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肖像(精选5篇)
历史的肖像 篇1
詹姆斯·乔伊斯的《肖像》既是一部青春小说, 也是一部自传性很强的“发展小说”。他在《肖像》的创作过程中朝着现代主义的方向迈出了难得可贵的第一步。充分体现了20世纪初西方文学新潮的许多特征。《肖像》的问世在西方文坛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主要原因不在于作品的主题, 而在于作者的现代主义倾向。本篇从该小说的节奏出发, 旨在研究《肖像》中的新型的写作技巧。全书五章与其说建立在合乎逻辑和按时间安排顺序发展的情节之上, 倒不如说建立在明快和跌宕起伏的节奏之上。这部小说与传统小说不同的是它的节奏并不是建立在词汇或句型的有规律重复之上, 而是建立在小说某些形象的叠观, 语言风格的变化及主人公波澜起伏的心理冲突之上的。
第一, 两组意义截然不同的形象交相叠观。在小说中, 乔伊斯成功地采用了两组意义截然不同的形象来揭示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一组是由“嗓音”和“街道”组成的静态形象, 另外一组是由“大海”和“飞鸟”组成的动态形象。动静交替, 两组形象彼此呼应, 交相叠观使小说在结构上产生了一种明快的节奏感。乔伊斯别开生面地采用了“嗓音”和“街道”等静态形象来表现主人公的心理障碍及错综复杂的精神活动。“嗓音”是反复出现的一个形象, 它象征着陈腐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 代表着一切影响斯蒂芬健康成长的制约因素。事实上, “嗓音”成为了家庭, 教会和社会的声音, 随时都在向他发出号令。
“他经常听到他父亲和老师的嗓音, ……正是这些空洞的嗓音所引起的骚扰使他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犹豫不决、停滞不前。”
斯蒂芬无疑听到的最多的是他父亲的嗓音。即使当他闭着眼睛在黑暗中行走时, 他依然能听到他父亲的声音。他父亲的世俗观念和陈词滥调对斯蒂芬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使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茫, 不知所措, 几乎难以辨明自己的思想。尽管他试图从社会和家庭束缚他的枷锁中解脱出来, 但他却发现自己是一个笼中的小鸟, 在世俗中挣扎再挣扎。
另一个反复出现的静态形象是“街道”。都伯林肮脏和狭窄的街道是道德瘫痪和社会腐败的象征。这座城市中污秽的大街小巷在斯蒂芬的意识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每当他感到孤独和愁闷时, 他便独自到街上去游荡,
“他闲逛在黑暗泥泞的而街道上, 凝视着街道旁昏暗的小巷和门道……他感到黑暗中有某种黑色的东西整向他袭来, 一种难以名状的、沙沙响的黑东西像潮水一样涌进了他的全身”。
在这样混乱无序的街道上, 斯蒂芬从那些散发着臭气的小巷中听到醉汉嘶哑的欢闹声, 并看到那些身穿艳丽长袍的女人和姑娘在街旁的房子前徘徊, 她们悠闲懒散, 香气扑人。斯蒂芬在都伯林污秽、昏暗的街道上常常受到各种的诱惑, 他的所见所闻对其性格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消极作用, 并使其心理成长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另一组动态形象“大海”“飞鸟”则象征斯蒂芬意识的觉醒和对理想的追求。大海和飞鸟是自由的象征, 对激发斯蒂芬的情感, 唤起他的意识的觉醒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从大海的形象中得到了深刻的启迪, 看清楚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同时, 他仿佛听到有人用希腊语在呼喊他的名字, 他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飞鸟对主人公的意识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他从飞鸟中看清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若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 他必须像神话典故中的迪德勒斯一样展翅飞出迷宫, “去生活, 去犯错、去跌倒、去胜利, 去从生命中再创生命!”。
第二, 语言风格的变化。在这部小说中, 乔伊斯运用了多种语言, 随着小说的展开, 语言风格一直在变化。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节奏感。不同的语言风格的语体表现了主人公不同时期的性格特征与心理变化。翻开小说的第一章, 作者用简单的语言来展现给读者一幅生活画。以一个故事开始, 开局以小见大, 微言大义, 通过一个充满形象和象征意义的童话故事不仅反映了斯蒂芬的朦胧意识, 而且也预示了他未来坎坷不平的生活道路。象征主义手法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应用。乔伊斯还运用符合小孩的感觉和思维习惯的词汇和句法来表现一个儿童的感性生活。在小说的最初几页, 乔伊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童年时期的各种印象和感觉。印象主义象放电影似的从一个生活场面跳到了那个一个场面。随着斯蒂芬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以及冲突的不断加剧, 乔伊斯的语体也发生了变化, 意识流手法, 现实主义手法, 自然主义手法都轮流交替地被作者妙用, 加之, 斯蒂芬长大以后, 语体又发生了变化, 此外, 诗歌题材, 日记题材, 美学风格都极大地促进了小说的节奏, 刻画了这位青年艺术家的形象。
第三, 最富节奏感的莫过于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心理冲突。他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冲突的过程。在小说中, 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经省斗争。《肖像》的每一章几乎都以冲突开始, 并以矛盾的暂时缓和而告终。然而, 前一章的冲突的结束又引出了后一章新的矛盾冲突。我们列举第一章和第二章为例, 第一章最后一部分中斯蒂芬向校长反应了自己所遭受到的不公平的侮辱和体罚, 校长表示这是个错误, 他获得了一种幸福和自由的感觉。这一章以冲突的暂时环节而结束。第二章又以冲突开始, 斯蒂芬的孤独感和异化感日趋严重, 他的心理突更加激烈。结尾时他投入了一个妓女的怀抱。当然小说的每一章都是这样的开始与结束。就不再解释。
《肖像》的节奏美是新颖的。大到小说的结构安排, 小到语言风格的不停变化。各种动静形象的交替出现。乔伊斯不亏为二十世纪世界现代文学的鼻祖。不仅把美学运用到小说创作中, 而且把音乐的节奏也引入了小说世界。
参考文献
[1].侯维瑞, 《现代英国小说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
[2].李维屏, 《乔伊斯的美学思想和小说艺术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3].李维屏, 《英美现代主义概观》,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4].李维屏, 《英国小说艺术史》, 上海:上海外与教育出版社, 2003.
法国社会的肖像 篇2
行会主义是对这样一种社会现象的概括:在法国劳动市场分割和社会谈判结构发生变动的压力下,社会日益分化,出现“行会”组织。各行各业各单位都奉行本位主义和利己主义追求自身的职业利益。一部分单位例如大银行、大公司的职工,由于他们控制了国民经济要害部门,掌握了强大的社会权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组织起来,为自己小集团的私利而斗争。得到的,不能失去;没得到的,力争得到,而且是“多多益善”!达不到目的,就罢工,停止经济机器的运转,迫使当局就范。另一部分人,例如清洁工和非正式职工等,地位低下,力量微弱,在社会经济系统中无足轻重,又存在着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他们没有组织,一盘散沙,因而也就不能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别人有的,他们没有;得到的,还可能失去。完全是一种弱者的“马太效应”:没有的更没有。
行会主义的产生与企业的经济地位有关。当一个企业在市场上处于支配或垄断地位时,它就有可能产生行会主义,把职业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同时,社会党人政府在社会政策和分配政策上有意无意的支持,也是它产生的原因。德克洛泽还从经济体制的比较和国民心理的角度剖析了行会主义。他认为西方市场经济是一种高效率的经济,但它的发展伴随着通货膨胀和失业的苦恼;苏联计划经济保障充分就业和稳定,但又常常陷入消费不足、物资短缺的困境;对于这两种体制,法国公众就象一对流亡法国的匈牙利夫妇,既羡慕西方高水平的生活,又留恋匈牙利“劳动者天堂”那样,追求一种制度下的生活条件和另一种制度下的劳动条件。
想与市场经济发生联系,捞取好处,又不想参与其中,接受竞争的考验,这与真正的经济繁荣是背道而驰的。经济繁荣的出发点是生产效率,是每一个企业为谋取最高经济效益而生存;而行会主义的出发点是“行会”成员谋取最大限度的好处。德克洛泽以法国航空公司为例,批评行会主义的弊病。航空公司想更新客机,用两人驾驶的“波音747”取代三人驾驶的旧式客机,这项决定却遭到工会反对,原因是新式客机将夺去一些驾驶员的饭碗,没办法只好照旧使用旧式客机,结果法航生意被别人抢走了不少。类似的问题,在法国其他行业如钢铁、造船、核子等部门都严重地存在。这样,法国企业和单位的产品和服务,当然没法和别人竞争。更何况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企业需要开拓创新精神,需要灵活多变的经营策略,需要效率主义的经济体制,而行会主义离这种要求,差距又何止十万八千里?对此,作者在书中表露了深深的危机感。
行会主义另一恶果,就是它的存在和发展,造成了现代社会严重的不平等。德克洛泽认为,自由竞争导致的不平等,是一种公正的不平等,而法国现代不平等则是一种不公正的不平等,它来自于行会主义。不平等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货币领域中的不平等,例如工资不平等;另一种是非货币领域中的不平等。前一类不平等,近年来,大有缩小之势;而后一类不平等是由法国行会主义造成的不平等,则相应地大大扩张了。
德克洛泽在书的最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建议。他认为,法国要摆脱困境,关键是与行会的利己主义决裂。要让全体法国人参与现代经济的竞争,分担世界市场的制约与风险。对于国家来说,计划调节仍是必要的,但社会党政府的政策重心应放在振兴企业经济上,帮助企业提高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在分配领域,要实行公正分配原则,反对“强者为王”的法则;真正做到“有活大家干”,同时,用收入不稳定取代职业不稳定。最后,他主张建立一个自选式的社会。人人在竞争中选择自己的社会条件,只有这样,才符合真正的社会进步。
德克洛泽说,他是一个记者,而不是政治家;他的目的只在于说明某种社会现象,而不在于确定一项政策。《多多益善》的价值正在于它归纳了法国社会中具有“深刻趋向”性的问题——行会主义。就其一般意义讲,行会主义是人类对竞争机制的一种心理反映,是不完全垄断的经济的产物。
写母亲肖像的作文 篇3
我不知道我是否爱我的祖国。我只知道小时候很期待春天和冬天的到来,因为每年夏天我都会去学国画。每当我拿起画笔,蘸着瓷盘里的国画颜料,在薄如蝉翼的宣纸上画牡丹、喜鹊,都会觉得这是我的本能,是我与生俱来的东西。现在只是反复复习熟悉。冬天,我可以学习正宗的书法,坐在书桌前,不断练习笔法,不断练习横、竖、勾。我会发现在我的眼中,素描、色彩和油画。都黯然失色,我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微笑、欣赏、练习。
我不知道我是否热爱我的祖国。我只知道历史课上老师讲鸦片战争和八国联盟的时候。我会怨恨那些可恶的侵略者和无能的清政府。当我看到课本上古老圆明园的美丽图片时,我不禁赞叹它的豪华、壮丽和美丽。当我看到被侵略者蹂躏的教科书,只剩下破碎的墙壁和残迹。老师讲“林则徐”“百团”的时候。我很激动,我很激动,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淋漓乐趣。
我不知道我是否热爱我的祖国。我只知道我习惯用牛奶和面包做早餐,周末早上会放弃睡懒觉,和爷爷奶奶一起上街喝一碗热油茶。
我不知道我是否热爱我的祖国。我只知道,当我伤心、受伤、哭泣的时候,我习惯躲在房间的角落里,放下音乐,听古筝、琵琶、二胡合奏。让自己冷静下来。
我不知道我是否爱我的祖国。我只知道,当我在电视屏幕上看到明星走在红地毯上的时候,那些身着汉服旗袍的明星看起来是那么亲切。他们没有屏幕,聚光灯照得很亮。只有一种温暖,亲切,熟悉的感觉。
现在,我觉得我应该热爱我的祖国!不然我怎么会热衷于用筷子吃饭,写方块字,在房间里挂红色中国结,一遍又一遍听《国家》。是的!我爱她,我的祖国——祖国!我爱她没有任何理由。我生来就离不开她。她给了我一切。没有她,我什么都不是。她是我的母亲,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母亲。
《我的肖像》阅读 篇4
怎么,一点也不像我?
看看画像,觉得说得也不无道理,这完全是另外一个人。这可怎么办?肖像上的人是个长脸,可我是圆脸;肖像上的人头发老长,可我的头发并不长。再看看下巴,更不像,他的下巴像根老黄瓜,我的……脖子更别提了,有那样的脖子吗?要多别扭有多别扭。眼睛不像,那对耳朵也不像!不过,领带倒是像的,可以确切地说是我的领带,是我在伊斯坦布尔买的那条领带。
从外观上看,这幅画像与我本人相差极远,尽管如此,我还得说它是我的肖像,这是怎么回事呢?其中的原委是这样的:
当时我正蹲监狱,而巴黎则准备出版我的诗集,这是多么不可思议,但它却是真实的,于是他们便往伊斯坦布尔发信要我的肖像。可是到哪儿去弄呢?我蹲在监狱里呀。
我妈妈就对来人说:“我给您一幅纳季姆的肖像。您把它寄往巴黎吧。”
我妈妈虽是个很不错的画家,但眼力已严重退化,几乎可以跟失明画上等号。她老人家一边回忆,一边画,她想啊,画啊,终于把画像寄到巴黎去了。
在巴黎,一位法国画家看了寄去的肖像后说道:“他的前额再高一些效果会更有震撼性,诗人纳季姆应该是天庭饱满的,可这幅画像上的太小了。”于是他就加高了我的额头,付印了。
另一位法国画家见到报纸,说:“报纸这样还可以,但要印成书,则必须加高他的鼻子,这样才符合人体骨骼学嘛!”
于是,他就把鼻子加高了。
就这样,我的额头高起来了,鼻子也大起来了。可是,莫斯科也要出版我的书,而莫斯科的画家一看巴黎出的书上的肖像,也发表了意见:“大额头、大鼻子是这个样子,下巴、脖子又怎么会这样呢,应该这样。”
于是,我的面孔便被造得像一节短粗灌肠了,就是那种蘸着芥末吃的又短又粗的肉肠。
等到《文学报》要登它的时候,美术人员又做了新的加工。画成了大耳朵、蓬松的头发!那还用说吗?既然额头大,鼻子大,脸像一节短粗灌肠,那就应该这样改嘛!
值得庆幸的是,领带没被这些画家改造。事情的原委就是这样。
是的,这是我的肖像。这里画的完全是我。虽然只有领带是我的原产物,但我还得承认这确确实实是我。
(选自《青年文摘》,[苏联]古里阿/文,有改动)
⒈“我”的画像,为何一点也不像“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文中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画像与“我”不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我”妈妈是个很不错的画家,为何画不好儿子的画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⒋后来其他画家为何对“我”的画像一改再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⒌小说讽刺了社会上的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兴化市安丰镇育才学校 裴礼年/设题)
【参考答案】
“古老的”青年肖像 篇5
拍摄这个项目我使用的是非常古老的火棉胶玻璃湿版古典工艺,这个肖像摄影专题选择青年是因为这个人群离我们生活最近,我想通过这个项目更加深入地了解当代的青年人,探究中国的当下。青年强则中国强,青年智则中国智,青年进步则中国进步!
拍摄对象基本都处在15~34岁这个年龄层,他们代表中国的新生,代表着当下的中国,同样代表着未来的中国。“70后”如今都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力,80年代出生的青年被说成是不靠谱的一代,如今都已成家立业,“90后”的孩子如今步入成年,开始尝试改变这个世界,开启人生新的篇章。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出类拔萃的精英!但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中国,很多青年人处于一种平凡的角色中,他们是农民工、理发馆的小服务员、保安、混迹生活的小混混、沉迷于游戏的高中生……他们也同样在书写着自己的青春。他们的内心世界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呢?
工业革命使得摄影机器变得越来越轻便,从早期笨重的大型木质相机时代到各类画幅的胶片相机时代,直到现在我们可以装在口袋里的数码时代。数码带来的便利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和一百年前的人类相比,当今这个物质极度发达的年代,人在镜头前又将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在长达3秒以上的曝光下他们又将呈现出如何的状态?
通过湿法火棉胶玻璃版工艺拍摄《青年》,是和一百多年前摄影发明之初的对话,也是对百年后未知世界的瞭望。配合这个拍摄项目的同时,我也正在用Cannon5DⅡ拍摄一组视频短片,通过相同的提问方式及问卷,探寻当代青年不同的心路历程。
为什么选择湿版工艺进行创作?
我是学摄影出身,一直希望自己的作品在创意和技术上有所突破。当有钱能买得起好的画册的时候,我发现早期的摄影工艺特别棒,比现在数字影像的感觉好得多。真正好的影像应该是自然、发自内心的影像。相比数字合成我更倾向于传统的东西,所以开始寻找比胶片更古老的摄影形式。
最早是在网上看到一个国外摄影家的湿版作品,觉得视觉上特别好,后来搜索到了香港湿版高手何敏基老师的网站,发邮件说我想学湿版。2008年我休年假去香港,在他那儿学了几天。回来后就开始准备暗房,2009年开始正式用湿版拍摄,基本上拍的都是肖像。
拍摄的片幅多大?湿版摄影对器材有什么特殊要求?
我拍摄8×10、10×12英寸的底片。湿版工艺对相机、镜头并没有特殊要求。我使用老照相馆的那种海鸥木质座机拍摄肖像,拍外景使用海鸥折叠外拍机。由于是玻璃底片很厚,我需要对片夹进行改造。当代镜头在清晰度、控制畸变上做得非常好,能拍得很实;而我用的是两款铜质的老镜头,它结构非常简单,镜片是手工研磨,只能保证画面中心清晰,四周都是虚的。暗房里的很多东西都是我自己改造的,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把暗房配置齐全。
具体的拍摄方式是怎样的?
先对被摄者布置好灯光,找好感觉。然后到暗房把火棉胶涂布在玻璃上,经过4分钟的银浴后,玻璃就有了感光性。在暗房中把硝酸银擦净,把湿的玻璃版放到改造后的片夹里,必须在三四分钟内进行拍摄。拍完后要立即显影,所以拍湿板必须在暗房附近。由于湿版工艺操作复杂,基本上1小时只能拍1张。
每幅照片曝光都超过3秒,这是工艺导致的吗?
是的,因为湿板的感光度特别低,相当于4度,而我们普通胶片感光度至少是100度。另外,湿版的宽容度只有正负1挡,曝光需要特别准。光源可以是自然光或者影室灯光,曝光时间从3秒到6秒、7秒不等,为了防止画面虚,这些被摄者的背后都有铁架子支撑。
这些影像都是偏暖色调的,后期是否对照片做调整?
不作任何调整。我是用黑玻璃拍,出来以后是正像,所以一般是做高精度扫描后放大。如果用透明玻璃拍,就相当于负片。由于扫描可能出现偏色,后期我会比照玻璃底版来调整色调,希望能还原玻璃底版的感觉。玻璃版上的影像出来时是黑白的,但是因为玻璃底版的乳剂膜很脆弱,所以要用薰衣草油、非洲松香和酒精配出一种油进行保护,暖色调是保护油的颜色。
和常见的银盐工艺相比,你认为火棉胶工艺的特点是什么?
跟银盐相比它的特点是不确定性。从头到尾都是手工操作,每块玻璃裁得不一样,火棉胶涂布时会有肌理效果……这些手工操作的痕迹,是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所不能替代的。一些所谓的小瑕疵最后会带来预料之外的效果,非常有意思。
摄影师简介
【历史的肖像】推荐阅读:
在线肖像画的艺术08-20
女性题材的肖像画12-12
名著中人物的肖像描写10-26
人物肖像描写的段落11-16
自我肖像12-01
肖像描写作文10-18
肖像描写教案10-27
论名人肖像权侵权的法律救济06-15
人物肖像漫画01-06
现代肖像画发展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