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证司法的论文(精选8篇)
关于公证司法的论文 篇1
执天平,怀民生,昭乌蒙明朗青天。
穷法理,察民意,谱会泽法治光辉。
公正执法,利剑高悬,扶正压邪扬正气。
一心为民,平等保护,构建和谐谋发展。
法在前,官在后,至上法律,淡泊为官。
人在前,事在后,潜心做人,随缘为事。
公平正义,一心为民,彰显司法权威。
清正廉洁,碗水不满,树立法官形象。
公正司法为人民,春风化雨暖心田。
民无小事系国本,民安国稳乐心间。
公正裁判忠实法律。
排忧解难惩恶扬善。
身在闹世间,心静自然凉。
手持法律剑,心具慈母情。
秉公执法莫因善小而不为
精准断案切忌恶小而为之
秉公办案一心为民共推法治进程
定纷止争大局为先齐奔全面小康
执法器断是非但求无愧于心
掌公权察秋毫只为公平正义
重小节不越雷池半步,轻名利未染世上一尘
去掉衙门习气事事要为人民作主,发扬廉政作风时时都以公仆自居
傲骨一身添正气、清风两袖历丹心
正气长存能增寿、胸怀若谷得安康
对联一
审判大楼,引四海骚人,骑石马采风,邀神童、武圣,
问德昌将军,谁把蓬莱移此处;
司母戊鼎,俱五刑律例,为安良除暴,效何易、张罗,
学卢奂刺史,高悬明镜察秋毫。
对联二
第一等恢弘气势,惟发展安邦、改革兴院、稳定强基,
沐昌平盛世长歌海内;
六十年薪火传承,以民生立本、公正当先、清廉为重,
擎法治大旗勇立潮头。
对联三
法治天下,济民生、安社稷、正世相、修德义; 鼎立南洲,谋发展、促改革、保稳定、践文明。
对联四
鼎托蓝天风轻云淡春拥南洲法海揉波融此景 镜嵌福地气爽秋高金辉栋宇青山蘸墨印斯楼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浩然正气、两袖清风树共产党员良好风尚;
坦荡执着、勤学苦干育人民法官法律尊严。
轻重缓急事唯百姓之事乃大;
酸甜苦辣味以清廉之气为本。
秦镜高悬昭日月,
秋毫明察烁古今。
讲正气、树新风、神州大地共奏新乐章;促和谐、谋发展、全国人民喜奔幸福路。旧时海瑞院,今址包公祠,清白依旧
愿为寒东梅,耻做门上花,只为百姓
旧时海瑞院,今址包公祠,清白依旧.
愿为寒东梅,耻做门上花,只为百姓.
头顶国徽,身穿法袍,人民法官端坐七尺审判台,明察秋毫;心系人民,肩托天平,热血儿女伏案五更寒暑夜,公正司法。国法家法、国家律法,理当奉国家利益至上,依法行天下实属法治之路;
大官小官、大小法官,均应以百姓之事为重,无官一身轻决非为官之道。
刚直不阿一身正气歌盛世,秉公执法两袖清风唱和谐
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
门外四时春和风甘雨 案内三尺法烈日严霜
院庭连万家排难解纷潋水两岸户户尽欢颜,法律除百害惩恶扬善平川大地处处皆春色
[关于司法公证的对联]
关于公证司法的论文 篇2
一、证据保全公证的范围及方法
目前, 我国公证机关在办理证据保全公证时, 结合我国法律中民法和刑法对证据认定有不同的证据规则, 同时, 我国公证机关的机构性质及建制原因, 导致目前我国证据保全的权利范围仅限于民事证据范围之内, 但也不排除行政诉讼中的证据, 但刑事诉讼的证据则完全由具有刑事侦查权的公安或检察系统行使。我国证据保全公证的范围具体是指对于何种证据我国法律及公证实务中可以采取公证保全措施。
二、证据保全公证的必备要件
对于证据有可能发生灭失或毁损时, 当事人需要对其及时采取证据保全, 以确保证据完备齐全, 因此申请证据保全公证时, 一般发生在诉前, 证据有可能被对方当事人隐瞒、转移、灭失, 及时对该证据采取保全公证有利于当事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因此, 当事人在向公证机关提出证据保全公证申请, 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 证据日后难以取得或有灭失的可能性
不论是实物证据还是证人证言, 由于时过境迁等其他原因, 都有可能失真、难以取得甚至发生灭失。比如证人证言由于人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遗忘, 再比如患病的人由于身患疾病有死亡的可能;再比如有关单位因拆迁的需要而申请办理被拆迁户财产的固定保全公证。而作为实物证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发生变质、腐坏, 从而有可能丧失证据的效力, 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将物品的特征、外形等情况制成笔录或者录像拍照加以固定保留, 以便及时将物品进行处理,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另外, 还有很多来自人为的因素可能导致证据的毁损、灭失。比如诉讼未发生前, 对方当事人为逃避责任, 可能对主要证据进行掩埋、涂损、甚至销毁等, 这些情况一旦发生, 则会严重影响案件事实的审理和认定, 使得案件难以得到正确的审理。所以, 有关机关和个人要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就应当申请依法办理证据保全公证从而为案件审理机关提供及时有效的证据材料, 以便法官更好地利用证据认定案情作出正确的裁判。
(二) 申请人必须与案件有利害关系, 且必须对涉及案件事实的现状予以确定
对于申请办理证据保全公证的当事人, 公证机关根据民事证据规则原则, 应审查申请人的身份, 考虑案件的关联性、客观性、公正性, 要求申请人必须与案件有一定的利害关系, 属于诉讼当事人方可为其办理。
在证据保全公证程序进行中, 公证机关也会在办理过程中督促、指导当事人使用法律允许的正确方式对保全对象进行证据保全。比如对证人证言、现场勘验的经过、当事人陈述等, 不可能准确而又长期地留存下来, 可以文字记录或者摄像、录音等方式固定保全下来, 事后就很有可能被遗忘;而对于物证及相关场所的保全公证, 因有的痕迹、物品不可能长期保持不变, 如房屋的房屋性质、结构、面积、座落、及附属设施等, 如果不拍照录像或用文字把它们的原始状况详细记录下来, 房屋一旦被拆迁, 就无法了解房屋的现状, 可以采取保存原物、拍照或摄像甚至通过勘验制作成笔录。
总之,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增多, 经济纠纷也随之增多, 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受到侵犯, 在索赔、房屋拆迁保险、环境保护、贷款、知识产权、电子数据、交通事故等方面都要能有据可考、有案可查, 权益人方面涉及行政机关、房管、银行、企业等单位及个人, 保全对象将更多, 覆盖面将更广, 而证据保全公证作为一种特殊的公证程序, 正在不断的被当事人及法院认可, 证据保全公证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也将会很大。因此, 公证机关也应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途径来保全证据, 最大限度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参见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 (第三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2]参见王胜明, 段正坤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释义》, 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
关于我国公证体制改革的探讨 篇3
关键词:公证权;性质;公证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F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1-0083-02
1公证的性质探讨
公证顾名思义就是“公权作证”或“以国家名义证明”。公证的产生,是国家权力顺应社会的发展,介入市民、社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产物,使得原本属于民间信用保证机制的证明活动印上了国家的烙印,同体现国家权力意志的行政权、司法权相比,公正权有着自身不同的特性。
1.1公证权不同于行政权
行政权是国家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与公证权相比,虽然都是以国家的名义行使权力,但两者的不同之处显而易见。从服务的对象和存在的目的来看:行政权的行使是出于社会综合管理的需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公益,为大众服务,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而公证权则是在当事人的申请下对特定的行为或事物的真实性、合法性提供证明服务,其服务对象具有个别性、单一性。从行使方式上看:行政权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自主行事,无需当事人的申请;而公证权的行使则只有在相对方的申请下国家才能够提供公证服务。从行使内容上看:行政权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其行使结果往往改变了当事人之间已有的权利义务法律状态;而公证权所涉及的范围只有证明权这一项内容,其行使结果不会变更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只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认可和证明。从行使程序上看:行政权的行使是以命令——服从为物证的,行政机构之间互相隶属,下级机关对于上级机关的指令必须服从,没有独立的自决权;而公证权是一种证明活动,要求对所证明的对象的真实合法性进行独立的、自主的判断,因此,公证权要求公证机关应当是独立的。
1.2公证权不同于司法权
司法权是国家审判机关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争议之间的纠纷进行判定,并以国家的名义作出裁判的权力。司法权与公证权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一种判断权,都要求国家将这种权力赋予给个人而不是机构;都要求行使权力的主体是独立公正的;都是依当事人的申请而行使;都是以国家的名义行使权力等。但两者的不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从管辖的对象上看,司法权所解决的是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纷争,并依权对之进行裁判;公证权则只对权利义务关系已确定的事宜进行公证,对权利义务处于不确定状态的纠纷则不予公证。从行使的结果看,司法权将当事人之间不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变成确定的,改变了当事人之间已有的权利义务法律状态;而公证权则只是对当事人之间已存在的权利义务状态进行了确认。从行使的效力来看:司法权代表了国家和社会对当事人行为的最终评价,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而公证的结果在司法中可能受到司法权的审查,如果明显错误,则可能受到司法权的否定。显然,司法权的效力高于公证权。
基于上述分析,公证权作为一种“权”,既不同于行政权,又有别于司法权,与立法权更是大相径庭,是独立于三权之外的一种“权”。公证权作为源自民间并服务于民事活动的一种权力,更多地体现了其自身所具有的民间性、服务性、中介性,而不是它的公权性、强制性,充其量也仅是一种“准公权”,针对这种特性身份,相应的也就要求建立起既不同于行政体制,又有别于司法体制的公证体制。
2我国现有公证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证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对公证权的认识存在许多局限,例如:将之作为国家行政权的一部分,相应地公证机关也是作为国家司法行政管理机关的一部分,公证权的分配仅分配给公证机关,而非具有独立判断力的公证人员个人。这种观念与做法扭曲了公证的本来面目,尤其在市场经济时代,错位更加明显,旧的公证体制的种种弊端也得以显露。
首先,按行政级别、行政区划分设置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四级公证机构模式,模糊了公证在市场经济中中立行为的特性,从而影响了公证职能的充分发挥。公证作为一种信用强化和保障机制,其地位决定了必须要保证公证权行使者的公证性、独立性和可信性。而在现行体制下,公证机关的直接领导机构是各级国家司法行政机关,作为行政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命令与服从,这与公证机构应有的独立性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而缺少了独立性的机构,其作出的公证性是令人怀疑的。[1]
其次,现行公证体制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管辖体制,使得公证这种民间性质的法律服务受到人为的地域分割,严重束缚了公证多元化、多方位渗透于市场经济各个领域的法律服务功能,制约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证机构的平等竞争,不利于公证事业的整体发展。[2]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种体制也没有体现公证服务的经济便民原则,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公证的速度效率要求。
再次,现行公证权统一赋予公证机构而不是公证人个人,这就人为地割裂了权责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公证作为一种证明活动,也是对行为或事实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查和作出评判的活动,这一活动只有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自然人才能够作出。在公证活动中,公证的对象——各种文书、行为的真实合法性,也是公证人员在经过审查、分析、判断之后作出的公证结果。这种评判的权力由公证人员来行使,相应的责任也应由公证人员来承担。但现行公证体制下公证人员行使着公证权,而自身却没有独立的公证权;公证机构不能行使公证权,却要承担错证的法律责任。这种权责的人为割裂本身就是一种悖论。
3对我国公证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
鉴于现行的公证体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那么对公证体制进行改革显然是众望所归、势在必行了,但如何改革,改革的方向是什么,理论和实务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对现行公证的改革,必须立足于现实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立足于公证在市场经济中其固有的特性,建立起新型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公证制度。第一,公证制度必须体现公证的民间性、服务性。这就要求首先将公证行为介定为为市场经济民事交往服务的中介行为,这就要求公证制度要遵循民事活动中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等价有偿。要树立起“为当事人服务”的思想。第二,公证制度必须体现公证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这就要求作出公证行为的主体必须能够依靠自己的思考独立的作出判断,而不服从于其他组织和个人的指令和干涉。这就要求公证主体必须自己独立地承担其错误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三,公证制度必须体现公证的权力性、权威性。公证不是一种单纯的证明活动,它不同于“私证”之处就在于,公证是代表国家,以国家的名义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公证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对公证权的授予,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只有符合享有和行使这一权力的人才能代表国家从事公证活动。第四,公证活动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以处为本”的体制违背了公证的自身特性,公证作为一种证明活动,其权力的行使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新的公证体制要求将公证人员从公证机构中独立出来,回归公证本身的固有特征。
就具体制度而言,我国公证体制应在这些方面进行改革:在公证机构的设立上,将现行司法行政机关管理下的公证机关独立出来,成立市场机制下完全独立执业的公证人事务所,对社会提供公证法律服务;在公证机构的管辖上,打破依行政区划分进行管辖的体制,在全面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和公证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批准成立公证人事务所。公证人事务所的公证服务范围不受地域限制。这样既可建立起行业的竞争机制,提高公证行业整体的服务水平,又可避免行业的过度竞争出现的种种负面影响,有利于公证业的平衡发展;在公证权的授予上,改“以处为本”的方针为“以人为本”,将公证权赋予具有法定资格的公证人,由公证人行使这一权力并独立承担相应责任,保证了公证权的权责统一,这样有利于建立起公证的激励约束机制;[3]在公证的责任承担、错证追究机制上,实行公证的责任保险制度,要求每个公证人和公证人事务所在执业时必须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以分担其在执业中出现的错证责任[4];在公证的管理上,改变行政管理垂直领导体制,变成以行业自治为主、行政指导为辅的双重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叶自强.公证机构设置问题探讨[C].见:民商法论丛(第二卷).法律出版社,1994
2 张桃贵.公证管辖改革势在必行[J].中国公证,2000.3:31~32
3 王士刚.建立“以人为本”的公证制度[J].法学杂志,1999.1:51~52
4 叶自强.现代公证制度应用研究[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
A Study On the Reform of the Notarization System in China
Zheng Jinxia
Abstract:Notarization power itself is different from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and also distinguished from the jurisdicti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its status as “quasi civil rights”expect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le system distinguished from both the administrative setup and the judicial system. The present notarization system counteracts to its own characteristic, which multiplies all sorts of malpractices. Therefore the need for its reform is imperative.
关于公证司法的论文 篇4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公证的通知
渝建发(2000)51号 2000年3月20日
各区县(自治县、市)建委、司法局,有关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保证建筑活动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重庆市建筑管理条例》及《重庆市公证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对加强我市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公证工作的有关事宜作如下通知:
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公证在服务、证明、监督等方面的作用,预防纠纷、减少诉讼,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市场竞争机制,以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需要。
二、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下列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应当在市或所辖区、县(自治县、市)公证机关进行公证:
1、大型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工程;
2、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家融资的工程;
3、市重点建设工程;
4、使用国际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工程。
三、前条所列的建筑工程项目,在其招标投标的发标、封标、开标等环节均应有公证人员现场监督,依法证明其活
动的真实、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加强对公证机关及公证人员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公证的质量,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促进本地区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公证机关及公证人员在开展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公证中,应恪守职业纪律,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公证程序办事,发现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行为的,应当制止,并拒绝公证,同时通报有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河南省公证司法资料 篇5
一、民事公证
民国时期的公证业务主要是对一些法律行为和事实作成公证书或认证书。即关于买卖、赠与、租赁、借贷、雇佣、承揽、委托、合伙或其他关于债权、债务的契约行为;关于所有权、土地权、地役权、永佃权、抵押权、质权、典权或其他有关物得失、变更的行为;关于婚姻、认领、收养或其他涉及亲属关系的行为;关于遗产处分的行为;关于票据的拒绝承兑、拒绝付款,船舶全部或一部的运送契约、保险契约或其他涉及商事的行为;关于其他涉及私权的法律行为;关于时效的事实;关于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侵权行为、债务履行或不履行的事实;关于不动产相邻关系、无主物的先占、遗失物的拾得、埋藏物的发现、漂流物或沉没物品的拾得、财产共有或占有的事实;关于其他涉及私权的事实(其中有属经济合同公证的内容,但当时无经济合同公证分类,故在此一起述及)。根据上述业务范围,1940~1947年,河南省先后成立的16个公证处共办证4327件(见表5-1-1)。
1952年人民公证制度建立初期,公证业务主要以经济合同公证为中心,试办和主要办理几项民事权利义务方面的公证。1956年5月,河南省司法厅在《关于公证业务范围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在公民权利义务方面主要办理委托书、遗嘱、继承、分析共有财产、房产转移、租赁等;对没有疑义的债权文书证明有强制执行的效力;证明亲属关系、身份和财产状况的文件;证明遗产无人继承,并发给无人继承证明书;保管文件、遗产等。根据该《通知》规定的业务范围,杞县、安阳市、开封市、许昌市、南阳市等县、市开始办理公民间权利义务方面的公证证明。1958年,公证工作重点为整风运动和工农业生产“大跃进”服务,公证业务的重点是经济合同公证,公民权利义务方面的公证又居次要地位。当年全省55个公证处办理公民权利义务公证仅253件,占办证总数的4%。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政治体制的变革,当
年底公证机关被撤销,除涉外公证业务由部分法院兼办外,其他各项业务均停止办理。
1980年公证工作恢复后,全省公证工作以民事公证为重点。前半年,根据司法部《关于公证业务范围问题的批复》精神,河南省在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四市成立公证处,开始试办国内收养子女、继承财产、遗嘱、房屋买卖、委托、赠与、转让等方面的公证业务。7月,省司法厅召开了上述4个单位和新乡、驻马店两地区司法处长及熟悉公证业务的干部参加的公证工作座谈会。总结了办理几项民事公证应掌握的基本原则。如办理收养子女公证应掌握以下原则:收养的目的必须有抚养的诚意的实际需要;夫妇双方没有子女,且年满35周岁,经县以上医院检查证明,有一方不能生育者,可收养学龄前儿童1名;对已婚的老年夫妇或未婚的老年人,申请收养成年人,从严掌握;收养外地或农村子女的,先迁户口,再办理公证;早已形成收养事实,或过去有收养协议,要求补办公证手续的,经查证属实,又符合收养子女政策精神的,予以办理。对遗嘱公证各地掌握的原则是:所立遗嘱事项必须是立遗嘱人有权支配的;所立遗嘱的财产必须逐项调查核实,无纠纷,无争议;所立遗嘱,对房产部分要先取得房管部门的产权证明,现场勘查,绘制现场图,标明房产的分配位置;遗嘱事项若有存款,办证人必须把存款数字、存单号码调查核实记录在案,在遗嘱上写明分配意见;遗嘱中所涉及的财产无论是动产或不动产,均必须把规格、特征、牌号记载清楚;对所立遗嘱,生前予以保密,但遗嘱人要求在生前公开者可予以公开。当年全省共办理民事公证62件(见表5-2-1,下同)。
1981年,在积极办理收养子女、继承财产、遗嘱、房屋买卖、委托、赠与、转让等项公证证明的同时,重点办理了农村社员宅基地使用权的公证证明。全省共办理民事公证证明10855件,占办证总数的87.6%,是1980年的173.5倍。辉县公证处为张村公社社员办理新建住宅宅基地使用权公证1524件,使社、队、群众三满意。
1982年国务院颁布了《公证暂行条例》,省司法厅认真贯彻《条例》精神,全省民事公证业务在原来的基础上,按照《条例》规定又增加了产权变更、死亡证明、赡养协议、男到女家落户、房屋租赁、协议书、保全证据、声明书、证明书、签字印鉴等项公证。12月,省司法厅在新乡地区召开了公民权利义务公证方面的经验交流会,新乡、周口、信阳3地区和辉县、博爱、修武、封丘、兰考、临颍、永城7县及郑州、开封、洛阳、安阳、鹤壁、南阳6市等19个单位介绍了开展公民权利义务公证方面的经验。全年全省共办民事公证32148件。
1983~1987年,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深化,河南省公证工作的重点由民事公证转为经济合同公证,据统计,五年内全省共办理民事公证310997件,公证范围由1982年的21项发展到1987年的40余项。
开展民事公证工作有力地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作用。宅基地问题是纠纷较多、部门难管的一项工作,被群众称为农村“两台戏”(即宅基地纠纷和计划生育纠纷)之一。多数县在办理宅基地使用权公证前,这类纠纷约占民事纠纷的30%,太康县有的大队占70%左右,影响邻里和睦,妨碍农业生产,有的还为此而打架斗殴、致伤致残、上升为刑事案件。1981~1987年,全省公证机关开展的宅基地使用权公证经回访了解,基本上没有再因宅基地纠纷而打架和告状的。1980~1987年,全省公证机关开展继承、析产、房屋买卖、租赁和拆迁协议等项公证,大大降低了民事案件的发案率。汲县纺织厂工人陈某某兄妹三人为分割财产,互相抢东西、砸家具,亲兄妹成了死对头,后来找到公证处,经调解达成析产协议并办了公证,兄妹三人拿到公证书后,一致表示要信守协议,搞好团结,不再做使亲者痛的事。民事公证还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如办理收养、遗嘱、继承、赡养等项公证,依法保护了孤寡老人和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既解除了无子女或有女无子的老人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又减少了民事纠纷,密切了干群众关系,促进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二、经济合同公证
1952~1954年,河南省公证业务主要办理国营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的经济合同公证证明。1954年全省办理经济合同公证证明7660件。其中,公私合同公证证明7479件,占98.4%;公与公、私与私之间的经济合同公证证明181件,占1.6%。
1955年,全省公证业务主要办理国营企业与公私合营企业、公私合营与公私合营企业之间的经济合同公证。据全省12个市法院和焦作矿区法院的不完全统计,全省共办理经济合同公证8372件。其中,国营与公私合营、公私合营与公私合营之间的合同公证8042件,占96%;公与公合同公证62件,占0.8%;私人之间的合同(契约)公证268件,约占3.2%。
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发展,为适应新形势的实际需要,省司法厅在总结过去公证工作的经验与失误(只注意办理公与私之间的合同公证证明,而对私与私之间的合同公证证明办理的很少)的基础上,规定经济合同公证应主要办理国家与公私合营之间、国家与合作社之间、公私合营与合作社之间、公私合营与公私合营之间、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的加工订货合同、银行贷款合同及其他经济合同等项证明。由于明确了经济合同公证范围,公证业务开始增多。据1956~1957年统计,全省共办理各种经济合同公证证明15052件。信阳市公证处1956年1~6月仅办理公证证明98件。在省司法厅制定了公证业务范围后,7~9月办理经济合同公证证明便达966件。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由于对公证业务范围不明确,曾一度放松对公私合营方面的公证业务,因而上半年公证公私合同件数少,违约现象也不断发生。根据各地反映的情况和省司法厅到新乡、许昌两地区的调查,1956年在公证业务开展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公证工作的任务和业务范围尚未被各地公证机关所接受,有很多公证机关对国家基本建设、国营企业、公私合营、合作社等重要方面的公证业务还没有开展;二是公证部门都是借用法院和司法行政编制,在审判业务繁重情况下,公证人员难以专职专责,个别地方曾发生有群众要求公证但无人办理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省司法厅于1957年12月召开了有郑州、洛阳、开封、新乡4市和潢川、密县、商丘、延津4县公证人员参加的座谈会,研究了解决办法。
1958年全省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公与公、公与集体间订立的合同要求公证机关公证的越来越多。全省共办理各项公证7202件,其中经济合同公证6949件,占96%。
1980年根据司法部《关于逐步恢复国内公证业务的通知》和《关于公证业务范围问题的批复》精神,河南省对国内的经济合同是否进行公证作了调查研究。当年全省仅办理经济合同公证7件,约占全省国内公证总数的2.2%。
1981~1982年,河南省的经济合同公证工作仍处在摸索、试办阶段。1981年共办经济合同公证1180件,1982年增加到15761件。但从统计资料看,全省有23个公证处第二季度没有办理1件经济合同公证,有些原来开展经济合同公证工作比较好的公证处的办证数量减少了。其原因是指导思想不够明确,许多人对公证的意义认识不足。1982年9月,省司法厅在周口地区召开了基建合同和宅基地使用权公证工作经验现场会。周口市、安阳市、新乡市、洛阳市、驻马店市、商水县、太康县、新蔡县、固始县等10个公证处介绍了开展基建合同和宅基地使用权公证工作的经验。会后,南阳、信阳、商丘3地区也相继召开了基建合同公证现场会,进一步推动了建筑合同公证工作的开展。全省有80多个地、市、县以行署、市、县政府名义发文件或批转司法处、局与有关单位的联合通知,要求所属单位支持公证工作,有的还要求把办理公证作为某项合同生效的必须程序。当年下半年,在搞好基建合同公证的同时,购销合同公证也有较大的发展。郑州市公证处下半年办理了4000件电视机赊销协议公证。
1983~1984年,各地公证机关坚持以经济合同公证为重点,在城市注意开辟新领域,扩大证源,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优先及时办理,大力开展对经济活动中有关文书的公证,如法人身份、委托书、产品质量、工程承包等项公证证明。在农村努力办好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专业户、重点户和社队企业生产责任制的承包合同公证证明,积极办理农村经济联合体在产、供、销等各个环节上的经济合同公证证明。两年内共办理经济合同公证证明105989件,公证范围由1982年的14项发展到1984年40余项。
1985年,根据司法部《关于加强和改革公证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全省公证机关大胆改革,转变过去坐等办证的工作作风,普遍推行出门办证和巡回办证制度。安阳、开封、三门峡市和信阳、南阳、洛阳地区等先后推行了各种形式的岗位责任制,提高了公证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兰考、扶沟、济源、长葛等县公证处为“两户一体”送法上门,把服务和办证结合起来,不仅为“两户一体”办证,还主动为“两户一体”提供信息,为他们推销产品搭桥铺路;桐柏县、确山县公证处,大力办理财政支农贷款合同公证,为老苏区人民脱贫致富服务;濮阳市公证处为加强横向经济联系、搞活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如该市水冶钢铁厂经过公证引进外省资金1200万元,使停产多年的水冶钢铁厂恢复了生机,一跃成为该市搞活经济的先进单位。此外,还有登封县公证处搞好乡镇企业经济合同公证、南阳市公证处办好购销合同公证、光山县公证处搞好林业承包合同公证的经验等,都得到司法部的肯定和赞扬,被定为司法部在河南召开全国农村经济合同公证经验交流会议的典型材料。是年全省经济合同公证大幅度上升,共计98493件。
1986年,随着国家对各种公司的清理整顿,一些公司被撤销,经济合同公证的业务量相对减少,并由于各种形式的承包己基本完成,因而办证件数比上年减少,全年全省办理经济合同公证84628件。1987年,各地公证处积极开拓新的服务领域,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横向经济联系,理顺纵横关系。省司法厅在下发了《关于办理小型企业租赁经营合同公证的几点意见》后,又与省审计局、省检察院、省教委、省科委、省外事办、省财政厅、省城建环保厅等单位联合下发有关公证业务方面的文件8份。全省有21个地、市、县政府及其他部门也下发了有关开展公证业务的文件。各地公证处积极办理了为企业深化改革服务的工商企业承包、租赁经营责任制、股份制、抵押、贷款、提存、保存证据、招标、投标、联营、集约经营、庭院经济等10余项新的服务领域。兰考县公证处为县政府所属机关办理了任期目标责任制合同公证,用法律手段确立和调节了改革中出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二是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完善双层经营提供法律服务。据统计,1987年,全省共办理土地、果园、渔塘、乡村企业、机电井承包合同以及农副产品购销、借款、科技协作、劳务、村干部提留款等项合同公证154325件,有效地解决了科技棚架、农业基础设施失修、商品流通不畅、资金技术不足、承包合同纠纷多等影响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问题。驻马店地区、周口地区、南阳地区、焦作市等公证机关办理各项扶贫借款合同公证64216件,保证了扶贫资金的专款专用和及时回收。上蔡县未办公证的贷款沉淀额很大,每年到期的回收率仅在15%左右;公证后,贷款回收率达97%以上。1987年全省共办理经济合同公证113084件,比1986年增长33.6%,创历史最好水平。
司法公证员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 篇6
舅舅是**县公证处的一位“元老”,至去年退休时已在公证行业倾尽全力奋斗了25个春秋。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公证机构深刻变革的今昔,亲自见证了公证工作艰难发展的历程,亲身体验了公证事业兴旺崛起的喜悦。如今,当他谈起**公证的历史发展时,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一、历史的见证
**县公证处的前身是**县人民法院的一个庭室。1981年初建时,其办公地点设在如今**县公安局院内,办公室是租用当时公安局办公楼内一间面积不到20平方米的房子,办公桌和办公椅都非常粗陋。电话首先是固定手摇机,后来改为拨号电话。当时由于没有打字机和复印机,出具公证书时先刻好蜡纸,然后再油印。更谈不上计算机了,统计业务报表时只好用算盘,年报表有时要个把星期才能统计好。另外,当时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上山下乡办证就是骑自行车,加之那时的路全是土路、山路,高低不平,一旦遇见雪雨天气,路便变得泥泞不堪,自行车还得推着走。但不管当时的环境多么艰苦,我们不畏困难,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并分别于1985年、1986年、1987年荣获了省市司法行政系统授予的“先进单位”称号,为**的公证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中探索发展
1983年当舅舅从县检察院调入公证行业时,面临了一种尴尬,即“连什么是公证都不知道”。况且由于当时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不配套、不具体,所以在工作中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完全依靠自己在实践中边探索、边总结、边推广。下面就举两个例子。
实例一,委托公证。1984年,在国家改革搞活方针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各机关、厂矿、社会团体纷纷经商办企业,外出采购和联系业务的人员为了取得被采购方和对方的信任,在介绍信不被认可的情况下,公证处尝试着为这些外出供销采购的人员办理委托书公证,使委托书公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临时身份证的作用,这大大方便了这些人员。这一业务在全国推广之后,公证业务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实例二,服务“三农”公证。“改革到哪里,服务到哪里”,公证要“事前介入、事中监督、事后跟踪”三服务到位,这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公证处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正因为这份责任,公证处在广大的农村开展了园艺场、集体山、荒山造林等承包合同公证,通过公证,使广大农民对党的“三农”政策吃了定心丸,消除了农民“一怕政策变,二怕干部换”的思想顾虑,有效地发展了农村经济,维护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当然公证的知晓度和业务量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舅舅自豪地说,事例还有很多,举不胜举。总之,随着2005年《公证法》的出台,通过一代代公证人的不断探索、实践及总结,**的公证事项已在一年比一年扩展,服务领域也在一年比一年深入。
三、明天会更好
岁月匆匆,往事如歌,风雨之后见彩虹。恢复重建近三十年来,**公证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租房办公、手刻蜡纸、骑自行车下乡的历史已成为过去。如今,**县公证处拥有了自己明亮宽敞的办公室,现代式的办公桌椅,办公室里配置了电脑、打字机、传真机,电话等基本设备,下乡办证也具备了乘“桑塔”的条件。年办证量几百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上百倍,公证事项由当初的十几项发展到上百项,深入到了社会的诸多领域。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大部分富裕了起来,送子女出国留学、旅游探亲、及商务活动的涉外公证也越来越多,比上世纪八十年代翻了几番。
回顾过去,**公证人走过一路风雨,一路艰辛,用勤劳的双手,坚实的脚步,开拓了一条满载鲜花的路。展望未来,将继续遵循“依法、客观、公正”的办证原则,竭诚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证法律服务,为建设和谐的**增砖添瓦。舅舅坚信,**公证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关于不动产登记强制公证的思考 篇7
关键词:不动产,登记,强制公证
所谓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 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强制公证又称为法定公证, 就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组织机构对特定的事项必须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物权法》对建立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造册制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要求全国实行统一的登记机构、登记内容和登记方法[1]。
一、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现状中的不足之处
(一) 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中的登记程序不统一
我国有关不动产登记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就有几十部之多, 有关不动产登记的法律依据分散在各种民事法律法规之中, 这些法律法规涵盖了土地、房屋、海洋、草原、森林、林木等不动产, 它们分属于不同行政部门的登记管辖范围, 因此对登记种类的规定也不尽相同。再加上政出多门, 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部门推卸责任和扯皮的现象。
(二) 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中的审查制度不完善
一般情况下, 我国对不动产的登记采用实质审查的方式, 即登记机关对交易中当事人表达的意思的真实性进行审查。我国《物权法》的颁布、实施, 规范了不动产登记对申请人提交的资料的审查、申请人提供的权属证明的审查、签字盖章的真实性还有其他必要的材料是否齐全等方面进行有效登记的过程[2]。然而由于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数量日益增加, 相对而言就显得进行登记的工作人员数比较少, 不可能对每一种登记都全部调查取证, 实物操作性不强。
(三) 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中存在多个登记机关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中的规定, 我国不动产登记机关包括有房屋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等。这些部门来自于不同立法部门和效力位阶, 部门之间缺乏一定的交流, 在关于不动产的规定上有许多重合、也有部分漏洞、还有一些规定模糊不清。比如在《担保法》和《房管法》中都有条款规定, 城市房产抵押, 应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部门办理抵押登记。这个就属于立法重合, 另外这个条款中所谓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部门”规定不明确。
二、我国不动产登记实行强制公证的必要性
我国的不动产登记簿依照法律规定完成各项登记时立即产生效应, 法律依赖登记薄呈现的物权, 与第三方进行商品交易。登记薄管理部门为确保申请登记事项满足法律法规的登记条件, 保障公信力, 对登记机关作出以下要求:在不动产的登记过程中, 要对材料进行审查, 并保证材料所反映出的内容具有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尤其是要加强对一些可能导致房屋权利变更的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进行审查。然而, 我国有关法律中有明确规定, 只有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才拥有确认物权的权利, 因此, 登记机构只是承担形式审查, 不具有实质审查的权利[3]。
另外, 实质性审查与合同效力的审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根据我国《合同法》有关规定, 行政机关不具备确认合同效力的权利, 换而言之, 对于不动产的审查, 只有在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合同无效之后, 行政机关才能够行使监督权利。由此可以看出来, 登记机构的实质性审查根本就是一句空谈。
登记机构自身能力有限, 不动产登记对实质性和真实性的要求决定了在不动产的登记中要实行强制公证, 就登记范围、登记机构、登记程序、登记形态等作出统一的具体规范, 从而实现不动产登记的顺利完成。
三、不动产登记中需要强制公证的事项
不动产登记中需要强制公证的事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申请登记的不动产的继承权或者接受遗赠的有关材料证明;除了父母以外的人对行为能力受限或者缺乏行为能力的人有监护权的有关材料证明;有自然人委托他人代办预告登记、变更登记还有异议登记等造成的利益损失授权委托书等。
四、不动产登记强制公证的原则
(一) 公平性
强制公证能够加强不动产登记的公平性。公证是一种非诉讼的预防性法律制度, 处在防范民事纠纷的最前沿。公证在双方当事人尚未发生冲突和对立时站在公正、中立的立场上介入民事活动, 对被证明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 平衡当事人各方利益, 避免无权交易、欺诈、胁迫及显失公平等不法行为的发生, 促进当事人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公平、公正的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 必要性
在不动产登记过程中, 为减少当事人的负担, 有关部门要合理的控制使用强制公证的范围, 只需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强制公证即可。从不动产登记强制公证的必要性原则来看, 一旦需要强制公证, 要严格依照登记机构的审查权限进行, 对于那些登记机构有能力和有权限的事项就没有进行强制审查的必要了, 只有对那些登记机构没有权利或者能力审查的事项才能考虑进行强制公证。
五、结语
不动产登记制度不仅对当事人的物权进行确认和界定, 还从物权变更的动态上维护了市场交易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提高交易效率, 使物权交易在法律的维护下顺利进行。如果没有良好的法律制度的规范, 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就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强制公证对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具有积极作用, 有效保证了不动产权利人以及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这也是强制公证在不动产登记制度中的法律意义所在[4]。
参考文献
[1]易树钊.浅谈完善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J].法制与社会, 2013 (01) :33-34.
[2]李倩.论不动产登记中的强制公证[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76-76.
[3]刘瑶.浅议我国公证的模式选择和制度完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 (02) :49-50.
关于刑法司法解释完善的路径论述 篇8
关键词:刑法;司法解释;完善;途径
所谓的刑法解释,实际上就是将法律中所提到的书面文字内容与现实的案件结合起来,并且在案件的处理以及对法律进行解释的过程中,以此作为依据的过程。根据目前我国的现行法律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以及我国最高国家司法机关对刑法进行解释是合理且合法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对刑法进行立法解释,而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则需要对其进行司法解释。通过不同的分工,共同促进我国法律的完善,使得刑法在我过得实际现实应用过程中,真正的实现其本身所具有的严谨性与强制性。
一、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必要性分析
1.有效改善刑法以及刑法解释的滞后性
面对当前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司法解释实际上可以改善刑法以及刑法解释自身的不完善性。因为社会在不断发展,而法律的制定并不可能在第一时间伴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变,同时刑法以及刑法的司法解释也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就很容易导致其出现滞后性。故而刑法以及刑法立法司法解释本身往往缺乏与时俱进的特点,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现实社会要求。即便立法解释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但其只能依据刑法以及法律原则来进行刑法的解释,所以即便刑法在法律精神的指导下,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其也依旧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速度。故而要想解决现实社会中许多千奇百怪的犯罪现象,往往还是需要司法解释来进行与辅助完成。
2.避免刑法以及刑法解释过程中对其模糊性概括性的描述
在刑法以及刑法解释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解释的概括性和模糊性,因为本身文字语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多种意思。加之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字在书面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必然会和现实生活有所出入,所以出现模棱两可的现象就不足为奇。故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借助司法解释对实际的案情进行解释,这样才能化复杂、模糊、抽象的法律条文为实际具有操作灵活性和适用性的內容。
3.改善刑法不够全面的现象
法律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起着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但是法律本身的覆盖性以及其本身的适用性也相对有限,不可能包含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此外人的认知水平也相对有限,很难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将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所以立法者本身即便拥有丰富的法律知识与人生阅历,也很难将所有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立入法律当中。因此这就说明法律本身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故而需要司法者在实际的案件处理过程中,利用实际情况对法律作出最为科学的解释。
4.有利于促进刑法法制化进程的加快
当今世界是法治的世界,同时我国也不断提出要建立建设法治国家,这就需要我国不断促进刑法法制化的过程。即便现代刑法已经较从前而言有了一定的变化,并且提倡人道主义原则,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对其有明确的规范。在实际的司法案件处理过程中,只有切实了解了案件情况,才能判定应该如何利用刑法对案件嫌疑者进行处罚,目的都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犯罪者利益,进而确保我国国家的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有效实现刑法司法解释完善的途径与方法
1.规范司法解释主体,避免与杜绝违法解释
刑法司法解释的最高解释权不应该是检察院,所以最高检察院应该有意识地在司法解释过程中退出,这样才能逐渐清晰且明确解释主体。因为检察院本身就是法律监督者,同时又是控制的一方,这样会让检察院自身赋予两种角色,有失公允。故而要求最高法对刑法解释必须要赋予正确严格的法律规定,不可以随意对法律条文进行应用与阐述,同时也不可以随意修改与扩充,必须在司法解释的过程中秉承公平公正原则,站对政治立场以及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刑法司法进行解释,进而高效的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某一案例为:被告人胡XX在株洲县白关镇至大京风景管理区路面改造工程及株洲县通乡公路雷三线1.8公里路段修建工程中,违反招投标的相关规定,滥用职权,致使国家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共计976232.88元。这时进行司法解释的过程中,就必须要秉承公平原则,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以滥用职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2.对司法解释程序进行规范制定
针对目前我国司法解释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应该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保障,所以司法解释从最初的立项、调研乃至起草和审议都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来执行。当司法解释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检查之后,才能够进行发布。如若没有通过审查,那么就说明存在不合理的部分,只有修改之后且通过审查才能进行发布。此外,为了有效避免审查机关徇私舞弊,就需要利用责任制牵制起每一位工作人员,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才能确保司法解释过程的公平、透明、合理。
3.对刑法司法解释进行系统化与规范化要求
首先,司法解释的结构以及形式还存在不完整的现象,尤其是会出现文件编号错误的现象,这实际上就是司法解释的极大不完善现象。所以需要国家对司法解释进行结构方面的统一规定,对其编号以及具体文件名都要有严格的规定。这样可以提升司法解释职能,也可以在内容上更为科学合理。
其次,在司法解释文件内容里,实现系统化与规范化,便与工作人员应用,同时也便与公众遵守。在司法解释内容编纂时们应该全面、及时、科学,对原有刑法司法解释不完善的内容要及时修改和补充,从而减少分歧,提高刑法司法解释水平。
4.建立监督审查制度
通过建立监督审查制度,可以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定的监督特权,对不够合理且落实方面存在问题的司法解释酌情处理。同时还可以设置相关的专门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对不正确或者不良的刑法解释严格追查,绝对要实行责任到人的方式,发现违法司法解释,严肃处理,甚至追求其刑事责任。如司法解释明确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三、结束语
针对刑法司法解释进行完善,有利于我国社会法治化进程的加快,也有利于维护我国社会稳定与团结,对我国法律水平的制定以及我国刑法落实过程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关于公证司法的论文】推荐阅读:
司法部加强公证便民利民工作的六项主要措施08-13
2023年司考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公证的救济带解析09-25
关于当事人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的内容有争议提起诉讼法院是否受理问题的批复09-03
公证认证论文07-12
保全证据公证论文11-14
公证价值论/冯兴吾法律论文网05-24
公证文书的效力11-13
中国公证的历史演进05-09
公证化解矛盾的方法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