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

2024-09-02

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精选8篇)

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 篇1

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的思考

近几年来,现代物流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作为“第三利润源泉”越来越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适应新的形势,纷纷开设了物流专业,可以说物流专业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日渐兴盛,并且随着物流业的高度发展,这种规模还在不断扩大。然而,物流是一个跨越多种学科的边缘性的科学,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在不断的试探当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在物流专业的建设当中,仍然出现了一些“急躁”行为。有些院校对物流职业教育了解不够,但对物流专业建设的工作期望却很高,结果往往定位不准,给后期的专业建设工作带来一系列麻烦。实际上,一个学科的建设,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需要全方位考虑、综合平衡。结合我院实际,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在物流专业建设的问题上,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培养目标。

截止到2004年8月,全国共有97所本科院校分别开设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在这种形势下,很多高职院校纷纷效仿,也开设了这两个专业(当然,限于实力所限,更多的高职院校选择开设的是物流管理专业),并且在课程设置上也沿用了本科院校的体系。对于这一现象,我们不能忽视,高职院校的教育任务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承担的是职业教育的重任,是以“为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级实用人才”为目的,强调的是“零距离”上岗。

实际上,从物流运作角度看,现代物流包括企业物流和社会物流(即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两大部分。对于企业内部物流,存在着(原材料、零、配件、能源等)采购、储存、生产物流管理、包装、配装等岗位群;对于企业外部物流,有分销、运输、配送、仓储、信息处理等岗位群;对于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有运输、保管、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报关、结算、货运代理等岗位群,此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懂得进出口贸易、报关、通关业务、电子商务物流、掌握资金周转、成本核算的人才,都是社会高度需求的人才。

所以,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在物流专业建设中培养目标一定要明确,不能只一味的效仿本科院校。当然,这里并不是否定当前某些高职院校的一些做法,只是强调,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物流人才日趋细分,高职院在人才培养上一定要明确目标,结合本校的优势和特长,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重点锁定某些岗位群,逐步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专业。现在用人单位欣赏的是,一到岗位就能马上工作的学生,即“零距离”上岗的学生,而不是一个什么都懂得一点,但并没有某一方面专长的学生。所以,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开设上,命名“物流

管理”可以,但在培养目标上一定要进一步细分,要以培养学生擅长某

一、两项................专业技能为目的(当然,也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有竞争力,这一点美国...................................的大学教育体系已经得以充分证明)。例如,“物流管理”专业中仓储方向的学...................................生,就应着重培养其商品保养、仓库管理、堆垛、码货、库存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相关计算机、机械、物流知识,建立其牢固的“仓储”专业知识体系,...................................真正做到使学生学有所长。............

二、招生规模一定要适量。

随着物流在我国社会被逐渐重视,物流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有关专家指出,物流领域的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据权威机构调查,国内目前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到2010年需求为34万人。巨大的人才供需差距使得物流几乎是一夜之间成为社会上的热门专业。在这种情况下,招生形势一直不容乐观的高职院校,似乎得到了一个“香饽饽”,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许多院校在本校物流教学条件和师资还没有很好建设和培养的前提下,不但不控制招生的规模,反而想方设法扩大招生途径,无限制的招生。

其实,办物流专业并不是某些院校想象那样——门槛很低,物流专业的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如果错误的认为一次投入或者短期之内就可以建设好物流专业的话,往往会给后期的专业建设带来一系列的困难。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在招生规模上不加控制的话,在后期教学工作当中难以保证质量和效果,也就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较强适应能力、满足企业需求的物流人才,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得不偿失。关于这一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先生在前段时期也提到过类似的问题,认为高校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上一定要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对此,我们的建议是,高职院校作为适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务必要根据自身实力,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努力做到招生规模与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师资力量相匹配,保证教学质量,努力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三、教学内容设计强化专业细分特色。

物流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比较广泛,所涉及的课程自然很多,这种情况导致部分院校在物流教学内容设计时常常难以取舍,认为每门课程都很重要、学生都必须学习,所以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一味的填塞课程,导致教学内容臃肿不堪。实际上,很多课程教学内容重复比较多,这种情况下,多门课程不加以改进的填塞,往往会造成科任老师由于内容重复带来的教学困难。并且,过分的强调教学内容的广泛,往往难以体现教学的专业特色。看到这一点,结合前面的观点,有些同志可能会认为,既然要突出专业特色,那么是不是可以根据专业细分的特色,大

胆砍掉一些课程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物流是一门知识性广泛的交叉性学科,如果砍掉一些课程,往往会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整。

那么,面对这一矛盾,我们该如何解决?我们的建议是,可以在教学内容优化上下工夫。具体做法是:可以将物流课程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基础专业课程,是任何一个物流专业学生都应学习的课程,如《现代物流概论》、《物流信息技术》;第二类是核心课程,是突

出专业特色的课程,即体现专业细分的课程。如物流管理专业仓储方向的《仓储学》、《库存控制管理》、《商品保养》、《仓库规划与设计》、《仓储实务》、《包装学》;第三类是相关课程,是与这个细分专业相关的但不是很密切的课程,(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仍旧以物流管理仓储方向为例),如《配送学》、《运输实务》、《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管理》等。对于第一、第二类课程我们可以详细讲述并注重实践教学,对于第三类课程我们只做介绍性教学,亦即将几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压缩至一个学期教学,删除重复、不重要的内容(适当的话可以组织教师自己编写讲义),着重介绍基本内容、理念。这么做,我们相信可以较好解决上述矛盾,同时,也有利于真正体现专业细分特色。

当然,在教学内容优化设计上,上述方面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教材选择、内容把握等方面狠下工夫。现在,不论是学校物流教育还是社会物流培训上,存在的问题是:概念讲得多,实际方法讲得少;国外物流发展谈得多,国内物流实践结合得少。这很不利于物流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把握上,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注意高职教育的特点,教学内容应更多的注意实际经验、方法、技巧的讲述,结合国内现状和发展趋势,适当引进国外先进理论、方法,力争最大限度地贴近国内物流实际,精心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出真正实用的物流人才。

四、坚持走差异化道路。

有些同志,在了解我前面的观点之后,认为,如果按照上述观点办学的话,尽管办学效果很好,但必将耗费较大人力、物力、财力,会给办学带来一系列困难,增加学校负担。这个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要指出的是,我们并不需要在办学方向上“大而全”或“小而全”,而是提倡坚持走差异化道路。

物流专业建设要坚持走差异化道路,这是方向性问题、也是战略性问题。从资源配置与优化来讲,每所学校由于办学的历史、院系专业的设置等诸多因素,在某些学科领域的师资、教学设施、设备以及社会资源等具有一定的优势。在物流专业建设时,如果充分利用这些稀缺资源,就可以较低的成本办出专业特色。如果学校在国际贸易专业上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强,那么在物流专业细分时,或者说在办学特色上,就应该利用国际货代、国际支付与结算、报关、通关等的办学资源,突出货运代理优势,亦即物流专业细分为国际物流方向;而如果学校

在工商管理专业上具有优势,就应该在连锁企业物流、供应链物流管理上办出特色;如果学校在生产运作与管理专业上具有优势,应该在生产物流上办出特色等等;甚至,如果学校在汽车生产专业上具有优势,办汽车物流方向也未尝不可。

就物流专业建设与发展而言,绝大多数院校都刚刚起步,建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不仅仅影响物流专业办学的发展速度、办学成本和办学质量,更关系到所办专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更进一步也会影响院校本身的发展。因此,对于物流专业建设与发展这一问题进行探索与讨论,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相信,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应用差异化策略,抓住机遇,求实、创新,不断摸索,高职院校就一定能真正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 篇2

关键词:大学章程,高职院校,教育改革

一、制定大学章程的必要性

大学章程承载着大学精神与理想, 昭示着大学传统与使命, 是一所大学特质的缩影, 对大学的组织架构、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管理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载体。制定立足于现实并突出自身办学特色的大学章程、完善高校自主管理制度是高校在教育改革中稳中求进的重要途径, 是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需要。

(一) 大学章程是法治建设的要求

《教育法》规定了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是“有组织机构和章程”、《职业教育法》则规定了学校的首要权利就是“按照章程自主管理”、《高等教育法》则对大学章程的内容、制定修改以及审批程序等作了详细的规定。章程是高校建设发展中所需的一种法定的首要的制度依据, 是指导高校自主办学的总纲。制定章程是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 是高职院校在法治建设中发挥教书育人平台优势, 弘扬法治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高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水平的重要表现。

(二) 大学章程是促进办学自主权落实的制度保障

大学作为某种意义上的独立区域, 需要有基本的规章制度去调整, 大学章程就是这样一种以文字形式把高校办学自主权确定下来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规范。近20年来, 教育体制改革以及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改变。设立学校及教育机构必须要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并应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规定, 首次出现在1995年颁发的《教育法》中;而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也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章程应该包括的内容。高校自主管理的权利有法可依, 对自身章程的建设也是法定的要求。自主办学、管理这些法律规定必然首先要体现在大学章程当中, 大学章程则是调整各所高校自身内部或与外部关系的行为规范, 更具针对性与实操性, 是促进高校办学自主权实现的重要保障。

二、我国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 不少高职院校的前身是中专或技校, 办学基础比较薄弱, 导致制度配置跟不上学校的发展, 难以及时防范和应对各种办学与管理的风险。按照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 章程理应在学校设立的时候就应当配置, 但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成立初衷都是当地政府为适应地方经济和就业发展需求而设立的, 因此受行政管理干预过多, 导致自主办学的空间极其狭小。

除了在上述几部教育法律提及大学章程的重要性之外,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中更是再次提出了加强章程建设的重要性, 也是现代大学制度首次出现在国家层级的文件中。纲要从学术委员会发挥积极作用的机制、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习发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要点, 为推动通过章程建设取得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指明了方向。[1]高职院校章程制定较本科院校落后, 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特点认识仍未深入, 章程所应囊括的内容也只能是根据法律法规构建出一个大致的框架, 仍缺乏足够的立法以及理论支撑。

三、高职院校章程制定所需处理的关系

(一) 高职院校与政府的关系

由于长期以来受行政手段干预过多, 高职院校的发展惯性仍然依赖于政府指导。而国家对于高职院校的财政投入一直低于本科院校, 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前提下, 政府对高职院校的管理干预逐渐减少, 但由于缺乏激励机制与政策引导扶持, 企业参与办学的热情不高, 导致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这种高职教育特色无从体现, 高职院校的发展走向反而显得底气不足。高职院校的办学初衷是为了适应当地市场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其专业设置应体现当地市场的变化发展, 因此, 高职院校在制定章程时应当明确它与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 明确其办学自主权, 减少政府干预, 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决定内部事务。

(二) 高职院校与社会的关系

高职教育注重学以致用, 培养和输送的人才表现出一定的行业定向。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是高职院校的最大特点, 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程度对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学科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动有着重大的影响, 是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重要体现。教师下企业锻炼、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工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显示, 行业企业在文化意识方面已逐渐渗透到高职院校当中。因此, 高职院校章程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载体, 举办者、投资者、管理者的实际情况都需要综合考虑, 行业企业需被视为制定章程的主体之一, 这样才能清晰地界定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在合作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 为社会参与办学提供合法依据, 促进高职院校外部治理结构的改革。

(三) 高职院校内部关系

学术独立与自由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准则, 然而高校的正常运行需要日常管理, 因此,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是章程制定过程中首要考虑处理的内部关系。在学术独立与自由的大环境之下, 高职院校的具体制度设立、重大决策的制订等学校事务都不应只由行政权力包揽, 而应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督、把高校发展与最大限度地维护师生合法权益放置同等地位。高职院校的章程制定应注重调和管理层与师生员工的关系, 建立一个民主、科学、长效的决策机制。只有在这样的决策机制下产生的具体制度, 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在各项事务管理当中实现最大效益, 才能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取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立鹏.关于我国大学章程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7) .

[2]徐元俊.在高职院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1 (9) .

对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的思考 篇3

关键词:高职;章程;制度建设

高等院校章程是在国家法律框架下制订的学校基本制度(俗称学校内部的“宪法”),是高等院校成为法人的基本条件,是实现高等院校依法治校目标的基本制度依据。最近几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发展速度较为迅速,办学能力和规模不断扩大。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如何体现其办学自主权,凸显其职业教育的特色,改革不适应学校发展的管理制度,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实现依法治校目标的制度性问题。建设高职院校章程是解决这一制度性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必然要求。

一、高职院校章程建立的状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2015年明确规定,全自治区高校要在当年年底前完成章程制订工作。自治区高校包括高职院校基本上按时完成了制订章程的任务,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学章程特别是高职院校章程的制订普遍存在特色不够鲜明、操作性不够强、监督力度不够大等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章程虽然制订了,但对很多高职院校来说,只是完成教育主管部门布置的一项任务。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主管部门和学校本身,包括教师和学生以及社会等对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的使命、治理结构及学校章程的作用、内容和性质认识不够。

2.制订主体不明。高校章程的制订主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为学校行政主管部门;二类为学校本身;三类为高校(大多为民办)的董事会。到底“谁”是章程的制订主体,目前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依据我国政府对高校的现实管理权限,章程还是应该由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并在政府主导和统筹下制订。

3.特色内容不足。高职院校虽然按照要求制订了章程,并向社会进行了宣传和公布,但从已公布的院校章程不难看出,各校的章程格式和内容雷同现象较为严重。大部分学校在章程中只是阐述了一般意义上的办学宗旨和教育形式,并未剖析自身特点,其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和学校办学特色没有得到很好体现,甚至出现有些高职院校章程照抄研究型大学章程现象。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章程如何准确定位办学特色、如何清晰地阐释学校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确实是一个难题。

4.运行效果不佳。从当前高职院校章程执行的效果来看,由于章程从制订到运行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和条件还不太成熟,再加之章程制订过程较为仓促和简单,缺乏有效论证和参考样本,往往使章程制订出台以后束之高阁,形同虚设。

5.检查督察不到位。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制订、修订、完善与章程相配套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各种议事规则、办事流程及内设机构组织规则等,形成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以推动学校的依法办学和自主管理。同时,高职院校章程的执行和实施,还需要社会、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和督察,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外部督察机制,以保障高职院校章程真正落到实处。

二、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的努力方向

1.以章程建设为切入点,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社会使命完全不同于研究型本科院校,这种办学定位,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对其内部的治理结构进行调整,对其内部治理能力进行提升。只有通过学校章程建设,才能进一步确定、规范和维护学校各相关方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制约各类权力的运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种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程,形成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推动高职院校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

2.以章程建设为着力点,强化高职办学特色。高职院校章程建设要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明确学校发展方向和办学定位,凸显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要遵循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紧密衔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3.以章程建设为新起点,构建社会各方参与的长效机制。高职院校要通过章程建设,建立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董事会或者理事会。按照学校章程,使社会各方参与学校事务有“法”可依,真正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真正发挥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办学的积极性,从而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真正形成政府引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

参考文献:

湛中乐,高俊杰.大学章程:现代大学法人治理的制度保障[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

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思考 篇4

关于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思考

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的基本建设之一,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能否实现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目前高职院校教材建设存在教材内容陈旧,数据更新缓慢,缺少专业理论融入实践内容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的教材,有的教材与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知识技能缺乏有效的衔接.要加强对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规划和指导工作,必须要建立高职院校教材应用体系和教材质量评价机制,重视教材编写队伍的`建设,根据高职教材独具的体系、类型、编写原则等来编写.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黑河学刊英文刊名:HEIHE JOURNAL年,卷(期):2009“”(5)分类号:G423.3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材建设 思考

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 篇5

【摘要】 伴随着高职院校的又一轮职业化教育改革的浪潮,做为专业基础和工具类课程为主的外语专业的生存显得日益艰难。在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研的基础上,以牡丹江大学课程改革为契机,我们进一步就外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就业形式、校企合作,对外交流以及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为外语专业未来的生存发展提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外语专业 复合型外语人才 项目化课程改革 校企合作

伴随着高职院校的又一轮职业化教育改革的浪潮,做为专业基础和工具类课程为主的外语专业的生存显得日益艰难。为了使外语专业能够稳步发展,打造特色,争创品牌,我在一年的时间里带领教师研究了四个专业近四年的新生报到率后,就什么是外语专业培养重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外语专业的学生就业岗位、外语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有何优势劣势、职业资格证书在求职中作用等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查,走访了上海、北京、大连、牡丹江、绥芬河等实习就业基地,广泛听取了用人单位和实习就业学生的反馈意见;同时为了学习其他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改革,实习就业等方面参观考察了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石家庄外语翻译学院和齐齐哈尔职业技术学院等近十所高职院校,经过广泛征求教师、一.在专业设置上突出方向性,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将来就业时如果不是从事教师职业,那么外语只是一种工具,因此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学好本专业语言的基础上,必须复合某一专业,这样学生才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两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在大学二年级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外语系学生就业的方向,有重点地选择某一专业,例如商务方向、教育方向、旅游方向。克服了师资力量不足的困难,积极想办法,增加了国际商务交际、国际贸易实务、旅游、导游业务,报关报检、教育学等职业技能课。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鼓励和帮助学生相应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外语等级证书、国际商务英语证书、外贸业务员证书等。

在专业设置上突出方向性,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如应用英语、韩语、日语(商务方向、IT日语方向)、应用俄语(经贸方向),主要培养从事对外经济贸易业务及文秘业务工作的中等经贸外语人才。应用英语(教育方向),主要培养从事幼儿园、小学、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师。应用英语、韩语、日语、俄语(旅游管理方向),主要培养从事旅游管理和导游工作。

二.把“准职业人”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各专业制定“准职业人”素质质量标准,让学生所学与用人单位岗位对接,就业择业观与用人单位用人观对接,使毕业生个个成为企业引进后可直接上岗的“准职业人”。通过定期回访用人单位、毕业生跟踪服务等制度,将“准职业人”培养链条延伸至用人单位工作岗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可参照行业企业标准并结合教学实际来制定,其中课程目标要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提出外语专业未来的发展几点思考:

与岗位对接,教学目标要尽可能的量化细化,突出可操作及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强化实习、实训,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结合中长期实习实训,进一步增加短期体验性实习,让学生深入企业,在相应岗位上随岗短期实习,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及心理承受力,从而锻炼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让学生尽早了解社会,找到自身存在的差距,有的放矢的提高自己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缩短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工作,做个称职的职业人

四.尊重外语教学规律,营造外语学习氛围

外语教学必须体现外语教学规律,苦干、常练、积累是正道。语言学习不但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语言的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花时间、下苦工、勤实践,这样才能外语水平和外语应用能力。因此必须保证学好外语的时间,增加周课时量,下苦功夫训练学生。开展晨读活动和外语实践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一是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办公室、教室和宿舍必须用外语进行对话,实施全外语教学,开展“外语班级”、“外语宿舍”、“外语办公室”的竞赛活动,使整个外语系形成浓厚的外语学习氛围,营造一种“人人说外语、天天讲外语、时时想外语”的外语语境,提高学生的外语口语水平和会话能力;二是建立外语情景实训中心,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感受异国文化氛围,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

五.充分发挥好第二课堂的作用

打造外语品牌文化,如“外语文化月”系列活动,开展外语单词比赛、外语演讲比赛、外语歌曲比赛、外语辩论赛、翻译竞赛、外语导游竞赛、外语小品比赛、模仿外文原声配音等,把学生活动和专业学习更紧密的结合起来。成立各语种的口语社团,由学生社团主导,选拔素质最优的同学组建导购中心、导游中心和随行翻译中心,义务为考察、采购、商务洽谈和旅游的外国友人做导购、导游或随行翻译。服务可以是义务的,但同学们通过锻炼收获的各项能力却是无法估量的。

六.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实习实训平台

积极与企业合作,充分依靠社会力量,扩大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通过短期的体验性实习、顶岗实习等方式,有机会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各工作岗位的辛苦与不易。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

为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同时使课程内容更具有实用性,应聘用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且在实习阶段全部让企业人员参与对学生的面试、岗前培训以及实习中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最后由企业人员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为企业了解学生,学生了解企业搭建了一座桥梁,同时也实现了教学与工作的零距离对接。

根据学生的现场工作表现和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等按企业绩效考核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估,让学生完全进入职业状态,体验真正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

七.深化职业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以牡丹江大学课程改革为基础,外语系各专业本着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改革模式,训练学生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力求突出职业特点。通过渗透-实施-内化-实践四个环节来序化教学。如通过组建和运行一个基本职能为提供口笔译翻译、外事服务与接待、家教、外语导游、留学介绍等的外事服务中心,教师化解工作及职业情境,将其转化为学习情境,以案例开工展示,提出思考问题;学生通过分析、调查、研究、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制定行动计划,呈现项目化教学的结果;教师对学生项目工作(模拟)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反馈,学生与其他各组进行比较、反思、总结,使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内化;顶岗实习及参与实践,为学生提供一个将内化的知识运用于工作情境,检验知识和能力的一个平台。

八.拓宽办学思路,积极寻求与国外大学合作

加深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探讨与国外大学教师互访,互派留学生等合作途径,这种合作对于教师而言,既可以学习国外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开阔视野,亲身感受异国的文化氛围,又可以使教师提高外语能力和教学水平;对学生而言,既可以接受异国的文化熏陶,又可以更快的提高外语的听和说的能力。同时可以探讨与几所国外高校联合办理国内2年+国外1年语言实践的形式,或者国内2年专科+国外1年预科语言培训+国外2年本科的专升本形式。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增强招生吸引力,扩大生源。

九.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教师梯队

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争创名师。外语系年轻教师比较多,尤其是日语和韩语专业基本都是青年教师,教师梯队不太合理;缺乏企业经历和社会实践经验,只具备语言专业知识而缺乏复合专业的知识,这就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了解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

总之,高职院校外语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应以稳定普招学生数;以联合办学等形式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强社会办学,加强与行业协会及企业的联系,进入职业外语培训市场;对上与知名外语院校或外事部门寻求合作,对下与私立学校、培训机构进行合作。专业内部以加强内涵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化教学改革为重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打造自己的特色专业,把外语专业做强、做精。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毕蓉编,《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2」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0。「3」 《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6

卷2004年第3期(总第118期)

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 篇6

作者:陈小波,刘东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发布时间: 2008-7-1

5【摘要】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目标、教学方式等各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得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特点更加鲜明。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特点的认识,结合高职院校实际,阐述了高职特色业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高职教育

大学文化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精神和大学品牌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建设有自身传统和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学文化是个性文化,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决定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体现鲜明的高职特色。这种特色就是要彰显职业教育特点,打造职业教育文化。

一、结合高职实际,把握高职教育特色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概括地说,高职教育具备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性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高职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职业和就业导向性不仅是高职办学指导思想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所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面向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不仅要在专业设置上贴近企业和社会需要,也要在课程设置和具体培养措施上符合岗位的实际,培养人才不仅要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知识,具备大学专科的学历层次,更重要的是掌握职业技能,获得就业岗位(群)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正因此,我院形成了“围绕市场办学校、依托行业设专业、根据目标定课程、强化素质育人才”的办学理念。

(二)知识、能力培养的职业性

高职人才应具备与高等本科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同时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产和管理能力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高职教学应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和实施教学,对学生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注重知识的横向扩展和结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使高职毕业生具有上手快、操作强、适应性好的特点。

(三)人才类型的技术应用型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毕业生不仅懂得某一门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而且要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和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和工程设计图纸变为现实生产,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善于利用信息和使用信息,进行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改进。简而言之,就是说高职培养出来的人才应是专业理论知识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1(四)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

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毕业生到企业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因此,高职学生毕业就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例如我校作为电子信息类的工科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在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企业或者信息服务业的第一线从事生产、检测、维护、服务和管理工作。事实上,高职毕业生基层性既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必然要求,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二、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打造职业教育文化

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必须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色。高校文化是个性和特色的文化,在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中,文化的建设更应该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特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社会区域为依托,融入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等因素。

(一)加强职业意识教育,突出职业特色

倡导职业教育理念,树立“能力为本”的思想,坚持职业价值导向,尊重职业价值,是高职院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文化建设上的不同之所在。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要更加突出职业的实用性,让师生树立强烈的“为职业教学”的意识,企业需要什么,就教给学生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就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高职院校应更加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一线工作态度,达到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的,同时也要结合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素质,把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等思想观念注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注入师生群体的价值观念中。

(二)结合地方实际,突出区域特色

高职院校的发展与所在地区经济建设密切相关,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是面向地区经济建设、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因此,在坚持职业价值导向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开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获取发展动力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首先,各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中必须突出区域特色,高职院校生源大部分来自于所在的省份,所以在打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的历史发展、人文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才能激发学生的文化共鸣,激发他们爱家乡、爱校、爱国的热情。其次,高职院校要积极倡导地方的先进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先进理念。再者,高职院校必须高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大旗,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扶持,赢得地方企业和地方人民的欢迎和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招生和就业两旺的局面。我校地处江苏省省会——素有“博爱之都”美称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我们十分注重利用和发挥地方资源为办学服务,并在师生中积极倡导南京的“博爱”精神和新时期江苏省提出的“三创精神”,高举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服务的大旗,赢得了地方政府和百姓的认可和支持,形成了地方高职教育品牌,连续11年就业率超过98%,连续5年招生录取分数处于全省高职院校首位。

(三)注重企业参与,突出行业特色

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高职院校是依托和服务行业、企业办学的,带有很强的专业偏向和行业烙印,在特色文化建设也必然具备明显的行业属性和行业特征,如我校作为电子信息类的高职院,在文化建设上就明显有别于卫生类高职院校。此外,文化最重要的作用是对人的影响,特别是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校园文化也应该对学生的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上要注重企业参与,尤其是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加符合企业文化实际需求的毕业生。一是要强化自身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通过直接进企业,对企业厂景、厂貌、产品、企业精神、制度建设等真实案例与企业文化进行零距离接触,还可将企业的文化成果在学院进行展示,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二是将企业文化的学习纳入到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同时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实习、实训的机会亲身体验和理解

企业文化;三是以邀请企业文化工作者到学校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宣讲企业文化。

(四)坚持能力本位,突出实践特色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有很强的实践性。这要求,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上,必须要突出实践特色,注重校企合作,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校提出“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学生职业生涯”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并确定了“岗位主导、德能并重、产教结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逐年加大对实践性环节的软硬件建设,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构建了从“基础训练”到“仿真训练”再到“实战训练”的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工学结合、学做一体”已成为我院办学的鲜明特色,也成为我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特色文化的内容和内涵很广,建设特色文化也是个系统工程。然而,围绕职业教育特点,打造职业教育文化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中最鲜明、最关键的部分,也是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文化工作者需要认真探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利,金锦华.关于加强高校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2).

[2]钟建宁.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研究[J].学校党建设与思想教育,2008,(1).

[3]张旭翔,等.关于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8,(1).

[4]刘登明.构建有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5]秦承敏,郭传金.略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创新[J].学校党建设与思想教育,2007,(10).

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职业教育

本文在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一般规律和贯彻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关文件的基础上, 立足于以就业为导向, 为地方 (行业) 经济建设发展培养基层型、职业性、应用性人才这一办学宗旨, 对高职院校专业规划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需要把握的几个重要关系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一、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行动的依据和指南, 因此在思考高职专业建设发展方略时首先必须明确指导思想。我们认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根据国务院、教育部及地方政府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求,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 以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 加强现有专业结构调整, 优化配置各类资源, 彰显特色, 创建品牌, 推进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办学效益, 努力构建适应地方 (行业) 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地方或行业特色并有一定社会认知度的专业结构体系。

二、高职院校专业选择与建设需把握的主要原则

专业选择与建设的原则应是在基本指导思想的要求下, 具体制定出高职院校在未来较长时期内选择重点建设和发展专业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准绳和行动规范, 根据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并从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历史、现状、定位和特点出发, 我们提出以下六条建设专业应把握的原则。

1.主动适应地方 (行业) 经济发展和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的学科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须接受的教育与训练需要而设置的, 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基层一线所需要的各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因此, 在考虑选择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时, 首先应根据地方 (行业) 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来选择并确定重点发展的专业。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结构和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及变化趋势作为确定学校专业体系主体框架的依据;其次应围绕行业、企业发展所对应的职业岗位 (群) 需求变化, 积极推进专业改造, 不断拓展专业方向, 努力提升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能力。

2.结合自身实际, 取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选择学校专业建设时, 应瞄准社会和市场对基层一线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同时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也就是思考我们目前和将来一段时期可能具备的办学条件和能力 (现有的或可能取得的专业建设所必备的师资、教学场地设施、设备、实训条件、财力经费等等) 。根据这一原则, 我们认为各高职院校选择重点建设专业时应对自身的办学历史和业已形成的专业结构及教学能力的特点进行分析, 特别应注重传承长期办学在教学、实践、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和就业等方面已形成的特色与优势, 并注意与同类高职院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办学条件进行对比分析, 以此寻找学科专业方向的空档 (空缺) 或在同类专业上寻找特色课程、特色实践方案、特色就业渠道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3.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 通过学科交叉、复合求新、渗透求异来设置专业

以职业岗位 (群) 为依据, 就是针对社会某一个职业岗位 (如营销员) , 或针对一组职业岗位 (如旅游、物流等) 来设置专业。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 在基层第一线的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 必须用多学科专业知识和多种技能才能胜任, 因此在选择专业设置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将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中基层第一线工作的外在要求和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设置复合型专业。随着实际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内涵不断丰富, 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全球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按交叉复合来选择设置专业可采取三种途径: (1) 将不同的学科专业复合起来, 如商务英语、电子商务与物流等; (2) 将不同专业知识与技能复合起来, 如广告设计与文化传播、社区与物业管理等; (3) 将若干相近的专业先复合起来, 然后再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情况和学校办学条件, 分设若干专业方向, 体现宽窄并举、快速适应当地社会职业需求的变化。

4.专业的设置应符合国家高职高专学科专业分类目录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 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进步及产业结构的演化与升级需要, 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目录 (试行) 》。该目录将高职学校的专业分为19大类 (类似于学科) , 78个专业类, 所列的专业设置是与国家产业分类、职业分类基本相适应的, 因此也是我们在选择和确定学科专业设置时要执行的政策规范。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 不断产生许多新的行业、职业和岗位, 高职高专的学科专业设置目录也不可能完全及时适应这种变化。而高职教育的内在属性决定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人才培养定位于社会性、行业性、职业性、岗位性目标, 在专业设置时必须能及时满足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对新职业、新岗位的需求。据此我们在规划某些新的专业名称时可在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目录规范的专业中, 用后添加括弧 (方向) 来表示目前专业目录中还没有的新专业。这样设置专业既能符合规范标准, 又能做到专业设置紧贴市场需求和地方 (行业) 经济发展的需要。

5.以特色求发展, 以品牌争优势

目前, 高职教育在招生与学生就业市场中同质化竞争态势日趋明显。基于这样的认识, 在未来高职院校学科专业的激烈竞争中生存之路只有一条, 即全力打造自己的特色专业。也就是要在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办学已取得的经验与相对优势前提下, 紧紧围绕学校所在服务的行业或区域的区位优势、地缘优势、资源优势、行业优势以及各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本着立足地方 (行业) 、面向市场、服务社会来构划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特色专业一经确定, 就应以此为重点, 实行非均衡发展策略, 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采取相应的措施, 集中财力狠抓特色专业的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专业及实训设备、设施、服务能力等, 并以此为突破口, 引领学校办学水平发生质的飞跃。

品牌专业是由社会知名度与认可度决定的, 它代表着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 标志着学校的办学优势, 是学校地位与水平的集中体现, 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考察目前我国各地比较好的高职院校, 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 发现其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来实现学校跳跃式发展。因此借鉴这一成功经验, 高职院校今后在谋划重点专业发展时, 也应把品牌专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实施, 品牌与特色是相联系的, 应是在确定特色专业的基础上打造品牌, 通过若干年的不懈努力, 使每个高职院校能有2~3个专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较高社会知名度与认可度, 也使某些职业学院在总体竞争格局处于弱势的情况下, 在某些品牌和特色专业上能取得相对强势。相对强势专业的主要标志应当是: (1)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贴合度高; (2) 专业培养方案在知识性、技能型、实践性方面具有特色并得到社会和就业单位认可; (3) 专业师资力量强; (4) 实训设施条件先进、完备并建立了稳定实习基地; (5) 专业自建教材有特色并有一定知名度; (6) 有1~2门省级精品课程; (7) 专业教学科研成果丰富; (8)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特色。

6.产学研结合建设专业

高职院校的教育定位和培养目标都决定了其在专业建设中必须把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应用能力、操作技能、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为了落实高职的实践教学问题, 国务院、教育部及各级地方政府在先后出台的发展职业教育文件中都强调了走产学研结合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实践证明, 产学研合作不仅能根本解决高职学生很快适应职业岗位的技能和职业素质这一根本问题, 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校办学设施条件、经费以及学生就业、师资培养等问题。产学研结合是高职办学和专业建设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在目前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办学实践中, 产生了许多具体的模式, 比较典型的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有: (1) “订单式”, 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2) “2+1”式, 如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3) “学工交替”式, 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4) “全方位合作”式, 如上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5) “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合作式, 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6) “双定生”模式, 如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7) “工学结合, 校企双向介入”式, 如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践; (8) “结合地方 (行业) 经济全面合作”模式, 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9) “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 如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 (10) “双证书”模式, 如天津职工大学。从上述模式中还可派生出许多其他模式或混合模式, 各种模式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与适应面。

从高职院校现有的学科专业特点和学校的物力、财力及综合实力看, 在已选择的重点专业建设中借鉴各种产学研结合模式时应注意三点: (1) 不同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 不可能采取统一的模式; (2) 选择模式以及校企合作目标时应本着投入少、适于各专业共享、有利于就业这一基本方针, 对新组建的高职院校比较适宜采用“双证书”、“2+1”和“工学结合, 校企双向介入”模式作为重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借鉴模式; (3) 现有模式不应教条古板, 而应结合实际情况本着校企双方共赢互利的精神来创新出具有自身特点的产学研结合办学和专业建设的新模式, 产学研合作的实质精髓在于将课程实践、专业实训、职业岗位实习、就业推荐渠道等有机地贯穿于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体系中, 真正培养出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职业人。

三、选择和确定高职专业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基本关系

1.专业的窄专与宽泛关系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应精专, 强调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但另一方面,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和个人择业、创业的自由度增大, 全社会职业和岗位变迁更加频繁,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可能要经历多个职业岗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职业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另外, 随着个人的能力、资历、业绩的成长, 个人职业岗位也会逐步由底层向较高层次变动。上述这些特点和趋势决定了在高职专业设置时, 必须力求在窄中求宽, 拓宽重点专业口径, 在强调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同时, 注重人文素质、综合技术应用、管理知识及创业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 把握好专业窄与宽的关系要注意两点: (1) 在确定重点专业名称时, 应强调宽泛, 把与该专业有内在联系的职业和岗位群用专业方向的方式纳入到重点专业中, 如旅游专业就可以具体设酒店管理方向、旅游管理方向、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等具体专业。 (2) 在确定专业教学计划时, 要把纯专业性与通识性以及人文素质性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融入到教学计划中的理论知识教学、实践实训教学、调研实习等教学模块中去。

2.专业的近期与中长期发展关系

重点专业的选择确定事关未来较长期内学校在高职教育竞争市场的立足与生存之本。因此, 一方面既要以学校现有基础 (专业发展历史、师资、设施等) 作为专业设置的基本依据, 另一方面, 为了学校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和办学竞争力及学校声誉的提高, 还应重视学校长远发展所依靠的重点专业建设问题, 其中包括一些目前我们可能还没有或暂不具备条件上马, 但今后在招生、就业方面具有广阔前景的新专业。在专业建设中把近期与中、长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应体现在: (1) 学校的专业布局与结构上与地方 (行业) 经济发展规划比较协调一致; (2) 在各重点专业的招生规模上应与就业市场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大体平衡; (3) 从专业建设的质量上, 应看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适应社会职业岗位需求变化的能力; (4) 从专业建设效益上, 应是看专业发展投入是否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学科专业建设中的刚性与弹性关系

刚性即强调重点专业一经确定就应保持稳定。稳定是专业建设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建设的必要条件, 因为专业建设中的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实习基地建设以及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完善等都客观需要一个逐步积累过程, 因此专业设置的刚性是保证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经过若干年能够达到一个较高质量和竞争力水平的基本条件。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一线培养职业性的应用人才, 当今时代, 各行业各地区对各种职业、岗位的专门人才需求从类型上、规模上、质量要求上看, 稳定是相对的, 而变动是绝对的。因此, 高职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和市场对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在重点专业的选择和建设上要在保证整体专业群稳定性的前提下, 对每个重点专业内的具体专业方向设置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4.专业建设中的集中与分散管理关系

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 篇8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体系;能力;模块

教职成[2011]9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体系观念的更新和课程改革的程度。高职英语课程也不例外,高职英语课程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探索适合高职英语教学路子方面,也应该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构建基于“能力为本,模块教学”培养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能力本位教育是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职业教育思想。高职英语课程强调的“能力本位”教育理念要通过“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反映出来,且课程设置也必须考虑到实用性、职业性及实践性等因素,与此同时,学生个体及专业差异因素也需考虑。

一、高职英语教学概况

1.学生方面

高职院校的生源目前主要来源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和“三校生”(中专、技校、职业高中)。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整体水平并非非常理想;“三校生”通常在初级阶段学过几年英语,但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2.教学模块设计

在封闭式的教学体系下,基础英语模块与专业英语模块完全脱离,基础英语模块重于专业英语模块,即重视基础英语教学而忽视了专业英语知识学习。在基础英语模块中,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培养,听说模块滞后于读写模块,听不懂、不会说,聋哑英语仍是高职院校普遍现象。在专业英语模块中,强调知识性、系统性,而忽视实用性,学生课堂学习的专业知识难以结合市场实际需求,教材内容与岗位技能脱节。

3.教学内容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缺乏高职教育特色,没有彰显高职教育的实用性。教学内容没有融入行业企业岗位所需的技能,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的培养与练习,这样只会导致学生“纸上谈兵”,毕业后在涉外交际的日常业务活动中不能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缺乏适应职业岗位能力和职场核心竞争力。

4.师资方面

当前从事高职基础英语教学的老师普遍都是毕业于英语专业,他们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听说能力,但是他们对专业培养目标、工作领域、岗位技能不了解,因此难以做到基于职业岗位能力构建教学内容。而承担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基本上是各个专业的专业课教师,这些教师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但不熟悉语言教学法,英语口语差、发音不标准,把专业英语课上成了专业知识翻译课,缺乏用英语授课的能力和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基于“能力为本模块教学”理念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新体系

高职英语教学要体现 “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同时还要为“能力为本,模块教学”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大纲、实践指导提供理论根据。

1.调整教学内容及模块设计

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体系分四大模块:基础英语模块(主要囊括跨文化交际、日常及涉外交际英语实训及学习策略、交际英语读写、交际英语听说等),此模块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行业英语模块(主要囊括翻译及写作、应用文阅读、专业大类行业英语知识及本行业交际英语等),行业英语是指核心专业所处的专业大类的通用英语,是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过渡不可或缺的环节;专业英语模块(主要囊括简单的专业资料阅读与翻译、专业基础知识及本专业岗位交际英语等);职业素质拓展模块(主要囊括涉外礼仪、国际商务文化、英语影视赏析、英语考证类、英语技能类等)。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块以“基础英语→行业英语→专业英语”的螺旋进阶式进行设计,基础英语模块、行业英语模块及专业英语模块在语篇选材、会话素材选择、交际任务设计等方面应循序渐进、前后衔接,职业素质拓展模块可以渗透到其他模块中。如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体系先设置“基础英语→行业英语→专业英语”再过渡到 “基础英语→财经英语→会计英语”的衔接。

2.优化师资团队结构

要较好地实现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理念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实现培养学生具备较强岗位技能的目的,必须打造“三双”(双师、双证、双语)型教师团队。“三双”教师一方面要求自身要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对学生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岗位从业能力了如指掌,了解该专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并能熟练应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三双”型教学团队不仅有利于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纵向自然衔接,同时也有利于专业英语向专业课程、实习、实训的横向渗透。

3.致力教学模式改革

高职英语教育必须从“以传授语言知识要点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向培养“言语能力,职业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转化。在教学内容的活动设计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等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搬进实训室、搬进企业,融教、学、做于一体,使理论教学实践化,实践教学岗位化,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这些措施既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4.完善考核评估机制

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应建立全面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整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要求,不仅仅只考查学生英语考试的合格率,还应建立针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这种形成性评价不仅包括授课教师对学生平时在课堂上表现的评价,如提问的应答情况、听课的认真程度、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语言技能的表现等等,同时还应包括对学生适应各种职场的技能和能力的评价,体现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三、结束语

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在深入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之上,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坚持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注重学生用英语解决与将来职业有关业务能力的培养,按照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及职业素养要求,注重对学生语言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实现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深度融合。唯有改革,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1年)规划项目“英语影视欣赏课程与道德渗透教育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1WX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施慧英.就业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17).

上一篇: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下一篇:交警进社区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