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大战(共10篇)
人机大战 篇1
1997年5月11日, IBM公司的国际象棋电脑“深蓝”打败了俄罗斯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14年后, 超级计算机“沃森”击败了“危险边缘”节目的两名总冠军肯·詹宁斯和布拉德·鲁特尔, 实现了首次人机智力问答对决。
IBM沃森项目负责人David Ferrucci博士表示:“‘危险边缘’挑战的成功, 将突破与计算技术的处理和理解人类语言的能力有关的障碍, 并将对科学、技术和商业带来深远影响。”
“‘深蓝’和沃森代表着两个不同的里程碑。二者的差异在于面对的挑战和应对的算法。”IBM中国研究院潘越说, “深蓝体现了数学上的处理能力, ‘危险边缘’则要求电脑必须理解人类自然语言。与国际象棋不一样, 人类语言完全是开放式的, 往往模棱两可, 需要联系上下文才能理解。从某种程度上说, 沃森具有了人类对于常识的处理能力。”
沃森未来的潜在应用价值巨大。高速运算、深度分析、语言逻辑解析等各项能力, 使沃森可以在医疗产业、交通系统等领域协助人类, 提供人性化服务。IBM会将沃森开发为一种帮助人类的工具。 (祝魏玮)
人机大战 篇2
我心里哭着说:这Windows2可真2啊!我知道我装的程序是有那么一点多,一场无声的战役打响了 我飞快地敲击着键盘。
电脑恢复了正常,终于,但刚打开关闭窗口,屏幕唰地一下黑了,我决定选定所有窗口,平常你慢得跟蜗牛似的,系统发生故障!一个个窗口疯狂地跳出来。
新跳出来的.窗口就遮住了关闭窗口,它跳出来的速度比我关的速度还快,这时,可在电脑嘀嘀嘀嘀嘀嘀几十声惨叫之后,怎么这会儿比动车还快呢?这次算我求你,接近崩溃的电脑给我来了个下马威,一次性关闭,再次开启电脑,很可能哪天。
与同学聊着QQ,我长舒了一口气,漏洞无数,。
好比徐峥一般,一秒钟就能跳出十多个窗口,1分多钟后终于稳住了局势,靠! 我决定使出杀手锏:强行关闭电脑,我一定把那该死的Q加应用删了!您快停下吧! 但电脑并没有停下,你的电脑也会这样哦! , 现在的电脑处在癫狂状态, 我松开滑扣, 夜深人静,在再次的嘀嘀嘀嘀嘀嘀几十声惨叫后。
现在你看到的这篇文章还是我在这台电脑上写的呢!这台电脑的系统现在已经摇摇欲坠了,我紧紧将开机滑扣按在关闭位置,电脑仍然没有关闭,但电脑大叔你也用不着这样吧!大叔, 突然。
人机大战,一盘妙棋 篇3
2006年1 2月9日,在信息产业部主办的“2006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颁发了唯一的营销大奖——“2006中国信息产业杰出营销成就奖”。按照一般人的预想,营销大奖一定是颁发给营销活动十分活跃、广告铺天盖地、品牌妇孺皆知的那些产品,比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但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获奖的是浪潮“中国象棋人机大战”这一营销案例,而且所有评审专家一致将其评定为本年度中国IT产业最有影响力的事件。
如果认真探究浪潮“人机大战”在营销上的成功与创见,就会发现它的获奖是名副其实。服务器的营销,在以往和工业品的营销基本上是一样的。常规工业品的营销和大众消费品营销的区别比较明显。工业品,比如钢筋水泥、机床油泵之类的工业原材料、机械设备等,其营销活动在外界看来一般比较低调,往往是以关系营销为主、以专业使用者为主要宣传推广目标、较少在大众传媒播放广告,更遑论获得营销大奖了。那么,为什么浪潮要精心策划服务器“人机大战”营销活动并取得了“惊天动地”的营销效果呢?用浪潮服务器事业部副总经理彭震的话来说首先是市场变了。过去服务器是少数单位和部门使用的高端产品,现在,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扑面而来,很多中小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购买和使用服务器。因此,需要更广泛而有效的营销活动在更大的人群中传播品牌。
如果我们把目光从浪潮转向整个营销领域,就会发现,这些年工业品的营销正方兴未艾。以前也有一些工业品的广告,比如前些年的徐工机械、柳工机械所做的挖掘机、推土机的电视广告等,但其创意、制作和表现手法都比较原始粗糙,难以引起大众的关注。近些年,工业品的营销以及广告越来越精细,越来越有创意,传播效果越来越好。比如,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上看到莱卡纺织品添加料、英特尔奔腾处理器、壳牌润滑油、固特异轮胎等颇具创意的广告。现在,我们看到了一个本土的优秀案例——浪潮服务器“人机大战”。
重新锁定客户,发现新蓝海
除了市场本身扩张的因素,浪潮之所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其服务器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推广,还缘于浪潮人对客户认识方面的改变。
长期以来,在服务器行业里面一直有一个观念服务器企业的目标客户都是非常专业的选型负责层。如果是这样,那么影响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就很关键。为了使决策有充分的数据和一手市场信息的支持,浪潮在2005年底2006年初进行了对IT采购决策人群的调研活动,然而,调查中有另外一个欣喜的发现:决策购买层即单位的领导对于IT采购的购买倾向的影响力要大大超出常规的预期。尽管这一类人群缺乏服务器的常识,有很多人甚至对服务器没有概念,但是这一群体在IT采购中的决策力依然达到41.3%,几乎与选型负责层的购买倾向47.7%相当。
针对这部分人群,浪潮又进行了详尽的访谈和调查,结果显示这一部分目标人群对于服务器市场的认知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浪潮可以相对容易地抢先占位,树立浪潮服务器市场领导者的地位。此次访谈的结果又给浪潮出了另外一个难题,他们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于日常交谈和媒体阅读,也就是说,要影响他们就需要影响整个社会舆论环境和媒体环境。如果要开拓这一部分目标人群,浪潮就必须在没有个人消费品的情况下,打破服务器品牌的行业壁垒,完成从行业品牌向大众品牌的转变。
谁说工业品不能演超女戏?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者。2006年,恰逢全球人工智能50年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5周年,学会拟举办一系列的推广活动,包括人机对抗。这种符合时代主旋律的事件能够借助大的背景传播,而且带有一定公众性,这能否成为浪潮品牌走向大众的契机?当时,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丝机会,并带头根据这一事件原型进行策划。经过一个星期的紧张讨论,在以吸引大众目光、扩大品牌知名度的总体目标之下,活动确立几点原则:1、活动要有;中突性,矛盾吸引人关注;2、活动要有名人效应,能够创造更多的新闻点,3、活动要带上娱乐色彩,娱乐事件容易形成裂变效应,吸引更多关注,4、需要最广泛的媒体关注。在这几点原则之下,首届中国象棋人机大战创意产生。
从窄众到公众、影响决策者、最终拉动销售,这是浪潮三个阶段性目的,为此,他们是这样做的
一、邀请柳大华、张强等大师级的选手与浪潮天梭对弈,利用名人的人气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同时也突出了浪潮天梭的超强计算能力,提升了人机大战的档次。
二、主动引起讨论甚至争论的话题,并引导媒体与公众的思考与讨论,将活动的影响力扩展至浪潮的目标人群。因此,浪潮将整个活动的情结设计得波澜起伏,先是柳大华、张强等大师德比大赛失败营造气氛,然后许银川出马以人类最后防线的名义出战,引发公众的深刻讨论。
三、人机大战刚一结束,浪潮便趁热打铁,利用人机大战的影响力余韵,深入到区域和行业,将“人机”的影响力渗透销售之中。从8月下旬到10月,浪潮紧锣密鼓地安排了高校研讨会等行业研讨会、渠道会等后续活动;并且在山东信博会上重演了一次小型的人机大战,进一步深耕细作区域影响。同时在“人机”的广阔影响力基础之上,增加了VC国际测试等展现浪潮技术实力的事件的发布,提升浪潮品牌的美誉度,巩固浪潮在企业决策者心目中的形象。
局末盘点,人机大战一“棋”多得
人机大战中,超级计算机与人类象棋大师的直接对垒,成为整个8月媒体关注的焦点。新华社、中新社、日经BP社等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权威新闻社,对赛事进行了主动报道,中国中央电视台七个频道,以及全国各省市地方电台、电视台,均对赛事进行大规模,不间断报道,知名大众媒体、体育媒体、党政媒体、IT媒体、财经媒体等都对赛事进行了广泛关注和持续报道;通过新浪观看现场赛事直播的同时在线人数突破30万,对赛事结果的讨论与赛事意义的探讨充斥各大知名综合论坛及专业体育论坛,内容涉及约100家论坛的300多个不同版块。新浪目前最高的阅读量为2731次,超过50%的帖子目前的阅读量都在500次以上,并且网民的浏览数还在不断上涨。
浪潮运作人机大战的首要目的,是在大众间进行品牌传播,从结果看,其营销无疑是成功的。据调查数据显示,人机大战活动前后,浪潮服务器的市场知名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9月,大众对于浪潮服务器产品的认知度仅为12%,对浪潮品牌有好感的占不到8%:而同期IBM服务器产品认知度为28%,对该品牌有好感的有29%。2006年人机大战活动后,浪潮服务器品牌知名度有了显著提高,增加至27%左右,对其持好感的上升至24%;同期IBM服务器产品知名度约为33%,对其持好感的大众占到27%。可以看出,人机大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浪潮品牌的影响力,将一个行业性很强的产品品牌成功推广到普通大众中,这对于品牌业务的拓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人机大战的实施,并不仅仅是在社会上轰轰烈烈一把,同时,浪潮在市场上达到了既定的目标——提升市场增长率。
从人机大战进行的8月开始,浪潮服务器的销售量出现明显增长,200603浪潮服务器销售量较上Q增长90%左右,较2005年同期增长32%。根据CCID的相关数据,浪潮在Q3的销售继续保持国有服务器第一。
受人机大战影响,G浪潮信息(000977)在人机大战过程中,连续两天涨停,在普遍低迷的科技股中一枝独秀,缔造了科技股运用体育营销拉动股市上涨的业界神话。
人机大战引发智能医疗的探讨 篇4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医疗,神经网络
1 人机大战
2016年3月谷歌旗下Deep Mind公司开发的智能系统Alpha Go (阿尔法围棋) 对阵围棋顶尖高手李世石九段, 令人惊讶的是Alpha Go展现了对围棋的全新理解, 对局势的超强掌控, Alpha Go四比一获胜。棋圣聂卫平评价:计算机下出了让我向他脱帽致敬的手段。一时间风光无限, Alpha Go引领人类围棋进入一个新时代!
据年初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Mastering the game of Go with deep neural networks and tree search (精通围棋博弈的深层神经网络和树搜索算法) 介绍, 作为一种人工智能系统, Alpha Go拥有两个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大脑:Move Picker (落子选择器) 和Position Evaluator (棋局评估器) 。围棋的变化有10 170, 棋路无穷无尽, Alpha Go通过把棋局看做为一个19×19的图像, 使用若干卷积层构造该局面的表征值。虽说围棋b≈250, d≈150 (b是游戏广度, 即每个局面可合法落子的数量;d是游戏深度, 即对弈步数) , Alpha Go结合Policy Networks (策略网络, 预测最佳走法) 和Value Networks (估值, 评估局势) 运行蒙特卡洛模拟算法 (Monte Carlo method) , 使得这些神经网络需要考虑的搜索空间的有效深度及搜索树广度大大降低, 而这一“棋感”就像人脑的直觉思维[1]。Alpha Go把此前几乎所有国际比赛中的棋局和对弈策略存入到知识库系统, 这是对弈的分析基础;通过机器自我学习以往棋局和自我训练, Alpha Go棋技提高达到了专业围棋水准。
2 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
谷歌的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成果Alpha Go, 结合了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 构建功能强大的通用学习算法, 即使左右互搏也能实现自我学习和自我思考, 成为有逻辑的AI产品, 谷歌的AI除了能下围棋, 还能运用于无人机、无人车及隐形眼, 甚至用来操控低温睡眠、空间传输。智能化服务将会快速地接入医疗、出行、旅游、电影、教育和餐饮等生活服务领域,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人类劳动往更高级的状态发展。
AI的重点之一是人工神经网络, 一种应用类似于大脑神经突触联接结构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及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模型灵感来自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 (尤其是脑) , 通常呈现为相互连接的“神经元”, 在输入大量的样本进行训练后, 神经网络进行自我学习及模式识别, 成为自适应性质的系统, 从而对输出结果进行逻辑判断。人工神经网络适用于医用计算机辅助诊断, 理论上来说, 只要用于机器学习的病例样本足够多, 对疾病 (如肠癌、肝癌等) 特征点的抓取、识别和判断就越趋于正确。笔者曾应用误差反传算法神经网络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算法开发肝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图像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2], 也曾运用美国Math Works公司出品的Matlab软件的“神经网络、样条拟合”模块, 预测消化内镜的五年消毒合格率[3]。
3 医疗应用与前景
神农氏尝百草后有了白胡子老郎中端坐药房的典型老中医, 近代分门别类的西医大量采用内镜等开展微创手术, 百年医疗掀起了巨变。Alpha GO此次横空出世引燃了培育多年的AI行业[4]。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将改变各行各业, 医疗、金融和保险是3个将面临变革最深远的行业[5]。
临床医生可以通过层次索引和增强神经网络检索诊断相似病例[6];运用误差反传算法 (backpropagation, BP) 建立神经网络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预报模型[7];通过比对脉搏信号分类识别高兴、愤怒、平静和悲伤4种情感状态[8]。管理人员能采用向量空间模型法建立非收费医疗耗材的规范分类[9], 通过径向基函数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神经网络分析子宫肌瘤患者的住院费用[10]。医疗科研人员可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的医疗气象预测模型, 为心血管疾病的医疗气象预报提供科学参考[11]。
人工智能目前仍是早期阶段, 还没有办法创造出主动式的意识, 谷歌承认未来几年内也很难见到可以上市带来真金白银的产品。目前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基本是经验式学习, 主要是人体四肢功能的扩展, 还未达到Alpha Go自主学习的高度。我国智能医疗的运用很多处于学位论文实验阶段, 临床突破较少。解决问题 (Problem-solving) 的智能机器, 有知觉有自我意识并最终解放人脑力劳动的未来智能医疗, 其路漫漫且大有可为。
以心电图为例, 如果运用Alpha Go, 不仅能通过学习自动识别心电图曲线, 还能模仿人类神经网络根据亚洲人、欧洲人不同体征进行抽象思维, 优化提高判断的准确性。Alpha Go后继者, Deep Mind Health公司的Streams目前正在皇家自由医院进行试点, Streams几秒钟便能查看存在急性肾脏损伤风险患者的验血结果, 并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优化。IBM的“沃森”机器人正在阅读大量医疗日志, 在美国一家医院学习像一名医生那样正确诊断疾病, 它将基于患者症状给医生提出重要治疗建议[12]。谷歌Deep Mind计划将Alpha Go和医疗、机器人等结合, 开发一款医生或患者说出症状后在互联网上搜索医疗信息、寻找诊断和处方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 必能将诊断准确度得到划时代性的提高。将Alpha Go搭载于机器人身上, 就能制造出观察人类感情的家庭用机器人。未来, 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手术机器人、VR、3D打印、纳米离子平台以及基因工程等这些先进技术都将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 而非对手。
参考文献
[1]Silver D, Huang A, Maddison CJ, et al.Mastering the game of Go with deep neural networks and tree search[J].Nature, 2016, 529 (7587) :484-489.
[2]唐静波.BP神经网络在肝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09, 15 (1) :55-57.
[3]何献忠.消毒级内窥镜的消毒合格率分析与预测[J].中国医学工程, 2009, 17 (3) :231-232.
[4]汪蕾.Alpha Go大胜背后:人工智能产业化尚未成熟[N].中国企业报, 2016-3-15 (13) .
[5]彼得·迪亚曼迪斯.将会被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重塑的三个行业[J].中国青年, 2015, (23) :41-41.
[6]赵卫东.基于神经网络的案例推理医疗诊断[J].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0, 30 (3) :46-50.
[7]张莹, 邵毅, 尚可政, 等.人工神经网络在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预报中的应用[J].卫生研究, 2014, 43 (5) :774-778.
[8]杨超.基于改进的EMD脉搏信号特征的情感识别方法[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 2015.1-41.
[9]谢海源.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耗材分类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4, 38 (5) :386-388.
[10]高栋.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子宫肌瘤患者住院费用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5, 31 (21) :3358-3360.
[11]高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心血管疾病医疗气象预警模型设计[D].济南:山东大学, 2010.1-54.
人机大战 篇5
3月,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与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 Go)之间展开五轮对弈,最终阿尔法围棋以总比分4:1战胜人类代表李世石。
机器人会不会最终战胜人类?为回答公众的关切,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推出《人机大战》。这是中国首档聚焦人工智能的科学挑战节目,拟邀请国内外顶尖人工智能向“最强人类”发起挑战。
节目组代表说,经过半年时间调研,他们征集到项目资源,寻求人工智能项目与人类的可比性。最终把挑战者定为“最强人类”:天赋达人、职业高手、超能团队。
5日在西安举行首场项目征集会上,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步态识别”项目组分享了技术。项目组负责人说,如果与刑侦专家同台竞技,“胜率是各占50%”。
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表示,希望借助合作,尝试并拓展科学传播方式,“告诉大众,科学传播可以如此生动有趣”。
据了解,中科院科学传播局这次组建了一支专家智库团队,成员是研究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智能控制,图像处理、人机交互、智能车辆、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等涉及人工智能多方面的资深专家及青年学者。
专家评审队当日对参演项目进行科学评估,给出指导意见。北京芯合科技团队代表王相伟说,这些科学点评对于后期优化产品性能很有帮助,“人机大战不仅是比赛和展示,更是一次人工智能和硬科技领域的对话和学习”。这支团队是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中科创星孵化出的一家企业,目前已拥有两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科技产品。
“人机大战”的赢家与输家 篇6
人机大战是一场竞技比赛,最后总有胜负。就“人机大战”这一件营销事件来讲,笔者认为,也有赢家与输家。
在赢者中,获利最大的是中国人工智能协会。这个民间组织在此次比赛之前几乎无人知晓。在看起来做秀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人机大战”事件中,在以央视为首的媒体大规模的报道和门户网站的强势推广下,让默默无闻的人工智能协会成为镁光灯下最闪亮的明星。更妙的是,该协会选择了中国象棋这一中国人熟知并最能体现人脑智力的棋种,让电脑在打败五位大师的同时,也为自己镶上了人类顶级智能研究协会的标签。如此精明的设计,岂有不赢之理?
第二个赢家当属中国象棋与棋手。与国际象棋“走遍世界”相比,中国象棋的国际影响力显然不行。这一棋种似乎只是街头大爷们的玩物,媒体给予的关注也少。因此,中国象棋选手们也很希望能在人前秀一次。虽然输局不少,但中国象棋与大师们却也在长时间内成为媒体关注焦点,为寂寞的中国象棋赢了一把。
最大的赢家当属浪潮服务器。作为一家面向企业应用的服务器厂商,浪潮的知名度多数局限于专业群体中,通过“人机大战”,浪潮服务器在普通人群中的知名度得到了显著提升。更关键的是,据称,此番炒作的投入远远低于今夏各厂商在世界杯期间的投入,让很多厂商后悔没有操作类似事件。
人机大战 篇7
近日, 湛庐文化联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共同邀请了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小燕、360云公司CTO何万青、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机器之心联合创始人赵云峰、三星研究院高级技术总监史媛媛、云基地执行董事杨立等专家, 在“人机博弈的未来”专家春季研讨会上分享了他们对人机大战的理解。
与机器人共舞, 更好地提升人类自身的水平
何万青:
日本围棋大师藤泽秀行曾说, 棋道一百, 我只知七, 意思是人类顶尖棋手离完美理解围围棋真谛相差甚远, 大约只有5%。这次Alpha Go运用评估网络和策略网络学会判断最佳落子, 这或许能帮助棋手提高对围棋真谛的理解。其实, 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好事, 因为对于围棋界来说, 这是对人的智力的延伸;对于普罗大众来说, 机器的进步, 也将不断提升人类无能的标准线, 因为每个人在享受这些科技的同时, 也必须掌握这个技术之上的能力来驾驭它。
人机大战中我们也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有时候你会发现初级棋手会给你讲清楚这步棋为什么这么走, 但是高手之间却说不清楚为什么这么走。所以, 有人会把这个棋谱记录下来, 然后赋予它意义。其实人们对自己大脑神经网络的活动可能根本就不了解, 某些意义只是我们人类自己赋予的。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 机器用一种黑箱的模式模拟了我们脑部的活动, 而我们不知道脑部是怎么活动的, 这一点, 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人机大战也有可怕之处, 这次计算你会发现机器后面有1000多个CPU和几百个GPU, 它的功耗是非常高的, 而人的功耗只有20W。如果将来机器的功耗能降低到人的标准, 那个时候能不能把人在同等功耗下击败?也是个未知数。
所以如果我们的机器人消耗几千度电来认一只猫, 这件事可能只具有商业宣传价值, 没有特别大的社会价值, 从学科的角度来讲, 也是一种倒退。
另外, 在一个大集群里, 由于存在机器行为之间的随机性错误, 机器有时候也不靠谱, 也会出现“打起来”的情况, 这个危险是存在的。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 现在所说的深度学习, 其实是一种通用人工智能, 可以放在我们所说的解决“信息完备”的问题里面。对于技术人员来说, 当他有一种技术的时候, 就一定要用, 因为当他有一把锤子的时候, 他就会把所有问题看成钉子。
机器学不会人类面对未知环境的反应能力
朱小燕:
机器在某些领域一定会战胜人类, 比如飞机、汽车等都已经成为事实, 但人类没有必要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恐惧, 它们还不懂得对各类知识和信息的综合凝练, 机器很难在综合能力上超过人。哪天机器能做到和猴一样, 就非常不错了!
杨立:
人类自身的特质里, 有一方面是“靠谱”的部分, 如逻辑思维、严谨推理、精细计算等, 但还有一方面是“不靠谱”的部分, 如艺术、创造性等, 而人类发展过程中, 不靠谱的部分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各类机器在靠谱部分越来越多的替代人类, 人类未来或许应该更多从不靠谱哪方面加强, 结合机器靠谱的部分, 以实现更有效的发展
史媛媛:
人最牛的是面对未知环境的反应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创造力, 这才是人类真正的价值!现在机器的深度学习是运用大量数据训练, 把人已有的知识记忆出来, 但在智能上并没有本质的突破, 我们应该花更多精力在这方面探索自己的优势。
所以, 我比较同意朱小燕教授的观点。什么时候机器能写一部《静静的顿河》, 能写出《红楼梦》这样的巨著, 可能到那个时候我会惊讶一下。
赵云峰:
回顾了近期人工智能大事件, 他认为从现阶段科技的发展来看, 人工智能离取代人类还太早, 与其纠结于这些遥不可及的问题影响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 不如把精力花在技术和算法的研究上, 让机器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我很期待, 深度学习在解决人工智能提升围棋棋艺之外, 能在医疗、教育等行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传媒角度:比担忧未来更有意义的是, 关注当下
关于人与机器未来,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从传媒的角度, 进行了新锐解读:
第一, 关于人类的未来之说, 或许早已存在, 只是人类无法得知而已。因为人类这种生物本身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 我们对四维空间无法预知, 我们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缺陷的。只是我们自己一直把人类假设成宇宙最高级的生物, 很有可能除了机器之外, 还有更高级的生命存在。
第二, 我们现在说到的对机器人的恐惧, 这种预测, 无意义。我们只不过是在创造一种类人的能力或者形态。如果一定要预测话, 我个人的判断是, 人类必败, 这只是时间问题。因为整个机器人是人类的一种隐喻, 是人类的一个镜像, 我们在创造机器人的高速度、超计算等优点和能力的时候, 也有可能复制我们的缺点 (比如, 自私、贪婪、嫉妒等) 给机器人。所以, 人类将来会被自己创造的机器打败, 人会成为自己的灭绝者, 这可能是人类无法逆转的命运。
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可能是一种演化, 而未必是进化, 它对地球的破坏, 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 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类自己的“创造”和“回报”, 但却总是被人们忽视。
人类总是缺乏对自身错误的认识和反思, 以及自我的纠错能力, 其实相对于人工智能在遥远的未来是否会取代人类的恐惧, 现在更紧迫的是关注当下现实的问题, 这也是这次人机大战给我最大的启示。
如果, 从传媒的角度看待人机大战这个事件, 这其实是谷歌一次非常成功的策划营销和品牌营销。因为首先它使全世界都知道谷歌已经转型, 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一个顶级状态, 通过策划一个活动, 再通过它在学术成果方面的论文发表, 这就让它占领了一个高地。
除此之外, 它也把这项技术和领域向全世界做了推广, 让大家更多的关注人工智能。这也是我从传媒角度的一个理解。
从趋势上来看, 一种趋势是走向融合, 一种趋势是能力的延伸以及某些功能或岗位上对人的替代。
走向融合, 以新闻为例, 比如新闻无人机可以穿越雾霾、污染或者高危险的地区代替人完成任务。还有机器人写作, 实际上不是代替记者, 而是能够为记者提供更多的数据源分析, 提供更可靠或者更复杂的计算, 让记者能够有更多的数据以及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这要求新闻从业者是多学科、跨学科的教育背景, 也使得教育体系急待重建。
能力延伸, 以科大讯飞为例, 其智能语音是人在文字和语音转换方面的能力的延伸, 表现在岗位和功能的替代性上, 是速记行业的消失, 以及播音主持行业的消弭。不过, 一批就业岗位消失后, 相应的另一批岗位也会出现, 就业方面一定是维持一个平衡的。
此外, 由人工智能引燃的投资热, 也出现了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现象, 这也是需要我们警惕的。
关于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争议, 我认为不能简单的把它理解成人和机器之间的某种依存关系, 而是人和周围一切生态在发生连接和重组。在整个生态不断发生各种变化的情况下, 我们怎么知道人和机器之间就不能产生感情呢?我们又怎么确认它就一定不是件好事呢?我认为这种选择其实跟新机会的出现是并驾齐驱的。因为, 新的连接关系一定会产生更多的可能和更多的机会。所以, 人机不一定博弈。
IBM人机大战背后的品牌谋略 篇8
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人机大战。早在1997年IBM就推出了计算机“深蓝”与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洛夫进行象棋比赛。当年的象棋比赛考验的是“深蓝”的逻辑处理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而《危险边缘》节目中的智力问答则考验了“沃森”的语言分析能力,无疑,这是一次更大的挑战。
《危险边缘》节目涵盖了诸如历史、文学、政治、艺术、娱乐和科学在内的广泛问题,问题常常包含微妙含义,如反讽、谜语等种种表述,而且要求答题人要快速抢答。这需要计算机能够理解人类千变万化、甚至模棱两可的语言表达方式。
一场“不会输”的游戏
历时三天的IBM人机大战,以“沃森”完胜落下帷幕。“沃森”无疑是IBM整体科技实力的体现。据IBM中国研究院资深经理潘越介绍,“沃森”由IBM25个科研人员历时四年研究完成,研究人员的国籍跨越中国、日本、以色列等,整合了IBM创新的DBQA分析软件、10台IBM POWER 750服务器和DB2等软硬件技术。
与其说人机大战是IBM科技实力的展现,倒不如说是IBM在公司品牌营销上的又一次胜利。《危险边缘》是美国收视率排名前三的电视节目,也是美国最火爆、难度较大的智力问答节目。IBM人机大战通过与《危险边缘》合作,再利用美国十多家电视台、互联网、Twitter、facebook等全媒介传播,使活动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受众。IBM中国区在媒介传播方面,除了采用电视报道,也选择与新浪网独家合作报道,尤其是采用了微博互动模式,实现了传播效果最大化。人们注意到,“沃森”的代表符号是一个“发光的蓝色地球”,这也是IBM智慧地球战略的标志。通过人机大战直播活动,IBM智慧的地球战略也得到普及。
就在“沃森”完胜之后第四天,美国一家技术供应商找到IBM,双方宣布结成合作伙伴,准备把“沃森”中的创新技术商业化。据潘越透露,“沃森”项目团队已经向IBM提交了商业规划报告,将由IBM相关部门协助推进商业化,比如,可以针对特定行业如医疗、旅游、银行、保险等推出一些定制化应用,从而让“沃森”技术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另据IBM有关部门透露,借着人机大战的超高人气,IBM将在全球推出多场市场推广活动,由各区域、各业务线根据自身需求决定各自推广力度。IBM中国区POWER服务器产品线己在2月24日开始了推广活动。
“即使‘沃森’失败了,IBM也是最大的赢家。通过人机大战这种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不仅让大众了解到其科技创新能力,也间接地提升了公司品牌形象。”国内知名品牌营销专家李光斗如此评价。
主品牌带动子品牌策略
IBM是一个专注于高端商务品牌形象的高科技企业,似乎是躲在背后为客户服务的,不需要直接面向大众。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企业品牌也是大众品牌,以往针对专业人士进行的点对点、细分式的品牌营销理念已经显得过时。
“人机大战成功地把IBM这样的高科技品牌转变为大众品牌,并向人们宣传了其创新、智慧的品牌理念。”北京志起未来营销董事长李志起表示。
历史上IBM曾数次面临经营危机。早在1997年IBM第一次推出人机大战之前,就面临着人类历史上最大亏损,当时的IBM产品线覆盖广泛,涵盖了高、中、低等各个层面的软硬件产品。据公开资料显示,囿于既有的成功,当时的IBM给外界以保守的品牌形象,一些竞争对手纷纷以创新等理念打击IBM的品牌形象。IB M在最初没有特别重视公司品牌建设,广泛的产品线不仅使消费者缺乏对IBM品牌核心理念的认识,也加大了营销成本。
郭士纳上台之后,开始打造IBM勇于创新、注重服务的品牌形象。在经营战略上,从以技术主导型转向以客户为导向,推出“四海一家”的整体解决方案。1997年IBM启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机大战,把IBM“勇于创新”的品牌形象推到了极致,带动了IBM持续多年的增长。
多年来,IBM一直沿用由公司主品牌带动各产品线子品牌的品牌营销模式。不管是在第一波互联网浪潮中推出的随需应变的电子商务战略,还是在2004年卖掉PC业务,全面转向高附加值的服务战略,乃至2009年推出智慧的地球战略,IBM都是以统一的品牌理念整合各个子品牌,并引领整个IT市场潮流。
从产品营销到“价值观”营销
李光斗表示,IBM人机大战背后所蕴含的“以价值观打动人”的品牌营销理念,值得国内科技企业借鉴,但具体的营销手法却无法模仿,因为一家企业如果没有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做支撑,再好的营销手法,结果都会让企业出丑。”
李志起则认为,在科技创新方面,国内科技企业如果要追求前无古人、后无来人的革命性技术,似乎是不现实的。微软、英特尔、谷歌、IBM等科技巨头都是技术驱动型创新的典范。但是,随着苹果、facebook受到追捧,则开启了一个以消费主导创新的时代。从技术层面来看,苹果的产品似乎并没有太多革命性创新,但却满足了酷青年的消费需求;facebook也满足了人们社交的需求。这对国内科技企业的意义在于,可以重视应用层面的创新,即微创新,如李开复的创新工厂就专注于小的应用创新。好的创新理念,再加上好的营销包装,国内科技企业同样可以大有作为。
围棋人机大战揭开人工智能新篇章 篇9
“阿尔法围棋”的胜出, 代表着人工智能已到达新的新高度。
“围棋人机大战”掀起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和未来科技的探讨热潮, 曾经看似遥远的人工智能科技似乎已经照进现实。技术在变, 我们的生活也在变。
围棋人机大战前, 不少人担心围棋这块阵地一旦失守, 将对整个项目产生灭顶之灾, 因为不少人或许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号称棋类智力最顶尖的围棋也不过尔尔, 从而魅力大减。可实际的情况却是恰恰相反, 很多平时不关心围棋或者说根本连围棋规则都不了解的人, 也因为人机大战开始了解和关心这项运动。
围棋人机大战期间, 关于人机大战的报道充斥于国内各种媒体的“头条”, 风头完全盖过了足球、篮球这些风靡世界的运动;就连围棋普及率极低的欧美国家, 英国广播公司 (BBC) 、路透社、美联社这些主流媒体也对比赛进行了详细报道, 这在以往几乎是不可能的。
“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是人机大战最终极的受益者。围棋人机大战前, 人工智能对于普通人而言还是那么“云山雾罩”;围棋人机大战后, 人们通过各种报道已经了解到, 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智能化服务将会快速地接入餐饮、出行、旅游、电影、教育、医疗等生活服务领域, 覆盖用户吃、住、行、玩, 人工智能在未来可能媲美人类的专职秘书。
阿尔法围棋最大的胜利是为人工智能打造了一场全球性的科普, 也代表了高科技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充满“野心”的宣告。过去的人工智能只是存在于实验室的智慧探索;而未来的科学技术, 人工智能将是基础, 是推动商业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工智能概念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 互联网和大数据推动人工智能进入新的春天。语音识别、图像分类、机器翻译、可穿戴设备、无人驾驶汽车等人工智能技术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攻关和产业应用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势头迅速。有数据显示, 2014年, 我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销量猛增54%, 达到5.6万台。2014年我国智能语音交互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指纹、人脸、虹膜识别等产业规模达100亿元。有业内人士表示,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将是中国制造弯道超车的一次绝佳机会。对此谭铁牛院士也很乐观, 他认为, 人工智能将在国防、医疗、工业、农业、金融、商业、教育、公共安全等领域取得广泛应用, 引发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在他看来, 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各有所长, 融合多种智能模式的混合智能, 即“人+机器”, 将在未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便捷的人工智能
似乎从“元老级”的苹果Siri开始, 语音助手的应用变得普及起来, 有人如此评价, 如果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 那么语音助手的出现则给了人们当一回小公主的机会, 外出迷路又不愿意问人的时候, 拉出语音助手来, 一分钟解决交流障碍症;而一切吃喝住行方面的问题, 只要能够做到言简意赅、意思明确, 基本都能够通过语音助手获得帮助。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语音助手越来越多, 其用途都差不多, 既可以充当用户生活的百事通, 又能够一定程度上陪着用户插科打诨。它们的推出是电子产品进一步智能化的表现, 也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应用。
在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李生教授看来, 人工智能早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我们搜索‘羽绒服能水洗吗’这个问题时, 搜索引擎会自动汇总网上的大量信息, 计算并得到精准答案, 这难道不是一种智能吗?”
因为具备了与人交流的一些功能, 机器变得更聪明, 这当中离不开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突破, 自然语言处理就是将人类的语言分析转化生成计算机可以理解的语言。李生认为, 搜索引擎中的意图分析和精准问答、电子商务中的自动客服、社交网络中的好友推荐, 这些应用背后都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作为支撑, 而自动问答、知识挖掘、情感分析、图像视频识别等正是目前人工智能重点关注的领域, “比如解决跨语言交流的机器翻译, 目前有的机器翻译产品已具有相当程度的智能水平, 既支持文本翻译, 也支持语音翻译和拍照翻译, 翻译的准确度和流畅度都很好, 这样即使不懂外语的人, 今后在手机上安装一个机器翻译APP, 也可以放心地出国旅行。”李生判断,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进入井喷期。
完全替代不可能
想象一下, 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 未来人类将从很多危险和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享受机器人提供的便捷服务, 从而把更多精力和智慧投入到真正需要人去完成的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等工作中, 这样的世界是不是更美好吗?
不过现实却并非如此惬意, 在人工智能研究早期, 有些科学家非常乐观地认为,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CPU计算能力的提高, 实现人工智能指日可待。但事实证明, 人工智能的发展没有预期的那么美好。直到进入21世纪,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推动, 人工智能才进入了春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谭铁牛表示, 相比专业人工智能只擅长做特定的事情, 人类的大脑有着更大的通用性, 人类可以应对各种各样的环境, 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 无需学习。目前来看, 具备类似人脑这种能力的通用人工智能依然任重而道远。“比如说人脸识别现在比较火, 前不久马云在德国说用人脸识别来刷脸支付, 当然不是说人脸识别不好, 但有时候双胞胎识别不了, 儿子和父亲也区别不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 (深圳) 校长徐杨生对此也有同感, 他认为, 过去几十年, 科学家往往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机器人动作的研究上, 让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爬、抓、行、跳等, 在真正的“智能”问题上却鲜有建树。他打了一个比方:前50年, 我们研究的多是机器人“穿衣服”这个动作, 却没有让机器人学会“要不要穿衣服”等感知和认知能力。
谭铁牛说, 人的大脑是一个通用智能系统, 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与之相比, 现有的人工智能还做不到, 因此人工智能并不比人类聪明, 比如人工智能虽然可以在国际象棋比赛中打败人类冠军, 但在对智能水平要求更高的围棋项目中只相当于业余五段水平, 目前无人驾驶的概念车只能在某些测试路段做到高度自动驾驶, 而在人口密集型城市街道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还需要长期攻关。
人工智能揭开新的篇章
几乎从人类幻想出“人工智能”这一概念的时刻起, 一方面, 人们期待人工智能可以像卡通形象“大白”一样造福于人类;但另一方面, 不少人却担心人工智能一旦拥有智慧, 人类或遭遇灭顶之灾。
曾经, 大众汽车新生产线上的安装机器人将一名技师抓住并按压致死, 有人预言人类发明的自动驾驶汽车总有一天会撞死一位人类, 而《终结者》《黑客帝国》等电影早已描绘出计算机开发超级智能、毁灭人类的反乌托邦前景, 还有媒体列出12种“末日危机”, 其中就包括人工智能接管世界, 而近年来包括斯蒂芬·霍金、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在内的一些科技和理论巨人都曾警告人工智能可能是人们面临的最大灭绝风险, 这样的观念从当今最聪明的头脑中说出, 不得不引发人们思考。
不过持积极态度的人也不少, 牛津大学的哲学家尼克·博斯特伦就认为“人工智能不会毁灭人类”, 他举的例子是, 将一名母语为英语、从未说过汉语的聪慧女孩关进一间有大量汉语学习用书的房间, 要求她流利地说汉语, 无论她多么聪明多么努力, 也无法达到母语是汉语的人的水平, 因为要想熟练掌握一门语言, 关键是要同语言流利的人一起交流, 同样人工智能在缺少与人类自然交流的情境下很难达到人类的智能水平。
在一些科幻小说或电影大片中会有未来像机器人那样的智能生命代替人类接管地球的场景, 人工智能如果获得超越人类的智能, 是否会反过来统治人类, 一些乐观人士持否定态度, 因为如果智商能成就权力, 那国家就应由科学家、哲学家或象棋天才来统治, 然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首脑并不是智力最为超群的那拨人, 而是因为他们能力强、人脉广、魅力十足等原因才成为领袖从而号令他人, 这些特点恰恰是未来的人工智能很难学到的, 况且任何占领地球的计划都需要很多人的协作, 人工智能会具备如此强大统一的执行力吗, 值得怀疑。
还有人担心, 如果人工智能发展不合理, 未来的人类世界不仅会处于自己创造的危机之中, 还极有可能出现人群两极化, 精英人群控制智能终端, 而普通大众则在智能化产品的包围和照顾下逐渐退化, 最后成为被奴役的对象。
人工智能的发展终端是福是祸, 谭铁牛院士给出了一个较为乐观的回答:“‘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把握得好, 人工智能就是天使。”在他看来, 当前, 人工智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难以超越人类, 远不足以威胁人类的生存。任何高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和应用的普及, 其社会影响日益明显。
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未来, 高端服务机器人也将是很大的亮点。健康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将会有利于产业的发展。当前,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速度稍微过快, 重复发展较多, 差异也比较大。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很大差距, 主要是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 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 高端品质可靠性低。其实在机器人发展中, 还需要关注和发展一些高端的内容, 我们国家也正在对此进行布局, 推动高端智能机器人的发展, 以期解决机器人发展的瓶颈问题。
未来三五年, 从产业来说, 竞争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展开。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汽车以及通讯业等都将发生变化, 5G将要在2020年成为现实, 并实现规模商用。芯片的集成度如果按当前方式发展达到人的神经源的集成度的话, 在2018-2019年, 计算能力和处理能力会有巨大的变化。同时我们的传感器快速发展, 可以在2公里以外用传感器感受你数据的存在, 人的感知处理的能力也会大大的加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或者物联网都将统筹起来。
技术的变化, 使得制造业的组织模式、商业的组织模式都会产生一些新的业态。有的新业态未必能成功的大规模运营, 但它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 是渐进式的。新的融合力量会创造出什么样的空间?技术上的创新, 也是想象力与现实的比拼。
作为科学家来说, 探索未知要超越人的想象, 超越人的思考。
真正的“人机大战”在棋局之外 篇10
这一幕似曾相识。1997年,IBM公司的超级电脑“深蓝”就曾结束了有史以来最伟大棋手卡斯帕罗夫独步天下的地位。
两局棋的结局是令人震撼的。人类最顶尖的高手落败了,而对手只是一台没有生命力、没有感情的冰冷机器。这种震撼不仅让人感叹,甚至让人有些生畏,因为,它完美地直播了人类制造的工具是如何战胜人类的。
相比19年前的“深蓝”,AlphaGo更进一步。前者靠强大的处理器核心来“暴力穷举”出所有的取胜方案,而AlphaGo已经懂得策略思维和形势判断。换句话说,前者靠蛮力优势,而后者更有思维,更懂得像人类一样思考,甚至会学习。
机器人懂思维、能思考、会学习,是这轮人机大战最核心的看点。这标志着机器已经不再简单地按照人类编写的程序来被动运算,而是逐渐开始掌握主动思考和主动决策的技能。
从被动到主动,正是人工智能发展最难言的道德窘境。人类进化,之所以优于其他生物物种,是因为人类具备劳动能力和工具利用的能力,进而生成主动思考和决策,但这一进程,持续了几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人工智能技术只耗费了几十年就让电脑类机器工具从被动服务学会了主动决策。目前,人工智能设备的“智商”已经可以达到四五岁儿童的水平,在可预见的未来,制造出会思维、懂情感、能判断、有主见的智能机器不是天方夜谭。
人类无法想象未来的人工智能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就像几百年前的人类无法想象汽车、飞机、导弹这些远远超越人类自身极限的工具一样。相比人脑有限的利用率,人工智能的“智商”全面胜出人脑也只是时间问题。霍金、比尔·盖茨等人都曾悲观地提醒过,无度发展可能导致人工智能最终反制人类,造成不可控的毁灭。一些科学家也曾警告某些国家,不要轻易把人工智能运用到战斗武器中。
人工智能的利用价值毋庸置疑,它可以提高效率,优化生产,进行高危作业等。但关键问题是,人类如何去引导、规范、限定智能技术发展的方向、界限和目的。应当让智能机器“知道”,它们的出现不是为了战胜人类,而是服务人类;更应该让研究者清楚,人工智能不仅涉及计算机科学,也包括哲学、认知学、心理学、控制论、社会学,更需要有清晰和冷静的科学发展观。
因此,真正的人机大战,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发展过程之中,而其中重要的一场战役,是人类能否控制自己的心智,去发展合理的智能技术。
(原载2016年3月10日《京华时报》)
[解 读]《真正的“人机大战”在棋局之外》这篇短论重点介绍了战胜卡斯帕罗夫与击败李世石的两台人工智能机器的不同,突出了AlphaGo“懂思维、能思考、会学习”的特点。而AlphaGo所具备的这种“主动性”,标志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这一阶段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有可能陷入了一个“道德窘境”——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迟早会出现“会思维、懂情感、能判断、有主见的智能机器”,而这些智能机器在为人类提供各种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的同时,也极有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由此,作者得出结论:真正的“人机大战”,是“人类能否控制自己的心智,去发展合理的智能技术”。比如不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有害于人类(比如武器制造)的领域,而且必须使之为人类所掌控,始终服务于人类。文章有理有据,富有见地,值得每一位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