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花钱与我们的生活方案设计

2024-10-02

零花钱与我们的生活方案设计(共12篇)

零花钱与我们的生活方案设计 篇1

零花钱与我们的生活方案设计

—方法指导课

林荫路实验小学 邱巍

活动背景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视为掌上明珠,存在着溺爱的现象,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学生手中的零用钱的数额也有所增加。孩子闹着要什么就给什么,再加上孩子天性就好吃、好玩,以致使用零用钱大手大脚,不求意义地盲目乱花。

为了让学生懂得合理地有计划地使用零用钱,并知道这些钱的来之不易,都是父母花血汗挣来的,要重视父母的劳动成果,将这些钱用在刀刃上,并在活动中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因此,本学期我们年级开展以《我的零花钱》为课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提问规范的几种不同表现形式,正确填写问题卡。

2、依据选题原则正确选择研究的问题。

3、初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步骤,正确填写计划表格。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分析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喜爱质疑、努力求知的心里倾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最终他人、分享成果的良好品质。

2、培养通过收集资料及调查、采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3态(1)在分解调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2)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探究的能力。(3 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喜爱质疑、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他人、分享成果的良好品格。(2)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和创新的意识。(3)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和要求,调查问卷设计的步骤。【教学难点】:围绕调查目的分解调查内容。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度与价值观

零花钱与我们的生活方案设计 篇2

随着科技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交通运输日益发达, 人们的出行方式也越来越多。然而, 这种现象的背后, 还隐藏着一个重要的问题———交通安全。

资料显示,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 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交通、溺水、中毒等事故, 其中交通事故占死亡总数的30%。这些数据令人触目惊心, 中学生作为交通参与者的弱势群体, 道路交通给他们带来的威胁最大。如今中学生的出行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由于身边已经客观存在安全问题, 我们需要改正同学们的不良的交通习惯, 从人的生命安全的高度来讨论交通安全问题, 提高我们对安全问题的更深一层的认识, 保障财产和人身安全。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我国交通安全的现状。

(2) 了解如何从问题产生课题, 掌握选择课题的一般原则。

2.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初步学会如何选题, 培养学生筛选问题的能力。

(2) 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调查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正确树立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律意识, 珍惜生命。

(2)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团结协作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身边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

【教学过程】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篇3

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中的第三课,教材分为《生活中的塑料制品》、《白色污染》、《怎样减少白色污染》三个板块。课文紧紧抓住“塑料”这一现代工业品的典型,让学生了解到塑料的特点及其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初步感知塑料废弃品处置不当造成的危害;学会通过事例分析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辩证地看待工业文明。结合单元主题,我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与活动,让学生能够了解塑料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它在我们生活中使用得非常广泛,同时也知道因为对废弃塑料制品的处理不当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白色污染”,从而让学生能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塑料产品,寻找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以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

教学过程

一、展示——认识塑料的广泛应用

1.揭题

1909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德在德国化学家贝耶尔研究的基础上,用两种化工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材料,它就是塑料。塑料一经问世在全世界迅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甚至超过了曾经称霸世界的钢铁。塑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塑料与我们的生活’这个话题。【出示课题:塑料与我们的生活】

2.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调查作业,从学习用品、家庭用品、玩具三方面来寻找我们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你们找到了吗?

3.同桌用1分钟的时间相互挑战,比比谁说得多。

4.学生从三方面交流、展示、介绍生活中的塑料制品。

小结: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感到塑料用品真是无处不在,它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板书:关系密切】

5.塑料制品不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在农业、工业、医学领域、建筑、科技国防领域(相机出示课件:塑料大棚、汽车、摩托车、一次性针筒、塑料水管、神舟七号图片)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抗菌塑料、纳米塑料等新型塑料的出现,它应有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时利用生活中的塑料废弃品制作“塑料。把塑料与我们的生活直观地联系起来,再通过学生列举及展示生活中的塑料制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塑料制品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情境体验,感受“白色污染”

1.老师还带来了一件塑料制品,就握在我手里,猜猜是什么?(拿出几只塑料袋)塑料袋在生活中广泛使用,它集中了塑料便宜、轻便、防水、色彩多样等特点,又被称为方便袋。你们用过吗?

可是大量使用塑料袋却产生这样的结果。(播放ppt)

2.看了这些画面,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

3.大量的塑料废弃物污染着环境,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多难看哪!塑料废弃物有一个令人憎恶的名字,俗称【板书:白色污染】。(解释白色污染)它的危害还不止这些呢!请轻声读读书上64页的“小资料” 。

看了小资料,你对塑料又有什么了解?(学生说,教师相机出示图片)

塑料的危害不仅多而且持久,所以英国的媒体把塑料袋称为“世界上最糟糕的发明”。

4.引导辩论:对于英国媒体的评价,你同意吗?说说理由。那白色污染到底是谁的错呢?(是人们过度使用和不当处理造成的。)

5.辨一辨:看这几张图,对他们使用和处理塑料制品的方法用手势作出判断。(出示ppt)

小結:塑料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也给我们带来了“白色污染”,但塑料本身没有错,错在人们使用不当。我们只要合理使用和处理,【板书:合理使用和处理】就能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对塑料的认识。以塑料袋这个最常用的塑料制品为切入点,进一步加深对塑料优点的认识,而后话题一转,通过图片对生活中的“白色污染”进行聚焦,将问题集中化,向学生展示一个个令人触目惊心的场景,引起学生对塑料厌恶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对“塑料袋是否是人类糟糕的发明”进行辩论,让学生用辩证的方法正确地评价塑料,来提升他们的认识 ;最后通过对图片中的行为进行辨别,认识到我们要合理使用塑料,正确处理塑料垃圾。]

三、思考:合理利用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1.老师课前布置同学们做过小调查,说说我们自己或家人在生活中,常常会产生哪些塑料垃圾呢?你是怎么处理的?

2.科学家们已经在为减少“白色污染”做努力,他们正在研究可降解塑料,让塑料很快分解,减少污染。我们想想有什么办法既合理利用塑料,又尽量减少白色污染呢?

(全班交流)

小结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一是不用,二是少用,三是正确处理。)

[设计意图:“生活即教育。”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产生了哪些“白色污染”,思考如何减少“白色污染”。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找到减少“白色污染”的办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也为环保行动打下认知基础。]

四、行动拓展。

1.在地球被白色污染包围的今天,许多人都已经行动起来了,让我们也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宣传员,把你的好办法、金点子写在作业本的《倡议书》上,回去读给家长听,也可以向周围的人宣传。

2.思考:课外调查一件工业品,从利、弊两方面思考它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例如:电脑与我们的生活,汽车与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是在小结整理本课所学所得的基础上,向他人宣传,让更多人达成共识:我们要有环保意识,减少“白色污染”要从我做起,从每一个家庭做起。借助课外拓展作业指导学生继续用辩证的方法去认识工业品,了解他们的优缺点,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做准备。]

《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

2、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

3、了解汉字在世界文化中特殊的地位,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

过程与方法:

能够借助互联网和其他文字资料了解关于汉字的知识。

课前准备:

师生收集有关汉字的知识和相关信息。

教学重难点:

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体会我们今天的一切事物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教师板书课题:汉字和书的故事)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并没有亲口告诉你们咱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是老师的写在黑板上的字告诉我的。

师: 那咱们今天就这一课中的汉字部分做一次探究,关于书的故事我们放在下节课学习,同学们愿意吗?

活动

一、假如身边没有汉字

(1)师:同学们,假如我们熟悉的汉字有一天突然从我们的生活里消失了,你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生1:假如没有汉字,那我们该怎样学习呢?

生2:假如没有汉字,我们就没办法给远方的亲人写信了。生3:假如没有汉字,我们就没办法上网聊天了。……

师:是啊,汉字已经和我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没有了它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2)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在没有出现汉字的远古时代的人们如果要记录事情会怎么做呢? 生 1:人们会使用结绳记事的方法。生2:人们会使用刻木记事的方法。生3:人们还会使用画图记事的方法。

师:(出示课件:古人记事的图片)对,人们通常会采用这三种方法来记事。下面让我们大家乘坐时空隧道,回到远古时代,尝试着用古人的方法来记录下一些事情。老师这儿有四件远古时期人们要记录的的事,请大家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记事方法把它们记录下来。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际操作。操作完毕,学生汇报。

生1:我们这一组采用的是结绳记事的方法,请大家猜猜我们这一组记录的是一件什么事?(学生一边展示打好结的绳子,一边问)

师:他回答对了吗?请你公布一下答案。用同样的方法请其他小组汇报。

师:通过刚才我们尝试着用古人的方法记录事情,你们有何感受呢? 生1:古人记事的方法太难了。生2:古人记事的方法别人根本看不懂。……

师:(出示课件:大屏幕打出刚才那四件事)这就是刚才同学们要记录下来的四件事: 1.今天我打了四只兔子。2.有人发现敲击石头可以生火。3.部落里的母牛生下了一头小牛。4.山坡上有三只野兔住在同一个树洞里。

师:(小结)这几件事如果换成我们今天的汉字来记录,就一目了然、十分清楚了。活动

二、探究汉字的产生

(1)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迫切需要一种统一的符号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怎样让所有的人不用猜就能知道纸上所表达的内容意思?人类就开始尝着用更简捷,又能让所有的人明白的符号来表达意思,这就是字。关天汉字的产生,我国古代流传着一个传说。(出示课件:仓颉造字)谁能来给我们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指名请学生讲仓颉造字的故事。

师:那你们认为汉字是不是仓颉一个人造出来的呢?

生:我认为汉字不是仓颉一个人造出来的。因为凭一个有的力量是不可能造出那么多的汉字。……

师:如果把汉字比作是一棵大树,老师认为仓颉只是找到了它的根,并让它长出了枝叶。只有无数的后人辛勤地浇灌,才能让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师:同学们,我们现在看到的最早的汉字是什么文字呢? 生:是甲骨文。

师:(出示课件:甲骨)这就是甲骨,它离我们现在已经有三千多年了,考古学家正是借助祖先刻在这些甲骨上面的文字,才能了解到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几个简单的甲骨文字,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认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吧!

师:说说看,你们是根据什么认出它们的? 生:因为这些字像图画。

师:是啊,我们把古人的这种造字的方法造出来的字称为象形字。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和书写汉字的过程中,你们还发现汉字有哪些其它的造字方法呢?

生:我知道骑马的“骑”字的用形声字的造字法。左边的“马”字是偏旁,表示是骑在马上面,右边“奇”字是表示这个字的读音的。

生:我还知道“林、森”这两个字的用会意字的造字方法。一看这两个字,就知道表示有很多的树木。生:……

师:我们祖先分别使用象形、形声、会意等造字方法一共造出了9万多个汉字。学到这儿,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们的祖先真是聪明啊!生:……

活动

三、探究汉字的发展

师:大家看,老师这儿带来了一个甲骨文,是个什么字? 这个呢?(教师依次出现甲骨、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简体的马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马字,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写前面三个字就像在画画一样。生:我发现它们一个比一个简单。生:……

师:(小结)从这个“马”字 的变化,我们发现我们的汉字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汉字始终遵循着从图形走向方块字,从繁到简这样一个规律。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与其他民族文字逐步演变在拼音文字不同的是,我们的汉字始终保持着既有形,又有声的方块字的特点。如果老师说我们中华民族在文字创造上有着非凡的创造力,你们同意吗?

活动

四、神奇的汉字

(1)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组句的游戏。老师手上有几个汉字,请几名同学上台来高高举起它。其他同学把它们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小、羊、上、山、吃、草)

生:小羊上山吃草。生:羊上小山吃草。生:羊上山吃小草。生:羊山上吃小草。生:山上羊吃小草。生:小山上羊吃草。

师:通过这个游戏,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两个字的位置变动了,他的意思完全不同。师: 同学们学习的英语具有这个特点吗? 生:不具有。

师:(小结)只有我们的汉字才具有这样的灵活多为变性,其他的任何文字都无法与之相比。我们的汉字是多么的神奇!

(2)师:(出示课件:北京奥运会的会徽)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这个会徽和我们的哪个汉字有联系?

生:我发现它很像北京的“京”的字。

师:真是太神奇了,我们的汉字还可以运用到会徽的设计里。在平常的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发现了这样神奇的汉字呢?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艺术字。

生:我收集到的是用艺术字写的名字。生:我收集到的是手工剪的喜字 生:……

师:老师这儿也收集到了一些神奇的汉字。(播放课件)

师:(小结)真是太美了。看来我们的汉字不仅是作为一门工具,还将作为一门艺术传承下去。如果说,我们的汉字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字,你们同意吗?

(3)师:老师从书本注意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出示课件:教材上67页的你知道吗?)下面我请全班同学一起读读这段文字。你们又知道了汉字的哪些神奇之处呢?

生:……

师:(小结)是啊,在世界五千多种语言中,我们的汉字不仅有声有色,有情有义,还是是最简短,最科学的。多么的神奇啊!

活动

五、我们爱汉字

师:正是由于我们汉字具有无穷的魅力,现在全球兴起了“学汉语热”。请看下面老师收集到的一组数据。(大屏幕打出以下两段文字)

目前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有此4000万人以上,每年到中国来学习的就有8万多个。现在在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40多所孔子学院。师:看了这两段文字,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

师:就在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喜欢汉语,学习汉语的同时,在我国国内却出现“重英语、轻汉语”的现象。我请男同学读一下第一段文字,女同学读第二段文字。(大屏幕打出以下两段文字)

据国内的一研究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几乎将全部时间用来学习英语的学生占百分之十九,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英语的学生占百分之五十六。

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某知名大学举办的“汉语言文字大赛”中,夺得第一名的竟然是一支韩国、俄罗斯和新加坡学生组成的留学生队。

师:对以上两件事,你们有什么看法呢?先在小组内,然后推选一名同学把你们这一小组的看法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汇报。生:我们这一小组认为,我们祖国的文字已经很神奇了,我们应该要重点学习我们自己的文字。生:如果连自己本民族的文字都没有学好,怎么去学好别国的文字。生:……

零花钱与我们的生活方案设计 篇5

一,教学内容:水与我们的生活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各种感官,运用实验的方法感知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特性。

2。知道水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1。认识水的特性。

2。知道水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认识水的颜色。

五,教学准备:录像资料实验材料(白醋,糖水,醋,雪碧……)

六,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

谜语:平静时像镜子

一动起波纹

鱼儿离不开它

沙漠中很难见到

2。板书:贴“水滴”图片。

猜谜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

1。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关于水的游戏,请同学们听清游戏规则。

在每组的桌子上放有四个杯子,杯子里放有四种不同的东西,其中只有一杯是水,请各小组同学合作,看一看四个杯子里都是什么,找一找哪个杯子里装的是水,并说一说你们组是怎么找的。在做之前,老师还要提醒一下:我为每组准备了筷子,如果用需要注意,一根筷子只能放进杯子里一次。

根据情况小结出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

2。引导学生第二实验:

现在请同学们再来观察四个杯子里的东西,和小组同学讨论: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根据情况小结出水是透明的液体。

3。做实验就必须有正确的实验方法,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是怎样做的。

教师示范:看,闻,尝

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4。我们通过实验认识了水,谁来说—说水是什么样的

5。过渡: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知道了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水有哪些用处呢

板书:贴“我们的生活”图片。

6。除了同学们说的水还有其他的用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录像。

7。水有这么多的用处,所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板书:离不开节约

8。我们良乡三小是环保示范校,在这方面做的特别好。学校用废旧书本卖的钱买来大盆放在水房中储存脏水,在水房中还贴有节水宣传画。

9。我们不但在家里,学校里要节约用水,走到社会上也要节约用水。但光我们这些人节约用水还不行,我们还应提醒其他人也来节约用水。下面我们就来做节水小标签。

分组实验

小组内汇报交流

小组汇报

讨论

汇报

回答

思考,回答

看录像

汇报还有哪些用处

思考,回答

介绍

制作

展示

赠送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给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

了解水的特性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水的用处

了解水的其他用处,拓展学生知识面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了解学校

进—步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三,课堂小结

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向自己说的那样,节约每一滴水,还要做一名小小监督员,提醒其他人也来节约用水。

倾听

总结全课,把课堂知识向课外延伸

零花钱与我们的生活方案设计 篇6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一).蔚蓝色的地球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知道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2、体会人类为揭开地球奥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3、激发学生探索地球的愿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都是地球的居民,对于我们生存的地球,你了解多少呢?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蔚蓝色的地球》,板书课题。

二、学习“从太空看地球”

1、我们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如果你乘座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呢?欣赏书中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照片。

2、指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请同学们读一读书中描写的语句。

4、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从太空中观察地球全貌的人是谁吗?最早测算地球大小的人又是谁呢?读一读文中有关介绍。

5、你知道了什么?

6、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那究竟是多大呢?学习小伙伴告诉了我们。

7、你还能用其他的事例来具体说明地球的大吗?

三、学习“人类对地球的探索”

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可是你知道吗?人类认识地球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人类最早将天想象成一个半圆的盖子,高高在上,无所不包。大地

三、同学们打开书104页找出哪个洲的国家最多?哪个洲的国家最少?哪个洲没有国家?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书上的简答题写在作业本上。(三)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

教学目标:(1)知道世界有不同的人种,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2)探讨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学会尊重、欣赏、接纳、树立人种无优劣的观念。教学过程: 谈话:你知道世界上人的肤色都相同吗? 板书课题:不同肤色的居民

二、教学达标

1、讲述:世界上的人类,根据他们的外表、物征,主要可以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零花钱与我们的生活方案设计 篇7

后来, 本校北斗星要采访这么一批获奖的学生, 我忝列其中, 他们请我结合奋斗谈谈自己的生活, 之于奋斗, 我自己似乎没有多少值得称赞的东西。其实, 以这样偶然的成绩来衡量成功与否, 也许勉为其难。倒是这几年一直从事职业指导研究, 颇有一些想法。马上也要走了, 于是一时兴起, 抓住机会宣传一下自己的学科, 把有些话写出来, 用以劝勉师弟妹, 也许对他们有些用处。

一、关于大学生活

许多同学在高中时, 都常听老师和家长这样说:“再忍一忍吧, 到了大学就好了。”其实, 高中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 到了大学更为复杂。拖延到了大学, 发现什么问题都来了, 处理起来十分费劲。

作为青年大学生, 究竟什么问题需要我们处理呢?扩大的讲, 事情就极多, 缩小的说, 就三大核心问题:择学、择业、择偶。这是每个青年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我学习的过程中, 许多理论都是告诫大家要“统筹兼顾, 系统安排”, 这种观点是对的。生活是立体的, 也是动态发展的, 单纯的有所偏颇, 会造成日后不必要的麻烦。

回想起大学的日日夜夜, 常常觉得自己走了许多弯路, 很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思考, 早作安排。接下来, 我想分别从求学、择业、交友三个方面谈谈一些浅薄的看法。

二、关于求学

首先, 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 求学从爱校开始, 从尊师开始。古人曾讲“尊其师而信其道, ”我见过很多反面典型, 更坚定了这个认识。我听过很多同学的言论, 大家都认为“屈就”与此, 是高考发挥失常的原因, 还有的同学都大四了, 还狂妄的认为自己在这里屈才了, 什么都没有学到。出去看看别的学校, 大学生大多都有这种感觉。想想真是奇怪, 究竟什么样的大学才能让我们满意呢?清华北大、复旦南开?他们不少人也持这种心态, 这样下去, 似乎只有国外大学好了……

我想说的是, 考到一起, 说明大伙儿的智商都差不多, 并不存在多少水平超常的人。如果有差距的话, 那就是优秀者持续不断的努力。对于很多低年级的同学, 特别是那些原本基础不错的同学来说, 如果及时端正了这个态度, 对其今后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其次, 现今时代, 认真读书、踏实做学问的人不多了。由于读书过于功利, 所以就显得十分浮躁。学问的价值在于修身, 其功能顺序还是古人说的对:“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将读书做学问的出发点定位于升官发财, 那肯定是学不好的。但事实情况恰恰如此, 丘成桐就痛斥过中国学生的这种功利观。正因如此, 所以很多人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 而只关注于知识所能带来的眼前功效。这样做, 就造成一部分人在自己所学专业上十分被动和煎熬。这种祸根在高中升学时就已经种下了 (报考志愿的时候, 许多人不是什么热门、什么容易就业就报考什么吗?) , 只是如今自食其果罢了。

对于其中的功利主义求学观, 我想择其一点劝勉大家:我在校外兼职教课于职业院校, 深深的体会到普通本科教育与专科职业教育是不一样的, 当今中国普通高校本身职业教育特色就如此明显, 难道还急于求成, 把自己变成技校生么?

我说的意思是, 技校生出校门就应该具备上岗操作能力, 这是目标定位就是如此, 而大学本科的目标不能止于此。我看到许多忙于考证的学生, 也见到许多希望在大学把自己培养成专才的人, 就想起自己走过的弯路。

实际上, 过早地将自己职业化是很危险的, 也许会得到就业时的一些优势, 但是对咱们的终身发展不利。所以, 我建议师弟师妹们学好本专业最基础、最厚实、最艰难的学问, 而不是舍本逐末学习一些技巧, 比如考什么商务翻译证、心理咨询师、物流师、报关师之类的, 为什么呢?过早的将自己定型, 今后便很难触类旁通, 更何况那些证件花钱就考的下来, 有什么意义?相反, 那些花钱很少的证件不容易通过, 比如英语四六级不容易通过, 是吧?用点心在这些上面, 不仅可以培养自己踏实的态度, 还可以为家里节约一些钱财, 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 务本才是本科教育当务之急, 否则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过不了多久就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而缺乏同类职业发展的能力。举个小例子说明之, 我看见一个同学摄像并刻录光盘, 我很佩服的说:“哇塞, 真厉害, 我怎么就不会呢?”他回答说:“这有什么好羡慕的?当我刻录第一张的时候很高兴, 当我刻录第10张的时候也很开心, 很有成就感, 当我刻录第100、1000张的时候, 我就想把机器砸掉!”大家想一想, 同样的道理, 你愿意这么早把自己变成一个专才?

有些同学似乎对目前所学的专业深恶痛绝, 高考失误了, 想通过考研重新把握自己的命运。针对那些已经准备改换专业的人, 特别是希望通过考研而改变自身就业方向的人来说, 也许真的需要仔细权衡一下。隔行如隔山, 如果只是凭借幼时一种虚幻的梦想或者某种简单的兴趣而作出改弦更张的决定, 这似乎很有危险。

我所研究的职业指导理论极力主张“人职匹配”, 但是也是相对意义上的, 并不存在绝对的合适。每个人都有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潜质。所以, 方法对路也可以取得成功, 而不必要走冒险的策略改变太大, 比如有些学生总是会幻想着四年教育学之后去读会计学, 心理学去学统计学, 我的基本看法是:如果实在是无法继续下去, 也得保证取得基本学历再向相同领域专业迈进, 而不是做太大的改换。

至于考研本身, 我想给出三个问题给大家依次思考: (1) 你读研之后做什么? (2) 你适合读研究生吗? (3) 家庭经济状况如何?这三个问题顺序最好不要颠倒, 如果让我重新抉择, 也许我会放弃考研, 因为读研期间会面临更多问题, 且机会成本过大, 毕业之后又不能迁就太多, 就业的时候不免非常尴尬。

当然, 对于那些只是暂时躲避就业的人来说, 考研是暂时的港湾, 但这种港湾也是危机四伏的。比如, 我的一位研友曾戏说“白天愁论文, 晚上愁嫁人”, 这绝不是危言怂听, 在当今法制不健全的时候, 女硕士、特别是没有攻博计划的女硕士处境十分艰难。男硕士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其压力更胜于女硕士。读研需要许多人真正的抗干扰、拒诱惑、戒浮躁, 而这些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我南北交游, 发现硕士研究生是一个相当尴尬无奈的阶层, 如果没有将来攻博士的打算, 我劝某些同学放弃考研。一段时间内, 中国就业压力只会有增无减, 何必又要在学校多待几年呢?当然, 对于那些适合并愿意从事科研的人来说, 我倒是劝勉他们努力读研究生, 毕竟研究生是培养科研人才, 如果放弃自己的专长, 未免有些可惜。总之, 对于考研, “适合者为之, 投机者戒之”。

求学之事, 有些人是升而不学, 有些人是学而不升。但解决对策只有两个, 所谓“有心即佛”、“无心亦是佛”, 要么以最大的功利主义去争取, 今后再补给之, 要么平心以对, 从基础做起。

三、关于就业

许多大学生的求学目标似乎就是找个好职业, 即就业顺利。这种追求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仅仅以就业为目标, 似乎对今后生活无益。为什么呢?因为职业是有境界层次的, 上等境界为治生, 中等境界为安命, 初等境界为谋食。

目前, 谋食主义很普遍, 许多人正所谓“荒不择路, 饥不择食”, 在就业时且饥又渴, 能抓住一个机会便是大幸。实际上这种心态怪不得我们大学生, 十几年寒窗不容易, 我也深有体会。但是对于在校大学生, 我要说的是, 如何避免饥荒, 治标之计就是功利, 治本之计还得有踏实的求学态度。

很多同学, 在大一大二就以谋食主义态度对待未来的就业, 试想一下, 这样的职业又有多少意义和发展可言呢?现在有许多大学生一进入社会, 只要找到安定的工作以后, 就希望马上享受。他的就业观在于谋食, 而且希望一步到位。这样的态度比较危险, 我建议一种比较健康的态度, 就是不要一开始就奢求, 我们希望的是明年比今年好一点, 后年再比明年好一点, 逐渐地好。一下子追求到极其丰富的享受, 这里面是有很大风险的。一旦你的工作有了问题, 或出现其他差错, 你整个就处在困难之中了, 你的人生就可能整个地完了。

年轻时, 我们不应该太过于注重毕业后的享受, 如果着眼于即时利益, 就会舍弃许多职业可能性。我亲自体会到就业时诸多同学慌忙的心态, 对于他们来说, 只有以时间去不断尝试错误了, 也许还能碰撞到迟到的成功。对于在校生来说, 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与就业相关的事情:

(一) 专业对口性。

真正有能力有修养的人是可以从事任何职业的, 至少也能从事一群职业, 而不是特定的岗位、狭义的职业。我见过一个同学, 就业很专、目标很死, 要找深圳地区的人力资源之中的招聘和薪资方面的工作, 有个工厂请他去做绩效考核都不去, 这样死的目标虽然后来成功了, 但是过程伤痕累累似曾劫后余生一般。

其实, 文史财经, 理工农医, 大类之中对应很多职业群, 相关专业去适应一下也是很好的。比如, 我们当时心理班15个左右的同学在从事人力资源, 还有很多在从事教育教学, 没必要一下子把路限死。凡是那些限死出路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学校把他当作技校生培养, 他自己也把自己当作技校生努力, 可悲的是:双方都成功了!

还有, 我想说, 朱元璋以前是当和尚的, 温总理从前是搞地质的, 只有相对性, 没有绝对的。他们最大的能力, 在于触类旁通。而有些本科同学很专啊, 比如有个别同学, 对于焦虑理论、对于抑郁症有很深的研究和见解, 这样好不好呢?学习的时候还行, 要是以这样的态度去择业, 那就完了。这一点, 我的基本意思是, 就是告诫师弟师妹, 还是要从求学上下工夫, 切不可将自身道路层层设卡, 都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就看自己用什么方法了。

(二) 兼职和干部。

不少同学是专职干部, 兼职读书。还有专职在外打工, 兼职回来上课的, 他们以宿舍为旅店, 以食堂为快餐店, 终日忙碌于非本职工作。说到这些, 我觉得这些人要么会后悔, 要么不承认后悔。学生本职工作还是读书, 如果说读书做学问没意思, 那是他们没找到方法而已。在外打工兼职, 一天30—50元就很不错了, 如果不太缺钱, 就尽量少去做这些工作。要做也得有些技术含量的。我希望大家要么不打工, 打工就要挣钱, 要做技术含量高点的工作。否则, 别人在校学习, 你为了三五十元很不划算的, 正所谓寸金难买寸光阴呀!

至于干部, 我也是当过的, 觉得能锻炼一些能力。但是现在发现, 好多挺好的同学, 一当干部就变了, 官腔十足, 人际关系手腕很到位。其实, 到我这个年纪, 可以奉劝一句:当干部, 做点事就行了, 其他的就别太变质了。中国是个政治大国, 几千年在人际关系上技术已经炉火纯青, 在学校里不要急着学这些东西, 出了学校, 在社会上多则三五年, 少则一二年全会了, 何必在大好的青春时代醉心于权力和威望呢?

更可怕的是, 不少干部日理万机, 公务缠身, 见之风尘仆仆, 雷厉风行。我当年也这样过, 有得必有失, 请后来者们思考一下, 究竟失去了什么?如果失去太多, 赶紧回头是岸, 让贤于他人吧!

(三) 择业。

再谈一个择业问题, 与前两个可能关系不大, 但是我想补充一下, 作为就业的第三个方面予以分析。常言道“货比三家”, 不作比较是很亏的, 那么怎么比?很有学问。我想从宏观上说一下, 要么复杂全面的比较, 要么只看主要因素。

两个职位, 怎么复杂的比?大家可以去查职业决策技术。要是简而言之, 就是用每项重要度×概率, 然后加和。就是将每一项予以评分计算比较, 然后用整体相互权衡, 这个项目必须多一些, 至少30项, 比如工资, 职位A:重要度 (9) ×概率可能性 (80%) , 职位B:重要度 (9) ×概率可能性 (70%) , 各项予以加和, 算出职位A总分与职位B总分比较。项目越多越好, 这样才更理性。换句话说, 我希望大家在择业时以最理性、最全面、最系统的分析技术去权衡利弊, 以职业岗位为出发点, 兼以思考今后发展、择偶、生活等问题, 这才是真正的理性人、经济人。

上面是希望大家全面考虑。现在要告诉大家第二个方法:那就是考虑的越少越好, 考虑少了择业就更直接, 因为抓大放小, 你为了某种顶级需要而放弃了次等需要, 这样做, 相信会成功得更快, 也更使得心理舒适。

可怕的是, 有些迷茫者介于二者之间。未得患之得, 得之患之失, 要了鲜鱼要熊掌。要是世界上有完美之事, 哪里还会等你呢?世上不乏聪明人, 你只是其中之一。所以, 在全面分析不透彻的时候最好偏颇一方。

总结以上择业二法, 就是要么理性全面, 要么走向极端, 越是缠绵悱恻, 越是彻夜难眠。所以我常告诉失眠的人, 要么坐起来把问题想清楚, 要么喝醉睡着。跟择业是一个道理, 数什么绵羊呢?数完绵羊数山羊也不够的。千万不要做“佛能渡你, 你却自己脱不了身”这样藕断丝连的事情。

接下来, 我摘录一段话劝慰择业的同学:“一个人的人生要真正幸福快乐, 就是要走自己的路。这条路不一定赚钱, 也不一定能有很好的地位, 但他心甘情愿, 因为这样过一辈子他认为值得。很多艺术家、文学家、音乐家、画家, 包括一些学哲学的, 这样的例子很多。他们认为人活着就是要有自己的意义, 按照自己的志趣去发展, 无论受多少苦难, 也甘之如饴。”

四、关于交友

说完就业, 说交友。搞心理学的我, 很愿意正视现实。虽然大学现今睁一只, 闭一眼, 不提倡也不反对, 但是也是需要我们这些“理论家”提醒指导一下的。

交友之事也是很重要的, 特别是女生, 话说“男怕入错行, 女怕嫁错郎”, 男孩子就业, 刚说了不少, 对于交友, 男女皆要慎重才行, 女怕嫁错郎, 男也怕恋人掣肘的。在知交方面也要用心的。

(一) 先谈以恋爱为基础的交友。

这似乎是自由之象征, 不少同学高中被压迫过多, 所以大学中好好弥补一下。我已经很久没出办公室了, 出来一看, 呀, 罕见单人行了。我并不传统, 只是想提醒一下, 身边并非如此单纯。

我咨询过的情感来访者, 无一例外已经看破红尘。想想真是可惜, 才二十出头, 红尘已经看破, 今后的婚恋必然生活在阴影当中, 久久难以释怀。

无论男女交友都必须以“上进心和忠诚”为首要条件, 至于其他, 各自排序吧。无论从理性还是非理性的角度, 这一点都应该放在首位。忠诚也许伪造, 但上进心是很难伪造的, 过不了多久就可以看出来。当今这个时代, 没有上进心的人, 要么现在把你同化, 要么将来把你拖垮。忠诚就不用说了。要是这个都不在乎了, 我相信你没有耐心看我的文章到这里还没有厌烦!

以婚恋为目的的交友, 需要相互促进, 而不是相互拖累。当今生活不易, 两个人的结合, 应该是如虎添翼, 比翼双飞。如果因为谈朋友而渐不如前, 似乎就划不来了。幸福的标准是“别人看着你们觉得幸福, 你们自己也觉得幸福。”光自己觉得幸福是不够的, 不信的话, 可以去问一下自己的父母。凡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有一个好的归宿, 亲人亦是。

关于择友的原则, 与择业是一个道理。要么全面细致的核查, 与你的内心标准比较, 要么只看重一点, 比如“对我好”、“很听话”、“和她在一起很快乐”;不要以十全十美, 倾国倾城要求之, 否则, 只会孤家寡人、形影相吊了。

(二) 关于以相知为基础的交友。

这种朋友也很关键, 人生于世太过孤单, 有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能为你分忧解愁也是一大幸事。好多同学不注重这个, 实际上, 大学期间找一位好朋友是很难的, 能有这么一两个, 将终生受益。

我本人时常受几个朋友打击一下, 才变得如此清醒, 否则一腔热血, 早把自己烧死了, 不会坐在这里娓娓劝导大家了。我是南方人, 周边很多创业者, 发现大凡成功者, 莫不有好友相助。一个人成功很艰难, 何不早日谋划, 交得几位好友?知根知底的朋友确实放心, 无论是创业还是以要事相托, 都无后顾之忧。将来相识满天下, 知心能几人?所以, 友情是很宝贵的, 特别是知交相寻。务必细心体会并力行之。

五、关于生涯发展

生涯发展似乎很多人不感兴趣, 这是因为咱们现在许多人是相当功利的。你跟他谈就业, 谈眼前一二年还行, 谈终身发展, 他就觉得虚。我建议如果您看到这里, 不妨听我讲完这最后一个问题。

关于生涯发展指导, 言外之意即是生活指导, 我希望大家在二十岁左右的现在, 能够真正清醒地思考一下“生活”。如果因此你进步了, 我就很高兴地告诉你, 我们都长大了, 我也为这一套理论得以传播而欣慰。

生活之下的境界是生存, 生活之上的境界是生命。上材不器, 中材成器, 下材不成器。作为我们大学生, 至少要成器吧!对于不器“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

生存对于大学生来说, 至少不至于太难, 如果你以后生存都成问题, 那么就是因为你不成器。生活就像一张网, 也像一粒石子在水里泛起的波纹, 于别人的波纹相互叠加。

处理生活是需要技巧的, 在处理之前, 我想提醒大家, 这个网里东西很多, 需要“统筹兼顾, 系统安排”, 这与前面讲的一致。如果只是以一种僵硬的处理方式去应付动态的生活, 只会剪不断, 理还乱, 岁月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所以, 建议大家从大学开始培养一种生活的态度,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他有个学生叫陶行知, 把老师的话颠倒了一下“生活即教育”, 两人都对, 两人都很伟大。

对于生活, 对于教育, 都需要大家用心体会。出学校了, 生活即教育, 在学校里教育即生活。需要我们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生活, 对待教育。

教育有三境界, 生活也有三境界, 他们都可以概括为“成绩——成功——成长”。

成绩就不用说了, 因为它是暂时的。那么成功呢?也只是暂时的, 成功可以喜悦一阵子, 但高一点追求是成长。成长, 成长, 我们的成长也许很艰难, 但请不要把这种成长苛求于后代, 苛求于自己今后的生活。

心理误区让我们“不会花钱” 篇8

如果你很年轻就开始存钱,那时候挣得不多,于是为了存钱,你可能在吃午餐时,只选最便宜的搭配;你可能会因为避免外出花销,而减少和朋友见面;可能在别人享受青春时,就过早的承担生活的压力。万一你在花光所有钱之前就已经死了,那些克扣和节省又是为了什么?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你要操办婚礼或者突然生病,你的账户上连1000元也没有,那时你会不会感到沮丧和绝望?

钱与我们的心理安全感密切相关,“花”还是“存”的问题,要看“你需要哪种方式来获得安全感”。因为钱意味着拥有更丰富的资源,钱可以换来食物、衣服、交通工具和艺术品,可以满足从生理到精神各个层面的需要。当我们的需要被充分满足时,我们会感到安心,会觉得自己是主动的,可以对周遭的世界有所控制,控制感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心理学家曾做过调查比较,从小经济富足的孩子,安全感的确比穷困家庭的孩子要丰厚许多。因为他们从未失去过经济基础对他们的保障感。

由于安全感的作用,使人们对钱的态度,分成了两大类,一类要在“花”的过程中,体验获取资源,享受快乐的安全感,这种情况多出现在童年家庭富裕的人身上。而另一类,就是要在“存”的过程中,获得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感,童年家庭拮据,甚至饿过肚子的孩子,会比较常选择这种方式。

在花钱的问题上,心理健康的人,往往比存在问题的人,合理很多。也就是说,并不是经济观念决定了我们如何花钱,而是心理误区,导致我们“不会花钱”。

“月光族”,是年轻人比较容易走入的“花钱误区”。他们通常无法区分不必要的消费品和生活必须品,觉得买名牌衣服和像买米买油一样都是该花的钱,所以“月光”是没办法的事。造成这种“无法区分”的心理误区,首先是年龄与经验的限制,其次就是在自我的形成上出了问题,他们需要更多彰显个性的消费品,比如带有特别功能的手机、另类服装……来帮助自我在融入社会时,不被埋没。这样的年轻人,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觉察到自我的独立,是靠人格的稳定,而不是靠消费品。当他们觉察到这一点时,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告别“月光族”的身份。

“购物狂”也是一种典型的由“心理误区”,造成的“花钱误区”。比如人际交往、家庭关系出问题的女性,更容易成为“购物狂”,因为女性的情感需要很强烈,当她们不能更多的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情感交流时,空虚感和无意义感就会袭来,如果再缺少其他的爱好,就只能与物质来交流。其实,她们需要的是情感的关怀,而不是物质。

“守财奴”是多发在男性身上的一种“误区”。“存钱”对他们意义重大,他们要为明天、为隐患存钱。因为未知的不可控性让他们有强烈的不安,这些都需要用“钱的累积”来逐渐平复。这是由心理上“过渡的责任感”造成的,一些男性,尤其是童年就承担了很多家庭责任的男性,会存在这样的心理问题,他们过早的就意识到要“承担好责任”就要用“经济积累”,也只有自己能“积累”时,才会被他人需要。所以他们往往克扣自己享受快乐的权利,来满足“责任”的要求。其实适度的积累,已经可以完成好责任了。如果可以让“守财奴”们感到周围的人在乎他,是出于爱而不是他的责任,这种“守财”的状态就会好很多。

心理学家们还发现,往往突发的变故带给人们的心理创伤,会极大的影响一个人的消费健康。比如有些女性在亲人逝去后,就变成了“购物狂”。也就是说,解决人生的缺失,需要用钱去弥补的部分就会少很多。不健康的消费行为背后,一定存在着一些心理误区,找到它,就可以拯救你的金钱。

花钱到底在买什么?

想要避开“花钱的误区”,我们除了要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自己花钱的意图。当你买了一部手机,表面上似乎是拥有一个高级的科技产品。但实际上,你购买的是更畅通的人际联系;当你买了一所房子,表面上是拥有一处固定资产,但实际上,你买的是一个“温暖的家”。也就是说,我们花钱买一个产品,并不是为了获取这个物品,而是为了获得它带来的心理满足。

心理学对购物的解释是:购买是对爱的渴求。小孩子买玩具获得伙伴,年轻人买数码产品获得个性,女性买衣服获得优越感,男性买股票获得成就感,中年人买全家的需要,老年人买身体健康……我们都是为了获得一个替代爱的心理必需品,而掏出自己口袋里的钱。这种需求正是我们花钱想要买来的那部分价值。无论是理性消费还是感性消费,你花钱买的都是你的心理需要。可见,想更多的了解自我,那就看看你都买了些什么吧。

健康的用钱之道

首先,要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如果心理上不能解决它们,我们就往往用钱来弥补,所以“健康用钱”最好的前提是,保持心理健康。

其次,你需要根据自己的心理需要,找出一个用钱的方向,比如:你需要一个幸福的家庭,你就要把钱花在家人和居住环境上;你需要一个成功的事业,你就要把钱花在能力提高,和事业投资上。有一位老人,花光了除购买生活必需品以外的积蓄,买了一堆花种子,当它们绽放为一片花海时,在与自然的交融中,她感受到幸福。还有人,为了办一家私人图书馆的梦想,花掉大笔的钱来购买图书,虽然钱没了,但是他实现了梦想。评估钱花没花对方向的,只有你自己,也只有你知道哪种“用钱之道”最适合你。

然后,当你找出了自己“用钱方向”,你就可以明确的区分出,哪些东西是你的生活必需品,哪些是不必要的奢侈品。把大部分的钱只花在必需品上,这样花钱会更合理,也会存得很轻松。

《我们的课余生活》教学设计 篇9

1、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分享课余生活的快乐。

2、引导学生交流时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把话听清楚、听明白。

教学重点:

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大胆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准备:

记录学生课余生活的一组照片

教学过程:

一、联系课文内容,激发交流欲望

1、第一组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课余生活?

在操场上做游戏,去小河里钓鱼捉虾,去树林里采集标本,跳孔雀舞,摔跤,在草地上玩耍,爬山,爬树勾槐米,整理自己的房间,做家务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捉迷藏,多么有意思的课余生活呀!

2、解说“课余生活”

课余生活指下课后,在学校里或在校外的生活

二、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课余生活

1、展示学生课余生活的一组照片

师生共同回忆课余生活,加深学生对课余生活的理解

2、说说自己的课余生活

(1)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可以讲讲自己学会的一样生活小技能,学会的一件小家务等等

(2)互动交流,全班分享(及时表扬和鼓励)

交流自己课余生活中的一件具体的事情,教师适当指导点拨,重点从语言表达是否完整和内容是否有趣两方面来指导,启发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不足。

三、及时指导,掌握方法

1、师生评议,学会方法。

你觉得哪些同学说得好,为什么?哪些同学介绍得最有趣?

2、教师小结,活动升华。

零花钱与我们的生活方案设计 篇10

小学中段三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分享课余生活的快乐。

2、引导学生交流时把话说清楚、说明白,态度自然,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把话听清楚、听明白。教学重难点:

拓宽学生思路,丰富交际方式,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大胆展示。

教具准备: 课余生活的录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学生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的孩子们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景。我们也有自己的课余活动,充实而又有趣,许多同学都想把快乐与大家分享。

2、揭示交际话题。师:我们这节口语交际课就来举行一次“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说一说你们的课余生活,比一比谁说得有趣,说得清楚。(板书课题:我们的课余生活)【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回忆课余生活,将学生引入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为后面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注入情感因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切入主题。回忆生活,激发兴趣。

师:老师这儿搜集了一组小朋友课余生活的录像,请你们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这些小朋友的课余生活是怎样的,做的是什么游戏,开展了哪些活动,发生了哪些事情。

(播放学生自身曾参与过的、感兴趣的课余生活录像片段)师:以上我们看到的小学生的课余生活,生动有趣。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己的课余生活怎们样?自己在课余生活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或感受,你们先自己想一想。

【设计意图:借助生动有趣而又熟悉的录像模拟生活,再现生活,创设特定的情境,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本次交际的重点,有利于帮助学生回忆自己的课余生活。】

三、示范指导,形成策略。

1、合作交流,指导练说。

(1)自由练说,自己说给自己听。

先自己练习着说一说你的课余生活是怎样的,你是怎么做的。怎们想的就怎么说,只要说清楚就行。

(2)小组合作,说给小组同学听。

各小组同学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先在组内互相说一说,再评一评。组内将汇报课余生活最有趣的同学推选为代表,参加全班的评选活动。教师参与各小组的交流讨论,并进行个别指导。

(3)互动交流,全班分享小组的汇报。师:“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现在开始!

请各小组推举代表展示多彩的课余生活,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教师适当指导点拨,重点从语言表达是否完整和内容是否有趣两方面来指导,启发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不足。

生1:我的课余生活非常充实。尤其在双休日的时候,我和爸爸带上鱼竿去钓鱼,每次都能钓到许多鱼,看着这些鱼心里美滋滋的。

生2:我有疑问想问问你,你说“非常充实”,你觉得你描述的“充实”吗?

生1:不是很充实。

生2:我给你提个建议,既然说是“非常充实”,我觉得应该把钓鱼的经过说具体,是怎么钓的,我很想知道。

师:他听得是多么认真,又是多么友好。这个提议我赞成,能不能满足我们听的欲望?你每次都能满载而归,真想分享你钓鱼的精彩技艺。

生1:(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

师:我知道你在动脑筋想,我来帮你。请你闭上眼睛,仿佛来到了河边,手持鱼竿……你看到了什么?把情景再现,试一试,只要敢于表达就是进步。同学们来点掌声,给他信心。

生1:(闭着眼睛表达)我手持鱼竿,眼睛盯着水面,发现鱼漂动了几下,用力一拉,钓上来一条大鱼。接着我又钓到了很多鱼,看着这些鱼心里美滋滋的,心想回家可以美餐一顿了。

生3:我在他的描述中想到了我钓鱼的情景,眼睛盯着水面看的时候是很认真的,一心一意地,千万不要着急,要有耐心。

生4:我想到了用“目不转睛”和“聚精会神”这两个词语来形容钓鱼时看水面的神态。

师:多好的两个词语呀,用上这两个词语话说得多具体,多形象。孩子们记住,我们不但要积累好词佳句,最主要的还要会运用。孩子们,谁有钓鱼的亲身经历,赶紧一吐为快,在小组内说一说。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表达,有的边说边做钓鱼的动作;有的小组成员在争论用词;有的则认真倾听,提出宝贵的意见……每个同学真是全身心投入口语交际之中。)

生1:我感谢同学们给我提了那么多好的建议,我还想再说说我的钓鱼经历。

(全体学生鸦雀无声地期待着生1)

师:你能主动要求表达,我真高兴,相信凭你的勇气和信心一定能说好。

生1:双休日我和爸爸骑车来到钓鱼的村庄,找到鱼塘,找到了一个既干净又温暖的地方。我上好鱼线,挂上鱼漂,放到水里,鱼漂浮在水面上就是不起来。后来又试了几次,鱼漂总算乖乖地立了起来,然后就挂上鱼饵,抛到水里。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鱼漂,等了一会儿,鱼漂上下抖动了几下,心想:“有鱼上钩了。”我立刻用力拉起鱼竿,哎,我只钓了一条小鱼。又过了一会儿,我钓了一条大一点的小鱼。我沉住气,耐心地注意观察鱼漂,等待时机,终于钓到了一条又肥又大的鱼。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不知不觉时间很快过去了,太阳下山了,我留下大鱼,将小鱼放回鱼塘,恋恋不舍地回家了。晚上,我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自己钓的鱼,觉得好吃极了,因为那是我的劳动成果。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掌。)

师:不用我们评价了,这掌声能说明一切。生1:(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师:同学们热情真高,接着展示你们多彩的课余生活吧。(学生继续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极富现场感,学生间相互质疑、解答、评说、补充,使学生在问与答、听与说的过程中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来充分体现学生在交际活动中的主体性、互动性,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师生评议,学会方法。

师:刚才你觉得哪些同学说得好,为什么?哪些同学介绍得最有趣?

(通过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明白:一是先说课余生活是什么,或发生了什么事,再说说心里的感受;二是不仅要敢说会说,说清楚,说明白,还要会听,听清楚,听明白。)

3、教师小结,活动升华。

师:介绍课余生活,可以先说说自己的课余生活是什么,具体的经过如何,怎么有趣,再说说自己的心情、感受怎样,还可以讲讲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设计意图:学生个体自由练说、小范围内的全员参与、大范围内的代表汇报,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交际中来,最大限度的扩大学生交流的范围。】

四、畅谈模拟,活化交际。

1、畅谈打算。

师:你打算今后怎样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有什么计划,想一想,说一说,也可写一写,列个计划表。

(注意引导学生说出真实的想法、新颖的打算、可行的计划,以此安排今后的课余生活。)

2、交流汇报。

师:学生分组交流,相互讨论,自由畅谈,听一听谁的打算好,谁的安排有意义。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语言是否规范;在指导学生自评和互评时,要鼓励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对有见解的学生要及时肯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评选“最佳”。

从课余生活中选择说得有情趣,活动开展的新颖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说得好的学生中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表现奖”“最佳口才奖”等,并宣布评选结果。

【设计意图:“畅谈打算”又给学生提供一次练习、展示的机会,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评奖活动有利于让学生分享成功的乐趣,为后续学习活动打下基础。】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课外延伸,实践体验。

师:在课下举行一次你认为最有趣的课余活动,邀请其他的小朋友参加。

2、总结收获,准备习作。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重温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也对今后的活动做好了计划,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么与同学交流。这才是最有趣的、最大的收获。

零花钱与我们的生活方案设计 篇11

埃莉诺乐队自2012年第一张EP《迷失的女皇》发布,主打单曲《波多野之舞》便在搜狐视频获得超过26万次的点击。另一首单曲《Psycho Man》更被知名英式乐队Exile Parade翻唱,反响不俗。这次埃莉诺乐队携全新专辑《马戏团的国王》开启全国近20座城市的巡演之旅,据主唱王宇说:“大家都说我们低调,其实我们不想低调,应该有很多人喜欢我们这个风格的音乐,巡演是一种分享方式。”

觉得大家都在听屎,我就慌了

音乐周刊:选择这样的名字命名乐队(埃莉诺是一个欧洲女性用名),是因为好听?

王宇:因为觉得好记。这个名字是第一任贝斯手黄山起的,是一首歌名,来自于The Turtles。当时想了很多名字,后来觉得,用个歌名或者人名,就一个单词,好记,后来就用这个了。结果发现都不会念。没有什么象征意,这就跟叫二饼之类的差不多。

胡畔:我觉得二饼不错。

龙飞:算了,我这里还是个装逼的解释:男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女人而已。

胡畔:起名字是个很难的事,我当时组乐队起名字,人家觉得像卫生巾名。其实只是一个名字,当时起出来就用咯,不用解读它。

音乐周刊:够随便的。那这次新专辑叫“国王”,是因为上一张叫“女皇”嗎?

王宇:某种程度上想把一家子凑齐,下一张就叫还珠格格了。

胡畔:也是因为上张叫女皇,大家开玩笑说这个叫国王得了,后来觉得其实蛮合适。

音乐周刊:还真是这样。

龙飞:专辑的名字是酱紫:世界很荒诞,犹如马戏团,畸形人、小丑、飞刀子的……不管我们在怎样的环境,我们希望我们都能是自己疆土的国王,强大、自信、自省。

王宇:这里的马戏团其实比较混乱嘈杂淫乱。简单地说,借用朴师傅(朴树)一句话:“后来我觉得大家现在都在听屎啊,我就慌了。”我们也有这个感觉,所以就想表达甭管是不是都听屎,我们自己做自己的东西做到最好。

音乐周刊:音乐喜好这个比较主观的。

王宇:是,音乐这东西就是比较主观,自己是什么就只能做出什么样的东西。

龙飞:是的,自然而然地做出自己最擅长和最喜欢的东西即可。

3个媒体人的交集,千万别说什么英伦

音乐周刊:说说你们喜欢的音乐。

王宇:嗯,大家喜欢的都不尽相同,但是也能找到共同点。

音乐周刊:说说不同?

王宇:我喜欢hip hop。

龙飞:我喜欢nirvana、电子。

胡畔:喜欢4AD那种仙境潮湿歌曲。

音乐周刊:你们几个是怎么凑到一起的,或者说你们怎么发现你们的交集的?

王宇:交集是大家都喜欢英国复古一些的摇滚乐。

龙飞:我和王宇还都特别喜欢布鲁斯。

王宇:音乐本身也有交集,追根溯源也都差不多。

音乐周刊:乐队风格所要表达的是哪种摇滚。

王宇:我觉得就是摇滚乐就好了,千万别说英伦,感觉跟逃跑计划似的。

音乐周刊:成员几经更换,你们是怎么相遇的?

龙飞:王宇2009年组建Elenore,成员更换到2011年我加入,然后2012年胡畔加入。我是因为朋友的饭局,我和王宇第一次见,觉得谈得挺合拍,他说还缺一个颜值高的贝斯,我觉得那就好吧。

音乐周刊:甜言蜜语总是管用的。

龙飞:不,我是被他的实话实说感动的。

王宇:不送。当时胡畔刚学会打鼓,我们缺鼓手,就这么一拍即合了。

胡畔:当时我听到一场特别好的演出,我就开始学鼓。后来在一场活动中遇到了王宇。

王宇:然后颜值最高的女鼓手加入了。

音乐周刊:现在你们还在做媒体相关工作吗?

王宇:胡畔为了目前的巡演已经辞职,我一直都在做时尚杂志。

龙飞:我在运营商的子公司朝九晚五,也是音乐相关。感慨的话,是通过上班接触不同的人可以知道这个国家真实情况是怎样的,特别是我一直在国企工作。

音乐周刊:国企的同事是不是都听过你们的新专辑?

龙飞:我老板很喜欢我们的新专辑,所以愉快地批了巡演的假。

音乐周刊:老板好赞。

龙飞:我们这个国企子公司是和韩国一家公司合资的,所以不是完全的国企范儿。否则也容不下我这个长发纹身青年吧,应聘时人力问我有什么要求,我只提了一个:不剪头发行不行。

音乐周刊:是的,我一直在想国企现在也容纳长发飘飘的纹身男子了。

没人想低调,但乐队自己操作太难

音乐周刊:你们做的音乐对国内现在的市场来说还比较小众,是用媒体工作养乐队吗?

王宇:差不多。

龙飞:其实我觉得我们的音乐是有市场潜力,这个时代也已经是一个细分市场的时代。喜欢我们这种风格的人应该不少,我们在探索一种让这一类朋友知道我们、喜欢我们的可能性。

音乐周刊:我有看到你们开始做了一些众筹。

王宇:其实众筹的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音乐周刊:有没有纠结和退缩的时候?

王宇:人不能什么都占着。做好眼前的重要事情比较重要。最困难的肯定一直以来缺乏支持,很多人觉得我们低调,根本不是。没人想低调,关键是没人来传播你的消息和音乐。

飞龙:嗯,宣传上的困境可能更让我们上心。毕竟单靠乐队几个人自己的力量还是比较难做宣传的。

王宇:但推广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最大的困难是一直以来所有事务都是乐队自己打理,比较累。推广这东西说白了是要成本的,一直以来都是乐队自己往里扔钱。

音乐周刊:有因为出专辑借过外债吗?

王宇:当然,制作人的费用我们还自掏腰包一部分。

龙飞:更多的是人情债吧。

音乐周刊:有点遗憾,其实我想听听独立乐队的各种生存苦楚,但是你们云淡风轻地hi过去了,想听听你们结义的破釜沉舟传奇故事,亲们告诉我这都靠颜值……

龙飞:哈哈,这个脚本确实不太适合我们呢。

王宇:没什么苦楚,活得还都挺好的。现在谁还能穷着做音乐啊?这玩意儿这么花钱!

链接:《音乐周刊》走出的音乐人

那么多年过去,《音乐周刊》的血液也一直在更新和流动。知名乐评人王小峰说,《音乐周刊》是这个行业的黄埔军校,确实也是。从《音乐周刊》走出的有不少继续做记者,但也有不少成为音乐前线的追梦人。

科尔沁夫(《音乐周刊》前主笔):依然做着独立乐评人,担任各主流乐坛排行、选秀评委。

崔恕(《音乐周刊》前编辑部主任):除了担任独立乐评人、选秀评委之外,还是著名作词人,被称为内地“林夕”,也开了自己的公司,2007年推出自己的音乐作品专辑《公冶长》。

文龙(《音乐周刊》前摄影记者):著名词人、唱片公司总监,柯以敏的“御用词人”,罗中旭经纪人。

吴琼(《音乐周刊》前记者):在吹万乐队任贝斯手,发行了专辑《白夜》。

张阿牧(《音乐周刊》前主笔):现任新浪娱乐副主编,近年出了一张民谣专辑《在上空》。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课堂 篇12

一、我们的生活, 是桥梁

用耳熟能详的歌曲导入课文的做法已不新鲜, 《归去来兮》有羽泉的《桃花源》, 《兰亭集序》有周杰伦的《兰亭集序》,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有林俊杰的《江南》……我们用共有的生活体验作桥梁导入新课是否可以更“个人色彩”一些?

重读《陈情表》, 在“尽孝”与“仕途”的天平李密选择的尽孝, 我想起了《读者》转载过这样的一篇文章:杨澜采访一个成功人士, 这位成功人士含着热泪表示, 如果可以再选择一次, 他绝不会选择年轻时背井离乡, 将母亲独自留在家乡几十年。当自认为有能力尽孝时, 母亲已不在了。“子欲养而亲不待”。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传为美谈的都是选择忠, 而李密心念“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刘之日短也”而选择了孝。《读者》上的文章, 学生一般都熟悉。用这篇文章来作为《陈情表》的引子, 学生更能体会到李密选择之可贵与无憾。

《了不起的盖茨比》播后不久, 学生们用课余时间断断续续地看完此片。我的进度到了梁遇春的《Kissing The Fire》。觉得徐志摩给梁遇春留下的第一印象很主观、很微妙, 这不正像盖茨比给尼克的第一印象么?于是, 我为《Kissing The Fire》这一课设计的导入主要元素是影片中盖茨比的笑容:他的笑容就是那些, 你可能一辈子也罕见的笑容, 似乎就像信任你、理解你, 就如同你愿意被理解、被信任一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印象就是如此主观、如此奇妙, 又如, 梁遇春对徐志摩的印象。”两个印象的共同点是“主观”, 如此一来, 志摩为何是“银灰色的眸子”就更易接受了。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作品。学生不是第一次接触鲁迅的作品, 关于其生平、成就他们已不陌生, 所以再无必要唠叨这些内容导入课文。于是我从革命战争年代学生的表现引入。“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总有充满激情的学生的身影……”除了历史书、熟悉的影视剧, 我还提到两部小说——方方的《武昌城》及邓贤的《父亲的一九四二》, “有战斗, 就有牺牲,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对于学生的牺牲, 在沉痛之余, 作了什么思考?”如此引入, 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差距, 多少消除了一些对周树人的“怕”;《父亲的一九四二》, 学生看过简介, 《武昌城》他们较为陌生, 借此机会, 引起他们阅读者两本书的兴趣, 为师生共同的阅读体验增加内容。

二、我们的生活, 是框架

共同的见闻体验, 可用来搭建一节课的框架。

七匹狼有一则广告是“男人有很多面:浪漫面、勇敢面、休闲面、豪爽面 (慈父面、慷慨面、征服面、自豪面) 。今天, 你秀哪一面?”我在选修部分“李白诗”有一个内容是李白诗思想内容的丰富性, 在这一节课我先勾出学生对七匹狼广告的记忆, 学生兴味盎然如数家珍般数出了男人的很多面。仿七匹狼广告, 从已学过的诗中总结出“李白有很多面:浪漫面、狂放面……”李白还有多少面?成为这一节课的框架。接下来, 从所补充的诗中, 学生看到李白秀了“优雅面、孤独面、忧民面、诚挚面……”同样的内容, 换一种形式表达交流, 更添趣味性, 更富挑战性。

高一下学期我推荐学生看了《阿甘正传》《卧虎藏龙》《钢铁侠3》等电影。电影看毕, 灵感突发, 觉得《阿》《卧》《钢》这三部电影就是《短文三篇》中《热爱生命》与《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苇草》的具体生动的阐释。于是有了一节主题为“第三只眼睛看电影”的课。

“在别人的剧本, 演自己的缘分”这是熊天平与许茹芸合唱的《爱情电影》。白居易难道不是在琵琶女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身影么?江州司马青衫湿, 并非音乐造诣有多深, 而是在别人的故事中咀嚼除了自己的悲伤。《琵琶行》一课, 我先自唱了“在别人的剧本, 演自己的缘分”, 学生仿造出“在琵琶女的剧本, 白居易演自己的缘分”。我便用这一句作为一个简单的框架, 台前是琵琶女的弹奏, 幕后是白居易的人生经历, 演绎着诗人与音乐的不寻常的邂逅, 音乐引起诗人刻骨的共鸣。

三、我们的生活, 是钥匙

师生共有的生活体验, 往往能成为解决问题的钥匙。

一篇大家读过的文章, 甚至只是轻轻的一句彼此熟悉的话语, 可以拨开对课文认识的云雾使对课文的理解更明晰。如《逍遥游》中, 庄子笑万物。好大的口气!拈来“他人笑我太痴狂, 我笑他人看不穿”, “看不穿”道出了万物有所待, 未能做到逍遥游的状态, 庄子有看得穿的优越感, 自然笑万物了。《边城》中, 翠翠的爱情是否太快太突然?想想歌词“莫名, 我就喜欢你, 深深地爱上你”, 想想烂熟于心的“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 遇上对的人”, 便能明了翠翠的爱情。

借用日常的思维方式, 可以明白作者的匠心。如我们怎样描述一个人的声音?如周杰伦、费玉清、陈楚生、华晨宇……一般会这么描述:金属感、豆沙嗓、磁性、空灵、天籁之音、富于穿透力、干净、迷幻、如平静的海水、轻飘飘地萦绕, 虏获你的心……无一例外地用了通感、侧面描写, 否则无法描述。《李凭箜篌引》要用通感、侧面等手法写琴声自是理所当然了。

这样的语文课堂, 自我感觉是个性、活力;学生评价是快乐、享受。这样的语文课堂, 毋需作太多的强调, 学生自能感觉到课堂上生活的影子, 生活中语文的影子, 他们逐渐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 最终做到, 语文, 就是我这个人。

附注:本文中涉及的课文篇目均出自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

摘要:语文是生活的外延。在课堂上将语文与生活对接, 学生能从语文课堂上验证生活, 从生活中发现语文, 语文学习将更有活力与吸引力;学生逐渐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师生共同的生活经历, 可以是一节语文课的桥梁、框架或钥匙。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个人工作小结下一篇:口腔诊所创业策划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