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2024-09-25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通用12篇)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篇1

鲁迅《孔乙己》是写知识分子的短篇小说。小说主人公孔乙己在笑中走完他悲剧的人生。笑在小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一.笑是小说的线索

线索, 指事情引导的端诸路径, 或贯穿于整篇文章的思路、脉络等。线索在文章中起连贯作用, 使文章条理清晰、内容集中。

《孔乙己》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外现线索, 即以“我”作为叙述人, 联系全篇, 另一条是隐含线索, 用“笑”来贯穿全文。

以“我”为线索, 通过“我”的目睹、追忆, 写出孔乙己的出场、经历、遭遇以及悲惨命运。整篇小说在叙事结构上是以“我”为主体的故事, 在“我”中, 孔乙己只是一个可笑的叙事对象, 孔乙己的故事是“我”灰色生活的一种点缀。在文中, “我”随着小说的演进, 逐渐被“掌柜”、“短衣帮”同化, 最终使“我”也参与到“嘲讽”孔乙己的队伍中来。这种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 不仅讲述了孔乙己的故事, 而且真实见证了“庸众”的无情。

“笑”作为线索, 将孔乙己与其他人连接起来。透过“笑”, 我们可以看到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地位, 以及酒店中的人对他的态度。在咸亨酒店, 孔乙己只不过是别人的笑料, 笑声如影随人般地伴随着他的出场。他一到店, 短衣帮便取笑“孔乙己, 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他刚喝过半碗酒, 短衣帮又嘲笑“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他最后一次出现在酒店, 也没有逃脱这种令人痛苦的嘲笑, 掌柜仍笑他“孔乙己, 你又偷了东西了!”, 好像他被打折腿是一种可笑之事。除了被短衣帮和掌柜笑话外, 连小孩也加入了其中, 十二岁的伙计“我”每次会对短衣帮的笑进行附和, 邻舍孩子有几回也赶热闹。对于别人的笑, 孔乙己的反应一次比一次难堪。开始, 他还能争辩“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 能算偷么?”, 极力掩盖心中羞耻;当被戳到最大隐痛———连秀才都不是, 他只能胡乱地说些话, 力图掩饰自己的“颓唐不安”;为了化解成人世界嘲笑带给自己的羞辱感, 他转向孩子———小伙计和小孩, 讨来的却是无趣;等最后一次面对掌柜取笑时, 他只有恳求、哀求留点脸面。“笑”从另一个角度, 记录下众人的“无情”, 一步一步呈现出孔乙己所受的内心伤痛和无助境地, 隐含着作者的批判意味。

二.笑是一种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 又叫间接描写, 是指在文学创作中, 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以使其鲜明突出, 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通常情况下, 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 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式的描写, 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 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想像力。其次, 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再次, 侧面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无论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 都是一种文学手段, 其目的都是为凸现所要描写的对象服务的。

孔乙己未出场, 小说就对他进行了正面描写。首当其冲的是外貌描写, “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点明了人物的特殊身份, “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写出了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好逸恶劳, “青白的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勾勒出一个穷困不得志、饱受世人欺凌的老书生形象。随后的语言描写“满口之乎者也”突出他的迂腐可笑。这些正面描写勾画的人物形象似乎静止而不鲜活, 更似乎意犹未尽而有悬念, 于是作者调用了侧面描写, “笑”成了其中的一种形式。

短衣帮笑孔乙己脸上的新伤疤, 笑孔乙己偷书被何家吊着打, 解释了孔乙己“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是对孔乙己好逸恶劳的事实印证。短衣帮笑孔乙己连秀才都不是, 交代了孔乙己的读书人身份, 难怪孔乙己要穿长衫, 要“满口之乎者也”。掌柜笑孔乙己偷东西被打折腿, 揭示了孔乙己好逸恶劳恶习不改以及由此遭致的灭顶之灾。孔乙己的好逸恶劳, 在短衣帮和掌柜的笑口中得到放大, 侧面反映出孔乙己在咸亨酒店之外的生存状况———偷窃被打。这种生存状况, 与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生活状态———被人哄笑, 相互呼应, 昭示了孔乙己的人生悲剧。在写短衣帮和掌柜取笑的同时, 也对孔乙己的表现进行了描写, 如“污人清白”、“窃书不能算偷”和“不要取笑”等语言描写, 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互结合, 纵向与横向相互映衬, 使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有了立体感。

三.笑是以乐写悲的手法

《孔乙己》中的笑, 是含泪的笑。封建知识分子孔乙己的不幸, 竟被人们拿来逗乐取笑。笑的背后是辛酸、悲凉。

笑集合了笑者和被笑者, 前者是咸亨酒店的人们, 后者是孔乙己。二者从两个视点折射出小说的社会悲剧性。

1.以被笑者的不幸, 即孔乙己的人生悲剧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的罪恶。

虽然科举制度所允诺的“满朝朱紫贵, 尽是读书人”的前景未在孔乙己身上兑现, 但“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已在他头脑中根深蒂固。因此, 他念念不忘自己读书人身份, 时刻摆出读书人的架式, 穿长衫, 满口之乎者也, 把窃书不能算偷挂在嘴边, 甚至自视比“短衣帮”高一等。自命清高的他从未意识到自己和“短衣帮”其实没有两样, 徒劳地画着无用的楚汉之界。社会地位低下, 生活随之困顿, 孔乙己仍固守着“劳心者治人”信条, 轻视劳动, 好逸恶劳, 不好好给人抄书, 干起了偷窃之事, 断了生计。穷途末路的穷书生, 最后只得铤而走险。可他想都不会想到他会被同是读书人的丁举人打折腿, 更不会想到是丁举人把他推上了绝路。死前, 因“还欠十九个钱”, 连最后一点清白也没保全。

封建科举制度只为孔乙己编织了富贵的美梦, 却没有告知他科举是千军万马过的“独木桥”;封建思想只叫孔乙己远离劳动民众, 却没有叫他与上层社会保持距离。孔乙己上不趴天, 下不着地, 摔死只是早晚的事了。

2.以笑者的无情, 即众人对孔乙己的态度鞭挞“国民劣根性”以及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

“短衣帮”、掌柜、小伙计和小孩, 都参与到哄笑孔乙己的行列, 他们的笑大同小异。

“短衣帮”, 处在社会底层。在他们眼中, 没有进学、好吃懒做且有偷窃劣行的孔乙己, 简直就是废物, 连他们都不如。挖苦嘲弄孔乙己, 成为他们打发时光、喝酒解闷和忘却劳累生活的一种方式。他们那看似无聊的笑, 暗含对无权势的孔乙己的否定评价。

掌柜是商人。商人唯利是图、见钱眼开。客人出钱多少决定着掌柜的服务态度。阔绰的, 掌柜亲自问候;“短衣帮”和孔乙己之流, 则由小伙计去应付。孔乙己属于酒店的赊欠客 (虽然欠的钱能很快还上) , 更何况他一直拖欠着19个钱, 掌柜摇身成为客人的上帝, 有权利嘲笑至下的孔乙己, 从中可以找回在阔绰客人那里失去的尊严。掌柜铜臭似的笑, 是对无钱财的孔乙己的冷酷回应。

小伙计的笑, 是附和的笑。小伙计在酒店目睹并亲身感受了世态炎凉, 备受压抑, 感觉快乐难以寻觅。附合众人的哄笑, 让他找到了难得的快乐。他渐渐默认众人对孔乙己的嘲弄, 在不经意的附和中成了众人的“帮凶”。

小孩的笑, 是好奇与凑热闹的笑。虽如此, 也会给孔乙己带来无意的伤害。在成人世界的熏陶下, 小孩无意的笑迟早会转换成有意的笑。

无论哪种笑, 都是对孔乙己精神的戕害, 充满无情味。众人的笑, 折射出民众愚昧麻木的国民劣根性。究其社会根源:封建制度的等级观念和封建文化的惟权势惟钱财至上的价值观渗透人心, 人与人相互隔膜, 彼此冷漠, 共同打造人间的精神地狱。

笑, 一字尽显作者的巧妙构思、不凡的人物手法和可贵的批判精神。《孔乙己》, 不愧为继《狂人日记》后的鲁迅短篇力作。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篇2

孔乙己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物。明明自己落魄的.不成样子,可偏偏秉持着一股学士的自尊,可这种自尊却只是通过一种要面子来表现出来。明明是应该和短衣帮类似,却活的连短衣帮都不如。

孔乙己出现的时候总是欢悦的,酒店的人笑着我在笑着,似乎连他自己也都在笑着,我们笑的是他那被我们踩在脚底下的自尊,而他苦笑自己的悲痛的半生。

孔乙己其实是善良的,他把茴香豆一颗一颗的分给我们认真的教我写字,虽说是迂腐至极,但却也是仔细,善良的很,可能他也曾经想成为一名老师,就像分豆一样赠与孩子知识。

可是,那个吃人的时代是不能有这样的梦想的,人们丑恶冷酷的嘴脸一点一点的表现出来,拿孔乙己的悲剧当做笑柄来解除自己对生活的无奈。同样是书生出身的丁举人,却能把孔乙己打的半死,那个时候,人恐怕有的只是低贱之分了吧,而另一边,作为那个黑暗时代的产物,人们的思想情感早已麻木不堪,即使是面对打断了腿的孔乙己,依旧谈笑风生,毫无怜悯之心。

但如果,真的就只是因为社会的黑暗,那怎么短衣帮能活,而孔乙己却一直苟延残喘着。他并非不能自己谋生,而是因为自己的好喝懒做,把自己逼到这般田地,不得不说也是他咎由自取了。

《孔乙己》中的看与吃 篇3

在文章第十节,鲁迅着意通过酒客与掌柜的议论来叙述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这件事,这是为什么呢?孔乙己被丁举人吊起来打,以致打折了腿,作者写其惨状,没有从正面渲染。而是通过酒客讲述这个故事,为什么呢?这显然不是一个单纯的所谓“侧面描写”的写作技巧,而是表明,鲁迅所关注的不仅是孔乙己横遭迫害的不幸,他更为重视的是人们对孔乙己的不幸的态度和反应。掌柜就像听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再的追问“后来怎么样?”“后来呢?”“打折了怎样呢?”没有半点同情,只是一味的追求刺激。酒客轻描淡写地讲着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新闻,还谴责孔乙己“发昏”,以显示自己的高明。“谁晓得,许是死了”,没有人关心孔乙己的生与死。说故事的人在说故事,听故事的人也只听故事,没有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的同情。相反,而是把孔乙己的不幸当作笑料,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孔乙己的最大不幸不是没有进学,也不是打折腿,而是得不到人们的认可、理解、同情。鲁迅先生把孔乙己放在众目睽睽之中来写,放在与周围人的关系中来写,这样,形成一种“看与被看”的模式。孔乙己处于被看的地位,当然要选小伙计这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叙述这个故事。随着对课文的更深入的解读,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会更加明晰。

一.掌柜与酒客“看”孔乙己

酒店的氛围通常会因孔乙己的到来而发生变化:“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样过”。文中有多处类似的概括性描述,这些叙述表明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是可有可无的人,如果有点价值的话,那就是成为人们无聊生活的笑料罢了,甚至他的不幸也成了人们的谈资。他的唯一的价值,就是供人取笑。鲁迅把描写的重心放在了掌柜与酒客如何看孔乙己上。

掌柜与酒客是如何对待境遇凄惨的孔乙己的呢?掌柜反复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可见掌柜没有关心孔乙己的死活,他关心的是钱。孔乙己在掌柜眼里连十九个钱都不如。掌柜与酒客见到用手走路的孔乙己,依旧是取笑他,甚至逼问他折腿的原因,当众揭他的伤疤。掌柜与酒客的哄笑与孔乙己的哀求形成对比,他们把孔乙己的不幸当成笑料,孔乙己的不幸的血腥味在哄笑中消解。正常伦理情感的自然反应(同情)扭曲为一种审美的反应。除自身以外的任何痛苦都能成为赏心悦目的体验,别人的不幸和痛苦成为他们娱乐、慰藉自己的东西。通过“鉴赏”被看到的痛苦,使自身的痛苦得到排泄、转移,以至最后遗忘,这也表现为一种麻木。这就是看客的本质。通常看客从别人的不幸中寻求审美的满足,而忘却了自身的痛苦。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是说孔乙己大约死了也罢,的确死了也罢,是没有人关心的。表现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活着只给人取笑,死了也无人关心。

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是可有可无的人,他活着只给人取笑,死了也无人关心。掌柜与酒客甚至在孔乙己最悲惨的时候也不忘通过取笑和挖苦他来取乐,这表现了掌柜与酒客这些看客的麻木。

二.孔乙己“看”自己

文中有些句子能够体现孔乙己对自己的认知与评价:“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君子固穷”。这些句子表明了孔乙己对自己的定位:“站着”,表明孔乙己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短衣帮”一样,生活贫困,没有社会地位。“长衫”,代表一种身份,代表自己是读书人,硬摆“读书人”的架子。他强调自己是读书人,是有身份的人,是君子,是能安守穷困的君子,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是国家,社会不可缺少的君子。

我们发现:孔乙己的自我评价与周围人对他的评价,也即与孔乙己的实际地位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这是不幸,这是悲剧。(这时,我们不禁会问:历朝历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又如何?当代知识分子又应该怎样看待自己呢?)

三.小伙计“看”孔乙己

在故事的开端,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小伙计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与角度“看”孔乙己的。但后来,小伙计对孔乙己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

“我”对孔乙己教我写字,采用了三不政策:不理会,不耐烦,不热心。孔乙己却是恳切的、高兴的教我写字。对“我”的态度,他显出极惋惜的样子。“我”的态度与孔乙己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显然,小伙计最初确实是一个不相干的旁观者。但随着不断附和着笑(这是掌柜允许,甚至鼓励的),小伙计对孔乙己的态度就逐渐发生了变化。终于,这位天真的小伙计就这样被掌柜和酒客同化,最终成了看客中的一个成员——这也是小伙计自身的悲哀。

小伙计变成“看客”是个悲剧,悲剧不仅仅属于孔乙己和小伙计,还属于麻木、冷漠的酒客与掌柜;等级森严的、人吃人的社会,黑暗的时代;病态的人性,卑劣的国民性。

四.作者“看”孔乙己、看客、小伙计

在小伙计的背后,还有一个“隐含作者”在“看”,不仅冷眼“看”看客怎样看孔乙己,而且“看”小伙计怎样看孔乙己和看客。作者对孔乙己、看客、小伙计遭遇不幸表示同情,悲悯,对他们深受苦难却又懒散不知奋起感到愤慨,激愤,可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作者对看客、小伙计的“看客心态”持批判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国民性批判”、“国民劣根性批判”。

五.读者“看”孔乙己、看客、小伙计、作者

我们读者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自身立场、态度、情感有什么变化呢?开始,我们认同叙述者,对孔乙己的命运采取有距离的旁观态度;随着叙述的展开,隐含作者的眼光、情感逐渐与叙述者拉开距离,而靠拢、认同隐含作者,从孔乙己的可笑中发现了内在的悲剧,不但对掌柜、酒客,而且对小伙计的叙述也持怀疑、批判的态度,可能会引起我们更深远的思考,甚至反省: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生活中他人的不幸?我们是不是也会像小伙计这样逐渐被“看客”同化呢?

中国是一个“文字的游戏国”,是一个“大游戏场,大剧场”,一切真实的思想与话语一旦落入其中,就都变成了供看客鉴赏的“表演”。而中国的看客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看与被看”的模式也就是“吃与被吃”的模式。“游戏国”的看客也就是无意识的“杀手”。文章不仅是对科举制度的批判,更是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知识分子的人生图景的观照,更注重对国人“看客心态”的批判。作者之所以要通过一个酒店的小伙计“我”的眼光讲述孔乙己的故事,显然与作者这一写作目的和追求有关,与形成“看与被看”的叙事模式有关。

鲁迅先生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历史文化、国民性等的深刻体认与剖析,能够探测到历史和人性的深处与隐蔽处,后人可以不断地向其反归,回省,激发出新的思考与创造。

解析《孔乙己》中的笑 篇4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 是典型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一生苦苦读书, 一心想考取并加官进爵, 然而, 命运往往会与人的愿望背道而行。尽管他十年寒窗勤奋苦读, 但屡试不第, 最后, 高不成低不就, 穷困潦倒, 变成社会的废物, 默默死去。

孔乙己常常以知识分子自居, 放不下读书人的臭架子, 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挤不进上层社会人物中, 但又轻视下层社会劳动人民, 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他处境困惑的必然性。孔乙己是在人们的笑声中出场;在人们的笑声中艰难地度日;最后又是在人们的笑声中退场。他极嗜酒但手中往往又毫无分文, 所以常受咸亨酒店老板的语言凌辱, 引起大家的哄笑。

笑, 是人们感情宣泄的一种方式, 笑, 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情, 人们会发出不同的笑。日常生活中当然是以人们高兴愉快、心情舒畅时发出的清脆悦耳、爽朗的笑最多见。然而《孔乙己》中的笑带着凄凉、刺耳的声音, 划破了咸亨酒店的上空, 久久回荡。这笑声体现了当时人们世态炎凉、人心麻木扭曲的人生观。面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谁也不同情, 也不伸出援助之手帮一把, 更不懂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社会现状, 只是一味地取笑、讽刺、挖苦本来就已经弱不禁风的孔乙己, 贪图一时的乐趣, 使孔乙己雪上加霜, 最后导致了孔乙己悲剧的必然发生。

孔乙己教案 篇5

知识和能力: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小说所描写的环境,理清情节结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认识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

二、 重点和难点: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及要素。

说明:

为了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本文的教学侧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小说的基本特征,认识小说的要素。

为了了解阅读小说的一般过程,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可有意识地按照熟悉内容→理清情节→了解环境→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旨的过程来分步进行。

由于时代的差别,加上关于科举制度的知识学生比较缺乏,可能会增加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教师应对这方面内容作适当补充说明。

又由于这篇小说是以几个生活片断组材的,情节的连贯性不强,教学时,可以以小伙计的见闻为线索解决情节结构问题。

要在学生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出有关规律性的知识,不可硬灌。

三、突破口

为什么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孔乙己,而不是“我”?

说明:

选定这一突破口,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思维的活动,促使他们进一步钻研课文关注人物形象问题。因为这一突破口涉及两个人物,提示学生通过作比较的方法从人物的作用,与中心的关系等方面作思辨。了解小伙计的作用,也就解决了情节结构问题;了解了孔乙己的作用,可以学会确定主要人物的方法,同时有助于对主题的理解。

四、 基本教学流程:

(一) 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单元教学要求。

1、 学生默读单元教学要求,并作圈画、批注。

2、 交流圈画批注的内容,教师作归纳、补充。

说明:

这一过程是为了使学生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指导学习的方向,把握学习重点,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采用默读的方法完成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体味这一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二) 初读课文,熟悉主要内容。

1、 默读课文,准备复述提纲,以小伙计的口气叙述孔乙己的遭遇。

2、 抽学生复述,全班补充、修正。

3、 教师作引导,明确:

(1)小伙计所见所闻孔乙己的遭遇,就是这篇小说的情节(小说要素之一)。

(2)熟悉内容是阅读小说的第一步。

说明: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了解阅读小说的第一步骤;二是对小说的情节有所感知,为落实有关知识打基础。

提出列提纲的要求,可以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学会运用列提纲的方法来理清小说情节结构,要求复述是对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交流的需要。

(三) 再读课文,了解小说的环境。

1、 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有何特点?

2、 小说中人物所处的时代有何特点?

3、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明确有关环境的知识。

说明:

这一环节是为了落实有关小说环境描写的知识及对其作用的认识。教会学生从课文中了解小说环境特点(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的方法。

具体操作时,可启发学生默读有关段落,从小说的内容中寻找依据。特别是从不明显的,容易疏忽的内容中了解小说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的特点。教学中不能就事论事,要把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的关系联系起来。

要顾及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必须在大量的学生活动之后,再归纳规律性的知识、传授方法。

(四) 提出突破口

1、 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描写孔乙己的几个画面,为每个画面编个小标题。

2、 集体讨论。

(1) 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遭此不幸?

(2) “我”、孔乙己各与小说的主题有何关系?

3、 教师引导、补充、小结。

说明:

经过前两步教学流程,学生已对小说的情节、环境的特点有所了解,这一环节是进一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并通过比较,了解人物的不同作用,学会确认小说主要人物的方法。

分三步完成:第一步,再次细读课文,加深对主要情节理解。第二步,通过讨论认识人物形式及其作用。在比较中认定主要人物。第三步,得出结论,归纳方法。

整个过程始终贯穿学生的活动,讨论要充分,结论才容易被接受。

(五) 归纳、巩固。

1、 由学生自己归纳学习这篇文章后的收获。

2、 交流后,老师小结。

说明: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篇6

一.咸亨酒店的社会化

《孔乙己》全文不足三千字,小说开头却以近四百字的篇幅来介绍咸亨酒店和“我”当年工作的情况,而此时主要人物孔乙己还没有出场。但这段近乎无发展无明显时间刻度的叙述文字,却包蕴着惊人的丰富信息:一是对鲁镇酒店的布局作了一风俗画式的介绍;二是对人们因社会地位、贫富的不同而采取的不同喝酒方式和占用的不同空间做了一个介绍,突出了社会的等级差别;三是写出了“我”与掌柜的关系,“我”被认为“不能干”因而受到掌柜的轻视;四是写到掌柜与顾客的关系,对长衫主顾他要“侍候”,对短衣帮则是羼水欺骗,短衣帮则是“严重监督”;五是“我”与短衣帮的关系,他们也轻视“我”,对“我”是“唠唠叨叨缠夹不清”;六是点明咸亨酒店的变化(酒价涨了),却在变化中暗示了它在二十年后依然存在,即没有变化的一面。从这些信息当中,我们看到了江南水乡的风俗,看到了中国传统社会森严的等级结构,看到在近现代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自私与不信任,看到了“卖者—商品—买者三者关系的结合形式”[1],也看到了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的“超稳定”性,以及在“我”的回忆中包蕴的种种复杂感情。这些信息的核心是中国人麻木、冷漠、互不信任的精神世界,这就为下文孔乙己来到这一个冷漠的空间作了必要的精神氛围上的准备。

当孔乙己出场后,“严肃”的、互相提防的咸亨酒店里就马上笑声一片,刚才还互有隔阂的掌柜、酒客、“我”一下子就泯灭了界限,都加入到嘲笑孔乙己的大军中来。孔乙己呢?则在这里偶尔“摆阔”,经常炫耀读书人身份,偶尔显出善良,经常表现出迂腐,他的思想状态、性格爱好等各方面都被展现出来。而短衣帮和掌柜的麻木、冷酷,丁举人的狠毒,“我”的被环境濡染而产生的与少年人不相称的冷漠、麻木,以及现在对当年的反省,……都集中到这一空间里来了。在这里,咸亨酒店既是一个表现故事的背景空间,也是一个展现人物的舞台空间;既是一个实体空间,也是一个精神空间;既是刻画孔乙己的空间,也是表现掌柜、酒客、“我”的空间;既是一个表现“我”对孔乙己冷漠、没有同情心的空间,也是一个表现“我”有爱心、同情孔乙己的空间;既是表现孔乙己善良的空间,也是表现他迂腐的空间;既是表现孔乙己要面子的空间,也是表现他没有面子的空间……这惊人的信息量,就使咸亨酒店这一空间被凸显出来,成为一个表现小说主题的意味深长的舞台。

二.咸亨酒店的场景化

像鲁迅其它小说中的空间一样,咸亨酒店不是孤零零的单独出现的,而是与人、事和时间结合成场景一起出现在文本中,空间依托场景而显示自己的存在。

什么是场景?美国小说理论家利昂·塞米利安认为:“一个场景就是一个具体行动,就是发生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的一个具体事件;场景是在同一地点、在一个没有间断的时间跨度里持续着的事件。”[2]塞米利安把小说中的场景描写看成是小说互相对立的两种写法之一(另一种是“概括叙述”),他所说的“地点”实际上就是一个空间场所。像《孔乙己》里的几个场景,就是咸亨酒店的酒客和掌柜的在那里嘲笑孔乙己、孔乙己在那里为自己“辩解”,他们的行为就是“说和笑”。这些“说和笑”没有开始的源头,也没有必要的结束之处,没有呈现为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吸引读者关注的,始终是“说和笑”本身,是在这“说和笑”中体现出来的人物语言、神态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并由此表现出孔乙己和酒客的精神世界。应该说,这一场景是消耗了一定的故事时间的,但由于鲁迅对人的灵魂的关注使他在表现这一场景时把重点放在了不易见出变化的、能够形象写出人物精神面貌的语言和神态上,所以故事时间在这里就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读者关注的,始终是“说和笑”的空间展开,即它们本身。

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一共有六个场景,这些场景之间并没有A是B的原因、B是A的结果的逻辑关系,它们也没有构成一个完整而统一的大的事件,因而在实际上它们是“并列”的,是一种平行线的关系。在故事时间上,鲁迅用“有一回”、“有几回”等表示常态性的词语模糊了它们的先后顺序,也就是说,在这里没有一个明确的故事时间的推进。就叙述时间来说,尽管它在直线推进,但由于场景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的取消,读者倾向于认为这一直线在事实上被“切割”成了平行的几个“线段”,好像是叙述时间发展到一个场景结束,它又回过头来重新开始第二个场景的叙述,后面的也是如此。它没有从第一次开始的地方一直沿直线发展下去,而是几个场景都有各自的开始和结束。它们在情节关联上彼此独立,但同时又统一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揭示中国国民的灵魂世界。戈特弗里德·本对这种取消了时间顺序的结构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部小说……是像一个桔子一样来建构的。一个桔子有数目众多的瓣、水果的单个的断片、薄片诸如此类的东西组成,它们都相互紧挨着(毗邻——莱辛的术语),具有同等的价值……但是它们并不向外趋向于空间,而是趋向于中间,趋向于白色坚韧的茎……”米切尔森认为这个比喻——小说应该按桔状构造——与空间形式有效地发生了联系,他说:“空间形式的小说不是萝卜,日积月累,长得绿意流泻;确切的说,它们是由许多相似的瓣组成的桔子,它们并不四处发散,而是集中在唯一的主题(核)上。”[3]《孔乙己》就是这样的桔状结构。

三.咸亨酒店的主观化

在这篇小说中,咸亨酒店不是一个客观存在,而是通过小说中“我”的眼睛的观察而得以呈现的,“我”的视角使它充分的主观化了。

“我”在小说里具有双重身份,一个是二十年前的咸亨酒店里的小伙计,另一个是二十年后已经长大成人的“我”。小说在进入叙述时分明是现在的“我”,“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就证明了这一点。有论者说:“‘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样准确的特征概括,‘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样深刻的人生感叹,都不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所能说出来的话。”[4]但当小说进入具体的空间并形成空间场景时,小说的视角马上变为二十年前的小伙计。有时小伙计还似乎隐匿消失,只有一班酒客和咸亨酒店的掌柜在那里嘲笑孔乙己,小说局部似乎变成了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但实际上,因开头、结尾的“我”的叙述语调证明“我”是一直都存在的,只不过小说“视角转移”的技巧是围绕的“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来进行的。

当小说以二十年前的小伙计的眼光去看咸亨酒店时,此时的小伙计也被列入对孔乙己进行精神戕害的人群之中。他对周围人对孔乙己的嘲笑不仅没有干涉、阻止(当然他也无力干涉、阻止),反而加入嘲笑的队伍之中,以此来调剂他单调和因受咸亨掌柜和酒客呵斥而形成的压抑的生活。作为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他应该有一颗爱心,他理应对孔乙己抱有同情。但在咸亨酒店这样一个冷漠空间里,显然他被这种环境“同化”了,“‘不介入的旁观者是从众者”[5],他也由“不介入”的旁观者到事实上的“介入者”、“从众者”,他是咸亨酒店里对孔乙己进行精神上的、以众凌寡的“群众暴力”的人群中的一分子。这反映出咸亨酒店这一冷漠空间对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的心灵浸染和毒害,显现出它深刻的“铁屋子”特征。这样,小说就借本应有爱心却同他人一样冷漠的小伙计的眼睛,展现出咸亨酒店是一个多么冷漠的世界,在无尽的冷漠中,中国国民冷酷、麻木的精神世界也就得到了生动地体现。

但这一当年小伙计的视角,被包在由小说开头和结尾出现的两个“现在”形成的长大成人的、现在的“我”的视角之中。现在的“我”对二十年前的事还历历在目,说明“我”对咸亨酒店记忆很深刻,这种记忆深刻的潜台词就是对当年的事情有了另一种价值判断。也就是说,现在的“我”再看当年的事情时就觉得自己那样做(参与嘲笑孔乙己)是不对的,众酒客和咸亨掌柜也不对。现在的反省和批判意识才使他在回忆当年的咸亨酒店、孔乙己时突出了人们精神上的冷漠,反过来对这种精神冷漠的刻画又暗示了现在的“我”对孔乙己的同情,对麻木、冷漠的国民的批判。二十年前的小伙计的视角,有助于显示人们的冷漠,现在的“我”的视角则形成了反向的批判与同情,这就使咸亨酒店这一空间显示出双重的精神格调,并最终完成了一个内蕴丰富的“精神叙事”。

可以说,咸亨酒店全面、深入地参与了《孔乙己》的叙事建构,对于小说的主题、结构、思想的厚度与深刻,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形成这篇小说迷人的艺术魅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富仁:《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见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第20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2][美]利昂·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宋协立译,第6-7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3][美]戴维·米切尔森:《叙述中的空间结构类型》,见秦林芳编译《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第14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4]李友益:《〈孔乙己〉的空间形式及其历史性误读》,载《鲁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1期。

[5][美]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郑日昌、张珠江等译,第46页,新华出版社,2001年。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篇7

一.咸亨酒店的社会化

《孔乙己》 全文不足三千字,小说开头却以近四百字的篇幅来介绍咸亨酒店和“我”当年工作的情况,而此时主要人物孔乙己还没有出场。但这段近乎无发展无明显时间刻度的叙述文字,却包蕴着惊人的丰富信息: 一是对鲁镇酒店的布局作了一风俗画式的介绍;二是对人们因社会地位、 贫富的不同而采取的不同喝酒方式和占用的不同空间做了一个介绍,突出了社会 的等级差 别 ; 三是写出 了 “我”与掌柜的关系,“我”被认为 “不能干”因而受到掌柜的轻视;四是写到掌柜与顾客的关系,对长衫主顾他要“侍候”,对短衣帮则是羼水欺骗,短衣帮则是“严重监督”;五是“我”与短衣帮的关系,他们也轻视“我”,对“我”是“唠唠叨叨缠夹不清”;六是点明咸亨酒店的变化 (酒价涨了),却在变化中暗示了它在二十年后依然存在,即没有变化的一面。从这些信息当中,我们看到了江南水乡的风俗,看到了中国传统社会森严的等级结构,看到在近现代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自私与不信任,看到了“卖者—商品—买者三者关系的结合形式”[1],也看到了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的“超稳定”性,以及在“我”的回忆中包蕴的种种复杂感情。这些信息的核心是中国人麻木、冷漠、互不信任的精神世界,这就为下文孔乙己来到这一个冷漠的空间作了必要的精神氛围上的准备。

当孔乙己出场后,“严肃”的、 互相提防的咸亨酒店里就马上笑声一片,刚才还互有隔阂的掌柜、酒客、 “我”一下子就泯灭了界限,都加入到嘲笑孔乙己的大军中来。孔乙己呢?则在这里偶尔“摆阔”,经常炫耀读书人身份,偶尔显出善良,经常表现出迂腐,他的思想状态、性格爱好等各方面都被展现出来。而短衣帮和掌柜的麻木、冷酷,丁举人的狠毒,“我”的被环境濡染而产生的与少年人不相称的冷漠、麻木,以及现在对当年的反省,……都集中到这一空间里来了。在这里,咸亨酒店既是一个表现故事的背景空间,也是一个展现人物的舞台空间;既是一个实体空间,也是一个精神空间;既是刻画孔乙己的空间,也是表现掌柜、酒客、“我”的空间;既是一个表现 “我”对孔乙己冷漠、没有同情心的空间,也是一个表现“我”有爱心、 同情孔乙己的空间;既是表现孔乙己善良的空间,也是表现他迂腐的空间;既是表现孔乙己要面子的空间, 也是表现他没有面子的空间……这惊人的信息量,就使咸亨酒店这一空间被凸显出来,成为一个表现小说主题的意味深长的舞台。

二.咸亨酒店的场景化

像鲁迅其它小说中的空间一样, 咸亨酒店不是孤零零的单独出现的, 而是与人、事和时间结合成场景一起出现在文本中,空间依托场景而显示自己的存在。

什么是场景?美国小说理论家利昂·塞米利安认为:“一个场景就是一个具体行动,就是发生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的一个具体事件;场景是在同一地点、在一个没有间断的时间跨度里持续着的事件。”[2]塞米利安把小说中的场景描写看成是小说互相对立的两种写法之一 (另一种是 “概括叙述”),他所说的“地点”实际上就是一个空间场所 。像 《孔乙己》 里的几个场景,就是咸亨酒店的酒客和掌柜的在那里嘲笑孔乙己、孔乙己在那里为自己“辩解”,他们的行为就是“说和笑”。这些“说和笑” 没有开始的源头,也没有必要的结束之处,没有呈现为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吸引读者关注的,始终是“说和笑”本身,是在这“说和笑”中体现出来的人物语言、神态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并由此表现出孔乙己和酒客的精神世界。应该说,这一场景是消耗了一定的故事时间的,但由于鲁迅对人的灵魂的关注使他在表现这一场景时把重点放在了不易见出变化的、 能够形象写出人物精神面貌的语言和神态上,所以故事时间在这里就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读者关注的,始终是“说和笑”的空间展开,即它们本身。

在 《孔乙己》 这篇小说中,一共有六个场景,这些场景之间并没有A是B的原因、B是A的结果的逻辑关系,它们也没有构成一个完整而统一的大的事件,因而在实际上它们是 “并列”的,是一种平行线的关系。 在故事时间上,鲁迅用 “有一回”、 “有几回”等表示常态性的词语模糊了它们的先后顺序,也就是说,在这里没有一个明确的故事时间的推进。 就叙述时间来说,尽管它在直线推进,但由于场景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的取消,读者倾向于认为这一直线在事实上被“切割”成了平行的几个 “线段”,好像是叙述时间发展到一个场景结束,它又回过头来重新开始第二个场景的叙述,后面的也是如此。 它没有从第一次开始的地方一直沿直线发展下去,而是几个场景都有各自的开始和结束。它们在情节关联上彼此独立,但同时又统一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揭示中国国民的灵魂世界。 戈特弗里德·本对这种取消了时间顺序的结 构有一个 非常形象 的比喻 : “这部小说……是像一个桔子一样来建构的。一个桔子有数目众多的瓣、 水果的单个的断片、薄片诸如此类的东西组成,它们都相互紧挨着 (毗邻———莱辛的术语),具有同等的价值……但是它们并不向外趋向于空间,而是趋向于中间,趋向于白色坚韧的茎……”米切尔森认为这个比喻———小说应该按桔状构造———与空间形式 有效地发 生了联系 , 他说 : “空间形式的小说不是萝卜,日积月累,长得绿意流泻;确切的说,它们是由许多相似的瓣组成的桔子,它们并不四处发散,而是集中在唯一的主题 (核) 上。”[3]《孔乙己》 就是这样的桔状结构。

三.咸亨酒店的主观化

在这篇小说中,咸亨酒店不是一个客观存在,而是通过小说中“我” 的眼睛的观察而得以呈现的,“我” 的视角使它充分的主观化了。

“我”在小说里具有双重身份, 一个是二十年前的咸亨酒店里的小伙计,另一个是二十年后已经长大成人的“我”。小说在进入叙述时分明是现在的“我”,“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就证明了这一点。有论者说:“‘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样准确的特征概括,‘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样深刻的人生感叹,都不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所能说出来的话。”[4]但当小说进入具体的空间并形成空间场景时,小说的视角马上变为二十年前的小伙计。有时小伙计还似乎隐匿消失,只有一班酒客和咸亨酒店的掌柜在那里嘲笑孔乙己,小说局部似乎变成了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但实际上,因开头、结尾的“我”的叙述语调证明“我”是一直都存在的, 只不过小说“视角转移”的技巧是围绕的“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来进行的。

当小说以二十年前的小伙计的眼光去看咸亨酒店时,此时的小伙计也被列入对孔乙己进行精神戕害的人群之中。他对周围人对孔乙己的嘲笑不仅没有干涉、阻止 (当然他也无力干涉、阻止),反而加入嘲笑的队伍之中,以此来调剂他单调和因受咸亨掌柜和酒客呵斥而形成的压抑的生活。 作为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他应该有一颗爱心,他理应对孔乙己抱有同情。但在咸亨酒店这样一个冷漠空间里,显然他被这种环境“同化”了, “‘不介入’的旁观者是从众者”[5], 他也由“不介入”的旁观者到事实上的“介入者”、“从众者”,他是咸亨酒店里对孔乙己进行精神上的、以众凌寡的“群众暴力”的人群中的一分子。这反映出咸亨酒店这一冷漠空间对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的心灵浸染和毒害,显现出它深刻的“铁屋子 ”特征。这样,小说就借本应有爱心却同他人一样冷漠的小伙计的眼睛,展现出咸亨酒店是一个多么冷漠的世界, 在无尽的冷漠中,中国国民冷酷、麻木的精神世界也就得到了生动地体现。

但这一当年小伙计的视角,被包在由小说开头和结尾出现的两个“现在 ” 形成的长 大成人的 、 现在的 “我”的视角之中。现在的“我”对二十年 前的事还 历历在目 , 说明 “我”对咸亨酒店记忆很深刻,这种记忆深刻的潜台词就是对当年的事情有了另一种价值判断。也就是说,现在的“我”再看当年的事情时就觉得自己那样做 (参与嘲笑孔乙己) 是不对的,众酒客和咸亨掌柜也不对。现在的反省和批判意识才使他在回忆当年的咸亨酒店、孔乙己时突出了人们精神上的冷漠,反过来对这种精神冷漠的刻画又暗示了现在的“我”对孔乙己的同情,对麻木、冷漠的国民的批判。二十年前的小伙计的视角,有助于显示人们的冷漠,现在的“我” 的视角则形成了反向的批判与同情, 这就使咸亨酒店这一空间显示出双重的精神格调,并最终完成了一个内蕴丰富的“精神叙事”。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篇8

孔乙己的确是个“苦人”:他生活苦———不会营生, 饥饱参半, 脸色青白。他处境苦———头发花白, 胡须蓬乱, 无儿无女, 孤苦伶仃;偶尔做些偷窃的事, 时常挨打, 受人欺侮。他仕途苦———读过四书五经, 终于没有进学, 耗尽大好青春年华, 到头来却连半个秀才都没捞着。

生活在鲁镇的孔乙己总是穿着一件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 又破又脏的长衫子在旁人的揶揄取笑声中艰难度日。后来又因为无奈受生活所迫偷到了丁举人家而被丁举人残忍地打折了腿, 更是雪上加霜地走到了人生的穷途末路, 以致什么时候离开人世间竟无人知晓。

然而在那个“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时代里, 孔乙己一心想要跳龙门, 一门心思想要中举, 但却始终没有能够通过到达“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车马族”的那座独木桥。功不成名不就反倒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鄙视劳动, 不会营生, 徒有一副高大的身架。还时不时地摆出一副读书人的臭架子来, 迂腐酸臭, 孤傲自赏, 自命清高。而且好喝懒做, 抄抄写写的行当又不好好做,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最后竟然连人家托付的笔墨纸砚都给拿去换了酒喝, 并且“窃书不算偷”的振振有词, 理直气壮, 真是叫人又可气又好笑。

尽管如此, 但孔乙己似乎又不应该如此命苦。因为读书人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毕竟还是“物以稀为贵”。作为读过书的孔乙己是理应受人尊重的。何况他身材高大, 具备求食谋生养活自己的先天素质。他为人也还心地善良, 且又写得一手好字, 就仅仅凭借他的这一“字”之长, 当个“写字专业户”也还可以挣到一碗饭吃。就说他“连半个秀才也没捞着”也不要紧, 因为没捞着的读书人却是大有人在的, 也不是孔乙己一人。问题是人家为什么就没有成为“孔乙己第二”呢?这一点也许就特别值得我们认真地思索一番。

按理说, 作为读书人的孔乙己毕竟是受过教育之人, 其素质自然不会在一般人之下, 即使再不怎么样, 也总不至于落到一个要饭的境地吧, 然而孔乙己偏偏就跟乞丐没有什么两样, 最终落得甚至不如乞丐的下场。这纵然与当时阶级对立十分严重, 人们势利、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这样一种冷漠的社会气氛, 预示了人物悲剧的必然性。但是, 撇开孔乙己所处的社会原因暂且不说, 我认为, 更重要的是孔乙己自身的素质存在着严重缺陷———那就是太缺乏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了。由此不禁联想到在白色恐怖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那个年代里, 许多进步人士不是无端的遭迫害, 还接受着灵魂深处的彻底革命吗?他们政治上受迫害, 心灵上受折磨, 人格上受侮辱, 肉体上受摧残。可是他们居然在那个黑白颠倒, 是非混淆的动乱岁月里, 硬撑苦熬忍着极其艰难地坚持斗争, 终于迎来了革命胜利。

话题回到孔乙己身上来:孔乙己不论是先天素质或是后天条件, 都不应该是以“苦命”而终其一生的。好多的读书人从科举的阶梯上跌落到社会的最底层, 从科举的独木桥上滑落到生活的苦海中, 但他们凭着自己的努力扑腾到了岸边, 很快就转换了自己的社会角色, 随即就加入到了短衣帮的行列, 靠出卖自己的苦力来养家糊口。但孔乙己就没能做到, 唯独他“淹死”了。他混得几乎要讨饭了, 却还要处处显示出自己是读书人的身份来, 表现得自己很清高, 不屑与短衣帮为伍, 这完全是自欺欺人, 迂腐不堪。他同周围的人们始终保持着读书人自命清高的一段距离, 显然, 他的这种自命清高是苍白无力的, 显示不了半点自尊的价值, 反而使他成为众人的笑柄。因为在那样一个社会现实里, 人们对你孔乙己的价值评判就是以你的科举成就来衡量和认可的。你连半个秀才都没捞着却依然坚持着自己原有的读书人角色、读书人意识, 简直是一种毫无自知之明的表现, 这样做实际上是自己把自己划入到了另类, 是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了, 其必然是同自身所处的社会格格不入。孔乙己就是这样硬是抱着楠竹不转弯, 不撞南墙不回头。至死都没有悟出这个世界上的一个最基本的生存之理———“不是社会来适应人, 而是人得去适应社会”, 最终吊死在了科举这棵树上。

再回到社会这个层面上来, 当我们不把《孔乙己》这篇小说局限于中国封建社会中来解释时, 它就是“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这种苦人在世界各地都可找到。这个凉薄的社会, 全世界都一样, 古代和现代, 今天和明天都不会消失。鲁迅表面上写发生在中国清末的社会与中国人, 实际他也同时在表现人类及其社会中永恒的一个悲剧。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中, 如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壮大自己, 就会像孔乙己那样, 被社会所淘汰, 被群众嘲笑、欺凌和侮辱, 只是原因不同而已。孔乙己代表了理想或幻想与现实社会的冲突, 他的悲剧在于他分不清理想 (或幻想) 与事实的区别。从东方到西方, 多少人是根据自己的思想、理想、幻想或价值观而生活, 而他自己又不了解或醒悟他是生活在梦幻中, 他生活着的社会根本不能容纳像他那样的人。

今天, 面对二十一世纪激烈的竞争环境, 当代广大的中学生应当从孔乙己的身上获得怎样的启示呢?首要的一点那就是要有“学会生存”的基本理念才是。日本早就提出了“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就在于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的教育观念。可见教育学生学会生存不仅是顺应时代潮流, 更是显示出了提高人才的素质这种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 不论是个人还是一个民族, 只有在所处的环境中去求得生存和发展, 这才是当今世上无可争辩的一个硬道理。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篇9

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 读完小说的人心中都有了明确的答案,无须再问。是谁害死了孔乙己? 这个问题倒很值得我们去追查一番。从以下几点蛛丝马迹中, 我们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一、一件长衫

长衫,是身份的标志。在咸亨酒店里,穿长衫的大多是阔绰的有钱人或有地位的读书人,只有他们才能享受到在咸亨酒店的“包间里”坐着喝酒的优待———咸亨酒店正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孔乙己穿着长衫,却没有受到优待,因为他是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尽管如此,深入骨髓的“读书人”的身份观,却让他怎么也不愿意脱下长衫,与穿短衣的体力劳动者站在一起自然地喝酒,于是他就成了“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然而,这样不伦不类的身份只会让他处处遭遇尴尬。在长衣帮面前, 他既无权也无势,被不屑一顾;在短衣帮面前,他自命清高却一无是处,徒留笑柄。也许,他并非不愿意改变, 只是中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太深,“科考功名”的思想根深蒂固,让他无法改变。长衫与他已经融为一体,没有了长衫也就没有了他。这一点,在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时得到了印证:长衫已经褪去,只有一件破夹袄———暗示了他的即将死亡。

二、两顿毒打

文章没有直接写孔乙己挨打的经过,但我们却很想去了解是谁打了他,以及为什么要打他。孔乙己第一次挨打是因为偷书,很明显,打他的是读书人;第二次挨打是因为他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所以打他的也是读书人。文章读到此,让人不禁心生感叹:同是读书人,相煎何太急? 可就是因为在封建科举的这张梯子上,丁举人爬上去了,而孔乙己跌下来了,所以他们注定不能成为同路人。假设偷东西的不是孔乙己,而是目不识丁的普通百姓,丁举人还会如此大打出手吗? 那就未必了。正因为是孔乙己, 他才要私设公堂。他审判的不是孔乙己偷东西这件事,而是“读书人”这个身份; 他是在以胜利者的姿态炫耀。他打断的不仅仅是孔乙己的双腿,而是孔乙己作为读书人的最后一丝尊严。可以说, 丁举人是造成孔乙己死亡的直接凶手,但他只是一个执行者,真正杀害孔乙己的其实是封建科举制度。

三、三场取笑

“笑声”贯穿文章始终 ,但读者的心情却愈来愈沉重。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笑啊? 笑声尖锐、刺耳、直插灵魂! 如果说孔乙己与丁举人之流只是形式上的一类人,那么与短衣帮这些劳苦的底层人物,则是实质上的同类人。他们应该能够从彼此身上看到自己被剥削、被压迫的影子,他们应该感同身受、同仇敌忾。然而事实上,他们只是冷眼旁观。非但如此, 还把别人的痛苦、窘迫当成自己穷极无聊时把玩的对象。先揭人伤疤、指人短处,再戳其痛处,似乎这样, 他们就能无比快乐。至于被取乐的人是什么感受, 则完全不予理会。甚至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时,其脸色、身体、经济状况已完全陷入绝境,众人也依旧是取笑他。这就是当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冷漠无情、麻木不仁。何其悲哀!何其病态! 他们究竟是否知道, 也许下一个被嘲笑、抛弃的人就是自己? 他们当然不知道,因为无知、愚昧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他们是将孔乙己推向地狱的帮凶!

四、四提欠钱

小说中掌柜的语言不是很多,但“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却出现了四次,令人深思。掌柜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如何盈利、如何管理员工、如何取悦顾客,这些经商的门道,他都了如指掌。在他面前,只有利益,没有人情。所以,对孔乙己,他关心的只有那欠他的十九个钱,仿佛孔乙己在他心中还不值十九个钱。至于孔乙己偷了谁家的东西,被打成什么样,最后怎么样了,他完全没有兴趣。但是,如果这些对他招揽顾客、增添店里的人气有帮助的话,他倒是可以关心一下。孔乙己在这样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面前,怎么可能得到同情和帮助? 所以,这是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再一次暗示。

至此, 孔乙己的死因基本能够下定论了:自身性格、丁举人、酒客、掌柜都是造成孔乙己死亡的重要因素。而这些人所构成的就是整个社会———由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科举文化营造出的一个等级森严、思想愚昧、人情冷漠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把人变成鬼。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篇10

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 社会环境固然对一个人的命运或多或少产生影响, 但不能起决定作用, 这仅是外因, 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他自身, 这是内因。否则就没有“近墨未必黑”“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精辟言论。 孔乙己生活在清末, 尽管当时封建社会已走到穷途末路, 科举制度的不足尽显无疑, 但是清末也出现许多“学而优则仕”的人, 如康有为、梁启超等。把孔乙己的死因完全归咎于封建科举制度是不妥的。

孔乙己读过书, 但他到底读到何种程度? 他做到了“头悬梁、锥刺股”吗? 他具有凿壁偷光、程门立雪的精神吗? 大多数知识分子几经奋斗, 牺牲的是朝霞般的青春, 鲜花般的年华, 历经几十年的寒窗, 无数次的应试, 持之以恒, 才能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他光靠写一手好字, 满口“之乎者也”就一定能进学, 考上秀才吗? 他固然读了一些书, 但只学会了一些肤浅的东西, 并没有真正领会书中的精髓, 否则他不会只说些“君子固穷”“之乎者也”之类的话, 不会只是教小孩写无聊的“茴”字。这样一个根本没有掌握知识内涵的人, 企图通过死记硬背教条的方式实现金榜题名的愿望可能吗? 这难道是封建科举制度的错吗?

有人也许会问你怎么知道孔乙己没有刻苦读书呢? 就算他流了汗, 刻苦读书, 但不能把没有考中这笔账完全记到封建科举制度上。事事不可能都一帆风顺, 其中必然有挫折与困难, 只有勇者才能战胜挫折与困难, 取得胜利。范进直到五十多岁才中了秀才, 如果把科举考试比做登山, 那么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登上顶点。面对科举道路上的失败, 自己不能迎难而上, 不能持之以恒, 跌倒了就一蹶不振, 这只能说明你是一个懦夫。孔乙己面对科举失败永远地倒下了, 充当了一名科举考场上的懦夫, 我们不能把这种懦夫的行为归咎于封建科举制度。

再次责问孔乙己, 既然沿着科举阶梯往上爬的愿望破灭了, 既然已经彻底失败了, 就应该正视现实。可孔乙己没有。他偏偏死要面子, 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但标志读书人身份的长衫, 装出清高的神气, 成了咸亨酒店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既不属“长衫主顾”, 又不属“短衣帮”, 是咸亨酒店里最特殊的人, 这就表明孔乙己一直没有在这个社会找到真正的定位。他把自己从社会群体中抽离了出来, 游离为一个边缘人, 而边缘人在任何一个群体中都会遭到生存困境, 因为没有一个群体会接纳他, 于是短衣帮嘲笑他, 丁举人鞭打他, 掌柜欺负他, 小伙计看不起他, 连孩子们都笑话他。如果说当初选择读书不能算是错误的选择的话, 那么现在他本应该在撞了南墙之后迷途知返了, 可他却一意孤行, 仍旧无法正视自身现实, 而是为自己再一次地制造了一个矛盾:自身经济地位与自身精神定位的错位。明明是贫穷的底层劳动人民, 但他非要保住读书人的身份, 非要硬生生地和短衣帮区分开来, 这就进一步注定了他的悲剧。自命清高成了孔乙己性格中致命的弱点, 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 轻视劳动人民, 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这无疑会被周围的人孤立。他身材高大却不屑与短衣帮为伍, 放不下脸面干活, 宁可偷窃。偷东西被发现后他还自欺欺人地狡辩 (说“窃书不能算偷”,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 运用那虚假而脆弱的“精神胜利法”遮蔽外来的风雨, 被人吊着打还死性不改 (竟然还继续偷, 胆子越来越大, 一直偷到丁举人的家) , 靠这样一种为人所不齿、为法所不容的方式能过上好日子吗? 这样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的人能在社会上立足吗? 这难道也是封建科举制度之过吗?

其实, 孔乙己写得一手好字, 可以替人家抄抄书, 可以教小孩书法;孔乙己身材高大, 可以加入短衣帮自食其力;孔乙己饱读“四书五经”, 可以做私塾老师……凭这些特长, 孔乙己可以挣一碗饭吃, 自力更生。但他仍然钻进“满腹学问”的牛角尖, 在小伙计面前吹嘘“回”字的四种写法, “茴”字的各种异体写法是僵死而无用的知识, 而孔乙己却视之为“宝贝”加以炫耀, 这种迂腐落后的思想行为势必不受人喜欢, 难怪小伙计毫不热心, 要“努着嘴走远”, 连小孩子也对他“多乎哉, 不多也”的陈腐语言报以嬉笑, 在笑声中走开了。他好逸恶劳, 好喝懒做, 四肢不勤, 五谷不分, 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屡屡失信于人 (经常连笔墨纸砚一齐失踪) , 这些正是造成他悲剧命运的原因, 等待他的只能是悲剧的下场。而且孔乙己的生活并没有差到不可自拔的地步———他毕竟有健全的身体, 毕竟还可以喝喝小酒, 他完全可以以自己的双手生活, 但问题又出在“懒”上, 说起来让读者来气, 他宁可被打得半死换来酒钱也不愿通过劳动得到心安理得的酒钱, 这是来自精神上与心灵上的自灭心理 (即自己毁灭自己) 。设想, 这样的孔乙己即使进了学, 走上了仕途道路, 恐怕也不会勤勤恳恳地办事, 能指望他干什么大事呢? 难道这是封建科举制度惹的祸吗?

孔乙己的尊严 篇11

我对读书人产生那么一点点认识,是从一篇中学课文开始的,叫做《孔乙己》。孔乙己是鲁迅笔下一个绝对让人过目难忘的形象,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可以说衰到了极点。他没有固定工作,好像也没有固定收入,老是穿着一件长衫,那件长衫上有很多补丁。

我比较能理解他的这个做法,其实就像我今天来现场,穿的是平时不大爱穿的西装。这件西装也不是什么名牌,但是我觉得到一个严肃场所,出于对大家的尊重,应当穿一件比较正式的衣服。孔乙己就是这样的,他不在乎人家看不看得起他,他要穿上他的长衫。

而孔乙己更可怜的是,他想看书,有时候也许是买不起,就拿别人的书看,别人说他偷书。他辩解说:这叫窃书,不能叫偷。别人不听,把他的腿给打断了。他还要告诉别人,不要取笑我。孔乙己是一个很穷的人,但买一碟茴香豆也要分给小孩子吃,教他们这个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看到这些,你会觉得,他是好可怜的一个人。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觉得自己的内心离孔乙己好像越来越近,甚至对他产生一种由衷的尊敬。那个年代礼崩乐坏,他饥寒交迫的时候,没有去抢银行;他饥肠辘辘的时候,没有去偷烤红薯。他那个时候要偷的是几本书,他真的做错了什么吗?

我不知道孔乙己这人在历史上是不是真的存在,但我知道有一个人一定存在,这个人就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如果我们能够穿越历史见到曹雪芹,我想曹雪芹的形象就跟孔乙己是一样的,他一定也是穿着都是补丁的长衫。曹雪芹身边很多的人一定觉得:他没什么本事,他一点都没有用。在那个时代,他不是一个畅销的作家,但他呕心沥血地要把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写下来。这就是那个时代读书人的命运。

我不能穿越这个时代到那个时代,但我觉得他的错误是他生不逢时。我相信如果孔乙己活到今天,他能够告诉大家,你们知道中华的文化,有多么优雅,有多么精致吗?光茴香豆的“茴”字就有四种写法。我相信如果那样的孔乙己活到今天,他会被邀请去《百家讲坛》,也许他会比于丹更加风靡一时,但是他不那么走运。

就是那個不那么走运的孔乙己,今天我们应该把他当作一面镜子,来照照自己的内心。当今时代,因为知识的更新是那样的快,没有人会永远地站在知识的浪潮前面。我们心态也是这么起起伏伏。有时候,当你掌握了一些前沿的知识,别人对你非常尊敬,你这时候容易自我膨胀,最后变成一种傲慢来伤害别人。而有时候,你所醉心的学问并没有受到重视,人们也许不爱听你讲这些东西,这时候你的那种焦虑又会转化为自卑来伤害自己。

做个读书人,做个热爱知识的人,你的尊严到底在哪里?我想,不是靠知识改变了命运,也不是靠知识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更不是靠读书写论文当上了教授。

作为一个读书人,你可以没有大学的学历,但你需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你所伴随的知识的意义,并且找到你伴随这种知识的内心快乐。这种快乐就好像你会去研究茴香豆的“茴”字究竟有几种写法,并且分享给你身边的人,这件事比吃茴香豆本身更加让你觉得高兴。在这个时候,你才能够体会一个读书人的尊严所在。谢谢大家!

(本文为郭宇宽在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的演讲,文字有删节。)

《孔乙己》文本解读 篇12

传统的观点认为, 这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 悲剧人物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过去和现在的语文教师用书, 基本依然持这样的观点。但笔者认为这是对鲁迅这篇小说的误读, 纵观全文, 我们在小说中找不到“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的语言文字依据, 更没有“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是怎样戕害孔乙己的叙述和描写。相反, “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和对周围看客冷酷薄情的揭示的主旨, 却时时处处从字里行间透出, 掩也无法掩住。

《孔乙己》意蕴丰厚, 笔法老到, 向来脍炙人口, 读后令人流连忘返。如果先让我们脑子一片“空白”, 没有“时代背景”, 也没有“作家简介”等等之类的信息, 只有这一篇独立的小文章, 那样, 我们细细品味文章给了我那些“信息”, 看文章如何记述了孔乙己的几个片段, 从而发现语言文字后面所要传达的信息。

我们看下面的一段: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

这一段是描写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的外貌, 文章用白描手法对他进行了描绘和刻画, 使人读后, 便觉得这个形象跃然纸上。下面我们进一步分析, 得到以下的信息: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2.他身材很高大。

3.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4.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5.穿又脏又破长衫。

联系小说开头“只有穿长衫的, 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 要酒要菜, 慢慢地坐喝”, 传达了这样的信息:

1.孔乙己“站着喝酒”, 说明他经济拮据, 买不起酒菜, 进不了柜台内, 不能享受“长衫主顾”的待遇, 只能和“短衣帮”一起喝。可他又是“短衣帮”中唯一“穿长衫”的人, 就显得孔乙己身份很特殊。

2.“他身材高大”, 表明他体质好, 有力气, 可是他又是“青白脸色”, 说明他营养不良和终年很少晒太阳。

3.他脸上“时常夹些伤痕”, 因为常偷人家的东西 (主要是书和纸之类) , 因而常常被人打伤。

4.他那“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和穿又脏又破长衫, 表明他精神萎顿颓唐而且懒惰得连边幅都不愿修饰。

文章还写道: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 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 但终于没有进学, 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 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 便替人家钞钞书, 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 便是好吃懒做。坐不到几天, 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 一齐失踪。如是几次, 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 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

这段叙述表明,

1.孔乙己是个读过书的人, 由于“没有进学, 又不会营生”, 所以才“愈过愈穷, 弄到将要讨饭”。

2.孔乙己落到“将要讨饭”这地步的根本原因, 则是因为他有一样“好吃懒做”的“坏脾气”。

从上述信息中, 我们分析, 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1.能从小就有书读, 说明孔乙己原来的家境应该还是比较殷实的。

2.他能“写得一笔好字”, 替人家钞钞书, 也是可以换一碗饭吃的, 是他很好的谋生手段。

3.孔乙己不是块读书进学的料——这当然既有是否努力学习的主观原因, 也有智力方面的客观因素。尽管孔乙己没有把书读好, 但如果不是因为“好吃懒做”的“坏脾气”, 也不至于落到后来的悲惨结局。

4.由此可以推想, 他的读不好书, 恐怕也和他读书不够努力有关。

很可惜, 他没有很好地利用自己的谋生本领, 居然懒到连替人家钞书都不愿的程度。俗话说:只有救急, 没有救穷, 你还有什么话好说!所以, 孔乙己的穷是由于自己的好喝懒做造成, 即使再有钱, 也会坐吃山空, 别人能帮得上忙吗?这也就不能硬怪周围人们的薄情势利。

我们的哲学告诉我们, 任何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内因, 外因只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但许多时候, 我们在认识问题上, 尤其是在解读文学作品上, 往往违背了我们认为正确的哲学认识观。就这篇小说而言, 认为孔乙己的悲剧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悲苦的人生道路上留下的一串长长的足迹”, 明显地把只起次要作用的外在原因当成了主要作用。试问, 那时的读书人也很多, 能中状元考进士升举人的总是少数人, 为什么偏偏只有孔乙己走上了这么一条不归路呢?如果作一个类比, 我们现在那些高考落榜了的高中生, 个别人走上自杀甚至犯罪杀人的不归之路, 可不可以说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或者社会制度毒害了他们呢?可见把孔乙己的悲剧归因于“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观点, 犹如把马加爵杀人是社会主义教育制度造成的说法一样, 实在可笑荒唐。当然, 我们也不能否认教育制度不善所造成的一定的因素。但是, 试想, 为什么另外许多读书人就没有走上与孔乙己相同的不归之路呢?在没有“时代背景”介绍的情景下, 我们通过自己对文本阅读和与生活的关联对比, 在文本里找到可以答案。然后, 我们根据文本分析得出结论, 孔乙己自身的好喝懒做, 还有缺乏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是他走上绝路的主因。我们就要让学生从中获得自己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不能死读书, 要乐学, 要巧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用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从这篇小说的阅读中应该得到的启示?我想这远远比对文本进行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观点阐释要好!

我们再看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场: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放在我手里, 见他满手是泥, 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 他喝完酒, 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 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这与第一次出场时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说明他饱受折磨和欺凌, 已经陷入了绝境。与第一次出场时相比较, 孔乙己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过有一点没有变, 那就是他对怀中之物的贪恋。正如毒品海洛因可以摧毁一个人的精神和肉体一样, 长期的贪杯, 酒精也摧毁了孔乙己一个人从意志人格到身体等的几乎所有一切, 你看他死到临头了, 念念不忘的惟有喝酒, 只要有酒喝, 他可以什么都不管, 这细节最能展现他好喝懒做的性格特点了。因此, 孔乙己最后悲惨下场, 就是一个顺理成章的必然。是个体自己, 而不是社会应对孔乙己的悲惨结局负主责。这是这篇文章传达出的一个真实信息。当然, 如果不是人世间的周围人们的冷淡, 他也不至于有如此悲惨的结局。

但是, 科举制度尽管不尽人意, 但不至于教人去偷, 教人懒惰。纵观历史, 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进士状元里人才还是济济的。所以, 不能有“这一个”的个案来推导当时的整体或大多数的普遍结论, 归咎于一定的社会制度, 归咎于周围人们的冷漠。我国文学评论理论受俄罗斯文学机械读解理论根深蒂固的影响, 积弊流习至今不肯退出历史舞台, 过分夸大文学的作用和对社会的认知意义, 是对文学的曲解和误读。其实, 文学只能表现人和社会的个别和特殊性, 不能代表当时时代的普遍性。文学自有它的局限性, 不能无限夸大他的作用。孔乙己的悲剧主要是家庭教育失败的产物。

最后, 我认为, 面向文本本身, 从字里行间去探寻文本所传达的意义, 而不是某种文学理论的先验介入, 应该是我们解读一切文本的原则。其实, 这也应该成为语文解读是否真正实现了语文解读的读解准则。

摘要:《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又一短篇小说, 其意蕴丰厚, 笔法老到, 脍炙人口, 读后令人流连忘返。在解读中, 如果先让我们脑子一片“空白”, 没有“时代背景”, 也没有“作家简介”等等之类的信息, 只有这一篇独立的小文章, 那么我们如何来解读呢?本文试着做了一些探究。

上一篇:生物标记物下一篇:试验优化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