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实施临时救助暂行办法》亮点

2025-01-25|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武汉市实施临时救助暂行办法》亮点(通用2篇)

《武汉市实施临时救助暂行办法》亮点 篇1

与现行临时救助政策比较,《办法》主要有六大亮点:

一是拓宽了救助对象。《办法》适用的救助对象为:家庭对象和个人对象。在实现对本市常住户籍人口全覆盖外,首次将办理了居住证的外来人口纳入到临时救助对象范畴。

二是扩大了救助范围。《办法》规定:因交通事故、突发重大疾病、发生火灾、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等原因造成临时困难的五类家庭都可申请临时救助,细化家庭对象和个人对象的突发性致困原因,将有效缓解特殊困难家庭的临时困难。

三是提高了救助效率。《办法》规定一般程序:受理申请、入户调查、信息核对、民主评议、公开公示、审核审批。从受理申请到审批,时限缩短至20个工作日。

同时,还规定了特别程序:一是对临时救助金额低于本市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5倍的,区民政部门可以委托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审批,审批结果报区民政部门备案;二是对情况紧急、需立即采取措施以防止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或无法改变的严重后果的,可以实行先救助后审批,待紧急情况解除之后,再按规定补齐审核审批手续。充分体现救急难、托底线、可持续的救助方针。

四是提高了救助标准。现行临时救助标准:城市居民每户每年临时救助标准不超过1500元、农村居民每户每年不超过1000元。《办法》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市580元/人/月、农村320元/人/月)为参数,细化了救助标准,根据致困原因、困难程度不同,分别给予当地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3倍、6倍、最高不超过12倍的临时救助。目前,临时救助标准最高可达6960元。而且,临时救助标准将随着低保标准的提高而不断提高。

五是完善了临时救助方式。《办法》规定:除发放临时救助资金外,还可以采取发放实物、提供转介服务等方式予以救助。对于给予临时救助金、实物救助后,仍不能解决临时救助对象困难的,可分情况协助其申请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或转介至慈善救助、志愿服务等给予帮扶。

六是加强了制度衔接。《办法》规定,依托现有的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加强与其他社会救助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整合相关救助信息资源,做好与精准扶贫、救灾等相关救助政策的衔接,有效避免救助重复、资源浪费。

相关阅读:

《武汉市实施临时救助暂行办法》亮点 篇2

关于印发高台县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实施办

法(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属各部门,省市驻高各单位:

《高台县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五月四日

高台县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及时有效地解决城乡居民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根据《甘肃省城乡居民临时救助试行办法》,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临时救助是指对因突发性、临时性原因造成基本生活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的非定期、非定量的救助。

第三条 临时救助实行政府救助、社会互助和家庭自救相结合,坚持及时、适度、公平、公开的原则。困难群众应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主创业、积极改善生活条件。

第四条 县民政局负责临时救助的组织实施工作。县财政局负责临时救助资金的预算安排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临时救助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做好临时救助对象的审核和公示工作、委托发放救助资金工作。

第五条 县民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临时救助工作的管理,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将临时救助纳入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第二章临时救助对象

第六条 临时救助对象包括:

(一)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城乡低保)和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覆盖之外,家庭人均收入一般不高于当地低保标准150%,由于突发性、临时性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

(二)虽然已纳入城乡低保和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覆盖范围,但由于突发性、临时性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较大困难的家庭。

(三)县、乡民政部门认定的应当救助的其他特殊困难人群。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家庭不予实施临时救助:

(一)家庭成员因参于赌博、吸毒等非法活动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困难的。

(二)拒绝县民政局、乡(镇)人民政府调查,隐瞒或不提供家庭真实收入,出具假证明的。

(三)县民政局、乡(镇)人民政府认定不予救助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 因较大范围的水灾、旱灾、风雹等自然灾害,以及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开展紧急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救助标准

第九条 临时救助标准根据省政府确定的每人(次)不低于300元的标准,一次性予以救助。

第十条 临时救助以现金救助为主,也可采取实物救助。临时救助一般一年内救助一次,申请人不得以同一事由重复申请。情况特殊的经县民政局认定后一年内可以给予二次救助。

第十一条 临时救助标准可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调整。

第四章救助程序

第十二条 临时救助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村(居)民委员会评议并签署意见,由实际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并签署意见,报县民政局审批。

第十三条 乡(镇)人民政府和民政局在15个工作日内调查核实有关情况,提出审核审批意见并公示。公示时限为7天,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乡(镇)人民政府或县民政局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 对因交通事故、重大疾病等突发性事件造成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可以简化程序,必要时由县民政局直接受理。

第十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民政局应当将实施救助的情况,在申请人所在的乡(镇)、村(居)民委员会的范围内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情况紧急的可以先救助后公示。

第十六条 临时救助资金由县民政局发放,也可委托乡(镇)人民政府发放。

第五章资金来源和管理

第十七条 临时救助资金来源:

(一)省、市财政安排的临时救助资金;

(二)县财政补助资金(按城乡人口年人均1元的标准列支);

(三)各级财政临时投入和城乡低保结余资金。

(四)社会捐助资金。

第十八条 临时救助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结余资金结转下年使用,不得用于平衡预算或挪作他用。

第六章责任追究

第十九条 对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临时救助的,民政局应当追回救助款物并建立违规档案,两年内不受理其临时救助申请。

第二十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滥用职权、违规办理临时救助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环保演讲稿稿:《爱我校园_从我做起》下一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贯彻执行<云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