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衣服的初一语文作文

2024-08-27

有关衣服的初一语文作文(精选7篇)

有关衣服的初一语文作文 篇1

2059年,人们因为天气变化无常,而感到非常的烦恼,于是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多功能智能衣服,让我来详细介绍一下吧。

它和普通衣服外形一样,只不过口袋里多了一台微型电脑和一台连接大脑思想的微型控制器,还有一个手动遥控器。遥控器安装在衣服手臂内侧的一个不起眼的地方。遥控器是一个电子触摸屏,随时显示天气温度变化和人体脉搏等状况。遥控器上还有几个不同颜色的按钮。按下蓝色按钮,衣服就会变成夏装,凉爽的短裤短袖,使人神清气爽。按下红色按钮,使人立刻抵挡严寒侵袭。按下橙色按钮是更换各种鞋子,运动鞋、皮鞋、雨鞋、登山鞋……总之是应有尽有!

走着走着,突然下起了大雨,别急,只要按下绿色按钮键,一把超大号雨伞和两把小雨伞会从衣服里伸展出来,而且还会自动旋转,把雨滴通通赶跑。而且这些雨滴还不会飞出去洒到别人。

探险者穿上这套神奇的衣服,吃、喝、住的问题也不用担心了,都会迎刃而解。只需要按下黑色按键,衣服袖口会伸出两只机器手,机器手的手里端着香喷喷热气腾腾的美食,让你在野外也能大饱口福。再按下白色按钮键,机器手会再次伸出来,而这次却端着是可口的饮料。到了晚上,只要脱下衣服按下黄色的按钮,衣服瞬间膨胀形成一个容纳两三个人同时居住的帐篷,更神奇的是帐篷就像变色龙一样,会跟周围的环境变化,在外面你很难发现这是一个帐篷,还以为是一个小土堆呢!再也不用担心野兽和坏人了。

这个神奇多功能衣服还有很多很多功能呢!随着科技的发展,还有人类的需求,将会有更多更棒的功能被开发出来,作为新世纪人类,我们也应该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多专研多动脑。未来的我们也一定能发明出更多强大物品出来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有关衣服的初一语文作文 篇2

一、因势利导,激发兴趣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儿童学习任何事物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创设情境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灵感的催化剂。精心地创造条件,进行情感蓄势,让学生的情感尽量地越积越高,达到不吐不快的关键时刻,顺势抛出作文题目,肯定会争先恐后地写作,也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到有趣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并抓住写作材料,产生写作欲望。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兴味作文。

引导学生紧扣写作话题,大胆地走进生活,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找到写作的素材,自由命题,喜欢说什么就写什么,为学生营造一个

自由的写作天地。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创造情境。多媒体是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音乐于一体的先进的课堂教学手段,它可以实现让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我们在课堂上运用它更容易提起学生的兴趣。在上“写出真情”的作文课时,运用几个《给妈妈洗脚》《天堂晚餐》《绝症女孩帮父亲捡垃圾》的视频,视频一播出,学生的心灵就震撼了,学生自然是有话可说,有文章可写。

二、范文引路,以情造文

阅读是习作的基础,小学生的习作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对一篇篇精选的范文的欣赏,为学生习作开山引路,让学生不断丰富知识,开拓思路,积累习作素材。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真情,领悟方法,用真情造文,避免空话假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会写。

例如,上完《桂林山水甲天下》这篇课文就可以借鉴下面的句子写片段:“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也不妨可以模仿课文的结构。又如,上完《高大的皂荚树》这篇课文就可让学生模仿这篇课文的结构写作文。课文先写皂荚树生长的位置;接着,从三个方面介绍它高大茂盛的特点:(1)粗壮,“六个小同学手拉着手,才能把它抱住”;(2)茂盛,树荫盖操场;(3)叶片密密麻麻,“结成了一顶巨大的绿色的帐篷”;最后,按一年四季皂荚树不同的生长特点,叙述皂荚树给同学们带来的方便与欢乐,抒发了作者对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

三、注重积累,丰富知识

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古人云:“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读书做学问贵在一个“积”字,如果不注重积累,学生的语言仓库就会匮乏,学生的语言泉流就会干涸。那么,怎样进行语文积累呢?在写作指导课上,我们要告诉学生,写作的源泉来自于平时的积累,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历的积累。在语文学习中,积累就是不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和读写技能的过程。积累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

有了积累,学生写起作文就不至于无物可写、无言可发。生长在农村的学生,美丽的大自然一年四季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景物一年四季的变化,让学生记住冰雪融化、小草青青、百花争艳的春天,荷花飘香、树木葱郁、烈日炎炎的夏天,五谷芳香、硕果累累、漫山红叶的秋天,白雪皑皑、北风萧萧、天寒地冻的冬天。又如,参加兴趣小组的收获和喜悦、春游看到的景色、采访老人听到的故事及感受都要求学生及时记录下来,这些积累自然而然就会成为写作素材的活水之源。

四、善于讲评,提高有效性

在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批改上,在评的方面着力不多。其实,只有上好讲评课才能使学生明白自己作文中的成功与不足是什么,他们才能及时、正确地修正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的兴趣。作文评讲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可以上成评奖课: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发几本作业,然后让他们组织评选,这样,每个学生都是评委,人人参与其中,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最后由每个小组推荐出优秀作文,有“最佳创意奖”“最佳语言奖”“最佳书写奖”“最具潜力奖‘等,然后展出,全班同学共同学习。还可以让同学自己找一找(找找同学作文中的优点或者毛病),比一比(比一比谁的书写最工整,谁的立意最好,谁的语言最生动……)。讲评是对学生写作后的全面检查分析和总结。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和完善,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作文讲评课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上好作文课,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在写作文时,贴近生活,平时多积累素材,摸索做法,写作文要落到实处,持之以恒,因材施教。写作文要及时予以鼓励,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欲望,这样学生写作文时才能畅所欲言,得心应手,才能我手写我口,才能将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闻到的、尝到的、嗅到的等写出来,学生思想才不受束缚,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稳步提高。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写作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辅之努力练习,写作水平自然而然会迅速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讨

参考文献

[1]赵怀福.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2015(25).

舒淇 同衣服有关的成长 篇3

尽管她一再说,当年拍艳照和三级片的经历不是伤疤,而是她一路走来的故事,但是36岁的舒淇,还是介意,并且难以面对。

对于网友的谩骂和攻击,众多明星纷纷发表言论,安慰舒淇。有网友感慨称:“偌大一个中国,容得下苍井空为什么容不下舒淇?”

和其他明星的微博一样,舒淇微博的主要内容也就是3种:美食、好友、慈善事业。印象最深,最见性情的一条是,她对别人肆意修改她的照片感到不满意,尤其是修去了所有的雀斑。她张牙舞爪地说:“每一颗雀斑都是有故事的!”

出生于台湾贫寒家庭的舒淇,最初,她只有一个目标:多挣钱。王晶第一次见到舒淇时,她刚20岁,没读高中,在台湾做模特,拍色情照片,其中一些尺度很大。她父母知道了,痛斥其败坏门风,要断绝关系,她年轻的男友也与她分道扬镳。

1996年,凭借古装三级片《玉蒲团之玉女心经》中“幻姬”这个角色,舒淇一举成名。有一天她在路上等公司的车来接她开工时,一辆敞篷车从面前驶过,车上的人喊了一声:“脱星!”后来舒淇反复回忆这个瞬间,说:“我必须发奋图强,把戏演好,能接到更好的电影,总有一天把脱掉的那些衣服都穿回去。”

从《色情男女》开始,舒淇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2005年,她拍了侯孝贤的《最好的时光》,获得第四十二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哭到泣不成声。那是她最想证明自己的阶段。作为一个演员,舒淇的伟大之处,恰在于没有极力撇清那些年少之事,而是以一种难得的释然与豁达,将“舒淇式表演”的独有性感,投射在了那些极具生命质感的角色之中。

一直以来,她的绯闻不断,和她对过戏的张震、刘烨、王力宏、任贤齐都曾是她的绯闻对象。一路这么说来,外界对她的印象通常是“入戏太深,容易假戏真做”。只是这些当年的绯闻对象现在多半已名草有主,舒淇仍是孤身一人。在采访中,舒淇对待绯闻的情绪有一贯的厌倦和抵触情绪,但她也直言:“不敢追我的就不是我要的。”

“可能跟我的圈子也有关系,有时候,好不容易看到一个顺眼的,他却又不喜欢女人。”现在,她的生活里,排在首位的是人生享受。“做人就该及时行乐,四肢健全已经十分难得,不应该再钻牛角尖。当你临死之前还在想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做,那太可怜了!”

2012年上映的女性情感电影《情迷》,舒淇与余文乐在其中上演“三角恋”。从《非诚勿扰2》《不再让你孤单》到《情迷》,两年时间接连演了3部在爱情中纠结的戏,让舒淇险些抓狂。

她的性格排斥爱情灰暗面,“我不可以这么一直演纠结的角色,如果一直这么下去,我就快要丢失掉我的正能量,我必须让自己放下,人生的灰暗面很不和谐,脱离了我的中心。” 舒淇强调更愿意演喜剧。

现如今,最好的商业片导演和最好的艺术片导演,都将她奉为女神;性感和天真,世故和无辜,并存于一个人的身上。被爱,也被伤害。被赏赐,也被连累。命运给她的,不是纯然的欢喜和赞美,更像一把双刃剑。(摘自《齐鲁周刊》)

有关粉笔的初一语文作文 篇4

之前,我在一个有很多小实验的网站上看到了有人用鸡蛋壳做了粉笔。嗯?这事真稀奇,鸡蛋壳还能做粉笔?我准备好了做粉笔所需要的材料,等着哪一天我有时间了就做这个实验。终于有一天作业写完了,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实验。我把所需要的材料全都一个个拿了出来。材料有鸡蛋壳、面粉、色素、开水、搅拌器。

首先我把鸡蛋壳放进搅拌器里碾碎,这个搅拌器上的搅拌盒盖子特别难拧开,想要拧开都得花大半天,得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然后我把鸡蛋壳粉倒在一个碗里和面粉混合起来。嗯,这个鸡蛋粉闻起来特别难闻简直跟尿的味道一样,难闻至极!然后我把开水加进去。哎呀!这水好像加太多了,只能再弄点鸡蛋粉和面粉了。第二次,弄好鸡蛋粉和面粉之后再把它们加进水分太多的那个碗里,感觉用筷子搅不动了,那我就用手。搓着搓着、揉着揉着,不对,这感觉好像还是太湿了,我赶紧把面团弄下来。哎呀,糟糕这个面团粘我手上啦!那我还是一点一点把它弄下去吧。第三次再加面粉和鸡蛋粉,现在我已经掌握打开搅拌盒盖子的秘诀了,它就是:一敲、二靠、三用力、四拔。敲就是把鸡蛋壳残渣给敲下来,靠就是手靠在一个好位置,用力就是使劲的往左边推,拔就是一般用力之后它会卡在一个位置,你得拔才能把搅拌盒盖子拔出来。

终于把粉笔面团做出来了,我需要把它放在阳台上晒干就能成粉笔了。我觉得有的时候做事情不可能一次成功,要多次尝试才能克服困难,而且这也是我第一次做粉笔,也不一定做得很好,多做几次粉笔应该就会做得更好了。

衣服作文600字_初中初一作文 篇5

舞台的下面也人山人海,所有人都很好奇哪位可爱的女孩子会很幸运地被选中。选拔开始,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坐好后,报了名的女孩子一个一个的上台表演。我相信这些女孩子都是有备而来的,因为她们的衣着一看就不是平日装扮,一个又一个的非常可爱,也非常活泼,像一个个的小公主。

每一位小公主上台后,台下就会有一阵热烈的掌声表示对她们的支持。直到一个小女孩的上场,掌声弱了下来,因为这个小女孩没有穿裙子,也没有打扮的很可爱,只是穿着一个棉衣,好像入场后也没有换衣服。我听到有人窃窃私语起来,讨论起这个女孩子的衣着,甚至讨论为什么她的父母不给她准备一个好看点的衣服。我却觉得,小女孩挺阳光的,我认为那些议论小女孩的家长,或许有点太严肃了。

比赛开始,那个朴素的小女孩,字正腔圆,声音特别好听,而且还特别爱笑,她的潜力却是不小,她的声音仿佛都是有感情的。看到她这么出色的表现和旁人的议论,我竟然想到了《小王子》中的那个土耳其科学家,他穿着土耳其特色服装发表自己的发现的时候,别人都不认可他,等他换上了西装,别人就都同意了。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啊,都是衣服惹的祸。

有关知足的初一作文 篇6

而快乐的第二层境界,建立在无私的奉献——助人为乐。我们通过帮助别人,使别人快乐,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快乐。71岁高龄的朱永康先生,在自己日常行动本来就不便的情况下,依旧通过日复一日环境保洁所积攒的积蓄,帮助了13位贫困学生,圆满了大学梦想;感动中国获奖得主王鹏皓,更是在自己身为盲人的情况下帮助成立盲人推拿技师学院,使无数与之一样的盲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助人为乐这个词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相比第一境界,若我们欢愉自己的同时,为其添上奉献的注脚,对他人的帮助和关爱,也能给予我们生活的快乐与感动。这样,我们在第一境界的基础上,同时帮助了别人,这样的双份快乐,岂不美哉?

如果说自得其乐建立在自己,使自己某方面得到欢愉;助人为乐,建立在他人,对他人的无私奉献,那么第三境界——知足常乐,建立在我们的心境。

有关语文的事 篇7

首先, 我以为杨争光的这部小说当是如今的老师、家长必读之书。

为什么我要如此认为呢?因为《少年张冲六章》讲的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少年, 在家长、老师、社会不谋而合地“教育”下, 最后成为“少年犯”的故事。只要是承担了“教育者”的身份, 就有必要认真地读读这部小说。

读过《红楼梦》这部伟大之作, 当知道贾宝玉为什么要拒绝“成长”。封建家长式的教育必然会导致“受教育者”的叛逆性格。而《少年张冲六章》虽然历史社会背景变到了今天, 但写的也还是这一主题, 尽管“封建”不在了, 但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依旧。“教育者”不懂得如何顺着“受教育者”的自然天性的发展而施教, 而是逆着“受教育者”的自然天性的发展, 靠“强制”靠“奴化”靠“标准化”的手段来“拔苗助长”。什么时候, “教育者”才能完全摆脱所谓“师道尊严”的教师爷臭架子, 平等的对待“受教育者”呢?所谓的“师道尊严”又该如何建立起真正的“尊严”?

都说“家长”是第一任老师, 而“家长”充当老师的弊病, 早就显而易见。所以, 才有了“学校教育”。如今的“学校教育”, 从低幼到小学、初中乃至到高中, 孩子们在学校和老师一起的时间, 比家长多得多。有什么理由把“学校教育”应尽的责任, 推还给“家长”呢?

现在的中、小学老师布置回家作业需要家长签名, 甚至动不动就要叫“家长”来一趟学校。原本是作为反封建家长式教育而诞生, 同时也已经立法为“义务”的“学校教育”发展到如今还需要“家长”来陪读, 岂不怪哉?

更可怕的是“学校教育”似乎从来就意识不到自己的教育“无方”以及“无能”, 意识不到自己的教育出了大“毛病”:“教育者”自己不首先树立“信任、平等、自由”的教育思想, 又如何使“受教育者”培养出“自主、独立、能动”的学习态度?

虽然, “学校教育”在我看来, 突出的矛盾是难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但, 作为学校老师首先就应当具有针对不同“受教育者”的不同有效的“学校教育”方法, 并严格限制在学校内实施完成。因为, 无论语、数、外, 还是音、体、美的学校老师最首先的“专业”是“教育者”而不应当是语、数、外, 还是音、体、美的“专业”, 把学校“专业教育者”的角色责任推委给“非专业”的家长, 显然是错误的。

而按照如今通常的做法, 将学校“专业教育者”的角色完全由“班主任” (通常是教语、数、外的主课老师) 来独自担当, 在我看来也是相当危险的。在当今再三强调“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 还把音、体、美当作副课来对待, 尤其矛盾。其实, 从艺术和体育的角度来说, 也是越年幼越容易培养。“学校教育”的最大问题, 当然就是教育思想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解决不好, 其他的问题自然就会接踵而来, 但这样的问题, 也不能仅仅依赖于政策文件规定, 而需要由每一位承担教育责任的人都具有了清醒的认识, 才能改变过来。所以说, 教师这门职业关乎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是一种良心职业。

《少年张冲六章》里的张冲也曾遇到一位有“良心”的老师, 但其最终成为“少年犯”的原因, 说复杂也的确是多方面的。说简单也很简单, 无非是当下的“学校教育”和家长, 社会都还缺少一些“因材施教”的机制和有效方法。

其次, 小说《少年张冲六章》里举了许多语文教材的例子, 语文老师尤其需要读。

都说语文教材是“死”的, 语文老师不应该是“死”的, 但, 如今的语文老师有几个真正敢说自己“活”着呢?

就拿叶开陪读事件中网民争议最多的有关“诸葛亮”和“孔明”一题的标准答案来说, 叶开认为自己女儿的答案是对的, 理由太简单。有网民认为“孔明”在历史上另有其人。但显然回答任何问题是有“语境”对应的, 三国里的“孔明”当然就是“诸葛亮”, 这叫意明省略。有网民认为回答问题要有名有姓才算完整, 这就有“吹毛求疵”之嫌。其实细究起来, 问的是“三国里谁最聪明?”就一个“最”字来考学生, 答案应该只能是一个, 而不是两个。叶开女儿答“孔明、庞统”两个的确与“最”字不符, 但是叶开女儿答了两个, 也说明她在思考, 在犹豫“聪明”的标准不止一个?更有网民认为三国里司马懿最聪明, 因为最后“三国归晋”了。显然这位网民“聪明”的标准是以成败论英雄的。这位网民也许不是语文老师, 如果是语文老师当会意识到这样的语文考题本身有问题。聪明能用“最”来判断, 只能限止在某一具体事情上, 如单指“草船借箭”一计, 那么答“诸葛亮”或许才对, 扩展到三国里, 答“诸葛亮”就未必是准确的。一个本身没有基本是非、好坏、对错, 这样明确客观标准的问题, 怎么可能会有明确的客观标准答案呢?

我想问题只能是错在出题的语文老师和判卷的语文老师身上。同时我也更想问问他们“三国里谁最聪明?”的标准答案“诸葛亮”究竟是怎么得来的?另外, 在这样的语文考试题目上, 又究竟想考学生掌握哪些语文知识呢?

幸而, 叶开女儿遇到这样的有“问题”的语文考题, 还只是在小学阶段, 如果是发生在高考中, 那又会“坑害”多少考生呢?

其实, 我并不是要有意放大这样的有“问题”的语文考题“坑害”学生的严重性。说的不客气, “作文”考试事实上也就是最有“问题”的语文考题的“典型”。即便是我们每年都会在高考中推出一些所谓的优秀“作文”人才, 但如果我们追踪下去, 这批人才真正能成为语文人才的又有多少?而我们又为什么不能统计一下有多少个考生是被高考中的“作文”考试“坑害”了的呢?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 只要“学校教育”始终还是跟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走, 语文教学, 就只能是“死路一条”。理由很简单, 要使学生“减负”, 首先要给老师“减负”;要使学习“减负”, 首先要给教学“松绑”。语文教学, 更应如此。

怎么给语文教学“松绑”?

我以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大学语文”, 所针对的是当时社会普遍的“重理轻文”思想, 以及大学毕业生不会写论文的现象。因此“大学语文”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弥补中学教育因高考急功近利过早“文理分科”所造成的“偏课”问题。

但是, 这么多年过去了, 现在的大学也已经普遍的扩招, 而中学教育因高考急功近利过早“文理分科”所造成的“偏课”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去年中央电视台曾经做过一套“文理分科还是不分科”的专题讨论节目, 请了人大代表、专家学者、许多老师、学生、家长参与, 甚至还惊动了央视名嘴白岩松和董倩的加入, 讨论似乎十分热闹。但在我听来却是与真正的、专业的中学“语文教学”关联甚少。因为争来争去, 就是没争出语文究竟和“数学”是怎样一种有机的基础相联。基本还停留在把语文和“数学”看成是两种绝然不同思维逻辑的观念上。

说实话, 持如许观念的可能还远远不仅仅是人大代表、专家学者、许多学生和家长们, 就连一些语文老师也未必不这么看。

何谓语文在我看来, 是“语言”占先, “文字”居后。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先学会了说话, 以后才学会了用文字来表达话语。现代汉语由拼音方法来“识字”, 不仅仅是为了快捷方便的认识汉字, 更重要的还是体现了语文要以语言思维训练为基础的教学原则。虽然, 汉字的方块字系统不同于拉丁文字的符号系统, 但, 现代汉字毕竟除了本义之外, 还有许多引申义是需要放在特定的语境里才能得到解释的。

当然, 也有观点认为语文教学就应该从文字学的“小学”开始教, 甚至主张恢复“繁体”汉字。过分夸大汉字的人文传统和思想精神, 其实并不能提高全民的语文水平。难道, 不用汉字的人就没有了人文传统和思想精神?这样的观点和主张, 显然首先考虑的不是语言思维问题, 其弊病就在不利于将“文”、“理”在基础的教学层面上打通。

举个简单的例子, 学生每读一篇课文, 老师分析课文时都会提到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但是, 有几个老师和学生能具体回答出来“中心思想”究竟从何而来?又能用何种方法来检验出“中心思想”概括的“对”还是“错”呢?

三十年前, 我教初中二年级的语文时就提问过学生, 学生们回答不知道。于是, 我给了学生一个公式答案, 那就是每个自然段落大意的加、减、乘、除。而检验“中心思想”概括的“对”还是“错”的方法就是能涵盖每个自然段落大意的是“对”, 有遗漏的为“错”。学生说我教的不是语文, 而是“数学”, 学生的话也没错, 要想迅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分析能力, 还真要有点简单而基础的“数学”头脑。学生们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之后, 其实, 我已经用不着每教一篇课文, 就由自己来概括课文的什么“中心思想”了。换句话说, 我上语文课几乎不用教学参考书 (那个时代的参考书概括出的所谓“中心思想”常常并不是从文本中得到的, 而是“外加”上一些牵强附会的所谓“进步”思想) , 我给自己从教材上“松了绑”。而学生们也从“文”、“理”的基础层面打通中受益, 掌握了阅读分析文本的自学能力。因为, 这一语文阅读分析文本的过程, 其实和数学中的根据已知条件来求证未知的推断过程是同一思维逻辑。

语文老师在我看来主要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逻辑, 尤其要注重把相对枯燥的说明文和议论文教得灵活、顺畅。

记得有一次, 校长突然来听我上课。正好那堂课, 教到《蜘蛛》的科普说明文, 这篇文章前面讲的都是织网的蜘蛛, 最后, 一个自然小段讲的是也有不织网的蜘蛛。于是, 我让学生们先分部分 (以前语文教学习惯了用老三段来划分) , 学生们有分三段, 也有分四段的。我说你们分错了。织网的蜘蛛和不织网的蜘蛛是不能“合并同类项”的 (依然是用一个数理概念名词) , 所以, 这篇文章准确的应该先划分成两部分。织网的蜘蛛介绍得十分详细, 对比之下, 不织网的蜘蛛介绍得也确实太简单, 但并不等于简单就比详细不重要了, 蜘蛛的特性在织网, 但不等于所有的蜘蛛都织网。它的重要性在于告诉我们认识事物, 当然也包括阅读分析理解课文都要以科学的态度, 建立缜密的思维逻辑。不能以偏盖全, 避免犯下常识性的错误。课后, 那位校长也承认他都分错了。

通常来说, 人们都以为语文比数理化好教。许多老师、学生和家长也大都这样认为。其实不然。语文要教出“智慧”来谈何容易!

当年, 我还真在上语文课时干过一件还算“智慧”的事。那是大学毕业刚到中学任教不久。校方通知我说, 教育局的语文督导要来听课。我选的课文是王鲁彦的《听潮》。计划两堂课上完。正副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陪着督导一起坐在我的教室里, 好严肃、好威风。

第一堂课开始, 我在黑板上写下课文名后, 就简单地布置学生默读一遍课文。于是, 课堂上没有了声音。我观察校长和督导坐立不安的样子, 心里暗笑:你们要听我的课, 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不要以为认识汉字就自然能听懂。十五分钟时间过去之后, 我又布置学生齐声朗读了一遍课文。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 我把学生有读错的词汇加上拼音写在黑板上, 等学生朗读后再纠正了一下。第一节课就到点了。第二节课开始, 我首先提问学生们读完课文后有没有读出什么疑问?学生们回答没有。我说你们没有, 我有, 比如其中一句“停止了一切思维和情绪”, 通吗?停止了一切思维, 通的, 停止了一切情绪, 有点不通。为什么?“一个动词管不住两个宾语”学生们回答。于是我边问学生用哪个词更合适一些, 一边在黑板上写下“思绪”。“思绪”这个词虽然也是思维和情绪的意思, 但在动宾搭配上用法却并不完全一致。又如, 教材中有一处关于“云汀”的注解为“水边空地”。我问学生对照原文这个注解有无疑问?学生不知可否。我说原文用“不断地蠕动”来修饰“云汀”这个词, 说明这里用不动的“水边空地”来解释“云汀”显然有误, 我以为这个“汀”指的是“汀线”, 也就是海水与陆地接壤, 形成了云状的“汀线”, 这样的解释才能和前面“不断地蠕动”的修饰对应起来。整个这堂课, 我并没有自己来“串讲”课文内容, 仅仅是由浅入深的提了几个问题。当我最后提问学生为什么作者在写了“观”潮之后, 却又不强调“观”相反却突出了“听”潮, 理由究竟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写作上的别出心裁?我说不是的, 作者在写了“观”潮, 享受到了自然的美, 而作者在写“听”潮时, 强调的是陪伴着妻子坐在房中我也“心满意足”了, 享受到了人生的美。由此, 作者在《听潮》中真正要表达的整体意思是自然的美和人生的美的“相得益彰”。当我把“相得益彰”这四个字写在黑板上后, 就此结束下课时, 回头发现只有副校长一个人点了点头。其他的听课者几乎没什么反应, 我想他们也许比我的学生还听不明白。因为, 我所讲的意思, 在课文里并没有确实的文句表达出来。但我却坚信,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就是要将潜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内容教出来, 而那些已经用文字明确表达出来的思想内容, 还用得着我们重复教吗?

课后, 教育局的语文督导和我交换意见, 虽然, 对我的教学没敢提出异议, 但却强调了课文错误完全可以不教的意思。我没立即反驳, 但心里却想着与其有时间和这样的同事和领导争论, 还不如趁早自己离开语文教学的岗位。我的教学思想、方法如果无法在我的授课中体现, 我也就失去了当老师的必要。

在我从教的年代里, 许多语文老师喜欢教的是文章的“文采”, 而非文章的“义理”。而恰恰“文采”是越教越繁复, 越教越“糊涂”, 只有教会了“义理”, 学生才能纲举目张, 化繁为简。

由此, 我个人感觉现在的语文的确越来越难教。摆在我们面前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一方面是老师要教的“语文知识点”的越来越“丰富多彩” (高考试题也越来越有难度) , 一方面却是教学时间越来越短少。许多高中学校只有一年级还有正常的语文课, 到了高二即便没有“文理分科”一说, 新课大都也让位给了针对高考语文试题的“模拟”、“摸底”练习。同时, 也导致了语文老师本身在“教材教学”上的研究, 远远不如对语文试题的研究, 更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只认“考试”能力的提高, 而非真正语文能力的提高。

写此文的时候, 恰巧拜读到一期上有篇《试论语文教育本质的理论失误》, 作者对如今语文教育本质的理论失误有所论及, 但似乎最后开出的“药方”依然抱着“智育、德育、美育”的谐和与“真善美融合”的梦想。我以为“智育、德育、美育”如果是语文教材本身已经具有的“课文内容”, 也的确该教, 但假设不是语文课文的内容, “智育、德育、美育”也需要语文老师来教吗?或者, 换句话说, 数学教学里就没有“智育、德育、美育”可教吗?语文老师可千万记住不要听信所谓的“专家学者们”的“忽悠”。那才叫自作孽, 不可活!

上世纪九十年代钱理群等专家针对语文教育的讨论, 语文的“人文性”被抬高到了完全脱离“应用性”的语文教学实际。韩寒那样的“人文性”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 韩寒认可?还是语文老师敢认可?

在我看来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但实际差得很远。如同语文和“文学”按以前的划分, 初中课本是语文、高中课本才是文学。即便是大学, 也还有中文系和文学系之分。中文系并不是为了培养作家, 文学系才培养作家。所以, 我的好友蔡翔教授就说, 语文教学的问题不仅仅出在中学, 大学本科的问题也很大。

因此, 我斗胆地说, 中学的语文教学就是要从“智育、德育、美育”的过多要求中“减负”, 同时更要从“应试教育”中“松绑”;把教材视为教学的“工具”, 回到“语言”的基础上来, 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话和写作, 这才是语文老师该教的根本。

上世纪八十年代, 人们还能记住全国语文特级教师的名字, 什么上海的“于漪”、辽宁的“魏书生”等等, 九十年代“新概念”一出, 谁还记得住那些全国语文特级教师的名字?

上一篇:当我想起你的时候作文下一篇:数学教育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