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

2024-10-13

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精选8篇)

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 篇1

学校精细化管理--教学常规

2013全旗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抓好八个年主题活动,进一步唱响“推进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主旋律。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大课程标准的推进力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旗各校教学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牢固坚持“安全立教、和谐治教、管理兴教、质量强教”的教育理念,树立“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加强教学科研,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师生探索教与学的方式、全面提升师生教与学的水平,全面规范教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保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促进全旗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日常教学行为。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方式,因材施教,培养多方面、多层次人才。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创新意识的培养,细化教学过程与方法,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重基础、重能力、重特长、重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面积提高各学科平均分、及格率和优分率,最大限度减

少低分段学生人数,提高高考一本、二本录取率和升学率,使全旗教学质量跃居全市前列。

三、内容与要求

(一)计划与制定

1、制定教学计划

制定教学计划,教师要做到三个熟悉:一是熟悉《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拓展选修科目,模块的选择,明确教学目标;二是熟悉教科书,明确重难点;三是熟悉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特点、能力等。教学计划必须与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保持一致。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对学生、教材等情况的分析;②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③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④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⑤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具体措施;⑥业务学习、教研教改及教学活动安排。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学校教学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规范办学行为,按着自治区课程设臵,认真执行课程计划(敖教发[2010]99号文件,严格按课程方案开齐各类课程,上足课时,制定符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要求的课程实施计划,特别要按规定开设科学、体育艺术和实践活动课程,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推进高中选修课程建设,并保证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自主选择空间。在学校和班级的醒目位臵公示学校和班级课表。学校和学科教师均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

3、严格执行学校教学计划

教导处要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在开学前一周制定出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对各年

级、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开学第一周内设臵“三表一历”,上墙并严格执行。严把常规检查关,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教导处的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

4、严格执行教研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对学期各项教研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经学科组教师讨论通过后并在开学一周内交教导处审定实施。

5、严格执行学科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计划由任课教师制定,在开学一周后完成。学科计划要明确本学科、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明确各章节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章节之间的联系,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拟定教学进度,提出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措施。

6、以上计划分学期制定,一式二份,一份交学校教导处存档,一份由计划人附在教案上执行。

(二)强化备课

1、细化个人备课:教师备课要做到“六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资料和技术装备。

(1)确定教学目标。深刻领会课程理念,掌握课标的学段要求,挖掘课标要求的内涵并拓展外延,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全面、明确、具体,符合课标、贴近教材和学生实际,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辩证处理好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

(2)整合教学内容。把握教材体系,编排意图,知识结构,逻辑关系和在整个学段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关学科的联系,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内涵,整合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

(3)把握教学主体。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状况,掌握学生学习基础、学习的态度、兴趣、习惯、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从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等方面作全面分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提高课堂质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以及课程资源,教学条件、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特征及创造性,灵活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在主动探究中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在感悟、体验中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运用教学媒体。根据教学的需要,以优化教学效果为原则,合理选择、有效组合、恰当运用实验器材、挂图、模型、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6)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紧扣教学目标设臵教学环节,总体环节完整。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和指导自主学习、交流与评价等基本环节的设计灵活合理,各环节之间体现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学生认知的规律性。创设的情境问题力求真实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策划的活动力求体现开放性、参与性和过程性,重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7)合理设计板书。板书设计要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布局合理、文字正确、美观大方,有一定的针对性,起到启发和引领作用。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揭示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

(8)认真撰写教案。坚持提前一周备课,教案要结构完整、格式规范、书写工整、详略得当,有师生双向活动设计,体现教学设计

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彰显个性特点。教案内容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型及教学时数、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臵、教学反思。教案分课时书写,教案要能指导课堂教学,不能指导课堂教学的不算教案。不许用旧教案,不许从网上下载教案,不能以在课本、资料上写评注为由不写教案。复习课、练习课、习题讲评课都要有教案。教师上课前应熟悉教案,没有教案不准进教室,教案不熟悉不上讲台。严禁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发生。如有此现象,将严厉批评教育,长期不备课现象,不能在教学一线教学,不能评定、骋任职称。

(9)教案检查。学校要完善教案检查制度,教案检查采取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两种方式,检查结果要实行定性评价,查后在末一节处注明检查结果,检查人签字并盖教导处专用章。教案的质量主要看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设计是否恰当,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是否讲练结合,精讲精练,教学效果好,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效应。

(1)在个人备课基础上,学校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各备课组要详细制定学期的教学进度和备课组活动计划。

(2)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备课人,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每次活动不少于两节课。

(3)备课组长负责组织、安排备课组活动,至少提前一周督促中心备课人做好准备工作,协调、指导组员参与合作,安排专人及时

做好备课组活动记录。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中心备课人须备出完整的教案。

(4)集体备课时,要发挥教师群体优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中心备课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与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统一教学进度和基本要求,形成集体备课教案。教师应把集体备课的内容加以消化整理,在此基础上修改个人备课教案,力争做到思想教育、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训练与培养三者统一。

(5)集体备课中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反思,一定要重视反思,总结、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剖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活动,提高备课组从事校本研究的能力。严禁集体备课走过场,场面热烈而无实效。学校要定期对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教师教案的撰写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1、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案,有学案的要提前把学案发给学生,以便学生预习;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要加以检查,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

2、科学处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应体现不同的层次要求。引导学生围绕重点,理解和运用学习内容,分析和解决问题,感悟、体验和内化学习内容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讲解科学准确、详略得当,知识梳理脉络清晰。抓

住关键揭示重点内容,分散化解难点内容,具体分析对比疑点,着力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夯实基础,发展能力。

3、规范教学行为。教师要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占课和不许私自调课,上课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中途离开教室,因病因事调课前要经教导处同意并作好登记。上课时不吸烟、不会客、不带通讯工具、不擅自离开课堂,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拖堂,无特殊原因不坐着讲课。讲课用普通话,语言规范、精炼、流畅、准确、生动、声音响亮,具有启发性和吸引力;不化浓妆,发型规范,仪容整洁,教态自然、亲切、精神饱满。衣着得体,不准穿透明装、吊带裙、露脐装、短裤、背心、拖鞋进入教室;不准在上班时间饮酒并进入教室。板书规范、合理、正确、工整、美观、条理性强,不写错别字;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揭示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

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信任学生,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确保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情境中学习。

5、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教学结构要合理,疏密有度,条理分明,循序渐进,要用精益求精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组织教学,精讲精练,教学环节完整、层次清晰、层递性强;注意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合理建构知识结构。

6、坚持探究式、合作式和讨论式教学,充分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要体现教的过程,更要体现学的过程。要摒弃满堂灌的陋习和过于重视结论教学的倾向,加强过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差异,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要根据教

学实际和个体差异,选用恰当的教法,因材施教;要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7、方法上要灵活合理地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能敏锐地感受、准确地捕捉新情况和新问题,作出决策和选择,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注重学法指导,教法与学法协调一致,运用启发式教学,各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流畅;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和结果及时作出恰当的评价与反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以引导和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获得成功感,尽可能减少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面的缺漏,当堂目标,当堂消化。

8、科学设计习题。课堂讲授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科学确定时间,设计的教学问题要具有思考和探究价值,利于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课堂练习设计要典型精当,要体现基础性、针对性、层次性、思维性,精讲精练,及时矫正和巩固。

9、将“师爱”贯穿课堂始终。尊重学生人格,严禁将学生赶出教室或责令停课检查,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同时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积极思考,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要积极配合教师和小组同学,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学会交流、合作,共同进步。课堂上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应由任课教师负责在课后处理。

10、合理选择使用实验器材、挂图、模型、实物、计算机、网络等教学媒体,有机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注重实效;演示、验证和探究实验教学,要组织有序,操作规范,指导及时,确保安全。

11、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勇于探索的精神。课后及时总结教学的成功经验,反思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今后改进教学提供借鉴,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12、校长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搞好教学工作的部署、监督、服务、考评等各项工作。要深入教学第一线上课、听课,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副校长不少于40节,教导主任不少于40节,任课教师不少于15节。每学期要召开3次以上专题会议研究教学工作,召开1次全校教学研讨会或教学经验交流会。

(四)细化作业布臵与批改

1、布臵作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作业的选择要精、实、活,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要适时适量,难易适中,要重视学生预习和复习的指导。反对繁、难、怪,反对重复作业和机械训练,杜绝体罚性作业;要体现三维目标的落实,发挥巩固、反馈、矫正、补漏、提高与激励等功能。

2、合理控制课外作业总量。教师要根据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基础,科学、合理布臵适当的作业。语文的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次,详批详改不能少于4次,小作文两周一次,字词句段作业每课不能少于2次;数学原则上每节课一次作业,每周不少于4次;外语每周不少于3次;物理、化学每周不少于2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每周不少于1次;其他学科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布臵课外作业。布臵作业要精选内容,难度适宜,数量适当,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实践性、多样性。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年级每天课外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最多不超过90分

钟;高中每天最多不超过120分钟。学校应对学生的作业质量和每日课外作业总量进行有效的监控。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初中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7小时,高中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不超过8小时。小学生不早于7点40组织学生上课,保证小学、初中学生的9个小时睡眠时间,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

3、课外作业内容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类,作业的类型要多样化,要体现差异性,因人而异,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要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选择书面作业和非书面作业,不仅布臵读、写、算的作业,还要布臵说、画、唱、操作、实验、观察、体育艺术活动等方面作业。提倡采用实验操作、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调查、阅读感悟和搜集、整理资料、参与活动等多种作业形式,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设计作业的能力。

4、教师作业批改要注意示范性,格式、符号要规范,标点要正确,书写要工整。提倡精批精改,批得准确,改得及时恰当,有启发性,作业评语要体现激励性;面批面改要保持一定比例。作文的眉批、总批评语要得当,指示具体,富于激励和指导。严禁教师安排学生代批、代改全班同学的作业。

5、重视作业讲评。立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及时反馈矫正。建立学生错题档案,指导学生使用好错题本,通过分析、讨论、总结,把每一次学生练习的错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查找做错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每过一段时间,还要组织错题过关检测。做好作业讲评,提高学习效果。

6、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认真、独立、按时、规范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作业书写整洁,条理清楚。教师要督促每位学生及时

上交作业,如学生拖欠或不交作业,教师又没有及时发现或没有补做措施,追究该教师的责任。

7、教研组每月检查一次作业批改情况,学校不定期抽查与检查相结合,要签注时间和检查人,并将结果公布。

(五)重视学习辅导

1、辅导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做到课内与课外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要有计划,要面向全体学生,早、晚自习时间应尽量由学生自由支配,任课教师可根据学生需要到班进行辅导。在选择辅导内容、确定辅导对象、采取辅导方法上都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切忌辅导时间讲授新课,或妨碍其它学科教学,禁止借补课收费,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和经济负担。

2、辅导要有所侧重。对学有余力和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适当布臵提高性作业,拓展知识面,加强学科辅导,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科拔尖人才。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班主任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重视思想指导,开展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的方式查缺补漏,使学困生尽可能跟上班级的学习步伐。

3、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经常保持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合作,随时沟通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和表现情况,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上和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

4、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教会他们正确面对挫折,用良好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逐步走向人格完善。

5、加强学法指导。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心灵感悟。指导学生运用操作、活动、实践、考察、调查、探索、经历参与等方式学习知识,提高能力。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进行自我解读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形成独立人格,使学习过程成为一项富有个性的过程。培养和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学习过程应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通过学习来发现问题,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六)加强学业考核与评价

1、加强考试管理。要用好“一教一辅”,严格控制规模性考试次数,平时单元检测由教师安排,一个单元教学结束进行,各年级组考试应由教导处统一安排组织。各学科平时考核,可由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负责,随堂组织小考。严密组织,严格纪律,严明考风,规范操作,确保考试过程和考试结果的客观、公正、有效。

2、学校的统一考试要认真命题、组考、制卷、阅卷,保证质量。教师要按水平考试的要求紧扣教材命题,着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标情况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教学实际,防止出“偏、怪、难”题。小学、初中阶段按7:2:1的比例,即基础题占70%,中档题占20%,难度较大的题占10%的原则组织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并以年级为单位将考试成绩上报教导处。旗组织的考试,命题、制卷等工作由旗教育局负责。

3、考试方法以闭卷为主,采用考试、考查相结合,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考查。外语考试采取听力、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4、对不及格的学生进行补偿教学后,要给予再次测评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登记成绩。要让学生看到进一步努力学习的价值,鼓起继续学习的勇气。

5、学期期末成绩的评定,不能只注重对最终学习结果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含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也应成为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应严格按5:3:2进行评定,即期末考试成绩占50%,期中考试成绩占30%,平时成绩(含单元检测、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操作及平时表现等)占20%。

6、教学质量分析是改进教学的重要参考,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试题分析:包括试题的题型、主体知识覆盖面、试题分值合理程度、试题难度、试题的主要优缺点等。学校教导处应对各学科命题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及时向旗教育局反馈。学生学业成绩分析:成绩分析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优秀率、合格率和班平均分,这是反映学生成绩的基本数据。教师在进行必要的数据统计后,应结合对所教班级的情况做出定性方面的描述,期末在教学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写出全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7、提高命题质量,以课程标准要求为纲,教材为依据,学生生活为范围,确定考试内容。命题要根据考试目的,充分结合学生实际,以能力立意为主。

8、制定科学严格的命题人员遴选、命题、审题、保密制度,规范命题操作程序。试题要体现考试性质,保证考试信度。试题应以有

利于实施新课程、有利于促进教学为原则,试题必须全面检测三维目标的达成效果,必须要有一定量的创新题。

9、试题内容要有正确性、综合性,突出重点,题量适当,难度适中,题干明确,立足主干知识,注意学科渗透,设问要有连续性和层次性。试题结构合理,梯度明显,赋分合理,题型多样,提倡命制选做题。

10、对考试的评价要立足诊断性,体现促进性。关注考试过程中态度、诚信、技巧、习惯和规范等方面的评价。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强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评价要立足改进和矫正。从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和其他材料开始,从学生答题情况入手,找出存在问题,探寻导致学生错误答题的原因,确定矫正方案,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杜绝把考试成绩作为标示学生类别的标签。

11、综合素质评价要全面、客观、公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各校组织实施,学校要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和评价组织。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发展性与个性差异,注重学生成长的过程,促进学生自主、主动、创造性、个性化发展;评价要做到民主、公平、公正、公开。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项目。要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实行学生学籍表报告制度,每学期评价一次,毕业前实行总评,注重过程性评价,注意全面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

(七)加强教学研究

1、学校要不断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组织网络,做好校本教研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指导和总结评价工作。

2、学校教研组负责制定教学研究规划,组织开展学科性的课题研究、教学资源开发和改进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等活动,加强学科建设。以学科为单位组成QQ群或论坛等形式开展学科教学讨论、研究,通过研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3、以备课组和教研组为活动平台,备课组至少每周开展一次活动,教研组至少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采取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校本教研方式,提倡叙事研究、案例研讨、评课说课、理论学习等教研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立足点,注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研究和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教师要主动学习、更新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按时参加教育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每位教师每学年要做到“五个一”:读一本教学理论专著,执教一节公开课,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面向学生或教师开设一次专题讲座,交流、评奖或发表一篇教学论文。

(八)加强活动课的开展

1、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测试合格率95%以上,初步掌握两项体育技能,高中每个学生有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兴趣爱好或特长。

2、加强美育教育,丰富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创造条件开设好艺术课程,开展科技教育,建立各种兴趣小组,组织好各类社团活动。小学生能逐步学会欣赏美,并初步学会欣赏诗

歌、音乐、戏曲、书法、绘画等的技能,大多数学生具有比较广泛的兴趣爱好或某方面特长;初中生能懂得美并欣赏美,基本学会欣赏诗歌、音乐、戏曲、书法、绘画等的技能,大多数学生具有比较广泛的兴趣爱好或某方面特长;高中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逐步提升,大多数学生每人有一项艺术兴趣或特长。学生学习艺术课程和参加艺术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3、认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四方面的沟通、整合,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践和学生经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拓宽学生的人际交往、思维活动和实践的空间,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的发展。重视课程的规划、组织和指导,统一、精心安排全校或班级的大型活动,加强对小组和个体活动的辅导。辅导教师、活动时间、活动场所和活动器材要落实;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的关系。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

学校校长是教学常规实施的责任人,各校要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组织,健全教学制度,每个学年初都要召开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会议,制定措施并严格执行,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各校要加大投入力度,按着自治区办学标准,配备标准,安全的教学器材,标准的实验室、图书馆,并为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3、学校要按规定,使用校舍场地等,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其它用途。

4、建立教学工作特色分享平台,对教学工作特色进行遴选,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用,均衡发展,全面提高。

五、督导检查

各学校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大工作力度,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开拓创新精神,制订好本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完善制度措施,加强教学常规各个环节的管理,加强督导检查,要把教学常规检查结果计入教师量化工作,作为教师绩效工资考核的核心内容,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公正、合理、科学地评价。通过细化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拓展教学管理内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根据发展规划,将教学精细化管理融入到教育教学管理各个领域,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以规范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并逐步彰显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旗教育局将根据工作推进情况,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对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成绩突出的学校及个人进行表扬和奖励,通过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全旗教育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

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 篇2

关键词:教学,精细化,管理,策略

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意义上的精细化管理起源于日本的丰田汽车,他们的“零缺陷”理念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管理史上的坐标。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如何做到教学精细化管理,并管出成效呢?笔者在认为,管理是基础、精细是保证、服务是核心、常态是目标、不管是境界。

一、常规管理制度化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保证。学校在市区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依据校情,充分听取教师们的意见,先后创新地建立《教学六认真检查制度》、 《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学巡查制度》、《校本教研检查制度》、《非语数学科质量抽查办法》等。为了使这些制度更具有透明度和可操作性,学校还制定了各项制度的具体执行细则。比如:为了规范教师的备课,保证教师备课质量,我们还相应制定了《备课要求及评价表》,以及每学月一次的过程性记录;为了促进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制定了《课堂作业要求及评价表》及每半期一次的过程性记录;为了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进行量化评价,制定了《课堂教学量化评分表》等辅助制度或过程性记录。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做到“大事抓具体, 小事抓到位”,强化了教师课堂教学常规,减轻了学生的过重课余负担,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术研究常态化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应对教研活动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多元的教研体系,完善教研制度,改进教研措施,提高教研水平。引导教师不断获取教学专业技能,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努力成为学者型教师。

1.建立“三课一查”听课制度,分层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三课”,即推门课、跟踪课和研究课,学校对教师的课堂进行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分三个层次对教师平时的课堂进行管理和监控;“一查”,即听完课后检查教师的教案,保障教师备课的有效性。“三课一查”体现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落实了教学管理干部的中心任务,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保证教学研究的经常性。

2.完善“三定一说”常规教研活动,逐步提升教师的评赏议课水平。在制度的促进下,所有教师不分年龄、不分职称, 均被分到教研组实行“三定一说”。“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上课人);“一说”,即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以“3+1”的模式进行评课赏课,至少说出3个优点和1个改进意见,保证常规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3.构建“多元”教研体系,促进教学研究的纵深发展。 学校改变过去单一的教研模式,不断优化教学研究方式,通过集体备课、观摩研讨、专题研究、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鼓励跨年级、跨学科的多元互动,在校逐步形成自由宽松、求真务实的教研风气。建立开放的教研机制,通过交流互动、骨干送教、捆绑发展、合作研究等方式,在校际之间、区域之间进行互动研究,逐步形成民主对话、百珂争流的教研氛围。

三、队伍建设优质化

人们常说:名校造就名师,名师支撑名校,这两者相辅相成。以《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专业培训目标,我校制定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近期目标和远景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挖掘教师潜能,树立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的意识,逐步实施“名师名校”工程,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

1.加大各级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我们还采取 “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示范学校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上示范课,请教研员到学校上示范课或作讲座,给每位教师订阅教育杂志,外派教师参加各级培训。通过学习,老师们解放了思想、开拓了眼界、提高了认识、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更新。

2.为教师搭台唱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现实环境和精神环境,我们始终相信两点:成长比成功重要。最好的成长是经历。作为管理者,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让教师在实战中磨炼、在磨炼中反思、在反思中蜕变,有效地促进他们的成长。

3.加强团结建设,践行“个体优秀,群体优化”的理念, 确保人人发展。学校发挥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领跑在学校课改前沿。加大团队建设力度,改变以往单兵作战的弊端,组建各种研究团队,在活动中进行分工合作、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推进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为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做好后勤服务,加快 “名师”培养工程,促进部分教师特色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蒋金苗《浅谈学校人性化管理的策略》[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11期。

学校常规管理精细化的实践与思考 篇3

结合我校对常规管理精细化的实践,我谈点个人的看法。

第一,要实施学校常规管理精细化,全校上下必须达成共识,认识到实施常规管理精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各部门责任人还要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担。

第二,学校要成立精细化管理的组织,全面落实常规管理精细化的要求,制定出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各项措施。我校具体的做法是:学生日常行为养成管理由政教处负责,由分管副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组织开展工作;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由教导处负责,由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组织开展工作;总务处负责学校的美化、绿化、亮化的精细化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明评比由校党支部、团委、学生会负责,由学校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牵头开展工作;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负责学校教科研、校本培训的管理。此外,通过实行学校领导轮流值周、领导包级、包部门、包班、教师值周制,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使学校的各项工作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从而形成了一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

第三,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一系列精细化管理的制度,教师要制定自己精细化教学的措施,学生要确立自己精细化学习的目标,从而让学校精细化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日常的管理中,做到每一个步骤精心,每一个环节精细,每一项工作出精品。

第四,学校要抓实过程管理,将质量关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始终。为此我校制订了教学常规抽查、周查、月查和多元评价制度。要求教师严格执行教学精细化管理常规,做到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达标测评“六认真”,课后要有教学反思,测后要有试卷分析。从而保证了教学工作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教学质量也大幅提升。

第五,学校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校委会要精细督查,逐级考核,并对督导结果进行书面通报,以便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对存在问题的部门和个人采用复查的形式,在力求公开、公正的前提下将督查结果与年终考核,绩效工资挂钩。

第六,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自我管理的需要。过度的精细化管理,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往往会为了在考核中得高分,做事情之前先想到各种规定,各种已定下来的条条框框,这样教师就成了流水线上按照规范操作忙碌的工人。长期下去,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削弱。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过度精细化管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能被忽视,参与意识可能受到压抑,他们只能按照规定做,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或者说个性被压抑。那么他们的创造性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学校还要重视人的发展需要,尽可能多地给教师和学生以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对于创造性的做法和建议要积极采纳,不要让精细化管理成为管理人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的保护伞,不要让精细化管理成为学校管理图懒省事的理由,更不要让精细化管理成为师生对立、师校对立的导因。

第七,在学校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还要不断强化“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要用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保证精细化管理的顺利实施。管理者不能高高在上,要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领导和管理学校。所以,在精细化管理中,学校领导必须确立“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注重情感,民主治校”的人本化管理思想。

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方案 篇4

学校是一个有机整体,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优化教学常规管理是促进学校管理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我校各学科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为真正实现“常规管理促课改,常规管理提质量”的教学管理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许钧校长

副组长:李然清

成员:唐清平钟林江 杨静 胡贵平

下设办公室,李然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学校教学精细化管理具体工作的落实。

二、教学常规的实施

(一)、精心备课

备课是教学五环节的首要环节,也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备课要求教师对素质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对新教材和课标有正确的理解,对整册教材和整个学段有整体的认识,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有充分的把握。备课也是教师对教育认识、态度、水平等综合素质的一次检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备课质量的优劣将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的有效性。备课的具体要求:

1,每课或每章节要有具体的课时要求和目标及重难点。

2,备课要求重点备教法和学法,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或实践体验或合作学习或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等教法和学法。总之一定要以学定教,因生定教。语文学科注意:精讲课文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略讲课文注重迁移运用。

4,备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整体把握,目标要科学、体现核心素养,要全面具体、又重点突出。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准确、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和可检测性。

5,备能力,以课改教学指导思想为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主线进而培养学生能力。(主要体现在拓展延伸或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运用等)

6,备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根据“课程标准”、“课程指导纲要”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科学的选择、组织和再加工,教学内容要深浅适度,不得随意拔高要求。

7,备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各环节、各步骤之间的衔接与呼应,精心考虑导入、问题设计。

8,备学生,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原有基础、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学习方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要求一年级不能出现学困生。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中。

9,语、数、英老师,教龄在十年以下的教师或第一次使用该教材的老师必须备详案(按上面的要求操作),其余教师在备课时,知识点可以备在书上,备课本上重点备教法、学法和学生易错的题。体育备教法、备内容、备学生;音、美、科、思品等学科重点备内容;以前在上该年级已经备了课的并教材没有变动的,可以在原教案上修改,但重点还要修改教法和学法。

10.电子备课必须留出一定篇幅修改地方,必须有不低于30%的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的修改。电子备课要有专门的作业设计,每课要有反思。

11、作文必须备指导课和评讲课,其中,指导课要有习作目标、重难点、指导过程,讲评课要具体备到讲哪个学生的习作,可制作成课件,课件也可以作为指导课备课依据。

为督促教师备好课,学校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形式督查教师备课情况。每学期学校定期检查检查四次,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二)高效授课

上课是教学各环节的核心,是教学有效性的实施和体现的过程。如果说备课是战略,那上课就是战术的具体实施了,上课45分钟必须紧紧围绕备课设定的目标,课堂内容有序推进。上课绝不是背教案,好多环节和内容是生成性的,需要老师的智慧对生成知识和能力及时引导和培养,所以上课本生也是一门艺术。根据双向互动信息的交流,科学预留作业巩固已学的知识。具体要求是:

1、严格执行省课程计划。教师必须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上课,不得随意调课和增减课时。做到在上课铃响前到达教室门口(候课),学生在上课铃响进入教室,师生问好后开始上课,不准迟到,不早退,不离课堂,也不能拖课。上室外课或到功能室上课,教师必须提前带领学生排队到指定教室上课。课前可利用1—2分钟时间有秩序、有组织的背诵古诗文或英语歌等。

2、教师应做到仪表端庄,教态亲切。尊重学生人格,启发学生思维,激励学生参与教学。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3、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把教学内容融于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魅力中,同时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

4、教学过程始终体现着教学目标的落实;有循循善诱的魅力和鲜活的教学氛围;有充足的教学资源和形象的教学媒体;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宽松的学习舞台;有互动共享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有明显的实效和积极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要改革教学方式,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

5、上课要精讲精练,“检测达标”不离文本,紧扣考点,联系实际,拓展延伸的方针。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练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运用启发式和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实际情况、反馈信息对教学任务加以数量上或难度上的调节,依据教案但不拘泥于教案,着重于教学效果。提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上课。

6、课堂上,50岁以下的教师一律使用普通话,学生在课堂上一律使用普通话。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要灵活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7、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要提在关键处,问在点子上,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尽量少用集体回答的方式(课文的切入点)。每节课的问题要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凡是有实验、操作任务的学科,要保质保量完成示范、实验操作任务。

8、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要充分利用每节课的最佳时间。语、数、英语课一般在30分钟内完成主要教学任务,学生集中练习10分钟,尽量做到精讲多练。留有充足的作业时间。低年级语文、数学课堂作业基本当堂完成,其它年级及科目课堂作业力求当堂完成,关注学生作业过程中的行为,切实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9、“六严禁”:一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能无故剥夺学生上课学习的机会;二严禁在学生中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三严禁教师将手机带进课堂;四严禁教师在课堂内做与本堂课无关的事及擅自离开课堂;五严禁放任自流,应加强安全教育,防止事故发生;六,严禁教师坐着上课(身体不适除外)。

(三)精心设计作业、及批改辅导

作业一定要住到有布置就有收,有收就有改,有改就有讲评,有讲评就有订正。

作业布置和批改具体要求:

作业布置:课外作业:一二年级一般不布置家庭作业;三、四年级所以家庭作业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的所有家庭作业不超过一个小时,要求数学学科每课时一次作业,语文一课一练,习作一学期不少于8个,全批全改,英语作业每周不低于两次。

1、作业布置要精选,废除“题海战术”,杜绝随意性作业,减少重复机械和死记硬背的作业,侧重于布置锻炼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作业,尽量减少学生无效劳动。布置作业要分层次,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2、设计作业要富有针对性,布置作业要有弹性要适量,课堂作业必须在课内完,绝不能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变相体罚学生。

3、要求至少每单元完成一篇习作,要有指导及修改过程。

4、学生作业要按时上交,书写要工整、字迹清楚,格式规范、错误作业要及时订正。

5、作业批改要认真、细致、及时,尽可能不出错。语文、数学、英语的一般作业应当天批改,第二天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情况,做到及时、正确,批改作业的符号应规范、统一,对的打“√”、错的打“×”、有疑问的打“?”,注上批改日期,不能出现大勾大叉、错批,漏批现象。

6、对学生作业中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要做好批改记录,要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评讲、及时调节教学进程、调整教学行为。及时反馈作业批改中发现的闪光点和问题,并对作业本中普遍性问题及时给予讲评,督促学生及时订正。对后20%的学生的作业帮扶要有措施,有实施,有总结。

7、原则上,音、体、美、劳动、品德、社会、科学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不留书面作业。可以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布置一些操作、实验、调查、体验、感悟性作业,以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留心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情感态度。

8、作业书写格式及相关批改要求

(1)学生作业规范、认真,书写工整、大小匀称、疏密有致,(2)教师批改作业规范,要求科学,严格,评语客观、恰当,且能做到全批、全改、细致、及时。

(3)学生作业错了,能及时认真订正,订正时不能在原题上订正,提倡用改错本订正。

(4)学生爱护作业本,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作业本保持整洁。

9、教导处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教研组长检查作业批改情况,每学期定期检查四次(和备课检查同步),检查结果及时公布。

(四)教学反思

一名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一定成不了名师,而坚持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因而每位教师一定要重视写教学,将教学反思融于平常的教学工作中。主要从从学生和教师方面进行反思(反思的具体内容:从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课堂的精彩部分;从课堂的意外收获;预设的教案是否到达;从教法和学法是否科学合理等方面进行反思)深入总结教学得失等方面进行反思。每位教师每周反思不少于两次,每学期不少于30次。学校在备课检查的第2、4次集中检查教师反思。期末举行教师反思展示活动。

(五)科学评价。

1、学生发展评价。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通过不同方式,探索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知识与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价的方法。

2、检查教学效果应采取考查、考试两种形式。课堂提问、随堂测试、检查作业属于平时考查。期中、期末测试科目为所有文化课科目。

3、命题要严格按照新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全面考查学生的“双基”和智能的发展情况。题目的难易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题目编排从易到难,不出偏题、怪题。题型力求多样,从多种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核。

4、每位教师每学期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命制高质量的试题。

5、每学期末,每位教师能针对评价结果撰写质量分析报告。

(六)教科研工作

1、建构学习型组织、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本教研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立足学校,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解决学校在课改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宗旨,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组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学法研究活动,每学期组织大型的、高质量的教研活动1次,学科教研活动每期不少于10次。其它,组织教师互相观摩听课,交流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本学科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

3、教师要坚持听课、评课,在听课与评课的过程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教师听课达到以下要求:教师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10节。听课时写上听课时间、地点、任课教师、授课内容、较为详细的教学过程,听课后写出“评议”,并参加评课。

4、学校教研组活动制度健全,将每周二下午定为语文教研时间、每周三下午定为数学教研时间,每次教研有活动有记录。做到定时间、定进度、定主讲人。教研要研究教材、教法、学习新课标,反思教学、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通过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与教师、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5、学校领导每期要深入课堂听课。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其余领导不少于15节,听课后要认真做好记录,写出评课意见。杜绝抄袭听课记录或用以前的听课记录充数的现象。

6、学校领导不定期参加各组的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每期不少于5次。

(七)发挥功能室价值。

各功能室要有管理、使用制度,落实专人对功能室软硬件资源(实验设备、教学器具、教学资料等)进行管理,建立资产台账或文件包,定期进行维护更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实用价值,面向师生全面开放,提高使用率。科学实验原则上要求每个实验都要做,演示实验可以在教室里做,学生分组实验按照教育局统一要求在实验室分组做,并填写好实验报告单。

五、管理督查指导

1、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

学校领导挂年级制度。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挂到年级,深入课堂,保证所挂学科的教研教学工作正常实施;

巡课制度。挂级领导不定期经常性的组织巡课,每周不低于2次,落实教师按课表上课,规范教师上课行为、学生听课行为;并填写巡课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和上课教师交流沟通。

随堂听课制度。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研组长每学期尽可能共同对本校全体教师随堂听一节课。提倡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师之间相互随堂听课。

2、要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每学月教导处组织相关人员对全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并及时公布,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跟进,督导整改

3、学校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一到二次全校性教学质量抽检(半期和期末)。并对抽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一次全校性的教学质量分析反馈会。

4、学校每月要把教学常规检查的结果在全体教师会上反馈一次。

大英县蓬莱镇火井小学校

红沙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方案 篇5

为使我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高效化,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制定以下管理方案。

一.课前准备:1.备课模式,结合我校实际采用备课本+课本批注+教学随笔相结合的模式备课。2.教案内容,教学目标(必须包含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重点及难点;课型及教学时数;教学用具的准备;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和学生活动的内容及程序);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方面。3.教案的要求,分课时按上面八方面要求撰写,教案必须与进度一致,不得过于简单,必须在200字以上。不得以课件,旧教案代替。所有开设课程都必须有教案。

二.课堂教学:1.教育理念先进。上课遵循“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讲课精炼高效。精讲点拨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课堂提问或组织学生讨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指向性强。

3.主体作用充分。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交流时间不得少于课堂总时间的二分之一。4.分层教学落实。课堂教学要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层训练,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5.师生关系和谐。在教学中建立起民主,平等,尊重,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公平对待每位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6.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科教学应开展综合性学习,加强课间整合。7.教学行为规范。教师应熟练运用教具,学具,使课堂效率不断提高。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要科学,合理,简便,实用,高效,不搞形式主义。教师衣着得体,仪表端庄,教态亲切,关爱学生,实用普通话,教学语言准确,精炼,生动。板书规范,调理清晰。不得随意离开课堂,课上不接电话,不抽烟,无特殊情况不得坐着上课。

三.学生作业:1.课堂练习。严格控制作业总量,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深化和掌握。有弹性,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课中要有充分的课堂练习时间,并及时反馈讲评。2.家庭作业。小学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家庭作业,中高年级每天各科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一小时。3.作业批改。作业批改及时,不得让学生代替教师批改。每次批改时要注明批改日期,评价等级及评语。讲评适时,全面。并建立学生作业纠错制度。作业批改符号准确,批语富有激励性,不得书写措辞过于严厉,伤害学生自尊和人格的评语。

四.学生的辅导:1.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培优辅差,分类推进,重点辅导学困生,留守儿童。2.加强课外辅导,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

五.学生评价:要体现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不能简单的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考评的唯一手段,不得以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2.质量检测,要组织严密,端正考风,严肃考纪。认真评阅试卷,做好质量分析。每次考试应做好质量分析报告。教师所任教学科检测成绩的人均分,及格率,优分率等指标,应达到规定标准。

六.管理要求:1.加强组织领导,校长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高度重视,组建专班,创新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工作。2.加强检查指导,有谭沐羽负责。每月对教师的教学情况按上述要求检查一次,形成书面材料存档,在教师会上予以通报。3.期末将平时检查情况纳入到综合考核中。

附:教学常规管理量化评分细则:

教学常规管理量化评分细则

一.备课30分:每差一课扣2分,每一课时质量不高扣1分,扣完为止。

二.课堂教学30分:1.课堂常规。不迟到,早退,拖堂,中途出教室,不接打电话,不在教室抽烟,不轰赶学生出教室,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仪表端庄,教学行为文明。共4分,任意一项违反一次扣一分,扣完为止。2.课堂组织,有效组织各项教学活动,实现师生,生生互动,课堂纪律良好。共4分。3.课堂氛围民主,和谐,不训斥,讽刺,挖苦,侮辱学生。共2分。4.教学过程流程,自然,紧凑。教学活动紧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体现学习规律和思维规律。共4分。5.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得到优化,整合,注重启发,引导,充分运用自主,或作,探究的方式。书写简明,规范,设计科学。共5分。6.教学语言自然,亲切,富有亲和力。使用标准普通话。课堂富有艺术性,启发性,激励性。共3分。7.教学效果。全面达成教学目标,学生学得主动,轻松,愉悦。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共8分。

三.作业20分。1.作业,练习册布置适量。课堂作业,课外作业过多过少,过滥或形式单一均酌情扣分。共6分。2.书面作业要求全批全改,评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6分。3.作业批改及时,认真,仔细,准确,详实。不漏改,错改。每项扣0.5分,共8分。

四.考评共20分。1.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多样,恰当,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充分肯定学生的成长。共5分。2.单元测试批改与讲解及时,5分。3.质量分析认真,详细,客观,数据准确,共5分。4.检测成绩相关指标未达到规定标准。每项差一个百分点或一分扣0.2分。

五.学生辅导10分。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培优辅差,分类推进,重点辅导学困生,留守儿童。.加强课外辅导,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

红沙中心小学

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 篇6

(征求意见稿)

为切实加强对教学常规的管理和研究,推进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进程,实现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按照“有效教学,精细管理,内涵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新路子、新方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有序、规范、科学的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机制,促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我镇基础教育管理水平,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管理原则

1、全面性原则:教学常规管理应从不同侧面、不同层面加以关注和了解,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评价。

2、一致性原则:一是落实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一致;二是教学常规督导管理评价标准一致。

3、发展性原则:教学常规要随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不断发展创新,从思想和行为上立足未来,促进常规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4、反馈性原则:教学常规管理旨在全面了解教师,促进教师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促进学校整体管理的优化。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做到在管理中强化反馈,在反馈中强化调控。

5、实践性原则:教学常规管理要以人为本,全面参与,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三、基本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组织管理

1、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建立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实现教学工作决策的民主化。教学管理要为教师的发展和创造性工作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条件。

2、健全组织,明确职责。选拔思想素养好、工作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担任学校的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级长、班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育装备管理员、实验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各类人员职责明确、目标具体。

3、健全完善学校各项教学常规工作制度及措施,制度建设科学、民主,有较强的操作性,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4、学校各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有评比、有考核、有奖惩。各项工作落实到周、具体到日、责任到人。

(二)课程管理

1、学校认真贯彻《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特别是要加强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安全教育、诚信教育等学科课程的管理,严格落实学校校长负责制,以高质量的课程开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根据教师的教学特长及学校实际合理安排任课教师。

3、教师要按统一设置的课程表进行学科教学,做到执行课程表不占、不挤、不调。

4、学生一日在校时间和作业量符合粤教基〔2008〕56号《关于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校历和作息时间的通知》文件有关规定标准。

5、建立循环教材的使用管理办法和制度,并严格管理,科学使用。

6、每天值日领导和值日教师对照课程表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一次抽查。

(三)过程管理

1、教学计划、总结

(1)计划包括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和班主任工作计划、各科教学计划、分层辅导计划、总复习计划等。

(2)教学计划由教导主任根据学校工作实际和工作重点,广泛征求教研组长、教师的意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于开学第一周发放到教研组和科任教师手中。计划制定要具体、详细、操作性强,工作安排既要与上级工作安排协调一致,又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

(3)教研组计划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结合本组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校工作计划的内容具体化。工作计划应有对常规教学、教学改革、教学研究、课外活动、学科竞赛活动、教学业务和教学理论学习等方面的安排,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4)个人学科教学计划应在深入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和编写意图、基本要求和质量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结合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制定。内容包括:①学情分析;②教材分析;③教学目标;④教学措施;⑤教学进度等。其中,教学进度安排应包括教学内容、课时计划及授课时间。

(5)辅导计划包含辅导对象、辅导内容、辅导成效分析等;总复习计划包含复习目标,复习内容与进度等。

(6)计划每学期制定一次,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必须在新学期的第一周交至各教研组及授课教师,教研组工作计划必须在第二周内交教导处及该组教师,个人工作计划必须在第三周上交教导处审查存档。

(7)每学期考试结束,学校要写出教学工作总结、教研组写出教研组工作总结、科任教师要写出学科教学工作总结,班主任要写出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总结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教学措施的实施情况,教学工作的经验教训以及下学期的改进措施。总结放假前写好,并上交学校一份,存入学校档案中。

(8)严格教学计划、总结审查制度。中心小学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总结进行审查,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对教研组工作计划、总结、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进行审查,教研组长对教师的学科教学计划、总结进行审查,对计划不认真,不规范、操作性不强的责令重新拟定,对工作总结不全面,分析不透彻的要求重新进行总结和分析,直到规范符合要求。

2、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个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备好课的重要性,充分地备好每一节课。每位教师都要全面掌握课程标准,深钻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探讨最优课堂结构方式,设计出最佳教学方案,分课时写好教案,做到认真备课。

(1)备课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做到“六备”: 备课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理解和把握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清楚本课程的总目标、年段目标。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本章、本节在整个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教材的内在联系,深化拓宽教材的知识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目标,突破重点与难点的具体意见。备学生:老师要考虑学生知识状况,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预测学生在理解掌握本章本节教材时易出现的问题,掌握学生可能出现的疑点和难点,了解、掌握学生的思维方式及规律。备教法: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教育目的、符合学科特点、符合教学原则的教学方法。备学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常规学习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预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复习的方法、记忆的方法、作业的方法、小结的方法等;二是本学科的学习方法。要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爱学”、“会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学会”这一层次。备作业:围绕授课内容精选练习题,科学合理的设计学生作业。

(2)正确使用教学参考资料,反对生搬硬套,照章抄袭。不得以课本、资料的评注圈点代替教案。教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全过程,内容一般包括:讲授课题、目标(要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及实施设想、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实验安排、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等基本要素。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安排、时间分配等,教学过程必须详细。

(3)教案整洁,编辑得体、字号大小适中,格式规范,使用规范字。

(4)杜绝无教案或持旧教案上课现象。课时教案要留修改栏和教学反思栏,提倡每课时反思教学与教后教案修改,教案中每单元后留1-2页本单元教学总结空页,每单元结束后,要总结本单元教学的得失,为今后教学工作积累有实用价值的教育资源。

(5)建立教案评比检查制度。

要求教案实行超前备课(至少超一周)。每天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实行公开制(语、数、英),在进行教学内容公开时,科任教师将教案交蹲组领导或备课组长查阅签字。每月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一次教案检查评比活动,检查结果由教导 处列表统计存档,并同期末考核评比挂钩。每学期结束对教师教案进行一次全面的评比考核量化,考核量化结果严格与绩效考核挂钩,严格进行奖惩。

3、上课

(1)做好课前准备。

①做好教具准备。提前一小时将要运用的教具、课件、电教和实验设备进行检查,以确保上课使用无误。② 上课前要熟悉自己的教学设计、清晰教学思路和教学流程。③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上课铃响后,及时组织上课。教师应用饱满的精神状态唤起学生的上课意识,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2)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

①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的进行。

②课堂教学内容要正确,不得出现科学知识性错误,重点要突出,不平均用力,脉络清晰。

③课堂教学要体现严密的计划性与组织性,既要备、教一致,反对随心所欲;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适时地调整内容与进度。

(3)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①整个教学过程要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基础之上,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空间,发展的思维。

②面向每一位学生,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解惑;以训练为主线,尽可能让学生手脑并用,给学生以动手操作的机会;承认差异,分类指导,分层教学,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③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触动情感,进入角色,深刻体验。

④教师要使自己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诱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为会学。

(4)严格课堂教学纪律

①教师应严格按课程表上课,未经学校允许,教师不得私自调课、停课,不得随意安排自习或请人看堂、代课。教师因病或因事不能按时到校上课应提前办理请假手续。

②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上下课,不迟到、早退,不拖堂。

③上课时做到不坐讲,不喝水,不会客,不说与教学无关的话,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随便离开课堂,不在课堂内接打电话。

④上课应衣着整洁,举止端正,教态自然大方,教容朴素无华。

⑤落实课前清点人数制度,妥善处理好课内发生的一切情况,正确处理违纪学生,不得把学生赶出课堂。

⑥使用普通话教学,课堂语言准确、清晰、通俗、生动,具有条理性、启发性,语速适当。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

(5)课堂结构合理,组织严密,过程完整,层次清楚,容量适当,讲练结 合,反馈及时。

(6)树立现代课堂教学理念,贯彻“多维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原则。

①课程理念先进。能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

②教学目标准确。教学目标要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能整合三维目标要求,突出年段目标;既有面向全体的最低要求,又有发展学生个性的要求。

③教学过程朴实。教学环节合理、优化,教学手段运用要简便、恰当、适度,内容拓展适当、有效,评价反馈及时、有针对性。

④训练扎实。能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精心预设,注重生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

⑤在省时、高效的前提下,鼓励教学过程、方法、策略的创新。

(7)努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8)加强对课堂教学管理和督查力度。

①实行教学内容公开制。语文、数学、英语科任教师每天课前向学校公布当天的教学内容。(公布形式、办法各校根据实际拟定)

②学校值日领导及值日教师每天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一次抽查。看教师是否按课表进行教学,看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认真的组织教学,严格课堂纪律,进行有效的教学,各校要建立健全教学巡课制度,做好巡课记录,定期总结。

③学校领导每周至少听1节推门课,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

④根据每天的抽查情况及领导听推门课的情况,每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价,每学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一次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考核。

(9)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

①每位教师至少每学年要上1节优质课和邀请课,展示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同时听取同事对自己教学的看法,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②学校至少每学年要组织1次课堂教学比赛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③落实学校领导及教师听评课制度。每次听课均有较详的听课记录和教学评价、教学建议,并与执教教师进行交流。

4、作业

(1)布置和检查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反馈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精心选择、设计作业,认真及时批阅学生作业。

(2)布置作业目的明确。根据学生的实际,紧扣教学内容,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多样性、层次性。作业设计符合教学要求,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课堂相关的知识,突出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作业设计难易适度,作业难易程度以班内中等学生学习水平为基础,要因人而异,有必做题,有选做题。

(4)作业安排份量适当,形式要多样,题型应多变。作业形式:一是书面作业,如书面练习,演算习题,作文,绘画等;二是口头作业,如朗读、阅读、背诵等;三是实践活动,如调查、访问、测量、实验操作、手工制作等。具体形式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题型应多变,以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反对用机械模仿和不必要的重复来加重学生作业负担,严禁以抄作业的方式惩罚学生。

(5)作业批改及时认真。作业批改认真及时(上课前批改完作业)、细致,防止漏批,杜绝错批,提倡全收全改,有必要的当面批改;批改的符号要统一规范、明确(能让学生看懂、能理解);书写要清楚、工整,符号大小要适当,一律用红笔;作文批改既要有眉批、总批,又要在学生作文中字、词、句、段、标点符号等运用的修改,批改及时,富有指导性,评语要有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对学生作业中的个别问题,要提醒其做好自主订正,订正后老师及时进行二次批改,对作业中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要及时分析做好讲评,并作适当记载。对学困生的作业要面批,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鼓励进步。每次批阅均有批阅日期、批阅次数、有激励性、启发性评语。学业成绩评定可根据需要采用等级或分数加鼓励性评语的方式进行评价,幼儿班、一、二年级可采用分数加鼓励性的图案符号表扬激励。

(6)认真讲评。针对学生作业中的普遍性问题应及时讲评,分析原因,查缺补漏,特别是试卷评讲,要做到针对学生测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难点进行重点讲评并补充训练内容加以巩固,决不能用集体对答案的方式代替作业评讲。

(7)提倡教师做错题记录。即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并认真分析及时讲评。

(8)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督促与指导。教导处、科任教师要积极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保证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外阅读任务。

(9)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让学生养成仔细审题、认真检查,按时、正确、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书写工整、美观,格式正确,内容完整;作业本不乱画、不少页、不卷角。对学生作业马虎、潦草或不及时完成者,要加强教育指导,让其改正或补上,不罚抄罚写,不撕毁学生作业本。

(10)学校建立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检查制度。教研组或备课组每周对一位教师的作业情况进行抽查;教导处每月组织一次学生作业检查评比活动,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检查评比情况,教导处列表统计并存档;学校每学期结束对教师作业布置与批阅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期末绩效考核的依据。

5、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是确保学生夯实基础和拓展延伸的必不可少的一环。要求各科任教师要按 “分类指导”、“抓两头促中间”的原则,认真制定辅导计划,确定辅导对象,精心选择辅导内容,增强辅导的 针对性,注重实效。

(1)课外辅导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发展。它包括解惑答疑、查缺补漏、培优辅困,指导学法、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教育等。教师应把课外辅导与课堂教学纳入统一的教学计划之中,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辅导方式要灵活多样,可采用个别辅导,解答问题,学法指导,同学互助,课堂指导等方式进行。

(3)辅导应遵守下列原则:

① 认知辅导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指导的结合。在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同时,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运用科学方法。

②坚持个别性。以个别辅导为主,集体辅导为辅,不得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整班性的补课或上新课。

③增强针对性。针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与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分类指导。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辅导重点应放在知识的扩展和独立思维的培养上,发展他们的特长,鼓励和支持他们拔尖,让他们的专长和爱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补缺补差,加强学法指导,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4)辅导老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辅导帮助尤为重要,要有耐心、善诱导、多鼓励,帮助差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5)学校每月要对学生的的辅导情况进行检查和抽查,确保课外辅导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有记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学期结束学校对教师的课外辅导工作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

(6)辅导内容

(1)答疑,即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2)指导学生做好课外作业;(3)特殊情况下,给因病因事缺课或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补课、辅导,或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4)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在学习态度上给予指教。(5)通过定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对学有特长的学生予以指导,培养特长生和尖子生。(6)结合学科知识,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学科特长培训活动,如作文特优生、速算特优生,加强学生特长培训。

6、复习、检测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考察学生知识能力,衡量学生水平、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学校要认真组织教师做相关的考测工作。

(1)认真组织好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工作,期中考试由学校组织,期末考试由市局统一安排,学校组织。

(2)规范考务工作,提高考试质量和水平。考务工作严格按中心学校考务工作要求执行,严肃考纪考风,规范考试程序,提高考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各校要推行诚信考试,培养良好的考风,促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

(3)考试结束,科任教师要认真的对试卷进行批阅和正确的评价。

(4)认真做好考后的总结和讲评工作。评卷结束科任教师要及时进行成绩 统计及答题情况分析,确定讲评的重点及讲评的方法。期中、期末考试结束要写书面质量分析,交教导处存档。

(5)各学科的教学任务在考前3周左右结束,并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总复习计划。同时各教研组在考前4周要组织本组教师进行复习研讨交流,总结好的经验及做法,提出复习要求,拟定可行实用的复习计划交教导处审核。

(6)学校要加强对平时检测工作的检查、督促和指导,规范考试工作、提高考试质量。每学期结束要对教师的考测工作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

7、课外活动

(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设施,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开辟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①组织开展班队、文体、社会实践、传统教育、艺术等活动,各学科根据自身特点组织学科活动,作好记录。

②组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有计划,有具体安排,有学生名单,有指导教师,有详细活动记录,有相关成果和照片资料。

③组织好班级读书活动和竞赛。培养学生的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2)活动的内容要符合课程计划的要求,符合各年龄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以培养兴趣、发展特长为重点。活动中以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主,教师予以指导、帮助,不包办代替。

8、教学评价

(1)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确立全面、全程、全员的“三全质量观”,通过听课、评课、考试检测、教师互评、家长反馈、学生座谈等方式,全面、科学、客观地把握教学质量状况,不再简单地以学生考试分数来衡量教师的工作业绩和教学质量高低。

(2)评价学生要以各门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明确评价的目的、内容,以开放、多元、多样、发展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进行评价,并要突出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价。

(3)重视过程性评价,采取阶段性(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查和评价学生。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4)每学期结束学校要向学生填发小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情感意志、学科素养、出勤情况、特长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5)学校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相关材料要及时入袋以便真实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要定期检查使用情况,评出优劣,对创造性使用的,得到相关部门表场的要给予适当奖励。

(四)校本培训及校本教研

1、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上级举行的各类新课程培训活动,做到严格要求、注重实效。参培教师要写出培训总结或心得体会,在教师间进行交流或上汇报课。

2、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各校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学科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新教材,观看教学实录,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说课以及教法交流、学法探讨等形式多样的培训、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培训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培训有安排、定时间、定主题、定内容,定主持人和记录人,培训主持人和培训记录人在校内或备课组内轮流进行,人人参与。

3、建立教师学习交流制度。提倡每个教师每学年阅一份教育刊物,读一本教育专著,记一本读书笔记(每学期读书笔记不少于2000字,学习心得不少于1000字),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并把所学的理念和方法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和做法,并在校本培训交流会上进行交流。

4、开展教学帮扶活动。一是学校按排优秀教师对新上岗的教师或教学成绩不佳的教师进行帮扶。二是学校领导对特困教师进行跟踪听课,教学指导。每学期不少于3节,进行教学指导、专题研究不少于3次。让新上岗的教师在较短的时间了解教学、熟悉教学、掌握教学,并能应用新理念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让教学效果不佳的教师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运用新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骨干教师尽快脱颖而出。

5、根据教师实际,认真开展教师业务“四过关”培训、交流活动。即基本功过关---要写好三笔字,说好普通话,会画简笔画,能熟练运用现代教学设备;教材过关---能把握整个教材总体结构、重点难点,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熟悉整个学段教材内容;教学过关---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活,教学组织得当,教学效果好;教研过关---能胜任学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和中心发言人工作,每学期写1份优质教案,上1节优质课,写1篇有价值的教学反思,撰写1篇优秀论文,出1份优质试题。

6、每两周一次的主题教研活动。可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活动时长不少于40分钟。活动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主题、定活动形式、定中心发言人、定活动负责人。活动做到精心筹备、认真组织、及时总结,确保收到实效。

主题教研活动要结合学校实际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认真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议课-----定课----再教----再听----再评、再议-----结课为主要形式的“磨课”活动。在“磨课”活动中研究课型,研究教学模式,研究教法,研究学法。在“磨课”活动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让“磨课”活动成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7、落实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学校要按集体备课要求、方法和程序认真组织开展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按:公布备课内容—做好备前准备---主讲教师说课----参备教师提出备课意见----集体进行讨论----主讲教师修改定稿的流程进行。集体备课时一般要做到五议:议学生学习状况;议备课中疑难问题;议可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议课后的心得体会;议教改动态、教改信息。每次活动要认真做好记录和小结,备课记录本平时由教研组长保存,学校随时抽查,期中和期末定期交教导处审查并存档。

8、开展教师教学成果评比活动。学校每学期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课件制作比赛活动、教师教学反思、优秀论文、优质试卷等评比交流活动。提高教师教 学、教研能力。

9、实行教学教研常规工作月报制。各校于每月5日前报上一月教学教研常规工作活动情况及本月活动计划,发送电子稿到指定邮箱ydbsjy@163.com。

(五)规范学生学习行为

1、强化学习规范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学校要立足实际,根据学生年段特点制定学生学习规范。开展学生学习规范训练活动,持之以恒地抓实抓好学生学习规范训练。将训练活动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养成课前认真预习;课上专心听讲、思考积极、回答问题主动、会提问、会合作;课后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书写认真,能及时科学的进行复习;考试沉着冷静,答题有序;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等。

2、积极开展好学生成果展评活动。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的作业展评,朗读比赛、写字比赛、作业竞赛等活动,展示学生规范训练成果,让学生享受成功体验,激发训练动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中心小学成立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胡克绍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杨玉行、谢太铮、邓志报担任,潘歧达、刘继顶、沈建长、李功清、邓书练、邓景炉、朱明军、邓先得为成员。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镇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指导制定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方案、细则、制度、措施,研究和督查指导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各片对应成立工作领导机构,全面负责本片的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指导制定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方案、细则、制度、措施,研究和督查指导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各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或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教导处副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等为成员的组织机构,明确领导小组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职责,细化各阶段工作任务,扎实组织开展有效教学活动,严格过程管理,抓实教学细节,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做出成效。

(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学校要根据《白沙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以教育法规为指导,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有效实用为原则,建立完善教学常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学生规范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各项制度力求精炼准确,简便易行,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体现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使之真正成为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准则。

(三)加强督查,严格考核

1、加强学校对教研组、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督查考核。

一是抓好每天的教学活动检查。学校值日领导和值日教师要按要求对每天的教学活动进行巡查。查教师是否按时公开教学内容,查教师是否备课,查教师是否按时组织教学,查教师是否按课表进行教学,并做好巡查记录。

二是抓好周务工作检查。建立健全部门负责人周务工作检查总结制度,学校各部门领导和各级组、科组组长对本周工作进行检查。查各部门各教师是否制定周务工作计划并经负责人审查,查周务工作是否落实到位。

三是抓好月常规工作督查。校长对每月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督查,查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是否在月初制定月工作计划,工作内容是否落实到位,教学常规工作月报是否如实按时填报,工作总结、反思是否到位。同时指导教导处组织人员做好每月一次的教案、作业、学科教学情况的检查评优活动。

四是每学期结束,学校对教师的计划总结、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复习检测、业务学习及教学研究等教学常规工作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先推优的依据,考核结果严格与教师的考核、绩效工资的分配挂钩。

2、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工作小组每学期都深入学校对各校的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指导。每学期期末对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考核情况作为学校期末综合评定的依据,考核情况与校长考核、绩效工资的兑现相挂钩。

教学常规管理的几点做法 篇7

一、学常规, 明目标

1、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市教研文件一下发, 学校就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恩施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从思想上认识到学好、用好“常规管理”的重要性, 确定了“以教学常规为抓手, 优化教学过程管理”的思路。

2、组织教研组组长、备课组组长认真学习讨论细则, 并根据各教研组、备课组的特色, 形成各学科具体的教学常规管理意见, 确保了教学常规学习的实效。

3、组织全体教师多次认真学习《常规管理细则》, 并要求教师每学期写好体会笔记一万字, 使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各个环节的常规要求, 同时, 提升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

二、重过程, 抓落实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和主旋律, 教育质量则是学校的生命线, 教学质量要全面提高, 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核心。我们在教学常规管理中主要的做法是:

1、课前做到五备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是教师思想、业务水平和教育能力的集中反映, 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主阵地, 而备课则是上好课的关键。我们要求教师把“时间花在备课上, 本事显在课堂上”。备课可以备详案、略案, 可以备在书上, 或者教案一条筋, 过程在书上, 也可以采用电子备课的形式 (有纸质修改过程) , 但都不能脱离“五备”的总体要求。一备课标。明确课程标准要求, 理解课改理念;二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 把握重点和难点, 尽量书上满天星;三备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学生, 才能做到因人制宜, 因材施教;四备教法。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 才能选择恰到好处的教法;五备物。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因地制宜, 选用适用的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2、抓好单元过关

在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 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分析法, 强化了单元过程和九年级月考制度, 要求教师先以单元教材备课, 备好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训练重点、难点、课时安排, 然后分课时备, 课后的问题和练习, 教师先要去做一做, 然后有目的选择题型、题量布置给学生。学生做完以后, 教师要认认真真地批改, 并及时订正。每个单元教学结束后, 及时对目标达成度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和总结。确保教学内容段段过关, 教学要求人人达标, 素质目标全面落实, 达到课课清、段段清、级级过关的要求。

3、抓优补差

培养出优秀学生是每位教师的心愿, 我们的重点工作是放在补差上。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 家庭环境不同, 因此出现了学习和道德品质上较差的学生。我们坚持各年级排查摸底, 对留守学生、困难学生进行分类登记, 明确补差责任, 落实补差人员。做好心理疏导, 学习上引导, 生活上帮助。在督查检查中, 我们做到学困生六优先。一是学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学困生优先咨询;二是课堂提问优先;三是批改作业优先;四是参加集体活动优先;五是有了进步表扬优先;六是教师进行家访优先。这样, 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营造了乐教好学的校园氛围。

4、抓课堂教学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 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在于优化提高。我们采用了骨干教师、高级教师的引领课、示范课和青年教师的汇报课等形式, 以全市的“千人赛课”为抓手, 达到以赛促训, 以训促研的目标要求。让每一位教师在一年中听课、评课达到20节以上, 班子成员达到40节以上。同时, 开展“推门课”, 学校班子成员和教研组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 有目的听取部分教师的课,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评课的标准主要有六条:一是教学目的明不明确;二是教学内容正不正确;三是教学方法灵不灵活, 且效果好不好;四是教学组织是否严密;五是教学语言是否清晰、准确、生动;六是师生是否积极主动, 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扎实。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质, 巩固了课堂的黄金效率, 也正是因为我们狠抓了课堂教学, 从而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市前列。2008年中考, 方必英老师的班级学生上州、市一中的就有42人, 位居全市130个毕业班之首。赢得了社会、家长的赞誉。

三、补血液, 强素质

教师的教育水平、业务能力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鼓励教师钻研业务, 引导教师进行教育反思, 教学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在新课程改革深入的今天, 我们以校本培训为抓手, 有效实施校本管理, 在加强师德培训、塑造高尚师魂和抓好教师培训、提升服务水平的基础上, 重点强化了师能培训, 力求塑造实力型师资队伍。

1、现代教育理论培训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地学习、反思、重组, 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此, 我们实行间周业务学习的制度, 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江泽民“教育创新”的重要论述、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走进新课程》、《陶行知教育名篇》及各科《新课程标准》, 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写一万字的读书笔记, 一篇以上《教学反思》, 一节校级以上的公开课, 一篇教学案例和一份课改优秀教案, 并纳入教师业绩考核和绩效工资考核。

2、信息技术全员培训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 我们确定了信息技术培训的两大体系, 将教师现有信息技术水平进行摸底, 将在岗教师编成“高级班”和“提高班”, 进行分类培训指导。高级班教师能自己开发和制作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较先进的课件, 并能维护和管理、开发教学软件。提高班能用计算机进行一般文字处理和数据处理。在培训过程中, 我们在校的退休教师也主动加入到了提高班学习, 无形中鼓励了在岗教师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培训, 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 远程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3、继续教育培训

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 旨在提高其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 满足其实际需要和内在需求的培训活动。我们主要采用了集中培训和非集中培训两大类。集中培训一是鼓励教师进行学历提高培训;二是鞭策教师参加各级公开课竞赛;三是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非集中培训一是学校每学期组织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培训若干次;二是倡导学科渗透, 互听互评课;三是加大学习的力度, 鼓励教师将教学中的心得写成论文、案例、教育事故, 发挥培训对象在教育实施与教育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角意识, 发挥其在校内外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我们按照培训目标和培养要求, 每学期对各位教师进行考核, 并把考核结果与评优树先, 晋职晋级挂钩, 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为教师们提供了施展才艺的平台。

实践让我们体会到:抓常规教学管理必须坚持多检查督促, 多表扬鼓励, 多指导帮助, 多注入情感交流, 使上下沟通, 形成工作合力, 努力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团结互助的人际心理环境, 使教师愿意干、肯干、乐于吃苦, 把常规要求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也只有这样, 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也才会扬帆远航。

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误区 篇8

一、重局部作用,轻整体功能

1、在常规检查中以“考”为中心。认为课堂教学只有对准“考”,才能说明教学对路。教学内容单一、片面、呆板,教学行为孤立、狭隘、毫无生命力。

2、教改活动中,包括一些教育理论,片面突出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各种教学模式都在想办法在课堂内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把教与学限定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内。不少公开课和优质课比赛,比的就是45分钟,把教与学导入误区,忽略了教学环节的整体功能。

3、在教学改革中,找不准教学的弊端,没有充分认识到課堂教学的局限性。

二、重教师的“独角戏”,轻师生的互动交流

教学行为只是倾到、灌输,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思想影响、人格塑造,为教学而教学,为了教育而教育,借用一个字,教育行为只是为了“达标”,除此之外,别无它意,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家长和孩子之间关系紧张。

三、重标准、规范、轻教师的个性作用

1、常规用一个模子衡量教育行为,导致教学行为“千人一面”,在备课组活动当中实行“五统一”,忽略了不同班级学生的层次,忽略了教师的个性和知识背景,备课中要求“备学生”,了解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忽略了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心理、情感、态度的影响。推行统一的课堂评价的标准,凡上课就用这个标准衡量,把所有教师的教学思想统一在单一的模式上面,过分重标准规范,把教师的情感意志,道德价值观,个性能力等内在因素与教学行为分离,使教师成为规定程序统一标准加工学生的机器。

2、重视常规的教学要求,轻视常规的灵魂——教科研。因为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教育问题往往比规定的丰富得多,与其在行为上要求过死,不如在教学环节中倡导灵活的科研精神,让教师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问题。

四、重行为管理,轻知识交流传递

常规管理的组织自上而下,有县、校、备课组、教研组、教师之间的垂直链接,下级服从上级,上级是教学行为的信息源,是下级教学措施的决策者,严格的上下级关系成为信息沟通的障碍,造成教学效率低,适应能力差。思想僵化。过多的层次、过死的职责、过细的职能禁锢了教师的思维。不是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案,而是简单地把问题推给上级,教师之间缺乏互动的方式传递信息,进行合作。

此外,整个常规还呈现出重学校教育,轻非学校教育,重教师轻学生,重政策的检查落实,轻常规的实践创新。

上一篇:窗口一次性告知书下一篇:电大小学教育专科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