总是易于尊重并接受权威, 当这种威信转化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人格魅力权威时, 则表明说话者有了较高的修辞人格。一旦修辞者选择了恰如其分的修辞人格, 那么他所说的话就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

4 时报的机构威信

中西方媒体在新闻思维和话语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我们的印象中, 中国媒体在播报新闻、传达信息时, 总是倾向于投射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形象——以高姿态、以政府当局的声音向大众传递讯息, 因为在国人眼中, 政府发布的消息总是最权威最可靠、因而也是最值得信赖的。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 在西方, 媒体从业者或说话者总是倾向于投射出一种平等、真诚和谦逊的态度。在西方媒体看来, 受众会对那些给他们“压迫感”“强权感”的人产生反感、抵触情绪, 从而不愿意、甚至拒绝接受其观点;而那些真诚的人则更易打动受众, 得到受众的认同 (identification) 。这正如刘亚猛先生 (2004:23) 在他的《追求象征的力量》一书中所阐述的观点——修辞作为“象征力量”的体现只有在自己的“身份”和所服务的目的不被“识别”出来的时候才有可能发挥效力或者发挥最大效力, 任何成功的修辞因而无不成功地极力掩盖自己的“修辞性”。简而言之, 只有当受众没有意识到说话者正试图改变或影响他们的想法和行为时, 此时的劝说或修辞任务才达到了最大的效力。

因此, 纵观《纽约时报》的报道, 可以发现, 在构筑其机构威信的过程中, 时报总是煞费苦心地在受众心中产生“真实性情的流露”、“实话实说的表述”、“合情合理的论证”等印象, 读者不仅因此认同了时报的观点, 而这样的报道在颇具说服力的同时, 不会给人矫揉造作的感觉。正是这苦心经营的良好形象, 时报进一步拥有了新闻“权威”, 当这种机构威信转化成修辞人格魅力时, 《纽约时报》的声音最终得到了各国人民的认可, 做到了“感人以威”。

5 从报道看其机构威信的构筑

理论需要实证的支撑。该文选取了2011年11月《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标题为Apple’s Visionary Redefined Digital Age的报道来分析说明时报是如何构筑起机构威信和修辞人格的。

首先, 报道的主要内容涉及苹果产品和它的创始人乔布斯。这篇报道发布的时间是乔布斯病逝后不久, 那么, 这样一篇报道势必受到大众的关注, 同时, 由于苹果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风潮, 人们会不自觉地把目光投向与其相关的讯息。因此, 时报通过成功的选材抓住了潜在的读者和受众。

其次, 报道还花大量笔墨向读者描述了乔布斯是如何凭借自身的努力白手起家, 取得今天的成就, 而乔布斯这奋斗的一生正是“美国梦”的真实写照。美国人民十分敬重和佩服那些通过自己努力并最终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因此, 报道通过真诚的笔触带给读者积极的影响, 并得到了受众的认可和赞同。

除此之外, 时报精心雕琢的新闻语句也对其修辞人格的构筑起了极其关键的作用。“a breakthrough in making personal computers easier to use”“These transformed not only product categories like music players and cellphones but also entire industries, like music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w York Times, 2011:par 10) , 这些语句看似在称赞乔布斯做出的伟大贡献, 实际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苹果公司的自豪感——为苹果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占有的席位而深感骄傲。但时报并不是直接、赤裸裸地向读者描述这种自豪和骄傲, 它借助的是乔布斯这一载体——通过描述一个富有天赋、勤奋努力的人实现“美国梦”的奋斗经历。因为美国人民敬重孜孜不倦、勤奋刻苦的人, 当他们认同乔布斯时, 他们对苹果公司的认同和赞扬也随之而来。《纽约时报》这样的劝说方式不仅令人信服, 也能使读者更加欣然地接受, 这正如上文所提及, 修辞作为“象征力量”的体现只有在自己的“身份”和所服务的目的不被“识别”出来的时候才有可能发挥效力或者发挥最大效力, 即西方修辞理论中定义的自我蹈晦 (self-effacement) 。

综上, 《纽约时报》就是这样通过不同的“象征手段 (symbolic means) ”去影响受众的思想、感情、态度和行为, 从而逐步构筑起机构威信, “感人以威”。

6 结束语

《纽约时报》享有的较大影响力和地位, 究其原因, 正是它苦心经营、用来“感人以威”的机构威信。修辞的根本任务是促使受众改变自己原来的看法、态度或行为, 按照修辞者的意愿行事, 而权威在西方真正的或现实的修辞实践中从来都是关键的关键, 对象征力的追求在很大意义上可以说是对话语权威的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 要实现成功的劝说, 修辞实践者必须获得某种修辞权威。鉴于此, 《纽约时报》成功把握住了信服受众的砝码。

从本质上说, 西方修辞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对各种象征力量的技巧性追求。因此, 在阅读西方新闻报道的同时, 洞悉字里行间修辞策略的运用, 探究西方媒体如何建立起机构权威, 就具有相当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研究意义。当然, 本课题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选取的报道是否具有代表性、探讨的角度是否做到具体化和多元化的辩证统一, 这些都亟待指正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魏晓冰.《纽约时报》公信力和权威性的修辞根源[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3.

[2]Herrick, James A.The History and the Theory of Rhetoric:anIntroduction[M].Needham Heights, MA:A Pearson EducationCompany, 2001:75.

[3]Gage, John.Expansive and Restrictive Conceptions of Rhetoric[R].Fujian Forum, 2007.

[4]Foss, Sonja K, Foss, Karen A&Trapp, Robert.ContemporaryPerspective on Rhetoric[M].Illinois:Waveland Press, 2002:212.

[5]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6]李克, 刘新芳.修辞权威、修辞人格与修辞劝说的互动关系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202.

[7]Campbell G.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Southern IllinoisUniversity Press, 1963.

纽约时报 篇8

“第一夫人”一词缘起于美国, 它不仅是一种尊称, 更是文化的产物。“第一夫人”所代表的女性形象, 能够提升国家的公共外交效能, 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其亲切、柔和的特质弥补了男性在外交方面冰冷和僵硬的缺陷。近年来,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成了美国时尚的风向标。中国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的频繁亮相也为中国的国际形象增色不少。2014年3月, 米歇尔·奥巴马携母亲罗宾逊, 女儿玛丽亚和萨沙访华, 将“夫人外交”推向了高潮。随着社会各界和新闻报道对“第一夫人”持续关注, 本研究决定以“第一夫人”的相关报道作为研究样本, 探究这些报道是如何通过话语建构“第一夫人”形象的。

美国是最重视“第一夫人”外交的国家, 其新闻媒体也十分重视关于“第一夫人”的报道。在《纽约时报》的搜索引擎上检索“First lady”一词, 就有143, 000条结果。《纽约时报》是美国严肃刊物的代表, 在美国乃至世界都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然而, 语言具有社会建构功能, 它“并非如镜子般反射真实世界, 而是在建构真实世界”。 (1) 因此, 任何的新闻报道都不是绝对价值中立, 报道的字、词、句法、语态、叙事结构等多方面均会受到新闻记者的认知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新闻报道看似中立, 仔细研究其用词与句法便会发现其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本研究的目的, 就是探究以严肃、客观著称的《纽约时报》是否如国内的报刊一样, 在报道各国的“第一夫人”时有着特定的意识形态和立场, 这些意识形态和立场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征出来的。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问题

本研究关注两个问题:第一, 《纽约时报》中的“第一夫人”是什么样的群体形象?在呈现“第一夫人”形象时, 是否将对“女性被看”的观点纳入报道中?是通过什么手段呈现这样的观点的?第二, 《纽约时报》报道中美两国新一代的“第一夫人”的话语是否有差异?如果有差异, 《纽约时报》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这种差异的?这种差异反映出两国怎样的政治语境?

(二) 研究方法

(1) 话语分析法。本研究结合梵·迪克和费尔克拉夫的批判的话语分析, 具体而言, 首先, 采用梵·迪克在《作为新闻的话语》中提出的宏观规则, 通过删略、概括和组构的方式归纳报道的宏观命题, 从而得出报道的主题和结构。其次, 对单篇报道中的主题、标题、词语、语态、修辞、消息来源、局部连接做出具体分析。再次, 根据费尔克拉夫提出的话语分析的三个层次, 即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文化实践, 将文本的主题、结构以及前面所提到的各种微观结构与语境联系进行分析。

(2) 样本选择。本研究的样本均选自《纽约时报》, 共包括4篇报道:《中国第一夫人的首次旅行弹出的迷人乐章》《米歇尔·奥巴马:当第一夫人游刃有余》《两个女人的风格》和《一场在中国的正式的会见——乒乓球交流》, 这四篇报道对中美两国“第一夫人”报道充分, 适合作为研究样本。

三、“第一夫人”的形象呈现

(一) 美丽、时尚、独立:作为“凝视”对象的“第一夫人”形象

《纽约时报》的报道中, “第一夫人”的形象活灵活现。通过对女性外貌、着装、人生经历的描述与刻画, 《纽约时报》塑造了美丽、时尚、独立的“第一夫人”形象。《纽约时报》的报道试图从命题选择、词汇风格等多方面呈现具有独立人格的“第一夫人”形象, 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但这种形象呈现仍无法摆脱父权话语的束缚。笔者通过梵·迪克提出的宏观规则, 对两篇特稿《中国第一夫人的首次旅行弹出的迷人乐章》《米歇尔·奥巴马:当第一夫人游刃有余》的命题进行了提炼, 进而得出了两篇报道的主题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清晰地展示了两篇特稿的宏观命题和结构。《纽约时报》的记者将大量篇幅用在了彭丽媛的人生经历和米歇尔的日常生活、政治表现。可见, 记者在塑造“第一夫人”形象时, 在主题的选择上, 更倾向于将她们塑造为独立、自强的女性。彭丽媛曾经是家喻户晓的歌唱家, 米歇尔有着自己独立的生活, 在政界也有着独立的表现。

在梵·迪克看来, 任何新闻报道的宏观命题和宏观结构都具有主观性, 研究主题就是对话语宏观性、全局性的研究。 (2) 因此, 笔者提炼的宏观主题和结构, 能够全局性地反映记者的主观认知。《纽约时报》意在表达, “第一夫人”作为一个国家女性的代表, 她们拥有和睦的家庭、独立的人格和成功的事业。她们代表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地位的提升。从词汇风格上来看, 这四篇稿件对“第一夫人”的整体形象, 均采用了正面的词汇, 力图塑造两位美丽、时尚的女性。例如, “中国新的‘第一夫人’彭丽媛, 和她那些外表严肃的前辈不同, 是一个极富魅力、时尚的女人, 她也是中国最有名的歌唱家之一。” (摘自JANE PERLEZ and BREE FENG:“China’s First Lady Strikes Glamorous Note”,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24, 2013)

几乎每篇报道对“第一夫人”的描述都采用了描述女性的正面词汇, 如“glamorous, elegant”等, 直接地阐明了中美两国的“第一夫人”在外貌和气质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她们都是时尚和美丽的代表。除了在命题选择、词汇风格两个方面对“第一夫人”的独立人格有所侧重外, 《纽约时报》的报道还使用了隐喻的手法。该报在叙述彭丽媛的人生经历时, 详细描述她在2004年出演音乐剧《花木兰》的经历。

“2004年, 彭丽媛出演中国歌剧《木兰诗篇》木兰一角。木兰是中国民间故事中流传甚广的女英雄。《木兰诗篇》讲述了她乔装男儿替父从军, 内心渴盼和平, 驰骋疆场, 胜利荣光归来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摘自JANE PERLEZ and BREE FENG:“China’s First Lady Strikes Glamorous Note”,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24, 2013)

记者在此并不是点到为止, 而是对花木兰的故事作了概述, 提到花木兰把自己装扮成男人, 有热爱和平的美德, 经历艰苦的战争, 最终获得胜利的故事。费尔克拉夫认为, “当我们通过一个特定的隐喻来表示事物时, 我们是在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建构我们的现实”。 (3) 这里提到彭丽媛扮演花木兰的经历, 意在将彭丽媛比作花木兰, 隐射她和花木兰一样, 在国家的建设中扮演着男性不能扮演的角色, 有着重要的作用, 暗示了彭丽媛独立的品质。

费尔克拉夫认为话语分析有三个层次: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文化实践。从社会文化视角审视《纽约时报》的报道, 该报在描述“第一夫人”这一政治精英群体时体现了对女性的尊重和女性意识的觉醒。20世纪20年代初, 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妇女的地位, 妇女获得了选举权。30年代, 经济“大萧条”使得妇女变得理性、进取。之后, 美国女性始终在追求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但是, 在追求平等权利时, 女性也遇到了很多的挫折。例如, 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倡导女权, 却在公开场合遭人挑衅。通过对文本的分析, 笔者发现, 《纽约时报》除了着力刻画“第一夫人”美丽、时尚的形象以外, 在选词、命题等多个方面, 将“第一夫人”置于一个独立的地位, 强调她们的独立生活和奋斗史, 强调她们在外交上的作用。显然, 女性地位日益提高这一社会文化背景, 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新闻报道的话语。

然而, 当今的社会文化仍然受父权文化的主宰, 新闻报道也无法摆脱父权思想的控制。在这种文化制约下, 新闻媒体的一个特点, 就是热衷于书写女性身体 (这里的身体指外貌、衣着、姿态等) , “第一夫人”也难以摆脱这种身体书写。例如, 在《两个女人的风格》这篇报道中, 记者用了大量的笔墨书写米歇尔·奥巴马的衣着打扮。例如, “米歇尔·奥巴马身穿由德里克·兰姆亲手设计的印花丝绸裙亮相中国。而在北京演讲时则身穿由世界著名时装设计师卡罗琳娜·埃莱拉设计的色块裙。米歇尔·奥巴马出席了中方为她准备的晚宴, 她身穿纳伊·姆汗设计的红色礼服, 红色在中国代表着运气。”

在《中国第一夫人的首次旅行弹出的迷人乐章》中, 记者也同样书写了彭丽媛的衣着。例如, “关于她的时尚品位, 国内一博客Jing Daily写到, 彭丽媛出访莫斯科时身穿双排扣风衣。这是由她钟爱的国内一家著名品牌‘例外’设计。这类衣服的价格一般在300到400左右。在‘品牌控’的中国, 彭丽媛的便携手拿包, 酷似托德斯旗下的产品, 但依然出色。” (摘自JANE PERLEZ and BREE FENG:“China’s First Lady Strikes Glamorous Note”,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24, 2013)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发现, 新闻媒体依然热衷于对女性的身体书写。《纽约时报》写米歇尔·奥巴马访问中国, 对她的每一套衣服都有描述, 对彭丽媛的衣着也有一定的描述。除此以外, 报道中还引用设计师、观众的话, 对两位“第一夫人”品头论足。例如, “The first lady having the wrong pencil skirt”、She is“supremely elegant, ”he said.可见, 新闻媒体在关注“第一夫人”外交活动的同时, 对她们穿的衣服也很感兴趣, 把女性视为一个被“观看”的景观。虽然《纽约时报》在命题的选择方面对女性的个人奋斗和独立人格给予了一定的关注, 但它仍将报道的大量篇幅用于书写女性政治人物的外貌、衣着和姿态。可见, 新闻媒体仍十分关注女性的身体书写, 当今社会的父权文化仍然制约着女性的话语权。

(二) 亲民的“美国夫人”Vs.拘谨的“中国夫人”

在塑造美丽、时尚、独立的第一夫人形象时, 《纽约时报》在报道中美两位“第一夫人”时, 在主题、单词、句法等方面都有差别。下面从报道的命题、词汇风格、句法和报道的语气, 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剖析。

首先, 在报道的命题选择方面, 《纽约时报》在报道两位“第一夫人”的命题选择上有显著的差别。如图1所示, 对彭丽媛的报道中, 记者主要叙述彭丽媛的人生经历, 讲述她是如何加入人民解放军, 成为歌唱家, 然后逐渐退隐, 最终成为“第一夫人”的。该报道在命题的选择上, 将彭丽媛塑造成为一个明星, 一个杰出女性, 但是很少有她的日常生活描写。通过这样的命题选择, 记者巧妙地拉开了彭丽媛和受众的距离。相较于对彭丽媛的描述, 《纽约时报》在对米歇尔·奥巴马报道的命题选择上则更加生活化。如图2所示, 报道选择了米歇尔·奥巴马做瑜伽, 和女性朋友外出就餐等生活化事件作为报道的主要命题。虽然对米歇尔·奥巴马的政治表现也有所提及, 但是这些生活化事件占据了报道的主要篇幅。可见, 从命题的选择来看, 《纽约时报》通过对米歇尔·奥巴马的生活侧面进行展示, 试图塑造她的亲民形象, 让她在媒介上摆脱“第一夫人”的光环, 从而让她的媒介形象平易近人。

从报道语气上讲, 《纽约时报》在报道中使用“But instead”, “even”等词汇, 在报道语气方面暗示了米歇尔·奥巴马与彭丽媛之间的交流是不自然的, 僵硬的。例如, 《一场在中国的正式的会见——乒乓球交流》一文的标题, 使用了“even”一词。“even”表示“甚至”, 从语气上强调, 乒乓球这样有趣的、随意的运动, 都无法化解两位“第一夫人”见面时的尴尬和拘束。又例如, 该文写道, “这次会面本应该充满了发自内心的微笑……相反的是, ……这次访问有一些不自然, 特别是在彭丽媛这一方, 表现得非常恭顺。” (摘自JANE PERLEZ:“Even With Ping-Pong, a Formal Meeting in China”,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21, 2014) 此处提到了公众所期望情况, 报道用“But instead”这一强转折作为段间过渡, 暗示这次会面的气氛和人们期待的完全相反, 是极为僵硬、尴尬。

此外, 词汇风格能够显示报道者对报道对象的态度和认知。《一场在中国的正式的会见——乒乓球交流》描述彭丽媛的词汇大多是表示拘谨的、恭顺的意思。例如, “相反的是, 就如同中美两国通常正式和紧张的关系一样, 这次访问有一些不自然, 特别是在彭丽媛这一方, 表现得非常恭顺。”

此外, 该文还提到了彭丽媛和米歇尔·奥巴马一起写书法的场景。例如, “彭丽媛用英文说道:我试一试。这是她为数不多的英语表达中其中的一句。此外, 她写下了‘厚德载物’四字警句。” (摘自JANE PERLEZ:“Even With Ping-Pong, a Formal Meeting in China”,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21, 2014) 此处特别提到, 彭丽媛说话只用了很少的英文词汇。虽然没有用直接带有褒贬的形容词描述, 但通过这几个词表现出了彭丽媛在公众面前“话少”的形象, 进而塑造了一个不善言辞, 举止谨慎的“第一夫人”。

而对米歇尔·奥巴马的描述则不同, 描述米歇尔·奥巴马的词汇通常展现了她轻松、幽默、平易近人的个人形象。例如, 在描述米歇尔·奥巴马观看女儿萨莎足球比赛时, 调侃另一位同学的家长用小瓶子给孩子装水这个场景时, 报道用“轻松地责备”一词形容米歇尔·奥巴马的调侃。可见, 这两个词展现出米歇尔·奥巴马在日常生活中轻松、幽默的形象。又例如, “米歇尔·奥巴马也经常光顾华盛顿区的一些餐馆。她和女性朋友一起横扫blt三明治店、I街道上的牛排店以及进出私人包间时也常常被认出来。” (摘自JENNIFER STEINHAUER:“A First Lady at 50, Finding Her Own Path”, The New York Times, Jan.16, 2014) 这些词汇和短语显示, 米歇尔·奥巴马“经常”去华盛顿的餐厅, 她和“一群”女性朋友风风火火地进入餐厅。这表示, 米歇尔·奥巴马是很亲民的, 她会经常光顾华盛顿的餐厅;她也是合群的, 有一群女性朋友, 且她们的相处是很愉快的。

另外, 米歇尔·奥巴马访华期间的两篇报道《两个女人的风格》和《一场在中国的正式的会见——乒乓球交流》中, 对米歇尔·奥巴马的描述同样是亲切、友好的形象, 这和前面提到的对彭丽媛的描述有着显著的差别。例如, 报道用“good-will”一词形容米歇尔·奥巴马。在描写她的着装时, 报道特别提到了“米歇尔·奥巴马出席了中方为她准备的晚宴, 她身穿纳伊·姆汗设计的红色礼服, 红色在中国代表着运气。”这几个词汇表达出, 米歇尔·奥巴马在访华时精心准备了着装, 特意挑选了在中国象征吉祥的红色衣服, 表现了她的友好和诚意。

正如梵·迪克所说, “风格是语境对文本发生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2) 上述对彭丽媛和米歇尔·奥巴马描写的词汇风格呈现出很大的差异, 显示出记者在话语实践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社会语境的影响。中美两国虽然建立了新型大国关系, 这一关系的建立是基于两国共同的利益, 但在社会制度、人权问题、台湾问题等多方面存在冲突和利益纠纷。因此, 中美关系并非和谐、融洽。另外, 在西方国家的文化认知里, 中国是一个含蓄内敛的民族, 中国人行事谨慎、含蓄内敛。因此, 《纽约时报》的报道者受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 用表示拘谨、不自然的词汇形容中国的“第一夫人”彭丽媛, 用友好、幽默来形容米歇尔·奥巴马。其作用就是暗示中美两国紧张的国际关系, 并强调, 这种紧张的关系是由中方造成的。可见, 《纽约时报》的报道站在本国立场, 通过命题的选择和词汇的加工, 显示出一定的倾向性, 进而使受众的思想和行为与其保持一致。此外, 在美国的公共外交中, “第一夫人”外交就是打感情牌, 通过放低身段拉近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距离, 提升国家整体形象。因此, 在报道中用适量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描述米歇尔·奥巴马, 将其塑造成为一名亲切、幽默的女性, 展示其个性化、人性化的一面, 也是受到了当下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文化实践这三个层次的分析, 不难发现, 《纽约时报》在报道中美两国“第一夫人”时受到了特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第一, 《纽约时报》建构了美丽、时尚、独立的“第一夫人”形象。报道选择了特定的命题和词汇风格, 使用了大量主动句, 并采用了隐喻的方式建构“第一夫人”形象。总体来说, 这种话语受到了西方父权文化的制约, 但是随着女性地位的日益提升, 报道的话语也体现着一定的女性意识的觉醒。第二, 《纽约时报》在描述中美两国“第一夫人”时存在显著差异。报道在命题选择、词汇风格和语气上试图提升米歇尔·奥巴马的媒介形象, 将其塑造为一名亲民、随和、幽默的女性, 以此拉近“第一夫人”和受众之间的距离。而在一定程度上贬低彭丽媛的媒介形象, 将其塑造为一名不易接近、拘束的女性。在描述两位“第一夫人”的互动时, 报道暗示二人表面融洽, 她们的交流实际上是不自然的。这些话语上的差异源于中美当下的看似和睦实则紧张的国际关系。《纽约时报》这四篇关于“第一夫人”的报道通过巧妙的话语手段合理化了特定权力, 塑造了具有显著差异的中美两国“第一夫人”形象。

摘要:本研究探讨美国媒体如何通过话语实现特定权力合理化的目的。研究以《纽约时报》4篇关于“第一夫人”的报道为对象, 采用梵·迪克和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理论并结合意识形态、女性主义理论对报道中的各项元素进行分析。分析发现, 《纽约时报》对“第一夫人”的报道受到西方父权文化的制约, 弱化女性话语权;在报道中美两位“第一夫人”时, 受到意识形态影响, 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话语分析,“第一夫人”,意识形态,女性主义

参考文献

[1]王泽霞, 杨忠.费尔克劳话语三维模式解读与思考[J].外语研究, 2008 (3) :9-13.

[2]丁和根.大众传媒话语分析的理论、对象与方法[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4 (1) :37-42.

[3]李曦珍, 何眉.西方媒介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演变脉络[J].当代传播, 2008 (1) :61-62.

[4]邵培仁, 李梁.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1) :102-104.

[5]倪炎元.从语言中搜寻意识形态:van Dijk的分析策略及其在传播研究上的定位[J].新闻学研究, 2013 (114) :41-44.

[6]L.van Zoonen.女性主义媒介研究[M].曹晋, 曹茂,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6-33.

[7]倪炎元.台湾女性政治精英的媒体再现[J].新闻学研究, 2002 (70) :17-58.

纽约时报 篇9

随着互联网使用范围的迅速扩张和网民数量的急剧增长,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获取信息, 传统的印刷报纸订阅量下降;同时, 触屏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工具的诞生造就了移动设备新闻客户端新闻阅读量的大量攀升。媒介融合的技术障碍逐渐被克服, 不同媒介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大众需求“碎片化”倾向愈发凸显。社会分工日益精细, 人们的认知水平逐步提高, 大众化的信息和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开始难以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 故小众化的个性信息消费越来越受青睐。传统报业雷同的新闻传播形式和途径受到了严峻挑战。

根据PEW数据, 仅7年时间, 广告商向美国纸质媒体投放的印刷广告费用从2005年的470亿美元缩水至2012年的190亿美元。法国监督机构调查结果显示, 美国2012年的数字发行量比去年同期从14.2%增长到19.3%, 其中纽约时报最突出, 总发行量186.5万, 其中113.4万为数字发行量。

2005年被视为报业的“拐点之年”, 在互联网冲击下, 纽约时报开始将重点移至网络新闻平台的建构和拓展优化。其实, 纽约时报的网站早在1996年上线, 最初实行国内用户免费, 国外用户付费的策略, 结果网站访问量大幅下滑, 不久全部免费。直到2002年初, 报业才认真对待其数字业务, 在Newstand网站中推出电子报, 和印刷版的报纸收费一样, 纽约市售价75美分, 其他地区售价1美元。2002年到2006年, 不断进行在线收费策略调整和公司结构融合, 直到实现彻底数字化。[1]

2005年3月, 纽约时报公司用4.1亿美元收购了About.com网站, 这是该公司1993年从泰勒家族用11亿美元收购《波士顿环球报》后的最大一次收购。2006年8月, 纽约时报公司又用3500万美元收购基础线影音系统 (Base-line Studio Systems) , 这是一个服务于电影和电视产业、进行在线信息发布的数据库。2007年4月开始, 《纽约时报》公司整体搬入纽约时代广场西侧的新办公大楼里。在新的办公场所, 网络制作人被安置在新闻工作室里的每一个办公区里, 《纽约时报》总编辑比尔·凯勒计划将新闻工作室里的更多信息资源从纸媒转向网络, 最终实现传统报纸的数字化生存。这次搬迁被看作是纽约时报向新媒体实验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纽约时报公司对于旗下的报纸《纽约时报》投注了全部精力, 公司于2007年将旗下的包含9个电视台的广电集团出售, 以整合资源, 全力办好报纸。纽约时报公司目前的经营都与主业密切相关, 如合资一家造纸厂和5家体育公司, 入股报刊亭和出版社。2013年, 纽约时报集团出售New England Media Group (新英格兰媒体集团) 获得了7400万美元, 包括《波士顿环球报》《沃塞斯特电讯报》和网站boston.com。

根据纽约时报公布的财报显示, 《纽约时报》的数字订阅2013年增长19%, 纽约时报2013年数字产品付费订阅户达到76万, 比2012年年底的64万同比增长19%。与2012年情况相比, 纽约时报印刷广告2013年下降7%, 数字广告下降也超过4%。据2013年9月底的数据, 纽约时报周一至周五平均付费发行量约为190万份, 而其中122万为数字产品订户, 印刷版发行只有68万份。综合来看, 2013年纽约时报广告下降超过6%。其他收入, 包括信息服务/投资、档案数据查询、租金以及会议收入下降2.5%。从财报来看, 纽约时报在印刷型报纸上广告下滑的损失, 正在通过数字化订阅客户增加带来的数字广告收入来平衡。

二、进入亚洲市场, 立足全球化战略

为了加强纽约时报电子版无国界的影响辐射力, 不可忽视的亚洲市场成为纽约时报的重点目标。纽约时报的全球战略第一步是创办《国际先驱论坛报》, 这是美国海外地区版的《纽约时报》。

2002年底, 《纽约时报》以7500万美元入股《华盛顿邮报》和《国际先驱论坛报》, 持50%股份。这是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同时时报还拥有16家地方报纸, 一个电视网, 2家纽约广播电台和40多个网站。公司下属的杂志、电视台和地方性报纸为其提供稳定收益。“目前《纽约时报》集团旗下的主流报纸《纽约时报》《国际先驱导报》和《波士顿举世报》订阅收入上涨8.3%到2.33亿美元。” (1) 纽约时报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Arthur Sulzberger.Jr在“全球化VS去全球化”分论坛、2012年海南博鳌举行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 现在媒体很多都在报道全球化, 但报道全球化的好处还不够多, 讲得更多的是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其实更应该普及的是全球化推动整个世界在发展, 推动企业在发展。

2012年6月28日早上, 《纽约时报》的首个外文网站 (cn.nytimes.com) 正式上线。纽约时报中文网既包括从NYTimes.com翻译过来的稿件, 又有中文作者的原创作者。这是《纽约时报》的一个里程碑, 也是该报纸全球战略的关键一步。

纽约时报中文网建立并在中国成立办公室后, 该公司高层表示, 此举符合外界对《纽约时报》全球市场的期望。Arthur Sulzberger, Jr在担任《纽约时报》发行人期间表示从Twitter到Facebook, 再到独立博客和网站评论版块, 新闻业的变化无处不在。Arthur Sulzberger, Jr强调, 纽约时报选择中国作为首个外文版网站, 主要原因是中国在全球日渐增长的影响力, 并且, 他认为中国是处于全球交流的最前线, 推出中文版网站是打入中国读者群的绝好机会。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网站将保证中国人的声音和中国人的故事在全世界得到传播。

三、新媒体转型成功, 移动客户端突围

从2005年到2011年, 《纽约时报》开始尝试网站付费阅读, 先后推出了“Times Select”以及“Pay Wall”等服务, 引发了读者的不满, 经过对网络付费制度的不断改进, 到2011年下半年, 《纽约时报》网站共有32.4万付费用户, 为公司带来了5800万美元的年收入。且由于报纸印刷版的订户可免费获取网站的全部内容, 所以通过对网站内容收费, 时报印刷版订阅量有所回升。且由于成本降低, 发行收入提高到2.37亿美元。此外, 《纽约时报》与通讯技术公司合作布局了最先进的网络通讯设备, 使得数字平台更易于管理。同时, 与微软、苹果、谷歌等合作, 开发平板电脑和移动设备阅读软件, 研发出“Times Reader”, 打造自己的新闻客户端。

2011年3月, 纽约时报启动“付费墙”, 读者需要支付15至35美元不等的月费, 才能阅读该报网站的大多数内容, 将大多数不愿意花钱的用户挡在了优质内容外。2013年4月26日, 纽约时报发布了GOOGLE GLASS应用, 这是全球首个可安装在该设备的第三方应用, 这款应用能给佩戴者实时提供最新的新闻标题, 用户如果想要看到详细的新闻内容, 只需要倾斜一下头部就可以阅读到详细的图片和文字。同年6月, 纽约时报宣布对旗下移动端APP实施收费, 非缴费订户虽然可以浏览首页以及新闻摘要, 但最多只能免费阅读三篇文章。如果用户想成为缴费订户, 客户端将提供七天免费试用期以访问阅读客户端的全部文章。

目前, 纽约时报现在的IT部门人数已经迅速扩张到500人, 首席信息官Marc Frons正在全力集中向科技信息化的转移, 并打算利用数据直接引导公司决策。《纽约时报》对用户进行了精准分析和归类, 针对手机用户、ipad用户、网站用户以及常上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的用户制定不同收费标准。例如, 通过社交网站进入时报网站链接的读者可享受免费阅读, 这有效地增加了年轻读者对时报的访问量, 这占到时报总访问量的一半。

《纽约时报》历经数十年, 完成了从资本融合到报网融合的一系列转型, 保住了报业佼佼者的地位。从其向新媒体转变和融合的过程中, 特别是对网络时代技术和设备的利用, 新闻数字化平台的建设等, 有很多值得中国报业借鉴和学习之处。不可否认的是, 传统报纸作为信息媒介的方式不会消失, 不断适应社会、适应人的发展才是其永续生存之道。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不断创新, 传统报纸的读者正在进一步流失, 以“纸”为传播载体的纸媒生存空间正在不断被挤压。在传统报业普遍面临新媒体、新技术挑战的同时, 即使是在媒体行业发达的美国, 成立了162年的《纽约时报》也正在遭遇一场全面实施的战略转型。

关键词:新闻业电子化,全球化趋势,数字化订阅

参考文献

[1]Arthur Sulzberger, Jr.为什么是《纽约时报》[DB/OL].中文网, 2012-07-04.

[2]普京《纽约时报》公开信刺痛美国引飓风般反应[N].环球时报, 2013-09-13.

纽约时报 篇10

众所周知, 传媒行业的发展是相当迅速而且稳健的。经历了报纸、广播、电视这三个基础性的新闻媒体的发展之后, 互联网和手机的发展也相当迅速。就当整个世界的报业都受到冲突的时候, 美国家喻户晓的《纽约时报》也同样失去了活力。在这样的新媒体冲突下, 无疑使得美国的报业受到严重的威胁, 从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根据一系列美国报业协会统计出来的数据表明, 20世纪90年代之前美国的报纸行业一直处于相当稳健和成熟的阶段, 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 报纸的每日发行量开始逐渐减少甚至是跌落, 这不得不使一部分人开始预测美国报纸行业的衰落。尽管美国报业受到了如此的危机, 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传媒人对于报纸行业还是存在信心的, 他们选择了通过新媒体作为依托, 在数字化的传播方式中进行报业的继续发展。

二、理性面对新媒体, 发展报业数字化

新媒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对于报业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这样大的冲击, 自然会使得报业发生新的改变。在新媒体的竞争与作用下, 更多的人选择了新生事物的报道, 而忽略了传统新闻报道的纸质传播媒介。不仅仅是报纸阅读人数的急剧下降, 而且大部分报社都为了节约开支, 从而减少了一些位置比较偏远地区的发行量, 通过裁员的方式, 减少了很多具有开发性头脑的人才, 使得报业也没有更多拓展的机会与途径。另外, 不得不说的是, 正值经济衰退期, 很多人的购买能力也在降低, 节省一份报纸的钱在普通人眼里也是弥足珍惜的。另外, 除了发行量, 报业更多的收入也来源于广告。这些重要因素都在直线下降的同时, 报业的选择便是举步维艰。

新媒体的出现导致了美国报业的急剧下降, 然而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应对新媒体的发展才是冲破重围的最好方式。报纸选择了对于新闻材料的更深层次报道与追踪。从之前的由编辑和报社作为新闻的“把关人”到后来通过民主参与其中, 才表述新闻的重要的和可报道性。这样不仅仅使消费者参与其中, 更加使得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与互联网相似的是, 网络通常更加重视民主参与, 使得网民能够通过主动地发表评论深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这就成功地避免了传统的新闻把关方式。另外, 越来越多的报纸也随着科技的发展, 走向了网络的数字化媒体。网站便成为了一个报道新闻的重要阵地, 不仅能够代替纸质的报业方便了群众, 而且还能够通过安排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来管理博客完善了网络化报纸的方方面面。

如此数字化的发展, 对于报业来说, 此后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也改善了网络报纸的收费制度, 大大增加了报纸的收入来源, 与之前所处的危机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三、转型之网络报纸的再度创新

在美国, 也曾经发展过政党报、便士报, 再到后来的图文并茂的报纸都是一种创新和微小的转型。而在因特网的时代发展里, 报纸与网络数字化的完美结合, 使得新闻的传输更加具有广泛性和创新性。根据美国纽约大学的教授尼娜·齐夫也非常详细地总结了新媒体时代报纸等传统媒体正在经历11个方面的转型:单一媒介←→多维平台;实体的←→移动的/数字的;传统人才←→综合人才;结构化组织←→生态化视角;以内容提供商为主建构品牌←→以技术为主建构品牌;独立的内容提供商←→社区作为 (内容) 的创造者;大众市场←→个性化;实体形式的再创造←→新媒介/新形式;受版权保护的原始材料←→数码材料作为商品;进化的←→革命性的;商业模式←→创造性/设计/酷感。就是这样非常缜密的转型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也涉及到了我们正处于上升时期的传媒业。然而, 报纸也是拥有新闻中最具有价值的资产, 他们所具备的发行版权和各种网络模式的创建都是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的。而此时报业选择了网络报业这个新锐的发展模式, 无疑紧紧地抓住了创新的救命稻草。从过去的采集新闻, 送至印刷厂隔天才出来的不具有时效性的流程到如今通过简单而又复杂的二进制将所发生的信息及时传递到位网络报刊, 不仅仅增强了时效性, 也使得新媒体的发展有了新的转型。《纽约时报》利用美国网络报业非常快速、新颖而且独特的特点, 给网络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如此, 《纽约时报》网络版还不断改进和增加各种内容和格式, 使得网络版比印刷版也丰富很多。另外,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纽约时报》网络版也会刊登很多来自其他通讯社的报道, 增强网络版的时效性和丰富性。如此国际化的特点, 也是很多网民坚持《纽约时报》的原因之一。在不断地发展中, 《纽约时报》还改进了各项制度, 增加了与网民的交互性评论, 建立了非常人性化和个性化的专栏与评述。因此, 在这个时候选择适当地收取费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如此发展之中, 《纽约时报》又找回了当初发展的生机。

四、报网融合的未来发展

面对报纸与网络的相互结合, 是目前发展的必要趋势, 也是生存的条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 我们又不得不进行深思:在今后的报业发展中, 着重点是应该放在以往的传统印刷报业还是因此转向了随着时代发展的网络报业呢?这对于我们来说, 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如何权衡好二者的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不在仅仅满足于书籍、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 更倾向于信息的网络化。希望能随时随地了解周围的变化, 世界的发展。无论哪个行业的发展, 都离不开网络信息的支持。但是对于传统的报纸行业而言, 不得不进行的传媒转型, 也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及研究对象。高新技术的高速度发展, 也给我们传媒行业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变化。正如同我们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转型一样, 数字化的技术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我们, 影响着整个传媒行业的发展。面对整个时代的发展, 数字化技术所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形成了一股猛烈地攻势冲击而来, 媒体融合已经越来越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定位转型,创新,个性化,网络版

参考文献

[1]宫承波.媒介融合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 2011.

[2]张咏华.传媒巨轮如何转向[M].广州:南方日报, 2014.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2011.

纽约时报 篇11

歌剧把戏剧的视觉行动和音乐的强烈情感交织在一起,即使通过唱片来体验,这种感觉也丝毫不减。在这本最好的歌剧和唱片指南中,作者钻研了故事与音乐是怎样结合在一起从而创作出微妙而有效地感動我们的那些时刻的。在本书中,作者挑选了那些经年不衰的唱片,并抓住了每一出歌剧的音乐的丰富多彩与故事的戏剧性。无论是对于音乐发烧友,还是对于新入门者,托马西尼都是一个关于歌剧的激情与趣味的完美的向导。

从短时间囫囵吞枣熟悉歌剧的角度来讲,这是一本读起来比较轻松有趣的书,但是,这不是学院派的理论讲解,也不要妄想读了这本书以后,就可以班门弄斧的炫耀,其实这只是安东尼·托马西尼对经典版本的歌剧的评论,那么评论自然是从其个人的体验和喜好来讲的。

如果你缺少独立的判断能力,那么在没有熟悉歌剧并形成自己的判断之前,还是不要轻易去读这本由老道的欣赏者所写的评论。不过想必我们的读者和叮咚比起来都是行家,所以叮咚推荐大家可以找来看看。

【作者介绍】

纽约时报 篇12

关键词:2016年“两会”,美联社,《纽约时报》,新闻报道

全国“两会”是自1978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作为中央政府发布国家发展政策的权威信息源,历来被媒体高度关注和报道。随着媒体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全国“两会”对于外媒的吸引力也逐年增强。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今年的全国“两会”吸引了3200多名中外记者参与报道,其中境外记者约占三分之一。

作为当今世界的两大经济体,中国与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毋庸置疑,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事关中国最高决策与发展形势的全国“两会”在美国的影响也不断扩大,美国主流媒体对全国“两会”的关注在不断提升,以便为其国内的相应政策制定提供精细准确的观察和报道。由于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政治语境与媒体环境下,美国媒体对于全国“两会”的报道内容及报道角度的选择与国内报道有所差别。本文选取了美联社及《纽约时报》官方网站对2016年中国“两会”的报道,分析这两个美国主流媒体对2016年中国“两会”的观察与解读。

一、涉及全国“两会”的报道篇目

在3月3日至3月16日我国“两会”期间,美联社、《纽约时报》共发布39篇有关“两会”的新闻稿,其中,美联社发布23篇,《纽约时报》的官方网站上刊登了16篇文章。这些文章的报道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等领域。

尽管两家媒体对“两会”的报道的领域颇为相近,关切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政策、对外政策与交往及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但是两家媒体的报道角度和风格却有着明显不同。美联社的报道倾向于“记录型”报道,即在报道中大量转述或引用会议发言,并辅以记者的采访和评论;《纽约时报》则倾向于“评论性”报道,即摘取“两会”相关报道的部分内容,在写作过程中加入记者的大量主观评论,对非政府人士进行采访,辅证其结论。下文对此展开分析,并就其形成原因进行探讨。

二、两媒体对重要议题的报道分析

(一)经济议题

聚焦中国经济发展,是近年来两家美国媒体对我国“两会”新闻报道的主要议题,本年度也不例外。在美联社的报道中,共有9篇涉及经济问题。这些报道整体风格较为统一,以“记录型”报道风格对中国经济政策特别是经济增长指标进行解读。

以3月6日美联社报道Chinese finance minister:deficit widening to support growth(中国财政部长:增赤字,促增长)为例,美联社对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会议上的发言进行了原意归纳,引用其发言传达中国对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度“我们并不想看到经济增长有大幅度下滑”,此外报道并无更多评论。在3月11日的报道中,美联社同样采取了类似的手法。如当日新闻China says slowing economy won't stop anti-pollution efforts(中国称经济放缓并不会影响环境治理),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试图重新调整经济结构,以努力摆脱因煤炭和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以便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以上内容基本做到了对会议内容的原意阐述。文章中大量引用或转述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的讲话,并将其他相关事实与会议内容并行排布对讲话进行背景介绍,如“China is the world's largest coal user,but its coal consumption has fallen for the past two years,and it has become the world's leading investor in renewable energy”(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使用国,但近两年来的煤炭消费明显减少,并且在可再生能源的研究领域位居世界前列),“Last year,China's economic growth slowed to a 25-year low of 6.9 percent.This year,authorities have set a growth target of 6.5 to 7 percent”(去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了25年来的最低值6.9%,而今年设立的目标为6.5%-7%)。报道积极评价了中国治理污染的决心,但同样对一些问题表示忧虑,如“煤矿降速仍不明显”“结构转型面临风险”等。

在一些文章中,美联社的报道也有较为明显的负面态度。如3月3日题为China expected to set lower growth target at legislature(中国拟立法设定较低的经济增长目标)的报道,记者指出“Such gluts have led to price-cutting wars that are holding downinflationbutcausingcompaniestogo bankrupt”(产能过剩导致降价大战抑制通货膨胀,但会导致企业破产);“This week,the government announced cuts of 1.8 million jobs in coal mining—about 17 percent of the industry's total workforce”(中国政府宣布削减180万个在煤矿行业的工作岗位,占该行业总劳动力的17%),并通过对相关学者及工人的采访,转述“我认为人们对这一政策有点不满”“这个煤矿之前正常运转,但现在关闭了,我们不得不去北京再找一份工作”等内容,来表达对实现这一增长目标所采取的新政策的质疑。

就美联社涉及经济问题的9篇报道看,“增长放缓”“结构转型”“重视环境”是美联社对“两会”经济报道的关键词。他们在经济议题上整体态度较为客观,内容及评论源于事实,相较于国内媒体的报道,美联社对于中国经济转型中面临的问题有比较直白的批评和质疑。

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经济议题同样是其关注的重点,在会议期间共有5篇文章涉及了对这一议题的报道,占《纽约时报》关于“两会”报道的31%。与美联社以平实描述会议内容为主的报道方式不同,《纽约时报》在其报道中除了少量引用有关“两会”的会议信息外,主要是记者对此的评论,并通过采访相同观点人士佐证其评论。这些报道带有比较明显的主观色彩,而且通常在导语部分便旗帜鲜明地亮出其观点,是一种典型的“评论型”报道。

在China's hard target for growth increasingly seen as irrelevant(中文网标题:“中国降低年度经济增长目标:6.5%至7%”)(纽约时报中文网,3月5日)一文的开始部分,《纽约时报》便对经济增长目标进行质疑:“每年3月,中国都会公布当年的增长目标……但现在,随着中国经济引擎减速,外界对中国提供的数据的真实性怀疑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呼吁中国停止设定增长目标。”有了这样的基调,其余部分基本都是通过评论与采访,对这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不合理性进行批评。文章导语中接受采访的“各方”“外界”与“越来越多的人”包括中外经济学家、大学教授及相关媒体人,他们对这一增长目标均持怀疑或消极态度。但在受访者中,并未包括与制定这一政策相关的负责人,报道中没有会议发言人的原文转述,亦没有政府发言人或各部门负责人的详细解读。比较来看,美联社对这一议题的报道中,采用的是The Latest:Delegates praise Chinese leaders'economic plans(与会代表支持经济计划)的标题,在报道中受访者亦表示,“If the 6.5 to 7 percent growth should be solid and real,I think it's very acceptable,”said Liu Gexin,a delegate from Sichuan province in the southwest”(代表表示,如果这一增长数字真实可靠的话,我认为是可以接受的)。与大篇幅的采访与评论相反,《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所引用的事实内容“目标是一个区间,相比去年增长6.5%至7%”,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其他相关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在涉及经济议题的其他几篇文章中,《纽约时报》也采取了类似的写作方式,只在文章中摘取部分“两会”的会议内容,之后笔锋一转,对引用内容进行评论,通过采访非政府官员来佐证其评论观点。在对相同经济议题的报道中,美联社则更多引用会议信息进行现场白描,评论与采访的内容大大少于《纽约时报》。

(二)社会、民生议题

两家媒体对社会、民生问题也有所涉及。美联社有3篇报道涉及这一议题,约占总量的13%,分别是黑龙江省矿工讨薪事件、大学教育问题以及关于二孩政策的解读。以3月10日China to reform university programs to emphasize skills(中国力图改革大学教育,增强专业技能)为例,报道指出2016年中国将有760万大学生毕业,对于政府来说,安排就业岗位面临很大压力。报道引用袁贵仁部长的发言,“It's a challenge that the number of graduates increases while the economy slows”(我们一方面面对着人数增加,一方面面对着经济下行。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压力较大)。与经济报道类似,美联社的报道更多对会议或事件内容进行平实描述,无太多评论。

相对而言,《纽约时报》对于中国的社会、民生问题更为关注,但关注点与“两会”的主要议题大相径庭。《纽约时报》并未在2016“两会”中的农业、教育、医疗等重要议题上着墨太多,而是对某些他们感兴趣的特定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并渲染一些负面看法。在事关这些问题的报道上,“两会”只作为引子或由头,其报道内容与“两会”并无太大关联。

如《纽约时报》3月4日以China wrestles with draft law o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在华境外NGO命运或迎转机?)为题,分析境外非政府组织(NGO)的在华前景。该文导语部分直接对中国的NGO政策提出质疑,“两年多以前,中国政府拟议对NGO施加更加严格的控制,使得人们对大批在中国开展工作的团体的未来感到担忧……一些人担心,以后开展工作需要在政府部门登记,立项需要获得警方审批,资金筹集活动会遭到限制,等等”。事实上,“两会”期间,这一问题在国内媒体的关注度远低于教育、医疗等与国内民生关系更加紧密的问题,与NGO相关的唯一信息是《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仍在进行审议。《纽约时报》借题发挥的背后,是以美国为主导的NGO与国内社会的龃龉。美国在NGO领域是毋庸置疑的主导国,其各类私人基金会资助着数量可观的NGO机构,其组织形式与美国“大社会,小政府”的制度相配套。从某种意义上说,NGO是“美国精神”的又一文化符号。NGO在华发展进程并不尽如人意,NGO参与的维权或政治相关活动,以及其对于境外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使得它可能带来政治文化领域的弦外之音,其目的备受质疑,也成为中美两国矛盾的一个敏感点。在NGO领域,中美两国显著的差异性与矛盾性使《纽约时报》不惜在“两会”报道中大动笔墨,借此制造舆论,向中国施压。

无独有偶,在Officials in china call for national standards on halal food(中国考虑制定清真食品国家标准)一文中,《纽约时报》对中国考虑制定清真食品国家标准一事大做文章,并暗示在当前中国一些从业者并没有依据伊斯兰律法制作食物。这一事件的来源是在“两会”期间一位宁夏政协委员的提案,它能在“两会”的众多提案中脱颖而出,登上《纽约时报》的中国区专栏,还是源于这条新闻线索中所蕴含的民族及宗教元素。可以明确的是,“两会”报道中,《纽约时报》的关注点并不一定会落在当下中国最为热议的社会、民生问题上,而是更关注中美差异较大且美方长期对中国持负面态度的某些问题上,并在报道中反复渲染中国在这些问题上所表现的美方认为的“非正义性”,如民族、宗教、人权、言论自由等问题,《纽约时报》的报道是美方对华政策上长期偏见的一种延续。美方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性报道,不断提及这些话题,强化对华刻板印象,逐渐完成对受众的意识和观念的塑造。

(三)外交、政治议题

在经济议题及社会、民生话题上,两家媒体的关注点具有一定程度的共同性。但在其他领域,两家媒体的关注程度差异极大,美联社高度关注的外交问题,在《纽约时报》那里,并未给予太多注意。

美联社的报道中,涉及中外关系问题的报道共有5篇,约占总量的22%。关注点主要聚焦于南海问题上。以3月16日报道为例,针对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有关中美关系的讲话,美联社以Chinese premier strikes mild tone on regional disputes(中国总理温和回应地区争端)为题进行报道,分析中国在“两会”中所表达出的外交政策。文章评价中国希望南海地区有稳定的周边环境,友好的睦邻关系,可以通过和平的外交途径处理分歧,并引用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发言:“他承认美国在该地区发挥的作用,并说中国愿意与美国合作,管控好分歧。李克强在表述中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毫不含糊’的同时,也说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力量’。”总体而言,美联社对记者招待会上的内容进行了客观陈述,并对中方的外交策略给予了较为正面的评价。与此同时,美国外交政策对中国的一些固有成见依然可以在其中寻得踪迹。在同一篇报道中,美联社称南海地区中国的工程建设引发了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抱怨”,同时钓鱼岛问题使得中日关系持续紧张。而在解释中日关系紧张的原因时,文章虽然提及了2012年日本宣布对钓鱼岛拥有主权在先,但中国针对这一事件爆发的反日游行才是导致两国关系紧张的直接原因。美联社的报道基本做到了客观,在外交问题上多次援引记者会上的原话,但在引用相关评论及解读时不可避免地会从本国立场出发。

国际传播是国家意识形态竞争的重要载体,因此,国际新闻报道常常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与传播主体所在国的国家利益与媒体立场息息相关[1]。当前美国在亚太地区借周边国家牵制中国的政策不会改变,那么它对亚太地区外交议题的报道也绝不会仅仅从中国出发,而是要广泛关注“周边国家”的意见。在其他涉及中外关系的报道上,美联社也基本采取了这一思路,对中国外交保持有保留的积极评价,这一态度即与美国当前的亚太政策有关。近年来美国再提“重返亚太”战略,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既要扩大亚太事务参与度而同时又要避免中美关系紧张局面恶化。其中的核心就是南海争端问题与中日韩关系。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亚洲分析师马克·诺兰认为,中国的领土主张及其他行动令该地区的很多小国感到焦虑,所以他们欢迎美国介入,但他们又不想卷入中美对抗。约翰逊认为美国在该问题上须保持谨慎,因为再平衡是为了打消合作伙伴和盟友的疑虑,表明美国对军事同盟的承诺负责,但美国要避免被中国误判为再平衡是破坏中国在该地区利益的遏制战略[2]。

美国对中国的民族、宗教问题向来极为关注,时值“两会”报道,这个议题自然也要给予很大的注意力。

“两会”期间美联社共撰写了两篇文章Tibetan delegates to China congress wear loyalty pins(西藏代表佩戴领导人胸章参加“两会”)及Officials from china's Xinjiang region say extremism waning(新疆官员表示:极端势力正在削弱)对民族问题进行报道。在报道中,与会代表对当前的环境表示满意,并积极评价了中国的民族政策。对于一直热衷于民族、宗教问题,并对中国多持负面批判的美国媒体来说,美联社在本次“两会”报道中对民族问题进行正面报道显得难能可贵。但与此同时,在美联社同样没有摆脱其对民族问题的“先入为主”,在有关西藏代表的文章中,其对于负面信息的报道远多于其他新闻,如指出“1950年西藏解放以来,该地区一直冲突频发”;以及“外国媒体在2008年之后被要求‘报喜不报忧’”,预设立场依然存在。

《纽约时报》对政治领域颇为关注,包括政府和两院工作报告的审议、人大代表的表现,以及香港问题和新疆问题。除此之外,还多次强调了“中国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管控趋紧”,并列出了所谓的宣传部规定的媒体在“两会”期间不能报道的“十大话题”。[3]在报道风格上,《纽约时报》更多是对中国政治体制问题进行解读,而对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忽略。其中对于言论自由的关注和人大会议机制的运行是《纽约时报》关注的重点,而这些报道与经济报道类似,同样存在着预设立场、缺乏事实,以及持负面观点的人士大量接受采访等问题。

三、报道差异成因分析

美国两家媒体对于“两会”的报道基本都会涉及本国利益,对中国的重视与偏见,是与当前美国与中国既竞争又合作的两国关系以及国际形势密不可分的。在这个前提下,任何的国际间的新闻报道本身就自然带有国家的立场与烙印,其报道常常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我们相信,这种差异的背后,有着复杂、交织的政治、经济、新闻理念、编辑方针以及受众定位的因素,在此,仅作一浅析。

(一)介质属性

作为媒体的通讯社,是新闻代理或服务机构,其功能是向多家媒体供稿。作为美国的最重要通讯社之一,美联社不仅为美国的1500多家报纸,6000多家电台、电视台服务,还为世界110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家新闻媒体供稿。因此,通讯社具有更强的国际性和通用性,影响范围较广且深。美联社新闻作品的直接受众是美国的各种国家媒体,甚至被其他国家媒体所引用,这一媒介特性决定了它的稿件需要有更强的客观性与权威性,以保证多家媒体可以采用。

《纽约时报》在媒介属性上与通讯社有较大差别。首先,其受众定位与美联社有本质区别,作为美国国内的主流大报,《纽约时报》的受众多是美国民众,其报道方针要迎合读者兴趣,在国际报道中营造出“故事性”以及与美国国情不同的“相异性”就显得异常重要;其次,《纽约时报》历来以严肃的政治报道及国际新闻报道著称,其政治性远胜于美联社,《纽约时报》可以不在乎政府的感受,但它不会不在乎美国民众的感受,维护美国国家利益是《纽约时报》必须恪守的边界。[4]《纽约时报》的这一“政治正确”的特点使得其在报道中会置美国利益性于新闻真实性之上,中国与美国利益竞争较为激烈,意识形态相异,因而在《纽约时报》报道中中国经常成为被攻击的对象。随着近些年中国国力的快速强大以及文化领域中国文化的传播,中国在国际社会越发具有话语权,相应的冲突也越发明显。同时,批判性报道是《纽约时报》典型的报道风格,《纽约时报》不只对于国外的诸多事件进行批评、指责,即使是国内事务也多在批评的范围之内。

总之,《纽约时报》国际新闻报道的编辑方针是“传递给受众最想看的政治/国际新闻”。在这一前提下,媒介框架的生产者们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和策略,在国际新闻的框架中挖掘出一些涉及新闻接受者切实利益的、迎合其个人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内容,以保证媒介框架的高效。[5]在其国际新闻报道中挖掘或杜撰出一些与民主、自由等“美国精神”相悖的内容,制造矛盾,报道负面新闻,以此反衬美国国家和制度的优越。

(二)与报道国的关系

美联社对华报道风格的中立与其和中国政府及媒体的合作态度分不开。事实上,美联社在近年来一直积极与中国政府及主流媒体接洽,在2014年、2015年,美联社记者即在当年的“两会”报道中参与了提问。在今年3月“两会”报道结束之后,3月20日,新华社社长蔡名照在世界媒体峰会期间会见美联社社长加里·普鲁伊特,商议双方进一步加强在媒体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创新合作事宜。同时在美联社的官方网站上,也可以看到中国互联网企业腾讯的LOGO,美联社与中国密切的合作与交流使得美联社会拥有更多的国际化视角,对于中国的了解更加深入,使其报道相对客观。美联社对中国报道的偏差与负面看法更多体现在其对事件的选择与评论上,在对事件本身的描述中,美联社的报道较好地遵循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

而《纽约时报》与华关系在近几年持续紧张,且对华态度较为强硬。《纽约时报》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两会”以及2014年新疆暴恐事件等事件报道中就存在严重歪曲事实的情况,其不断地宣扬“美国立场”“美国利益”“中国劣根性”“中国缺点”等观点,受到中国主流媒体的强烈指责。在这一背景下,本次“两会”,《纽约时报》依然延续其近几年来的报道风格,基本上没有从正面角度或积极意义上进行的报道,甚至没有一篇站在中立的立场进行的报道。

(三)美国“大选”的时间影响

毋庸置疑,中美关系是两国都颇为重视的关系。今年恰逢美国大选,“两会”期间美国总统竞选正处于初选阶段,与大选相关的文章占据了美国政治新闻的头版头条。而总统选举中对于中国的攻击与抹黑是美国政客们乐此不疲的拉票手段,希拉里等总统候选人一直是对华强硬政策的支持者。在此前提下,《纽约时报》在这一时期对中国进行批评也就成了美国当下“政治正确”的行为。值得一提的是,《纽约时报》不惜多次报道广受美国民众诟病的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与中国的关系,将其媒介形象描绘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试图利用总统大选的“公敌”进一步渲染与中国的矛盾关系。

四、结语

作为美国两大媒体的美联社和《纽约时报》,由于其受众定位、与中国的合作关系、编辑方针、身处的特定环境,对中国2016年“两会”报道的角度、结果均有所不同。对其所有数量的报道的分析发现,总体而言,美联社对于2016年的“两会”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其关注重点在于中国经济与外交这两个领域。在报道整体基调上,在经济层面视中国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交层面强调美方的中心性与正义性,对于中国在经济及外交上的一些政策给予了一定程度的积极评价,文章以“记录型”报道为主。

《纽约时报》的关注重点锁定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领域。无论是报道角度还是态度评价上,相较于美联社都显得较为激烈。其报道和评论多以美国“政治正确”为第一要义,文章多是“评论型”报道。议题构建上与国内媒体、美联社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不乏具有明显主观性的刻意攻击,这给美国民众带来的更多的是误导而非介绍。

以上差异是美国与中国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长期对中国在政治制度及意识形态所持的偏见及媒体自身定位等众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独家数据|解读英美德日韩五国媒体如何报两会”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 I1Nz A1OTA0Ng==&mid=404547854&idx=1&sn=09387380c32b7fafe68c2164afc3376d&3rd=Mz A3MDU4NTYz Mw==&scene=6#rd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美媒:2016年美国亚太战略面临多重障碍”http://cccla.mofcom.gov.cn/article/i/jyjl/l/201512/20151201217770.shtml

[3]“独家数据|解读英美德日韩五国媒体如何报两会”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 I1Nz A1OTA0Ng==&mid=404547854&idx=1&sn=09387380c32b7fafe68c2164afc3376d&3rd=Mz A3MDU4NTYz Mw==&scene=6#rd

[4]邵静.《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涉华报道研究[D].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上一篇:交通事故黑点下一篇:全固态数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