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犊牛的疾病管理(精选3篇)
奶牛犊牛的疾病管理 篇1
在大多数奶牛场, 犊牛死亡主要是由疾病和寄生虫引起, 下面按类型和种类简要介绍。
1 传染性犊牛腹泻
1.1 症状
症状有许多种。犊牛出生后几小时内由正常突然处于休克状态, 之后出现某种症状之前猝死或者死亡, 之前或伴有恶性腹泻, 这时虽然并不见发烧, 但能发现体温有逐渐下降的症状。
1.2 治疗
初见症状时, 要与当地兽医联系, 通过兽医的诊断, 了解发病原因, 并确定治疗方法。为防止出现脱水症状, 应注射体液和电解质。
1.3 预防
1.3.1 清理分娩舍
牛舍内或周围, 受污染的牛粪, 母牛的腹部、乳房等都有可能是传染源, 犊牛刚开始吮乳时易通过这些途径传染。如果可能, 分娩室应设置在远离家畜的位置。分娩室内用洗涤剂清洗消毒, 分娩架也要清洗后消毒。
1.3.2 清洁母牛
母牛的乳房和乳头用无刺激的消毒剂清洗, 使犊牛吮乳时不受传染。
1.3.3 消毒肚脐
犊牛出生后立刻把脐带缠至5~10cm, 切断之后用5%碘酊溶液消毒切断部位。
1.4 实施预防接种
腹泻问题严重时, 对干乳牛进行预防接种。即使进行了彻底的防疫, 也有可能出现腹泻, 这是因为出生前已经受到感染的缘故。这种犊牛出生后非常虚弱, 自己无法站立, 大概24~36h以内便死亡。感染腹泻的奶牛, 一般伴有胎衣不下, 不孕, 受精率低等病症。
2 牛副伤寒
2.1 症状
沙门氏菌感染,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 发病后体温升至40.5~42℃, 第二天降到39.4℃, 并开始腹泻, 第三天开始出现脱水、虚弱、食欲减退等症状, 严重时其粪便呈带血粥样性, 一般情况下开始呈水样性, 逐渐变为粘液性极强的黄白色粪便。经过实验室检验完全可以区别球虫和大肠杆菌, 大概持续3~7d后便有较高的死亡率。
2.2 治疗
为了完全治疗, 应分离培养沙门氏杆菌, 并进行药敏实验之后, 选择有效的抗生剂。为防止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注射电解质及葡萄糖制剂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
3 内寄生虫
3.1 症状
胃或肠被寄生虫感染, 一般出现消化器官障碍, 由于胃内感染寄生虫出现严重的腹泻, 或者出现间歇性便秘, 之后逐渐出现体重减少, 虚弱、皮肤粗糙, 食欲减退等症状, 为了诊断这一疾病, 应用显微镜观察粪便内的寄生虫卵。
3.2 治疗
4个月龄时驱虫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3.3 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内部寄生虫的主要手段之一。传染途径与牧草状态、饲养规模及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潮气大的地区寄生虫较多, 因此出生后6个月以内的犊牛避免在潮气大的草地或泥泞地中饲养, 育成牛选择在没有饲养过奶牛的干净的草地上放牧。
4 球虫病
4.1 症状
一般性症状是排泄带有血和粘液的严重的腹泻。在畜群中一旦出现这种症状, 表明已深度感染。通常在3周龄至6月龄的犊牛中发病, 而有时不分年龄在所有犊牛中出现。有的犊牛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 有的站立不稳, 走路摇晃或痉挛。有些牛的臀部会粘粪便。
4.2 诊断
取典型症状犊牛新鲜粪便, 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涂片镜检, 发现大量球虫卵囊。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 确诊犊牛感染了球虫病。
4.3 治疗
(1) 每千克牛体重用氯苯胍10mg, 加入奶、水、饲料中给牛饮用和采食, 每天1次, 连用2周;
(2) 每头牛用磺胺噻唑、鞣酸蛋白各1g, 混合加水灌服, 每天3次, 连用4天;
(3) 每千克牛体重用0.1g复方磺胺嘧啶钠肌肉注射, 每天2次, 连用3~5d;
(4) 每头牛每天给服氨丙啉20~25mg, 连用1周;
(5) 有脱水症状的犊牛, 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复方氯化钠溶液250ml、5%碳酸氢钠溶液150ml、10%维生素C10ml、维生素B110ml, 静脉滴注, 每天1次。
4.4 预防
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正确的饲养管理, 避免密集饲养和在生土上饲养。已感染的犊牛应隔离起来, 以免污染牧草和其它牛舍。球虫病较严重的区域, 应移动或间隔牛舍, 把牛转移到干净的地方为好。给犊牛注射抗生素可以预防或治疗球虫病。
奶牛犊牛的疾病管理 篇2
1 病因
沙门菌通常为鼠伤寒沙门杆菌,是美国东北部引起犊牛和成年牛肠道沙门菌病的最常见的病原,目前,沙门菌感染已成为仅次于大肠杆菌感染的犊牛肠道细菌感染病,并且是成年奶牛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因。集约化管理导致沙门菌感染成为奶犊牛、肉犊牛和成年乳牛的地方性流行病。急性、慢性或肠道隐性感染牛通过粪便排出不同数量的病原体,使易感牛通过粪—口感染,一旦带菌者开始向外界排出病原菌,加上环境卫生状况差、饲养密度大等因素,则易感牛被感染的机率就会增大。
2 典型病例
2.1 发病情况
2010年4月17日—5月9日,九三管理局红丰牧场就暴发了沙门菌感染病。发病牛群为本地黄牛与德国弗莱维赫牛杂交F1代犊牛,全期发病牛只83头。新生犊牛于出生后自行吸允母乳,夜间与母牛分开合群休息。1周后出现消化不良,而后腹泻,排出灰褐色粪便或黄色水样粪便,粪便中常有新鲜血液和有腐臭味的黏液,患牛精神沉郁,呈全群感染状态。临床症状为体温先期正常后期下降,呼吸无力,鼻镜干燥,呈脱水状态,病死率高,急性发病犊牛于发生腹泻后1~2 d死亡。死后剖检,病变主要表现在小肠,可见肠壁水肿、黏膜增厚,有轻微出血点;肝脏肿大呈土黄色。
其中19头犊牛于5月1日之前采用各种药物(痢菌净、复方磺胺嘧啶、口服磺胺脒、土霉素、氟哌酸和链霉素等药)治疗,同时应用口服补液(糖苷氨酸溶液:葡萄糖43.2 g、氯化钠9.2 g、甘氨酸6.6 g、柠檬酸0.52 g)、柠檬酸钾0.13 g、无水磷酸钾4.35 g,溶于2 L水中),效果不明显,先后死亡。于5月2日取病料和病牛1头送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兽医院进行实验室病料检验和病理培养。
新生犊牛死亡率较高,主要是因体液丢失,常导致严重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最急性发病犊牛右腹部因小肠和大肠充盈而膨胀,发生菌血症,且因革兰阴性菌病原体细胞壁产物释放造成内毒血症后死亡。菌血症患犊通过粪便以及其他分泌物排出大量沙门菌,并迅速污染环境。
2.2 诊断
2.2.1 临床诊断
如果从新生犊牛到到几个月龄的犊牛都有感染,那么沙门菌的可能性要比大肠杆菌大些,因为后者感染3周龄以上的新生犊牛。混合感染也有可能,尤其是4周龄以内的犊牛易发。
2.2.2 实验室诊断
经实验室培养确诊为沙门菌、链球菌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选用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克林霉素、氟哌酸、链霉素、痢菌净、复方磺胺嘧啶、土霉素药敏试纸片对分离菌株做药敏抑制试验,结果大观霉素、克林霉素、陈氏痢康、克毒利高先为高敏,其他均不敏感。
2.3 治疗
2.3.1 常规治疗
对患沙门菌病犊牛的治疗主要包括补液和抗生素治疗。肌肉注射克毒利高先(大观霉素、克林霉素合剂),口服陈氏痢康(乌梅散),用法用量参照说明书。补液的途径可依据物理症状、腹泻的严重程度和经济因素来决定。像感染大肠杆菌一样,处于休克状态、不能站立、严重脱水以及那些无吃乳反射的犊牛应给与静脉内补液;能走动、吃乳和仅有中度脱水的犊牛通常可经口和皮下补液。沙门菌患牛的Na+和Cl-丢失程度常比大肠杆菌感染牛严重。最急性沙门菌感染可使用富含碳酸氢盐的溶液,另外急性腹泻伴发高度沉郁或休克样症状时也应考虑使用。纠正酸中毒后,可经口或静脉给予平衡电解质。严重最急性感染导致休克,应一次性给予Solu-Delta Cortef(皮质类固醇100 mg静注)和氟胺烟酸葡胺(0.5 mg/kg),外加静脉内补液。上述两种药物禁忌连续或重复使用。
2.3.2 应用中药方剂结合治疗
方案1:中药选用白头翁汤。选择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陈皮按比例配伍,水煎候温灌服。
方案2:益气止痢汤。选择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柴胡、黄柏、白芍、陈皮、肉桂、木香按比例配伍,水煎候温灌服。
对犊牛腹泻症状轻的病例,在抗菌消炎的同时加一些健胃助消化药;对胃寒症状用姜酊、陈皮酊、桂皮酊、藿香正气水等;对久泻体虚者采用益气止痢汤,无明显症状者用白头翁汤加减。病初不采取补益止泻,以免造成肠内毒素不能排出体外而加重病情,应以抗菌消炎帮助消化调节胃肠为主。
对失水症状者及早补糖盐水,强心,补充体液,改善体内代谢,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缓解酸中毒,这样即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辅助补液法:静注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葡萄糖氯化钠500 m L, 5%碳酸氢钠250~500 m L, 10%安钠咖注射液10 m L, 10%维生素C注射液10 m L×2支,10%维生素B注射液10 m L×2支,恩诺沙星注射液10 m L×2支,复方蒲公英注射液10 m L×2支。
2.4 治疗效果
全期发病犊牛83头;4月17日—5月1日死亡19头;5月2日—5月4日死亡5头;5月5日—5月9日重症病例脱水无法站立的3头死亡;5月9日后再无一死亡。此法共治愈59头,治愈率95%。
3 防治
病愈的动物持续排沙门菌可长达3~6个月或更长时间,最好给干奶期奶牛用特定的沙门菌苗免疫,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新生犊牛达2~3周,但不能持久。
3.1 通过培养建立诊断,并做药敏试验
(1)疾病流行时要从几头感染牛做细菌培养,以确定是共同的病因引起的;
(2)应经常做粪便培养;
(3)尸体检验时应取结肠内容物和肠系膜淋巴结进行培养;
(4)如果怀疑是都柏林沙门菌,除粪便培养外,还要做血液和气管冲洗物培养。
3.2 隔离患畜
(1)隔离患畜是相对的也是不完备的,因为一些感染的动物可能不表现病态。然而,对有排液态稀粪、发热、脱水及相似症状的犊牛应隔离,因为它们向外界环境排出数以亿计的病原体;
(2)所有的饲喂器具和清洁用具都应消毒,并且不用于未感染的犊牛。
3.3 感染动物的治疗
(1)补液以维持水分;
(2)使用药敏试验敏感的抗生素。
3.4 清扫环境,牛舍消毒,提高卫生水平
(1)将犊牛与成牛分开;
(2)清扫产房,在产子间隔期间进行消毒;
(3)不要将幼龄犊牛群饲;
(4)高压冲洗圈舍表面碎屑,然后用One-Stroke Environ或其他被证实能杀灭沙门菌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3.5 教育养殖场管理人员和饲养工人注意公共卫生
(1)农场工人、犊牛管理人员及其家人在犊牛沙门菌病流行期间常常易被沙门菌感染;
(2)在接触感染犊牛时坚持穿各自的工作服和鞋,并定期清洗、消毒,注意卫生;
(3)如果成年母牛有肠道疾病症状或有过流产史,则其所产牛奶不要生喝;
(4)应意识到病愈牛会间歇性或持续性排菌一段时间,可能对易感染动物和人造成威胁,因此必须坚持卫生、消毒和监督工作。
如果采取上述措施后,仍存在传染,就应考虑对干奶期的牛使用由可靠诊断实验室制备的自家菌苗。当新的有效的沙门菌菌苗投入使用时,对于常年流行牛群会有所帮助。
4 总结分析
(1)犊牛的消化机能不健全,尤其在吃过初乳之后10 d左右免疫力低下时易发病;一般前期未见消化不良,但继而可造成由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痢疾杆菌、沙门菌、副结核分枝杆菌等引起的犊牛腹泻并快速脱水造成死亡。
(2)犊牛带菌后开始向外界排出病原菌,如果场区或圈舍存在着拥挤、卫生状况差,使用共同的饲喂器具等情况,发生并发病时其他犊牛被感染的机率大大增加。
(3)急性、慢性或肠道隐性感染牛在粪中排出不同数量的病原体,是造成易感牛通过粪—口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犊牛自行吸允母乳是造成链球菌并发病的原因,群体性发病则是集约化管理造成的。
奶牛犊牛的疾病管理 篇3
犊牛舍要严格消毒!铺柔软垫草!注意保温"刚出生的犊牛要及时清除口鼻粘液!理好脐带!留!!"#厘米剪断!然后作好消毒工作"作法#中$食指置桶内乳中倾斜让犊牛吮舔饮!$!%天习惯后!犊牛可自行舔饮%犊牛生后第一次喂奶量为"!&千克&以后每天按体重的""’喂给&日喂四次&奶温为$%!$!#&每次喂奶"小时后&饮温开水&哺乳期’般为$! (个月%犊牛从第七天开始训练吃精料和优质干草&%日龄以后&在喂完奶$料和干草后饮水&这时可每日外出运动"小时&一月后增至&!$小时%犊牛出生后应单独饲养&以防相互传染疾病和争食%每天定时刷拭牛体&次&并经常更换褥草&保持牛舍内外的清洁卫生&切忌拴系饲养和限制饲养%对刚断奶至六月龄的犊牛&应采食大量的粗料&补充一定数量的精料%应根据青粗饲料的品质&每天给混合料&!$千克&并要注意观察其饮食$精神状态和粪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提倡早期断乳 (生后&) %!$个月) "早期喂植物性饲料!出生后一周开始给予优质干草!自由采食!同时训练吃精料!初喂时!精料涂抹口鼻!教其舔食!三周后!料中加入胡萝卜 (丝) !二月龄开始喂青贮!同时补充抗生素!增加犊牛抵抗力和消化器官的锻炼%为了培育理想乳牛!应早期补饲草料!出生后&!$周开始锻炼消化器官!提高对植物性饲料的适应性!减少哺乳量!降低成本!多用代乳!并早期断乳%
!初生犊牛几种疾病的防治
!"#脐炎
病因*新生仔畜的脐带残段&一般约在生后$!’天即干燥脱落&在此期间脐带受到污染及尿液浸渍&或接产时对脐带消毒不严&均可使脐带遭细菌感染而发炎%
治疗*!初期&用青霉素!#!"’#万*+$#) &%, !#) %, 普鲁卡因"#!&#-.&在脐孔周围封闭%"%, 碘酊涂擦脐部%#脐孔形成瘘管时&用消毒药液洗净其脓汁&涂注碘仿醚或碘酊%有脓肿时&须切开排脓%$脐带发生坏疽时&必须切除脐带残段&除去坏死组织&用消毒药液清洗后&再涂以碘仿醚或%, 碘酊%%应用抗生素&防止全身性感染%仔畜生后&只要脐带不出血&就不必要结扎&以促其迅速干燥和脱落%
!"!新生犊牛衰弱
病因*主要起因于怀孕期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缺乏%同时&孕畜患妊娠毒血症$产前截瘫$慢性胃肠病和某些传染病以及早产$近亲繁殖或双胎也是产生该病的原因%
治疗*!首先应把犊牛放在温暖的屋子里&室温应保持在&%!$#$左右&必要时用覆盖物盖好%"为了供给养分及补氧&可静脉注射"#, 葡萄糖%##-.&加入双氧水$#-.% (#-.%也可用%, 葡萄糖%##-.$"#, 葡萄糖酸钙 (#-.!"##-.$维生素/"#-.$"#, 安钠咖%-.!"#-.&一次静注%#根据病情还可应用维生素0$1$2等制剂和能量药物如三磷酸腺苷$辅酶0$细胞色素/等%对衰弱仔畜的护理&要定时实行人工哺乳%犊牛如不能站立&应勤翻动&防止发生褥疮%
!"$新生犊牛窒息
病因*起因于气体代谢不足或胎盘血液循环障碍%分娩时间拖长或胎儿产出受阻&早期破水胎盘早期剥离&胎囊破裂过晚&胎儿倒位生产出时脐带受到压迫&阵缩过强或胎儿脐带缠绕等&引起胎儿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急剧蓄积&刺激胎儿过早地呼吸&以至吸入羊水而发生窒息%另外&分娩前母牛患有某种热性病或全身性疾病以及早产胎儿易发生窒息&同样能使胎儿缺氧而发生窒息%
【奶牛犊牛的疾病管理】推荐阅读:
犊牛的饲养与管理01-21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08-09
哺乳犊牛的饲养管理12-03
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12-12
奶牛疾病的特殊治疗法09-04
奶牛疾病11-03
奶牛常见疾病10-28
犊牛饲养管理10-08
奶牛繁殖障碍疾病防治08-12
犊牛饲养管理技术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