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我来过诗歌

2024-09-06

青春我来过诗歌(共11篇)

青春我来过诗歌 篇1

一、诗歌大赛组织方法

1. 参赛对象

江苏省内初中、高中(含职业高中)在校学生

2. 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必须是尚未公开发表过的诗歌,要求原创,严禁抄袭,文责自负。题材不限,诗型不限,提倡内容健康、贴近中学生生活、立意新颖、艺术创新、富有时代精神的优秀短诗。

参赛作品均以word格式进行书写,每人限2首(可用笔名)。

3. 参赛方法

来稿请投电子邮箱qingchunshige2014@163.com,参赛作品文末请注明:①作者姓名及笔名;②性别;③所在学校及年级、班级;④详细通讯地址;⑤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⑥指导教师姓名及联系方式(上述信息供组织单位评奖用,不公开)。

为作品展示需要,投稿时请附作者照片(生活照)1—2张。

4. 截稿时间

2014年9月30日

5. 媒体支持

《江苏教育报》《初中生世界》、江苏教育新闻网等。

二、活动组织

1.所有符合要求的作品都将在江苏教育新闻网和“高中生周刊”官方微信(订阅号)平台上刊载发布。

2.江苏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将组织专家对参赛稿件进行初审和终审,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对获奖者及指导教师、相关组织单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优秀获奖作品将在《江苏教育报·高中生周刊》“青春文学”专刊和《初中生世界》杂志上刊登。

3.11月21日—22日在苏州市第十中学举行颁奖典礼。

4.活动联系人:何书勉,联系电话:025—86275709。

丁浩 你的青春我来过 篇2

当我翻开书的时候,在丁浩的自序里看到这样两句话:“这些故事大概发生在近十年中。有些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有些是身边人的,有些是道听途说的,但基本都是来源于真实生活。”真实是丁浩写作的基础。当人们挖空心思寻找写作灵感的时候,他眼中的灵感却是一种很虚的东西。“我觉得大多数创作人是不能依靠灵感来写作的,我更愿意理解为故事本身、诉求本身在推动我发现灵感。例如《那些早已过时的爱情》《一声叹息》(后来改为《没有我你怎么办》《可是我爱你》)一经发布,立即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里引发阅读狂潮,阅读量迅速破亿,这是我未预料的。后来陆陆续续有上千位读者私信给我,说看完故事后哭得稀里哗啦,询问我‘板砖’的情况。‘板砖’是我的朋友,也是《一声叹息》的主人翁,因为是真实经历,本身很悲,写出来后,引起共鸣,拨动了读者内心最深沉、最干净的东西,于是,看过的人无不一声叹息。”

对于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部作品,丁浩坦言这些故事,零零碎碎在他脑海中存储了六七年之久。“高中那会儿我就想把它们写下来,一拖再拖,直到大学毕业后,才开始真正创作。当年很多偏激的看法到现在改变了很多,不再用以前的眼光去定义过去的经历。这本书写出来,有人说这是一个文青的浪漫史,也有人说是不折不扣的伤感电影。于我而言,它更像是一种释放,一种祭奠,祭奠我的青春,祭奠80、90这一拨人的青春。”

“那为什么把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你的青春我来过》?”我不禁问道。

丁浩思考了片刻,说道:“每个人都有过青春,每一种青春都会有不同的人来来往往,那个触动你心跳的人,那个让你嬉笑怒骂的人,那个你一辈子都不愿提及却深爱的人,其实都是你青春中最美的站台。只是人生的列车在前进,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当车子启动时,跟那个留在原地的人说:祝你幸福,你要好好的,我们有缘再见……然后勇敢的朝着那个对的人,对的方向前进。”

书中三十四个故事,让丁浩印象最深的则是《藏了十年的橡皮擦》。这是一个发生在他身边的最真实的故事,因为故事中的女主角是他的小学同桌,可惜如今人已经不在这个世上,她在最好的年龄离开了,血癌晚期。“本来过几天她就要结婚,结果癌症复发,就这么走了,那一段时间我开始怀疑人生。在这之前一直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死亡离我很远很远,可是13年爷爷去世,14年这个同学去世,当头一棒,我突然感觉到人生的短暂,人能做得很有限,转眼就沒入中年。这样的领悟一度使我很恐惧。”

后来在创作书的时候,丁浩决定把关于她的故事写下来,为她短暂而美丽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点。

丁浩说通过这本书他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全部写在了书里,他相信读过的朋友一定会感同身受,这不困难,因为多数人的青春都是类似的,类似的场景,类似的感伤和类似的人。“如果说我表达的是对过去的怀念,那么读过之后有心的朋友会发现,在怀念之后更是一种警醒,警醒无意识的时间突然过的很快,警醒身边的很多亲友会突然消失,我开始懂得‘珍惜’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开始努力抓住在乎的人,抓住机会和美好。因为很多事,你不去做,以后肯定没机会也没精力做。”

“文学是另一个生命,另一个自己。它能戳痛我,治愈我,也能唤醒我。它会伴随我一生一世,也是我活在这世界上所拥有的价值。因为不想一无所有的来,也不想一无所有的去,所以,每天都会创作,都会写。这样心灵才会安逸。”

在成为作家之前,丁浩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编剧了,他曾创作的电视剧《不是冤家不恋爱》《生死连》等都赢得了很高的反响。其实早在大学时期,丁浩就已经开始了剧本创作,“那时候很单纯,就是想要让更多人看到自己,想成名,被激情推着往前走,却走了很多弯路,不过现在想来那些经历都是宝贵的经验。”毕业后他也陆陆续续写了很多剧本,情感类的、战争类的、悬疑推理类的……都写过,开始声名鹊起,然后从剧本中看到了生活里一些更本质的东西。“之后我渐渐明白,编剧这一行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美好,但是自己选择的路,一直都痛并快乐着。”

丁浩清楚的记得自己第一次创作剧本是在大二。“刚开始我以为能写小说就能写剧本,后来发现不是这样,兜兜转转,慢慢找到了剧本的写法。我记得,当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被导演认可时,开心的整夜睡不着觉,也给后来的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动力,终于敢在人前说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编剧了。”

身为80后,丁浩觉得自己与同龄的作家相比更喜欢捕捉同时代人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我不想写虚伪的东西,也不想写一味自我倾诉的东西,我要拨动的是大多数人心中那根弦,让你摘下脸谱,真实面对自己。我始终认为,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谁也不许说自己就是最好的,除去侥幸成分,每个人都很平凡。人随时都会进步,却永远没有完美。但人应该追求完美,艺术品是越精湛越精彩越让人惊讶,这也是我一直追求的。”

都说好的作家不一定是好的编剧,而好的编剧不一定是好的作家,对于这一点丁浩有着自己的看法。“在我看来,剧本和小说,一个是直通欢场,一个是自动尘缘。剧本创作是台词的艺术,面对的是观众,而小说是文字的艺术,面对的是读者。剧本写多了很破坏作家的语感,现在有很多作家转编剧,但编剧再转作家很困难,当然剧本写多了,对小说的架构、节奏和情节的把握会强很多。我觉得好编剧可能是一个好作家,但好作家不一定是好编剧。两者都能做好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关键是天赋的使然和功底的深厚。”

“所有的放松都是有意义的,因为你不知道你身体真正的容量。你需要呵护自己,然后才能更好的去工作,不然工作没有任何意义,它只是生命中微小的一部分。”

丁浩说自己的生活一直都是丰富多彩的,“以前做过绘画老师,组过乐队,做过酒吧驻场歌手;以后还会尝试做导演,做其他职业。”在他看来所有的艺术都是相关的,都意在表达人内心的情绪和对世界的感受。这是一个有颜色的世界,有声音的世界,有思想的世界。而艺术将这些统统巧妙的表现出来,丰富了生活本身。“当然我不建议一个人同时去研究三样东西,每一种都够你学一辈子的。不过,绘画、音乐都是我极喜欢的东西,无法割舍。”

如今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我们想去寻找一份宁静似乎很难,丁浩说的确是这样。“能够慢的下去,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你会发现自己慢慢的不太会人云亦云,不太会去随波逐流,更倾向于做好自己,而不是关注自我之外的东西,这就是自我的‘慢’。而在城市快生活的节奏下,保持静是一种能力,因为静能生慧,慢下来,也许你能看到很多表层之外的东西。相对于古人,现在的人很躁,躁能萌发激情,但也会是一种干扰。慢生活将原本轰隆隆的城市变得鸟语花香,就是内心的修炼。”

闲暇的时候,丁浩通常都会出去走走,他说自己喜欢在路上的感觉。“我比较喜欢法国、英国、意大利。最想去的地方因心情而定,有时会着迷于十几年前读过的学校和吃过的小餐馆。所有让我觉得活着如此美好的地方和美景,都使我向往。它让我明白生命最原始的意义。”有时候工作上、生活上的诸多事情让他感到力不从心、烦躁的时候,他会用独特的方式让自己静下来,“我会用吉他弹一些古典名曲,或者去酒吧弹唱,还会骑行,会回到以前的地方找回忆,会一个人散步很久很久。这些我现在都在做,也都是我慢生活的方法。总之,一旦极度疲惫,我就会让自己停下来,分散注意力,等休息好了再重新着手。”

我来过作文 篇3

刚走到校门口的商店门前,我的心便狂跳不止,浑身的血液似在奔腾,脸耳都火辣辣的,是激动?是胆怯?总之我也说不清楚。我透过那亮铮铮的活动门往里看,此刻同学们正在做课间操,广播中传来那熟悉的运动曲,那熟悉的身影、那飞扬的青春。我曾经就站在他们当中,往事一幕幕又浮上心头,这宽阔的大操场啊!你留下我多少抹不掉的记忆。

记得年前来参加散学典礼的那天,寒风呼啸,毛雨纷飞。李老师担心我累、担心我冷,他让我在教室里坐着,等广播中念到我的名字再去操场,当表扬我的声音从广播中传来,李老师一招手,我才归位到同学们中间,学校为了鼓励我,专门为我设了个“勤奋好学奖”,我因为激动,红色的羽绒帽被风吹掉了也没知觉,李老师不知什么时候走到我的.身后,他为我戴上帽子,并系上帽带。还有来参加考试的那一天,我刚走到三楼的走廊,同学们看到几月不见的我,拥挤着站在教室门口,高呼着“偶像来了”“班长来了”“榜样来了”,这一浪浪的喊声,现在似乎又响在我的耳边。一切似乎就在昨日,一切好像已经远去,只有这颗心,依然狂跳不停。

同学们终于做完了操,看到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教室,我才悄悄地向电脑室走去。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坐在讲台上的一台电脑前,我猜她一定就是顾老师,我问:“请问是顾老师吗?”,她微笑地说:“你是紫心吧!快进来,不用换鞋了。”我把昨天制作的作品给她看,她先是肯定了我,一边细心地为我讲解我不懂的地方,一边叫正上电脑课的学生自己制作“课程表”。顾老师让我坐在她的位置上,她不时地说:“现在身体好些了吗?紫心,难为你了!”为了不让我总往学校跑,顾老师和我约好以后有什么问题就在QQ上聊,她会帮我解答。

从电脑室出来,我看到了美丽的后花园,地上已重新铺上了粉红色的瓷砖。红色、粉红色、白色的鲜花缀满了树枝,粉红的瓷砖上稀稀疏疏地洒着落英。整齐的参天松柏英姿勃勃,一切似乎是那么新美,又那么陌生。我曾在这里拾过秋天的红叶,我曾观赏那株冬日绽放的寒梅……远去了,一切已远去了的时光。我看着那几扇熟悉的窗户,同学们正在上课。这个我只坐过二十天的教室,隐约地传来那熟悉的声音,那从窗边闪过的熟悉的身影。

啊!我的老师,我的同学,你们可曾知道,今天的校园,我悄悄来过。

这里我来过作文 篇4

人似乎总是在寻找自己血脉的源头,去为了一本族谱奔走四方,去顺着祖先的脚印回到那一脉温热的血脉流转的、涌出的地方。所以老家这个名词,总能让人备感亲切。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说,往往家族观念淡薄得很多。北方人闯过关东,走过西北,族谱早就遗弃在打拼的闯荡的路上了。但在旅程的间歇,相信人们总是会向来时的方向张望许久,因为那是他们最真挚最深沉的记忆的来处。

我是在北京出生并长大的,但墨绿色的户口本中忠实地用冷淡的宋体记下了我的籍贯。

于是我知道,我来自东北。从此我便与那个地方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羁绊,我总有些时候,无法抑制地,想要回去。

是的,回去。我在第一次回老家之前,一直坚定地用着回去这个字眼。尽管我不知道那个在地图上的一排小字究竟是什么模样,但我一直相信,我来过那个地方。不是冷冰冰的电脑屏幕上一幅幅黑土地的图片,不是陌生的人在那里举着“学大寨,赶涝州”的旗帜的照片,我只是在脑海中一遍遍搜寻,一次次颤抖地记起那片土地。

这里,我是来过的。我下了火车时只能想到这句无力的话。是血液在身体里翻腾雀跃着,欢呼着想要更贴近每一片黑土沉重的呼吸。其实若想真正走一场寻根之旅,我怕是要在华北平原上茫然无措,不知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了。可我一直只对这里念念不忘,我来过起伏深邃的山中,看终年覆盖那个小小村庄的雪一日日消融;我来过自家盖起的厚重土墙之内,冻得嘴唇发紫才肯爬上温暖的火坑。

我坚持我的身体里,骨血里,是有些东西属于这里,有些东西由它赋予。虽然慢慢地,斑驳的土墙被拆除,封闭的村庄成了城市的一部分,那些有着血缘关系的或近或远的亲戚奔走到更遥远的地方,这片土地一直维系着一脉淡得像水,却总比水沉重的东西,有时候是越来越混杂的相似血液,有时候是泪。领着我们一次次回来。这片土地证明了我的存在,我不敢说自己能在故乡之外的任何地方刻下比脚印更深刻的东西,而老家不同,无论我是否来过是否记得,它却记住了我的存在。祖先的坟茔或许也都已遗忘,但他们一定在相同的土地上耕种过,生活过,存在过。

这里我来过作文 篇5

平安大街上一个瘦高的牌坊,进去便是南锣,锣鼓巷作为主体,两边东西向生出许多小胡同。有人说食在南锣,因为里面不管小铺还是餐厅,味道都是极好的。也有人说玩在南锣,因为里面总有些不曾见过的新奇景儿。但南锣让我着迷的,却是它的声音,它的墙壁,它的每一块坑洼的石板。

我曾一个人来过,在午后,找一家咖啡厅,躲开阳光,点一杯拿铁几块甜点,窝在窗边的沙发里,听着爵士乐眯着眼打盹。这是挺矫情的,但刻意去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悠闲,还在这顶着灰瓦的古建中,再忙碌也能安静下来,再疲乏也能舒缓下来。

我也曾和好友一起来过,说笑着走过巷子。也曾在平安夜来过,也曾在下雨天来过。古宅墙上的路牌,大门口的石墩,挂花的花架,每次都不是一个样。这样的景象,谁能不爱呢?

初识南锣至今,已有三年了,三年,却发生许多变化。“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三年,并不长,看南锣,人来人往的繁华犹如是,历史名胜的名号犹如是,典雅古宅老北京的景象犹如是。那里还是南锣吗?那里当然还是美丽的南锣。只是平静安宁已不再,淳朴的气息已不再,胡同的根已不再。

从胡同到文化商业街,名称的改变使性质也改变。巷子里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车,走进红墙碧瓦发现竟全是星巴克之类。由于建地铁引起的拆迁,拆掉了那瘦高牌坊,许多老店不愿拆迁,摆出花圈棺材以示抗议,面目狰狞。

而我也猛然发现自己也会匆匆走过这条街,不再去留意石雕,花架……南锣,这里,我来过。已经成为过去时。因为纵使我去个上千万遍,原来那个南锣也回不来了。

但这也并不妨碍它仍旧有的历史名胜的称号,时代进步,文化传播的方式注定要更新,南锣依然散发着吸(引)人的魅力。

这个世界我来过 篇6

2012年5月9日,5岁的孝天跟着奶奶遛弯时,走起路来头重脚轻地总往前倾,奶奶觉得有些不正常,就带他去了医院。一检查,结果让奶奶大吃一惊:小孝天得的是脑瘤。尽管马上就实施了手术,但孝天的病情没有什么好转。

仅仅过了4个月,孝天旧病复发。此时的他,呕吐次数的间歇越来越短。2014年元旦那天,因逐渐长大的脑瘤压迫了视神经,孝天双目失明了。2月11日,孝天就完全瘫痪在床上,并时常出现意识模糊的现象。

3月27日,孝天转入了武汉解放军161医院神经外科治疗。入院后,孝天处于时而清醒时而昏迷的状态。科主任程新富对孝天的奶奶说:“孝天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整个大脑,已经没有再次手术的必要了。”听到这些话,奶奶痛不欲生。6天来,孝天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差,医生24小时监护他的生命体征,只能静脉注射营养液来维持身体需求。

然而,更让人痛心的是,早在2011年11月,孝天的妈妈,34岁的周璐就被查出患上了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孝天脑瘤复发,周璐只能强忍弱体,在治疗的间隙去照顾孝天,每晚都无法入睡。在孝天的病情恶化的同时,住在同济医院的周璐病情也在恶化。同济医院的医生说,要想挽救周璐的生命,非做肾脏移植手术不可,但周璐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肾源。

面对住在两个医院的母子俩,一个是即将离世的亲孙子,一个是日渐垂危的儿媳妇。奶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迷茫过后,这个坚强的女人作出了一个让人敬佩的决定,她要说服家人,把孙子走后的器官移植给他的妈妈。

奶奶心里清楚,孙子的病情已无法逆转,而儿媳妇的生命还有很大希望,用小孙子的肾脏来挽救他妈妈的命,是一种最好的结局。这么想着,奶奶就找到医生说:“我孙子已经这样了,我总不能再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妈妈也随他而去呀。大夫,我想用孙子的肾脏来救他妈妈的命。行吗?”当小孝天听说自己的肾脏可以救妈妈的命时,就拉着奶奶的手说:“我想救妈妈!我想保护妈妈!”医生非常肯定地回答:“可以,完全可以呀!”在场的人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当奶妈把这个消息告诉孝天的妈妈时,却得到了周璐的强烈反对:“儿子有病,我这个当妈妈的没有尽到责任,怎么还能忍心再肢解儿子的身体呢?”奶奶再次强忍着眼中的泪水劝说儿媳:“璐璐啊,孝天已经这样了,我总不能再看着你也跟孝天一样离开我们吧。我已经和孝天说好了,孝天非常懂事,他说他想让妈妈快点好起来。你就满足孩子的心愿吧。”接着,奶奶又让周璐的娘家人劝她。几经劝说,周璐最终才答应了接受儿子的肾脏,结果母子俩的配型成功。

4月2日凌晨2点多钟,孝天出现病危迹象。护士紧急通知了守在病房外的奶奶:“快进去看看吧,孝天可能快要不行啦。”奶奶一边哭一边跑进了重症监护室。从荆州赶来的爸爸和爷爷这时也跑到了重症监护室的门口。

医护人员经过全力的抢救,也没留住孝天的生命。4点15分,孝天的心脏停止了跳动。30分钟后,同济医院的三名医护人员就站在了孝天的遗体前,为这个让人动容的孩子默哀。奶奶、周璐以及孝天的爸爸又强忍悲痛签下了孝天的器官捐献志愿书。5分钟后,医生开始切移器官。5点20分,孝天的器官送达同济医院手术室。

同一夜,周璐在同济医院的病房里一夜未眠。白天就有医生告诉她,孝天可能过不了今晚,让她做好心理准备。凌晨5点15分,她被叫到医生办公室。她悬着的那颗心已经快到了嗓子眼。一见到她的主刀医生、同济医院器官移植所的陈刚教授,她就问:“马上就要手术吗?”当得到医生肯定的回答时,她低下了头,两眼的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她知道儿子走了。沉默了许久,周璐流着泪,用颤抖的手,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了字。对一个急待移植器官救命的病人来讲,听到可以手术的消息,都是异常高兴的,但对周璐来说,却是揪心的疼。手术的开始,就是儿子生命的结束啊。

5点29分,从医生办公室到病房仅几步之遥的路,周璐却走了很久。“儿子,妈妈对不起你。在你生命的最后一刻,妈妈也未能陪你一程。还要依靠你的器官来维持妈妈的生命。如果有来世,你当妈妈,我做儿子,再续母子情。”周璐一边想着一边坐到了病床上,抑制不住地痛哭起来。

6点38分,周璐被推进了手术室。7点43分开始手术。两个半小时后,孝天的左肾被移植到妈妈的体内,并顺利地发挥起应有的功能。

11点20分,周璐从手术室转到了重症监护室进行观察。医生说:“手术非常成功,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一周后就可以转到普通病房了。”

此时的周璐,仿佛又经历了一次十月怀胎,她在心里默默地对儿子说:“孝天,你放心吧。妈妈一定好好保重咱俩的身体,我要带着你的肾,好好地活下去。”

与此同时,按照器官分配的原则,孝天的右肾捐献给了一名21岁的患尿毒症两年多的襄阳女孩,肝脏捐献给了一名27岁的患乙肝肝硬化多年的武汉小伙。

至此,一个幼小的生命,用自己稚嫩的器官,带着人间的温暖,化作无声的语言,诉说着人间大爱,为即将枯萎的生命,送去了崭新的希望和再造般的关怀。

陈孝天的英名,作为该市第17位遗体、器官捐献者,将被刻在捐献者纪念碑上,他救母救人的感人故事,告诉人们:这个世界我来过!

(编辑/張金余 张弘图)

我来过,我很乖400字作文 篇7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二零零五年,一个美丽的小天使无声无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她是个坚强的女孩,面对痛苦,她一声不吭。她,就是佘艳。她有一颗天使般的心,不仅人美,心更美!一天,佘艳被诊断出“急性白血病”,佘艳知道,自己的病要手术才能治好,而手术钱却大的惊人,她说:“我是捡来的娃,命贱,不手术了。”于是,佘艳代替不识字的爸爸在自己的病历本上写:自愿放弃对佘艳的治疗。记者知道这件事后,发表了一篇报道。这个报道被登出后,不就,千千万万的.人远道而来看佘艳,还捐了许多钱。经过各个爱心人士的募捐,手术费已经筹足了五十四万,说着无数人期待佘艳能够手术成功时,她做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决定,将五十四万分成了七份,给了七个徘徊在生死线上的孩子。“我来过,我很乖”这句话是佘艳离开人世间说的最后一句话,她用一颗至纯至善的心向人们证明了生命的代价。这个小天使在生命之花还没来得及绽放就枯萎了。虽然,她就在这个世界上只活了短短的八年,但是那个美丽如诗、纯净如水的“小仙女”是我们的榜样。生命转眼即逝,在我的生命深处,会深深的记住这句话:我来过,我很乖……

古城,你的世界我来过散文 篇8

它是从远古一路走来的城。美丽的传说,历史中沉淀成经典的古老建筑,让这座纯粹的古风城池流溢着浓浓的远古气息,引来无数为之着迷的现代旅人踏足。只为品一盏岁月中斑驳的茶香,只为寻一段流年风尘抖落的印迹。或者,因为前世,在哪个转角巷尾,一个手持油伞的丁香姑娘,在朦朦细雨中,等待今生的你,踏落巷子深处的紫薇花香。

仰望巍峨的城墙,仿佛站在时光的魔镜前,徒步走过厚重的城门,犹如踏入千年前那个古老的时代,眼前的一切,像一幅千年古画在此时打开它的轴卷:狭窄的街道,青石铺路,路两侧,高高的院墙内,一色的青色古建筑,依旧繁华的临街店铺,风,摇摆着盏盏向征着吉祥兴旺的红灯笼……

站在古城小巷前,深远而幽静,高墙深巷在此一点也不夸张。那樘走过千年的古老门楣,曾经的红妆绿裹已脱落的所剩无已,依稀可辨的木雕刻,有的被时光蚀掉了棱角,有的被风尘粗糙了圆润,但依然让你不留余力去寻找细微之处残留的那点朱红,因为,它的久远,笔笔都渗透着历史积淀。

偶尔会有人从那扇破旧的院门里走出来,定睛远望,却不是身着长衫、头绾华发的那朝古人,或是嗒嗒作响的高跟鞋,踩碎了小巷的宁静,或是晃荡着身子,口哼老戏的老者。趁那扇木门还未闭合,紧赶几步,高墙里,四合院式的民居在大门里隐约可见,却因一堵影壁而无法直面它的风采,不敢随意踏进,怕扰了院里可能正在阳光下瞌睡的老人,怕扰了可能沉浸在自已世界里的画者。只看到屋顶檐角那只小兽,静默在风尘里,从古守望到今,无声诉说着高深庭院内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千年演变。

秋风不知从哪个巷落缠绕而来,扬起额前发丝飞舞,也撕落时空相隔的帷幕:马踏青石的声音带着一副紫檀辕架,扬着岁月的风尘从幽深小巷徐徐而来,微风撩动缦帘,被历史模糊的面庞不知是哪家待嫁的新娘;一路小跑的人力车夫,穿行在小巷,熟练的躲避身边叫卖的小商;长袍马褂和绫罗裙装在商街闹市里穿行,如在画中走……闭目间,自已仿佛是那千年前,打马而来的素衣女子,闹市里,觅得一处洁净的茶居,临窗落座,看着翩然而过的人群,一个绾着青巾的背影,夺走了素洁的心境。

岁月无影,风过无痕,似乎每个人都会被红尘的情劫羁绊。包括那高高在上的城隍爷都逃不脱美色的诱惑,尽管那只是一场下注造成的后果。站在高耸着牌楼的城隍庙前,一曲悠扬的古乐随风而来,划过历史的时空,流淌在今世云霄。不知是城隍爷金屋藏娇的小妾,为打发时光弹落的寂寞情怀,还是哪家戏台上正上演着又一出不知主角是谁的悲欢离合。走进城隍庙,并不觉有庙宇特有的肃穆。也许,因有了那个金屋藏娇的美丽传说,才让它的每一个亭台楼阁,每一处雕梁画栋,似乎都透着些许温情,比起与之相望的古城县衙中那些惊魂动魄,这里让人生出更多温柔浪漫的情怀。

小城的黄昏如约而至,夕阳中似有声声鸣鼓,击破霞光散落县衙一砖一瓦,却驱不散弥漫上空的历史阴霾。堂内,冷酷无情的刑具,落满岁月的尘埃,也许哪个缝隙里还残留着那年的血滴;黑暗难见天日的大牢,潮湿了岁岁轮回如今却不在打开的门扉,也因此落寞了门前庄严的鸣冤鼓。“明镜高悬”静挂高堂,因那把断伞,更彰显公正无私,净化了那朝纯朴民风。

夜色初上,不知谁家点燃了第一盏红灯笼,二盏,三盏,像是约好了一样,盏盏红灯笼瞬间便映红古城窄窄的街巷,守候在檐下,静看古老的城,燃着白日里落满的喧嚣,回味着人来人往,看那些擦肩而过,那些聚散离别,在历史的变迁中重复上演,看岁月在灯火中静静流淌。

终于,那扇古老的院门“咣当”一声将白天的噪杂关在了门外,一盏漂亮的琉璃油灯点亮了攀着蜡梅花枝的窗棂。文庙内的声声诵读,在灯火中渐渐平息,那一页带着墨香的`“窈窕淑女,君子好求”的文字,浅睡在木案,不知会凄美多少青涩学子的梦境。一切归于平静,镖局内浑厚的“镖”字在即将来临的空寂中淡了那层金黄,就连舞动的长枪马刀也隐藏了那锋凌厉浸出丝丝柔情。

日升昌票号柜台前那条传导绳颤动着一天的疲惫,后院黑黑的地下金库亮起微弱的灯火,照亮了满壁辉煌,那“天下第一”、“汇通天下”就是从这神秘一隅走出古城,响誉大江南北,“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升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不过”,如果那日升昌东家知道90年的辉煌过后,这里,终逃不脱一败涂地的命运,不知这簇灯火会怎样的跳跃闪烁。

拾级登上夜色中更显巍峨的城墙,天际那弯明月,依旧亘古不变的容颜,注视着这座古城千年的风雨沧桑。高高的城墙就像是古城的守护神,守护着千万生灵,繁衍生息,也许千年演变只有他了然于心。抚摸着被岁月风霜了块块青色,每一方,都是一段流年跌落的故事,每一道缝隙,都隐藏着一曲久远的离歌,指尖轻轻滑过便已触到了千年前的脉搏:繁华的丝绸之路,散着清香的茶道,黄尘漫漫、秋风飒飒,炊烟、小桥、老树、还有夕阳下那匹瘦马……

夜色中,闪烁的盏盏火红如苍龙蜿蜒在大街小巷,指引着一朝一朝的路人寻着人生的轨迹,古老的纯朴与现代的时尚水乳相溶,不失和谐。看着渐渐沉寂的古城,不知是我们失去的太多,还是古老的文明矗立成永恒,当她完整完好的展现在眼前,就如有生命的化石,让人惊奇、震憾。

青春,她来过的感人故事 篇9

——雨不语

最后见小馨一面,两年前,冬天。是农历春节的前夕,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之于他,同样的不平凡,他以为是一个开始,亦是本该憧憬的日子。

她是他的小馨,他总是这样固执的叫着,生怕一松口,她就会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再也飘不回他的怀抱中。虽然,每一次他如此这般叫她,都会引来她的眉头一蹙和一顿粉拳,个中缘由,大抵如是——小馨这个名字是她一直引以为傲的秘密,是她父母才有资格叫的爱称。而他,还没有通过最后的考核。也是在一次不经意的谈话里,被他看出这个名字里最深的意义,尔后,他和她的世界里便一直充斥着这样的甜蜜。

甜蜜,是他为这段时光贴上的唯一的专属的回忆。

那个夏天,他在自己的单纯里,乐呵呵的听着知了声传遍整个校园。这是他告诉我的故事,他总是乐此不疲地像周围的人讲起他的初恋,大概怕时间久了,就忘了吧

后来,再遇见他,眼里早已没有了往日的柔和,我问他,后悔么?

他不说话,末了,抬起头问我,你知道我很爱她,对么?

我哑然,只能勉强挤出一丝或浅或深的笑,说,当然知道。

我不知道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唯一能确信的是,他陷入他的回忆里太深太久,眼里早已没了我,我想逃,他叫住了我,顿了许久,他说,不后悔。

这是我和他见的最后一面,就像他和他的小馨的最后一面一样,他不知,围栏的那边,他接过小馨递过来的一袋车厘子之后,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但我相信,那时的他心里一定是暖暖的。后来,他分手了,准确来说是被分手了,就在那个春节后,毫无征兆。

她说,车厘子是她最爱吃的水果,他把它叫大樱桃。

后来,又听见周遭的朋友谈起了他,也只是偶尔,有人说,他去了厦门,有人说,他又有了新的女朋友,还很漂亮。

我有些错愕,突然陷入一种无端的自责里,该有多久,没有好好的去关心周围的朋友。

而今,惟愿安好。

他是幸福的,我相信,就像一切都重新开始。

你曾来过诗歌 篇10

在桃花谢了的早晨太阳红了

野草的眼泪滴在手背上

清凉如同午夜的月光

我听见你的脚步声

和自然的血脉一同跳跃

在太阳熟睡的时刻

这脚步声

化作我孤寂的窗前那一点

静默的守候和渴望

我的世界你曾来过

你用你纤细的`手指

用你心的脉络

扣开春天的心扉

和着风儿一起飘荡

在那长有枫树的窗口

长久地停留成

萦绕我心头的缕缕轻烟

我的世界你曾来过

五月的第一天

月亮早早就起来了

那清凉的忧伤

穿透玻璃也穿透我

这是个多么美丽的早晨呵!

小鹿用她美丽的触角

追逐爱情

小草用她晶莹的泪珠

告别爱情

清晨这美丽忧伤的清晨

太多幸福太多怅惘

让诗人也感到彷徨

于是诗人选择了在沉睡中遗忘

这夏日之歌

在阳光穿透树叶的空袭中回荡

我从不曾忘记

我的世界你曾来过

遗忘遗忘

一种精致的残忍

一杯不加糖的蓝山

一串在风中逐渐飞散的千纸鹤

偶尔有清闲的路人经过

有北归的大雁飞过

我听见有人在唱:

爱情是一种神奇的酒

或让人重生

或让人死亡

青春我来过诗歌 篇11

3月天,杨柳还没有发芽,桃花刚刚露出苞谷朵。

我又回想一月的塞纳河畔,慢慢的自己都不知道现实和梦想的`距离,我就这样看着你们,看着你们来,看着你们走。

早上醒来有那么一瞬间就像丢失了什么东西,心有阵阵刺痛,我能感受到自己心还和自己连在一起,也从未如此清醒过。

拿起电话突然呆愣,不知打给谁。于是笑了。

那么多年过去了,自己走了这么多路。

只是习惯翻翻老去的照片,那些渐渐模糊的面孔,想不起的姓名。

由此也开始担心自己的记忆,模糊的状态。

我害怕自己老去,记不起曾经不断记忆的画面。

你......偶然穿过城市的街头,看到相似的背影,我们是否认识?

多次走过你走过的路,你生活过的地方,站在十字路口等待的你。

上一篇:全市少年儿童中华经典诵读展示大赛参考篇目下一篇:电子书的利与弊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