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V天线

2024-06-18

倒V天线(精选3篇)

倒V天线 篇1

0 引言

倒V形扇锥天线是水平V形天线的一种变形, 将水平V形对称振子天线的两臂改为扇锥面, 并且架设于近地面, 即成了倒V扇锥天线, 这种天线能同时接收垂直极化波和水平极化波。倒V形扇锥天线具有工作带宽较宽、增益高、结构简单、移动性好、拆卸方便等特点。天线示意图如图1所示。

1 天线设计

根据用户需求, 本文设计的短波倒V形扇锥天线主要考虑天线的功率容量和机动快速架设等特点, 由于用户要求的功率容量为5k W, 同时还具备3人在不大于30min的时间内架设完成和在不大于20min内拆装完毕, 所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设计。

1.1 天线结构形式

考虑到天线使用的环境条件、工作带宽 (短波波段) 的要求, 天线面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由7根直径为4的带皮铜绞线组成;中心馈电处使用车载液压升降杆升降, 升降杆顶部装有匹配网络及阻抗变换器;升降杆最高8m (离地面最高10m) , 天线展宽48m。软件仿真倒V扇锥天线示意图如图2所示, 天线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

天线系统由天线面、支撑杆、配重、匹配电路及馈线等组成;考虑到天线的使用要求, 天线面可采用软铜线制作;天线支撑杆采用液压升降杆的方式更便于收放。

1.2 馈线设计

为了使倒V扇锥天线适应机动化使用要求, 天线匹配器采用放在地面、通过平行双线传输线的方式给天线进行馈电, 平行双线间距D=0.04m, 平行双线使用Φ4mm的铜绞线, 并且采用聚四氟乙烯板作为支撑。

1.3 天线阻抗性能

取大地εr=30, σ=0.001s/m, 计算得到相对50Ω的天线驻波比 (见图3) 。

天线阻抗变换器采用6∶1阻抗变换, 阻抗变换器输出为L36电缆座, 输入端采用两端口平衡端螺纹连接。

1.4 天线功率容量计算

1.4.1 平行馈电线的耐压与功率容量计算

利用聚四氟乙烯作绝缘支撑, 平行馈电线间距为D=40mm, 其特性阻抗为:

式中:D为双导线中心间距, d为导线直径Φ4mm, 计算得到集合线 (平行双导线) 的特性阻抗为:Z0=359Ω。平行双导线的电压波腹点最大电场强度为:

d为平行双导线的直径 (cm) , Z0为双导线的特性阻抗, k为行波系数。将Z0=359Ω, d=0.4cm, p=5k W, k=1 (假定在完全匹配的情况下) 代入上式得平行双导线的电压波腹点最大电场强度为:Ema x=0.6k V/cm。可以看出, 即使在潮湿空气的工作环境中, 平行双导线的电压波腹点最大电场强度远小于潮湿空气临界场强值E0=1.2k V/cm, 因此, 平行双导线的功率容量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1.4.2 天线面耐压与功率容量计算

按等效传输线理论, 天线振子是由对称振子变形而成, 对称振子可看成特殊的传输线, 振子表面的最大场强为:

d为振子导线的直径 (cm) , W0为天线的特性阻抗, , 式中, r是振子导线半径, d=2r。已知单元天线的最大功率容量5k W, 天线振子线直径为4mm, 将d=0.4cm, p=5k W, k=1代入得振子表面的最大场强为Em a x=0.6k V/cm, 小于潮湿空气临界场强值E0=1.2k V/cm。振子线上可承受的最大功率为:

式中, W为振子的特性阻抗, d为振子直径, n为线数, va代表振子的等效电压有效值, Ed为临界场强的振幅, 通常为6~8 k V/cm, 这里取6 k V/cm。由以上公式计算可知, 天线面采用7根Φ4铜绞线, 跨度为48m时, 完全可以满足功率容量要求。

2 通用性设计

2.1 可靠性设计

天线系统由天线、液压升降杆和匹配器等3大部分组成。其中天线面主要由结构件组成, 结构件的可靠性随时间耗损而降低, 它受自身重量、雨、雪、冰、风、湿度以及盐雾影响, 随疲劳、老化、磨损、腐蚀等因素而降低, 它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在结构设计上考虑天线的使用环境, 使用期限及天线结构部件材料等因素而详细计算, 并留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及定期维修维护保证其可靠性;液压升降杆由驱动部分电路及液压升降杆结构件组成, 液压升降杆结构件采用和天线结构件相同的设计方案;驱动部分电路及天线匹配器由电子元器件、电路模块及电路板等构成, 采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理论来预计和分配其可靠性指标, 优选出适应于该天线使用环境及使用期限的电子元器件, 形成最终的天线组成单元。

2.2 电磁兼容性设计

此项内容仅针对液压升降杆控制部分进行。在整个设计中考虑屏蔽、隔离、接地, 最大限度地断开电磁干扰的传输路径。元器件的位置和走线要合理布置, 以尽量减少静电耦合。采取电磁信号防护措施进行控制部分的防护设计, 选购元器件、电缆电源线、电机部件时, 选取满足指标要求、辐射小、抗干扰能力强的部件, 确保产品满足GJB151A和用户对电磁兼容性相关要求。

3 结论

通过上述仿真计算和实际测试, 天线设计能满足技术指标的要求;同时经过用户长时间在复杂环境下的使用, 天线系统的电性能指标基本不变, 外观结构保持良好。

参考文献

[1]王元坤, 李玉权.线天线的宽频带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5.

[2]魏文元, 宫德明, 等, 天线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5.

[3]周朝栋, 王元坤, 周良明.线天线理论与工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88.

[4]林昌禄, 聂在平.天线工程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5]邮电部北京设计院.电信工程设计技术手册——天线和馈电线[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1985.

倒V天线 篇2

教育工资溢价 (Educational Wage Premia) , 简称教育溢价, 经典定义是指拥有不同教育水平的劳动力间劳动收入均值的百分比差异[1]。譬如, 大学工资溢价 (或称大学溢价) 是指拥有大学学历的劳动者的收入均值与只拥有中等教育学历的劳动者的收入均值的百分比差异。一般情况下, 工资溢价近似于对数差异, 为确保稳健性, 有时用收入中位数代替收入均值。教育溢价的大小既取决于教育水平的高低又间接取决于所参考的收入流及工作回报的方式。劳动收入既可以以小时或周工资度量, 又可以以月或年工资度量, 当劳动收入度量形式确定后 (如以月工资为基准点) , 教育溢价的大小则取决于单位工作时间内教育水平的差异。通常情况下, 计算教育溢价时不包括非工资性效益, 如雇主为雇员提供的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金等, 也不包括教育在自我雇佣中对生产力的效应及非货币的收益, 诸如更好的健康状况、家务生产的效率、儿童保健等等。

需要补充的是, 教育溢价异于教育收益率。教育溢价代表着在不同教育水平上可观测到的收入分布差异的一种简易的统计概述;而教育收益率则是指“对一个人或社会因增加其接受教育的数量而得到的未来净经济报酬的一种测量”[2], 其通常关注的是教育的市场化收益和教育数量的收益, 尽管教育也有非市场化收益和教育质量收益, 其中, “净经济报酬”是指扣除了教育成本之后的净收益。此外, 教育溢价与技能溢价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技能溢价 (Skill Premia) , 是指高技能劳动力的工资与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的比率。一般而言, 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成为高技能劳动力的概率远大于成为低技能劳动力的概率, 低教育水平劳动力成为高技能劳动力的概率远小于成为低技能劳动力的概率, 故有时学者用较高教育水平劳动力的工资与低教育水平劳动力的工资的比率来表示技能溢价。如Goldin和 Katz (2007) 利用多种数据源研究发现, 美国大学毕业生与高中生的工资比率在20世纪前50年处于下降趋势, 在后50年处于上升趋势, 且在80年代后上升趋势加快, 得出工资不平等与技能溢价间具有显著正相关结论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3]

二、数据描述与教育溢价估算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美国北卡罗纳大学和中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关于经济社会转型期我国居民健康、营养、计划生育等政策效果的调查数据。该数据调查了1989、1991、1993、1997、2000、2004、2006、2009和2011年份9个省份4400个城乡住户约2.6万个体关于健康、营养、经济状况、就业等方面的境况, 这为纵向研究提供了较科学的支撑。按照上文对教育溢价的界定, 我们以是否拥有大学学历作为临界值, 将大学及以上学历者归于一类, 将大学以下学历归于另一类, 并控制了年龄变量, 以此来估算1989至2011年间教育溢价的变化趋势。经验研究认为, 年龄对工资具有显著的影响, 一般而言, 年龄越大, 其工资也就越高, 其原因在于雇员在某一行业或职业内工作的越久, 其专用性人力资本积累越丰富, 越有利于其劳动生产率提高, 故相对拥有相同教育水平的年轻雇员而言, 其工资也高。鉴于此, 为较准确地反映出教育溢价变化趋势, 本文从历年数据中筛选出年龄≤30岁且≥16岁的样本, 然后将这些样本根据是否拥有大学学历划分成两大类, 绘制出我国过去22年间教育溢价的变化趋势图 (图1) 。需要说明的是, 因CHNS2009年数据不可得, 故下图中2009年教育溢价暂缺失。

从图1可以看出, 2000年之前, 教育溢价处在上升阶段, 即Ⅰ段;2004之后, 教育溢价处于下降阶段, 即Ⅱ段。从整体上看, 在过去的22年间, 我国教育溢价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Ⅰ段与Ⅱ段之间存在三种可能情况, 即图1中第①、②、③三种情况, 而对于期间变动轨迹如何、拐点发生在何时, 结合我国实情, 我们认为, 考虑到2003左右为高教扩招后第一批毕业生融入社会之时, 根据经验和已有研究可以推断出现第①种情况的概率远高于后两种情况, 换言之, 我们倾向认为教育溢价变动轨迹经历先升后降的拐点发生在2003年左右。准确地测量出拐点发生在某一年不是本文关注的重心, 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本文旨在剖析为何我国教育溢价在2000年左右处于上升阶段, 而在2004年之后处于下降阶段, 即呈现出一升一降近似倒V型的深层机制是什么, 并拟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对策。

三、劳动力供需理论与教育溢价

从不同教育水平的劳动者供需变化视角阐释教育溢价动态变化是最常见的分析范式[4]。因为通常情况下, 高教育水平者的工资增加速率大于低教育水平者的工资增加速率或低教育水平者的工资下降速率大于高教育水平者的工资下降速率均会导致教育溢价上升, 而背后原因多数在于不同层次的劳动力供求发生了相对变化。如在国外研究中, Miller (1960) 利用1940和1950美国人口普查数据和1945年及1955至1959年当前人口调查数据发现1940至1960年间工资溢价呈现先缩小后扩大趋势, 认为这种变化趋势与较高教育水平工人的供求变化紧密相关;Murphy 和Welch (1989) 将教育溢价在1960年代上升归因于需求的相应变化, 把教育溢价在1970年代下降归因于“婴儿潮”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同群效应增大引致;Katz和 Murphy (1992) 研究得出美国技能溢价在20世纪40年代下降, 直到60年代开始缓慢上升, 然后在70年代经历了短暂下降后, 在80年代又加速上升, 而大学毕业生相对供给的增长率的差异有助于解释大学工资溢价的动态变化[5];在国内, 尹志超、甘犁 (2009) 利用CHNS数据研究发现, 1989-1997年公共部门的工资低于非公共部门, 2000年之后, 公共部门的工资显著高于非公共部门, 差异达到13.48%, 且呈扩大趋势。同样是使用CHNS数据, 邢春冰 (2005) 发现1989~1997年这段时间教育回报率在民营部门增加得较为明显而在其他部门则没有增加的迹象。薛欣欣 (2008) 分析了部门层次间的溢价情况, 发现由于国有部门的工资确定依然带有较强的制度化特征, 故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之间长期存在一定程度的工资溢价, 这种 “同工不同酬”现象既会降低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又造成资源的浪费[6]。从国内已有文献看, 鲜见从供需角度对溢价问题进行研究, 而劳动力供需结构变动又对溢价变动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故下文拟从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的供需变动角度对我国教育溢价呈现倒V型变化趋势展开剖析。

历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 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从1989年57.6万增至2010年575.4万人, 2003和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989年的3.3倍和10.0倍。可见, 相对1989年而言, 我国高教育水平劳动力供给有了显著的增加, 尤其是2003年以后更是如此。自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式确立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颁布, 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凸显, 企业用工弹性和合理性极大增强, 使压抑的人力资本作用得到了较大的释放, 加之各领域的改革逐渐展开和诸多法律、法规相继实施, 合力使我国GDP在1990至2000间年均增长速度提高到10.4%, 同时这10年间就业弹性系数平均为0.11。而据奥肯定律可知, 较快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增加社会对各要素的需求进而会派生出较大规模的劳动力需求, 因此, 此时期拥有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工资水平无疑会有了较大的提升, 使用CHNS数据测算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判断。测算表明16岁 (包括16岁) 至30岁 (包括30岁) 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劳动者的平均工资, 在2004年1751.35元, 是1989年8.0倍, 拥有大学以下教育水平劳动者平均工资为738.97元, 是1989年5.8倍。此外,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1996至2002年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85.6%, 也进一步佐证了“天之骄子”的优势地位。故在2000年以前我国教育溢价处于上升趋势。

对于2004年以后我国教育溢价处于下降的变动趋势, 我们认为主要是由经济社会发展对低教育水平劳动力旺盛需求导致, 而这与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贸易格局紧密相关。对于贸易对溢价的影响, Leamer (2000) 认为国际贸易是技能溢价的主要原因。根据SS定理, 自由贸易使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亦即国内供给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 使出口产品生产中非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亦即国内供给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价格下降, 从而提高了发达国家对高技能劳动的需求, 扩大技能丰富国家的技能溢价;Acemoglu (1998, 2003) 研究发现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与技能劳动力供给动态相关, 表明内生的技能与资本互补使技能溢价在最初下降, 但之后会诱发技能偏向性进步从而使技能溢价上升。他进一步建模将国际贸易与技能型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联系起来, 认为贸易影响了某种技术的开发, 因为“有利可图”使贸易创造了技能密集型产品价格上升的趋势, 通过价格效应激励引进新的技能偏向性技术, 而贸易和全球化会最终导致了技术进步偏向于高技能工人[7]。

在我国从产业结构方面看, 就业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从1989年59.6%、21.5%和18.9%变动为2010年的35.6%、27.9%和36.5%, 明显体现出了随着经济发展就业重心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全球化方面, 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从1989年33.92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1057.43亿美元, 货物进出口差额由1990年的87.4亿美元扩大到2010年的1818.1亿美元, 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贸易依附度增加, 无疑带动了就业总量的扩大。年鉴数据显示, 就业于外商投资单位的人数从1991年的96.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053.0万人。当前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纺织、电子、机械制造业等这样的贸易格局无疑对拥有普通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具有旺盛的需求, 而根据SS定律可知, 自由贸易使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亦即国内供给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 故具有一般教育水平的劳动力的工资会明显上升, 这与使用CHNS数据测算的结果吻合。测算显示16 (包括16岁) 至30 (包括30岁) 岁具有中等教育水平劳动力的平均工资从1989年的126.45元, 增至2011年的1698.50元, 后者约是前者的13.0倍, 且明显扩大的增幅发生在2004年, 如2004年的平均工资水平为2000年的1.1倍, 2011年的平均工资水平为2004年的2.3倍。另一方面, 拥有大学及以上教育水平劳动力的平均工资从1989年的218.76元, 增至2011年的2326.95元, 虽然后者约是前者的10.6倍, 但增幅呈现下降趋势, 如2004年的平均工资水平为2000年的1.0倍, 2011年的平均工资水平仅为2004年的1.3倍。此外, 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总量依旧很低 (2010为43.1%) ,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50%左右) 和发达国家水平 (60%-70%) , 也间接致使我国大量企业还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加工制造环节上, 产业发展还没有形成“设计—生产—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的产业链条, 或者说这些环节是分割的, 生产以前的环节大多数都集中在外来投资者的手中, 而这正是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者发挥专业技能的用武之地, 这样就不利于高教育水平劳动力就业。

总之, 高教扩招等因素引致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供给相对富裕和全球化与现行贸易结构低端化等导致了对普通劳动力的旺盛需求共同解释了2003或2004年以来我国教育溢价下降的变动趋势。

四、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教育溢价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最早是由 (P.B. Doeringer) 多林格和皮奥里 (M.J . Piore) 于1971年提出的[8]。其基本假设为:整个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 一级劳动力市场就业稳定、培训和晋升机会多、工作环境好、工资环境好、工资高;二级劳动力市场则相反, 就业不稳定、缺乏培训和晋升机会、工作环境较差、工资较低, 且劳动力在这两类劳动力市场间很难流动, 即一方面, 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无法进入第一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 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宁愿失业, 也不愿进入二级劳动力市场。呈现出这种特征在于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在一级劳动力市场中很容易形成内部劳动力市场, 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中, 工资由单位内部的管理规则和管理程序控制, 且由一系列内部培训计划和晋升阶梯作为保障;而在外部劳动力市场中, 工资由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决定, 劳动者随时都要面对竞争的压力。一级劳动力市场中的核心岗位构成了内部劳动力市场, 一级劳动力市场的附属岗位和二级劳动力市场则构成外部劳动力市场。

这种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在我国至少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 从区域上看, 我国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市场和内陆地区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择业时首先经济发达区域, 人才流动仍呈现出“孔雀东南飞”的局面, 如有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依旧体现出较显著的区域特点, “京津沪”、“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占比依次为25.5%、52.9%、10.7%、10.8%[9]。 但是, 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所引导的投资方向多数是就业密集较低的行业, 进而导致反周期措施拉动就业能力大为降低, 就业弹性不足[10], 故主要劳动力市场对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有限, 从而使在就业流动区域上呈现“聚集”趋势的高教育水平劳动力在2004-2011年间工资方面呈现“离散”态势。 另一方面, 从地区上看,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小城镇及农村劳动力市场。高教育水平劳动力择业时首选大中城市。有研究表明,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体现出明显的城乡特点, 选择留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或县城”、“乡镇”、“农村”占比依次为53.3%、30.0%、12.4%、3.4%、0.9%[9]。如果两种劳动力市场之间不存在分割, 在就业难时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便可以较方便地先从大中城市市场流入小城镇及农村市场, 等到将来有机会时再“回流”大中城市, 这其实是一种理性选择, 也避免了非自愿性失业和非充分就业。但是, 由于现实中两种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明显分割, 如户籍制度等障碍, 限制了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自由流动, 因为一旦选择了小城镇及农村市场, 以后要“回流”大中城市市场需要付出很高的工作转换成本, 如工作接受成本、工作离开成本、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12]及心理成本 (体现为离开熟悉的朋友、失去社区联系以及放弃因熟悉周围环境而享有的收益等) 。显然, 工作转换成本和心理成本越高, 拥有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就越不愿意迁移。

总之, 劳动力市场分割产生的分割收益, 使拥有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将留在一级劳动力视为一种理性的人力资本投资, 但一级劳动力中岗位的有限性加剧在该市场中的就业竞争, 竞争效应和渗漏效应使非充分性就业或失业的风险增大, 合宜就业概率减小, 从而使高教育水平劳动力的教育溢价下降。

五、结论及政策启示

使用CHNS1989-2011年数据研究可以发现, 我国教育溢价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近似倒V型的变化趋势。理论和经验分析认为, 高教育水平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裕, 产业升级及对外贸易结构低端化等对普通劳动力的旺盛需求和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是教育溢价先升后降的主要原因。从测算结果看, 虽然教育溢价自2003年后呈现下降趋势, 但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劳动者平均工资整体仍呈上升趋势 (只不过增幅小于大学以下学历劳动力的工资增幅) , 显示出接受高等教育投资仍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人力资本投资。为早日迎来教育溢价的第二个拐点, 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 进一步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改革, 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扭转教育溢价下降趋势的根本办法是要维持经济高速发展, 其次是通过各项改革缩小区域、城乡、行业、所有制、职业等间的收益差距, 最后是要改善贸易结构, 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近期来看, 则要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 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 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制度。

第二, 继续实施优惠政策, 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小城市、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当前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差距具有刚性, 拥有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拥挤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局面不可能很快扭转。但可以通过一些政策来改变他们对于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就业较难与在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较易之间的选择组合, 譬如通过减免助学贷款、考公务员加分、升迁优先、创业扶持等措施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小城市、农村和西部地区工作。

最后, 建立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一方面使大学毕业生理性看待当前就业难现状, 树立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大学毕业生保持合理的就业期望, 转变就业观念。因为随着改革的深化, 工作转换成本肯定会降低, 首次选择的工作对于终身收入最大化的重要性自然也会减小。

参考文献

[1]Welch, F., Hanushek, E.A. (ed.) (2006)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Elsevier Science Ltd., pp.191-192.

[2]卡诺依.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 (第二版) [M].闵维方, 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471.

[3]Goldin, C., Kats, L.F. (2007) .Long-Run Changes in the U.S.Wage Structure:Narrowing, Widening, Polarizing.Brookings Paperson Economic Activity.pp.135-165.

[4]Welch, F., Hanushek, E.A. (ed.) (2006)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Elsevier Science Ltd., p.219.

[5]Miller, H.P. (1960) .Annual and lifetime income in relation to edu-cation:1939-1959.AmericanEconomicReview 50, pp.962-986.Murphy, K., Welch, F. (1989) .Wage premium for college gradu-ates:Recent growth and possible explanation.Educational Researc-her, pp.17-26.Katz, L., Murphy, K. (1992) .Changes in Rela-tive Wages, 1963—1987:Supply and Demand Factors.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 107, pp.35-78.

[6]尹志超, 甘犁.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2009, (4) .邢春冰.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工资决定机制考察[J].经济研究, 2005, (4) .薛欣欣.我国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决定机制差异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 2008, (7) .

[7]Leamer, E.E. (2000) .Edward E.What's the Use of Factor Con-ten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0.Acemoglu, D. (1998) .Why Do New Technologies Complement Skill?DirectedTechnical Change and Wage Inequalit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3, pp.1055-1090.Acemoglu, D. (2003) .Patterns ofSkill Premia.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70, pp.199-230.

[8]Doeringer, P.B., Piore, M.J. (1971) .Internal labor market andmanpower analysis.Health, Lexington, Massachusetts.

[9][11]马莉萍, 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11, (4) .

[10]蔡昉, 都阳, 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J].经济研究, 2004, (9) .

一种小型的手机平面倒F天线 篇3

较之于多贴片和集总元件加载, 缝隙加载是一种更为理想的实现双 (多) 频的方式, 它可以在单层微带天线上实现, 制作生产相对简单, 且易于和微波电路集成。缝隙的形状可为矩形、U形、Π形等。其中U形缝隙简单并且特性较好, 被广泛地应用于双频天线的设计中[1,2,3,4]。文献[1,2]通过引入U形槽, 在平面倒F天线 (PIFA) 上实现了双频设计。文献[3]将H形贴片和U形槽结合起来, 得到频率比为1.716~2.363的双频天线, 且两个频率可以单独调节。文献[5]进一步研究了U形槽加载PIFA的双频特性, 并通过在U形槽上使用蜿蜒线的方法实现了一种单频宽带PIFA设计。

对于单层贴片的天线来说, 频带窄是它的一个主要缺点, 因此采用很多措施来实现其宽频带或多频带工作, 例如采用多层结构、加大基板厚度、采用相对介电常数较小的基板、增加容性贴片、开槽等方法[6,7,8]。在文中设计中, 采用U形槽加载PIFA 实现双频, 再引入寄生单元实现天线的3个频段。按照这种设计思路, 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工作在GSM850/DCS1800/PCS1900这3个频段的小型三频天线。

1 天线设计

文中所设计天线的结构, 如图1所示。接地板大小为112 mm×40 mm, 天线安装在该地板的上部, 外轮廓尺寸40 mm×24 mm。天线和地板之间相距8 mm, 中间填充空气介质。基板厚度为0.7 mm, 相对介电常数为2.6。天线是由厚度为0.2 mm的杨白铜制成, 具有较好的物理强度, 从而保证了天线结构的稳定性。

经SEMCAD仿真, 天线的几何参数为:L=40 mm, W=24 mm, S=2 mm, W1=5 mm, L1=5 mm, W2=23 mm, L2=19.5 mm, W3=21 mm, L3=9.8 mm, D=8 mm, H=8mm。

2 仿真及测试结果

根据仿真计算结果实际制作了天线。图2是仿真计算及采用Agilent E5071C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的反射系数特性曲线。由图可见, 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在谐振频率上吻合较好。该天线在820~903 MHz, 1 690~2 120 MHz频带内S11<-5 dB, 因此天线频带完全覆盖GSM850/DCS1800/PCS1900的工作频段。同时, 对比了有无寄生单元时S11的变化, 如图3所示, 寄生单元对于高频带宽的影响大。

图4是天线远场方向图, 分别给出了850 MHz, 1 800 MHz, 1 900 MHz这3个频点的测试结果。在850 MHz, 1 800 MHz, 1 900 MHz最大增益分别为3.08 dB, 4.41 dB, 3.40 dB。测试结果表明, 该天线满足GSM850/DCS1800/PCS1900工作要求。

3 结束语

提出了一个能够工作于GSM850/DCS1800/PCS1900这3个频段的小型倒F天线。该天线使用了加载寄生单元, 从而拓宽了频带宽度, 使在820~903 MHz, 1.69~2.12 GHz频率范围内的S11达到-5 dB以下, 满足移动终端在GSM850/DCS1800/PCS1900这3个频段的使用要求。天线在850 MHz, 1 800 MHz, 1 900 MHz处最大增益可分别达到3.08 dB, 4.41 dB, 3.40 dB, 而且H面方向图接近于全向辐射。该天线体积小、重量轻、制作简单, 适用于移动通信终端。

摘要:设计了一个可工作在GSM850/DCS1800/PCS1900这3个频段的小型加载寄生单元平面倒F天线。天线在820903 MHz, 1.692.12 GHz频率范围内的回波损耗可达到-5 dB以下, 在850 MHz, 1800 MHz, 1 900 MHz频率处天线最大增益的测量值分别为3.08 dB, 4.41 dB, 3.40 dB, 满足移动终端在GSM850/DCS1800/PCS1900这3个频段的使用要求。该天线尺寸小、重量轻, 适用于移动通信终端。

关键词:无线通信,平面倒F天线,三频天线,寄生单元

参考文献

[1]Liu Z D, Hall P S, Wake D.Dual-Frequency Planar In-verted-F Antenna[J].IEEE Trans.Antennas Propag, 1997, 45 (10) :1451-1458.

[2]Rowell C R, Murch R D.A Capacitively Loaded PIFA forCompact Mobile Telephone Handsets[J].IEEE Trans.Antennas Propag, 1997, 45 (5) :837-841.

[3]Wong KL, Chang C H.Wlan Chip Antenna Mountable Abovethe System Ground Plane of A Mobile Device[J].IEEETrans.Antennas Propag, 2005, 53 (11) :3496-3499.

[4]Chui C W, Lin F L.Compact Dual-Band PIFAwith Multi-Resonators[J].Electronics Letters, 2002, 38 (12) :538-540.

[5]牛凤, 李征帆.一种新型缝隙加载三频平面倒F天线[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6, 40 (9) :1492-1495.

[6]钟顺时.微带天线理论与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1.

[7]Taga T.Analysis of Planar Inverted-F Antennas and An-tenna Design For Portable Radio Equipment[C].Eds.Boston, MA:Kazuhiro Hirasawa, Misao Haneishi.Analy-sis, Design, and Measurement of Small and Low-ProfileAntennas.Artech, 1992.

【倒V天线】推荐阅读:

天线原理05-29

微带天线05-31

天线分析06-02

监测天线06-29

天线维护07-25

单极天线07-28

天线综合08-11

天线极化08-15

新型天线08-20

天线控制08-29

上一篇:互帮互助论文下一篇:专科护理操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