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世的句子

2024-07-19

厌世的句子(通用7篇)

厌世的句子 篇1

关于厌世的句子50条

1、世间诸多细微美好,总是让我内心凄楚,并且起伏不定,而沧桑人世,就算如风浪卷席,一样可以不忧不惧。

2、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

3、我爱你,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事。

4、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5、痛彻心扉的爱情是真的,只有幸福是假的。那曾经以为的花好月圆。爱情只是宿命摆下的一个局。

6、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

7、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

8、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9、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10、我愿道袍鹤衣,归因在魔兽世界的岩石后,噫嘻哀哉!

11、我总是以为自己是会对流失的时间和往事习惯的。不管在哪里,碰到谁。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12、手指不会动了,眼泪不会流了,时间不会走了。

13、岂有一件事情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

14、在她的心里潜伏着一个深渊,扔下巨石也发不出声音。

15、那些美丽的小鱼,它们睡觉的时候也睁着眼睛。不需要爱情,亦从不哭泣。它们是我的榜样。

16、伤口是别人给与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

17、万事满有困乏,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情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已过的世代,无人纪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纪念。

18、原来一切真的是曾经有过的。原来一切都是空白

19、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20、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21、我的世界是寂静无声的,容纳不下别人。

22、不要束缚,不要缠绕,不要占有,不要渴望从对方的身上挖掘到意义,那是注定要落空的东西。

23、爱的,不爱的。一直在告别中。

24、清醒时做事,糊涂时读书,大怒时睡觉,独处时思考。

25、我在等待,等待你给我一个为你停驻的借口。

26、都以为时间是偏方,但治好的全是皮外伤。

27、十年之心起初于平淡,我和你或许只是人海中的擦肩。

28、我和沵千里以外的关系,简单到连陌路人也不是。

29、一份刻骨铭心的爱,带来的却是撕心裂肺的疼。

30、我们总在最不懂爱情的年纪,遇见最美好的爱情。

31、忽冷忽热,渐行渐远。

32、是从什么时候起,她的眼泪开始打动不了你。

33、所谓嫉妒,其实就是用别人的成功来折磨自己。

34、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心在俗世中,不动不伤。

35、我们的爱就像是黑色的天空,一眼看不到边。

36、我总以为笑多了便会开心,但眼眶还是湿湿的。

37、学会与自己的伤痛和平共处,这就是成长的意义。

38、我知道我不是真正的快乐,我的笑只是我穿的保护色。

39、有时候感觉别人忽略了自己,想想可能是自己太闲了。

40、原谅他,多么可笑的字眼,他在乎我的原谅么?

41、孤单郁闷时,能让我毫无顾忌去找他的人又有几个。

42、我的每一声歇斯底里,换化作角落里无言的悲伤。

43、我装作毫不在意,知道吗,我的心中是多么难受。

44、生命像玩牌,拿到好牌不一定会赢,要看别人怎么玩。

45、你随口一提的来日方长,是我含在嘴里怕化的糖。

46、有些失去是注定的,有些缘分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

47、如果放在心里会觉得难过,那么就请微笑着放手吧。

48、所谓花心,就是你无法24小时填充我的心。

49、有时候,尽管心里已经明白,但很难用言语来表达。

50、我怕我最后连吃醋的身份都没有,连忘记的勇气都没有。

厌世的句子 篇2

在许多人看来, 句子的表达训练是小学低年级的训练内容。句子是构成段落文章的基础, 是营造篇章大厦的砖瓦。我们不能只满足于低年级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写连贯、写具体;中高年级学生笔下的句子还应该是运用巧妙、个性鲜明、鲜活生动、富有表达力的句子。

我们一直要求学生怎么说, 就怎么写。但说得好未必一定写得好。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无论在功能上还是结构上, 都存在很大的差别。教师应积累、研究学生的作品并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的训练, 对学生进行专门的书面语句表达训练。

一、具体刻画, 妙趣横生

学生在作文、日记中经常会出现许多简单语句, 平淡无奇, 了无生趣。

例如:“戴老师出差一周回来了, 他好高兴。”

习作讲评课上, 老师要求学生把后面的“他好高兴”添加修饰语写具体, 换一个意思相近的句子表达。学生改成:

1. 戴老师出差一周回来了, 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2. 戴老师出差一周回来了, 他高兴得都快成疯子了。

3. 戴老师出差一周回来了, 他笑得别人都莫名其妙地盯着他,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太高兴了。

4. 戴老师出差一周回来了, 他忙把自己的嘴巴捂住, 生怕自己太高兴太激动, 心会从嘴巴里跳出来。

学生领悟后, 马上在自己的作文中挑出一个个其貌不扬的句子, 换成一个个意思相近的句子表达。他们发现:一个意思竟然有那么多的表述形式!

学生懂得, 句子表达的过程, 要把一个个汉字进行选择、排列;要运用丰富的想象;要另辟蹊径, 侧面描写;要把动作描写和夸张巧妙结合……这是一个挑战智慧的过程, 也是一个很有趣味的游戏过程;学生们感受到, 作文就是这样一个亲切有趣的游戏。

他们知道了, 在写作文时, 把心里想的写出来之前, 让这个句子先在头脑中盘旋一下, 沉吟一会儿, 放在嘴里咀嚼一回, 找一个意思相近、表达更巧妙的句子阐述;这不仅才能找到妙趣横生的句子, 而且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件妙趣横生的事情。

二、恰当修辞, 增加文采

修辞是修饰语言的一种强有力的表现方法和手段, 学会用修辞的手法写句子, 可以丰富语言的表达效果。

写作时, 如果没有优美的语言形式来表达, 就不可能成为一篇好文章。常用的修辞很多, 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表达效果。有时候一个精彩的比喻, 成就一个精彩的句子。

如:“空气像炸弹一样, 紧张得一碰就炸。”

低年级重点掌握比喻的修辞手法, 到了中、高年级, 就开始系统地进行其他修辞手法的训练。如运用排比句, 可有力地增强语势, 增加文采;运用拟人句, 让事物生机盎然, 鲜明形象。笔者结合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教材要求, 让学生仿写《桂林山水》等课文中的排比句和拟人句:

岳麓山的树真多呀, 树叶密密麻麻, 透不进一点风;岳麓山的树真高呀, 一棵棵拔地而起, 直冲蓝天。岳麓山的树真美啊, 一片片枫叶火红火红, 宛如天边的朝霞。 (何亦郭)

学生仿写后, 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尝试运用, 教师再次收集学生写得好的句子点评欣赏, 同时也展示写得不太好的句子, 共同修改。比如:

共同欣赏的句子:

我的双手多神奇啊!它们可以书写工整的字迹, 可以弹出美妙的音乐, 还可以触摸美丽的春天;我的双手多漂亮啊!如青葱一样白嫩修长, 如粉红的树叶充满诗意, 如骄傲的孔雀缤纷开屏;我的双手多勤劳啊!读书写字、跳舞弹琴、做家务做游戏,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无休无止地工作。 (雷雅婷)

讨论修改的句子:

我痛恨世界上所有的侵略者、破坏者!他们使多少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他们使多少人失去亲人;他们使多少人生活在水深火热、枪林弹雨之中;他们使多少人痛不欲生;他们使多少儿童失学! (常佳铭)

学生们认为这是排比句, 但不是规范的排比句。说它是排比句, 是因为有三个以上意义相关的句子排列在一起;说它不够规范, 是因为这几个句子的结构方面还不够完美。

学生们认为, 可以把二、四分句合并为一句;而连生活都无法保障的孩子怎么还会有上学的机会呢?所以第五分句干脆省掉。

我痛恨世界上所有的侵略者、破坏者!他们使多少人失去亲人, 痛不欲生;他们使多少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他们使多少人生活在水深火热、枪林弹雨之中……

仿写, 欣赏, 修改;创作, 欣赏, 修改;如此反反复复, 来来去去, 学生在欣赏激励, 思考修改中掌握了怎样写排比句。

用类似的方法, 用类似的模式, 经过反复训练, 学生的拟人句、夸张句等也写得很好。例如:

1. 风从窗缝里挤进来, 激动地向我耳语着:

快看啊, 春天来了!它扯着我的衣襟, 向田野奔去。 (肖尚廷)

2. 青翠而又密集的竹林在风中舞蹈, 在风中沙沙地歌唱。 (肖尚廷)

3. 树叶在风的带领下翩翩起舞, 在操场上追逐嬉戏。 (雷雅婷)

4. 你可以在人行道上煎鸡蛋了! (谭驰阳)

5. 有一个学生不满妈妈给他报多了课外班, 在老师面前诉苦。

老师不经意感叹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没想到这个学生噼噼啪啪倒豆子一般:“还可怜天下儿女心呢!父母再怎么可怜我, 也不能这样揠苗助长吧!就算我有神仙一千倍的智商, 有姚明一万倍的高大, 有乔丹一亿倍的体格, 这样可怜下去, 也会成弱智豆芽的。”事后还写进了他的日记里。

三、人物说话, 彰显个性

综观学生的日记、每日简评、作文等, 有一个普遍的毛病, 那就是文中的人物不说话, 或者不能凸显说话人的个性。比如:

我看见刘松沅有一个纸戒指, 我想让他帮我折一个, 他不肯;我说给他一元钱, 他也不肯;我说给他10元, 他还是不肯;我说给他100元, 他肯我不肯。 (彭家骏)

这一段话中的人都是哑巴, 更谈不上人物的语言个性。针对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进行相关的训练。

如让学生学习下面的句子并思考, 你可以获得说话人的哪些信息?

1.“妈妈, 快来看呀, 圣诞老人给我送礼物啦!”

2.“钱是给内行人赚的———世界上没有卖不出的货, 只有卖不出货的人。”

3.“炊烟起了, 我在门口等你。

夕阳下了, 我在山边等你。叶子黄了, 我在树下等你。月儿弯了, 我在十五等你。细雨来了, 我在伞下等你。流水冻了, 我在河畔等你。生命累了, 我在天堂等你。我们老了, 我在来生等你。”

4.“有些想念那群小鬼们了……”

5.“比起高富帅、白富美, 我还是更喜欢呆萌二。”

6.“壮宝会抱着妈妈亲亲啦, 可爱死啦!”

7.“这球, 真他妈打得好!”

学生读了这些话, 应该获得说话人的很多信息:说话人的年龄、身份、地位、品味、学识, 说话人的性格;能说会道的人说得多;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人说话比较节制、简练等。

我们写人写事, 肯定要让“人”在文章里活起来, 要会说话。不仅要让“人”在自己的文章里会说话, 还要符合说话人的年龄、身份、地位、品位、学识, 体现说话人的个性。学生按这些要求修改了上面的例子:

我看见刘松沅有一个纸戒指, 好逼真的奥特戒指!戴上他, 我就是真正的奥特曼了。

“你的戒指折得太好了, 帮我折一个, 好吗?”我讨好地说。

“我没空。”

“我给你一元钱。”

“不折。”他头也不抬。

“那我给你10元。”

他瞟了我一眼。

我一跺脚, 对着他耳朵大声喊:“我给你100元!”

他终于笑嘻嘻地说:“行啊。”

“当我傻啊!”我一扭头, 气呼呼地走了。 (彭家骏)

可以看出, 人物比原来丰满多了。

四、说话提示, 各显微妙

说话句是句子训练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提示语位置的微妙和提示语“说”的变化应是中高年级学生重点体会并懂得灵活运用的内容。

⒈提示语位置的微妙

第一种, 提示语在前, 一般强调提示语。

萨沙问道:“妈妈, 爸爸把雨衣给您, 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

第二种, 提示语在后, 一般突出说的话。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妈妈回答说。

第三种, 提示语在中间, 一般突出说话人说话时的心理、情绪、动作等, 也有语气上的停顿。

“你怎么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 “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 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琳达, ”他平静地说, 并用胳膊搂着我, “你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 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 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第四种, 省略提示语, 使得说话流畅、急切。如:

“你怎么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

“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 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再比如:

我最喜欢跟布谷鸟对话了:

“你做什么?”

“种田织布。”

“你喜欢什么?”

“勤劳刻苦。”

第五种, 提示语和说话内容各独立一行, 既强调了提示语, 也突出了说话的内容。

“杜真子, 就算我求你了, 你去吧!”

马小跳果然上当, 在电话里死皮白脸地求杜真子。

⒉提示语“说”的变化

提示语“说”的变化, 可以给“说”找一个意思相近的词;也可以不用“说”字, 而直接描述话、声音、心情、动作、表情等来写提示语。为了让学生能自己总结出这些知识, 教师要充分研究运用学生自己写的作文素材。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 在欣赏中感悟。

出示从学生习作中写得精彩的提示语, 让学生分析讨论, 这些句子提示语的精彩在那里?

第一组:句子中没有表示“说”的词, 直接用对“声音”“话”的描述, 作提示语。

我对着抢杂志的几个人大吼一声:“抢什么, 又不会漏你的!” (朱思聪)

不一会儿, 妈妈回来了, 她一进门就大声嚷嚷:“回家不做作业, 在厨房瞎玩什么?” (崔家维)

“报———”扮演大臣甲的张邈瀚人还没上台, 话先进来了, 顿时把全场的观众的目光吸引过来。 (将吉鹏)

当大臣焦急地告诉魏王邺县情况不好时, 魏王大声叫道:“Oh, my lady Gaga”, 台下又是一阵哄堂大笑。“宣西门豹!”魏王威严地发号施令。 (唐佳雨)

第二组:描述人物的心情写说话句的提示语。

老师火了:“你作业到现在还没完成, 居然还有心思打篮球!” (谭驰阳)

妈妈跑进厨房, 见一片狼藉, 大怒:“你玩点什么不好, 搞得厨房这么脏, 我怎么做饭?” (崔家维)

第三组:用人物的动作、目光写提示语。

“我想看看它的图案是什么样的!”小新边哭边抓着妈妈的裙角, 可怜巴巴地望着妈妈。 (何嘉为)

“只见杜嘉骏用两只手扭成两朵兰花分别放在脸颊两边, 歪着头, 做着眯眯

眼, 扭着大屁股, 走过来:“贺贺, 今天又做了什么好吃的菜呀?”那声音又尖又细, 是他卷着舌头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唐文萱)

学生通过三组句子的赏析, 懂得了好的说话句, 能“听”到声音, 还能“看”到动作、表情、肢体上的“话”, 也就是说, 我们写出来的对话句有声音、有动作、有画面, 充满立体感。

第二, 在练习中运用, 改写下面一段话。

陈晓旭悄悄地对我说:“陈浩然尿裤子啦!”“啊, 尿裤子啦?”我奇怪地问。

“当然不是真尿裤子啦, 是我趁他不注意, 把白开水倒在他椅子上, 他一坐下来……”“他没找你吗?”“没有。谁叫他老是骂我打我呢。”“他没感觉到吗?”“应该没有。”“我的小祖宗啊, 他的感应能力有蛮差啦。” (吴雅菲)

综合运用提示语的巧妙表达方法, 改写后更加绘声绘色:

上午排路队时, 我突然感觉自己的耳边又热又痒:“陈浩然尿裤子啦!”一回头, 只见陈晓旭的眼睛流露出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 十分地幸灾乐祸看着我说。“啊, 尿裤子啦?”我感觉自己的嘴巴可以塞进一个大鸡蛋。四年级的学生怎么还会尿裤子呢?“当然不是真尿裤子啦。”陈晓旭十分肯定地说, “就在打上课铃的那一瞬间, 我把矿泉水倒在他椅子上, 他飞奔进教室, 猛地一坐下来, 哈哈!”

她眉飞色舞, 一边说一边表演, 她倒水时的鬼鬼祟祟, 陈浩然飞奔进教室坐在椅子上的毫无戒备, 她都表演得淋漓尽致。

“他没找你的麻烦吗?”我担心地问。陈浩然这家伙可不是省油的灯。

“没有。”

陈晓旭皱着眉头恨恨地说:“谁叫他老是骂我打我呢。”

“坐在一滩水上, 他没感觉到吗?”我十分疑惑。

“应该没有。”

“我的小祖宗啊, 他的感应能力有蛮差啦。” (吴雅菲)

在描写人物对话的时候, 究竟采用哪一种对话形式, 提示语的位置究竟放在哪里, 提示语“说”怎样变化才使句子表达更巧妙, 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仔细揣摩、品味。

进行这一项训练, 第一步是让学生在课文及课外书中找到这样的范例抄下来并大声朗读。第二步是在自己的每天一段话中学着尝试运用, 第三步是教师研读学生的作文或者写话后进行总结讲评, 针对实际情况再次设计巩固的练习, 比如修改学生没有掌握好的提示语。学生在实践中就会体会到提示语的细微变化, 懂得在写作中, 几种形式要交替使用。只有交替使用, 才灵活、灵动, 读起来才顺气。

作文的句子训练遵循“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 我们对挑出来讲评的例句怀着十二分的欣赏, 怀着十二分的真诚, 将训练点落实到精心设计的富有情趣的课堂教学环节中, 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这样的句子训练一定会落到实处, 一定能夯实作文的基础, 唤醒学生的潜能, 催开智慧的花朵, 引发创造的天赋。这样的句子训练, 一定会让学生不再厌恶、畏惧和痛恨作文, 一定会让他们喜爱和向往作文。教师的作文教学也一定会品尝到无限的乐趣, 也一定会在实践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独特作文训练系统, 形成自己独特的作文教学个性和风格。

某个“厌世”的午后 篇3

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每当午睡醒过来的时候,心头都有一种浓郁得能让嗓子眼冒出腥甜的凄凉感,那是种热恹恹的又很犀利的孤独,只有一个词能准确地形容我那种感觉——“厌世”。

嗯,是的,午睡醒来那几个小时总是我的厌世时光,尤其是不得不带着没睡饱的疲惫独自穿过夏天被太阳晒得明晃晃的巷子去上学的时候,心头沉重得像喝了半斤用“厌世”这种果实酿成的酒。

真的,如果没有午睡的话,也许夏天就精彩多了。

午间那平白多出来的一个多小时可以干很多事情:摘邻居家种的花,偷邻居家母鸡生的蛋,或只是跟邻居家小孩一起丢沙包、跳猴皮筋。什么都行!除了睡午觉。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学生到了夏天就得被要求午睡。重要的是,你不想睡的时候被迫去睡,才刚睡到深处又被强行叫醒。

折磨啊。

午睡的折磨好像一场注定无疾而终的恋情,茫然不得已地走近,被迫悲切地离开。即使曾经有过小小的甜蜜,它的作用仿佛也只是来助长被折磨的现实。

而且,午觉这东西,你不睡,困倦也不会来,它也影响不了什么,一旦睡了,醒的时候反而会特别困,仿佛困倦是被午觉特地睡出来似的。重要的是,它还让我在困倦中产生厌世感。

和起初很多时候一样,一天,我在某个没醒过来的困倦中,没想明白,仍旧试图跟我的父母分享,一不留神,就袒露了内心的真实。

“厌世?”我爸梁朝伟听了这两个字之后先是眼睛瞪得很大,然后根本没理我,就很没礼貌地冲出家门到院子里去了,一边走还一边笑:“啊哈哈哈哈……”

“神经病……”我心里说,真不知道厌世有什么好笑。

但我被他彻底笑醒了。

院子里的大人比我更懂我爸,他们对他的笑话非常响应,那之后好多天,很多大人见了我都会故意问一句:“悠悠,你今天厌世了吗?”

不管我回答还是不回答,跟着的都一定是一串肆无忌惮的笑声。

那是我童年生涯中又一段无地自容的时光。

“厌世?你一个小孩,有吃有喝有地方住的有什么资格厌世!”我妈陈萍倒是没笑话我,但比笑话更严厉,她让我人生首次意识到“资格”这个词的分量。

陈萍接着又教训梁朝伟:“你也是,家丑不可外扬,跟邻居说那么多干嘛?让人家以为我们多不会教育孩子呢!”

原来,厌世不仅需要“资格”,而且是一种“家丑”。

那是人生中最初的一段“没脸见人”的时节。

那时候我对“没脸见人”还没什么经驗,每天出门都要顶着巨大的压力。我在这个压力之下惶恐不安,闷闷不乐,只好尽量减少出门的次数,以避免见到邻居。被嘲笑厌世的第四个下午,我自己在家慌张,焦急,无所事事,只好挨个翻抽屉打发时间。

我在一个平时不怎么用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副旧眼镜,摆弄它的过程忽然给我一些灵感。

我搞不清那是姥姥的,还是姑姑的,还是哪个亲戚丢下的,也不知道它到底是近视镜还是老花镜,总之,就是那么一副被遗弃的、有度数的眼镜。

我闲极无聊地戴上它。

没想到,哗……世界在我面前顿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也许当时年纪尚小很傻很天真,也许是有病乱投医,我在戴上那副眼镜之后,忽然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只要我看不清别人,别人也一定看不清我。

这个错觉让我很高兴,我赶紧戴着它上厕所去了。

从那之后,我只要一出门就总是戴着这副眼镜。就那样,在穿过院子的时候,我不再看得清身边路过的邻居,看不清的感觉让我感到一些小小的“安全感”,我可以置若罔闻地不理会他们的议论。我当时就是那么认为的:当一个人眼神不好的时候,他就能够理所应当地不用太顾及旁边人的反应。

我的听力似乎也伴随着我视线的模糊而扭曲了,那种感觉好像拿着一株隐身草。

仿佛,即使不回答邻居的各种无聊的问题也不算失礼。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 篇4

失误展示

综合近年来的中考阅卷情况分析, 考生在解答这类题型时, 常见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类:

(1) 照抄原文。将题干中所要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在文中所涉及的部分完整地抄写下来, 错将此当做是对词语或句子的理解。如今年徐州市中考卷第19题:如何理解“幸福往往会变成一道减法题”“而苦难却成为一道加法题”? (《善待苦难》) 有考生答:幸福往往会变成一道减法题, 一点点减去你的斗志和气魄;而苦难却成为一道加法题, 不断地加上你的梦想、努力和汗水, 累加起来, 你就拉上了成功的手。又如今年上海市中考卷第21题:第 (1) 段“扫街”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蘑菇转了一个弯》, 阅读材料可参见本期P28) 有考生直接将“扫街”前面的“为了找个单位, 天天出去”抄写下来作为问题的答案。

(2) 望文生义。对词语或句子的真正意思不理解, 只从字面上去附会, 做出错误的解释。如今年连云港市中考卷第13题:请说出第 (1) 段“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这句话中“隐身”的含义。 (《读书是风雅乐事》, 阅读材料可参见本期P42) 有相当多的考生答为:隐身就是把自己隐藏起来, 读书时自己沉浸于书本之中。又如今年无锡市中考卷第21题:文章 (《泉》) 最后说“谛听”“生命的水声”, 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此的理解。许多考生答为:老槐树树桩像一口泉眼, 作者展开思绪的翅膀飞翔, 似乎听到了想象中那泉眼不断流淌的水声。

(3) 概括片面。对词语或句子的理解偏于一面, 导致答题不全面。如今年盐城市中考卷第21题:“青春, 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 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 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 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 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去远方》, 阅读材料可参见本期P27) 有考生答为:“年轻的时候, 要外出闯荡、拼搏, 哪怕是你不认识的地方也要去。”又如今年徐州市中考卷第22题:“那是极深沉的欢喜结成的泪滴”一句含义深刻, 情感真挚。请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 (《心田上的百合花》) 相当多的考生只答了“表达了作者对百合的赞美和崇敬之情”这一层意思。

问题辨析

正确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 要能根据词语、句子的具体语境、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来综合概括。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照抄原文、望文生义、概括片面等失误, 一般基于以下原因:

(1) 不能如上海市中考卷第21题:第 (1) 段“扫街”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联系全句“那一年, 我即将大学毕业, 为了找个单位, 天天出去‘扫街’, 但仍一无所获。”不难理解:所谓“扫街”就是指“我”满大街地去找工作。

(2) 没有文章的或作者的而望文生义, 肤浅答题, 导致答题不完整或错误。如连云港市中考卷第13题:请说出第 (1) 段“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这句话中“隐身”的含义。在这里“隐身”有表层意和深层意, 因此如不能把握文章的主旨, “隐身”的表面意“把自己隐藏起来, 不让别人看见”比较好理解, 而文中的“读书时不需考虑作者或书中人物的感受, 自己可以随意翻阅”的深层意就不能明白。评分是分点给分的, 没答到的就不能得分。

(3) 不答题和, 以致概括片面, 答题不完整。如徐州市中考卷第22题:“那是极深沉的欢喜结成的泪滴”一句含义深刻, 情感真挚。请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要完整准确地答这道题, 必须关注题干中的重要词语“含义深刻, 情感真挚”, 因为这是命题者提示考生答题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

答题指导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一般多指言语的隐含信息, 而不是字面的意思。命题者常常选取的重要语句包括:

要准确无误地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 就必须要记住的原则。

所谓“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就是说在理解词语含义时, 不能离开具体的句子和语段去理解。因为词句除了有基本意外, 还有特定的语境意, 做题时要根据语境来理解。某一重要句子的意思可能在它前面或后面的句子中便可以找到充分的解释, 如对这些句子进行重点分析, 就很容易得到答案。有的重要语句仅靠上下文难以理解其含义, 还需要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加以理解。

所谓“段不离篇, 篇不离旨”, 意思是说理解词语、句子、段落和文章, 必须要结合文章的文体特点和中心思想。一般来说, 中考阅读题中, 对词句含义的考查, 主要是对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含义的理解。但理解词句的基本意, 是理解词句特殊语境意的基础。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依据文章中心、段落中心来解释重要句子。

(2) 根据句式的结构特点来解释句子。比如:单句中, 前置或后置的部分常是语义重点之所在;复句中, 强调的重点常常落在其中一个分句上。

(3) 根据句子的位置来分析句子的含义。如:首括句常常概括段意或总起全文, 尾括句往往作总结, 过渡句往往总结上段, 概括提示下段内容。

(4) 抓住相邻句, 把握句子的语言背景材料, 关注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 因为相邻句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

(5) 根据修饰限制成分辨析句意。修饰成分常常是揭示句子内涵和外延的窗口, 扣住修饰语, 往往能够挖掘出句子的深层含义。

(6) 根据修辞特点把握句子。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 常常能破解作者运用一些警句的真正目的。如有时可以通过理解比喻修辞格的对应关系来理解句子的意思, 既可用本体来解释喻体, 也可以用喻体来解释本体。

(7) 还可以从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比如记叙文中的议论句往往起着画龙点睛、揭示记叙文主旨的作用。

实战演练

(一) (2010年江苏无锡卷) 阅读《成功也会成为包袱》, 完成问题。

(1) 伟大的文学家泰戈尔曾经说过:“当鸟翼系上了黄金时, 就再也飞不远了。”这句话形象地说明:暂时的成功有时会给人带来自满自大的消极后果。人们会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背上沉重的包袱, 停止了不断进取的脚步。

(2) 有史以来, 人类就盼望着有朝一日能飞上月球, 并由此产生了难以胜数的神话传说。因此, 阿波罗登月飞行的成功无疑是划时代的壮举。可是, 登月人埃德温·奥尔德林在获此殊荣之后, 却精神崩溃了。

(3) 埃德温·奥尔德林的悲剧, 主要是由于他对科学进步认识上的局限所导致的。的确, 登月飞行是人类宇航事业破天荒的壮举, 但它绝不是人类宇航科学发展的终点, 而仅仅是起点。退一步说, 就人类登月活动的远景、就人类试图在月球建立生存的另一处基地这一点来说, 埃德温·奥尔德林他们成功的尝试也远远没有结束。如果把登月飞行的成功既看作一项突破, 又看作一项事业的开端, 就不会产生这样无所适从的结果。

(4) 一个人在功成名就之际, 如果只是沉溺于现状, 就会很容易觉得生活乏味空虚, 就像有人说诺贝尔奖对许多作家是“死亡之吻”。既然得到诺贝尔奖的肯定, 许多人就被压得再难以创作。

(5) 其实, 暂时的成功只是对你目前成绩的一个肯定, 它并不代表你的最终成就, 真正伟大的人是绝对不会因此而停止进取的。

(6) 不要让眼前的“成功”成为你前进的包袱, 没有任何成功是永远的。

1. 为什么说诺贝尔奖对于许多作家来说是“死亡之吻”?请谈谈你的理解。 (2分)

(二) (2010年江苏连云港卷) 阅读《母亲石》, 完成问题。

(1) 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 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2) 这石其身不高, 约半米;其形不奇, 略瘦长, 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 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 西望拉萨, 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 汗水抹于石, 背靠石头小憩时, 体温亦传于石。后来, 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 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 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 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 有的撒一把糌粑, 有的放几丝红线, 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 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 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 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 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3) 我在石旁驻足良久, 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 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银针, 发出淡淡的轻光, 刺得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 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 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 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 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 街上车水马龙, 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 大约有几秒钟, 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文化程度不低, 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 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 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 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我先在外地工作, 后调回来没有房子, 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 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4) 我又想起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 高中毕业, 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 她年近80, 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 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 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 说好“明天走”就不见了。然而, 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 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 儿女对他们的报答, 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5) 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 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 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 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 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有改动)

1. 文章中, 作者为什么要说“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

2. 文章第 (1) 段中说母亲石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第 (2) 段中又说“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 读完全文, 说说你对这两种说法的理解。

(三) (2010年江苏扬州卷) 阅读下文, 完成问题。

忘记玄奘是可悲的

周国平

(1) 在中国历史上, 世界级的精神伟人屈指可数, 玄奘是其中一个。这样一位受到许多国家的人民崇敬的中国人, 今天在自己的国家还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他呢?

(2) 玄奘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行者、信仰者, 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

(3) 他身上, 有一般中国学者身上少见的执著求真的精神。去印度之前, 他已遍访国内高僧, 详细研究汉传佛教各派学说, 发现他们各执一词, 互相矛盾。用已有的汉译佛经来检验, 又发现译文多模糊之处, 不同译本意思大相径庭。因此, 他才“誓游西方, 以问所惑”, 到佛教的发源地寻求原典。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就是求取和翻译佛教经典。其中, 取经用了17年, 译经用了19年。他是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的人, 有极其明确的目标, 因而能够不为任何诱惑所动。取经途中, 常有国君挽留他定居, 担任宗教领袖, 均被他坚辞。回国以后, 唐太宗欣赏其才学, 力劝他还俗, “共谋朝政”, 也遭他婉谢。

(4) 超常的悟性加极端的认真, 使玄奘在佛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所翻译的佛经, 在量和质上, 直到1300多年后的今天, 仍无人能够超越。他的佛学造诣由一件事可以看出:在印度时, 戒日王举行著名的曲女城大会, 请他讲大乘有宗学说, 到会的数千人包括印度的大德高僧全都叹服, 无一人提出异议。以访问学者身份成为外国本土文化首屈一指的大师, 这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例子。

(5) 世界知道玄奘, 则多半是因为《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其实是玄奘西行取经的副产品, 仅用一年时间写成, 记述了他所到各地的概况和见闻。西方考古学者根据此书在新疆、印度等地发掘遗址, 皆得到了证实, 可见玄奘治学的严谨。这本书为印度保存了公元7世纪前的古代历史, 如果没有它, 印度的这段历史会是一片漆黑, 没有记录历史习惯的印度人甚至不知道佛祖是印度人。正因为如此, 玄奘之名在印度家喻户晓, 而《大唐西域记》则成了学者们研究印度历史必读的经典。也因为如此, 不但在印度, 而且在日本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 玄奘都是人们最熟悉和崇敬的极少数中国人之一。

(6) 今天许多中国人只知道电视剧上那个娱乐化的唐僧, 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玄奘, 懂得他伟大的人就更少了。一个民族倘若不懂得尊敬自己历史上的精神伟人, 就不可能对世界文化作出新的贡献。应该说, 忘记玄奘是可悲的。

(选自《闲情的力量》, 有删改)

1.如果把“到会的数千人包括印度的大德高僧全都叹服, 无一人提出异议”中加点的“敢”字去掉, 好不好?为什么? (3分)

参考答案

(一) 《成功也会成为包袱》

1.获得诺贝尔奖会使许多作家沉溺在巨大的荣耀之中, 无法摆脱荣誉的束缚, 不再有努力的方向。 (或:不再有创造的动力。意思对即可。)

(二) 《母亲石》

1.母亲年近80, 我却要离开母亲去外地工作, 表达了我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内疚和自责。 (意思对即可。)

2. 母亲石“身不高”“形不奇”, 外表平凡, 所以普通;但它又是寄寓了新教派创始人宗喀巴母亲盼儿望儿深情的望儿石, 被请到庙门口接受信徒崇拜, 成为圣母石, 普通的石头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内涵, 当然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

(三) 《忘记玄奘是可悲的》

中高年级句子教学的路径与策略 篇5

一、从内容到形式,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言是由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两方面融合成的。所谓内容就是文章所说的话,即说了什么;所谓形式,就是话是怎么说的。在文章中,“说了什么”与“怎么说”是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融合体,难解难分。

面对文本,是只理解内容,还是在理解内容后进一步体会文本是“怎么写的”,这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有了后一步才是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没有这一步,就是内容分析课,句子教学也是这样。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这篇课文的教学,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画出了这样两句印象深刻的语句:

“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笔者是这样教学这一部分内容的:

师:你能用句中的一个词语概括这几句话吗?

生:挣扎。

(师出示挣扎的词典解释:竭力支撑或摆脱)

师:联系一下句子,应该选择支撑还是摆脱呢?

生:摆脱。

师:从后文哪些词语能看出飞蛾是在竭力摆脱呢?

生:极力、鼓动。

生:跃动、强烈、鲜明。作者用自己的感受写出了飞蛾是在竭力摆脱,表现出了飞蛾求生欲望很强烈。

师:这种写法叫反衬。你能把“跃动”换个词语吗?

生:跳动。

师:这里为什么不用“跳动”而用“跃动”呢?

笔者引导学生联系语境体会“跃动”除了有“跳动中起伏”的意思之外,还有“心情急切,求生欲望强烈”的意思。

在上述案例中,笔者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句子“写了什么”,感受“强烈的求生欲望”这一情感,再带领学生回望句子的艺术表达,在品析词句的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用“跃动”等饱含温度的词语和反衬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内容和形式在训练中得到了统一。

二、从形式到内容,寻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相生路径

巢宗祺教授说:阅读教学可以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依据;也可以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从句子教学的角度看,就是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发现“语言文字运用现象”的眼睛,更要有引导学生理解特殊句式、探索文本意蕴的能力。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中有这样的句子:“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形式入手,先引导学生感受这几句话在言语形式上的“不合常理”之处(“我的母亲”出现三次且在每句话句末),接着通过与“按照常理”表达的对照比较(把“我的母亲”放在句首),激发学生探寻特殊言语现象背后文本秘妙的兴趣,然后让学生用电影慢镜头的方法来想象,变文字为画面,变抽象为具象,潜心涵泳、披文入情,最终体会出特殊言语形式的表达效果,体会出特殊言语现象背后的文本意蕴。

在句子教学中,无论是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涵泳、品味来探索文本的意蕴(从形式到内容),还是从句子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依据(从内容到形式),教师都要联系语境,有内容与形式统一的意识,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生的意识。

三、“相生路径”的具体实施策略

1.在语境感受中理解句子的表达形式

语境,即言语环境。书面语境包括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段落与篇章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称之为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由于言语生成的变化无穷和汉语一词多义的现象,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句子的表达形式。

2.在比较对照中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就是在言语的启示和推动下,依照言语所描写的基本事实,对言语的内容进行思维的补充和想象,捕捉言语的情感信息,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如《窃读记》中有这样的句子:“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的表达效果极佳,作者利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塑造了一位如饥似渴窃读的小姑娘形象。这段文字中的逗号、部分词语和比喻的手法都为读者留下了再创造和再想象的空间。“贪婪”“饿狼”在这里不再是贬义,却使人对历尽困难的小姑娘在快乐与惧怕中窃读时那种天真而不加掩饰、那种急迫的样子顿生怜爱之情;文中的逗号给读者充分的想象时间,让读者体会到小姑娘读得是那样认真,那样投入。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还原当时的情境,把自己当作文中的小姑娘,体会那种矛盾的心情,然后通过替换比较对照,体会将逗号换成顿号、去掉修辞后的句子与原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3.在读写结合中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理解句子的表达形式、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并不是词句教学的终点,而是“中点”。因为“理解、体会”不是语文课程所独有的。如果不突出“运用”的重要性,就不能突出语文的学科特点。因此,词句教学最终要让学生学会词句表达,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如《蝙蝠和雷达》中“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一句的教学,教师可先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表达读了这段文字的感受,读懂句子写了什么;再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用“无论……从来没……即使……也”这样的言语形式写出了蝙蝠的飞行本领高;最后引导学生模仿作者,运用关联词语来夸一夸蝙蝠的飞行本领。

英语翻译中句子的拆分点 篇6

英语翻译的特点是长难句比较多, 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修饰成分较多;二是句子结构层次较复杂, 从句嵌套现象层出不穷。由此可见, 长难句的结构分析在英语翻译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英语翻译的难点之一就是长难句的结构句子。为了攻克长难句,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熟练掌握英语中的“五种基本句型”

英语中, 常见的五种基本句型:

(1) 主语+谓语 (谓语为不及物动词)

(2) 主语+谓语 (谓语为及物动词) +宾语

(3) 主语+谓语 (谓语为及物动词) +宾语+宾语补足语

(4) 主语+谓语 (谓语为及物动词) +直接宾语+间接宾语

(5) 主语+系动词+表语

在英语翻译中, 划线部分的句子大多是长难句, 但是不管句子结构有多复杂, 都能够回归到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上, 即再复杂的句子, 只要提炼出主干或主句, 就能对句子的基本框架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英语句子由短到长, 主要借助于连词、介词、分词、非谓语动词等手段, 其中连词主要是and, but等并列连词和what, which, who等从属连词, 换句话说, 这些连词、介词、分词、非谓语动词等把句子分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意群, 因而成了句子结构划分的拆分点。其中, 并列连词把两个独立的分句连在了一起, 从属连词把一个独立的分句与一个从句连接在了一起。具体说来, and, but连接的并列分句中的谓语动词都是主句谓语动词, 而从属连词which, that, where等所引导的从句中都各配备有一个属于从句的谓语动词。所以, 只要找到了这些连词和主从句的谓语动词, 句子结构就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了。

2 抓住英语长难句的拆分点

(1) 要明确拆分的目的

拆分英语长难句的目的是把主句和从句拆分开来, 把主干部分和修饰部分拆分开来, 理清句子结构。

(2) 找出英语句子的拆分点

1)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英语句子当中最为明显的切分标志, 有几个典型的标点符号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切分句子的意群。比如说双逗号、破折号、冒号、分号等。如果双逗号之间是介词短语或者是副词短语、或者双逗号前后是被分开的主谓结构, 这时双逗号之间往往是插入语的成分。破折号、冒号后面一般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它们可以成为句子的拆分点。分号相当于and把句子分成并列的意群, 也是很好的拆分点。考生在读句子时应首先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标点符号, 从而更好地断句。

2) 并列连词

考生一定搞清and, or, but, yet, for等都是并列连词, 是并列句的拆分点。

3) 从属连词

考生一定要清楚从属连词引导从句, 是主从复合句的拆分点。状语从句的连接词有:when, as, since, until, before, after, where, because, though, although, so that等;名词性从句连接词有:that, whether/if, who, whom, whose, what, which, whatever, whichever, when, where, how, why等;定语从句的连接词有:who, which, that, whom, whose when, why, where等。

4) 动词不定式和分词

不定式结构 (to do) 常常构成不定式短语, 可以用来做定语或者状语, 可以是拆分点;分词包括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 常常用来构成分词短语做定语或者状语等修饰语, 也可以是拆分点。

5) 介词短语

由on, in, with, at, of, to等介词构成的介词短语可以用来做定语或者状语等修饰语, 所以它们也是拆分点。

以上这些“信号词”在拆分英语句子时可能是断开的地方, 但并不是绝对的。它们有助于我们看清句子结构, 进而更好地理解英语原文。

总之, 只要考生对句子结构有个透彻的理解, 弄清句子的各个成分, 并可以借助连词、介词、非谓语动词等手段把句子由简单变得复杂, 由复杂变得简单, 这样句子结构分析技能提高了, 长难句也就攻克了, 考研翻译也就解决了。

参考文献

[1]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2]辛献云.翻译教学中的译文比较教学法[J].外语与翻译, 2001 (2) .

基于上下文语义的句子情感分类 篇7

Hearing the music in real stereo is a true revelation. You can feel that the music is no longer constrained by the mono recording. In fact,it is more like the players are performing on a stage in front of you. . .

通过第一句中的”revelation”的情感词,可以得知该句为Positive主观句。但是,第②、③句无明显的情感特征词。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可以得知句子②和句子①中的”the music”意思相同。第③句中的”in fact”,是对前两句进行概括,它的情感倾向与前两句是一致的。

虽然情感句分析在句子级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针对本文研究的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采用监督学习需要构建大量训练数据集;另一方面,只能对标记的数据进行学习,对未标注的数据学习能力差。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句子级的情感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三个方面:

①局部和全局词语信息。

②利用条件随机场对句子级别做情感分析,将语篇和情感词通过后验正则化(Posterior Regularization,PR )[1,2]作为一种约束应用到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CRF)模型里。

③使用未标注数据来增强学习性能。

1 相关工作

在文本情感分析方面,许多研究者已经在不同粒度层面上分析了情感分类。现有基于机器学习的情感分类主要有两种方法:①通过情感词和情感词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文献[3]利用Tree-CRF模型结构发现情感词间的关系,与传统的提取感情词方法比较,该方法获取情感词间的情感关联,不是对情感词的情感值的简单加减。Socher、Pennington等[4]人将词和短语矢量并通过计算他们的距离来分类,该方法考虑了上下文信息,利用词和短语的矢量化,提高情感词提取的性能。②句子间的情感标签。Polanyi和Zaenen[5]说明了语篇结构对情感极性分类的重要性。Tackstrom和Mc Donald[6]在论文里提出了一种文本结构的学习模型,用来获取相互依赖句子的情感,该方法与以往的提取句子情感有着明显的不同,在以前提取句子情感主要是根据句子中的情感词来计算句子的情感倾向且不考虑句子间的相互联系。文中的实验结果表明,语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句子情感分类的准确度。在Tackstrom等人基础上,Zhou和Li等[7]使用语篇的约束关系使文本的两个片段有着相同或者相反的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获取了文本局部的全局情感。

平衡这两种方法,本文利用句子内部和句子间语义来提取情感标记。使用语篇知识作为约束在不同语义层次中学习。本文的方法是一种半监督学习的方法,比较现有的半监督学习方法在句子级别的情感分类,不依赖大量的文档级标记数据。它的监督主要是来自语言学的约束。

2 算法设计

本文将句子的情感分类任务作为一个序列标记问题。将情感标签句子的文档和一组未标记文档作为模型输入。然后,利用条件随机场模型并用约束集的后验正则化来学习参数。输出测试文档句子顺序的情感标记。该系统可以分为训练和识别两部分,如图1 所示。

本节首先介绍了条件随机场、后验正则化;其次,介绍上下文约束集、特征提取;最后,对模型进行训练。

2. 1 条件随机场和后验正则化( PR)

①CRF算法

CRF是由Lafferty等人[8]于2001 年提出的一种经典的判别式模型。结合了隐马尔科夫和最大熵模型的特点,给定输入节点的条件下,可以计算输出节点的条件概率。用X = (X1,X2,…,Xn) 表示文档的句子序列,Y = (Y1,Y2,…,Yn) 表示相应Xi的情感标签CRF模型的条件概率:

这里的f(x,y) 是模型的特征函数,θ 是模型参数,Zθ(x) = ∑yexp( θ·f( x,y)) 是归一化常量。

②后验正则化(PR)

后验正则化是一种弱监督的约束性框架,通过定义不同特定语言的先验知识,该框架可以适用于多种概率模型。公式(1)是PR模型目标函数:

logpθ(y | x) 是CRF最大log似然函数,σ 是CRF的正则参数,θ 是CRF模型参数。

为了避免PR模型在训练时没有得到好的模型参数时,本文利用后验分布的约束集合来辅助。约束集定义在整个语料库,后验分布集合:

φ 是一个约束函数,Eq[φ(X,Y)]是约束特征集合q下的期望值。q是无标记文档的约束特征集合且假设文档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在公式(1) 中,提出了判别式模型函数,公式(3)是优化的PR目标函数:

KL散度是一个惩罚项,用来防止过度拟合的问题。对目标函数的优化,可以采用EM迭代算法对最小化问题和最大化问题进行优化,在求解最小化问题时,这是一个对偶的问题,如公式(4)所示:

所以,用随机投影梯度来优化公式(3),同时采用自适应梯度的方法得到它的学习速率。

2. 2 上下文的约束集

利用词汇和语篇知识建立一个后验约束集,用来限制对上下文句子情感的分析。特别是词典和句子间的关联词,能反应整个句子情感的连贯和情感的变化。每一种约束可以归结为一个约束函数的期望值和先验知识期望值。表1 列出了PR模型中所有的约束类型。

词汇模式:一些极性带的情感词往往不能准确地显示句子的极性。本文词汇集由极性情感词和否定词组成,并采用启发式的成分语义学给每个情感词赋值。把情感值作为特征标签的约束。约束函数如下:

fw(xi,yi) 是特征函数,当句子xi包含词汇集w且情感标签yi等于预期情感值时,fw(xi,yi) 的值是1,否则,等于0。约束函数期望值的设定与其相关词汇w情感值的先验概率有关。中性句子中有时也会包含这样的词汇模式。因此,假设词汇模式得到的句子情感是中性的,先验概率是r0(中性情感在训练文档的经验概率)。使用词汇模式来判别句子的情感往往具有很大的争议性。所以,在选择词汇的时,选择具有较强判别力的情感词。词汇模式包括少量种子词语(“Pros”,”Cons”)和一些在训练语料中有很高的预测精确度(大于0. 8)的词语。

关联词:词汇模式很难描述上下文的信息,因为它们只能表示词汇之间的信息。为了获取从句或者句子级的上下文信息,要考虑一些从句或者相邻句子间的关联词语。本文采用PDTB-2. 0 ( Penn Discourse Tree Bank 2. 0) 训练数据确定关联词。关联词的标签有四种:扩充( Expansion)、偶然性( Contingency) 、比较( Comparison) 、时间( Temporal) 。

关联词语分为句子内的关联词和句子间的关联词。例如,”although”连接两个极性相反的从句,”however”通常是在两个极性相反句子的开始等。这些对分析句子情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分析发现一个比较类型的关联词连着两个不同极性的从句,往往句子的情感会偏向中性。所以,建立一个句子间关联词的特征标签约束集,并设置它的预期情感值是中性的。句子间的关联词往往反应句子间情感的变化。像扩充(e. g,also,for example) 和偶然性(e.g,as a result,hence) 往往暗示句子间情感的一致性。以上关联词连接的都是极性句子。如果关联词连接的是中性句子,那么就很难判断句子间的情感变化了。因此,利用减少约束噪音来加强模型的后验约束,如公式(5)所示。

C表示关联词,s表示它的类型标签,fc,s(xi,yi,yi -1) 是补偿函数。如公式(6)所示:

列表模式:这是另一种表示情感一致性的方式,在网上会看到评论者意见后面的序列数字。例如,“1,The heroine of the movie is very beautiful,. . . . . .2,The story is very rich and beautiful. . . . . . . ”。通过列表可以获得句子情感的一致性。

全局情感标签:以前的研究已经证明文档的情感值是通过对句子情感的学习得到的。本文在获取文档情感时,同时把它作为一个后验约束。通过分析大量的文档,发现在极性上句子层次与文档层次是不矛盾的。例如,在一个正面情感的文档里,消极的情感句所占的比例相比积极的情感句是很小的。φg(x,y) 是约束函数,如公式(7)所示:

g表示文档的极性,n是文档所有的句子数。δ是一个指示函数。在实验里,句子和文档极性“冲突”的期望值是通过在训练数据集经验估计获得的。

2. 3 特征的选择

特征选择通常采用一个度量公式来计算原始特征对分类的贡献。按照某种策略去掉对分类没有作用或者作用不大的原始特征。本文使用 λ2统计(CHI)的特征选择方法。λ2统计用于刻画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特征tk的 λ2的统计值为:

N为所有文档数,A为属于类别ci的文本中包含特征项t的文本数,B为不属于类别ci的文本中包含特征项t的文本数,C为属于类别ci的文本中不包含特征项t的文本数,D为不属于类别ci且不包含特征项t的文本数。

Finn等人研究发现,基于词性标注( POS Tagging) 的特征选择要比词袋( Bag-of-Word) 方法效果要好。Janaki和Chandran对文本分类和统计特征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研究[10]。本文采用2-POS模式来进行句子情感特征的提取。表2 是筛选出的具有主客观区分度的前10 个2-POS模式。

2. 4 训练

在训练时,要计算分布q在每个梯度的约束期望和特征期望。通过求解等式(3) 中对偶问题得到q:

Zλ,θ(X) 是一个归一化常量。f(x,y) 模型的特征函数,φ(x,y) 是约束特征。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来近似计算期望。发现最佳标签分布是通过维特比(Viterbi)算法计算arg maxyq( y | x) 。

3 实验结果

实验采用Mutil - domain Amazon(MD)数据集。数据集是亚马逊上产品评论数据。选取其中的书籍和DVD书籍评论各1000 条,音乐评论500 条。共计约6500 条语句。其中正向情感句约3000 条,反面情感句约800 条,客观句约2700 条。

本文实验将2 - POS的词性组合作为基础特征,CRF的正则参数 σ = 1,通过对实验数据的五次交叉验证得到后验正则参数空间: β =[0. 01,0. 05,0. 1,0. 5,1. 0],γ = [0. 1,0. 5,1. 0,5. 0,10. 0]。书籍、DVD和音乐三种数据集都分别在CRF、以及CRFlex、CRFlex + dis、PR模型下进行了实验,统计结果如表3 所示。

通过表3 的分析,实验中发现在CRF模型上加上一些约束集后,发现情感句的准确率都有了提高,这说明约束集对情感分析是有效的。PR模型相对其他的方法,情感句分析准确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是因为后验规则应用在条件随机场上,可以纠正CRF由于标记数据的缺乏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率。这说明PR模型的方法是有效的。

4 结束语

情感是心理行为一个重要的部分,人类情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本文讨论了多种约束集下的PR模型,以及CRF模型和CRFlex、CRFlex + dis模型的实验比较,证明PR约束性模型在对情感句分类时,可以显著提高情感分类的准确率。将继续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实验效果,将进行如下工作:

①通过一定的算法处理,消除语料的不平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探索更加有效的情感特征提取,提高准确率。

③获取更加完善的语言约束集合,提高模型的准确率。

④对模型参数的选择。以上实验参数是经过多次实验验证,但是不能保证最佳。

参考文献

[1]Kuzman Ganchev,Joao Graca,Jennifer Gillenwateret al.Posterior regularization for structured latent variable models[J].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2010,11(1):2001-2049.

[2]Kuzman Ganchev,Dipanjan Das.Cross lingual discriminative learning of sequence models with posterior regulariz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2013 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2013,8:1996-2006.

[3]Tetsuji Nakagawa,Kentaro Inui,Sadao Kurohashi.Dependency treebased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using crfs with hidden variables[C].The 2010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North American Chapter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2010,6:786-794.

[4]Richard Socher,Jeffrey Pennington,Eric H Huang,et al.Semi-supervised recursive autoencoders for predicting sentiment distributions[C]∥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2011:151-161.

[5]Livia Polanyi,Annie Zaenen.Contextual valence shifters.In Computing attitude and affect in text:Theory and applications[J].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2006,33(2):275-277.

[6]Oscar Tackstrom,Ryan Mc Donald.Discovering fine-grained sentiment with latent variable structured prediction models[J]∥Advances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2011,2011a:368-374.

[7]Zhou Lan-jun,Li Bin-yang,Gao Wei,et al.Unsupervised discovery of discourse relations for eliminating intra-sentence polarity ambiguities[C]∥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2011,6:162-171.

[8]Charles Sutton,Andrew Mc Callum.An introduction to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 for relational learning[M]∥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al Relational Learning.[S.l.]:MIT Press,2006.

[9]Rashmi Prasad,Nikhil Dinesh,Alan Lee,et al.2008.The Penn Discourse Tree Bank 2.0.In LREC[J].Proceedings of Lrec,2008,24(1):2961-2968.

上一篇:大学实习报告前言下一篇:健康活动我不挑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