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反思

2024-10-01

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反思(共9篇)

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反思 篇1

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反思截至11月25日,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爆燃事故的遇难人数已上升为55人,失踪9人,受伤166人;其中,30位轻伤者已经出院,现在在医院治疗人数为136人。这次输油管线事故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使众多家庭陷入巨大悲痛。

至今关于泄漏、爆燃的具体原因,目前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还在调查中。我们为死伤的群众工人给予深深的哀悼的同时,也应以此为鉴,给我们国网公司员工们敲响警钟,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做到杜绝此类事件,防患于未然,更好地确保电网企业尤其是我们土建安装专业的安全生产,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的安全?

1、明确各级安全责任,确保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

事故发生前,相关部门凌晨两点多早已接到相应通知,然而,直到事故发生整整7个多小时的时间,却没有做出疏散群众,错过了降低事故危害的最好时机,这是从最高领导到现场调度机构,甚至是底层现场指挥者的整体失职,是极端的不负责任现象。在我们基建现场,安全是永远不老的话题,做好安全管控,关键在各级领导和现场主要负责人。

各级领导首先要把人员安全摆在第一位置,督促下属各部门建立起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发生事故责任机构图、安全隐患名单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定制安全检查和整改计划,增加抽查、巡查次数,并把抽查结果作为施工项目部的绩效考核重要一环,并将结果和外协施工队伍经济利益相挂钩,使其在根本上重视安全问题,做到到心中有数、检查有力、监督有效。

现场主要负责人要明确自身的责任所在,在自己所在现场严格要求各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设立专项安全员对危险源和安全措施进行实时管控,及时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对外来民工的各项管理,现场项目经理要确实执行作业指 导卡和作业指导书,保证施工现场现场安全管理到位,督促施工队伍做好安全措施,监督各个工人对安规的执行情况,发现风险立即增加安全措施或改进施工计划。每日要对当日工作进行安全总结,在安全问题上一刻也不能松懈,随工程实施总结经验教训,采用闭环管理确保安全问题不会发生。

对于现场施工的主要实施方施工队伍,一定确保其施工资质一定到位,不出现过期或者资质不足的情况,确保不会有资质不达标的工人进场,进场前要对工人进行安规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场,每天工作都要有现场安全站班会,确保每一名工人明确自己的施工内容、所存在的危险点、所布置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在最基础的位置强化安全责任概念,让基层工人树立起安全意识。

2、做好事故安全应急防护措施,发生事故迅速反应 7个多小时充裕的时间组织抢修时间,相关部门却没有有效的组织起安全防护措施,反应过于缓慢究其主要原因便是对突发事故的准备不足,临时指挥肯定会存在不规范、不全面的弊端,这就体现出了事故应急演练预案的重要性。事故应急演练预案是针对具体事故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包括当事故发生时组织结构、应急流程、责任机制、疏散方案等其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所制定的相关内容。制定事故应急演练预案是风险控制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的扩大,减轻事故造成的财产和生命损失。而为了发现预案中所存在的问题、疏漏,使职工熟悉预案内容以保证事故出现时能快速反应,开展风险隐患辨识以及应急演练是非常重要的。土建现场多数施工人员来自外协队伍,自身素质不是很高,各施工项目部就更应重视应急演练的重要性。在进场开工前,业主、监理和 施工项目部应一同对施工现场进行进行风险辨识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安全措施,施工项目部将安全施工条件和安全注意事项告知施工队伍,确保落实到个人。根据可能风险制定出事故应急预案并随之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包括触电、火灾、地震、洪涝、台风等可能风险,均要组织进行演练培训和紧急救护措施培训,使安全预警理念深入人心,以确保事故发生后可以快速发应。

3、严格进场施工设备及分包队伍资质审查,从最根本杜绝隐患

这次事故的管线建成于1986年,至今发生这样的事故,已经安全运行了近27年,就是这样牢固的管道却发生如此重大的事故,我们更应该反思在日常工作中对我们现场设备和安全工器具的管理模式是否有漏洞。首先应该加强机械设备的资质管理,在进场前应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已进行相关的检测以确保设备合格,安全工器具能否提供相应的实验结果,资质不合格的设备与工具不允许进入现场;在机械操作人员方面,完善持证上岗制度,特殊作业人员持合格的特种作业上岗证方能准许进入现场工作,并有专业人员编著作业指导卡,在现场履行完确认手续才能开始工作,以防止操作时因出现遗漏工序导致风险隐患。这样从人到机械全方位管控,以确保现场基建设备的安全使用,同时将施工资质和其金钱利益相挂钩,使外协施工队伍更加重视设备和人员问题,从施工的根本保证人身安全。

安规上要求“确保人身、电网、设备的安全”,人身时放在第一位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它是那么珍贵,我们在对青岛爆炸案中失去生命的同胞们进行哀悼的同时,更应进行自我的反省,为了永远的杜绝这种危害极大的事故,我们电力企业更应该重视安全问题,把安全问题放在重中之重。我们将以此为鉴,查漏补缺,改进自身的管理方法的管理理念,让安全理念根植人心,让安全问题不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反思 篇2

一、油气管道腐蚀的机理及原因

(一) 管道腐蚀产生的机理

管道腐蚀产生的机理是因为不同的电极电位, 与腐蚀金属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容易失去电子的电极电位低, 形成阳极;电极电位较高的电子零件, 作为阴极。在O2和H2O、铁 (Fe) 的化学反应中生成水合氧化铁, 即铁锈, 它是一种多孔材料, 漂浮在钢铁表面, 没有保护, 金属阳极反应才能进行。

(二) 管道腐蚀产生的原因

石油和天然气管道腐蚀发生在管件的内部和外部。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管道主要采用隐埋敷设管道和间接应用, 而绝大多数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采用隐埋安装的方式, 这部分管道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腐蚀与外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和管道的材料、防腐措施也有很大的关系。

其他方面, 如材料的控制、操作人员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 设计院建设考虑环境因素与建设的有机结合, 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杂散电流对管道的电化学腐蚀, 周围介质的物理特性、温度的影响, 包括环境温度和管道运行产生的温度, 也不容忽视。温度的上升, 将大大加快腐蚀速率。温度与管道敷设的深度有直接关系, 同时更受地区差异的影响。

(三) 防腐措施的主要问题

防腐涂层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地下管线腐蚀, 轻微的失败可以增加阴极保护电流补偿腐蚀保护;特别失败, 如防腐涂层的阴极保护电流引起的块和防腐涂层的破坏, 会产生严重的腐蚀。腐蚀破坏的原因是涂层的完整性剥离或涂层防腐涂层和管道破裂、穿孔和变形。

1.防腐涂层, 涂层和管道表面的空间。如果没有的剥离, 空间没有水一般不会产生腐蚀。如果防腐涂层遭到破坏, 腐蚀介质进入保护电流可能会出现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

2.防腐层开裂、穿孔变形, 可以直接摧毁防腐涂层, 从涂层进入的腐蚀介质, 可以进一步使防腐涂料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阴极碳块, 严重时可以引起管道腐蚀破裂。管道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土压力、外力和材料老化;穿孔多是由于施工或不当外力所致。有报道称, 局部腐蚀层的不完整, 比如某些油田计量站管道防护层上有几个损坏的点, 就能形成小阳极, 引起局部腐蚀。

3.管道补口、管道防腐维修和维护的标准不能完全达标。粘附在金属管道表面的残留物必须在每一次检修中清除干净, 或再刷防腐漆, 以达到st2标准, 如果除锈级别不能满足st2级标准, 将导致底漆和管道粘结不紧密, 产生剥离或阴极, 为管道腐蚀埋下了隐患。

二、青岛油气管道爆炸事故

(一) 青岛油气爆炸事故简介

中石化管道公司管道破裂, 导致石油泄漏。2013年11月22日大约3时15分, 中石化已经找到了事故线路, 并向110报警, 黄岛区立即组织处理。但原油进入雨水管道, 原油顺着雨水管道到达胶州湾盆地的边缘。7时30分, 中石化 (比如黄岛区) 安装两个堵油带。7时整, 青岛海事部门收到青岛港务局东部化工厂的报告, 称发现表面有油。8时30分, 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报告, 青岛口现场救援。10时30分许, 秦皇岛路附近的雨水分流和管道修理工作站先后被引燃爆炸, 爆炸波及青岛市丽东化工厂部分设施。10时40分, 距爆炸点约1公里外的雨水管道末端入海口处, 发生原油燃烧起火。11时左右, 爆炸点附近居民住宅区、小学等人口密集区域被疏散。13时, 现场两处明火点全部扑灭。

东黄双线是1986年7月完成并投入生产, 原设计管道从山东省东营市、寿光、潍坊、胶州等城市, 经高密市, 到黄岛区、青岛黄岛油库, 输油管道的长度248.5公里, 每年1000万吨为设计最大容量。

东黄双线模型是在国内管道行业技术中获得了中国最高奖管道设计的。建于1986年的东营黄岛输油管道, 是中国管道实现自动化管理, 封闭式传输的标志性工程, 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在1980年代早期, 管道建设已经达到国际水平, 中国的管道设计因此而获得了全国优秀工程设计博览会最高奖。

事实上, 在许多年前中石化就已经意识到东黄双线的隐患, 并修改了其中一部分。2007年, 东黄双线管维护困难, 故障已经存在。中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 在发布了2011年9月和2012年9月《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东黄 (复) 线、东临线隐患整治工程环境信息公告》中说:“原来在郊区铺设的管道, 现在因为城市的扩建, 管道成为许多城市基础建设、人口稠密的底下部分, 对管道维修、抢修, 甚至从事建筑物附近的管道, 管道防腐层的大修施工极其困难。”

(二) 事故原因简析

1. 油气管道腐蚀致原油泄漏

漏的石油通过输送管道到达涵洞内, 致使封闭空间油气积累引发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管道和排水涵管腐蚀变薄, 管破裂, 引发石油泄漏, 进入排水涵洞和反冲进路。石油泄漏后, 处置涵洞盖板上的研究人员使用液压锤冲孔, 撞击产生火花, 导致石油和天然气在密闭空间发生爆炸。

由于石油泄漏爆炸超过8小时, 受洪水影响, 石油和天然气混合物在排水涵洞蔓延、积累, 导致大规模的连续爆炸。

2. 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

中石化潍坊输油管道支管的监管不到位。2009年、2011年和2013年, 先后三次对东黄管道防腐层和管道局部进行检测, 未能发现部分管道严重腐蚀和其他重大事故隐患, 导致得不到隐患及时、全面的处理, 自2011年以来定于东黄管道外防腐涂层大修, 截至2013年10月还未对15公里管道的泄漏事故位置进行检修。

3. 规划建设混乱

规划和建设的混乱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控制计划不合理、规划审批工作控制不严, 造成事故的危险化学品企业、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的布局没有远离住宅区、学校等人口稠密的公共区域, 也没有减少近距离交叉布置, 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 管道和排水涵洞工程设计不合理。排水涵洞设计的不合理使得石油有泄漏到排水涵洞的风险, 不利于日常维护和维护;管道处于海水到达区域, 容易遭到海水的巨大腐蚀。

青岛开发区行政执法局信泰物流有限公司, 以审批“绿色计划批准”的形式非法同意设置盖板, 在施工中违规将明渠改为暗渠;秦皇岛路综合整治实施项目的过程中, 施工单位未与油气管道企业沟通协商, 未按要求计算对管道安全的影响因素, 对管道未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 加剧了管体腐蚀、损坏。

三、我国油气管道防腐技术改进建议

(一) 电化学防腐技术

电化学保护指的是使用外部电流金属 (包括合金, 下同) 腐蚀电位变化的腐蚀速率降低防腐技术。根据电化学保护可能会改变的方向可分为阳极和阴极保护。潜在的消极转变前金属腐蚀的热力学稳定性, 马达运动而金属热力学不稳定, 然而在金属的阳极溶解过程的动力学是巨大的。

(二) 纳米材料涂层防腐

纳米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给材料科学领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变化。由于腐蚀的材料的性质取决于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外观表面, 纳米技术的应用无疑将带来巨大的机会, 带动腐蚀控制技术的发展。研究表明, 修改后的有机涂层防腐材料, 纳米技术可以提高其综合性能, 尤其是提高机械强度、硬度、附着力, 提高耐光性、耐老化性、耐候性, 添加一些粒子纳米颗粒等可以增加密封材料, 达到更好的防水、防腐效果。无机涂层的材料, 如纳米结构, 可以极大地提高塑性和韧性。

(三) 合理规划油气管道线路

为了搞好城市建设, 规划应坚持地下、地面同时规划的原则。首先, 先规划科学建立城市地下管线, 如计划、合理安排建设序列, 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整性、系统性, 为了使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管理和协调城市建设规划, 城市应该在上年度建设计划, 并提前通知有关部门行业和管道单位。工业部门应引导现单位, 根据城市道路建设年度计划和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年度专业管道施工计划, 实现与城市道路建设年度计划同步。

如与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规划冲突, 或与油气管道和其他基础设施安全距离不够可以在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建设规划完整的城市和农村发展来解决, 避免在施工和运营的过程中再次出现问题, 甚至导致安全生产事故。

四、结语

虽然管道腐蚀保护在中国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相信通过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引进新材料、新工艺、新管道防腐涂层和非金属材料, 将有很大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近几年石油、天然气管道防腐技术的应用情况。根据新近的文献报道, 从管道腐蚀产生的机理、原因及我国近年来油气管道防腐技术应用的现状等方面, 系统总结论述了管道防腐新技术的应用情况。着重讨论了国内外油气管道防腐技术应用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并以青岛油气管道爆炸事故为例, 探讨了我国油气管道防腐技术的应用和油气管道防腐技术还存在的问题, 以及改进我国油气管道防腐技术的策略。

关键词:油气管道,防腐,规范

参考文献

[1]李安军, 张智亮.输油管道防腐新技术[J].化工装备技术, 2008, (01) .

由爆炸事故反思油田管网档案管理 篇3

1 油田管网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实体管理分散。目前,中原油田管网档案主要由分布在各油区的档案室负责管理。由于油田管网是油田地面建设工程的主体工程,因此,油田管网工程档案多散存于油田地面建设工程各个单项工程档案内,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系统的油田管网档案体系。

1.2 数据系统性差。由于在油田开发建设中,需要不断对油区管线进行扩建、改建,新管线不断增多,旧管线也在不断更换和废弃,油田管网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形成的油田管网档案也越来越多。由于企业对油区管网总图编制、修改重视不够,虽然新扩建、改建的某一段管线档案较为齐全、完整、准确,但企业档案部门并不能及时提供齐全、完整、准确反映整个油区管网情况的档案材料。

1.3 管理手段落后。油田管网档案大多为纸质载体,以手工管理为主,尚未建立完善的油田管网档案数据系统。

1.4 利用率较低。油田各采油厂一般都会有几个从业时间长、了解本厂管网情况的“管道通”,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去档案室查阅档案。以中原油田文南油区档案室为例,室藏油田地面建设工程档案585卷,涉及管网工程项目档案4228件,但管网档案年平均利用7人次、27卷次,是全年各类档案利用率的5%。

2 改进措施

2.1 建立管网档案评价考核机制,加强归档的约束

能力。一是将档案工作要求纳入到油区管网管理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范围,促使其监督、检查、审核管网档案的齐全完整归档。二是建立管网档案审核考评体系,对全年竣工的管网工程档案按档案要求进行考核评价,并及时将考评结果反馈到建设单位,作为工程资金结算和工程招标管理的依据,确保归档管网文件材料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

2.2 建立油田管网总图制度,补充、完善油田管网档案信息,提高管网档案质量。对油田地面管网档案进行全面清点,针对各油区管网实际,对已失去保存价值的管网档案进行鉴定销毁,对缺失部分的管网档案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出各油区及油田管网总图。同时,建立总图的补充修改制度,确保总图的准确性。

2.3 加强管网电子文件收集力度,提高信息化水平。目前管网工程形成了大量电子文件,因此,需要加大对管网工程电子文件的收集,在纸质管网档案移交的同时,移交相应齐全、完整、有效的电子文件。

2.4 建立油田管网档案管理系统,提高油田管网档案管理水平。油田管网工程隐蔽、复杂、动态的特点,使传统的管网档案管理方式无法迅速、准确提供档案信息。特别是随着生产人员更替,人为对油区管网状况做出及时有效判断越来越困难。因此,油田档案部门应利用数据库技术和GPS技术建立一个精确度高、可靠性强和现时性强的油区管网档案信息系统,建立系统管网竣工图关联关系,并实时动态更新和维护,实现油田地面管网档案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

2.5 针对油区管网管理利用需求,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围绕管网档案利用需求,与油区工程技术管理部门合作,利用室藏档案编制开发管网档案信息,充分发挥管网档案价值。如笔者所在的档案室,近年先后编印了《文南油区管网档案图集》、《文南油田历年油井转注配套施工方案汇编》、《文南油田管网档案使用指南》等编研材料,受到了油区生产管理人员的好评。

青岛爆炸事故分析 篇4

16日18时许,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的一条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起火管道为直径900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  

毒。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海面遭受污染。

事故回放

目击者:以为发生了地震

中国石油8.10+0.070.87% 壹桥苗业19.21+0.020.10% 獐 子 岛15.74-0.55-3.38%

毫米的原油储罐陆地输油管线,后引起700毫米管线起火,燃烧产生气体主要为含硫和芳烃类气体,无剧

“当时我听到一声巨响,还以为发生了地震。”17日16时左右,在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起火发生22小时后,大连边防检查站新港分站政委陈志刚回忆说,“昨天傍晚爆炸起火时我正在操场上散步,听到巨响后回头一看,不远处的输油管线瞬间冒起浓烟,由白到黑,逐渐浓烈,火势也起来了”。

“爆炸发生10分钟后,爆炸地点升腾起几米高的火柱,火光几乎映亮了整个30万吨原油码头。16日深夜,这里油烟遮挡了大半边天,到17日上午油烟浓度开始下降。”陈志刚说。

事故调查

责任属油船方还是中石油待判定

大连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副局长孙本强昨日表示,对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起火事故的原因,辽宁省政府已经成立调查组开始启动调查,目前还不能对事故原因做出判断,需要调查、分析之后才能得出结论。事故责任到底是在油船方还是中石油,现在还不能判定。

孙本强说,辽宁省政府成立的调查组已经开始向事故现场的值班人员、操作人员调查,同时与事发时正进行卸油作业的外籍油轮进行登船接触。

孙本强表示,此前媒体所说的爆炸原因只是根据表现形式所做的初步判断,要做技术上的分析才能做出进一步的判断。

清除油污

布设围油栏9000多米

截至18日15时,辽宁海事局等部门出动海事工作人员400人次,在溢油海域布设围油栏已扩大到9000多米,清理过的海域,表面污染状况有一定改善。

记者了解到,辽宁海事局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组织协调下,紧急从其他省市调运清污应急物资。从秦皇岛调来的2000米围油栏、2吨消油剂17日晚抵达大连,从青岛和北京调运的30吨消油剂昨日运抵大连。

目前,海事部门已组织了20余艘清污船舶,在最大范围内对海上形成的50多平方公里的油污开展清除作业。

有关专家介绍,这次输油管线爆炸造成的海洋污染,可能超过50平方公里,清理海上油污是一项艰巨工作。

环境影响

现场气味仍难闻影响程度待评估

大连市环保局副局长吴国功昨日表示,环保部门已经对这次事故的 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影响程度尚待评估。

吴国功说,事故发生后,环保部门对 环境影响的监测一直在持续,20多个空气监测点和十几个水质监测点展开工作,大气的环境质量没有因灾害而产生超出范围的影响,究竟有多少原油泄漏正在进行核实。他说,受到较重污染的海域约11平方公里,轻度扩散的有50平方公里,泄漏原油的扩散将受到天气、潮汐等情况的影响。

吴国功表示,原油燃烧会产生40多种污染物,但对人体不会产生太大的不利影响。

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罐体冒出的浓烟明显变淡,但现场气味仍然难闻,喉咙和眼睛在长时间受到刺激后都很不舒服。

渔业反应

上市公司:养殖海域未受原油污染

吴国功昨日表示,泄露原油的扩散将受到天气、潮汐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影响程度有待评估。而獐子岛集团和壹桥苗业两家主营海产品的上市公司昨晚不约而同地发布公告,称公司养殖海域未受到泄漏原油污染。

2006年上市的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在公告中称,事故发生海域距公司獐子岛养殖海域约90公里,泄漏原油没有进入公司养殖海域,没有对养殖产品造成影响。6月中旬才登陆深交所的壹桥苗业则表示,壹桥苗业地处瓦房店市炮台镇,属渤海内湾海域,虽然距爆炸地点约有60千米,但事故发生地属黄海海域,渤海地处黄海西北部,陆地阻隔了两个海域,因此公司所在海域没有受到泄漏原油的污染。

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反思 篇5

中国石化12日晚间就青岛油管爆炸事故发布公告,称将对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董事长遭纪律处分

2013年11月22日,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1月9日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对媒体表示,事故被认定为责任事故,爆炸原因为输油管路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变薄破裂,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所挥发的油气与暗渠当中的空气混合形成易燃易爆气体,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集聚。这起事故,企业有责任,违章作业,政府监管部门也有责任,在原油泄漏到爆炸的8个多小时从企业到政府未采取有效警示措施及时疏散群众。

1月10日,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正式披露了调查结果,认定这起事故是一起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对包括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青岛市委副书记、青岛市市长张新起在内的48名责任人分别给予纪律处分,此外对涉嫌犯罪的15名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调查组认定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5172万元。

设安全生产警示日

昨日中国石化在公告中称,将会承担其相应赔偿责任,这部分资金将主要来自中国石化在以前积累的安全生产保险基金和公司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的商业巨灾保险的保险理赔资金。公司决定将每年11月22日作为中国石化安全生产警示日,以告慰逝者,警示后人。截至发稿新京报记者未联系到中石化相关人士就具体赔偿事宜作出评论。

不过在事故发生之后,中石化即摆出低姿态,爆炸隔天,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现场向青岛和全国人民道歉。

在10日调查组公布调查情况后,中石化在其官方微博上表态,“坚决服从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责任的认定,并接受对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决定”,“并再次向全国人民和青岛人民深深致歉”。

爆炸事故的反思 篇6

天津港爆炸这件事不仅是建国以来的最大消防事故,还会是今后影响最全面的的,如果说我们的国家还能继续健康持久运行的话。简单一句话,是我们当前体制下空前绝后的。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我们的执政与国家治理都要从中深刻检讨学习,如能也必须接受教训才能继续前行。教训有下:

第一,这是反应了我们政府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政治上的自己能力的苍白,这一爆炸揭开了不仅是腐败,更多的是体制和执政者与整个公共管理体系的无能。为什么安全制度形同虚设?为什么堂堂一个直辖市在城市规划,经济布局,安全防范上如此不堪?为什么京畿重地党委政府在灾难预防和处置上的表现如此混乱无能,以至民心动摇?国企制度,大资本集团,红顶商人的权贵利益凌驾于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的痼疾在这次事故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的吹嘘的在社会转型,产业升级等方面所做的社会管理创新和产业优化等工作是多么的经不住检验!

第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基本宣告失败,冬奥会成了刚进门的寡妇。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是经济的振兴,依靠的是北方自身的改革,提升和壮大,冬奥会集全国之力、排众民反对非议“买”下来,就是要为这个战略站台,但是漂亮女人终究是要嫁给好男人才能体现价值,才能获得好生活的,但是这一下子,这个男人命根子给炸了,而且中了毒。天津是北方的希望,大兄弟没了,下一步大连等周边,这这个堂兄弟们要上位了,可惜的是他们虽没有大兄弟的实力积淀和地域基础,却拥有大兄弟的劣势和毛病。依靠计划经济思维,违背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以及道义公平做出的决策,失败是必然的。虽然出发点好,但好事应该换思维,我们的国家改革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第三,下一步怎么走?我们要回归,老老实实的回归,坐下来,重新布局,思考问题的本源,依靠规律办事。我们的目标是好的,复兴也好,人民幸福也好,都是对的。下面就要选择道路了,我们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总路线也选对了。再往下,就要仔细分析检讨一下这个总路线的具体内容了。我们先是选择了反腐作为敲门砖,门打开了,开门红,不错,但是进去发现深宅大院,荆棘丛生,虎狼出没,我们又提出要治标也治本,问题出现了,过去三年多了,治标没有发动群众,没有让人民感受实惠,速度,力度和全面性都不够,民众和精英阶层都有不耐烦了,治本依然没有启动,连摸路子的工作都没启动。天津卫这一下检验了成果,可惜没通过!临阵砍了安监局长,依然晚矣!

我们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总路线。全面了,就要包括经济,经济本质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从人民出发,经济是牵总,社会是搭档,政治是当爹妈的,生态和文化是兄弟,无论哪个领域,人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决定性的。但是,我们没有也依然不敢“以人为本”,依然依靠国企豪强鱼肉百姓,依然推行人治,对待德先生和赛先生依然如临大敌,这个家庭内离心离德,有历史包袱,有习惯惯性,但这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我们稀里糊涂、浑浑噩噩,人民发生混乱是必然的。

现在要谈往下怎么走了,摆在第一位的是人口问题要处理好,老龄化是必然,低生育率是对中国来说伪命题,不可怕,我们要做的是把人的(个体的)全面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目标,教育好,培养好,团结好,用好在世的人,继续坚定不移的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政国策。

下面该尊重规律办事了,人口流动是规律在起作用,也是人民追求幸福的一个体现,由于它造成的问题,都是结果而不该是问题,有时候,让深圳经验走向全国,比人工温室培育十个天津都更有效果,何况我们造不出这么大的温室大棚。人民要平等,我们就要给;人民要自由,我们也要给,这个要有组织循序渐进的给,但不能不给,也不能推三阻四,拖拖拉拉;人民要团结,我们要大力引导;人民要稳定,我们要尊重,不能任着自己性子来,所以无论反腐和改革都是要少说多做,做实事,抓关键,少搞花样,更要慎用群众运动,人民很讨厌这些。

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反思 篇7

1 事件回顾

2013年11月22号凌晨3时许, 青岛市黄岛区中石化输油管线一输油管道发生破裂事故, 造成原油泄漏。在抢修过程中, 管道破裂处起火, 管道发生爆炸。此次事故造成62人死亡。爆炸导致周围道路面目全非, 部分原油沿着雨水管线进入胶州湾, 污染海面约3000平方米, 周边建筑未倒塌的基本都成了危楼, 最终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

2 安全生产风险的成因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的原因可概括为三方面, 分别为设备缺陷或故障、工作人员的失误、管理缺陷。

2. 1 设备缺陷或故障

常见的设备缺陷或故障是有很多原因的, 如强度不够, 设计、制造、安装时强度不能满足其运行时的要求, 运行磨损、老化后强度降低, 在设备运行中更换了不合格的材料。“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的直接机理是输油管线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的管线腐蚀严重, 引起原油泄漏, 流入暗渠, 空气和原油在密闭空间里混合。此次爆炸事故中的管线本身处于不安全状态, 才引发了原油泄漏, 进而引起爆炸事故, 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 2 工作人员的过失

工作人员的过失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过程及其产生的不良后果。很多研究揭示了工作人员的过失与生产事故的关系, 明确人失误是导致生产事故的最重要的原因, 占生产事故发生原因的第一位。此次11·22管道爆炸事故的一个重要成因就是工作人员的失误。

在日常工作中, 一些职工安全意识松懈, 甚至无视安全规章制度, 擅自更改、简化安全作业程序, 在作业过程中挖空心思走捷径, 这种“以恶小而为之”的思想和做法往往是各类安全事故的根源。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 就不能正确判断其操作过程是否安全, 缺乏安全生产风险意识, 对不安全的行为视而不见, 在自觉不自觉中产生失误, 如拆除转动设备的不安全的设备等使用不安全设备的情况; 本来应该用设备或工具操作, 但是为了省事, 用手用脚或者身体其他部位操作。原油管线的抢修一定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动火、动土和动电的许可, 消防措施的到位, 如此次事故中救援操作中关于企业未成功检测泄漏地带的油气条件, 工作人员违规使用非防爆电器。

2. 3 管理缺陷

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制缺位, 监管不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是保证及时、有效地实现安全生产计划的关键, 如果出现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和评审改进的安全生产风险的缺陷, 就可能发生事故。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在设置构架上层次不清、功能不全、职责配置不合理, 许多企业为了眼前利益冒险生产、违章作业导致的安全事故更是层出不穷。对国家一系列安全生产的指示文件视而不见, 重产量轻安全, 片而追求利润, 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得不到贯彻和实施, 导致大量的违章作业存在, 此次爆炸中爆炸东黄输油管线与市政管线冲突, 中石化报告曾称此次爆炸管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中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曾在2011年和2012年两次发布对11·22爆炸事故中的东黄管道进行隐患整治的报告, 此后, 官方并没有说明两次改造的具体完成情况, 事发后据媒体报道, 东黄复线改线工程部分标段的环评工作还在进行当中, 至今未能正式动工。且中石化集团在2013年举行一场全国性的安全大检查, 此条管道也在检查之列。

3 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防范的措施

3. 1 强化管道风险控制, 从源头上减少事故发生

此次事故直接原因是管道腐蚀严重, 原油泄漏, 发生爆炸。所以应加强管道风险控制, 加强风险评价分析,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控制管道事故风险。特别是对陈旧的管道进行更多的安全检查, 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大危险源实施重点管理, 特别是对发现的大事故隐患实施监控措施。当检查中发现具有不可承受风险的重大事故隐患时, 应立即整改, 只有当风险已经降低时, 才能开始或者继续运行。对管道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极其重要, 严防第三方活动、自然灾害等主要因素对管道运营的破坏。

3. 2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此次事故中, 救援违规作业引发爆炸, 在应急作业时, 相关企业违规使用非防爆电器。目前许多生产企业尚没有建立起安全生产意识, 只有将安全风险意识根植在思想深处, 将良好的作业习惯渗透到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才能做到稳中思险, 提升安全风险意识, 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要从一线职工着手, 从最简单的风险源辨识, 到风险源的查找, 将安全风险管理运用到各项工作中去, 从安全风险的概念, 到安全风险的辨识以及安全风险的分析和总结, 在实践中将安全与风险结合并运用, 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把安全风险管理运用到实处。企业的基层职工以及企业的管理层要提高安全生产防范意识, 严格贯彻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和措施, 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安全生产风险。

3. 3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风险预警预报管理体系, 在风险预警预报管理体系中, 主要包括警源分析、警兆辨识分析、风险响应和风险监控预防。风险管理要贯穿企业各项业务的整个过程, 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相关的统计研究显示风险发现得越早、采取预防控制风险的措施越及时, 那么控制安全生产风险的成本就越低, 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也就越大。早期预警可以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即使事故已经出现, 早期预警也能有效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

摘要:石化企业是我国的重点支柱行业之一, 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同时又是高危行业, 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本文以“11·22”中石化青岛管线爆炸为例, 着重分析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成因, 进而提出石化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中石化管线爆炸,石化企业,安全生产成因

参考文献

[1]孙华山.安全生产风险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反思 篇8

环函[2012]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2010年7月16日18点02分,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保税区的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库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并造成大量原油泄漏,部分泄漏原油流入附近海域造成污染(以下简称“7.16”事故)。在这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大连市环保局反应迅速、组织有序、沉着应对、措施得力,经过60多天的艰苦奋战,圆满完成了环境监测、危废监管和岸壁清污工作,确保实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决不让油污进入公海、进入渤海”和不发生二次污染的目标,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抢险救灾集体一等功”。长期以来,大连市环保局严格履行了项目环评审批、验收、日常监管等职责,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为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做出了突出贡献。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7.16”事故发生后,因电缆被炸导致电闸门失灵无法关闭油罐及管道阀门等原因,致使大量原油通过爆炸点管道持续泄漏。在爆炸起火现场部分泄漏原油随消防水经雨排系统通过泄洪沟排海口进入港池,海面上燃烧的原油烧毁了港池内设置的四道围油栏后扩散至港池外部海域,造成海洋污染,事故对周边7个海水浴场、2个海水养殖区和3个海洋保护区环境造成不同程度污染,未对渤海及其公海造成影响。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在大连市环保局党组的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奋战在一线,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竭尽全力开展应急处置,将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一)责令企业关闭排海闸门,防范发生次生环境事件。为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引发次生环境事件,大连市环保局董伟局长第一时间做出部署:企业立即关闭入海闸门,防止消防水进入海域产生污染;相关人员立即通知大连港集团负责人依法关闭泄洪渠排海口闸门。但由于大连港集团现场指挥部为避免造成更大的生产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决定不关闭排海口闸门,致使部分泄漏原油及大量消防水由排海闸门流入海域。

(二)立即启动环境应急预案,及时开展环境应急监测。大连市环保局指挥中心立即启动了环境应急预案,由局领导带领70余名环境监测、监察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冒着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沉着冷静地开展应对工作。监测 人员在接警40分钟内就出具了第一份大气和海水监测报告,为事故救援工作提供了技术参考。大连环保局连续7天组织对事故现场以及周边企业、居民区和市内进行大气环境监测,并在全市所有媒体发布了环境质量公告。

(三)科学制定清污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从7月19日起,大连市环保局每天出动100多人,20多辆监察车,沿150公里的海岸线开展海岸线污染情况调查,并于23日绘制出海岸线污染分布图,为7月26日市政府做出海岸线清污决策提供准确资料和科学依据。同时组织制定了《海岸清污工作方案》和《海岸清污验收认定方法》,委托研究单位对清洗剂进行检测、鉴定,确定使用符合国际公约的清污药剂,做到科学清污。

(四)对危险废物处置严防死守,确保不发生二次污染事件。为严防从海上打捞的几万桶油污被私自转运、贩卖造成二次污染,大连市环保局在6个地区设置10个含油废物收集点,每天出动150多名执法人员分散在各收集点24小时盯守。为保证含油废物安全储存,分别借用大化碱厂3万平方米空地和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4.5万立方米事故缓冲池,暂存固体含油废物和含水污油,并派出60多名环境监察人员对暂存点进行24小时监管,同时采取苫盖、设立围堰、防渗处理等措施,有效防范了暴雨带来的环境风险,未引发二次污染事件。

(五)及时总结处置经验,完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7.16”事故结束后,大连市环保局认真分析和总结事故案例,进一步完善了环境应急防范措施和管理制度。一是强化对高危企业的环境风险防范工作。创造性地绘制了40家重点企业敏感信息平面图,对企业风险源、排污口、污染物总类及工艺进行了标注,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信息。同时,选定化工、油品储存类等环境风险较高的企业作为环境应急管理示范企业,对其风险源状况、预案编制、风险防范措施落实、物资储备、联动救援等五方面工作进行论证和规范。二是进一步强化沿海排污口工作,对10个入海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并设立专用标志牌,将入海排污口的位置、类型及举报电话等信息向社会公布,方便举报和监督,有效防范和遏制了“7.16”事故后相继发生的4起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近两年,我部接报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255起,其中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116起,占突发环境事件总数的45.5%。为此,各级环保部门要高度重视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的“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环境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落实“两个责任”,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各级环保部门要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主体责任,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强化生产安全事故泄漏物质的收集、截流、导流设施和外排闸门等防范措施,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确保能够将泄漏物质控制在企业内部。强化地方政府环境安全监管责任,督促地方政府完善流域、区域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对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要从立项、审批、验收、监管、应对等各个环节,依法依规追究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业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健全环境风险防范工作机制。要完善环保内部工作机制。环评审批和“三同时”验收要对环境风险防范提出明确要求;日常执法监督、隐患排查要督促企业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环境应急、监测、科技、监察、宣教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要完善外部应急联动机制。积极与安全监管、公安消防、交通运输、纪检监察等部门建立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提高综合应对效能。

(四)妥善处置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责令企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物质排出厂界外引发突发环境事件。要督促地方政府严格履行环境安全监管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降低和消除环境影响。环保部门重点做好应急监测、信息报告、事态预警、处置方案、事件调查和损失评估等工作。

特此通报。

二○一二年一月十六日

关于青岛石油爆炸案的感想 篇9

对石油企业来说,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不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那么一旦发生事故,第一个受到伤害的必然是我们自己。因此,为了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和不被他人伤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绷紧安全这根弦,决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严格按规程办事,让事故远离我们,真正做到事故苗头不在我们身上,身旁出现。

“安全”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把安全工作作为电力企业的重中之重,体现了对人的生命权的尊重和对企业生存和发展高度负责精神,只有让安全理念成为员工的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动时,企业和员工才能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

安全教育不能一劳永逸,必须经常不断地进行。随着生产技术进步、生产状况变化,有新的安全知识、技能需要掌握;经过安全教育已经掌握了的知识、技能,如果不经常使用,会逐渐淡忘;已经建立起来的对安全工作的浓厚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淡漠;在生产任务紧急的情势下,已经树立起来的“安全第一”思想可能发生动摇,安全态度会发生变化。从石油系统发生的有记载的人身伤亡事故和误操作事故可以看出,因人员违章造成的事故占88%,因而,要想保证安全生产,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对安全生产进行控制,就必须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是安全控制的有效措施。

安全防范重于泰山,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是哪一个人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是惨痛的教训写出来的。一幕幕血的教训和一例例安全事故向我们警示“违规操作,习惯性违章和麻痹思想”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任何无视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只有将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确实做到“时时处处想安全、人人事事讲安全”才能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企业的兴旺发达。

我们要结合安全生产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和自己的切身感受,自己教育自己,使每位员工在工作前都要“回顾”过去在类似作业中曾发生过哪些安全问题,有什么教训?“预想”现在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什么安全隐患?牢固树立一丝不苟按章作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1月22日凌晨3时许,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一输油管道发生破裂事故,造成原油泄漏。上午10时许,抢修过程中,管道破裂处起火。据官方介绍,昨天上午10点30分,青岛开发区舟山岛路与刘公岛路附近,国货商场北侧一管线发生起火,10分钟后红星液化码头(辽河路段)原油泄漏区域发生起火爆炸,事故造成数十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元,并给当地居民留下了极大的心里阴影!

相反德国人一共在中国青岛待了17年,没盖大楼,没搞布满喷泉鲜花和七彩灯光的广场, 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先把下水道给修了.没人看得见德国佬做的这些,基本上属于吃力不讨好.可是100年以后,全中国人都看见了一个从来不淹水的青岛。原德国租界区的下水道,在高效使用了百余年后,一些接口零件需更换,经查询,当年的公司已不存在,一个德国企业发来电子邮件说: 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中方依建议果然找到了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

一百多前德国人在青岛建盖了许多房子,如今这些房子的居住者还定期收到德方建筑公司发来提醒函:按照建筑材料老化的周期,房子哪个部位应该维修了;百多年前,德国公司承建的青岛下水道,至今技术仍未落后;百年前昆明的石龙坝水电站采用德国西门子发电机组,至今仍在运行。当然说这些并不是外国人就比我们的技术好,恰恰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们的这一种工作态度和管理制度以及精神。为什么我们的公司也在学习人家的制度,反而学的一团糟呢?难道只是为了存在而学习吗?

把安全理念转化为一种行为习惯,还要逐步确立起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当安全生产成为一种习惯,那么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让安全的警钟在我们耳畔常鸣,在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建设能源产业美好的明天。把安全作为一种习惯

HSE管理体系所体现的管理理念是先进的,这也正是它值得在组织的管理中进行深入推行的原因,它主要体现了以下管理思想和理念。

(一)注重领导承诺的理念

组织对社会的承诺、对员工的承诺,领导对资源保证和法律责任的承诺,是HSE管理体系顺利实施的前提。领导承诺由以前的被动方式转变为主动方式,是管理思想的转变。承诺由组织最高管理者在体系建立前提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以正式文件(手册)的方式对外公开发布,以利于相关方面的监督。承诺要传递到组织内部和外部相关各方,并逐渐形成一种自主承诺、改善条件、提高管理水平的组织思维方式和文化。

(二)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组织在开展各项工作和管理活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从保护人的生命的角度和前提下,使组织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人的生命和健康是无价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来换取产品。

(三)体现预防为主、事故是可以预防的理念

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些组织在贯彻这一方针的过程中并没有规范化和落实到实处,而HSE管理体系始终贯穿了对各项工作事前预防的理念,贯穿了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理念。美国杜邦公司的成功经验是:“所有的工伤和职业病都是可以预防的”;“„所有的事件及小事故或未遂事故均应进行详细调查,最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分析,找出真正的起因,指导今后的工作”。事故的发生往往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械设备的不良状态、环境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等引起。组织中虽然沿袭了一些好的做法,但没有

系统化和规范化,缺乏连续性,而HSE管理体系系统地建立起了预防的机制,如果能切实推行,就能建立起长效机制。

(四)贯穿持续改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HSE管理体系贯穿了持续改进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体系建立了定期审核和评审的机制。每次审核要对不符合项目实施改进,不断完善。这样,使体系始终处于持续改进的趋势,不断改正不足,坚持和发扬好的做法,按PDCA循环模式运行,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五)体现全员参与的理念

安全工作是全员的工作,是全社会的工作。HSE管理体系中就充分体现了全员参与的理念。在确定各岗位的职责时要求全员参与,在进行危害辨识时要求全员参与,在进行人员培训时要求全员参与,在进行审核时要求全员参与。通过广泛的参与,形成组织的HSE文化,使HSE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深处,并转化为每一个员工的日常行为。

建立HSE管理体系的指导原则

1.第一责任人的原则

随着生命和健康成为保障人权的重要内涵,HSE管理在现代管理中的地位愈来愈突出,已成为国际石油石化工业发展战略之一。HSE管理体系,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责任,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是HSE的第一责任者,对HSE应有形成文件的承诺,并确保这些承诺转变为人、财、物等资源的支持。各级企业管理者通过本岗位的HSE表率,树立行为榜样,不断强化和奖励正确的HSE行为。

2.全员参与的原则

HSE管理体系立足于全员参与,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系规定了各级组织和人员的HSE职责,强调集团公司内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员工必须落实HSE职责。公司的每位员工,无论身处何处,都有责任把HSE事务做好,并过审查考核,不断提高公司的HSE业绩。

3.重在预防的原则

在集团公司的HSE管理体系中,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装置(设施)设计和建设、运行和维修、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这5个要素,着眼点在于预防事故的发生,并特别强调了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HSE必须从设计抓起,认真落实设计部门高层管理者的HSE责任。初步设计的安全环保篇要有HSE相关部门的会签批复,设计施工图纸应有HSE相关部门审查批准签章,强调了设计人员要具备HSE的相应资格。风险评价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是所有HSE要素的基础。

4.以人为本的原则

HSE管理体系强调了公司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满足HSE管理的各项要求,突出了人的行为对集团公司的事业成功至关重要,建立培训系统并对人员技能及其能力进行评价,以保证HSE水平的提高。长庆油田分公司在员工培训方面实行两套班子,分开培训,分工明确,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培训质量,对企业HSE管理的落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对于不同的组织,由于其组织特性和原有基础的差异,建立HSE管理体系的过程不会完全相同。但组织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基本步骤一般是相同的。

让安全的警钟在我们耳畔常鸣,在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建设能源产业美好的明天。把安全作为一种习惯

上一篇:实习的某一天下一篇:李白的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