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共13篇)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篇1
第一课 运动着的世界
一、风在吹,水在流,人在行,鱼在游……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物体具有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二、搜集资料、制作卡片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搜集资料的途径有:看书、读报、询问长辈、上网查询等。完整的资料卡片包括:资料类别、来源、作者、题目、内容摘要、摘录时间等。第二课 动物运动会
一、动物的运动方式大致可以分为飞行、游泳、奔跑、爬行等几类。观察动物运动方式的途径有去动物园、上网查询、在家观察等。
二、按不同标准给动物分类。按动物的食物分:草食性的、肉食性的、杂食性的。按动物的运动方式分:飞的、跑的、游的、跳的、爬的。按运动空间分天上的、地上的、水里的。
三、动物的身体特点:跑——四肢发达有力 跳——后腿发达有力 飞——翅膀发达有力
游——尾巴发达有力 第三课 生命在于运动
一、游泳运动员肩膀宽,举重运动员上臂比较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游泳运动员经常锻炼肩膀的肌肉,所以肩膀比较宽,举重运动员主要锻炼手臂的肌肉,并且能够锻炼骨骼,使骨骼变粗增长,所以上臂比较粗。
二、什么是合理的体育运动?
合理运动包括合适的运动类型和合适的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等。不同的运动强度、运动形式、运动时间和频率,对健康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呼吸加速、心跳加快、出汗增多。第四课 小吊车
一、吊车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机械。人们利用它可以把比较重的物体提到高处。
二、小吊车的组成:底座 支架 吊臂
三、小吊车的臂是怎样工作的?小吊车的臂的运动与牵引它的两根绳有关。放松上牵引绳,拉紧下牵引绳时,吊臂向下运动。当放松下牵引绳,拉紧上牵引绳时,吊臂向上运动。
四、根据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断人和动物的肢体是怎样运动的? 动物的运动均由肌肉来控制。如人体的前臂运动,就是靠一组肌肉牵动的,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肱二头肌牵动前臂内收。当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时,肱三头肌牵动前臂向外伸展。
五、仿生学是人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原理,制造或改善机械、仪器、建筑、工艺等的科学。我们的祖先根据飞蓬草种子发明了车轮,根据响尾蛇热眼发明了人造热眼。根据狗鼻子的构造发明了电子鼻。根据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日光灯。根据蛇发明了蛇形机器人。滑翔机模仿鹰的滑翔,屋顶模仿蛋壳结构,钢筋混凝土模仿树根。第五课 确定位置
一、参照物 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要准确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参照物。参照物也叫参考物,是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的运动而选作标准的一个物体,这个物体被假定是不动的。从参照物的角度看,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它就在运动。
二、确定位置的三要素:参照物 距离 方向
三、如何选择参照物 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为了研究方便,应选择合适的参照物,若要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最方便的是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研究正在行驶的船舱里的人的运动时,则以船舱内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四、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三要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常用到政区图、交通图等等,这些图能帮助我们找出方向,确定位置。比例尺常用线段表示,即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注明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例如1:500000就表示地图上1厘米线段,代表实际距离500000厘米。看地图还要学会辨别方向,除了按指示标判读方向外,还可以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这些都没有,就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向。看地图还要认识图例和注记。第六课 做沙盘
一、沙盘最初的意义是用沙土做成的地形模型,由于它一般用木盘盛着,所以叫沙盘。
二、做沙盘步骤:画出平面图——准备实验材料——制作沙盘。画平面图,先要测量出校园内主要建筑物、树木之间的距离,再按一定比例缩小。第七课 动与静
一、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第一步:选择好参照物 第二步:判断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没有发生位置变化,如果位置发生变化,说明被研究物体在运动;如果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被研究物体是静止的。由于参照物是任意选取的,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就具有相对性。例如卡车载着机器在行驶,坐在卡车上的人看机器是静止的,而站在公路旁的人认为机器与随着卡车一起运动着。因此,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只有在先选定一个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才能确定。
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
9iki,以什么为参照物时,竹排是运动的,以什么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 以两岸或岸上的树来说,竹排是运动的,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
三、如果选择扇叶作参照物,电扇的保护网做旋转运动,如果选择底座作参照物,它在做摇摆运动。第八课 快与慢
一、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二、小车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车运动的地面摩擦力的大小。
2、作用在小车上的力的大小
3、小车的重量。第九课 推和拉
一、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它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必定是另一个物体所施加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是物体间作用的两种形式,推是使物体移开或移动的力,拉是强行将物体拉向自己的力或拖力。如割草机割草,用脚蹬自行车都是用力推,放风筝、升国旗都是用力拉。第十课 常见的力
一、常见的力有扭力、弹力、磁力、静电引力、浮力、地球的引力、摩擦力、压力。
二、地球对物体具有引力,物体下落是因为它们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地球的引力是指向地心的,苹果落地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
三、物体由于地球引力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重锤是根据重力垂直向下的原理制作的。人们利用它来检测物体是否垂直。第十一课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
一、让小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必须用力推或拉。要使运动的小球向左拐弯,必须对它施加一个向左的力;要使它向右拐弯,必须对它施加一个向右的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机械运动的几种形式
1、平动
2、转动
3、机械振动。第十二课 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一、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阻力。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阻碍物体做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
二、为了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外力;同时为了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也需要对物体施加外力,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也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有时要增大摩擦,有时要减少摩擦。第十三课 我们的地球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 古人认为 天圆地方 鸡蛋形 麦哲伦环球航行 球形
二-。观察地球仪 经线 纬线 赤道 地轴 蓝色代表海洋 黄色代表陆地 白色代表冰川。东经120°北纬40°附近有一个重要城市是北京。第十四课 太阳和影子
一、影子——早晨长、正午短、傍晚长。温度——早晨低、中午高、傍晚低。
二、古人很早就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是有规律的,日晷就是根据这种规律制作的测时仪器。第十五课
一、有些不容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进行研究。当不同的假设似乎都成立的时候,应该改变一下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从更多更广的方面去考虑。
二、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自西向东绕着地轴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在自转的过程中,地球的某一地点转到朝向太阳的时候,就是白昼;当这一地点转到背向太阳时,就变成了黑夜。正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才形成了昼夜的交替现象。
三、在同一天中,上海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被太阳照到?是上海,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总比西边的先看到太阳。
第十六课 昼夜与生物行为
一、如果没有昼夜变化,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没有昼夜更替,各种生物的生物节律将会被打乱,无法很好地安排作息时间,不利于各种生物的生存。地球的一面将会永远背对着太阳,一面将永远面向太阳,那么,面向太阳的地区温度将会升到几百度,背着太阳的一面温度将会下到零下几百度,除了细菌和微生物,所有生物都会灭绝。
二、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曾经将一些开闭时间不同的花栽在一个大花坛里,利用花的开闭来报时,并把这个大花坛称为花钟。
三、昼夜节律 是指生命活动以一天(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发光菌的发光,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摄食、躯体活动,睡眠和觉醒等行为,都是昼夜节律的表现。人体生理功能、记忆能力、情绪、学习和工作效率等也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波动。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时期,因此,更需要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
四、人类掌握了生物昼夜节律,就能通过技术更好地利用有益生物和防治有害生物。第十七课 交通工具 一、二百多年前,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帆船和马车。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自行车,轮船、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今天,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不断改进、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变得越来越便利。
二、如何选择交通工具,需要考虑什么?需要考虑时间、价格、舒适程度、是否便利。
三、汽车的发展
1769年,法国人尼古拉。居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蒸汽机汽车,后不实用,后来,德国的卡尔。本茨和哥德利布。戴姆勒分别制成了用汽油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并试车成功,由此宣布汽车时代的到来。
四、火车,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发明了蒸汽机车。
五、1816年,德国的德莱斯发明了最早的自行车。第十八课 交通与生活
一、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便捷的交通工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加快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二、不同产品需要不同的交通工具 对虾等海产品需要轮船、摩托车、汽车、飞机等。煤炭需要汽车、火车、轮船。
三、城市中的交通问题有哪些?
1、交通阻塞
2、交通事故
3、公共交通问题
4、步行者问题
5、停车问题。第十九课 展示会
一、定期整理搜集到的学习资料是学习《科学》课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自己确定资料分类的标准,并给资料编号,便于今后查找。资料整理可以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有条理。
二、整理资料的具体方法
1、卡片
2、剪贴
3、打印
4、复印
5、电子文档保存在磁盘中。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篇2
一、经历构建概念过程, 渗透分类思想
当学生学习了平角、周角的概念后, 为了让学生对角有更深入的理解, 必须对角进行分类, 理清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因此, 学生根据角估认角的类型, 从而加深对角概念的理解。学生通过对角的测量来修正角的类型, 形成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的策略。学生对下列角自主估认、测量、分类后, 进行交流并汇报。
生1:∠1和∠6是锐角, 因为这两个角比直角小。经过我的测量, ∠1的度数是45°, ∠6的度数是50°, 我的估认与我的测量结果相同。
生2:∠3是平角, 因为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直线上, 与量角器经过中心点的0刻度线完全重合, 度数是180°。∠5是周角, 因为周角是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当周角的一条边绕它的端点旋转到同一直线上时形成平角, 这时正好是180°;再旋转到两条边重合在一起时, 等于2个平角, 所以∠5的度数是360°。
生3:∠2和∠7是钝角, 因为这两个角比直角大。经过测量, ∠2的度数是120°, ∠7的度数是130°。∠4是我的估认与实际测量不相同的, 我估认∠4是锐角, 经过测量发现∠4是直角。
生4:我想补充∠7不需要测量也能知道度数, 因为∠6和∠7形成一个平角, 已测得∠6=50°, 所以∠7=180°-∠6=180°-50°=130°。因此, ∠1和∠6是锐角, ∠4是直角, ∠2和∠7是钝角, ∠3是平角, ∠5是周角。
生5:我和同桌通过填表的方式来研究角的分类。
生6:我还知道各角之间的关系, 因为锐角<90°, 直角 =90°, 90°< 钝角 <180°, 平角 =180°, 周角 =360°, 所以, 锐角 < 直角 < 钝角 < 平角 < 周角。
生7:我想补充生6的各角之间的关系, 1平角 =2直角, 1周角 =2平角 =4直角。
要对角进行有效分类, 确定分类标准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经历估认角的类型、测量角的大小后再根据角的度数对角进行分类, 逐步概括并形成角的概念。正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所指出的那样:“通过多次反复的思考和长时间的积累, 使学生逐步感悟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思想”。
二、经历估量、测量过程,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根据给定的角来估计角的度数, 根据角的度数来想象角的大小, 是学生学习角的度量的难点。如何让角的图形与角的度数有效结合?学生一组组地进行观察和比较, 判断每组中两个角的大小 (如图2) 。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每组中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大一些, 理由是下面的角的边比上面的角的边长。
基于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特点, 学生用一幅三角板拼一拼图2中的每一组角, 判断上面的角与下面的角的大小, 并分别比较∠1, ∠3, ∠5和∠7及∠2, ∠4, ∠6和∠8的大小。学生用三角板拼后进行交流。
生1:我用三角板中的一个小角 (指30°角) 去拼∠1和∠2, 发现∠1和∠2是一样大的。
生2:我也用三角板上的小角去拼第二组中的∠3和∠4, 发现∠3和∠4都含有2个小角。
生3:我是用三角板上的大角 (指60°角) 去拼∠3和∠4, 发现∠3和∠4都是一个大角。
生4:我是用三角板上的小角去拼第三组的∠5和∠6, 发现∠5和∠6都含有4个小角。我的同桌用大角去拼, 发现∠5和∠6都含有2个大角。
生5:我用三角板上的大角和小角都无法拼出第四组中的角, 第四组中的角无法判断。
生6: (边展示边说) 我用两块三角板能拼出∠7和∠8, 先用含有小角的三角板拼直角, 再用另一块三角板的角 (指45°角) 就拼出了∠7和∠8。虽然我知道∠7和∠8一样大, 但我不知道∠7和∠8的度数。
师: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1:经过比较, 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生2:角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因为射线的一端可以无限延伸, 所以, 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
生3:我发现∠1含有一个小角, ∠3含有两个小角, ∠5含有四个小角。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张开得越大, 角越大。
师:经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比较, 得出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 叉开得越大, 角越大。请同学们再比较∠1, ∠3, ∠5和∠7四个角的大小, 有多大, 大多少?
生1:∠3的度数是∠1的2倍;∠5的度数是∠3的2倍, 是∠1的4倍;∠7的度数是∠1的4倍多一些。因此, 这四个角的大小是∠1<∠3<∠5<∠7。
生2:用我的三角尺无法判断四个角的度数和大多少, 而我同桌三角尺上的度数能判断这四个角的度数。
生3:用三角板来判断角的大小, 要比对要计算, 不仅麻烦, 而且有的角无法用三角板来判断。比较角的大小, 要用量角器。
学生先估计一幅三角板上各个角的度数, 并量一量各是多少度, 再用量角器测量∠2, ∠4, ∠6和∠8中四个角的度数。学生估计与测量后, 进行交流并展示。
生1:长度标注在直角边的三角尺, 我的估测与测量的结果是相同的, 分别是90°、60°、30°。
生2:长度标注在底边的三角尺, 我的估测与测量的结果有不同的地方, 在估测时, 下面的两个角分别是40°、50°, 实际测量时发现这两个角的度数都是一样的:45°。
生3:经过对一幅三角尺的测量, 我发现开口向右的角一般要看内圈刻度, 开口向左的角一般要看外圈刻度。
生4:经过对∠2, ∠4, ∠6和∠8四个角的测量, 我测量的结果是∠2=30°、∠4=60°、∠6=120°、∠8=135°。我发现∠4比∠2大30°, ∠6比∠4大60°, ∠8比∠6大15°。
生5:四个角测量的结果与我们拼的结果一样, 而且, 我从四个角的比较中发现角可以看作一条射线绕其端点旋转一定度数后形成的图形。
学生6:经过测量, 我现在能比划出30°、45°、60°、90°、120°、135°的角。我能想象出30°、45°、60°、90°、120°、135°角的大小。
三、经历多元作图过程, 渗透类比思想
学生在学习画角知识时, 可以充分利用原有量角的知识和经验。学生不仅经历了画角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充分经历类比的过程。如何让学生经历画角的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 (10°、45°、60°、90°、105°、120°、165°) , 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学生先自主画角, 再分组讨论, 然后进行展示。
生1:我每个角都是用量角器画的, 因为我们已经学过量角的方法, 所以用量角器画角比较简单。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 先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 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 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因此, 我在画一个60°的角时, 先画一条射线, 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 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 接着要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 就是这个角的度数。因此, 画角时, 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然后, 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 通过刚画的点, 再画一条射线。最后, 标好角的符号及度数。
生2:我觉得有的角用三角尺画比较简便, 用三角尺可以直接画出45°、60°、90°的角, 而10°、105°、120°、165°的角用量角器画比较简便。
生3:我除了10°的角要用量角器外, 其他的角用三角板都可以完成, 其中105°、120°、165°的角需要一幅三角板才能画出来。
师:谁来介绍一下用一幅三角板画出105°和120°、165°的角?
生4:画105°角的方法是:利用45°+60°=105°, 可以先用三角板画出一个45°的角, 然后与45°的角共一条边再画出一个60°的角, 这两个角的和就是105°。画120°角的方法与画105°角的方法是相同的, 可以利用60°+60°=120°或者90°+30° =120°来画。
生5:画165°角的方法是:利用30°+45° +90°=165°, 可以用三角板画一个30°的角, 再接画一个45°的角, 然后再接画一个90°的角, 这三个角的和就是165° (如图3) 。
生6:我补充画165°角的方法, 利用45°+60° +60°=165° (如图4) , 我的同桌利用180°—15° =165°也能画165°的角 (如图5) 。
人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知识乐园 篇3
展示台10%(有创意者加2分)
一、我会当编辑4%
今年寒假,语文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办一份语文手抄报。
1谙你为自己的手抄报起个新颖的名字:_______
2你准备设计的栏目:
二、我会当侦探4%
小宝家的粮仓被“盗”了。小宝的爸爸说这个小偷肯定是甲。这可怎么办呢?他们决定请乙出马,果然,乙不负众望,活捉了甲。甲是谁呢?有一则谜语告诉了我们:眼睛不大,细长毛发,以偷为生,谁见谁打。谜底:那乙是谁呢?请根据它的特点来编一则谜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谜底(友情提醒:谜底是本学期学过的一篇课文题目1:
阅读屋20%
一、趣味阅读7%(2+3+2)
狐狸和乌鸦
乌鸦又衔着一块肉在树枝上休息,一只狐狸来到树下。
鸟鸦没料到狐狸会来这么一手,听着听着,气得浑身打起颤来。她刚开口回骂,肉从嘴里掉下来,狐狸叼着肉一溜烟跑了。
谁知,狐狸却开口大骂起来:“你这臭嘴婆娘,顶风臭十里!穿一身丧服,叫人看了就作呕!还有你那破嗓子,比驴叫还难听百倍……”
乌鸦想,他肯定又是来奉承我的,这回我可不上当了。任凭他把好听的话说上十箩筐,我也不理他。
1给上面四段话重新排排队,变成一篇通顺的文章,把序号写在()里面。
2乌鸦过去是怎么上当的?在本文中又是怎么上当的?请根据你的了解有顺序地写几句话。
3读了这则寓言后,我想到了:
二、精品阅读13%(1+2+2+2+2+4)
生活处处有语文。只要你平时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不断积累,学校以外的大社会也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大课堂,而且这里比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丰富得多,精彩得多。不信,你跟我一起去走一走。
走在大街上,你会发现随处可以学到语文。形式多样的店名牌子、五花八门的广告,这些都离不开文字。仔细把这些文字品味一番,会让你真正懂得什么叫语言的精确和准确,你一定会流连wang(忘望)返。更有趣的是,有些同学会为一个个成语、一句句名言遭更改而不平,会因为发现一个被包装得十分漂亮的错别字而兴奋不yi(已己)。
好的电视节目中也能学到语文。电视能把广bo(搏博)世界构建成一个个知识的窗口。这里有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有比课堂更广阔的天空,这些无不和学好语文息息相关。
走进大自然,这里也有语文。自然环境中的风雨雷电、花鸟虫鱼;艺术世界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这些都会在我们的心底留下永久的记忆,会丰富我们的生活。
生活离不开与人交往,更离不开语文。有时需要写留言条,拟一份表扬稿。节日到了,送张贺卡给老师亲友,不忘附上一句句滚烫的话语;同学好友生病了,shao(捎梢)份诚挚的祝福给人带来安慰。
生活处处有语文,有形的,有声的,无形的,无声的。只要不断去捕捉,用心去体验,学习语文无时不能,无处不能。
1给短文加个适当的题目:__________
2给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用“对”标出。
3文中提到了大街上许多成语、名言遭更改,相信你也有这样的经历吧。回想一下,将它列出并改正过来。
例:衣衣不舍(依依)
4用“_____”画出2~4段中可以概括段意的句子。
5看广告,学语文。
A晶晶亮,透心凉——“雪碧”饮料广告。 “晶晶亮”说明产品:___________;“透心凉”说明产品:_________。多么形象的广告啊!
四年级上册科学填空知识总结 篇4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3、天气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4、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5、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6、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
7、常见的云有(积云)、(层云)、(卷云)。
8、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勺)来到。
9、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0、100毫升水最多可以溶解(36.5)克盐。
11、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1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13、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加热)(搅拌)(把待溶解的物质切碎或研成粉末)
14、音叉是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1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它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16、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17、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8、鼓膜模型是用(气球皮)或(薄橡胶)、(口杯)和(橡皮筋)做成的。
19、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
20、当我们跳动的时候,(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
21、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篇5
第三单元《声音》
3-1.我们周围的声音在强弱、高低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3-1.音叉是一种
发声仪器,用来
调试乐器
和
测试音高.
3-1.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
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
低
.
3-2
.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
3-2
.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
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3-2
.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
了.
3-3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
来描述
(音量是描述物体振动幅度的一个量,单
位:分贝
dB).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
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
3-4
.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
3-5
.声音以
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3-5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3-5
.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3-5
.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3-6
.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3-6
.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3-6.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
鼓膜的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
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
—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
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3-7
.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
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
3-7
.噪音对人的伤害:声音过高过强,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3-7
.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
(资料:声带越紧,声音越高.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1
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
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4-1
.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
4-1
.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4-1
.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也可以用
看、听、闻、摸的方法感觉.
4-2
.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4-2
.人体的活动由骨骼、关节
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形式也不同.
4-2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
.
4-3
.人的呼吸器官有:
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
4-3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
氧化碳
.
4-3
.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
4-3
.经常锻炼身体,会
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4-3
.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4-4.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
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4-4
模拟心脏工作的实验中,洗耳球模拟心脏,手一捏一松模拟心肌搏动,塑料管模拟血管.
4-4.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
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4-5.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
大肠
.食物被食道
运输
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
磨碎
和
分解的,在小肠里被吸收.
4-5
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口腔----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食道----把食物运输到胃里;胃----进一步磨碎和分解食物,暂时贮存食物,初
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大肠
----吸
收剩余的水分,储存食物残渣.
4-5.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
4-6.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
.
4-6.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4-6.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
4-7.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4-7.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四年级上册科学总结 篇6
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尽管课时任务重,我仍尽力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以下是我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的总结。
一、目标达成
(一)、教学内容完成情况与学生掌握情况
本学期圆满完成了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情况如下;
1、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对物体运动的形式和状态进行判断。
2、能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入手,对有关现象、形式、状态等感受兴趣;能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并愿意与同学进行分工、合作,体验讨论与交流的乐趣;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结果。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注意做好课前准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学习大纲和教科书,准备好每节课必要的实验教具,做到先备课,后上课的习惯。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汲取,从而使教学任务能够按计划完成。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一学期下来,我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1、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3、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
4、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
5、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二、困惑问题
在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自己经验的不足,仍存在不足之处:
1、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完不成。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学生家庭的不配合,造成了学习差。
3、还有一部分是,反映问题慢,基础太差,是造成了不及格现象。
4、班级发展不平衡,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5、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
6、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
三、改进措施
1、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科学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
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科学观念。
2、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新教材理论知识,课堂上设计新颖、愉快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平时我细心观察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调查小结工作,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根据其的实际情况拟订学习目标,以目标来激励学生进步。
3、坚持检查学困生的转化情况,做好小结工作,使优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台阶,进一步培养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篇7
“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多媒体资料创设情境,结合现实生活实际情况,引领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形成寻找解决最优方案的意识。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很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但部分学生数学基础不是很好,学生的思维差异很大,所以在讲课过程中,选用了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沏茶问题,通过合理安排操作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3.1、
通过烙饼问题、沏茶问题、卸货问题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2、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力目标:
在问题探究、动手模拟、交流争辩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2.1、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2.2、通过交流活动,使学生体会交流协作这一学习方法的价值。
4、教学重点
认识到解决问题有不同的策略,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5、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能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教学策略
6.1、谈话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6.2、出示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3、让学生利用教具在问题探究、动手模拟、协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学习情境设计
7.1、
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展示情境图,让学生从中提出问题,再围绕“寻找解决最优方案”的主题,通过小组协作、讨论交流,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7.2、
让学生利用教具在问题探究、动手模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同时通过自我评价,纠正自己原来的错误,展现自我。
8、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沏茶的六张图片一个大圆、10个小圆一面涂颜色表格
9、教学目标
9.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烙饼过程,沏茶问题的交流,让学生感悟统筹思想,初步了解统筹的含义,掌握烙饼问题的统筹方法,并能实际应用。
9.2、在问题探究、动手模拟、交流争辩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规律探寻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9.3、通过交流活动,使学生体会交流争辩这一学习方法的价值。
1 0、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以“烙饼”问题和“合理安排时间”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展开教学。数学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它不仅仅是承载数学知识的地方,它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教师只有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才能给学生一个创新的课堂,一个发展的课堂。
摘要:《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烙饼问题、沏茶问题、卸货问题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自测题 篇8
1. 690700000≈()亿8060000=( )万
2.最大的八位数比最小的九位数小()。
3.用4、7、8、2和5个0写出一个大于7亿的数是(), 小于7亿的数是( )。
4.从个位起,第()位是十万位,第九位是()位。
5.射线有()个端点,线段有()个端点。
6.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特殊的( )。
7.□366,如果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
8.□6=12……8,□=()。
9.在除法里,除数除以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
10.一个平角的度数是一个直角度数 的( )倍。
11.()里最大能填几。
20 )<9370 )<290
30 )<16590 )<715
12.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是72千米/时,要行驶360千米,需要()小时。
13.每个足球的单价是48元,用400元最多可以买()个足球,还剩()元。
14.根据3600=9,直接写出得数。
360000= 1800=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2.等腰梯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3.最小的八位数是一亿。()
4.我们学过的多位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 )
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乘积扩大10倍。(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下图中有()组平行线。
A.2 B.3C.4
2. 300300读作()。
A.三十万三百 B.三十万零三百C.三万零三百
3. 4□9200000≈5亿,□里最小填()。
A.1 B.4C.5
4.一个计算器24元,王老师要买45个,他带了1100元,够吗?()
A.不够 B.够了
5.小明家来了客人,他要做以下几件事:
小明沏好茶水至少要()分钟。
A.13 B.12 C.11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150= 1200=720=
50=3200=4505=
2700=720=3900=
2.用竖式计算
35798900 7089
4508 46408(要验算)
3.脱式计算
3800-(314+358) 81025+175
五、列式计算
1.甲数是450,乙数是甲数的3倍,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的26倍是884,这个数是多少?
六、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鱼池,宽25米,长是宽的5倍,这个鱼池占地多少平方米?
2.一辆汽车从甲城到乙城需要12小时,行驶的速度是65千米/时,返回时的速度提高到78千米/时,几小时可返回甲城?
3.学校新买进一批图书,每班分得48本,分给12个班后还剩24本,这批图书有多少本?
4.下图是小洪家到学校的示意图, 路线上的数字表示道路的长度(单位:米)。小洪从家到学校走哪一条路最近?有多少米?
七、统计
下面是五爱小学五年级各班男、女生人数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五年一班男生人数比五年二班男生多()人。
(2)全年级共有女生()人。
(3)全年级男生的总人数比女生的总人数少()。
八、操作题
1. 用一对三角板画出105
2.用量角器量出下面电视机上各角的度数。
∠1=() ∠2=( ) ∠3=( )
九、选做题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辨别给物体排序所依据的特征。
2.能独立地根据物体的统一特征进行排序。
3.了解不同塑料膜的物理特性是有差异的。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2.知道排序的含义。
3.认识古筝是一种多弦排列的民族乐器。
4.了解不同塑料膜的物理特性是有差异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重视对科学证据的思考
2.乐于合作与交流。
学习成果:
1.知道什么是排序
2.认识排序的意义
3.学会按多个特征进行排序
教学材料:
食品塑料膜、食品保鲜膜、衣物塑料袋三种大小相等的矩形方块
教学步骤:
一、集中话题
早晨我们上早操的之前必须要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
排队是怎么排的呢?
看看这些奥运冠军,他们都是什么项目的第一名?哪些同学在某某方面最强?能独立地根据物体的统一特征进行排序
能辨别给物体排序所依据的特征
二、探索和调查
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进行排列的练习。
下面是科学家收集的关于声音在10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你能帮忙整理一下吗?
学生讨论整理数据
认识古筝,看一看古筝上面的弦是怎样排序的
研究不同的塑料膜,然后对它们的物理特性进行排序知道排序的含义
了解不同塑料膜的物理特性是有差异的
了解不同塑料膜的物理特性是有差异的
乐于合作与交流
三、反思和解释
1.你是按什么依据来整理的?看一看整理之后有什么改变,有什么好处?
知道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重视对科学证据的思考
2.分类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
2.从五个一组的材料实物中,正确归纳出其中的四个共同具有的特征,从而区分出哪一类不同。
3.以指纹图是为标准,用找相同点的方法给小组同学的指纹分类。
4.独立寻找特征,画出一个符合特征的海洋生物。
5.根据教材的图示,能连续地发现分类的特征。
6.模仿教材的图示,能用多积两分法给自己选择的果实分类。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教材文字表述的不同动物具有的相同特征。
2.能够识别出三种指纹的类型,并能正确地与文字配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重视分类的科学证据
2.善待自然界动物
学习成果:
1.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
2.了解生物分类学的“双名法”
3.学会找相同点分类的方法
4.学会多极两分法
教学材料:印泥
教学步骤:
一、集中话题
出示图片,商店里面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表示?
二、探索和调查
老师这里有一些文具,你能不能将他们分成六类。
学生讨论进行分类
我们来认识一下科学家是怎样给动物进行分类的.?
人的指纹有三种,看一看你们的右手拇指上的指纹,在纸上按下你的指纹印,然后在小组中分一分类。
做一个小游戏:
你能找出这类海洋生物的特征吗?说说看他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点?
在下面的几个海洋生物中,指出哪一个是他们家族的成员?
在活动记录纸上画一个这样的生物。
如果老师给大家提供鱼、斑马、猫、鸟、龟、人,这几种动物你能为他们分类吗?之后还可以再分吗?
能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
能够识别出三种指纹的类型,并能正确地与文字配对
独立寻找特征,画出一个符合特征的海洋生物
理解教材文字表述的不同动物具有的相同特征
根据教材的图示,能连续地发现分类的特征
三、反思和解释
学生汇报说说是怎样分的,并说出这样分的理由
生活中有很多分类的事例,想一想还有哪些?我们为什么要给实物分类,这样分类有什么好处?
让小组中的同学分开站,分为一类的同学说明他们的指纹怎么样?
请你选择8种水果然后用多积两分法为他们分类。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篇10
一、抵抗弯曲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要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3.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4.研究的问题: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吗?
实验材料:两叠书、三张A4纸、若干个垫圈
实验假设:有关,纸越宽的抗弯曲能力越大
实验步骤:①把两叠书当作桥墩,放上一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②放两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放三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④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中应控制不变的量: 纸的宽度 ;不变的量有: 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2.一般情况下横梁是立着放的,因为横梁立着放虽然减少材料宽度,但增加了厚度,大大增强了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3.瓦楞纸板的结构为什么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了了?因为瓦楞纸中间的结构是是W是形,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三、拱形的力量
1.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2.抵住拱足,能使拱的形状保持不变,拱就能承载更大的重量。
四、找拱形
1.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
2.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如手捏鸡蛋不易碎)
3.塑料瓶的上部、底部为近似圆顶形,中部为圆柱形。最厚最硬的地方在瓶口,最薄最软的地方在瓶身。
4.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它可以更好的承载人体的重量。
5.生活中的拱形:肋骨、足弓、拱门,拱窗,拱桥;圆顶形:龟壳,贝壳;球形:蛋壳,果实,头骨。
6.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状比做成实心的棒状要粗的多,而且任何方向的抗弯曲力都相同,即重量轻、强度高。管状的手臂骨、腿骨,植物的杆、茎,钢管都是应用了这个原理。
五、做框架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2.长方形框架、正方体框架加上斜杆相当于里面有了三角形,可以起到加固作用。
六、建高塔
1.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
2.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
七、桥的形状和结构
1.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了桥墩的负担。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
2.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们建造的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3.钢索桥的结构:由钢缆、桥塔、桥面组成。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桥塔修得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拉力。
八、用纸造一座桥
1.用纸设计桥需考虑哪些问题:①纸这种材料的特性;②纸的承受力有什么特点;③选择形状和结构。④用什么方法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2.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长度在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己建的跨海大桥中位居第一。于5月1日正式通车。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篇11
(宽阔)的广场 (尽情)地唱 ( 堆 )雪人
( )的城市 ( )地说 ( )雪景
( )的棉花 ( )地问 ( )雪仗
4.把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一块儿。(8分)
立刻 特别 著名 非常
美丽 有名 马上 漂亮
三、句子积木。(14分)
1.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6分)
(1)周末我们全家去公园玩
(2)多么好的景色啊 你以前来过这里吗
2.把下列词语排列成句子。(4分)
(1)小柳树 一身 浅绿色 穿上 的 衣服
(2)雪地上 在 雪仗 打 堆 小伙伴们 雪人
3.照样子写句子。(4分)
例: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 )地吃起葡萄来。
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风娃娃帮助人们做事,我们怎么能责怪它呢?
四、运用学过的知识填空。(请填序号)(6分)
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③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④拔苗助长,徒劳无功
1.小刚懂得的知识并不丰富,却经常吹牛,妈妈笑他是____。
2.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就好比____。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田野献上( )的果实,枫林举起( )的旗帜,蓝天飞着( )的鸽子,大海奏起( )的乐曲。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长 颈 鹿
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到动物园去看长颈鹿。
长颈鹿是一种逗人喜爱的动物。它全身浅黄,身上长满棕黄色的斑纹,它们要是站在树丛中,很难被人发现。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它的脖子长长的,真像瞭望台。眼睛又大又机灵,可以望到很远的地方。长颈鹿的头上还有一对美丽的角。
我长时间出神地望着长颈鹿,舍不得离去。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写了长颈鹿的样子。(4分)
2.长颈鹿全身浅黄,身上长满了棕黄色的斑纹。它的脖子( ),眼睛( ),还有一对( )的角。(6分)
3.这篇短文主要说了什么?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3分)
(1)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
(2)我舍不得离开长颈鹿。( )
(3)长颈鹿是一种逗人喜爱的动物。( )
七、写话新天地。(13分)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篇12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水里拼命地游,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 努力让头伸出水面, 睁大眼睛盯着货轮远去的方向。
船越走越远, 船身越来越小, 到后来, 什么都看不见了, 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的力气也快用完了, 实在游不动了, 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 他对自己说。这时候, 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 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 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 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 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 下令返航, 回去找。这时, 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 就是没有被淹死, 也让鲨鱼给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 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 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 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 船长赶到了, 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 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 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 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您会来救我的, 一定会的!”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 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 泪流满面:“孩子, 不是我救了你, 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感到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 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篇13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草→兔→鹰
2、草→兔→蛇→鹰
3、草→蝗虫→鹰
4、草→蝗虫→蛇→鹰
5、草→鸟→蛇
6、草→鸟—→蛇→鹰
17.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18.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19.上游河床中一般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而下游河床堆满细沙。20、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最大、最著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21、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4万只蝗虫。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60万只鸟。
第二单元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9.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了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1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13.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14.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用凹面镜、凸透镜。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16.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17.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18.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19、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
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都回侵蚀土地。
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第四单元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2、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3、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4、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 的。
6、要使精致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7、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8、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中数值。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0、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1、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轻,摩擦力越小。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
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14、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
15、赛车的设计特点:(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4)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重点知识复习提纲二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草→兔→鹰
2、草→兔→蛇→鹰
3、草→蝗虫→鹰
4、草→蝗虫→蛇→鹰
5、草→鸟→蛇
6、草→鸟—→蛇→鹰
第二单元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 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9.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1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13.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14.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用凹面镜、凸透镜。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16.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17.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18.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地形 山地 丘陵 高原平原 盆地 特点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气温、重力、动植物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如喜马拉雅山,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如东非大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矿物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地被侵蚀的开始。
12、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7、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第四单元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3、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4、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5、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7、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8、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9、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2、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
14、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16、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设计花纹或增加压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安装滚珠轴承或加润滑油)。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推荐阅读: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09-07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09-02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09-26
57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07-03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07-31
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题05-27
四年级上册科学湘教版06-03
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6-26
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06-28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