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将军”李广

2024-07-22

“飞将军”李广(共3篇)

“飞将军”李广 篇1

摘要:从身体条件上来看, 李广身材高大, 两臂如猿般灵活“, 其善射亦天性也”, 这就形成了李广善于骑射的生理条件。从家庭条件来看, 李广有着祖辈们的军事经验与军事技能的积累“, 世世受射”, 所以李广掌握了超群的骑射武艺。

关键词:汉代飞将军,李广,骑射武功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唐代诗人王昌龄这首“出塞”诗, 使汉代名将李广更加名满天下。《史记·李将军列传》记云:“李将军广者, 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 秦时为将, 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 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 匈奴大入萧关,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 用善骑射, 杀首虏多, 为汉中郎。”[1]452

从身体条件上来看, 李广身材高大, 两臂如猿般灵活, “其善射亦天性也”, 这就形成了李广善于骑射的生理条件。从家庭条件来看, 李广有着祖辈的军事知识与军事技能的积累, “世世受射”, 所以李广掌握了超群的骑射武艺, 使其能在“身经七十余战”的险境中逃脱。本文试从骑射武艺的角度, 论述“汉之飞将军”李广的骑射武功。

一、产生李广骑射武功的基本条件

西汉时, 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一直是西汉王朝的心腹大患, 匈奴是一个强悍的游牧部落, 经常深入汉朝的边塞地区进行骚扰掠夺, 给边塞地区的百姓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据《匈奴史》记载:“当时的陇西、北地、上郡、云中、上谷、辽东等郡 (当今甘肃临洮、庆阳、陕西畅林、内蒙古托克托、河北怀来、辽宁辽阳一带) 经常遭到骚扰。奴隶主操纵下的匈奴骑兵, 所到之处, 蹂躏庄稼, 抢夺财产, 杀害吏民, 抄掠人口, 把大量汉人俘为奴隶, 单是云中、辽东, 每年每郡被杀害和被掳去的人口就有一万多人。”[2]54西汉初年学者晁错曾在分析西汉与匈奴的战争形势时云:“臣闻汉兴以来, 胡虏数入边地, 小入则小利, 大入则大利;高后时再入陇西, 攻城屠邑, 驱略畜产;其后复入陇西, 杀吏卒, 大寇盗。”[3]1001匈奴的侵扰不仅给西汉王朝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更给西汉政权带来极大的耻辱感和压迫感, 也使西汉王朝士气大伤。公元前166年匈奴又一次大举入侵萧关时, 20岁的李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 以战功升汉中郎”。

李广从军是为了抗击匈奴的侵扰, 而在对付匈奴的战争中, 必须有高超的骑射武功。在“逐水草而居”的自然环境中, 匈奴养成了“胡儿十岁能骑马”的习俗。马是匈奴的交通和战阵的主要工具, 匈奴部族从小就熟悉骑射, 长大后则编为骑兵, 长期生活于马背之上。他们适应塞北的地理环境和游牧的生活方式, 民众“人不弛弓, 马不解勒”, 更有“控弦之十三十万”, 骑马射箭是匈奴的长技。晁错曾经描述过匈奴的骑射技艺云:“今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异。上下山阪, 出入溪涧, 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 且驰且射, 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 饥渴不困, 中国之人弗与也。”骑术的高低、马匹的优劣成了决定西汉战争胜败的主要因素, 因此汉军必须以过硬的骑射武功在战场与之抗衡。于是西汉军中有许多善骑射的将领, 如陇西人上官桀“以善骑射从军”;又如名将霍去病, “年十八, 幸为天子侍中, 善骑射”;还有“王后父胡应为将军中大夫, 善骑射”、“赵充国始为骑士, 以六郡良家子, 善骑射, 补羽林”。这些人都是汉代的知名将领, 而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具有高超的骑射武艺, 才能在战争中出奇制胜, 脱颖而出, 而名将李广, 就是他们中的优秀一员。

二、李广的射箭武艺

在春秋战事纷繁的环境里, 弓射成为训练士兵素质的军事体育项目之一。魏国的李悝曾为鼓励民众习射, 制定了《习射令》, 西汉也有专门负责训练射箭的官吏, 称之为“射声校尉”。《史记·李将军列传》记云:“广家世世受射。”司马贞索隐案云:“小颜云:世受射法。”这是说李广家族世世代代都精通射术, 而且还掌握了射箭理论, 可以传授射箭技术。所以当李广二十岁以良家子的身份从军时, 他已经是一个熟练的射箭手。故《史记·李将军列传》记云:从军后的李广“用善骑射, 杀首虏多, 为汉中郎。”李氏家族不仅有“为人长, 猿臂”的李广在汉军中展示着其家族的骑射之功, 其堂弟李蔡也当仁不让, 在军中以骑射武艺高超而一举成名:“广从弟李蔡亦为郎, 皆为武骑常侍, 秩八百石。”因李广战场上的威猛, 故受到汉文帝的由衷赞叹:“惜乎, 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 万户侯岂足道哉!”

为了展现李广射技的精湛, 《史记》中有一段关于李广与匈奴射雕者短兵之战的记载:“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见匈奴三人, 与战。三人还射, 伤中贵人, 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 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 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 杀其二人, 生得一人。”[1]452大雕即安第斯兀鹫, 据记载, 大雕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平均飞行高度为海拔5000—6000米, 最高时在8500米。大雕目光敏锐, 可以监视周围15千米内的动向, 因此射杀大雕的难度相当大。匈奴的射雕手, 乃是匈奴中射术最精之人, 常常单身独骑或三两人深入到大漠之中狩猎猛禽大雕, 与汉军做战时射雕手也充当先锋, 以其箭法精准而有百夫不挡之勇。因此, 当李广与这三名射雕手相遇时, 便严阵以待, 以百骑迎战之, 最终这三名射雕手皆败于李广的弓箭之下。

李广的箭术不仅精准, 而且有力, 射杀力极强, 为了表现李广箭术的力度, 《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下了一段传奇:“广出猎, 见草中石, 以为虎而射之, 中石没镞, 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 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 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 虎腾伤广, 广亦竟射杀之。”[1]453自《诗经》时代起, 古人就有“不敢射虎, 不敢凭河”的标准, 以衡量男性的勇敢程度。从李广射虎这一点来看, 李广应当是闻名远近的勇者。射虎不仅要勇敢, 更要箭法的准与狠, 李广可以射箭入石, 可见其箭术又准又狠, 所以在战争中, 李广经常是“其射, 见敌急, 非在数十步之内, 度不中不发, 发即应弦而倒。”既可以与匈奴箭法最精良者对阵, 又可以射虎, 成就了李广将军的英名, 故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赞其箭法云:“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三、李广的骑术

北方游牧民族与西方戎狄族的最大区别, 就在其善于骑马。匈奴人从小学习骑马, 长大后“尽为甲骑”。内蒙古阴山山脉西段的狼山地区发现的大批岩画, 大多都是反映匈奴骑手生活的。这些岩画所描绘的骑者有单骑、二三连骑、四五列骑、七八众骑等, 他们放牧、倒场、行猎、出征、访亲问友, 都与马匹有关。骑术把人的能动性与马的高速度和灵活性相结合, 产生强大的机动能力, 也使处于分散状态下的游牧部落联合起来, 凝聚为强大的部落联盟, 长期雄踞漠北, 成为与中原农业民族抗衡的重要力量。这样, 原来华夷杂处的局面就被农牧分区的新格局所代替了, 农业民族统治区和游牧民族统治区终于在地区上明显地分隔开来, 中原农耕民族的“静”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所以在西汉与匈奴的战斗中, 基本上都是骑兵之战。西汉王朝自从经历了白登之围后痛定思痛, 决心在国内全面地提高养马技术和士卒们的骑术。西汉汉文帝开始大规模扩建骑兵, 把发展骑兵作为首要任务, 以提高汉军快速进攻和大规模的运动作战技巧, 从而达到“以骑制骑”、“与虏角逐”的目的。为此, 汉武帝在汉初数十年养马的基础上, 增设了北军八校尉, 其中屯骑、越骑、长水和胡骑四校尉等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精锐骑兵队伍。另外, 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六郡良家子弟壮勇而善骑者充任的期门与羽林二军, 除负责皇帝侍卫, 也担负起培养骑兵将领的责任, 以骁勇而善骑作为选拔将领的先决条件。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 汉军的骑兵完成了向战略军种的转变, 成为军队中的第一主力兵种。从此, 骑兵一直作为主要的突击力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彻底改变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之间在兵种结构和组织方面的优劣态势[4]76。

李广就是在这种形势之下被选拔出来的骑射双全的将领, 李广在战场上常常飞骑当前, 奋不顾身, 以身诱敌。《史记》记载:“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 破败广军, 生得广。……广时伤病, 置广两马间, 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 广详死, 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因推堕儿, 取其弓, 鞭马南驰数十里, 复得其余军, 因引而入塞。”[1]453此段文字说明李广的骑术之高明, 可以在身体重病的情况下生生夺得胡儿胯下的良马, 又将匈奴百余骑兵置之身后。至此, 李广美名传扬:“广居右北平, 匈奴闻之, 号曰‘汉之飞将军’, 避之数岁, 不敢入右北平。”“飞将军”之“飞”字, 指的就是李广的骑术, 如果此英雄配上了良马, 真如同草上飞一样, 完全可以与匈奴的骑兵于千里大漠上周旋, 并使匈奴闻风丧胆。不仅李广有着高超的骑术, 其子李敢也骁勇善骑, 《史记》记云:“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 广军士皆恐, 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 直贯胡骑, 出其左右而还, 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在匈奴四万人的重围之中, 李敢竟然以小部队骑兵直入敌营, 穿梭自如, 可见其飞骑之功。

总之, 在李广身经七十余战的一生中, 先后在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云中、右北平等郡任太守抗击匈奴, 足迹踏遍了汉朝的整个北疆。正是凭借着过硬的射术和骑术, 李广可以多次于险境中脱身, 也多次创建奇功, 为西汉军队的骑兵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线装书局, 2006.

[2]林干.匈奴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77.

[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97.

[4]孙建民.中国古代军事[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0.

“飞将军”李广 篇2

我觉得李将军的飞将军这个名称真是名不虚传,文中说:“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从这句话中,我觉得李将军实在是智勇双全、力大无穷啊!而且李将军射中的是一块巨石,如果是像我们这些普通人的话,一定射不进去,所以我觉得李将军智勇双全、力大无比。我觉得李将军射得还很准,因为如果是其它的人来射的话,估计就算是射十次、五十次也射不进石头里,但是李将军就是跟别人一点也不一样,因为李将军一箭就射中了大石头里面,而且他做事很敏捷,也很果断。

我觉得李将军应该几秒就把箭射了出去,如果是我的话,可能会发抖,几分钟才能射出去一支箭,而且射出去的效果可能一点也不好,我应该向李将军多学习学习他那果断、冷静、勇敢的精神。

李广将军的“神勇”表现在哪里 篇3

答:“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这句诗意思是说天亮了, 随从们去寻找猎物, 结果发现射中的不是老虎, 而是一块巨石, 那支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这儿显然是说李广将军力大无穷, 射箭本领十分高强。“神勇无比”, 在这里体现的好像不是很充分。不过, 我们可以透过射进石头里的白羽箭而想象到:李广将军在忽然听到一阵恶风吹过, 疑有老虎之类猛兽隐伏欲扑过来时, 迅即拈弓搭箭, 全力拉开大弓, “嗖”地一声, 白羽箭飞射而出。据此还可以进一步想象此时的李广神色应该是镇定自若、果敢刚毅的。

这些想象正是“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的情景。月色朦胧的旷野树林里, 不用再描述, 我们也能想象到其昏暗和阴森, 猛兽有可能随时出现。突然有一阵疾风刮来, 当时在场的人, 立即想到可能是猛兽来袭, 而李广作为巡逻的将领, 毫无畏惧, 拈弓搭箭, 迅猛射出一支白羽箭。“飞将军”李广的神勇, 在这儿体现得非常明显, 应该没有争议。

由此, 我感觉卢纶写这首诗, 就是想表现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的, 其力大无穷, 本领高强, 是他“神勇无比”的外在表现。

最后, 我们再回到三年级试卷里有关这篇课文的问题, 其答案应该是怎样的呢?我感觉,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已经明确了:前两句诗是直接写李广将军的神勇, 后两句诗可以让读者想象到其神勇。那么, 答案就不能是唯一的, 写哪句诗都能算对。

上一篇:零售商店下一篇:信息化与小学数学教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