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2024-09-27

《邹忌讽齐王纳谏》(精选9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翻译的要领和方法, 能准确地翻译全文。

2、学习工于对话, 巧于设喻, 精于对比, 善于铺垫和侧面表现等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封建专制社会, 皇权威威, 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 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吴相伍子胥赐剑自刎, 比干剖腹挖心, 屈子放逐, 司马迁蒙宫刑之辱, 都是千古奇冤!可是, 邹忌却敢于批评齐威王偏信谄言, 教育齐威王要从谏如流, 他凭借的是什么本领?

(答案:凭借一个“讽”字, 即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 委婉地规劝, 也称“讽谏”)

邹忌如何讽谏?齐威王听取了他的批评教育吗?

二.认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自由朗读课文。

3、学习翻译。

翻译要领:换、调、补、改 (信、达、雅)

换:将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如:地方 (土地、方圆)

调:将后置的定语、状语和前置的宾语调还到原位。

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群臣吏民)

补:将省略的内容补出来。

如: () 朝服衣冠。 (邹忌承前省主语)

改:文言文中有词类活用现象

如: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美, “以……为美”形容词意动用法“私”, 偏爱,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4、口译全文。

三.定向问答。

1、概括各段大意。

(答案: (一) 邹忌比美 (二) 邹忌讽谏 (三) 齐王纳谏 (四) 齐战胜于朝廷)

2、阅读鉴赏。

(a) 工于对话

试品味三人的答话在语气和感情上有什么不同?从中你认为写人物对话要注意什么?

(答案:其妻曰:“君美甚”, 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因“私我”也;其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不正面赞扬, 仅用一个反问句, 显见因“畏我”而略带敷衍地表示赞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陈述句, 因“有求”于我, 不得不表示肯定, 但感情平淡。可见, 写人物对话, 一要切合人物身份;二要切合人物思想感情。)

(b) 巧于设喻

讽谏齐王除蔽纳谏。邹忌设喻之巧, “巧”在何处?

(答案:邹忌以私事比国事。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 易被齐王接受。邹忌的妻、妾、客都美邹忌, 齐王的宫妇左右、群臣都谀齐王, 他们都出于各自的亲疏关系, 出于或私、或畏、或有求的动机, 具有很大的蒙蔽性, 邹忌的私事与齐王的王事, 何其相似!邹忌取类设喻, 贴切生动。)

(c) 精于对比

第三段写齐王纳谏, 作者从哪些方面对比?这样对比的表达作用怎样?

(答案:其一, 从齐王纳谏的方法对比。齐王下令进谏可采用“面刺”、“上书”、“谤于市”三种方式, 并分别赐予“上赏”、“中赏”和“下赏”。不同的方式与不同的奖赏的对比, 表现齐王广开言路决心之大, 从谏如流态度之诚。其二, 从齐王纳谏的效果对比。“令初下”, 进谏的人“门庭若市”;数月后, “时时间进”;“期年”、“无可进者”。这一鲜明对比, 表现了齐国政治修明, 齐王纳谏效果之显。)

(d) 善作侧面描写

课文最后写诸侯朝齐。请你给结尾写一个短评。

(答案:写纳谏结果。侧面表现, 篇末议论, 卒章显志)

四.深思质疑

1、学生自由质疑。

2、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 却细写邹忌比美, 这有“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之嫌吗?

(答案:写邹忌比美, 看似与主题无关, 实际上正是为突出主题所作的铺垫。先有比美, 后才能以此设喻进谏, 这个“比美”正是紧扣题目中的“讽”字落笔。若去“直谏”, 齐王不但不会纳谏, 恐怕邹忌连脑袋也保不住!)

3、邹忌作为齐威王的谋臣良相, 讽谏齐王, 目的在于维护齐王的利益, 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这样的行为值得赞扬吗?

(答案:邹忌讽谏齐王广开言路, 纳谏除蔽, 修明政治, 使齐国富强起来, 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有利于人民的安定和生活的改善。同时, 对我们今天法制建设也有值得借鉴的价值。)

五.检测评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篇2

在多次齐读的基础上,当堂能背诵全文。

4.难句(词)释疑:

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

形貌佚丽佚丽,光艳美丽。

朝服衣冠服,穿戴。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谁。倒序。

旦日第二天。

孰视之孰,熟,仔细。

吾妻之美我者美,认为…美。

私我也私,偏爱。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确实。

皆以美于徐公以,以为,动词。

今齐地方千里方,方圆。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刺,指责。

能谤讥于市朝谤,批评,议论。市朝,集市朝堂,这里指公共场所。

闻寡人之耳者闻,闻达,也可作使动。

门庭若市门庭,大门前、庭院的内外。

时时而间进间,间或。

期年之后期年,满一年。

5.课文简析:

大家谈:邹忌的进谏技巧DD以小见大由此及彼

小课件(详见课件):主要内容:臣谄君蔽,从闺房小语破之。6.人物形象(点拨):

邹忌,是一位善于思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的谋士。他从日常琐事推及治国大事,可谓善勤王事。

7.练习:①背诵全文

②辨析多义词(做在课本上)

③部分字词抄写三遍。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喻艺术赏析 篇3

邹忌的讽谏之所以成功,除了与上述心理战的巧妙战术运用有关外,还与其讽谏语篇的前后照应思路密切关联。仔细分析一下,邹忌的讽谏语篇明显地分为两个部分:诱导篇与伏击篇。诱导篇便是前一部分邹忌所说的自己私生活的故事部分,它由前提与结论两个结构成分组成。前提是邹忌是大夫、丞相,结论是妻子偏爱他、妾畏他、客人有求于他。伏击篇便是讽谏语篇的末一段,亦即本语篇的语义重心所在部分。它也由前提与结论两个结构成分组成。前提是威王是国君有权有势;结论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诱导篇与伏击篇在结构上完全相似,逻辑推理过程也相同,也可以说是两个相似的逻辑语篇。但是,如果我们仅仅看到这两个语篇的相似一点,那么就辜负了邹忌的一片苦心孤诣了。因为邹忌分设两个逻辑语篇,一前一后,其意味是深长的。前一逻辑语篇犹如战略上的疑兵诱敌的行为,后一逻辑语篇则犹如战略上的伏击歼灭敌兵的策略。若从更高层次的逻辑结构上看,前一语篇(即诱导语篇)是后一语篇(即伏击语篇)的前提,后一语篇是前一语篇的结论。亦就是说:邹忌由自己是丞相,妻妾客人违心地说他美,是个引子、前提;威王是国王,宫妇左右天下人怕他而不敢忠言直谏,是结论。当威王带着愉悦、新奇的心理由诱导篇进入伏击篇的倾听后,心情就显得平缓,反讽谏的心理就在无形中被淡化、抑制了;当威王接受了诱导篇的事实,承认了伏击篇的结论成立后,自然而然地就肯定了邹忌讽谏语篇的总结论:“由此观文,王之蔽甚矣!”由此,我们才看到威王改过自新、广开言路的结局。

讽谏也是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必须注意交际对象的心理、情性特点,采用不同的言语方法、手段,使交际活动圆满完成。一般说来,日常的言语交际活动,只要交际者稍微注意一下交际对象的有关特性,选择一种适合于题旨情趣的言谈方法,交际目的是不难达到的。但是,若是讽谏,则不然了。因为讽谏的对象,亦即受交际者是国王或领导者,讽谏者亦即交际者是被领导的臣民,交际双方存在着地位差别,讽谏者更要注意揣摩受交际者的心理,顺迎其性情,以恰当的言语方式巧言进谏,这样才能使本来听不进忠言、不同意见的受交际者接受自己的谏言,如若比干、屈原在进谏时也采用这种方法,他们二个人的下场、国家的结局估计就会大不一样了。邹忌讽谏威王之所以成功,奥妙正在于此。由此一端,我们也可以这样预言:作为言语交际活动之一的讽谏,虽然由于时代的不同,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逐步健全,用婉言曲折的方法固然不像封建时代那样大有用武之地了,但是,诸如邹忌式的“意他言己”的讽谏艺术,并没有就此绝迹。相反,我认为,这种方法不仅在现代,乃至在将来,在某种特定的场合、情境下还是很有效果的,不失其独特的魅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 篇4

三问。由邹忌“朝服衣冠, 窥镜”引起三问。一问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语气缓和, 自信;二问妾:“吾孰与徐公美?”语气较严肃, 急切;三问客:“吾与徐公孰美?”是试探的语气。这三问, 看似平常、普通, 问的都是和徐公比美的事, 但由于问的对象不同、背景不同, 因此, 语言一次比一次简洁, 语气一次比一次急促。他想从不同方面、不同人的口中得出比美的结果。这样写为“三答”作铺垫, 埋下伏笔。

三答。言为心声, 妻、妾、客三人的回答反映了各自的心声。一是妻答:“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人们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 从这儿可以看出妻子对丈夫的偏爱之情, 与后文“私我”呼应;二是妾答:“徐公何能及君也!”少了“君美甚”三个字, 由于妾地位低下, 有顾忌, 所以就用反问的语气, 表达更加肯定的意思, 与后文“畏我”相呼应;三是客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人有求于邹忌, 所以客的回答较为平淡, 比不上妻妾那样中肯有力, 与下文“有求于我”呼应。

三思。邹忌在一片赞美声中并没有沾沾自喜、飘飘然, 而是昼夜不眠辗转反侧思忖其中的原因, 从而悟出其中的道理:妻私臣, 妾畏臣, 客有求于臣。从而幡然醒悟, 联想到朝上的政治: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大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可以看出, 邹忌由小家想到了国家, 以小见大, 从小事引出大道理, 令人心悦诚服。

三比。一比:从“臣之妻私臣”联想到“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拿“妻私臣”与“宫妇左右私王”进行类比;二比:从“臣之妾畏臣”联想到“朝廷大臣莫不畏王”, 拿“妾畏臣”与“朝廷大臣畏王”进行类比;三比:从“臣之客欲有求于臣”联想到“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拿“客有求于臣”与“四境之内有求于王”进行类比。三次类比的联想表明齐王遇到的情况和自己非常相似。最后水到渠成推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这三比的描述, 不但突出了邹忌的巧比妙语, 也突出了他深谋远虑、忠君爱国的良好品质。

三赏。一是上赏:受上赏的是“群臣吏民,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二是中赏:受中赏的是“上书谏寡人者”;三是下赏:受下赏的是“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悬赏纳谏, 不惧“面刺”、“谤讥”而广开言路, 说明齐王敢于面对现实, 正视自身的缺点, 乐于接受劝说, 显示了齐王的宽宏大量和治国决心, 显示了他的政治家的风度和襟怀。

三变。三赏之后, 进谏的情况发生三大变化。一变:“令初下, 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可以看出朝廷内外, 王公大臣, 争先恐后, 进谏君王, 表现一种竭尽忠智, 为国分忧的热情。二变:“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说明国家政治清明, 国泰民安, 齐王把国家治理得井然有序。三变:“期年之后, 虽欲言, 无可进者。”说明齐王把国家治理得几乎完美无缺了, 人们即便想再说什么, 也觉得没有值得批评、指责的了。最后, 齐王不用出一兵一卒, 就能战胜别的国家。这“三变”情况的描写, 表现了齐王谦逊礼贤、善纳忠言、深谋远虑、宽宏大量的高尚品质。

《邹忌讽齐王纳谏》 篇5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节选)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训练题目】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既克,公问其故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4)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2.翻译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两篇文章最主要的写作特色各是什么?

4.曹刿和邹忌性格有何相同点?鲁庄公和齐威王又有何共同点。

【参考答案】

1.(1)已经 (2)于之(在那里) (3)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4)間或、偶尔。

2.(1)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了。(2)命令刚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宫门口和庭院内像集市一样。

3.甲: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乙:以设喻说理,颇有说服力。

4.有强烈的爱国之心和责任感,善于进谏,有很强的劝说服人的说话技巧,善辩。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从谏如流,知人善用,开明公正。

《邹忌讽齐王纳谏》 篇6

A生说:“通过这一课的学习, 我真正明白了‘良药苦口, 忠言逆耳’的意思。”

B生说:“邹忌通过‘比美’后的深思, 悟出了一个道理, 要别人直接评论自己是不容易的, 因为他们同自己有着各种关系。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吾日三省吾身’, 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放肆自己的过错, 并加以改正。”

C生说:“我觉得齐王很了不起, 他听得进别人的谏言。”

D生说:“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知道了平时直言批评你的才是你的朋友, 平时恭维你的多数是有所图。”

……, …… (以上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 说得都挺好的。)

突然, 学生E站起来说:“我跟D的观点不一样, 我觉得区分朋友和敌人, 最关键的是我们不能像邹忌那样清醒地认识自己。”

听了E的发言后, 学生们都把手举得更高了, 有的甚至站了起来, 或离开座位, 有的则和旁边的同学私语起来, 似乎在小声讨论。此时, 我想这是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现他们个性的时候, 也是讨论交流的良好机会。接着, 我便稍稍做了个安静的手势, 说:“同学们, 关于友情大家有着不同的看法, 是不是啊?请你们有秩序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能说明理由。” (学生稍稍安静)

有的说:“我觉得明知道有些话说出来我会生气, 还说出来的, 一定不是我的朋友。”

马上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我觉得朋友在一起就是想什么说什么, 看到不对的事情, 即使对方会生气, 也要说出来, 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 …… (就这样你来我往的, 下课的铃声响了。)

作为教师, 我并没有急于下结论, 而是引导学生在课后去思考:关于友情的问题,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观点, 到底孰是孰非, 请同学们在课后再好好研究和讨论, 并把自己的观点写成一篇小作文, 好不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好。

课后分析与反思

以上教学片段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 在学生对友谊的真谛进行讨论的时候, 我没有制止, 而是引导他们进行讨论。但学生的辩论却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 他们的思维富有很强的发散性和开拓性, 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结合新教改中的新思想, 以上教学片段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新观念: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教育的主体, 教师成为课堂教育的引导者、欣赏者和组织者。“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即使偏离了主题, 也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 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争辩、质疑……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 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维护课堂秩序。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 畅谈友情的真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的甚至从史实去比较, 从现在和将来去思考, 还有的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 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 是探究了, 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把课堂当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

二.营造开放式课堂, 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所在。上述教学片段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同理解, 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 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学生们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轻松愉快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 在积极思维中拓展思维, 在愉快的交流氛围中提高表达能力。对学生的观点不再是以教师一言定论, 而是建立了生生、师生等交互网式的评价, 还可以在评价空间上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三.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上教学片段就是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 从不同角度去欣赏, 教师并没有否认学生的看法。在课后的小作文中, 只要学生不反党, 不违法, 不违反人性, 他的观点, 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并予以鼓励。这样教师不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而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讨论探究、交流实践, 获取了知识, 发展了能力, 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和创造动力, 以达到全面素质的提高。

摘要:教学片段就是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 从不同角度去欣赏, 教师要承认学生的看法。应给予肯定, 并予以鼓励。这样教师不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而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

《邹忌讽齐王纳谏》 篇7

邹忌三问的高明。邹忌早晨穿戴好后,一面照镜子,一面问妻子自己有没有徐公漂亮。显然,这样场景下的问话只是日常生活中夫妻间随意的调侃,但邹忌却接连三次发问。在得到了妻子不假思索的肯定回答后,邹忌首先表现出来的不是兴奋和骄傲,而是“不自信”,这正体现了邹忌遇事能够进行客观冷静分析的优秀品质。于是邹忌转问其妾,乍看起来,妾的回答与妻的回答并没有什么不同,但细读之后,不难发现其回答中少了“君美甚”这三个字。少了三个字,妾的话语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与妻子便有了本质的不同。妻子先夸赞再做比较,那是由衷的欣赏;而妾呢?直接比较,匆忙地下了结论,话语中蕴含着刻意的奉承和虚夸。于是,邹忌再问来访的客人。将个人的私密问题,拿来问客人,显然是很不合情理的。这正说明了邹忌已经从前面两次问答中,认识到了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情感和目的,会有不同的主观评价。或许邹忌早就知道客人会怎么说,而事实果然如此。从“美甚”到“何能”再到“不若”,人物不同的内心思想也得到了清晰的呈现。邹忌正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蕴含的内在因素,所以他连续三问,了解了真实的情况,着实高明。

齐王三赏的高明。邹忌将家居琐事与国家大事联系起来进行类比,劝谏齐王。齐王欣然纳谏并诏令全国,设置三赏,鼓励臣民进谏。细品这三赏的具体内容,不得不叹服齐王的高明。三赏中考虑了不同阶层的人的进谏条件:能“面刺”者,必为近臣贵族;能“上书”者,必为朝中大臣;那么平民百姓又如何进谏呢?“谤讥于市朝”,能够在公众场合议论,也算是进谏。这样,不同的人都有了进谏的途径,齐王获取的信息便会更加全面,也就避免了受蒙蔽的情况。另外,齐王还特别强调,“谤讥”是要在公众场合下,而不是私下不负责任地传递小道消息,公众场合议论的必须是确切真实的内容。“面刺”“上书”“谤讥”三个词语准确地写出了不同的进谏者可以选择的方法和途径。由此可见,齐王的考虑是非常细致周到的,体现了他诚恳的态度。另外,齐王之令只赏不罚,充分放开了言论自由,这也体现了齐王宽广的胸襟和非凡的气度。齐王三赏,足见高明。

文字运用的高明。好的文章必是语言运用得精彩。在本文中,有很多值得我们用心咀嚼品悟的精彩文字。比如,邹忌总结妻、妾、客的不同应答后,得出了“私”“畏”“求”的结论,这便是极为精当的分析评价。私,因爱而生;畏,因弱而生;求,因利而生。这不正对应了人与人之间基本的利益关系吗?家庭之中、君臣之间,概莫能外。再如,齐王听了邹忌的劝谏后,作者只用了一个“善”字表达齐王的态度。简洁的语言,表现了齐王充分认同和接受邹忌的观点,同时也表现了他急于解决问题的迫切心理。精妙的用词,传神的表达,正是作者文字运用的高明所在。

《邹忌讽齐王纳谏》 篇8

关键词:文化,翻译,形合,意合,策略

一、引言

《周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为《战国策》中的名篇, 讲述的是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王纳谏, 使之广开言路, 改良政治的故事。《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又称《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著作, 为西汉时的史学家刘向所编。本文将从英汉语言与文化以及中西方思维差异的角度对比分析, 对《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英译谈几点看法。

二、英汉语言文化与思维差异

1. 形合与意合

美国翻译学家E.Nida认为, 英汉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不同。英语重形合, 注重结构、形式, 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 因而比较严谨;汉语注重意合, 注重功能、意义, 常常不用或少用连接手段, 因而比较简洁。古代汉语多通过语序、排比、对偶、对照等达到意合。因此在汉译英时, 往往要先分析汉语句子的功能、意义, 才能确定英语句子的结构、形式。

例一:

原文:“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译文:“My wife considered me more handsome than Mr.Xu because of her favoritism towards me.My concubine considered me more handsome, because she was afraid of me and therefore wanted to please me.My guest considered me more handsome, because he was going to ask me for help.’

汉语语义与语序密切相关, 洪堡特 (1895) 认为, “汉语没有形式上的语法区别, 抛弃了一切无用的附属装置, 从而使句子跟思想的顺序密切对应。”从句若前置一般有“因为”、“如果”、“虽然”等含义, 在这里, 从句前置所体现的意义为因果关系。而英语注重形合, 因此译文在此使用显性连接手段, 还原出关联词“because of”, “because”, “therefore”体现了英语中的显性连接, 符合英文行文习惯, 是非常有必要的。

2. 繁复与简短

现代英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即从属结构, 相比汉语句子, 英语书面语句显得较冗长, 多复合句, 汉语常用散句, 句子结构简化, 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通过语序与助词表达, 少用甚至不用关联词, 多“流水记事”。

例一:

原文: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译文:King Wei said, “You are right.“Then he issued an order as folows:“Among all the high-ranking court officials, officers and ordinary people, those who can point out my errors frankly will be rewarded with top awards.Those who write to me to remonstrate with me will be rewarded with medium awards.Those who can openly discuss my mistakes will be rewarded with third-class awards, ”

英语注重形合, 句子结构可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形成复杂的长句;汉语注重意合, 少用连接词, 语段结构流散, 但语义层次分明。因此, 将汉语的流水句译成英语时, 要化简为繁, 组合成复合句或长句。在这里, 原文中的“群臣吏民”是汉语中常用的四字结构, 简单却包含丰富的内容, 译者将其内容完整译出。而后面的几个排比句, 译者采用“Thoseewho”引导的主语从句符合汉译英时化简为繁的原则。

3. 模糊性与精确性

汉语作为中国人思维的重要工具, 经常采用意合法, 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形合手段, 许多表达方式在西方人看来是非逻辑的, 模糊性较大, 歧义现象较多, 必须依靠人的悟性和语境, 才能正确理解。

例一:

原文:今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四境之内, 莫不有求于王。

译文:Now Qi has one thousand li of land and own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cities and towns-All the women and beloved ones in the palace love you.All the court officials are afraid of you.And all the people living within our borders on all four sides are going to seek your help.

古代中国人思维具有模糊性, 善于综合把握事物的总体特征, 往往比较笼统。原文中的“今齐地方千里”断句为“今齐地方千里”, 这里的“方千里”指的是面积方圆千里, 然而战国时期度量衡并不统一, 齐国国土面积也并非刚好“方千里”, 笔者认为此处译作“one thousand li offland”是不太妥的, 首先, 西方精确性的思维特点容易使目标语读者理解为这是精确的齐国土地面积。其次, 鉴于古代中国人思维的模糊性, 此处原著作者想表达的应该是齐国土地辽阔并非具体面积, 因此, 此处或可译作“now Qi owns vast land”。

三、翻译策略

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 使用直译的手法翻译古文, 会觉得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发生矛盾, 甚至不通顺或误译。因此, 译者不宜拘泥于原文形式采取直译的方法, 而应该采用意译, 即恰如其分地增加一些原文没有的词语或句子, 以便能更正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中文注重意合, 很多时候将意义隐含在上下文的语境当中, 英语注重严谨的逻辑条理, 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应当将隐含的语句或意思通过添加词语或句子显现出来。古文的行文与结构与当今白话文有所差异, 在翻译古文无法使用直译处理时, 便使用意译, 具体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

1. 增补法

例一:

原文:“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译文:“My wife considered me more handsome than Mr.Xu because of her favoritism towards me……”

在原文中“, 吾妻之美我者”中的“美”作动词, 意思是“认为……美”, 汉语常常通过上下文表达逻辑, 这里原文隐含了一个比较, 即“徐公”与“我”之间美貌的比较。译者增译出“more handsome than Mr.Xu”使用了意译的手段。符合西方更加严谨的思维, 也符合英语注重形合的习惯。

例二:

原文:……四境之内, 莫不有求于王。

译文:And all the people living within our borders on all four sides are going to seek your help.

原文中“四境之内”, 事实上省略了主语, 这源于汉语求简的习惯,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 在汉译英的过程中要化简为繁。译者在译文中添加了在汉语中省略的主语“all theepeople”, 符合这一翻译原则。

2. 保留法

例一:

原文:燕、赵、韩、魏闻之, 皆朝于齐。

译文:When the states of Yan, Zhao, Han and Wei heard this story, they all went to say congratulations and show their respect to the king of Qi.

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翻译当中出现“文化负载词”, 对于此类词通常使用保留法, 这里可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原文中“燕、赵、韩、魏、齐”均为战国时期的国家名, 因此译文直接保留了这些名称, 然而为了避免引起目标语读者困惑, 译者在此处增译了“the state of”, 使译文通顺易懂。

3. 调整法

古代汉语具有特殊的语序和句式, 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和习惯来表达, 这里便需要使用意译的方法调整语序, 在译文中还原汉语的意思。

例一:

原文:……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He asked his wife, “Who do you think is more handsome, Mr.Xu living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capital or I?”

原文为古代汉语习惯的语序, 译者避免了直译、硬译, 使用意译的方法先将原文调整为现代汉语的语序, 即“我与城北徐公孰美?”再译成英文, 除此之外, 译者还注意到英语句子习惯开门见山, 因此直接抛出问句“Who do you think is more handsome”, 这样的调整符合中英表达的差异。

四、小结

我国古文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属于中国, 也应受益世界。但古文的翻译, 由于其原文文本中文化成分的博大精深, 以及其目标语读者相关背景知识的缺失, 如果忽略或者不对其文化成分给予足够重视, 在其英译过程中往往造成大量文化底蕴的流失, 造成翻译的失败, 文化交流的失败。因此, 翻译, 特别是古文的英译, 应当充分分析和挖掘其文化背景, 充分考虑英语读者的相关背景知识, 结合汉语和英语的结构等特点, 通过直译、意译等方法尽可能将其意义转移至英语中。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1964.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Leiden:E.J.Brill.

[2]程永伟.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皖西学院学报.2012.28 (6) :125-126.

[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谭载喜.《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邹忌讽齐王纳谏》 篇9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以对话为主、故事性极强的文言文。百余字的小故事中,居然起起落落,不止一次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其构思之精巧可见一斑。

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认为:弄清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含义;分析出人物形象;理清中心思想就功德圆满了,然而这样的古文教学很容易被异化为古汉语知识教学。学生也会因此丧失了学习古文的兴趣和信心。

古希腊的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把需点燃的火把。”既然学生的头脑是“一把需点燃的火把”,那么,教师所要花的功夫主要应在“点燃”上,而非其他。“点燃火把”的火种来自兴趣,而兴趣的打火石就是学生自己,让学生动起来,便能击出火花。下面,我就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谈谈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阅读法激发阅读兴趣

朗读是言志传神、负载思想的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是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教师有表情的朗读,必然使学生对作品“临其境,闻其声,睹其貌,见其行”,醉心痴情,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轻读、齐读后加入比读,读后让其他同学从字词的读音、句读和感情的表达上进行评点。这样做,学生既提高了诵读水平,又提高了独立学习、提前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篇文言文中需要注意,几个人物语言的感情色彩。

如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毋庸置疑;他的妾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人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通过范读和比读必然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使学生迅速融入课堂,融入课文中。

对话法引导集体参与

新课标下的教学最突出的一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民主则在传播知识时,能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发表个人观点的空间,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性。对话法是多向性的群体交流,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平等、民主、有序的交流。

由于朗读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内容探讨中,学生的复述、讨论就顺理成章了。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在课上只是在文章的独特“三叠”结构做了讲解。在同学们的努力下,文章中的重点都能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中解决。

在类比的讨论中,“海瑞棺谏”、“张学良兵谏”等都能在学生思考中出现了。在学生的讨论,甚至辩论中,只要有学生能提出相关的问题,或是合理的解释后,都给予足够的赞赏。让学生在不同层面上有所发展,体会成功的喜悦。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替老师设计出本课的板书。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的问答、讨论更有条理。也增强了学生参与感,让学生乐于学习。

实践法创设真实情境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人文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润物细无声”。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个故事具有很强的戏剧性。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妙处呢?根据本文戏剧性较强的特点,我决定让学生表演。于是,课前我布置了表演的任务,要求学生可以以课本为剧本,也可以以翻译的现代文为剧本表演;并指导学生分清场次,也就是每一幕的内容;以及文中的人物语言、表情变化等等。

课上要求两组同学推荐一篇优秀的剧本进行表演。表演一结束,趁热打铁,就表演讨论了原文的语言特色,然后再因势利导,分析了邹忌的进谏艺术,肯定他有勇有谋和齐王纳谏的精神,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后,同学们意犹未尽。学生真正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感知到了课文内容,感受了古文蕴含的寓意,收获了很多。

上一篇:腹腔置管引流术下一篇:银行业信息化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