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

2024-09-02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共8篇)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 篇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是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要学习的内容都是和溶解相关联的知识。也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实验课。上午上完第一个班级的课后,让我有一些感触和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验,分析食盐,面粉,沙子等物质在水里的状态,来揭示什么是溶解。这节课的优缺点有以下几点,我进行了总结。

优点:

1、学生的纪律要照之前的实验课有所进步,因为在上课的时候,我就告诉了今后的每节实验课,都要选表现特别好的小组粘贴小星星,到荣誉墙上。然后累计给予奖励。

2、学生们的状态特别好,做实验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动手操作带来的快乐远比枯燥的知识更吸引人。所以兴趣特别高。

3、填写实验记录单的速度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以往学生经常会问我,这怎么填,那怎么填,而这节课,学生们都是边看现象边自己填写,在他们做实验的时候,我在下面巡视,发现写的都很认真。都是小组自己独立完成,在写的时候,组员也帮助记录员一起分析。这与我的放手也有关系,这节课上课时候,我就说,报告单下课之前必须交上来,而且内容要填满。以前总是怕学生填错,或是时间不够用,留到最后填写,造成报告单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现在发现,及时填错了,这不正是一种反馈嘛?发现错误,才能及时纠正。再者,最后,汇报实验现象的时候,学生也能及时改正。

缺点:

1、即使这节课颁布了奖励制度。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不遵守纪律,不能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还有当老师喊停的时候,置若罔闻。在上实验课的时候,特别考察学生的自律性。如果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不遵守制度,不但影响课堂,也会导致实验失败。

2、这节课的第二个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时间的分配,上实验课,最大的感触就是时间不够用。从准备,到操作,再到交流,汇报,记录。并且有的实验课真的很满,一堂课要做好几个小实验,一堂课下来,确实是很充实的结束,有时甚至完不成。没有实验员帮助准备实验用品,这就更需要把时间合理分配。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实验课,要加以改正,力求更好。

【四年级科学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小学四年级科学上《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

2.《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3.实验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范文

4.《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范文

5.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6.物质的溶解教学反思

7.《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教学反思

8.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怎样加快溶解》教学反思

9.《我们身边的物质》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 篇2

《观潮》是一篇以叙事的形式出现而重点在写景的文章。它有以下一些写作特点:

1.首句简当。文章首句开门见山, 引用了人们的朴素赞语“天下奇观”, 而且是“自古以来”, 既显示了钱塘江大潮的宏伟声势, 又说明了钱塘江大潮的影响历史悠久。寥寥数字, 如同一个双响爆竹, “噼啪”震天, 清脆响亮, 点题简当。

2.层次清晰。文章写钱塘江大潮, 先写潮来之前:“江面很平静”“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人们是“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等着, 盼着”。再写潮来之时:“响声越来越大”“浪潮越来越近”……人们是“踮着脚往东望去”。最后写潮来之后:“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渐渐“恢复了平静”。条理清楚, 思路清晰。

3.比喻增色。文章中一些生动的比喻句, 为课文增色不少。如用“好像闷雷滚动”来比喻大潮将要到来、在远处发出的声音, 用“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来比喻大潮的浩大气势, 用“如同天崩地裂”来比喻大潮的巨大声响, 用“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来比喻大潮给人们的强烈震撼。这样的比喻惟妙惟肖, 富有情趣。

《观潮》中的“动”“静”描写

《观潮》一课运用了“摹形”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潮没有来、将要来、来到后、渐渐退去的过程。

1.没有来———横卧眼前。开始, 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是“平静”的, 这是一种静态描写, 显示的是一种平和的景象。

2.将要来———闷雷滚动。听,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 “响声越来越大”, 而且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出现了一条白线”。这是大潮将要来时的情景, 是动态描写。

3.来到后———山崩地裂。随着白线的向前移动, “逐渐拉长”, 钱塘江“白浪翻滚”“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真是气势磅礴, 而它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又活生生地勾画了它的声势, 加上“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一夸张性描写, 更使钱塘江大潮摄人魂魄, 激人壮志。这段动态描写是全文的高潮和重点。

4.退去后———恢复平静。“潮头奔腾西去”, 表示着退潮的开始。“过了好久, 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说明钱塘江大潮已经完全退去了。这是一段静态描写。

在《观潮》一文中, 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以静—动—静的顺序摹写钱塘江大潮之形, 生动形象, 令人神往。

《鸟的天堂》的“语言美”

《鸟的天堂》一文流畅自然, 朴实生动, 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一、准确传神, 生动形象。作者善于运用确切的词语, 描绘事物的性质、状貌, 恰到好处地抒情表意。如“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里的“似乎”用得十分神奇, 把感觉和景物融为一体, 引人遐想;“颤动”二字真把绿叶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状态写活了。“似乎、颤动”传神地把作者当时的感受、联想融入写景, 具有物我两忘的心态, 意境深远, 妙不可言。第二次去看榕树, 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 有的飞起来, 有的在扑翅膀”, 充分写出了鸟的形态多种多样, 生动形象,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二、节奏明快, 情深意厚。全文节奏鲜明, 声音铿锵, 情真意切, 感人至深。如写静态的榕树, 多用长句, 耐人寻味。写群鸟嬉戏, 以词为句, 长短错落, 生动热闹, 给人以急促的动感。作者又用“连环”“顶真”等写法, “看清楚了这只, 又错过了那只, 看见了那只, 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给人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作者还运用了多种方式表达感情。如用景抒发内心的愉快:划船途中, “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 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当被大榕树的生命力所倾倒, 被群鸟的欢乐所感染时, 直接抒情:“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那歌声真好听”;结尾的“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抒情更显得异常强烈, 震撼人心, 如豹尾般有力。

三、欲扬先抑, 气韵贯通。文贵曲忌直, 本文就采取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第一次看到大榕树的错觉, 先抑, 后写真是一株大榕树, 后扬;先写没有看到鸟的遗憾, 又抑, 后又突出写群鸟嬉戏的场面, 再扬。证实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前后对比, 波澜起伏, 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全文自然流畅, 朗朗上口, 气韵贯通, 如写动态的第一段, 作者用两个表时间的名词“起初”“后来”, 用两个写拍手的短句, 连起了由静寂到有鸟, 再到鸟开始飞起, 最后到处是鸟, 各具情态的整个场面变化过程。接着又由概括到具体, 由整体描写到局部刻画:由“眼睛应接不暇”的概写到“看清楚了这只, 又错过了那只, 看见了那只, 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再到一只画眉鸟的细写, 连贯流畅, 紧凑而又有变化。

《鸟的天堂》自然朴素且又细致周密, 奏响了一曲自然与生命的赞歌。

“鸟的天堂”的引号

《鸟的天堂》一文的结尾处写道:“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里“鸟的天堂”为什么前面加引号而后面不加引号呢?

前一个“鸟的天堂”是人们赞美这棵大榕树, 给它的特定称号, 是说它枝条繁多, 浓荫密布, 许多鸟儿在上面栖息、活动, 非常快活, 它就好像是“鸟的天堂”一样, 所以要加上引号;后一个“鸟的天堂”是作者亲眼看到大榕树上活跃着那么多的鸟, 感到大榕树的的确确是鸟儿自由生活的乐园, 把它说成鸟的天堂是名副其实的, 不是什么特定的称号, 所以就不需要加引号了。

蟋蟀的住宅=“伟大的工程”?

《蟋蟀的住宅》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课后有个思考题:它的住宅为什么可以算作“伟大的工程”?

用“伟大的工程”来形容蟋蟀挖掘的洞穴, 似乎是太夸张了, 但是用蟋蟀挖掘洞穴的工具来作比较, 说是“伟大的工程”却一点也不为过。蟋蟀的整个身躯是那么柔弱, 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 与要完成的挖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修整等工程相比, 这是多么大的反差!所以对蟋蟀来说,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也是人们为之惊讶的超凡举动。

再说, 蟋蟀与其他许多昆虫比较, 特点是不肯“随遇而安”“不利用现成的洞穴”, 而是靠自己“慎重地选择住址”, “一点一点挖掘”, 造出了“倾斜的隧道”, 具有排水的功能;还让“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使住宅十分隐蔽, 有利于保证自己的安全。特别是“在这平台上弹琴”一句, 作者巧妙地把蟋蟀发出的声音比喻为“弹琴”, 又将蟋蟀洞穴门口的平地称为“平台”, 这说明这座住宅的设计是很讲究的, 它不仅能藏身栖息, 还具备休闲娱乐的功能———劳动之余, 四周静悄悄之时, 住宅的主人操琴弹奏, 享受生活的乐趣。蟋蟀是这样的顽强和聪明, 造出的住宅有如此高的水平, 我们能不说它是“伟大的工程”吗?

白鹅的特点

《白鹅》一课后有个思考题:课文中的白鹅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

这篇课文中, 作者重点表现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 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 留下了最初的“高傲”印象。接着用“鹅的高傲, 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 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这都表现了白鹅的特点。

更为可贵的是,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如, 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 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 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 努力地吃它的饭”“立刻逃往篱边, 蹲着静候”等如小偷般的委琐相的描写, 彰显鹅的老爷派头。这一系列对比, 非常形象生动, 使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形。

从这些描写中, 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你说是吗?

“孤帆”是“一只帆船”吗?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两句诗, 特别耐人寻味。

这里的“孤帆”就是指“一只帆船”。难道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吗?显然不是。那为什么这样说?原来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上, 对其他的船只都视而不见了。由此可见他与好朋友孟浩然的深情厚谊。这里还有一个“尽”字和一个“唯”字值得引起注意, “尽”是说“帆影已完全消逝了”, 而“唯”则是说“只”, 只看见江水在远远的地方流。两个字巧妙地展现出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驻神驰的情形。

“诗贵意境”, 这两句诗的意境也非常鲜明动人、意蕴深厚。好朋友坐的船已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那浩浩荡荡的江水正流向远处。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 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给流向“天际”的江水, 要陪伴行舟, 将友人送到那遥远的目的地。诗人匠心独运, 把对好友的深情厚谊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 情景交融, 余味无穷。

《卡罗纳》的“!”

《卡罗纳》里面有四个“!”, 细细品读, 颇有意味。

在卡罗纳要来上学的前一天, 细心的老师就提前嘱咐孩子们:“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 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为什么呢?因为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的母亲去世了。这里的“!”是关切, 是热情, 更是老师的一颗敏锐的“爱”心!

当神情恍惚、面容憔悴的卡罗纳回忆起以前和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情景而放声大哭时, 老师对他说:“哭吧, 痛痛快快地哭吧, 可怜的孩子!”这里的“!”是同情, 是理解, 是对卡罗纳的无限深情!

老师还说:“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但她能看见你, 她依然爱着你, 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 你要坚强哟!”这里前一个“!”是叮嘱, 是希望;而后一个“!”则是深情的鼓励, 是充满希望的呼告!

四个“!”, 使同学们都向卡罗纳伸出了热情的手, “围在他身边, 谁都没有说话, 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沉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后有个思考题: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有同学说, 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 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但我觉得, 这里的关键是, 他常常“一个人在沉思”。

想一想, 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 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 如果不“沉思”, 能使他产生“疑惑不解”的心态吗?而当他“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 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时, 如果不“沉思”, 能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吗?正是由于“沉思”, 才有他在全班同学面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心迹表明, 即在少年时代就心系中华的振兴, 立下了远大的志向。

“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 好奇心驱使着他, 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这句话正是他“沉思”的起因, 而“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 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这句话正是他“沉思”的结果。因此,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绝不是出于一时冲动, 而是经过了认真充分的思考才立下的远大志向。

借物喻人情更深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中有几处对爬山虎的描写。这就是借物喻人。

在“我”刚走进叶圣陶先生的里院时, “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 阳光都变成绿色的, 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 闪烁着迷离的光点。”这只是写“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吗?不。这里表面上写爬山虎的充满活力, 充满生机, 实质上也表现了作者因为征文受到叶老的指点和鼓励, 对自己的文学创作充满了信心, 充满了希望, 以至于阳光也是绿的。

“那片爬山虎”初见时“绿葱葱”, 再望则变得“沉郁”。因为“我”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叶老对自己的作文付出了许多心血, 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如春风拂面”。而到叶老家里做客时, 进一步见到了叶老的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 “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 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融化了”“我小小的心”, 使“我”不但学到了作文的方法, 更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这使“我”十分激动。因而在作者的心目中, 叶老就像“那一墙爬山虎, 绿得沉郁, 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让人感到可亲可爱, “虎虎有生气”。

爬山虎因阳光照耀而绿, “我”因叶老的教导而深受鼓舞。每当作者想起叶老的教导和期望, 就像那片爬山虎一样, 总是充满生气和活力, 以至于“在我的眼前, 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更突出了叶老精神对“我”的永远的激励。

《五彩池》的结语

在《五彩池》一文中, 作者精心设计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语: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 不在天上。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照应开头。文章开头引用奶奶所讲的神话传说中的五彩瑶池是那么神奇美妙, 引起“我”的无限遐想;等到“我”实地游览了四川松潘的五彩池之后, 才感觉到五彩瑶池就在人间, 巧妙地呼应开头, 显得圆活自如, 结构相当严密。

二是对比映衬。文章开头极力渲染神仙境界的五彩瑶池如何奇特瑰丽, 使“我”心驰神往, 同时用虚拟和实写的手法形成对比, 映衬人间的五彩池形态奇特, 色彩各异, 更加令人觉得美不胜收。

三是传情达意。天上的五彩瑶池只是神话传说, 谁也没见过, 人间的五彩池才是实在的, 远远胜过了传说中的五彩瑶池,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自测题 篇3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65-16 34084 15+5

825 28015 486

6300210+21 20-588+22

2.用竖式计算,打号的要验算(6分)

271355777682

3.递等式计算(6分)

(704+258)73155 935-358

4.用简便方法计算(6分)

6祝?9)185 21+244+69+56

二、想想、填填(37分)

1.□967, □里最大填(),商是一位数;□里最小填(),商是两位数。

2.下图中有( )条射线,( )个直角,( )个钝角,( )个锐角。

3.10个一千万是(),一个千亿是()个亿。

4.一个十一位数的最高位、千万位、万位、千位、个位上都是9,其它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是( )。

5.在○里填上<、>或=。

180-(79+9)○180-(79-9)

1805 ○ 1805)

89-24-41○ 89-(41+24)

20+13 ○ 20祝?+13)

6.选择合适的数填一填。

960万 40万 63001496亿

(1)太阳和地球的平均距离约是()米。

(2)长江是我国最长的一条河流,长约( )千米

(3)我国领土面积约()平方千米,几乎和整个欧洲面积一样大。

(4)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面积约()平方米。

7.在计算器面板上OFF键是()键,ON键是()键。

8.钟面上的分针从12起转动15分钟,形成()角,是()度;如果分针从12起转动25分钟,形成()角,是()度。

9.一根木头锯成2段,要锯()次;锯成3段,要锯()次;锯成10段,要锯()次。现锯了12次,锯成()段,我们发现锯的次数比锯成的段数()1。

10.黑板的上下两条边(),相邻的两条边()。

11.根据每组前三题的得数找一找规律,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1)9=81(2)(10-2)=1

999=9801(100-12)=11

99999= 998001 (1000-112)=111

9999999=(100000-11112)=

999999999= (10000000-1111112)=

三、当一回小判官(对的打√,错的打祝?分)

1.一条直线长8米,它的一半是4米。()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3.余数大于除数,说明所试的商大了。()

4.687+3可以运用乘法的结合律写成68祝?7+3),使计算简便。()

5.万级的数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

6.在一块平板上画若干条直线后会发现,凡是平行的线肯定不相交。()

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5分)

1.木板与地面的夹角成( )时,放在木板上的物体向下滚落得更迅速。

A.10B.40C.55 D.70

2.在250后面添上( )个0,这个数是25亿。

A.8B.6C.7D.4

3.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得到近似数是50万,当这个数最大时,千位上的数字只能是()。

A.4B.9 C.5D.0

4.用一副三角板能拼成的角是( )度

A.115B.130C.150 啊?D.145

5.一个正方体,在6个面分别写上数字,三人一组各抛20次,看谁赢的次数多。你觉得下面()的游戏规则是不公平的。

A.正方体两个面写“1”两个面写“2”,两个面写“3”。“1”朝上甲赢,“2”朝上乙赢,“3”朝上丙赢。

B.正方体的三个面写“1”,两个面“2”,一个面写“3”。“1”朝上丙赢,“2”朝上乙赢,“3”朝上甲赢。

C.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1~6这6个数字。“1”朝上甲赢,“2”朝上乙赢,“3”朝上丙赢,“4”、“5”、“6”朝上都不算,重新再来。

五、画一画、连一连

1.一匹小马在A点,它要到河边喝水。为了让小马尽快地喝到水,请你为这匹小马设计一条到河边的路线,并在图上画出来。(2分)

2.用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下图,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各是什么形状?用线连一连。(3分)

六、解决问题(4+4+4+4+7=23分)

1.奶糖每千克15元,水果糖每千克6元,巧克力每千克12元。把三种糖取同样重量合成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2.

(1)李力买了多少桶色拉油?

(2)刘芳花了多少钱?

3.看表格,列式解答。

4.

李老师带1000元够买4个足球和8个篮球吗?

5.下面是小华家2006年缴纳电费情况统计表,请你根据统计表制成条形统计图。

小华家2006年缴纳电费统计表

小华家2006年缴纳电费统计图

1.每个单位长度表示()元。

2.()季度电费最多,最多的电费比最少的多( )元。

3.平均每个季度缴电费()元。

4.平均每个月缴电费()元。

5.观察以上的统计数据,你想说些什么?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三、学情分析:

怎样让食盐溶解得快一些,学生很容易想到搅拌,因为前面几课的实验中多次使用了搅拌的方法,他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验。本课从“搅拌对溶解的影响”这个对比实验入手,到学生自行设计“怎样加快溶解”的研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

四、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玻璃棒

1、玻璃杯

2、热水和冷水、水果糖两颗、食盐、勺子

1、水槽1。

六、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在液体中看不见颗粒,看不见沉淀,分布均匀,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教师引入:我们都喝过牛奶,在冲牛奶的时候我们需要做什么? 学生答:把奶粉放入杯子,然后倒开水,搅拌就可以喝了。师提问:我们为什么要搅拌?(因为可以让奶粉溶得快一些)

师:搅拌真的能让溶解加快吗?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那么要如何做呢?

让学生小组谈论,制定出实验计划。引导学生将试验计划补充完整,并将表格投影。

(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准备两个杯子,每个杯中都盛大约30毫升的水。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两个杯子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中的一杯,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

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指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提出新的条件:我们冲奶粉的时候,为什么要用开水呢?(因为开水也可以让奶粉溶得更快些。)真的是这样么?那么我们也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证明吧。

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

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补充完整:取大约30毫升热水(60摄氏度左右)和冷水各一杯,将两份同样多的实验同时放入水中。观察比较哪一杯中食盐溶解的更快。

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得出结论:热水能让溶解加快。

(二)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

出示水果糖:一块水果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水果糖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水果糖溶解;将水果糖压碎成小块更容易溶解。

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七、板书设计: 5.溶解的快与慢 影响溶解的因素:搅拌

温度

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热水可以加快溶解

八、教学反思: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通过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3、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观察、比较、描述食盐、沙和面粉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与不溶解。

2、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有哪些异同、过滤实验操作。

教学准备:

1、分组准备:玻璃杯6个、水、沙、食盐、面粉、滤纸3张、漏斗1只、筷子3根、铁架台1个。

2、教师准备:泡好的糖水、白开水、过滤装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两杯水,仅仅从外观上看这两杯水有什么不同?指名学生尝一下比较这两杯水的不同。

2、有什么不同?水为什么会变甜呢?怎么没看到水中的糖呢?那糖到哪里去了? 今天我们来探究溶解的问题,我们把像糖这样能溶在水中并让我们看不见的现象在科学上我们称为溶解。(板书:溶解)

3、这里老师预备了盐、沙、面粉这三样物质,PPT出示,(板书:盐、沙、面粉)

4、预测一下,哪个会溶解哪个不会?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5、验证我们的预测是否正确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二、实验观察比较盐、沙、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1、这个试验我们怎么操作呢?先看屏幕(出示记录单)实验单能看懂吗?指名回答,根据记录单先我们应该怎样操作?

2、实验提示:先观察,再把适量的水倒入装有盐、沙、面粉的小烧杯中搅拌,再观察。每人填好自己的记录单。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根据记录表分小组代表汇报),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你为什么这么认为?理由是什么?

5、食盐在水中能溶解你是根据什么现象判断的?(板书:看不见、无沉淀)那你为什么判断沙不能溶解?

面粉你怎么判断?认为不能溶解的依据是什么?认为能溶解的依据又是什么?

4、那么面粉在水中到底能不能溶解呢?

三、过滤实验

1、老师这里有一个新的办法可以帮我们判断。PPT出示“过滤实验装置”(简介装置)。

2、那这实验具体怎么做呢?请看过滤实验视频。

3、实验要点提示:这个实验的要点是折滤纸,老师示范,再提示过滤完成后仔细观察滤纸上是否有物质留下,完成记录表。

4、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6、各小组的代表拿着过滤纸汇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7、滤纸上没有留下盐又说明什么?(板书:能被过滤 能溶解)滤纸上留下了面粉、沙的残余颗粒说明什么?(板书:不能溶解)

四、归纳整理,课外延伸。

1、通过今天的实验探究,你有什么收获?可以通过什么现象去判断物质是否溶解在水中?

2、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知道谁能溶解在水中,而那些不能?看来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板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3、生活中还有一些物质,课后同学们还可以运用课上教给大家的实验方法去检验一下它们是否溶解。板书: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看不见

盐 无沉淀 能溶解 能被过滤

四年级上册科学备课 篇6

主备人: 教案序号:1 上课日期:

1、指导学生认识一般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组成的。

2、通过综合植物体的构造,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3、培养认真、细致地观察植物体的习惯,进行爱护和保护植物的教育。

二、教学准备

1、凤仙花整株植物的图片(课件)

2、常见蔬菜的实物或图片(课件)。

3、常见植物的图片(课件)。

4、小茶壶的实物、小蚂蚁的标本。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教师出示小茶壶。

师:这是一个小茶壶,看一看,小茶壶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壶盖、壶身、壶嘴、壶把)

(二)学习新课

1、凤仙花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1)观察凤仙花(课件展示)。

问:这是一棵凤仙花,就是你们熟悉的指甲草,请你们观察一下,凤仙花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活动,观察、讨论。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形象地认识凤仙花的“身体”构造。

边小结,边将凤仙花的根部、茎部一部分一部分地出示,最后组成凤仙花的“身体”。

(2)一般植物的“身体”构造。

课件展示:向日葵、苹果树、辣椒等。

观察:向日葵、苹果树、辣椒等植物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汇报:请学生分别戴上绘有这几种植物图案的头饰,分“角色”说一说自己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是什么样子的? 问: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一般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3)认识苔藓、蕨类、藻类植物的身体构造

课件分别呈现三种植物,让学生观察、讨论,然后汇报结果。

引导学生小结:苔藓植物只有茎和叶;蕨类植物只有根、茎、叶;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等器官。

(4)欣赏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植物。(课件呈现)

师: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多样,现在已经知道的就有30多万种。由于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很多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我们应该爱护植物。

(三)巩固练习

分析常见能吃的食物是植物的哪部分?(课件出示)

认一认:这是什么植物?

指一指:我们吃的是哪部分? 说一说:这部分叫什么?(2)扩展知识练习:

桌子、家俱由植物的哪部分制成? 竹竿是用哪部分制成?

这些美丽的画(叶画、豆画)是用植物的哪部分制成的?

(四)布置作业

(1)观察你周围的植物,找一找它的身体的各部分。(2)观察常吃的食物,有植物身体的哪个部分?

教后记:

2、植 物 的 根

主备人: 教案序号:2 上课日期: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的根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表或文字表述观察结果;能利用简单器具做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

2、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快乐;意识到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

3、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料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汇报交流:

教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观察各种植物的根,大家观察了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设置疑问,大胆猜测:

教师:老师有一个问题要请教,同学们观察子很多植物,它们都有根,植物为什么要长根呢?根对于植物有什么作用呢?谁能帮助老师解决这个疑问?

组织学生思考,小组内讨论交流。

3、设计实验,验证猜想:(1)、活动一:引导学生设计“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实验。小组讨论并实验。(教师巡视指导,适时点拨。)然后小组为单位汇报。(2)、引导学生观察根。

先介绍材料,提示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学生借助工具对各种植物的根进行细致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再汇报观察结果。

4、自由活动:

教师:植物的根还有其它作用吗? 组织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5、拓展活动:

教师:各小组把刚才根吸收水的实验装置放在一起,比一比,你能发现水位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吗?

教后记:

3、《植物的叶》教案

主备人: 教案序号:3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2、让学生体会到叶子也是有生命的。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到叶子也是有生命的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一些植物的叶

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观察了大树。大家在观察时收集了树叶吗? 生:收集了!

二、主题研究:植物的叶

1、提问:大家收集了几片树叶? 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你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

2、学生分组进行统计与分类。

3、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帮助学生明确区分“种”的标准。

4、汇报:

说一说如何确定两片叶子是否是一种。区分叶子种类的标准:

1、形状;

2、颜色;

3、气味;

4、其它。

三、强化巩固:观察叶的结构

1、教师提问:这么多的叶,它们的结构有什么共同点?

2、学生仔细观察后发言。

3、教师总结并板书。

1、叶柄;

2、叶片;

3、叶脉。

四、总结拓展:

1、学生分组观察一条树枝上叶的状态,找出几种不同生长阶段的树叶。

2、学生试着用词语来表述一片叶子一生不同阶段的生长状态。

3、教师总结板书:

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枯叶

4、引导学生将叶子的一生与人的一生作对比,从而引出“叶子是有生命的”,同时号召大家注意保护植物,收集叶子时只能捡拾落叶,不要采摘树叶。

课后练习:

课外继续收集、观察各种植物的叶

教后记:、植物的茎

主备人: 教案序号:4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茎运输水分的作用;会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的茎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

2.在探究过程中能大胆猜想,养成认真细致、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3.知道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

1、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2、会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的茎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活动准备:

1、提前剪取带叶的枝条,迅速放入滴过红墨水的水中,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观察现象,做好观察记录。

2、准备生长旺盛的盆栽植物、放大镜、刀片等。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探

根吸收来的水分是怎样输送到植物各部分的?今天我们来学习12课、植物的茎。师随机板书

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

讨论:根吸收的水分怎样到达植物的叶、花、果实?叶制造的养料怎样到达植物体的其它部分供它们生长? 你认为茎会有什么作用?茎的内部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如果茎确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那么水分和养料走的一条道路还是两条路? 学生讨论,汇报结果。

教师小结:根据以上讨论我们知道茎可能具有运输作用;茎的内部可能有两种管子,一种管子将根吸收的水分运送到植物体内的各个部分。另一种管子将叶制造养料运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二、验证我们的猜想

谈话:如果自来水管断了,水就会流出来,那么切断植物的茎,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在这颗植物上选择一嫩枝,剪下。观察嫩枝的截面上有什么? 讨论:嫩枝截面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用植物上面的一段茎推放在红水中,你观察到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会么叶子变红? 讨论: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把浸泡过的茎、横切、纵切、观察。

提问:在茎的横切面上看到了什么?在茎的纵切面上又看到什么?说明茎内有什么?茎有什么作用? 小结:以上实验说明茎确实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在茎的内部确实有运输水分的管子。

三、根据自己的研究,绘制出植物运输水分的示意图

根据自己研究的成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制出植物运输水分的示意图。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全班交流。自由活动:

叶制造的养料是通过什么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的?运输养料的细管子在什么部位? 教师出示资料卡,引导学生认识筛管,使学生知道茎里还有一条运输养料的管子,它在导管的外面。

教师小结并板书:在植物体内,茎担负运输作用。在茎内有两种管子。一种管子运输根吸收的水分,另一种管子运输的叶制造的养料。

四、实践应用

有的小朋友爱剥小树皮,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五、拓展活动 教后记:

5、《花和果实》

主备人: 教案序号:5 上课日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说出大致的探究思路。能在前两课用多种方法观察花的基础上,进一步经历按一定顺序观察,对雄蕊和雌蕊这样更细小的物体进行专题观察的过程。

2、有探究花的奥秘的欲望。乐于尝试着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花的授粉条件。

3、知道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生命的任务,能用自己擅长的方法表达雄蕊和雌蕊的特征。能用图片或其他形式表述植物的花——果实的成长过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的构造和油菜花的果实和种子。(传粉是植物生命延续的第一步,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的构造的特殊性,就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思考植物传粉现象存在的可能性,从而探究果实的成长过程。)

2.难点:了解花粉是如何在雄蕊和雌蕊之间传播,并使雌蕊内的胚珠受精成长。教学准备

1、放大镜、镊子、白纸、油菜果实、油菜花和其他植物的花等供分组探究用。无油菜花的也可用白菜花、萝卜花等。

2、显微镜2台。

3、有关植物传粉、受精的课件 教学活动

一、导入

我们已经观察了油菜花,还认识了大自然各种各样的花,知道许多植物会开花、结果。可是南瓜的雌花,有的结了瓜,有的却结不成瓜。苹果、桃子、玉米、油菜等植物也有开了花不结果或少结果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的解释哪些是正确的呢?我们还是仔细地观察一下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吧!设计意图:

激发探究的兴趣,这能较好地调整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入课题,并将讨论的焦点引导到花的雄蕊、雌蕊的观察上。

二、观察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

1、油菜花很小,雄蕊和雌蕊更难观察,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看清楚呢?用什么方法才能通过观察雄蕊和雌蕊作出正确的解释呢?

2、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师生共同归纳研究方法。(参考书上提示的探究方法)

其他还有什么要研究的吗?

思考:雄蕊和雌蕊的这些构造特点与它繁殖后代的功能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有的花会结果,有的花不会结果?

3、学生分组观察、轻声讨论。

4、全班研讨。

5、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时展示蜜蜂传播花粉图和花的受精 意图。

6、浏览课文: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

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油菜的花朵开始凋谢。

提问:你还看到过其他昆虫传播花粉的现象吗?植物还依哪些力量传播花粉

教后记:

6、秋季星空

主备人: 教案序号:6 上课日期:

一、教学目标

1.能提出对四季星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作出书面观察计划;在制定观察计划的过程中感知交流与讨论可以产生新想法并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态特征。

2.能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北斗七星,认识秋季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了解秋季的其他星座。

二、教学准备: 北斗七星、仙后座的录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北斗七星、仙后座的录像。让学生感知星空的美丽与神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引出课题。

(二)、科学探究

1、学生自主交流课前的观察和发现。

2、引导学生认识秋季的代表星座:仙后座和大熊座。

3、指导学生看星空图。

4、让学生提出自己乐于研究的问题。

可以先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开展活动,教师在巡视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恰当评价。对一些不太可行的问题,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恰当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适合学生探究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去研究,不至于使学生的问题成为空想而不能落实。

5、让学生自己制定观察计划。学生制定完观察计划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与补充,教师可在此对学生的观察计划进行恰当的评价。

6、制作观星箱:教师先出示制作观星箱的步骤,再选定物体来试用观察。

三、拓展活动:

建议让学生课后至少再制作一个观星箱,分别用来观察北斗七星及自己选定的星座,坚持不懈地进行长期的观察,发现星空变化的规律。

教后记:

7、冬季的星空

主备人: 教案序号:7 上课日期: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和进行中长期科学观察的习惯。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会观察、乐探索、愿交流的意识,体验学习活动中的乐趣。

3、知道冬季星空的代表星座;学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观察;会查阅资料、科学整理资料。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交流我们的观察和发现。

1、让学生将在自己一段时间以来对星空观察记录的情况在小组内充分交流进行交流。

2、让学生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画出秋季和冬季的北半七星的样子。

3、提出研究问题:根据我们的观察,从秋到冬,星空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二:我们继续来观察、研究星空。

1、引导学生重新确定冬季星空中自己的研究目标,制订自己观察研究重点。

采取小组研究方式相互交流和补充,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以求研究内容和重点更为突出。

2、向学生介绍猎户座。

3、全班讨论:从冬天到春天,北斗星会发生什么变化?冬季星座会发生什么变化?

三、自由活动: 介绍星座知识。

四、拓展活动:

继续利用观星箱观察、记录北斗七星及自己选定的观察目标的变化。教后记:

8、木材

主备人: 教案序号:8 上课日期: 认知目标:

1、能正对探究木头的特点提出观察试验的大致思路,并能更具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试验;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能对研究过程的结果进行评议。

2、在探究木头特点的观察试验活动中体验合作,尊重他人的观察试验结果;意识到不合理使用木头彩绘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知道木头是天然材料,了解木头的性能及用途。拓展性目标 :

调查:一天中,一个中等大小饭店共用掉多少双一次性木筷子。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各种木头、放大镜、酒精灯、导线、电池、小刀、锤子等。教师准备 多样木头、关于木头应用的课件及资料。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过程:

导入:同学们,那么观察过家里有哪些家具?使用什么材料做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活动一:木头有什么特点?

1、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讲: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究。也可以合作共同研究你们感兴趣的问题。

2、制定研究方案。小组分工,合作配合,制定研究方案,准备研究材料,发记录表格等。

3、各组汇报研究方案

说说要研究的问题,该采取哪些研究方法。

讲:你们可以按照方案进行研究,在探究过程中,一定要一边研究,一边做好记录。

4、学生进行实验研究

5、汇报实验结果

请各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有不同意见可以补充。小结:木头有哪些特点呢?有沉浮,轻的浮,重的沉;木头上有一圈一圈的年轮;干木头不导电;木头有软、硬程度;木头的花纹也不一样;„„ 活动二:木头是天然材料;木头的用途

木头是天然材料,在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节约木材。请同学们讨论交流,谈谈木头有哪些作用?

1、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代表说说木头的作用。

小结:木头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天然材料,而且在其它地方用途很广。讲:你们知道木头是怎么来得吗?一棵树要经过很多年才能长成材。所以我们有珍惜木材。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木材呢?

3、学生讨论、交流上述问题。汇报讨论结果。

4、提出问题:哪些木制品可以选用其他材料来代替? 学生进行讨论。

小结:木材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给社会生活带来繁荣,木材的过量使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不合理使用木材造成的后果是难以弥补的。因此,有些木制品现在已用其他人造材料来代替。自由活动:

1、辩论会分甲、乙两组,就“使用一次性木筷是利是弊”展开辩论。通过辩论使学生明确“使用一次性木筷”带来的危害。

2、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取对方的长处。

拓展活动:调查:一天中,一个中等大小饭店共用掉多少双一次性木筷子。写出调查报告。

教后记:

9、《纸》教学设计

主备人: 教案序号:9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实验的收获。

2、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紧迫感,意识到保护天然资源的重要性。

3、会观察、描述、记录、比较实验的现象,知道不同种类的纸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同,知道纸的发明史。

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纸纸样品(如蜡光纸、餐巾纸、宣纸、复写纸、砂纸)、实验记录表、滴管、烧杯、放大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礼品,你们想看看吗?从同学们的表情当中,老师就知道你们非常喜欢这些礼品,但你们知道这些礼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2、谈话:谁能说说,我们身边哪些物品是由纸做的?

3、谈话:我们身边很多东西都是纸做的,这说明了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这一节课就一起走进纸的世界,去了解纸,去研究纸。

二、实验探究

1、谈话:同学们,纸的用途有好多,要想真正的了解纸,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请认真观察纸,你有什么发现吗?

2、谈话:刚才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要想更好的研究纸的特点,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进行这些实验呢?

3、讨论完善实验计划

(1)师生交流:如纸的结实程度,可以通过撕各种纸,感觉它们的难易程度来判断。观察纸的毛边可借助放大镜观看。纸的吸水性可以用吸管将水滴到纸

上看出来。纸的透明度,可通过把几种纸分别对着光亮看一看,比较哪种纸的透明度最好。

教师强调一下滴管的使用:先挤压一下它的后面橡胶胶帽,然后把吸口放入水中,松开橡胶胶帽,水就吸上来了。然后轻轻挤压橡胶胶帽就可以把水挤出来。

(2)你们觉得在做这些实验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4、学生分组实验。

5、汇报交流:

谈话:通过比较之后,你们有什么发现?对纸有了哪些了解? 同学们讲的真好,相信你们现在对纸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了。

6、了解纸的发明史

谈话: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的老祖先可在很久以前就发明出了纸,关于纸的发明历史,你们了解吗?

谈话:同学们,通过以上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同学们说得很好,从以上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现在纸的生产过程。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张最普通的贺卡要消耗10克优质纸张,每10万张为1吨,合4.8—5.2立方米木材,相当于5棵20年生的树。如果生产1000万张贺卡,将要砍掉500棵这样的树!

三、拓展延伸

谈话:可是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却不珍惜纸,将纸张随意乱扔。你们是这样做的吗?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谈话:其实我们的这些废纸是可以进行再生产进行造纸。知道怎么做吗? 总结: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通过废纸再生产,我们可以节约多少地球上的森林资源啊!

四、小结评价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或者感想呢?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相信同学们对纸的了解一定加深了很多,你们也和纸成了很好的朋友,老师相信你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节约用纸,不乱扔纸张,和纸做永远的好朋友的。课后请同学们按照老师刚才教的再生纸的制作方法,自己做一张再生纸,好吗?

教后记:

10.陶瓷

主备人: 教案序号:10 上课日期:

认知目标:

1、能针对研究陶瓷的 特点提出观察试验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做出书面计划,并能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观察实验;能对研究过程的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在探究陶瓷特点的观察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观察实验结果;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1、知道陶瓷是人造材料,了解陶瓷的性能及用途。拓展性目标:

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陶瓷的历史。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有关陶瓷的资料、陶瓷物品碎瓷片、木锤、小刀等。教师准备:关于陶瓷的录像片段及陶瓷物品、陶瓷资料。活动时间: 一课时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们一起来欣赏陶瓷物品

1、学生说一说自己带来的陶瓷,介绍本物品的特征、来历。

2、将学生自己带来的陶瓷分组摆放在桌子上,进行参观活动。

3、学生进行交流,认识到陶瓷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小结:同学们通过参观、交流认识到陶瓷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外,还具有鉴赏价值、艺术价值。活动二:陶瓷有哪些特点?我们想办法来研究。

1、提出问题:陶瓷有哪些特点呢?

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设计观察实验方案,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同学们设计方案要考虑到方案的可操作性,方案中应注意的问题和需要的材料。要记录下观察实验中的发现,比比那些同学的方法多、发现的问题多。

2、学生分组制定实验方案。

3、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其他可以补充。

4、学生进行实验。

5、各组汇报观察实验结果。

小结:在同学实验中发现陶瓷有很多特点,如,耐高温、耐腐蚀、不怕水、较坚硬,易损坏等。陶瓷是利用天然材料经过人工合成的人造材料。课下同学们继续进行研究陶瓷。活动三:

根据陶瓷特点,说一说怎样利用陶瓷材料?

1、学生谈一谈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陶瓷材料?

2、放有关陶瓷录像资料,向学生展示陶瓷在生活中的大量应用。

3、提出设想:根据陶瓷材料的特点,利用陶瓷材料来做那些物品比较合适?

4、学生进行猜想或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活动四:讲一个陶瓷的故事。

让学生通过讲故事,了解关于陶瓷的趣事以及陶瓷的发展史,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科学应为社会服务的信念。自由活动:

1、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活动,也可以选择教科书中提示的集中活动。

2、评价:从:“我的发现、我采用的研究方法、我对陶瓷的认识”这几方面来评价。拓展活动:

“对陶瓷还项研究哪些?”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陶瓷的历史。

教后记: 《金属》 教学设计

主备人: 教案序号:11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金属具有容易导电、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延展等共同特点,能用正确的实验方法给予验证。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金属共同特点的探究过程,能利用简单的表格整理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人们在认识到金属的共同特点后,就能够更好的利用金属为人们服务。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分组材料:铜丝、铁丝、铝丝、砂纸、导线、电池、小灯座、电池夹、小灯泡、烧杯、热水、小锤子等。

演示材料:金属制品的实物及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铜、铁、铝。教学过程:

一、了解铜、铁、铝的用途。

铜、铁、铝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许多用品都是用它们制成的。让学生看课本上的铝制品、铁制品、铜制品三组插图。“除了这些之外,同学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这三种材料的制品呢?”

二、探究铜、铁、铝有哪些共同特点。

1、为什么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大量使用这些材料呢?人们大量使用这些材料,一定是它们有某些与其它材料不一样的地方,请你大胆的推测一下,铜铁铝有哪些共同特点?

2、学生发言推测。教师适机引导并记录

3、针对推测记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4、实验研究铜铁铝的共同特点。

实验:分别选取铜丝、铁丝、铝丝各一段,研究它们有哪些特点。根据课本上的四幅插图分别连接到电路中、把一端置于热水中、用砂布打磨和用小锤敲砸,分别研究铜、铁、铝的容易导电、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延展四个方面的特点。实验时要求同学们记录实验的过程和发现的现象,然后填写课本上的表格,要求学生边实验边作好记录,教师指导学生填写。实验完后,分析实验记录,找出铜、铁、铝有哪些共同特点,把结果记录下来。

三、概括金属的共同特点。

1、在生产生活中,还可以见到哪些和铜、铁、铝有相同特点的材料?它们有什么作用?

2、除了课本上所列举的这些之外,请同学们说说还有哪些具有相同特点的材料。先找到与铜、铁、铝有相同特点(容易导电、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延展)的材料,再告诉学生铜、铁、铝以及与它们具有相同特点的材料都是金属材料,由此推想出金属的共同特点是:容易导电、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延展。

四、利用金属的特点设计作品。

要求同学们根据金属的特点(四个特点当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设计制作一件作品,把自己的设想写或画出来。

教后记:

12、玻璃与塑料

主备人 : 教案序号:12 上课日期:

认知目标:

1、能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玻璃与塑料的特性;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能对研究过程的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知道材料的使用可以为人类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喜欢大胆想象。

3、了解玻璃与塑料的特点。拓展性目标:

调查一次性方便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过程: 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材料——玻璃与塑料。活动一:

1、列举事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玻璃与塑料

学生结合自己常用的物品说一说:哪些物品是玻璃的?哪些是塑料做的?

2、交流:如果没有玻璃、塑料制品,生活会怎么样?

3、出示 :玻璃、塑料制品,让学生鉴别“哪些是玻璃做的?哪些是塑料做的?” 小结:通过上述活动,使同学们对玻璃与塑料的用途有更深刻的了解,并发现玻璃与塑料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观察实验。活动二:

1、猜想

玻璃与塑料可能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各有什么不同?

2、交流猜想的结果。

3、进行对比实验(1)设计实验方案(2)汇报实验方法(3)进行实验活动

整个实验活动老师注意调控课堂气氛,及时发现问题,灵活地处理,确保学生观察实验的进行。

4、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再进行对比。

5、学生汇报

通过实验,你发现玻璃与塑料分别有哪些优点与缺点?

6、出示:资料卡,让学生阅读

讨论交流:社会面临着“白色污染”的威胁,应该对材料进行怎样的改进? 小结:通过同学们观察实验、讨论角落,认识到玻璃与塑料的使用给人民及社会带来了方便,但是塑料废弃物品严重污染自然环境,反过来又对人类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使用材料具有两面性:既有正面的作用,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发明新材料来代替塑料。自由活动:

1、讨论交流:玻璃与塑料的未来。

学生充分进行创新、想象,先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推选代表在班上交流想法。

2、评价:根据“对材料的研究、发现的问题、大胆想像”学生进行互评。拓展活动:

调查一次性方便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教后记: 蒸发

教学目标主备人: 教案序号:13 上课日期:

1、经历搜集证据的过程;能够对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能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2、感受蒸发与生活相关的蒸发现象,培养学生科学看问题的意识;体验同学之间合作的快乐。

3、认识蒸发现象;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谈话:水是生命之源,许多人小时候都喜欢水。你喜欢玩水吗?在玩水用水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和问题?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表达与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适时播放视频资料:阳光下晾晒衣服的情景;夏天,一人刚出泳池,两手抱肩,有点发冷的情景;河底干裂景象。并引导学生提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水跑到哪里去了?

(这样设计,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为的是让学生明白,研究科学是从观察、研究身边的事物开始的,并把学生引入到对本课的探究活动之中。)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水跑到哪里去了?

谈话:洗过的头发和衣服会干,水跑到哪儿去了?(1)、教师介绍:每组桌上都放有小镜子、玻璃片,你能利用桌上的器材或身体器官,使水很快消失吗?

(2)、学生动手实验。谈话:(3)、学生交流。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有什么发现?能作出解释吗?(4)在小组交流汇报的基础上,自行总结结论:擦到手掌和镜面上的水迹,湿衣服上的水并没有消失,它变成水蒸气飞散到了空中。

让学生阅读教科书关于蒸发的描述,对照自己的结论,修正自己解释。活动二:探究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谈话:蒸发时会伴随什么现象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学生阅读教科书对探究活动的描述。(或教师出示相关的内容要求。)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介入指导。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温度计的变化,提示他们多做几次实验,并做好记录。使学生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反复验证。

学生整理记录,交流结果。

启发谈话:通过实验,包有棉纱的温度计有什么变化?温度下降,说明了什么?液泡及周围的热量是怎么减少的?

引导学生讨论与交流,然后让学生汇总交流结果,得出结论:包有棉纱的温度计的液柱会下降,是因为棉纱上的水蒸发引起的,这说明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活动三:怎样才能使水蒸发得更快些呢?

谈话: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我们能不能想办法使水蒸发得更快些呢? 分组讨论、猜想加快蒸发的方法。

教师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设想。讨论要点:晴天衣服干得快,提高

温度可能水会蒸发得快些;风吹着衣服干得快,可能加快空气流通会使水蒸发得快些;晒粮时,粮食摊开的面积越大干得越快,也许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等。

谈话:根据猜想,你们打算怎样实验?

学生设计探究计划。教师要对那些想出别具一格办法的同学,给予表扬与鼓励。

谈话: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器材:瓷盘、吹风机,手帕等,请同学们根据设想进行实验,如果你还用什么别的材料,可以到老师这里领取。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可以让具有同一设想的同学坐到一起为一组。)在这一活动中要提示学生注意小组合作。教师介入指导,提示学生在做对比实验时,当一个变量改变时,其它变量必需保持恒定,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如:探究做加热可以蒸发得快这一实验时,往大小、厚薄相同的两个瓷盘里滴上少许等量的水,一个瓷盘用试管夹夹住在火上加热,另一个瓷盘放在桌上让水在常温下蒸发。加热改变了温度,而瓷盘和水量必需保持恒定。

师:你们是用什么办法使水蒸发得更快的呢? 各小组选代表边演示边表述。

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了:提高水的温度;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面上的空气流通等,都可以使水蒸发得快些。

三、自由活动 制作天气预报器

谈话:气象台每天都用仪器对天气进行预报。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制作天气预报器呢?老师这里有个天气预报器模型,请看屏幕:

1、课件展示天气预报器模型,并说明原理。师:你想制作一个天气预报器来预测天气吗?

2、指导阅读资料卡上的制作方法后,学生动手制作。

3、展示制作成果。

四、拓展活动:调查水的蒸发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谈话:水每时每刻都在蒸发,蒸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在课下调查:

1、蒸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2、人们是怎样利用蒸发原理进行生产的。教后记:

14、沸腾

主备人: 教案序号:14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经验对所观察作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器材做给水加热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分析和解读数据,并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2.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观察实验事实。

3.了解水的沸点。

准备:酒精灯、火柴、温水、计时器、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等13组件。

活动流程:

一、激趣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生活中你们亲自烧过开水吗?你认为在开水烧开的过程中,会有哪些现象发生?

2、学生回答后,师板书:沸腾,从而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

1、猜想:你认为水烧开时会有什么现象?

2、小组讨论,根据桌上的材料设计实验方案。

3、小组汇报设计实验方案。

4、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小组合作):

①小组长分好工:(观察、记录、操作、计时)。②按步骤操作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③不讲与实验无关的话,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

④实验时,要注意安全,别碰到酒精灯或水等以免烫伤自己。⑤汇报交流。

5、学生实验,师巡回指导;并完成讨论问题: ①水为什么翻腾?

②水中的气泡可能是什么物体?从哪来的?

③这些气泡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水烧开时的温度是多少?

6、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沸腾?

7、师出示“沸腾”定义后,请学生齐读加深理解。

8、提问:如继续加热,液体温度还会上升吗?生尽情地回答(板书:液体的沸点)。

三、巩固应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理解的“沸腾”、“液体的沸点”是什么样子的?)

1、什么是沸腾?

2、什么是液体的沸点?

四、课外拓展

1、查阅资料:

①在高山上和海边烧水,水的沸点是一样的吗?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详见课本p59

2、自制小制作:小小蒸汽动力机 教后记:

16、水的三态变化

主备人: 教案序号:16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过程与方法:

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

3、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4、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3、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教学难点】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教学准备】 小组: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玻璃杯1只,冰块1杯,食盐

全班: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教学过程】

一、水的各种形态

1、师:在将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以来,我们一直在学习水,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 师生交流

师:刚才的交流中提到水在自然界中有多种状态,大家一起先来看几张图片和一些视频。(课件展示)

2、师:刚才的图片是水在自然界存在的几种形式。你能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你所知道的云、雾、雨、露、霜、雪、冰吗,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试着把P57的表格填好。

3、学生讨论交流。(基本答案如下:)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水的形态 变化的过程 变化的条件 霜

水蒸气(气体)冰晶(固体)

温度降到0℃以下 雪

水蒸气(气体)冰晶(固体)

温度降到0℃以下

水(液体)冰晶(固体)

温度降到0℃以下 露

水蒸气(气体)水(液体)

温度降到0℃以上 云

水蒸气(气体)水(液体)

温度降到0℃以上 雾

水蒸气(气体)水(液体)

温度降到0℃以上

二、水的三态循环

1、小结:我们刚才通过的讨论和前面几课的实验和观察,发现了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

师:你能用图来表示上面三者之间的转化吗?(学生画)(2)如果刚才讨论出了就可以在上面的总结中直接总结完整。)热量的变化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2、师:我们学了这么多之后,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海洋中的总不会溢出,河流中的水一直流不完吗?请同学们结合P58的图,讨论一下。

3、交流。

三、拓展

1、师:学了这章,你有什么收获呢?

2、阅读资料库,增长知识。

教后记:

17.小水滴的旅行

主备人: 教案序号:17 上课日期:

活动过程:

活动一:把我们了解的露和霜的资料交流一下。

这一活动是将课前调查和了解的信息资料进行表达与交流。教科书展现了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资料的场景,引导学生把调查了解的信息资料,采取不同的方式表达,相互分享信息,交换看法,实现资源共享。“霜可能是这样形成的!”一是提示学生根据掌握的证据、过去所学过的知识和经验对露和霜的形成做出预测。二是为学生的预测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教科书这样安排的目的是通过交流,了解彼此搜集的信息资料和想法,让学生能依据现有的证据和经验对露和霜的形成提出预测。

活动二:我们想办法制造露和霜

教科书展示了两幅图片:一是学生围绕实验材料,:正在设计制造霜的实验方案的情景图;二是学生制造露的实验场景。展示制造露的情景图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验证自己的预测。“我们先制造露”是指学生按照自己的探究方案,自由进行露和霜形成的模拟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选什么材料制造霜呢”包含两层用意:一是提示学生根据猜想设计探究方案,确定人员分工,准备探究工具等;二是提示学生只有选择合适的材料,才能确保实验成功,获得证据。教科书没有过多地呈现制造霜的方法途径.意在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设计实验方案,在选择制造霜的方法途径上,给予更大的空间。

教科书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探究过程中,一不仅仅是让学生收集数据检验预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了解事物的手段。

教科书用“露和霜形成的条件有何不同?”提示学生在整理数据信息时,不但要把露和霜的形成过程进行比较,找出两者在形成过程中的相同点,而且还要把露和霜形成条件进行对比,找出不同点,使学生体验到用这种方法来分析事物,能帮助我们发现一些容易忽略的细节,教科书最后设计了“实验发现”环节.引导学生在表达交流探究结论的基础土,将结论与预测相比较,找出结论与预则有哪些异同点,从结论中发现新的问题。

第二个研究方案: 活动准备:

提出本课所要探究的问题:“雾和云形态万千,变化莫测,它们是怎样形成的?”提出课前准备活动的指向:“调查雾和云与我们的关系”,为学生课堂交流做好信息资料的准备。教科书展示了几幅图片,提示学生可以采取留心观察、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搜集相关的资料,使学生感悟到雾和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活动一:我来介绍雾和云,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交流调查了解的信息教科书展示了学生自由交流的情景:“机场有大雾,一飞机要停飞”与“雾好大,把头发都打湿了。”提示学生在交流时,要注意对大量的生活经验以及了解的信息进行分析,从中体验到雾和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云的情况,可以预测天气”是让学生通过交流资料.获得对雾和云研究意义的认识。教科书这样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交流方式,把自己所搜集的资料相互交流,达到资源共享,并通过学生的表达与交流,在感知雾和云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产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活动二:想办法制造雾

教科书安排了几幅制造雾的实验情景图。首先展示了两种制造雾的实验方案。一是通过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使水沸腾,这时从玻璃管口上方冒出“白气”。“我看到了雾”暗示学生实验成功后的欣喜,体验成功的乐趣。二是在盛有温水的烧杯口上方,放一块冰,冰块周围会有“白气”出现。“用温水更明显”意思是使用温水做这项实验,观察到的“白气”现象更明显。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把热水倒入烧杯里,在水的表面有“白气”出现,随着水温的下降,“白气”逐渐消失。当水温接近室温时,水面上方不能凝结成小水珠,不能产生雾.若在烧杯口上方放一冰块,会产生“白气”。教科书展示这样一个实验场面图,为学生制造雾提供方法导向,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的道理,采取不同的方法制造雾,教科书用“现在我们说说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吧”引导学生表达与交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水在蒸发的过程中,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二是引导学生根据探究的结果,联系到自然界中水蒸气遇冷空气凝结成小水滴,进而推测自然界低空中的雾和高空中的云的成因。通过表达与交流,使学生对雾和云的形成过程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教科书这样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课堂探究获得的证据,结合已有的知识,经过思维加工,对自然界中的雾和云作出合理的解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实事求是、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

教后记:

18、航海家的发现

主备人: 教案序号:18 上课日期:

一、教学目标:通过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二、教学重点:了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麦哲伦的环球航海的经过。

三、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地球及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方面的资料;古人对地球的形状、大小的猜想,“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怎样的?(圆的)那你能看见吗?(不能)你想知道有关地球的知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板书课题:航海家的发现。

(二)、猜想假设

1、学生讨论,交流对地球的认识:地球是圆的,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分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师出示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表面画面,猜想地球的表面及整体状况,认识地球的形状。

2、师提出问题:地球是圆的?圆的怎样?

学生根据自己的资料讨论回答:地球平均赤道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6.76千米,说明地球不是正圆体,应是椭圆体。

3、师:古人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学生根据资料交流。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他们认为,天是圆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

师:这就是最早的“盖天说”。板书:“盖天说”。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思考。师:古代印度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学生根据已有资料讨论,古印度人认为,世界是由几只巨象的背撑着,世界的中央是高山。巨象站在一只大乌龟的背上。

师:出示课件,学生看图,观察想象。

师:你觉得古人的猜想怎样?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去猜想? 学生讨论,认识古人的猜想。

4、师:古人仅凭视觉去观察,只看见头顶的天,脚踏的地,那么历史上人们怎样证实地球是球体的?

学生根据资料,航海家的发现:麦哲伦的环球航海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师出示课件(麦哲伦环球航海示意图),让学生说说麦哲伦航海路线,谈一谈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师:麦哲伦从西班牙往西航行,最后到达了原地,如果他往东航行,结果是怎样?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实施探究

师:地球到底是怎样的?你有什么认识?

学生根据已有的 资料,加上自己的猜想,探究地球的形状,分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请几位同学总结对地球的认识: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让学生画出地球的形状,展示给大家看,交流对地球的认识。(四)、拓展创新

收集人类探索地球历程的资料,想想生活中有哪些事实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说说给大家听。

教后记:

19《地球上有什么》

主备人: 教案序号:19 上课日期: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家园》单元的第二课。主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完整地了解地球的概貌和组成物质,学会看地图,了解地球仪上的主要标识和功用,并为进一步认识地球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地貌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地球表面分布着海洋与陆地,陆地上分布着山地、湖泊、盆地„„但他们对地形地貌的认识却是肤浅的、片面的,仅限于有限的见闻,没有宏观的、整体的认识。学生识读地图、地球仪能力较弱,一般少有相关经历,而此恰是学生形成理性认识的重要方法,此方面能力在有针对性的探究中,学生易于提高。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和看地图、观察地球仪等,了解地球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3.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学生准备:按类别搜集关于地球概貌的材料

教师准备:要为学生准备地形图及一部分大小不等的地球仪。

(二)具体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们的周围有什么

师:上节课我们在航海家的指引下,认识了地球的形状。对于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你还想什么呢?

师:看的出大家都非常想进一步了解我们每天生活的这个家园,那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地球上有什么”吧!

师:对于这个话题很大,那让我们先从周围熟悉的事物说起吧。活动二:地球表面有什么

师:我们对周围事物的了解仅仅是地球极小的一部分,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那它的表面有什么?

师:大家的课外知识真是丰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地球表面上有什么。

师:课外,许多同学还找来了一些有关于它们的资料(指板书),想与大家分享,欢迎!

师:看来,同学们通过上面两个交流活动,对地球的表面有什么,已经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活动三:观察地图,有什么发现。

师:想必大家对地图都不会陌生,从它这里,你还能获取哪些信息呢? 活动四:观察地球仪,有什么发现

师:为了便于观察和了解地球,人们制作了地球仪,地球仪上又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你得仔细看了。

教后记:”

20、地球内部有什么

主备人: 教案序号:20 上课日期:

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橡皮泥、煮熟的鸡蛋、地球内部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对地球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告诉大家你们了解到地球哪些方面的知识吗?

生:我了解到地球是球形的。

生:我了解到地球的表面是千姿百态的。生:我了解到地球上有高山,有峡谷,有平原。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关于地球,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生:知道了地球的表面,我还想知道地球的内部。生:对,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都有些什么呢?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

(二)探究过程:

活动一:猜测地球内部有什么?

师:地球表面的东西,我们能够看得见,可是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你们猜一猜?

生:地球内部有煤有石油。生:地球内部有地下水。生:地球内部有岩石。生:地球内部有火山喷发物。师:你们是如何知道这些信息的呢? 生:是从一些资料上看到的。

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不能把地球切开,那科学家是如何了解地球内部,获得资料的呢?

生:我知道钻探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生:还可以依靠地震波。生:我听说还有磁力呢。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

师:阅读课本资料卡,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研究地球内部的? 活动二: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师:同学们搜集到了许多有关地球内部结构的资料,那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学生讨论交流 汇报交流结果。

师:看完刚才的资料,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内部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地核。生:我知道了地壳的厚度不同,海洋处薄,陆地处厚。生:我知道了地壳由岩石组成,地幔、地核由很多成分组成。生:我知道了地球的核心处非常热,有4700摄氏度。

师:很好!大家想不想亲自动手来研究我们手中的“地球”?怎样研究呢? 小组讨论实验设计 小组交流汇报实验设计

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实验设计与大家共享? 生:把鸡蛋扒开,一层一层就看到了里面的结构。生:可以边扒边观察。

生:我们认为可以把鸡蛋从中间切开,从侧面看里面的结构,最后再吃掉。师:大家设计的真好。不过,在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不要让刀子伤着手。

师:对,还要注意到小组的分工合作。好,开始吧!小组实验(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交流

师: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生:鸡蛋的壳层结构与地球的内部是相同的。

生:蛋壳相当于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生:而且蛋壳、蛋白、蛋黄厚度不同。自由活动:

师:我们知道了地球的构造,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呢?想做,该如何去做呢? 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小组汇报交流

师:把你们组的好方案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生:要先做一个小圆球当地核,再做两个薄饼包在外面。生:厚度不同颜色不同。

师:在制作时,如果同一颜色的橡皮泥不够用,相邻的小组可以调换颜色。好,开始吧!

小组动手实验(师巡视指导)课后拓展: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球内部是运动变化的。那么,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有兴趣的同学,课下继续你们的探究。

教后记:

21、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对周围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能用测力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2、保持与发展对身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善于猜想,乐于合作交流。

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会使用测力的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二、教学过程:

1、活动一:

教师谈话引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教师要讲清楚实验的要求,让他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多想几个为什么,使实验更科学、完整、合理,同时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

2、活动二:

在前面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总结。让学生在组内讨论、探究、交流,而后在班内交流。教师要给学生充分交流、探讨的时间,关注每一位发言的学生。学生不同的见解,教师要进行适时的引导,使学生获得准确的科学认识。

3、活动三:

教师: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那测力计是什么样子的?怎样使用呢? 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测力计,再汇报交流。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体重力的测量。

4、自由活动:

两个人一组同测一个物体,看测的结果是否一致,如果出现问题,研究为什么会有偏差。

5、拓展活动:

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人们是怎么样利用和克服地球引力的。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 篇7

“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多媒体资料创设情境,结合现实生活实际情况,引领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形成寻找解决最优方案的意识。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很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但部分学生数学基础不是很好,学生的思维差异很大,所以在讲课过程中,选用了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沏茶问题,通过合理安排操作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3.1、

通过烙饼问题、沏茶问题、卸货问题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2、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力目标:

在问题探究、动手模拟、交流争辩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2.1、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2.2、通过交流活动,使学生体会交流协作这一学习方法的价值。

4、教学重点

认识到解决问题有不同的策略,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5、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能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教学策略

6.1、谈话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6.2、出示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3、让学生利用教具在问题探究、动手模拟、协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学习情境设计

7.1、

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展示情境图,让学生从中提出问题,再围绕“寻找解决最优方案”的主题,通过小组协作、讨论交流,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7.2、

让学生利用教具在问题探究、动手模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同时通过自我评价,纠正自己原来的错误,展现自我。

8、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沏茶的六张图片一个大圆、10个小圆一面涂颜色表格

9、教学目标

9.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烙饼过程,沏茶问题的交流,让学生感悟统筹思想,初步了解统筹的含义,掌握烙饼问题的统筹方法,并能实际应用。

9.2、在问题探究、动手模拟、交流争辩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规律探寻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9.3、通过交流活动,使学生体会交流争辩这一学习方法的价值。

1 0、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以“烙饼”问题和“合理安排时间”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展开教学。数学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它不仅仅是承载数学知识的地方,它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教师只有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才能给学生一个创新的课堂,一个发展的课堂。

摘要:《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烙饼问题、沏茶问题、卸货问题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 篇8

一、知识海洋细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一个数由3个百万、3个万、3个百组成,这个数是 ( ),读作( )。

2.天王星与太阳的距离为二十八亿九千二百万,写作(),四舍五入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

3.□45×8>2000(在□里填较小的一位数)

□05÷49<6(在□里填较大的一位数)

4.小红爸爸每次给小红100元生活费,小红每天用13元,可以用()天,余()元。

5.1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6.张先生自驾车出差,车速90千米/时,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15分,两地相距大约()千米。

7.条形统计图分()式条形统计图和()式条形统计图。

二、是非曲直明判断(对的打“√”,错的“×”)(4分)

1.最小的自然数是1。()

2.100个100是1万。()

3.角的两条边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4.江伟骑自行车的速度达60千米/时。()

三、众说纷纭慎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8分)

1.在除法算式中,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10倍,那么商()。(被除数、除数都不为0)

六、生活数学活应用(共24分,1~4小题每题3分,第5小题8分,第6小题4分)

1.一台电话机76元,张主任带了600元,可以买几台电话机?还剩多少元?

2.王大爷养了48只狐狸,比养的兔子少240只,养兔子的只数是狐狸的几倍?

3.时令水果店共有3人,昨天共售出苹果36箱,每箱15千克,得货款3240元。平均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4.小轿车从广州到北京,如果车速120千米/时,需要行驶20小时,如果车速为100千米/时,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5.某县城乡小学生人数增减变化情况如下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6.李大妈做早餐,洗碗要1分钟,洗米要2分钟,洗菜要3分钟,炒菜要5分钟,下楼买包子、馒头要10分钟,烧稀饭要20分钟(用全自动电饭煲)。李大妈怎样安排才能使全家人尽快吃上早饭?(写出过程)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祝贺你全部做完了,认真检查一遍,成功是属于你的!)

上一篇:关于依法合规严格按照新确定生产能力制定的实施方案下一篇: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