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监控软件

2024-07-05

自监控软件(精选10篇)

自监控软件 篇1

传统的信息管理软件存在着软件发布状态 (存储态) 和运行状态 (运行态) 的差异, 存储态是基于软件需求分析而开发的各程序块的集合, 此时没有企业数据。运行态是存储态在某一特定的运行环境下的一个实例, 是动态实体的集合。企业的信息复杂多变, 软件需求也随之变化, 它要求软件在运行过程中, 能根据需求的变化, 在无编程情况下, 能进行自身调整满足需求变化。

1 软件自适应策略

软件自适应策略如图1所示:软件的存储态模块是由数据对象在规则库的约束下通过生成器自动生成。当企业需求发生变化而要求软件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时, 用户可以对规则库和数据词典进行相应变更, 软件系统将根据变更的内容完成软件相应的存储态和和运行态的改变, 从而满足用户的要求。例如:当企业管理的数据对象的属性信息需要改变时, 用户可以增加、删除或修改数据表的属性字段 (表的属性字段存放于数据词典中) , 然后在生成器中对相应界面的属性信息按需求进行编辑, 软件系统中将根据属性字段的变化自动重构用户的操作界面, 并同步完成数据库的操作变化。

这种自适应既面向程序设计人员、又面向系统的最终用户。下面利用统一建模语言 (UML) 中的类图来描述对象的数据结构和它们之间的静态关系—自适应软件信息模型。用顺序图来描述对象间的动态关系。

2 自适应软件信息模型

自适应软件信息模型可用图2所示的类图表示:根据其实现功能将类图分为四个部分:信息编码器、数据词典、规则库和界面生成器。

1) 编码器

编码器是对复杂多样的企业信息对象依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码的工具, 编码时要遵循可识别性和唯一性原则, 可识别性指编码值中部分代码能表示其代表对象的特征, 唯一性指的是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的码值。基于这个规则可以把编码的构成分为三个部分:特征码、占位码和顺序码, 特征码可以利用成组技术的思想对相似对象用相同码值表示。站位码是为了编码易读而在编码中间设定的特殊分隔符号, 顺序码是为了保证编码的唯一性而设置的顺序代号, 这三种编码的组合方式就构成了编码规则。

在图2中, 特征码分别以具有层次的树型结构和没有层次的表型结构存放在编码词典Code Dictionary类中, 每一种特征码对应一个方案。编码规则对应Code Rule类, 编码器中另外两个辅助对象为:记录系统各种编码方案的Code Scheme类和记录各个对象所使用编码方案的Code Use类。

2) 数据词典

数据词典是用来记录数据库中数据结构信息, 它和数据库的表结构信息同步, 用户通过它操作底层数据结构。它包含两个对象:记录数据库的表构信息的Data Table类和记录表字段信息的Data Dictionary类。

3) 规则库

在规则库中定义界面动态生成的各种规则方案和相应的规则条款, 并与使用该条款的数据表中相应属性字段关联。它包含三个对象:记录系统界面动态生成中的各种约束规则的方案的Rule Scheme类, 描述约束规则条款Rule Dictionary类, 描述各属性字段所使用的规则条款的Rule Use类。

4) 界面生成器

在本研究中, 界面生成器对应一个数据库的表对象, 它以数据词典为基础, 受规则库的规则约束, 通过程序生成用户操作表对象的增、删、改、查界面。它包括两个对象:生成用户使用界面的程序块Generator类和记录动态生成界面的Dynamic UI类。

构成各个类的属性和方法如表1所示:

3 软件自适应功能实现

软件自适应功能实现可以用顺序图来描述, 顺序图描述功能实现时, 以类对象为基础, 描述类对象随时间的变化彼此间信息交互情况及其交互结果。软件自适应功能实现顺序图如图3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当程用户或序员需要编辑动态界面时, 通过Generator类对象的生成界面 (generate UI () ) 方法, 从Data Dictionary类对象选择界面所用的字段, 并利用Code Use类对象的关联方案 (relate Sheme () ) 方法关联上相应的编码使用方案号, 再利用RuleUser类对象的规则使用 (rule Use () ) 方法确定相应的约束规则, 然后在Generator类对象中用集成 (Integrate () ) 方法将信息进行集成并送到Dynamic UI对象中供用户或程序员使用。当企业的需求发生变化时, 用户可以对动态界面的信息进行可视化修改。用户使用动态界面时, 首先调用Dynamic UI类对象的界面编辑 (UIedit () ) 方法获取界面的各种属性信息, 然后将这些信息传递给Generator类对象, 并由它生成用户可以操作使用的界面, 该界面对象包含相应的数据库操作方法。

界面生成器的用户操作界面如图4所示, 界面编号和数据词典中的表编号对应, 界面的表描述了构成该界面的属性字段信息, 通过上移、下移可以改变属性字段在显示界面上的位置, 约束规则和编码方案可以选择。生成的界面如图5所示。

4 小结

本文所描述的软件自适应模型, 已经利用J2EE技术进行了开发, 开发出来的基础件已经用在“面向新产品开发决策支持系统”、“面向设备生命周期的设备管理系统”等软件中, 这些软件已经被多家家企业使用, 就其使用的效果看, 当用户需求有所变化时, 用户完全可以通过无编程可视化操作, 使软件自适应用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晓桦.基于UML的企业组织建模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 2004, 15 (12) :95-97.

[2]和力等.一种用UML开发组件式Web应用系统的过程[J].计算机工程, 2005, 31 (1) :1091-1094.

[3]尚文利.基于IDEF与UML的系统建模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004, 10 (3) :253-258.

自监控软件 篇2

(一)专业基本现状 南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始建于 2005 年,每年的招生规模为 2-4 个班,现有在校生 395 名,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三年为在校培养阶段,学习软件工程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最后一年为学生实训/实习与毕设阶段。人才培养过程采用“1234”实施方法:1 个目标、2 种办法、3 条主线、4 个平台,详见图 1。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软件工程方面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图 1 “1234”培养实施方法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20 人,兼职教师 6 人,专业生师比为 17.8:1。专业师资队伍学历层次高、教学经验丰富、综合素质全面。专业教师 100%具有与软件工程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及以上学位,博士占比 45%; 副高以上职称占比 90%,且 100%(除外出)承担本科教学任务;5 年人均教研相关项目为 1.25 项;42%的老师具有企业或行业实践相关经历。近五年本专业专任教师获得“省优秀毕业设计个人或团队指导”、“南通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30余次,获有荣誉的老师占比 37.38%;参与学生项目指导、学科竞赛指导的老师占比65%;中青年教师接受各级各类培训的比例为 50%。70%以上的老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5 人年均科研经费 6.40 万,获有江苏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南通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等奖项。

教学投入、教学设施等教学条件能满足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有软件实验室、软件服务外包实训基地等实践场所 12 个,生均实验室面积 5.53平方米,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1.98 万元,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 16.11平方米;拥有相对稳

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10 家;专业图书种类齐全,中外文书刊数量多,生均图书数量远超国家标准要求的 80 册;教学经费充足,本专业教学运行实际支出经费五年平均值约 159 万。未来三年,因南通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的成立,获南通市政府资助资金 1400 万元。

本专业执行的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质量标准》的要求,课程体系结构合理,各类课程在学分占比为:人文社科类(24.71%)、实践类(28.40%)、数学及自然科学类(15.29%)、学科基础与专业教育占总学分比(32.9%),各项指标满足本次专业评估要求或专业认证要求。实践教学以问题解决和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为目标,验证、设计与综合多层次,设计与综合型比例为 84.6%,实验开出率 100%。

近5 年本专业招生一志愿录取率 100%,优质生源数量稳中有升;本专业平均申请转出率为 0.27%;本专业领域内的初次就业率 98.38%,年终就业率为100%。

(二)专业建设主要成效 2012 年,本专业获批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建设,同年还获批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两个项目均通过验收。本专业契合时代需求、优化办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主要成效有:

(1)多源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采用“互联网+”教学的课程比例为 100%,BB平台、、微信、爱课程及各种公开课被作为教学手段或学习资源引入课堂,课堂不再局限于课本、教室,课堂的“开放”和师生沟通的增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参与课外研究、学科竞赛和科技成果产出覆盖面增加,2015 级学生,占比达 96%。

(2)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初步形成,专业知名度提升 从 2009 年起,与青软国际等知名企业合作。多年来,逐步形成“4 阶段 4层次”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图 2),共建层次性实践教学体系(图 3)。学校、企业双轮驱动,实施多维度培养内容,实现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目标。每年的实习与就业招聘会,都会吸引 30 余家企业前来参加。

图 2 “4 阶段 4 层次”联合培养模式

图 3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3)多措并举,毕业生质量显著提高 实训及在企业顶岗实习实现了学校学习与企业就业的无缝衔接,学分置换制度,促使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外项目研究、学科竞赛、发表学术成果等相关活动。近五年,平均初次就业率在 98%以上,年终就业率为 100%。考研率和考研成绩逐年提高。2018 年,录取人数与占实际参考人数 52.54%,其中 13 位同学被南大、中科大、同济、东大、南开等“985”高校录取。“挑战杯”、“创青春”等高级别的学科竞赛成绩不断提升和突破。2017 年,获 ACM 亚州赛区 3 个铜奖,2018 年上半年获 1 个银奖。

(三)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对应新“工科”和“工程认证”要求,本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有:

(1)教师整体科研水平偏低,人均高水平论文偏少(<2 件/年/人)。主要原因有:① 教学任务偏重;② 招聘困难,IT 行业高端人材就业容易。

(2)国际化有待加强。①没有与国外高校的联合办学;②到国外进行短期交流学习的同学占比极小。

(四)专业下一阶段目标、思路与举措 目标:进行“新工科+工程认证”背景下的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学科交叉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社会担当和责任意识”的高层次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

思路:以新型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推进教学过程改革,推进国际化教学建设,以评促建。

举措:

(1)坚持和落实“以学生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推进教学过程改革。以“毕业要求”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从系统工程问题出发,围绕学科基础、多学科融合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构建更系统、综合的软件工程课程体系。

(2)提升师资队伍科研水平。吸收引进和内部提高相结合:争取每年引进1~2 名高水平人才;通过政策支持,鼓励校内老师访学、深造,提升科研水平。

(3)推进国际化办学。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学术交流、开放课堂等引进国际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参与假期交流、交换生等走出国门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国际交流的比例。

(4)以评促建,健全专业建设监管机制。建立专业教学管理和第三方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图 4),校内外评价相结合;通过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采集和分析,加强教学保障和质量监控。

自监控软件 篇3

在刚刚推出免费杀毒软件几天后,6月20日,百度又低调推出了电脑维护软件“百度卫士”。业内普遍认为,这两款产品的推出,意味着百度已经在安全领域,向奇虎360发起了正式的“围剿”。

有趣的是,在“百度卫士”推出的同一天,360以“更低调”的姿态推出了“360新闻客户端”。不过,短命的“360新闻客户端”上线不足3天就遭遇下架乌龙,并引发业内热议。业内分析人士直言,360低调推出新闻客户端,这效果等同于干露露低调露胸、郭美美低调炫富,尽显360式低调的张扬,不但赚足了眼球,还在有意无意中将360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战略意图显现出来。

下架乌龙

360新闻客户端将自己定义为一款聚合类新闻资讯阅读软件,其内容来自于各大媒体,包含头条、娱乐、体育、军事,仅支持安卓平台。然而,360新闻客户端投放市场不到3天即被下架。360副总裁曲晓东对媒体解释称,“360是一家平台公司,绝对不是要做新闻的公司。我们在发布的时候,应该有更严格的审核流程。在这件事上我们有疏漏,这款产品不能代表360的发展方向。”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个说法明显有些牵强附会,既然不符合360的发展方向,为什么会允许内部团队去花费额外的精力制作这么一款产品?

目前,新闻客户端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的重要手段,IT大佬都在发力新闻客户端,并各有所长。腾讯新闻客户端背靠庞大的用户群和微信、QQ等强大应用;新浪新闻客户端有老牌媒体团队和新浪微博助阵;百度新闻客户端则有百度强大的新闻搜索支撑。

易观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网易、搜狐、腾讯、百度、凤凰和新浪的新闻客户端,已经瓜分了超过80%的下载量。

面对众多竞争对手,尤其是百度在新闻客户端的强势发展,360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互联网分析人士洪波表示,对于360来说,移动新闻客户端并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终端和流量控制,只不过,做新闻客户端的成本相对低,万一做成了也是360在移动端的重要产品。在洪波看来,360有强大的渠道能力,在搜索领域都可占据10%以上份额,在移动端也可以多布局。

也有业内人士怀疑,360新闻客户端的下架乌龙,这可能是一起精心策划的炒作事件。360选择在百度发布安全软件的同一天上线新闻客户端,再策划因不符合公司战略而紧急下架的乌龙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舆论。

新闻客户端是网易、腾讯及搜狐等网站争夺入口的重要产品,但360并不具备新闻内容上的优势,市场已被先入者占去绝大部分的份额。从360过去的发展路径来看,它的战略支点是平台而非内容。

百度的安全牌

在国内安全市场,360安全卫士占有优势,为了在安全市场改变奇虎360一家独大的局面,百度和腾讯等IT巨头,正争相在安全软件领域进行布局。腾讯继去年宣布设立10亿元安全基金布局移动安全之后,正在着力部署手机安全和浏览器计划。百度则在近期连续推出免费杀毒软件和电脑维护软件“百度卫士”两款安全软件。

据了解,百度发布的免费杀毒软件,除了与奇虎360的老对头卡巴斯基合作推出之外,还特别提到对用户隐私的保护,承诺此软件不含任何跟踪、监视用户计算机功能的代码,不会监控用户网上及网下的行为等等。细心的用户发现,百度作出的这些承诺,每一点曾经都是360屡遭诟病的地方。

“百度卫士”针对360安全卫士的意味很明显。在功能方面,“百度卫士”集合了电脑加速、系统清理、木马查杀和软件管理功能,和360安全卫士的功能基本类似。

众所周知,安全产品一直是奇虎360的核心产品。依靠安全产品所带来的巨大用户资源,360顺势推动了360浏览器和360搜索业务的快速发展。因此,百度推出安全软件无疑是直指奇虎360的核心,借此也能遏制住奇虎360在桌面端的绝对优势。

虽然360在安全市场已是独占鳌头,但其与同行的关系一直很紧张。据了解,360最初曾与卡巴斯基合作,后来360推出免费杀毒后,与卡巴斯基反目,互相指责。当年的杀毒软件巨头瑞星、金山和江民,期间也与360爆发连绵不断的口水战。此前百度称将牵手合作伙伴(业内推测为腾讯和金山)进军杀毒市场,周鸿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毫不客气地形容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笑话”。

目前国内杀毒市场乱象丛生,百度的参与让用户增加了选择权。但很多业内人士对百度安全产品并不看好。一位业内人士直言,此前“插根扁担都能开花”的腾讯都没能拿下360,百度短期内也没戏。

既有格局难破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360安全产品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或份额目前达到71.3%,腾讯手机管家紧随其后。根据2013年Q1财报,360手机安全领域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360手机卫士的用户在今年3月末达到了2.75亿。在移动互联安全市场,百度短期内难以撼动360的主导地位。

百度也于今年4月中旬推出了基于安卓平台的百度安全管家测试版,5月8日推出正式版本2.0,百度安全管家与市面上主流的手机安全软件大同小异,主要功能包括查杀手机病毒、清理垃圾、防骚扰、防止流量偷跑和恶意扣费等,这意味着未来百度与360手机卫士、腾讯手机管家将面临艰难的同质化竞争。

而百度这回看似强攻360腹地的杀软之战,仍然只是一款战略防御型产品,这是因为对于杀毒软件这样用户使用黏度较高的软件产品来说,用户的使用习惯在短期之内难以改变。

金山网络CEO傅盛表示,百度进入杀毒市场,对用户而言多一个选择,对行业而言,不会影响现有的市场格局。“PC安全的格局已经定了,在没有空白需求的前提下,格局不可能被打破。”

同样,360也很难在新闻领域对百度形成威胁。360此前在新闻领域并没有太多积累,比起几大门户网站,360在内容上并无优势,仅依靠产品创新很难取胜。

目前看来,360想依靠新闻客户端在其中分一杯羹已是难上加难。不过,作为一个从来不按规则出牌的人,周鸿祎和他的360总能在各个领域都让竞争对手感到不安。360此次宣布不会向新闻客户端进军,或许在准备下一盘更大的棋。

自媒体时代高校的网络舆情监控 篇4

在微博、微信等网络自媒体兴起之前, 校园里的事物或者大学生对某件社会事件的看法通常发布在网络上, 如贴吧、论坛、BBS, 受到上网时间和受众注意力的影响, 不足以形成网络舆论。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各种意见, 经过频繁的交流与互动、整合取舍而形成了多数的统一的意见, 形成了高校网络舆论。现在的高校, 校园网络几乎全面覆盖, 多数学生都可以利用智能手机上网, 更新微博、微信朋友圈, 以保持随时在线的状态, 这就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速度空前加快。高校网络舆情形成了不同于其他群体和其他领域的舆情特征, 如何把握网络舆论的引导与管理, 建立相应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控机制, 做好校园网络舆情的把关人, 给校园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校园稳定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 提升舆论危机公关的应对能力就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大学生利用手机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迅速拍照, 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述, 经过编辑后上传到微博、微信客户端, 形成简单的报道, 即自媒体信息来源, 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能够及时了解到其他人对该事件的评价, 并能够随时参与讨论, 大学生对自媒体的追逐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自媒体兼容并蓄、自由开放的特点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要, 内容也变得十分丰富, 国际时事、社会热点、娱乐新闻等都可以成为高校网络舆论的焦点, 大学生由于具备个性鲜明、思想活跃、信息素质高等特点, 非常乐于参加到这些话题的讨论当中。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从来不需要冗长的发酵过程, 有时候一个校园热点事件、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或是一些情绪化的评论, 都会引发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激烈争论, 其观点往往带有明显的偏向性, 一件小事处理不妥当就会形成引发公众舆论的导火索、推动其恶化发展的催化剂。

校园网络舆情的迅速形成, 已成为社会主义和谐高校建设的重要平台, 受到高校及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在经历了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后, 许多高校已逐渐掌握网络舆情的规律, 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应对、处置机制。

1. 建立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

高校开设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 成为高校文化和品牌宣传的自媒体官方新闻中心、公众互动中心推送平台;官博、官微的语言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 通过定期、定时发布校园重要新闻、重要信息、热门话题讨论、增加曝光率和互动性, 引起师生关注;跳出虚拟空间, 解决现实问题。

2.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微编队伍。

微编专职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敏感性和较强的大局意识, 熟悉网络传播的特型及规律, 有较强的舆情识别能力、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熟练的网络工具运用能力, 具体负责微编微信平台的日常管理和运行。兼职工作人员可以选拔思想进步、态度端正、责任心强的师生骨干来担当, 可通过官博、官微, 网上远程与用户分享体验和信息, 转发或与官博、官微进行互动。

3. 开发和使用网络舆情分析监控系统。

通过网络舆情分析监控系统对信息进行及时梳理和掌握, 进行目标、源头和技术检测。系统对接主流微博、微信平台, 自动关注微博、微信的意见领袖, 设置与学校相关的敏感词、关键词, 舆情出现时, 跟踪检测舆情的起源, 及时做出适当的正面反馈, 全面梳理出一套检测微博舆情的监控指标体系, 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动态和危机预警, 实时把握微博舆情动向及变化趋势。

4. 完善应急预案, 提高舆情处置能力。

传统的网络危机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自媒体时代, 需要建立一种新的舆情危机管理机制实现网上网下联动。a.预防为主。充分发挥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中信息收集和研判的功能, 及时发现敏感危机舆论影响及时引导, 预防舆论风险的产生。b.及时回应。当网络舆情发生时,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部门应当迅速做出响应, 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舆情信息, 深入分析, 快速响应。c.积极应对。网络舆情产生时, 第一时间通过官博、官微发送对舆情的回复和引导, 做到信息公开。d.认真总结。舆情发生后, 应及时梳理相关信息, 认真分析, 努力消除危机产生的负面影响, 及时处理好遗留问题, 总结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处理过程中不完善的地方、经验教训。

高校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形态, 其舆论状况不能忽视。自媒体时代下, 要加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引导和处置,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 高素质专业队伍的保障尤为重要。要充分运用自媒体创造良好的校园网环境和舆论氛围, 有效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 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新体系。

参考文献

[1]刘社瑞, 唐双.自媒体时代微博舆情烟花与应对策略[J].传媒, 2013 (10) :75-77

[2]黄淑敏.高校官方微博发展及运营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 2012 (01) ;38-43

自监控软件 篇5

用 WinRAR 制作自解包非常实用,制作后它会生成一个 EXE 文件,这样当别人收到我们的软件时,就不需要任何解压缩软件,而是直接运行即可正确解压缩。简单的自解包制作可以在打开 WinRAR 后,点击工具栏的“自解压”图标,在弹出窗口中按确定即可。想制作自有特色的自解包,则需要进行一些高级的设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设置呢?

首先,请在需要制作成自解包的文件或目录上单击右键,选择 WinRAR 的“添加到压缩包”将文件打包。然后双击打包后的文件,按下工具栏的“自解压”按钮,就会跳出“自解压格式”的设置对话框。

在自解压模块中,我们一般选择的都是“Default.SFX”,即“Windows 图形界面 RAR 自解压模块”,这时就可以单击“高级自解压选项”,弹出的对话框中第一项是“常规”标签,包括“解压路径”和“安装程序”两个项目。在“解压路径”中可以使用相对路径以及绝对路径,“安装程序”也是如此,并且还可以设置解压前和解压后运行什么程序。这里我设置解压后运行的程序,我将整个“wrar320sc”目录打包,此目录中有一个“wrar320sc.exe”执行文件,所以设置相对路径为“wrar320scwrar320sc.exe”,

然后是“高级”、“模式”标签,这个不经常使用,大家自己看着设置就是。重要的是“文本和图标”以及“许可”标签。

在“文本和图标”标签中,分别输入“自解压文件窗口标题”(一般输入压缩的软件名称等―),“自解压文件窗口中显示的文本”(软件介绍一类的东西,夜可以通过下面的从文件加载文本来实现)以及“自解压文件图标”(你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个性图标哦!)。

在“许可”标签中,可以输入你想为此压缩包运行时所显示的许可信息,看图中就知道了。

至此,需要的都设置完全了,让我们按下“确定”按钮,自解包文件很快就创建完成了!看看我的吧,自己的图标,呵呵。

当别人得到此自解包文件时,只要双击,就会出现一个标准的 Windows 安装界面,跟我来看看,是不是很不错?

用SPY++自定义应用软件热键 篇6

平时工作、学习、生活中大家都会使用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 一般来说, 这些软件的编制者都会对自己认为软件最重要的功能定义热键 (HotKey) , 这样当作为普通使用者来应用这些软件时就可以通过按键盘某些键来方便地调用软件的某个功能, 比如大家最熟悉的Ctrl+C、Ctrl+V、F1等。然而当软件编制者并未提供某个功能的热键, 而又确实需要经常使用该软件的该功能时, 能否通过编程方式来自定义软件热键呢?文中通过使用SPY++来截获软件消息, 利用VC++编程实现自定义软件热键的功能。

2 SPY++

SPY++是Microsoft公司发行Visual Studio系列编程工具时附带发行的一个小工具软件, 功能非常强大, 正像它名字的含义一样, SPY++主要用来对系统中的进程、线程、窗口和窗口消息等进行监视。通过使用SPY++, 可以截获应用软件的某个窗口的所有消息, 包括消息的原始参数等信息, 文中将结合编程实例具体介绍其使用。

3 编程实例

一般大型的商业软件等都已经提供了较完备的热键定义, 而工作上需要使用的一些小的内部应用软件往往因为某些原因缺少这方面的功能, 可根据思路自行编制出满足自己需要的程序出来。但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 文中选择了大家熟悉的FlashFXP软件来说明编程中的相关问题。假设要为FlashFXP的“载入队列”功能提供一个热键, 如图1所示, 文中就以此为例详细说明编程的过程。

3.1 基础知识

大家都知道, 所有在Windows平台运行的应用软件必然是基于消息驱动的, 要实现为应用软件自定义热键, 关键点是模拟该应用软件的消息发送过程, 例如如果在图1中用鼠标点击了“载入队列”这个菜单项, 那么实际上是向该应用软件的窗口发送了一条消息, 随后该窗口 (实际上是窗口过程函数) 将响应该消息并进行相关处理。要做到的就是利用编程来模拟发送消息这一过程。

Win32 API是Windows提供给广大编程者的应用程序接口, 为了模拟上述消息发送过程, 需要用到以下两个关键的API:

用于获得接收消息的应用软件的窗口的Handle。其中两个参数分别需要指向接收消息的软件窗口的类名和窗口标题。

用于向应用软件窗口发送消息。其中参数hWnd就是FindWindow函数返回的结果;参数Msg是发送的消息ID;wParam和lParam分别是需发送的消息的参数。

获取这些函数需要用到的参数就要使用SPY++工具, 首先启动FlashFXP, 然后运行SPY++, 选择“日志消息”菜单, 随后使用其中的“查找程序工具”, 将窗口定位到FlashFXP软件的主窗口后, 就会得到类似图2的效果, 可以看到SPY++已经提供的FindWindow函数需要的两个参数, 其中“文本”后面对应的字符串就是lpWindowName, 而“类”后面对应的字符串即为lpClassName。

要获取SendMessage所需的参数则需要一些技巧, 如图3所示, SPY++可以截获基于窗口的大量消息, 如果不加选择的话, 一旦开始监视, 结果面板里会不断显示大量消息内容, 以至很难选择出真正需要的消息的信息。因此必须进行分析, 实际上要模拟的是一个菜单选择动作, 而当点击菜单时, 实质上是向软件窗口发送了一个WM_COMMAND消息, 因此只需要让SPY++截获WM_COMMAND消息即可, 如图3所示, 去掉其他消息只选择WM_COMMAND, 点击确定后, SPY++开始监视FlashFXP窗口, 试着点击一下“载入队列”菜单, SPY++结果面板马上显示了截获的一条消息, 同时给出了该消息的两个参数:wParam 0032、lParam 0000, 这样SendMessage函数需要的所有参数也已经全部获得。至此编程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3.2 程序结构

既然需要制作的是一个便捷访问软件相关功能的程序, 程序本身也不能过于复杂, 因此设计的程序架构如图4所示。

从这个框架图可以看到程序运行后绝大部分时间自身处于隐藏状态, 用户只需点击相关热键来调用需使用的软件的功能, 直到用户希望关闭程序时才将程序本身调出, 然后关闭程序。当然读者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程序, 例如加入随Windows自启动、启动即隐藏窗口等功能, 以使程序进一步方便用户。

3.3 核心代码

使用VC6.0作为编程工具, 并在WinXP SP3 FlashFXP V3.0.2的环境下对示例程序进行了测试, 获得了成功。

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利用VC++生成一个Dialog-Based MFC Application, 命名为SpyHotKey, 只需保留默认对话框上的“OK”和“Cancel”两个按钮, 去掉对话框里的其他元素, 编程主要是修改两个按钮的事件处理过程。

要实现热键功能, 需要使用两个Win32 API函数RegisterHotKey和UnregisterHotKey, 分别用于向系统注册热键和取消注册热键。两个函数都需要一个ID作为参数来标明特定的HotKey, 因此在SpyHotKeyDlg.h中定义这两个标识所需的变量。

在SpyHotKeyDlg.cpp文件中需要修改以下几个地方:

在OnInitialDialog函数中初始化两个ID变量为0。这是为了防止用户多次唤醒了程序窗口后多次点击“OK”按钮, 只有当两个ID变量为0时, 程序才会去注册热键, 否则, 点击“OK”按钮只会隐藏窗口。

然后分别用ClassWizard生成OK按钮和Cancel按钮的事件处理程序, 分别添加如下代码:

真正的模拟消息发送功能代码放在DefWindowProc函数中, 首先利用ClassWizard为CspyHotKeyDlg类添加DefWindowProc消息处理函数, 该函数用于处理Dialog的默认消息循环, 也就是说任何Dialog没有处理的消息都会被该函数处理, 就要在这个函数中处理WM_HOTKEY消息。

4 结语

通过巧妙利用SPY++来截获应用软件的消息内容, 使用VC++编程实现为软件自定义热键功能, 使用户可以便捷操纵其他应用软件。文中详细说明了SPY++的使用方法, 并提供了一个示例程序用来说明程序编制中的要点,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 利用文中的原理自定义特定软件的热键, 为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2009-8-12

摘要:利用SPY++工具来截获应用软件的消息, 通过VC++编程实现自定义其热键的功能, 对读者操控自己需要软件的相关功能有一定帮助。

以自适应对象模型开发自适应软件 篇7

1 自适应软件及自适应对象模型分析

1.1 自适应软件及其开发应用现状分析

在软件开发以及设计应用领域中, 自适应软件是一种能够自动进行需求变化以及问题域深入理解、技术进步等环境变更因素适应的软件类型, 在实际开发应用中强调对于软件生命周期中, 以需求与环境变化检测方式进行软件开发设计调整修改的功能特征, 具有较为突出的开发设计与应用特征优势。在进行自适应软件的开发设计与应用研究中, 为了提高自适应软件的开发设计以及应用灵活性、可维护性等性能特征, 开发设计与研究工作人员分别从该软件的开发设计过程以及面向对象的理论成果、技术实践等方面, 对于自适应软件进行不同的研究和论述。其中, 在对于自适应软件开发设计过程进行研究中, 分别提出了敏捷软件开发方式和模型驱动开发方式等, 这两种开发方式在自适应软件的实际开发应用中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特征与优势;其次, 在进行自适应软件面向对象的理论研究中, 对于传统的面向对象方法进行改进与扩展、面向对象的自适应软件开发方式、自适应对象模型等, 都是以自适应软件开发中面向对象的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最后, 在进行自适应软件开发设计与应用技术实践的研究中, ASD自适应软件开发方式的研究提出就是比较突出的表现。

1.2 自适应对象模型的体系结构分析

在进行自适应软件的开发中, 自适应对象模型方法是一种以元数据进行对象描述实现的自适应软件开发模型与方式, 其中, 元数据主要是指相关业务实体的属性以及行为、实体间关系、业务规则等相关的配置描述信息, 在以自适应对象模型进行开发的自适应软件运行过程中, 元数据对于自适应软件的运行具有解释执行的功能作用。通常情况下, 在进行软件开发设计时, 进行软件开发设计的技术方法中多数面向对象的开发技术与方式都是一种静态的对象模型建立方式, 而自适应对象模型进行自适应软件的开发设计, 由于是以元数据进行对象的属性以及业务规则描述实现, 而元数据又是一种实例级的概念, 在软件运行过程中具有解释执行的作用, 因此, 这种方法进行开发的自适应软件同样具有动态特征。在实际开发应用中, 自适应对象模型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即元模型以及模型引擎、支撑工具等。其中, 元模型是业务模型实现的解决方法, 它是自适应软件设计模型中的重要一部分;而模型引擎则是通过进行元模型的解释进行实现模型生成的结构单元;支撑工具具有能够为领域专家进行建立业务模型提供, 同时实现最终用户编程的功能作用。

2 自适应对象模型在自适应软件开发中的应用分析

应用自适应对象模型进行自适应软件开发中, 所具备的最大特征优势就是开发过程中对象模型的变化情况能够在模型引擎的解释执行功能作用下, 在新开发软件中进行快速的反映实现。首先, 应用自适应对象模型进行自适应软件开发中, 用户使用支撑工具在进行对象模型定制过程中, 对于系统中的修改不需要进行重新编译, 在软件系统运行时由解释执行的对象模型进行应用系统的自动生成;其次, 自适应对象模型在进行软件开发中, 用户可以对于业务规则进行改变, 这主要是由于元数据通常存储在数据库中, 因此只要进行对象模型以及业务规则描述的更改, 即可以对于系统行为进行更改;再次, 自适应对象模型进行自适应软件开发应用, 还能够及时有效地对于系统中改变进行反映, 从而减少软件开发设计的时间, 有效的减少软件开发设计费用;最后, 自适应对象模型进行自适应软件开发过程中, 由于类的数目减少, 因此进行开发设计软件的维护也比较方便。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自适应对象模型在进行自适应软件开发中, 并不能够对所有软件开发与设计问题进行解决适应, 通常在开发需求变化比较多以及灵活的系统开发中应用较多, 同时对于具有配置系统能力的软件开发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因此, 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应用。

3 结束语

总之, 自适应对象模型是一种具有突出特征与优势的自适应软件开发应用模型与方式, 在自适应软件开发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 进行自适应对象模型的开发应用分析, 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和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洪龙, 李仁发.一种面向体系结构的自适应软件构件分派模型及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 (12) .

[2]常志明, 毛新军, 齐治昌.Bigraph理论在自适应软件体系结构上的应用[J].计算机学报, 2009 (01) .

[3]赵欣培, 李明树, 王青, 陈振冲, 梁金能.一种基于Agent的自适应软件过程模型[J].软件学报, 2004 (03) .

[4]何智勇, 贲可荣.一种面向多目标的适应性设计规约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8 (1) .

一种分阶处理的软件自恢复方法 篇8

1 自恢复关键技术

1.1 自律微重启技术

任务关键系统要求高可用性,因此适合采用恢复时间短、对系统影响小的自恢复技术。微重启刚好符合这两个要求。微重启技术由ROC项目组中的Geoge Candea等人提出[2]: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只重启出现故障的组件子集,在最小范围内通过组件级重启恢复系统故障。微重启是对粒度良好的应用程序组件的逻辑重启,良好组件划分是其必要条件。现有微重启技术存在要求组件间松耦合、重启粒度大、实施平台单一等缺点,限制了微重启技术的应用。通过研究现有微重启技术的优势与缺点,本文提出一种不依赖于具体服务器、跨语言、能够实现递归重启的自律微重启技术。

实验数据表明,重启粒度越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就越小(如表1所示)。因此,提出微重启元素的概念。

在以网络态势日志传感器为目标程序的实验中,应用该微重启方法实现瞬时故障的快速自恢复。主要针对网络瞬时故障、数据库异常以及配置文件丢失等情况恢复,表1中以select组件为例,说明重启粒度越小,系统恢复时间越短,对

定义1.微重启元素根据系统软件结构划分,范围从一条语句至整个应用程序,任何能够产生异常的地方都可以通过添加微重启功能形成微重启元素。

微重启元素的粒度主要由一个三元组确定RG=(w,Δ,η),其中w为工作量,Δ为重启粒度对系统可恢复性能的影响,η为微重启元素发生失效的概率。因此微重启元素大小的确定需视具体情况而定,综合考虑w,Δ,η,提出复杂度相对较小且切实可行的方案。

1.2 面向安全问题的软件热插拔技术

现有的热插拔方法并不完善。如没有考虑软件安全性等因素;系统开销过大,占用资源甚至超过系统本身;实现方法较复杂,如需修改Java虚拟机等[3]。针对现有软件热插拔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利用面向对象语言的多态性和类冗余备用文件的、基于中间接口表的软件热插拔技术,提高软件系统的安全性且同时兼容软件动态升级要求。

所提出的方法利用面向对象语言的多态性,提出中间接口表技术,并提出类冗余文件包的概念。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将软件中的每一个类都抽象成一个接口。适用本热插拔方法的软件可以形式化的表述为一个四元组:S=(P,M,B,R),包括一个全局代理P、监视器M、软件主体B以及一个类冗余文件包R。全局代理:中间接口表interfaceTable=(interface1,interface2,…,interfacen)由全局代理P维护,表中的每个元素interfacei的键值为接口名,返回值为该接口类的对象。它能够接收监视器传来的消息,然后对发生变化的类做接口重定向操作,执行映射Redirect:interfacei→location1=>interfacei→location2.监视器:作为一个独立组件集成于全局代理中,对软件主体和类冗余文件包中每一个类文件对进行监视。当发现软件主体或者类冗余文件包中任何一个类文件发生变化时,通知代理做接口重定向操作。软件主体:即软件编译后的结构目录。类冗余文件包:这个包的目录结构与软件主体的目录结构完全相同,只是根目录不同。

实验证明本方法在软件被恶意修改及动态升级时能够实现软件热插拔,提高软件的安全性并兼容软件动态升级的需求。实验效果如图1所示。

2 分阶处理的自恢复方法

所提出的微重启技术和热插拔技术都有其各自针对的失效问题与适用范围,为进一步发挥两种恢复技术的优势,提高处理失效的能力,需要以某种方式整合两种技术。应在时序上异步有机整合两种技术,并考虑两种技术的特点,在最小热插拔粒度层次整合(目前达到最小粒度为.class文件与.dll文件)。最后,我们提出一种分阶处理的自恢复方法,其恢复结构如图2所示。在分阶处理自恢复方法中,两种技术的整合主要从两个角度考虑:1)针对失效不同。微重启主要针对系统内部失效,使用所提出的微重启技术可以较快速地解决并对系统产生较小的影响。而热插拔主要针对系统外部原因引起的失效,应用所提出的热插拔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并在系统运行时动态替换受污染文件。2)恢复强度不同。当出现顽固失效时(如程序本身存在某种设计缺陷导致失效),微重启无法实现对这种失效的恢复。此时采取热插拔动作———修复文件并替换原文件。即在恢复强度方面,热插拔大于微重启。

3 分阶处理自恢复工具

本文所提出的微重启技术需要改动源程序,可在程序设计时完成。但是针对现有程序的修改工作量太大,可行性不高。因此,我们开发了一个能对Java字节码文件实现自动修改的工具。其算法如下所示。该工具实施对目标系统的预处理,附加微重启机制在程序运行时的开销几乎可以忽略,因此,使用本方法处理目标系统不会影响目标系统的执行并且只需付出很小代价。

我们开发了一个基于MD5和热插拔的自恢复监控工具。该工具以工程所在目录为输入,遍历所有子目录下的所有文件,计算其散列值并将文件名与散列值对存储于外部数据库。对系统的监视采取多线程分组反优先级监测算法:

1)将待监测文件分组,每组50个文件,每个监视线程监视一组文件;

2)为每个文件设置上次监视时间与监视优先级P(1≦P≦10),监视优先级初始值设置为5级;

3)为每个文件设置可变监视周期T(单位s),令T=50*P,即监视优先级越高,监视周期越长,对文件的监视在时间轴上越稀疏;

4)设置监视优先级变化函数。设Pi为文件在i时刻的监视优先级,设置布尔型变量ismodified,当文件发生改变时值为1,否则为0,

令a=Pi+(-4)ismodified

b=(|a+1|+|a-1|)/2

则Pi+1=(|b+10|-|b-10|)/2

以上公式可使当监视到文件改变时,Pi+1=Pi-4,当文件无变化时,Pi+1=Pi+1,并可保证P∈[1,10]。若P值为10,则保持不变;若P值已经为1,而P∧ismodified为真,则向管理员报警;

5)当监测到有文件被篡改时,将文件名与其URL传给动作机制,利用本文所提出的热插拔及Java动态编译技术实现程序文件的运行时替换。

上述两个工具都是我们开发的分阶处理自恢复工具的子项。在预处理阶段,以项目所在目录URL为输入,由微重启部分遍历所有项目子文件夹,搜索.class文件夹并实施自动修改,工具运行界面如图3所示。同时由热插拔部分计算所有文件散列值并存储于外部数据库。在运行时阶段,由热插拔部分按上述监控流程对项目实施监控,如图4所示。在人机交互界面以树型结构实时显示项目中所有文件状态信息,包括监视优先级、替换次数等;并留有与管理员交互接口,在遇到无法自恢复的问题时通知管理员进行人工处理。图5为目标程序应用本工具前后出现异常的对比图。

4 相关工作

文献[2]提出微重启概念,并在Mercury地面卫星接收站系统上成功实验。但该方法只针对具体系统有效。

文献[4]通过改进Jboss服务器使其具有恢复部署于其上的应用程序的能力,通过Jboss服务器的热部署功能实现微重启,微重启的实现依赖特定服务器的功能。

文献[5]提出一种自动探测故障传播路径的算法。

文献[6]研究了微重启在互联网服务中对终端用户的影响,研究发现微重启可降低失败用户请求发生率并可以屏蔽用户可见的瞬时故障。所采用微重启方法为文献[4]中所提方法。

文献[7]研究了进程级重启时的访问相关性,在进程级粒度讨论微重启特性。

文献[3]提出一种对象转换表(OTT)技术在IBM开发的K42系统中实现热插拔,应用热插拔技术实现系统自律行为。该热插拔方法用C++实现,表中需维护大量指针。文中还介绍了几种实现热插拔的其他技术。

文献[8]中开发的swapbox是beanbox的改进版本,其具有热插拔功能,可对在其上测试的bean实现热插拔。改进后的swapbox仍是一个bean的测试工具。

文献[9]提出在类的层次实现软件热插拔,但是在具体的动态编译等问题上未做详细阐述。

5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程语言异常处理机制的自律微重启技术、一种基于MD5监测算法和面向对象语言多态性的热插拔技术,并基于这两种技术分阶处理目标系统将对其监测及恢复实现为自律行为。在预处理过程中,对字节码文件实现自动修改,使其具有递归微重启的特性。在运行时监测过程中,提出多线程分组反优先级监测算法,实现对多文件系统监测的优化。并利用动态编译技术实现对程序文件的运行时替换。通过赋予软件系统自恢复能力以提高软件可信性。

摘要:任务关键系统要求高可用性,因此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需要快速恢复。由于任务关键系统中的故障多与软件相关,为满足恢复时间短、对系统副作用小等任务关键系统的恢复需求,提出一种分阶处理的软件自恢复方法。在预处理过程中,采用所提出的微重启技术自动修改二进制文件使其在出现异常时重启恢复成为一种自律行为;在系统运行时,采用所提出的基于MD5监测算法及热插拔技术的软件自修复方法对系统实施监测及自动修复。该方法可恢复系统内部失效如响应超时、资源泄漏等问题;对系统受到外部攻击的情况,如病毒修改二进制文件,非授权用户非法篡改系统文件等,该方法也可有效动态恢复,同时可以兼容系统动态升级需求。

自监控软件 篇9

1 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欧美和日本交通监控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 建立起了一套结构合理、联动高效的自动化监控网络系统。整个监控系统由中央级及站点级综合监控系统组成分层管理模式, 应用异构数据源提取技术、分布式组件技术、XML技术、元数据技术以及工业控制接口技术等。

国内仅部分地区建设了交通监控网络系统。建设发展初期, 由于建设资金来源、发展模式等差异, 包括河北省的大部分地区都采用分段、分线建设的模式, 缺乏统一规划, 设计原理大都是基于PC的IP宽带数字网络监控系统。随着网络综合监控的范围越来越广, 规模越来越大, 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复杂。面对这种情况, 很多系统重复投资, 分别建设系统专网, 并手动在各个系统之间操作。这就造成了分散独立管理的信息孤岛现象, 信息无法共享, 还没有形成协同统一的智能监控网络系统, 智能化水平和效率较低。

2 交通监控网络系统结构的优化设计

我们用连通图表示各个监控专网以及之间可能设置的若干条通讯线路。其中, 图的顶点表示监控专网, 边表示两个监控专网间的通讯线路, 赋予边的权值表示相应的代价。在连通图中选择包含全部网点和边的权值之和最小的一个联通子图, 这就是连通图的最小生成树。

我们根据国际通行的交通智能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基于最小生成树原理, 改进了克鲁斯卡尔算法, 优化设计了现有监控网络结构, 消除监控专网独立设置所造成的信息孤岛, 不需重建专网, 用最小代价实现了联网覆盖所有监控范围, 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交通监控系统“大联网”, 最终减少了重复投资, 实现了资源共享, 并且系统今后的维护、使用、保养及扩展方便。

3 交通监控网络系统流量的自适应优化处理

自适应控制可以看作是一个能根据环境变化智能调节自身特性的反馈控制系统。我们在交通监控网络传输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过程中采用了自适应滤波器技术。自适应滤波器能够根据输入信号自动调整性能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数字滤波器。根据处理数据的数据特征自动调整处理方法、处理顺序、处理参数、边界条件或约束条件, 使其与所处理数据的统计分布特征、结构特征相适应, 以使系统能按照一些设定的标准工作在最优状态。

基于自适应技术原理, 我们将集中在各监控服务器上的负载状况合理分配, 使得负载均衡, 优化了流量管理, 从而提高系统智能化水平和效率, 保证整个监控网络系统的高可靠性。

4 结束语

交通监控网络系统自适应优化设计, 可以节约建设和管理成本, 消除信息孤岛, 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在公安交通部门联网收费、应急抢险、指挥调度等方面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终目的是要形成一人建设、多人使用, 一点触发、多点联动的协同统一的智能监控网络系统, 推动交通、治安、城管等实现横向联网信息共享, 建设真正的智慧城市。

参考文献

[1]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梁西.最小生成树在网络设计中的应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9) .

[3]严雪艳, 郭建中.基于LMS自适应滤波器对噪声干扰的语音恢复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7 (03) .

自监控软件 篇10

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深,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造就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在亮化城市工程的过程中, 城市道路的照明和灯饰工程等都在逐渐受到相关的重视[1,2]。由于传统路灯系统在智能化程度方面低, 通讯方面稳定度差, 因此给城市照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3,4]。针对以上相关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Zig Bee的自组网无线路灯监控系统, 这个系统特点是根据接受到的不同指令, 对任何一个路灯, 或者是组合的路灯都可以进行控制, 从而实现照明的灵活性和多样化。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提供每个路灯的位置, 使管理或者维修人员能够方便地了解每个路灯的工作状况, 假如有损坏的情况, 可以进行及时的处理, 从而使管理城市的照明系统的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除此之外, 该系统还能够随时了解运行的参数, 可以通过智能节电来降低能耗, 从而提高这种设备的使用寿命, 对于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有促进作用。

1 Zig Bee技术

Zig Bee是一种以IEEE802.15.4无线标准为基础开发出来的无线网络技术, 主要具有低功耗、低距离、低速率以及双向传输的特点, 这种技术可嵌入到任何设备中, 从而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或者对区域的监控。

Zig Bee网络的构成元素是协调器、路由器、终端节点。Zig Bee支持的结构主要有星型、网状、树簇状的网络拓扑结构。

每一个Zig Bee网络中最多能够拥有65535个节点, 每个节点的地址都是由Zig Bee的网络协调节点 (Network Coordinator) 负责分配。每个节点的传输范围都是在30m~100m之间, 除此之外, 每个节点的传输距离可以通过使用功率放大器以及多跳网状网络结构得到扩展。

2 系统的硬件设计

硬件主要为射频片上系统 (So C) JN5139设计的射频收发模块、射频天线、输出控制电路等。整体硬件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2.1 处理器模块电路

处理器模块电路选用JN5139来设计, JN5139芯片是Jennic公司推出的一款兼容于IEEE802.15.4和Zig Bee的低功耗性、So C芯片, 除了本身可以作为处理器使用外, 还可以用来充当无线收发电路, 工作于2.4GHz[5,6]。处理器模块电路如图2所示。

2.2 收发器

收发器模块用的是MAX3232C和MAX3485, 对于MAX3232收发器, 采用的是低压差发送器输出级, 在3.0V~5.5V电源供电时利用双电荷泵能够真正的实现RS-232性能。MAX3232的引脚、封装和功能与工业标准的MAX232兼容。MAX3485是3.3V, 低功耗trans-ceivers的rs-485和rs-422通信。Eachpart包含一个司机和一个接收机。司机是短路电流限制和保护ed反对过度的功耗, thermalshutdown电路, 驱动输出到地方较高阻抗状态。接收器输入有一个fail-safefeature保证一个逻辑高输出如果bothinputs是开路。MAX3485, 1transmit高达10 mbps, MAX3485 communi-cation设计为半双工。收发器电路如图3所示。

2.3 射频天线的设计

通过分析天线辐射的原理, 并且比较几种常用的Zig Bee天线类型[7,8], 再根据应用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微型化的天线类型对天线结构进行创新性的设计。这里通过微波暗室和网络分析仪进行天线性能参数的测量, 最终得出两款结构简单而且实用的新型天线。微带贴片天线如图4所示。

3 系统软件设计

本系统的软件包括Coordinator建立网络, 子节点加入网络, 上位机三部分。

3.1 Coordinator建立网络

协调器在进行建立网络的时候, 首先会对信道进行能量扫描。由于结点所选用的JN5139收发芯片是工作在以2.4GHz为中心的频段, 所以根据IEEE802.15.4的规范, 在该频段工作的共有16个信道。当扫描完这16个信道的时候, 选择其中能量最弱的信道来成为该网络的逻辑信道 (注:信道的能量越小, 则在该信道中能建立的PAN网络也就越少) , 然后再选择短地址的信息、PAN网络标识的ID, 对网络设置初始化。当配置初始化完成时, PAN网络也就正式建立, 随后网络协调器进入周期性的睡眠状态来等待其他结点的加入。Coordinator建立网络流程框图如图5所示。

3.2 子节点加入网络

子节点包括End Device节点和Router节点。Zig Bee路由器主要是相当于远程设备之间的中继器, 从而来进行相互间的通信, 其主要功能是发现网络、加入和离开网络、处理加入网络子设备相关地址的分配、邻居列表和路由表的维护等作用。这里的终端End Device是用来采集数据最后的节点, 它直接与Zig Bee路由器进行通信, 不参与选择路由。它的主要功能是发现网络、加入和离开, 以及邻居列表的维护。每当子结点的网络建立时, 首先会对16个信道进行扫描, 从而在某逻辑信道上发现出存在的协调器 (注:此时的协调器已经完成了网络建立的过程) 。然后, 子结点会发出关联的请求帧, 这时的协调器会根据实时情况来决定是否允许其加入, 如果允许加入, 则协调器会给子结点分配一个16位网络地址。至此, 网络就成功形成了。子节点加入网络流程框图如图6所示。具体数据传输格式如表1和表2所示。

注:校验码为MAC地址的第一个到数据结束的所有字节的和。

注:校验码为MAC地址的第一个到数据结束的所有字节的和。

3.3 上位机界面

上位机采用Visual studio2010开发环境, C#语言开发, 主要涉及协调器与终端节点, 协调器与上位机的数据接收与发送, 上位机界面如图7所示。

4 测试结果

本设计在完成软硬件设计后, 对系统进行检测, 通过上位机控制, 可按任意组合无线控制路灯的亮灭, 通过检流模块返回的电流信息判断路灯运行是否正常, 当路灯运行正常时, 在上位机对应路灯运行状态框中显示为绿色, 当路灯运行不正常时, 在上位机对应路灯运行状态框中显示为红色, 从而达到实时监控路灯运行状态的目的。同时, 各节点采集的温湿度数据能够通过ZigBee网络传至协调器, 然后由协调器传于上位机, 将各节点的温湿度信息显示在上位机对应位置。

通过进一步测试, 在天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 终端节点与协调器的通信距离可以达到100米, 满足实际路灯组网要求。

参考文献

[1]金强.浅谈城市道路照明设计[J].照明, 2009, 3 (5) :71-74.

[2]王伟, 董超俊.一种新的基于CAN和GPRS网络的路灯组网方法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2, 25 (3) :71-72.

[3]罗宇.城市道路照明节能措施[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 (3) :282-285.

[4]杨善庚, 秦大为.城市道路照明节电措施探讨[J].节能, 2007, 24 (3) :39-40.

[5]宋国辰, 王春杰.基于ZigBee JN5139模块无线抄表系统的节点设计[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2, 28 (4) :74-77.

[6]朱纪铭, 闫述.基于编码分组的无线射频识别多标签防碰撞方法[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14 (4) :57-59.

[7]尚济勇, 高万明, 豆栋梁, 等.一种新型单层宽带微带反射阵天线设计[J].微波学报, 2012, 28 (1) :33-37.

上一篇:显性知识下一篇:麻醉机常见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