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见义勇为感想

2024-09-29

身边见义勇为感想(共2篇)

身边见义勇为感想 篇1

见义勇为身边好人

王海增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志们:

大家好!对于大家伙来说,7.19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天我市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每次想起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到现在我还是心有余悸!下午5时20分,我在险峰渡槽点值班,出来观察雨情时被惊呆了,这时,我抬头望向30多米高的渡槽,10条伸缩缝的顶部开始向外喷水,【这种景象从未见过】这说明渡槽和渠道正在超负荷运行,若不及时提闸放水,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我立即拨通了陈所长的电话,斩钉截铁地说:“报告所长,渡槽水位猛涨,就要漫出来了。此时正好是5点30分,危急情况发生了,洪水猛涨。一排排电线杆接连倒下,随后就是停电,通讯线路被中断,手机没了信号……

说时迟那时快,头顶30多米高的渡槽变成了一道200多米宽的大瀑布,飞流直下,甚是壮观。我当机立断,迅速带上开启大闸的钥匙和摇把往外跑。【根本顾不上什么个人财产,包括一切证件等等。】此时大门已经开不动了,因为渡槽往下漫水,院子里聚水太深,只好找来铁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大门撬开,终于逃出了大院。同时“轰隆”一声巨响,大院的围墙被突如其来地洪水全部冲走。我真是躲过一劫,可眼前的场面又一次被惊呆了,平时干涸的河道变成了汹涌澎湃的洪流,更像猛兽一般无情,那一排排电线杆,霎时间,轻而易举地被洪水卷走了,大块土地也被洪水吞噬了,洪水的力量太大了,河水已和大门口持平了。我被困在孤岛上,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怎么办?一心想着提闸泄洪的我,犯愁了:因为我们张二庄管理所负责管护的渠断下游有十余个村庄,若不提闸放水,一旦发生溃坝,后果不堪设想。险峰渡槽一旦损毁,短时间很难修复,势必影响全市工业用水的输送。此时,通向泄洪闸的唯一通道----台阶,变成了水道,洪水中夹杂着石头、泥土、树枝等,再加水的冲力太大,根本站不稳脚。怎么办?我只好硬着头皮、手脚并用顺着被水吞没的台阶往上爬,我默默祈祷:亚洲第一大单孔石拱桥---险峰渡槽一定要挺住。万一有个意外,我肯定完了,第一是被无情的洪水卷走,第二,我怎么向领导交代、怎么向全市人民交代。这可是咱跃峰渠的咽喉工程啊。我一定要到大闸提闸泄洪,确保渠道安全,确保下游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正在此时,由陈所长带领的5名救援队员冒着生命危险及时赶到,使我备受鼓舞,感动万分。我们6人走在没过脚脖子水深的渠墙上【只有0.8米宽,有树枝、有泥】内侧是高于渠墙0.2米的水位,外侧是30多米深的洪流,我们冒着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手拉手走到泄洪大闸,经过3个半小时的团结奋战,终于把泄洪闸提到安全位置。由于领导处置突发事故果断,才免除了一场大灾,渠道保住了,群众安全了,我也得救了。我衷心地感谢领导、感谢搭救我的救援队员。

长江大学见义勇为救人事迹感想 篇2

长江大学见义勇为救人事迹感想

长江大学见义勇为救人事迹感想正文:长江大学见义勇为救人事迹感想在寒江救人的英雄赵传宇的母校长江大学,又涌现出一个英雄群体。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该校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 三个风华正茂的生命就这样走了,走得悄无声息又惊天动地,走得大义凛然却又令人痛惜;两名落水少年获得了新生,他们却献出了生命。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用感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对“90后是崩溃的一代”进行了无比有力的反讽。该事件被有关媒体报道后,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震动和无限敬意。但网络中却总有那么有一些人,似乎总也看不到人性闪烁的光芒,总要基于所谓的理性视野和“实事求是”精神,进行了一番“值与不值”的探究和思考。于是,“不会游泳该不该救人”、““救起两个人牺牲三个人值不值”以及“该见义勇为还是该该见义智为”等等话题便由此而展开。针对这些所谓理性、近乎麻木的“冷思考”,笔者不由得想起了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先生在评价“范跑跑”时的`一句话:“做人可以不高尚,但却不能无耻!”曾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第四军医大学的一位名叫张华的大学生为了救一名掏粪老农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社会上就曾引发过一场激烈的“一名大学生牺牲自己而救一名掏粪农民值不值得”的大辩论。而后来,某大型网站发起的一项“大街上听到有人喊救命,你会怎么样?”的调查,结果却显示出了六成不会出手相助的尴尬与幽默。更为荒唐的是,以个人生命至上、弃学生生命于不顾而率先“逃跑”的范美忠先生居然还得到了这些“理性者”的热捧。――怪哉,我们的社会已经冷漠到了如此残酷的地步了么?见到有人落水,只要是善良正直的人,都不会见死不救,即使自己根本就不会游泳。几年前,同是长江大学的“80后”学生赵传宇寒江救人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时年87岁高龄的作家魏巍在给他的信中写道:“这一切都使我陷入深深的感动中,并使我透过历史,重新看到雷锋的身影,雷锋高尚的灵魂!”几年后的今天,长江大学的10名男女大学生在明知救人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同样为救他人而舍生忘死,但却因为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三人生命的陨落而遭受了如此这般的质疑与冷嘲热讽。――难道,“理性”网评人就是这样担当社会责任的么?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要的“与时俱进”与“和谐”么?诚然,“生命至上”是人之根本,“科学施救”也应当值得提倡。但长江大学这10多名大学生搭救落水少年就不是“生命至上”的体现吗?在自己与他人面前,“生命至上”指向谁才算是一种更大的美德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一直为社会中国大学网()

上一篇:商务谈判礼仪介绍下一篇:吃饭有讲究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