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耳封堵术

2024-09-19

左心耳封堵术(共3篇)

左心耳封堵术 篇1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 主要临床危害之一是血栓栓塞, 左心耳是心源性血栓的好发部位,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超过90%心源性血栓来自左心耳[1,2]。左心耳收缩功能丧失和血液淤滞是导致左心耳血栓的主要原因[3], 而血栓一旦脱落, 随着血液流出心耳, 进入大脑会发生脑栓塞;进入心脏冠状动脉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进入肾动脉会发生肾动脉栓塞。因此很多情况防治血栓比房颤治疗更重要。华法林是房颤抗凝治疗的基石, 但存在依从性差、有效窗口小、有药物禁忌证或者在高龄患者导致出血风险大于栓塞等弊端。随着人们对左心耳结构及功能的深入认识, 以及介入治疗器械及技术的发展,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已经被多个临床试验证实是一种可行的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方法[4]。欧美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已将其作为一项先进技术加以采用。2014年5月本院特邀德国医学博士共同完成5例经皮左心耳封堵手术, 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5例心房颤动患者, 发病年限4~13年, 男3例, 女2例;年龄61~65岁, 平均63.4岁。其中, 阵发性房颤1例, 持续性房颤4例;合并高血压4例,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2例;1例患者未行治疗, 1例于2012年行CARTO术后转为窦性心律, 2014年复发, 其余3例华法林抗凝治疗, 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1.06~2.21。该5例患者均以心悸、心慌、气促为主要症状, 心功能分级 (NYHA) <2级, 听诊心律不齐, 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经食管心脏超声提示左心房均无附壁血栓。心脏彩超提示均伴有左房扩大或双侧心房扩大, 考虑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低, 于2014年5月成功实施经皮左心耳封堵手术。

1.2 手术过程

患者取平卧位, 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 Seldinger’s法穿刺右股静脉, 经股静脉途径置入Swartz L1长鞘管, 在经食管心脏超声指导下行房间隔穿刺, 送入长导丝到左心耳内, 将Swartz L1长鞘管换为14F导引鞘 (Boston Scientific) , 经输送系统送入封堵器, 透视下缓慢释放封堵器, 再次左房造影及食管心脏超声明确封堵效果良好, 仅少量残余分流, 牵拉实验证实封堵器位置稳定, 松解封堵器, 再次左房造影提示封堵器少量残余分流, 判断手术成功, 遂手术结束。

1.3 结果

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 术后恢复良好, 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房颤患者由于病程长, 对疾病及手术知识的缺乏和对手术成功与否、术后疗效的担心而焦虑、恐惧产生消极情绪。因此, 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 关心体贴患者, 多沟通、多交流, 听取患者需要了解哪方面的信息, 耐心讲解有关手术方法、安全性、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 列举手术成功病例, 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 用药护理

2.1.2. 1 抗凝治疗

华法林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方法。对于存在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TIA/脑卒中/血栓栓塞病史、高龄>65岁、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功能障碍、血管疾病、女性等) 的阵发性房颤或持续性房颤患者, 在术前建议用华法林进行1个月的有效抗凝治疗, 抗凝强度为维持INR在2.0以下, 一直维持到术前1天。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下淤斑、黑便等出血倾向, 特殊情况可适量缩短抗凝时间。

2.1.2. 2 其他用药

根据患者病情适当给予控制心室率、改善症状辅助治疗, 如地尔硫卓、倍他乐克、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等。

2.1.3 患者准备

(1) 完善术前常规检查:三大常规 (血、尿、便) 、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凝血功能、D-二聚体、肌钙蛋白I、传染病筛选、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动态心电图等。 (2) 完善特殊检查:左房增强CT扫描, 明确左心耳解剖特点。经食管心脏超声, 明确左心房 (耳) 内有无血栓形成, 左心耳的解剖结构, 测量左心耳的口颈以及深度, 评价左心耳入口的形状及尺寸[5]。 (3) 手术前备皮、更换清洁衣裤。 (4) 因手术需全麻, 嘱患者术前禁食8 h, 禁水6 h。 (5) 术前导尿, 左上肢建立静脉通路。

2.2 术后护理

2.2.1 气道护理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是在全麻下实施, 因此接手术室电话通知患者返回前, 需提前将呼吸机调至所需模式及各参数, 处于备用状态。患者返回立即将气管插管接呼吸机, 并做好血氧饱和度、有创血压、心电等监护, 协助医生监测血气分析。保持呼吸道通畅, 做到及时评估尽早拔管。拔管后, 视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情况给予氧气吸入。拔管2 h复测血气分析。

2.2.2 病情监测

术后返回监护室持续心电、有创血压、末梢血氧饱和度、呼吸及神志监测, 第1小时每15 min记录一次共4次, 第2、3小时每30 min记录1次共4次, 之后每小时记录一次。返回监护室立即行床边心电图、血常规及电解质检查, 术后4 h及第2日晨复查床旁心包彩超, 了解有无心包积液、积血, 病情变化即刻检查并适时复查。每日监测凝血四项, 以警惕血栓形成或伤口出血以及作为术后抗凝药物治疗参考依据。每日测体温4次, 连续3 d。重视患者主诉, 提高对病情变化的预见性。

2.2.3 管道护理

保持各管道通畅, 无扭曲、牵拉、打折, 固定妥善。

2.2.4 伤口及皮肤护理

患者取平卧位, 右侧股静脉伤口术毕拔除鞘管后, 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沙袋压迫8 h, 制动24 h后伤口换药。因手术前、中、后均需抗凝治疗, 容易出现伤口出血及血肿, 需严密观察有无渗血、出血、皮下血肿。伤口敷料随脏随换, 严格无菌操作。嘱患者勿触及穿刺伤口, 三天不见水, 一周不负重。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伤口处有无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 以判断伤口有无感染。因患者长期卧床, 给予气垫床预防压疮发生, 并指导患者未行穿刺的肢体适当活动。

2.2.5 饮食护理

术后麻醉清醒, 拔除气管插管需禁食、禁饮4 h, 4 h后可指导患者少量饮水, 无呛咳、呕吐, 逐渐增加饮水量, 进食温半流质饮食, 如稀饭、面条等, 注意少食多餐。2 d后可进软食, 3~5 d改普通饮食, 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易消化富营养饮食为原则。

2.2.6 药物护理

因长时间禁食、水, 为避免患者容量欠缺, 术后酌情给予氨基酸或极化液支持, 并根据电解质结果适量补钾。抗生素静脉滴注3 d, 低分子肝素钠0.4 ml皮下注射2 d, 术后当天开始服用华法林, 至少进行45 d的有效抗凝治疗, 保持INR在2.0~3.0之间。术后45 d复查经食管心脏超声提示封堵效果满意, 改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 之后长期阿司匹林抗凝治疗[6]。并且根据患者心率、心律及症状继续给予改善房颤症状和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在治疗过程中, 严密观察患者有无皮下淤斑、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 指导患者改用软毛牙刷刷牙, 平时注意安全, 避免碰撞等危险因素, 拔针后延长按压穿刺点10 min, 避免出血。

2.2.7 并发症的护理与观察

2.2.7. 1 心脏穿孔及心包填塞

心脏穿孔及心包填塞与心内导管穿刺房间隔和抗凝治疗有关, 其发生率低于0.5%[7], 然而一旦发生可危及生命, 所以要严密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神志等, 控制INR在安全的有效治疗范围, 及早发现异常征象及早处理。关注患者症状, 一旦出现突发呼吸困难、顽固性低血压、心率过快、心音遥远、低钝、意识丧失或意识模糊, 需立即通知医生, 急查床边心脏B超确诊, 并在超声指引下行心包穿刺引流, 以及输液、输血治疗。必要时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2.2.7.2封堵器移位或脱落

多发生在术中, 与所选封堵器大小型号不合适、推送时发生旋转、封堵器螺丝松脱所致, 如封堵器移位、脱落后未发生心室颤动, 可经导管取出, 若封堵器较大或者难以取出时应行急诊外科手术。另外左心耳是左心房胚胎发育残余的管状盲端结构, 形态和功能复杂。左心耳口呈椭圆形。而目前左心耳封堵器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按照左心耳颈部形态进一步改进封堵器的形状将有助于充分闭合左心耳并减少并发症。

2.2.7. 3 心律失常

多数为一过性, 无需特殊处理。若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应及时给予药物治疗, 必要时可置入临时或永久起搏器治疗。

2.2.7. 4 食道穿孔

与反复经食管心脏超声检查和抗凝治疗有关。主要症状为:胸前区、肩胛间区及剑突下疼痛, 吞咽及深呼吸时疼痛加重, 呼吸急促、胸闷、胸痛及发热。行胸片及食道造影可早期诊断。穿孔小者, 加强抗感染治疗, 加以胃肠减压, 穿孔部位多可自愈。较大的穿孔或继发感染, 则需手术治疗。

2.3 健康教育

嘱患者在1个月内进软食, 避免硬、烫、刺激性食物, 注意劳逸结合, 生活规律, 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 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至少进行45 d的有效抗凝治疗, 出院后每周至少查1次INR, 保持INR在2.0~3.0之间, 45 d后复诊, 做经食道心脏超声等相关检查, 了解封堵效果以调整抗凝治疗方案。嘱患者观察药效和不良反应, 不可自行减量、停药或擅自改用其它药物。如有头昏、黑朦、晕厥、出血、不明原因发热、胸闷、胸痛, 立即复诊。

3 小结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目前主要适应证包括:非瓣膜性房颤, 不适于长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或对华法林过敏, 具有血栓栓塞的高危因素, 如年龄>65岁、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或卒中病史, 经食道心脏超声 (TEE) 显示左心房自发显影或左心耳最大排空速度<0.2m/s伴卒中高危因素的患者[8]。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安全有效, 简单易行、创伤小, 通过严格技术培训, 提高操作技术, 加之护理人员高度的责任心, 扎实的理论知识, 敏锐的观察力, 术前及术后的细致护理, 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的康复。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为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可作为其预防心房颤动栓塞事件的重要补充。本院5例手术患者, 1例患者术中发生封堵器脱落, 立即经导管取出封堵器, 且更换封堵器后成功完成了左心耳封堵术。经45 d的随访, 5例患者均封堵效果良好, 无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刚, 沈玉祥, 袁建军, 等.持续性房颤患者多因素分析对评估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临床价值[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 20 (5) :333-335.

[2]赵东升, 许春艳, 何平, 等.经胸超声心动描记术对非瓣膜病房颤血栓栓塞危险性的评估[J].中国医药导刊, 2010, 12 (6) :928-929.

[3]曲乐, 黄新苗, 曹江.经皮左心耳封堵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9, 17 (10) :930-931.

[4]余飞, 刘书旺, 郭丽君.左心耳封堵术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 18 (6) :409-411.

[5]崔德君, 张丽.左心耳封堵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医学报, 2014, 12:562.

[6]何璐, 张玉顺.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应用前景[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3, 34 (5) :604-607.

[7]蔡丽芹, 黄红英.心脏介入导管治疗中的护理管理[J].当代护士 (下旬刊) , 2012, 6:37-39.

[8]崔婷, 秦永文.左心耳闭塞预防心房颤动血栓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8 (3) :327-329.

左心耳封堵术 篇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4例房颤患者中男10例, 女14例;年龄53~75岁;病程6个月至12年;其中阵发性房颤2例 (8.3%) , 持续性房颤22例 (91.7%) 。患者均为有华法林应用禁忌证或不愿长期服用华法林、寻求积极治疗者。入选标准:非瓣膜性房颤, 不适于长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或对华法林过敏, 具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 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中风病史等。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均能耐受手术, 经医生详细解释后自愿接受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24例均手术成功, 围术期及6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并发症, 封堵器无移位、破损, 左心房面光滑, 无血栓形成及血栓栓塞事件发生。

1.2治疗经过及结果患者全麻, 使用PhilipsiE33型超声诊断仪,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探头X7-1, 频率5~7MHz。左心耳封堵器选用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WATCHMAN产品。术前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心耳形态功能, 分别在0度、45度、90度、135度测量左心耳。房间隔穿刺后, 造影评估左心耳的大小和形状, 根据其解剖选择适合直径的封堵器, 同时全身肝素化, 控制活化凝血时间>250s, 然后拔出导引导管和穿刺鞘, 释放左心耳封堵器使其膨胀, 填充左心耳。术后行胸片、食道超声心动图及临床常规检查, 评估患者情况, 每日予拜阿司匹林300mg及氯吡格雷75mg, 持续6个月。24例均手术成功, 围术期及6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并发症, 封堵器无移位、破损, 左心房面光滑, 无血栓形成及血栓栓塞事件发生。

2手术护理配合

2.1抢救物品准备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术中病情变化迅速, 随时可能出现各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及心律失常等。术前要准备好各类导管、抢救药物 (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和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内的各种抢救药物) 、抢救物品 (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吸引器及气管插管所需设备) 等, 合理摆放在护士触手可取之处, 保证在需要时第一时间可以应用。认真检查各类仪器设备完好情况。

2.2术前基础护理术前一日清洁术区, 备皮, 做青霉素皮试, 晚上口服阿普唑仑。术前6小时禁食, 术前30分钟肌内注射地西泮 (安定) , 留置静脉套管针, 同时更换干净的病员服, 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护送入导管室。

2.3术前心理指导房颤患者多病程长且经常发作, 曾经有药物治疗失败史, 对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缺乏了解, 担心手术费用, 紧张、焦虑。结合图片、实物, 简单、明白地讲解手术方法、优点、可靠性、安全性及疗效等, 让患者充分了解围术期注意事项, 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增强其对手术的信心, 使其调整好心理状态, 主动接受手术。

2.4术中护理术中监护是心脏介入手术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协助手术医生依次进行各项操作。为预防鞘管血栓形成, 可予全程血液肝素化, 应用输液泵保证肝素盐水灌注通畅。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尤其是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2.5术后护理术后予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 心律、心率、呼吸、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 每30分钟记录1次。保持呼吸道通畅, 全麻未清醒时去枕平卧4~6小时, 头偏向一侧, 防止分泌物过多导致误吸。由于手术时间长, 术中患者一直躺在手术床上, 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 大多数患者有腰背部肌肉酸痛。可以每小时按摩1次背部肌肉、背部垫枕等, 缓冲背部肌肉的压力, 减轻酸痛, 翻身时角度适中, 与床面成30°为宜, 避免手术穿刺点出血。

2.6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性护理

2.6.1心包填塞是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最严重的并发症, 若发现患者面色苍白、烦躁胸闷、血压下降、心率增快, 脉压降低, 四肢抽搐、室颤、心脏停搏等, 应怀疑为心包填塞, 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进行心包穿刺引流等, 缓解心包填塞。

2.6.2穿刺点出血及血肿定时观察手术穿刺点的敷料情况, 如有慢性渗血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如大量渗血, 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压住穿刺点, 配合医生再次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股静脉穿刺后术肢制动6~12小时, 沙袋压迫3~6小时, 定时观察术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肢体温度、下肢皮肤色泽, 并与健侧对照。

2.6.3封堵器脱落是封堵术较为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嘱患者术后当天避免咳嗽、用力排便、憋尿等增加动脉压及腹压的因素,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心慌、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2.7出院前健康宣教嘱患者必须严格遵医嘱服药, 不可随意停药。服药期间如出现鼻出血、皮下瘀斑、牙龈出血及黑便等要及时复诊, 在医师的指导下调整药物。患者出院后应注意休息, 保持充足、规律的睡眠, 避免劳累及剧烈运动, 保持心情平和、情绪稳定。术后可适当活动, 尽早恢复体能。

参考文献

[1]Gomes T, Mamdani MM, Holbrook AM, et al.Rates of hemorrhage during warfarin therapyfor atrial fibrillation[J].CMAJ, 2013, 185 (2) :121.

左心耳封堵术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 4例中男9例, 女5例;年龄4 2~7 1岁;持续性房颤10例, 阵发性房颤4例;合并高血压病6例, 冠心病4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Ⅲ4例;术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房内无血栓。适应证:①房颤发生时间>3个月, 持续性房颤, 或是长期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 且为非风湿性瓣膜病所致;②血栓风险评估中CHADS2-VASc评分≥2分;HAS-BLED评分≥3分;③可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④排除有华法林应用禁忌证或无法长期服用华法林[2]。

1.2 术前准备

1.2.1 3D技术的意义

心脏增强CT三维测量并3D打印患者左心耳的模型, 医生通过3D模型评估左心耳的具体形态, 包括口部大小和形态、分叶的数量和位置、左心耳的深度和梳状肌特征等;并预测放置封堵器的位置, 以便指导选择合适的封堵器。

1.2.2 抗凝准备

术前遵医嘱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 前3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术前12小时停用。在抗凝治疗期间要加强凝血功能检验指标 (PT-INR) 的监测, 同时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血尿等情况, 以便调整华法林用量。

1.3 结果1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 复查封堵器无移位、破损, 封堵器上皮化, 无血栓形成。

2 术后护理

2.1 心电监护因术中全身麻醉, 术后立即送ICU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 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等变化和语言能力及四肢肌力, 警惕并发症的发生。病情稳定后改持续心电遥测, 可监测并记录储存患者的心律、心率情况, 总信息传到护士站的电脑上, 以便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有无房颤、房扑等心律失常发生。本组术后发生快速性房颤3 例, 经静脉使用胺碘酮后成功转窦性心律2例, 1例为房颤心室率得到控制。

2.2 创口护理

2.2.1 右手桡动脉创口护理

术后右手桡动脉穿刺创口予动脉螺旋压迫带压迫止血, 右手腕节抬高制动, 防止出血及促进血液回流。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及右上肢肢体肿胀, 术后2小时开始进行螺旋减压;无出血情况, 6~8小时去除压迫带, 如有血肿及出血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压迫时间。本组因部分患者长期口服华法林, 术中肝素使用, 术后发生局部血肿2例, 范围较小, 4天后能逐渐吸收消退;减压过程中少许渗血2例, 平均局部压迫时间为8.3小时。

2.2.2 右侧腹股沟静脉创口护理

术后右腹股沟创口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右下肢需制动8小时防止创口出血, 密切观察创口有无出血或血肿, 观察穿刺肢体足背动脉搏动、皮温、颜色及感觉变化。患者神志恢复后腰背酸痛、下肢麻木不适是术后最多的表述, 术后予气垫床或水垫以保护皮肤, 减少不适感。术后8小时创口如无出血、血肿可协助翻身, 术肢远端适当活动, 次日转心内科病房鼓励早下床活动, 防止并发症发生。本组发生皮下血肿2例 (3cm×6cm、5cm×5cm) , 延长压迫及肢体制动时间, 血肿无扩大, 1周内血肿逐渐吸收。

2.3 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2.3.1 残余漏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封堵器周围血流宽度≥5mm, 可视为有残余漏;术中、术后造影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确认位置及有无残漏是防止残余漏的关键。本组无一例发生。

2.3.2 心包填塞

心包积液及心包填塞是左心耳封堵最常见的并发症, 既和一般介入操作相关, 也和封堵相关。原因主要是房间隔穿刺穿出心包、导丝/鞘管操作不当、封堵器多次调整部位、封堵器在左心耳内放置过深等相关。术后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烦躁、出冷汗、心率由慢到快、血压下降、心音遥远等心包填塞症状, 如发现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同时行紧急抢救。确诊为急性心包填塞后应立即行心包穿刺引流, 并予相关止血补液升压等治疗,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引流液的变化。本组术后发生少量心包积液6例, 经利尿治疗后自体逐渐吸收, 1~3个月复查心包积液消失。

2.3.3肺静脉狭窄最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术后如出现呼吸系统疾病表现而排除心功能不全者, 应首先考虑是否发生肺静脉狭窄, 并及时给予确诊和治疗。本组发生轻度肺静脉狭窄3例, 为封堵器间接压迫肺静脉所致。

2.3.4血栓因导管直接在左心房操作、左房血栓、鞘管内血凝块、气栓等可引起动脉栓塞, 尤其是脑栓塞、肺栓塞最为常见[3]。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术肢皮肤温度、颜色、感觉的变化, 以早期发现各脏器、肢体等部位栓塞。术后24小时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以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下肢血栓形成, 特别是体质虚弱的老年患者, 要协助其早期下床活动。次日及第3天复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观察封堵器形态及位置变化, 了解是否有心包积液及器械相关血栓形成等。本组无一例血栓栓塞发生。

2.4 出院指导

术后应至少进行一个半月的有效抗凝治疗, 指导患者及家属术后服用华法林监测INR的重要性, 讲解口服华法林饮食、活动服药等注意事项, 指导观察自身有无出血征象, 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加强随访, 一个半月后复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证实无明显残腔和血栓形成即可改单抗治疗。术后45天至6个月, 口服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100mg/d;半年后口服阿司匹林100mg/d维持。出院后分别于1个月、3个月、半年及1年复查超声心动图, 证实有无残腔和血栓形成, 直至封堵器内皮化。对有基础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患者鼓励适当运动, 并根据心功能状况制定运动计划。

参考文献

[1]刘俊, 李劲宏, 方丕华.左心耳介入封堵预防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 2014, 29 (9) :753.

[2]汪喜梅, 刘强.心房颤动卒中预防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2 (5) :611.

上一篇:驱动编程下一篇:梁式桥病害及加固对策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