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萨的历史

2024-06-11

披萨的历史(精选6篇)

披萨的历史 篇1

披萨的历史

批萨,显而易见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并且不仅仅局限于意大利半岛的一种美食。

将用水和好的面团摊平,然后放置于烫热的岩石,金属铁板上烤熟,或置于火炉内烘培,这是一种古老的,原始的行为。揉面的手法,摊碾的动作,用直接接触的炊具烤制还是用火炉烤制,可以上溯至整一个古地中海地区,以及中东至印度一带。

同样,极富有争议性的有关于批萨的词源学推迟了它的起源。“批萨”有可能来源于希腊语“pláx”,意思是“表面光滑的,摊平碾展过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批萨一词可能来源于“pinsa”,是拉丁语动词“pinsere”的名词形式,意思是“摊平碾展过的,磨碎了的”。

批萨代表着街头餐饮的水准,它是一种顺应了摆脱正餐约束愿望的食品。批萨蕴含着一种全球性的、世界的、互相关联的理念,从这一点看来,它不仅仅是一种面食了。

批萨成为了周六饮食的另一种选择的出口,它第一次打破了与父母共进晚餐的习惯,开创了与朋友聚餐的先河。批萨非常接近于简餐,接近于快捷随意的休闲食品,就如同涂抹巧克力榛子酱的面包片儿,或者是今天的汉堡包。它是一种暂避了妈妈,暂避了需要一个家,以及一种在家庭氛围下用餐的食品。

披萨最开始是“平民的食物”,意大利的贵族阶级以及上流社会并不屑于这种类似于快餐的食品,认为其缺乏高贵的进餐格调,并且食用披萨的方式与贵族觥筹交错,高贵典雅的用餐方式相去甚远,但是,当番茄进入欧洲之后,披萨中大量使用了这种食材作为料理元素,这才使得披萨通往上流社会餐桌的大门逐渐敞开。让披萨最终走向意大利美食标志宝座的是女王Margherita,她指明要Napoli的披萨匠人为她烹制这种“平民食物”,披萨师傅别具匠心的采用了红色的番茄,绿色的罗勒叶,白色的mozzarella奶酪,制作成了一种颜色与意大利国旗一致的披萨,并以女王的名字命名,从那之后,披萨成了意大利上下都十分欢迎的著名美味,Napoli也戴上了“披萨之乡”的桂冠,而那张以女王Margherita姓名所命名的披萨,时至今日,依然是意大利餐桌上最常出现的角色,或单独食用,或者加入其它配料,或成为以margherita为饼底的改良披萨。不能否认,它以最简单的食材,最淳朴的味道,成了唤醒意大利人乡愁味蕾的密码,同时,它悠久的历史,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也让它成了外国人接触意大利披萨历史必不可少的文化要因。

披萨的历史 篇2

针对学生学习历史的情况, 我们开始思考, 到底怎样进行历史教学才能让学生爱上历史?学习历史到底是学习什么?如果老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 那么, 学生还会排斥历史吗?关于这一系列的问题, 下面提出以下教学方法。

一、精彩的课堂开幕, 赢得学生的喝彩

精彩的课堂导入, 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如果老师在导入历史课堂时能够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 那么这一堂历史课就会进行地相对顺利。所以, 在老师开始历史教学之前, 完全可以设计一段精彩的课堂导入, 让学生的目光专注着课堂, 这样他们才能去倾听每一段历史。

在课堂开始的时候, 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来播放一段历史记录的视频, 然后让学生细细品味视频中所传达的信息。

比如, 当学生学习到“唐朝的繁荣”相关的历史知识时, 那么老师在课堂开始就可以选择一段与唐朝有关的记录视频, 其中, 视频中最好包含唐朝的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等内容, 这样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才会感受到唐朝的繁荣, 而且老师播放视频的时间最好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意犹未尽的感觉。最后, 当课堂导入进行到最后阶段时, 老师可以说:“唐朝后面的故事, 将由老师来给你们聊聊。”这样, 学生才会更加想要学习有关唐朝的故事, 而且在学生的过程中, 学生也会慢慢地为唐朝的统治感到自豪。

所以, 课堂导入不仅需要艺术感, 同时也需要技术, 如果老师的导入方式能够吸引学生, 那么, 后面的教学就会显得相对简单。

二、适当提问, 活跃学生思维

提问也是讲究一定的艺术和技术的, 如果老师在提问的时候总是以一副严肃的口吻问学生, 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感到紧张, 或者感到无趣。有的时候, 很多老师在历史课堂上也很少提问, 所以, 整个历史课堂就显得很沉闷, 这样学生也不会感到学习历史的趣味性。所以, 在历史课堂上, 老师也可以适当向学生提一些灵活的问题, 这样课堂才会显得有活力。

比如, 当学习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时, 很多老师都会向学生传达中国古代人很伟大的信息, 这样, 学生也不会思考, 自然也会认为中国古代人的伟大。但是, 当老师真正在进行教学时, 则应该适当引导学生, 向学生传达一些信息, 比如“中国人发明了火药, 但是他们却用来放鞭炮, 而外国人却用它来发明了大炮, 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 但是他们却用来算命, 而外国人却用来航海。”关于这一段话, 自然也传达了一些信息, 那么, 此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上面的一段话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个学生的理解不一样, 那么他们思考的问题不一样, 那么, 作为老师, 就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看法, 这样整个历史课堂才会显得更加有意义, 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发表看法的同时感受到中国古代人的弊端, 最后才能让学生去感悟历史。

三、自主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感悟历史, 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能力。如果老师在历史课堂上一味地给学生讲道理, 或者一味地让学生学习枯燥的历史时间, 那么学生的学习行为就会显得很呆滞, 当他们的脑袋只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上时, 那么, 他们学习再多的历史知识也是没有用处的。所以, 在历史课堂上, 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这样他们在探索历史的时候才会不断地收获到新的知识和感悟。

比如, 当学生学习到“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相关内容时, 老师则可以将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 然后再让每个组里的成员分任务进行学习, 老师留下一些问题, 如:“星星之火, 代表的是什么?这些星星之火是怎样燎原的?他们在其中做了哪些努力?“等等问题。那么, 当正式学习这些历史知识时, 老师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或者向其他学生介绍相关的内容, 最后, 当学生展示完以后, 老师则可以做适当的点评。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 而且还能在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中感受到交流的乐趣, 这样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才会慢慢地感悟历史所带来的道理与教训。

四、总结

倾听历史, 需要用心去静静地听;感悟历史, 需要用心去细细地品。学习历史, 不是一种任务, 而是一种态度。不管是老师, 还是学生, 只要带着激情去面对历史, 那么, 我们自然也会感受历史所带来的巨大魔力。

摘要:历史, 是需要我们用心倾听的, 而不是一味地听别人讲解。每个历史包含着很多的道理, 而这些道理也需要每个人去感悟。如果, 一个人学习历史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 那么他也很难感受到历史故事的博大精深。所以, 想要学生真正学好历史, 那么, 老师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 让学生能够用心去倾听历史, 去感悟历史, 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不会显得苍白无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博大精深,倾听,感悟

参考文献

[1]李宏.《初中历史之我见》[J].陕西师范大学, 2011年10月

做披萨的作文 篇3

苏杭爸爸先让我们洗手,不洗手是不可以做比萨的。首先准备蒸发了的面粉,用擀面杖把面粉擀成圆形。苏杭姐姐先做示范,我就照着样子做,可有一个缺口一直补不起来。程明说:“让我来。”我把擀面杖给了程明,程明用了最大的力气也没补上。苏杭姐姐说:“老爸,这个比萨做得不成功!”苏杭爸爸说让我来吧,他把缺口两边叠在一起,再用力一擀就好了。

接着,苏杭姐姐往锅里到油,再把比萨放进锅里,她又拿了两把叉子,让我们在比萨上叉孔。我问苏杭姐姐为什么要这样做,苏杭姐姐说:“比萨也要呼吸啊。”叉完了孔后,还要放上番茄酱,用叉子抹平,然后放上很多很多奶酪。我问苏杭姐姐:“为什么要放这么多奶酪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拉出丝来。”接下来放上洋葱,再继续放上很多很多奶酪。我问:“刚才不是已经放了很多奶酪了吗?”“因为一般在中间和下面都要放上很多奶酪,就能拉出更多的丝。”最后放上红辣椒、青辣椒、鱿鱼和虾仁,再放到锅里蒸。

我们等啊等啊,半个小时过去了,终于大功告成了。比萨香喷喷的,四周金黄,上面的辣椒、虾仁就象一朵朵盛开的小花。苏杭妈妈用刀叉把比萨分成小块,丝拉得好长好长,怎么也拉不断,要用小刀“嚓嚓”两下才能割断。

西餐礼仪吃披萨的礼仪 篇4

一、使用刀具和佐料

当然,你可以用刀叉吃盘子里的披萨,不过从心理上一定是直接动手拿起一大块披萨来的比较痛快。我比较喜欢直接用手拿着吃。对于佐料,不要在吃披萨边时加黑胡椒或者蒜酱。如果一定要加,可以用橄榄油,不过要慎重,因为如果让披萨在油当中游泳,将会是很失败的体验。

二、喝的饮品

一方面要大口喝下而非小口啜饮,这样可以帮助咽下面团,另一方面要有类似碳酸饮料一样的饮品帮助去掉油腻感。比如,可以选择可乐,啤酒或充气矿泉水,而不是葡萄酒,咖啡和果汁。

三、披萨饼底

因为是讲如何吃而非如何做,所以这个部分会着重在饼底的大小,形状和深度。首先,对于披萨来讲,“多多益善”的理论是行不通的。好的披萨大小应该在12寸—较小的7寸和10寸虽较适合人少的情况,但是并非正宗之选;过大的则显得荒唐。其次,在形状上,虽然现在也较多见到方形和矩形的披萨,但传统的圆形披萨始终更地道。还有,每一块披萨的末端应该是薄而柔软的,甚至可以卷起来,吃起来略有弹性的感觉。至于饼底的底部,应该有零星被烧焦的小斑点。至于饼边面团的部分,应该让人即使不搭配任何东西吃都觉得很陶醉。

四、酱汁

通常来讲,配料较少(蒜末和盐)的未煮过的西红柿果肉的味道更加纯正,而那些颜色较深煮过的掺入一些劣质的草本成分,除非在处理时非常小心,否则会有略酸带有金属感的味道。

五、馅料

这是最具争议性的部分,不过如果你借鉴几个较常采用的标准,就可以避免。

1、如果意大利人不会使用,就避免。

2、两到四种馅料食材是通常的可选数量。并且,不应过多突出某一种食材,而且要保证所有食材大小相当,保证在熟的程度一致。饮食常识

3、不要加过多辣的食材。

六、可接受食材

火腿,咸肉,意大利香肠,莫兹雷柆奶酪,塔雷吉欧奶酪,瑞可达干酪,蘑菇,洋葱,小西红柿,橄榄,新鲜草本食材;新鲜辣椒;浸泡过的朝鲜蓟,虾,贻贝,茄子,土豆,蒜,和茴香

七、边缘食材

烘烤过的鸡蛋,凤尾鱼,新鲜香蒜酱,刺山柑,西葫芦,芝麻菜和豆瓣菜,羊干酪。

吃西餐的用餐礼仪知识

第一个是“Menu”(菜单)

当您走进西餐馆,服务员先领您入座,待您坐稳,首先送上来的便是菜单。菜单被视为餐馆的门面,老板也一向重视,用最好的面料做菜单的封面,有的甚至用软羊皮打上各种美丽的花纹。

如何点好菜,有个绝招,打开菜谱,看哪道菜是以饭店名称命名的,一定可以取之,要知道,哪位厨师也不会拿自己店名开玩笑的,所以他们下功夫做出的菜,肯定会好吃的,一定要点。

看菜单、点菜已成了吃西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是种生活方式。”

第二个是“Music”(音乐)

豪华高级的西餐厅,要有乐队,演奏一些柔和的.乐曲,一般的小西餐厅也播放一些美妙的乐曲。但,这里最讲究的是乐声的“可闻度”,即声音要达到“似听到又听不到的程度”,就是说,要集中精力和友人谈话就听不到,要想休息放松一下就听得到,这个火候要掌握好。

第三个是“Mood”(气氛)

西餐讲究环境雅致,气氛和谐。一定要有音乐相伴,有洁白的桌布,有鲜花摆放,所有餐具一定洁净。如遇晚餐,要灯光暗淡,桌上要有红色蜡烛,营造一种浪漫、迷人、淡雅的气氛。

第四个是“Meeting”(会面)

也就是说和谁一起吃西餐,这要有选择的,一定要是亲朋好友,趣味相投的人。吃西餐主要为联络感情,很少在西餐桌上谈生意。所以西餐厅内,少有面红耳赤的场面出现。

第五个是“Manner”(礼俗)

也称之为“吃相”和“吃态”,总之要遵循西方习俗,勿有唐突之举,特别在手拿刀叉时,若手舞足蹈,就会“失态”。使用刀叉,应是右手持刀,左手拿叉,将食物切成小块,然后用刀叉送入口内。一般来讲,欧洲人使用刀叉时不换手,一直用左手持叉将食物送入口内。美国人则是切好后,把刀放下,右手持叉将食物送入口中。但无论何时,刀是绝不能送物入口的。西餐宴会,主人都会安排男女相邻而坐,讲究“女士优先”的西方绅士,都会表现出对女士的殷勤。

第六个是“Meal”(食品)

一位美国美食家曾这样说:“日本人用眼睛吃饭,料理的形式很美,吃我们的西餐,是用鼻子的,所以我们鼻子很大;只有你们伟大的中国人才懂得用舌头吃饭。”我们中餐以“味”为核心,西餐是以营养为核心,至于味道那是无法同中餐相提并论的。

西餐的喝酒礼仪

(a)一般的服务员会按顺序倒酒,侍者会来倒酒,这时,不要动手去拿酒杯,而应把酒杯放在桌上由侍者来倒。如果你不想让服务员给你倒酒,那么就用指尖碰一下酒杯的边缘,以示不想要了。

(b)为避免手的温度使酒温增高,正确的握杯姿势是用三根手指轻握杯脚,即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杯脚,小指放在杯子的底台固定。

(c)喝酒时绝对不能吸着喝,应该倾斜酒杯,就像是将酒放在舌头上似的喝。你可以轻轻摇动酒杯让酒与空气接触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摇晃杯子。

描写披萨的作文500字 篇5

在妈妈即将点好披萨之际,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溜进厨房,躲在一个角落,偷窥厨师做披萨。只见他拿出一个披萨模具,娴熟地把面粉倒入模具。紧接着,拿出一个大油桶,只听得“哗啦”一声,把油倒进锅,然后抓起一把洋葱和鸭肉放入锅里翻炒,又拿起右边的两个瓶子,我定睛一看,是蕃茄沙司和蒜蓉辣酱,均匀地倒了一些,再拿起黑胡椒和盐,各洒了一点,还放了一些什么草和一些糖,最后放入一些水,炒匀了。厨师把炒好的披萨料捧出来,把馅料涂上去,又撒了些芝士,就放入了烤箱。我不由暗自感慨:做个披萨真不容易。烤了将近二十分钟,终于出炉了。

我赶紧回到座位上,不一会儿,服务员便将披萨送上来了。披萨被分成了六块,鸭肉和面包融为一体,它整体是圆的,凹凸不平地像朵花。面包是金黄色的,上面洒满了黄瓜丁。披萨的边角极脆,香气扑鼻,色泽鲜艳,我们早已迫不及待了。妈妈小心翼翼地夹了一片吃了一口,太美味了,她情不自禁地赞叹。我也尝了一块,顿时满口生香,好吃得无法形容,就连那面包,也是异常的松软可口。毕竟是吃西餐,我本来还打算发扬发扬“绅士风度”的,现在却什么都不管了,开始狼吞虎咽,大快朵颐,不一会,一个大披萨就下肚了。

披萨的历史 篇6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历史背景的交代

在“中华民国”政权建立前夕, 对于采用怎样的政权组织形式, 革命派内部存在很大分歧, 主要体现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总统制和以宋教仁为代表的内阁制两种主张。几经讨论最终选定了总统制。1912年3月11日, 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此时又加进了“特别规定”, 即实行责任内阁制。孙中山既已为总统为何又采用责任内阁制呢?民国政府确定的政体究竟是总统制还是内阁制?

高中学生基本上能够理解一个国家采用何种政体势必出于对本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背景的考量。此时的民国政府又面临着怎样的历史环境呢?原来在制订约法的过程中, 鉴于当时南北和谈已成定局, 袁世凯必将就任总统的现实, 最后关于政体的设计临时改弦易辙, 既规定了总统的各项实际权力, 又极尽可能地赋予参议院和国务院各种广泛的权力和实际的责任, 以限制总统的权力, 成为一种介于总统制和内阁制之间的特殊的体制, 表现出因人设法、法随人变的倾向。唐德刚先生称这一举动为“同盟会所掌握的参议院, 对未来的大总统所投的‘不信任票’” (1) 。孙中山先生为了尽力维护共和, 防止袁世凯独裁, 不得不采用了如此复杂的政权组织形式。然而最终这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景, 1914年5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便被拥有更强势力的袁世凯废除。

在教学过程中, 在学生了解《约法》的基本内容后, 通过问题探究材料分析让学生了解背后的故事, 帮助学生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学习方法, 认识历史现象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从而更好地体会孙中山等人维护革命果实的良苦用心与诸多无奈。

二、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承认历史的不足与局限

中共“一大”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 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直到阶级斗争结束, 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当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对这个奋斗目标发表自己的看法时, 几乎没有学生提出质疑。学生比较习惯地“坦然”接受, 认为中国共产党既然是无产阶级政党必然视资产阶级为死敌。正如约克大学历史教授陈志让所说新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存在的其他党派, 包括国民党, 采取了一种敌视的、不合作的态度” (2) 。

然而当时的中国政权并不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广州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在为反帝反封建做着不懈的斗争。资产阶级此时应该是联合的对象而不是敌人, 这符合了帮助中国建党的共产国际的战略计划。“共产国际以及统治大国中的共产党应把力量集中在解放斗争上, 把这一斗争当做世界革命的准备阶段。列宁预见到, 殖民地的新兴的资产阶级必然要领导这些解放运动;他坚持, 殖民地每个新生的共产党应该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帮助资产阶级。这是统一战线的战略” (3) 。中国虽然不是殖民地, 但被纳入这一计划。而共产党在不断开展工人运动的实践过程中, 逐渐认识到尚未强大的工人阶级要战胜强大的敌人, 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于是出于各自发展与对敌斗争的需要, 在共产国际的安排下, 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并不在于她从一诞生就是完美无缺的, 正是由于党有着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知错就改的精神, 在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过程中不断吸取失败的教训, 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才逐渐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把这样的历史告诉学生, 非但不会让他们对党的认识产生偏差, 反而更能培养其历史感, 使其了解新生事物的发展历程。

三、历史概念的严谨———避免概念的模糊

在第三课, 介绍元代的行省制度时, 称:“行省之下, 分设路、府、州、县, 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而在文右插图《元朝行省图》中又将与当今西藏基本相符的地区标示为“宣政院辖地”。那么宣政院与宣慰司到底是什么关系, 文中所谓“边远民族地区”怎么界定?

宣政院是元朝四个级别最高级别的中央机构之一, 拥有同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同等的独立的任官系统。宣政院原名总制院, 后根据唐朝皇帝在宣政殿迎接吐蕃使节的典故, 将其改名为宣政院。《元史》卷八十七载:“宣政院……掌释教僧徒即吐蕃之境隶治之。遇吐蕃有事, 则为分院往镇, 亦别有印。如大征伐, 则会枢密府议。”表明宣政院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统辖吐蕃 (西藏) 地区各项事务, 主要包括军事方面、行政方面和刑事裁判。而宣慰司则为宣政院下辖的地方军政机构, 直接管理吐蕃地区, 共设三府, 分别为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宣慰司不向行省负责, 直接受统于宣政院。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 并不要求掌握宣政院与宣慰司的具体关系, 课本出现这两个名词却不做任何解释, 很容易让学生混淆概念, 弄巧成拙。因此, 笔者认为, 课本在此仅列出一个概念便可, 若保留插图内容, 即将行文中宣慰司替换为宣政院司, 补充其管辖全国佛教事宜的职责;若都用宣慰司, 则便将“边远民族”具体到吐蕃, 避免概念的模糊。

四、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重视历史图片信息

在第二十课“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一目, 配有三幅插图,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附在会议的内容之侧。五星红旗在会议上被定为新中国的国旗, 同时教材也提到《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却对国徽只字未提。既然图片展示出来, 那么就有必要进行解说, 否则学生会认为国徽也是在此次政协会议上通过和确定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国徽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和象征, 确定国家的国徽是一件庄重而严肃的事情。1949年7月, 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 在《人民日报》登出了向全国征求国旗、国徽及国歌词谱的启事。之后全国各界人士都热情地参与到这件颇具历史意义的工作中。中共中央还特别授命清华大学营建系和国立北平艺专分别成立国徽设计小组并面向社会征集图稿。截至1949年8月20日, 共收到国内及海外华侨寄来的国徽稿件112件, 图案900幅。这些稿件和图案虽各具特色, 但都有不足之处, 故都未被采纳。因此, 政协会议上只通过了国旗方案和国歌词谱, 并没有公布国徽方案。为了在1950年的国庆节挂上新国徽, 两个设计组的专家和学者们, 对各种构思和设想认真推敲, 反复研究, 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先生抱病参加设计工作。在反复比较和斟酌后, 最终确定了国徽设计方案。1950年9月20日,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全国颁发了公布国徽的命令。从此, 我国庄严而美丽的国徽诞生了。

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己去搜寻国徽诞生的过程, 当学生了解了国徽诞生的这段历史, 必定会更深刻地认识到国徽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新中国诞生, 万象更新, 似乎任何事情都让翻身做主的人民兴奋不已。对国徽设计工作的高度参与, 设计人员的忘我工作, 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当时的国人参与新中国建设的炽热情怀。

课本是有限的, 知识是无限的。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有形的, 能力与情感的培养则是无形的。在新课改背景下, 我们追求更高效和谐的课堂, 如何将有限的课本知识展示在有限的课堂中, 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与历史情感, 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照本宣科。在课堂中适当补充历史知识, 或者针对一些历史现象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不仅不是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反而能帮助我们实现课标所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师不要简简单单地教教材, 而要用教材教, 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点的传授, 而要尽力将最客观、最符合历史事物发展逻辑的历史告诉学生, 培养学生客观分析历史、全面认识历史的能力, 为他们敞开一道通往历史殿堂的大门, 期待学生的自我创新。

摘要:课本是有限的, 知识是无限的。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部分历史知识与现象做必要的补充和说明, 适度延伸课堂, 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和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的认识理解出现偏差。

关键词:课堂延伸,历史感,历史眼光

注释

1唐德刚.袁氏当国.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8.

2费正清, 等.剑桥中华民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580.

上一篇:崔杰市长在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下一篇:创建语言文字素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