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描写教案(通用7篇)
肖像描写教案 篇1
肖像描写
《人物的肖像描写》作文教案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yè)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曹雪芹《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白居易《长恨歌》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白居易《卖炭翁》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一、肖像描写包括哪些
(1)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杨二嫂)
(2)头发花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鲁迅《祥林嫂》
(3)一头金发、高额头,蓝眼睛,身材修长,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伟大而坚强的女性》(居里夫人)同学们为何能够如此迅速地找到相对应的图片呢?(归纳人物外貌描写所包含的内容)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一头金发、高额头,蓝眼睛——容貌
两手搭在脾间,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姿态。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神情 身材修长————体型
穿着一袭黑色长裙————衣着
归纳: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
二、描写的顺序
既然外貌描写包括了这么多的内容,同学们在尝试描写人物外貌时应该按照怎样的描写顺序呢?而这五个方面的内容是否要面面俱到呢?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这是《芦花荡》中老头子的形象,作者是如何介绍他的? 明确: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进入芦花荡,看到了一个人撑着船出现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我们还看不清他的五官和表情,所以首先映入我们脑海的是他的整体形象——一个老头,以及他的穿着蓝色破旧短裤,而且是站着的。
当他由远及近,老头子的形象鲜明起来,他身体是干瘦的,然后我们的焦点落在了他的脸上——干黑的脸,花白的胡子深陷却很尖利明亮的眼睛。从这双锐利的双眼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精明干练,精神矍铄的老革命者。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先对老头子的整体形象进行描述,然后着重对他的脸部进行特写,从描写的顺序上是——从整体到局部。对于局部的描写从胡子到眼睛——从下到上,当然我们也可以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三、描写人物的眼睛
要极简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部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曹雪芹《红楼梦》
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童年》外婆
两弯似蹙(cù)非蹙罥(juàn)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红楼梦》林黛玉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祝福》祥林嫂
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和着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水,手指那么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
——钱钟书《围城》中的孙太太
写人物的眼睛不仅从外表写,形状、颜色、大小,还要写好眼神。
四、还可用哪些手法来写人物外貌?
过路人看到罗敷,不由自主地放下担子捋着胡须注目而视;青年人看到罗敷,脱下帽子戴上纱巾,想引起罗敷的注意;耕地的人竟然忘了身边的犁,锄地的人忘记了手中的锄,回到家里还因贪看罗敷耽误了活计而相互埋怨。用旁人反应来烘托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用人物对比来表现
走下楼梯,远远看见外婆正孤孤单单地站在萧瑟的秋风中,白发和落叶一起飞扬。在空旷的操场上,她瘦弱的身影显得那么的无助与苍老。在具体环境中点染
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间便又复生,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在动静变化中展示
中学生在写作时,也有很多同学善于运用肖像描写,但也有一些同学的肖像描写不是很恰当,常见的毛病有以下几种:
1、肖像描写没有必要
一个同学的《游泰山》中有这么一段:我们来到山脚下,眼前出现了三条上山的路。哪条通向山的最高峰呢?正在我们犹豫的时候,从山上下来一位老大爷,领着一个小姑娘。那老大爷,两鬓如霜,古铜色的打皱的脸,活像核桃皮,一双向里凹陷的眼睛闪着有神的光;那小姑娘,红扑扑的脸蛋,就像一只大苹果,用红绸扎起来的小辫,向上翘着,怯生生地躲在老大爷的身后,两颗乌亮的眼珠看着我们,滴溜溜地转。我们向老大爷打听通往山峰的路,他用手一指,说:“喏,右边那条。”我们谢过老大爷,又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2、2、肖像描写过细
在《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中这样写老师的肖像:高中的第一堂语文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将我一向认为枯燥的语文课上得生动有味。上课铃刚响,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女教师走进教室,她穿着一套浅蓝色的职业套装,脚上是一双乳白色的皮凉鞋,显得既朴素又端庄大方,体现出职业女性特有的韵致;乌黑的短发微微烫过,显得又时尚又干练利索;刘海下是一双充满笑意的、富有神采的眼睛,让你有一种又亲切又敬畏的感觉;嘴角微微上翘,仿佛时时准备对你微笑;再加上她白皙的皮肤,高高的鼻梁,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位老师。我一边观察着老师,一边暗自想,老师会给我们上一堂怎样的语文课呢?
3、肖像描写千篇一律
凡是农民就都是黝黑的皮肤,朴实的面庞;凡是老师就都是端庄大方,衣着得体;凡是老人就都是饱经沧桑,两鬓如霜;凡是小孩就都是苹果似的脸蛋、葡萄似的眼珠;凡是姑娘就都是长发飘飘,肌肤雪白,宛如仙子;凡是小伙就都是脸庞帅气,身材挺拔,俨然白马王子。
六、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 《名人传》中的贝多芬
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才皮肤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上的乱蛇”。(按梅杜萨系神话中三女妖之一,以生有美发著名.后以得罪火神,美发尽变毒蛇.)一八○一年,车尔尼尚在幼年,看到贝多芬蓄着长发和多日不剃的胡子,穿着羊皮衣裤,以为遇到了小说中的鲁滨逊。描写了贝多芬的身材、外貌,着重描写了他的头发,像乱蛇,体现了艺术家桀骜不驯的刚毅性格
他的富于表情的眼睛,时而妩媚温柔,时而惘然,时而气焰逼人,可怕非常.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床结实得厉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左边的下巴有一个深陷的小窝,使他的脸显得古怪地不对称。
着重描写了贝多芬的眼睛,用时而......时而......表现他眼睛的多种神态,牙床的结实用磕破核桃来形容。莫泊桑《羊脂球》 女人呢,所谓尤物之一,她是以妙年发胖著名的,得了个和实际相符的诨名叫做羊脂球,矮矮的身材,满身各部分全是滚圆的,胖得像是肥膘,手指头儿全是丰满之至的,丰满得在每一节小骨和另一节接合的地方都箍出了一个圈,简直像是一串短短儿的香肠似的:皮肤是光润而且绷紧了的,胸脯丰满得在裙袍里突出来,然而她始终被人垂涎又被人追逐,她的鲜润气色教人看了多么顺眼。她的脸蛋儿像一个发红的苹果,一朵将要开花的芍药;脸蛋儿上半段,睁着一双活溜溜的黑眼睛,四周深而密的睫毛向内部映出一圈-阴-影;下半段,一张妩媚的嘴,窄窄儿的和润泽得使人想去亲吻,内部露出一排闪光而且非常纤细的牙齿。
钱钟书《围城》
唐小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渴又觉得嘴馋,仿佛是好水果,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话的大话,大而无当。
上面两段都是描写女性的美,但是侧重点不同,体现的人物特征也不同。《羊脂球》中用比喻手法突出羊脂球的丰腴之美,第二段突出人物的皮肤白净和眼睛的漂亮,用了对比的手法。
现在我们用里面的话语也来形容人物的特点
1、形容丰满
2、形容眼睛美丽
3、形容皮肤白净,4、形容冷峻刚毅的脸庞,用比喻、对比、夸张等手法。
描写人物外貌时,截取人物的具有特征的某一部分集中渲染,以便读者通过特写镜头更好的了解人物性格。
素材积累:
觉民在前面走,刚刚走上左边厢房的一级石阶,正要跨过门槛进去,一个少女的声音在左上房窗下叫起来:“二少爷,二少爷,你们回来得正好。刚刚在吃饭。请你们快点去,里头还有客人。”说话的婢女鸣凤,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脑后垂着一根发辫,一件蓝布棉袄裹着她的苗条的身子。瓜子形的脸庞也还丰润,在她带笑说话的时候,脸颊上现出两个酒窝。她闪动着两只明亮的眼睛天真地看他们。觉慧在后面对她笑了一笑。——巴金《家》
七、描写视角
有三种:一是作者观察的角度,二是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三是作品中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究竟选择哪个角度写,这要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现人物性格的需要来确定。
1、从作者观察的角度写。这个角度便于作者抒发爱憎感情,表达自己鲜明的倾向。
如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中对三仙姑一肖像描写:“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腿裤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像驴粪蛋上下了霜。
作者对她那种老来俏打扮,是厌恶的,并给以辛辣讽刺。
2、从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写
这个角度便于将肖像描写与人物心理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鲁迅的《高老夫子》是这样写的:“这一天,从早晨到午后,他的功夫全费在照镜,看《中国历史教科书》和查《袁了凡纲鉴》里„„首先就想到往常的父母实在太不将儿女放在心里。他还在孩子的时候,最喜欢爬上桑树枝偷桑椹吃,但他们全不管,有一回竟跌下树来,磕破了头,又不给好好地医治,至今左边的眉棱上还带着一个永不消灭的尖劈形的瘢痕。他现在虽然格外留长头发,左右分开,又斜梳下来,可以勉强遮住了,但究竟还看见尖劈的尖,也算得一个缺点,万一给女学生发见,大概是免不了要看不起的。他放下镜子,怨愤地吁一口气。”作者通过高老夫子顾影自怜的描写,将其假道学的面目与自我怨愤的情绪巧妙地融合起来了。
3、从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写。这个角度易于收到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回中描写林黛玉初见到贾宝玉时,她以少女的敏感与细心,观察了贾宝玉全身的打扮以及容貌、神情:“却是位年轻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真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这是通过黛玉的视觉给宝玉绘制的一幅肖像画。这幅肖像画自然溶进了黛玉的感情色彩,真可谓一箭双雕。
八、漫画式描写
契诃夫在《套中人》中对别里科夫外貌的描绘就是漫画式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睛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
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
就连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
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
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
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
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
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
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但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必须注意捕捉人物的外形特征神”
要由表及里“以形传
肖像描写教案 篇2
———雨果《巴黎圣母院》
唐小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涡, 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 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渴而又觉嘴馋, 仿佛是好水果。她眼睛并不顶大, 可是灵活温柔, 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 大而无当。
———钱锺书《围城》
他的皮肤是微黑的, 像一个黑白种的混血儿, 而且他虽然是个瘸子, 举动却矫健得像只猫一样。他的全部性格非常容易使人联想到一只黑色的美洲虎。他的前额和左颊上面带着长长一条弯曲的刀伤的疤痕, 使那一张脸显得非常可怕;她已经注意到, 当他开始吃吃说不上话来的时候, 面孔的那一边就要起一种神经性的痉挛。假如没有这些缺陷, 虽然带点儿飞扬浮躁的神气, 他的相貌也还是很漂亮。
———艾·丽·伏尼契《牛氓》
琴穿了一件淡清湖绉棉袄, 下面系着一条青裙。发鬓垂在两只耳边, 把她的鹅蛋形的面庞, 显得恰到好处。整齐的前刘海下面, 在两道修眉和一根略略高的鼻子的中间, 不高不低地嵌着一双大眼, 这对眼睛非常明亮, 非常深透, 射出来一种热烈的光, 不仅给她的热烈、活泼的脸添了光彩, 而且她一走进房里, 连这个房间也显得明亮多了。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她的身上。
——巴金《家》
他的目光停留在墙角上。墙角上站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孩子赤着脚, 光着脊梁, 穿一条又肥又长的白底带绿条条的大裤头, 裤头上染着一块块的污渍, 有的像青草的液汁, 有的像干结的鼻血。裤头的下沿齐着膝盖。孩子的小腿上布满了闪亮的小疤点。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那人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进小镇的。他的头发像瀑布一样披落下来, 发梢在腰际飘荡。他的胡须则披落在胸前, 胡须遮去了他三分之二的脸。他的眼睛浮肿又混浊。他就这样一瘸一拐走进了小镇。那条裤子破旧不堪, 膝盖以下只是飘荡着几根布条而已。上身赤裸, 披着一块麻袋。那双赤裸的脚看上去如一张苍老的脸, 那一道道长长的裂痕像是一条条深深的皱纹, 裂痕里又嵌满了黑黑的污垢。脚很大, 每一脚踩在地上的声音, 都像是一巴掌拍在脸上。他也走进了春天, 和他们走在一起。
———余华《一九八六年》
一语未了,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 说:“我来迟了, 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 恭肃严整如此, 这来者系谁, 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 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 彩绣辉煌, 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 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 裙边系着豆绿宫绦, 双衡比目玫瑰佩, 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 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起笑先闻。
———曹雪芹《红楼梦》
母亲个子很高, 有点驼背, 她被那长年的劳动和丈夫的毒打折磨坏了的身体, 走动起来没有一点声响, 而且有点侧着, 好像很怕撞上什么。宽宽的椭圆形的脸布满皱纹, 有些浮肿, 黯淡的眼睛流露出工人区大多数妇女都有的那种愁苦不安的神情。右眉上有一块很深的伤疤, 使得眉毛向上微微吊起, 看上往好像右耳比左耳高些, 这使她的面孔带上一种似乎老在胆怯地谛听着什么的表情。在那又黑又密的头发里, 已经闪现出一绺绺白发。她整个人都显得柔弱、忧郁和温顺。
趣谈“肖像描写” 篇3
念完后,老师说:“这是谁的肖像?”同学们都摇摇头说:“猜不着。”第二篇习作:“她乌亮的头发上常常扎着蝴蝶结,一双圆圆的大眼睛闪着智慧的亮光。她一笑起来,脸蛋上就会出现浅浅的酒窝,在樱桃小嘴的左下角还长着一颗小黑痣呢!”
老师说:“这是描写哪一个?”顿时,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的班长。”最后老师小结:“肖像描写要抓住人物的形象特征。这样就可避免一般化。”
肖像描写要避免一般化,一要绘“形”,二要传“神”,从而做到“形神兼备”。
请看《老水牛爷爷》开头的整体肖像描写:
老水牛爷爷的影子又出现在我面前了:古铜色的脸上镶着一双亮光闪闪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下飘拂着花白胡须。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一只黄毛大狗老跟在他的后面,寸步不离。
这里描写了老水牛爷爷的脸色、眼睛、胡须、声音、脚步和爱好。
老水牛爷爷的肖像描写,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古铜色的脸上镶着一双亮光闪闪的眼睛”,表明他是精明、勤劳的庄稼汉;“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表明他身体健壮,性格爽朗。
肖像描写片段 篇4
1、老渔民的脸上挂着几道深深的岁月的沟壑.深邃的眼神总是喜欢坚定的望着前方,偶尔被海水侵蚀了的双手搓个不停,那干涸的嘴唇还是喜欢说那两句:向前走吧,始终会看到大陆的...2、那个妇女身上的穿着是多么的可笑:一件又大又宽的过时了的外套,硬生生的套在那件又小又窄的紧身羊毛裤上,不知是自己的还是捡来的,头上的装饰也是早就过了时的,颜色搭配也不合理,现在就在面前插着腰,和卖菜的啊婆斤斤计较那一毛两毛钱,实在让人可笑.(中心思想:社会的压迫是一个人变形)
3、小孩子逃避着我,我连忙追了过去,眼神有点捉摸不透,是恐惧?逃避?还是其他?他那件破烂的衣服还有那双大号旧的拖鞋,脸上很多泥巴的痕迹,我似乎看到了他的家.(中心思想:社会上的贫富差距正在拉大)
4、他今年7岁,个人不算高,比较瘦,但看起来却很有精神。他留着很短的头发,俊俏的脸上长着一双又黑又亮的眼睛,鼻梁高高的,像个小红萝卜似的。到过他家的人都说他五官端正,是个好看的男孩子。
5.我的妹妹长得很可爱,她已经3个月了。前几天是我妹妹的百天纪念日,我妈开着车抱着宝宝妹妹去“爱你宝贝”照了几张照片。我的妹妹长着一双小而亮晶晶的眼睛,脸鼓鼓的,嘴显得特别小。她有一对可爱的耳朵,一双小手紧握着拳头,不时地摆动着。你瞧!那肉嘟嘟像小馒头似的小脚,可爱极了!我爱我的妹妹。
6.在我们班里我最喜欢的同学就是小帅哥耿豪了,你瞧!他的个子不高,但长得很敦实,他的胳膊和腿真像成熟的玉米棒。他喜欢穿外套不扣扣子,听他说:“那样会更显得威风。”耿豪的头长得圆圆的,红扑扑的脸蛋是圆圆的,巧的是他那双乌黑发亮的眼睛也是圆圆的。我最喜欢他笑,他一笑那乌黑发亮的眼睛就变成两个弯弯的月牙了。他那红红的小嘴最爱说笑话,他的笑话总是在我们没笑出声之前先把自己逗笑了,这时那弯弯的月牙又出现了。
7.我的爸爸是远洋公司商船的大副。他高高的个儿,微黄的头发自然卷曲,白净的方脸上嵌着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一双鼻孔显得特别大。小时侯,我常常望着他的鼻孔问:“爸爸,您的鼻孔为什么这么大?”他总是笑着回答;“选马就要选鼻孔大的马,因为大鼻孔的马跑得快。爸爸小时侯在学校就是短跑冠军,不信你问妈妈。”这时,我和妈妈就会望着他的大鼻孔哈哈大笑起来。
8、爸爸长得瘦瘦的,中等个,长着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留着小平头,高挺的鼻子显得更有精神。棱廓分明的嘴唇上长满了像钢针似的胡子。爸爸的知识可多了,经常给我讲许多神奇有趣的科学小故事,想出许多方法来锻炼我。/
9.在我们班里有这样的一个小男孩,他个子不高,身体就像一棵小树,四肢就像刚长出的小树枝。他瘦瘦的身体却撑着一个大大的脑袋,真让人担心弱小的身体能撑的住吗?他的脸白白的,最引人注目的要属他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了,瞪得圆圆的,有时候真能让人想起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那大大的脑袋中装满了丰富的知识让人羡慕。他还有一张灵巧的小嘴,红红的,他唱出来的歌非常动听呢!大家了解他了吧?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班的王禹锡同学。
10.我的表妹今年5岁了,别看她才5岁,可有时候我都说不过她,得让她三分。表妹很可爱,胖嘟嘟的脸上有两个小酒窝。有时候我们对她笑,她就会说:“我知道你们笑什么,你们在笑我的酒窝。”说着,就用胖乎乎的手指捅捅她的酒窝,很得意的样子。表妹最招人喜欢的地方是她的眼睛,她的黑眼珠特别大,几乎占满了真个眼睛,而且漆黑漆黑的,仿佛看不到底。当她对你有什么要求时,就用两只眼睛企求地望着你,你的心一下就软了,她要什么就给什么。
11、我的妈妈在卫生学校当老师。她浓浓的眉毛下面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端正的鼻子
下面有一张爱唠叨的嘴,胸中却有一颗关心人的心。
12.孙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她中等身材,35岁模样。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庞,总是那么慈祥。从那黑边眼镜中透出的目光,总是那么炯炯有神,那么和善。她的语言总是那么含意深刻,那么奇妙,引人发笑。
13.这个女老师姓宋,因为她年轻,顶多不过20岁,所以,我们都叫她小宋老师,也有一些女同学亲热地称呼她大姐姐。小宋老师长着高高的个子,衣着比较朴素。瓜子脸上长着两道柳眉,柳眉下嵌着一双明亮而又锐利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小宋老师梳着两条长长的马尾辫一直拖到肩头上。
14.冯成是我们班的同学。他个子不高,眼睛又大又亮,尤其是他长着两只大耳朵和两片厚嘴唇,活像一个大号的铃铛。为此,同学们送他个外号——“大铃铛”。说来也巧,从二年级至今,冯成每天给班里的教室开门、锁门,也像一个打点的铃铛,这外号就叫开了。
15.我的同桌张珊,人长得挺秀气,挺水灵,却落得个毛头小子的绰号——“张露能”。
16.李腊梅因爱管闲事,才当上了“两道杠”的卫生委员。你别看她“官”小、个矮,可嗓门儿高。不管是谁做了错事,她非要弄个水落石出并让你认错不可。因此,我把她的名字偷偷改为“辣梅”。
17.这位监考老师一进来,教室里立刻停止了说话声。他高高的鼻梁,又黑又长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鼻子下长着连浓密的胡须,使人一看便知道这是一位严厉的监考老师。他向教室扫视了一遍,才开始讲话:“同学们,今大是你们向祖国汇报小学学习成绩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地做题,不能有一点儿马虎,接到试卷后,要看清题目,不要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要认真答卷,争取考出好成绩来。”
18.我的爸爸是一幽默的人。我的爸爸身材矮小,瘦精精的,白白的皮肤,黑黑的头发,那一头自来卷儿的“大波浪”发型,谁见了都会以为他是在理发店烫的。他的同事们都说他是缩小了的费翔,我也这样认为。他是个搞美术的,是中南五省小有名气的装帧艺术家,他的个人画展得到过很多知名人士的好评。他又是个顶顶滑稽的人,特别爱开玩笑,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搞艺术的人都非常幽默,反正我觉得我爸爸身上充满了幽默细胞。不管他上班有多忙多累,只要一进家门,确切他说,只要一见到我,他就立刻眉开眼笑,我也跟着手舞足蹈起来。
19.“博览群韦”是我最大的一个爱好。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调皮、倔强,白嫩而红润的小脸上镶着一个秀气的鼻子,再加上平时爱抿的小嘴,可爱极了——这就是我。在某个书店的一个角落中,您会遇见一位正在那儿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着她,一会儿满面笑容,好像听到了胜利者的欢呼声;一会儿又紧皱眉头,好像遇到难题陷入深深的思索。她,就是我,书店的小常客。
20.妈妈特别爱看书学习。我的妈妈是位农民,一年四季忙里忙外,没有闲着的时候。她的那双手总是又黑又粗糙。妈妈还是一位参加自学考试的农民大学生呢,真了不起!
21.我给爸爸画个像。爸爸鼻粱上架着一回黑框眼镜。他在学校教地理,这副眼镜帮着他看见了中国,看到了全世界;他也教历史,这副眼镜又帮着他看到了书中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了解到变化万千的史实。爸爸的眼镜可真是个望远镜呀!我在给爸爸画眼圈时就画了一副大大的黑眼镜框,在镜片上还画了很多圈圈。别看爸爸的鼻子能托起“望远镜”,可是却不怎么灵。那回他在家里炖肉,把锅坐在火炉上就趴在桌子上备起课来。肉糊了,他却没闻着,还是我从外边跑进来告诉他的。是不是爸爸的鼻孔小呢?
22.他有一颗冬瓜头,生气的时候脸一下子拉得很长,非常像马。他单独面对你的时候总是摆出一副善解人意的慈爱样子,同时不停地摇晃脑袋,远看像漂浮着的一个大灯笼。他的眼睛,你知道吗?大大的,灰黑色,很深邃,长在那张马脸上显得非常病态,他说话时喜欢对所有人乱飞媚眼,小心别让它撞到你,那会使你魂飞魄散的。他的胳膊啊腿啊细得像竹
竿,衣服酷似床单披挂在身上,飘忽飘忽的,特别有神秘气质,这决定了我们在表演一切恐怖剧的时候都由他戴上假发来演女鬼。
23、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
24、看上去,杜老师也就30来岁,那张严肃的长方形脸上戴着一副黑宽边眼镜,两只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边闪着亮光;两个嘴角总是紧紧闭着,平时很不爱说话。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他只有那么一身半新不旧的蓝衣服,袖子也总爱往上挽一截。每当下课的时候,他就把书本往胳肢窝下一夹,把用剩下的半截粉笔往口袋里一装,低着头,像找来时的脚印似的,慢慢地,一步步向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可是,在课堂上,他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他讲起课来滔滔不绝,朗读起课文来声音异常洪亮,有时还会激动得脸上放出红光,一步跨到讲台前,挥舞着手臂„„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住了,睁大眼睛看着他。
25、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26、太阳晒得墨黑的清瘦的脸上,有一对稍稍洼进去的大大的双眼皮儿眼睛;眉毛细而斜;黑里带黄的头发用花布条子扎两条短辫子;衣服都很旧;右裤脚上的一个破洞别一支别针;春夏秋三季都打赤脚,只有上山抓柴禾的时节,怕刺破脚板,才穿双鞋子,但一下山就脱了。
27、这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身穿军用棉大衣,脚穿高筒皮靴。高个子,方脸盘,长得很魁梧。下巴上有一颗黑痣,那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着亮,使人觉得粗犷又精明。
28、李云是一个机灵、陶气的孩子。他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帘忽闪忽闪的,那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29、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脚上没有穿鞋,脚板上的老皮怕有一指厚,„„腰上插着旱烟袋,烟荷包搭拉在屁股上,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
30、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珠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
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
31、女儿长得像她娘,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
附《如何写好人物外貌描写》
人物的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的重要内容,描写好人物外貌也往往能使人物活起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物的外貌,主要包括人的容貌、体态、服饰、表情、风度等。人的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外貌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外貌描写要“准”。准就是准确地描写人物外貌,人物形象才会真实可信。
人的外貌往往受到其身份、职业、年龄、教养、习惯、生活经历、家庭环境、身体状况
等诸因素影响。不同职业的人往往外貌也有所区别。如舞蹈演员的腿较粗而四肢修长;举重运动员往往比较壮实;渔民则肤色较黑,脚趾因长期在船上行走而像蒲扇般张开。人的年龄不同,其外貌也有明显的差异,少年儿童天真可爱,青年人血气方刚,中年人成熟稳重,老年人则耳聋眼花。这一些无不反映其人生的自然规律。
当然人的的习惯不同,也往往显出不同的特征来。如吸烟的人仿佛缺少了门牙,还不时透出烟草气味;不吸烟的人则牙齿洁白。人的教养不同,也往往能从外貌上看出来,有教养的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文化的人讲话文绉绉的,且条理清楚;没有教养的人坐着站着东倒西歪,说话粗鲁而无条理„„凡此种种,我们要仔细观察,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人物的形象才能准确的描写出来。
二、外貌描写要“精”。精就是精心选择人物外貌特征,集中笔墨描写,使人物形象精确鲜明。
世上没有外貌完全相同的人,我们要根据表达的需要,从人物外貌中精心选择其与众不同的特征,集中笔墨描写,其它的可省略不写或一笔带过,使人物外貌更精确鲜明。
高一语文肖像描写 篇5
《如何进行肖像描写》
省前中
刘芳
教学目的:
一、通过介绍肖像描写的具体写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二、学习领会文学作品中肖像描写的作用。教学设想:以讲带练,师生互动。教学时数:一教时
第一教时
肖像描写: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神态等外貌特征的描写。它通过对人物外表(形象)的刻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
二、介绍具体类型并举例(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展示)
1、工笔法:指用细腻的笔触对人或事物作详尽而细致入微的描摹,它常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讲究铺陈渲染,语言精巧细腻,富于色彩。例:(1)„„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孔雀东南飞》
(2)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红楼梦》
2、白描法:指不用或少用色彩浓烈的修饰性词语,不加渲染烘托,只是用简洁质朴的文字,勾勒人物形象的一种写法。它的特点是语言平实,线条清晰。例:(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孔乙己》
(2)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祝福》
3、漫画法:指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对人物外貌中最具特色的部位进行描绘的一种写法。它的特点在于从“点”上用力。通常用在作者需要加以鞭挞、批评的喜剧性人物身上。例:(1)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着黑眼镜,穿着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
——《装在套子里的人》
4、速写法:即用简括有力的笔墨描绘人物的特征,勾勒人物肖像。它的特点是语言精炼,笔墨极少,能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看清人物身份。例:(1)一个满身尘土,戴着一副钢边眼镜的老人坐在桥畔。
——海明威《桥畔的老人》
(2)在欧洲西海岸的一个码头,一个衣着寒伧的人躺在他的渔船里闭目养神。
——亨·伯尔《悠哉悠哉》
三、总结:肖像描写
1、关键:抓住人物特征,做到形神兼备;
2、方法:
(1)白描法——粗笔勾勒、平实朴素(2)工笔法——精雕细刻、详实华丽(3)漫画法——数语传神、幽默诙谐
3、注意点:
(1)忌千篇一律,千人一面;(2)忌面面俱到,浮于表面。
四、训练
学生以同学为原型,选取前两种当堂小作训练。
五、评价并点拨,布置课后练习。
以漫画法进行描写(提供方成的漫画“神童”)另附描写的相关资料
(一)画眼法
就是通过刻画人物的眼睛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的一种常见的写人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入木三分地描绘出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精神面貌和心理变化,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性格性格特征,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切的印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喜、怒、衰、乐等情绪变化和内心活动,总是通过各种眼神表现出来。因之,抓住眼睛神态变化来写人的心理状态,是表现人物性格牲的一条最有效的捷径,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部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祝福》里关于祥林嫂眼睛的几处描画,便是很好的例证。
运用画眼法来写人物,最好是将人物设置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让人物的思想感情有比较大的波动和变化,内心的冲突有较强的节奏,而这些内在的变化必然要通过眼睛这扇心灵的窗口来得以外在的显现,这时,抓住眼睛的特征和眼神的变化予以突现,人物性格就会跃然纸上,人物形象亦随之而呼之欲出了。
运用画眼法还应注意,要避免琐细,紧紧抓住眼神变化及其特征,用极简洁的语言加以描绘和刻画,做到简练、逼真、传神,个性鲜明深刻。
(二)白描法
白描,原指国画创作中只用线条勾画物像轮廓而不着色彩渲染的一种创作手法。用于文学创作和作文写作中,它是指用简朴平易的文字不加渲染雕饰地勾画出人物形象及主要特征的一种写作方法。运用白描法进行人物肖像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线条更清晰,特征更鲜明,更自然真切,更便于读者了解和把握。
运用白描法写人物肖像,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突出一个“简”字。语言要简洁朴实,尤其线条一定要清晰单纯,头绪不可繁多和杂乱,以便给读者留下一个简明而清楚的印象。其次是要突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对人物肖像的描写,愈其简,就愈要突出重点,一定要把人物的外部主要物征显示出来,否则就谈不上清晰。再次是要注意白描并不等同于简单化的描写,而是要高度精练、简明而又传神地写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形象,显示出人物的本来面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己”。
用白描法写人,貌似简单,实则不易,它对作者捕捉人物特征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要掌握它,必须深入生活,培养对生活的敏锐的观察能力;还必须勤于写作,锻炼文字表达的过硬功夫。
(三)特征法
特征法,就是抓住人物外貌的显著特点,加以生动、准确地刻画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是人物肖像描写的主要方法之一。
人物的肖像特征,是指人物的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方面的显著个性。抓住人物的个性,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使读者一接触到这个人物,就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找到了解这个人物的钥匙。
运用特征法描绘人物的肖像,应注意:首先要准确地把握人物肖像的独特性。所谓千人千面,指的就是每个人都有区别于另一个人的特点,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从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发现人物的显著特点,写好“这一个”,使人们读后不会与“另一个”混同。其次,要安排好人物肖像描写的顺序。哪些方面先写,哪些方法后写,要有一个顺序。再次,可以同夸张、比喻等手法结合使用,以增强文章的描写效果。
(四)特写法
特写法,就是重点描绘人物肖像的某一部位的方法。特写,一种电影拍摄手法,是用极近的距离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其特别放大,以取得突出和强调的效果。人物肖像描写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刻画人物肖像某一部位细微变化,反映在这一部位的细节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描绘人物肖像的时候,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往往不必详尽而全面地
刻画人物的整体外貌,而只是截取人物肖像中的某一部分,加以集中点染,以达到突出和强调的目的。
运用特写法进行人物肖像描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抓住有代表性的细部来予以突出描绘,这一细部必须有典型意义,其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性格特征的显示必须具有某种决定性作用。二是要注意特写部分与其他部分的统一协调,突出特写部分并不意味着忽略其他部分,人物肖像乃至整个形象的刻画要完整一致。
(五)神态法
神态法,就是通过突出描写人物面部表情和神色状态及其变化,来刻画人物肖像的一种写人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更有效地表现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神情变化,进而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反映人物的心灵状态、性格特征及思想感情的波动和发展过程,从而立体地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
运用神态法写人物肖像,应该注重其面部表情的刻画,力争做到细致、逼真、传神。同时还要注意人物在不同场合表情神态的变化,要写出动态,显出活力,给人以感染。另外,除面部表情外,还应注意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艺术的整体,体现出统一的格调。这样,才能使神态法描写自然、生动、真切一些,使人物形象统一完整,不至于出现性格的游离和分裂。
二、语言描写
(一)对话法
对话法,就是通过两个或几个人的交谈来刻画人物,发展情节,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能反映出人物的个性、身份、职业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揭示事件的背景,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对话一般有四种表达方式:
第一种是提示语在前。如:王小刚说:“我做不好这道题。”
第二种是提示语在后。如:“我做不好这道题。”王小刚说。
第三种是提示语在中间:如:“我做不好这道题,”王小刚说,“小明,你给我讲解一下。”
第四种是提示语省略。文章中只连续写对话的内容,不写是谁说的,但从前后文交代以及对话的内容中可以让读者清楚地分辨出是谁说的。这种写法,能使文章更简练。
写好人物的对话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话的内容要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不能偏题、跑题。二是人物的语言要有个性,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修养、年龄、籍贯、性别,也就是对话要符合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在炮火连天的阵地上,你不能让战士仍在细声慢气地回味连队生活;在课堂上,你不能让老师说的都是养花、种菜之类毫不相干的话。而应该“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人物的对话直接涉及文章的中心事件,能直接起到促进和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二)个性法
个性法,是指注意重人物个性表现的语言描写方法,即人物说出的话必须是人物自己的性格与思想感情的反应,能真实地表达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这种方法,能够塑造出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人物,是塑造人物的性格的重要手法。
运用个性法写好人物的语言,作者必须先透彻地了解自己的人物,知道他们的出身、年龄、生活环境、思想感情、习惯爱好、所受教育等等,设身处地地推测想象,知晓人物在什么场合说什么与不说什么,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非说不可的话,由此写出各人的性格来。这正如著名作家老舍说的那样:“作者则需在人物头一次开口,便显出他的性格,闻其声知其人。”
运用个性法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语言要真实亲切。真实,是指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所处的时代,让人物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不是作者想当然地代替他说;亲切,是指人物的语言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不要装腔作势。二是语言要引人入胜。人物的语言应该使用生活中的词汇,再加上作者必要的提炼,达到精确恰当引人入胜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运用夸张、幽默等手法,以此来表现独特的人物性格和特定的故事情境。
三、行动描写
(一)集中法
集中法,就是通过对人物某种行为及动作的集中描写,来凸现人物性格特征的一种写人的方法,能够把人物的特定情景下的行为及动作比较细致地、具体地、生动地、逼真地表现出来,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给人留更为深刻清晰的印象。
用集中法写人,常见于用单个事物写人的文章中;如果是用几件事情来写人,往往仅仅见于重点事件中;在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中,也可能出现多处集中描写,那往往是为了表现几个人物或一个人物几个方面的不同的特点而采用的写法。
运用集中法写人,一是务必要写得集中,不可分散。这是指把人物一系列行为动作相对集中在一起来写,不要分解成零碎的片段分散于文章中。二是要选好典型事件。这是指事件的选取要有代表性,要足以包容和反映出人物性格的全部或主要特征。三是在语言运用上要尽可能形象、生动一些,以便准确地写出人物的行为动作,从而更有力地凸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来。
(二)分散法
分散法,就是把人物的行动,根据他所做的事分散地描述出来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人物的性格特征得到多角度、多侧面的展示,同样可以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用散法写人物行动,比较适合于人物事迹较多的文章。通常可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几件上事反映人物的某几个方面的性格特征;
二是通过几件事从不同侧面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运用分散法,要区分主次,详略得当。对于最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事例,要详写、细写;对于其它的事例,则可粗写、略写。同时,还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对于所选用的事例,做出合理的安排,这样,才能给人主次分明、脉络清晰之感。另外,运用分散法,要注意做到形散神不散,即文章中散在表现的人物行动描写,要紧紧系在人物性格特征这条线上,并要围绕文章的主题展开。这样才能使人物性格特征鲜明,形象清晰。
四、心理描写
(一)直接揭示法
直接揭示法,就是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状态直接描述和揭示,来写活人物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一般用第三人称,不受时、空和见闻、感觉的限制可以直接地、无遮无拦地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更有效地反映人物的精神面和性格特征。
运用直接揭示法进行人物心理描写,应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要突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特征,予以直接揭示和描写,见出其个性,以显示出有别于其他人物的个性来。二是要注意与人物的形象刻画和故事的情节叙述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整体,以免心理描写的游离和脱节,从而使心理描写紧紧围绕人物性格刻画展开,直接为表现主体服务。三是要注意在与文章中其他表达内容联接和转换时的过渡和衔接,使之在结构上浑然一体。
(二)内心独白法
内心独白法,也叫“自白”法,就是通过人物“自言自语”或默想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把人物心灵最隐秘的部分直接袒露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运用内心独白法,一定要慎重。一般是在人物处于冲突之中,采取重大行动之前,内心紧张,思绪复杂多变时,为了使读者能准确、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人物的心灵状态,才用这种方法。因此它不宜多用,更不能滥用,否则,就会给人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感。另外,运用内心独白法,语言一定要简练,结构一定要严谨,要注意开合转换处的衔接过渡。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运用内心独白,一定要表白出内心深处的隐秘,一定要揭示出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特征来。因而,独白是要严格选择的,要使之用在不得不用之处。
(三)环境映衬法
环境映衬法,就是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运用环境映衬法,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把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交代清楚。
第二,要处理好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描写环境的目的,是为了烘托人物的心理,因此,环境描写要紧紧围绕人物心理这个中心,不能为描写环境而描写环境,使人产生环境与人物两不相干的印象。(四)幻觉法
幻觉法,就是视觉、听觉、触觉等方法,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的感觉,例如无人讲话而听到讲话声,眼前无物而看到某种形象等。幻觉法,就是通过描写幻觉来揭示人物心理状态的方法。这种方法,缥缈神奇,“似有若无,亦真亦幻”,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浅论《祝福》的人物肖像描写艺术 篇6
文学作品一般不直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认识, 它们常运用一些文学艺术手法含蓄地揭示出来, 因此只有弄清楚作者创作时所用的艺术手法才能准确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鲁迅作为一代文学大家, 他运用的文学创作艺术手法是丰富多样的, 如果我们能先对它们有一些了解, 将会帮助我们比较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进而读懂这些作品, 并藉此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写作技巧。下面我就具体谈一下《祝福》中的“控诉于无声处”的人物肖像描写艺术。
《祝福》是鲁迅的一篇重要小说, 作者以“祝福”作为故事的背景, 通过描述主人公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来揭露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 表现广大劳动人民所受的深重灾难和难言的悲哀。作者在记述祥林嫂的故事时, 语气是平静的、舒缓的, 但正是在这平静下面掩藏着作者的巨大悲愤, 而以平静的语气抒写大悲痛、大感慨, 这正是鲁迅一部分作品的艺术特点。这篇小说有多次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 这些描写有详有略, 形象地写出了她在不同时期的生活境遇。如果把这些描写按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 就可以发现它们暗示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 同时又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祝福》中对祥林嫂比较集中、典型的肖像描写共有四处, 现摘录如下:
一、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 即今已经全白, 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 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
二、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 年纪大约二十六七, 脸色青黄, 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三、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 脸色青黄, 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 眼角上带些泪痕, 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四、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 第二天, 不但眼睛窈陷下去, 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 不独怕暗夜, 怕黑影, 即使看见人, 虽是自己的主人, 也总惴惴的, 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 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 头发也花白起来了。
这四处肖像描写在小说中非常重要, 直接说明了主人公不同时期的生活、精神状态, 以及这些状态的发展变化。小说为了突出作品的主题是以倒叙手法来结构全文的, 因此第一处描写是故事结局时的人物肖像, 如果把它移到后面, 按照二、三、四、一的次序重新排列起来, 就能十分清晰地分析出主人公的生命历程:
第二处肖像描写是故事的开端:“头上扎着白头绳”表明她新近死了丈夫,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的素净装束说明她是一个朴实的劳动妇女, “脸色青黄”说明了她的生活状况是衣食堪忧, “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表明她还不失为一个年轻女人, 对自己的未来还是抱着一份希望的。到了第三处肖像描写时, 祥林嫂已在鲁四老爷家做了近半年佣人, 却不巧被夫家的人发现, 她被硬抢了回去, 接着是被迫改嫁到山里。幸运的是改嫁后的日子过得还可以, 可惜好景不长——不久丈夫突然患病死去, 她不得不“依然头上扎着白头绳”到鲁四老爷家再作女佣。这次和第一次来时的穿着大体一样, 脸色也是“青黄”的, 只是在接连的打击之下她“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她对未来已失去了信心, 她清楚地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无助, 她只愿能把时光平静地打发过去就满足了。
第四处肖像描写是一个转折点。祥林嫂听到帮工柳妈说到自己到阴间要被两个丈夫分争之后, 认为自己没能坚守“贞节”, 确实罪孽深重, 她就想免除自己的罪过, 做一个不受别人歧视的正常人, 于是她依柳妈的指点用尽自己一年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个门槛, 此后她就满心认为自己又成一个“干净”无罪的人了, 可到了“祝福”时四婶仍然嫌她“不干净”, 不让她碰一下“酒杯和筷子”, 这个打击一下子把她彻底击垮了:“眼睛窈陷下去”, “精神也更不济了”, 她感到了没顶的绝望, 自己的罪孽太深重了, 怎么也洗不掉了, 周围的人们仍将用白眼看自己, 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她像一只“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一样胆战心惊地挨着时日。“不半年, 头发也花白起来。”这没多少利用价值的祥林嫂终于被冷酷无情的鲁四老爷赶出了家门。小说中的“我”最后一次见到她的情景是文中的第一处肖像描写:“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 即今已经全白”, 脸色是“黄中带黑”, 那黑的颜色正是她临近死亡的征兆。“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这时的祥林嫂活脱是一具会移动、能出气的尸体了, 被折磨成这般模样的她还能残喘几日呢?不到一天时间她就凄惨地冻饿而死了。
综观这四处人物肖像描写, 可以看出一些细节的变化过程:祥林嫂的脸色由“青黄”、“两颊却还是红的”变成“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直至临死前的“黄中带黑”;她的头发由“花白起来”变成“全白”;她的精神状态由初到鲁家时还有一点青春朝气变成后来的“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后又发展到“精神更不济了”、“很胆怯”, 最终“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仿佛是木刻似的”, 这些细节变化揭示出祥林嫂被当时的社会一步步折磨成“非人”的经过, 同时明晰而巧妙地暗示了故事情节发展的进程。
小说中的肖像描写技法初探 篇7
肖像描写是指通过对人物的外在特征,如容貌、表情、声调、身材、服饰、姿态和风度等多方面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它是塑造人物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俄国大作家果戈理曾经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这是因为人的外貌是人的心灵世界的重要表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性格、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及职业特点、生活经历。特别是作为一个人精神素质的综合体现的风度气质更是深深打上了个人的性格特征和文化素质的印迹,这些都不是其他人所能模仿的,是个人长期的习惯和生活的磨炼养成的。所以形神兼备的肖像描写常常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着人物的内心世界。
肖像描写不是为了描写肖像而描写肖像,它是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段,肖像描写的目的在于塑造生动形象的人物性格。所以,肖像描写最重要的法则是要以形写神,刻画出有生气,有丰富性格内涵的人物形像,做到形神兼备,使人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精神气质得到和谐统一。肖像描写的具体手法是千变万化的,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种类型:
(一)正面介绍
在人物登场以后,作家直接把人物的外貌介绍给读者,使读者一开始便对人物有一个鲜明的印象。人们常说,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往往决定了对一个人物的看法。第一印象感觉良好,便会对其人有一个好的印象,愿意亲近;而第一印象差的人,便会对其产生厌恶之感,从而抱有成见。作家的正面介绍也就利用了这种第一印象的效果,一开始便给读者一个鲜明的感官印象,使读者的情感不自觉地投入了进去。如峻青的《党员登记表》中,开篇描写了女主人公黄淑英秀美的外貌。“她是一个十九岁的姑娘,在她那圆而微黑的脸庞上,有着一双大而黑的眼睛,闪烁着热情、天真而又好奇的光芒,仿佛她是刚刚踏进了这个世界似的。她的嘴角,微微地向上挑起,好像她老是在微笑着,即使在生气的时候,也掩盖不住她那美丽的影子。”于是一个纯洁美丽的少女形象便在我们心中树立起来,而当这么一个纯洁的少女被敌人摧残至死后,那种美的毁灭所引起的巨大悲愤便会带来读者对敌人更加刻骨铭心的仇恨。有时,作者利用这种第一印象的效果,反其道而行之,即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从而达到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如马烽的小说《我的第一个上级》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农建局副局长老田。一开始老田给“我”的印象是一个“疲疲沓沓”、“慢慢腾腾”的怪人。但随着情节的展开,一个胸有成竹、沉着冷静又坚决果断、身先士卒的英雄形象便逐步地树立在我们面前。小说开始时对老田平时的“疲、“怪”、“慢”的刻意渲染,正是为了突出他在关键时刻的果断和迅速。两相对照而又前后呼应,看似判若两人,实则合二为一,欲扬先抑,巧妙的构思使得老田这个人物成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典型。
正面介绍是一种静态的平面的描写,是作者直接出面叙述的,处理不好,常常显得枯燥、平板,读者往往一眼跳过。因此,如何使这种静态介绍生动、形象,从而吸引读者是创作的一大难点。
(二)侧面介绍
侧面介绍即通过作品其他人物的眼睛来观察、介绍人物。它不同于作者的正面介绍脱离故事情节的做法,而是把人物肖像描写融汇到情节中去,放在人物的关系网中,让人物互相观察,互相评价,显然这比由作者直接出面要自然生动得多。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的外貌特征便是由别人眼中反映出来的,多次突出了她美丽、多情、柔弱的一面。先是写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却怯弱不胜。——说她弱;然后通过王熙凤的话:“天下真的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说她美;最后才通过贾宝玉对林黛玉的外形作细腻描绘:“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林黛玉的百般风情、千种娇柔,同时也暗示了她以泪洗面的悲剧一生。
(三)画龙点睛法
画龙点睛是作者在介绍人物时,并不细致地介绍人物外在特征的各个部分,而是抓住人物性格的核心,寥寥几笔便把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完全展现出来。鲁迅曾经说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通真,也毫无意思。”这是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以从中透露出人的内心世界。如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睛的几处描写:“又只是顺着眼”“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眼睛窈陷下去”“间或一轮”就很好地表现了她不同时期的精神面貌。当然人的主要特征也并不局限在眼睛上,作者应根据具体情况,抓住人物的性格突出之处进行描写,如《孔乙已》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作者抓住了长衫大作文章,又脏又破的长衫,说明他的穷;站着喝酒而穿长衫,说明了他的酸。这就鲜明地反映出了孔乙己穷困潦倒的悲剧处境和恪守封建礼教的保守思想。画龙点睛的肖像描写可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四)漫画法
这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肖像描写手法,它和画龙点睛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是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但不同之处在于,它还加以适当的夸张,把特点推向极端,从而更显出人物的本质特征。如《故乡》中,对杨二嫂便是采用这漫画式的勾勒:“我吃了一惊,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年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脾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形象地表现出她的尖刁和泼辣,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五)对比法
前面几种人物的肖像描写是一个相对静态的描写,而对比法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通过人物肖像的前后变化,来反映人物命运的变化。它常常是结合着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遭遇而进行的。如《祝福》中,祥林嫂的几次肖像描写便通过人物的脸色、表情、衣饰、体态的巨大变化,特别是祥林嫂的眼睛的变化,表现了祥林嫂不幸的遭遇和苦难的命运,以及在封建伦理压迫下所遭受的心灵的巨大创伤。祥林嫂刚到鲁家帮工时,她是这样打扮:“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这表明她才死了丈夫,家境贫寒,营养不良,但身体还是很健康。而当她再次到鲁四老爷家帮工时,她仍是前面一样的打扮,“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第二次丧失丈夫和孩子,给祥林嫂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她听了柳妈关于阴司的话,感到非常苦闷,“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而当她到庙里捐了门槛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但是,即使她完全听从了封建伦理的摆布,鲁家还是在祭祀时不要她沾手,把她视为不吉之人,这就从根本上摧垮了她可怜的自信心,“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不济了”。最终变成了这样一个模样:“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如今已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肉体和精神上的创伤摧垮了样林嫂,她终于死了。祥林嫂前后几次不同的肖像对比成了她苦准一生的最好写照。
总之,肖像描写是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作者往往借助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折射人物经历命运或暗示小说主题。正是基于这几点,我们在进行小说教学时,可以从人物的肖像入手,分析人物的性格,揣想人物的经历命运或总结小说的主题。
【肖像描写教案】推荐阅读:
肖像描写和外貌描写11-30
肖像描写作文10-18
肖像描写作文800字07-16
肖像描写作文600字09-05
从名著中学习肖像描写07-02
名著中人物的肖像描写10-26
人物肖像描写作文训练11-11
人物肖像描写的段落11-16
人物肖像漫画教案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