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带问题的解法(共9篇)
传送带问题的解法 篇1
本文就传送带中的痕迹问题进行突破。
难点形成的原因有:
1.对于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摩擦力的有无判断、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的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的判断存在困难。主要是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方向及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掌握不扎实。
2.对于什么问题应该研究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什么问题应该物体相对传送带运动判断错误。
3.对于实际中的划痕不理解。
下面我们就例题进行分析, 突破难点。
例1.如图所示, 传送带足够长, 正以2m/s的速度顺时针运动, 现将下表面涂有颜料的木块 (可视为质点) 轻放在传送带左端, 已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05, 求木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
【审题】对轻放到运动的传送带上的物体, 在研究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时要研究物体相对传送带的运动, 由于物体与传送带存在相对运动, 所以是滑动摩擦了;判断摩擦力方向时要研究相对运动, 由于物体相对传送带向后滑动, 受到沿传送带运动方向的滑动摩擦力作用, 物体将做匀加速运动, 物体在传送带上向后划痕迹, 直到物体达到与皮带相同的速度, 不再受摩擦力, 而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不再划痕迹, 所以痕迹就是物块相对传送带向后的位移, 等于两物体的位移之差。
解法1:力和运动的观点。
木块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木块从放上传送带到速度与传送带相同所经过的时间为
传送带的位移为x1=vt=2×4=8m
木块的位移为
在这个过程中木块相对传送带向后划痕迹
解法2:图像法。
由于v-t图像可以很直观地描述物体的运动, 位移可以用图像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做出木块、传送带v-t的图线如图所示, 本题痕迹就为两物体图像的面积之差, 也就是两图像所夹面积即图中阴影面积。
痕迹的长度即三角形的面积
例2.如图所示, 传送带足够长, 正以2m/s的速度顺时针运动, 现将下表面涂有颜料的木块 (可视为质点) 以4m/s的速度从右端滑上传送带, 已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05.求木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
【审题】物块滑上传送带向左运动, 受到传送带给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减速运动, 直到速度为零。这个阶段物块向左运动, 传送带向右运动, 所以木块相对传送带向左划痕迹, 则痕迹长度为木块和传送带位移大小之和。这时木块速度为0, 传送带向右运动, 所以木块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 则木块受到向右滑动摩擦力而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直到速度达到与传送带速度一样。这一阶段木块和传送带都向右运动, 但木块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 所以木块在传送带上向左划痕迹, 则痕迹长度为皮带位移减去木块位移。两次木块在传送带都是向左划痕迹, 所以总痕迹为两次痕迹之和。
解法1:力和运动的观点。
木块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a=fm=μmg m=μg=0.5m/s2,
木块减速到0的时间
这段时间内木块向左的位移为
传送带向右的位移为
木块相对传送带向左画的痕迹此后木块向右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相同所经过的时间为
传送带的位移为
木块的位移为
在这个过程中木块相对传送带左划痕迹
两段时间都向左划痕迹, 所以总痕迹长度为
解法2:v-t图像法。第一阶段, 木块和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反, 所以痕迹长度为两个位移大小之和, 即v-t图中0-8s阴影面积;第二阶段木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8s-12s阴影面积。总痕迹则为两图像所围成的面积即阴影部分。
例3.如图所示, 皮带轮带动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速度v0=2 m / s匀速运动, 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L=3.2m, 皮带绷紧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将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无
初速地从上端放到传送带上, 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5, 物块在皮带上滑过时能在皮带上留下白色痕迹。求物体从下端离开传送带后, 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的长度。 (sin37°=0.6, cos37°=0.8, 取g=10m/s2)
【审题】传送带逆时针转动, 则上面AB部分传送带速度沿传送带向下, 小物块初速度为零, 则小物块相对传送带向上运动, 所以受到沿传送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因而小物块沿传送带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小物块速度达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前相对传送带向后运动, 因此在传送带上向后划痕迹。当小物块加速到与传送带有相同速度时, 摩擦力情况要发生变化。如果mgsinθ≥μmg cosθ 即 μ≥tanθ, 则小物块将和传送带相对静止一起向下匀速运动, 所受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大小等于mgsinθ。而本题由于 μ<tanθ 即mg sinθ<μmg cosθ, 小物块无法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的匀速运动, 因而小物块继续向下加速运动。此后小物块速度将大于传送带速度, 所以小物块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在传送带上向前划痕迹。两次痕迹有重合部分, 所以痕迹的长度为两次所划痕迹中长的长度。
解法1:小物块速度达到v0前,
由牛顿第二定律:解得a1=10m/s2由v0=a1t1解得
传送带位移为x1=v0t1=0.4m小物块位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向后划出痕迹的长度△L1=x1-x1′=0.2m小物块的速度达到v0之后
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a2=2m/s2
到离开传送带经历时间t2
解得t2=1s
此过程中传送带的位移x2=v0t2=2m
小物块相对传送带向前划出痕迹的长度△L2=x2-x2′= (3-2) m=1m
两次朝相反方向划痕迹, 由于△L1>△L2, 所以痕迹长度为△L2=1m。
解法2:v-t图像法。小物块速度达到v0前相对传送带向后运动, 在传送带上向后划痕迹, 长度为第一阶段两图像所围面积, 即阴影部分△L1;由于 μ<tanθ, 小物块继续加速, 此后小物块速度大于传送带速度, 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向前划痕迹, 痕迹的长度为第二阶段两图像所围面积, 即阴影部分△l2。两次痕迹有重合, 所以痕迹的长度为两次所划痕迹中长的长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mg sinθ+μmg cosθ=ma1解得a1=10m/s2由v0=a1t1解得
相对皮带向后划出痕迹的长度
小物块的速度达到v0之后
由牛顿第二定律:mg sinθ-μmg cosθ=ma2
解得:a2=2m/s2
到离开传送带经历时间t2
解得t2=1s
木块速度v2=v0+at2=2+2×1=4m/s
相对皮带向前划出痕迹的长度
两次朝相反方向划痕迹, 由于△L1>△L2, 所以痕迹长度为△L2=1m
【总结】在求解痕迹问题时, 首先要分析清楚摩擦力, 从而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其次, 分析物块相对传送带运动情况, 同向运动则痕迹为两者位移大小之差, 反向运动则为两者位移大小之和;再次, 如果存在两次划痕迹, 那么两次相对传送带朝相同方向划痕迹的话则痕迹长度为两次痕迹长度之和, 两次相对传送带朝相反方向划痕迹则总痕迹为两次痕迹中痕迹长的长度。
传送带问题的解法 篇2
基于虚拟观测的病态问题解法
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领域中,处理病态问题的主要方法有:岭估计方法、奇异值分解法(SVD)、Tikhonov正则化方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大多数是强调数学上的意义,没有充分联系大地测量的实际情况,因此不利于在测绘领域病态问题本质的理解和研究.为使病态问题的求解具有实际的物理意义,提出了基于虚拟观测的.岭估计方法.该方法将先验约束条件作为一类互相独立的虚拟观测值,从而把病态问题转化为测量平差问题,然后运用Helmert方差估计法来确定岭参数.该方法还可以得到的参数之间的权矩阵,用它来代替虚拟观测值的权矩阵,重新对参数进行计算,则实现了该方法向广义岭估计的推广.实际算例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计算简单而且能保证结果精确.
作 者:冯光财 戴吾蛟 朱建军 陈正阳 FENG Guang-cai DAI Wu-jiao ZHU Jian-jun CHEN Zhen-yang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长沙,410083 刊 名:测绘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年,卷(期):2007 32(2) 分类号:P22 关键词:病态问题 岭估计 虚拟观测 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关于物理复习中传送带问题的分析 篇3
【难点分析】
1.力的问题: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受力分析中摩擦力的突变 (大小、方向) ———发生在V物与V带相同的时刻。
2.运动的问题:物体相对地面、相对传送带的运动的基本情况。
分析核心:一是V物、V带的大小和方向, 二是mgsinθ与f的大小和方向。
3.能量的问题:物体在传送带运动过程中的能量问题。
(1) 功能关系:WF=Ek+ΔEp+Q。
(2) 对做功WF、内能Q的理解。
(a) 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WF=F·S带, 功率:P=F·V带。
(b) 系统产生的内能:Q=f·S相对。
(c) 如果物体无初速度放在水平传送带上, 那么该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获得的动能Ek和因摩擦而使系统产生的热量Q之间的关系即为。
一、对水平放置的传送带问题进行分析
对于水平放置的传送带问题, 为帮助学生理解, 我们可以这样来处理:首先应该分析一下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的受力情况, 要弄明白这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阻力还是动力, 接下来分析该物体的运动状态 (这里的运动状态指的是初态→动态→终态全过程) 。我们要通过仔细的分析和判断, 推断出应该运用哪一个物理规律来解答这个问题。
例1:一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 传送带把A处的物体运送到B点, A、B距离为L。从A点把物体轻放到传送带上, 设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则过多长时间, 物体由A能传送到B处, 当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 转化为内能的能量是多少?电动机增加的功率是多少?要用最短的时间把工件从A处传送到B处, 求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至少应为多少?
解:物体由运动到与传送带相对静止, 有。
当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后物体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
所以物体由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为:。
从开始到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时, 转化为内能的能量为:, 电动机对物体做的功为:。
若要使物体A点传送到B点的时间最短,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仍为a=μg, 设传送带的速度为v′, 则由物体先加速到匀速, 则由上述得:,
由上式知:=常量,
所以, 即时t有最小值, 因而时, 其t有最小值, , 即当物体一直做加速到B点时所用时间最短。
二、对倾斜放置的传送带问题进行分析
对于倾斜放置的传送带问题, 为帮助学生理解, 我们可以这样来处理:与分析水平放置的传送带问题一样, 首先还是应该分析一下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的受力情况, 分清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来自阻力还是动力;其次依然是对传送带上的物体进行静态→动态→终态运动状态分析, 对其整个运动过程做出认真分析和推断, 特别是当传送带与物体的速度相等时摩擦力发生突变的讨论, 进而运用合适的物理规律进行求解。
例2: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并以速度v运行, 在传送带的A端轻放一个小物体, 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AB长为L, 则以下两种情况下物体由A运动到B各需要多长时间?
(1) 传送带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2) 传送带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解: (1) 传送带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则物体在A点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需:mgsinθ-μmgcosθ>0, 即μ<tanθ, 因此, 当μ<tanθ时, 物体由A运动到B
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设加速度大小为a, 则。
(2) 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 物体在A点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则, 当物体加速到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时, 摩擦力发生突变, 则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讨论: (1) mgsinθ-μmgcosθ>0时, 即μ<tanθ; (2) mgsinθ-μmgcosθ≤0时, 即μ≥tanθ。
(1) 当mgsinθ-μmgcosθ>0时, 即μ<tanθ时, 物体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时, 物体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物体将会做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即mgsinθ-μmgcosθ=ma2时, a2=gsinθ-μgcosθ。则可知, 物体先以加速度a1匀加速直线运动, 再以a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
传送带问题的解法 篇4
1、用鼠标右键单击桌面上的空白区域,指向“新建”,然后再单击“文件夹”,
2、迁移Temp,该文件夹命名为,然后按“Enter” 键。
3、单击开始按钮,然后点击“计算机”,打开资源管理器单击。
4、在右上角,搜索计算机框中键入 *.mig,然后按“ENTER” 键。
5、请注意具有如 *.mig、*.mig01,等 *.mig 扩展名的所有文件的位置。
6、选择具有 *.mig 扩展名和在“搜索结果”窗口中列出的所有文件。
7、在“编辑”菜单上单击“复制”。
8、打开迁移Temp 文件夹,然后在“编辑”菜单上单击“粘贴”。
解读传送带类问题中的摩擦力 篇5
传送带问题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如商场中的自动扶梯、港口中的货物运输机等.这类问题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运动性质都具有变化性, 涉及力、相对运动、能量转化等各方面的知识, 能较好地考查同学们分析物理过程及应用物理规律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近几年这类问题已由较为单一的考查, 演变成以突出能力为主的综合性、灵活性与体现时代特色的考查.
考点一、水平传送带上的相对滑动问题
【例1】 (2014·四川高考卷) 如右图所示, 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 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 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 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 t=t0 时刻P离开传送 带.不计定滑 轮质量和 摩擦, 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
【解析】当v2<v1时:f向右, 若f>GQ, 则向右匀加速到速度为v1后做匀速运动到离开, 则为B图;若f<GQ, 则向右做匀减速到速度为0后再向左匀加速到离开, 无此选项.当v2>v1时:f向左, 若f>GQ, 则减速到v1后匀速向右运动离开, 无此选项;若f<GQ, 则减速到小于v1后f变为向右, 加速度变小继续减速到0后向左加速到离开, 则为D图.则选项A、C错误, 选项B、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的方向与速度的关系.应明确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运动情况.
考点二、水平传送带上的平衡问题
【例2】 (2013·西工大附中四模卷) 负重奔跑是体能训练常用方式之一, 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是运动员负重奔跑的跑步机.已知运动员质量为m1, 绳拴在腰间沿水平方向跨过滑轮 (不计滑轮摩擦、质量) 悬挂质量为m2的重物, 人用力向后蹬使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2静止不动, 运动员对传送带的摩擦力大小为m2g
B.若m2匀速上升时, m1越大, 传送带对运动员的摩擦力也越大
C.若m2匀加速上升时, m1越大, 传送带对运动员的摩擦力也越大
D.若m2匀加速上升时, m1越大, 传送带对运动员的摩擦力不变
【解析】若m2静止不动, 则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 运动员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摩擦力平衡, f=m2g, 与传送带的速度无关, 故A项正确.若m2匀速上升, 则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 水平方向受拉力和摩擦力平衡, f=m2g, 与m1 无关, 故B项错误.若m2匀加速上升, 运动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T=m1a, T-m2g=m2a, 联立解得:f=m2g+ (m1+m2) a, m1越大, 运动员对传送带的摩擦力也越大, 故C项正确D项错误.人对传送带的静摩擦力与m2的运动状态有关, 根据P=fv知, 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与m2的运动状态有关.
点评:这是一道水平传送带的问题.处理水平放置的传送带问题, 首先要对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分清物体所受摩擦力是阻力还是动力, 尤其是要注意当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时, 两者相对静止, 摩擦力突变为零;其二要对物体进行运动状态分析, 即对静态→动态→终态进行分析和判断, 对其全过程作出合理分析、推论, 进而采用相关物理规律求解.
考点三、水平传送带上的临界条件问题
【例3】 (2014·江苏高考卷) 如下图所示, 生产车间有两个相互垂直且等高的水平传送带甲和乙, 甲的速度为v0.小工件离开甲前与甲的速度相同, 并平稳地传到乙上, 工件与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乙的宽度足够大, 重力加速度为g.
(1) 若乙的速度为v0, 求工件在乙上侧向 (垂直于乙的运动方向) 滑过的距离s;
(2) 若乙的速度为2v0, 求工件在乙上刚停止侧向滑动时的速度大小v;
(3) 保持乙的速度2v0不变, 当工件在乙上刚停止滑动时, 下一只工件恰好传到乙上, 如此反复, 若每个工件的质量均为m, 除工件与传送带之间摩擦外, 其他能量损耗均不计, 求驱动乙的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
解析: (1) 摩擦力与侧向的夹角为45°.
点评:本题考查工件在传送带上的相对运动和临界条件问题, 解题的关键是将工件的运动分解为沿传送带方向和垂直传送带方向, 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难度较大.当研究问题涉及多个过程时, 应注意将每个物理过程弄清楚, 对于本题要非常注意运动中的临界条件.
考点四、斜面传送带上的平衡问题
【例4】 (2013·临沂市 三模卷) 如下图所示, 某粮库使用电动传输机向粮垛上输送麻袋包.现将一麻袋包放置在倾斜的传送带上, 麻袋包先加速 然后与传 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 其间突遇故障, 故障中麻袋包与传送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 传送带减速直至停止 (不考虑空气阻力) .对于上述几个运动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运动时, 麻袋包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加速运动时, 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传送带向上
C.减速运动时, 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传送带向下
D.在向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 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始终向上
【解析】匀速运动时合力为零, 麻袋包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力平衡, 选项A正确;加速运动时, 加速度沿传送带向上, 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传送带向上, 选项B正确;减速运动时, 加速度沿传送带向下, 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可能向下、可能向上, 也可能无摩擦力, 选项C、D错误.
点评:麻袋相对皮带静止, 随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时, 麻袋受力平衡, 根据平衡条件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当麻袋加速运动时, 加速度沿传送带向上,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摩擦力.本题运用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考查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点五、斜面传送带上的相对滑动问题
【例5】皮带传送 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如商场中 的自动扶梯、港 口中的货 物运输机等.如右图所示为某工厂载货物的移动式伸缩传送带, 传送带AB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37°, 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10m/s的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 现将一物体 (可视为质点) 无初速度地轻放在传送带上A点, 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 传送带AB长度L=29m, 取sin37°=0.6, cos37°=0.8, g=10m/s2, 求:
(1) 当物体加速到与传送带同速时的时间和位移;
(2) 物体从A到B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解析】 (1) 物块放到传送带上后, 沿斜面向 下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 开始相对于传动带向后运动, 受到的摩擦力向前 (物体受力情况如右图所示) , 所以
a1=gsinθ+μgcosθ=10m/s2
当物体加速到与传 送带同速 时对应的 时间为
对应的位移为v2=2a1x1, 代入数据解得x1=5m.
(2) 物块加速到与传送带同速后, 因为mgsinθ>μmgcosθ, 所以物块相对于传送带向下运动, 摩擦力变为沿斜面向上 (物体受力情况如右图所示) , 所以加速度为
a2=gsinθ-μgcosθ=2m/s2
设物体完成剩余的位移x2=24m所用的时间为t2, 则
代入数据解得t2=2s.
所以t=t1+t2=1s+2s=3s.
点评:物体在皮带上运动时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 判断的关键在于能 否正确判 断物体相 对于皮带 的运动.
考点六、斜面传送带上的功能关系问题
【例6】 (2014·贵阳南明区二模卷) 如下图所示, 传送带足 够长, 与水平面 间的夹角α=37°, 并以v=10m/s的速度逆 时针匀速 转动着, 在传送带的A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为m =1kg的小物体, 若已知物 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则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 (g=10m/s2, sin37°=0.6, cos37°=0.8)
A.小物体运动1s后,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适用公式F=μFN
B.小物体运动1s后加速度大小为2m/s2
C.在放上小物体的第1s内, 系统产生50J的热量
D.在放上小物体的第1s内, 至少给系统提供能量70J才能维持传送带匀速转动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功能关系、能量守恒、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 综合性较强, 关键是厘清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规律, 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考点七、斜面传送带上的超重与失重问题
【例7】 (2014·温州四校期末卷) 如下图所示, 一些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自动扶梯.为了节约能源, 在没有乘 客乘行时, 自动扶梯 以较小的 速度向上匀速 运行, 当有乘客乘行 时, 自动扶梯 经过先加速再匀速两个阶段运行.则电梯在运送乘客的过程中 ()
A.乘客始终受摩擦力作用
B.乘客经历先超重再失重
C.乘客对扶梯的作用力先指向左下方, 再竖直向下
D.扶梯对乘客的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
【解析】匀速运动阶段, 扶梯对乘客只有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没有摩擦力, 故选项A错误.加速运动阶段, 扶梯对乘客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乘客处于超重状态;匀速运动阶段, 扶梯对乘客的支持力等于重力, 乘客既不超重, 也不失重, 故选项B错误.加速运动阶段, 扶梯对乘客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扶梯对乘客的作用力指向右上方;匀速运动阶段, 扶梯对乘客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可知:乘客对扶梯的作用力先指向左下方, 再竖直向下故选项C正确, 选项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的分析能力.要注意的是匀速运动过程中, 扶梯对乘客没有摩擦力.
考点八、斜面传送带上的图象问题
【例8】如图甲所示, 一倾角为37°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 现将一质量m=1kg的小物体抛上传送带, 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取沿传送带向上为正方, g=10m/s2, sin37°=0.6, 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75
B.0~8s内物体位移的大小为18m
C.0~8s内物体机械能的增量为90J
D.0~8s内物体与传送带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26J
点评:本题一要读懂速度-时间图象, 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求出位移和加速度, 二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功能关系求解相关的量.对于热量, 要根据相对位移求解.
例析“传送带”问题 篇6
一、“传送带”平放情况
例1如图1所示, 水平传送带以V=5m/s的恒定速度向右运动, 传送带长s=7.5m, 今在其左端将一工件轻轻放在上面, 工件被带动, 传送到右端。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求工件由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所需的时间。
解析:设工件的质量为m, 工件受向右的摩擦力f=μmg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 加速时间为, 加速位移为;当两者的速度相同时, 摩擦力消失, 靠惯性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时间;总时间即为t=t1+t2。 (上述问题属这类情况, 具体数值不再计算)
如果上述工件的加速位移s1≥s, 说明工件一直加速, 没有匀速, 则总时间为。
二、“传送带”斜放情况
1. 物体从下向上运动
例2如图2所示, 由于要把轻放物体从下向上运动, 故物体所受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μFN=μmgcosθ一定大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mgsinθ, 所以物体做加速度为的匀加速运动;如果传送带足够长, 当两者的速度相等时, 一起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滑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f静=mgsinθ。
2. 物体从上向下运动
(1) 传送带运动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例3如图3所示, 由于物体向下运动, 而传送带向上运动, 故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f沿斜面向上。若沿斜面向下的重力的分力mgsinθ大于摩擦力f, 则一直以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若沿斜面向下的重力的分力mgsinθ小于摩擦力f, 物体以某一初速V0滑下, 则物体以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 如传送带足够长, 减速到零后反向加速, 最终以速度V或V0离开传送带。
(2) 传送带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例4如图4所示, 假设物体轻放在上端让其沿斜面向下运动。由于物体无初速, 相对斜面向上运动, 故所受滑动摩擦力f沿斜面向下, 物体以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如果传送带足够长, 加速到两者速度相等。此后, 若f=μmgcosθ≥mgsinθ即μ≥tanθ, 两者一起以V匀速下滑, 滑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f静=mgsinθ;若μ
假设物体以某一初速V0从上端让其沿斜面向下运动, 其摩擦力的方向, 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以及物体的运动情况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求得, 限于篇幅, 这里就不再一一分析。
解读传送带问题 篇7
一、传送带水平放置
设传送带的速度为v带, 质量为m的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两定滑轮之间的距离为L, 物体置于传送带一端的初速度为v0。
1. v0=0, (如图1) 物体刚置于传送带上时由于受皮带对它向右摩擦力作用, 将做a=μg的加速运动。
假定物体从开始置于传送带上一直加速到离开传送带, 则其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 显然有:时, 物体在传送带上将先加速, 后匀速。 (注意:从开始放上左端到达到相对静止时, 物体相对皮带向左滑动x1, 相对地面向右滑动带t, 此过程中皮带向右移动带t, 故。因摩擦产生的热能为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路程的乘积:Q=μmg·x1)
v带≥时, 物体在传送带上将一直加速。 (注意:从物体开始放上左端到达到右端过程中, 物体相对皮带向左滑动了x1, 相对地面向右滑动了x2=L, 皮带向右移动了x3, x3=v带t=v带。因摩擦产生的热能为Q=μmgx1)
2. v0≠0, 且v0与v带同向, (如图2)
(1) v0<v带时同上理可知, 物体刚运动到带上时, 将做a=μg的加速运动, 假定物体一直加速到离开传送带, 则其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 有:
v0<v带时, 物体在传送带上将先加速后匀速。
v带≥时, 物体在传送带上将一直加速。
(2) v0>v带时
因v0>v带, 物体刚运动到传送带上时, 将做加速度大小为a=μg的减速运动, 假定物体一直减速到离开传送带, 则其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 显然:
时, 物体在传送带上将一直减速。
时, 物体在传送带上将先减速后匀速。
3. v0≠0, 且v0与v带反向, (如图3)
此种情形下, 物体刚运动到传送带上时, 将做加速度大小为a=μg的减速运动, 假定物体一直减速到离开传送带, 则其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 显然:
v≥0, 即v0≥时, 物体将一直做减速运动直到从传送带的另一端离开传送带。
v<0, 即时, 物体将不会从传送带的另一端离开而从进入端离开, 其可能的运动情形有:
a.先沿v0方向减速, 再反向加速直至从放入端离开传送带。
b.先沿v0方向减速, 再沿v0反向加速, 最后匀速直至从放入端离开传送带。
二、传送带斜置
设传送带两定滑轮间的距离为L, 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 物与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物体置于带的一端, 初速度为v0, 传送带的速度为v带。
1. v0=0 (如图4)
物体刚放到带的下端时, 因v0=0, 则其受力如图所示, 显然只有f-mgsinθ>0, 即μ>tgθ时, 物体才会被传送带带动从而向上做加速运动, 且a=μgcosθ-gsinθ, 假定物体一直加速度运动到上端, 则物体在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 显然:
时, 物体在传送带上将先加速后匀速直至从上端离开。
时, 物体在传送带上将一直加速直至从上端离开。
2. v0≠0且v0与v带同向 (如图5)
(1) v0<v带时
(1) μ>tgθ, 物体刚运动到带上时, 因v0<v带, 则其将做a=μgcosθ-gsinθ的加速运动, 假定物体一直做加速运动, 则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v=姨, 显然:
时, 物体在传送带上将先加速后匀速直至离开传送带上端。
时, 物体将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直至离开传送带上端。
(2) μ<tgθ物体刚运动到带上时, 因v0<v带, 物体将做加速度大小为a=gsinθ-μgcosθ的减速运动。假定物体一直做减速运动直至离开传送带, 则物体离开传送带上端时速度为, 显然:
时, 物体在传送带上将一直减速运动直至从装置的上端离开。
时, 物体在传送带上将先向上做大小为a=gsinθ-μgcosθ的减速运动, 后向下做初速为零、加速度大小为a=gsinθ-μgcosθ的加速运动直至离开装置的下端。
(2) v0>v带时, μ>tgθ, 物体刚运动到带上时, 因v0>v带, 故物体将做加速度大小为a=gsinθ+μgcosθ的减速运动, 假定物体一直做减速运动, 则物体离开传送带时速度为, 显然:
时, 物体将一直减速直至离开传送带上端。
传送带问题过手练 篇8
难点1.对于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等等,这些关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的判断等基础知识模糊不清;
难点2.对于物体相对地面、相对传送带分别做什么样的运动,判断错误;
难点3.对于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考虑不全面,出现能量转化不守恒的错误过程.
二、难点突破
(一)突破难点1
【例1】如图1所示, 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 37°,以10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 0.5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传送带从A→ B的长度L=16m,则物体从A到B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解析 : 物体放上传送带以后 , 开始一段时间 , 其运动加 速度为
这样的加速度只能维持到物体的速度达到10m/s为止,其对应的时间和位移分别为
以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变为沿传送带向上,其加速度大小为
设物体完成剩余的位移s2所用的时间为t2,则
即11m=10t2+t22,解得t2=1s或t2= -11s(舍去),所以:t总=1s+1s=2s.
【小结】解答该题的关键就是要分析好各阶段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若μ>0.75, 第二阶段物体将和传送带相对静止一起向下匀速运动;若L<5m,物体将一直加速运动.
▲变式题:将上题中的数据稍作改变,比如,令θ=30°,且μ=0.6,其他物理量不变,则物体从A到B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 参考答案 : t总= 1.18s+ 10.09s= 11.27s )
(二)突破难点2
该难点是对物体相对地面、相对传送带分别做什么样的运动的判断.解决这类题目时,可对所选研究对象进行隔离处理.对轻轻放到运动的传送带上的物体,由于相对传送带向后滑动,受到沿传送带运动方向的滑动摩擦力作用, 决定了物体将在传送带所给的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直到物体达到与皮带相同的速度,不再受摩擦力,而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2甲所示,A、B分别是传送带上和物体上的一点,刚放上物体时,两点重合.设皮带的速度为v0,物体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末速度为v0, 其平均速度为所以物体的对地位移传送带, 所以A 、 B两点分别运动到如图2乙所示的A′ 、 B′ 位置 , 物体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也就显而易见了 ,就是图乙中的A′ 、 B′ 间的距离 , 即传送带比物体多运动的距离 , 也就是物体在传送带上所留下的划痕的长度 .
【例2】在民航和火车站可以看到用于对行李进行安全检查的水平传送带.当旅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上时,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运动.随后它们保持相对静止,行李随传送带一起前进.设传送带匀速前进的速度为0.25m/s,把质量为5kg的木箱静止放到传送带上,由于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木箱以6m/s2的加速度前进,那么这个木箱放在传送带上后,传送带上将留下一段多长的摩擦痕迹?
解析:解法一、行李加速到0.25m/s所用的时间
传送带的位移
摩擦痕迹的长度
( 求行李的位移时还可以用行李的平均速度乘以时间 , 行李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解法二、以匀速前进的传送带作为参考系, 设传送带水平向右运动,木箱刚放在传送带上时,相对于传送带的速度v=0.25m/s,方向水平向左.木箱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的作用,做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时,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
木箱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 =6m/s2.
木箱做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所通过的路程为
即留下5.2mm长的摩擦痕迹.
【小结】分析清楚行李和传送带的运动情况及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是解决相对运动问题的关键.
(三)突破难点3
对图2所示的最基本的传送带问题分析: 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上,由于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运动,两者之间有相对滑动,出现滑动摩擦力.由于电动机的作用,保持了传送带的速度不变.而作用于物体的摩擦力使物体加速,直到它的速度增大到等于传送带的速度.尽管这一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相等的,但物体与传送带运动的位移是不同的.在物体速度增大到等于传送带速度的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小于传送带的位移.则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大于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这功转变为物体的动能),两者之差即为摩擦产生的热量.同时,这里所谓的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归根到底是由电动机在维持传送带速度不变的过程中所提供的.
【例3】如图3所示, 倾角为37°的传送带以4m/s的速度沿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已知传送带的上、下两端间的距离为L =7m.现将一质量m=0.4kg的小木块放到传送带的顶端,使它从静止开始沿传送带下滑,已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取g=10m/s2.求木块滑到底的过程中,摩擦力对木块做的功以及产生的热量各是多少?
【 解析 】 刚开始时 , 合力的大小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 , 加速度大小为
该过程所用时间为
位移大小为
二者速度大小相同后 , 合力的大小为
加速度大小为
位移大小为
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
【 小结 】 解该题的关键在于分析清楚物理过程 , 应分成两段处理 , 正确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 求出物体和传送带的位移 , 以及物体和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 .
三、配套练习
1.如图4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θ= 37°,并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行,在传送带A端轻轻地放一个小物体,若已知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0.5,传送带A端到B端的距离s=16m,则小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所需的时间可能是( )(g=10m/s2)
A.1.8s B.2.0s
C.2.1s D.4.0s
2.如图5所示、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取g=10m/s2,sin 37°= 0.6,cos 37°=0.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B. 传送带对物块A 、 B均一直做负功
C. 物块A 、 B对传送带均一直做负功
D.物块A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小于B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
3.如图6(a)所示,一倾角为37°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现将一质量m=1kg的小物体抛上传送带,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6(b)所示,取沿传送带向上为正方,g=10m/s2,sin 37°=0.6,cos 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75
内物体位移的大小为
C.0~8s内物体机械能的增量为90J
D.0~8s内物体与传送带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26J
4.如图7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弹簧,其左端与墙壁相连,O点为弹簧原长位置,O点左侧水平面光滑.水平段OP长L=1m,P点右侧一与水平方向成θ=30°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在P点平滑连接,皮带轮逆时针转动速率为3m/s.一质量为1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压缩弹簧(与弹簧不连接),使弹簧获得弹性势能Ep=9J,物块与OP段动摩擦因数μ1=0.1.另一与A完全相同的物块B停在P点,B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 传送带足够长 .A与B的碰撞时间不计,碰后A、B交换速度,重力加速度g=10m/s2,现释放A,求:
(1)物块A、B第一次碰撞前瞬间,A的速率v0;
(2)从A、B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B与传送带之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5.如图8所示, 倾角为53°的光滑斜面下端有一条在电动机带动下正以v =4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运动的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斜面底端与传送带在B点水平衔接.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m高处的A点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当物体从斜面到传送带或从传送带到斜面经过B点时动能损失均不计.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 53°=0.8,cos 53°=0.6).问:
(1)经多长时间物体第一次向右通过B点?并求出此刻速度的大小.
(2)从物体开始下滑至第一次向右通过B点的过程中,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四、配套练习参考答案
1.答案:BD
解析:若传送带顺时针运行,小物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不变,一直沿传送带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物块速度方向与传送带运行方向相同 , 物块做匀加速运动 , 根据得 : t=4s.
此时的速度:v=at=2×4m/s=8m/s< 10m/s,所以物体一直做加速运动,故选项D正确.
若传送带逆时针运行,小物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物块速度方向与传送带运行(v0)方向相同 , 物块做匀加速运动 , 根据得
物体一直做加速运动,且5m末的速度为v0=10m/s,则由v0=a1t1得t1=1s.
则之后的s2=16-s1=15m的位移,摩擦力方向向上,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代入数据得t2=1s.
总时间t=t1+t2=2s,故选项B也正确.
2.答案:B(注:此题中的A、B两物块质量不一定相等)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物块A、B均沿传送带加速下滑,对A、B受力分析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A=aB=gsin 37°-μgcos 37°,物块A、 B沿传动带下滑的过程中 , 由故A项错 ; 物块A 、 B沿传动带下滑的过程中,物块A、B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故传送带对物块A、B均做负功,B项正确;而物块A对传送带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则其对传送带做功为正,C项错误;若两物块质量相等,则各自沿传送带下滑过程系统产生的热量分别为QA= μmgcos 37°ΔxA,QB=μmgcos 37°ΔxB,由于ΔxA=xA-x传送带,ΔxB=xB-x传送带,xA=xB, 故有物块A下滑过程系统产生的热量QA小于B下滑过程系统产生的热量QB.而本题中并未指出两物块具有相同质量,则D项错误,此处容易出现误选.
3.答案:AC
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分析,前6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沿传送带向上,大小即斜率为a=1m/s2,根据物体在斜面上受力分析有 μgcosθ-gsinθ=a,整理得μ=0.875,选项A对.0~8s内物体位移等于前8s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时间轴上面的部分代表位移为正,下半部分代表位移为负,结合图象得位移选项B错 .0~8s内物体动能增加量为, 重力势能增加mgx×sinθ=84J , 机械能增加量为6J+84J=90J , 选项C对 . 摩擦生热分 为三部分 , 第一部分 为前2秒 :第二部分2~6s , 摩擦生热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为静摩擦 ,二者没有相对运动 , 不生热 , 所以0~8s内物体与传送带由于摩 擦产生的 热量为, 选项D错 .
4.答案:见解析.
解析:(1)设物块质量为m,A与B第一次碰前的速度为v0,则
解得v0=4m/s.
(2)设A、B第一次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A、vB,则vA=0,vB=4m/s,碰后B沿传送带向上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设为a1,则
此后B反向加速,加速度仍为a1,与传送带共速后匀速运动直至与A再次碰撞,加速时间为
此过程相对 运动路程全过程产生的热量
5. 答案 : 见解析
传送带问题拓展例析 篇9
一、与牛顿第二定律结合的问题
常见题型为水平传送带上轻放一物,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再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不受摩擦力).变化题型多为传送带倾斜,此时摩擦力的分析更为复杂.
例1 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向上或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试分析两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f.
分析:(1)当物体加速向上运动时,对木块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θ=ma,则f=mgsinθ+ma,方向沿斜面向上.
(2)当物体加速沿斜面向下运动时,有三种情况:
①若a
②若a=gsinθ时,f=0;
③若a>gsinθ时,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f=mg sinθ+ma.
此类问题要紧抓住“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理解“相对”的含义是指与受力物体相接触的物体.
二、与运动学结合的问题
常见题型多以考查物体单向运动为主,变化题型多为折返运动.
例2 如图2所示,水平传送带AB=5 m,以速度v=4 m/s匀速运动,一小物体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
(1)若小物体以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3m/s冲上B点,它能否被传到A点?若能,求从B点到A点的时间;若不能,求它返回B点的时间.
(2)若小物体以水平向左的速度v0=4.4 m/s冲上B点呢?
解析:当小物体以v0=3 m/s的速度水平向左冲上B点,将以大小为2 m/s2的加速度向左做匀减速运动,经过速度变为零,此过程小物体向左运动的位移大小为,所以小物体不能达到A点,小物体将返回达到B点.返回时加速度大小和方向未变,经过,小物体才会达到皮带的速度.由可返回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对称性可知,返回B点所用时间为3s.
若小物体以v0=4.4 m/s的速度水平向左冲上B点后,将以大小为2m/s2的加速度向左做匀减速运动,经过速度减为零,此过程小物体向左运动的位移大小为,因此小物体不能达到A的,将返回至B点,返回时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如果根据可返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对称性,可得返回B点所用时间为4.4 s.其实,小物体在返回B点过程中不具有对称性,当向右运动经过,发生位移时,小物体速度达皮带的速度,随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就整个运动过程而言,匀速运动模型已受破坏.小物体再经过达到B点,因此返回B点所用时间应为4.41 s.
不同过程物体相对传送带的运动情况不同,是因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不同.首先根据“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判断摩擦力的方向;然后由v物与滑动摩擦力(即合外力)的方向判断运动情况(即v物与f同向做匀加速;v物与f反向做匀减速;v物=v传时,两者相对静止,此后匀速运动);最后对各过程列方程求解.
三、与功能关系结合的问题
常见题型为摩擦热的计算,即Q=μmgs相.变化题型为传送带、电动机功率的计算,考查传送带与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
例3 如图3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其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5 m,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1 m/s的速度匀速转动,现将一质量为m=10 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A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在传送带将小物体从A点传到B点的过程中,求:
(1)传送带对小物体做了多少功.
(2)为传送小物体,电动机额外需做多少功?(g=10 m/s2)
解析:(1)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使得小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即W=ΔEK+ΔEP,而小物体从A到B的过程中,其速度增大,所以动能增加;同时高度升高,其重力势能增加.
对小物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mgcosθ-mgsinθ=ma加速度,所以当它的速度达到v=1 m/s时的位移为,即小物体将以v=1 m/s的速度完成后4.8 m的路程,所以W=ΔEK+ΔEP=255 J
(2)由于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有相互的滑动摩擦力做功,为传送小物体,电动机需要做的功一方面使小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而产生热量,即W电=W+Q=W+μmgcosθ·s相,其中,s相=vt-s,而由v=at可知t=v/a=0.4 s,所以s相=0.4m-0.2m=0.2m代人数据得:W电=W+Q=W+μmgcosθ·s相=270 J.
由于摩擦力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系统的机械能也不守恒.但是可以由系统的能量守恒来求解.
四、与动量结合的问题
传送带与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
例4 如图4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L=8.3 m,质量为M=1 kg的木块随传送带一起以v1=2 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传送带的传送速度恒定),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当木块运动至最左端A点时,一颗质量为m=20 g的子弹以v0=300 m/s水平向右的速度正对射入木块并穿出,穿出的速度u=50 m/s,以后每隔1 s就有一颗子弹射向木块,设子弹射穿木块的时间极短,且每次射入点各不相同,g取10 m/s.求:
(1)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木块向右运动距A点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木块在传送带上最多能被多少颗子弹击中?
解析:(1)第一颗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木块向右做减速运动,加速度
木块速度减小为零所用时间
所以木块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向右运动距A点最远时,速度为零,移动距离为
(2)在第二颗子弹射中木块前,木块再向左做加速运动,时间为t=1 s-0.6 s=0.4 s,速度增大为v2=at2=2 m/s(恰与传送带同速)向左移动的位移为所以在两颗子弹射中木块的时间间隔内,木块总位移S0=s1-s2=0.5 m,方向向右.
【传送带问题的解法】推荐阅读:
传送带知识的梯级复习10-08
传送机构05-22
光纤传送08-20
数据传送10-13
传送带上的摩擦力论文10-10
无线传送网络08-28
分组传送技术08-31
传送工程论文09-06
分组传送网11-02
传送正能量的优美励志句子摘抄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