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公证(共7篇)
强制公证 篇1
近年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确立与完善, 国家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 公证机构在规范经济活动、调整民事经济关系、防范金融风险、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尤其是保障债权人实现债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及应用。但在办理公证过程中, 如何对办证程序予以改进, 从而更有效地保障普通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呢?笔者认为, 应当从以下三个基本步骤着手。
一、认真审查是基础
(一) 对当事人身份的审查
一是对自然人的身份进行确认, 特别是债务人的身份, 防止其以虚假身份骗取借款。在核实人的身份与关系时, 应认真核对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等相关证件的信息。如发生不能确认的情况, 必要时可以到当事人居住地或其工作单位进行实地调查。二是对企业身份的审查, 在审查企业营业执照时, 应到工商管理部门进行核实, 防止与营业执照上记载的内容不符或主体不存在。
(二) 对当事人履约能力的审查
一是对出借方的资金来源进行审查。具体做法为要求出借方提供收入证明或资金来源证明, 若公证标的额较小, 如5万元以下, 只需提供收入证明, 如标的额较大, 则需提供资金来源证明。二是对借款方及担保方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审查, 如其确无实际还款和代偿能力, 则表明借款风险极大, 可以拒绝办理;此外, 若借款是用于赌博、诈骗等违法活动, 也可拒绝办理。
(三) 对借款合同的审查
首先对合同内容的严谨性进行审查, 防止因表述不明而产生争议。例如, 是“年息”还是“月息”, 是“收条”还是“借条”, 是“今借到”还是“今借”, 是“违约”还是“悔约”等都应明确。二是对合同内容所涉及的文字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查。例如, 对于收入证明, 应审查出具单位的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印章的有效性;而对于银行转账凭证, 可由银行协助核实。三是对合同中的借款利率进行审查。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民间借贷的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 超出部分法律不予保护。四是对合同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审查。主要是对双方约定的支付方式、支付条件、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利息条款、违约事由、执行条件等条款予以审查。对不完整、不准确的内容及语句及时予以完善、变更。五是对合同生效的条件进行审查。根据《合同法》的规定, 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合同自提供借款时生效, 所以不能约定为“订立协议时”或者“公证后”生效。
二、严格办理公证
在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后, 才可正式受理公证。
(一) 要认真制作告知书及谈话笔录
例如, 对于诉讼时效、执行期限及抵押、质押相关登记手续的办理等可能涉及今后债权实现的事项, 应予以明确告知, 避免事实上的无法执行;而对于利息较高或者数额较大的合同, 可以分开做笔录以保障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二) 谨慎处理双方的约定
合同自由是有限制的, 对于明显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 或与法理明显不符的, 当事人应当修改。例如, 合同中约定借款方不能还款时, 抵押物直接归债权人所有的, 此约定不符合法律规定, 办理公证时应建议当事人修改。
(三) 注意区别法律问题与司法政策、沟通协调问题
例如, 非金融企业间的直接借贷,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司法政策) 是不予支持的。又如, 关于抵押合同能否赋予强制执行效力, 公证界的意见不一。有的认为, 抵押合同为债权合同, 因为债权合同属于债权文书, 可以赋予强制执行效力, 所以抵押合同可以赋予强制执行效力;而有的却认为, 抵押合同是物权合同, 而物权合同不能赋予强制执行, 所以抵押合同不能赋予强制执行效力。但如果对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观点或案例仔细研读, 就会发现对于这个问题人民法院早有解释 (司法政策) , 公证员需要就此与人民法院沟通协调。此外, 对于构成非法集资罪的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公布了相关的司法解释, 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该解释中对“非法集资”的表现形式及人数、数额的认定方式, 公证员可以同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沟通, 主动报送信息, 在发现确有非法集资嫌疑时, 应当向政法委等部门报告, 以避免公证风险。
三、谨慎出具公证书
(一) 公证书的制作
公证书应载明借款金额、期限、利率等重要事项, 对双方约定的支付方式、支付条件、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利息条款、执行条件、违约事由等条款予以列明。避免进入强制执行程序时, 因公证书表述不清而无法执行。
(二) 公证风险的提示与告知
公证员在办理强制执行公证时应当保持中立, 将此项公证业务中涉及的风险全面地告知当事人, 尤其应对借款方进行重点的风险提示与告知交流。告知的内容主要包括:利率的限制、借款担保、合同的生效、本金实际数额的确定、出具执行证书的条件及强制执行公证的法律效力等。除对合同涉及的风险进行提示告知外, 公证员还可根据对合同双方信息的详细了解, 提示双方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只有在合同双方对相关法律知识及风险全面了解之后所达成的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的意思表示才真实有效, 之后实现起来受到的阻力才最小。
参考文献
[1]吴存根, 吴剑平.破解公证债权文书在强制执行中的困惑[J].中国公证, 2010.3.
[2]肖文.关于强制执行公证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公证, 2010:11.
[3]付庆海.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河北法学, 2001.7.
[4]吴剑飞.强制执行公证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司法, 2009.3.
[5]王明亮.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中国公证, 2009.7.
强制公证 篇2
被申请人:刘某,汉族,男,2025年13月4日出生,公民身份证号码: 。联系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某路118弄6号301室。
申请事项
一、申请强制执行上海市奉贤区公证处依沪奉证字第1809号《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书》作出的(2013)沪奉证执字第0078号《执行证书》所确定的债务。即被申请人给付申请人本金人民币贰拾捌万五千元整(285,000.00元)。
二、被申请人承担执行费用。
事实和理由
3月25日,被申请人向申请人借款人民币叁拾万元,同年6月8日,双方达成《还款协议书》,6月17日,双方对该协议书进行了公证,但被申请人至今只还款1.5万元,故申请人向公证处申请了《执行证书》,依法向被申请人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此致
上海市xxx人民法院
申请人:王某
强制公证 篇3
关键词:强制执行;债权文书;不予执行;防范对策
强制执行公证具有节省时间、成本低廉、协商与强制兼容等优势,在预防纠纷、节约司法资源、规范调整民事经济活动,及时有效地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人民法院就会裁定不予执行。为弥补法律的粗陋和疏漏,指导司法实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5〕5号)【以下简称《民诉法解释》】第480条对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情形作了明确的解释。该司法解释,不仅是人民法院的司法准绳和执行准则,对于强制执行公证的办理也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一、强制执行公证被裁定不予执行的情形
(一)债权文书超越法定的条件和范围
由于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不必经过诉讼程序即可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了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公证债权文书的可执行性,就必须对能够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的条件和范围作出限制性规定。《公证法》第37条和《公证程序规则》第39条明确规定了可以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以下简称《联合通知》】不仅规定了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应当具备的条件,还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可以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范围。但在公证实践中,公证机构利用《联合通知》第2条第6项的兜底条款,超越公证债权文书的法定条件和适用范围办理公证的情形时有发生。如果公证债权文书属于不得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就会被人民法院认定为“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最终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
(二)债务人未明示自愿接受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公证是公证机构基于当事人自愿放弃诉权的承诺而提供执行依据的非诉讼证明程序,它的核心特征是非诉讼性。强制执行公证的正当性来源于债务人的执行承诺。“债权文书中载明当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义务时,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的承诺”是强制执行公证的前提条件。如果债务人未明确做出债务到期后愿意接受强制执行的承诺,就意味着债务人未放弃自己的抗辩权和诉权,法院若以此公证债权文书为据启动强制执行程序,就会侵害债务人的抗辩权和诉权。实践中,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典型情形是,公证申请书、公证谈话记录、债权文书、债权文书的补充协议中未记载强制执行承诺,债务人也未单独出具愿意接受强制执行的承诺书,仅在公证词中载明“本公证书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三)严重违反法定的公证程序
程序的正当性是实体公正性的基础和前提。为确保强制执行公证的合法性,《公证法》、《公证程序规则》和《联合通知》、中国公证协会《办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及出具执行证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强制执行公证的程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果办理强制执行公证的程序严重违法,将会使人民法院对公证债权文书的合法性产生质疑,以公证程序存在重大瑕疵为由,作出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认定,进而裁定不予执行。此类常见情形主要有:①债务人、担保人一方未亲自或者未委托代理人到场公证;②未经核实债务履行情况,或者违反约定的核实方式、超过申请执行期限而出具执行证书;③公证员在办理公证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等行为。
(四)债权文书的内容不真实、不合法、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强制执行公证的债权应当是真实、合法的债权。真实是基础,合法是前提。如果公证债权文书的内容与事实不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将有损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对此类公证债权文书,人民法院也会裁定不予执行。此类情形主要有:①虚假债权。债务人与债权人为规避法律义务、损害他人利益,恶意串通,虚构根本不存在的债权,或者将小额债权扩大为大额债权;②非法债权。许多债权文书,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实质上是不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如赌博债权、洗钱行为等;③高利贷、预先扣除利息、复利计息;④债权文书的内容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明显违背社会基本的认知标准,执行该公证债权文书会损害国家、集体或社会公共利益。
二、防范强制执行公证被裁定不予执行的对策
(一)准确把握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的适用条件
1.债权文书具有给付的内容
债权文书是对各种有关债权债务关系的合同、协议等的总称,其范围比较宽泛。对于能够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内容,《联合通知》要求必须“以给付货币、物品或者有价证券为内容”。尽管《公证法》第37条对能够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表述为“以给付为内容”,但《公证程序规则》第39条又沿引了《联合通知》第1条的规定,要求其必须“以给付货币、物品或者有价证券为内容”。据此规定,对于没有给付内容的债权文书是不能赋予强制执行效力。例如,以要求确认或变更某一法律关系为内容的债权文书和以履行一定行为为内容的债权文书均没有给付内容,均不能赋予强制执行效力。
2.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当事人对债权文书的给付内容无疑义
公证机构不是司法裁判机构,不便处理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且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债权人可以不经 过诉讼程序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因此要求债权债务关系具有确定性。《联合通知》、《公证程序规则》均将“债权债务关系明確,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债权文书有关给付内容无疑义”作为办理强制执行公证的条件之一。因此,只有明确的、无争议的债权才能成为强制执行公证的客体。如果债权债务关系不明确,双方当事人对债权文书约定的给付内容存在争议,那么它就不属于强制执行公证的受理范围。债权债务关系的确定性,既包括给付内容的确定性,也包括双方当事人对债权文书有关给付内容没有疑义。衡量债权债务关系的确定性,只能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这个唯一标准进行判定,即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客体必须明确,从债权文书中必须能够看出债权人是谁,债务人是谁;给付的是货币、物品,还是有价证券;债的客体如果是特定物,应当因其特定化而确定;债的客体如果是不特定物,其种类和价值应当确定,或者能够通过具体的计算方法、确定方式而可确定。因此,只要当事人对债务的主体、债务的标的、债务的数额、计算标准、履行方式、履行地点、履行期限、履约的认定程序等内容作出明确的约定,就可认定为债权债务关系具有确定性。
(二)准确厘清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范围
对于《联合通知》第2条前5项明确列举的债权文书的范围在公证实践中比较容易把握,容易产生困惑的是,如何准确把握《联合通知》第2条第6项规定的“符合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条件的其他债权文书”的范围。由于《公证法》、《公证程序规则》对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适用条件作了概括式的规定,而《联合通知》对于强制执行公证的适用范围,又采用了概括式与列举式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因此,界定一项债权文书是否属于《联合通知》第2条第6项规定的“其他债权文书”,必须紧扣强制执行公证适用范围的本质属性,以债权文书是否具有给付的内容和债权债务关系是否具有确定性作为判断的标准。
除了《联合通知》第2条前5项明确列举的债权文书外,以下债权文书在符合其他法定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赋予强制执行效力:
1.债权文书所附的担保协议
此前,公证界对于公证债权文书所附的担保协议是否能够赋予强制执行效力一直争论不休。各地法院对于此类公证,有的给予执行,有的不予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含担保的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的批复》【(2014)执他字第36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5〕10号】【以下简称《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规定》】第22条均明确了公证债权文书所附的担保协议属于强制执行公证的适用范围。
对债权文书所附的担保协议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必须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对于由第三人提供担保的,应当获得担保人的书面同意。这是因为,担保人有独立的利益诉求,享有债务人的抗辩权,且债权人、债务人双方可能恶意串通损害担保人的利益。第二,区分连带责任保证与一般保证。对于连带责任保证只要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意即可。對一般保证,保证人要以书面形式放弃先诉抗辩权,在出具执行证书时,在执行证书中应当明确说明保证人承担的是一般保证责任,只有在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偿还全部的债务时,才能执行一般保证人的财产。第三,依法办理担保物权登记。对于法律明确规定必须办理担保物权登记的,必须要求当事人及时办理担保物权登记。
2.反担保保证合同
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规定担保物权可通过特别程序实现,体现了便利快速的优势。但是,反担保保证合同纠纷却不能通过特别程序予以解决。在此背景下,对反担保保证合同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更具有现实意义。反担保保证合同是担保人和债务人之外的第三人签订的保证合同。只要符合其他条件,对反担保保证合同也可以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其理由是:第一,反担保保证合同是设定担保债权的合同,是债权文书。在反担保保证法律关系中,担保人是反担保保证合同之债的债权人,反担保保证人是反担保保证合同之债的债务人。担保人相对于反担保保证人只享有权利,而不负任何义务。第二,反担保保证合同是反担保人以给付担保人货币为内容的合同,具有给付的内容。第三,单独对担保债务赋予强制执行效力也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规定》第22条指出,仅对担保债务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未涉及主债务的,对主债务的执行申请不予受理。换言之,最高人民法院允许单独对担保债务赋予强制执行效力。而且,反担保保证合同是从属于本担保的担保方式,完全适用《担保法》的规定。
3.最高额抵押合同
有观点认为,最高额抵押合同在订立时,债权并未确定,不符合公证债权文书要求债务给付数额明确的要求,故不能经公证赋予强制执行的效力。此种观点值得商榷。以公证债权文书形式赋予最高额抵押合同强制执行效力,是双方当事人处分其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行为。虽然最高额抵押是为在一定期间连续发生的债权做担保,实际发生的债权在决算期确定前,是一个不稳定的数额,但这与债权债务关系是否具有确定性并不矛盾。同时,现行法律也无明文规定债权文书仅限于到期债权,未到期的将来债权也可以办理强制执行公证。因此,只要最高额抵押合同的债权确定方法明确,双方当事人对此没有疑义,就可以认定为债权债务关系确定,从而可以赋予强制执行效力。
4.债权文书所附的违约责任
由于违约责任具有从属性,允许将债权文书所附的违约责任一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有利于减轻当事人的讼累。从《指导意见》第5条的规定也可以看出,对债权文书的违约责任也可以与债权一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
对债权文书所附的违约责任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必须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违约金的约定应当合法。我国《合同法》规定的违约金的赔偿性的法律性质决定了违约金的约定数额不宜过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规定,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不能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第二,违约金的内容应当具体明确。在债权文书中应当对违约金的计算基数、起算时间、终止时间、计算方法等内容作出明确的约定。
(三)明示记载自愿接受强制执行的承诺
自愿接受强制执行的承诺可以直接记载在债权文书中,也可以在补充协议中另行约定,还可以由债务人(或者担保人)单独出具承诺书。但是,不管哪种形式,债务人(或者担保人)自愿接受强制执行的意思表示必须是明示的,当事人应当在相关文书上签名、捺指印,或者盖章。同时,该补充协议或承诺书应当与债权文书一并装订在公证书中。为了预防债务人(或者担保人)找借口,称其对接受强制执行的承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在办证时,还应当在公证申请表、谈话笔录中明确记载债务人(或者担保人)自愿接受强制执行的承诺。如果是债务人(或者担保人)的委托代理人代为办理公证,其委托书应当载明受托人具有代为办理强制执行公证,包括在债权文书中增设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条款的权限。
(四)严格遵守办证程序,确保强制执行公证的程序合法
只有严格遵守公证程序,才能保证公证债权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从而保障公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办理强制执行公证除了要遵守公证程序的一般规定外,还要遵守有关强制执行公证程序的特殊规定。①严把当事人的审核关。认真审核当事人的身份,对当事人进行拍照存档;对于当事人未亲自或者未委托代理人到场的,坚决不能办证;由于强制执行公证属于重大的权利处分行为,事关当事人的利益,因此,对于委托办理强制执行公证的,其委托书的内容应具体明确,并且应当经过公证。②严把执行证书的出具关。办理公证时,应当指导当事人就出具执行证书过程中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和核实方式做出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约定,并将该约定记载在债权文书或者补充协议、承诺书、谈话笔录中,并对债务人予以充分提醒。可供选择的核实方式有债务人履约备案、信函核实、电话核实、传真核实等。在签发《执行证书》之前,应当严格按照约定的方式进行核实。为确保债权人在法定期限向公证机构申请出具执行证书,公证员应书面告知现行法律关于申请执行期限的规定,以及逾期申请出具执行证书的法律后果。③严把执行证书的送达关。尽管执行证书自出具之日起生效,而不以送达为生效要件,但为使债务人、担保人等被执行人全面了解执行期限和执行标的,避免由于被执行人的异议而导致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公证机构应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证书,送达方式应符合《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④严把公证员的廉洁自律关。公证员在办理强制执行公证时,应当牢固树立廉洁自律意识,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力戒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等有损公证债权文书公正性的行为。
(五)全面审查,控制债权文书内容的潜在风险
根据社会成本理论,当事人在订立债权文书时追求自利的最大化的本性不可改变,他们总是希望以最小化的成本获得最大化的利益。为控制债权文书内容的潜在风险,对公证债权文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要进行实质审查。办理强制执行公证时,应要求当事人尽可能地提供借据、收据、银行转账凭证、对账单等申请材料,以证明其债权债务关系的真实存在。对这些材料,除了要进行全面的书面审查外,还要向双方询问并予以记录,以确保债权文书的内容既符合客观事实,也符合法律的规定。对债权文书的内容属于《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坚决不能办理;对诸如高利贷、预先扣除利息、复利计息等导致合同部分无效的情形,应当指导当事人对债权文书的内容进行修改;对于已经实际发生的债权,还应当严格审查债权本金是否已足额支付,是否存在虚假债权、非法债权、预先扣除利息等情形。
论公证强制执行的范围及效力 篇4
1 办理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范围及管辖
债权文书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 不是所有的债权文书都能赋予强制执行的执行效力, 公证机关所赋予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是一种特定的公证文书。公证机关所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范围主要是2000年9月颁布执行的《最高院、司法部关于公证债权文书执行问题的联合通知》 (以下简称“联合通知”) 第2条明确了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范围:
1.1 借款合同、借用合同、无财产担保的租赁合同;
1.2 赊欠货物的债权文书;
1.3 各种借据、欠单;
1.4 还款 (物) 协议;
1.5 以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学费、赔 (补) 偿金为内容的协议;
1.6 符合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条件的其他债权文书。根据实践可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主要有:
a.各种借据欠条、欠单。
b.各种还款 (物) 协议。
c.借款借用合同, 借款 (用) 方不按期归还的。
d.租赁合同, 承租人不交租金或到期不归还租赁物的。
e.经过公证的合同、追偿违约金、赔偿金或应双倍返还定金的。
f.有价证券的所有人、请求偿付应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或价金的。
g.经济合同中, 一方履行义务后, 另一方不按合同给付租用的物品或货物的。如购销合同中, 一方按期交货或付款, 而对方不按合同交货或付款的等等。
以上规定范围过窄, 不利于公证处更大作用的发挥。公证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 没有必要限制债权债务的种类, 只要双方当事人申请办理了公证, 而且债权债务关系明确,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债权文书内容无疑义, 在债务人不履行义务和不完全履行义务时债务人同意接受强制执行的承诺, 就可以办理。
1990年12月12日司法部第13号令发布了《公证程序规则 (试行) 》第35条规定: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条件规定公证机关赋予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 应当符合下列条件:a.债权文书经过公证证明。b.债权文书以给付一定货币、物品或有价证券为内容。c.债权文书中载明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时应强制执行的意思表示。
上述条件中, 债权文书应以给付债权、物品为内容等, 在理论和实践中均无异议, 但对债权文书的范围仍存在不同认识。认为强制执行的债权文书所体现的债权必须明确、包括给付内容的确定和双方当事人对债权债务没有异议的确定, 债权文书应符合法定条件和债务没有超过履行期限。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有当事人住所地或行为发生地的公证处管辖, 为了督促债务人履行和便于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最好由债务履行地的公证处管辖, 涉及不动产转让的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应当由不动产所在地公证处管辖。
2 公证机关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的适用条件
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 (以下可称强制执行公证) 是指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申请, 对已逾履行期限而债务人没有履行给付货币或物品义务的债权文书, 认为无异议时, 依法出具公证书, 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证明活动。根据我国《公证暂行条例》第四条第十款规定:“公证机关对于追偿债券、物品的文书认为无异议的, 在该文书上证明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公证暂行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依照第四条第十款规定, 经过公证处证明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一方当事人不按文书规定履行时, 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根据公证暂行条例有关规定, 公证机关对追偿债款或物品的债权文书对当事人申请, 经审查无误, 而且符合强制执行条件时即可以出具公证书、证明该债权文书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 债权人就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第一条规定, 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a.债权文书具有给付货币、物品。有价证券的内容;
b.债券债务关系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债权文书的有关给付内容无异议;
c.债权文书中载明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义务, 债务人愿意接受依法强制执行的承诺。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的债权文书,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 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 债权人有权根据公证机关的公证证明, 直接申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追索债务, 而不需要在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些规定为赋予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强制执行效力的实现提供了法律依据。经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到期后, 债务人拒不履行时, 这种债权文书便可成为执行的依据, 与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这对于及时有效的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预防纠纷, 减少诉讼, 维护市场秩序是非常重要的。
3 保证人与保证责任和最高额抵押合同强制执行效力的问题
保证人必须是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 而且应当具有代位清偿能力;保证是指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第三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人是保证合同中对被担保合同承担保证义务具有代位清偿债务能力的当事人。保证的方式依据我国《担保法》担保法的规定分为两种保证方式:一、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是指债务人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届满而没有履行债务的, 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 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保证范围内承担责任。二、一般保证人是指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 由保证人承担保证的责任。因此, 在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后出具执行证书时应将债权人与担保人一并列为被执行人。但是对一般保证而言, 应当在公证机构出具的执行证书中如实加以说明, 当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偿还全部的债务时, 可以执行一般保证中的财产清偿债务。
根据我国《担保法》第59条的规定本法所称最高抵押是指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协议, 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 以抵押物对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的债权作担保, 相对于普通抵押, 最高额抵押具有以下法律特征:a.将来的债权担保。b.债权有最高限额。c.实际发生的债权是连续的, 不特定的, 实际发生究竟有多少, 在决算期确定前, 是一个不稳定的数额。d.对在一定期间连续发生的债权做担保。
基于以上最高额抵押的相关特征, 认为在对债权最高额抵押款合同公证时不能赋予强制执行的效力, 而仅对最高额抵押担保合同进行公证就可以了, 公证机关不应再赋予强制执行的效力。
4 审查债务人对强制执行的债权文书有无疑义
公证机关在办理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时, 必须认真审查债权文书是否载有债务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及承诺愿意接受有管辖权的法院的强制执行。一般双方签定合同并经过公证机关公证后, 债权和债务的关系就应该是无疑义的, 当债权人中请公证机关出具执行证书时必然是债务人没有履行清偿到期的债务, 或只清偿了部分债务, 公证机关只要审查债务人对原债权文书规定的履行义务没有疑义就行了。债务人如果有异议就必须举出有异议的相关证据, 如果债务人没有异议或者是提不出有异议的证据, 那么公证机关就可以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和公证机关出具的公证书直接签发执行证书。责任编辑:李墨洋
摘要:强制执行公证是法律赋予公证机关的一项特殊职能, 对于督促债务人及时履行义务, 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防范金融风险, 及时调整债权债务关系, 预防纠纷, 减少诉讼,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民事流转关系的顺利实施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就强制执行的范围及效力做以下探讨:
公证强制执行申请书范本 篇5
根据债权人××××办理强制执行公证的申请,经查,债权人××××与债务人××××于×月×日签订了《×××××合同》,并经×××公证处公证〔公正书编号( )××字第××号〕,根据上述合同的规定,债务人××××应于××××年×月×日将××××(标的名称、数量)偿还给债权人××××;现债务人违反了合同的规定,尚未把欠款(或物品)全部偿还给债权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第四条第十款的规定,特证明:债务人××××应于××××年×月×日前,将欠款本金×币×××元、利息×币×××元,合计×币×××元(或××物品)偿还给债权人××××。
逾期不付,债权人××××可持本公证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市(县)公证处
公证员 (签名)
××××年×月×日
1、此格式适用于依据经过公正的合同签定的还款(物)协议;
2、利息按原合同的规定或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计算;
3、物品应写明名称、规格、数量、质量、交付地点、方式等;
4、债权人或债务人是自然人的,应写明其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住址;
强制公证 篇6
民诉法和公证法的上述规定, 在法律上确定了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强制执行效力。法律赋予公证机关的一项职能, 不但可以敦促债务人按时履行其义务、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还可以预防纠纷、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及时调整债权债务关系, 是充分尊重公证事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表现, 用以维护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一、关于借款合同的借款人和贷款人问题
借款合同的贷款人无外乎两种:金融机构和自然人个人。而借款人主要是公民个人、其他经济组织和法人。有的企业有闲散资金无处可用, 就自己放贷收息, 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企业之间是禁止拆借资金的。正确的做法是可以委托银行贷款, 和银行签订相关的委托合同, 收取其应得的利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近几年个人出资将自有资金贷给需要资金的个人或者小型企业的民间借贷业务逐渐增多, 但万变不离其宗, 无论怎样都要符合借款合同的贷款人和借款人的条件, 办理公证时对于主体资格的审查尤为重要, 我们要对此重视起来。
二、如何理解担保合同能否也赋予强制执行效力问题
我们都知道:借款合同、还款协议等, 基本上都设置担保, 只是形式不一, 有的在合同中有担保条款, 有的另行签署担保合同。抵押合同和保证合同都是借款合同的从合同。担保合同就表面上理解, 不包含在债权文书中, 如果担保合同不能赋予强制执行效力, 就可能出现以下状况:债权人、债务人、担保人签署借款合同, 约定借款、担保事项。办理债权文书公证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后, 债务人未履行合同, 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受理后发现债务人没有可供执行资产, 于是执行中止。债权人只有向人民法院起诉担保人 (非债务人) , 要求履行担保责任, 通过人民法院判决担保人应当履行担保责任, 然后再向人民法院执行局恢复对担保人的执行, 实现债权。但是, 2008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57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的内容有争议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是否受理问题的批复》规定:“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依法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对该债权文书的内容有争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 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就争议内容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有观点认为, 担保行为属于担保物权, 担保合同应当属于物权合同, 不属债权文书, 不能通过公证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一旦成为了连带责任保证人, 就意味着应当在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承担代为清偿债务的责任, 同时享有债务人的抗辩权。根据以上种种规定, 笔者认为:为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赋予借款合同等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的同时, 也应该赋予该主合同的从合同的强制执行效力, 是此项公证的职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债权转移, 强制执行效力能否也随之转让问题
我们在办理业务中常常遇到债权人因不能得到债务人按时足额还款, 将自己的债权转给某资产公司由资产公司向债务人主张债权的情况。因原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借款合同经过公证并赋予了借款合同强制执行的效力, 在债权转以后, 那么强制执行权力能否一并转移呢?根据司法部司复[2006]13号《司法部关于经公证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合同的债权依法转让后, 受让人能否持原公证书向公证机构申请出具执行证书问题的批复》的规定:债权人将经公证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合同的债权依法转让给第三人的, 受让人持原公证书、债权转让协议以及债权人同意转让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的证明材料, 可以向公证机构申请出具执行证书。所以新的债权人完全可以向原办证的公证处申请签发《执行证书》。
四、执行证书问题
赋予借款合同强制执行效力后, 当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时, 债权人可以不经过诉讼程序而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大大节省了清收不良贷款的时间、也提高了处置效率。但债权人要向原公证机关申请签发《执行证书》。公证处在出具执行证书前, 要根据中公协《办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及出具执行证书的指导意见》第十三条的规定:公证机构在出具执行证书前, 对债务人 (包括担保人) 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债务的事实进行核实时, 当事人对核实方式有约定的, 应当按照当事人约定的方式核实;当事人没有约定的, 可以依据本指导意见第九条的规定自行决定核实方式。这里强调的是:公证处在出具《执行证书》前, 一定要履行核实的程序, 以保证出具《执行证书》程序的合理合法。另外要向申请人特别提示:申请签发《执行证书》的时间, 是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公证债权文书规定的义务之日起二年。超过这个期限, 公证处不再受理该申请 (法律规定的有中断、中止的情况除外) 。
强制公证 篇7
关键词:强制执行条件,执行览围,担保人责任,执行证书
强制执行效力有助于公证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助于促进公证工作的执行。而被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不仅是社会功能的最好展示,也是确保债权人权利的有利武器,能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进而降低债权成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债权债务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对赋予强制执行公证的研究,能够更好地处理相关的债权债务问题。
一、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适用条件
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指的是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与国家赋予的权利,由当事人申请,公证机关对追偿债务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审查,确认其具有强制执行力的一种文书。由此可知,债权人已通过公证的合法途径获取了执行依据———债权债务关系已具有相应的法律依据。根据《公证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公证机关应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审查追偿债款或物品的债权文书,在确认其符合强制执行条件后,可出具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文书。
由《联合通知》相关规定可知,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应将给付货币、有价证券和物品等作为公证债权文书的合理标准;二是应明确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三是应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的明确承诺;四是应确认双方当事人对债权文书有关内容无疑义。
二、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范围
《联合通知》第2条规定,债权文书的主要范围有:一是赊欠货物的债权文书;二是借款合同、无财产担保的租赁合同以及借用合同;三是还款协议;四是以给付赔偿金、赡养费、抚育费以及学费等为内容的协议;五是各种借据、欠单;六是其他债权文书。最典型的债务关系就是银行贷款,其借贷实体为货币,而债权文书又有抵押、质押合同等。通过对其范围分析可知,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范围不包括股权、知识产权和劳务债权等内容。债权人和债务人在签订合约时,双方在债权债务方面就产生了请求设定的约定,待合约正式生效,双方债权债务关系就具在法律上得以正式确定。若债务人出现不履行的情况,抵押人可通过相关法律规定代为清偿债务。因此抵押、质押合同也具有强制执行效力。但是,在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时,应正确处理担保人的责任问题,以确保债权文书的有效施行。
三、担保人应承担的责任
在债权债务关系中若存在担保人,且该担保人也一同到公证机构办理该债权文书的强制执行公证,表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的承诺,则该强制执行效力及于该担保人。所谓保证,指的是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债务时,按照相关约定,可由第三人履行债务的行为。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第三人必须是具有代为清偿能力的独立民事主体。依据《担保法》规定,保证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其中,一般保证是指当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债务时,第三人应承担保证责任;而连带责任保证指的是按照相关的合同或法律规定,当债务人没有履行债务或履行不当时,由债务人与第三人共同承担保证责任。因此,连带责任保证方式更为严格。比如在债务人与债权人没有约定保证方式时,应采用连带责任保证方式;在当事人没有约定保证责任范围或约定不明确时,第三人应承担全部债务责任。因此,在选用连带责任保证方式时,若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当,除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外,债权人还可以要求第三人承担相应的保证责任。在出具执行证书时,执行人应由债务人与担保人共同承担。但是,与连带责任保证不同,一般保证应根据实际情况,有第三人承担相应的保证责任。
四、债权文书的审查
当债务人对债权文书相关规定产生疑义时,公证机关应在审查原债权文书后,再决定是否签发执行证书。对于该方面的问题,《联合通知》也有规定,公正机关在审查时应注意:一是确实发生不履行或完全不履行事实;二是依据债权文书的相关规定,债务人是否已部分履行义务与责任;三是债务人对于履行义务是否存在疑义。若债务人表示无疑义后,则说明债务人接受了强制执行公证。通常当债权人提出申请时,多是因为债务人到期不履行或履行部分债务。因此,在审查过程中,公证机关只需对债务人对其义务是否存在疑义进行再次确认就可以了。若债务人有疑义,则需提供有疑义的证据;若无疑义或者没有提供有疑义的证据,公证机关可直接签发执行证书。此外,即使执行证书已签发,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若债务人依然有疑义,为保障债务人的利益,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在这一审查过程中,只需审查原债权文书中债务人有无承诺接受强制执行的意思,就可做出判决。
五、执行证书的送达
在签发执行证书时,公证机关应将申请执行的期限、执行标的期限和被执行人等明确注写。应注意在签发证书前,若债务人已偿还部分债务,公证机关在签发执行证书中应将已履行的部分予以扣除。对于债务人因到期没有履行债务而出现滞纳金、违约金利息的,应将其列为执行标的。应注意只有在申请执行的期限内,债务人出现没有履行债务的行为,债权人才可申请强制执行。因此,为减少债务人出现异议,公证机关应将执行证书及时送达给被执行人,提高债务人对执行期限与执行标的全面了解与掌握。
六、强制执行效力能够避免诉权的发生
在公证机关出具债权文书后,债权人就获得了强制执行效力的执行依据。双方当事人不能另起诉讼的条件有:一是该项文书不存在错误,二是法院裁定公证债权文书可以执行。此外,在法定申请执行期限内,债权人若没有适时地向公证机关申请强制执行证书,则说明债权人已放弃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因此,债权人的权利已不具有法律效力,在申请执行期满后,债权人不得再提起民事诉讼。
七、目前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问题
据《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抵押人可以拍卖、变卖或抵押财产折价的价款优先受偿,此规定同样适用于当事人约定的相关情形。据《物权法》第170条规定,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或发生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时,担保物权人依法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多数情况下,企业抵押贷款、商品房抵押贷款、企业质押贷款等有物的担保债权文书在公证债权文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据《公证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只有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才可向公证机构申请执行证书。显然,这与《物权法》的上述规定是存在冲突的。因此,应适当放宽对《公证法》第37条的解释。
总之,在办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时,公证机关总会遇到多样化的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债权文书又在解决债务关系问题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进行学习,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应不断的进行研究探讨,进而更好的做好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锦双.论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的若干法律问题[J].企业导报,2013,04:155-158.
[2]王硕萍.试述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其范围是否应包括担保债权[J].法制与社会,2014,05: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