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推荐

2024-09-05

活着读后感推荐(共10篇)

活着读后感推荐 篇1

《活着》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选择了这本曾经读过的《活着》进行再次品读。深深有感。

高一,15岁是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年龄,是由语文老师推荐的。语文老师说:“读完余华的这本《活着》,你会体会到生命的意义。”而我读完最大的感受是这样的生命充满痛苦,又何必坚持活着?

大一,18岁这是我第二次品读这本书的年龄,这次是由读书计划引起的,而这次我读到了成长,生命的脆弱以及人生的未知性。

福贵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身世显赫。福贵的父亲败掉了家里的部分财产,然而经历了成长知道了悔改,而福贵却重蹈父亲年轻时的覆辙。当福贵的父亲从粪缸上摔下来身亡开始已经预示了这个家族的衰败。这一家人的悲苦命运也正式开始了。一个富家子弟,从小就是个败家子,然而当浮华散去,家业衰败,树倒猢狲散,他却为了卑微的活着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与挣扎。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身世显赫使福贵从小不知努力一味糊涂败光了家业,家业败光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也看清了身边的人,从前他从不放在眼里的长根却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依然惦念着他也真正心疼着这个从小看到大的少爷。也正是这时让所有人看到了福贵心中的善,他愿意抚养这个无家可归的长工,而长根却因为不想拖累少爷再次选择了离开。这对曾经的主仆让我们看到了在衰落地主家庭中出现的可贵而稀少的真情与感动。那个福贵根本不在乎的富家婆娘,也在此时选择了与他甘苦与共,共同承担起这个破败家庭的重担,让福贵懂得了珍惜。也正是这一祸使他逃离了死亡,而龙二替代了他原本应受的苦。

父亲从粪缸上摔死,女儿难产而死,姑爷被大石板砸死,儿子被抽血抽干而死,最让人心痛也是最滑稽的是福贵唯一仅剩的亲人外孙却因吃豆子吃得太多而撑死了,经历了这么多的生离死别,所有的亲人都与福贵天各一方,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与一头老黄牛相伴后半生,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强。福贵说为了让老黄牛努力干活他说一些不存在的牛来激励他,而那群不存在的牛的名字,正是他那些死去的至亲的名字,我想这样的方式不只是用来激励老黄牛,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自己的一生,他选择用这样独特方式来纪念自己的一生,来怀念那些死去的最爱的人们。死忘需要勇气,可我认为选择这样的生命需要的是比选择死亡还要大的勇气。这也正是作者所说的:“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这是一本值得人反复细细品味的书,我想十年之后当我再次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又会有一些不同的感受。

活着读后感推荐 篇2

关键词:真实;生命;内涵

余华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感觉方式、语言风格在先锋派作家中独树一帜,在80年代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先锋作家之一。他用利刃撕裂了世界的本相,裸呈出它的本质,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的象征世界,文本中弥漫着血腥的杀戮气息及诡异的氛围。余华作为纯然旁观者,对丑恶和暴力纤毫毕见,不动声色地向我们淋漓尽致地展现,否认了人身上出现美好、高尚的可能性。也许与他五年的医生职业生涯有关,也许与他的体验与偏好有关,余华在揭示人性恶方面的确是深刻而近乎残酷。但当读到他90年代两部长篇力作《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时,我们不禁会惊诧于他转变之大之迅速。这两篇具有“闪光质地”的作品,以其明确的非自我重复性及对人的精神维度的独特探索,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心灵视界,同时也在先锋派的革命性将成为明日黄花时,及时有效地激活了余华的创作生命力,使他不仅能充任先锋派文学的干将,也同样能在先锋文学向当代化转型的大潮中独领风骚。

一、直面现实

《活着》以福贵身边的亲人不断死亡的事件来建构全文。福贵曾是一个家有良田百亩的地主少爷,同时也是一个浪荡子、败家子。他将田产和房屋全部输在牌桌上,将父亲活活气死。当他洗心革面准备重新生活时却被抓了壮丁一去数年。在这期间母亲撒手西去。归家后他与家人安心活命,虽苦亦其乐融融。但变故接二连三:妻子家珍患了软骨病卧床不起,儿子有庆为校长献血被过度抽血致死,家珍受不住这沉重打击凄然离世。女儿凤霞因病致哑,她好不容易找了个贴心丈夫,却死于难产。女

婿二喜在上班时又死于意外事故。爷孙俩艰难度日,孙子苦根又因吃多了豆子被撑死。到头来,福贵孤独一人,形影相吊,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小说除了中途一次时空转换外,没有什么可用来缓释这些犀利的非正常死亡给人造成的沉重压抑。对于福贵来说,“活着”就是承受一次次死亡的打击,是用自己的双手亲手埋葬自己的亲人,这里没有丑恶与美丽的区别,也不存在善良与正义,美丽鲜活的生命或消于贫穷疾病,或亡于事故灾难,无边的苦难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不断向人靠拢,直至摧毁他脆弱的生命。余华在《活着·前言》中写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余华重新拥抱此在的现实,笔下不再只是恐惧、焦灼、颤栗与仇恨,他回归人的心灵,让我们洞察并珍视真善美的存在,闪耀着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余华用看似传统的叙述方式,用冷酷的叙述,使叙述一次次推向了极端,让人物在极端的痛苦中,展示他们和命运的对话、无奈和挣扎,这就是死亡。他用命运结构小说,通过对七次死亡的展示,向人们叙说“活着”的艰难。这是作家理解和感受的现实。余华认为,现实就是苦难。他说:“苦,重要的不是对苦的经历,而是对苦的感受。”他抓住了人物命运中最关键的特征——苦难。因此,他所有的人物都在命运的摆布下受苦。这种思想是十分沉重的,但《活着》中所表现出的是,余华在叙述中用“轻”来表达“重”,他借用老人福贵的口讲述着福贵自己的一生,其实就是讲述他的七次面对亲人死亡的经历,每一次都是对福贵沉重的打击,然而,我们通过余华的叙述,印象是:一切惨烈的结果在老人福贵的讲述中都那么波澜不惊,大有沧桑之后的平静,这是人生的境界,像风暴之后的港湾。这是需要人生大的历练才能拥有的平静。只有看透了人生的人,才能够面对死亡时平静自若。

二、叙事转型

如果继续以过去的叙述来迎接内心里涌动的新的真实,余华感到,他将受到叙述的压制,将与他“越来越热爱的活生生”的一切失之交臂。他必须尝试摆脱对现实的敌视,去全面接触它所有丰富的品质。他开始从残忍和诅咒里激流勇退,在叙事的虚构中,让自己的声音逐渐消失。《活着》相对余华之前的小说叙事的转型显而易见。从人物到观念都彻底控制了 事主体对话语的操作。它的叙事面貌也焕然一新。

这最先表现在小说的第一人称主体的叙事。《活着》从一个普通浪子福贵早年的无知荒唐岁月开端,一步步走向他不可思议的命运变迁。经历了苦难和幸福,痛苦和温暖之后,人物完成了他脆弱并坚强的生命。为了更真切无阻地传达这个百感交集的生命旅程,余华恰当地选取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很难想象,离开了第一人称叙述,而让阅读者隔着一个叙述者的眼光去观察和体会人物和他剧烈的命运动荡之间的艰难磨合,将会给场景和心灵叙述带来怎样的损害。而避开全知的第一人称的限制叙事,又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声音,减少了作者的干扰。更重要的是,第一人称叙述与主题的传达密不可分,它随着人物对生命理解的推进而产生着微妙变化。这就是在福贵的第一人称回忆叙述内部,余华分别采用了叙述自我、经验自我、与当下现实自我的最终重合三个阶段。叙述自我是叙述者“我”追忆往事的眼光,它主要运用在福贵早年浪子生涯的叙述中。叙述自我将现在的眼光和过去的经历结合,一方面追寻和重新发现命运不可捉摸的捉弄,一方面回顾自己为生命付出的代价,排遣着自责的焦虑。虽然沉重的焦虑在后来更大的历史荒诞里成为一场骗局,它却作为触发福贵真正开始“活着”的一个仪式性象征而充满意义。经历了出生入死的战乱和远离亲人的痛苦恐惧之后,经验自我开始出现了。它以第一人称中另一个被追忆的“我”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叙述了福贵与亲人重逢直到永别的历程。它来临得一点儿也不突兀,余华在构造新的事件和情感遭遇考验人物的同时,第一人称叙述内部的转换也自然完成了。叙述语调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在叙述自我对浪子经历的追忆中,第一人称以黑色幽默和某些夸张变形渲染人物,表现了叙述者现在对过去自我的生存状态的清晰认识和情感距离。当正在经历的经验自我开始叙述时,“活着”的感觉由模糊逐渐澄明,这是主题传达的主体部分。这时叙述语调也随之转向凝重深沉。直到追忆过程完结,叙述自我与当下现实自我重合,叙述语调又变得豁然开阔。因为在祸福生死的宿命和未知之中,只有活着的力量怎样都不会失去。叙述到这里结束,本应作为悲剧的整个故事面貌也获得了全新调整。总体上,第一人

称的叙述变化和发展与人物各个层面紧密相扣,人物也因与阅读者距离的拉近更显真实。

三、主题内涵

余华在《活着》里,以大众的欲求来显示生命的价值,以现实的态度来描绘“活着”的图景,以达观的态度来书写人对苦难的承受力,因而在小说里,人生的终极理想不复存在,存在和流动的只是如何去“现实地活着”,活着就是终极价值,活着就是一切,在追求活着的状态中消除死亡带来的恐惧。

生和死是生命的两个极端。余华何以在深沉地“叙述死亡”以后,又回到生命的原点去吟唱“活着”呢?从生命的过程看,生与死本来就是紧密相连的,因为生命的延续是以消耗生命本身为代价的,生命在时间上愈扩张也就愈来愈接近死亡;从生命哲学的角度看,生与死是相对的,没有死就没有生,没有生也无所谓死,每一个生命体都是生与死的矛盾统一;从艺术哲学的角度看,死是生活的另一种辉煌形式,“活着”是死亡的艺术化表现,“活着”因死亡的衬托而辉煌,死亡因“活着”的辉映而惨淡。当余华的心灵难以承受“死亡叙述”重锤的敲击时,回到生命原点去吟唱“活着”,既是生与死血脉上的自然勾连所致,又是丰富和深化“死亡叙述”的最佳切入点,也正因为如此,在余华的小说《活着》中不难看出,余华尽管致力于写“活着”,但是以“死亡”为背景和参照的,并且他把“死亡”的参照夸大到了一种极至:用所有亲人的死亡来烘托主人公活着的艰辛和人生的惨淡,表现“活着”的执着,这正好说明在余华的潜意识里,活着和死亡本来就是紧密相连,相互映照,互为根据的,活着是死亡的开始。

《活着》的出现,对于先锋代表人物余华及先锋小说派创作的重新定位,具有重要意义。联系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当代文坛状况,很容易看出《活着》不仅代表先锋作家余华创作方向的转变,而且预示着整个先锋小说派创作取向的新变。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在吸收借鉴西方文艺创作理论的基础上,于1985—1989年间,横空出世、凌厉一时,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许多新思路,但是由于理论薄弱、态度过激、自我封闭、自身存在的逻辑悖反等原因,注定其创作如昙花一现。在近年先锋

作家对创作取向的酝酿中,《活着》的出现,无疑成为先锋作家逃离先锋立场回归现实怀抱的明证。有人称《活着》为“新历史”小说,其实这种“新历史”小说,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当代作家以历史为材料建构出来的主观世界,它体现的是当代作家的个体情怀,是现在对曾在的理解,是现在对历史的诠释。《活着》的最后,有段归家图景的温馨描述:“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召唤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

【参考文献】

[1]余华.河边的错误·跋[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2]余华.活着·中文版自序[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8.[3]陈思和.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走向的解释[A].陈思和自选集[C].南宁:广西师大出版社,1997.[4]余华,杨绍斌.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J].当代作家评论,1991,(1).[5]南帆,再叙事:先锋小说的境地[J].文学评论,1993,(3).作家对创作取向的酝酿中,《活着》的出现,无疑成为先锋作家逃离先锋立场回归现实怀抱的明证。有人称《活着》为“新历史”小说,其实这种“新历史”小说,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当代作家以历史为材料建构出来的主观世界,它体现的是当代作家的个体情怀,是现在对曾在的理解,是现在对历史的诠释。《活着》的最后,有段归家图景的温馨描述:“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召唤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

【参考文献】

[1]余华.河边的错误·跋[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2]余华.活着·中文版自序[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8.[3]陈思和.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走向的解释[A].陈

活着读后感推荐 篇3

陈春梅

春节一口气读完余华先生的《活着》,一次次被故事中的人物所感动而落泪。人生本是一场繁华灿烂的喜剧,为何如此心酸和悲痛。

福贵本是地主家庭的阔少爷,却因为自己的劣习而败尽家产,于是一生尝尽辛酸苦辣。在成长和经历的过程中,他最终明白,原来活着就是幸福。

我们从小在父母的关心爱护下成长,不经历风雨,也不用去承受苦难。回首短短的二十年,我一路平安地走来,从稚嫩到成熟,从青涩到成长,春秋冬夏,虽不说看穿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却也懂得了恩怨得失的道理。

文章中最后福贵说了这样一段话:“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人生中最大的痛苦或许是静等死亡来临的一刻,而我在读完《活着》之后,我才明白,原来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身边的亲人朋友一个个离开自己,孤独地去面对这个世界。

在生活中,我们总爱怨天尤人,将自己无理的脾气发到身边的人身上。我们觉得这是应该的,是正常不过的事。可是,如果我们最亲近的人们都渐渐离我们而去,我们到哪里去后悔那些冲动、那些不理解和那些没有珍惜的时光?

我们往往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出言中伤他人,为不值一提的利益争来争去。可是,人生短短几十年,陪伴我们的绝对不是那些到手的物质,而是相依相伴的感情。人啊!总是看不穿功过得失,总是不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的世界永远不会精彩,只有分享的快乐才是最珍贵的记忆。

珍惜眼前的亲人和朋友,善待每一个有缘相逢的人,乐观去面对生活,豁达的人生才是理想的。当你垂垂衰老将行远去的时候,回首一生,没有孤单,这才是最充实和没有遗憾的人生。事业的成功和高高的地位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也带不走那沉重的包袱。只有心中那一丝丝温暖的情怀和一幕幕快乐的回忆,才是我们永远拥有的财富。不要等到老去才后悔,生命只有一次,而且就在短短几十年,为何不放开心胸,拥抱朋友呢?

感恩生活,珍惜眼前。现在的,才是最美好的!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500字 篇4

文笔再好只是皮囊,没了魂就像书中对女子的评价——空有“形态”,没有“态度”。

我一直不明白,像冯唐这样品阅过这么多是非的人,为什么会用这样一种定位做人、做事、做文章。冯唐才华横溢,这一点毫无疑问。书里有一段是说冯唐他想趁年轻看完《二十四史》,人生苦短,能遇到的事也就那么多,一本书看出了不少共鸣,在这一点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冯唐能看懂英文原版……算下来任重而道远,愁人。

我把书里面我最喜欢的一句摘了下来,写的是冯唐学妇科那会儿,一个专心科学的同事成天呆实验室——“他一边用一千毫升的烧杯煮方便面,一边小声唠叨:‘对门模拟高血压的狗也快被处理了,又要有肉吃了。’他抱着烧杯吃方便面,笑着对我说:‘暖和得像我老婆的手。’”

《活着》读后感 篇5

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是徐家的大少爷,可他却是个败家子,从而引出了他一生的悲惨,一生的孤单,一生的无奈和一生的“失败”和“成功”,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富贵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儿已经成了哑巴,母亲也病了,家里一点吃的也没有。命运就是这样的作弄人,这样的令人无法琢磨,令人尴尬的无奈着,痛苦着。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这个家庭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新中国成立,在大跃进运动中,饥荒饿得福贵的妻子家珍驼了背。邻居们为争抢剩余的发了霉的红薯大打出手,福贵的儿子为救学校校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踊跃献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看几页,都有我眼泪湿润的感觉,坏运气总是降临到福贵的头上,在小说的最后,悲剧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可以说家珍是传统中国文化定义下最好的妻子。富贵的变化大半是因为她,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作者借以表达对女性崇拜的替身,家珍这一形象在《活着》中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有着中国女性共有的优点:勤劳、善良、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及家庭观念特别强,就是她让福贵的生存的欲望打倒所有的一切,从而让福贵越活越豁达,越活越活得有滋味。福贵在妻子家珍的影响下,也终于明白活着对于自己存在的种种。,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家珍依然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压迫下的一位女性代表,她的身上依然体现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较软弱的思想。后来因她的特殊的生存环境,一直与命运做着本能的抗争,因而这种抗争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很无力,只不过是在适应“活着”的需要,直到她死去,但毕竟也为她的“活着”时带来一些希望。“那天晚上,家珍的眼泪流个不停”、“她是在交代后事,我心里听了酸一阵苦一阵”。

春霞是个苦命的孩子,4岁之前过的是好日子,那个时候她的嘴角总是挂着笑,无忧无虑,家庭富裕,家里人不下田地,却依然过着不愁吃穿的舒适生活。后来,苦难和噩运袭向了这个乖巧的孩子。父亲输光家产后她没了当小姐的地位,更没了优越的生活条件,穿粗衣吃粗粮,跟着家人过着下层农民的贫苦日子,但仍是那么快乐。六岁那年的一场高烧使她变成聋哑人,从此在静静的世界里卖力干活、任劳任怨。她是个非常朴实、懂事的孩子,她小小年纪从父亲消失后就开始帮助母亲干活。她又是个非常倔强、非常孝顺的孩子,因为养活不起被送养,后来连夜跑回家里,再苦再难也要守在父母弟弟身边。她每天拼命干活,无怨无悔凤霞在女人里面算是力气大的,人民公社时期她每天能挣七个工分。命运带她不算薄,后来有个老实本分的男人二喜疼爱她,为她借债也要办场热热闹闹的婚礼。最后在医院因难产死于大出血,在她短短的生命中,饱经现实中的贫穷、劳累和饥饿的磨难和考验,但不乏有温馨的亲情、快乐的劳动和质朴而又浪漫的爱情。为什么有的人幸福地出生,无忧无虑地过活,但有的人却生来要去忍受生命沉重的责任,艰难苦难地活着,这些她可能从来没想过。这故事看着心都在流泪

时代使人的命运戏剧性的改变着,每个人活着的的命运遭遇是偶然但更是必然。各个人物的命运留给我们深思我们为了什么活着

二喜是凤霞的丈夫,偏头,是个城里人,搬运工。二喜为人老实,为了福贵的一句话,因为要让凤霞结婚时喜庆点,花了大价钱来给凤霞撑场面。在结婚后,与凤霞很恩爱,但在凤霞死后,精神一直不好。活着都是为了他和凤霞的儿子苦根,最后因为工地事故被两块石板压死了,临死前只叫了一句:苦根

苦根,二喜和凤霞的儿子,生下来母亲就死了,富贵的外孙,聪明伶俐,却成为作者笔下短暂的生命,开始一直是二喜带着,二喜死后,福贵带着他。因为穷困,没有吃多少好的东西,有一天生病,福贵给他做了很多的豆子。可没想到,因为穷,他连豆子都是很少吃的,这一下直接撑死在了家中

作品里很多描写福贵的文字,但没有给人很沉重之感,这和作者的用词有很大关系。在小说的讲述中,富贵的口气一直平平淡淡,似乎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一般,而他是旁观者。作品里不难看出,福贵是一个有着相当豁达心态的老者。福贵在叙述自己一生的时候,并没有很多波澜壮阔的场景描写,最多也只有在面对死忙的时候,那种轻描淡写的语气,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让人看着只觉得平和,但内心却有一点说不清的冷亲孤寂。在极其悲惨的厄运的打击下,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看似柔弱的福贵却一次次顶住了打击,一次次走在死亡的边缘,却又一次次跌破读者眼镜,坚强而又快乐的活了下来。或许经历的太多,晚年和老牛相依为命的福贵依然善待生活,才会在遇到“我”时能在大树底下娓娓诉述,回忆他自己的一辈子。那里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真切,但他自己却没有很强烈的感情投入。甚至故事里还有了许多让人忍俊不禁的场面。富贵的讲述很直白,却很吸引人,不知不觉就被他的故事牵住,不断想知道接下来的事。他做地主少爷时的放荡、颓败,现在看来只能是他人生的一段黑点。那些富有却不会珍惜的日子早如流水一去不返,只能成为脑中回忆。

福贵的人生厄运是从他的堕落开始的,按照大多数人的说法,福贵的苦难和受罪,是他自作自受的结果。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败家子,他的“美名”远近闻名,被公认为注定“无药可救”的人。长大后,他无师自通的继承了父亲恶劣的遗风,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整日沉溺于嫖娼与恶赌之中,最终将自己的祖业输的一光二净,至此他苦难的一生才真正的开始。先是父亲掉进粪缸而死,接着是母亲病死,然后是儿子有庆抽血过多而死,再是女儿风霞产后大出血而死,不久妻子家珍病死,几年后女婿二喜遇难横死,小小的外孙苦根也吃豆子撑死。一个个亲人相继离去,可他却依然活着。

余华说福贵应该有比别人更多的死去的理由,但他却好好的活着,送走了家里一个又一个亲人,一次次的经历死别,到最后只有他还勇敢的活着。或者正如作者余华自己说的那样:“或者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所以到最后,谁也不知道富贵的活着到底是何种行为,他活着的意义的是什么?仅仅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有这样一种说法,说福贵是一个善于利用“精神胜利法”的人,说到底这也是现今大多数中国农民的基本世界观之一。说说福贵为何不死。余华在创作《活着》的时候就没有打算让福贵去承载社会——历史与启蒙——革命的宏大意义。福贵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普通的地主家的少爷,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生活在那个苦难时期的平凡的一个受难者。福贵 的活着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现象,在《活着》中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福贵的活着而展开的,如果没有福贵的活着,《活着》作为余华的最具有代表性和最高成就的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福贵的人生观是活着,这既宿命又有点自慰,是余华笔下比较常见的活在宿命中的人物,从这里可以看出,福贵的不死,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余华赋予他存在的理由和活着的意义。

《活着》读后感 篇6

生与死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这之中却不乏悲观的色彩。而同样是一本薄薄的让我一下午就读完的书,却让我领会到了“活着”,这一沉重的词语之中的另一种色彩。

在这本小说中,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听老农福贵讲述他悲惨曲折而又幸运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生活在一个纷乱特殊的年代,他经历了家庭的兴富与衰弱,经历了战争与动荡,也经历了身别亲人的接连离去。在他坎坷的一生中,他得到了良好的家境,贤惠的妻子,聪明伶俐的孩子;却也失去了许多。福贵是悲惨的,在挥霍完家产之后,他由地主变为贫农,家道衰落,父亲也因此离世;但他同时也是幸运的,正是因为变为贫农,他不必在解放初期作为地主而被枪毙;他是幸运的,因为有了个贤惠的妻子,作为农民的他生活却也是幸福的。但是,随着亲人的接连离世,他的生活也渐渐地改变,最后只剩下一头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尽管命运如此多舛,他仍坚强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过去的伤痛在他的口中似乎是那么平淡。这种平静或许只有快到了生命尽头,回望过去时才会有吧。

从双亲,儿子到外孙,他们的离去无疑给福贵带来了巨大的伤痛,想想人活一生,却要遭受如此之苦难,又是何等的悲痛!一次次的打击,使福贵选择了一种平静,一种真正的平静,一道道的伤痕只会让他更坚强,更坦然地面对生死。这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沧桑,是坚强,更是一种释然!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活着”吧。

活着 读后感 篇7

在一个人的有限的一生中,却活在一个有着看不完书的世界里,倘若能与一本书邂逅,便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缘分,或许拨开书页,看到的是精致的文字,而这些呆板的墨色下掩藏的却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故事。其深邃与否难以以书的厚薄而论,因为它们载负的无不是思想的洪流。我时常想着一本书的力量,纯粹的文字却冲击人的视听感受,如海浪般震撼心灵,撞击思想,潜入意识,敲响心灵的回音。而《活着》就是这么一本对我内心有着如此强烈冲击的一本书。《活着》是一部讲述从解放战争后期到七十年代末期是一位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书中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去承受巨大的痛苦;其中也折射出眼泪的内涵和亲情友情的可贵。作为读者,我有感动,有愤恨,有同情,更多的是触动我心灵的人生真谛。从此我知道了,“活着”如此一个简单的字眼,却承载着太多太多。

主人公福贵年轻时顽劣不羁,嗜赌成性,十年如一觉,他享受到了世间的温柔与富贵,弃家人的苦心劝说于不顾,终于将将家产全部败光,随之而来是父亲去世,母亲病重的噩耗。生活的残酷与窘迫让他彻底从虚无缥缈的梦境中惊醒过来,却又被国民党抓了当壮丁,经受过枪飞弹打的痛苦,在福贵心中,家乡的月亮才是最圆最亮的。

有幸他于战场上苟全了性命,正想回家好好生活,而破败不堪的生活却让苦难继续上演,亲人们的相继离世成为他心中永远流血的伤口。我无法想象他是怎样用那双布满老茧的双手拨开一片黄土地,将亲人连同自己的绝望埋葬在地下。暮年之时,与一头老牛相守,在一抹灿烂的夕阳中引吭高歌,“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这正是对福贵一生的最佳诠释,听起来是多么的凄凉与不堪。世间的温暖多情,冷漠与凄苦让他留恋忘怀;动荡和苦难,平静和快乐的一生正是我们每个人走过的一生,无需过多的解释,只要好好的活着。书中还有许多触动心灵深处的情景,想起年仅12岁的凤霞被父亲送到富人家做佣人时,我忍不住泪流满面,也许是因为同情凤霞坎坷的命运,也许是感激我们现在拥有美好阳光的生活;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忍受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生活,更不知道为了生存而不顾一切拼搏的辛酸。我们应该庆幸,活在了这个崭新的时代,在新的时代里,我们展现给他人更多的应是积极与不解的奋斗。眼泪只会增加我们前行的重量,而豁达坦然的接受才是人生快乐的信条。

生命中的人和事物时时刻刻在经历着变化,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构成不同的景象。不论这些景象是美好还是丑陋,其本身的丰富性也是令人敬佩的。人生多彩,世态万千,我们有幸经历这一切,不得不对生命的磅礴肃然起敬。

生命是坚强的。

福贵在一系列常人难以想象的沉重打击之后仍然能够继续忍受痛苦,坚强的生活,用一切方法鼓励自己,而没有向命运低头。不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有千般难万般难,却最终能够适应,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向困难退缩呢?

生命是令人感动的。

福贵在生存的最底线挣扎的时候,仍是万分善良地总能想到办法宽慰自己。“只要人活得开心,就不怕穷。”“想来想去,这都是命。”“再苦也要熬下去。”他甚至不惜用苦难安慰受伤而疲惫至极的心灵,哪怕在亲人一个个故去后还想着,也好,所有的亲人都是我亲自安葬的,都葬在祖坟边,也不再有什么牵挂了。善良与忍受,是传统,也是本能!

生命是伟大的。

生命是雪山之巅千年积雪融成的溪水,载着浑厚的积淀却始终欢乐地发源,流向远方。不因为历史的沉重而背有包袱,不因为面前的艰险而有所停顿,婉转着倾泻而下,寻找本位的归属,知道投入大海的怀抱。

生命如此伟大而美好,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珍视它呢?上天给予我们生命,同时给予我们苦难与幸福。但,不管怎样,生命仅仅只是存在的形式,苦难与幸福只是其中的小插曲,为了自己而活着,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佛说,婆娑世界,众生皆苦。婆娑即为忍受,这与余华所言活着的真谛恰恰吻合。又有词云:人生百岁,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载之中,宁无些个烦恼。

由此可见,生命中,悲苦是少不了的,活着的意义,就是忍受这些苦痛,认真地、静静地活着。这是一种态度,代表着尊敬,对生命本身的尊敬。一个尊敬生命的人,就该是被尊敬的,即使他一无所有。

既然我们没有理由逃避生命中的苦难,那么就奋起努力!珍惜自己的生命,好好的活着!

罗曼·罗兰曾说过:“人生应该有两盏灯,一盏是勇气的灯,另一盏是希望的灯。”我真心觉得福贵是苦难中的幸存者,他心怀这两盏明灯,指引着他坚定的走下去。无论是有庆输血时苍白的面庞,还是凤霞被迫送走时簌簌的泪水,一切的不幸都被放下,埋藏在心灵最深最静的角落里。福贵经历过的苦与痛犹如一杯苦不堪言的苦丁茶,入口时是掩盖不了的苦涩弥漫在嘴角;当回首沧桑年月时,会感觉到清香与甘甜,就像刹那间盛开的花朵,散发出香气。就是这样美妙,福贵用行动向我们阐释了生活的真理:人生的道路,即使坎坷难行,你也只有一如既往的走下去,最终无悔而去。

是的,这本书读起来,每个人都是尤感滞重的。地主家少爷福贵从输光祖业开始就厄运连连,就连妻子从老丈人家带着儿子回来,女儿嫁给好人家,外孙出生这种仅有的温情都在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中被无情地扼杀。然而,最终正经风烛残年的老人福贵却在这起落盛衰的起伏中获得了获得了超脱。正如作者所表达的“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的高尚主题。福贵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他在这世上应该说是没有了再多的牵挂,可是他依然选择活下去,因为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是为了活着本身。有人说《活着》虽然处处显示着命运的残酷,但里面却有一股“暖流”,正是这股“暖流”让生活变得真实与平衡,也是人们生存下去的理由。诚然,回到生活实际,因为无可避免的挫折,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过消极和气馁,但是为了活着,我们就要义无反顾、风雨兼程。著名学者周国平曾说,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生活不是小说,或许我们永远不会过上福贵那样具有浓烈的悲剧色彩的人生,又或许我们将拥有更跌宕的人生,但是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苦难中得到些什么。痛楚会使人更渴望活着,使人更有勇气。正如作者在这本书的韩文版自序中写道“‘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福贵一生的悲剧是自身命运与社会变迁的交织,活着,为了什么,为了这让人撕心裂肺的痛楚吗?不!正是这种痛楚才使活着的感觉更加强烈。希望破碎后的痛楚使下一个希望更加真挚,使得来的幸福更加珍贵。人生来就注定要伴随悲伤,但正是悲伤使我们更清醒地活着。正如余华自己说的:“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是他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信息,坚持活着,再苦再难也要活着,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活着》像一支古老的歌谣,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生命中脆弱与顽强、欢喜与哀伤的真相,让我们懂得卑微生命中蕴藏着些微的却如金子般闪亮的光芒,让我们懂得人性的温情能够一步步把无边的苦难变成继续前进的力量。

《活着》读后感 篇8

在孩童的眼中,这个只生欢喜不生愁的世界,便是世界的本相。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你若爱,生活哪里都是爱,活着这回事,本来如此单纯。

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书,也不想睡觉,捉一个四孩子华瞻来骑在膝上,同他寻开心。我随口问:“你最喜欢什么事?”他仰起头一想,率然地回答:“逃难。”我倒有点奇怪“逃难”两字的意义,在他不会懂得,为什么偏偏选择它?倘然懂得,更不应该喜欢了。我就设法探问他:

“你晓得逃难就是什么?”

“就是爸爸、妈妈、宝姐姐、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啊!原来他的“逃难”的观念是这样的!他所见的“逃难”,是“逃难”的这一面!这真是最可喜欢的事!一个月以前,上海还属孙传芳的时代,国民革命军将到上海的消息日紧一日,素不看报的我,这时候也订一份《时事新报》,每天早晨看一遍。

有一天,我正在看昨天的旧报,等候今天的新报的时候,忽然上海方面枪炮声响了,大家惊惶失色,立刻约了邻人,扶老携幼地逃到附近江湾车站对面的妇孺救济会里去躲避。其实倘然此地果真进了战线,或到了败兵,妇孺救济会也是不能救济的。

不过当时张皇失措。

有人提议这办法,大家就假定它为安全地带,逃了进去。那里面地方很大,有花园、假山、小川、亭台、曲栏、长廊、花树、白鸽,孩子一进去,登临盘桓,快乐得如入新天地了。忽然兵车在墙外轰过,上海方面的机关枪声、炮声,越响越近,又越密了。大家坐定之后,听听,想想,方才觉得这里也不是安全地带,当初不过是自骗罢了。有决断的人先出来雇汽车逃往租界。每走出一批人,留在里面的人增一次恐慌。我们集合邻人来商议,也决定出来雇汽车,逃到杨树浦的沪江大学。于是立刻把小孩子们从假山中、栏杆内捉出来,装进汽车里,飞奔杨树浦了。

所以决定逃到沪江大学者,因为一则有邻人与该校熟,二则该校是外国人办的学校,较为安全可靠。枪炮声渐渐远弱,到听不见了的时候,我们的汽车已到沪江大学。他们安排一个房间给我们住,又为我们代办膳食。

傍晚,我坐在校旁的黄浦江边的青草堤上,怅望云水遥忆故居的时候,许多小孩子采花、卧草,争看无数的帆船、轮船的驶行,又是快乐得如入新天地了。

次日,我同一邻人步行到故居来探听情形的时候,青天白日的旗子已经招展在晨风中,人人面有喜色,似乎从此庆承平了。我们就雇汽车去迎回避难的眷属,重开我们的窗户,恢复我们的生活。从此“逃难”两字就变成家人的谈话的资料。

这是“逃难”。这是多么惊慌、紧张而忧患的一种经历!然而人物一无损丧,只是一次虚惊。过后回想,这回好似家的人突发地出门游览两天。我想假如我是预言者,晓得这是虚惊,我在逃难的时候将何等有趣!素来难得全家出游的机会,素来少有坐汽车、游览、参观的机会。那一天不论时,不论钱,浪漫地、豪爽地、痛快地举行这游历,实在是人生难得的快事!只有小孩子真果感得这快!他们逃难回来以后,常常拿香烟簏子来叠作栏杆、小桥、汽车、轮船、帆船;常常问我关于轮船、帆船的事;墙壁上及门上又常常有有色粉笔画的轮船、帆船、亭子、石桥的壁画出现。可见这逃难在他们腑中有难忘的欢乐的印象。所以今晚我无端地问华瞻最喜欢什么事,他立刻选定这“逃难”。原来他所见的,是“逃难”的这一面。

活着读后感 篇9

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牛以后啊,馒头就长大了,馒头长大了就坐火车,坐飞机...那时候啊,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以上两段话,是富贵(葛优)对他儿子以及外孙(馒头)讲的,第一段是给儿子讲的,第二段是给外孙讲的。都是充满希望的话。看过不少人都拿余华的小说原著和电影比较,说小说更震撼,因为小说里面富贵身边的人最终一个一个都离开了富贵。小说我是没看过,以后也不想去看。为啥非要这么冷血呢。我喜欢开心的结局,哪怕开心的结局有点假。更何况,电影的结局还是很真实的,仅仅是一家人剩下的几口人围在一起吃饭,简单的幸福。

题外话,片子中居然能同时看到姜武和郭涛,实属意外。因为我感觉现在的郭涛和姜武有些类似,不适合在同一片出现,但是当时郭涛还挺瘦啊!

活着读后感 篇10

我想也许或许我还是活着吧,我还是拖着残躯在苟延残喘,度过这一年又一年的光阴吧

活着到底是为什么?我曾因为这个问题请教朋友,他每一次讲的都不一样,我也听不进去,或许我只是为了多一个人与我分享烦恼吧?

烦恼与烦恼的碰撞让我无法看清这个世界的本质,这世界到底是一个充满爱的天堂,还是一个充满仇恨与憎恶的地狱?

我寻找不到一丝答案,迷茫是我的唯一,迷茫与黑暗相撞,我在黑暗中迷路,连一丝光都没有,一丝都没有

寻找寻找无论在这黑暗中怎样探索都只有一个答案除了黑暗还是黑暗,其他的什么也没有

恐惧恐惧它压在我的心头,沉重得使我喘不过气来,窒息的恐惧侵蚀了我的心,死亡的烟雾在腾腾上升。

迷茫迷茫到底活着是什么?苟活是同它一样?还是死亡?这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天堂,还是地狱?还是其他什么?

上一篇:足球表演赛总结下一篇:当前基层国税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