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Kings Speech国王的演讲

2024-05-26

The Kings Speech国王的演讲(共8篇)

The Kings Speech国王的演讲 篇1

In this grave hour, perhaps the most fateful in our history, I send to every household of my peoples, both at home and overseas, this message, spoken with the same depth of feeling for each one of you, as if I were able to cross your threshold and speak to you myself.For the second time in the lives of most of us we are at war.Over and over again we have tried to find a peaceful way out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urselves and those who are now our enemies.But it has been in vain.We have been forced into a conflict.For we are called,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a principle which, if it were to prevail, would be fatal to any civilized order in the world.Such a principle, stripped of all disguise, is surely the mere primitive doctrine that might is right.For the sake of all that we ourselves hold dear, it is unthinkable that we should refuse to meet the challenge.It is to this high purpose that I now call my people at home and my peoples across the seas, who will make our cause their own.I ask them to stand calm and firm, and united in this time of trial.The task will be hard.There may be dark days ahead, and war can no longer be confined to the battlefield.But we can only do the right as we see the right, and reverently commit our cause to God.If one and all we keep resolutely faithful to it, then, with God’s help, we shall prevail.在这样严峻的时刻,可能是国家存亡的紧要关头,我向领土上的所有子民,不论是国内或是海外,传达这份消息,我和你们一样,百感交集,只希望我能挨家挨户亲自向你们诉说。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第二次经历战争的洗礼。不止一次,我们尝试过寻求和平之道,求同存异,化敌为友,然而徒劳无功。

我们被迫卷入了一场战争,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邪恶信念的挑战,如果敌方取胜,世界的文明秩序将毁于一旦。

这样的信念,剥去伪装的外衣,只是赤裸裸的权力追求。

为了捍卫我们所珍视的一切,我们必须接受这个挑战。

为此崇高目标,我呼吁国内的民众,海外的子民们,万众一心。

我希望你们能冷静坚定,在时间的历练中团结向前。

任务将会困难重重,前路可能乌云密布,战场将不再局限于前线阵地。只有心怀正义才能正确行事,在此我们虔诚的向上帝承诺。

只要每个人坚定信念,在上帝的帮助下,我们必将获胜。

The Kings Speech国王的演讲 篇2

多模态话语形式在交际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五种常用感知模态: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味觉模态和嗅觉模态。其中与话语交际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亦是始于对视觉模态的分析研究。克瑞斯和勒文在多模态话语理论方面的研究最具代表性, 也是多模态语篇 (multimodal text) 的最早提出者。他们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出发, 将视觉图像与语言文字同样视为常用的社会符号, 认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领域, 同样的意义通常可由不同的符号来表达, 共同的符号原则能在不同交际模式中起作用。”[1]因此, 语言中的常用语法系统同样适用于其他多种符号资源, 也就是说, 功能语法理论框架可以用来分析研究视觉图像, 被称为“视觉语法”, 主要包括再现、互动和构图三大功能。同样, 听觉、触觉乃至味觉和嗅觉都有自己的语法系统。语法规则能够整合多种符号资源, 赋予其特定含义, 也是多模态话语形式实现多重意义、达到交际目的的载体和媒介。此外, 多模态话语理论打破了单一符号资源研究的框架体系约束, 对多种符号资源的关联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大量交际过程不仅需要单模态语法系统的表达, 更多的是运用多种模态形式的相互协作实现整体意义表达。“典型的多模式话语模式是一种模态的话语不能充分表达其意义, 或者无法表达其全部意义, 需要借助另一种来补充, 我们把这种模态之间的关系称为互补关系, 而把其他的称为非互补关系。”Kress和O’Toole等人认为“语言和视觉交际同时体现构成文化的意义系统, 但两者各自以其独特的方式, 相互协作的完成体现功能。”

二、《国王的演讲》电影海报多模态话语形式分析

电影《国王的演讲》是近年来难得的佳作。它不仅在2011年第83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 还获得了金球奖、美国制片人公会、导演公会和影视演员公会奖等多项提名和奖项。影片讲述了艾伯特王子 (乔治六世) 如何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逐渐从一个严重口吃患者转变为在二战期间发表著名圣诞讲话的强者的故事。本文的分析对象是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 目的是探讨海报中文本和图像两种符号系统如何形成合力进行意义构建来实现多模态化的表意功能。

1. 文本的意义构建

根据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 语言具有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功能。电影海报文本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和获取关注, 内容一般较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因而主要功能体现为人际意义的构建。海报中的文本主要包括两部分:电影评价部分位于海报上方。首先是两行大写的英文字母A FILM THAT MAKES YOUR SPIRIT SOAR。中文译为“一部令您情绪高涨的电影”。文本采用亮黄的大号字体, 尤其在晦暗的背景衬托下更加引人注目。单词“soar”原意是“升空;升腾”, 这种表达运用了比喻手法, 让观众能够体会到电影属于励志类、共鸣型的作品。同时物主代词“your”缩短了作品与读者的心理距离, 建立了互动关系, 将电影与观众的需求相联系。下面内容是A rare combination of crowd-pleaser and triumphant artistry.———Joe Morgenster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含义是“一个罕见的既受观众欢迎又具备极高艺术性的综合体”。Joe Morgenstern是《华尔街日报》的著名影评家, 曾经在2005年获得普利策奖, 也是历史上第三位获得普利策批评评论类奖的影评人。这则评论的重要性和权威性不言而喻。两个文本表达均采用陈述语气, 实现了给予信息的功能, 期待观众认同相关陈述。“soar, rare, crowd-pleaser, triumphant和artistry”五个评价词的使用强调了电影的巨大感染力和艺术价值。第二部分内容以电影信息说明为主———主演科林·费斯Colin Firth、杰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和海伦娜·伯翰·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r;片名《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及导演、制片商等其他相关信息。此外, 在海报的底端印有BASED ON A TRUE STORY, 表明了影片内容的可信度与真实性。

2. 图像的意义构建

(1) 再现意义

克瑞斯和勒文将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概念功能延伸为多模态话语的再现意义, 并划分为:概念性再现和叙事性再现。图像中的各种元素———包括参与者、环境等———对图像的再现意义都有重要的影响。概念性再现主要通过图像中主要元素, 如人物、事物、地点等的属性、类别和特征来体现, 展示的是更为稳定、持久的状态。叙事性再现以矢量为标志, 表达的是发展中的行为和事件, 是通过参与者相互间作用来体现的。矢量是指图像中元素形成的较为突出的斜线。由矢量连接的参与者所进行的行为或事件就是行动过程和反应过程。其中, 反应过程主要由参与者视线形成的矢量构成。“当矢量仅仅是由目光——即一个或多个图中的参与者的眼光的方向构成时, 该过程就叫做反应过程。这时就不讨论动作者和目标了, 而成了‘反应者’和‘现象’。”[2]

《国王的演讲》海报中有两个参与者:艾伯特王子 (科林·费斯饰) 和语言治疗师罗格 (杰弗里·拉什饰) 。海报中最明显的是由参与者的视线构成的两个矢量, 体现的并非是行为而是反应, 因此属于反应过程。第一个矢量的反应者是罗格, 被感知的现象是艾伯特;第二个矢量的反应者是艾伯特王子, 而被感知的现象是存在于图像之外的。第一个视线矢量表达了罗格要和艾伯特王子进行信息交流的意向。这种关切的目光意味着两位参与者之间交流的必要性。他帮助艾伯特尝试了多种物理治疗办法, 更重要的是他乐意成为艾伯特王子真正的“倾听者”和“朋友”并最终帮助他战胜了深植于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修补心灵上的创伤。第二个视线矢量传递了艾伯特王子期盼交流、沟通的意向。他从小性格孤僻, 皇室的傲慢、易怒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但这层外表下却隐藏着他不为人知的苦涩和自卑。他渴望平凡人的“友情”, 看重家庭的“亲情”, 最重要的是, 作为国王, 他期待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传达给国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念。艾伯特王子能够经历最初面对口吃的脆弱、恐惧到后来战胜缺陷的坚定、自信的心理转变过程, 成为精神意志的强者, 让所有人感受到只有勇敢正视自我, 面对难关, 才能最终品尝到胜利的果实。整个海报通过这两个视线矢量, 准确地反映出了电影的主题和内容, 构成了再现功能中的叙事性表达, 通过动态的信息交流实现了再现意义的构建。

(2) 互动意义

克瑞斯和勒文在视觉语法框架中将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扩展为互动意义。“互动意义是关于图像的制作者、图像所表征的事物 (包括人) 和图像的观看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提示观看者对表征事物应持的态度。”[3]互动意义主要表现为:接触、社会距离和态度。

接触是指图像中的参与者 (通常是具有生命特征的人或动物) 通过目光与图像的观看者建立起一种想象的人际关系。如果参与者直视观看者, 属于“索取”类图像;反之, 则是“提供”类图像。海报中的两位参与者并没有与读者进行直接的眼神交流, 符合提供信息的目的, 体现了海报的宣传功能。此外, 两位参与者与读者的距离和拍摄的视角实现了互动意义中的社会距离和态度两方面内容。

社会距离主要通过图像镜头取景的“框架尺寸”表现图像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的关系, 分为六种类型:亲近距离———只看到脸或头;个人近距离———头和肩;个人远距离———腰部以上;社会近距离———整个人;社会远距离———整个人及周边的空间环绕;公共距离———至少四或五人以上。“框架尺寸”的大小决定了参与者与观看者的亲疏关系。海报中的两位参与者对着读者, 面部表情和衣着服饰非常清晰, 属于个人远距离类型。这种距离拉近了他们与观看者的社会关系, 增强了二者间的互动交流。

态度主要通过“视角”表达对图像参与者的不同态度, 一般采用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水平视角中, 正面角度能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斜面视角则将观看者置身事外;垂直视角中的俯视、平视和仰视角度则分别代表了观看者与参与者之间强势、平等及弱势的人际关系。海报中艾伯特王子的斜面角度表现了主人公与读者完全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 激发读者观看影片的兴趣;罗格医生的正面角度能够让读者融入情境之中, 为双方的交流奠定了基础。两位参与者均是运用平视角度进行拍摄, 体现了他们与观看者的平等的社会关系, 从态度方面实现了图像参与者与观看者的平等互动。

3. 语篇的意义构建

(1) 构图意义

克瑞斯和勒文提出的多模态语篇的构图意义主要包括三种资源:信息值、显著性和取景。

信息值是通过元素在构图中不同的上下、左右、中间和边缘结构来实现的。此海报语篇可分成上、中、下三个框架。其中, 图像信息位置居中, 能够吸引读者的关注和兴趣。上下两部分主要是文本内容。克瑞斯和勒文认为上下位置具有不同的信息值。置于上方的部分可被视为“理想”的, 下方的则被视为“真实”的。“理想的”指它是信息的理想化的或概括性的实质, 因此是信息的最显著的部分, “真实的”指更特定的信息, 如细节等, 或者说更实际的信息, 更“脚踏实地的”信息。海报上方的文本属于电影评价部分, 表达了观影大众与专业人士的认可, 代表了影片的“理想化”。海报下方呈现了影片“真实的”具体细节信息。这两部分内容将理想与真实相结合, 影片的精髓随即呈现在读者面前。

显著性指元素吸引观看者注意力的不同程度, 可通过被放置在前景或背景、相对尺寸、色调值的对比 (或色彩) 等来实现。[4]海报中的图像部分占据了大约一半的篇幅, 是显著性最强的部分。图像背景采用了稍显苍凉的黑白冷色调, 暗示了故事所处时代背景的紧迫性与压抑感。其中, 艾伯特王子位于海报版面的中心, 而罗格位于右侧偏下, 巧妙地展示了他们在电影中的主从角色。他们身穿黑色西服, 凸显了稳重庄严的特质。二人头部色彩明暗度的对比起到了烘托人物的作用。艾伯特王子脸部的阴暗部分象征着他的痛苦心境。苦难的童年经历和矛盾的自我身份是他自卑和无奈的根源。脸部挺拔的鼻梁和坚毅的眼神诉说着他坚韧的品格和执着的毅力能够带领他走向光明, 也展示了影片表达的信念和希望。罗格亦是如此。他面对艾伯特王子的怀疑和回避, 不卑不亢, 倾尽所能为其治疗, 最终实现了二人之间情感和地位的转变。色调值从左向右, 由阴暗到光明, 这种强烈对比预示着艾伯特与罗格能够依靠自我力量, 走出阴霾, 成功塑造清晰化、主体化的英雄人物形象。其次, 文本的相对尺寸对比和色调值的对比突出了海报传递信息和引导注意力的功能。整个海报背景以晦暗的冷色调为主, 文本评价部分与主要演员信息均采用了亮黄的大写字母, 影片名称THE KING’S SPEECH更是运用了醒目的特大号纯白大写形式, 保持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实现了显著性的表达。

(2) 意义共建

这个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像及文本等多种符号系统形成了多模态的交流行为, 实现了语篇整体意义的构建。文本与图像相互依托, 形成紧密连接的统一体, 表现了电影海报多模态性的特征。整个语篇采用的上中下纵轴结构与读者的浏览路径一致, 有利于信息的摄取与接收。图像作为文本的补充和视觉上的陈述, 突出了二战时代背景下打破心灵禁锢的国王形象, 契合影片的叙事脉络和主旨精神。海报的色调与明亮度的运用相得益彰, 尤其是占有大篇幅的黑色, 凝重、阴郁的意味不言而喻, 而黄色代表明快、沉稳, 象征了照耀着阴暗世界的一缕阳光和光明的必将到来。这种搭配显著性强, 能够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影片主题的情绪特征和基调氛围。文本部分作为图像部分的延伸和图像表达意义的结果, 比喻手法与评价词的运用从功能语法角度鉴赏渲染了影片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在其与观看者之间建立了情感上的联系, 激发了他们的观看欲望。可以说, 文本与图像相互协作, 形成合力, 达到了预期的交际目的。文本对影片主题与信息的“理性诉说”与图像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感性表达”相互交织与互动, 形成了有机的整体, 诉诸于读者的情感和认知心理, 达到了电影海报的最佳宣传效果。

摘要:克瑞斯和勒文的视觉图像语法框架为研究多模态语篇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国王的演讲》电影海报中多模态符号系统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的分析, 说明电影海报如何通过多模态性特征实现整体意义构建和表意功能。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形式,视觉语法,电影海报

参考文献

[1]KRESS, G T VAN LEEUWEN.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 2001:1-2.

[2]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 2003 (5) :2, 7.

[3]王红阳.多模态广告语篇的互动意义的构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 (6) :32.

国王的演讲 篇3

在这个庄严的时刻,也许是我国历史上最生死攸关的时刻,我向每一位民众,不管你们身在何处,传递这样一个消息,对你们的心情,我感同身受,甚至希望能挨家挨户,向你们倾说,我们中大多数人将面临第二次战争,我们已多次寻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争端,但一切都是徒劳的,我们被迫卷入这场战争,我们必须接受这个挑战,如果希特勒大行其道,甚至文明秩序将毁于一旦,这种信念褪去伪装之后,只是对强权的赤裸裸的追求,为了捍卫我们珍视的一切,我们必须接受这个挑战,为此崇高目的,我呼吁国内的民众以及国外的民众以此为己任,我恳请大家保持冷静和坚定,在考验面前团结起来,考验是严峻的,我们还会面临一段艰难的日子,战争也不只局限于前线,只有心怀正义才能正确行事,我们在此虔诚向上帝祈祷,只要每个人坚定信念,在上帝的帮助下,我们必将胜利!

——乔治六世战时演讲词

回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历史,人们津津乐道的多是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浪漫故事。为迎娶曾有婚史的辛普森夫人,爱德华八世不惜退位,仅执政325天。退位后,他成为温莎公爵,与辛普森夫人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他的继任者,正是从小怯懦、口吃的弟弟艾伯特王子,也就是后来的乔治六世。

电影《国王的演讲》取材于这段历史,故事主角就是乔治六世。由于拥有一个像爱德华王储这样优秀的哥哥,自小害羞、口吃的“伯蒂”(乔治六世的昵称)看起来并没有继承王位的可能。他和妻子伊丽莎白在远离公众的平静生活中逍遥度日,抚养两个女儿。随着老国王身体衰弱,日益增加的公共责任落到了伯蒂身上,也因此,他开始了与口,吃的艰难抗争,并找到了“民间医生”莱纳尔·罗格,两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建立了终生友谊。

爱德华逊位后,伯蒂临危受命,成为乔治六世。两年后,二战爆发。在罗格医生的帮助下,乔治六世克服了口吃,通过广播发表了一篇鼓舞人心的圣诞节演讲,号召英国人反抗法西斯,成为二战中激励英国人斗志的重要因素。

脆弱的王子

身为政治人物,最重要的能力便是演讲。政客欲征服民众,只消一副好口才。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雄师,可拨动万众心弦,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可驱懦夫昂扬赴死。几乎每位政治家都有彪炳史册的演讲事迹,孔明“骂死王朗”,拿破仑有“蒙特诺特战役演讲”,金博士有“我有一个梦想”,麦克阿瑟之“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另外还有画了一个圈的“南方谈话”等等。身为领袖,“跟他们谈笑风生”是必备技巧。

《国王的演讲》开篇破题,上来就是一场“国王的演讲”。寥寥几笔,将主要人物定格在画板上。在直播间里,专业播音员用矜贵的手势操持精致的器具,漱口、开嗓,踌躇满志如一方之主;真正的尊贵王爷却正瑟缩在妻子身边,惶然四顾,绝望得像个没有温书、自知考试要交白卷的小孩子;贤惠的王妃轻吻丈夫脸颊,无声地在他手臂上捏一捏,主教和工作人员各自道出鼓励话语。但一切鼓励与温情统统作废,公爵张口结舌,演砸了一场原本轻而易举的演讲。

其实,王室的成员不过是些演员。套用某朝代某老演员的广告语:“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国王要做的并不复杂。君主立宪制度之下,他无需直抵前线冒着弹雨鼓舞士气,无需振臂高呼、口若悬河,甚至无需直面千万双灼灼眼目,赖现代科技所赐,他只要在麦克风之前,声情并茂地念完几页幕僚草拟的演讲稿,便可交差大吉。然而就这么点“红领巾广播站”的小学生播音员都能完成的任务,恰是乔治六世的死穴。

他做不到几乎所有人能做到的事:顺畅地侃侃而谈。一应雄心、激情、温柔、愤懑、焦切……都被这痼疾桎梏,牢牢封锁在痉挛的两唇中。胸襟里尽有惊涛拍岸,也全被这无形堤坝拦截。

官家有疾。然,疾不在腠理,而在膏肓之间。正如莱昂纳尔所说:没有先天性的口吃。口吃折射了内心的怯懦,而口舌不便,更加剧了自卑与木讷,恶性循环十数年,无药可救。

绷得过紧的琴弦,是无法奏出任何乐曲的。国王他,其实是个可怜人。

他的眼神总是带着忧伤、胆怯。他不快乐。

片中大部分关于国王的镜头,总是将他委委屈屈地搁在画面下角。这场戏没有反派,国王要打败的是自己。这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斗争。从企鹅到信天翁

在影片开始十分钟后,时为约克郡公爵的伯蒂,穿着黑色燕尾服走进育儿室。父亲虽满心忧烦,对女儿仍温存不减:先是学着企鹅的模样走了几步,然后为两位小郡主讲睡前故事:

“从前有两位小公主: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她们的爸爸是一只企鹅,因为他被一个邪恶的巫婆诅咒了。这对他来说太不方便啦,因为他喜欢抱着他的公主们……巫婆让他们去南极,如果不能飞,这可是很长的一段路。他一头钻进水里,只为了能在午饭前赶到,他还让一个过路的摆渡者带他过去,他成功地回到了宫殿里,给了厨师、妈妈一个大惊喜。小女孩们在厨房,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和吻。在那个吻之后,你们猜他变成了什么?”

故事到这里,所有人都会跟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一起神往地笑着,脱口而出:“他变成了一个帅帅的王子!”

但企鹅公爵给出的答案是:“他变成了一个短尾巴的信天翁。”

在公主们失望地“哦”了一声之后,企鹅爸爸张开双臂,解释说:“这下他有了很大的翅膀,可以抱着他的两个小宝贝了!”

然后,他略显笨拙地膝行到小郡主们面前,紧紧地搂住她们,在公爵夫人的微笑注视下,将慈父的亲吻降落在女孩们金黄的卷发中。

——信天翁是鸟类中翼展最宽的,张开翅膀,可达3米以上。

这个“企鹅变信天翁”的故事,初听来只为烘托王室一家亲的美好氛围,以及伯蒂的外冷内热。终篇之后会发现,此故事提纲挈领地喻意了全片:王子殿下英俊儒雅、仪表堂堂,却偏生有这上不得台面的毛病,真有如天降诅咒;“抱着他的公主们”,亦即守护他的臣民;带挈他前行的“摆渡者”,自然就是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至于“成功回到宫殿里,给了厨师和妈妈一个惊喜”,“惊喜”当指他完成了对他来说最艰难却又最重要的圣诞演讲;厨师,可理解为首相丘吉尔——治大国如烹小鲜嘛。

故事结局最耐人寻味:“惊喜”过后怎样?笨拙企鹅是否就此脱胎换骨,变成完美王子?错!没看电影之前,大概所有人都会认为:最终莱昂纳尔医好了国王的口吃。其实,伯蒂的口吃始终未能治好。但是他完成了“圣诞演说”,并因此化成具有更坚强翅膀的“信天翁”——虽然还是禽类。

希特勒的演讲

伯蒂与妻女观看希特勒演讲一场戏,意味更为深远。

先来看看史料记载:希特勒曾专门在一位精通肢体语言的专家的指导下,设计演讲手势,并常常对着镜子和相机反复排练着,以求达到最震撼人心的效果。当时一个追随者说:“为了取得男女老少的无条件的信任,希特勒使用了符咒。”波兰记者阿克塞尔海斯特回忆:从他的演讲中我们听到了被压抑的激情和爱意,表达这一切的是爱的语言,他的叫喊充满着憎恨和情欲,他的话语充盈着暴力和残忍。所有的语调和声音都受神秘的本能支配;它们如同被压抑太久的邪恶冲动。

希特勒把语言暴力发挥到了极致,不论是敌人还是朋友,他纷纷将他们挑落马下。冯,米勒教授回想起某暴动中希特勒的演讲时说:“在我整整一生中,除了那一次,我再也想不起来,在几分钟或者几秒钟内能让群众态度转变如此神速的情景。”奥匈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的儿子奥托,冯,哈布斯堡在一次观察后说:“跟他站在一起的共产党人,在开口之前,就被他打动了,他是个有某种磁性的天才。”作为将领的布劳希奇说:“我和这个人争辩的时候,感觉就像是要窒息了,我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埃哈德,米尔希说:“在他面前我就像是做错算术题的小男孩。”凭这样的本事,希特勒不无骄傲的说:“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并且获得世人的认识,那就是讲话令人喜悦的能力。”

说回电影:画面中滔滔不绝演讲的那人,就是挑起世界战争的公众之敌。但他的演说技巧与得到的效果,无可挑剔。伯蒂当有且恨且妒的一念闪现,但他目光随即平和坚毅下来:正义与邪恶之分野,不靠口才来划分。有的人也许言辞流利,擅于煽动,但却可能是恶魔;那些羞涩木讷甚至笨拙的人,却可能有一颗善良勇敢的心。老好温莎与莱昂纳尔

爱德华八世对历史的贡献:一则韵事,一只“温莎结”。

有多少女人曾为这位“多情国王”的故事心旌淫曳?尤其值彼江山风雨飘摇之时,国赖明君,这份本应扛起的责任容不得推诿。他对那个女人多情,便是对自己的国家无情。

曾身为乔治六世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担任私人秘书的拉塞尔斯,对王储爱德华给出这样的评价:“他放肆地追求酒精和女人,而且自私。他以后可能不适合佩戴英国的王冠……他的性格变幻莫测、很不成熟,在精神、道德和美学等方面,停留在一个17岁男孩的水平;他对事情适当或不适当的唯一衡量标准就是:我能逃脱吗?”

秘书所下考语,多半是真。有一种“多情汉”实则是世间极自私的人——杨过就是明例,情之字遮天蔽日,于是他什么也看不见了,宇宙核心只座落在他的爱情上。

电影中的爱德华八世,做为乔治六世的衬托,是位轻率任性的浮华男子。华利斯夫人举筵,伯蒂不得不携妻亮相。在黝暗狭窄的酒容中,弟弟追在兄长身后结结巴巴地探讨国事,而哥哥焦虑的只是找不到情人想要的佳酿。这一场戏剧化得有些过分,不过也完成了对爱德华和华利斯的塑造任务。

而做为软性大不列颠形象宣传片,《国王的演讲》铸起了一尊完美的英伦绅士标本:语言治疗师采昂纳尔。

莱昂纳尔的年纪,当是六十尚不足,五十颇有余。他已经到了永不会觉得尴尬和别扭的年纪,一刘冷静双眸洞悉世事,始终云淡风轻、宠辱不惊,让人对之如坐春风。

莱昂纳尔与伯蒂的交锋,则是贯彻全片的美女少二重奏。两人就像一对反义词:地位一尊一贱,态度一张一弛,情绪一明一晦。然而,尊者常露荏弱之态,贱者并无卑微之心。莱昂纳尔不卑不亢、泰然自若,伯蒂拘谨矜持、暴噪不安。草头郎中对一国之主不谄媚,九五之尊对草头郎中亦不轻蔑。

尴尬的王室

毋庸置疑,《国王的演讲》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就像是无可挑剔的美人:秾纤适中,修短合度,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由国民性决定,英伦影像总有一种克制的情绪,没有欢呼夹杂狂吼,也鲜少眼含热泪地相拥,画面与音乐均委婉而素净,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然而,当我们回顾那段历史,不由得觉得这是个讽刺的笑话:堂堂大英帝国,只能在一个多情种和一个口吃儿中选择自己的国王。而演讲这件看来很简单的事,在影片中却被提到了攸关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当国王的演讲成功结束后,观众们仿佛觉得英国终于打赢了一场大胜仗。然而当电影闭幕,走出影院才幡然意识到:不就是读了篇不是自己写的稿子嘛!适逢伊丽莎白女王登基60周年,无数人也在思考:这如同戏子与戏台般的王与王室,究竟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国王的演讲 篇4

《国王的演讲》讲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和他的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的故事。乔治六世就是那位为了美人而放弃江山的爱德华八世国王的弟弟。二战前夕,希特勒野心勃勃,风流成行的爱德华为了取辛普森夫人弃国家于不顾,政府威胁集体辞职,爱德华退位。于是乔治六世(约克公爵艾伯特王子)被推上了国王的宝座。但是乔治六世半辈子一直活在父亲与哥哥的阴影下,还有很严重的口吃,发表讲话时非常吃力,却无法逃离公共人物的命运。幸运的是,贤惠的王后伊丽莎白经人介绍,为丈夫找到一位与众不同的语言治疗师莱罗格。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国王的口吃大为好转,与罗格两人也成为了一辈子的好友。二战爆发之际,乔治六世成功发表了那篇著名的圣诞讲话,鼓舞了当时二战中的英国军民。

1、态度决定一切!即便自身的能力不足,但你依旧会成功的,失败只是暂时的!

乔治六世的成功其实正代表了一部分人,他可能有着自身的缺点或则不足,各方面也不如大家,甚至他在某些方面还是自卑的,但是他有颗积极向上的心,有颗责任的心,顾全大局的心态,加上长期的,持久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片中的伯蒂对白并不少,他一直在近乎努力地说,也正是这种执着,凸显了这位国王的人格伟大!在压抑、痛苦、挣扎之后,他涅槃重生,成功地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国王,而不是笑柄。可能自己开始时很弱小,但相信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自

己不懈的努力,困难,困惑也只是暂时的,正确积极的,顾全大局心态终究会获得成功!试想一下,当爱德华退位后,如果他胆怯了,不敢勇于承担这个义务,相信英国可能不会是现在的英国,可能正是由于王室的懦弱,使整个国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一切尽在希特勒的掌控之下!因为他代表了英国人民的心声!

2、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位默默为她付出的成功的女人!

爱德华的角色拒绝了对王室责任的承担,选择了自己的爱情,虽然说爱情依然是一种责任,但是影片的浓墨重彩更在于国王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这种大局观,显然辛普森是不具备的!她没有给予自己的丈夫正确的价值观,让一个男人变得堕落,不思进取,而只是一位的沉醉于女色之中!换个角度看看王妃的表现,对于自己丈夫口吃的毛病,她不仅没有嫌弃,还觉得有时还很可爱,正是这种善意的鼓励以及支持,才真正意义上的让这位国王拥有了自己的坚强的一个后盾,也为后来罗格医生的出现做好了铺垫,没有王妃的努力帮助,相信王子最后还是说不出一口流利的英语,虽然这个女人在这个戏里,只是一个配角,但她却是起到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国王的成功她是功不可没的!熟语,家是本!如果家都没有自由,安全,以及温馨感,那这个人何来的成功啊!

做为一部获奖电影,确实有许多闪光之处,让我们感受到了爱、勇气、力量,人性的光辉,激励着我们、引领着我们,没有什么是不可办到的,只要我们付出努力,一切的不可能都会变成可能,成为现

国王的演讲 篇5

身为政治人物,最重要的能力便是演讲。政客欲征服民众,只消一副好口才。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雄师,可拨动万众心弦,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可驱懦夫昂扬赴死。几乎每位政治家都有彪炳史册的演讲事迹,孔明“骂死王朗”,拿破仑有“蒙特诺特战役演讲”,金博士有“我有一个梦想”,麦克阿瑟之“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另外还有画了一个圈的“南方谈话”等等。身为领袖,“跟他们谈笑风生”是必备技巧。

《国王的演讲》开篇破题,上来就是一场“(未来)国王的演讲”。寥寥几笔,将主要人物定格在画板上。在直播间里,专业播音员用矜贵的手势操持精致的器具,漱口、开嗓,踌躇满志如一方之主;真正的尊贵王爷却正瑟缩在妻子身边,惶然四顾,绝望得像个没有温书、自知考试要交白卷的小孩子;贤惠的王妃轻吻丈夫脸颊,无声地在他手臂上捏一捏,主教和工作人员各自道出鼓励话语。但一切鼓励与温情统统作废,公爵张口结舌,演砸了一场原本轻而易举的演讲。

其实,王室的成员不过是些演员。套用某朝代某老演员的广告语:“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国王要做的并不复杂。君主立宪制度之下,他无需直抵前线冒着弹雨鼓舞士气,无需振臂高呼、口若悬河,甚至无需直面千万双灼灼眼目,赖现代科技所赐,他只要在麦克风之前,声情并茂地(设若干巴枯燥,大概也能敷衍过去)念完几页幕僚草拟的演讲稿,便可交差大吉。然而就这么点“红领巾广播站”的小学生播音员都能完成的任务,恰是乔治六世的死穴。

他做不到几乎所有人能做到的事:顺畅地侃侃而谈。一应雄心、激情、温柔、愤懑、焦切……都被这痼疾桎梏,牢牢封锁在痉挛的两唇中。胸襟里尽有惊涛拍岸,也全被这无形堤坝拦截。

官家有疾。然,疾不在腠理,而在膏肓之间。正如莱昂纳尔所说:没有先天性的口吃。口吃折射了内心的怯懦,而口舌不便,更加剧了自卑与木讷,恶性循环十数年,无药可救。

绷得过紧的琴弦,是无法奏出任何乐曲的。国王他,其实是个可怜人。

他的眼神总是带着忧伤、胆怯。他不快乐。

片中大部分关于国王的镜头,总是将他委委屈屈地搁在画面下角。这场戏没有反派,国王要打败的是自己。这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斗争。

乔治六世,可怜、可叹、可钦、可感。

在影片开始十分钟后,时为约克郡公爵的伯蒂,穿着黑色燕尾服走进育儿室。父亲虽满心忧烦,对女儿仍温存不减:先是学着企鹅的模样走了几步,然后为两位小郡主讲睡前故事:

“从前有两位小公主: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她们的爸爸是一只企鹅,因为他被一个邪恶的巫婆诅咒了。这对他来说太不方便啦,因为他喜欢抱着他的公主们……巫婆让他们去南极,如果不能飞,这可是很长的一段路。他一头钻进水里,只为了能在午饭前赶到,他还让一个过路的摆渡者带他过去,他成功地回到了宫殿里,给了厨师、妈妈一个大惊喜。小女孩们在厨房,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和吻。在那个吻之后,你们猜他变成了什么?”

故事到这里,所有人都会跟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一起神往地笑着,脱口而出:“他变成了一个帅帅的王子!”

但企鹅公爵给出的答案是:“他变成了一个短尾巴的信天翁。”

在公主们失望地“哦”了一声之后,企鹅爸爸张开双臂,解释说:“这下他有了很大的翅膀,可以抱着他的两个小宝贝了!”

然后,他略显笨拙地膝行到小郡主们面前,紧紧地搂住她们,在公爵夫人的微笑注视下,将慈父的亲吻降落在女孩们金黄的卷发中。

——信天翁是鸟类中翼展最宽的,张开翅膀,可达3米以上。

这个“企鹅变信天翁”的故事,初听来只为烘托王室一家亲的美好氛围,以及伯蒂的外冷内热。终篇之后会发现,此故事提纲挈领地喻意了全片:王子殿下英俊儒雅、仪表堂堂,却偏生有这上不得台面的毛病,真有如天降诅咒;“抱着他的公主们”,亦即守护他的臣民;带挈他前行的“摆渡者”,自然就是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至于“成功回到宫殿里,给了厨师和妈妈一个惊喜”,“惊喜”当指他完成了对他来说最艰难却又最重要的圣诞演讲;厨师,可理解为首相丘吉尔——治大国如烹小鲜嘛。(此处或是过度阐述)

故事结局最耐人寻味:“惊喜”过后怎样?笨拙企鹅是否就此脱胎换骨,变成完美王子?错!没看电影之前,大概所有人都会认为:最终莱昂纳尔医好了国王的口吃。其实,伯蒂的口吃始终未能治好。但是他完成了“圣诞演说”,并因此化成具有更坚强翅膀的“信天翁”——虽然还是禽类。

二、莱昂纳尔

做为软性大不列颠形象宣传片,《国王的演讲》铸起了一尊完美的英伦绅士标本: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

莱昂纳尔的年纪,当是六十尚不足,五十颇有余。他已经到了永不会觉得尴尬和别扭的年纪,一对冷静双眸洞悉世事,始终云淡风轻、宠辱不惊,让人对之如坐春风。

莱昂纳尔与伯蒂的交锋,则是贯彻全片的美妙二重奏。两人就像一对反义词:地位一尊一贱,态度一张一弛,情绪一明一晦。然而,尊者常露荏弱之态,贱者并无卑微之心。莱昂纳尔不卑不亢、泰然自若,伯蒂拘谨矜持、暴躁不安。草头郎中对一国之主不谄媚,九五之尊对草头郎中亦不轻蔑。

科林与拉什的对手戏,真如一发之上,悬千钧之力。

三、爱德华

爱德华八世对历史的贡献:一则韵事,一只“温莎结”。

有多少女人曾为这位“多情国王”的故事心旌摇曳?我也是到很久之后,才明白“不爱江山爱美人”其实不是褒义词。尤其值彼江山风雨飘摇之时,国赖明君,这份本应扛起的责任容不得推诿。他对那个女人多情,便是对自己的国家无情。

——曾身为乔治六世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担任私人秘书的拉塞尔斯,对王储爱德华给出这样的评价:“他放肆地追求酒精和女人,而且自私。他以后可能不适合佩戴英国的王冠……他的性格变幻莫测、很不成熟,在精神、道德和美学等方面,停留在一个17岁男孩的水平;他对事情适当或不适当的唯一衡量标准就是:我能逃脱吗?”

秘书所下考语,多半是真。有一种“多情汉”实则是世间极自私的人——杨过就是明例,情之一字遮天蔽日,于是他什么也看不见了,宇宙核心只座落在他的爱情上。

电影中的爱德华八世,做为乔治六世的衬托,是位轻率任性的浮华男子。华利斯夫人举筵,伯蒂不得不携妻亮相。在黝暗狭窄的酒窖中,弟弟追在兄长身后结结巴巴地探讨国事,而哥哥焦虑的只是找不到情人想要的佳酿。这一场戏剧化得有些过分,不过也完成了对爱德华和华利斯的塑造任务。

第一眼看到盖-皮尔斯饰演的王储,那犹豫不决的、阴柔的嘴型、埋藏情欲的法令纹,立觉“对的!这就是爱德华”;而辛普森夫人虽只出场两次,亦形神兼具:老辣、虚荣、男性化、洋洋得意、野心勃勃。

四、国王

旧王交卸,新王接任。伯蒂被推上王座。在华美宫室的朦胧光线中,乔治六世的背影显得孤独。有弧度的镜头,略微夸张地聚焦在他哆嗦的脸肉和嘴唇上。

所有的画面,都强调了伯蒂此际的孤独。他其实始终是那个卑怯、懦弱的孩子。捏着讲稿,嘴巴开合如涸泽中的鱼,一径憋得面白唇青。晕眩中视线越过面无表情瞪视他的人群,落在墙上悬挂的先祖的画像上。新逝的老父盛装挺立画框中,威严冰冷的目光审视不争气的次子。

——偌大一份家业,靠个“无话儿”之辈来接任,先祖泉下有知,只怕也要叹息国运不济。

在莱昂纳尔面前,虚弱恐惧的伯蒂爆发了出来。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

伯蒂与妻女观看希特勒演讲一场戏,意味更为深远。

先来看看史料记载:希特勒曾专门在一位精通肢体语言的专家的指导下,设计演讲手势,并常常对着镜子和相机反复排练着,以求达到最震撼人心的效果。当时一个追随者说:“为了取得男女老少的无条件的信任,希特勒使用了符咒。”波兰记者阿克塞尔海斯特回忆:“从他的演讲中我们听到了被压抑的激情和爱意,表达这一切的是爱的语言,他的叫喊充满着憎恨和情欲,他的话语充盈着暴力和残忍。所有的语调和声音都受神秘的本能支配;它们如同被压抑太久的邪恶冲动。”

希特勒把语言暴力发挥到了极致,不论是敌人还是朋友,他纷纷将他们挑落马下。冯.米勒教授回想起某暴动中希特勒的演讲时说:“在我整整一生中,除了那一次,我再也想不起来,在几分钟或者几秒钟内能让群众态度转变如此神速的情景。”奥匈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的儿子奥托.冯.哈布斯堡在一次观察后说:“跟他站在一起的共产党人,在开口之前,就被他打动了,他是个有某种磁性的天才。”作为将领的布劳希奇说:“我和这个人争辩的时候,感觉就像是要窒息了,我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埃哈德.米尔希说:“在他面前我就像是做错算术题的小男孩。”凭这样的本事,希特勒不无骄傲的说:“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并且获得世人的认识,那就是讲话令人喜悦的能力。”

说回电影:画面中滔滔不绝演讲的那人,就是挑起世界战争的公众之敌。但他的演说技巧与得到的效果,无可挑剔。伯蒂当有且恨且妒的一念闪现,但他目光随即平和坚毅下来:正义与邪恶之分野,不靠口才来划分。

引用某影评的话(我觉得我不可能总结得比这句还好):有的人也许言辞流利,擅于煽动,但却可能是恶魔;那些羞涩木讷甚至笨拙的人,却可能有一颗善良勇敢的心。

五、国王的演讲

最后一场戏,当然就是那场华彩乐章:圣诞演讲。就像炉火上炖着的一壶水,虽然火苗始终温文,然不知不觉中水温已至沸点。一道道窄门敞开,贤妻良友随侍在侧,盛装的国王面沉如水,如赴战场。

最后的舞台是小小的密闭的直播间。在伯蒂第一次阅读的时候,莱昂纳尔的动作便是推开窗子。这一点在最后的“圣诞演讲”中得到呼应。

所有的起承转合,其实俱在意料之中:最后关头,我们都知道国王和治疗师要说一句温情脉脉的表白。果然,国王至诚道谢,而莱昂纳尔的最后一句话则是:忘掉其他一切,对我说,对我这个朋友说。三次红灯闪烁在伯蒂面上,照应了影片开初他的失败。在艰涩地起头之后,为隐蔽口吃而频繁做出的停顿,反而益显凝重沉痛,具有别样的力量。

间中也有几次,国王险些结巴起来,全赖莱昂纳尔的眼神与无声手势。但他渐入佳境,渐入佳境。咬字吐音,从未如此勇敢与坚定。要抵抗强权,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演讲,为臣民亦为自己。

穿插出现在伯蒂演讲画面中的几组人,几乎回顾了全片情节,像协奏的器乐,令这一曲更调和与雄壮,更具有深度厚度:曾领教了约克公爵那糟糕透顶的演说的工厂工人,如今听得全神贯注、如痴如醉;曾多次鼓舞乔治六世的主教与首相,庄肃端坐,想必坚定了抗战之心;独处小室、守着孤灯的王太后,嘴边逐渐浮起微笑,自是对儿子的赞许与自豪;在遥远的精致公馆中躲清闲的爱德华与华利斯,表情复杂难言,华利斯发上绑着花纹发带,浮夸突兀得像个时装杂志上的假人;大卫则满面阴沉,是否在被弟弟打动的同时也嫉妒了他的感召力?倚靠着他的华利斯几乎是立刻察觉到他的异样情绪,伸手抚慰——当然,若无这等机敏,也不能俘虏君主之心(短短几秒钟的镜头,道出无数弦外之音)。

最后,莱昂纳尔垂下双臂,肃立聆听,他知道不必再指挥协助,乔治六世已脱胎换骨,真正的国王在这小小格子间中诞生。

历尽艰险,伯蒂终顺利完成最后一个词:“胜利”。始终抓紧座椅扶手的王后,欣慰地与女儿互望,面颊上有恰如其分的一滴热泪。那滴泪只星光似的一闪。大功告成后,莱昂纳尔与国王相视微笑。莱昂纳尔并未恭喜,只微笑道一句:“你在w上仍有些打结”。这轻描淡写的一句,掩盖胸中感慨与喜悦的澎湃波涛,简直有谢安的“小儿辈已破贼”的妙处。

完成之后又如何呢?紧闭的门次第敞开了。伯蒂终于微笑着走出昂首阔步的国王的步伐;悲欣交集的贤妻悄声道:“我知道你会很棒。”首相与主教诚挚祝贺;国王携眷走上阳台,领取民众的掌声与喝彩。温柔舒缓的钢琴,交替流转在国王与莱昂坚毅面容上。一切美好如童话。最童话的结局字幕是: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做了一辈子的好朋友。

毋庸置疑,《国王的演讲》是一部完美的电影,就像是无可挑剔的美人:秾纤适中,修短合度,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由国民性决定,英伦影像总有一种克制的情绪,没有欢呼夹杂狂吼,也鲜少眼含热泪地相拥,画面与音乐均委婉而素净,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这便是:一片幽情冷处浓。

六:历史

上个月恰巧买到一本法国记者贝特朗-梅耶-斯塔布莱所写的《伊丽莎白二世时期的白金汉宫生活》。无论在民主国家、封建国家、君主立宪还是社会主义,宫闱秘辛都隐在层层帘幕之后。不过赖有大胆卷帘人,我们也随之窥探一二。该书中一些段落提及了乔治六世和他的王后。讲伯蒂的不多,对王后大加颂扬。我姑且把这些段落人肉搬运到这里,做为注脚:

幼时:乔治六世的绰号叫“Bertie”,此人用喝酒来增加力气,他的双腿夹着钢制夹板,因为他的双膝外翻。他进入会客厅时,仆人都伸出胳膊来推他,他总是哭着进去。

粗心的国王:某天,乔治六世不留心给一个人授衔两次,到了“第二轮”授奖的时候,国王觉察到:“您看来非常不安哪!”

可爱的王后:一名老仆人说:“第一次碰见王后,人们都不注意她矮小的身材(王后只有1.55米)和丰腴的体形。因为大家都被她的热情和魅力吸引了……她非常喜欢微笑。”

她是一个有头脑而又善于逗乐的人,从结婚到乔治六世登上王位的中,她的性格要服从王室的庄严与新位置带来的挑战。在出访活动中,约克公爵夫人能让事事都变得容易。她的玩笑能让最害羞的人捧腹大笑,在舞会上她对舞技平平的舞伴说:“加油!太棒了,你至少还没把我的王冠碰掉嘛!”她对份内的事情一点也不厌恶,人们赞美说:“她要是戴上了一枚新宝石,就高兴得仿佛刚刚发现愉快地度过一个美妙的下午的新方式。”公爵夫人如此自如,丈夫羡慕不已,因为他严重的口吃的确是个不小的缺陷。

1936年12月10日,爱德华八世逊位,约克公爵被即将落在自己和妻子身上的责任震惊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12月10日,这位新国王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授予妻子一枚嘉德勋章。他在登基演说中讲道:“没有妻子在我身边,没有她对我的帮助与支持,我是担负不起身上的重担的。”当时人们称呼她“联合王后”,时年36岁。在战争中,她尽其所能鼓舞英军士气,丘吉尔称她为“二战中最勇敢的女人”。

和丘吉尔一样,她也将重树英国精神。从伦敦遭到轰炸开始,王后就坚持不懈地视察被炸街道,鼓舞士气,安慰群众,语言得体。在伦敦战役进行得最惨烈的1940年9月13日,几枚炸弹击中了白金汉宫,当时王后的一句话家喻户晓:“我很庆幸遭到了轰炸,因为轰炸才使我能面对面地与东区(伦敦在空袭中受创最严重的一个区)人民接触。”

《国王的演讲观》后感 篇6

观后感一

今天周末,忙了一整天,就把还没看完的国王的演讲看完了。虽然故事的情节不是很跌宕起伏,但是片中的伦敦音还是值得学习的。在暴风影音中看的,虽然只有中文字幕,但是是高清,就将就点看了。

我对英国的文化不太熟悉,政体更加不熟悉,这种状态对于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是不太客观的,毕竟我是在学习他们的语言,对文化和政体的不理解,会增加对英语的学习难度。

《国王的演讲》主要是讲述一个结巴的国王通过克服自身的恐惧,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次全国的广播。国王伯蒂并不是一出生就结巴的,而是在他3、4岁时才结巴的,他在他父亲或者是母亲面前就会吐不字来,只是他一直以来的缺陷,伯蒂有一个哥哥叫大卫,有一个弟弟叫乔治,但是在13岁时就去世了,自从乔治去世后,伯蒂的父母亲从来都没有提起过他,皇室家族总让人有点不可捉摸的感觉。

在片中,我比较喜欢人与人之间的爱情,罗格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温暖的亲情,国王的责任感。当我看到伯蒂的妻子说她为什么会两次拒绝伯蒂的求婚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受到爱情的伟大。他妻子拒绝他求婚并不是因为结巴,而是因为她不习惯皇室生活,不习惯诸多的礼节约束,后来发现伯蒂的结巴正是他的可爱之处,可能这就是爱的伟大吧。还有提到大卫的对辛普森夫人的爱,他当时已经是国王了,但是英国皇室规定国王不能娶已经结过婚的女人作为女王,如果大卫执意要娶辛普森夫人的话,有两种选择他要不是选择退位,要不就是首相解散议会。最终,大卫为了娶辛普森夫人而放弃了国王的职位,在他的辞职稿上还提到辛普森夫人是他的精神寄托,如果失去了她和她的爱,他将无法活下去。还有罗格一家底层社会的溢满的温暖,还记得当女王一开始进罗格的屋子的时候就赞不绝口说:“lovely,lovely”,可见,女王对罗格家的赞美和喜欢。

罗格,一个演员,曾当过教师,辅助过战争中的孩子恢复语言能力,他是国王伯蒂的语言纠正师,他就观察比较细致并且很平易近人,能根据国王的脾气暴躁和好胜的心理进行治疗。虽然国王有时是不听命于他,但是他总会有办法让国王开口说话,在纠正的过程中不断地给予国王信心与鼓励,方法也多种,最重要的是适用于他,这对于将成为教师的我们非常有用,要针对学生的问题并想出解决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效果会很不一样。

伯蒂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人,时刻惦记着自己的皇室,很想改变自己结巴的缺点,但是每一次在他父亲面前都说不出话,这个内阁的人都担心着他的发言。当他父亲去世后,他的哥哥大卫就按照皇室规定成为了陛下,但是他哥哥并不能胜任此职位,让他很懊恼,于是他就坚持去治疗他自己的口吃,尽管他有很多次想过放弃,但是皇室和子民的利益要求他必须这样做,而且当时还是希特勒想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伯蒂的演讲不能鼓励人民的话,英国市民会很失望而且会陷入恐慌,在罗格的帮助他最终成功了。

《国王的演讲》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对英国的文化和政治了解得实在是太少了,缺少了那个时段的背景,这一部片看起来还是有点吃力。

观后感二

昨晚上给儿子洗完屁股洗完脚,陪他上床并一起看了会儿“玩具屋”后,老婆接手哄小东西睡觉,我带上卧室门,抬头看钟,十点整。原想写点东西,可打开笔记本后,却径直点开了暴风影音,看了部电影——“国王的演讲”。

想看这部片子也算偶然。上周出差前去逛悠唐,发现正在公映这部片子。不是新片了,听说得了奥斯卡奖的,直觉认为应该不错。本想买两张票叫老婆下班后来看,不过那天没带电影卡,老婆也没时间,遂作罢。后出差在宾馆想用笔记本看电影,发现有720P版本的,无奈网速太差没看成。这么一折腾到搞得心里惦记上了。

其实时间不是很合适,22点多,两个多小时电影,看完后似乎有点太晚了,第二天还要上班。开始时还自欺欺人地想看一半,剩下的明天再接着看。可随着逐渐融入剧情,这种想法不知不觉就消失得干干净净。这几年和老婆在电影院也看过几部片子,但像昨晚这种酣畅淋漓、一气呵成的观影感觉却是许久都不曾有过的。

故事很简单:英王乔治五世的儿子伯蒂(约克公爵)患有严重的口吃,由于他的身份关系,有时会需要面对公众演讲,每每这种时刻都令他痛苦不已。公爵夫人为帮助丈夫治病,四处求医,最后找到了一个澳大利亚人罗格。罗格并不是持有执照的医生,但他有一套矫正口吃的独创的方法,自此伯蒂开始在罗格的帮助下进行语言治疗训练。不久,乔治五世去世,伯蒂的哥哥继位,就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爱德华不顾王室和内阁的反对,执意要与结过两次婚的辛普森夫人结婚,并为此不惜退位,结果口吃的伯蒂成了国王乔治六世。为履行好肩负的巨大职责,他更加积极刻苦地配合罗格进行矫正训练。随后二战爆发,英国对德宣战。为鼓舞民众,乔治六世以极大的勇气、克服内心的恐惧障碍,在罗格的帮助下,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发表了对全英人民的演讲并大获成功。

整部影片看完后觉得首先应该表扬一下暴风影音,提供的版本很好,720P高清,容量应该很大,但家里2M的宽带,无线上网,播放起来竟然也非常流畅,丝毫没有卡的感觉。片中字幕配合得准确到位,翻译也很够水平,甚至还交代了某些台词的隐藏含义和背景典故。

说说电影本身。几个主要演员的表演确实非常精彩,这也是这部低成本影片让人感觉好看的重要原因。饰演国王的COLIN FIRTH也算是个老演员了,最早在BJ单身日记看到过他,还有真爱至上,印象中演的都是些典型的英国绅士,儒雅正派,含蓄内敛。在这部片子里似乎显得老了点(也正常,毕竟从BJ到现在过了块10年了么),脸也稍胖了点,不过依然很帅。FIRTH凭自己多年的表演功力将伯蒂演绎得很到位,个人印象深的是其在话筒前那种无助恐慌的眼神,很好地反映出主人公当时的心境。凭这部片子FIRTH还拿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大奖,从此应该跻身一线男星的行列了,不过正如某影评所说,他配得上拿这个奖。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片中的男二号,澳大利亚演员GEOFFREY RUSH,模样有点像好莱坞的一个老演员(美国往事里的MAX)。这人以前真没怎么听说过,更没有看过他演的片子。百度上查了查居然发现他也是拿过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这就难怪了。那演技,那叫一个精湛。看他的表演,你能感到他作为职业演员的深厚的艺术素养,确实气度不凡。

RUSH饰演的语言矫正师罗格是个非常出彩的人物。罗格本身是个小人物,但在他与国王打交道的过程中却始终不卑不亢,坚持双方平等相处,并且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付诸行动。如一开场公爵夫人让他进宫来做治疗,他却坚持让病人亲自来诊所,并说“我的地盘听我的”,“要么按我的方式来,要么请便”。在治疗过程中,他也并没因为二人身份地位的巨大差异而束手束脚、曲意奉承、溜须拍马,而始终是以一个医生对病人的专业态度来了解伯蒂的病因(为此不顾公爵大发雷霆也要追问其童年的遭遇),并设计出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他的专业、执着、大胆、直言不讳等等所体现出的高尚人格也感染了国王,并赢得了国王的友谊。片中所展示的平民和国王的平等互动,平民的“无礼放肆”,国王的宽容,让人看了动容。

除了出色的人物塑造,这个故事所讲述的那段历史背景和其中的历史人物,尽管所占篇幅不长,也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如影片中提到的爱德华八世和辛普森夫人,乔治五世,以及露了一小脸的丘吉尔和希特勒。

The Kings Speech国王的演讲 篇7

想要自信地登上演讲台,说好每一句演讲词,对于普通的我们尚且不易,更何况对于这么一位口吃的国王呢。那么乔治六世最终是如何做到成功演讲的呢?今天,笔者就带你走进这位传奇国王的人生,从这部影片中获取演讲新技能,并一起学习英文表达。

技能 :

Fight against difficulties/

obstacles

(克服困难)

1【台词回顾】在这位“庸医”的错误治疗下,我们的乔治殿下简直想吐槽至天亮。当然作为一名准君主候选人、一位绅士,他也只能“结”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他对治愈口吃不再抱有希望,于是对心爱的王妃说道:“Promise me, no more. (向我保证,以后不会再给我找医生了。)”但是王妃并没有放弃,最终为乔治找到了一个名为莱昂纳尔·罗格(Lionel Logue)的语言治疗师。在首次治疗中,为了让彼此放松,莱昂纳尔问道:“Do you know any jokes? (殿下会说一些笑话吗?)”乔治回答:“Timing isn't my strong suit. (掌握时机不是我的强项。)”尽管莱昂纳尔一直苦口婆心劝导尊贵的王子殿下放下他那高高在上的权威,试图与他平等对话治疗,但是无奈王子的脸皮太薄,始终不肯低头。于是莱昂纳尔霸气地来了一句:“My castle, my rules. (我的城堡,我来做主。)”

【技能Get√】在演讲过程中,除了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之外,还要擅长发挥自身强项(focus on your strong suits)。通常来说,一个完美的演讲需要符合逻辑的思维(logical thinking)、精练的语言(terse language)以及真实的情感(true emotion)。我们要在提高整体水平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强项,比如你擅长写演讲稿,那就多在演讲稿的结构、语言上下功夫,多多使用精炼易懂的语言,而不是用复杂难懂的语言。在演讲中多用undergo、overcome、be responsible to、be subject to等精华词,避免用一些复杂的成语、书面语以及俚语,这样能够使演讲更加容易被听众接受。

【活学活用】这里要注意一个短语strong suit,该短语的意思是“长处;优势;强项”。通常大家在做自我介绍(self-introduction),说起自己的长处时冒出来的词总是那些strong point、advantage等,而现在我们学到了一个新的表达strong suit。在演讲中如果用到这个短语,不但能显得自己英语水平高出那么一丢丢,还显得格外地道。例如:Patience is not his strong suit. (耐心并不是他的强项。)

技能 :

Be your own man

(自己做主)

3

【台词回顾】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才逐渐明白为什么老国王一定要让乔治王子克服口吃的毛病了。原来是因为乔治王子的哥哥(即国王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要娶不符合王室规定的女人为妻,而且最终很可能会为了爱人放弃王位。老国王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因此跟乔治王子说:“Who'll pick up the pieces? (谁来收拾烂摊子?)”也就是让乔治王子做好继承王位的准备。果然,老国王去世后,乔治王子的哥哥继位,但没过多久便退位了。乔治王子无奈只得继承王位。但是他由于在表达方面的严重缺陷,对在公众面前讲话十分恐惧,所以对广播充满了排斥。他曾说道:“Ah, yes, wireless is indeed a Pandora's Box. (是啊,无线广播是潘多拉的魔盒。)”这里他将广播比喻为“潘多拉魔盒”,意思是只要打开广播自己就会有灾难。尽管乔治时不时地与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闹个脾气,但整体来说,他还是积极配合治疗,并与莱昂纳尔成为好朋友,还向他吐露了自己幼年时发生的被嘲笑和虐待的事情。随着乔治渐渐进步,莱昂纳尔也试图解开他的心结,对他说:“You don't need to be afraid of things you were afraid of when you were five. You're very much your own man. (五岁时候能够吓到你的事情你不需要再害怕了,你现在已经完全自己做主了。)”

【技能Get√】除了前面讲到的演讲技巧外,在演讲中还需要足够的掌控力。站在演讲台上,俯视着听众,你要有一种仿佛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中的自信,此时我们可以说:“my stage, my rules. (我的舞台,我来做主。)”接下来,你就可以用你慷慨的激情去振奋人心,用你独一无二的演讲魅力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气场。随着演讲的进行,你会渐入佳境,不再有最初的紧张与结巴,而是信心满满,绽放光彩。最终你就可以对自己说:You're very much your own man。正如影片中的口吃国王,在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打响,急需对全国人民做一次开战宣言时,他从刚开始的不自信,到慢慢掌握节奏,再到完全沉浸于演讲词中,最终发挥出了超乎意料的水平,做出了一场虽然不算太流利但却极为真诚和精彩的演讲。

nlc202309082137

【活学活用】上面台词中出现的几个短语值得我们学习。

197596.jpg

1

pick up the pieces的意思是“收拾残局;修复情感、财政或其他方面的损伤”。例如:Still, despite the crisis-like situation that pervades, increasing numbers of Congolese farmers are trying to pick up the pieces and get back to their fields. (然而,尽管类似危机的情况普遍存在,但是越来越多的刚果农民正在努力收拾残局,重返田地。)该短语十分形象,用词简单易懂,很适合用在演讲中,如:I need some time to pick up the pieces of my life after the failure. (这次失败之后,我需要一些时间来收拾残局,修复我的生活。)

197622.jpg

2

Pandora's Box一般被直译为“潘多拉之盒”,也叫潘多拉魔盒,起源于希腊神话,喻指“灾祸之源”。传说天神宙斯命火神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女人潘多拉,众神赐予潘多拉许多礼物,其中最危险的礼物是一个漂亮的魔盒。一旦这个魔盒被开启,各种灾难将从里面跑出来危害世界。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潘多拉最终打开了魔盒。看到灾祸从中逃出,她惊慌失措地关上魔盒,此时魔盒中只剩下了“hope (希望)”。因此,Pandora's Box现在就用来指“带来意料之外的各种新问题的事物”,例如:Sadly, his reforms opened up a Pandora's box of domestic problems. (不幸的是,他的改革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带来了许多国内问题。)

总而言之,演讲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精心雕琢。在平时看电影或英美剧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积累其中的好词好句,同时学习并模仿其中地道的发音和语音语调。下面一句话愿与君共勉。If you are passionate about something, pursue it, no matter what anyone else thinks. That's how dreams are achieved. (如果你对一件事抱有激情,那就勇敢地去追求,别管别人是怎么想的,因为这就是实现梦想的方式。)

观《国王的演讲》有感 篇8

没有一个人生下来就是天生的口吃,莱诺一直相信,而事实他也证明了口吃是可以痊愈的,在于怎么去让对方把内心想表达却又无法表达的话顺利的展现出来,国王作为公众人物必须把自己的心声以及全国人民的心声准确无误,甚至需要一种激昂,一击即中的去表现,去树立形象,获得民心。

影片始终是影片,这个社会恰巧没有这样的医生,恰巧也没有这样的国王,那给我的触动又是什么呢?恰巧是社会中众多人的喧哗和众多人的沉默,喧哗的东西总在表彰着一些人,而喧哗的同时对于那些喧哗的人来说,无所谓激动与否,无所谓慷慨激昂否,因为那是他们的职业,当台下观众阵阵鼓掌时,对他们来说或许只是演戏,如果不是发自内心,那么也希望那些人可以把戏演得投入些,能让台下的观众得以共鸣。

显然我不可能成为公众人物,也不想成为公众人物,可是那些不喧哗却能慷慨激昂的老师,还是让人动容。那么如果我们是口吃患者,我们并不想要上台,我们的要得是什么,我想除了聆听,还是一种有说服力有帮助性的`表达,去激励身边得人。而如今我们有太多时候发现自己不会表达,文字可以在键盘上折射出大脑的思想,从而变得流利,且无任何需要停格,一一敲打。而这些话,在现实,却无法表达。是真的无法表达吗,或者总是给予自己一个借口,智者是不需要叽里呱啦乱说一通呢,那样只会变得浮躁,还是因为其实这些都是借口,因为我们无法表达,也无从表达。

问题也就出现了,就如那个国王一样,为什么我们愤怒之时,我们那些龌龊肮脏的语言就会情不自禁的从嘴巴,从内心喷出,而且不以为然,觉得那不过只是发泄罢了,可我们该表达之时,那些顺畅又去了哪里?别说顺畅了,在那时,似乎各位的语言组织能力,大脑的灵活性在那一刻全无,不是说错话,要么就是结巴,再不然的就是边说边紧张。不由内心顺畅抒发的,表达力又会有多穿透,最最可悲的时无论怎样的话语,我们会紧张,会束手无策,我们口吃了!

我们无法像国王一样,在某个街巷的小店,偶遇一个名医,恰巧他没身份,他很幽默,最重要的是恰好他是治疗口吃的,而且并能完全治好你的病。这一连串的现象都不可能发生,那我们又能怎样去矫正我们自己的口吃呢?而如果影片只是过场,那个莱诺只是在你心里划过,那么下次站在场上,也不用说站在哪里了,就是普通的交流都会显得有障碍。就如现在我们写字,有电脑,可以敲打,甚至思路胜过键盘,而如果拿起一支笔,写下这么多文字,憋2个小时也不一定能把文章写通顺了,更无法一字不差的写完,途中,某个字不会写,敲打搜狗,查完笔画,思绪也就没了。

莱诺,在哪里?我们的口吃是谁造成的?归根到底还是我们自己!可是怎样变得不口吃,显然多说话这是一句废话,怎样去突破这个语言关口,鄙人还是没有这个能力,能知道的只是社会上没有莱诺这样的医生,就算有,我们也无这个机缘,也无那个闲钱去矫正,那我们又该如何让自己变得不再口吃?

上一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39号)下一篇:《让青春带上梦想起航》演讲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