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论复习资料

2024-07-08

通论复习资料(通用5篇)

通论复习资料 篇1

1.试述儒家教育思想

儒家教育思想以道德教育为核心,教人如何“做人”,如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入世精神。儒家教育思想是乐观的“乐感教育”;是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是以群体为本位的;强调在学校、家庭及日常生活中积累到的行为,加强自身修养;追求道德的“自律”,反对“他律”。

1、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提倡“有教无类”可以说是其办学方针,不分等级、地区、年龄限制,平等入学

2、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伦理本位:儒家认为,治理国家除了让国家富足,还要对民众进行,伦理教育。即教育的目的一是培养人才,二是社会教化。同时孔子阐明在有了人口财富之后,才能进行教化。提出了富国教民和保国教民的思想,揭示了教育的作用。

3、关于教育目的思想:《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进行伦理教化。

4、关于教学理论的思想:

(1)主张要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学而知之”、“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重视反复学习,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思并重,学思结合的思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当学生思考却不能理解透彻时,需要老师启发引导。

5、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1)立志有恒:“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克己内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改过迁善:“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慎言民行、言行一致由“敏于事而慎于言”、“言必行,行必果”

6、关于教师的思想:

(1)因材施教:儒家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实践者,孟子曾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总结出了五种因材施教的办法。

(2)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热爱学生,忠于职守: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有教无类”即不分贫富、贵贱、种族和地区,任何人都可以入学,人人有受教育机会。体现了教育平等精神。

孔子认为,人虽有贵贱、贫富、智愚、善恶的差别,但教育不应该分贵贱、贤愚、亲疏。他认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孔子的这一思想,打破了当时教育是贵族的专利的现象,使教育扩大到平民,这对提高当时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启发诱导”强调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等。

2.试述佛教在中国古代的传播情况

中国拥有历史悠久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虽发源于中国社会,但它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从其他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成分,并把它们改造成自己的东西。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吸收,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已在中国扎下根,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先进国家。由于统治阶级重视文治政策,对儒释道三教都予以扶植,此时佛教进人鼎盛时期。宋代以后,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更加强固,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指导思想。在这种形势下,佛教日益与儒道相融合,一些主要佛教教派的基本观点为宋明理学所吸收,佛教日渐衰微。

东汉初年,佛教只是作为当时流行黄老方术的一种,用于祭祀活动当中,只是受到统治阶级上层中极少数人的信奉,但是还没有在民间产生广泛的群众影响。

三国时期,佛教以佛经翻译活动为主,大量的佛教典籍被翻译成汉文,培养了许多佛教理论人才,极大促进了佛学理论的发展,为后世佛教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西晋时期,民间自由信仰佛教的人数日益增加;知识分子也逐渐在将近百年间,接受了佛学思想,并结合实际便形成了两晋时期的玄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分裂战乱,现实的苦难使普通群众希望在求神拜佛中获得安慰;统治者也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又大力提倡佛教:佛典的大量翻译,佛教著述的大量出现,民间信仰者剧增,这一切汇成了中国佛教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隋文帝统一南北朝后,即下诏在五岳胜地修建寺院各一座,并恢复了在北周禁佛时期所破坏的寺佛像。种种措施使得佛教十分兴盛。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唐太宗即位后,下诏在全国“交兵之处”建立寺刹,请国内外名僧进行翻译经书、宣传佛教的感化事业,并且培养出了大批高僧、学者。高宗在帝都和各州设官寺;武则天令各州设大云寺。但是到了会昌五年(845),由于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发生了大规模的禁佛事件,佛教受到极大的打击。

元代佛教有了自宋以来最大规模的发展。至元代中叶时,僧尼总人数约超过百万。

清初皇室崇奉藏传佛教,对汉地佛教采取限制的政策。康熙时禁令稍微松弛一些。雍正虽重视藏传佛教,但主张儒佛道异用而同体,并行不悖,提倡佛教各派融合。乾隆时刊行《龙藏》,对佛教的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清末以来,杨文会、欧阳竞无等在日本和西欧佛学研究的推动下,创办刻经处、佛学院、佛学会等,为佛教义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思想家如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梁启超等都受过佛学的影响。佛学思想曾是谭嗣同所建立的《仁学》体系的思想渊源之一。此外,一批名僧如月霞、谛闲、圆瑛、太虚、弘一等也都奋起从事振兴、弘扬佛教的工作,使佛教产生了新的气象。清代佛教宗派主要有禅宗、净土、天台、华严、律宗、法相等。其中禅宗最为兴盛,净土为各宗共同信仰,其他则相对微弱。

3.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思想文化方面

1、丰富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

2、道教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贡献。道教为追求长生不死,即生成仙,从一开始起便十分重视修炼方术。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有关领域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这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二)道教对中国古代民间习俗的影响。例,对城隍、土地、灶君之崇拜和祭祀,几乎便及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乃至各家各户。

(三)道教保留至今的图画、雕塑、建筑、音乐又对传统艺术有很大影响。

(四)道教对中华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影响深远。

1、从有著录的绘画来看早在三国时就有以道教为题材的画,是杨修画的《严君平卖卜图》。

2、道教的雕塑也有较高艺术水平。福建泉州清源山的老子雕像,四川大足县的道教石窟造像

3、现存道教斋礁仪式中的音乐,则是一种“活化石”,与我国的传统戏曲有着血肉联系。

4.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特点:

从内容到形式考察,科举制度的重要特征是:

1.分科取士:科举即分科举人之义。封建王朝设立一定科目来公开招考人才。考试科目繁多,有常设科目和特设科目

2.考试为主、定期举行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考试。科举制与选举制(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重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以考试为主,后者以察举(推荐)为主 3.自由报考:这是科举制度区别于前代选举制度的本质特征。它是科举制度自由竞争、机会均等精神的体现。读书人不论出身、地位和财产,自行报名申请考试,不必由官吏举荐。4.文衡与择优录用 :科举制度以一种严格、规范的文化知识(主要是经学知识)作为公开招考、甄选人才的客观标准,突出了知识才学的重要性。政府不问士人的出身门第,“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以考试优劣和才能高低定资格,录用考试的优胜者。它不同于汉代察举制重德行、名声,也不同于九品中正制重门第出身。中国的科举制度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贤能治国,为我所用;标准客观,竞争公平;立法保护,稳定延续。

(1)它是教育进行和结束阶段选拔的人才的一个手段,因而也是古代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始至终与教育密不可分;

(2)它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并不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或者说主要不是看重干才,而是看重文才。(3)它所构成的价值体系,只是教人获取功名利禄,充当黄帝的工具和奴仆。

(4)它所造成的社会结构是官贵民轻,从而形成一个官吏社会。其作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统一了价值,延续了文化;推动了教育,培养了人才;稳定了政治,推动了发展。其负面作用表现为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脱离,内容单一,文体要求走向极端等。总之,因为有科举考试,才有中国官僚体制的稳定中的延续,也因为有科举考试,才有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曲折中的发展。

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优劣来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平等竞争性,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和社会的凝聚与整合,有益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承,特别是对古代教育和儒家文化的促进和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作用。

1.科举的平民化效果对文化的发展有积极影响,科举考试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大大调动了各阶层读书做官的积极性,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民智的开发。

2.科举制度的平等、公正带来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官政治的成熟。而由于文官政治的成熟,把权利、财富、地位与学识结合起来。就造成了中华民族极端重视教育、刻苦勤奋读书的传统素质。

3.科举制度对文化思想的凝聚整合起着重大的作用

管理学通论考试复习题 篇2

管理:是对一定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履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计划:指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一种预先筹划。包括确定组织活动目标,以及对目标实施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安排。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向并保证各项活动有序进行。

组织:为保证计划的顺利实现,而对组织系统的设计,以及对分工协作关系进行合理安排。领导:指管理者利用组织赋予的职权和自身所拥有的影响力去指挥、影响和激励他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内各部门、各环节能按计划开展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过程。决策:在内外环境条件的约束下,对于一定时期内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多种备选方案进行评价、优选的一系列管理职能活动。

激励:通过对员工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满足,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特定行为的过程。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或交换情报的过程,简言之,即信息交流。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

正强化:对于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给予肯定、表扬和奖励,以促使员工在类似条件下重复和加强这些行为的激励方式。

战略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为组织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所对应的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领导权力:就是领导者(权力所有人),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力相对人)做出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

人员配备:是组织根据目标和任务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16人员,以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

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简答题:

1、决策的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答:

1、问题发现;

2、问题确认;

3、建立议程;

4、确立目标;

5、信息搜集

6、拟定备选方案;

7、备选方案评估;

7、行动方案选择

2、什么是组织文化?其作用?

答:组织文化:是特定的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组织成员共同具有的特定价值、信念情感、态度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作用:

1、组织文化使组织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2、组织文化可以形成组织的凝聚力;

3、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有约束作用;评价性、自然性、个体性

4、组织文化可以使组织调整和强化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交流和相互作用关系

3、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有什么?

答:(1)主管人员及其下属的素质和能力。在主管人员与其下属的素质比较高、能力比较强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些。(2)工作的性质。凡是要求相互经常保持联系的工作,管理幅度就小一些。(3)工作的类别。如果管理的工作相同或类似,其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一些;否则,就应小一些。(4)管理者及其下属的倾向性。如果管理者倾向于对下属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而下属也需要的话,管理幅度就应小些;否则,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一些。(5)组织沟通的状况。如果组织沟通渠道畅通,信息传递迅速、准确,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一些。(6)组织环境和组织自身的变化速度。如果环境和组织自身都比较稳定,则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些;

反之,管理幅度就应小些。

4、.组织设计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

1、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原则;

2、整体协调的原则;“配合性设计”

3、突出重点的原则;

4、因事设职的原则;

5、权责结合的原则;

6、规范标准化和制度化原则

5、霍桑试验及其结论?

答: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1924--1932),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由于该项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工厂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试验、谈话研究、观察试验。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相对于“科学管理”只重视物质条件,忽视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工人生产效率影响的观点,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该实验导致人际关系学说的出现。

6.简述计划与决策的区别与联系。

答: 决策与计划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说它们是相互区别的,因为这两项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决策是关于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我们是从“管理的首要工作”这个意义来把握决策的内涵的。任何组织在任何时期为了表现其社会存在,必须从事某种为社会所需要的活动,在从事这项活动之前,组织当然必须首先对活动的方向和方式进行选择;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它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时期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但计划与决策又是相互联系的,这是因为:

(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逻辑延续。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2)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有时甚至是不可以割地交织在一起的。决策制定过程中,不论是对内部能力优势或劣势的分析,还是在方案选择时关于各方案执行效果或要求的评价,实际上都已经开始孕育着决策的实施计划。反过来,计划的编制过程,既是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也是决策的更为详细的检查和修订的过程。无法落实的决策,或者说决策选择的活动中某些任务的无法安排,必然导致决策一定程度的调整。

7、内部提升的优势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优点:(1)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弊端:(1)可能会导致组织内部“近亲繁殖”现象的发生(2)可能会引起同事之间的矛盾

8、领导者在带领、引导和鼓舞部下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答: 领导者在带领、引导和鼓舞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要具有指挥、协调和激励三个方面的作用。

9、简述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答:首先,沟通是协调各个体、各要素,使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其次,沟通是领导者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径;再次,沟通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企业客观的社会存在性使得企业不得不和外部环境进行有效的沟通。

10、外部招聘的优势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优势:(1)具备难得的“外部竞争优势。(2)有利于平息并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3)能够为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局限性:(1)外聘者对组织缺乏深入了解(2)组织对外聘者缺乏深入了解。(3)外聘行为对内部员工积极性造成打击。

11、管理包括哪些职能?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管理职能有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七种。

相互关系:(1)信息职能是其他管理职能赖以有效发挥的基础;(2)决策既与其他管理职能有所交叉(管理者行使其他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总会面临决策问题),又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依据;(3)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4)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12、为什么说创新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答:创新对于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首先是因为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基础,是组织获取经济增长的源泉。其次,创新是组织谋取竞争优势的利器。再次,创新是组织摆脱发展危机的途径。

13、什么沟通?个体间沟通,团队沟通,组织间沟通对组织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答:沟通是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目的是通过相互间的理解与认同一使个人或群体间的认知以及行为相互适应。组织中的个体间沟通对组织的重要意义还在于组织中的人的管理。新形势下,企业员工日益成为企业经营流程中专有知识的载体,成为产生企业竞争的核心竞争能力源泉。员工之间的交流及其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组织的知识在内部传递的表现。

团队沟通对组织的意义在于,在高度竞争的全球环境中,组织应用群体或团队解决复杂问题。当团队活动复杂而且难度大时,所有成员都应该在一种分权的结构中共享信息,以便解决问题。团队需要在各个方向上自由沟通。应该鼓励团队成员彼此间讨论问题,员工的大量时间应该投放在信息加工。但是,执行常规任务的团队沟通可以是集权式的,在处理信息上的时间不宜太多。组织间沟通,简单地说就是组织之间如何加强有利于实现各自组织目标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试图控制伴随竞争环境的变化而增加的各种知识是相当困难的,因此要进行有效的合作,企业必须走向合作,选择合作的竞争战略。

14、请比较分析双因素理论的优点、缺点?

答:赫兹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基本启示是:要调动和维持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但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努力工作,创造奋发向上的局面,因为只有激励因素才会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但是,其理论也有欠完善之处,像研究方法本身、研究方法的可靠性以及满意度的评价标准这些方面,赫兹伯格这一理论都存在不足。另外,赫兹伯格讨论的是员工满意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的一定关系,但他所用的研究方法只考察了满意度,并没有涉及劳动生产率。

15、简述人际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答:

1、人际关系影响工作绩效和员工的满意度。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群体凝聚力的基础;

2、人际关系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

3、人际关系影响员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16、内部招聘管理人员的优缺性?

答:内部招聘管理人员的优点:(1)管理者对组织情况较为熟悉,了解与适应的过程大大缩短,上任后能很快进行角色。(2)选任时间较为充裕,对备选对象可以进行长期考察,全面了解,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3)利于鼓舞土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4)手续简单,费用低。

内部招聘管理人员的缺陷:(1)“近亲繁殖”,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创新。(2)易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给公平、合理、科学的管理带来困难。(3)备选对象范围狭隘,易受管理人员的制约。

17、人员配备的基本原则?

答:(1)经济效益原则。组织人员配备计划的拟定要以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前提,要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2)任人唯贤原则。在人事选聘方面,从实际需要出发,大公无私,实事求是地发现人才,爱护人才,重视和使用确有真才实学的人。(3)因事择人原则。员工的选聘应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4)量才适用原则。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5程序化、规范化原则。员工的选拔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

18、领导者科学用人的艺术?

答:领导者要科学的用人,需要先识人,即发现人所珍有的潜在能力。欲要善任,先要知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人善任的艺术。也就是用人用其德才,不受名望、年龄、资历、关系亲疏的局限。同时要用人所长,避人所短。(2)量才适用的艺术。要帮助职工找到自己最佳的工作位置。(3)用人不疑的艺术。对委以重任的员工,应当放手使用,合理授权,使他能够全面担负起责任。

19、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园艺通论总结 篇3

1、园艺生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意义?

世界各国的园艺业都是农业中的大产业,这种趋势在发达国家或地区显得更为突出(1):食品、营养品。

现代社会粮食已不是人直接入口的主要食品,蔬菜和果品因为其营养和医疗价值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蔬菜和果品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是其他食品所不能替代的。蔬菜和瓜果不仅营养丰富,它们又多是低热量食品,医疗和保健价值很高。)

(2)工业原料:园艺产品作为工业原料,已经越来越多样化和专业化。食品工业、饮料和酿酒业、医药工业和化工业,应用园艺产品作为原料是很多的。

(3)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园艺植物都有覆盖和绿化土地、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评价一个现代化的农村或城镇,人的宜居与否,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4)园艺规划、园艺文化

2、园艺业发展的前景和热点?

(1)资源的最优化利用:通俗的说,就是适地适栽,即因地制宜地确定作物的种类和品种,最高效率的开发自然条件下的潜在优势,发挥植物种质资源的最优产量和最优品质。(资源优势的利用,还包括继续研究和开发野生植物资源。一些野生植物具有特别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其基因资源是宝贵的财富,万不可忽视------)

(2)发展现代化园艺产业: 分散、零星、落后的小农菜园、果园、或花圃,生产力低下,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现代化园艺产业,必须是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管理,劳动者有较高的文化与科技素质,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应当瞄准国际市场。园艺产业正在快速的发展中,是各地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

(3)观光农业、都市农业、旅游农业。这些概念的主要内容是与人们吃、喝、住、玩关系更加密切的农业生产,包括园艺生产。社会有这种需求,就应当给予关注和满足。(还有市场园艺,即自采菜园、果园、花圃)

(4)社区园艺、家庭园艺、微型园艺:社区园艺更贴近居民的生活,就在街道旁和楼房间应有一定的园林、果树、花卉、草坪,也可以适当加些蔬菜作物。家庭园艺,在家庭庭院、阳台、楼顶的种植。微型园艺:极小面积的种植区域或是配置小的景观,栽种观赏价值高的的微型植物。

(5)绿色食品、有机园艺。绿色食品简言之即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现在很多城市已设安全食品准则,来推动绿色食品的发展。有机园艺强调生产过程中严格不用或限制用非有机的肥料、农药等,以保证产品的绿色品质。

(6)设施园艺、运输园艺。设施园艺,目前主要是利用太阳能或调解热量的反季节栽培设施,如温室、塑料大棚等,广义的讲------。而运输园艺是基地化生产后的园艺产品的运输。(7)园艺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农业,是由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引申而来,主要有三个目标(生产:生产更多的产品,且安全优质。经济:生产者效益好,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生态环境的改善)。园艺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水土保持、节水节能、免除污染、提高劳动效率、实施绿色生产制等,当前最迫切的就是节水)(8)园艺文化、园艺疗法

3、举例说明园艺植物花芽分化有哪几种类型?

花芽分化是指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园艺植物花芽分化可分为以下几种:

(1)夏秋分化型:花芽分化一年一次,在6-9月份进行。这类植物的多数在秋末花芽已具备各种花器,只有性细胞的分化在冬春完成,春季开花。许多落叶果树、观赏树木、木本花卉均属于此类。如苹果、桃、梅花、牡丹、丁香等。常绿果树中的枇杷、杨梅花芽分化也属于此类,但花芽分化似乎并不经过一个休眠阶段,所以开花早、结果也早。

(2)冬春分化型:这种分化类型的植物一类是原产温暖地区的常绿果树、观赏树木,如柑橘类的许多种类在12月份至第二年三月份进行花芽分化。分化时间短,连续进行,春季开花;另一种是许多二年生花卉及二年生花卉,还有一些宿根花卉也是冬春分化花芽,如白菜、甘蓝、芹菜等在冬季贮存期里或越冬时进行花芽分化。

(3)当年一次分化、一次开花型。一些当年夏秋季开花的菠菜、花卉种类,在当年生茎的顶端分化花芽,如紫薇、木槿、木芙蓉以及夏秋开花较晚的部分宿根花卉。如菊花、萱草、芙蓉葵等。草坪草也多属于此类。

(4)多次分化型:一年中多次发枝,每次枝顶均能成花。如茉莉、月季、倒挂金钟等四季开花的花木及宿根花卉。枣、四季橘、葡萄等果树也是多次分化型。这些植物主茎生长到一定高度或受到一定刺激,能多次成花,多次结实。但后结的果往往不能成熟,一般不保留。

(5)不定期分化型:每年只分化一次花芽,但因为栽培季节不同而无一定时期,播种后只要植株达到一定的叶面积就能成花和开花。如果树中的凤梨科、芭蕉科的一些植物,蔬菜中的瓜类、茄果类、豆类,花卉中的万寿菊、百日草、叶子花等。

4、仁果类和核果类一般发生四次落果高峰的时期和原因? 仁果类和核果类一般发生四次落果高峰:

第一次落果:在开花前后子房尚未膨大时,以落蕾落花为主。主要原因是花芽发育不良或开花前后环境条件恶劣(低温、大风、干旱等),使花没有授粉或授粉不良而脱落。多年生果树如果头一年树体营养不好,分化的花芽质量不好,落蕾落花就会增加。

第二次落果:在花后1-2周内,子房开始膨大而脱落。主要原因是没有受精或受精不良,子房没有坐果的足够激素与营养(受精刺激)第三次落果:又称生理落果,在花后4-6周,也称6月落果。落果的主要原因是营养。因为幼果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养分,这时如果氮素供应不足或营养生长太旺,贮藏养分不够时,常使胚的发育中止,造成已受精的子房甚至长到一定大小的幼果萎缩脱落。

第四次落果:果实已接近成熟,采前一个月左右开始落果。这次落果主要是自然灾害(风、雹、高温等)或栽培管理不当造成的。

5、果树大小年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在果树生产中一年产量高,一年产量低的现象叫做隔年结果或是大小年,仁果类隔年结果的现象严重,主要有两个原因。

(1):枝叶生长与花芽分化:良好的营养生长是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有一定的枝叶生长量才能有一定的花芽量。但是营养生长太旺,特别是花芽分化前营养生长不能停缓下来,不利于花芽分化。因此,这一年往往形成的花芽少,下一年就开花少,坐果也少。但是营养生长太弱时,也没有较充足的养分供应花芽分化,也可能造成下一年开花少,坐果也少。而当下一年开花坐果少时,树体就会贮备较多的营养供花芽分化之用,所以小年时当年的花芽分化往往较多,那么第二年就会形成大年。

(2)开花坐果与花芽分化:大年时大量的开花坐果要消耗过多的营养,另外,幼果的种子产生大量抑制花芽分化的激素(如赤霉素),所以当年的花芽分化一般较少,那么下一年就会形成小年;小年时开花坐果少,就有较多的养分供应于花芽分化,来年就会形成大年。

(3)大小年的形成除了树体本身因素外,栽培管理不当或修剪不适也是其重要原因。(如当形成大量花和幼果时,不加以人为调节,或小年不采取保花保果);另外病虫害、干旱、霜冻、冰雹等也可能造成大小年。

解决方案:防止大小年首先应从调节树体营养和合理的负载量入手,加上合理的肥水管理,大年时注意疏花疏果,小年时则注意保花保果,一般都是能够控制大小年的形成。

6、说明有性杂交技术包括那些?

(1)了解育种对象的基本知识:花器结构、开花习性、授粉方式、传粉媒介和雌雄蕊成熟进程等

(2)培育亲本种株,选择杂交用花:种株培育的三项基本要求是生长健壮、典型性及无病虫危害,同时采取各种措施调整亲本花期,使之相遇。选择杂交用花应根据不同园艺植物选择适当开花节位或花序,选留数量适中,健壮饱满的花蕾。

(3)隔离措施:为防止非目的性杂交,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通常用半透明羊皮纸或硫酸纸进行花序或单花套袋隔离。

(4)父本花粉采集:父本花粉应从隔离条件下当天盛开花朵上取得。也可以在开花前一天取回父本花蕾,取出花药干燥后取粉。

(5)母本去雄授粉:两性花园艺植物的母本在在授粉前必须去除雄蕊以防自交。去雄一般在开花前一天下午进行。去雄后可以马上进行授粉,也可以在第二天花开时再授粉。(6)标记和登记:杂交后的花应挂牌标记,并建立有性杂交登记表。

(7)杂交后的管理:当柱头完全枯萎后,可除去隔离带,以免妨碍果实生长。要加强杂交母株的管理,适时摘心、整枝,合理施肥,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利于杂交种子的发育,并注意观察记载。

(8)杂交种子收货贮存:为了使能充分成熟,杂交果实应适当晚采。果实采收后,应放在冷凉的地方后熟,这样可提高种子的生活力。

7、简述育种的基本途径

(1)选择育种:即利用现有种类、品种在繁殖或栽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自然变异,通过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成稳定新品种的育种途径。包括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方法(自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方法、常异花授粉、异花授粉)和无性繁殖的选种方法(芽变育种、实生选种)

(2)有性杂交育种:是根据品种选育目标选配亲本,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新品种之中。包括常规杂交育种和远缘杂交育种

(3)其他育种途径:辐射诱变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生物技术育种、航天育种

8、促进扦插和压条生根的措施有哪些?

对于扦插:(1)机械处理:扦插材料剥皮、纵伤、环剥、刻伤等

(2)黄化处理:对不易生根的枝条在其生长初期用黑纸等材料包扎基部,能使组织黄化,皮层增厚,有利于生根。

(3)浸水处理:休眠期扦插,插前将枝条置于清水中浸泡12h左右,使之充分吸水,差后可促进根原始体形成,提高扦插成活率。

(4)加温崔根处理:人为的提高插条下端生根部位的温度,降低上端发芽部位的温度,使插条先发根后发芽。

(5)药物处理:应用人工合成的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插条进行插前处理。(吲哚丁酸、萘乙酸等)

对于压条生根同样采取:刻伤、环剥、绑缚、扭枝、黄化处理、生长调节剂等方法促进压条生根。

9、在嫁接过程中,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有哪些?

(1)砧木与接穗的亲和力:亲和力是砧木与接穗能愈合且正常生长的能力,嫁接能否成功,亲和力是最基本的条件

(2)嫁接的时期和环境条件:嫁接成败与气温、土温及砧木与接穗的活跃状态有密切的关系,不同嫁接的方法选择的嫁接时期不同。

(3)砧木质量和嫁接技术:接穗和砧木发育充实,贮藏营养物质较多时,嫁接易于成活。

10、举例简述蔬菜植物植株调整的内容? 蔬菜植株调整是一项细致的栽培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支架、压蔓、整枝、摘心、打杈、绑蔓、摘叶、束叶、及疏花疏果等技术。

(1)支架、压蔓:需要直立栽培的蔓性和直立性较差的蔬菜种类,需要借助它的辅助支撑才能很好的生长,如黄瓜、苦瓜、葫芦、菜豆等

(2)整枝、摘心、打杈:整枝是指除去一部分枝,对留下的枝引放于一定位置的措施。整枝通常通过摘心和打杈来完成。如茄子、番茄、和辣椒等可利用整枝控制过旺的生长和调节其空间分布,促进果实的发育。

(3)绑蔓:对于攀援植物或藤本植物,其自身的能力不足以使它牢固的附着在支架上,必须人为的绑缚,例如番茄、黄瓜、冬瓜、丝瓜等。

(4)摘叶、束叶:在植物体上不同成熟度叶片的光合效率不同,老叶相对新叶光合效率弱,呼吸消耗已超过其自身制造的营养物质,所以需要摘除老叶或病叶。如黄瓜展叶后30-35d光合效率迅速降低,45-50d基本无积累。束叶对花椰菜和大白菜有良好的作用。

11、整形修剪的作用,果树修剪分几个时期及每个时期的主要修剪方法?

整形修剪的作用:构成坚实的树体骨架,使树体具有较大的负载能力;保证树体具有合理的结构,充分利用光能及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维持树体良好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实现早果、丰产、稳产栽培;保证树体生产出优质的果实,提高果园经济效益;减少果园的病虫害的发生,维持树体健壮;控制树冠的体积大小与高度,便于管理;适应不良的土壤与生态环境条件,扩大栽培范围。果树的修剪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1)休眠期修剪(也叫冬季修剪):休眠期树体内贮藏养分较为充足,修剪后枝芽减少,有利于集中利用贮藏养分,包括短截、曲枝、疏剪、缩剪、长放、开张枝条角度、刻伤和环割。(2)生长期修剪(又叫夏季修剪):是春季萌芽后至落叶果树秋冬落叶前或常绿果树晚秋梢停止生长前这段时间进行的修剪。目的是可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抑制过旺的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果品质量。包括:除芽和疏梢、摘心和剪梢、扭梢和拿枝、环割、环剥、倒贴皮、大扒皮。

12、种植园规划设计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1)种植园园址选择:依据气候、土壤、水源、和社会因素等,其中以气候为优先考虑的重要条件。蔬菜和花卉都是对肥水需求比较迫切的植物,需选择肥沃的平地建园,需有水源条件。果树在我国发展的方针是“上山下滩,不与粮棉油争地”

(2)种植园小区规划:基本要求是“小区内气候和土地条件应基本一致,山地、丘陵地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防止风害,有利于机械作业等,小区的面积应因地制宜,大小适当”(3)种植园防护林规划:无论是果园、菜园、或花圃都需要建立防护林,防护林可以提高种植园良好而稳定的生态环境,合理的设计防护林带,才能发挥最大的防护效果。防护林可分为紧密型林带和疏透型防护林带。

(4)种植园道路系统规划:种植园中良好而合理的道路系统,是现代化种植园的重要标志之一。平地种植园的道路规划,主路、干路、支路依次按6-8m、4-6米、和2.5-3米的宽度设计,应达到任何天气下各种交通车辆都通行无阻的要求。

(5)种植园排灌系统规划:排灌系统设计是系统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在可持续发展农业中更应注意水土保持和节水问题。排水不仅有排洪、防淤、防涝作用,还是治理盐碱地的最好方法。

(6)种植园建筑物规划

(7)林木树种、品种选择和授粉树的配置:在选择树种时一定要清楚的了解本地自然资源与市场情况,做到因地制宜,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选择的树种应具备: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树种优良,适应市场需要等特点,品种的选择同树种一样。授粉品种应达到的要求: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花粉量大;进入结果年限和丰产年限相近果实经济性状(产量、品质等)也较好;生长习性和主栽品种相近等。

13、简述合理日光温室结构设计中的“五度”和“三材”? 日光温室的五度:

角度 高度 跨度 长度 厚度

(1)长度:温室东西延长,其长度一般在60-80米较为适宜

(2)跨度与高度:温室跨度是指温室的后墙内侧到前屋面底角处之间的距离,一般以7米较为适中。屋面最高高度与温室跨度以1:2.2为宜,所以高度应以3-3.2为宜。

(3)后墙体高度与厚度:后墙体高度一般受温室高度、后屋面仰角的限制,不能太高或是太低。后墙的厚度,影响隔热、蓄热的效果,0.4-0.7米厚的土墙或空心墙(内填隔热材料),效果较好。

(4)角度 : 包括前屋面角 后屋面仰角 及方位角 日光温室的三材:

骨架材料 透光材料(采光面材料):聚乙烯膜、聚氯乙烯膜或玻璃 保温材料

14、园艺产品的贮藏方法和技术特点?

(1)简易贮藏:利用一定季节的气温和土温来保持较为理想的贮藏条件,一般不要控温、控湿的机器设备。如埋藏、堆藏、窖藏等,结构简单、因地制宜,但温湿度难以调控,产品贮藏寿命不长。

(2)通风贮藏:利用冷热空气对流的原理,利用贮藏库内外温差和昼夜温差,引入自然冷凉空气,设施建筑比较简单,操作方便,库藏大,但需要有良好的隔热性能,有通风设备,适用于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多建于地势高,通风良好的地方。(3)机械冷藏:在隔热良好的建筑中,利用制冷设备降温并保持低温。不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并可调控温湿度。但制冷设备中常使用氟利昂对大气臭氧造成破坏。

(4)气调贮藏: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氧气浓度,结合低温,抑制产品的呼吸作用,延长产品贮藏寿命。包括自发气调和人工气调。

(5)减压贮藏:是气调贮藏的进一步发展,又称低压换气法,通过降低贮藏环境中的气压来创造贮藏的环境,但在减压条件下,组织极易蒸散干燥。

读美国史通论有感 篇4

本书共分四篇(分别是奠基立国时期,区域对峙时期,美国的现代化和向后工业迈进),十六章,非常简洁,总共23.8万字。笔者从第一次看本书至今已一年有余,之所以今天回过头来写一篇《通论》的读后感,原因是当初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有一些困惑的问题和想法。

《通论》作为一本简洁的美国通史类著作,其特色还是颇为鲜明的。作者在自序中归纳了本书四个特点。

首先,作者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美利坚文明的起源,而不仅仅把英国的殖民史看成美国的早期史。作者解释说“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创建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新的社会形成的过程,„„”(自序第1页)。(对于这一点笔者倒不认为是本书一个明显的特点。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解释历史问题已并非稀罕之事,从社会学解释历史问题的论著并不鲜见。历史学属人文科学,与社会学本来就难解难分,与社会学的结合,可以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对于“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创建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新的社会形成的过程,„„”笔者是十分赞同的,在阅读《通论》之前,笔者也是这么认为的。美国文明是不同于欧洲的有自己特色的文明,这一文明随着殖民地的建立而逐渐成型,并随着美国的独立而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

其次,作者将自己近些年来研究美国区域问题和区域历史时获得的不少新知识,也纳入了《通论》已改造美国史的内容和结构,所以第二篇标了个《区域对峙时期》的新题目,这是以往的通史中不曾用过的。作者认为,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对立与统一,不仅应是美国历史区别于其他国家历史的重要特点,也是推动美国历史发展特别是19世纪美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自序第1-2)这确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认为,杰斐逊与汉密尔顿的建国方针之争实际上是这种区域差异的一种体现,而杰汉之争不仅没有使这个国家分裂,反而使这个国家增添了活力。(第91页)不过,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南北之间的差异,导致了两种不同的资本主义制度矛盾的加剧,最终引发了几乎分裂整个国家的内战。这可能与作者所说的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对立与统一,是推动美国历史发展特别是19世纪美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一论点不相符。也许会有这种观点,美国内战扫除了工业资本之一发展的障碍,为此后美国经济的腾飞铺平了道路。我完全赞同这一论点,不过笔者认为,没有这种南北制度上的差距,或许更有利于美国以后的发展。

第三,以往的美国史编撰中,注意了内战后美国社会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垄断组织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现代化,极少注意其意识形态的变化及其历史意义,故在第三篇中作者写了《文化民族主义之形成》一章。在作者看来,由于特纳和门肯在历史和语言上的创意,乃是继1776年的政治独立和第二次英美战争后经济独立运动之后的一场精神独立运动,并且只有在这场精神独立运动之后,美国才真正完全摆脱了它对欧洲的依赖(自序第2页)。(门肯的《美国语言》被认为是美国语言的“独立宣言”;特纳一改美国传统史学家将美国制度和文化之源归于欧洲的传统理论和作法,指出“一部美国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大西部的拓殖史”,从而强调美国制度与文化与欧洲不同的特点,并对它们形成和发展缘源的思考从欧洲转移到新大陆。

第四,作者高度重视高科技革命的意义,并在本书中谈到了“向后工业迈进”的问题,并有专门的章节对高科技革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了论述。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因此今天的时代又被称为“信息时代”,以前的历史著作对高科技及其影响重视不够,在读到本书以前,这一问题也没有引起笔者的注意。后来笔者又读到作者的两篇文章《人类正面临从未有过的变化——论高科技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参见《世界历史》1999年第3期,2-12页)和《应当重视高科技革命问题的研究》(详情参见《世界历史》2000年第1期,9-10页),加深了笔者对高科技革命及其意义的重视。在作者看来,高科技革命改变了政治、经济结构制度,军事、外交,涉及到人类社会结构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影响是怎么估价也不为过的。

值得补充的是,本书标题为《美国史通论》,作为一本“通论”性质的著作,将重点放在“通”上,还是放在“论”上,亦或者二者兼顾,都值得推敲一番的。笔者通读《通论》,发现作者在“通”上做得还不是特别好。按理说用20余万字粗略的介绍一个年轻国际的历史并不十分困难,作者似乎不满足于简单的介绍,在粗略的介绍美国历史的同时,在某些问题上却也讨论的较为深入,比如对杰斐逊与汉密尔顿立国方针之争,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从争论的根源、背景、影响等等多方面进行了颇为详细地分析;还有三大区域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和文化民族主义之形成,作者都用了整章的篇幅进行了论述。这在一部20余万字的通史类著作中是难得一见的。这既反映了作者的研究兴趣与成果,也是作者“论”重于“通”的体现。作者也并不是置“通”于不顾,而一味的“论”,很明显作者也兼顾到“通”,即使对美国史一无所知的读者,读毕本书也会对美国历史有粗略而系统地了解。鉴于本书“通”、“论”兼备的特点,本书不但适合于一般想了解美国历史的读者,即使对一些美国历史专家相信也会有所启发吧。

笔者在初读本书时,有一个困惑颇久的问题:为什么进步主义思想和改革来自美国社会的中上层,而不是来自美国社会的下层(关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根本推动力还是来自美国下层)?作者提出了这一现象,但却没有给出原因,坦率而言,直到今天笔者仍然没有找到这个问题令自己信服的答案,理查德·霍 1

夫斯塔特曾指出:“1900年后十分壮观的农场主抗议运动,因中产阶级对社会和经济改革的热情而有了新的方向和新的发展。”姑且看作是一种解释吧。这个问题还有待于在以后进一步的学习中探寻答案。

还有一个问题当时也激起了笔者的兴趣:20世纪20年代,在政治上由自由主义走向保守主义的同时,也是知识分子走向反叛的时期。„„作者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作了分析,他认为知识分子走向反叛的原因很复杂,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大机器的采用引起的劳动的异化,以及物欲的发展对于人文的压抑。此外,战后美国在争取和平和组织国联问题上的失败,引发了与一战前大肆宣传的威尔逊理想主义的矛盾,是导致知识分子反叛的又一原因。而在20年代,由于共和党人执政,保守主义卷土重来,吏治的腐败随处可见,也增加了知识分子的反感。这一切使本来对社会和文化问题很敏感的知识分子感到,西方文明正在走向崩溃。(第257页)但是这一反叛对美国的经济并没有造成负面影响,20年代美国的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

笔者看书有一个习惯,对脚注、尾注和参考书目特别关注。本书脚注不多,参考书目却不少。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参考书目全部为英文著作。笔者毫不怀疑通过对英文著作的阅读,能够写出高质量的《美国史通论》。笔者怀疑的是,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难道就没有受中国同行的影响,没有参考他们的论著?并不仅仅是本书,现今很多有关美国史的论著都只引用英文论著,这证明资料来源的渠道日趋畅通,也是美国史研究进步的表现,可以了解当事国研究的最前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但是似乎也有自抬之嫌,很多人认为全英文的参考书,其质量自然非同一般。笔者对此倒有不同看法,就美国史而言,任何一本美国史著作的问世,其前提应该是对国内研究情况的掌握,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继承,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创新。因此受国内专业论著的影响在所难免而且必须。那种只引用外文而对国内研究成果视而不见的行为(至于用而不说的行为则更为学界不齿),并不利于中国美国史学的发展。试想一下,研究成果得不到承认,研究的动力有如何能够持久。中国的美国史研究,只有充分利用两种资源,才能使中国的美国史研究具有中国特色,否则,中国的美国史学不过是美国的美国史学的附庸而已在一个思想混乱的社会中,人们会忘记历史,忘记自己的痛苦.不论什么主义、思潮都有存在的可能。今天读了左派的文章、右派的文章、新左或右派的文章。我想有一个宗旨大家必须把握,作为人类处理某一类事情,都会有共同的目标,都会寻找公正,公平、博爱、自由作为终极目的。那么争论一定是在所难免的,只有在争论中,产生妥协、产生利益的平衡。只有在多元的思想下、才能产生更加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理论。从短期来看,专制与独裁见效是飞快的,可以迅速的整合社会力量,集中社会资源,甚至会达到辉煌的效果,给大家以蒙蔽激发起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个人崇拜等使人振奋的精神情绪。然而它所带来的后果是幻灭的,是一个美丽梦想的吹破,伤害是无比残酷和暴虐的。在历史长河中,他会象美丽的的海市蜃楼一样令人向往却不可及,永远使人陷入一种激动和渴望中,失去理性。在德国、中国、在朝鲜,在历史中一切集权国家,或多或少给人带来某些幸福感但是却使人的痛苦更加倍至。在这里我不愿意评价东西文化、也不愿简短说明谁劣谁优,因为对每一个现象导致的结果是复杂而深远的。但我们终究要撕掉表象,同时寻求人类的共同利益、共同福祉是可行的。从长期来看,多元的思维模式是比较难以达成一致,甚而在短期内会造成混乱。今日读了北大历史系教授何顺果的《美国史通论》,展开美国的历史充满争论、斗争、妥协、再斗争、再争论、再妥协。反反复复在互相的利益妥协中,找到了对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大化,在民主、自由、宪政、共和的道路上,没有风平浪静,他们会在宗教信仰、教育、科技等各方面随着历史的推进而不断完善,不断修正。我想这是人类的一个常态,符合历史的辨证规律。我们追求的是长远的利益,是普遍意义上的人的生活状态的美满和幸福。没有国家、没有地域、没有文化的差别,强调这些带有局限性,带有歧视性甚至排他性的概念,会使我们陷入无尽的争吵中。为此我们应该抛弃羁绊,抛弃党化思维、抛弃原有的旧思维模式切实寻找真理。寻找多元的思维模式,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开放言论,开放思想。由此中国才会走上一个充满理性,负责的大国之路。百年历史是悲惨的、是受外族欺压的、是落后的。但是我们不应总是充满仇恨,充满复仇感。历史不应忘记,但历史更应该总结,更应该深思,更应该理性的深思和独立的思索。不要简单的扣上帽子,归于某一个事实,我们必须学会全面的思维,全面的分析,只有这样才不会重蹈覆辙,重演历史的悲剧。

3罗荣渠先生的《美国历史通论》,是我最爱读的关于美国史的名家名著之一。虽说是学术著作,但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读起来绝无冗长枯燥之感,不愧是大家手笔。

罗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他就发表了名作《关于中美关系史和美国史研究的一些问题》,呼吁“尊重历史,如实地研究美国”。1982年,他访美归国后即在北大率先开设“美国史通论”这一新课,“以独特的课程体系、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别开生面”(“编后记”)。同时应人民出版社之约,开始撰写《美国的历史与文明》一书。后因致力于现代化理论和历史研究,这一写作计划被延搁下来,但留下了一份完备的手稿。收入本书第一编的《美国历史通论》,就是根据手稿整理而成的。《罗荣渠文集》编委会认为,这部书稿“以宏观的视阈、磅礴的气势、优美的文笔,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勾勒了美国这一新兴大国的立国、富国和强国的历史。在这部书稿中,罗先生首次以现代化和文明史为主线,以世界历史进程为参照,通过与俄、法、英、拉丁美洲的比较观察,立体地再现了美国的崛起历程及其世界历史意义。无论是在宏观史观、中观史论还是微观历史事件的解释,《美国历史通论》都充分体现了罗荣渠先生作为思想家的理论修养、作为专门家的学术修养。这无疑是一份应予珍视的学术遗产。”(美国的历史由英国人为主的欧洲移民在新大陆的拓殖开始的。罗先生说,“商业公司的企业精神,冒险家的野心,宗教自由追求者的梦想,三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早期北美殖民地的拓殖精神。”就是靠着这种拓殖精神,北美人从筚路蓝缕到宣布建立独立的新国家,用了不过一个半世纪的时间。自1763年开始,随着英国对殖民地控制的加紧,北美人“最初围绕征税权力的经济斗争,一步一步地转变为政治斗争。英国的报复行动的后果在于,它迫使殖民地人民把抗税斗争降到次要地位,而把捍卫自己的自治和自由、反对专制和暴政的政治斗争上升到主要地位”,终于揭竿而起,为自由而战。这是“美洲大陆上第一场革命”。罗先生总结道:“美国革命充分运用了英国革命中资产阶级利用议会反对封建王权的传统与思想武器,这一点带有鲜明的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它举起独立的大旗,把矛头指向大英帝国殖民统治的权力中心——英国议会与英王,这一点又带有鲜明的民族解放性质。一身而二任焉。这就是美国革命的特点。”与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同的是,“独立前,北美根本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按新的原则建立一个独立的新国家是这场革命的中心任务。”罗先生发现,美国立国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州先于国”。经过独立战争,13个各自为政的殖民地成为十三个独立自主的新国家,进而组合成为独立国家联合体——美利坚合众国:根据《邦联条例》的规定,组成美利坚合众国的各个州(邦),均保持其“主权、自由与独立”。尽管邦联体制比大陆会议制度前进了一大步,但并未形成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从邦联到联邦的巨大转变,是通过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完成的。会议期间,大小州、蓄奴州与自由州、南北方之间曾因利益冲突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宪法制订之后,在各州批准过程中又发生了激烈的公开的争论,但最终“美国通过和平而不是内战的途径,由民选的代表制订了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奠定了国家未来的政治制度的基石,使美国从松散的邦联过渡到一个统一的共和国——联邦共和国。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宪法的制订和批准开创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一项重大变革。”该宪法非常简明,确立了联邦制、人民主权和共和制国体、按分权与制衡原则创立的政府机构、首创了总统制,同时又成为“把多样性的美国结合成一体的黏合剂”。美国宪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国家的第一份政治现代化的蓝图,开创了近代世界制宪运动的纪元。

新的共和国诞生了,到处生机勃勃。北部制造业蒸蒸日上,西部自由农场经济快速发展,南部以黑人奴隶制为基础的“棉花王国”兴起,从而造成不同经济体制的并存、发展与新的矛盾。从独立到内战爆发,美国这个国家保持着“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林肯语)。而现在,奴隶制将美国一分为二。罗先生强调说:“在美国,按种族划分的奴隶制已形成一种与种族主义完全结合的社会制度。这种种族主义和白人至上在南部具有根源蒂固的传统,在西部和北部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尽管北部在独立之初就废除了奴隶制,但对黑人的歧视与隔离政策一直继续着……不能把奴隶制在美国仅仅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还应看成是一种社会制度。奴隶制作为南部文明的基础而存在,它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并与种族主义密切联系在一起。这是在考察美国黑人解放运动时不能忽略的一个基本特点,只有掌握这个特点才能理解美国内战以及黑人问题的全部复杂性。”这是一般教科书往往重视不够的。罗先生的分析,不仅画龙点睛,而且意味深长。

中国文化通论教学大纲 篇5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通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 课程代码:01228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学时数:3学分54学时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

制订人:马骏 修订日期:2007年3月10日 审核人:韩明 审核日期:2007年3月15日 审订人:莫其逊 审订日期:2007年3月20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中国文化通论是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也是本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之一。中国古代文化渊远流长、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特色,它对于中国古代乃至于当代的政治和人们的各种社会生活多产生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不仅有利于学生分析各种历史现象和今天的各种社会现象,而且有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古代民族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服务。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脉络和成果,较为深入地掌握各种主要文化现象的特点,提高对文化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以便准确地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状况和当前的国情,并使这种能力和认识渗透于各门课程的进一步学习之中。同时,培养学生进行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的主体意识,为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1章 绪论(理论讲授3学时)

掌握“文化”的内涵与界说,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认识学习《中国文化通论》的目的、意义,了解学习方法。

讲授内容: 1.“文化”界说;

2.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3.目的、意义和方法。

重点: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定义;中国文化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中西文化特点的比较。

第2章 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理论讲授10学时)

了解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殷商西周时期:从神本走向人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秦汉时期的一统帝国与文化一;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文化隆盛的隋唐时代;两宋时期理学建构与市井文化勃兴;辽夏金元时期游放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明清的文化专制与启蒙、开新。

讲授内容:

1.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2.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3.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4.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5.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6.隋唐:隆盛时代。

7.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8.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9.明清:沉暮与开新。

重点:各历史时期文化的主流特征。

第3章 姓名字号(理论讲授3学时)

了解姓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全国姓氏的数量,掌握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与西方国家姓氏制度的比较),姓氏的主要来源,名与字的关系,理解分析“号”在唐宋流行的主要原因。

讲授内容:

1.姓氏的产生与发展。2.姓氏的主要来源。3.全国姓氏数量。4.中国人的名、字与号。

重点: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姓氏的主要来源;名与字的关系;“号”在唐宋流行的主要原因。

第4章 宗教信仰(理论讲授6学时)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宗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并对古代宗教的历史分类、基本特点和文化功能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讲授内容: 1.多神信仰与三大崇拜。2.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3.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4.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5.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重点:中国宗教文化的特点和功用,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道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难点:如何理解佛教的中国化和中国化佛教。

第5章 教育 科举(理论讲授10学时)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教育和科举制度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古代教育的历史发展、辉煌成就和优良传统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同时,在了解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客观而公正地分析和评价科举制的流弊与功过。

讲授内容:

1.古代的学校教育。2.书院的兴起与衰落。3.古代的家庭教育。4.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5.科举制的流弊与功过。

重点: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点,“太学”“国子监”等的由来和职能,书院教育在历史上的三次高潮,“宋初四大书院”、“南宋四大书院”、“讲会制度”,古代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流弊与功过。

难点:如何评价科举制度。

第6章 典籍 科技(理论讲授6学时)

了解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熟识古代文化典籍;了解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理解掌握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分析其在近代落后的原因。

讲授内容:

1.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2.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3.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4.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重点:“四书五经”的定义,“经史子集”分类法,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3世纪以后中国科学技术的理论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难点: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科技的实用性特征和整体观的研究方法对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第7章 各类艺术(理论讲授10学时)

了解原始彩陶、青铜纹饰等远古艺术,了解掌握建筑、雕塑、书法、绘画、音乐、戏曲、楹联等各门类艺术各自的发展、成就及其特点,分析把握较之西方艺术中国传统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特征。

讲授内容:

1.辉煌的远古艺术。

2.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3.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重点:古代建筑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古代桥梁的特点和美学风格,园林艺术的特点,书画艺术名家名作;中国画和西洋画不同的艺术特征,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楹联艺术的特点。

难点:较之西方艺术中国传统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特征。

第8章 风俗习惯(理论讲授6学时)

理解掌握中华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共同特点,了解茶酒、烹调、服饰、婚、葬、花木、节日、崇尚和禁忌等方面的习俗的形成、发展和特征。

讲授内容:

1.中华民族风俗习惯的共同性。2.饮食文化。3.服饰文化。4.婚俗葬俗。5.传统节日。6.崇尚和禁忌。

重点: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共同特点,陆羽与《茶经》,酒的文化功用,中国烹调的特征及其中国菜的菜系,中国服饰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在各时代的特征,中国节俗不同于西方的特色。

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内容博大精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所以必须强调要大量阅读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教学过程以讲授为主,并辅以课堂讨论、课外阅读和作业练习。在教学时尽量采用讨论、分析与总结的方法,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历史感、相应的思辩能力以及对当前文化现象的实际分析判断能力。增加讨论课的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二)作业

根据章节内容,布置习题(以小论文的形式为主)。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对外汉语专业所有课程均有深刻的内在联系。通过本课程学习,既可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又可加深从文化学层面上对各门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建议教材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二)教学参考书

1.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总结下一篇:与柳絮有关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