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评测系统

2024-06-27

实时评测系统(共7篇)

实时评测系统 篇1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1+X”课程体系的精神, 结合我校的学科和专业特点,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心提出了“1+X+Y”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并付诸实施,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程序设计类课程作为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公共基础课, 属于“1+X+Y”课程体系中X层次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 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程序设计类课程, 不同高校只是所开设程序设计课程的语种以及开设范围有所差异, 多数高校会结合不同专业的需求, 开设多门程序设计课程。我校结合不同专业的需求, 开设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程序设计类课程主要有《VB程序设计》、《Delphi程序设计》和《C/C++程序设计》3门课程。

1 现状分析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 还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训练, 以培养其程序设计的思维能力和运用编程解决相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 主要源于实验课的教学。然而, 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多轮实验教学情况来看, 总体的教学并不十分理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教学被视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 通常是以验证和加深理解课堂理论知识为目的, 而忽视学生的编程设计能力培养, 导致学生程序设计和调试能力很差。

(2) 学生对实验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验前准备不充分, 课内没有完成的实验下课不会继续完成。

(3) 由于学生人数众多, 指导教师不可能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另外, 实验成绩的评价主要是评阅实验报告, 不仅工作量大, 而且部分学生的实验报告存在抄袭和敷衍的现象, 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为了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积极性, 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的特点, 在实验课中引入“实验评测系统”, 对学生完成的程序进行现场收集和自动评分, 从而实时掌握学生实验完成情况, 不仅将教师从低层次的批改实验报告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 而且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实践检验, 实验课程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

2 项目特点

2.1 研制可视化程序评测方案, 组建“实验评测系统”

为了及时、准确地反馈学生的程序设计作业, 同时减轻教师手工评阅学生程序的繁重工作, 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环节中, 借鉴开放源程序的Cena评测系统, 并根据本校实验教学环境及学生程序评测的需求, 对系统进行功能扩充, 设计了可视化程序的评分程序, 从而实现对Visual Basic程序、Delphi程序以及C/C++程序进行程序代码收集、程序评测、统计分析等功能, 满足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需求。该评测系统具有如下功能特点:

(1) 通过局域网自动收取学生程序, 普通计算机即可满足需求, 无需功能强大的服务器, 教师在教师机可以查阅学生的源代码;

(2) 能够实现对VB程序、Delphi程序以及C/C++程序按“测试点”进行自动评测, 通过控制台可以实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

(3) 能准确测出学生程序的运行时间和内存使用量, 并可加入对运行时间和内存使用的限制;

(4) 自动找出学生程序错误的原因, 并指出出错的具体位置;

(5) 可对评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并可将评测结果以各种样式打印或导出。

2.2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实时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验情况

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教学的传统方式中, 教师按照实验教材布置相应的上机题, 提前将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 对解题思路加以提示, 之后学生独自上机编程, 遇到问题请教师分别解答。但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 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的解答; (2) 老师重复解答类似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引入“实时检测, 及时反馈”的多媒体双向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课中引入“实验评测系统”在实验过程中实时收集各个学生的编写的程序, 通过评测系统快速评测每位学生的程序, 查看和统计来实时掌握学生在完成实验题目过程中存在问题, 然后通过“大屏幕”和凌波教学软件对实验中存在的共性和典型问题予以集中指导和答疑。

“实时检测, 及时反馈”的多媒体双向实验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1) 教师无需在实验过程中奔波于学生之间, 只有在教师机就可以实时查阅学生的源程序, 发现学生的实验问题。

(2) 通过实验评测平台可以及时地统计出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共性和典型问题, 然后通过“大屏幕”和凌波教学软件予以集中指导和答疑, 从而避免对每个学生进行重复性的解答, 减轻教师低层次重复性工作, 提高实验指导效率。

(3) 通过实验评测平台可以及时了解到实验项目完成情况, 包括完成的人数、正确率以及错误情况等信息, 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适当调整后续实验题的难度和数量。

3 革新实验考核方案, 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合理的实验考核方案,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素质培养。传统的实验考核是教师在实验课后根据学生提交的源代码和实验报告, 通过人工评阅的方式给出成绩。在这种考核模式下, 学生抄袭实验报告、复制源代码情况严重, 而且教师每次实验要批改大量纸质实验报告, 不仅工作量大, 而且难以定量评价学生程序的质量。显然, 这种考核方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阻碍他们独立思考的兴趣和努力钻研知识的热情。

为此, 不再延用传统人工评阅方式, 对每个实验项目按知识要点分配分值, 为每个实验项目配置评分程序和测试数据, 在实验课结束前10分钟对所有学生的提交的程序进行快速评测, 然后生成该次实验的评测结果Exce报告, 报告中详细记录每位学生的得分情况以及每题完成情况。这种实验考核方案不仅将教师从低层次的批改实验报告等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增强了批改的准确性, 降低教师重复性、简单性工作量, 教师专注于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上, 集中精力思考如何上好每一堂课, 不断精华课程内容, 不断推进教学改革;而且在分数驱动下,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验出勤率达到98%以上, 提高学生了动手编程能力。

4 取得的成效

实验评测平台首次在全校2011级《VB程序设计》、《Delphi程序设计》和《C/C++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全面使用, 并取得巨大成功, 实验课出勤率达99%以上。该平台的应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编程能力;同时把教师从繁重的代码评阅和报告批改中解脱出来, 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学环节中。

通过程序设计类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全校每年将有近4500名学生受益,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促进学生从“依赖型”向“独立型”学习角色转换, 切实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5 改进方向

目前, 我们的评测系统只是针对每位老师上实验课时所在的实验室范围, 仍然存在一个实验班的学生位于不同的实验室, 而老师必须在不同的实验室去部署、收集学生的实验结果的情况;另外, 对于不同实验班级的学生, 即便是同一位老师讲授课程, 对同一个问题的求解也不尽相同, 如何让学生间有更好的交流、比较, 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也是下一步需要改进的一个方向;随着校园网规模和功能的逐步完善, 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 使得学生实验课的作业 (作品) 延续到他的课余生活中, 通过课外的交流与实践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有的计算机技能,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发挥计算机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所起的作用。本成果是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福建农林大学本科专业公共基础类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的分课题《计算机公共基础类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011904073) 的主要研究成果。

摘要: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存在诸多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引入了实时评测系统来改进实验课程效果。

关键词:实时评测系统,非计算机专业,课程实验

参考文献

[1]朱利娜.注重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7.

[2]崔益安, 李潇晨.项目教学法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3]冯伟, 张治勇.混合式实践教学的探索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 2012.

建筑消防设施系统可靠度评测 篇2

笔者综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网络分析法,提出基于模糊网络分析法(Fuzzy Analysis Net Process,FANP)的建筑消防设施可靠度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运用该法对建筑消防系统进行可靠度分析评测,并给出实例验证其可行性。

1 消防系统分类及可靠度计算流程分析

为建立消防系统可靠性分析流程,应先对消防系统中的元素进行梳理分类。由于消防系统层级复杂、元器件众多且彼此影响,参考相关研究成果,一般建筑消防系统可按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划分:按风、机、水、电、气五大类划分,各大类之下又包含若干子系统;按消防系统中运行系统与其余系统间的交流方式分为物质流和信号流,这两部分包含若干具体子系统;按消防系统运行主要过程划分为探测系统、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三部分,探测系统主要指自动报警系统,控制系统主要指消防联动系统,其余系统属于执行系统,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看出,消防系统设施众多且设施之间存有相互关系。针对消防系统工作原理,提出消防系统可靠度分析一般流程,如图2所示。对于某消防评测对象可通过人工建立或通过匹配模型库、逻辑关系库,在消防设施工作原理基础上建立可靠性计算框图。通过调用可靠度评测方法库、评测指标库和评测数据库计算出消防系统可靠度值。评测结果可输回可靠度统计数据库中充实库中的数据储备,或输回专家知识库中为其余系统可靠度评测提供参考。随着评测次数增多,消防系统评测数据库不断完善。

2 基于FANP法的消防系统可靠度评测

匹兹堡大学教授Saaty T L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层次分析法(AHP)解决定性对象分析缺乏客观准确性问题,90年代又提出了一种新的用来处理具有依赖和反馈关系的复杂问题定量处理方法,网络分析法(ANP),该法没有明确的层次结构关系,而是由元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结构。模糊网络分析法(FANP)是网络分析法在含糊性和不确定问题上的发展,可对不确定的、含糊的复杂问题进行定量化处理,是模糊综合评价和网络分析法的结合。

2.1 可靠度评测指标体系和FANP建模

为进行消防系统可靠度分析,抓住影响可靠度的主要因素,将层次分析法与“人—机—环”消防系统思想结合,建立消防指标体系框架,如表1所示。该指标体系准则层之间没有依赖关系且只受目标层支配,因素层之间存有依赖与反馈关系。

根据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将目标层和准则层作为控制层,因素层作为网络层建立消防系统FANP结构模型。控制层之间元素不发生相互作用且准则层元素受目标层控制,无反馈关系,而网络层元素之间相互作用,元素间存有依赖、反馈关系。图3为消防系统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图,图中以箭头表示系统元素之间的关系,单向箭头表示后元素对前元素存有依赖关系,双向箭头表示元素两者相互关联,指向自身的箭头表示元素内部反馈、依赖。

2.2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模糊网络分析法基本步骤

(1)建立消防系统内的评测因素集与备择集。确定消防系统内所需进行评测元素组成的因素集U ={U1,U2,…,UN}与各元素可能的各评测结果组成的备择集V={v1,v2,...,vM}。其中,Ui中又包含若干元素uiw。然后进行单因素模糊判断,即建立U到V的模糊对应关系F.R.,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同。

(2)基于FANP确定因素权重值。 在传统的AHP和ANP方法中,对元素进行依次比较得到判断矩阵,但判断矩阵得到的相对重要性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具有主观、离散特征,忽略了评测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影响。因此,笔者利用三角模糊数理论来弥补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是以元素组Ui为准则,Ui中的某个元素为次准则,以三角模糊数的形式构造判断矩阵P,矩阵中的pij=(lij,mij,uij)分别代表最悲观值、最可能值和最乐观值。在建立好判断矩阵后,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三角模糊数矩阵满足一致性的要求。

二是依据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的排序方法,可运用式(1)计算各元素的模糊综合评价值θ,其中符号表示两两矩阵对应相乘。根据排序模糊数原理,假设决策者是中性的,则可推导出其期望值E,计算见式(2)。

三是计算出超矩阵W和加权超矩阵W 。其中,超矩阵W中的元素矩阵Wii(i=1,2,…,n)的每列是某组中某个元素模糊综合评价值,超矩阵W中的元素矩阵Wij(i≠j)是在某个准则下,以对元素影响程度作为次准则两两比较后进行综合模糊评价得到的。为求得加权超矩阵,先将元素组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得到元素组的相对加权矩阵A,再将矩阵A与超矩阵W元素一一对应相乘得到加权超矩阵W 。

四是求解超矩阵W 。之前求得的加权超矩阵是在某个准则下计算的,而这样的准则还有若干个,因此还需要计算出这些准则对应下的加权超矩阵并合成最终的加权超矩阵W ,利用软件计算得W∞,其列向量就是该元素的权重值。

(3)计算系统整体可靠度。得到各元素和元素组的相对权重值后,专家依据建筑消防设施可靠度评测相关章程对各子系统中的元器件进行评测打分。或者,可根据可靠性统计数据大致分析元器件可靠性状态直接给出分值,例如火灾探测器的可靠性统计数据根据不同探测器种类、不同使用地区和不同使用场合给出了一系列统计评测值,人们对应自身情况就可得到自身系统中的火灾探测器评分值。在得到各元器件评分值后,将其与元器件相对权重相乘即可得到系统总体可靠度计算值。

3 应用实例

以某民用建筑消防系统为例,根据上述建立的网络结构模型,利用模糊网络分析法对其可靠度进行评测。从表1可看出,消防系统主要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

首先以消防人员为评价准则列出准则层的比较矩阵S,如式(3)所示。

用三角模糊算法,求得U1的权重向量A1=(0.131、0.529、0.341)。同理,也可求得A2、A3,将其组成权重矩阵A。然后,按照计算准则层权重的方法计算出因素层权重。例如,在U2(消防设施)中,分别以U21(风系统)、U22(机系统)、U23(水系统)、U24(电系统)、U25(气系统)为评测基准,各元素按对基准的影响大小进行间接优势度评测,得到权重向量,组合构成U2的因素权重矩阵W22=(WU21,WU22,WU23,WU24,WU25),同理可求得W11、W33。又如,U2准则下,以对元素U23影响程度作为次准则两两比较后进行综合模糊评价得到W23,同理得到其余权重矩阵。将以上求得的权重矩阵整合构成超矩阵W ,如式(4)所示。

将矩阵A与超矩阵W元素一一对应相乘得到加权超矩阵 ,利用软件编写算法求出∞,得到矩阵中各值趋于不变收敛至某值,见表2。将表2中的权重归一化处理得到元素层各元素的权重值,分别是:(0.041,0.065,0.035,0.066,0.112,0.098,0.101,0.087,0.108,0.075,0.076,0.069,0.071),根据专家评分,以百分制计,元素层的得分为:(85,80,77,69,87,91,85,88,79,84,86,94,85),该消防系统整体可靠度值为84.73,处于建筑消防系统可靠度评分较好区间之内,表明该民用建筑消防系统的运行可靠度较好,各元器件的运行状态较稳定。

4 结束语

针对消防系统可靠度评测过程人为因素影响大、效率低等问题,运用模糊网络分析法,分析了消防系统内部各因素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消防系统可靠度评测模型。将原本定性的消防系统可靠度指标定量化,比较计算了这些指标的相对权重,求得整体系统的可靠度值。该法将不确定的、含糊的消防系统可靠度评测复杂问题定量化处理,避免了评测过程中人为因素太多造成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实现了消防系统可靠度评测工作的高效、准确进行。消防系统可靠度评测工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随着数据库、专家库和方法库的不断充实,基于网络分析法的消防系统可靠度评测将得以进一步发展。

摘要:在消防系统复杂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消防系统可靠度评测的一般流程,建立了基于模糊网络分析法的消防系统“人员-设施-环境”可靠度指标体系、分析模型及求解算法。并以某民用建筑消防系统为例对其进行了求解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为消防系统的可靠度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模糊网络分析法,消防系统,可靠度评测

参考文献

[1]王宇.地下商业建筑消防系统可靠性评价[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6.

[2]杜玉龙.应用GO法分析消防设施分系统的使用可靠性[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27(12):904-907.

[3]许雪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及应用[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1.

[4]毕少颖,王志刚,张银花.消防安全评估方法的分析[J].消防科学与术,2002,21(1):15-17.

[5]李博远.基于故障树和层次分析法的可靠性分配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6]叶军.建筑消防设施运行可靠性探析[J].武警学院学报,2009,(6):50-53.

[7]Saaty T L.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Decision making with dependence and feedback;the organization and prioritization of complexity[M].Pittsburgh:Rws publications,1996.

[8]吕超.基于模糊网络分析法的铁路设计项目风险评估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9]唐小丽.模糊网络分析法及其在大型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10]李静,孙亚胜.模糊网络分析在海上风电项目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1):96-99.

计算机远程教育评测系统及应用 篇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类将进入信息社会,因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以及教育方式都将随之而改变。网络与教育的结合,将会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未来的教育技术必将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引起教育技术学科领域的重大变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教育考试的手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无纸化考试的理论和实践日渐成熟,使学生考试从传统的纸笔考试方式到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考试,再发展到如今的无纸化考试成为现实,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考试成本。Internet所具有的分布性、开放性以及共享性等特点和强大的判断能力、计算能力使得考试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无纸化考试成为现实。基于Web的远程教育评测系统除了可以对学生进行远程考试以外,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学生在网上进行自我检测与考核。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练习大量的题目,巩固学习的知识,提高应试能力,另一方面,测评系统的应用使得考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节约了考试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2. 系统概述

在对在线考试的流程进行深入分析后,计算机远程教育评测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功能、试题管理功能、试题自动生成功能、成绩管理和评卷功能。系统管理子系统包括系统参数设置、用户管理以及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其中,用户权限管理功能可以设定用户对某项功能的使用权限,如教师、考务人员拥有试题管理和成绩管理等主要功能,学生只具有选取试卷、答题和成绩查询功能。系统管理员在系统参数设置功能中可以设置考试的科目、考试时间、考试对象等参数。而对于一些作业、课程考试之类的考试,可以设置在较长的时间段内学生可以随时进入练习。学生要在系统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考试,否则考试将自动关闭。对于不在考试范围内的学生,该考试不具备考试资格。教务工作人员可以在考试结束后对考试进行管理,如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答案公布等。

试题管理是计算机远程教育评测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根据课程的实际要求和教学目标,对评测的考试内容、难度系数建立一套标准。规范教师对试题的编写、修改和删除。对于评测系统的试题自动生成功能,系统首先要建立一个题库,题库的题目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难度比例来编写和录入,然后根据考试和各个题型所占的比例随机抽取题目,再根据系统设定的算法组合成一套完整的试题。对于系统自动生成的试卷,教师可以用作学生练习和考试,也可以将试卷打印放入档案。试题统计分析功能,是对考试结束后对学生的考试情况做综合分析和评价。系统根据实际的教学要求和试题难度对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判,如统计平均分、及格率、各个分数段的分布情况等,从这些统计数据中分析学生对知识的自我程度和试题的难易等情况进行评判。

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本课题设计的计算机远程教育评测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

3.1 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是评测系统的基础模块,主要包括系统设置、基础数据的维护、用户信息管理和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在本课题设计的评测系统中设置有三种类型的用户:系统管理员(考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他们各自都拥有不同的权限:教师的权限是出题、修改试题和删除试题,并根据教学要求和目标自动生成试题,考试结束后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管理;系统管理员拥有系统的全部权限,包括对其他用户的信息管理。学生的权限是申请考试、成绩查询等。系统管理模块还有另外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对考试的全过程进行实时控制和管理。学生登陆后,在正式考试前系统会自动审核其是否具有考试资格,考试开考30分钟后用户不能进入考试,系统自动关闭该科目的考试,考试结束后系统会锁定考试操作并自动提交试卷。

3.2 试题管理模块

试题管理模块主要是对考试的试题进行录入、编辑、查询以及删除等操作。试题管理的重要部分是试题库的管理和维护,试题库的试卷、题目的数量要不断增加,并根据教材的变化和教学要求及时更新试题内容。试题库管理主要有两部分:试题编辑和查询,试题库是评测系统的核心部分,只有相应权限的教师能使用试题库管理功能,教师也不能跨学科编辑、修改和删除试题。没有权限的用户只能查询试题库的试题和浏览试题,但不能编辑。

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用户界面友好的试题编辑界面。用户进入试题编辑界面后可从中挑选欲编辑试题所在专业,再从课程显示框中选择欲编辑试题所在的课程。如果是对已经存在库中的试题进行编辑修改,系统默认按内容查询欲编辑的试题,选择编辑题目后会显示全部页面,在页面右侧显示所选专业、课程的内容标题供用户挑选。用户可以从试题库中按题型、难度等其它条件检索某道试题进行编辑修改。

3.3 试卷生成模块

试卷生成模块是按照教学目标和考试的难度、范围等要求进行组卷,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组卷。用户在组卷前线选择科目。系统提供四种组卷方式:提供的智能组卷、专业组卷、手工组卷、抽取套卷四种方式进行组卷。智能组卷的是要在用户提出的较为模糊的和较少要求的情况下,高度智能化地生成满意的试卷。只有教师用户和系统管理员有权限登录综合智能组卷模块。智能模块通过用户提供的要求,系统根据用户的要求智能的从试题库中筛选,抽取,过滤等操作,然后自动生成试卷。专业组卷是用户先选择出题范围,其次是考虑试卷中应包含的各种题型,然后考虑各种题型中易、中、难的分布。当这些都确定后,按照这个方案去选择试题,选择好试题后再按试题的情况综合考虑,给试题评分,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试卷。手工组卷只需要把组成一套试卷所需的所有试题的题号输入进去即可。抽取套卷是用户在系统中随机抽取现成的试卷。

3.4 试卷统计分析模块

考试结束后,教师可以使用试卷统计分析功能计算平均分、方差、分数分布情况、及格率、优秀率等信息,为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估提供参考。也可以根据每次出卷按每道题的分数,每大类题目的小计分数栏、题目小计个数和大题小计分数等栏目的统计计算工作可全部通过系统自动完成;组卷过程中可随时动态掌握分数的满分状况和分布情况。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考试结束之后,通过分析学生没道题目的答题情况和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学生答题情况的综合评价,进而得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自我情况以及试题难度程度的评价,为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提供参考。

4. 结语

计算机远程教育评测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大大丰富了现代化教学的方式和内涵,实现了无纸化考试。本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实现了对教师、学生、试题以及考试过程的有效管理,同时还将模糊理论应用到评测系统中的自动生产试卷和试卷的评价中,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达到了预期的应用效果,系统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考试的时间和空间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远程教育成本。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 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Internet所具有的分布性、开放性以及共享性等特点和强大的判断能力、计算能力使得考试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得无纸化考试成为现实。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WEB的计算机远程教育评测系统, 系统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考试的时间和空间问题, 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远程教育成本。

关键词:远程教育,评测系统,考试

参考文献

[1]杨卫东等著.基于统一建模语言的软件体系机构描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年2月第27卷第1期

[2]邹显春, 张为群, 张高亮.一种基于Internet的开发考试模型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V01.26 N02 2009

源程序在线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4

源程序在线评测系统可以对学生的源程序自动进行编译链接、运行测试、错误分析、信息反馈等,在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通过生动有趣的题目,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因此,开发这样一个面向程序设计语言初学者的源程序自动评测系统,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1 系统架构与开发平台

本系统主要采用的是B/S模式,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B/S模式具有分布性特点,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程序训练,也方便教师上传题目;同时采用B/S模式,功能扩展简单方便,通过增加网页即可增加服务器功能;此外,B/S模式维护简单方便、共享性强。

本系统在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下,使用.NET 3.5开发环境,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进行开发。本系统第一个版本容许用户使用C、C++、Java和C#四种语言开发源程序,对于C和C++采用CL编译器进行编译,对于Java采用javac和java进行解释和执行,对于C#采用CS编译器进行编译。

2 系统设计

2.1 功能模块设计

通过调查和研究,在对用户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之后,我们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设计和划分。本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分为学生、教师和管理员三大部分,如图1所示。

2.2 数据库设计

根据对系统中数据进行分析和抽象,我们建立的数据库,部分表的设计如表1所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系统处理数据的速度,为了避免SQL注入式攻击,我们普遍采用存储过程进行数据的添加、修改及删除等操作。

3 系统的核心模块实现

在线评测系统的一个核心功能是对用户源程序进行在线的编译(Compile)、运行(Run)和测试(Test),并对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信息进行相应的收集和处理。由于开发源程序的语言不止一种,源程序在不同的阶段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不同的错误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同时系统需要根据错误的类型进行相应的数据库操作。为了能够较好的处理解决上述难题,我们利用C++语言开发了一个调度器(Scheduler)。

注:表中加粗字段为表的主键。

3.1 调度器功能分析

调度器的功能就是根据输入的参数调用相应的编译器(含解释器)执行编译、然后创建线程运行用户程序,最后对输出结果进行测试。对于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图2来阐述。

根据图3将调度器划分为三部分:接收输入参数,执行功能,错误收集和处理。在执行功能的过程中,若产生错误,则转入错误收集和处理部分。

3.2 调度器设计策略

3.2.1 命令执行函数

C++语言提供了system函数,用于调用Shell(命令解析器)或DOS命令,该函数的定义如下:

该函数通过创建子进程来执行参数cmd所代表的命令,待命令执行完成后随即返回原调用的进程。对于system函数的返回值,其低8位表示所执行的命令在执行的过程中所接收到的信号值,其余的位表示命令exit退出时所设置的值。因此system函数的返回值是系统判断命令执行是否出错的重要依据。

3.2.2 输入输出重定向技术

标准输入和输出流通常连接着键盘和屏幕,但是很多操作系统(包括Unix,Linux和MS-DOS)都支持重定向,通过输入重定向(<)和输出重定向(>)能够改变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例如在MS-DOS中执行下面的命令:

Add.exe是一个可执行文件,它需要从键盘上读取两个整数进行相加,并把结果输出到屏幕上。但是利用输入输出重定向技术,可以实现从Input.txt文件中读取两个整数并传递给Add.exe,同时把计算结果输出到Output.txt中。

3.2.3 黑盒测试技术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它是在已知产品所应具有的功能,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本系统进行用户程序的评测过程中,可以把用户程序当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检测用户程序能否根据相应的输入数据产生正确的输出结果,以此判断用户的程序是否正确。

3.2.4 多线程技术

引入多线程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避免用户提交的恶意程序对系统服务器的攻击。这些攻击主要包括:垄断服务器的CPU时间,占用服务器大量内存,执行非法操作等。常见的与线程相关的API函数如表2所示。

3.3 调度器实现

3.3.1 输入参数设计

根据调度器的功能分析,为了完成调度器的全部功能,需要为调度器传入较多的参数,为了避免混乱,设计了如表3所示的输入参数顺序,并且规定启动调度器的进程必须按照这个顺序为调度器输入参数。

3.3.2 类设计

根据调度器的功能分析和程序设计语言的类别,我们设计了L_C、L_Cpp、L_Java和L_CSharp四个类,每个类可以处理用相应语言创建的源程序。我们以L_Cpp类为例介绍如图3所示,其他类似。

3.3.3 输出参数设计

通过对源程序在不同阶段产生的错误进行分析和归纳,最终划分了6种错误类型,并把这些错误类型编号,利用错误类型号作为调度器的输出结果。这6种类型的错误介绍见表4。

语法错误(syntax error):包括所有编译器能够识别的错误。

逻辑错误(logic error):可在运行前检测到的错误。

运行错误(runtime error):仅在运行时才能检测到的错误。

答案错误(answer error):输出的结果与既定结果不一致。

约定错误(agreement error):用户程序不符合题目的规范要求。

4 结束语

源程序在线评测系统相对于其他评测系统,由于将编译与测试分离,每个题目采用单独的测试器,因此更具有灵活性和通用性。本系统不仅为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语言提供了训练平台,经过技术扩展,可以运用到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与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发作业提交系统,在线考试系统以及论坛系统等,为学生打造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学习平台,拓展学习的形式和渠道,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鲁静轩,孙晶,李元崇.程序在线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硅谷,2008(24).

[2]邬剑飞,吴亮,张淑珍.在线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09,8(1).

[3]王卓威,尹宝林.一个基于网络的程序自动评测系统[J].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04,30(6).

[4]曾棕根.源程序在线评测系统技术改进[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4(74).

[5]Black box testing[EB/OL].[2010-07-29].http://www.webopedia.com/TERM/Black_Box_Testing.html.

实时评测系统 篇5

1.1 设计策略

由于数据库中的每一个图像都是一个对象,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来对数据进行操作处理。将图像数据对象化,通过封装、多态等形式将同属性的数据进行集合处理,在后台对数据进行物理分析处理,在前台用户只看数据属性之间的逻辑关系,着重分布式计算和代码重用性。

1.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在整个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把握设计的原则,对其图像处理的过程必须进行了解,在整个压缩的过程中,以预测器和修正器为中心,不断完善其规则和游程模式,使图像保持其平滑,通过上下文建模器和计数器输出图像压缩的比特流。其关系图如图1所示。

综合系统的功能,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将该系统分为5大模块,分别是:算法管理模块、算法执行模块、工程管理模块、图像管理模块和统计筛选模块。这5个模块彼此之间紧密相连,同时又可以单独开发,对于提高系统的研发进度,合理利用研发人员的工作进程有积极的作用。工程管理模块处于整个系统的中心部位,其余的4个模块都在围绕工程管理模块进行。算法管理、执行、图像管理和统计筛选都是在工程管理模块的统一协调之下进行的,系统的主界面由工程管理模块完成。算法执行模块的作用是让算法在后台进行操作,并将运行的结果存入到数据库中,以便工程管理模块能够随时进行提取并转换。算法管理模块对待测的算法进行维护管理。统计筛选模块主要是对计算后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该模块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2 数据库用表及其相互关系

在图像处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据,通过数据库来对这些繁杂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存储,是十分有必要的。由系统的总体设计可知,系统中数据库的数据表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

(1)工程内容表:主要存储工程的主体内容,便于用户进行查找工程。具体内容表1所示。

(2)算法定义表:存储算法的具体内容,系统将算法解析出来以后,将其所有的数据信息存入到该表之中,除描述性的数据之外。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在算法定义表中,算法的类型主要有5种,用数字来表示。0:未定义类型算法;1:压缩算法;2:加噪算法;3:解压算法;4:评估算法。

(3)算法参数定义表:存储算法参数的类型和取值范围,其值是由脚本程序中获取。其主要字段有:ID、算法ID、参数类型、参数名称、取值范围等。这里着重说明一下参数类型,其值由整型表示。0:未定义类型;1:输入文件名类型;2:输出文件名类型;3:临时文件名类型;4:字符串参数类型;5:整数参数类型;6:浮点数参数类型;7:结果参数类型。

(4)算法参数表:存储具体算法的详细信息,包括参数的类型、载入的历史工程、历史参数和遍历的范围等等。

(5)遍历参数表:存储具体工程的所有参数的遍历值,将各个参数的组成充分体现出来。在系统中,当工程建立并运行时,就会自动生成一个遍历参数表。

上述是系统研发过程中所必须的5个数据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3 系统核心模块设计

3.1 脚本解析模块

对于文件的读操作,首先要对文件是否为空进行判断,如果为空,则直接结束。否则,进行读操作,在读操作过程中,文件中的一部分内容是注释,需要和正文分开处理,以免发生混乱。而写操作就相对简单,直接将待输入的数据写入到对应的文件中即可。脚本读写类和文件内容读写类基本相同。

3.2 工程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用于具体工程的查找、删除、编辑和管理操作。具体在系统中主要体现在工程查看窗口和工程列表对话框这两个界面上。

对于工程列表对话框的操作,在后台中有3个类对其进行支持,分别是:工程查找类、工程管理类和工程列表类。分别完成从现有的系统中进行工程搜索、存取记录和建立对象维护链表等操作。工程查看窗口主要是从数据库中提取现有的工程具体数据,以便在页面中得到显示。

3.3 算法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管理待测算法和辅助算法代码,能够对现在的算法库进行添加、删除和查看等操作。

3.4 统计筛选模块

该模块主要针对数据库中的遍历表进行统计和筛选工作。由筛选对话框和绘图对话框组成。绘图对话框采用非模式对话框,由参数设置区和绘图区构成,允许用户同时打开多个绘图窗口,便于用户对图形进行比对。

3.5 核心代码

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主要给出打开图像文件和提取影像的主要代码。代码如下:

参考文献

[1]雏建.深入浅出SQL Server 2000开发管理与应用实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江华.图像压缩质量评测软件系统设计.西安:汇明科技公司,2008.

[3]万建成,卢雷.软件体系结构的原理组成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实时评测系统 篇6

关键词:在线评测,程序设计,Web技术,辅助教学

1 研究背景

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如何抓好实验教学来辅助课堂教学,是教师们一直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目前,国内的许多高校都已开发了适合自己需求的各类在线评测系统[1],有部分高校已经建立并公开了自己的教学网站,像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另外还有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都建立自己内部使用的教学训练网站,Web蕴藏着极大的教育潜力,基于Web的交互式辅助教学系统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各种适合自己学校具体情况的教学训练网站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地发展起来。自2012年,本院就着手开发能在本校内部使用的在线测评系统。经过几年的开发、测试与完善,发现这套系统不但能给学生平时的自我训练、学习交流与解答提供平台,而且还能很好地承担学校举办的各类程序设计大赛、各类程序设计期末考试等。

传统的人工检测学生的程序设计作业,费时费力。为了减轻教师评测程序的负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中,我们提出了基于在线评测系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利用在线评测系统替代教师的人工评阅,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实现了评阅程序的自动化;促进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2 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一般要求学生每周上交一次纸质作业,批改后再返还给学生。由于批改工作量极大,批改的结果就没法及时反馈给学生,不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开发的系统不但能够极大地减少教师花费在检查学生代码的正确性、算法性能方面的工作,而且还能帮助教师轻松发现学生作业是否相互抄袭,统计作业的完成率和正确率方面的工作,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2]。

2.1 设计理念与目标

求同创新、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是本平台的设计理念,开发出适合本校所有理科生使用的综合性程序设计实践系统是本平台的设计目标。通过做题提高水平;通过和其他同学的测试比较,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加倍努力,迎头赶超,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2.2 主界面

湖北师范大学开发的在线测评系统的登录界面如图1所示。主要由试题列表、提交状态、竞技场、用户中心、交流论坛、排行榜等功能模块组成。用户只需简单注册,登录后就能方便使用该系统。另外为了方便不参加考试的学生登录,该系统还提供QQ登录和新浪微博登录。

2.3 题库建设与管理

题库的建设是本系统的核心,由在线实践实验考查题库、在线实践训练题库、在线实践提高题库3部分组成。其中,在线实践实验考查题库是针对全校理科学生进行的选题,主要考查学生程序设计实践能力,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通过该题库训练自己,并实现期末上机测试的无纸化;在线实践训练题库是针对全院计算机专业类学生的选题,主要训练专业学生程序设计编程能力;在线实践提高题库是针对各种层次的程序设计大赛的选题,主要是帮助参赛着进行提高冲刺训练。

任课教师通过管理员身份登录进入系统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题库中更改、更新、分层次组织题目。试题列表模块默认情况下按题目编号显示题库所有题目,如图2所示。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自己想要做的题进行训练;任课教师可以借助“题目排序”功能按“题目通过率”进行排序,从而知晓学生对各种题型的掌握情况。

竞技场模块是程序设计在线测评系统的题库显示模块,可以根据教师的需求生成不同的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有C语言上机测试模块、IT精英赛选拔赛模块、蓝桥杯选拔赛模块等,适合老师的不同层次需求。如图3所示。

教师以管理员身份进入后,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题目的组织。可以将课本习题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习题添加到在线实践实验考查题库部分,供学生在实验课时进行练习,并可以在课后的任意时间对任意题目进行提交。学生需要按系统中指定的格式,将编写好的源程序代码复制到提交界面的空白框中,再进行提交,否则答案无效,然后系统立即给出程序提交结果,如图4所示。结果信息主要有:运行通过、运行超时、答案错误、编译出错、危险代码等[3],执行结果是“运行通过”则表示程序编写成功,否则就应根据不同的提示找出相应的错误,重新修改程序并提交。

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查看学生对题目完成情况。比如,按题目编号查询,就可以知道参加测试的学生对这道题的完成情况;按用户查询,就可以知道哪些学生能自主学习;不同教师还可针对不同语言进行查询,了解自己所带课程的掌握情况。在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情况后,教师就可针对学生完成习题的情况,及时调整题目的难易度,并适当增加一些难度系数较大的,但却特别有趣且实用的题目。这样不仅实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按自己的需求进行选题,也避免了作业抄袭等现象的发生,还能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

2.4 用户排名

开发的在线评测系统能够按照运行通过的题目数与提交次数的比率,对所有用户进行排名,如图5。借助这个功能,排名靠后的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激励自己奋起直追、赶超别人;而排名靠前的学生则会多出一些信心,他们也会为了保持自己的擂主地位再接再厉、加倍努力。而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在每学期结束时,也可以通过这个功能更加合理地评定实验考核成绩。

3 结语

与国内其他的在线测评系统有很大的不同,本系统从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着手,采用积分制,建立等级不同的竞技场让用户去挑战,更多的升级策略让用户爱上程序设计、让用户对程序设计上瘾。系统设计采用B/S结构,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方法为指导,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的优势,向程序设计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程序设计实践能力、实现算法和代码共享。几年的实践证明,该系统在辅助教学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能给教学双方都带来极大的方便。近年来,我院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竞赛频获一二等奖的佳绩。

参考文献

[1]张伟龙,孟玉琴.ACM在线评测系统在成人高等教育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6):45.

[2]王涛春,罗永龙,左开中.基于在线评测的数据结构实践教学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10):88-91.

实时评测系统 篇7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慕课 (Massive Online Open Class, MOOC) 教育及教学逐渐兴起, 揭起了一场关于教学的改革, 推进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进步。有人认为MOOC教学是一所网上大学, 学生们可以依靠网络在任何地方进行学习, 来完成自己的课程。也有教育学者将MOOC教学作为网络发展的一种新形式。从不同教育工作者的观点中不难看出, MOOC教学主要具有两个特征, 其一是MOOC教学可以开放共享, 即MOOC不受时间、地点和人群的限制, 人们享有平等的权利, 能够免费参与到MOOC教学中来, 进行MOOC教学的课程相关学习。其二是MOOC教学具有大规模性和可扩张性。MOOC教学平台的建立有利于解决部分地区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 弥补教学资源和教师资源不足的缺陷, 同时还可以形成特色办学。在MOOC教学中, 教学内容往往是以视频等多媒体的形式出现, 这种形式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 此外每一位学生看完视频后还可以进行随堂测验, 以巩固和强化之前视频中的教学内容。MOOC教学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 可以为大部分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问和困难, 有专门的教师进行互动和解答, 从而实现MOOC教育教学模式的互动性。

2 MOOC教学下的大数据技术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尤其是“大数据”技术。MOOC教学下的大数据技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教育事业。有教育学者认为, 大数据是人们获取知识和创造价值的源泉。大数据不仅对市场经济以及组织机构有重要的意义, 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更加重大。由此可见, 大数据可能会在各个方面影响教育事业, 包括教育决策、课堂教学以及教育教学评估等。MOOC教学与大数据具有密切的关联, 在大数据背景下, MOOC教学全面的改革了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式以及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测评等等。大数据背景下, MOOC教学质量的测评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 其本身具有鲜明的特征。其最根本的就是大数据技术MOOC教学下需要容纳的学习者众多, 不可能像传统教学那样, 事先分析特定的学习者, 而后针对特定的学习者给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所以, 大数据技术的MOOC教学质量评测更加重要, 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使MOOC教学质量评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有利于MOOC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督促。由于在MOOC教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视频的形式出现和传播的, 视频就是MOOC教学的载体, 这也导致了MOOC教学具有远程教育的一些特征。因此, 在对MOOC教学的质量评测系统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而大数据有助于MOOC教学质量评测评系统。

3 传统计算机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 传统计算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学习的需求, 甚至有人提出取消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相关课程。可见传统计算机教学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和困境。与MOOC教学相比, 传统计算机教学面临的问题有很多。首先, 培养目标不明确, 对教学的组织存在一系列问题, 严重阻碍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其次,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是以教材为核心, 以教师为中心, 这种教学模式会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被动, 缺少对于知识的理解过程, 忽略了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无法主动地、独立地思考, 不利于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枯燥和无聊, 也使得教师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教授觉得困难, 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觉得不易。计算机教学的传统模式会使得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互脱离, 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不能够在计算机教学中针对不同的专业来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更不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以及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不能结合学生的特点来因材施教, 从而使学生失去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此外, 教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互动, 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不能很好地实施和加强计算机教学的实践过程, 出现实践教学监督和管理缺失的情况, 也使得学生们的积极性不高, 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提高。

4 大数据技术的MOOC教学质量评测的优势

4.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MOOC与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很好解决传统教学的枯燥和乏味, 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如今的MOOC教学内容十分广泛, 并有详细的操作流程和进行步骤, 包括网络课程介绍、网络学习的插件下载、教学资源的列表以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课件, 此外还有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交流平台,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专业相关的老师进行知识点答疑解惑。学生可以利用大数据MOOC教学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 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因此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可以作为大数据技术教学质量测评的一个指标。

4.2 数据信息量大

由于MOOC是针对大部分人群进行的教学, 因此必须要求MOOC中包含学生以及教师的所有信息, 并且能够对数据和教学课件进行整合, 这就形成了大量的原始数据, 这些高级需求并不能通过普通的软件或者技术来实现, 必须依靠大数据技术, 这也是目前MOOC教学与大数据结合的根本原因之一。MOOC教学具有信息数据量大的特点也是其与传统计算机教学的最大不同, 是MOOC教学的优势所在。在MOOC教学中, 由于学生的基础背景和个性特点有所差异, 因此, 需要MOOC教学提供多种教学模式供学生选择, 并创建适合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 建立集体学习的预测及教学模型, 更好地推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都必须通过MOOC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来实现。

4.3 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开放性

MOOC教学传播内容的主要形式是视频, 这种教学形式决定了MOOC教学的课堂开放性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也是MOOC教学的主要特点。传统的教学必须依靠试卷形式来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检测, 但在MOOC教学平台上, 师生可以进入互动教学板块, 对学生实时答疑解惑。MOOC互动平台除了可以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外, 还可以依靠互动平台进行两个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 进行学生之间的探讨, 使学生可以在这种互动中增进情谊, 共同进步。并且这种教学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会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专业能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在MOOC中可以自由地探索和解决问题, 使学生能够加深对计算机课程的理解和运用, 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 开放性和互动性也是MOOC教学的优势之一, 可运用大数据技术的MOOC教学的质量评测。

4.4 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课程质量

MOOC教学的所有课程资源都是经过反复改进和检验的, 这种严谨和先进的态度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质量, 也给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以启迪和警示。MOOC教学对传统教学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翻转课堂, 即MOOC教学反作用于传统教学的形式, 也是一种全新的方式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翻转课堂的这种教学模式, 将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与MOOC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教学和在线互动进行对所学知识的检验, 也可以利用MOOC进行下节教学内容的预习。两者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而且提高看教学质量。

4.5 有效评估教学效果

大数据技术的MOOC教学质量测评的优势还体现在其可以有效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通过评估分析结果可以对MOOC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 因此大数据技术的MOOC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和全新的教学评价体系。MOOC教学可以保存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学习进展和测试结果, 便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时刻关注自己的学习进展, 有效评估学习效果及效率。大数据的MOOC可以将所有的教学资源汇总, 可以将教师几十年的教学成果进行汇编, 供教师参考, 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为授课教师节省了许多时间, 所以MOOC教育可以成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有效平台。教师可以依据评价效果, 对学生进行更优化的指导。

5 结语

传统计算机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 而大数据技术与MOOC教学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为计算机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提供全新的教学模式。大数据技术的MOOC已经成为有效的教学平台。可以存储和分析大量汇总数据,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模式, 此外还可以评价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效果, 对教学质量进行测评。最终实现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 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 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MOOC教学逐渐兴起。文章主要介绍了MOOC教学与大数据技术, 分析了传统计算机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从而提出了大数据技术的MOOC教学质量评测的主要优势。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MOOC,教学质量评测

参考文献

[1]张艳, 刘亚.大数据时代MOOC对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影响[J].计算机时代, 2015 (3) :69-71.

[2]王宏艳, 阮士桂, 张志辉.大数据背景下MOOC教学评价的特征分析[J].中小学电教, 2015 (10) :19-23.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分馆下一篇:病媒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