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共14篇)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篇1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早就听人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叛逆之作,标榜前卫的人都不该错过,但我对这样自我标榜的书总有些排斥—直到我看过这本书。一直认为小说,真正的小说,不在于文采和修饰手法,而应当是来自作家内心的对外部世界的真诚体会。如果装模作样的模仿,以让他人不解为乐,只不过是把作者自己的浅薄快乐建筑在读者的痛苦之上的不义之行,它们少了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悟,多的常常是居高临下型的自视清高。没有谁可以对我们这个浩瀚深渺的世界下任何定论—至少我这么认为—而一旦小说家试图这样做时,他们的身份就演变成了小丑。所以我比较偏爱像《战争与和平》这样的质朴小说,有一种浸没深沉之美洋溢其中,只能形容为“于无声处听惊雷”。
在这本书中,你看不到什么圣贤来教训,只有一个再真实不过的“我”,讨厌一切“假模假式”的“我”。你可以说这个“我”是反叛社会的。的确,但如果仅因如此就盖棺定论却不尽然。他的厌倦与空虚,来自于一种真正的无奈,而不是做作。更重要的是,他还始终很可贵的保留着一分对社会的真诚和他所羞于出口的“爱”。以及,尤其重要的是,对他自己的那个理想:“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无限追求。如果说他颓唐,那是一种为残酷的社会所难容的无奈而善良的颓唐。这是发自于真情,是模仿不出的。所以,我不得不承认,在这本书面前,我体会到了久违的感动,因为它的真诚。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篇2
一、第一人称“我”
(一) 第一人称与“内聚焦”
在《守望者》中, 塞林格运用了内聚焦的人物视点。“内聚焦”, 又称为“人物视点”。作者运用了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进行叙事, 主人公霍尔顿肩负起叙述者的责任, 便于揭示主人公自己的深层心理, 容易体现人物的鲜明个性, 读者也能产生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成长主人公自带的的亲历性、自叙传等特性, 使得霍尔顿无疑具有绝对的言说权利。通篇都是霍尔顿以“我”的口吻自述他在纽约城的三天冒险历程。霍尔顿不像《少年维特之烦恼》中青年维特那般成熟与自制, 塞林格完全解放了他的个性, 甚至放任他的言行举止, 形成了所谓的“霍尔顿式语体”, 是青少年典型的话语方式——全称判断和夸张——反讽、戏谑、调侃——语言粗鄙化。青涩的语言充分体现了这个处在成长迷茫期的少年的思想不成熟、爱冲动、易走极端的特点。
(二) 第一人称与隐含作者、叙述者
一部小说是由表层的叙述者与深层的叙事主体 (隐含作者) 合二为一的, 在最终意义上, 是由隐含作者所创造的。区分《守望者》的隐含作者和叙述者, 可以划清叙事双层框架。叙事主体作为现实世界的人, 遵循事实法则, 亦即作家遵循写作法则对作品进行叙事的架构。塞林格依据成长小说的基本叙事结构, 为读者呈现了变异化的“幼稚-受挫-不能释怀-成长夭折 (拒绝成长) ”这一小说表层框架。其下隐含的是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我” (霍尔顿) 告诉“你”“我要给你讲故事”, 第二部分呈现的是“我”怎样给“你”讲故事以及故事本身的发展, 第三部分是“我”告诉“你”“我的故事讲完了”。隐含作者讲的是这三个部分 (叙述时间) , 而叙述者霍尔顿讲的是“我的故事” (故事时间) 。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中, 由他自言他的游荡冒险是“荒唐”之举即可以理解为是叙述自我的视角, 而中间的整个冒险故事则是追忆的经验自我的视角。
(三) 第一人称与不可靠叙述
霍尔顿在“我的故事”中声称自己是最会撒谎的人, 又是个色情狂。这明显是一种“不可靠叙述”。叙述者是小说家创造作品的第二自我, 是人物体现出来的价值判断、意志取向之类。这种叙述带有不可靠性。一方面, 在涉及故事事实的状况下, 有前后叙述不一致或与事实不相符的情况。霍尔顿虽然言语上封自己为最大色情狂和最会撒谎的人, 但任何可以进行独立价值判断的读者都明白, 小考尔菲德的这一发言是不可靠的。霍尔顿语体是手无缚鸡之力而又重感情的他只得借助青少年仅有的语言张扬和行为叛逆来对付这个虚假的社会的“武器”。另一方面, 在涉及价值判断的情况下, 以自我为中心的理解和评价也容易产生“不可靠叙述”。通晓事理的读者一定认识到霍尔顿对安多里尼先生的判断是错误的, 这一点在他冷静下来之后似乎也有所反思。
二、第二人称的“你”
(一) 第二人称的“你”是谁
小说开篇就由霍尔顿说明, “我”是在给“你”讲述“我”的故事, 第二人称“你”的运用在文中的叙事地位并不次于“我”。
“你”在小说中的首要作用是在聆听霍尔顿详细讲述他的每一个动作、想法、遭遇、感受。主人公之所以愿意给“你”讲他的故事, 可以猜想这个“你”并不是霍尔顿厌恶之极的“假模假式”的人, “你”是一个霍尔顿愿意倾诉衷肠的人, 因此, “你”这一叙述接受者应该解释为一个可以站在霍尔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理解敏感的考尔菲德的每一次细微的神经颤动, 并不像社会上其他“混账”一样谴责他、远离他, 将他视为神经不正常的问题少年的有耐心和爱心的倾听者。
“你”的次要作用表现在霍尔顿借用了“你”来表现“我”的感受, 相较运用第一人称“我”可以缩短叙述者与读者的距离, 第二人称“你”的辅助添加, 使得受叙者和叙述者的距离缩短至零, “你”就是“我”, “我”即是“你”, “我”虽然是在给“你”讲“我”的故事, 其实暗中将“你”带入到“我”的生存情境, “你”无法逃脱其中, 因为已经变成了“你”的故事, 是“你”在纽约城里荒唐了三天, 塞林格借此让受叙者真实体验了霍尔顿的境遇, 观霍尔顿之观, 思霍尔顿之思, 言霍尔顿之言, 行霍尔顿之行, 这一精巧的手法将作品有关批判社会浮躁、虚伪的主题贯彻至深。
(二) 第二人称与隐含读者
进一步理解“你”这一叙述接受者, 就要将叙述接受者和隐含读者进行区分。伊瑟尔指出:隐含读者不是实际读者, 而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预期设计和希望的读者, 即隐含的接受者。它存在于作品之中, 是艺术家凭借经验或者爱好, 进行构想和预先设定的某种品格。并且, 这一隐含读者业已介入创作活动, 被预先设计在文艺作品中, 成为隐含在作品结构中的重要成分。显然, “隐含读者”更符合作者的“理想”, 是第二个作者, 即作者自言自语时的聆听对象。在《守望者》中, 第二人称“你”和接受美学所指的隐含读者并不完全相同。“你”这一角色是叙述者霍尔顿创造出来的, 而隐含读者是塞林格所设想的理想读者, 是作家希望的能够读懂这个双层文字游戏的人。
(三) 第二人称与真实的读者
再深入理解“你”, 又必须将叙述接受者和真实的读者进行辨别。真实的读者是你我他, 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可能并不像霍尔顿所言的“你知道我的意思”一样能切身体会和主人公感同身受, 同时也不真的像隐含读者一样能完美承载作家的写作意愿, 真实的读者只是现实世界的你我他, 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阅读理解状况, 是无法与叙述接受者和隐含读者所持衡的。
结语
霍尔顿是个内心充满爱的好孩子, 这位负责任的叙述者讲述他冒险故事的目的仅仅是表达他对孩子的喜爱、对纯真的崇拜、以及渴望守护社会的污泥中难得的珍贵的奢望。通过塞林格设计的了双层结构, 霍尔顿不仅明确了“我”的存在, 也表述了“你”的难得, 这一层次分明的艺术空间的架构, 为小说艺术提供了经典的示例, 也为作品深刻主题的表达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世剑.小说叙事艺术.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9.
[2]张桂霞.《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事者和隐含作者.洛阳大学学报, 2004 (3) .
[3]高扬.《麦田里的守望者》叙事的不确定性.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12 (3) .
麦田里的守望者 篇3
我住在田野里。这里很美,天是亮蓝色的,地是金黄色的,麦子们“哗啦啦”地唱着歌。我本以为我会一直爱着这里,因为我喜欢这里的一切,这一点倒也不假。
但谁晓得我是个喜新厌旧的人呢?我终日住在这无垠的田野里,连过往的风都懒得与我说话了。田野里倒是有几棵芦苇,她们是乡下女人,每天叽里呱啦地议论着国王花园里的玫瑰王后,事实上,她们连野玫瑰也没有见过。来田野劳作的农夫总是在太阳落山前回去,我顶讨厌看见他们离去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即将隐去的金色地平线上。那些乌鸦和麻雀是我最讨厌的,它们的叫声刺耳,还总是啄我的脸。我的衣服已经很破了,也许看上去我很像个行吟诗人。
田野旁有一条铁路,我每天都目送着一列列火车呼啸着远去。铁轨所延伸到的远方,化成一个小点来诱惑我,那是很奇妙的事——不可及的地方总寄托着美好的梦想。在那一刻我产生了这样的念头:我要离开这里。
离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告诉自己,我是一定要离开这里的,只是我还没有准备好。事实上,那些天我什么也没有做,我不知道去哪儿是因为我根本没有地图,我没有收拾好行囊是因为我所有的家当只是一件破衣服,而它正穿在我身上。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想着要离开,像个疯子一样。
直到那天。那天下起大雨,田野以一种从未有过的姿态展现在我面前。狂风像恶魔的走狗一样,在麦田的上空耀武扬威,他们吹着呜呜作响的号角,大笑着跳踢踏舞。麦子失去了令自己骄傲的金黄色,被风戏弄着,瑟瑟发抖。最令我难过的是,我最喜爱的蓝天变成了墨汁一样的颜色,它压得那样的低,我顶讨厌这种快要窒息的感觉。
面对这样糟糕的景象,我真想背过头去不再看,可我什么也不能做,只能像接受惩罚似的站在这里。此时,我听见“轰隆隆”的巨响,一棵大树被闪电劈断,轰然倒地。我又惊又怕,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我讨厌这里,我要从这里逃走。虽然我的脚在泥土里,但我仍想离开,随便去哪里,带着我这身破衣裳,像行吟诗人那样四处流浪。
当我正准备将脚从泥土中拔出来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树精。
“你去哪里?在这样的天气里。”我问她。
“哦,这棵树死了,可不是。”她指指那棵被劈断的树,“我只好离开这儿,去找另一棵树,谁叫我们是不死的,可不是。”
我想她大概很喜欢说“可不是”,这样的语气可不讨人欢喜。但我顾不了这么多了,我说,带上我吧,让我与你同行。
“你要离开这儿?”她惊讶地看着我。
我不顾她惊讶的目光,严肃地点了点头。
树精说:“可我觉得这里挺好啊,我喜欢苹果树开花的香气,可不是,夕阳也很美。”
天知道,苹果树开花根本没有香气。但我没有拆穿她,也许树精的嗅觉与我不同。我向她描绘自己的畅想,我说我要做个行吟诗人,这身破烂衣裳是我最好的装备,我可以到处流浪,不为谁而驻足,不用因为讨厌一个地方而哭泣。
可树精却大笑起来:“梦想,没错,有点可笑……可不是。”
过了一会她才平静下来,她一本正经地说:“你想离开这里,根本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远方仍是一样的麦田,它们在暴风雨里也有一样糟糕的景色,再远方,更远方,也都一样。”
她补充:“那是真的,每个地方都是美丽的麦田,哗啦啦的麦子会唱歌,可不是?我得走啦,再见!”说完,她就消失了。
我呆立在原地。
原来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那我还为什么流浪呢?我开始犹豫了,事实上我没有资本去做行吟诗人,我没有学过写诗,虽然我看上去很像个诗人。更何况我腿也不好,被风一吹就倒。
天仍在下雨,风呜呜地吹着,麦子们小声地说着话。芦苇们抱着头伏倒在地上。
我突然开始想念晴天时的田野,亮蓝色的天空,金黄色的大地,麦子们的大合唱……我一直都喜欢他们呀,连芦苇们叽里呱啦的议论此刻也仿佛动听起来。我想起农夫在每天早晨唱着歌从远方走来的情景,美好得像梦一样。虽然会有暴风雨,但暴风雨总会过去的。真是奇怪,我突然想念起那群烦人的小鸟来。
我决定暂时不再离开了。
雨停了,麦子们不再悄声说话,他们整了整队形,又开始了合唱。太阳出来,天空依旧是亮蓝色的。
正当我感到一切都那么美好时,我看到了脚下的一潭积水。水里映出了蓝天,映出了太阳,也映出了我。我是多么狼狈啊,我的脸上翘出了杂乱的稻草,鼻子也歪了,那身破旧的衣裳湿答答地粘在我精瘦的身体上,一滴一滴地往下滴水。
这时候我终于清醒地明白,我只是个破旧的稻草人,根本不是什么行吟诗人。我的脚长在泥土里,我哪儿也不能去。唯一能做的,便是守望这无垠的田野。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篇4
2011年春《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荣昌分
在守望中懂得成长,在反抗中获得坚强。这就是我读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后对此书的理解和评价。《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第一人称霍尔顿•考尔菲德讲述了他自己再被学校第四次开除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市待了一两天,在这一两天的游荡中,霍尔顿•考尔菲德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既势利又假模假式的伪君子,连霍尔顿•考尔菲德最尊敬的老师也只是资产阶级利已主义的信条:“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与悲哀。刚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对这本书很是反感,认为主人公开口“他妈的”闭口“混账”,还做出许许多多不道德的事,认为这本书简直是一本失败之作+-,但当我看完这本书时,心中却有一股说不出感觉,不禁为小说的主人公感到了一丝怜悯,他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虽看不惯庸俗、虚伪的世道,想反抗,但却缺少光辉的理想,找不到一条光明的出路,因此无力反抗,家人让他学习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学校也不是个好地方,所以,霍尔顿•考尔菲德一直生活在矛盾之中,想反抗却又无力反抗,这是何等的悲哀啊!在生活的这条河流中存活下来,靠的是坚强;庸俗的社会中成长起来,靠的是反抗,物质再好,也比不上精神的一个面包,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要迎难而上,迎着生活的逆流,坚强的划起反抗的桨,奋力而上!名师点评:这篇作文的描述准确到位,准确地表达出读书的感觉。小作者是个有思想的孩子!全文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小作者对所读文章有很深很明确的感悟,表达也非常流畅自然,是篇很好的读后感。文中既有对书的回顾分析,也有自己的感觉和观点。分析深刻,表达有力。“这就是我读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后对此书的理解和评价”我认为理解和评价不是同样的意义,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篇5
青春一词,念来口角噙香,心神怡乐,带了点张扬还带了点叛逆,似是一株不服管束的嫣朵,挤着挣出花苞,要在丽日下舒展鲜活的生命。是的,那青青麦田里旋舞着霍尔顿的离经叛道,他被学校四次开除,就此撑开自我内心的旗帜,向成人发出鄙夷的声音,哪是大人最反对的,他便往哪跳。他看不惯资本主义世界的种种丑恶,厌恶伪君子,可又在一次次叛逆举止中愈走愈远,染上恶习,最后在苦闷中向现实社会妥协,成不了真正的叛逆,为心灵附上一个沉重的枷锁。
故而青春也是在徘徊中前行的,并非一路春和日丽,也会有阴雨雷电。我们会在一次次冲动后茫然若失,反复逼问自己真要这么做吗?在叛逆与激动后又是一阵无助与孤独。青春的美丽不是在一帆风顺中成就的,而是一次次蝉蜕后的成熟。青春的美丽当然也少不了梦想与希望。
载着心的翅膀,飞向自己的理想,在成长阡陌畔种下愿望的小苗,满心期待地守候其旁。那曲廊回风处飘摇着“良辰美景耐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戏音,是吴语柔糯沉醉了堤柳暗花;那落日小巷口演绎着人烟市肆的繁华,便也携一串银铃,留下安详的回声;着一条浅紫色秀白兰花的旗袍,在瓷盏炉烟前细数心事。这一切是我如茉莉花般的梦,细碎温润,寻觅着向往的恬美。
在沉淀中渐学会了收敛,知晓何为成熟。在世俗的大染缸中,难免会沾染些尘浊,孰能无垢?便也学会假意逢迎,面具行步。如书中所言:“我经常要对别人说‘很高兴见到你’,尽管我见到他们根本不高兴。”可是成熟并不能将往昔的纯美散失,不可让成熟将我们淳朴的灵魂脱离身形,更不可成为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可是,为抵制侵攘,我们也并不要成剑拔弩张之势,不分对错一概拒之,与社会格格不入。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篇6
“从来到麦田的第一天开始,稻草人就一动不动地站在麦田里。它歪着帽子,披着一身破衣,静止中微风抚过,于是它顺势挥手,赶走了啄食麦穗的鸟群。”这便是作家薛涛笔下的那派悠然的田园风光,那个永远恪尽职守的稻草人。
稻草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麦田最美,我是麦田的主人。”也正是这样的信念让它一动不动地守护着麦田,守护着在麦田辛苦耕作着的主人。
陪伴稻草人的是一只乌鸦,故事中的另一位主人公,一个同样坚定的守望者。只不过它坚守的不是麦田而是傍晚时分在农舍上空飘过的那一缕炊烟和炊烟尽头的那一片蓝天。于是乌鸦一次次带着那“炊烟最美,炊烟画出来蓝天”的信念飞向高空,到烟消云散的地方寻找它的踪迹。飞翔,落下;落下,飞翔……没有结果,但却坚守着信念,乐此不疲。
不同的坚守却有着同样的痴情和执着,故事中的它们诠释着对信念的坚守,守望的执着,让我感叹。两位守望者相互陪伴着迎来了金灿灿的秋天,又迎来了光秃秃的冬天,虽然麦田中麦子已经收割,而稻草人的坚守依旧,依然坚持一遍遍重复着“我是麦田的主人,麦田最美。”整个冬天农舍里燃烧着麦秸,每天稻草人都陪乌鸦一起守望着那一缕缕炊烟,看着它一次次追逐炊烟的痕迹;乌鸦也陪稻草人守护着麦田,等候着春天。但是直到春风吹来,炊烟绝迹,它们却没等到主人的再次耕作,没有等来一片崭新的麦田,主人将要离开,离开这片他也曾痴情坚守过的麦田。最后的时刻稻草人请求主人将它和那片麦田一样化成一缕炊烟,让他永远守护着那片麦田。
当最后的那缕炊烟越过农舍上空的时候,乌鸦也开始了它最后一次的飞翔,它追寻着那缕炊烟,也追寻着它的信念,直至死亡。
故事有了一个悲情的结尾,而当两位守望者倾尽了生命坚守住它们的信念的时候,它们的精神也因它们对信念的执着而成了永恒。坚守住信念于是生命便有了光辉。
守望者总能令我感动,我崇敬坚守着讲台勤勤恳恳的老师,我深爱坚守着家庭不求回报辛劳工作的父母,我还敬佩那些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却不为人知的人们。
有信念,才有坚持,有信念的人才能在不断跌倒中爬起。坚守着信念的隐士遭世人遗忘却仍可以居于陋室却乐而忘忧;坚守着信念的历史探索者遭受反对却仍可以坚持自己的主张;坚守着信念的科学家面对一次次的失败仍然废寝忘食而不懈探索。
因为坚持要让光明走进千家万户的信念,爱迪生在遭遇一千多次失败后发明了白炽灯;因为坚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信念,在面临生活艰苦“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的情况下仍能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绝句;因为坚持大同社会定会实现的信念,在周游列国屡遭排斥之后,孔子仍坚持自己的主张,其思想最终受到世人的传承。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篇7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虽然只有十几万字,但它却在美国社会上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51年,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家长们和文学界也对这本书展开了争论。经过30多年的考验,它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经典小说”之一。现在大多数中学和高等学校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它“几乎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
本书以主人公霍尔顿自叙的语气讲述自己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的经历和心灵感受。它不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而且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主人公是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德,他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霍尔顿出身于纽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教师和家长强迫他好好读书,但是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根本没心思用功读书,因而总是挨罚。第四次被开除时,他不敢回家,便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他在电影院里百无聊赖地消磨时光,糊里糊涂地召了妓女,情不自禁地与虚荣的女友搂搂抱抱,与此同时,他的内心又十分苦闷,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去寻批纯洁与真理的经历与感受。这种精神上无法调和的极度矛盾最终令他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分析霍尔顿的悲剧成因。
1. 家庭
霍尔顿在寄宿学校里学习,16岁的他离开了家,但同时也需要回到家。他一方面试图摆脱父母的控制,另一方面又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霍尔顿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帮助,但是在小说中,他的父亲从未出现过,他的母亲唯一一次出现是从黑暗的房间里传出的声音,霍尔顿在成长的过程中未能在精神上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他的父亲是个富有的律师,送他到很好的学校就读,希望他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找份很好的工作。在物质上这位父亲尽了他之所能,但在精神上却未给儿子关心和爱护。对于儿子的问题他没有试图去了解霍尔顿,寻找他厌学的根由,并帮他解决。对待儿子他非常粗暴,霍尔顿的妹妹说,如果霍尔顿又被学校开除,“爸爸会杀了你”。霍尔顿的母亲是个情绪化的人,非常容易激动,动不动就歇斯底里。这样的父母是不能给孩子温情的。父母的粗暴使霍尔顿不敢回家,有问题也不敢说,当然也没有勇气向父母寻求任何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
2. 学校
霍尔顿就读的潘西学校在教育界声望很高,它理应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但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上流行的种种不良风气在这里也很盛行。因此,霍尔顿的四周“全都是伪君子”。读书、求学问也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的凯迪拉克”,学生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很显然,这样的学校不是霍尔顿的理想所在,他瞧不起那些伪君子似的师长,也厌恶那些同流合污的同学,他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当然,这里也不可能有真正认识并理解他的叛逆性格的人,他的室友———斯特拉德莱塔对他的训斥:“要你干的事他妈的没一样是好好照着干的。”就说明了这一点。
安东里尼是霍尔顿在纽约寻求交流的尝试一个接一个失败后出现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曾是霍尔顿的老师,而且是“这辈子有过的最好的老师”。因为,他曾用自己勇敢正义的行为赢得过霍尔顿的尊重。因此,霍尔顿在遭受一连串失败的打击之后,满怀信心地来到安东里尼的公寓,幻想从他身上寻找到理解和安慰,但这位在学生心目中留有美好印象的教师此时却这样告诫他的学生:“一个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很显然在他心目中霍尔顿是“不成熟的”,而他自己才是“成熟的”。安东里尼对霍尔顿的这番忠告,从成人世界的立场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却不能解除霍尔顿心中的困惑。他之所以孤独、痛苦,就是不愿像多数人那样“卑贱”地活着,而他最尊重最值得信赖的老师竟又这样教育他,他感到非常地困惑,非常地失望,尤其是当他在睡梦中惊醒,发现这位师长有可能是同性恋者时,他立即找借口逃也似地离开了安东里尼的家,他所有的希望全部破灭,这个世界带给他的只有绝望。
3. 社会
小说在记述霍尔顿在格林威治村喝酒时遇到哥哥的昔日女友时,谈到哥哥是位很有才气的作家,曾出版过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可是却为了钱给好莱坞写一些庸俗的剧本。哥哥的昔日女友想要和哥哥重归于好,就来讨好霍尔顿,他感到厌恶和沮丧。才华横溢的哥哥屈服于金钱的诱惑,证明了本应该纯洁的艺术已被陈腐的实利主义气息所包围,无论哥哥的女友———普通人,还是哥哥———艺术家,都为金钱所驱使,拜金主义充斥着整个世界,包括本应美好的艺术。霍尔顿的厌恶和沮丧显示出他对深陷于物欲的泥潭不能自拔的成人世界的鄙夷和痛心。
旅夜之行霍尔顿遇到妓女萨妮。他对为生活所迫而自甘堕落的萨妮充满同情,然而换来的是萨妮的困惑、愤怒甚至是痛打和洗劫。萨妮是一个社会受害者的形象,霍尔顿对她寄予同情,但是她已经接受了那个社会的规则———人们只为个人打算,不会像关心他们一样去关心他人。霍尔顿又一次感受到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扭曲。于是,霍尔顿的每一次与人交往都好像对牛弹琴,几乎无法与任何人建立起有效的沟通。霍尔顿在拒绝世界之前,已经先被这个世界放逐。所以他只能用一种扭曲的方式表达自己。因而霍尔顿才说谎,胡说八道,玩世不恭,讽刺、挖苦、捉弄甚至侮辱人。他常深切自责自己是一个可怕的说谎者、一个疯子、一个笨蛋,这是因为他在洞察成人世界扭曲的同时,也洞察了自己的精神扭曲。逃避是霍尔顿的惟一选择,但是现实让霍尔顿知道“你永远找不到一个舒服、宁静的地方,因为这样的地方并不存在”。
结论
霍尔顿敏感和叛逆的个性是与他身处青春期的年龄有关的,这时他正处于身心发展变化,自我意识觉醒,独立精神加强的时期,对世界、人生和自己开始有较深入的思考,但缺乏认识和准备。他惊慌失措,不能自我调整,只是消极地以玩世不恭的态度进行抵抗,最终无法走出与现实社会相抗衡的心理怪圈而走向精神崩溃。霍尔顿走向精神崩溃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麦田里的守望者》虽然写的是一个16岁的少年的故事,但他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二战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霸主,经济空前繁荣,科技迅猛发展,但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却出现了危机。这部小说以细腻而深刻的笔触,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主人公霍尔顿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态。霍尔顿的孤独、彷徨、无奈及对传统价值观的蔑视,不仅仅是其个人的感受,它反映的更是战后美国社会人性的畸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也是这部小说能够引起巨大反响并被读者视为珍宝的原因。正如美国评论家大卫·盖洛威在《美国小说中的荒谬英雄》一书中评论霍尔顿形象时所说:“霍尔顿是西方现代社会中的代表,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的批评者。”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经典小说”之一。本文主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主人公悲剧成因。主人公霍尔顿看透了周围世界的虚假, 他试图超越这个虚假的社会, 努力去寻求真诚与友爱, 但现实注定了他的找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他的向往只是一场不切实际的白日梦。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悲剧成因,家庭、学校和社会
参考文献
[1][美]J.D塞林格著.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M].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8.
[2]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读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3]秦小孟.当代美国文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 1986.
麦田里的科学守望者 篇8
当时的中国北方,很多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梦,那就是天天都能吃上白面。这在今天看来分外平常的理想,在当时却只是一个奢望。人们那时的主食主要是玉米、土豆等,相比之下,小麦单产低,容易遭受病害。1956年,黄河流域流行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小麦病害叫条锈病,使小麦每亩减产20%到30%,整个黄河流域就减产一百多亿斤,李振声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了自己对小麦的研究。
李振声选择了一种在当时很多人都不敢轻易涉及的“远缘杂交”这个研究方向,具体做法就是用小麦和一种具有很强抗病虫害能力的牧草进行杂交试验,因为牧草和小麦不是同一种植物,亲缘关系较远,所以这种杂交被称作“远缘杂交”试验。
这个试验一做就是20年,这段时间成为李振声生命中最为辛苦的时间。草与小麦的相差很大,这两个杂交起来有许多困难:第一,不容易杂交成功。第二,杂交成功以后,杂种后代是不育的,就像驴和马杂交以后产生了骡子,骡子是不能下骡子的,但是它可以干活。第三,特性差异很大,杂种分离得形形色色、各种各样,而且很不容易稳定,这样就是需要经过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来培育种子。
其实,我们现在种植的普通小麦是由三种野生植物经过两次远缘杂交,经历了9000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才形成的。9000年之前,在中东地区古墓里边挖出来的,只有一粒小麦,这个叫一粒小麦,并不是说整个穗子只结一粒种子,而是一个小穗上只结一粒种子,这个时候产量很低。9000年以后,这种小麦遇到了一棵田间杂草,叫作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发生了天然杂交,使得一粒小麦就变成了二粒小麦,一个小穗上长两粒种子。加上草的特性,小麦产量随之增高了。可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时候,二粒小麦又和另外一个山羊草相遇,进行了第二次远缘杂交。这次,小麦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而且面粉能够发起来,于是才有了我们今天能够吃到的馒头、面包,这个发面基因就是小麦的第二个衍生亲本叫粗山羊草的贡献的。如此说来,我们要感谢小草,如果没有小草,我们今天就不可能有馒头吃,有面包吃。
1956年,正在西北工作的李振声通过对12种牧草和小麦杂交的试验,最终选择了长穗偃麦草小麦进行杂交。杂交后叫“小偃6号”的植物,还是小麦,但是把偃麦草的抗病性和很广泛的适应性转移到小麦里边来了,小偃6号就具有很多优点:抗病能力很强,产量高、品质好,大馒头蒸出来非常白,面条做出来特别有劲。到80年代末,李振声用20年时间培育出来的杂交小麦——小偃6号终于大获成功,也就是这个小偃6号,使我国的小麦产量累计增产60亿斤。
数十年前,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曾经根据中国人口数量的巨大增长和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的急剧下降,提出过一个“谁来养活中国”问题,让国人倍感耻辱;而在2005年4月2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和平崛起与亚洲的新角色”圆桌会议上,李振声以《谁来养活中国——自己养活自己》为题作报告,直接回答了布朗的这个提问:“中国人能自己养活自己!”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粮食是南米北面,南边以大米为主,北边以面食为主,就在袁隆平先生不断钻研超级稻时,遥相呼应的北方大地上,一位76岁的李振声先生亦在超级麦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南袁北李”,中国农业在世界跳板上必将一跃而起。
读名著《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篇9
有一次在餐厅吃饭,一个同学的拉面被另一个同学碰翻了,然后我就看他们的两个的神情,被撞的那一个低着头红着脸只看着自己撒了一地的汤,撞人的那个则红着脸一面说对不起一面用手很不自然的摸着自己的后脑勺,我看完之后就只有一种想法,就是想让这个餐厅里的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都滚蛋。这样他们就不会感觉很窘。其实,我们也真不大注意他们究竟是怎么解决的,可是他们就以为整个餐厅的人都在看着他们,看着他们该怎么办,然后再把他们两个品头论足一番。
所谓我们所固守的那些所谓的规矩,就是纯粹和自己开玩笑,跟耍猴儿似的,悲哀的是我们真会因为别人做错了位置而不高兴,会因为别人没有朝你笑而朝另一个人笑了就抱怨怠慢了你。我们做这么多繁琐的规矩到底有没有用,我们为什么这么在乎我们这张脸。它能带给我们什么,满足感?欺骗自己感觉很满足吗,还是被别人欺骗很满足?
说起来我们都是很自大的,我们疯狂的爱着自己,也以为别人也疯狂的在乎着我们。我们最相信的永远是自己的看法,别人的再好我们也会找出一两个缺点来的,就算最后实在被证明我们实在是错了,心里反正是很不好受的。
你我都成了表面上的朋友,实际上,我们和周围的一切都在对立着,虎视眈眈的。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几个朋友,几个真正懂你的人,几个你想去懂的人。我们一面将自己全副武装,一面拿一把剑,瞅着别人有个地方露在外面,我们便刺过去,直到别人也都全副武装,任何人的拥抱都隔着冰冷的金属,成了冰冷的拥抱。
有朝一日,我们唯一能交给孩子的是怎么样让别人伤害不了自己,怎样在别人打过来一拳还过去一脚,生存的意义在于不受伤害。我们便再也没有了精力去干别的事了。
读《麦田守望者》有感 篇10
---题记
偶然,邵燕祥的《短句》映入我的眼帘:
走在秋天的田野上
我问老托尔斯泰:
一切成熟了的
都必须低垂着头吗?
一个成熟的女人,意味着美丽;一个成熟的男人,意味着责任。那么,一个成熟的社会,该是怎么样的呢?
一张照片,记录一抹回忆;一抹回忆,牵出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代表一个岁月。岁月,惹了回忆,改变了你,改变了我。你说,你成熟了,看淡了岁月,看轻了流年,于是你拥有了自己的灵魂;我说,我成熟了,有了责任,有了但当,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人生。
为什么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生便不再完整?为什么花开有人会喜,花落有人会伤?也许,是我们不够成熟,不可以掌控自己的心情。宋时的范仲淹,尚且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当代伟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们,是否驾驭了自己的心情?是否成熟了自己的心情?
十年前,不短的时间,曾经被公司作为主干分子,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魔鬼训练,公司特地从某知名企业聘请了一位精英人士作为教练。那个苦呀,早上五点钟集合,长跑十公里,然后俯卧撑五十个,中午灌输企业管理理念,下午进车间与员工同样做事,夜晚有时加班到深夜,第二天正常训练。劳心劳身了一天,有收获,有失去,累着也快乐着。
一个月,转眼即逝。结业典礼上,曾经木讷的我,在好几千人的礼堂,洋洋千字的比赛演讲稿,居然口若悬河,朗朗而出,获得了二等奖!记得,教练带我们做完最后一个游戏,爬上那座郁郁葱葱的山顶,问我们看到了什么。有的说,看见了绿意;有的说,看见了远方;有的说,看见了事业;有的说,看见了成功;还有的说,看见了更高的山峰。教练微笑着说,你们看到了成熟吗?
教练是一个四十出头的人,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又是一表人才,好生让人羡慕!你们羡慕我吗?教练突然问到。我们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他,这不是炫耀自己吗?我们能不羡慕吗?谁,不想有自己精彩的人生?谁,不想无拘无束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他淡淡地说:我羡慕你们的青春年少!
教练说,我们是社会人,我们的眼睛有选择性。绿意,远方,事业,成功,更高的山峰,或许人生便是如此。一览众山小,可是一山更比一山高。或许,真正的成熟就是不再羡慕别人的人生。
是的,我们看到别人依着光鲜,名车豪宅,曾是别人一路披荆斩棘拼搏而得;我们看到别人公司规模宏大,人才济济,也曾是别人一分一分,一个一个累积而成。他们也曾哭过,累过,彷徨过,烦恼过,可是他们最后成功了!我们羡慕别人的人生,可能是我们不能走,不敢走,而别人努力奋斗之后才获得的人生。
你有没有花时间去羡慕别人?我承认,我有。
曾羡慕,那些有钱,任性,有话就敢说,不爽就敢骂,活的率性洒脱;曾羡慕,那些不为柴米忙碌,却可以海吃山喝游山玩水;曾羡慕,那些随意出入清华北大,却又年少青春,华年正好;曾羡慕,那些……
如今,我清楚地知道,关于羡慕的记忆,一点点抽离了我的`身体。我坐在羡慕的对面,成熟成了一道靓丽的景致!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些我曾经羡慕的人生,是我生活的遥不可及;那些我曾经不愿接纳的人生,却是别人的求之不得。如此,而已。
真正成熟的人,他会知道:任何人的光鲜亮丽,必有他该面对的艰难险阻;任何人的潇洒人生,也有着难以言说的苦衷;任何羡慕之谈,或许是对自己不能重塑的人生的向往。有人如是说,或许,他已经成熟了!
静谧的夏夜,成熟的夏夜,竟然那么迷人,那么深邃!
生命,是一场虚妄的坚持,很是喜欢这句话。其实,经年过往,每个人何尝不是在这场虚妄中跋涉?每个人的人生都很美,但都有缺憾。正为此,有缺憾才有追求的动力。
俞孔坚:麦田里的守望者 篇11
俞孔坚称自己是“土人”。想像中的“土人”是一位不修边幅、一身“土气”的农家青年,然而,坐在记者面前的“土人”却是一位儒雅的江南才子。不过,他的身上的确有一种难解的“恋土情结”。
“土人”的“恋土情结”
故事要从33年前说起。
17岁时,俞孔坚离开故乡浙江金华到北京读书。临行前,母亲从村前的风水林里,取来一捧泥土,精心地用红纸包好,嘱咐他:无论走到那里,都要带着它。从那时起,这包红土便成了俞孔坚永远贴身随带的“宝物”——在北大读书时带着它,到美国求学时带着它,到欧洲考察也带着它。如今,这包土依然和俞孔坚的博士服放在一起,被他珍藏。俞孔坚也因此把自己称作“土人”。
1997年,俞孔坚在哈佛拿到了设计学博士学位。故乡的土地却在心底最深处召唤着他。
毕业后的俞孔坚回到北京大学并成立了北大景观中心,他希望能建立中国自己的景观设计学专业。当时,中国还没有景观设计的概念,更没有景观设计师这样的职业。虽然早就有景观规划理念,但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那种小桥流水、亭台楼榭的建筑艺术,已远远不能适应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的需要。近现代,西方出现了阿姆斯特德等景观设计大师,而中国在这方面却远远落后,无论是在景观规划和设计的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力量薄弱,存在许多问题。
为此,俞孔坚全身心投入到这一国际前沿科学领域。在美国,他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和更多的亲身实践机会,曾任加利福尼亚SWA集团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师和项目负责人。在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做景观规划城市设计及GIS的研究。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的设计中心不仅为国内外完成了高品位的30余项大型项目的规划设计,而且被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政府聘为城市建设高级顾问,并向数百名城市建设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传播国际先进的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思想。
冷眼看城市
归国后的俞孔坚考察了全国100多座城市,看到的现实却令他感到痛心——我们的城市和文化正遭受破坏。无论是北方大都市,还是南国小城,无论是新建小镇,还是千年古都,几乎都在进行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动人的河流,被残忍地裁弯取直,建起了水泥坝和水泥灌底;美丽的山林,被无知地“三通一平”掉了;大片的粮田,大笔一挥变成了开发区,然后又被撂荒。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修建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在那些气派的城市广场和景观大道的背后,是肮脏拥挤的小巷和臭气熏天的垃
圾场。
更令俞孔坚愤慨的是,16世纪意大利的广场、17世纪法国的景观大道、20世纪美国的摩天大楼,几乎同时出现在了中国大大小小城市。“你会突然在郊外稻田里,看见一块花岗石铺地的广场;没有树阴供人遮阳,没有座椅供人歇息,铁丝网将人拒草地之外;为了美化广场,不惜巨资,修建大型喷泉、华灯以及各种莫名其妙的机关,但又不堪沉重的日常运行费,不得不闲置或偶尔做做展示。将户外广场当成室内厅堂来做,金玉堆砌,以贵为美,抛光的大理石和花岗石铺地,比抽水马桶还要光滑……”
自己深爱的土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困境,这一切令俞孔坚陷入深深的思索和不安中……
他无奈的摇摇头:“去年我到杭州讲课,飞机下降时从1000米左右高空看到,整个杭州湾的景象是高楼林立,丑陋且拥挤不堪,几乎没有一寸土地是完整的。这就是我们想象中的“天堂”吗?杭州湾是这样,长江三角洲是这样,珠江三角洲也是这样。”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城被破坏成什么样子了?自然的河道变成了水泥的渠道,亲切的林荫道变成了大马路,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库哈斯设计的新央视大楼……众多的垃圾景观正填塞着处于景观饥饿中的首都大地,而光一座央视新办公大楼,整个造价就高达100亿人民币。”
俞孔坚犀利的批评当前中国的城市建设。他说,“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重复着美国用巨大代价改正的错误,还以此为荣。”放眼世界,当一座城市兴起的时候,很多国家都是在花费巨大的代价建造这个城市,但不是把它建成一个市民的城市,而是一个展示性的城市。一百年前美国就是这样——1893年,美国做的一件举世注目的事情就是在芝加哥举办世博会,向世界展现美国的国家形象,全美各大城市都在大兴土木,搞城市中心地带的设计,搞展示性的广场,搞景观大道——最后发现都是劳民伤财的事情。
其实,这种批评从1997年俞孔坚由哈佛大学归国后就开始了,也正是由于他的直率和对现实批评的毫无保留,俞孔坚在业内备受争议。但这位处在中国景观设计界风口浪尖上的“土人”,仍然在强烈使命感的催促下奔走不停,用行动挑战现有价值体系,也用行动面对诸多批评与质疑。
乡土自然有诗意
俞孔坚对土地生而有一种无比的亲切与敬畏。带着这种对土地痴恋的情怀,1999年,以“回到大地”为理论先锋,俞孔坚创办了“土人设计”,将自己的景观理想通过项目实践推广开来,“土人理念”也开始成了他设计理念的核心要义。
1999年,俞孔坚与中山市合作,主持设计了中山市岐江公园。在废弃的造船厂的基础上,俞孔坚的团队把它改造成了一个人与自然、人与历史和谐的新景观。2002年,这个项目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年度设计荣誉奖。
2004年,土人景观为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设计的充满稻田文化的规划,又获得了2005年度ASLA的设计荣誉奖。在这个项目中,俞孔坚创造性地在校园中保留了原有的麦田和稻田。水稻很平常,但是如果把它做校园,做平常人的活动空间,跟当代人的活动结合在一起,稻田就充满诗意了。重新规划设计后的建筑单体由小径相连,直接通往室外空间的“庄稼地”里,学生们可以在那里自由地学习、交谈,冥想甚至玩乐。每当收获季来临,生长在通道两旁的稻谷还可以收割出售,收割后的田地则用来喂养山羊。
nlc202309040248
在“奥运”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设计方案中,俞孔坚团队的方案“田”,脱颖而出,位列三甲。“怎样用最小的投入、最经济的方法来营造奥林匹克这么大的绿地,来营造北京乡土的特色?当时我们想到了'田'。中国人种了五千年的田,最懂得种田了。用种田的方法,造大规模的绿地最经济,可以解决费用问题、灌溉问题,水的利用问题,湿地的利用问题、管理问题等等。”
俞孔坚说,800多年来,北京一直笼罩在金碧辉煌的宫殿庙宇所构成的景观中,对这种不寻常的景观纪念,几乎让人忘了真实的北京、平民的北京——平坦无垠的华北平原,春夏秋冬分明的四季,勤劳智慧的平民百姓;还有高高的白杨林网,灌渠荷塘,方整的旱地水田,连同四合院、胡同……北京,应该流露出北方的朴实与大气。
在“上海后滩公园”,俞孔坚的设计团队将其规划为一个集生态雨洪调控、工业材料回收再利用、城市农业于一身的人工湿地,以一种富有美感的处理手法解决了河水污染的问题,重新整治了这块荒芜之地。
单看这些项目本身,贴近自然、顺应环境、以减法设计景观,所显示出的那种朴素自然的姿态本来很容易让人忽视,但有趣的是,用最小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却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被遗弃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从那些更夺人眼球的项目中跳出来,被人们所记住、讨论。
俞孔坚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北京、深圳、中山、河南……他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统统倾注到景观设计中,融入一花一树,一草一木。他不仅仅是一个学者,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创业者、经营者。
时间证明了俞孔坚“土人理念”的巨大生命力,也见证了他那超越于当代理念所必然要承受的波折与歧视。直到“土人”已经从创始之初的三四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三百多人并得到国家认可的设计资质的今天,俞孔坚让人们看到了时代为那些执著于理想的人建立的丰碑。
乡土景观虽为平民文化,不曾为中央或地方政府保护珍惜,却绵延数千年,它仍然活着,且充满着自然之美。“把已经远离城市的大自然,重新带回到现代的城市,才是最好的。”他说。
设计师和他的桃花源
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桑竹良田,屋舍俨然。俞孔坚的心里也有这样一个现代桃花源:一个建立在自然、文化遗产和人的休闲游栖网络上的城市。不可否认,童年的记忆深深影响着他的设计思路和对景观设计的认识。
那么,如何在城市保持发展的同时兼顾到生态的和谐?俞孔坚继承发展了迈克·哈格的设计哲学,提出保护和建立城市生态基础10大措施,比如:保持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不干断山断水的蠢事,让生命的自然过程通道畅通。他强调说,城市水系如河、湖,是城市最有灵气和风韵的地方,是最美的部分,要保持它们的自然
形态。
同时,俞孔坚坚持认为,普通人是城市的主人,在景观设计和城市建设中应该得到关怀。“老百姓是生活在城市中的男人们、女人们、儿童们、老人们,还有残疾人和病人们。广场是为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娱乐设计的,他们才是城市的主人。而那些讲究气派、展示性、纪念性、标志性的形象工程,最后只能成为失去意义的摆设,成为失落的场所。”
事实上,这正是美国现当代景观设计的追求,强调以人为本,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为城市居民服务。
“其实一个城市就好比一个人,胖点瘦点都没有关系,但它的血脉不能被割断,喉管不能被割断。我希望看到清沏的流水,河底长着水草、游着小鱼,而不是水泥,不是光亮的意大利瓷砖,不是整齐的美国草,不是漂亮的荷兰郁金香;相反,我希望看到的是当地的芦苇、茅草、水葱、菖蒲......浅水卵石、野草小溪,人们对河流的需要,并不再乎其水多,而在乎其动人的自然野趣。”
俞孔坚的坚定、务实和自信,正在把中国人的生存环境、生态环境和城市规划,向着更加现代、科学的方向推进。他说:“今后,中国人的梦想不仅仅是洋房、汽车,还应有更广阔的空间,中国人应该活出质量、活出风采来。”
从乡村到城市,从中国到世界,俞孔坚一直保有质朴和心灵的安宁。他超前的思维和设计思想,虽然还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观念有一定的距离,但他全力以赴。像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俞孔坚守护着自己孩提时代的记忆,土地是他设计的魂,也是他一生不变的爱。
“我是在耕耘中不愿问过往的人,并非不善言辞,而是发现,尽管这是一个一日千里的时代,但一些久经验证、通行千载的哲学,却仍然在不断被证明其正确和深刻,即便在某个历史瞬间它曾经被遗忘得无比彻底。在我心里,越来越频繁地浮现儿时穿越黄花摇曳的农田和神秘葱茏的风水林时起伏跳跃的视野,那种广阔,那种深邃,那种绚丽,那种弥漫在空气中的大地的声音……在触手可及的思念中,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篇12
一、消极、悲观的性格特征
霍尔顿是作者深入刻画的理想破灭、精神崩溃的青年代表。他不愿意像社会价值观所趋向的那样上学、上班、挣钱, 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物质上的满足, 而并非自己想要的精神生活世界。但是社会的现实却让他无法向自己的理想世界、精神自由去靠近, 尽管他的物质生活充裕, 他仍旧觉得精神备受压抑, 对自己前途没有任何指望。霍尔顿对于现实世界是极度失望的, 他甚至有很多消极、悲观的想法, 这种现实并非仅仅在文学作品中出现, 在五十年代的美国这样的青年有很多, 因此史学家把美国的五十年代称为“怯懦的五十年代”。
霍尔顿是一个典型的精神空虚的人物形象。他的生活是极尽奢靡的:抽烟、醉酒、经常出入夜总会, 他的生活没有精神的充实, 这让他整天无法事事。他对学校的生活厌恶之极, 但是却又像所有在校学生那样滥交女友、整日喝酒玩乐, 过着极度空虚的生活。他的灵魂是极度空虚的, 精神世界的空洞让他没有目标与激情, 沉浸于酒与性的糜烂生活里。
霍尔顿对于自己的生活持悲观、消极的态度, 他找不到自己精神上的伙伴, 认为自己不被理解, 因而对于自己的生活破罐子破摔最终放弃了自我拯救。在家里他惧怕自己的父亲, 父亲对于他而言没有父爱而言;母亲虽然对他疼爱, 但却在精神上无法与自己沟通;哥哥曾一度是他心目中的目标, 但后来哥哥为了生计也开始了庸俗的谋生生活, 让他觉得霎时倒了一座山一样;然而最能让霍尔顿感到慰藉的是他的弟弟, 但是弟弟埃里去在多年就去世了。所以霍尔顿对自己的生活是极尽失望的, 他得不到精神上的慰藉, 对自己的人生极尽失望, 既然对自己的所有都持消极与悲观的态度。
当他离开了学校开始社会生活之后, 他的悲观与厌世态度开始走向了高潮。比如当他第一次来到宾馆时, 他看到那个心理不健康、甚至变态的老头, 心里感到一阵恶心;当他看到宾馆里的男男女女做着极其低俗的游戏, 让他心生厌恶;就算他与自己的女朋友在一起时, 他也不能得到身体与心灵的安慰, 萨丽只知道超短裙好看, 根本与霍尔顿没有任何精神世界的交流。他认为他身边的人都极其荒诞与奇怪, 他开始变得冷漠, 甚至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搁置了。当他痛苦万分之时, 他想去找自己的老师希望他能让自己想开些,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 他的老师表面仁义, 背地里却是一个同性恋。他彻底的绝望了, 社会、家庭与学校都让他觉得窒息, 找不到宣泄的出口。
可以说, 失望、消极厌世的霍尔顿是二战对美国青年精神摧残的一个代表, 他生于律师家庭, 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却生活无忧。但是他却偏偏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渺茫, 这是社会与家庭共同造成的。他属于精神最先崛起的一代青年, 物质世界与现实世界让他的精神欲望无法得到满足, 因而, 他心生绝望。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奈, 他束手无策, 只能听之任之, 放任自流。
二、积极的性格特征
霍尔顿对于现实生活是极其不满的, 他对自己的未来失望至极, 但是他在某些方面还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的, 并非仅仅是消极的性格主宰着他。我们从他的所作所为中可以看到, 他也有积极向上、乐观的一面。他虽然对这个世界失望透顶, 但是他的心中还有真善美存在, 他仍旧以一颗博爱的心对待他人、世界, 这是他积极乐观的表现之处。
霍尔顿是放荡不羁的, 他虽然与不良嗜好、不好的生活习惯无法脱离关系, 但是他的内心是十分善良的, 对于别人有着一颗同情与感谢之心。比如一次他知道自己的历史考试不能及格, 他特意写信给历史老师, 希望老师不要因为自己没有及格而让他太过难受;一次他在火车上遇到了在大学同学的母亲, 当她询问大学里的状况时, 善良的霍尔顿没有将学校里奢靡、虚度的事实告诉同学的母亲, 怕她心生失望, 因而对她说她的儿子在学校里很优秀, 让她无须担心。凡此种种, 我可以看出, 他有着一棵善良的内心, 不想让别人也如自己一样对生活失去信心, 希望其他的人都能积极向上的生活着。从此我们可以看出, 乐于让别人积极向上生活的霍尔顿, 自己也具有着一颗积极乐观的心。
霍尔顿十分喜欢儿童, 他认为儿童的世界是纯净的, 而成人的生活则是极尽肮脏的, 为了避免儿童的世界受到成人的污染, 霍尔顿也曾积极帮助他们。霍尔顿有着一颗仁爱之心, 当他在学校的墙上看到“X你”两个字时, 他十分愤怒并将它们擦了下去, 他不想这些成年人的肮脏玷污了儿童的纯净。他想让儿童保持一颗不被现实社会同化的心灵, 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志来, 不再像自己一样对未来迷茫与畏惧。
然而, 他自己也是一个有着理想的人, 当别人问及他的未来时, 他曾说过:“我老是在想象,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 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 我是说——除了我。我呢, 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 要是哪个孩子往悬崖这边奔来, 我就把他捉住。”霍尔顿这样的理想, 是为为了让儿童有一个纯净的空间去生存, 他是伟大无私的, 虽然自己的内心不算阳光, 但是他希望把阳光带给更多的人, 让人们都能够快乐、充实的生活着。
三、反抗、叛逆的性格特征
霍尔顿的性格是复杂的, 他对人生、世界以及精神世界的充足十分绝望, 认为没有人能够理解他, 因而他性格在消极的一方面。同时, 他也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对于儿童及历史老师等他都保持着一颗博爱的心胸, 这是他性格中的积极方面。但是他性格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却是他的叛逆性格, 这是他痛苦的根源。因为他有着一颗不臣服于现实的心, 他才会对现实社会产生厌世、悲观之感。
霍尔顿曾出走过, 这是他对现实反叛最主要的表现之一。他不想像社会所有人的价值期望的那样:把上在大学当成是进行社会的一个工具, 他不想为了挣钱而上学, 更不想被现实生活所压迫。因而在学校里, 他以荒废学业为反叛方式, 虽然他没有因此而得到他的精神需求, 但这是他反叛的表现方式之一。他不想把上学当作自己爬向成功的样子, 他否定这样的价值取向,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 他的反叛是不彻底的、模糊的。
在上学读书与买汽车的关系上, 他不能有一个清晰的分析, 反正是抽象与混乱的。他看不惯人们被物质、现实世界所收服, 但却无法将精神失意的原因分清主次, 因而我们可以说, 他的反叛精神更多的是一种理想与愿望。当他出走的第三天, 他就开始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有些后悔, 他想要的东西太多, 那些浪漫主义的美好场景对于他而言仍旧无法实现。他觉得自己的世界仍旧很遥远, 就算是出走也无法找寻的到, 因而他的厌世情节更加严重, 他发现, 自己的反叛甚至是无用的, 只能让他更加痛苦。
四、性格复杂的原因
霍尔顿之所以会有如此矛盾、复杂的性格, 是由于社会与个人因素的共同作用的。总体上说, 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个是社会原因, 一个是个人的原因。
从社会原因来看, 霍尔顿处于二战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他们深受战争摧残, 战争过后的物质生活的发展, 让人们一时难以将精神与物质两种文化相协调。霍尔顿就是典型的人物, 他在精神世界极度空虚, 对于物质主义十分厌恶, 从而产生了厌世情节。二战之后的青年, 战争让他们对生命有所感悟, 物质主义的急速发展也使得他们内心空虚不堪。因而, 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对现实社会不满, 他们想通过反抗与叛逆的方式找到出路, 但却都以失败告终。这些原因综合起来, 使得他们的性格复杂多变, 同时具有叛逆性。
从个人方面来看, 霍尔顿像许多进步青年一样, 他们思想上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 但是在行为上却很滞后, 因而, 造成了他们行动与思想的不协调性。他们想要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但却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中不能自拔。他们觉得自己与世不融, 没有人能真正理解自己, 更没有人成为自己精神上的伙伴。他们渴望灵魂的充实, 却放不下物质生活的享受。虽然霍尔顿也曾为了自己的精神需要出走过、反叛过, 但就事实的结果来看, 他的反叛是不彻底的, 没有目的性, 更没有针对性。因而他注定要在精神的泥潭中不能得到解脱。
参考文献
[1]陈光明.《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象征艺术和语言特色[J].安庆师范学院院报, 1991 (4) :82.
[2]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0.
[3]田佳.生存的困惑与抉择[J].四川大学学报, 1994 (2) :46.
麦田里的守望者名句 篇13
2、 那是十二月,天气冷得象巫婆的奶头,尤其是在这混帐的小山顶上。 ——J·D·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3、 我由于自己愚蠢,一直以为她十分聪明。 我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她对戏剧文学之类的玩意儿懂得很多。要是一个人对这类玩意儿懂得很多,那你就要花很大功夫才能发现这人是不是真正的愚蠢。 《麦田守望者》
4、 只有接受过教育的人才能够对这个世界做出伟大的贡献,这样的说法当然不对。不过我的确要说,受过教育的和有学问的人如果有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不幸的是这样的情况并不多-----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更清楚,他们通常还有热情吧自己的思想贯彻到底。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他们十有九个要比那种没有学问的思想家谦恭的多。 《麦田的守望者》
5、 嘿,只要你一死去,他们倒是真把你安顿得好好的。我自己万一真的死了,倒真他妈的希望有那么个聪明人干脆把我的尸体扔在河里什么的。怎么办都成,就是别把我送进混帐公墓里,人们在星期天来看你,把一束花搁在你肚皮上,以及诸如此类的混帐玩意儿。人死后谁还要花?谁也不会要。 ——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6、 我问她是不是愿意跟我一块儿去喝杯热巧克力什么的,可她说不,谢谢你。她说她得去找她的朋友。孩子们老是要去找他们的朋友。真让我笑疼肚皮。 ——J·D·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7、 他就是那种人,跟你握起手来要是不把你的指头捏断那么四十根,就会以为自己是娘儿腔。天哪,我痛恨这类事儿。 ——J·D·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8、 其中的一门知识就是,你将发现对人类的行为感到惶惑、恐惧、甚至恶心的,你并不是第一个。在这方面你倒是一点也不孤独,你知道后一定会觉得兴奋,一定会受到鼓励。历史上有许许多多人都象你现在这样,在道德上和精神上都有过彷徨的时期。幸而,他们中间有几个将自己彷徨的经过记录下来了。你可以向他们学习——只要你愿意。正如你有朝一日如果有什么贡献,别人也可以向你学习。这真是个极妙的轮回安排。而且这不是教育。这是历史。这是诗。 ——塞林格 《麦田守望者》
9、 别跟任何人说任何事。要是你说了,你就会开始想念所有人。 ——塞林格 《麦田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感悟 篇14
【篇一】《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年轻的霍尔顿不明白,心里明明不这么想,可是当着别人的面还是要谄媚说好话,背地里却是另一套。霍尔顿觉得恶心,甚至想起来都恶心得要吐出来了。然而这就是所谓的成熟的代价吗?
我们是失踪了,我们没有信仰,有的只是丛林一般的法则,大家都在狂奔,但是没有方向,我们一生在追求自由,可结果却缠的身上满是枷锁,我们有太多放不下的东西,我们给自己带上脚镣,并逼着自己喜欢这限制人自由的脚镣。
我们何尝不想去改变这个虚伪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的规则却不允许我们这种想法的存在,他要把我们都同化为如他们一般虚伪的人。
我们的霍尔顿,那个书里长不大的霍尔顿,在离开这个城市之前,带他的小妹妹菲比去骑旋转木马。菲比骑在木马上,一圈又一圈地转起来。
霍尔顿险些大叫大嚷起来,心里实在快乐极了,他甚至都不知道是什么缘故,看着菲比穿着这么一件蓝色大衣,老这么转个不停,好看极了。于是他答应菲比不离开这个自己深深厌恶的城市,之后的他被父母送进了医院,接受精神分析,还问他一些他无法回答的问题。却没人问问他他真正想的是什么,没人陪他去公园看看那里的野鸭子,冬天到底去哪里了,试着去理解他的世界。这些话,没有人听,他生了一场大病进了医院,之后也许会继续会去学校上学。书在这里也就写完了,后面发生了什么也没人知道了。
书里有这么一句话:“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
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儿。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或许现在,我正在绿油油或是金黄的麦田里做游戏,不知所谓的往悬崖边奔去,每读一次《麦田里的守望者》都像是在悬崖边,在生死边缘被拉扯回路面上。
谢谢霍尔顿,给了我心底里最纯净的一片麦田。
【篇二】《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我只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看着四处玩耍的孩子们,若是有谁跑近悬崖,我就抓他回来。”我当初完全不懂霍尔顿,因为理解不了一个半大孩子那愤怒而敏感的内心。后来发现好多人在与成长殊死搏斗时,都是一个片面的他,我也一样。
那时年轻的生活像一场让人躁动不安的舞会,灯光之下,肉体之间,或无所适从,或放浪不羁。大战之后,从未有过的富足与空虚碰撞在一起,夹缝中的青年汹涌着骄傲与无助。“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只为永远地离开;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想挣扎却无法自拔。”用这句歌词去形容那时青年的迷茫,竟是分外的贴切。
霍尔顿之所以被推崇成一个类似于英雄的存在,是因为他能看透当时社会的虚伪性并能够用语言和行动对其酣畅淋漓地讽刺和批判。虽然他最后不免失败,整个潜逃计划也像是一场闹剧,但这短短的三天浪荡生活已让他对虚伪的认知无比深刻。他的成功不在于顺利逃脱束缚,而在于用自己熔炉般的形象去为众多原型提供一个精神家园。
霍尔顿显然不能是一个榜样,但他却是我们自己。他代替我们去逃避,去批判,去大声咒骂。他有时无畏,有时软弱,有时也不顾一切地想要毁灭。他热爱,他憎恶,他偶尔也用自己的全力去适应社会。他做了我们想做却做不出的事情时,我们为他欢呼;他心头遇冷手足无措时,我们为他心酸。他被虚伪肮脏包围,但他向往守护纯洁真实。看似满纸荒唐言,实则一把辛酸泪。用不了太多深刻,就已是满怀感慨。
霍尔顿的妹妹也是个很重要的角色。她是霍心中至美至真至善的存在,也是那些麦田里玩耍的孩子。因为她的纯洁,更让霍厌恶那社会的肮脏和虚伪并深深恐惧这种纯洁的脆弱。也是因为她,让霍有了希望,并最终回归家庭和社会。这算是原作里面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物了。
《麦田里的守望者》不重说教,而是通过一个立体人物的所作所为来让读者产生代入感。与其说这是作者所采用的技巧,不如说这是作者费尽心思所表达出的真实和深刻。也正是因为这种真实和深刻,这本小说才影响了不止一代人的青春。
谢谢塞林格的麦田,谢谢麦田里的守望者。
【篇三】《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刚一掀开书本,就被作者塞林格生动的语言深深吸引,全书用主人公的口吻平铺直叙,使用了大量的口语,使其有着一种通俗易懂却又不失发人深省的感觉。
《麦田里的守望者》以回议的方式写的是一个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霍尔顿,在第四次被学校开除之后,深夜离开学校,来到美国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物,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烦人种种丑恶,他想逃离这个现实的世界,但想到自己也许会得肺炎死去,决定冒险回家和妹妹菲芯诀别,他向她诉说了自己的理想和苦闷,他想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后来霍尔顿决定假装成一个聋哑人去西部谋生,最后,在妹妹的劝说下,他只好放弃西部之行,回到家之后人霍尔顿就生了一场大病。
看完这本书后,最让我觉得难得的是主人公在污浊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一颗与世无争的心,他渴望朴实和真诚,他有着自己的思想和灵魂,他有勇气拒绝成人世界的虚伪和肮脏,也许正是因为他看不惯现实社会中的世态人情,他才有了这个相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梦,他希望自己能够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他希望自己没有的童年可以让他人拥有。但是青春期特有的心理:玩世不恭,冲动敏感却又使得他一无所成,他没有能力改变这一现状,只能抱着那些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幻想去自欺欺人,最终他还是向这个社会妥协了。
由于作品的感染力极强,引起了我的思考和共鸣。青春期这是一个由孩童到成人的过渡期的德国儿童心理学家夏洛特?彪勒曾把青春期称之为“消极反抗期”。在这期间,少男少女们总有着叛逆的心理,追求新鲜,愤世气俗,不思上进。和赛尔顿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受人束缚,但是除了这些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打架,抽烟,喝酒,一些禁止学生的行为?多么可笑啊,它们也许能满足你一时的好奇和新鲜感,但绝对不会对你的将来有任何一点的好处,只会让你变得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每个人都有着对理想的渴望,但是如果不靠奋斗和努力,能换来什么呢?只有空白,任何的梦只有经过汗水的浇灌才会发芽结果。现实是残酷的,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不是我们改变环境就是环境改变我们,那么你们选择的是前者还是后者呢?麦田里的守望者也许是那么的简单纯粹,但它也同样需要付出,主人公有着美好的理想境界,却是垮掉的一代,因为他并没有资本去实现。
《麦田里的守望者》它道出了青少年的心声,增加了青少年对生活的认识,给予了我们许许多多的思考。它就像是海市蜃楼,看起来是那么的真实靠近,实际上却是遥不可及……
【篇四】《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望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说话口吻,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从主人公这一个侧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荒芜的社会风气,道出了资本主义的实质。
主人公霍儿顿是我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反面形象之一。他的性格深受资本主义社会的耳濡目染,既有丑恶的一面,也有反抗现实,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纯洁的一面。书中,霍尔顿是一个不肯用功读书,整天鬼混的沉沦少年,他为什么不肯用功读书?难道是资本主义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不需要读书吗?看一看霍尔顿所处的环境,便不难明了。
学校里的老师和他的家长强迫他读书,只是为了让他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卡迪拉克,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是势利的伪君子,连他起初所敬佩的一位老师后来发现也可能是个搞同性恋的,而这位老师对他说: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原为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老师的谆谆教导却是一条渗透着浓厚利己主义和功利主色彩的资本主义信条,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霍尔顿又怎能找到可贵的精神寄托或崇高理想呢?他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自然也就无法好好读书,他的不用功表面是颓废,沉沦,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的最无情的揭露。
作者把霍尔顿身边的人,全都描绘成假模假式的人,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想逃离这个噩梦般的现实世界,到偏远的小山村去遁世,但要真正这样做是不可能的。他最讨厌看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中消磨时间;他讨厌爱慕虚荣而又毫无主见的女友去又迷恋她的美色,他看不惯这个世道,却无法改变;他甚至痛恨自己,却没有参照的标准来改正自身缺点(亦或是说没有毅力),这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注定了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中,霍尔顿只能用幻想解脱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妥协于他所深恶痛绝的社会,继续陷入矛盾的漩涡,无法自拔。
【篇五】《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荒唐是什么意思?是指人离谱到不可理喻吗?你做过什么荒唐的事吗?这个暑假,我接触到了一本荒唐的书——《麦田的守望者》。看到了荒唐之下人的本心。
《麦田里的守望者》讲述了一个叫霍尔顿的年轻人,他粗口成章,抽烟、酗酒、搞女人。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也讨厌这个假模假式的世界。在多次转学后,他再次被潘西开除,但他没有过多的悲伤或愤怒,她受不了这一切。于是他便计划了一场逃离。
这是一本荒唐的书,曾被列为禁书,而后来又受到各哥高校的追捧。刚阅读完这本书,我满脑子都是乱糟糟的,我不明白这本书为何会被追捧?不明白主人公为何如此看待生活?不明白为何会有人如此应用粗言秽语?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一直以来被灌以优秀品德,坚强奋斗的行为准则,要对生活充满美好期待……我,我的信仰理念之柱仿佛开始在摇摇欲坠。
这是为什么呢?这本书的写作背景让我潘然醒悟。
这本书写与美国五六十年代的混乱时代,二战的阴云尚未散去,二战的硝烟又起。一方面科技发展迅速,另一方面,人们缺乏意志,在自己无力改变的社会大背景下,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于是“垮掉的一代”出现了。霍尔顿就是其中的一员,虽然他不求上进,满身恶习,但是他还不至于沦落到吸毒,那是因为在他的心底,一直还有着一个梦想——做“麦田里的守望者”。
原来是我看的太浅显了,无法深入作品,体会作者内心强烈的情感。但这也让我认清自己,少磨少难的我对生活缺乏危机感,对自己的信念不够坚定,不也是一种易垮的人吗?
在国家日益强大的今天,我们习惯了安逸,一大堆青年,失去生活的竞争、感危机感。他们整日沉溺在网络游戏的世界中,学会了没事就去抱怨,学会了受点苦就满世界哭诉,学会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有一大年轻人,像我一样,只是一味的读书,忘却了生活,信念的大厦根基不稳。我们变成了只会想象困难,想象成功,想象生活的人,在真正的暴风雨来临时,不堪一击。
霍尔顿没有彻底沦落,那是因为他内心深处还坚守着做“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一梦想。
《麦田里的守望者》告诉着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不能贪图享乐,而是应该满腔热血,树立远大理想,不能光做着别人七八十岁都能做的事。
梦想不坚定的人啊,不要恐慌现实的暴风雨,因为那是成长的养料。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推荐阅读:
麦田里的科学守望者08-24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笔记09-15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笔记01-06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好词08-30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个人心得06-09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40001-10
文学麦田的守望者07-23
麦田的守望者散文06-21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10-26
麦田的守望者观后感11-27