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2024-08-11

工作人员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共12篇)

工作人员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篇1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体会与观点

一说到班级管理,少不了会提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就得制定一个适合这个班的班规,在制定的同时,要全面的了解班里的孩子,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常规教育”, 幼儿的常规抓好了,才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让幼儿在一个有规则性的班级里健康、快乐、活泼的成长。

一、教师与保育员要密切配合

在我们幼儿园每个班有两位教师,我是教师,另一名是保育员,一日活动的全程中均由我们两位教师带领班级里的40名小朋友,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由我教师一个人负责,保育员会参与配合,但保育员的主要工作是搞班级卫生,看午睡,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两位教师密切的配合,统一观点,例如午睡时,我会让孩子们排好队,全部安静下来后,才会陆续的请幼儿进入睡房午睡,在这个过程中保育员会配合我组织幼儿如厕、喝好水,再过来排队准备入睡,我组织好幼儿入睡后,保育员搞好了卫生,就会来和我交接看午睡,我会向保育员交代要注意观察的幼儿,例如有的幼儿刚生病好回园,就得提醒保育员要注意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之间的紧密配合,以便整个午睡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的抓。

幼儿一日的活动从入园开始到离园,每个环节中都会有常规,例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组织孩子准备上课时,律动完后,就要求孩子们要保持安静下来了,不可以再有说话的.声音,不能还有孩子还在区域中玩玩具,因为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停下来不上课,让孩子们知道,因为他们的说话声影响到上课了,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也就养成了好的习惯,律动完就安静的坐在座位上等待上课,也正是因为这样,教育教学的活动才会更顺利的开展, 孩子们也会遵守,但是在这个过程教师需要反复的抓,重点抓那几个特别调皮的孩子,正所谓“擒贼先擒王”。

总之,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需要教师精心,细心,还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用眼睛去观察发现,分析出现的问题,解决其问题;更需要的是还要家长们的配合,家长也可向教师反映孩子的情况,教师也要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无论是做的好的,或者是还需要进步和改进的,都应告知家长,以便更好的开展家园共育,只有做好了这些,老师工作的开展才会顺利,孩子也能快乐良好的氛围中成长。

工作人员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篇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09年5月临床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其中共有床位550张, 临床护理人员298名, 护理人员年龄平均为 (29.4±12.8) 岁。

1.2 方法

选择2007年6月-2008年5月期间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阶段, 2008年6月-2009年5月期间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阶段。在护理风险实施管理阶段, 根据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如护理人员不足、护理工作缺乏重视、病人病情复杂、急重等特点;护理人员技术操作不熟练、护理常规、操作规程不到位以及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沟通缺陷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建立健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 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调查分析, 针对在护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制定出相应措施, 进行持续改进, 确保把护理风险降到最小程度。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办法如下。

1.2.1 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认识。

(1) 采用定期讲座的方法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认识, 在讲座中举出护理措施不当或者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而导致的护患纠纷等例子, 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认识, 提高护理风险意识。 (2) 定期进行相关卫生法规或者安全条例的培训学习: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执业护士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同时把涉及到护理安全的操作规程等制成《护理安全手册》, 人手一册, 定期学习, 通过实地临床操作定期检测学习效果。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分组对典型护患纠纷案例进行讨论分析, 找出自己的不足, 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1.2.2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在本院由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护理风险管理小组, 此小组定期组织召开护理安全分析会议, 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做到及时掌握, 及时了解, 及时找出可能存在的护理隐患, 对潜在的护理风险问题能够及时查处。同时明确护理分析管理的分工, 完善护理制度和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应急处理护理程序和相关专科的护理程序。对交接班加强管理, 建立相关查对制度, 建立分级护理管理制度, 建立消毒隔离制度, 完善危重患者、护理差错事故、意外事件的上报制度等。建立节假日护理人员调配制度, 对突然停电等突发事件建立应急预案等。

1.2.3 加强护理相关技术等业务学习。

在临床工作中, 随着临床技术的发展, 护理技术要不断更新提高, 才能满足临床发展需要, 特别是专科护理工作, 更应该加强专科护理技术水平的改进和提高, 针对临床专科的设立和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护理风险, 所以必须全面加强护理业务的提高和学习, 提高护理人员的全面护理素质。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学习, 对护理基础技术操作进行定期抽查检测, 同时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学习, 培养护士的职业道德, 学习相关礼仪等知识, 培养护士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建立人性化服务理念, 对常用的重要技术操作告知程序和临床各关键环节的质量管理程序进行强化培训, 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

1.2.4 提高护理风险的监控能力。

护理管理部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 分析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和教训, 对涉及到的护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学习。通过不定期检查, 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全面综合分析, 全面掌握各个护理单位中存在的风险程度, 对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规范书写护理记录, 护理记录是护患纠纷出现后最重要的法律文件, 所以规范书写护理记录不仅能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也对护理人员本身的合法权益起到保护作用。在规范书写护理记录中, 除了字迹工整、页面清晰、不可有缺损页等外, 还要保证记录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完整, 不可出现描述不完整、随意篡改护理记录等。护理部监测小组对护理记录进行定期检查或者不定期抽查, 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 对评分不合格的责任护理人员组织专门的培训学习, 提高护理记录能力。护理部监测部门指导护士长对护理差错、护理纠纷等多个环节作为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点实施管理, 特别是对刚刚上岗的护士、情绪化高的护士进行重点护理管理。对于危重病人、大手术后的病人和新入院病人进行重点护理对待, 对于节假日时期进行重点护理检查。在护士长的主持下, 对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及时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及时掌握可能发生的护患纠纷信息, 把可能发生的护患纠纷遏制在萌芽状态, 改善护患关系。

1.2.5 切实履行患者告知义务。

新病人入院时, 护理相关人员向患者详细介绍医院内相关安全标识、主治医师、管床护士, 在患者住院过程中要针对患者所得疾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住院期间所需临床检查流程以及相关操作配合等。患者出院时告知患者随访时间以及内容。患者对住院期间的收费等项目提出疑问, 护理人员查证后, 应及时解释或者纠正, 不可置之不理, 使护患矛盾升级。

1.3 观察指标

统计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期间和实施风险管理期间的护理投诉率。通过自设问卷调查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期间和实施风险管理期间的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期间和实施风险管理期间的护理投诉率和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1。

3 讨论

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中, 通过不断对护理行为中现存和潜在风险因素的分析, 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实施有效风险管理, 护理人员风险、法律、责任等方面的意识不断增强[1]。通过这些机制的建立, 降低了护理工作中因风险而造成的护患纠纷, 既维护了患者权益, 同时也保护了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2,3]。

注:风险管理实施期间的护理投诉率与患者或家属满意度与实施前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本文研究中, 把风险管理纳入到护理工作中,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这说明风险管理在护理工作管理中是有效的,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刘艳秋.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天津护理, 2006, 14 (2) :104-105.

[2]张晨霞.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和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 11 (3) :126-127.

工作人员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细节管理;外科护理;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75-01

在临床外科中,大多患者发病急、病情严重,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给其身心健康均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此时,护理人员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来缓解患者受到的痛苦。为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还应加强细节管理的应用。作为一种系统、整体的护理模式,细节管理注重以人为本,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促进患者损伤的减小[1]。在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管理,可充分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的安全保驾护航。本文以我院外科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及体会展开探讨。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外科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其中,男51例,女43例;年龄分布:23-72岁,平均年龄(37.6±5.2)岁;文化程度情况:29例为初中级以下水平,46例为高中及大专水平,19例为本科及以上水平。排除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受到损害、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妊娠妇女等。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及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对症治疗,保持病房干凈整洁,确保营养补充等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细节管理服务。具体操作如下。

(1)加大护理人员考核及培训力度。医院外科科室应成立相应的护理监管小组,对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表现以及细节护理能力展开定期考评,并根据考评成绩给予相应的奖励与惩罚,一旦发现细节管理工作中存在差错,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护理差错事件。同时,医院还应加大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鼓励其接受院外的继续教育,只有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均合格以后,才能结束培训,从而促进护理人员细节护理能力的提升。

(2)对礼仪细节抱以高度重视。外科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将病房的环境,主治医师、护士,以及疾病知识等内容详细告知患者,耐心、细致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以轻柔的话语安抚患者,使其以一个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手术与护理。

(3)术前细节管理。在施行手术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展开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将手术方法、步骤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从细微之处给予关怀,进而消除其紧张不安的心理。同时,做好皮肤清洁、禁饮禁食,以及手术操作器械等的准备工作。

(4)术中细节管理。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对待患者,并帮助其保持在最适合手术操作且最舒适的体位,对患者的受压部位及隐私部位给予充分保护。

(5)术后细节管理。手术结束后,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并及时展开随访。一旦患者出现任何不是情况,护理人员就需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还应将日常护理情况详细、规范记录下来,明确体现出医嘱及各项护理操作,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展开随时记录。此外,由于外科患者的病情严重,住院时间较长,容易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针对这一情况,外科应成立专门的感染控制小组,安排护理人员定期学习感染知识,为患者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提供充分保障。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压疮、感染情况,以及护理差错率、患者投诉率进行统计并比较。采取问卷的形式对患者满意度展开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得分低于60分表示不满意,在60至89分之间表示比较满意,在90至100分之间表示非常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SPPSS18.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中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并用平均数与标准差表示涉及到的计量数据,当P值小于0.05时,表明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操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患者压疮、感染、投诉率及护理差错率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投诉率以及护理差错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结论

作为医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的医疗质量,其受到细节护理工作的直接影响,且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2]。随着医疗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医院护理理念也应当发生相应的转变,将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逐步取代传统被动式的护理操作。而通过应用细节管理,可充分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以及责任风险意识等,在经过不断的自主学习,从而促进护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在开展细节护理中,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展开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将疾病知识,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护理的可靠性详细告知患者,在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的基础上,加快患者的病情康复。在本实验中,接受细节管理服务的观察组患,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经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压疮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率以及投诉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黄婕丽[3]的相关研究报道相吻合。

综上所述,将细节管理应用在外科护理工作中,可有效促进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在减少压疮、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充分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丽娟.细节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4):371-372.

[2] 李亚萍.细节管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05):61-62.

浅谈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篇4

花都区花东镇高溪小学

潘水康

一所学校办得好与坏,校长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校长除具备必要的业务素质和管理知识外,还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修养,与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努力,通力合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各项工作的决策,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自己的体会。

一、充分发挥校长的人格魅力作用

“以德治人,心悦诚服也。”因此,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具有令人信服的思想品德修养。作为决策者,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禁止教师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给教师树立榜样。即使看见地上一片纸屑,校长也当着师生的面捡起,以此来带动影响全校师生。坚持公正无私,不带偏见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在分配工作、考核评优、晋级升职等教师关注的敏感问题上,一视同仁,不搞厚此薄彼。决策者事先制定并提出标准或准则,交由行政班子或全体教师讨论统一后再实施,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每位教师的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情况,使整个教师群体有一种大家都是“自己人”的感觉。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实践证明,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决策者,才能使教职工内心信服而自愿接受影响,才能确立起稳固的权威,有效地领导管理好学校。教师也向决策者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出谋献策,从而使决策者集思广益,大大丰富对学校管理的各种手段。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学生教育的启蒙者,是基础教育的建筑师和设计 者,是办好学校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要求越来越高

1、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忠于职守。这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条件。一个职业道德优秀的教师,绝对不是一个见异思迁,缺乏敬业精神的人。一定是拥有高尚的敬业、进取精神、能够为人师表的人。在教学中更要象慈母般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言传身教,把深厚的感情倾注到接受教育的学生身上。

2、教师是学生教育的启蒙者,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思想行为的引路人。

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一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确立自己“为人师表”的模范形象,用端庄的仪表、大方得体的举动,和蔼可亲的态度、平易近人的作风去感化学生,使教师成为学生行为的表率和学习的楷模。

孩子离开父母,离开幼儿园到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及周围的事物都与幼儿园有不少的变化,比幼儿园环境严肃多了,给学生的感觉陌生了,对他们的情感发起一轮波动。他们很自然地把感情、期望、爱的要求转移到老师身上。渴望老师象妈妈那样给他们充足的爱。因此,教师应该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倾注给学生,视他们为自己的亲骨肉,满腔热情地关怀、全面地照顾、耐心地教育、细致地疏导,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全面发展。

3、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改变陈旧的方式方 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去把握大纲,深钻新教材,探究新方法组织教学;刻苦学习,深入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细心地观察学生的各项游戏活动,规律,熟悉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综合分析、比较,同时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再进行筛选,制订一套适用于本校、本班实际的素质教学方案,有目的、有步骤地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实施,这样素质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因为“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的爱抚的事业。”抱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去教导、训练学生,使他们将来成为有用的人,责任是何等艰巨。

作为教师还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有丰富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吸收最新的信息,充实教学内容,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的需求,把握时代脉搏,在素质教育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逐步掌握多方面的技巧、技能。

良好的能力素质是教师进行施教工作的实际本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作为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教师要善于获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博中求专”、“专中求博”。才能不断地满足学生好胜、好动、好奇、好问的天性。这就要求教师有疏导能力,抓住学生不同阶段思想的动态,因材施教。教师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对学生的集体活动、教研活动、观摩交流等要善于组织,创造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使教学活动有质的飞跃。

三、充分发挥教师民主管理学校的积极性

民主管理是发挥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实践表明,让学校的教师以不同的形式参与领导管理,参与影响学校的发展改革,对于人心的稳定,工作的推进,士气的提高,心理气氛的改善,都有很大的作用。

1、重视发挥教师大会的作用,从制度上保证教师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学校改革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都要提交教师大会上讨论,同时通过工会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对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活泼教职工生活,增进身体健康,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上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仅增强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而且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使广大教师感到生活在一个团结和睦、充满活力的大家庭之中。

2、正确运用自己的权力,切忌把自己视为教职工的控制者。实际上,为了有效地达到管理目标,校长只是靠权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努力在群众中建立威信。因为威信的形成包涵着知人善任、公道正派、以身作则、平等待人、关心同志等因素,是在长期相处过程中群众逐渐认同的产物,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故此威信使人不但当面顺从,而且背后也能心悦诚服。如果学校领导有了开展管理活动的威信,那么学校的各项决策和要进行的工作,就容易被教师理解和认同。而教师由理解、认同会产生对学校工作的关心,进而产生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3、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教师从事的劳动,是需要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的劳动。因此,最有效最灵验的管理方法就是学校领导对教师劳动的理解和对教师人格的尊重,是领导对教师的感情投入和思想沟通,是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同事之谊,手足之情。教师作为特殊的脑力劳动者,普遍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对尊重的需要,高于对物质的需要;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要求,高于对金钱的追求。他们最大的愿望是精神上的鼓励,事业上的成功;最大的苦恼是精神上的创伤,能力上的受压抑。学校校长在工作实践中,努力构建教师激励机制,尽量满足教师的不同层次需求,以此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一是关心教师的物质生活,想方设法为教师解决实际困难,让教师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二是关心教师的精 神生活,与教师建立起志同道合的同志关系,互相支持和帮助。当教师遇到烦恼时,当教师生病住院时,当教师家有婚丧喜庆时,行政领导都上门关心,慰问或祝贺;三是为教师创造一个施展才华,实现自我的良好条件。培养他们成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特别优秀者,吸收入党,提拔到领导岗位,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4、认真实施校务公开,加强教职工的民主监督,推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密切学校的党群、干群关系,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社会各界支持办学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推动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如办事程序、财务管理、教师奖惩、职称评聘等方面充分征求教师的意见,让教师主动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

四、深化改革是搞好教育教学管理的必由之路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形成了学校教学管理改革的思路是:抓常规,促教改;抓两头,促中间;抓教研,促质量。基于这种思想,我们把立足点放在抓好常规教学上,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备、讲、批、辅、考五个环节,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要求,做到行规有矩。根据学校师资配置情况,我校以语文学科教学为切入点,强化和突出语文教学的特色,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并以此来带动和影响其它学科。

工作人员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篇5

保卫工作中的作用

拟写人:杜孝根审核人:

随着企业管理的不断的发展,对公安保卫工作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加强档案管理与利用,为强化公安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一、档案管理与利用对确定工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原有档案管理的基础上,2011年,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公安处2011年度工作要点》,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为开展全年的安全保卫工作提供了目标和依据,为目标管理考核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年末,在各科队认真总结全年工作的基础上,汇总、整理,形成了《2011年度公安处工作总结》,全面地总结了公安处2011年的各项工作,通过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更好地发扬成绩,鼓励先进,为2012年的工作提供了指导目标和工作措施。

二、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对工作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今年,各科队认真清理了档案,重新进行了编目,使档案工作进一步规范化。针对档案管理工作,处领导还专门开了档案管理专题现场会,全面检查了各科队的档案管理工作,通过交流相互找出不足,进一步推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目前,各科队档案管理整齐规范,资料翔实,基础工作扎实,为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政秘科对2009年、2010年、2011年接收的所有文件进行了电子版目录编目,使档案管理正规化,规范化,系统化,方便了工作,强化了基础。

三、档案管理与利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原有档案管理的基础上,2011年11月19日。针对厂区治安管理,重新增补、修改了《内部停车场管理办法》、《人员、车辆、物资出入管理规定》、等管理规范,为强化内部治安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为了加强公司易制毒、剧毒化学品的管理,确保公司易制毒、剧毒化学品购买、运输、储存、使用各环节的安全,防止易制毒、剧毒化学品对社会造成危害。2011年10月10日重新修改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规定》《剧毒化学品管理规定》。针对“法轮功”邪教组织及人员的监控,建立了信息和档案,强化了基础工作,加大了教育和控制力度,控制率达100%,确保了公司的政治安定和治安稳定。

公安处

学校管理工作体会总结报告 篇6

**年7月,我到**实验学校任职,工作中坚持“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办学宗旨,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人本化、科学化的管理方略,在 “为师生幸福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引导下,努力实现管理工作从文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可喜转变。努力实践着我们的口号——成功,我们不懈的追求!下面,我就工作中在学校管理上的一些思考和体验总结如下。

一、多措并举,激发教师“成功”的斗志

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美国人戴尔·卡耐基认为:最高水平的管理就是让被管理者感觉不到管理的存在,管理行为主要表现为对员工的信任、理解、关心、鼓励、肯定和赏识。在启明实验学校的工作实践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

记得初到园区的第一个教师会,由于教师的组成十分复杂,支教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60%,由于学校地处化工园区,远离城区,交通不发达,教师的归属感不强,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精神状态低迷,缺少活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大部分优等生源都流失,全体教职工大有消极怠工,破罐破摔的心理。在为数不多的年轻教师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思想不稳,暗中联系单位,随时准备跳槽。

面对这种局面,我没有急于制订这样那样的制度去强行统一教师的思想、行为,而是主动的和广大教师接触,深入调查研究,了解问题症结,寻找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契合点,深入思考如何让“管理”与“被管理”产生和谐的共振,经过一段时间摸索,我逐渐把教师们的思想状态、工作状态调整到教育教学工作上来。在教师管理上,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发扬民主,还教师主人翁的应有地位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无论何时何地教师主人翁地位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调查表明,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部分教师就是因为交通不便利,上下班时间上无法准时准点,给管理带来困难,学校又刚性执行作息时间,导致教师意见很大。如果我们对教师实际情况深入的了解,想办法解决问题,采取多种形式把教师上、下班交通不便问题给解决,许多矛盾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我越来越感到民主管理学校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该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工作中,我们在民主管理学校上重点三件事:一是建立健全工会、教代会等群众组织,让群众享有决策权。学校重大事项先交由班子会集体讨论,再交教代会表决通过。对于评优、评先、晋级等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大事,无条件实行阳光下操作,一律实行民主票决;二是坚定不移地执行校务、财务公开制度,让教师享有知情权。对涉及教职工、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定期公示,自觉接受师生和社会的监督;第三,正常设立“校长信箱”,让教师享有批评权、建议权。充分尊重群众的话语权,随时听取教师呼声,合理化的意见坚决采纳,不能办到的事情,利用班子会、教师会予以解释说明,决不让教师把不满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民主化虽然看起来削弱校长的权力,实际上避免权力至上所滋生的长官意志,消除非民主带来的缪误和矛盾,提高管理效果,化解校长主要决策者承担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民主化不是上级的要求,而是工作的迫切需要!

(二)充分信任,还教师自由搏击的蓝天

每一位教干都是从教师走过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管理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太明显的监督气氛使人有不受尊重的不悦之感,不利于教育教学的进行。

对学校来说,健全的规章制度当然十分必要,它有利于规范教师的基本行为,但规章制度的制订也必须充分尊重民主。工作中,我们把学校的规章制度重新审核,废弃了一些规定过死且不好操作的条条框框,简化了管理手段。比如,原来我们规定“教师在上班期间不得上网”。为了避免教师犯这样的“错误”,学校甚至扯掉有关科室的网线。也许这一规定的初衷是怕教师不务正业,但是,教师在上班期间备课、查资料、做课件应该是允许的,机械强调上班期间不准上网无疑是因噎废食。因个别教师的违纪工作而停掉网线,这是对广大教师极大的不信任。为了更好地做好此项工作,进一步了解广大教师对这件事的态度,我们在学校发放调查问卷,征集广大老师的意见。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网络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作用是积极的,所以,我们干脆废除这条规定,重新接通了各科室的网线,还专门设立了一间教室作为老师们的电子备课室,供教师使用;同时,对于个别上网违纪行为,我们加强管理。经多次督察强化,上班上网这间事成了一件益于教学、益于老师、益于学生的好事。其实,管理就这么简单,有时仅仅是多一份听取、多一份信任!

工作人员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篇7

关键词:档案管理,工作定位,教学

如何做好对高校档案工作的定位, 将直接影响到高校领导层和广大教职工对档案管理的看法与重视程度。因此, 正确给予档案工作定位, 对促进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和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当前高校档案工作定位

针对高校档案工作的定位, 当前在档案管理内部其主要存在以下看法:

第一, 边缘论。该观点认为由于学校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 意识不强, 从而导致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远离工作的中心, 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地位或者是边缘化的状态。同时该观点在一些学者针对高校档案管理的作用和问题的分析中也偶尔有所提及。

第二, 基础论。该理论的学者则认为高校档案部门其主要的认为是作为高校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研方面提供基础性的支撑, 属于高校整个工作当中的基础。如原来的国家教委在1989年的时候则颁布相关的号令, 指出高校档案工作是该校办学的基础。同时在2008年国家档案局和教育部也出台《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 该《办法》则确定高校档案工作作为高等学校的基础性的工作。

第三, 中心论。在该论点中没有明确说明档案工作是高校工作的核心, 而是认为高校的档案工作是服务于高校的中心工作, 并积极鼓励档案工作有边缘化走向中心化。如教育部的蔺海波在《高校档案工作如何走向边缘化》的文章中指出, 所谓的走向中心, 并不是中心, 而是强调要提高档案管理的职能, 更多的服务于高校的中心工作, 为中心服务。

对此针对上述的三种不同的理论, 我既不赞同, 也不反对。但是, 我认为在蔺海波在文中所例举的将南极和北极对调, 换句话说, 就是要我们通过这个故事改变对传统档案工作的认识, 既不要认为档案工作被边缘化, 同时也不能认为档案工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工作, 更不能将其认为的提高为中心的工作。我认为, 在不同的阶段档案工作具有不同的功能, 而这个功能是结合高校发展而不断体现出来的。

二、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结合新形势下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在上述观点的基础上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梳理, 才能更好地做好对自身工作的定位。因此, 要具备以下的几点认识:

第一, 高校工作的核心是教学。高等院校的工作是通过教育和培养我国社会人才, 从而促进我国的可持续的发展。而要完成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其根本的方法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分类中, 包括教学型、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上述三种类型其都贯穿着教学任务, 只是在教育教学中采用的方式和方法不同。

第二, 档案工作服务于高校教学工作。高校工作的核心是做好教学工作, 因此, 任何的其他其他工作都是围绕教学而展开的。高校教学和档案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学生档案、科研档案等。通过这些材料可查看学生和教师的历史记录, 同时也是对教学管理的重要部分。通过档案管理, 为教学工作服务, 所以不能将其等同于中心地位, 更不能去取代教学工作。而当前针对高校档案工作的被边缘化的问题, 仅仅是将其定义为资料的保管, 却忽视了对档案管理的深层次的开发。对基础论观点的持有者在对档案的管理方面也普遍存在该类认识, 知识将档案工作看做最为基础的工作, 而没有见做好对档案的管理作为一个战略性的任务。

第三,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针对高校工作很多将其分为基础性和非基础性。很多的学者在此处将档案工作分为非基础性的工作, 对此我认为单纯的将档案工作划分为非基础或者基础, 其都不正确。我认为档案管理是对高校基础性与非基础性工作的记录, 对此比较赞同将高校档案工作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其主要的原因是该工作是对学校科研、教学的记录, 没有档案信息, 就没有对这个过程完整的描述。前面所阐述的基础与非基础, 其本质就是哪些工作重要, 哪些工作不重要, 但是也不能说明非基础性工作一直不重要。因此, 在基础与非基础方面两者是相互转化的。

三、基于档案管理定位的思路创新

因此, 通过上述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定位分析, 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如何做好档案工作, 如何拓展其内容从而发挥档案工作在高校管理当中的作用, 从而才能更好的对档案进行定位。对此, 本文提出从以下几方面拓展档案管理思路:

第一, 将档案管理中心建成学校的文件流转中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办公自动化成为当前发展的主要趋势, 高校文件流转周期短、流转快等特点也将越来越明显。对此, 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对信息的共享, 成为当前各个高校发展的共同的要求。因此, 在信息化时代,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结合当前的形势, 积极主动的探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网络化, 主动转变服务的观念, 并承担更多的相关职能, 从而实现其职能的拓展。

第二, 将档案中心建成校园信息共享的重要平台。通过信息化使得高校在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增多。档案部门可通过网络获取更多和更为全面的信息, 从而逐步将档案部门建成全校信息共享的中枢, 改变传统的以提供保管和纸质版媒体的定位。

第三, 建成文化传承的驿站。高校校园文化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是对学校发展记录, 也对高校发展的历史沉淀。通过高校档案部门对这些文化营造记录, 体现着高校在不断追求进步的途中, 其文化传承的脉络, 同时也是对高校文化记载的驿站, 为高校的人文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借鉴和参考。由此, 档案部门要广泛针对高校文化建设的材料进行收集, 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广博的文化的传承不仅要在校园传承, 还必须要在社会中传承, 通过高校档案部门扩大高校在社会当中的影响力, 成为连接社会对高校了解的纽带, 实现对自身功能的创新。

四、结语

因此, 高校档案工作的定位不仅仅局限在高校管理层, 而是档案部门对自身工作和职能的转变, 从而才能更好的对好对自身定位的影响。对此, 本文在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的同时, 也提出只有不断开拓自己工作的新思路, 才能使得自己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位置, 并为高校的发展典型建设性的基础, 以此才能使得自己在高校中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兰琴.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经营管理者, 2012.

工作人员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学生馆员 图书馆工作 作用 管理

学生馆员也称馆员助理,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中,协助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的学生。引进学生馆员参与图书馆工作,是高校图书馆新时期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馆员承担了图书馆部分的基础工作,既缓解了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紧张的问题,又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勤工俭学的机会。

读者参与图书馆工作,是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它从本质上改变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长期形成的固有关系,增强、拓展和更加深刻地体现了图书馆的社会性质和职能,促进了图书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符合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针和“图书馆之声”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学生馆员参与图书馆工作的作用

学生馆员参与图书馆工作,无论从图书馆角度,还是从参与管理的学生馆员角度,都有诸多益处,是双赢的结果。

(一)受益者——图书馆

1.图书馆日常工作的好帮手

随着图书馆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加快,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员承受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图书馆既要保证原有的服务水平,又要不断增加服务项目和延长开放时间,而工作人员却没有增加,繁重的工作量和相对匮乏的工作人员之间、读者需求与图书馆服务之间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合理有效地让学生参与图书馆部分基础性工作,如值班、图书拆包、上架以及阅览区管理等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专职馆员不足的问题,也大大减轻了图书馆员的工作强度,并使部分馆员可以从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开展深层次的现代化信息服务。

2.图书馆与读者间的桥梁纽带

学生馆员既是读者又是馆员。学生馆员参与图书馆工作,其实就是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架起了一座互动的桥梁。因为学生馆员从读者中来,到读者中去,又为读者服务,他们集学生、读者、工作人员三种身份于一身,既对读者的借阅心理、学习心态、需求趋向十分了解,又对图书馆的管理现状、制度、图书结构与质量、图书分类、机构设置等知道得比较清楚,所以由他们给读者提供服务,一定能够产生十分好的效果。他们一方面能够收集广大学生对图书馆工作提出的意见和要求,为图书馆工作决策提供有力参考,推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将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及管理措施反馈给广大同学,成为图书馆的宣传窗口,有助于读者熟悉图书馆并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拉近图书馆与读者间的距离。

3.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推动力量

学生馆员大多是在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多方面的专业特长,是一支精力充沛、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有效地培养和合理地利用这支力量,挖掘他们自身的创造能力,在图书馆对外交流和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将对图书馆文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4.有利于和谐图书馆的构建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倡导和谐,各行各业都在为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努力。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学校教学科研的有力支柱,当然也应该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笔者认为构建和谐图书馆首先要从改变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开始。这是因为,读者如果仅仅是图书馆资料的一个借阅者、被管理者,甚至被监督者,那么他就自然无法确立一种主体意识和感觉。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缺失了主人翁意识,自身权益又得不到很好保障的读者是不会热爱图书馆的。而学生馆员参与图书管理,恰恰改变了双方之间传统的主被动关系,消除了彼此以往心理上的对立思维定式,能将读者与图书管理人员融为一体,从而有利于和谐图书馆的构建。

(二)受益者——学生馆员

1.减轻经济压力

学生参与图书管理是学校勤工助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图书馆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馆员通过图书馆这个平台,在学习之余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书刊管理,通过劳动获得一定报酬,既可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缓解部分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又可以提高大学生对通过劳动取得经济收入的认可度,使他们亲近劳动,形成动手能力。

2.提高了利用图书馆的能力

学生馆员在参与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近距离接触图书馆,从而最大限度地强化了他们对图书馆各项职能的认识与了解。他们通过亲身参与图书馆各项工作,逐渐熟悉了图书馆的各种规章制度、馆藏情况、文献分布、排架规律等,接触了大量的专业文献资料和各种必要的基础学科参考文献,有助于学生馆员专业成长、知识面的拓展以及知识结构的完善。学生馆员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服务,与服务对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学生馆员融入各种学术团队,有利于学生学术组织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学生学术影响力的养成和发育。

3.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对于学生馆员而言,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个难得的社会实践机会。在参与过程中,他们通过与图书馆员的密切接触,在服务意识、热爱劳动、热心助人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通过完成各项任务,提高了自身的劳动能力;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学生馆员需要经常地与各种各样的读者沟通、交流、解决各种问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可以促进学生馆员应对各种困难的能力的发展,有利于丰富学生馆员阅历,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具有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到图书馆参加实践活动,是真真正正把图书馆变成了他们的第二课堂。

二、学生馆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作时间不稳定,流动性较大

学生馆员对馆藏分布、文献分类、排架方法从了解到熟悉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有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才不会影响图书馆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但学生馆员的性质决定了他们无法保证工作时间的稳定与持续性。如由于实习、考试、课程变动、学校活动等原因中途辞职,给图书馆人员管理和工作安排带来困难,同时也增加了对学生馆员管理与培养的难度。

2.考核监督激励机制不完善,落实不到位

对学生馆员的考核监督激励机制尚不完善,有的图书馆虽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在执行方面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因此也就很难检验制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管理手段不够完善

有些图书馆没有安排专人负责学生馆员的管理工作,缺乏监督与考核,学生馆员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图书馆与学生助理之间是简单的劳动与报酬关系,与学生的交流仅仅局限于工作范围内,缺乏在生活和学习上的有效沟通,使学生馆员缺乏归属感。学生馆员参与工作仅仅是为了拿到报酬,体会不到工作的樂趣,慢慢就会对图书馆工作失去兴趣和热情。

(二)改进学生馆员管理的措施

1.制定相关制度,加强监督管理。

2.改善参与环境,强化参与意识。

3.把好选拔关,实现人员与岗位的最优配置。

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学生馆员参与能力。

三、结语

学生馆员参与图书馆工作是高校图书馆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重要措施,也是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发展和延伸,对图书馆和学生馆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思考如何将学生馆员与图书馆工作有机融为一体,不断拓展学生馆员的工作内涵,摸索一套科学的、完善的管理体系,更好地适应现代信息管理与服务对高校图书馆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奚淑霞.浅谈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6):256.

[2]李文.我馆聘用学生管理员的成就、问题与设想[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7(08):52-54.

[3]何海燕.刚中带柔,严里显宽: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生助理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6):310-311.

[4]林绮琴.论高校图书馆的学生馆员管理[J].钦州学院学报,2009,24(03):125-128.

[5]郭晓彤.学生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建设新探[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87-88.

工作总结与体会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王冬,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在获得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士学位后,我又赴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于2008年以优秀的成绩获得数字多媒体硕士学位。毕业归国后我便来到了大连外国语学院从事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今年是我正式参加工作,也是从事学生辅导员工作的第三年。自2008年我先后担任了部分及现在全部的软件学院0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英双语强化、日韩双语强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日英双语强化)、软件技术(日英双语强化)四个专业共25个班级辅导员的工作。在院系各位领导的关怀指引、同事前辈们的帮助提携下,我才得以顺利地完成了上级交代的各项工作任务,这使我不仅深刻认识到辅导员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更加难得的是使我积累到了许多宝贵的工作经验,增加了大量相关的业务知识,大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由于我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从事辅导员工作也大多依靠书记的提携和同事前辈们的帮助,谈不上有什么经验可言。因此,在这里我将这三年来的工作简单总结并结合自身的经历将这三年多来的学生工作体会向各位领导和同事们汇报,不到之处还请多多批评指正。

1. 沟通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个别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把班级的利益和老师的教导不放在心上,对人对事十分冷漠。加上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差而独立意识较强,导致学习主动性较弱,缺乏与老师交流沟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通过个别谈话、查寝、班会、年级大会等多种形式和机会适当地走进学生当中,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同时监督早自习与晚自习来督促学生学习,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为了培养学生自习的良好习惯,我每晚留校查看学生晚自习,并坚持晚自习考勤,每晚8:00之后学生下了晚自习后我再离开。我家住大连市内,晚间交通不是很便利。为此,学院领导特地为我协调了校内的住处,方便我晚间休息。这也恰好给了我一个走近学生的好机会。晚上请学生吃吃饭,一起逛逛超市,谈笑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延续至今这几乎成为了我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如今,几乎每天中午,我也会和学生一起共进午餐,虽然失去了和同事们交流的大好机会,但也确实的从学生的私下生活中了解了很多的讯息和想法。沟通是双向的,在我认知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对我和我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沟通是自然的,我不会强迫加入学生的生活中;沟通是多方面的,我通过和班导师、任课老师的沟通,及和学生家长联系,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入手,及时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

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他们的情感体验是敏锐的。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急风暴雨式的呵斥,凄风苦雨式的嘲弄,我发现有时只能适得其反。在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中,用赞美的方式激励学生,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批评手法,试着暂时接受他们的观点。让学生在和风细雨中,在幽默的一笑中,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完成了教育的目的。

我所带的年级留降级人数很多,这些学生的心理我会尤其的关注。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家长,与学生家长一起稳定受到降级处分学生的不稳定情绪。无论是对降至我所带年级的学生还是从我的年级降级的学生,我都会通过一对一的谈话给予他们信心和鼓励,尽量减少他们自暴自弃的心态和抵触情绪。2. 公平公正

学生对于公平公正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对于与学校相关的公平公正性尤其关注和敏感。

为了落实日常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召开安全与纪律教育大会、班会、广播、签署同意书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知晓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严格把关课堂出席率、课堂表现及处罚迟到、旷课行为,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与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违规违章行为,按照规定严格执行。

大学一年级时通过各方面的了解,先选择了各班级有干部经验的二人担任临时负责人。在军训期过后,按照规定进行班委、学生会的公开投票选举,最终确定了学生会和班委成员,形成08级的帮传带工作团队。干部确定后,每周至少一次的干部会议,除了布置本周的重点工作事项外,对学习、工作方法、干部素质等也一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干部们明确职责,责任到位。

在各项奖学金的评定上,各项加分是学生们普遍关注的重点。为了做到公平公正没有遗漏,给学生提供两次的确认核对机会,第一次机会是在综合评分计算出来后,交到每个学生手中确认;然后再排列名次列榜公示进行第二次确认。对于收到信息更改而影响排名的学生,我都会单独告知,详细解释说明情况和原因,确保奖学金评定在学生心中的公平公正性。

3.平等和包容

我觉得辅导员在学生中不仅是管理者、组织者,还是参与者,寻求老师和学生不同视角中师生的最佳距离。我积极投入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在一次软件学院文艺晚会中,我演唱的一首Ladygaga的歌曲连唱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这次文艺晚会是我院首次独立举办的校内大型文艺演出,主要的工作是由我所带年级的学生会组织的,我想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们辛苦工作的支持了。看到我的学生为我挥动的荧光棒,听到学生们送给我的喝彩声,我想他们的激动他们的感受不仅仅是因为一名老师表演了当红的歌曲而已,好像我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学生对我的称呼也渐渐发生了有趣的变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生与我在私下相处的时候叫我“冬哥”。这个称呼虽然似乎有些不成体统,但我听了心里却很高兴。主动找我聊天的学生渐渐多了,有的聊失恋、有的征求情人节礼物意见、有的愁找工作,有的来跟我分享网上的新鲜趣事等等。

有人说:“如果孩子能对你说悄悄话了,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我和学生相互信任和尊重,学生可以更容易地把我当成知己,消除疑虑,打开心灵的窗扉,把困难与问题在一个轻松、包容的环境中说出来,得到精神上的宣泄,这或许更有助于我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以上就是我这三年来工作的简要心得。总体说来我的学生大都是89,90年出生的,这批学生,生在网络与各种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视野相对来说比较开阔,社会实践的参与程度也比较高。这些学生头脑灵活,有创新意识,可塑性也很强,对于辅导员老师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也是开展工作的良好基础和氛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活泼和朝气,如何能通过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将学生们的优良品质及特点发挥到极致,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自己在工作中虽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例如工作还不够细致,宣传工作不到位以及工作中的创新之处不多等。由于我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谈不上对工作有多么深入的理解和研究,所以我现在更多的应是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完善自身修养,虚心向有经验的前辈们请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以饱满的热情、踏实的作风、诚恳的态度投入到辅导员工作中,力争拿出我最好的工作成果,作为对上级领导主任、前辈同事们一直无私帮助我的感谢;还要力争为学生做最多的实事,帮助08级这年轻的鹰群朝着天空振翅翱翔;更要力争迈出工作中最大的进步,为学院新生线条不断壮大、无比宏伟的蓝图上,添一笔浓墨重彩的辉煌!谢谢大家!

大连外国语学院 软件学院08级辅导员

王冬

工作人员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篇10

现将我在此工程一年多的工作感受及心得作以总结:

(一)培养高效精湛的工作业务能力。

1)作为一名合格的施工员,首先要搞清楚图纸,熟悉结构的每一处尺寸,明白建筑的每一处做法。也就是说在工作闲暇之余仔细琢磨研究图纸。不能出现由于对图纸的理解不透彻而造成工程质量、进度等方面的损失。

2)算清每一分项工程的准确工作量。通过具体工程量和总进度计划来编制准确可行的月进度、周进度,用进度计划来引导施工;通过准确的工程量来分析材料消耗,制定材料计划,使工程消耗材

料准确及时的进场,租赁材料在现场充分体现它的租赁价值并进行工程分析。通过上述工作建立施工管理数据库,从而进行数据对比、数据分析、数据统计以及数据预测。在数据报表中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争取作到事前和事中的有效控制。

(二)建立项目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

在施工现场我们要改变传统“粗略无具体依据”、“排脑袋”说了算的管理方式。我们要根据实际的现场状况、工程特性、质量要求、工程目标等多方面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我们逐渐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来激励有责任心、技术好、力求上进的工人,从而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和增强其责任感,通过具体的处罚措施处罚和淘汰工作不细心、行为不检点的部分工人。从而达到现场管理制度化。例如:针对施工现场管理及文明施工,建立现场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现场治安、偷盗、文明施工等多方面的详细奖罚条例。根据工程质量要求,给各工种制定不同的工艺质量标准,严格执行项目部制定的3交底一合同的管理程序。对优良、合格、不合格的部位进行详细明确的奖罚说明。争对材料消耗制定材料消耗标准及材料浪费的管理制度,来明确奖罚材料的节约者和浪费者。

通过一系列可行的管理制度在增强项目部管理力度的同时,也迫使大包队、小班组对自身内部管理力度的增强。我们在严格执行项目部“三交底,一合同”的管理程序同时,应进行一项严厉的制

度交底,让所有进场人员感到压力知道我们有严格的现场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程序。

我们有了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就要在施工全过程中得到彻底的贯彻和实行,增强我们施工员、质量员和项目部的检查力度。使我们的自检、专职检、交接检的三检程序真实、可靠的控制各工种在施工中暴露的问题及相互协调交接的记录,使每个工种明确知道自己所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也就是说让我们的执行力落实到每一处需要检查角落。在制度和程序面前我们和每个人没有条件可谈。让制度和程序起到相应的作用来协助项目部管理控制现场。

(三)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和建立良好的人际网络。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的生存能力、创业能力正经受着残酷的考验,不及考验着你个人,更考验着你所在的团队。因为社会需要优秀的个人,更需要的优秀团队。每一个成果的收获不是一两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是一个团队共同奋斗的结晶。我们项目部就是建筑行业里管理层的最小团队。要通过我们不断提高的社交能力,执行我们项目部的“团队学习理念”:“个人知识增长的程度固然重要,但不能构成一个团队的知识水平,只有做到知识分享和共享才能形成共同的力量。”对内把项目部建立成一个团结一致、协作友好、具有超强战斗力的团队。对外要恰当的处理好与监理、甲方及分包单位的各种关系。让我们在顺利圆满的完成工程任务的同时建立起友好的朋友关系。

工作人员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篇11

【关键词】教学运行管理 沟通与协调 存在的问题 改进措施

教学运行管理主要是指依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执行计划而组织的教学运行过程及相关事项的管理。教学运行工作有以下几部份组成: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编制教学大纲、编制课程表、调度教学场地、准备教学设备、任课教师安排和具体实施,此外还包括组织考试、评阅试卷、成绩分析、成绩登载等多方面的工作。教学运行管理工作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础,更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教学运行管理的实践工作出发,论述教学运行管理工作中协调与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发挥作用,从而保证教学运行管理工作及时高效完成。

一、沟通与协调在教学运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什么是沟通?沟通是人类组织的基本特征和活动之一。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良好的沟通是传递和获得信息的渠道,有效改善人际关系。什么是协调?协调是指和谐一致;配合得当。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对于教学运行管理工作者,完成各项工作,沟通与协调能力在教学运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一)督促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努力锤炼基本功、增强服务意识

教学运行管理岗位职责要求教学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学籍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管理、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等学校规章制度。如果教学管理人员对于自己本岗位的管理规定、工作流程都模棱两可,工作思路不清晰,就会导致管理混乱,使工作陷入糟糕的境地。因此督促教学管理人员努力锤炼基本功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定期梳理每项工作流程,制作办事指南,并养成定期总结习惯,才能更好促进教学运行管理工作的协调与沟通。

(二)充分调动教师、相关职能部门参加教学运行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教学运行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从最大层面地调动和发掘全校教师、学生和相关职能部门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满意度和归属感,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传统的管理理念往往忽略了任课教师和相关职能部门直面学生的优势条件,而把他们单一地归纳在被管理之列。比如,日常的教学检查大多停留在表面工作,仅仅检查教师是否按时到达教室准备教学,是否准备好教案等等。调动任课教师参加教学运行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必须打破原有的思想习惯,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目前新的管理理念,确认了任课教师和相关职能部门也具有教学管理的重要地位。任课教师在一线直面学生,非常了解学生各阶段思想变化和学习状态,他们对教学运行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有很好的发言权,他们也应该成为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建言者。同样,如果相关职能部门对教学运行管理不参与不配合,教学运行也将举步维艰。

二、教学运行管理工作中协调与沟通存在的不足

(一)服务意识不强,教学管理基本功训练不足

首先,很多教学运行管理人员认为自己高高在上,缺乏服务意识,在工作中缺少沟通与协调,甚至相互推诿。将服务师生的宗旨停留在口号上或表面工作上,没有从根本上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其次,教学管理人员很少参加岗位工作优化培训,也很少有机会学习同行优秀经验,导致教学管理人员在业务素质上提高困难重重,业务质量上很难取得质的飞跃。

再次,还有些教学管理人员对规章制度理解不正确,不依据规章制度,而以习惯或主观意识处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教、学双方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二)轻视与各教学单位的沟通联系和营造人性化管理氛围

原有的管理方式仅仅把任课教师摆在被管理的位置上,相关的考核制度仅仅是为了考核而出台;介于此,教学运行管理过程中总是找不到教师的身影,比如在具体的课程表的制定上总是最大限度遵循教学客观规律,很少从任课教师个人角度、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接受程度的角度探索;我们都知道“教学相长”的理念,教与学都应该是一个非常快乐的过程。教学管理工作有责任让任课教师非常快乐的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学到相应的知识(经验);教者有教的快乐,学者有学的乐趣。但现有的管理方式总是轻视了教学单位和专任教师直面学生的优势地位和参与教学运行管理的重要地位,不利于营造人性化管理氛围。

三、改进教学运行管理工作中协调与沟通的措施

(一)提高服务意识,加强与教学单位之间协调沟通

提高服务意识,不能只是一句口号,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比如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推出的“微笑服务,首问责任制”,就是提高服务意识具体措施之一。保障沟通渠道畅通、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与教学单位打交道的过程中,不但要尊重个人,更要尊重他们的工作方式,良好协调与沟通能力更需要智慧支撑,需要换位思考问题。作为教学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与人交流应心平气和,放低身段,优化工作方法。多从教学单位、教师、学生的角度思考工作,采用合理的工作方式,使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少做无用功。

(二)重视教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和协调与沟通技巧学习

万事万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向前推进,教学管理工作也同样如此。学校应重视教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定期组织调研学习优秀管理经验;举办协调与沟通技巧方面的专题讲座;通过重视教学管理人员岗位业务培训和协调与沟通技巧学习,促进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三)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与各教学单位保持紧密沟通和协调。做到“互相尊重,及时沟通,换位思考,关注成长”。这样,才能使教学运行管理工作及时高效完成;同时,教务处、各教学单位、教师和学生之间增进了解,又关系融洽,各环节的工作合作和默契自然水到渠成,即使遇到问题,就会通力协作,使问题迎刃而解。使教学运行管理工作在与各教学单位的良好沟通与通力协作下,取得圆满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章国宾.试论教学运行管理工作中的协调与沟通.中国科教创新导刊[J].2011(13).

工作人员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我院2010年5月—10月由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执行的55 640张配液医嘱。

1.2 分析方法

根据药品说明书、《临床用药须知》、《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注射剂临床应用速查手册》[1]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医嘱合理性的分析和评价。

2 结果

共发现223张不合理医嘱, 占所审医嘱的0.4%, 存在问题归纳为五类, 见表1.

3 分析与讨论

3.1 溶媒用量不当见表2.

(1) 加替沙星说明书 (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要求该药在静脉滴注时用5%葡萄糖注射液 (G S) 或0.9%氯化钠注射液 (N S) 稀释成2 m g/m L后使用。因此, 不应将注射用加替沙星0.2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中输注而造成加替沙星使用浓度过低。 (2) 注射用阿奇霉素说明书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 中要求将阿奇霉素0.25 g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1.0~2.0 m g/m L, 因此, 不应将阿奇霉素0.2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输注而造成阿奇霉素的浓度偏高。 (3)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说明书 (成都百裕科技制药有限公司) 中要求每0.3 g需用50~100 m 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小于6 m g/m L的药液缓慢滴注, 通常每分钟不超过20 m g.因此该遗嘱应加大溶媒量, 否则浓度过高易致血栓性静脉炎[2]。

3.2 配伍问题

3.2.1 溶媒选择不当见表3.

(1) 呋塞米注射液 (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是碱性注射液, 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宜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滴。 (2) 注射用吡柔比星 (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 在稀释溶解过程中易受pH的影响, 产生浑浊或降低效价, 宜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注射用水溶解, 溶解后应及时使用, 在室温下放置不宜超过6 h. (3) 参附注射液 (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 是由红参、附片提取制成的, 属于中药注射液, 成分比较复杂, 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可因盐析作用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3]。这些微粒很容易堵塞血管形成血栓或诱发梗死事件发生, 宜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 m L稀释。 (4) 氨茶碱注射液说明书 (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 中明确要求静滴时0.25~0.5 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 m L中。

3.2.2 配伍禁忌见表4.

(1) 水溶性维生素的说明书 (南京易亨制药有限公司) 中要求只能用无电解质的葡萄糖注射液溶解。而氯化钾属于电解质类药, 故两者不可同瓶使用, 否则易发生理化反应。 (2)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是由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等组成, 而头孢曲松钠的母核头孢烯4-位上有羧酸钠, 遇钙产生头孢烯4-羧酸钙而析出沉淀[4]。因此头孢曲松钠不可用含钙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稀释。 (3) 将普通胰岛素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同瓶输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说明书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注明该药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静滴, 或在同一根静脉输液管内进行静滴, 也不能与多价金属离子如钙、镁等离子溶液在同一输液管中使用。 (4) 氨茶碱注射液与普通胰岛素同瓶输注。经查询发现两药混合后出现理化、药理、药动学及药效学等方面配伍禁忌[5], 因此不可同瓶输注。

3.3 医师笔误或护士误输造成医嘱错误

由于临床科室患者多, 工作量大, 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等原因, 经常出现一些由于疏忽造成的不合理医嘱。例如将药品单位输错;输入时一组医嘱分成两组;小数点点错地方;溶媒规格选择错误;一组医嘱输入两个不同的时间等等, 具体情况见表5.

3.4 超剂量用药

大剂量用药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以及细菌耐药性, 医师在为患者用药时应根据每个患者病情和每种药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来决定患者的用药剂量。但是药师在审核医嘱时常发现有超剂量用药医嘱, 具体实例见表6.实例中阿奇霉素由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由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依替米星由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丹参川芎嗪由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酚磺乙胺针由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3.5 给药频次不合理见表7.

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特点, 大致可分为两类:时间依赖型和浓度依赖型。时间依赖型药物是指用药时间越长抗菌活性越强, 当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一定程度后, 再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并不能增强其抗菌活性。因此将1 d的用量1次给药, 不仅不能达到用药目的, 反而会使毒副作用加重, 影响抗菌效果。然而药师在审方过程中发现有些医师习惯性地将1 d用药量1次给药, 如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 (成都百裕科技制药有限公司) 1.2 g每日1次, 而正确的用药次数应为0.6~1.2 g分2~4次给药。有的医师随意减少用药次数, 如夫西地酸钠 (成都天台制药有限公司) 0.5 g每日2次, 而正确的用药次数应该为每日3次;利巴韦林注射液 (郑州卓峰制药有限公司) 0.5 g每日1次, 正确的用药次数应为每日2次。

4 体会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将医师、药师、患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更有利于药师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 药师通过审核配液医嘱, 发现问题, 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与临床沟通, 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医嘱, 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因此, 药师审核医嘱这一关很重要。但是, 目前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有关药物配伍及相互作用的参考资料太少, 有些药品说明书很不规范, 缺少药品配制的注意事项、特殊人群的给药剂量, 有些甚至连基本的用法用量都不明确。如果能够引入合理用药监测系统 (PA SS系统) , 它不仅能够及时审查用药医嘱, 帮助医师和药师了解医嘱的合理性, 减少医师习惯性用药失误, 而且还能将药师从传统的手工查询资料的方式中解脱出来, 可以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建议。同时也能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真正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1]张石革, 吕强.注射剂临床应用速查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6.

[2]张建中, 李晓烨, 陈晔, 等.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工作中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6, 7 (11) :28.

[3]梁小岩, 雷桂花, 曾伟强, 等.输液不良反应原因的系统分析与控制因素[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6, 26 (1) :111.

[4]冯艳霜, 徐彦贵, 高仲阳.我院96例第三代头孢菌素注射液应用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8, 28 (1) :76.

上一篇:研究生鉴定表导师意见下一篇:城管五四青年节主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