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蓝莓产业发展情况(共7篇)
全区蓝莓产业发展情况 篇1
全区蓝莓产业发展情况
一、我区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一)野生蓝莓资源情况
1、野生资源分布情况
据2010年大兴安岭主要经济植物资源调查报告显示:野生蓝莓总储量26199.8吨, 允收量14147.9吨。由于受气候变暖、丰年、欠年等诸多因素影响,近几年年均采摘量只有6000吨左右。
2、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情况
本着适度、适量的原则,2011年全区对经专业部门现场核查确定的1205公顷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试点地块,采取间密补疏、疏灌透光、高位平茬、改良土壤和施生物肥等措施,改善野生蓝莓生长环境,提高了公顷种群密度、产量和品质。目前,实行集约化经营的野生蓝莓,平均每亩增产15%左右。
(二)人工蓝莓种植情况
截至2011年末,全区共繁育“美登”种苗740万株,完成人工蓝莓种植7028亩。
(三)产品加工及销售情况
我区现有蓝莓精深加工企业19家。产品从原始的出售蓝莓原果及果汁,到现在已经开发出蓝莓冰酒、果酒、果干、果酱、果脯、饮料、罐头及花青素提取物、花青素泡腾片、软胶囊、口服液等十大类160多种产品。在我区现有的蓝莓加工企业中,规模较大、比较有专业技术优势的为塔河超越野生浆果公司、阿木尔北极冰蓝莓酒庄、加区百盛蓝莓公司,新林依莓公司、松岭林格贝公司。北极冰以高档酒产品为主;超越以中档酒、果干、果酱、口服液为主;百盛公司以饮料、果糕为主;新林依莓公司以女士酒、白兰地为主;松岭林格贝公司以花青素提取物为主,企业产品各具自身特色,达到统一布局的效果。我区蓝莓产品不仅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还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世界各地,销售网点100多家。并在百度、阿里巴巴、慧聪网等网络平台上进行产品推销,效果很好。
2011蓝莓加工业实现产值共计2.3亿元。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当前我区蓝莓企业普遍规模偏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二产业壮大缺少人才支撑。由于我区蓝莓产业是新兴的接续产业,在新产品开发、经营管理、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等领域人才短缺,造成了产业发展中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不利局面,从而制约了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三是资金短缺制约产业发展。蓝莓种植成本较高且见效较慢,导致广大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我区蓝莓加工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在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过程中,缺乏增资扩股的融资渠道,仅凭企业自身资本扩张,很难形成规模经营。四是蓝莓生产原料日趋紧张。野生蓝莓分布面积逐年缩小,人工蓝莓种植还没有大面积推广,造成生产原料不足。五是蓝莓产品科技含量低。一些产品的生产还停留在品种单
一、简单初加工状态,由于产品科技含量低造成附加值低,使我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发展规划
(一)野生浆果业基地发展目标 到2015年,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30万亩,种苗繁育稳定在1000万株,人工蓝莓种植累计达到8万亩。
要坚持人工繁育栽培和野生保护并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突出发展野生蓝莓经营基地建设,在有条件的县区(局)大力推进人工蓝莓种苗繁育和种植基地建设。2012年蓝莓种苗计划繁育500万株,2013年繁育600万株,2014年繁育800万株,力争到2015年种苗繁育稳定在1000万株; 2012年人工蓝莓计划种植5000亩,2013年种植20720亩,2014年种植21800亩,2015年种植25452亩。到2015年,人工蓝莓种植累计达到8万亩,产量达到1.6-2.4万吨,具体规划如下:
(1)北部蓝莓生产区:到2015年计划集约化经营16万亩,人工蓝莓种植基地累计完成1.7万亩。其中:西林吉林业局建设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基地5.0万亩,建设人工蓝莓种植基地0.5万亩。图强林业局集约化经营基地4.3万亩,建设人工蓝莓种植基地0.1万亩;阿木尔林业局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基地3.7万亩,建设人工蓝莓种植基地0.5万亩;塔河林业局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基地3.0万亩,建设人工蓝莓种植基地0.6万亩。
(2)中部蓝莓生产区:到2015年计划建设野生蓝莓管集约化经营14万亩,人工蓝莓种植基地累计完成3.3万亩,其中:新林林业局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基地4.5万亩,建人工蓝莓种植基地1.9万亩;十八站林业局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基地2.8万亩,建人工蓝莓种植基地0.5万亩;韩家园林业局野生集约化经营基地2.2万亩,建人工蓝莓种植基地0.4万亩;呼中林业局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基地4.5万亩,建人工蓝莓种植基地0.5万亩。
(3)南部蓝莓人工种植生产区:到2015年计划建设人工种植蓝莓累计完成3万亩,其中:岭南人工蓝莓种植基地1.3万亩;松岭林业局人工蓝莓种植基地0.7万亩;呼玛林业局建人工蓝莓种植基地0.7万亩;加林局人工蓝莓种植基地0.3万亩。
(4)旅游区、城市鲜食蓝莓温室栽培生产区:到2015年本区共建蓝莓棚室栽培基地0.3万亩,其中:漠河县城周边建设蓝莓栽培温室0.04万亩,在北极村建设0.04万亩,旅游干道附近建设0.02万亩;加格达奇城区周边建设0.1万亩;其它景区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共建设0.1万亩。
(二)建设布局
1、生产基地布局
蓝莓种植基地建设要在示范的基础上进行,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1)精心打造人工蓝莓栽培种植基地
以加区、塔河、呼玛、新林、阿木尔、大杨树农工商联合公司等地为主,利用相对温暖的气候和相对广阔的土地,重点发展人工种植基地。其它地区逐步跟进,稳步扩大种植面积。
尽快引进与我区纬度相同,气候条件相似的国家或地区已栽培成功的蓝莓品种,试验成功后在我区大面积推广栽培;由科研部门进行野生蓝莓的驯化和良种选育研究,培育本地自主品牌的苗木品种,使蓝莓种植品种实现多样化。
按照科学发展的原则,逐步扩大蓝莓种苗繁育的规模,完善温室大棚、组培室、喷灌等基础设施,有计划地建设种苗繁育基地。
(2)重点建设野生蓝莓集约采集区
根据全区野生蓝莓储量和分布情况,在大兴安岭北部漠河、图强、阿木尔、塔河野生蓝莓集中分布区,重点建设野生蓝莓集约经营采集基地;在大兴安岭中部十八站、韩家园、呼中、新林野生蓝莓中度分布区,重点建设野生蓝莓原料补充采集基地;在大兴安岭南部加林局、松岭、呼玛野生蓝莓分布边缘,重点建设野生蓝莓资源恢复采集基地。通过集约经营,提高野生蓝莓单位面积产量和单株产量。
(3)有序发展著名旅游景点观光采摘区
以大兴安岭蓝莓节为带动,开发蓝莓旅游精品项目,主要在漠河、阿木尔、图强、新林等地建设蓝莓会馆、蓝莓风情小镇、蓝莓广场及蓝莓观光采摘园等项目,促进蓝莓产业与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2、蓝莓生产加工企业布局(1)龙头企业布局
根据蓝莓种植区域规划,遵循原料就地贮藏和就近加工的原则,促进北极冰、超越、百盛蓝莓三家重点大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与扩大产能同步推进。以成立集团公司的形式促进龙头企业达产增效。
(2)产品开发布局
根据我区现有蓝莓加工产业的基础,实现高中低端产品并举,形成集群优势,推动蓝莓加工产业由简单速冻原料向精深加工方向转变,由出口原料向出口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3)市场布局
依托我区现有的山特产品交易市场,利用2-3年时间在加格达奇建设集采购、仓储、营销、商贸、信息发布等为一体的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全国最大寒地野生蓝莓产品集散交易市场。
四、发展思路
(一)推进蓝莓基地建设,保证原料供给
1、野生蓝莓基地建设
根据《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林下资源承包经营工作指导意见》,将野生蓝莓承包给林区职工,实行野生蓝莓资源管理、产品采集和收购销售“三统一”管理,各林业局开展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不仅可以达到合理保护利用资源的目的,而且可以通过人工促进增加野生蓝莓产量。
为保证原料供给,对野生蓝莓资源实行严格管理,真正做到原果不出区,在大兴安岭地区就地加工,达到过阜增值的效果,提高蓝莓产业对我区经济的贡献率。
2、人工蓝莓原料基地建设
在有条件的县区(局)大力推进人工蓝莓种植。一是在有条件的塔河、新林、阿木尔、十八站、加区、加林局、岭南扩大种植,使蓝莓种植业与“让百姓富起来”工程相结合,节同时依托农林科学院迅速建立地、县(区、局)两级技术服务体系,在地区设臵服务中心,县区建设服务站,使技术人员直接和种植户对接。积极鼓励林区职工及农户进行种植;二是鼓励加工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建立人工蓝莓种植基地,根据蓝莓的生长环境要求,尝试改造各县区局的防火隔离带作为蓝莓种植地,可有效解决种植基地不足的问题;三是鼓励种植户进行温室大棚种植。通过大棚种植M7、北陆等高丛、半高丛苗木品种,能够在冬季生产出反季节蓝莓鲜果来投放市场。四是不断探索蓝莓新品种的培育和引进,加快我区蓝莓种植业的发展步伐。
3、种苗繁育基地建设 要保障供应,保证种植需求,蓝莓种苗繁育是蓝莓种植的基础,也是关键之一,重点搞好农林科学院和塔河县中心苗圃两个组培生产基地建设及新林、阿木尔、十八站和加区四个扦插生产基地建设。
(二)精心布局,促进加工企业企业发展
1、整合蓝莓加工企业。进一步扶持塔河超越、阿木尔北极冰、加区百盛蓝莓、新林依莓等企业的发展,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通过市场手段逐步淘汰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的小企业,不断整合现有产业资源,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档次,促进蓝莓产业战略升级。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战略投资者。以我区独有的资源、环境、区位、政策引入大的战略投资者,整合蓝莓产业资源,向全社会推介蓝莓重点项目,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到我区蓝莓产业发展中来。
3、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提高附加值。组织现有的科技力量,加强同大专院校和专家学者联系与技术合作,并以国内外大专院校和各加工企业为主体,建立一个资源共享、开放流动的研发平台,针对蓝莓产品开发的关键技术和生产难题进行联合攻关,为我区的蓝莓产品开发提供科技支撑。扶持企业以高、精终端产品占领市场,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4、调整优化蓝莓产品结构。适当增加蓝莓酒在蓝莓产品中的加工比例,针对市场需求,将消费市场划分高、中、低三档,以优质的品质优势和相对较低的价位优势占领国内外市场。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拉动全区的经济增长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培育大兴安岭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不断拓宽产品市场,增加市场份额
一是通过大兴安岭林区特色产品批发市场及电子商务平台,支持蓝莓企业为占领国内外高端市场进行各种营销活动,开拓国内外市场。二是继续推进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设臵专卖店,把产品销售到国内各大城市。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展会展示我区的产品,提高我区野生蓝莓产品的知名度。
(四)营造良好开发氛围,做好宣传工作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普及蓝莓相关知识,广泛宣传野生蓝莓产品的益处。充分利用各种学术讨论会、博览会、展销会、交易会、洽谈会和网络平台,开展蓝莓产品项目推介活动,全方位宣传大兴安岭蓝莓产业,使投资者认识了解大兴安岭蓝莓、使其投资建厂。
全区蓝莓产业发展情况 篇2
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十分重视海洋与渔业发展,围绕渔业发展、渔民增收、渔区和谐,坚持生态渔业、高效渔业、都市渔业的发展思路,正确地处理了海域开发与保护、利用、管理的关系,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其突出表现为:
一是沿海环境得到整治,海域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为了做好迎奥运的准备和加强海域使用管理,今年共投入4000余万元清理了小麦岛周边海域海上养殖,加强了海域保洁和海上安全保卫工作,为奥帆赛创造了优良环境,得到了奥帆委和市政府的表扬。为了更加科学规范合理地使用海域,今年对全区海岸带进行了测绘,准确地掌握了我区海岸线的地质、地貌等基本情况,为今后使用好海域创造了前提条件。二是海洋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力度加大,渔业资源得以保护。区、街、社区三级共管模式的确立,有效遏制了沿海一线乱圈乱建行为。通过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做好渔船年检、安全生产培训和联合执法活动,提高了渔民法律意识,休渔期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三是渔业技术支撑力量增强,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黄海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引进了大西洋浪蛤、深水大网箱养殖等新品种、新技术,我区 1
渔业发展出现新格局。通过邀请专家举办渔业科技培训班,促进了病虫害防治和创建无公害养殖基地和水产良种场基地工作开展,全区水产养殖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是海洋渔业基础建设获得新突破。通过近年来的积极争取,沙子口中心渔港项目已获国家农业部立项,争取资金2500万元。沙子口中心渔港的建设,将带动我区海洋渔业经济和旅游业、餐饮等产业发展,促进劳动力就业。全区群众性渔港建设进展较快。今年投入财力100万元,补助维修了青山、黄山、会场、仰口、雕龙嘴、南姜6处群众性渔港码头,全区海洋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二、主要困难与问题
1、海洋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执法力量相对不足
我区目前海上渔政及救助船仅有1艘,目前有海上执法人员13人,难以担负起我区广大海域的海上执法和救助任务,海上安全生产形势仍不能掉以轻心。群众性渔港码头虽正在积极修复,但仍有5个码头亟待维修,正在修建的群众性渔港码头也大多处于维持原状的水平,沙子口渔港建成前还不能达到避风港标准,我区的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状况并未彻底改变,保障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2、传统渔业生产方式落后,渔业资源利用有待提高 我区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以户为主,大多数渔户没有资本上或生产方式上的联合。这种生产模式与所具有的资本、技术密集,生产技术标准化以及营销专业化的特点的现代渔业相比,不具有任何的优越性,生产和营销存在很多困难,在缺少能使广大渔户致富和实现增收的养殖品种(如上世纪80年代的扇贝品种)的情况下,要普遍实现农民致富或增收非常困难。因此,如何采取措施引导渔民改变传统生产组织形式,从而突破渔民增收的瓶颈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我区除部分海域受政策影响难以进行养殖作业外,还有大片的海域(主要分布于沙子口和王哥庄)环境好、无污染,很适合发展海上养殖。但目前,大规模海上养殖仍受到资本、技术及风险等影响,养殖区域也局限于海岸池养或海域表层,海域的中层、底层绝大数未利用,如何更好地利用好海洋资源需深入研究。
3、渔民转业及部分渔民的增收问题亟需继续予以关注 我区从事海洋渔业的社区有32个,从业人员9600余人。多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广大渔民的收入并没有大的增长,还有些长期徘徊不前,如何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渔民从事其他产业需认真研究,尽早规划实施。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中韩麦岛片区的渔民,沿海整治后虽然目前比较稳定,从长期看,由于大多数渔民年龄在35周岁以上,且文化知识水平低,缺乏其他劳动技能。因此,今后长期的生产生活问题仍是个大问题,处理不好,就可能影响到社会稳定。
三、意见建议
1、切实抓好以沙子口中心渔港码头为重点的海洋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以沙子口中心渔港码头建设为契机,按照国家农业部的要求,安排区财力投资计划和预算,保证建设资金及时足 额到位,确保能够高标准地进行建设。由于中心渔港建设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因此,要尽早做好水产品冷藏、深加工以及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的规划工作,促进这些产业快速发展,为渔民转业增收提供条件。
群众性渔港建设要继续抓紧抓好,尤其要充足安排好补助资金,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当前,港东码头建设进展顺利,并将对其周边渔业发展起到积极拉动作用,也将促进渔业安全生产。应在继续抓好当前建设同时,积极做好其三期规划及建设,以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要加大海洋救助设施建设,解决大马力船只救生设施和大功率无线电的配置,增强海洋执法力量。
2、加强引导和政策扶持,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全面提高全区海洋与渔业产业发展水平与效益
全区渔业生产在全区农业生产中举足轻重(占农业总值的85%左右),其发展情况也直接关系到农民能否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在市海洋功能区划批准后,争取我区海洋规划早日获得批准并实施,使全区海洋渔业发展建立在科学、法制的轨道之上。要采取得力措施,从政策和资金上
引导渔民转变生产方式,适应现代渔业生产需要,提高渔业生产专业化水平。
要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并力争培育、引进一些投资少、风险小的新品种,提高渔民养殖的参与面,促进渔民增收。要制定相关奖励扶持政策,大力推广底播增殖技术、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调动渔民从事海上养殖的积极性。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通过建设人工鱼礁,改善渔业发展环境,发展海上旅游和垂钓等新型产业。
3、促进渔民增收,切实解决部分渔民的转业和再就业问题
渔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适宜于广泛养殖的品种引进,渔港码头的建设,龙头企业的发展都有助于推动渔业发展和促进渔民增收,要积极研究,切实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好渔民转业既能够拓宽渔民收入来源,也能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区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全区渔民劳动力资源状况,进一步提高渔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尤其要做好麦岛片区渔民转业和生活保障问题。要采取创业补助和各项费用减免政策,促进他们自主创业,积极从事个体和私营经济。
全区蓝莓产业发展情况 篇3
况的汇报
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全区经济发展现场观摩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汇报
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关于全区经济发展现场观摩会议精神 贯彻落实情况的汇报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办公室: 全区经济发展现场观摩会召开后,我局认真组织了学习、贯彻、落实,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组织全体机关人员对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讨论。现将具体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学习为抓手,扎实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6月18日至19日,全区经济发展现场观摩会召开后,我局迅速组织召开了党组会议和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会议,对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落实,把学习全区经济发展现场观摩会议精神作为当前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主要内容,组织全体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学习讨论。认真研读领会高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本单位和岗位工作实际,进一步思考在全区经济建设中,“我应该想什么、说什么,能够干什么”,想的、说的、做的是否有利于加快发展,是否能促进发展,以此来促进会议精神的全面落实。
二、以整改为依托,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结合当前正在开展“跻身三十强,我能干什么”活动,通过对高书记在全区经济发展现场观摩会议上的讲话进行讨论,进一步提高了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对新经济发展的认识,更新了观念,开阔了思路,破除了旧的固有思维定势。全
体机关人员在学习、研读、讨论中认真思考,加深理解,吃透精神,付诸实践,结合前一阶段查找出的问题,全面落实整改措施,力求自己的思想观念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工作动力进一步增强。
三、以创新为动力,全面落实服务措施。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是我局服务发展经济的主要任务。根据全区经济发展现场观摩会议精神,结合“跻身三十强,我能干什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我局要求全体工作人员立足岗位工作实际,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能,增强工作主动性。具体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依法行政,严格执行“七个不准”,加大对依法行政和计划生育信访工作的督查、指导,为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结合大项目落户,指导、帮助各企业加强流动人口和农民工的计划生育管理,规范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保障流动人口权益,免费提供计划生育系列服务;圆满完成市年初下达的各项
人口控制指标,继续在全市保持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度考核第一,为“跻身三十强,冲刺全国百强”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
全区一季度信访情况通报 篇4
区信访办一、一季度信访基本情况
一季度,全区共发生群众信访案件1467件次,案件总量同比上升48.6%。其中来访案件179件,同比上升19.3%;来电1233件,同比上升51.3%;来信55件,同比上升150%。具体情况如下:
(一)来访情况。共发生上访案件179件、1598人次。其中,集体访80件、1391人次,个人访99件、207人次,重复访93件、799人次。在179件来访案件中,正常访145件、1437人次,非正常访34件、161人次。共发生进京访15件、31人次;到省访15件、233人次;到市访25件、353人次。
(二)来电情况。共受理群众投诉、诉求、咨询件1233件。其中,市长公开电话767件,区长信访电话466件。已办结1207件,办结率97.9%,案件反馈率97.9%。
(三)来信情况。共受理群众来信55件,其中,网上信访及省长、市长电子信箱交办案件36件;市办转送及立案来信15件;人民建议来信3件;本级来信1件。已办结46件,办结率83.6%,按时转送率100%。
(四)信访事项复查情况。共办理信访复查事项3件,1
其中,受理1件,撤销2件。
二、二季度工作措施
为确保全区社会稳定,二季度重点推进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强化排查,超前做好矛盾纠纷排查报送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积极组织五镇及区直部门扎实开展信访不稳定因素排查报送工作。充分发挥区、镇、村、屯四级信访信息网络作用,准确掌握全区不稳定因素情况,做到情况清,动向明,掌握主动,力争把矛盾解决在基层。
(二)强化领导,扎实做好领导包保信访大要案工作。坚持“事要解决、人要稳定”,突出重点,深入完善区级领导包镇、包案工作。积极推进区、镇、村“三级”领导包保责任制,确保全区重点疑难案件,始终稳控在区内,坚决杜绝案件久拖不决,矛盾激化,引发群体越级访等事件发生。
(三)畅通信息,超前做好防范及预警工作。一方面,主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民情、民意,超前做好风险评估,规避风险。另一方面,积极配合各单位、各部门制定工作预案,明确专人,明确重点,超前做好防范和预警工作。
(四)强化协调,全力推进重点疑难案件化解工作。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畅通信访疑难问题联合接待、集中会诊工作机制。不定期集中各职能部门行政权力资源,全力发
关于全区旅游工作调研情况的报告 篇5
区委:
根据区政协年度工作计划,4月上旬,区政协组成调研组,对全区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首先深入部分景区和有代表性的经营业户,详细了解经营管理情况,随后听取了区旅游主管部门以及部分景区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并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旅游工作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全区旅游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旅游兴区”发展战略和打造蓝色经济强区的奋斗目标,积极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构筑大产业,实现了全区旅游业从初级到快速发展的阶段性跨越,全区旅游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旅游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十一五”期间,全区接待游客年均增幅达19%,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幅达35%。秦楼街道、涛雒镇创建为省级旅游强乡镇;刘家湾赶海园、竹洞天风景区、龙门崮风景区创建为国家4A、3A级旅游风景区;乔家墩子民俗村、竹洞天风景区等7家单位创建为全国(省)农业旅游示范点。辖区内共发展旅行社100余家,星级宾馆饭店20余家,旅游接待示范单位200余家,旅游商品生产厂家100余家。基本形成了以宾馆餐饮、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体育会展、旅游产品开发等为重点的旅游产业体系。“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各要素逐步配套完善,成为山东省旅游规划“五区一线”中滨海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我区被博鳌国际旅游论坛授予“国际旅游名区”称号。
(二)开发项目增多,接待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先后开发建设了驻龙山风景区、龙门崮风景区、花仙子花卉园、天台山风景区、太阳山风景区;提升完善了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竹洞天风景区、刘家湾赶海园、桃花岛风情园等各项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旅游接待功能有了极大提高。开发建设了具有国际水准的金沙滩海水浴场和阳光海岸“梦幻海滩”。启动了会稽山风景区、御青茶博园、御海湾茶园、南湖旅游文化城等项目规划策划和开发建设工作,为项目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创造了条件。
(三)民俗旅游、乡村旅游档次明显提升。规范发展了17个“渔家乐”民俗旅游村,民俗旅游户2600余户,接待床位10万余张,培育星级民俗旅游户1000余家,“好客渔家”40余户,成为享誉省内外全国最大的民俗旅游接待基地。在积极推广沿海“渔家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融合乡村餐饮、住宿、土特产、民俗文化等资源,推进建设了一批以南湖镇 “周末菜园”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景点,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2010年,全区乡村旅游(包括“渔家乐”)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亿元,直接吸纳就业人员2万余人次,间接吸纳就业人员3万余人次。
(四)客源市场渠道逐步拓宽。旅游客源市场继续巩固扩大,新兴旅游客源地迅速发展,目前已覆盖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从游客构成看,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市场仍占较大比重,约占30%;省内游客继续上升,约占25%;江苏、上海、安徽三地游客大幅度上升,约占游客总数的20%;陕西、山西西部地区、河北省的邯郸、沧州、石家庄游客增长较快,约占总游客的15%;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游客也有一定比例的增长,约占5%;其它城市占5%。另外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自驾车游客大量增多。我区旅游市场正在逐步优化,游客市场已提前突破省内市场、中原市场进入三级市场。
(五)行业管理规范有序。一是积极开展了“好客渔家”品牌创建活动,对达到标准的民俗户对外统一使用“好客渔家”品牌。二是积极开展了对全区民俗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年均举办培训班10期,培训民俗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3000余人次,有力地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综合服务素质。三是在有条件的民俗村督促成立了民俗旅游接待服务中心,以“中心”为支撑,在各民俗旅游村推广完善了“五统一”管理模式。四是市场整治逐步加强。积极开展了星级平安旅游景区创建活动,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刘家湾赶海、竹洞天风景区、龙门崮风景区分别创建设为4A、3A级平安旅游风景区。着力构建了“安全、秩序、环境、文明、效益”五统一长效工作机制。围绕景区环境卫生、公共设施、食品、药品、消防、治安、游乐设施安全等方面开展执法检查,重点对招手揽客、上路揽客、占道经营等不文明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全区旅游市场管理向科学、有序方向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区旅游业近几年得到较快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规划不到位。景区开发建设存在无规划乱上马、乱开发以及层次不清、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这既不利于我区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也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景区建设档次不高。受规划滞后的制约,有些景区没有规划即开工建设,缺乏专业的旅游开发意识和开发理念,短期行为严重。旅游开发难以做到高起点、大投入,基本是散户经营,低水平开发,投资规模小,接待层次低。三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功能要素比例严重不平衡,虽然具备一定的规模,但高、中、低搭配不合理,很难满足多层次游客的需要。全区通往各景区的水、电、路及配套基础设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景区的发展。四是旅游产品单一雷同。现有景区基本上是以观光、度假、“渔家乐”住宿餐饮等为主,娱乐型、参与型旅游产品较少,区域优势线路及产品结合不够紧密,存在游客逗留时间短,留不住人、留不住钱等问题。五是缺乏大项目支撑。特色旅游大项目少,旅游深层次开发不够,缺乏大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由于没有强有力的大项目吸引,对国内高端客源市场吸引力不强,消费层次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六是文化氛围不浓。我区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但开发利用不够,与旅游发展融合不够,太阳文化、黑陶文化、古文化、海洋文化、农民画文化一直处于初级开发阶段,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远,吸引力不强。
三、几点建议
在当前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发挥沿海优势、资源优势,把发展滨海旅游业与建设蓝色经济强区、打造幸福东港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发展档次,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发展壮大旅游经济,是摆在全区各级的重要任务。通过调研,提出几点建议。
(一)整合优势资源,科学落实规划。全区“十二五”规划制定了“三线一区”的旅游产业布局,为今后全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蓝图。全区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以规划为引领,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优化空间布局,重点规划开发“五大片区”,即城区旅游商业购物区、“渔家乐”民俗旅游区、刘家湾赶海娱乐区、竹洞天江南风情特色旅游区、龙门崮山地文化旅游区。力争把“五大片区”打造成代表东港旅游新形象的名片。要抓住当前我区业已形成的民俗旅游特色,尽快出台民俗旅游改造提升规划,加快推进北沿海民俗旅游村的改造提升和旅游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工作,突出地方特色,实现一村一品,使我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大的民俗旅游接待基地。要借助我区“全国三大农民画之乡”、“水上运动之都”、“中国黑陶之都”、“北方绿茶基地”以及国际海洋城的规划建设,深入挖掘和大力宣扬太阳文化、水上运动文化、黑陶文化、茶文化、农民画等的历史文化内涵,积极探讨并促进旅游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形成国内外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二)培育产业主体,打造高端品牌。一是要在项目建设上培育过硬品牌。实施多元化投资与精品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注重引进有品牌、有实力的旅游战略合作伙伴,招引和打造一批以生态度假、水上运动、海洋文化等为特点的大型娱乐游乐、特色餐饮、休闲会所、度假酒店等旅游大项目和大品牌,提升我区旅游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努力实现留得下钱、留得下客的目标。当前,要借助东关北路旅游购物街、海曲人家步行街、石臼旅游购物步行街以及国际海洋城开发建设的契机,做好做活旅游与项目开发建设相结合的文章,促进旅游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是要培育骨干明星旅行社。旅行社是一个地区拓展客源市场、推介旅游产品的重要媒介。要加快旅行社整合步伐,大力推进政府、景区(点)、旅行社、客源地“四级联动”工程,推进旅行社向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建立旅行社星级管理制度,对带动能力强的旅行社要重点扶持,对新评为全国“百强”、年接待总量位于前列的旅行社要给予奖励。三是要深度开发旅游商品。依托黑陶、农民画、海产品、绿茶等优势资源,加快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商品交易场所和旅游购物街区。建立旅游特色商品研发奖励机制,推动旅游商品向品牌化、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逐步提高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
(三)加强宣传促销,拓展客源市场。创新旅游营销手段,注重城市的整体营销、景区的产品营销和旅游社的线路营销有机结合,提高旅游营销成效。一是进行节会营销。进一步丰富、完善渔民节、北方竹文化旅游节、3S旅游节、赶海节、林海风情节等,提升节庆活动的影响力,创造浓厚的旅游文化氛围,拉长旅游产业链。二是加大媒体营销。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在有影响力、覆盖范围广的媒体上进行强有力的宣传,提高我区的知名度。重点加大对京津塘、南京、上海、西安、武汉等高端客源市场的宣传推介力度,吸引高端客源地的游客来我区旅游,挖掘消费潜力,提升消费层次,促进经济发展。三是加强区域联合。进一步加强与半岛城市群联合体、山海圣人游联合体、陆桥旅游联合体、黄海联合体、华东联合体、同三沿线联合体、夕阳红联合体等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在这些联合体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参与度,争取把我区的部分精品景点更多融入省内外精品旅游线路,借此充分拓展客源市场。
关于全区贫困家庭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6
消除贫困家庭课题组
2008年3月14日
根据区委关于组织实施“消除贫困家庭,构建和谐红岗”行动要求,我们课题组自2008年3月3日起,先后召开了民政、教育等部门参加的专题座谈会2次,深入5个街道、杏树岗镇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不同层面的意见和建议,下发了老年人、农村贫困人口、城镇贫困人口、残疾人、贫困学生等五类调查表,对全区贫困家庭及老年人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经过对调研数据和意见建议整理分析,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的贫困家庭主要是指由于就业、就学、患病、残疾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年人均收入临界低保标准的家庭。调查涉及五类人员,分别为农村贫困人口、城镇贫困人口、残疾人、贫困学生、老年人。其中,老年人不区分贫困与否。
贫困标准由区民政局参考相关数据及城乡实际消费水平制定,分农村贫困家庭标准和城镇贫困家庭标准。(见表
一、表二)
表一:农村贫困家庭标准
贫困家庭类型特困家庭比较贫困家庭中等贫困家庭一般贫困家庭
年人均收入范围0-944元945-1133元1134-1322元1323-1416元
表二:城镇贫困家庭标准
贫困家庭类型特困家庭比较贫困家庭中等贫困家庭一般贫困家庭
年人均收入范围0-2963元2964-3276元3277-3516元3517-3744元
第一类,农村贫困人口。农村贫困人口的调查范围为持有红岗农村常住户口的居民。农村人口总数为2.79万人,贫困人口819人。(见表三)
第二类,城镇贫困人口。城镇贫困人口的调查范围为持有红岗城镇常住户口的居民。城镇人口总数为10.54万人,贫困人口1497人。(见表四)
第三类,贫困学生。我区共有贫困学生267人。其中,职高32人,中专8人,高中135人,大专36人,本科56人。(见表五)
第四类,残疾人员。我区共有残疾人3338人。(见表六)
备注
城镇贫困人员共有1497人,其中低保人数532人,无低保人数965人。各单项之间不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第五类,老年人。我区75岁以上老年人共计1748人。(见表七)
第三,就学方面。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有“两免一补”政策,即免杂费、课本费,补住宿费。对城市低保户的学生实施低保补助。每学期小学生140元,初中生210元,普通高中高中生630元,市重点高中高中生770元,省重点高中高中生840元,职业高中高中生756元,大学生最高补助为4000元。就目前情况看,贫困家庭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压力不大,主要是在高中和大学阶段有较大经济压力。一是费用高。高中学费每人每年约为4000元,生活费每人每年约为3000元。而低保户的高中生每人每年补助最高仅为840元;一般本科学杂费每人每年约6000元,生活费每人每年4000元。而低保户的大学生每人每年最高补助为8000元。没有纳入低保的贫困家庭,基本没有来自外界的经济援助,贫困家庭的学生上学存在很大困难。二是社会关注度不够。在调查中发现,对学生的资助主要来源于政府,社会群体特别是辖区企业对学生的资助没有形成体系。社会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社会助学、企业助学几乎没有,缺少组织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助学的激励机制和有效平台。
第四,老年人方面。老年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赡养方面。一是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问题。杏树岗镇在敬老院生活的“五保户”有58人,还有22人在家里不愿意到敬老院生活。集中供养补助2200元,分散供养补助1500元。虽然资金补助有差距,但仍有一些五保人员不愿离家到敬老院生活。不属于五保人员的农村老人,除了区镇村临时的补助、救济外,基本是靠儿女供养。二是托老所问题。目前,红岗只有创业街道平安社区建立了托老所,且只具备基本功能,设施简单,容纳人数少。
第五,残疾人方面。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很多家庭因此贫困。残疾人家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就业问题。另外,红岗地区缺乏针对残疾人的公益性基金,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一是就业难。修改后的税法规定,企业解决一个残疾人就业最多每年可退还的增值税额或减征的营业税额为
3.5万元。新劳动法要求为签订劳动合同人员缴纳“三险”,3.5万元补助用于缴纳“三险”和发放残疾人工资后剩余不多,企业宁可聘用健康的人也不要这部分利益。二是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对残疾人的保障主要是国家低保政策,其他方面的保障不健全。三是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程度不高。红岗地区没有专业性的救助组织,也没有设立专项资助基金。
第六,特殊群体方面。这次调查将招商户、复员军人、商场改制人员、农转非人员列为特殊群体。一是招商户。红岗共有招商户3442人(其中红岗公安分局管辖1915人,八百垧公安分局管辖1527人)。对招商户的调查难度很大,他们在原户籍地是否有退休金及其他经济收入很难调查清楚。而且招商户大多都有劳动能力但没工作单位,要求政府安排工作岗位。招商户中的贫困人口,按照市里关于招商户口的政策,不能纳入低保。二是复员军人。自1993年以来,全区共接收复员军人58人,按市安置计划需
要全部安置。(见表十)三是商场职工。涉及到红岗、八百垧、解放、杏南四个商场。目前问题最大的是红岗商场和八百垧商场,两个商场涉及283人,其中退休人员89人。调查发现,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在于企业改制不规范、不彻底,存在诸多弊端,并且职工养老保险拖欠多年。(见表十一)四是农转非人口。杏树岗镇农转非人口已经有650人,而且还有1000多人要求变为农转非人口。在统计贫困家庭过程中,如果按照城镇标准,均为贫困人口,而按照农村标准,大部分不是贫困人口。
三、解决措施
贫困家庭的产生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消除贫困家庭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有步骤有层次地逐步推行。既要有长效机制,又要有应急措施。因此,实施“消除贫困家庭,构建和谐红岗”行动势在必行,建议用4年时间,创造4000个稳定就业岗位,200个公益性就业岗位,彻底消除零就业家庭。多途径筹集资金,用于奖励600名80岁以上老年人,援助300名贫困大学生、300名贫困高中生、300名残疾人员、100名大病特困人员。为完成上述目标,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国家每项改革都有相应的资金支持,充分利用政策是消除贫困家庭最为有效的方法。一是用足低保政策。低保政策是我们消除贫困家庭最有效政策。因为纳入低保,国家就会在生活补助、住房补贴等十一个方面给予补助。纳入一个低保户,相当于解决一个贫困家庭。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大胆放宽界限,将临近低保的贫困家庭有步骤地纳入低保范围。在适当扩大低保范围过程中,应当科学合理计算贫困家庭收入,优先解决重病、残疾、家有高中和大学学生的家庭,从而解决贫困家庭的就医、住房、入学等实际困难。在审批过程中,应该通过公布名单、召开居民代表大会,讨论和决定提请审批的低保户名单等程序,避免引起纠纷和不稳定现象。区民政局要核算出申请新的低保户所需要的费用,积极同上级部门协调,争取最为宽松的政策支持。区委应该放手支持将有关政策同红岗实际相结合、具有创新精神的工作人员。二是用足小额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劳动部门对自主创业人员小额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只要经过免费的创业培训,有符合条件的人担保,就可以得到5万元以下的2年无息贷款,而且该项审批权已经下放到区劳动局。对于贫困家庭,可以单独申请,也可以探索运用多户联办,成立经济实体,统一办理,贷款归经济实体管理的方式进行,镇或街道全程监督贷款使用方向,在确保贷款及时返还的同时,又可以为贫困家庭创造稳定的收入来源。另外,要对小额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到位,鼓励贫困户解放思想,大胆使用小额创业担保贷款。三是用足医疗保险政策。按照目前统计的低保户数,农村按照每人每年缴纳24元的标准计算,最多需要5万元;城镇按照每人每年96元的标准计算,最多需要10万元。如果区政府每年拿出15万元,就可以为红岗贫困家庭创造几百万的医疗费用使用空间。同时,应该通过政府搭台引导的方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解决贫困家庭看大病的问题,比如近期移动公司开展的对使用移动手机的贫困家庭帮助缴纳大病基金或医疗保险活动。四是用足养老保险政策。社会养老保险的最低缴纳额为1980元,累计年限不低于15年。我们建议此项政策可以适度使用,筹集资金,重点解决特殊群体的问题。
第二,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就业就有收入,就可能减少一个贫困家庭。要在积极创造公益性岗位的同时,通过政策换岗位方式,鼓励街道社区和镇吸纳社会力量开办企业创造就业岗位,鼓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应该加强对贫困家庭无业人员的免费技能培训和思想教育,使之能胜任岗位要求,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家庭问题。一是鼓励街道社区和镇村创造就业岗位。由社区创办经济实体,既可以解决一部分贫困家庭就业问题,又可以获得一部分收益。应该出台政策,鼓励贫困人员开办家政服务公司、便民商店、劳务派遣公司等实体就地解决贫困人员就业问题。也可以在辖区内设立早市、旧货市场等特色市场,创造出协税、保洁等公益性岗位。二是用政策换岗位。红岗境内350多家工业企业,只要我们给政策,就可以开发出诸多公益性岗位,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劳动部门
可以和企业签订协议,政府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企业将岗位提供给政府推荐的人员,从而形成解决就业的长效机制。按照谁的职工谁负责的原则,分清贫困家庭身份归属,是市政贫困家庭的,可以组织机关科室进行包扶;是油田企业贫困家庭的,可以协调油田企业进行包扶。三是加强对贫困人员的思想教育。有少数贫困人员并非自身能力欠缺,而是因为思想落后。这部分人往往养成好吃懒做和贪图享受的陋习。这种现象,在农村较为明显。对于这一部分人,在政府给予补助方面,应该加强对补助用途的监督。同时,宣传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典型,对脱贫致富的家庭予以奖励,调动贫困人员创业的积极性。
第三,积极救助贫困学生。孩子是未来,更是贫困家庭的希望。解决一名学生的上学问题就等于消除一户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中内泡村因为贫困原因,已经10年没有一名学生考上大学。资助贫困学生上学是消除贫困家庭、改变贫困人员生活现状的一个最佳途径。一是加大帮扶力度。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为社会力量参与助学活动搭建平台,鼓励企业设立社会公益助学基金。通过企业家回报社会等活动,让企业家与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全程予以资助。对参与助学的企业家等群体应该大力宣传,给予政治荣誉和精神鼓励,通过助学活动扩大企业家的影响力。督促中省市直单位承担相应社会职能,确保每个单位每年至少帮扶3名贫困学生。开展城乡学生手拉手活动,鼓励城镇学生对农村学生的帮助。二是加大资助力度。利用慈善基金、政府救济金等专项资金进行重点资助,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就学费用问题。加大社会力量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如交通银行开展对青少年残疾学生的助学计划,对高中生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对大学生每人每年资助2000元。
第四,奖励高寿老人。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一是鼓励农村老人到敬老院生活。提高集中供养的政府补助,改善敬老院的生活环境,提高集中供养老人的生活质量,拉大与分散供养补助的差距,促使农村孤寡老人和贫困老人到敬老院生活。二是鼓励社区建立托老所或老年公寓。给予相应优惠政策,鼓励街道和社区利用自身和社会力量开办中高档次托老所。三是利用龙华慈善基金对高寿老人进行抚助。对辖区八十岁以上老人分不同年龄阶段给予不同的高寿补助,每年农历9月9日发放一次补助费,开展一次“爱心献银龄,人间重晚情”的主题活动,让老年人体会到社会的温暖。
第五,关注残疾人。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关注残疾人事业,重点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一是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鼓励街道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吸收残疾人就业。争取国有大企业和民营企业支持,提供适宜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免费为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设立残疾人就业奖励基金,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二是成立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只需要先期注入30万元启动基金,就可以带来一系列针对残疾人的政策优惠,建议考虑设立。三是建立残疾人康复中心。只需将相应房产落实到残联名下,上级部门就会一次性给予20万元启动资金,并会给予相应政策及设施支持。
全区蓝莓产业发展情况 篇7
一、我区农村公路基本情况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公益性基础设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农村公 路建设管理养护工作列入了全区八件实事之一。2009年,全区 累计投资6193.6万元,新建了XX公路XX段工程,实施了县道 xx, xx.xx, xxa条县道大修养护工程,新建农村公路60公里、改造中桥6座,创建农村示范路160公里,占农村公路总里程 的21%,示范镇街2个、示范村居7个。截止2009年底,全区 累计完成投资2.74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49.6公里,其 中县道86.9公里、乡道220公里、村道942.7公里,公路密度 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99公里,全区行政村通畅率达到100%。农 村公路的快速发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极大 地改善了农村的发展环境、农业的生产环境和农民的生活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情况
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管”,建立了以区农村公路管理 处为主的区、镇街、村居三级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并有效地发 挥其作用。去年,区政府召开了全区农村公路管理暨治理车辆 超限超载工作会议,明确了工作任务目标,进一步指明了做好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方向。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山东 省农村公路条例》,以实施交通四化管理为总抓手,开展了农 村公路示范创建、集中养护月和基础数据普查工作,推动了农 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深入扎实开展,全区“有机构、有人员、有资金、有责任、有考核、有奖惩”的农村公路“六有”管理 养护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巩固,较好地实现了“有路必管,管必有效”,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交通发展成果。农村公路管 理养护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前列,赢得了交通运输部和省、市 各级领导的好评,在全省树立起了品牌,成为展现全区乃至全 市交通形象的重要标志。
(一)健全运行机制,落实养护人员.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公 路管理养护工作,我区组织区、镇街农村公路管理人员参加了 市、区交通部门组织的培训班,使广大管理养护人员的职业技 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我区现有300.多名农村公路养路员经过 了严格培训已持证上岗,同时,养路员每人每月的补助根据当 地实际情况确定,本着“管事不养人”的原则,对养路员实施
严格的动态管理,由镇街根据考核情况兑现发放养路员补助,提高了养护员工作的积极性,确保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质量。(二)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养护责任。为明确管理养护人员 责任,经过全面调查统计,逐路段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进行界 定,明确了管养范围、任务目标和管养责任,明确了区、镇街、村三级管理养护的主体。与此同时,规范养护安全作业标准,提高养护作业的安全性,确保养护施工的标准和质量,真正做 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为解决镇街缺乏施工设备和技术的难 题,区交通部门组建的农村公路养护中心,配备了专业养护设 备,为农村公路养护提供了专业服务和技术支持。另外,区交 通部门积极与区国土、建设等部门沟通,加强对建筑控制区的 管理,建立联合审批制度,将路政管理前臵到工程建设阶段,杜绝违法建设行为。
(三)畅通筹资渠道,保障资金投入。为使农村公路管理养 护工作实现正常化、规范化,各级政府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费 纳入了地方财政支出范围,加大对管理养护资金的投入力度,根据《XX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X政发„200X] XX号)规定,确定了分级补助政策。按照现有农村公路里程,区财政、镇街财政分别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为确保养 护资金安全有效的使用,区、镇街分别设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专户管理”,确保了资金使用的 效率和安全。
(四)实施示范创建,提升管养水平。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和 集中养护月活动是我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 作,我们本着“先易后难,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原则扎实 推进示范创建工作。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开展示范创建活动的 通知,各镇街结合实际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农村公路养护示范工 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积极探索养护示范工作的新办法、新路 子,突出特色,确保实效。市、区人大、政协领导.多次视察农 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区政府 还专门成立督查组,对全区X个镇街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 示范创建活动进行了全面督查,推动了示范创建工作的深入开 展,确保了建一条成一条,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 和水平。
(五)加强治超工作,维护路产路权。加强超限超载治理工 作,维护路产路权,保障公路设施不受损坏,是做好农村公路 管理养护工作的重要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为此,我们切实加 强了路政管理和治超工作。一是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区交通、公安部门继续加强协调配合,严厉查处超限超载、非法改装、强行闯岗、聚众闹事、暴力抗法等违法行为,始终保持路面执 法检查的高压态势。二是落实追踪处理机制。全面启用了国家I 类治超检测站,并以此为依托,不断完善落实治超工作追踪处 理机制,确保了信息化平台高效运转。三是加快交通运输“四 位一体”建设。结合交通费税改革,整合交通资源,建立了客
运、货运、农村公路管理、物流“四位一体”的交通运输所新 体制模式,推动了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实现了 “全面覆盖”。
(六)强化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为确保.农村公路管理 养护工作取得实效,各级政府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列入了 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并且逐级签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目标责任书,年底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在农村公路管 理养护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管养成效明显、年终考核优秀,给予表彰奖励;对未认真组织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年 终考核较差,进行通报批评;对造成路况严重下降甚至出现严 重损毁,直接影响通行的,联合监察部门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 责任,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把部门行为、行业行为变成 政府行为,加大了各级政府的责任心,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落到实处。今年区政府还将召开全区 交通工作会议,拿出专项资金表彰奖励交通工作的先进镇街。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由于交通税费改革,造成养护经费 短缺。二是由于.少数群众法制观念淡薄,致使农村公路的路产 路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害。三是各镇街虽都设有农村公路管 理站,但日常养护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贯彻落实《山东省农村公路条例》。进一步加大
对《条例》的宣传贯彻力度,提高社会各界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增强农民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进一步落实农村公路“县道 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管理责任主体,切实抓好农村 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管理工作,促进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的 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巩固全区“六有”农村公路管理养 护模式,形成全民共识,共同把工作干好,把农村公路管理养 护工作提上一个新层次。
二是扎实开展农村公路示范创建活动.开展好农村公路基 础数据普查活动,进一步摸清全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合 理制定2010年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计划,集中做好损坏农村 公路的修复工作,不断提升道路的通行质量。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原则,继续开展好农村公路示范创建工作,按照市、区的安排部署不折不扣的抓好落实,巩固和扩大示范路线、示 范村居和示范镇街创建成果,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
三是加大农村公路管养投入力度二多方筹措资金,突破资 金制约瓶颈,加大政府对农村公路及配套设施建设财政预算资 金的拨付,做到及时足额到位,制定并落实优惠政策,满足农 村公路管理建设养护需要。
四是切实保护公路交通设施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正确处 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和治理超限超载工作关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强路政管理,加大治理
【全区蓝莓产业发展情况】推荐阅读:
蓝莓产业方案01-16
发展蓝莓产业方案11-22
蓝莓饮料代理致蓝莓的一封信05-17
野生蓝莓09-19
全区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督查会讲话11-17
蓝莓扦插繁殖技术10-11
水果皇后蓝莓作文10-08
乡贯彻落实全区三级干部会议精神情况09-14
有机蓝莓种植园12-24
蓝莓春季栽培管理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