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即知识

2024-09-20

德行即知识(精选3篇)

德行即知识 篇1

试论苏格拉底的知识即善

摘 要:对知识的独到理解以及与之相关的对善的理解,把知识与善等同起来应用于理性主义伦理学,是苏格拉底在伦理学上最主要的贡献。

关键词:苏格拉底;知识;善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出生在雅典,自师从阿纳克萨戈拉的学生阿尔克劳接受了哲学教育之后,他就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爱智”的事业。苏格拉底光明磊落的人格和对哲学的重大贡献,赢得了“圣人”的赞誉。苏格拉底把知识即善等同起来的观点,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本文将就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界定以及对知识即善的观点依次予以评述。

一、苏格拉底的知识

如果知识即善,善就是知识,那么善所认识的是什么?换言之,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被砍做事真正的知识?苏格拉底的回答是,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是什么”,或者说,认识事物的定义或概念,及我们所说的“本质规定”。苏格拉底的对话大多以追问“是什么”为其主题,如“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节制”、“什么是正义”等等,而且他所追问的并不是具体的和特殊的“勇敢”或“正义”,而是“勇敢自身”或“正义自身”,亦即“勇敢”或“正义”的类本质。由此可见,苏格拉底要求认识的是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质规定,因而他所理解的知识乃是对事物之一般、普遍的类本质的认识,唯有它才是局偶确定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

二、“知识即善”

“善”是自然万物的内在原因和目的,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德性”。所谓“德性”,在希腊语中原值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而人的德性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所以后来便有了伦理上的意义。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人自己就是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善。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善的人。因此,他把善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及善,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在苏格拉底看来,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没有人志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恶的东西,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则是恶的。

苏格拉底把善与理性等同起来,为打开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先河,第欧根尼·拉尔修因此而称他是“伦理学”的创始人。然而,将善与知识等同起来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差别毕竟有失偏颇。正如亚里士多德所分析的,“他把善看做知识时,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激情和性格”。同时,知识并不是善的充分条件,有知识不意味着有善。针对这一问题,以后的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小苏格拉底学派乃至近代哲学的笛卡尔、斯宾诺莎等等都有所研究并加以改造和发挥,演绎出自己的结论。

参考文献

苗力田 《古希腊哲学》

德行即知识 篇2

一、“美德即知识”的追溯

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 柏拉图对话集的前半部分是研究苏格拉底的相对真实和具有最大价值的资料。而在柏拉图早期和中期的对话中, 苏格拉底讨论美德和知识的观点主要分布在《普罗泰戈拉篇》和《美诺篇》中, 由于《美诺篇》的写作晚于《普罗泰戈拉篇》[1], 所以只看《美诺篇》就可以推断出苏格拉底有没有说过或赞同过“美德即知识”这句“名言”。

由于音译的人名和地名有所差异, 《美诺篇》在王太庆先生所译的《柏拉图对话集》中就是《枚农篇》。此篇的主要内容是苏格拉底和枚农探讨有关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 由于枚农要求苏格拉底明确地告诉他“美德是否可教”, 苏格拉底认为“如果美德是知识, 那么就一定是可以传授的”[2]。通过分析, 我们发现苏格拉底不但没有确切地说“美德即知识”, 甚至反对把美德当作知识来看待。

首先, 苏格拉底直接指出他很担心“品德就是知识”有不对的地方。苏格拉底和枚农在讨论到好人是不是天生的这个话题时, 苏格拉底问枚农说“如果好人并不是天生就好的, 那是不是由于教育造成的呢”[3]。枚农肯定地回答了苏格拉底提的这个问题。据他们的假设也可以明显地看出, 如果品德是知识, 那就一定是可以传授的。但后来苏格拉底说:“也许是这样, 天哪!可是我很担心这话有不对的地方。”[4]枚农就问他为什么要怀疑品德之为知识, 苏格拉底回答:“我们刚才说, 如果品德是知识, 那就是可以传授的。但我现在不是收回这句话, 认为说的不对;而是考虑到品德很可能不是知识, 要看看你是不是觉得我有权利怀疑这一点。”[5]通过苏格拉底的回答我们看出, 苏格拉底只是做了个“美德可教”的假设, 后来却又对此假设的前提“美德是知识”存有怀疑和担心。所以, 我们不能将“美德即知识”作为苏格拉底提出的确定性命题。

其次, 苏格拉底认为明智是品德或是品德的一部分。苏格拉底在假设品德是灵魂方面的东西时认为, “品德必然是有益的, 那它一定是明智的, 因为其他属于灵魂方面的一切东西本身无所谓有益或有害, 只是由于掺进了明智或愚昧才成为有益的或有害的”[6]。由此可见, 品德如果有益就一定是明智的。”而且他还进一步解释“人的一切东西是不是对他好, 要取决于灵魂, 与灵魂有关的好不好则取决于明智”[7]。根据这句话就可以说明智是有益的。最重要的是苏格拉底说:“那我们就说明智是品德, 是全部品德, 或者是它的一部分。”[8]显然, 明智并不等于知识。如果明智是品德, 或者是全部品德的话, 那么, 知识就不是品德, 或者不是全部的品德, 这就更没有“美德即知识”这个说法。

再次, 苏格拉底明确指出“知识”和“真的意见”都能促使人成为好人。在苏格拉底因品德既无教师又无学生而否定品德可教的时候, 枚农还在追问人到底是以什么方式成为好人的。苏格拉底的回答如下:“这样说, 是有鉴于我们以上讨论进行得很可笑, 没有看出知识并不是使人正确行事的唯一办法, 不愿承认单凭知识还是不能使人成为好人, 此外还有某种办法, 也许我们还不知道它, 可以使人变成好人。”[9]最后经过推论, 苏格拉底认为“能够正确引导的只有两件事:真的意见和知识, 具有这二者的人就引导得正确。因为偶然发生的事就不是由人引导的;人引导得正确就是靠这二者:真的意见和知识。”[10]我们可以看出, 好人是因为有好的行为, 好的行为就是品德。苏格拉底认为, 不仅仅是知识使人正确, 还包括真的意见。简单地说, “知识”不能包括也不能代替“真的意见”而促使人形成“美德”, 从这个角度看“美德即知识”是无法成立的。

最后, 苏格拉底认为品德是神授而不自知的。在《枚农篇》的最后, 苏格拉底总结他和枚农的整个讨论过时说道:“如果我们现在在整个讨论中进行的很正确, 把该说的都说了, 那就意味着品德既非出于天性, 也不是可以传授的, 却是由于神授而具有的, 人们受赐而不自知。”[11]甚至在这篇对话即将结束的时候, 苏格拉底还是重申:“枚农啊, 根据这番研究, 品德似乎是它的具备者由于神授而得到的。但是我们对此不能做出定论, 在问人们是以什么方式取得品德之前, 要先问其本身研究明白品德是什么。”[12]在最后的谈话总结中, 苏格拉底坚持“品德是什么”还是没有弄清楚, 于是猜测品德是神授的。一方面, 我们可以看出“品德是什么”也是没有下定论, 所以也就没有什么“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的存在;另一方面, 我们也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对待学问的严谨精神, 所以“美德即知识”这个狭隘的命题与苏格拉底一贯的研究风格也是矛盾的。

那么, 古希腊时期的“美德”和“知识”涵义是什么呢?据现代学者研究, “美德”一词, 即希腊文的arete, 英文翻译为excellence或virtue, 其最初的意思为某事物“尽显其固有的天然的本性”。如, 马的arete就是跑得快, 眼睛的arete就是看得清楚。后来人类的勇敢、自制、正义、虔诚等品性逐渐成为的重要的arete[13]。古希腊时期的哲学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德性, 而苏格拉底却引导人们从研究万事万物的自然界的德性转向人类自身的德性。所以, 苏格拉底和众人讨论的勇敢、自制、正义、虔诚等是人的重要的arete。但对“美德”的概念, 苏格拉底也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定义。另外, 据南京师范大学的陈真教授考证, 在古希腊时期, “知识”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一个正在形成的概念。在希腊文中sophia, phronesis, synesis, gnome, episteme等都有智慧、思想、理智、理性和知识的意思, 英文译本都根据上下文将它们译成wisdom, intelligence, understanding, thought, judgment, knowledge等[14]。在《枚农篇》中, 苏格拉底在和枚农讨论“美德”和“知识”的关系时, 他们的知识概念也往往在技能和命题知识之间游离, 所以, “知识”的涵义在古希腊时期也是混沌不清的。正如石中英教授所说, “知识概念的外延非常宽泛而且其内涵也难以确定, 因为它包括了各种各样性质、类型、层次及陈述方式都不同的认识结果”[15]。综上可以看出, “美德”和“知识”在当时都是正在形成过程中的较模糊的概念, 因此, 两者的内涵和外延也不可能是等同的, 也就难以构成“美德即知识”这个确定的命题。

二、“美德即知识”在我国学术界的流传

经笔者查阅“Meno篇”最早的翻译版本是1932年张师竹、张东荪合译的《柏拉图对话六种》中的“曼诺篇”, 其中没有“美德即知识”以及类似说法, 以后的专门翻译版本中也没有这个说法。于是, 笔者又查阅了民国时期国内学者所著的古希腊哲学著作, 发现了一些“美德即知识”说法的痕迹。

1925年陈筑山著的《哲学的故乡》中, 其目录中有一个三级标题是“真知即是道德”[16], 内容中具体阐释为“因为知识能够促成道德的行为, 还可以说知识就是道德的要素。再明白地说:‘知识即是道德, 道德即是知识;无知即是罪恶, 罪恶即是无知’”[17], 而且强调“所谓的知识就是真知 (Insight) , 所谓的德行是至善 (Excellence) 宇宙间最大的事情, 就只是真知, 只是至善;至善就是从真知得来”[18]。可见, 作者为了解释知识对美德养成的重要性, 用自己的话来分析苏格拉底关于道德问题的看法, 从这也可以看出“知识即是道德, 道德即是知识”不是出自苏格拉底之口的。

另外, 在1926年何子恒先生著的《希腊哲学史》中也有类似的用法, 在苏格拉底道德哲学部分就提到“当时人 (苏格拉底同时代的人) 虽不知道德为何物, 但他们自以为很知道。苏氏见得大家强不知以为知, 以不道德的行为为道德, 所以他便说:‘道德是知识, 无知是罪恶’”[19]。虽然作者引用苏格拉底的话“道德是知识, 无知是罪恶”但是没有表标明引用的出处。而且在此页上面的旁注中写着“知识是美德”, 这显然也是作者对苏格拉底观点的总结, 但是作者的总结并不能等同于苏格拉底所说。综上可见, 在苏格拉底哲学中, 早期的国内学者大多注意到苏格拉底关于“道德”与“知识”的关系, 而且强调知识对道德起的作用, 进而作者得出“知识即美德”的观点。但是后人就忽略了此“名言”提出的背景, 不加出处地甚至毫不怀疑地使用, 以至于在1962年的《古希腊罗马哲学》中竟以“美德即知识”[20]作为节选译文“Meno篇”的小标题而内容并无法证明此标题。而后人用此“名言”的出处也多来源于此《古希腊罗马史》, 如冯契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 (上册) 和全增嘏主编的《西方哲学史》就标明出处来源于此。

当然, 后人更多的认为此“名言”是苏格拉底所说, 也少有添加出处地使用, 却为此命题大加阐释:首先, 有的学者将其解释为“人们通过自己的理性所把握的对于人的本性的认识就是美德”[21]。很显然, 这种“对理性的认识”是无法等同于“美德”的。因为“认识”是通过思维和智慧来理解的, 而“美德”却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其次, 有些学者进一步提出苏格拉底奉行“知行合一”的观念[22]。他们从苏格拉底的“无人自愿作恶”出发, 认为人总是趋善避恶的, 只要知道了善就能做到善, 但是却无法证明“有人自愿作善”, 即无法解释现实中有的人明明知道善恶却不去做善。所以, 这个角度无法充分证明“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的合理性;再次, 还有的学者还解释为德性的本性就是知识[23]。即便美德的“相”是一种知识, 那也只是“知识”的一部分, 而不是“美德”就等于所有的“知识”;最后, 有的学者认为“知识”和“美德”都是对自我的认识。“知识”指善的知识, 是关于人的知识。而“美德”包括了人的一切优秀品质, 是为人之“理念”, 就是自我的认识, “美德”和“知识”就是在这个意义上统一起来了[24]。我们不禁要问, 苏格拉底连“知识”的概念都没有说清楚, 怎么又能说清“善的知识”呢?他只不过提出“善恶之分”罢了, 我们不能为了证明一句不存在的“名言”而主观臆断, 更不能用现代人的思维对此妄加揣测。

还有一些现代学者, 虽然认为“美德即知识”不是苏格拉底说的, 却认为此“名言”却完全可以概括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和伦理思想[25]。既然是无中生有的“名言”也就有了强作解释之嫌。另外, 从逻辑的角度来看, 先不说“美德即知识”是个真假命题, 就命题的形式来说它属于等值命题, 也就是需要命题中的前后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同的。然而, 在古希腊时期, 这两个概念是正在形成中的模糊的概念, 所以根本无法肯定它们是等同的。

近几年, 有些学者也逐渐意识到苏格拉底没有说过“美德即知识”, 比如南京师范大学的陈真教授和江南大学的尧新瑜博士。他们也希望大家以后不要继续误用这句话, 也不要用“美德即知识”来概括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和伦理学思想。我们认为苏格拉底没有说过“美德即知识”, 同时至少这句“名言”是片面的。但是为什么此“名言”在我国流传这么久, 而少有人质疑这一命题, 更鲜有人意识到它的错误呢?

三、“美德即知识”这一说法在我国流传的原因考察

从已有文献来看, 苏格拉底并没有明确提出“美德即知识”这一说法, 然而却在我国如此广泛流好的方式。传, 笔者对误传原因进行了分析。

首先, 苏格拉底没有留下自己的著作, 其思想主要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中体现出来, 其言论和思想难免出现误传的情况。苏格拉底以“精神助产法”而闻名, 他的思想往往都体现在与不同人的谈话过程中, 由不同的人口耳相传。在这样的口耳相传中, 不用说历经了几千年的时间, 即使是在当时, 也难免会差错。虽然我们没有第一手资料来研究苏格拉底的言论和思想, 但是我们也要尽量把这种误传降到最低, 从而为后来者提供尽可能真实的资料。否则, 不仅是对苏格拉底的不尊重, 在学术态度上也是不严谨的。当然误传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没有人意识到是误传。

其次, 我国翻译者由外文翻译或转译成中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了失真。这不是说翻译家的个人问题导致的, 毕竟一些原文词语的意思可能一时找不到更好的中文词汇来对应, 比如“arete”一词, 就暂时用“美德”这个词来代替了, 或许“美德”这个词对于原文中“arete”的意思表达的还不够准确, 但是在汉语词语中也没有比“美德”这个词更适合的词汇了。据叶秀山考查, 古希腊的“arete”一词的意思更像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德”[26]。由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 而且有关苏格拉底思想的记载也已历经两千余年, 所以翻译过程中的失真难免出现。所以, “美德即知识”的说法也可能是假定的一个说法, 一个暂时的说法。可是后人却不清楚里面的渊源, 仅凭表面的意思去解释和运用, 到现在就变成了人人皆知的苏格拉底的“名言”而不知其有误了。

最后, 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对误用此“名言”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学者喜欢用这种“什么是什么”或“什么即什么”的陈述句式。如朱熹的“礼即理也”, 也有我们常说的“非黑即白”, 我们往往在两个相同属性的词语中间加一个“即”。因此, 在早期提到苏格拉底有关的“美德”和“知识”的关系时, 有人习惯性地用“美德即知识”这个说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表达习惯和语言习惯而忽略了原本的意思, 否则就南辕北辙了。

浅析知识与德行错位现象 篇3

关键字:知识;德行;错位;因素

一、知识与德行错位现象

1、知识与德行错位界定。在我们的生活中,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整个人的生存,就是以学习到的知识为主,而德行,也就是人们的道德行为,这是关系到人们在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对于约定俗成的基本的道德观操守的问题。但是有了知识而不遵守道德,或者有了道德而不在乎知识,这些都是知识与德行错位的现象。文章中指出的知识与德行错位的现象就是说,人们的知识认知过程或者已经认知的情况下,对于道德践行方面,出现的错位现象。这种错位表现为首先道德的亲行中,与人本身的知识量不同步,不匹配,又或者直接与自我知识相悖离的现象,导致知识与德行错位。

2、知识与德行错位现象。整个社会中出现的知识与德行错位的现象,表现在高学历者身边就是有些研究生在追求学历的道路上,不进行自我约束,进行论文的知识剽窃;有些为了高额奖学金和学术追求的道路上,不择手段,对于其他感情,都可以利用;而有的高学历人才睚眦必报,总是记仇。大学生们对于道德遵守也是缺失,助学贷款不还,对于资助者不怀感恩之心,这种诚信缺乏和不知道饮水思源的心态,是一种德行错位现象,在求职简历过程中,随意捏造,夸大自我能力,考场舞弊而没有羞耻之心等。到了社会上的人们就表现为员工和社会人,整个社会责任感缺乏,见死不救,怕惹麻烦,员工随意出卖公司机密,没有职业道德操守等等,这些都是社会上所呈现的知识与德行错位现象的表现。

二、知识与德行错位现象原因分析

1、知识与德行错位现象外在因素分析。知识的培养主要来源于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从学校教育上说,对于学生这种知识培养的着重,结果导致我国在人才培养的道德的缺乏,忽视知识与德行错位现象,虽然学校很早就提倡教育四有少年、德育优先,但是在实践中,道德教育理念并未得到很好的价值体现。往往学生只是接受到形式上的教育,但是并没有及时养成道德习惯,教师教书育人,往往只重视到教书,缺乏对于育人道德情操修养的培养,高校内更是受到大社会网络的影响,随意学习不文明用语等等。社会上的拜金思潮、享乐主义等,也成为学生的膜拜对象,大大影响了学生的道德分辨能力。

2、知識与德行错位现象内在因素分析。从人性个体角度出发,对于这种个人出现自律性差,对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对于家庭和孩子的责任心缺失,在社会上的财富平衡差异,导致性格扭曲,从而导致知识和德行不一致。对于整个社会人格来说,这个情况也和我国国情相一致,我国这种特殊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整个社会受到的思潮也是冲击较大的,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市场秩序还是较混乱,社会各种违法乱纪等现象都存在,因此知识和道德的错位现象,确实容易引起个人德行错位。

三、知识与德行错位现象研究

1、知识与德行错位现象大学生研究。在大学生知识与德行错位现象研究中,必须注意到在高校进行德育制度与德育榜样一起进行的方式,让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优化道德教育教师队伍,从而有着更好的以师为榜的模式。

2、知识与德行错位现象高学历者研究。高学历人才指的研究生以上的高知识架构的人才,对于这样的人才的道德引导,非常重要。首先高校应该给予培养,建立一定的机制,除了理性知识教学外,应该进行道德引导,学生要学会全面完善自我。优化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于整个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等方面,进行个人行动指导,同时指导老师应该不仅仅给予知识指导,也该进行道德指导,这样知识与德行错位现象就会减少。

3、知识与德行错位现象企业领导与员工研究。在整个人生价值上引导员工和领导,使其形成一个统一的观念,无论从社会的对公司的忠诚度,以及对于自我道德成长价值观上,好好的约束自我,从而进行领导以身作则影响员工,这样也能很好的调节知识与德行错位现象发生几率。

四、结语

总之在整个社会道德的路上,要摆脱当下的困境,进行整个知识系统的更新教育,对于知识与德行错位进行消除行动,这样的道德价值,最终将与知识相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锁根. 当代大学生道德知行矛盾原因探析[J].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6):213-216.

[2] 王延中. 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一孔之见 [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5):40.

[3] 胡建波. 浅析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知行矛盾” [J]. 教育探索,2008(16),146.

[4] 郭穗. 对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及知行脱节问题的思考 [J]. 攀登,2006(146):104.

[5] 李振兴. 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缺失及对策研究 [J]. 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5.

上一篇:垃圾资金申请报告下一篇:游沙雕园四年级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