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

2024-10-08

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通用13篇)

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 篇1

关键词:会计人员,职责,作用

企业要生存发展, 离不开会计参与和提供的信息资料, 会计人员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会计人员就是管家理财, 正像家庭主妇一样, “柴米油盐酱醋茶、家底清楚, 生财聚财, 心中有数”。企业决策者也是根据会计人员提供的信息做出各种决策, 以确保企业预期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的新形势下, 对会计人员职责和作用的再探讨对指导会计人员工作, 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一、会计人员的职责和作用

(一) 提供经济信息, 为计划决策服务

信息是企业决策者把握决策对象的基础和手段, 经济信息对企业经济管理尤为重要。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是消极地、机械地反映经济活动变化, 而是把经济活动的情况通过数字反映出来之后, 还要进行加工整理, 分析比较, 也就是进行经济活动分析说明哪些指标是先进的, 哪些指标是落后的, 从而判断经济活动是否合理, 有效, 为进行预测和决策提供可靠的经济信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 计划的制定和重大的决策必须在经济预测的基础上进行, 必须以可靠的经济信息为依据, 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计划的可行性, 才能在计划实施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就需要企业会计人员在企业收集基本会计信息的基础上, 及时整理出可靠的、科学的、高质量的经济信息, 提供给企业决策者, 以为其计划决策服务。

(二) 加强企业管理, 提高企业效益

经济活动的大量数据就是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发生的大量的信息, 会计人员要通过会计的一系列方法, 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提供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企业根据这些可靠的经济信息反馈, 指导调节控制企业经营活动, 使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按客观规律正常运转, 以实现计划决策目标, 提高经济效益。在决策目标实施结束后, 企业根据经济考核指标, 主要看生产率, 设备利用率, 原材料消耗等进行考核, 以检测其完成计划决策目标的程度, 是不是以较少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取得较大的效益。会计人员借助会计方法提供的资金、成本、利润的各项综合指标, 对于考核、分析和检查计划或决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从生产过程控制还到事后反馈改善, 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信息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 加强会计监督, 促进增产节约

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责是不能忽视的, 随着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 企业内部经济监督也将逐步强化。会计监督主要是监督财经纪律和财政制度的执行情况, 国家财政制度和财经纪律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的, 是代表社会利益的,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会计主要是用货币量度来记录各项经济活动, 会计人员通过审核凭、核对账目、分析考核报表资料, 以及对有关经济活动的调查等, 可了解在各项经济活动中单位或个人是否认真执行国家的财政制度和是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 如是否按规定上交利税, 是否遵守费用开支标准和成本管理列支范围等。会计人员在依法审核原始凭证过程中, 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可以不予接受, 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 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应当定期进行会计账目核对, 保证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实有数额相符、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有关内容相符、会计账簿之间相对应的记录相符、会计账簿与会计报告的有关内容相符。总之, 会计人员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为维护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把关, 让会计监督为促进增产节支,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四) 完善会计机制, 参与企业管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不能只有尺牍之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企业会计人员不能只局限于一辈子伏案工作, 本本份份记账, 而是要其参与到企业管理之中, 根据所服务企业经济业务的具体特点, 不断完善企业会计核算机制, 为改进企业管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六章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公司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第十三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 应当报送税务机关备案。”所以无论从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 还是从法治要求来看, 建立和完善企业相应的财务制度是会计人员必须担当的职责。

二、会计人员“尽职尽责发挥作用”的建议

会计人员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十分重要。为了全面履行上述职责, 充分发挥其在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会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 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才能跟得上实际工作的需要。例如企业承包经营、租赁、股份制、横向联合、多渠道的融通资金、多种价格等等都反映到我们会计工作上来。为了适应这些新事物, 学习、消化、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会计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进取心、刻苦的学习态度, 加快知识更新速度, 提高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 掌握过硬本领,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这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公司培训等方式来实现。此外, 会计人员还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政治水平,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江泽民曾提出要讲政治, 实际就是讲社会主义道德, 讲为国家、人民、企业、为党的事业多做贡献, 有奉献精神, 做一名德才兼备的会计人员。在当今社会, 物质对人的诱惑越来越大, 会计人员一定要恪守会计职业道德,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会计人员应该经受住金钱的诱惑, 做到公私分明, 一尘不染, 要求别人做到的, 首先自己做到, 自己起带头作用。

(二) 宣传和贯彻《会计法》

《会计法》是我国财会工作的最高准则, 是加强会计工作, 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发挥财会工作在维护财政制度和财务管理, 保护国家财产, 加强经济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的法律保证。《会计法》对会计核算, 会计监督,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会计人员要认真学习, 在实际工作中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 还要向本单位的领导和广大职工宣传《会计法》, 任何单位个人都要按《会计法》办事, 尤其是加强对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法》加强学习和宣传, 以保证新《会计法》落实到具体的会计工作之中。

(三) 维护财会制度

财会制度是进行财务工作和会计工作的准绳, 它既是企业事业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保障, 又是抵制一切违反党的方针政策、破坏国家计划、以及贪污盗窃浪费行为的工具。会计人员应该对不真实、不合理的支出不予受理。实事求是是我党的光荣传统, 也是我们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 要实事求是地记录;每项产品成本, 要实事求是地核算;每个单位的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 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各项资金的收支结算要实事求是地监督。如果离开实事是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 将会给工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 会计人员要自身做起自觉维护财会制度, 促进财会系统的良性健康发展。

(四) 当好决策者的参谋

会计人员工作涉及面广, 往往处理一些经济业务或执行财经纪律, 会发生意见分歧。此时, 会计人员要讲究工作艺术,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才能解决矛盾。例如领导对财务处理做出不适当的决定时, 应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和有关规定向领导提出建议, 讲明道理, 注意场合和态度, 一般来说只要自己意见正确, 态度诚挚领导会重新考虑改变决定的。

为了做好会计工作, 会计人员首先要积极地、经常向单位领导汇报工作, 反映情况, 以取得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会计人员的建议必须建立在反复调查研究和综合平衡的科学基础上, 并在生产经营尚未进行前做好预测。只有科学的综合平衡反复测算, 才能向领导建议, 采取必须措施加以实现。另外, 会计人员要把核算资料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如:从品种、产量、消耗、设备工艺, 销售从成本等, 财会人员既要懂生产过程, 又要懂经营管理, 这样才能当好领导的参谋, 发挥会计人员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伟周天淑.浅谈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4年第11期.

[2]、刘格平.浅析信息时代会计人员的素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第23期.

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 篇2

一、报社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报社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各项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纯事业单位的各级报社已由全额拨款、差额补贴,逐渐走向自收自支、照章纳税、自我发展的企业化管理道路。在这种情况下,报社的经营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即要求办报和经营“两腿”必须一起走,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还要多种经营,参与市场竞争,达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目的,用经济效益来保证社会效益的实现。

如何加强报社财务管理的创新已成为各级报社特别重视的环节。从过去传统的管理和财务工作来看,报社的运转主要靠各级财政的拨款,报社的财务管理也只能是收支两条线,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的投资,另一方面简单地管好账、记好账、报好账,尽可能节约,年终做到收支平衡。

二、 会计人员如何加强报社的财务日常管理工作

(一)加强财务管理先要从基础工作做起

按照国家的各项财务制度和有关规定,规范各项财务手续,认真编报预决算,制定各种开支项目的成本费用,及时准确地向社领导提供、报送完整有效的财务数据和报表,为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在日常工作中,对各项收支业务进行严格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对每笔收支业务,按照财务有关手续,进行严格的把关和控制,对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开支,一律拒绝报销,对各项收入及时催缴入账,及时清理各种应收款项,通过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防止资金的浪费和流失,促进报社的廉政建设。

(二)加强广告经营的应收账款管理

广告收入是报社的主要收入之源,是赖以生存的支柱。一笔广告业务,单就收款环节论,就可能出现好几种情况:一次性现金或支票刊前回款;一次性现金或支票刊后回款;部分刊前回款,部分刊后回款;部分用现金或支票回款,部分用资产或商品抵付广告款;用资产或商品抵付广告款;仅能收回部分广告款;完全无法收回广告款。作为一种商业信用应收账款有很大的风险,由此产生的坏账是一种成本,更是一种损失。

(三)积极节流,发挥控制成本、节约费用的财务职能作用

首先,要明确“节流”的指导思想。控制不是限制,节约不是小气。“节流”是控制不合理的开支,节约不必要的耗费。其次,要掌握科学的“节流”方法。成本、费用开支贯穿了报社采编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注重事前目标控制、事中现场控制和事后分析考核的完美结合;制定科学的费用控制制度和标准,例如,对印刷用纸、差旅费、业务活动费、办公费等都可制定切实可行的定额控制制度和标准;实行定期分析、考核、奖惩办法。成本费用执行情况要与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对完成或超额完成成本、费用控制目标的,要给予奖励;对因非客观因素造成超支和严重浪费的,要坚决予以处罚。

三、会计人员在报社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新职能

由于报社经营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报社也成了市场主体,开始了市场化运作,因此,报社的财务管理也必须转为资金运作和提高经济效益上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回报率,除做好日常账务处理外,还要承担以下新的职能:

(一)合理调度,高效运作为报社事业发展筹集资金

资金是报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但资金不是越多越好,因为使用任何资金都是有成本的,募集的资金要分配股利,借入的资金要支付利息,就是使用自有资金,也有一个放弃其他经营或投资的机会成本问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对报社的资金需要量进行科学研究和预测。同时,自有资金与筹资结构的安排要合理,衡其利弊,就要很好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当财务杠杆趋向正向运动时,可充分利用借入资金,以提高自有资金利润率,获得最大的效益;当财务杠杆趋向反向运动时,应尽量减少债务,以降低风险。另外,报社长、短筹资结构的选择实际上是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的配比问题。长期负债的使用成本高,但可在规定的期限内长期使用,债务压力较小。短期负债正好与之相反,使用成本较低,但使用期限短,报社可能随时面临着还债的压力。因此,报社在对长、短期负债的配比上,应充分考虑资金的用途,并根据投资投入周期和投资回报周期确定负债的期限;短期负债用于弥补短期资金的临时性短缺,应避免用短期负债支持投资回报期长的项目,同时,还要保持一定数量的速动资产以偿还到期债务。

(二)正确使用加强资金周转

资金的运用过程表现为“货币—报纸—更多的货币”,其间,资金分别经过购买、采编和发行三个阶段,采取了货币资金、存贷资金、采编资金和商品资金四种形态。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循环的次数越多,即周转的速度越快,同量的资金就能带来更多的效益。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已定的前提下,报社财务管理用财功能发挥的重点是管好用活流动资金和长期投资。报社的流动资金按其流动性一般可分为货币资金、结算资金和存贷资金三大类。报社流动资金的内容比较广泛,不同的内容又要求不同的管理目标和方法,在用财功能的发挥上,应把重点放在制约报社经营活动的库存新闻纸张、应收账款和货币资金项目的控制上。报社财务管理的生财功能主要体现为对报社经营过程的支持和服务作用,对经营的预测、决策作用,对“开源”的分析、参谋作用和对“节流”的控制作用,对利润分配的决策作用。要继续在传统的广告、发行、印刷三大主体收入的增收基础上,大力培植新的经济生长点,开辟新的财源。报社财务管理要加强这方面的分析,及时对报社的经济效益、经营效率、财务状况和市场状况作出考核和评价,发挥参谋作用。

(三)构建报社业绩评价指标系统,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报社财务业绩的分析、评价旨在通过可以用财务计量的指标,着重分析评价报社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以及管理水平。其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给报社的领导提供依据,据此作出正确决策,以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可以从风险和报酬两方面来设定财务指标,风险类指标可以衡量报社财务安全程度,而报酬类指标则衡量报社在财务上的成功度。风险类指标包括反映报社短期及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 报酬类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等。风险与报酬是密切相关的,财务风险的降低有助于财务报酬上的成功,相应的,财务报酬上的成功也可降低报社的财务风险,因此,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财务业绩分析的中心问题。 财务业绩指标作为一种基于对过去经营数据的评价,只能获取滞后指标,不能及时捕捉到最近乃至更远的一个会计期间,报社经营管理层的经营行为给报社创造了多少价值,并且一味地采取财务业绩指标方法,会造成报社管理层过分重视取得和维持短期财务成果,使报社管理层急功近利,在短期业绩方面投资过多,而在长期价值创造方面的必要投资过少。这时,对报社经营业绩的评价必须突破单一的财务业绩指标,采用包括财务业绩指标与非财务业绩指标相结合的多元指标体系。

此外,会计人员还应参与其他评价指标系统的构建和管理,这些指标包括报社业绩评价系统、读者业绩评价指标、内部流程业绩评价指标、学习与创新业绩评价指标等。不断总结报社财务管理经验,不断创新管理思路,为报社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探索出一条发展之路。

会计人员工作岗位职责 篇3

2、负责编制与往来款项相关的各类凭证,并及时登记相应的明细账;

3、负责定期与往来单位对账,确保往来账项清楚;

4、负责核算公司销售人员的销售提成。

5、负责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回收货款;

6、负责督促其他应收款个人借款及时还款;

7、定期进行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账龄分析,编制账龄分析表,并对已采用的收款措施进行简要说明,对超过收款期的大额客户要及时报告公司领导;

8、负责对应付款项的付款时间根据公司制度要求进行控制;

9、做好与相关部门和环节的沟通、协调工作;

会计岗位人员工作职责 篇4

一、熟练掌握有关财经政策、法令及与本职有关的财务会计制度,认真执行学校预算,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财务会计制度。

二、分清资金渠道,合理使用资金。严格掌握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认真审核原始凭证。对内容不完整,手续不完备,数字金额书写不清楚的凭证给予退回,要求更正、补充。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凭证即伪造单据、涂改凭证、虚报冒领款项等不予受理,应及时报请领导处理。

三、按照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和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并按国家会计制度规定及时记帐、算帐、报帐。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帐目清楚,按期结帐。

四、及时清理往来款项,协助资产管理部门定期做好财产清查、核对固定资产帐,及时处理财产的添置、投入、调出、盘盈、盘亏、报损、报废等会计事项,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发现帐实不符的,应按有关规定处理;无权自行处理,应立即报请领导处理。

五、掌握学校各项收支数据和情况,根据学校特点,分类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从有利于教育事业出发,提出建议和措施,当好领导“参谋”。

六、妥善保管原始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负责会计档案的整理与移交,未经领导批准不得向外人提供、传阅、复印会计资料。

七、对主管部门和审计、财政、税务等部门依照法律和规定进行的监督,要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

八、按《会计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行使财务监督权,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应及时提出意见。

九、调动工作或因故离职,要将经管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等会计资料、债权债务未了事项向接交人员移交清楚,并编制移交清册,办妥交接手续。

会计人员岗位工作标准 篇5

会计岗位工作标准

.01-201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财务处会计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与要求和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财务处会计岗位的管理。

2职责

2.1责任

2.1.1在财务处长的领导下,按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负责公司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

2.1.2负责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财务指标及上缴任务。

2.1.3对车间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进行指导和协调。

2.2权限

2.2.1 参与编制公司各项有关计划、有权参与有关的生产、经营管理会议。

2.2.2 有权会同公司有关部门审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盘盈、盘亏、转入、转出和报废。

2.2.3 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概算的调整有权参与意见和建议,在实施过程有权检查工作进度执行情况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2.2.4 根据公司的资金状况,有权筹措贷款,并负责偿还工作。

2.2.5 有权对违反国家统一财务制度规定的收支业务不予办理。

2.2.6 有权参与公司经济责任制的考核。

3工作内容与要求

3.1 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财务、税收、物价等有关政策和上级的各项规定,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做到有贯彻落实的组织和业务措施,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3.2 据国家与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3.3 制定公司成本、资金、利润指标,组织编制年、季、月财务计划。提出完成目标计划的实施办法,对指标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3.4 组织全公司会计核算工作。

3.5 负责资金筹措和统一管理。

3.6 加强管理,开展财务的成本分析工作。严格按财务制度规定,做好财务成本管理,并协助有关部门抓好其他管理工作的考评。深入基层了解掌握经济活动中财务成本资金有关资料、定期提出分析结果,每季一专题分析,进行全面分析,揭示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3.7 负责公司物价政策,并认真执行。

吉林市方顺化工有限公司2011-01-01批准2011-01-01实施

.01-201

13.8参与公司生产经营决策及公司发展规划的制定。对资金来源及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3.9 推广应用现代管理方法,强化管理基础工作。

3.10 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激励积极因素,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11 参与产品开发技术改选可行性研究。

3.12 岗位设置。设置会计主管1人,副主管1人,出纳员1人,原料材料核算岗位2人,成本费用核算岗位2人,财务成果核算岗位2人,资金税务岗位由副主管兼任,往来结算岗位1人,总账报表岗位1人,稽核岗位由会计主管兼任。

3.13 各岗位的职责和标准,参见会计岗位工作标准。

3.14 岗位轮换办法,依据会计岗位轮换制度。

3.15 岗位考核办法,依据会计人员岗位工作标准。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执行情况,由财务处长按本标准及公司有关考核办法进行检查、考核。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吉林市方顺化工有限公司标准化领导小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财务出负责起草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跃华

审核:鲁惠杰

审定:方艺霖

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 篇6

一、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及现状

(一) 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 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以下几方面:一要有较强的法制意识, 严格遵守会计法律法规;二要有完成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三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操守和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做到“诚信、真实、公正、可靠”。另外, 会计是一种特殊的职业, 除了每天与数据和金钱打交道, 还面对着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和变化着的社会分配方式, 因此, 需要会计人员必须保持一种健康的平常心态, 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正确对待物质利益的追求, 在任何情况下, 都能坚持原则, 秉公办事, 坚守法律的底线。会计作为一个服务岗位,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 处理好与本单位各方面的关系, 以更好的提高服务质量, 在本单位发挥窗口的表率作用。

(二)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现状及成因。

目前, 我国事业单位中会计人员严格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意识比较淡薄, 职业道德水准参差不齐, 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管理能力的劲头不足, 服务意识不强。由于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业务检查指导和审计力度不够等原因, 会计核算不规范、账务处理不严谨的情况时有发生。而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各种利益诱惑的增多, 会计职业道德也受到严重挑战。多年来, 我国的事业单位人员大多是财政供养人员, 由于体制的原因, 在事业单位的环境中, 会计人员普遍的竞争意识和紧迫感不强, 久而久之, 容易养成一种涣散的工作作风, 缺乏学习会计理论和实务知识的动力。我国目前实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中级职称的以考代评, 敦促会计人员要不断更新理论知识, 开阔视野, 但考试合格率还很低, 况且, 多数人考完试之后就将书本放在一边, 缺乏坚持学习的习惯, 更缺乏钻研的精神。

二、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水平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影响

(一) 财务与会计是属于两种不同层次的业务活动, 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会计工作应设置合理的会计岗位, 做到按事设岗, 按岗设人, 这就要求每个岗位上都需要精干的人员, 各司其职, 达到会计岗位工作的有效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与基本操作要求, 会计业务的处理要规范化、标准化, 会计工作要手续严格, 职责清楚, 这又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耐心细致, 审核报销时严格把关。会计工作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通过会计处理程序控制、手续控制和复核控制, 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及时和完整, 为各主管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报表。显然, 做到会计核算的规范, 账务处理的严谨, 需要每一名会计人员都具有执行会计法规的意识和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否则, 将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质量。

(二)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 事业单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都发生了变化, 这就要求事业单位树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 充分发挥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与财务分析的职能作用。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需要有高素质的财务主管人员, 财务主管人员要发挥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业务理论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事业单位要合理编制单位预算, 加强收支管理, 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这些都需要财务主管人员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做好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而目前, 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普遍掌握的知识老化, 理论匮乏, 提高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的热情不高, 这种整体氛围的相互影响, 难以培养出具备全方位综合素质的财务主管人员, 不能进行深入的财务分析, 发挥辅助职能决策作用。

(三) 会计是一门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行业, 事业单位除了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外, 各单位也要重视健全和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规范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活动。制度的建立健全, 是为了更好地执行, 如果没有会计人员的遵照执行, 制度也就形同虚设。而在我国, 对于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力度并不大, 法律监督机制也不健全, 因此, 相对于一个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来说, 能否认真执行,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自觉遵守, 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只有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才能保证规章制度的真正落实。

(四)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社会不良风气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造成了重要影响。发生在事业单位中某些会计人员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 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贪污挪用公款, 最终以身试法的事件履见不鲜, 不仅使国家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 在社会上影响极坏, 也暴露出事业单位管理方面的漏洞。类似上诉事件的发生, 往往不是一、两个人能顺利实施的, 如果会计人员普遍的素质很高, 相关会计人员就难以被拉下水协同违法犯罪。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进行会计监督, 而在会计监督中的内部会计监督即是以单位内部的会计事务作为监督对象。内部会计监督实质上是内部管理、内部控制的表现, 他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依照法律的规定处理会计事务, 保证单位的资金安全和正确使用, 遵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保证会计工作质量。实现内部会计监督需要会计人员具有坚定的职责信念和执法精神, 具备正确的价值观, 做到廉洁自律, 奉公守法。

(五) 会计作为一个服务岗位, 要与单位内外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 因此要善于与人沟通, 具有良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能简明扼要、准确地陈述问题和观点。工作中既要耐心细致, 又要提高技能, 讲求效率, 否则将会影响到整个单位的对内对外形象。例如在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大中型事业单位, 财务部门要面对各个处室的报账人员, 如果会计人员报账拖拖拉拉, 态度傲慢, 甚至故意刁难, 不仅耽误了别人的宝贵时间, 也给单位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事业单位既要生存又要发展, 在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离不开资金的参与, 离不开会计部门的工作, 所以会计工作既重要又辛苦, 通过会计窗口能透视一个单位的内部管理。只有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提高了, 才能形成一个诚实守信、团结向上的集体, 营造一个严谨求实、热情有礼的工作氛围, 才会树立起会计人员良好的形象, 提高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质量, 促进单位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 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不断深化, 这些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影响并决定一个单位、一个行业的管理水平, 因此, 必须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更好地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殷国滨.浅谈新经济下的会计人员素质[J].现代会计.2002, (2) :42-43.

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 篇7

【关键词】岗位分工 事业单位 重要性

组织机构可以说是一个单位的“心脏”,因为其他的一切业务都是围绕这个“心脏”来运转,严密的内部组织机构是单位经济活动有计划进行的组织基础,其核心内容就是合理的岗位职责分工。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单位应该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配备持有会计证的会计人员,按照需要设置会计岗位,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分工,确定具体岗位的名称、职责和工作要求等,明确各个岗位的权限和相互关系,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每一项业务都有专人负责,每一个会计人员都有明确的职责。

一、岗位分工的具体内容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合理的岗位分工。涉及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岗位主要有:财务负责人、会计、出纳、保管员。实行一人一岗,明确职责,各司其职,但管钱的不能管帐,管帐的不能管钱,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会计档案保管等工作,经过以上的岗位分工,促使有关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出色完成岗位任务。

(一)财务负责人的主要岗位职责有

一是制定本单位的财务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二是负责主持单位财务部门的全面工作,组织并督促部门其他人员全面完成岗位目标制要求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三是加强与有关业务部门的协作配合工作。四是组织领导编制财务计划、财务报表,并做好审查工作。五是组织领导本部门按上级规定和要求编制财务决算工作。六是审查有关项目资金的上报、核实、验收等工作。七是完成其他随机性工作任务。

(二)会计的主要岗位职责有

一是掌握、熟悉会计制度和有关规定,遵守和维护财经纪律。二是按规定编制部门预算,做好财务分析和考核。三是按照会计制度,填制会计凭证,做好记帐、算帐、结帐、报帐工作。做到凭证合法、手续齐全、帐目健全、数字准确、按时结帐,如期报帐。同时做好工资核算工作。四是严格票据管理,保管空白收据和部分印章。五是保管好所有财务凭证,及时整理、装订归档,定期编制各种会计报表、统计资料,年终提交决算报告等。

(三)出纳的主要岗位职责有

一是严格遵守银行存款和现金管理制度,负责办理银行结算和现金收付业务。二是根据会计填制的记帐凭证,办理款项收付,收付款后及时签章,并将凭证移交会计保管。三是及时将现金结算业务及时发放个人手中(如差旅费、手续费等)。四是及时和银行存款对帐。五是积极完成其他随机性工作,保守财务秘密。

(四)保管的主要岗位职责有

一是对每项资产进行编号,按照单项资产建立卡片,详细记录各项资产的入帐时间、使用地点、使用部门和使用人、维修等相关内容。二是严格执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三是定期不定期清点资产,保存好原始记录,确保帐实相符。四是完成其他随机性工作。

二、实行岗位分工的重要性

(一)实现岗位科学配置

科学合理的岗位分工既能使工作人员能够出色的完成岗位目标任务,还可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适当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岗位轮换,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增进了同事之间的相互理解,同时也营造单位各岗位员工之间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

(二)有效防止工作扯皮

岗位分工使各个岗位指配专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要求和职责范围,万一出现追究责任问题时,也可以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既避免相互推诿,工作扯皮现象,又制止责任认定不清的现象发生。

(三)提高单位竞争活力

岗位分工使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上主动发挥创造力,靠本人的自我努力和自我协调能力去完成工作任务,以求工作成果的绩效实现最大化,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有效防止违规行为

在单位中如果某一个岗位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与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的行为。在设立职务时,要考虑不相容职务原则,其核心是“内部牵制”,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也可以避免违规事件的发生。

(五)符合内部牵制要求

内部牵制是指在一个单位部门与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与工作人员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建立相互验证、相互监管、相互制约的关系,属于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牵制的主要特征是对有关责任进行分配,防止或尽早发现问题,不敢随意妄为,起到防患未然的目的。

(六)健全考评激励机制

岗位分工有利于健全考评制度,对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等级评定,量化考核指标。年终岗位责任制目标考核时,可以针对年初制定的目标和要求来考核人员,有理有据,完善了考核办法。

(七)构建内控评价机制

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上级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要求,通过确定控制环节,分解、落实机构各部门、各岗位的管理职责,并对各部门控制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强化管理责任,提高全体人员内控意识。

会计工作是一个互相协作、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一方面,财务人员要提高个人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另一方面,财务人员之间要本着顾全大局,团结同志、互相协作的精神,建立良好的内部环境。这样岗位分工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一个单位的内部结构才能坚不可摧。

参考文献

[1]孟丽娟,李茜.建立和完善企业会计岗位内部牵制制度的思考[D]山西财税.2009.

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篇8

财务主管岗位职责

一、在公司董事长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会计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制订或修订公司的财务核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核算流程、公司的税务筹划以及代表公司财务部发布与财务有关的通知、公告、倡议以及会同行政人事部发起召开有关的财务工作会议。

二、负责公司财务体系和的构建、监督和执行;组织公司的预算的编制和审订。

三、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一级或二、三级会计科目,根据公司管理和会计信息的需要,组织财务部各会计岗位对各种费用加以分类记录和整理,对各种损益进行核算和汇总和上报。为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和连续,会计主管一经确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核算口径不能随意变更未经同意不得随便变更。

四、负责对公司各种费用和付款进行严格审核,有权对没有按照公司管理制度和财务规定的签字审批程序的费用报销行为予以拒绝报销和审核。对无标准的一些费用应做到先请示后审核。

五、负责组织对公司各库房、门店、分公司、分厂或办事处等公司直属分支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货品和账务的审计、抽查、盘点。

六、负责组织公司各类生产成本的核算、总账登记、日常票据的审核、报表的编制、会计信息的分析和整理并向公司管理层汇报有关财务事

项。

七、负责公司每月的各类所得税清缴、税负的控制、进销项增值税票总量管控和其它纳税事项;组织公司财务部对会计凭证档案的装订和保管、组织公司的固定资产清查、登记和建账。

九、会同行政人事部制订财务部各岗位的分工、职责范围的界定、各岗位绩效考核标准的制订以及财务部日常事务的协调与管理工作。

十、负责公司各类证书和财务印章的使用管理和使用登记的签字审核及管理层交办的对其他财务事宜。

一、出纳专员

1.职责概述

遵照国家及企业的财务和会计制度,负责办理本企业现金、银行存款的支付、结算业务及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记账、结账工作,并对企业库存现金、票据及有关印章进行妥善保管、财务资料报送、收取。2.主要工作

(1)贯彻执行企业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和收支结算规定、完成岗位职责制度规定责任和其他交办财务工作。

(2)办理现金收付业务,并负责现金支票的保管、签发。

(3)建立现金日记账,逐笔记载现金收支,做到每日结算、账实相符、出现差异及时汇报。

(4)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负责企业银行账户的开立、核对、清理等工作。

(5)负责银行存款的支付结算,办理银行存取款业务和转账业务,并定期打印、取回银行对账单。

(6)预先审核资金支付申请,预先审核后交由会计审核批准,根据最终的资金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并及时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

(7)协助会计人员审核好各个部门报上来的工资汇总,根据最终工资发放报表,做好企业员工每月工资的发放,并完成社保缴纳相关工作。

(8)负责对所有部门的报销凭证进行预先审核,在审核后交由会计进行复核,根据最终报销批准进行支付,并及时保存相关凭证。

(9)负责企业空白收据、支票等票据的购买、保管、使用、销毁工作,并保持完整记录。

(10)完成库存现金的保管、协助盘点工作。

3.业务业绩指标

(1)现金收付业务办理准确性。

(2)银行结算业务办理及时率。

(3)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准确性。

(4)库存现金管理出错次数。

(5)所负责的财务资料保管的安全性、完好性。

(6)相关票据预审核的错误次数。

(7)交办财务工作的完成情况。

二、资金主管

1.职责概述

根据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分析月资金使用情况,组织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掌握资金流动状态,提出资金合理化使用建议,确保资金供求平衡,确保资金安全。2.主要工作

(1)组织制定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资金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上报领导审批后监督实施。

(3)分析月度资金使用情况,组织编制企业月度流动资金计划,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调整建议。

(6)定期对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盘点。

(7)对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估,并按期撰写评估报告。

(8)协调企业与开户银行的关系,确保合理、安全地调度和使用资金。

(9)记录并备案销售部门的赊销条款、现金折扣。

(10)监督销售部门的应收账款收回计划的执行情况。3.关键业绩指标

(1)资金预算编制及时率。

(2)月度流动资金分析及计划准确性。

(3)资金使用效益评估报告提交及时率。

(4)应收账款回收情况。

三、会计岗位(兼任财务分析控制岗)

1.职责概述

贯彻国家财经法规、企业财务制度,做好企业总账与明细账的核算、报表及会计资料的提供与管理等工作,保证账目的清晰准确和资料、文件的齐全有序。2.主要工作

(1)及时汇总各成本中心的原始凭证,审查原始凭证并填制相对应的会计科目的记账凭证,保证记账凭证摘要一栏抓住重点,装订记账凭证。

(2)根据财会制度,完成总账登记工作,并复核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

(3)负责进行期末结账,进行总账与明细账的对账工作,保证账账相符;定期对所经营的财产、财物进行核对,做到账实相符。

(4)编制整套会计报表。

(5)定期编写企业财务情况说明,提供相关财务数据,并协助进行财务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6)做好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保管和定期归档工作。

(7)审核各部门上报的员工考勤及部门员工工资汇总,审核签字后交由上级领导签字,再交由交由出纳进行工资发放。

(8)建立财务制度,实施会计电算化,建立财务控制体系。

(9)财务资料的保管。(10)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等 3.关键业绩指标

(1)会计报表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2)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3)财务工作安排与完成状况。

四、财务分析主管

1.职责概述

在财务经理领导下,负责企业各种财务分析工作,做到客观反映企业整体财务状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等提供支持。2.主要工作

(1)协助制订企业各项财务分析制度和财务分析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企业财务分析体系建设,并根据企业业务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修正。

(3)对企业各类财务报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编制定期或不定期的财务分析报告,提交总经理。

(4)负责企业投资、融资项目的财务分析工作,协助项目负责人编制财务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财务收益预算报告。

(6)分析企业的销售收入以及成本支出情况,寻找可能的税务筹划措施,进行合理的税务规划。3.关键业绩指标

(1)财务分析报告编制及时率。

会计专业工作人员职责 篇9

2.出具简单财务表格;

3.负责出入库管理,清理应收应付;

4.负责会计凭证,报表,账簿收集归档;

5.负责工商税务统计申报。

6.临时安排的其他工作。

★ 游乐园工作人员职责

★ 劳动局工作人员职责

★ 消防安全工作人员职责

★ 物业工作人员职责

★ 机关工作人员职责

★ 柜台工作人员工作职责

★ 展会工作人员的职责

★ 学校食堂工作人员职责和管理制度

★ 病理科个人工作计划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篇10

一、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工作技能是圆满完成会计工作的技术条件,要加强会计技能培训,一是完成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二是完成专业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和工作能力。会计人员只有掌握了相应的职业技能,才能搞好事前预测,事中核算、控制,事后分析、考核,完成好会计基本工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要适应改革的需要,每年应组织1-2次培训,例如组织学习《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制度》等财经法规。边学习,边讨论,边交流,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止信息失真。同时要引导财会人员加强自学,努力钻研业务。财会人员要经常学习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财务制度、财经法规以及企业内部制订的财务管理实施办法,不断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工作能力,还应了解一些必要的生产经营知识,熟悉生产经营流程,以便参与经营管理,实施监督职能。

二、鼓励财会人员参加学习培训和职称资格考试,做到持证上岗

目前有一些在职财会人员是“半路出家”,没有财会专业学历和会计技术职称资格。企业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应制定鼓励学习的计划,给予一定时间,大力支持财会人员通过财会专业函授学习或高教自学考试学习并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对取得财会专业学历和获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财会人员应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今后,财务部门要严把会计人员“入门关”,对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不得录用从事会计工作。

三、完善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

财会人员继续教育是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主管部门应按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教育内容与形式、组织与实施、检查与考核有关条例办理,每年拟出学习计划、内容及时间安排,采取自学与辅导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

四、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努力学习政治,提高思想觉悟。会计人员进行道德修养,首先应当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的道德理论。只有当会计人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得到了真正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选择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提高,才能选择符合道德先进性的道德行为。邓小平道德理论是马列主义道德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每一位会计人员都应当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的道德思想,尤其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的道德理论,这是财务人员做好工作的前提。要组织财会人员认真学习时事政治,教育广大财会人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财会人员不能只埋头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要掌握时代的脉搏,把自己的工作自觉融入改革的大潮,不要迷失方向。作为财会人员,要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制定的财会法规,一丝不苟地按财务制度办事,认真进行核算和管理,忠实履行财务监督职能,在抵制和纠正当前不正之风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系统地传播、阐释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营造浓烈的舆论氛围,最大限度地给从业人员及社会各界以职业道德观念与行为的影响,使其逐步渗透到会计人员的思想深处,从而净化其内心世界,改善认知标准,确立符合道德规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手段除报纸、电台、电视外,还可采用公益广告、城市雕塑、组团宣讲等方式进行,且应以正面宣传为主,做到有的放矢、生动活泼、以理服人。

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使命感

会计人员要使职业生活更有意义、更有价值,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提高专业品德修养,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讲求对事业的献身精神,维护会计职业的尊严,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及会计改革措施的陆续实施,会计人员所面对的将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在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在工作中坚持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依法办事,依法理财。优质服务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对所服务的对象都要做到文明礼貌、热情接待、周到服务。

六、建立监督机制,以法管财

监督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人员监督经济业务经办人;二是社会监督会计人员。他们由两个不同的主体构成。

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的执法行为,它主要是会计通过审查、报账、记账、核算、分析等会计程序,对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经济业务,依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进行正确的核算和真实的反映。会计人员必须认真、客观、公正地处理每一笔经济业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一件财务事项。

社会监督,一是由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部门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经常进行检查、督促;二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对会计行为进行查验、评估。通过监督,既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又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正确理解和执行国家财经制度;三是发动单位职工和其他社会成员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监督。这样监督面宽、透明度大,可以增强会计监督工作的力度。

法律制裁,对于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知情不举甚至同流合污等现象,除按规定予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外,严重的还可追究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加强法制教育,培养以法理财的观念和能力。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经济,我们会计人员是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者,必须依据国家的法规政策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做到以法理财。

七、在实践中进行道德修养

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 篇11

高校推行岗位设置管理是高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实现高校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重要转变,其实质就是要促进高校进一步搞活用人机制,优化高校的人员结构,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起有利于调动高校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事管理制,促进优秀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有利于人员合理使用。

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主要通过岗位结构比例调控、岗位类别管理、评聘分开管理和完善聘后考核管理等进行岗位的规范管理,客观上要求改变高校原来存在的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类别不合理等现象,实现人员的重新配置。人员流动的合理和有效也成为直接影

响高校岗位设置工作的关键因素。

1 岗位设置工作中人员流动的主要原因

1.1 现有岗位和身份不一致

由于历史原因,原来管理中存在岗位和身份不符,同一岗位多种身份等现象,如管理岗位上有按专业技术和工勤系列进行职级晋升的人员,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上有走管理工资系列的人员等混岗现象,以及有的管理岗位的人员同时具有管理和专技,或管理和工勤两种身份。岗位设置管理要求理顺岗位关系,专岗专用,以岗定薪,根据岗位职责要求进行管理和使用。

理顺岗位关系不可避免地要对原来的不规范现象进行调整,要允许根据个人工作经验和职业发展进行合理的流动。在理顺岗位和身份关系中,既要考虑岗位规范的要求,同时要兼頋人员的实际情况,不能搞一刀切,要切实保证岗位设置工作的平稳过渡。

1.2 结构调控指标压力的影响

岗位设置对不同类别岗位的指标实行了总体的调控,并根据高校发展的实际向专业技术岗位进行倾斜,加大了管理岗位和工勤岗位人员指标的控制力度。由于原有的管理和工勤岗位在高校人员中的相对比例普遍大于调控比例,人员出现过剩现象,人员的短期调控压力较大。虽然相关部门本着保证平稳过渡指导思想,提出承认现状、逐步规范的工作思路,但年轻人员个人职业发展和职级晋升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其流动意愿也相对较强。

由于学校人员年龄结构和学科发展存在客观的不均衡现象,同类岗位的比例调控,导致部分职级出现较强的竞争,人员发展的上升通道出现拥堵现象,短期内人员的晋升压力,从个人发展考虑,流动也会成为另一条出路。

1.3 竟聘落聘人员

岗位设置工作实行评聘分开,公开竞聘和聘期考核等管理措施,客观上要求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打破原来的“铁饭碗”和“聘任终身制”。虽然在岗位设置工作初期,从平稳过渡的角度出发,各校基本保证人员聘用到相应的岗位,从岗位设置工作的长远发展和长效机制来看,竟聘落聘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部分人员的退出问题也将是岗位设置将要面临的一个难题。

1.4 其他主客观原因

岗位设置工作的实施带来高校人事制度的重大变化,高校人员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薪酬福利、工作环境及其他主客观因素出发,也将重新思考个人的职业定位,也可能影响人员出现流动的现象。

2 高校人员流动的类型及存在问题

2.1 学校内部岗位间的流动

由于客观上存在的混岗现象,为规范岗位类别,一人一岗,专岗专用,学校内部岗位间的调整问题较为突出。内部岗位的调整主要有不同岗位类别间的调整,以及同类别不同学科、不同岗位和不同职级间的调整。

高校岗位设置工作中针对不同类别的岗位分别明确了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并制定了具体岗位的岗位说明书。看起来只要符合岗位任职条件就可以直接调整到对应的岗位,而实际操作中,学校内部岗位间的流动并非如此简单。通常不同类别岗位的调整要跨部门,岗位设置工作中,各部门岗位指标进行了控制,部门领导人从部门的发展和其他因素出发,往往会对流进人员进行控制,客观上造成部门间、不同岗位类别间的流动渠道并不畅通,从而导致混岗的情况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2.2 不同高校间的流动

高校之间人员互相流动的现象较为频繁,客观上促进了高校之间的人员交流,学术交流和相互渗透补充。岗位设置工作中,由于各校学科发展的不平衡,分级指标的差异等原因,高校一些人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从职业发展等因素考虑,可能会选择校际间的流动。

近年来,各高校加强了人员的进出管理,通过各种服务期限的要求和流动条件的限制,构建了人员流动特别是人员流出的保护壁垒,客观上加大了人员流动的风险和成本。另一方面,各校具体人事政策、学术环境和人际环境的差异性,也对校际间人员流动造成一定的影响。

2.3 高校和企事业单位间的流动

高校和企事业单位间的流动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的高校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才与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高层次人员的交流任用,是从地方和高校发展的战略考虑的;一种是高校和企事业单位间中低层次人员的自主流动。前者按相关政策执行。后者的流动是个人行为,情况相对复杂。

由于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政策差异较大,人员流动中的对接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高校的社保和企业的社保政策有很大不同,多数时候人员的流动不得不牺牲个人的现实利益为代价。

2.4 高校人员的其他流动

近年来高校人员出国留学、出国定居、自主创业和其他原因的离职情况也越来越多,这部分人员的退出,通常都是“净身出户”,直接解除聘用关系,与其将来可能存在密切的养老、医疗等社保,人事关系、人事档案的管理都没有明确的说法,个人原因的离职没有任何基本保障,由于没有对应的政策依据,应有的社保无法转移,离职成本较高,离职人员的二次择业难度加大。

3 完善岗位设置人员流动机制的建立

3.1 建立高校内部岗位间流动制度

高校应本着盘活现有人力资源,优化人员配置的基本思路,建立科学、规范、常态、长效的内部岗位流动制度。打通高校内部流动通道,允许符合条件的人员自主选择,合理流动,促进高校人员结构的更加合理,人员的流动既符合个人发展意愿,又有利于学校人员的培养使用。

建立高校内部岗位流动制度,应注意相关配套政策的建立,强化流动人员的适应性培训,管理和考核,充分调动流动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

3.2 建立健全高校人员的退出机制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进高校就是拿到了“铁饭碗”,客观形成了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现状。岗位设置工作实行岗位管理,人岗分离,岗变薪变,竟聘上岗,引入竞争机制,“铁饭碗”随时可能变成“瓷饭碗”。

岗位设置管理实现岗位评聘分开,竞聘上岗,必然出现少数人员落聘的现象,实行聘期考核管理,考核不合格人员也会转为待岗人员,落聘和待岗人员的安置处理问题,会成为高校不稳定因素,影响到高校的安全稳定和岗位设置工作的改革成效。对落聘人员和待岗人员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为他们重新上岗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同时要通过及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建立完善换岗、内退、病退和提前退休等妥善安置制度,解决落聘和待岗人员的生活出路问题。

人员的退出,包括正常的人员调出和由于个人原因的流出。流出的人员,无论何种原因,将来都可能成为学校的重要社会资源,因此人员退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也同样重要。退出机制的建立,既要贯穿学校科学发展的管理理念,又要体现以人为本,关注人员个人发展和实际需求。不仅要堵,也要有必要的疏,才能着眼长远,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

应着力建立适合高校发展的住房、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高校养老保险的建立,打通高校和社会人才之间的流动渠道,保障流出人员的切实利益。

3.3 培育高校人员合理流动的环境

高校是高技术管理人才聚集的地方,高级人才自身具有较强的发展需求,流动是促进人才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人才的流动具有双向效应,一方面,人才的流动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人才自身的价值提升,有利于学校知名度和声誉的增加,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整合,对促进国家和地区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高校人才的流出,对高校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特别是高级人才的流出可能影响学校的学科发展和团队建设。因此,培育高校人员合理有序流动的环境,保证高校发展的健康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高校应积极营造一种良好的用人育人留人环境,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管理留人,事业留人。其次,正确地看待人才流动的正负效应,疏堵结合,正确处理,保证人才正常合理的流动。第三,加强人员流动的制度建设,建立高级人才流动的预警机制。充分尊重流动人员自身发展的需求,对于有利于人员自身发展的流动,应为其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政策支持。通过制度来规范人员的流动,动态掌握人员流动情况,及时补充出现的人员缺口,切实保障高校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岗位设置工作实现了高校人员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客观上有利于高校的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人员的流动是必然的,正确对待高校人员流动的正负效应,建立健全人员流动的机制,促进人员合理有序流动,为人员的自我发展培育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年]87号.

[2]人事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7年]59号.

[3]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wenku.baidu.com/view/3c1278c589eb172ded63b73e.html

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 篇12

会计实际业务工作的基本岗位,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的相关规定,总体包括: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专职会计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总会计师。具体地讲,单位的基本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会计,工资核算会计,成本费用核算会计,财务成果核算会计,资金核算会计,往来结算会计,总账报表会计,稽核,档案管理等。

对于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而言,会计实际业务工作的基本岗位,除上述手工会计环境的基本会计工作岗位外,还可能设置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等电算化会计岗位。此时,软件操作岗位可由基本会计工作岗位兼任,即由基本会计工作岗位兼任输入相关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和查询、输出相关系统信息的职责;另外,电算主管岗位也可由会计主管兼任。

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 篇13

为了加强内控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制度观念和风险防范能力,根据《黑龙江省会计基本规范指导意见》、《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会计基本制度》,特制定《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会计人员岗位工作规范》。

一、结算管理

1、严禁受理伪造、变造的票据;

2、严禁受理背书不符合规定的票据;

3、严禁受理大小写金额不一致的凭证或票据;

4、严禁受理账号和户名不相符的凭证或票据;

5、严禁受理密码不正确、印鉴不真实的凭证或票据;

6、严禁受理凭证内容与附件不一致的凭证或票据;

7、严禁受理金额、出票(或签发)日期、收款人名称涂改的凭证或票据;

8、严禁信用社内部员工代理客户补盖票据或凭证上的签章、填制凭证;

9、严禁信用社内部员工代理客户办理错账更正;

10、严禁违反有关规定办理账户的查询、冻结、解冻、及扣划事宜;

11、严禁泄漏客户的资料;

12、严禁超过存款余额、贷款额度或拨款限额付款;

13、须事前复核和填制凭证的业务严禁事后复核、补制凭证;

14、内部业务凭证的各项交接必须严密手续,防止重要凭证的遗失,严禁将内部凭证交由客户代为传递;

15、对于利息、收费、赔偿金必须正确计算,严禁故意错记、漏记;

16、已经审查记账的会计凭证必须正确加盖业务印章及个人名章;

17、自行填制的凭证必须经有权人审批签章后方可进行账务处理;

18、处理各项业务必须坚持按照事权划分原则;

19、大额付款必须坚持大额付款确认制度。

二、核算管理

20、严禁临时离岗不进行程序签退;

21、严禁超权限自行记载账务;

22、严禁私自缮制记账凭证调整账务;

23、严禁采用一笔分多笔记账、空存空取等手段虚增业务量;

24、严禁乱用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过渡性科目;

25、严禁公款私存和私款公存谋取利益;

26、严禁账务未清或交接不清擅自离岗;

27、严禁故意隐瞒会计事实,乱用会计科目;

28、严禁对各类账、表簿刀刮、皮擦、药水腐蚀和硬性涂改;

29、账务处理必须依据合法有效凭证,严禁不按原始凭证种类及内容进行账务处理; 30、必须当时记账,当日结账;

31、所有冲正调账凭证必须经会计主管人员审查盖章后办理;

32、调整有关账户信息必须依据经会计主管审批的书面通知;

33、办理转账业务必须先记借后记贷,先记账后签回单;

34、办理现金收入,必须先收款后记账;办理现金付出,必须先记账后付款;

35、必须保证账务记载无误,总分账务相符;

36、必须按规定进行内外账务核对,确保资金安全;

37、办理资金调拨业务必须有资金管理部门的通知并经有权人审批方可进行账务处理;

38、使用手工报单办理辖内往来业务必须经过会计主管授权,辖内往来报单上必须加盖“辖内往来专用章”,必须认真审核辖内报单(汇总凭证)与附件的一致性;

39、必须坚持按日或定期进行账账、账实、账表、账据核对。

三、票据清算交换管理

40、严禁票据交换岗位人员同时兼办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同业往来、系统内往来等账户的记账与对账工作;

41、严禁票据交换岗位人员兼管客户账务的记账与对账;

42、严禁票据交换岗位人员兼管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过渡账户的账务处理;

43、严禁票据交换岗位人员兼管票据交换专用章和有关重要空白凭证;

44、严禁擅自涂改、更换票据及附件的内容;

45、同城票据交换必须将收受的票据按场次全部提出交换,严禁截留积压;

46、对提出、提入的凭证必须认真逐笔核对清单上的收、付款单位账号、金额,保证原始凭证与清单上的内容相符,严禁未经核对直接进行处理;

47、票据交换业务的经办员、复核员、交换员必须实行岗位分离,严禁兼(混)岗,票据交换员必须实行每年轮换制度;

48、交换票据必须密封或装包加锁并按规定进行存放保管,严禁将交换的票据带回家中,严禁委托他人代理交换,严禁在交换途中办理与交换无关的事宜;

49、提出的票据必须同计数单、清单、总数表的金额核对一致,提回交换凭证必须加盖有提出行的交换专用章;

50、代收他行票据必须保证收妥抵用,未收妥款项不得提前签发进账回单;

51、严禁提出票据不加盖清算专用章或接受不加盖清算专用章的提入票据;

52、严禁不按岗位设置要求及操作程序办理大额支付业务。

四、账户管理

53、严禁未按规定开立账户;

54、严禁未按规定办理账户的变更和撤销;

55、严禁信用社内部员工代理客户购买、传递、保管各类重要空白凭证。

五、印、押、证管理

56、印、押、证必须分管;

57、严禁密押主管及密押员相互兼任顶(替)岗;

58、严禁经办社的密押主管和密押员兼管联行专用章;

59、密押机及压数机的领发、保管、使用和上缴必须符合规定,并建立相关登记簿; 60、严禁营业期间在保险柜内存放个人物品; 61、严禁未经批准私自刻制业务专用印章;

62、补制新印章的代号必须按顺序编列,严禁与丢失印章号码相同; 63、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范围使用业务专用印章; 64、严禁在重要空白凭证上预盖印章;

65、业务专用印章必须做到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专人负责; 66、领取业务专用印章必须提供有效证件并实行双人签领制度; 67、非营业时间必须将业务专用印章入库(或保险箱柜)上锁保管; 68、超出权限使用业务专用印章必须经有权人审批同意;

69、必须按照有关制度规定办理业务专用印章的更换、停用收缴及销毁手续; 70、严禁将重要空白凭证交与无关人员保管; 71、严禁由客户签发属于信用社签发的重要空白凭证; 72、严禁将客户购买的重要空白凭证交给非购买单位人员; 73、严禁跳号发售和使用重要空白凭证;

74、严禁将重要空白凭证作为一般空白凭证保管;

75、重要空白凭证经管人员离岗时必须将重要空白凭证入箱、柜加锁保管;存放重要空白凭证的箱、柜内,不得存放业务专用印章、密押器、压数机等; 76、必须凭经会计主管人员签批的重要空白凭证领用单领取凭证,并登记重要空白凭证登记簿;

77、必须将重要空白凭证纳入表外科目核算,并按日核对确保账实相符; 78、必须坚持在签发重要空白凭证时进行销号控制;

79、必须对填错的重要空白凭证切角并加盖“作废”戳记后按规定处理; 80、必须保证重要空白凭证在换人保管时按有关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81、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重要空白凭证的上缴、销毁手续;

82、出售重要空白凭证时,必须折角核对客户领购单上的预留银行签章; 83、有价单证必须视同现金实行“账证分管”。

六、会计主管管理

84、严禁介入与会计主管职责无关的行政事务; 85、必须坚持坐班制度,严禁顶班替岗;

86、必须建立工作日志,逐日登记检查、监督工作情况; 87、必须按照会计主管岗位工作职责要求及时检查与核对各项会计制度执行情况,保证账务不错不乱;

88、必须每周检查一次库存现金及库房管理情况; 89、必须定期向主管部门汇报工作;

90、必须将检查中发现的重要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并督促整改;

91、必须对提出提入票据、票据交换清单和账务进行认真核对,保证账务处理的真实准确; 92、必须做好内勤人员的业务辅导工作。

七、会计辅导员管理

93、严禁提供虚假的检查报告; 94、严禁辅导员在前台顶班替岗; 95、严禁对检查工作敷衍了事走过场;

96、必须保证县级信用社会计辅导员每季对辖区内全部机构至少进行一次巡回检查辅导; 97、必须落实辅导责任制,做到查前有提纲、查时有记录,查后有报告; 98、必须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辅导情况,并提出整改建议;

99、必须要求被查信用社对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定期复查整改落实情况; 100、必须将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立即报告上级信用社; 101、必须做好对辖属机构业务人员的业务辅导工作。

八、现金及库房管理

102、严禁出纳员不及时入账,由于业务需要确需次日入账的款项,必须经网点负责人或会计主管签批同意;

103、严禁不按规定办理款箱寄库、款项入库和不按规定查库;

104、严禁现金实物不与现金科目余额核对就签章确认和现金调拨不按规定权限进行审批; 105、严禁将未经复点的现金直接入库或调出、存入人民银行; 106、严禁向无关人员泄漏库房有关情况; 107、严禁在库内办理出入库交接手续; 108、严禁白条抵库,挪用库款、实物;

109、严禁在现金调运途中办理与现金调运业务无关的事项或携带他人;

110、必须按规定处理长、短款,登记差错事故登记簿,并由客户签章备查,严禁以长款补短款;

111、管库员必须随时检查库内安全状况,严禁在库房内存放其它物品; 112、出纳员实物、钱箱必须坚持离岗加锁;

113、营业终了尾箱必须加锁寄库保管并办理交接手续;

114、金库使用钥匙、备用钥匙必须按金库管理规定妥善保管;

115、必须双人管库,分工明确,共同负责(同开同锁、同进同出、共同盘库);

116、必须将现金、有价证券、贵重及代管物品分别设账有序保管,并及时与会计部门核对账务,保证账款、账实、账账相符; 117、必须做到定期更换密码锁密码;

上一篇:【必备】感动作文下一篇:市调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